分享

红楼梦绣春囊事件4:为什么抄检大观园?司棋表弟字帖有什么秘密

 长安昭阳王 2023-09-26 发布于陕西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63】

(接上文)

然后太太来了,掷出绣春囊,绣春囊成为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因此在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一定还会有大鱼“首尾”的隐秘被揭开:

  

抄检到惜春的暖香坞,谁知竟在入画箱中搜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又有一付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入画说明是宁府哥哥的。凤姐问“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道:“若说传递,再无别个,必是后门上的张妈。”凤姐听说,便命人记下。

作者为何写入画出问题?是提醒惜春的画“大观园图画”,应在宝玉生日、贾敬宾天那年早已画好了,已过去两年了,但没再提过,这回交待完入画后,更不会再提了。反面是要读者参照“大观园图画”,解此“鱼头”和“鱼尾”的隐秘

注意凤姐命人记下:后门上的张妈。也是让读者记下此人此事。

最后抄检到迎春的紫菱洲,从司棋箱中搜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突然识字了,读者就要格外注意:便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上面写道:“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我等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

注意:张妈出现,便是那个“后门上”的张妈。前文说过,司棋与表弟“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买嘱的是后门上的张妈,二人却跑到前门去偷情,前门那个位置不合理,此为验证。

潘又安的信,极正常,看不出来什么反面隐秘。王熙凤以“机关算尽”著称,注意看王熙凤怎么算这个账。凤姐突然识字,便不寻常,所以凤姐的指引是解开此谜的关键。

凤姐笑道:“正是这个账竟算不过来,你是司棋的老娘,他的表弟也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王善保家的见问得奇怪,只得勉强告道:“司棋的姑妈给了潘家,所以他姑表兄弟姓潘。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凤姐笑道:“这就是了。”

可见凤姐算这个账,是从潘又安的姓入手。凤姐说“这就是了”,表示解谜的信息已够了。那么我们看“潘又安”这个姓名:

潘又安,显然源自中国四大美男之首、西晋文学家潘安。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小名“檀郎”、“檀奴”。

潘岳曾为河阳县令,颇有政绩,结合当地环境,令全县遍植桃树,浇花息讼,甚得百姓之爱,被誉为“桃花县令”。有“河阳一县花”的典故,庾信《枯树赋》中:“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李白诗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

潘岳还是魏晋第一流文学家,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即《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其诗情真意切,李商隐曾赞“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潘岳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留下“掷果盈车”的典故:潘岳美姿容,风度优雅,年轻时驾车走在街上,少女、美妇、老妪都为之着迷,莫不连手共萦之,还用水果往潘岳的车里掷,把车都堆满了。

潘安这名字,始于杜甫的诗《花底》: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此后,人称潘安。

因潘安既是美男子,又对结发妻子一往情深,忠贞不渝,是女人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比如鱼玄机的诗“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而“檀郎”也成为情郎的代名词,比如唐诗中的“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所以,红楼作者给司棋的情郎取名潘又安,非常贴切,也不显山露水。

潘又安与潘安,是名有差异,那么看潘安的名“岳”,是“山”:“【六書正譌】从丘,山,象形。”

所以按凤姐的指引思路和示例,谜底很简单,是潘岳之名:山

司棋和潘又安偷情之处,鸳鸯发现隐秘之处,傻大姐捡得绣春囊之处,是同一个地点,就是大观园门口的“山”,正是大鱼之“头”(参考前文大观园图)

王善保家的还补了一句:“上次逃走了的潘又安,就是他表弟。”这是给读者递话,把司棋偷情,鸳鸯撞破,表弟逃走,直到如今这些线索全都串起来。

“你老可听见了?明明白白,再没的话说了。”这还是说给读者的话,说此事件,谜底明明白白,再没的话说了。

再看司棋给读者的指引动作:“凤姐见司棋低头不语,他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倒觉可异。”司棋低头、不语,与迎春的提示动作一模一样,提醒读者“头”,此处紫菱洲是“鱼尾”,整个事件的“首尾”,都交待的明明白白了。

最后,以惜春入画作结,归结在“大观园图画”上的大鱼头尾

惜春硬是让尤氏带走了入画,则“大观园图画”之事交待完毕。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