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一年一度补肺黄金期,用一个中成药,把气和阴都补上

 中医360 2023-09-26 发布于山东

肺属金,对应秋。进入秋天以后,如何养肺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肺气,二是肺阴。

有一个中成药叫补肺丸,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滋补的药,既能补肺气,又能补肺阴。

现在的补肺丸可以直接服用,但在古代是开成汤药煮水喝的,汤药剂量是这样的,供大家参考。

点击加载图片

一年一度补肺黄金期,用一个中成药,把气和阴都补上

补肺汤:熟地黄、人参、炙黄芪、桑白皮、紫菀、五味子

熟地色黑,我们大家对它最深刻的印象是入肾补肾,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里面最主要的一味药就是熟地。肾阴不足有时候也要补肺,反过来,肺阴不足也可以通过补肾来解决,这样的思路叫金水相生。肺属金,在上,肾属水,在下,从大自然中受到启发,这就好比天上的雨能给地上的河流提供补给,而河水经过蒸发又能化作天上的云气。

黄芪和人参是中药里最擅长补气的,脾肺同补,肺气虚可以补,脾气虚也能补。脾和肺是母子关系,脾胃对肺的影响,更多的是运用脾气,把饮食中的营养物质上输到肺里,有了这一部分营养物质作为支撑,肺脏的各项机能才能跟得上。

可以说脾气旺,肺气才会充足,这和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金水相生是一样的道理,当肺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从脾治。比如很多人的咳嗽,就是那种长时间地咳嗽,从肺治治不好的话,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脾胃虚弱的原因。

所以补肺气的同时最好也补补脾气,人参补气,力量要峻猛一些,黄芪平和,入药有生炙两种,这里用的是炙黄芪,一是增强了补益的作用,二是药性更偏于入里。当然生黄芪也能补气,只不过药性走表,作用在肌表,收敛止汗的作用更突出。

肺气主降,肺气不往下走,人就会咳嗽。五味子味酸,可以收敛肺气,令肺气下行。紫菀降气,性质偏润,质润而不燥,又能润肺。桑白皮清肺热,又能通利肺气,热邪伤肺,肺气失于宣降,桑白皮效果很好。桑白皮还能化痰,不论是肺的气机不利,还是肺中有热,都会导致痰湿内生。这里的痰主要是肺里的痰,是肺中津液转化来的,这些轻浅的痰,用桑白皮就够了。

整体上讲,补肺丸是一个滋补的药,也具有一定的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气短乏力、咽干舌燥、干咳少痰或无痰的情况,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大家,痰多是不宜服用的。

如果肺里有很多痰,就不能急着进补了,表现为从早到晚总有吐不完的痰,有时候还会咳两声,或者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也不咳嗽,但会感到很不舒服,这也是痰湿之象。是不是痰湿之象还可以通过舌象来判断,比如舌苔是白腻的。

化痰可以服用二陈丸,有的人会上火,那就改用温胆汤泡脚,总之要把痰化掉,再进补。

进补就可以服用补肺丸,这个中成药有点贵,如果用玉屏风颗粒配上养阴清肺丸,前者补肺气,后者补肺阴,这样的组合就更经济实惠一些,而且效果也不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