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青年通读本 第一编 上古史 上

 新用户4541Ay47 2023-09-28 发布于上海

第一章 太古之传说

现在是不能说明现在的。要说明现在,必须溯其源于已往。我们遇见一个人,必须寻根究底,追问他是哪里人?出自何等家庭?受过何等教育?共些什么朋友?做些什么事情?遇见一件事亦然,必得追问他,是怎样发生的?取怎样的经过?这是为什么?因为不如此,便不知道这件事是怎样一件事,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然则现在的性质,悉系从前所赋予。同理,将来的发展,即可由现在而推测。一人一事如此,整个的国家社会,何独不然?中国的风气,何以不同于欧洲?欧洲的风气,又何以不同于日本?这种现象,在寻常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求之于历史,则一一可以回答。然则历史怎好不研究呢?

既然现在的性质,都系从前所赋予,则要明白后一段事情,必须追求其前一段。如此层层推求,历史就非追溯到最早的时代不可了。然则人类的历史,究有多远呢?

惭愧!地球之有人类,假定为50万年,则人类的历史,不过其1%。而此1%中,荒诞的传说,又居其大半。

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智识,是愈到后来愈进步的。古人智识短浅,辨不清主观的想象和客观的事实。因此,其所传述,大抵是荒诞无稽的。何况当时没有文字,凡事都是口耳相传,传之既久,又极易讹误呢?所以古代的传说,大抵是靠不住的。然而此等传说,只有传讹,绝非虚构。看似荒诞,却隐藏着真确的事实在里头。只要你有本领去研究他,发现他罢了。所以传说虽然荒诞,却不能置诸不顾。

伏羲以前之传说

中国古代的传说,也多着呢。现在无暇多讲,只能就其传说中包含着社会进化的材料的,讲几件给诸位听听。既然如此,我们便要说到巢、燧、羲、农。

巢是有巢氏,教人民构木为巢的。

燧是燧人氏,教人民钻木取火的。其事迹,都见于《韩非子》的《五蠹篇》。至于羲、农,则其事迹,见于《易经》的《系辞传》。其传说,又要详细些了。

伏羲神农之传说

伏羲氏的事迹,是:

(一)画八卦。

(二)为网罟。

神农氏的事迹,是:

(一)制耒耜。

(二)日中为市。

八卦,有人说就是古代的文字。据《系辞传》说:则伏羲的画八卦,是: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

这是说他能遍观天地人类,发明一种原理,以推求万物的真相的。实在是一种宗教哲学。八卦是否文字,这话猝难断定,即使是文字,一共只有八个字,其时文字之用,亦必不广。所以《系辞传》又明说他是在结绳[2]时代。八卦所代表的,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神,当是古人所崇拜的八种对象。可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原理,或者并非伏羲氏所知,是后来的人所发明,而把他附会到伏羲身上。然而八卦之作,是出于伏羲,则似无可疑。这总是一件宗教上有关系的事情。然则伏羲氏也是宗教上一个有些权威的酋长了。

至于“为网罟以畋以渔”这七个字,则明明告诉我们以伏羲时代社会生活的情形。社会学家分别社会进化的等级,有一种,是以其取得食物的方法做标准的。其次序是(一)搜集,(二)渔猎,(三)畜牧或农耕。搜集时代,人类还无甚智识技能,只是男女老幼,各自为群,到处游行,拾取些可充食料的植物,及很小或已死而没有抵抗力的动物罢了。到渔猎时代,则人能捕捉动物以自养,其智识和技能,就要高一些了。伏羲氏大约在此时期。有种书上,把伏羲氏的羲字写作牺[3],因而发生伏牺是能“驯服牺牲”的解释。就有人说伏羲是畜牧时代的酋长。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一)《易经》上明说伏羲是从事于畋渔的。(二)汉初的伏生[4],在他所著的《尚书大传》上,解释伏羲二字,是“下伏而化之”之意。伏生是年代很早的经师,凡古代的事物,前人所知的,总较后人为多。在原则上,不能发现前人的错处,解释古事,总该以旧说为据。所以我们与其从后人之说,以伏羲为畜牧时代的酋长,毋宁从《易经》之说,以伏羲为渔猎时代的酋长。

从渔猎进于农牧,是视乎其地的。大抵草原之地,多进于畜牧;山林川泽之地,则进于农耕。古代的传说,都把伏羲、神农,看作相接的。并没有说,其间更有游牧时代的酋长。然则从伏羲到神农,似乎是从渔猎径进于农耕的。但中国的地方大着呢!伏羲、神农,不过是大陆之上的一个部落。此外林立的部落正多。各部落的生活,自然不能一致。伏羲、神农的部落而外,自然还有从事于畜牧的。只这“日中为市”四个字,就给我们一个暗示。为什么呢?因为最早的交易,往往是起于农牧两种部落之间的。[5]

【小结】

(一)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二)古代为什么多荒诞的传说?

(三)有巢氏的事迹怎样?

