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丨记农村小学走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先行者丁有宽

 dbyhq6 2023-09-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本文字数约

9700字

阅读时间约

10分钟

图片

图片

走上狭小的楼梯,抬头便可以看见挂在丁有宽居所墙头上的“爱心是根,育人是本”条幅,笔法拙朴,笔意温和。未见其人,先见其字,字如其人,笔墨挥洒间折射出丁有宽的教育教学思想。

这位除了“劳改”那段特殊的岁月,一直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六联小学教书的老人,历经沧桑,现已 84 岁高龄,曾创下中国教坛数个“第一”:第一位被命名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的小学教师;第一位荣获新中国香港柏宁顿(中国)首届孺子牛金球奖(杰出奖)的小学教师;第一位以个人名义编语文教材获国家审定通过,并列为与世界各国交流教材的小学老师。他曾被邓小平同志赞誉为“打不死的小学教师”,被誉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奇葩”。

当深入了解丁有宽大苦大乐的人生经历后,你会为他长期坚守在农村进行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改革试验的那股冲劲而感动,为他早期在坎坷曲折的教育生涯中度过艰难岁月的那股韧劲而感慨,为他对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验倾注一生心血的那份执著而感叹。

图片

教育的光明使者:

爱心是根,生态里育人


树木花草不能很好地、茂盛地生长,我们不能说是树木花草本身的问题,除了客观条件,我们更要从自身找原因,是否考虑过每一棵树木花草的特质,栽培的方式是否正确,需要的阳光与养分是否合适?学校俨然就是一个生态园,在丁有宽的眼中,没有所谓的真正“差生”,只要找对方法,对症下药,再野的孩子也会发光发热。的确,丁有宽热爱每一个学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他教育思想中最本质的观点,为他后面的“科研是本”、“读写结合法”提供了无穷的力量支撑。

用丁有宽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真正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人,必须具有爱心。所谓爱心就是爱党、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尤其要偏爱“差生”。搞科研的必须具备“爱心”这一根本素质,否则,就会缺乏远大理想,一经挫折便心灰意冷,半途而废;或者取得一点成绩便飘飘然,不能把事业坚持到底。

为了破除人们认为农村孩子既蛮又笨、难以教好的传统观念,丁有宽坚持探索转化“差生”的规律,寻找让农村孩子聪明起来的方法。四十多年来,他先后在 26 个班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把 22 个后进班转变为先进班,把近 300 名后进生转变为优等生或者三好学生。现在,他们当中有的人已成长为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文学家、音乐家、企业家、先进教师、医生、演员,为祖国建设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关于他与“差生”的故事,在他的专著《我与顽童》中有详细的叙述,细细品读,会让人很受启发。在实践中,丁有宽摸索出了一套转化“差生”的办法:调动“差生”的主观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正确反复处理。

图片


将学生带入健心房:

擅长个性情绪的调动


“差生”之所以差,是因为他们有共性,即成绩差、不爱学习以及学习困难等。善于在共性之中寻找个性,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发现积极因素,调动个性情绪,是转换“差生”的第一步,丁有宽称之为转化“差生”的“起步点”。

在《我与顽童》一书中,丁有宽转化学生小黄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启发了很多年轻教师。

由于从小寄住在亲戚家,父母疏于管教,小黄变成了一个爱撒谎、盗窃成性的小流氓。父母为了挽救他,将他转到六联小学。刚到新学校,小黄就骗了同学几十元,并且偷了从北京赶回来教育他的哥哥的钱包后,逃得无影无踪。

在这种情况下,丁有宽主动提出:“让我来教育小黄。”接下来,便用十多天寻访失踪的小黄。

有人说看见小黄经常出没在韩江上,扒抢过往货船上的东西,丁有宽看到了小黄擅长游泳的一面;有人说小黄扒窃的手段多种多样,丁有宽看到了小黄比较机灵的一面;有人说小黄将盗窃的物品钱财随意送给乞丐,丁有宽看到了小黄善良的一面;有人说小黄曾在读了哥哥、姐姐来信后表示想洗手不干了,丁有宽看到了小黄悔改的一面……就这样,这个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孩子身上微不足道的闪光点被丁有宽一一“挖掘”出来。

