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是寒凉惹的祸

 五多言的空间 2023-09-26 发布于山东

     今天的话题要先从课堂上老师讲的一个病历说起。这个病例可以一目了然地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胃肠是怎样被搞坏的。

    一个身体健康的女孩子到国外留学两年后,得了食品过敏症——对牛奶、草莓过敏。

    现代医学认为她是身体里缺酶。但她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过敏症。

    其实只要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就不难理解,欧美国家的饮食习惯是什么?生冷。

    这个问题还是出在对胃肠的消化原理不甚了解上面。

    在我们的胃里,食物要被消磨成温热的乳糜状后,再送到小肠,与同样运送到小肠里的胆汁、胰液混合后,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营养。

这里要注意“温热的乳糜”几个字,温度,还是温度!

   不管吃进来的是什么东西,温度有多低,都要靠自己的胃肠对食物进行加热、处理、消化。小肠的温度不够,小肠里的消化酶就无法工作。身体出于自我保护,就会对食物进行排异,表现出来就是过敏反应。如果对这种反应取压制的疗法,并且还在继续吃寒凉、寒性的东西,时间长了人自我保护反应就麻木了,就可能在未来导致更严重、更可怕的后果。

    现在,小孩子有食品过敏症的也不少,还有的孩子不长肉,不长个,不长牙……夏天里的小孩子哪个不是每天冰糕、冰激凌的伴着,而且寒性的牛奶、水果等,几乎成了现在孩子们的标配。

    在对日常的饮食建议上,要以主食为主,菜、肉为辅。主食的成分比较简单,都是植物的种子做的,它里面是蕴含生命能量的,是让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的力量。一个鸡蛋里只有一套DNA,每一粒种子中就有一套DNA,你吃一碗米、一个馒头,那比吃一个鸡蛋获得的能量滋养多得多了,更是叶菜类、茎菜类所不能及的。

   对于那些偏寒的食物,要量力而为,要么少吃,要么搭配辛热的一起吃。

   比如说牛奶,可以加和荜拨去中和牛奶的寒性。(荜拨没吃过,不过牛奶加上姜那味道怕是很不容易接受。)

    鸡蛋可以加葱和胡椒煎、炒着吃。因为,煮鸡蛋居然是很难消化的!!!

    我们炖肉的时候,都会加入八角、桂皮、香叶等,这些都是辛香类调料,它们不光能让肉炖得更好吃,而且能帮助我们去化肉。

    还有一些发酵类的食物,比如纳豆、大酱等,它已经被微生物化过了,可以节省我们的元气。

    牙不好,胃不好的,少吃或者不吃黏滑的食物,包括年糕、汤圆、粽子这些。

   下面例举一些饮食寒凉可能引发的症状,从饮食习惯上自我排查一下。

    胃“消”不好的表现:

   第一食欲不振,吃不下也不太想吃东西;

  第二吃下就吐,吃什么吐什么;

  第三吃什么拉什么。

“化”不好的表现:

  第一种能吃能喝,也能拉能撒。吃喝的不少,但是转化不成自身的能量和组织,身体消瘦,体力下降,最典型的就是糖尿病患者。

   第二种是能吃能喝,拉撒不多,不停地长肉、长脂肪,甚至喝口凉水都长肉,不能把有形的物质化成能量,都化成了脂肪和肉,甚至是痰湿。

   第三种是食物过敏。

     还有一类很注意饮食的人,不乱吃也不乱喝,身体却并不好。这种我们可以排除外面饮食带来的伤害,可能是身体内部的消化器官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可以练习一些养生小功法,推荐张至顺道长的金刚八步功,它可以协调五脏六腑的运作。网上就可以搜到演示视频。还有艾灸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