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默默跑赢指数10个点

 超我儿 2023-09-28 发布于四川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明天就是中秋佳节,同时今年中秋国庆连在一起,使得整个长假更为连贯,那对于白酒企业而言,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时点。
以往市场总是在假期过后,对节假日的白酒动销进行点评和回顾,但这样会有些滞后性。今天老裘团队就赶在“双节”之前,和大家聊聊对白酒板块的最新观点。
首先,简单聊几句宏观背景。
白酒不是那种刚到千亿级别的小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有大概6500-7000亿市场规模,因此和经济周期具有强相关性。
近期有很多重磅政策落地,虽然市场对落地效用不那么有信心(实际上8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已经改善),但只要这些税费、财政或地产政策能持续落地,相信白酒这类核心资产还是能够受益。
即使没有政策加码,在今年消费整体承压的情况下,白酒板块也具有横向优势。比如茅台,今年一直默默无闻,但年初至今上涨了6.6%,跑赢沪深300指数超过10个点。
回到中秋国庆时间段,按照惯例,每次聊白酒的阶段性表现,都会拿出历史周期做个复盘。“十年大周期、三年小周期”已经聊过多次,不再赘述,这里就聊下2018年至今的最新周期。
2018-19年是宏观景气向上的阶段,白酒可能有些结构性差异,但整体表现是超预期的。2020年往后,由于疫情影响,每年都比较特殊,比如20年疫情控制优于海外导致较大回补、21年看似平淡却分化加剧、22年由于中秋国庆间隔较远影响到回款。
当然,除了每轮都有的一些周期特性外,我们也留意到,白酒企业尤其是头部上市公司,基本不再“犯错”。当宏观环境不够好时,企业都更关注批价、库存、回款以及市场健康度等指标。
比如库存,近几年大部分企业都会在重要节假日前把库存降到较低水平,来保证后面旺季的顺利动销。今年很多人讲库存偏高,其实二季度所有酒厂都在踏踏实实降库存,包括被讨论最多的酱酒,哪怕用以价换量的方式,但人家确实也在消化库存。
因此,从宏观层面看,今年中秋国庆应该会比较平稳。大趋势是底部向好,但政策上估计没太多超预期或低预期,而企业在应对过程中,对库存控制很谨慎,可能部分宴席动销会超预期,商务活动则会比较平淡。
当然,可能会有地域差异,今年各省份存在明显结构性分化。比如江苏、安徽等区域,消费改善得就相对更快;比如河南等地区,压力相对大一些;再比如青海、新疆等有禁酒令限制地区,中秋国庆可能就会低于预期。
其次,针对今年长假的动销表现,尝试一些判断
如上文所言,白酒行业整体表现会比较平稳,各项指标都很健康,但有些特征值得进一步挖掘。
特征一是“双节合一”,中秋国庆连着一起放。
这意味着中秋节比去年晚(去年是9月10日),因此回款节奏也略慢于去年,估计大部分酒企要等到10月下旬或11月才能完成全年任务。
特征二是结构分化,其实不只是这个长假,今年分化一直都存在。
在宴席场景的支撑下,高端酒和区域酒韧性比较足,而一些泛全国化高端酒(有时候也直接称二线名酒),比如水井坊和酒鬼酒,压力就会大一些。
特征三是百元价格带崛起,可能会带来区域龙头的虹吸效应。
今年百元价格带增长迅速,尤其是有强势龙头酒的省份,比如江苏和安徽,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头部集中,在长假会有超预期的可能性。
至于缺少当地名酒的省份,比如山东和河南,可能就是次高端品牌和地级市酒企的机会更多。
补充一点,这里说的区域酒,不一定指的就是省级龙头,有时候一些小的区域酒厂也能活得不错,可能就在某个地级市卖个6-7亿,比如老白干旗下文王贡酒,就在安徽阜阳表现亮眼。
特征四是宴席需求可能有所增长,同时宴席用酒的档次在不断提升。
今年长假,热门酒店、机票、高铁、餐厅等都是一票难求,相信兄弟姐妹们都有亲身感受,甚至铁路局还特意增加了热门城市的凌晨高铁,来缓解返程难的问题。
根据新闻报告,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都有酒商反馈,今年双节宴席预订量同比都在50%甚至翻倍以上,同时宴席用酒也慢慢从300元价格带向500-600元价格带升级。