最后,丁有宽在离校四十多公里的油头车站找到了离家出走二十多天的小黄,把他劝回了学校。

谁知,刚开学,就有学生来找丁有宽,说小黄带着几个同学在麦田里“冲冲杀杀”糟蹋了不少麦苗。这时丁有宽没有简单地批评他,而是因势利导地请组织能力强、游泳技术高的小黄组织了一次“抢渡大渡河”的军体活动。

这次活动后,小黄变得爱往丁老师那儿跑了。

一次,丁有宽与小黄谈心时,小黄的眼睛不时地瞄向丁有宽挂在墙上的二胡。他就顺势问小黄:“你喜欢拉二胡吗?”话音未落,小黄已经跳上桌子,伸手取下了二胡,结果,踩碎了桌上的玻璃板,还撞破了桌上的茶杯。

“快坐下,看看脚划破没有。”丁有宽立即安慰害怕的小黄,又给他拉《我们是新中国的小主人》、《义勇军进行曲》等曲子,小黄听得出了神……

经过多次这样的交流,丁有宽对他的思想动态了解得八九不离十,在一次“颂英雄、学英雄故事演讲会”中,让小黄主讲聂耳的故事。入情入境的演讲,博得同学们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渐渐地,小黄开始变了。六年级上学期,小黄被评为“三好学生”;毕业前,小黄获得了“优秀班长”、“优秀中队长”称号。后来,小黄如愿考进华南歌舞团,最后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电影工作者。

丁有宽认为,只有发现和调动“差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认识、尊重和利用儿童好动、好新、好奇、好仿、好问、好胜的特点,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他们的心灵才得以纯化。         
                   

图片

为学生提供氧气吧:

善于创造外部环境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在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内因固然重要,但外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有时甚至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差生”变“差”,存在着外部促成条件。改变外部条件,把变“差”的环境,改为变“优”的环境,这改变后的环境就成了丁有宽转变“差生”的“加油站”。

小花的音乐、图画成绩都很好,还喜欢跳舞,看上去是个聪明活泼的女孩,但她被人称为“柴头美人”,因为她的语文、数学成绩都很差。经过调查,丁有宽发现,她的“笨”完全是被她的母亲“逼”成的。为了她能成才,她母亲常常给她加码:老师布置写一百个生字词,母亲却要她写三百个;别的孩子写作文写一页稿纸,母亲却要她写三页。不断加重的压力,压得小花喘不过气来,提到语文作业就怕,连上语文课也觉得头痛,还影响了其他功课的学习。丁有宽一方面跟她的母亲沟通,让其改变以超量任务来教育孩子的方式,给小花解除家庭压力;另一方面培养小花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她的特长,让她担任班里的文体委员,使她热爱学校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热情。她会画画,丁有宽就把出黑板报的任务交给她。一段时间之后,又让她上广播站做广播员,参加“寻美作文”活 动、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这些活动,使她觉得学习语文、写作文也是一种乐趣。后来,她养成了每天写日记、写作文的习惯。1986 年,她共写了四百多篇作文,平均一天一篇。正是有了丁有宽为她创造的“加油站”,让她变了,从“差生”变成了一个“三好学生”。

“差生”的转变不可能一次完成,一蹴而就,往往会出现反复,甚至多次反复。在出现反复时,丁有宽说:“作为老师,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朽木不可雕’,放弃转化工作,而应当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可能是笔直的,有反复、有曲折是完全正常的,转化'差生’是一项复杂工程,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才能达到完全转化的效果。”

丁有宽还把“如何让后进生也喜读爱写”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实践和研究。他提出了“面向全体,培优扶差,以优带差,以差促优,拉动中间,共同进步”的“四全”教育(即全标教育、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力教育),并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面向全体,偏爱'差生’”的教育观点,概括出“差生”“六好”( 好动、好新、好奇、好仿、好问、好胜 ) 的心理特点和八种性格类型 ( 激动型、外向型、内向型、随波型、变异型、顽童型、弱智型、综合型 ),总结出了“挖掘闪光点,扶持起步点,抓住反复点,促进飞跃点”的转化“差生”教育流程。

