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的是活动度而不是柔韧性。柔韧也可以说成是延展性,属于肌肉的三大特性(弹性、延展性、粘滞性)之一。柔韧性指的是肌肉可以被拉长的能力,肌肉可以被拉的很长表示这块肌肉的柔韧性就越好,反之则表明肌肉的柔韧性差。不管是在运动康复和体能训练中,关节的活动度都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关节没有灵活性,稳定性也难以表现出来。灵活性缺失,相邻关节就会发生代偿,造成损伤。  活动度首先是关节主动发力可以达到的范围,是动态的。而柔韧性是一块肌肉能被拉长的最大长度,大多数时候要借助于外力,是静态的。但是我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关节都是在动态的活动,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运动员他的肌肉的柔韧性非常的好,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却表现的不尽如人意。这个时候并不是运动员的关节达不到更大的幅度,只是达到这种幅度后肌肉就失去控制,关节就变得不稳定,失去了动作的连贯性。运动员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的主动控制能力,以及在活动度末端所表现出来的控制能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在体能训练中:相较于在静态拉伸终末端保持静止的能力而言,在整个关节活动度内主动运动的能力更具有专项性。动态拉伸的优势在于它有助于改善动态柔韧性,发展专项所需的动作模式以及关节活动度。因此动态拉伸愈发成为准备活动和增加关节活动度的一种拉伸方式。 在运动康复中: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通常也是我们康复计划测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被动活动度很好,主动活动度差,我们通常认为是引起关节运动的肌肉力量不足。如果是都差那我们既需要加强主动肌肌力,又需要增大拮抗肌的柔韧性。所以主动控制使关节达到一定的活动度对患者很重要,也就是说主动活动度比被动活动度对患者的功能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