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新安江|走河政:桥头敏秀九肚藏

 新用户2420aRkV 2023-09-27 发布于安徽

走河政:桥头敏秀九肚藏

江伟民/文

图片

图片

河政村村委会所在地桥头村,徽杭公路、高速穿村而过。

经金村沿华源而下,青山竞秀,碧水环绕,民居棋布,炊烟袅袅,河道两岸大小十余村落,构成了一个行政村,这个行政村叫河政。桥头自然村就是村委会所在地。华源只是新安江二级支流,流量较小声势亦微,而蕴藏在这一流域的民间故事、奇丽景致,却屡屡刷新我们的感受。

河政多姓杂居,以方氏为主干,其余较多的姓氏为吴、王、潘等。老徽杭线及本世纪初开通的徽杭高速穿村而过,古老和现代交织一体,宁静与喧闹浑然交融。

新安江及其支流的沿岸村落,相似度极高,或许我们很难从村落所呈现的表象,去解构它们的沿革和发展。村落之间,能够用以证明独特性、唯一性的,大抵是村人口口相传的村落故事、人文传承。遗憾的是,我们没能获取桥头村足够的史料,倒是让人意外。毕竟囤居于徽杭古道上,只需往前推个百余年,那条石板打造的古道、古道上不眠不休的人声鼎沸、骡马嘶鸣,总该升腾出不少故事。

《行走新安江》栏目组,在杞梓里镇五春村桐子湾探访时,就了解到桐子湾吴氏就是从河政迁出的。相传桐子湾始迁祖天福公是一讼师,为人仗义,为一村民免费打官司时贴尽家资土地,不得以外迁瓦上(属杞梓里镇英坑村)定居,后再迁桐子湾。天福公义薄云天,苦了自己一家,却是留下了一段佳话。

华源河过桥头,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相传弯道处有一深潭,名天井潭,泳者接近,少有生还。即便是村中善游者,也有人在此溺亡。村人称之为鳗鱼精作祟,一时人心惶惶。与其他村落的传说不同,河政没有出现那些为生民立命的神灵,为了消解心头恐慌,村民一年一度举行一次祭祀活动,在潭边杀猪宰羊、焚香祷告,以求平安。

多年洪涛冲刷,沙石填充,深潭不复当年模样,亦少去了诸多危险。正所谓: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鳗鱼水怪一说,只是河政先人对生命无常、万事难测所引发出来的一种敬畏。

桥头下游相邻一村便是九肚。九肚原名狗肚,概因村落形状如同狗形,村子安放在低洼盆地之中,如同在狗肚子里安家一般。村子里有两个水塘,一塘在村中,用来给狗喝水;一塘在村后斜坡上,用来给狗洗尾巴。

九肚以方氏为主干,尊金公、龙公为村落始迁祖。九肚村中有一祠堂,后倒塌后改建学校,现废弃。相传方氏祖上在建祠堂时,从地基上挖出了9条青蛇,蛇有小龙之别称,是为吉兆,遂将村名狗肚改成了九肚。

相传九肚参与过徽州府修建地的竞争。我们在雄村义成,也听到过类似的说辞。参评府治所在地,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就是“比重”,哪个地方的土壤密度大,也就意味着该地地质厚实、稳重,适合建城。当地村人称之所以没能选上,是因为他人动了手脚,在参评的泥土中加了一些金属碎屑,九肚自然就比不上了。

在我们看来,河政一地与现在的徽州古城相比,狭窄逼仄,即便能够安放一城一池,却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中城廓扩建、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了。

图片

图片

自桥头逆华源而上两里,便是下白毛干自然村。民国时期,下白毛干村人方明松、方明发集结当地及周边民众,创办“大刀会”,打着“抗粮、抗费、抗壮丁”旗号,抵抗当时的国民政府,时称“三抗起义”。

方明松、方明发为堂兄弟,二人尚武,急公好义,深得当地村民拥护。那时的政府,不仅各类杂税杂费多如牛毛,还时常进村抓壮丁,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方氏二兄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当时河政为北岸区公所管辖,大刀会众人一路高喊口号“活捉姚堂华,打到北岸区”,声势浩大。那时天还没有亮,处在睡梦中的姚堂华,接到了预警电话,一看形势不妙,穿着短裤赤着脚,往深山里逃窜,连马都不敢骑。大刀会一夜之间端掉了据点,还把姚堂华的战马骑回了河政,称得上是“三抗起义”中的一次大捷。

大刀会民众多时有4000来人,一次在齐武开展活动时,与国民党大部队正面相遇,经数小时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落败。方氏兄弟杀出重围逃往苏州避难。

下白毛干上游五里许,便是潘氏祖居地科村。科村潘氏迁自北岸大阜,与迁往苏州之潘氏同宗同源。苏州族亲潘世恩中状元后,来科村走访族亲,认为窠字太俗,遂改名科村。潘世恩有着浓郁的宗族观念,凡潘氏族人建祠修庙之大事,必手书匾额相赠。乾隆三十八年(1773)科村潘氏祠堂落成,潘世恩亦手书匾额奉上。如同金川水塘潘氏支祠前悬有“大学士”匾一样,科村潘氏也得到了同等待遇。只是水塘村匾额尚在,科村却只是留下了一个祠堂残基。科村作为第五批全国传统村落,村中尚有不少清民古宅,行走其间,典雅古朴。百余年前大平天国起义,村庄遭受一场浩劫,包括祠堂在内的多幢古宅被毁。科村下游相邻处一个叫下村的村子,更是村毁人亡。

与当地方氏相较,潘氏只是小众,常受外人欺侮。解放前苏村方氏族长方光东,为抢葬科村一风水宝地,曾携众与潘氏斗殴。村人潘松顺武艺高超,以一己之力守护本村土地。这场争斗到后来就成了一场拉锯战。科村青壮人少,潘松顺毕竟独木难支,这时科村一教书先生曾与皖浙支队司令员唐辉有过交往,立马写信向唐司令求助。这场墓地引起的民间纠纷,最终在唐辉的调解下得以和解。

图片

科村水口敏秀亭

科村水口,有一小庙,藤蔓缠绕,废弃经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庙的名字叫“敏秀里”,算是对科村最好的诠释。敏字,颂扬了潘氏一族的聪慧;秀字,表达了科村一地的秀丽。不由想起了溪头镇蓝田村的“种玉里”。徽州处处大好山水,钟灵毓秀,均是种玉敏秀之地,斯言诚不我欺。

桥头敏秀九肚藏,碧水流经意气扬。

莫道华源多古蕴,新安处处孕新章。

一天的行走,虽说脚步匆匆,却是收获满满。村人的叙述质朴无华,又或因年代久远少去了故事的完整性,即便是那些留存记忆中的支言片语,一样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村落的红色内核。

九肚能容,容入时空风骨;九肚能藏,藏尽天宝物华。我们的到来,只是一名拾荒者。我们捡拾岁月的碎片,然后通过艺术焊接,目的只是为了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为建功新时代开启新篇章。

2023.9.27于至简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