教育理论的创立者:

科研为本,读写间治学


对丁有宽来说,科研简直成了一种 “以血为墨”的生命需求。几十年来,他呕心沥血,历经磨难,致力于教育科研实践。半个多世纪以来,丁有宽在农村小学这块园地辛勤耕耘,不断探索教育科学的规律,走“科研兴教”这条漫长而坎坷的道路,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是为社会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教,还是为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教?是把孩子看活教活,还是把孩子看死教死?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思考,丁有宽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钻研苏联马卡连柯的教育理论和有关启发式教学理论,深入学习叶圣陶和吕叔湘等老前辈语文教育思想的论述,学习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先进思想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的教改指导思想,坚持实践性与科学性。他还经常抽空到潮州市韩山师范学校听教师讲授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从“文道统一,教书育人”到“读写结合”的语文教改,丁有宽前前后后共进行了七轮试验,时间长达 28 年,先后经过初试、再试、验证、探究四个阶段才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这期间仅个案调查一项,他就做了一万多宗,掌握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期间他还写了大量的文章在全国多家报刊上发表或转载,如《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如何让农村后进生也喜读爱写》《怎样引导学生寻美作文》《培养学生写记叙文能力》,等等。

图片


“读写结合”面世的背后

1982 年,“读写结合”实验正在不断深入地进行,但丁有宽却感到睡不安宁、食不甘味。经过多年的教改,他已经总结出一套经验,他想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却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视野的狭窄和知识的匮乏、尤其是前沿理论,更是一片空白。他意识到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岁月不饶人,他向自己下达了十分苛刻的指令:拼命读书,更新知识;广交学界朋友,捕捉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力争参加更多的学术研讨会。

带着这种敬业精神,1983 年冬,丁有宽登上了北去的列车,风尘仆仆地来到青岛参加全国第一次作文座谈会。此后,他又冒着严寒赶往上海,连夜叩响了吴立岗教授的家门。两位志趣相投的人一见如故,共披着一件棉衣,挤在一间不足八平方米的小阁楼里彻夜长谈,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到比较法、素描教学,从凯洛夫到赞可夫……一直谈到翌日下午,丁有宽才意犹未尽地赶往机场。

一种理论从模糊到清晰,从幼稚到成熟,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法,即将脱颖而出了。

1984 年 6 月,盛夏酷暑。丁有宽闭门谢客,蛰居在他的斗室里,汗流浃背地赶写他的第一部专著《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没有谁能够想象他所承受的压力。

“一个高中还没毕业的小学教师也著书立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诋毁与嘲笑,他是司空见惯了。外部压力的锤打,只会使他写书的决心更加坚如磐石。但内部压力的干扰,他却不得不小心“对付”。首先是时间,距离国庆节只有四个月,此时只完成了书稿的十分之六,要赶在国庆节出书,非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不可。其次是身体,老牛拖破车,谁能保证这个时候不生病呢?一天夜里,写着写着,丁有宽的眼睛忽然什么都看不见了,双手在桌上乱摸,“砰”地碰倒了墨水瓶。孩子发现后,哭着跪在丁有宽面前,请求他到医院接受治疗。这时,一直师从丁有宽搞教改实验的袁宝珊推门进来,见状立即转身要去报告学校领导,丁有宽连忙拦住她,严肃地说:“你是我的徒弟,你要理解我,一进医院我的书就写不成了。

袁宝珊流着泪说:“您要保重身体,您口述,我们来记录整理,好吗?”

