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退休日记26: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的焦虑症好了!

 姚瑾读书 2023-09-27 发布于湖南

在书中,张德芬老师就如何经营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以及自我关系娓娓道来。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几点:


01

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受苦的是你自己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女士在父亲病重期间照顾父亲,除了对父亲的爱,其实她的内心还想得到父亲的认可。

陪护很辛苦,女士与父亲说自己想周六周日休息两天,父亲却对她说:

你应该管我,你小时候生病住院时,我和你妈守了你大半年,你这算不了什么。交谈中,父亲还说女儿比自己还要老实。

父亲的话把女士伤着了,她没有和父亲计较,一直悉心照顾父亲,直至父亲离世。

但“你比我还要老实”这句话,却似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她的心里。

在父亲死后的大半年里,女士一直沉浸在这句话里走不出来,直至看到书里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受苦的是你自己”这句话。

这句话,让她走出了自己的情绪内耗。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是因为你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如果你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而活在讨好中,又如何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呢?


02

你越看重的关系,越经营不好

在书中,张德芬老师说亲密关系是她的命门。

虽然她尽力想经营好亲密关系,但在亲密关系的处理上她一直遭受挫败,而原因就是因为她对亲密关系“太在乎”。

后来她放弃了对亲密关系的追逐,放下对父母的需要,降低对他们的期望,这反而让她与父母的关系变和谐了。

当然,改变相处模式的初期,父母也会不习惯。

一次父亲向她抱怨:

自从你去搞什么身心灵成长之后,就越来越不爱爸爸了。

张德芬笑着说:“我对你的爱,已经不是想希获得你的肯定与赞美,而是正常,轻松的、不造成双方负担的爱的自然流动。

后来父母习惯后,逐渐放松了对她的依赖和控制……

在亲密关系中,保持适度的距离未尝不是好事。

我们也不妨像张德芬老师一样,与父母亲密有间,少一点控制与期待,让相互的关爱自然流动,说不定亲密关系会更和谐。


03

可以做狠事,但不能说狠话

张德芬老师建议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不要说狠话。要能忍得住一时之气,然后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比如你觉得每个周末都要跟老公回去看公婆令你抓狂,可是你又不便明说,这时你可以温和地跟老公说:

这个周末我要参加闺密聚会,没办法跟你去看爸妈,你代我问他们好,下周我们再一起回去看他们。

如果下一次回公婆家时,他们对你不待见,你也安安心心地做自己,不去看他们的脸色。

然后再下一周,还是不回去,这样你就让他们知道,这是你的权利,你没有必要把每个周末都花在陪伴他们这件事上面。

这种迂回策略,能让你安心做自己。

想想看,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刀子嘴豆腐心呢?

说着最狠的话,却拒绝得不干脆,总是被亲人们牵着鼻子走。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说最温柔的话办最厉害的事。

人只有对自己好点,顺着自己的心情去做事,不内疚,不烦恼,不掺和,才能成为自己的快乐天使。


04

女人要学会好好爱自己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我们该如何爱自己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与自己的思想、情绪、身体相处。

与身体相处时,你可以问自己跟身体联结的情况:有没有坚持运动?吃的东西是否健康?身体到了休息没有?

呵护内在情绪时,你不妨试着以一颗谦卑臣服之心,在情绪来临时去接受它。

情绪会来也会走。当你默默接纳你的情绪时,你也会没那么痛苦了。

当陷入负面思考时,我们不妨想想这件事情好的方面。

比如你虽然晕船吐了很难受,但你一路上欣赏了很美的风景。

这种正面思考的能力,能让你快乐起来。

其次我们要能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因为只有当你放弃证明自己是完美的,你的内心才是自由的。

当我们只为取悦自己,不用刻意做给别人看时,身心的巨大能量才会释放出来,不再畏惧别人的眼光,活在世俗的眼中。

会根据自己真正的喜好,去做事情、过生活,从而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快乐生活。

最后我们要呵护好自己的“精神颜值”。

马克思老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决定他的未来。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真正的颜值始于精神颜值,那些外在的东西都已经不重要了。

你走过的路,你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看过的书,交过的朋友,都会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提升精神颜值,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反省、冥想、亲近大自然、培养诚实品性,提升内在快乐,与他人和谐相处等方式来提升。

当你能理解接纳自己,与自己交朋友,好好爱自己,你的精神颜值就一定会得到大大提升。

在昆明旅居的这段日子,我觉得自己已经遇见了爱与孤独。

我与母亲、老公、儿子之间保持了适度距离后,情感细水流长;

我按照自己心意安排好每天的生活,享受着这份闲适自在;

这份爱与孤独,也让我的思绪变得清醒明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