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臀中肌步态的调整

 物理治疗_PT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臀肌无力引起的步态异常

此患者的步态表现为:患侧下肢支撑时,骨盆向患侧抬高,身体向患侧倾斜,呈现典型的臀中肌无力步态的代偿步态。
此患者为梨状肌损伤为何会表现出臀中肌步态呢?原因是:梨状肌损伤疼痛,这会抑制与梨状肌功能相同的肌肉臀中肌、臀大肌。在患侧单腿支撑期,需要臀中肌发力保持骨盆稳定时,由于梨状肌的疼痛会抑制臀中肌的发力,进而使骨盆出现失稳,造成异常步态。

臀中肌起于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当其上固定时,具有外展髋关节的作用,当下固定时会使骨盆向同侧侧倾,维持骨盆稳定。

一般的臀中肌步态a):当单侧下肢支撑期,如果臀中肌无法发力或者萎缩,会使骨盆向同侧侧倾无力,造成骨盆在冠状面上向对侧倾斜,再考虑到臀中肌的拮抗肌:内收肌的发力,会更加使骨盆向对侧倾斜。这时表现为患侧下肢支撑时骨盆向对侧倾斜,会造成腰椎向对侧侧弯,而身体向同侧倾斜来维持身体稳定。
代偿步态b):单侧下肢支撑期,骨盆会向对侧倾斜,但是为了维持骨盆和身体的稳定性,对侧的腰方肌会收缩使骨盆上抬向患侧倾斜来保证骨盆的稳定性,所以在患肢单腿站立迈步期,对侧骨盆会向上提,造成身体向患侧倾斜。这可能会造成脊柱向患侧侧弯。
两种步态结合在当患侧支撑期的前中期即从足跟着地到全足着地期,会出现骨盆向对侧倾斜,到足逐步离地期这时候骨盆会代偿性的向患侧倾斜,出现代偿步态。

臀大肌步态:当臀大肌无力时,在站立时上半身会向后仰使身体重力线在躯干后方来保持身体的直立。

检查手法:

(1)臀中肌无力的检查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髂前上棘的位置、双腿交换时骨盆移动的幅度、单腿站立时的稳定性,我们要从这3个方面去判断异常步态是否是由于臀中肌无力引起的。

(2)臀大肌无力的检查手法

直接力量评估  

激活顺序评估

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共同维持髋关节外侧在冠状面的稳定性。臀中肌和臀小肌是主力,阔筋膜张肌的备用。如果阔筋膜张肌被过度激活,会引起股骨内旋,造成下肢生物力学紊乱。

前交叉韧带重建4月,左侧为患侧。(典型的阔筋膜张肌过度激活)

在进行运动感知觉训练的状态下:当左下肢支撑时膝关节明显出现股骨和胫骨内旋。属于典型的内收肌和阔筋膜张肌占主导模式的下肢支撑方式,会对膝关节损伤。所以必须想尽一切方法和手段对双侧的臀部肌肉进行强化。
那么臀部的肌肉力量达到何种程度,才可以满足步态的正常,我们来分析一下:

人体单腿站立支撑时,身体的重力BW是阻力,髋关节的中心O到人体重力线的垂直距离是OD1,也就是阻力臂。动力是臀中肌、臀小肌,动力臂是O到臀肌力线的垂线OD。除去支撑腿5/6BW就是体重的5/6.OD1=2OD。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所以臀肌的力量HAF=5/3BW,大约是1.67倍的体重。
这个产后的患者就是属于臀中肌无力。怀孕和产后的妇女经常会呈现出鸭子步态。孕期的妇女体重平均增加15—20Kg,臀中肌肌力显然不匹配。产后坐月子,虽然体重有所减轻,但是久坐引起的臀肌失忆,也导致了臀中肌的抑制。所以说孕前和孕后的康复很重要。但是我们如何向这类人群讲解这些复杂的过程,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长期的鸭子步态会造成腰椎的慢性疼痛,骶髂关节疼痛、X型腿膝关节疼痛等问题,所以需要我们重视起来经常进行臀部肌肉的练习,百利而无一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