丁有宽死活不肯,只勉强同意在家治疗,一边服药一边写作。七月流火,其热难当,丁有宽干脆坐到地板上写,夜以继日。这部长达 21 万字的著作终于在国庆节如期出版。

1986 年 3 月,丁有宽因独创“读写结合法”教学新体系,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光荣称号。

1988 年 10 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一书在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选中获一等奖。

1986 年 10 月,他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写成了近 13 万字的《小学生记叙文读写学习法》一书;1989 年 8 月,他又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 18 万字的《小学生记叙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法》,与前面两书配套,成为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案头工具书和学生们的好帮手。

图片


“读写结合”的基本经验

丁有宽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杂、乱、华、死”的通病,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总结出“杂中求精,打好基础”、“乱中求序,分步训练”、“华中求实,突出重点”、“死中求活,交给规律”等“读写结合”的四条基本经验。

经验一:有的——杂中求精,打好基础
为了使学生学语文不陷入知识的“迷宫”,丁有宽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好记叙文上。他从小学语文课本的记叙文中归纳出记叙文读写的规律性知识,分别从句子、句群、构段、文章开头、文章结尾、谋篇、记事、写景状物、写人九个方面总结出“50 个基本功”,并将这“50 个基本功”作为帮助学生研究范文,了解作者如何叙事、状物、写人,怎样表达思想感情和安排篇章结构的一把钥匙。

经验二:有序——乱中求序,分步训练
丁有宽对小学一至五年级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作了全面规划,提出了“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的课题,即根据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和具体要求,以归纳出来的记叙文“50 个基本功”为线索,以“读与写”为联系点,坚持围绕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一中心,沿着“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突出重点,多读多写”这一基本途径,设计了“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的五个步骤。

为了确保训练做到计划化、规格化和序列化,丁有宽根据每学年训练的要求和重点项目,初步设计了读写结合 800个训练题目(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每个训练题目都明确提出训练目的、要求、内容(范文、范段、范句)、时间和方法。训练在整体设计中进行,注意瞻前顾后,确保训练的目的性、全面性和连贯性。

 经验三:有点——华中求实,突出重点
如何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在具体教法上,丁有宽通过三种教法来突出重点,精讲多练:

第一种教法:一文突出一个重点。对课文重点部分要求当堂做到五会:会理解、会品评、会复述、会背诵、会运用。

第二种教法:对一些典范课文,采取一文多次教、多次练的方法,每教一次,重点就转换一次,力求让学生领会和掌握文章的特色。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丁有宽教了三次:第一次教,重点理解人物形象;第二次重点学习如何选材详略得当,对学生进行编写段落层次提纲的训练;第三次重点学习文章的开头、结尾,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开头、结尾的训练。

第三种教法: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基础上,采取一篇带几篇的组文教学法。

如教学景物综合描写这组文,丁有宽只花了五个课时就教完了《春》《海上日出》《火烧云》《鸟的天堂》《林海》等六篇课文。

经验四:有法——死中求活,交给规律
丁老师坚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反“文无定法”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小学生读写必须“从有法到无法”的主张,并总结了小学生七种读写学习法:

一是识字法。通过一首“识字歌”来教学生识字:拼音拼音,读准字音;笔画结构,认清字形;连成词儿,想想字义;字的音、形、义全记清。

二是写字法。通过一首“写字歌”来教学生写字:田字格,四条边,把字写在正中间;上下左右不靠线,行列整齐一线牵。

三是审题法。通过一首“审题歌”来教学生审题:题是文眼睛,审题是关键;认真细思考,要领要记清,写人或记事,状物或抒情;个人或集体,辨别哪人称;时、地看清楚,题眼看得明。

四是分段法。通过一首“分段歌”来教学生分段:学文边学边思,理清文路下工夫;切头去尾得中间,认真分析中间层;围绕中心来划分,段意前后要连贯;小标题意明言简练,文章结构眉目清。

五是阅读法。第一,通过四想:想一想文章是记事为主的,还是以写人为主的;是状物为主的,还是以抒情为主的;是写个人的还是写集体的,究竟是第几人称;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想一想文章怎样布局谋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想一想哪一段是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重点段。第二,通过三议:议一议题目怎样解;议一议段落大意并加小标题;议一议课文重点词句。第三,通过二记:记一记心得,记一记疑难。第四,通过一问:遇到疑难问题先向自己发问,然后向字典、同学、老师发问。

六是作文法。第一,通过四想:想一想文章的中心;想一想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想一想文章的题目;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谋篇。第二,通过三拟:拟好题目;拟好提纲;拟好主次。第三,通过二写:先写好稿子,后誊写作文。第四,通过一多:多修改。

