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民安|新版《尼采与身体》

 左莫 2023-09-27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尼采与身体(修订版)

汪民安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希腊之旅
一 悲剧
二 三个对立
三 火、生成与道德


第二章 道德的战争和起源
一 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二 道德战争
三 负债、记忆和惩罚
四 内疚和禁欲主义


第三章 权力意志
一 柏拉图主义
二 “真正的世界”
三 权力意志
四 力、权力意志及其表达
五 真理、解释、重估和思考


第四章 虚无主义和上帝之死
一 虚无主义
二 上帝之死
三 末人


第五章 超人和永恒轮回
一 潜能、自由精神和身体
二 超人
三 永恒轮回


结语
附录 身体转向
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前言       

尼采的希腊,主要是狄奥尼索斯和赫拉克尼特所组成的希腊,一个神和一个哲学家,一种艺术(悲剧)类型和一个哲学流派,一个虚构和一个现实,这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尼采的希腊故乡。狄奥尼索斯的意象是陶醉之酒,赫拉克尼特的意象则是发光之火。酒和火(光),是尼采终其一生的迷恋。他的哲学愤懑,正是因为希腊思想中的火(光)和酒在欧洲历史中不断遗失:酒逐渐干枯,火则慢慢熄灭。而尼采的信念是,生命正是围绕着火和酒而展开:在火中,活力,强健、蓬勃、狂热、欢欣在一起跳跃;借助于酒,一个混沌、自主和充满快感的身体翩翩起舞。酒和火,还催生欢笑。舞蹈和跳跃,正是大笑着的超人的经典动作。火和酒,是生命中压倒性的主宰要素,构成生命激情不可分离的两面,并常常遭遇在一起。火和酒一旦相遭遇,二者互相催生和激发,它们各自的能量更加饱满:醉被醉所滋养;光被光所照耀。就此,生命在酒和火的遭遇中抵达自身的激情巅峰。在希腊时期之后的欧洲,或者,更恰当地说,在柏拉图主义之后的欧洲,在整个基督教和现代时期,酒和火遭到了驱逐:理性、逻辑和知识冲淡了狂欢之酒,节制、禁欲和克己扑灭了放肆之火。到了尼采自己的时代,他多少有些伤感地发现,酒和火的意象编织而成的希腊思想,只能凭借回望,以乡愁的方式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之中。酒和火一旦在欧洲的大地上杳无踪迹,那么,现在,耸立其间的便到处都是充斥着病人的疯人院。这片大地同时也被风化为沙漠:身负重担的骆驼以及各种各样的家畜在其中踯躅前行。这些病人和骆驼,塞满了尼采的尖锐目光。他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呻吟的病人替代了大醉的狄奥尼索斯?为什么重负的骆驼取代了赫拉克尼特式的正在游戏的沙滩孩童?也就是说,为什么欧洲的历史进程踏上了一条由强到弱,由无辜游戏到负重罪责的衰败之路?同盯住经济事实的马克思不一样,尼采的历史目光,牢牢盯住的是力本身,是力和力之间的战争游戏。尼采听到的历史轰鸣,是力在翻云覆雨,是这种翻云覆雨过程中的混乱的强弱变奏。

因此,一个非凡的谱系学计划得以展开:生命之酒和火是如何迷失在欧洲的历史之中的?它们为什么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者,用尼采的说法,为什么在欧洲虚无主义得以流行?在尼采这里,生命抉择,或者说,强弱抉择,取决于道德律条。道德是什么?尼采将道德看做行为体系的指南,“在道德面前,正如在任何权威面前,人是不允许思考的,更不用说允许批评了。”于是,生命被道德所绑缚,它是道德竞技、驰骋和盘旋的场所,道德,以其律令铸造了生命,并借助于生命这一通道得以显身――生命的兴衰,总是道德兴衰的后果。因此,一种探讨生命兴衰、探讨力的兴衰的谱系学,不得不是道德的谱系学。在尼采这里,生命的衰败,正是奴隶道德凯旋的后果。或者说,奴隶道德正是生命衰败的肇事者。这种奴隶道德,战胜了主人道德,因此也就拒斥了主人所偏爱的酒和火,拒斥了酒和火所激发的生命,拒斥了作为权力意志的生命――欧洲的衰败正是源于奴隶道德的大行其道。就此,道德的谱系学,实际就是奴隶道德的谱系学:奴隶道德如何出现?它是如何战胜主人道德的?它如何成为两千年来的统治信条?尼采给出了两个答案:一个人类学的答案,一个哲学的答案。人类学的答案植根于原初社会的历史深处:史前时期的习俗道德是奴隶道德的最早种子;而哲学的答案则历历在目:柏拉图主义同奴隶道德暗中呼应。一旦年代久远的习俗道德和晚近的希腊哲学相遭遇,奴隶道德在某个历史时刻,或者,更具体地说,在基督教时刻,便得以完善自身。因此,一种(奴隶)道德的谱系学的探究,除了一种人类学的探究外,还需要一种哲学史的考量。尼采的谱系学以一种迷人的复杂性告诉我们,在某个历史偶然瞬间,奴隶道德,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相遭遇,它们惺惺相惜,达成了惊人的默契,自此,这种默契,从生命这里将酒和火席卷一空――没有酒和火的生命,就是一个病态和衰败的生命。

