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溪塘养殖的鲤鱼属于底层鱼, 会不断地搅动塘底, 使塘底大量的矿物质 如硒、铁、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充斥整个鱼塘,从而被鲩鱼吸收, 混养水域起到循环水质、 减少病害、增产增收的作用。
![]() ![]() ![]() 这种独特的混合养殖方式,使这里养殖出的鲩鱼和鲤鱼长得与众不同,不仅肉质紧致、鱼味香浓,而且没有泥腥味。2012年,“麦溪鲩”、“麦溪鲤”被评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鱼苗成长过程中, 需经历过塘和“二次瘦身”, 大概三年时间, 这里的名品便诞生了 麦溪鲩全身呈粉白色,鳞镶金线, 肉质甘香嫩滑; 麦溪鲤则背高腹圆,银鳞软骨, 肉质鲜香嫩滑、少有土腥味,肥而不腻。 ![]() ![]() ![]() ![]() ![]() ![]() ![]() ![]() 锅热倒油,红葱头爆香捞出, 放入陈皮、甘草、牛大力, 取其草药芳香, 再轻轻倒入十分钟前新鲜捞出、 去鳞后切大段的麦溪鲩, 加沸水烹煮,约十五分钟后, 一锅飘着浓香的奶白色汤汁沸沸腾腾, 已然勾人食欲。 ![]() ![]() ![]() 但要想获得麦溪鲩的最佳食用方式, 则要再等待二十五分钟, 此时的奶白色鱼汤以浓缩的精华呈现, 无需勾芡,却足够粘稠, 犹如为鱼身加持了一层米黄色的美食滤镜, 让人食指大动。 相比麦溪鲩的美味需长时间的焖煮加持, 麦溪鲤的烹调更显老广特色——清蒸。 无需去鳞,直接把鱼剖开对半, 略拌少许盐、油和陈皮粉作底味, 入蒸屉六七分钟,便可出锅。 ![]() ![]() ![]() 上桌前在鱼身撒上一勺明油, 缀以翠绿芫荽, 色香味俱全的“靓仔”鱼一条便呈现眼前。 ![]() ![]() ![]() 据了解, 麦溪鲤(鲩)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麦溪鲩鱼以炆闻名于外, 而麦溪鲤则以清蒸享誉八方。 一鲩一鲤,一甘一鲜, 百年来味道从未改变, 这就是大湾麦溪鲤(鲩)的独特魅力之处。 据统计, 以麦溪塘盛产的麦溪鲤(鲩) 在珠三角乃至港澳地区享有盛名, 以烹饪麦溪鲤(鲩)为特色菜的酒楼饭店 在肇庆就有80多家。 据恒裕农业科技公司执行董事张志岗介绍, 麦溪生态园正全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逐步形成集农业发展、生态旅游、 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区。 《大湾麦溪鲤(鲩)烹饪技艺》 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自然会带动一批“懂饮识食”的食客寻味而来。 而未来肇明高速的通车, 将吸引更多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 品味舌尖上的“非遗”, 也感受当地农林水的生态之美。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春蓓 硕昕 俊豪 编辑:汤子莹 二审:李一双 三审:王雄伟 终审:王业民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