七是读写结合学习法。第一,通过从读学解题,结合作文练审题和拟题;第二,通过从读学归纳中心,结合作文练怎样表现中心;第三,通过从读学怎样分段概括段意,结合作文练拟写作提纲;第四,通过从读学区别文章主次,结合作文练怎样安排详略;第五,通过从读学捕捉文章重点段,结合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第六,通过从读学品评课文,结合作文练自改作文;第七,通过从读学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结合作文练观察方法。

教育追求的观照者:

信念坚定,夹缝中求道

   
丁有宽早期的教育生涯充满了风风雨雨,曲折坎坷。过去的岁月中,他曾先后六次被投入监狱,前三次蹲的是国民党的牢房,后三次是在建国之后,但他并没有给击垮,这些经历更坚定了他从事农村教改实验的信念。

1957 年深秋的一天,正在致力于推进农村教学改革的丁有宽因为说了几句真心话,被打成“右派”。一夜之间,他被剥夺了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的权利。

被宣布为“右派”的第二天,丁有宽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匆匆吃过早饭就夹着课本要到教室去,妻子林季芳默默地挡在了门口。那一刻,他才猛然意识到:教室已经不再是他这样的“右派”可以去的地方了。从不轻易掉泪的丁有宽委屈得泪如泉涌。

被戴上“右派”帽子的丁有宽从课堂被赶到了采石场。每天,他都要挑十余次两百多斤重的石头。身体本来就孱弱的丁有宽被累得多次吐血。

一个阴雨绵绵的中午,刚从工地下来的丁有宽正准备吃饭。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劳改农场的大喇叭里传出来:他的妻子林季芳用颤抖嗓音高唱了一首革命歌曲后,念起了一篇批判他的发言稿……“难道连季芳也不相信我了?”刹那间,丁有宽万念俱灰。

正在这时,同囚室的一位教师匆匆走到他身边,趁别人不注意时,将几个熟番薯塞到他手里。一个番薯中夹着一张小纸条,他打开一看,上面是妻子林季芳娟秀熟悉的字体:“骂就是爱,歌声就是战斗。”因受牵连而身不由己的妻子机智地向丁有宽表达了她的爱和支持。

妻子的爱和支持给了丁有宽无穷的力量和信心。每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丁有宽都借着微弱的灯光,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最终撰写出了《班集体形成三个阶段》一文,整理出七十多个教育故事,汇集成了一本小册子《教育顽童拾叶》。

为了使自己在劳改前实践了六年的教改实验不致中断,他建议原本教数学的妻子改教语文,继续他的教学改革。

一次,妻子带着孩子到农场探望他,顾不上说几句贴心的话,丁有宽就忙着给妻子修改教学方案,并把悄悄写出的书稿交给她,鼓励她按书中的想法搞教改实验。

执著的信念支撑着丁有宽在艰难的“反右”中挺了过来。但是,丁有宽没想到,更大的磨难再次降临。“叛徒”“特务”“未改造好的右派分子”“修正主义教育黑干将”“童心母爱资产阶级黑榜样”……“文革”的急风暴雨,再次将他打入苦难的深渊。

1974 年,丁有宽被“劳改”释放,回到了课堂。

正当重回课堂的丁有宽准备在教改之路上撒开手大干时,不幸再次降临:他的爱妻林季芳由于多年重压身体不堪重负,突然染病去世。

哭得眼泪都干了的丁有宽料理完妻子的后事后,为了使教改事业能继续下去,他强忍悲痛,硬着心肠,将儿子安排到很远的农场去谋生,又把两个年幼的女儿托给当地群众抚养。当时,有些好心的同事暗暗劝他:“丁老师,不要搞实验了,免得再担风险!”他却坚定地说:“为了教育好下一代,任何风险我也敢冒!”