如果历史并不是遵循某种铁律,而是由某种偶然性所推动,那么,就有理由借助于偶然性改变既定的历史。如果说,在尼采置身的19世纪,仍旧是被弱者,病人,奴隶道德以及各种柏拉图主义的现代变形所偶然主宰的话,那么,尼采同样要借助自己的偶然性来改变历史。尼采将自己视做是能够创造历史的偶然性哲学家:应该有一种新的未来,一种权力意志而非虚弱和衰败在其中起主宰作用的未来。这是他的伟大使命,要实现这一使命,他必须是个摧毁性的哲学家,也必须是一个创造性的哲学家,或者说,毁灭和创造同时植根于他体内,毁灭内在于创造,任何的创造必须以毁灭为前提――这是尼采的重要教导,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实践。就尼采本人而言,他摧毁了既定的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奴隶道德的虚无主义联合体,而创造了一个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未来哲学联合体。未来哲学和既定哲学,毁灭和创造,旧价值和新价值,“旧榜和新榜”,绝不是不相关的两个过程,也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而是一个不可分的相互刺激、相互嬉戏、相互振荡的整体性的战争过程:只有在同旧价值的竞争过程中,只有在将旧价值作为障碍进而将其克服的过程中,新价值才能得以奠定。就此,与其说尼采的哲学是由否定和肯定两个部分组成,不如说他的哲学是一个整体性的充斥着力的紧张竞技过程,它是一个激烈冲突的哲学身体,这个哲学身体丝毫没有半点的轻松。因此,尼采无法平静,他总是高声而热烈地言谈――如果是没有听众的言谈,他就自己和自己热烈交谈。这种言谈总是充满着力的内在激情,而变成了一种情绪急剧波动的宣告。这些言谈,就如他所喜爱的光的意象一样,瞬间就照亮一切,它急促、短暂而敏感,同时,一边呵斥,一边嘲笑。尼采的笑声隐藏在激愤之后,它既欢乐又刺耳,因此,对它的聆听需要会心:这种笑声不仅仅是洞悉一切之后的顿悟之欢乐,还是尼采所一再肯定的生命激情的传达,是康复的药剂,是火和酒的催生物。笑,对尼采,对我们来说都是如此之重要,正是这种笑的尖锐,划破了漫漫长夜的寂静――不仅是欧洲如同沙漠一般的历史的寂静,也是尼采所特有的生活寂静,或者说,孤寂。

尼采哲学发起了价值战争,他重新估定价值的档次,但所有这一切并不虚空,它们扎根于欧洲历史之中。尼采有其独特的历史分期方式――这使他同各种现代社会的诊断家区分开来。在他这里,只有两段世界历史:希腊历史和希腊之后的历史。他并没有将基督教和现代性进行区分:现代性同基督教并非不相容。康德的胜利不过是基督教神学乔装打扮的胜利。如果只有两段历史,那么,也只有两种价值:希腊的价值和基督教的价值,强和弱的价值。尼采将自己作为一个新历史的开端,在这个意义上,他并非迥异于柏拉图和耶稣。作为一个历史开端的尼采,也必定是新价值奠基者的尼采。但是,吊诡的是,这个开端并不意味着进步,这个哲学的未来很可能是对过去的返归。这个未来哲学,这个新价值,试图再次为身体、偶然、感性和快感恢复声誉,再次为酒和火恢复声誉。尼采惊讶地顿悟到,存在着一种古老的轮回思想,因此,他宣称的未来哲学,实际上是一种轮回式的返乡,对狄奥尼索斯和赫拉克尼特的生机勃勃的返乡――尽管是沿着一条铺设着偶然性的差异之路的返乡。

封图来自
Dancer Waslav Nijinsky photographed in 1917
by Karl Struss. Photo courtesy Wikipedia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