以上,就是今年中秋国庆的一些特征情况,包括回款、结构、区域、场景等各方面。当然每家企业间还会有差异化,比如有些会搞酒席赠酒、扫码红包等促销活动,就不展开了。
接着,放眼中长期维度,部分长假特征可能会成为常态。
刚才提到的这些特征,有些是短期因素造成,还有些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在今明年甚至未来3-5年都会持续存在。
讲这个话题,就不得不再次提到白酒的周期性以及经济关联度。毕竟白酒是消费品,社会经济现状以及目标群体的消费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哪类酒会更好卖。
虽然国内GDP增速在下降,但2022年中等收入户的收入占比提升到了近50%,造成了今年消费呈现K型分化态势。一方面是奢侈品为代表的高端消费,国内同比增速保持高位;另一方面是以拼多多和9.9元瑞幸为代表的低端消费,正在不断提升份额。
白酒板块比较特殊,能同时涵盖高、中、低端消费水平,今年就呈现出两端品牌稳定增长、次高端和泛全国化品酒企承压的现象,并且很有可能会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一是高端,不用多解释,送礼、高端宴请等场合,只要拿出茅台就能体现出重视程度,拿出普五和国窖也能较有面子,这个属性短期很难被替代。
二是中低端,主要是靠宴席场景支撑,中等收入人群占比提升后,低端酒消费开始升级,慢慢都会提升至百元价格带。
关于百元酒的崛起,稍微补充下,其实在供需两方面都有很大变化。
需求端,主要是居民消费理念在发生变化。在消费整体偏冷情况下,很多“即时消费”逆势而起,比如海底捞上半年盈利已经远超过去年全年,接近2019年水平,再比如演唱会、电影、球赛等票务一票难求,大家都更希望把钱用在当场就能享受的地方。
供给端,名酒好酒都在加大百元价位的产品布局。茅台推出迎宾酒、老窖推出高线光瓶酒、汾酒推出献礼版、洋河大曲焕新上市、今世缘加大淡雅国缘投放、舍得重点发力舍之道品牌等等。当花费百元就能体验到名酒品牌时,供给就能创造出需求。
三是次高端,这类酒主要是靠商务宴请去支撑。但很明显,现在国有单位宴请频率降低、民营企业处于刚刚恢复的状态,次高端就有较大压力。
最后就要谈到白酒企业,依然更看好高端白酒和区域性龙头。
市场上一直提到白酒龙头,但除了“茅五泸”之外,到底还有哪些白酒品牌能称得上龙头呢?
老裘团队认为,营收超过200亿才能配得上白酒龙头的美名,从今年业绩预期来看,应该有9家白酒企业能够达标。
其中,有6家是上市公司,分别是茅台、五粮液、老窖、汾酒、洋河和古井,有3家是非上市公司,分别是剑南春、习酒和郎酒。再往后第10名就是今世缘,今年应该能达到100亿收入。
不难发现,从200亿梯队到100亿梯队,当中有很大空档,同时后面还有很多50亿规模的白酒企业,呈现诸侯割据态势。
论抗风险能力,达到200亿营收后肯定会更强;论高增长,100亿甚至50亿营收企业肯定冲劲更足,一旦出个大单品,收入就能从50亿跃升到100-150亿水平。
落实到投资方向,白酒板块肯定要关注基本面确定性最强的核心资产,即高端白酒及区域龙头,同时随着百元价格带市场逐渐开拓,高成长性企业也值得跟踪。
至于白酒上市公司,相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里就简单罗列下吧。
高端龙头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次高端及泛全国化龙头有山西汾酒、舍得酒业、酒鬼酒等;区域龙头有洋河股份、今世缘、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等;低端龙头有金徽酒、珍酒李渡、老白干酒等。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每次到节假日都会想聊聊白酒板块,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短期特征及中长期看法,希望能大家带来帮助。
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哦,谢谢大家!
最最后,明天开始就是中秋国庆假期,祝兄弟姐妹们阖家团圆,愿伟大祖国国泰民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