在那十多年的艰难岁月中,丁有宽为了教改事业,走过了坎坷、曲折的路,尝尽了人间苦难,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但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和提炼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向全体,偏爱'差生’”等教育思想,完成了“读写结合”的初试阶段和过渡阶段的实验,先后将二十多个乱班转变为先进班,帮助几百名后进生转变为优秀生,总结出“练好记叙文的 17 个基本功”和“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经验,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教学札记。

苦难从来都是不可预知的,它既能让人心灰意冷、急流勇退,也能令人在逆境中磨练意志,使双脚更有力量地前行。丁有宽正是靠着这一股韧劲,从窄缝中出发,走出了农村,走向了全国,树起了农村教改的一面旗。


教育科研的推行者:

裂变效应,传承下衍生 

   
翻开厚厚的一本丁有宽教材教法科研成果获奖名录,记者发现其中很多老师都已经成长为名师、教育精英。

与丁有宽同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教师孺子牛金奖”的特级教师张在军,就是丁有宽的徒弟之一。他们之间经常通信、通电话,每次出版新书都寄给对方。每次和丁有宽通话,张在军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前几年丁有宽和他通电话交流对素质教育的看法时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通病,一些学校把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搞成了自流、合并、空想学习,一些人陷入了新的误区,名为“素质教育”,实则轻视提高素质,并与他探讨医治的“方子”。张在军从学习、研究、探索、实践丁老师的教育思想这扇窄门出发,科研之路越走越宽,先后编写出版《怎样辅导学生作文》、《学生日记这样写》等各类教育书籍三十余种,1996 年获“全国优秀共产党”称号(全国 12 名,教育系统一名),2000 年中央组织部把他的事迹拍成党员电教片《时代楷模》。

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曾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小学语文教学流派之一。《广东教育》从 1992 年第 1 期起一直开设“学习、研究丁有宽专栏”,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探讨丁有宽的教育教学思想。1993 年 2 月,国家教委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在潮州召开了丁有宽教材教法研讨会,一百多位专家对丁有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的研讨,作出了极高评价。

教育和科研是群体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不懈地探索和发展,才能使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于是,从 1981 年以来,丁有宽着力培养年轻一代的科研接班人。袁宝珊自 1979 年起一直跟随丁有宽搞教改实验,10 年来,她已发表了 32 万字的文章,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并当选广东省小语会理事;黄三松的教改实验也硕果累累,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被评为省教改积极分子……对不同的教师,丁有宽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大胆使用他们,使这支青年骨干队伍迅速地成长起来。

丁有宽坚持“树一宗,学百家,求创新”的科研品格,立足六联小学,面向全国,走向国际。他更多的是通过讲学、通信、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挂钩实验等多种形式,团结有志之士,把教研成果推广开去。他的教改方法和育人精神,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赞赏。通过定期举办教学骨干轮训班、研讨会、评奖会、科研成果展示会、“心连心、手拉手”等一系列科研活动,言传身教,把独成一格的“读写结合”教材教法变成千百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教育精英、中坚。早在 1998 年,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科研实验就造就了一批名师,锻炼了一批教坛新秀,他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地,连日本、新加坡也有他的学生。二十多年来,有 3575 名海内外年轻教育工作者拜丁有宽为师,沿着“摆脱'事务型’,跳出'经验型’,跨上'科研型’”的路径发展。现今,他的弟子中已有 50 人教师被评为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有 90 人名列中国当代语文名师,有 75 人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省教育新秀。看着年轻一代健康成长,丁有宽心中喜悦万分。

结语:当再次跟丁有宽先生握手道别时,眼前这个中国教坛的传奇人物,这位将近 85 岁的老人的手好像传递出一种柔和而温暖的气流,让人觉得很宽心。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任凭风雨洗礼,抑或峥嵘岁月,丁有宽不像一个耄耋老人,而更像是一个智者。确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丁有宽是对教育有突出贡献的一个思想符号,一个长期扎根在农村教育土地上的生命图腾,他研究教育教学的思想永不止息。


图片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

图片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丨从小学教师到高等教育学家——记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成长之路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丨李吉林:教育是播种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丨名家本色是师者——透视特级教师于漪的成长之路

新中国教育家成长典范丨把工作当学问做


图片

END

来源丨《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12期

图片

为中国教育家成长擂鼓放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