(四)燧人氏的事迹怎样?

(五)伏羲氏的事迹怎样?

(六)神农氏的事迹怎样?

(七)社会进化的等级怎样?

(八)怎样叫部落?

* * *

【注释】

[1] “观鸟兽之文”,是指动物。“与地之宜”,是指植物。从“仰则观象于天”至“远取诸物”六句,是说他能遍观天地万物的意思。“神明之德”,当系指自然力说。“万物之情”,情是实在的意思,亦就是真相的意思,“以类万物之情”,似乎说他懂得万物的真相,所以能按其性质,把他分做八类。

[2] 结绳是将一根绳子,打了许多结,以表示共有几件事情。所打的结,有时形状亦有不同,以表示其所记的事,但其分别不能很多罢了。这是未有文字以前,记事的法子。现在的野蛮部落,亦还有用这法子的。

[3] 古人用字,只取其声音相同,写作牺字,亦不算错。但不该因此妄生解释。

[4] 伏生名胜,是汉朝第一个传《尚书》的。

[5] 因为其所有物品,各不相同,所以要交换。

第二章 中国民族之建国

然则这种游牧部落是谁呢?我以为黄帝就是其中的一个。

要说到黄帝,就得追溯到中国民族的由来。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民族的建国,是到黄帝时代,而其规模确立的。

汉民族之由来

中国民族,是融合许多民族而成的,而以汉民族为之主。

汉民族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前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从亚洲的西部或中部来的。有的说:是从印度、后印度或南洋群岛来的。有的说:是从北美洲来的。总之没有确据。依现在发掘所得:则中自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东至辽宁锦西县的沙锅屯,西至甘肃、青海一带,其所得的器物,都无甚外来的确据。而所得的人骨,却和现代的华北人一致,[1]然则中国民族,即使系从他处迁来,其年代亦必很远。其文化,实可说是在本地方发生的。何况周口店地方,又曾发现一种猿人,其年代,当在数十万年以上,学者据此推论,中国北部,或者还是人种起源的地方呢?[2]极远的史迹,是不能靠记载,并不能靠传说,而要借助于掘地考古的。中国现在,此项工作,远做得不多,一时难得确实的结论,我们现在,只知道汉民族的由来很早;其居于此土,业已很为久远就够了。

中国本部原有之各异族

汉民族以外,住居于中国地方的民族还很多。我们现在,且举其重要的如下:

(一)獯粥。亦称猃狁,就是后来的匈奴。[3]与汉族杂居于黄河流域。

(二)氐羌。羌族在今陕、甘、四川三省之间。其在今嘉陵江流域的一支,亦称为氐人[4]。

(三)黎族。就是现代的苗族。[5]在长江中游流域。

(四)越族。亦可以写作粤。[6]这一族,有断发文身的风俗,和别一族极易辨别。[7]其居住的区域,是沿海各省。

(五)濮族。这一族,便是现在的猓猡,在当时,所据之地,远较今日为北,至少要到现在的湖北地方。[8]

各民族的由来

这许多民族,究竟起源何处?怎样到中国来的?现在也还不大明白。观其分布的形势:则獯粥一族,似系根据阴山山脉,向南蔓延的。氐、羌、黎、濮诸族,则根据西南山地,向东北发展。越族是分布在亚洲大陆的沿岸和南洋群岛的。现在的情形,还是如此。当时的汉族,只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民族罢了。

我们试看伏羲神农、黄帝的都邑,便可知道汉族分布的形势。

伏羲氏,都陈。现在河南的淮阳县。

神农氏,都陈,迁曲阜。现在山东的曲阜县。

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而邑于涿鹿之阿。涿鹿是山名。有人说在今察哈尔的涿鹿县,怕说得太远了,还以在今河北涿县的说法为是。

黄帝之武功

“迁徙往来无常处”,这七个字,说明黄帝是在游牧时代。而河北涿县一带,正是地势平坦,适宜于游牧部落居住的。游牧部落,性质最适于战斗;而地势平坦,亦利于英主的驾驭指挥。黄帝所以能有卓绝的武功,似乎正由于此。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有一个唤做蚩尤的,尤其暴虐。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禽而杀之。”又说:“炎帝要侵陵诸侯,诸侯都归向黄帝。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神农、炎帝,向来都说是一个人。既说他世衰,又说他要侵陵诸侯,未免自相矛盾。而据古书所说,蚩尤、炎帝,都是姜姓;阪泉、涿鹿,也有说就是一地的。[9]所以有人疑心:蚩尤、炎帝,就是一个人;阪泉、涿鹿之战,也就是一件事。这话是否,固然很难断定,然而当时的争战,是姬姜两姓部落的争战,则似乎是确实的。

汉民族的建国

经过这一战,黄帝的武功,就可以照耀诸部落,慑服诸部落了。所以《史记》说:“诸侯都推尊他做天子,以代神农氏。”古代的天子,对于诸侯,固然没有多大的权力。然而是众诸侯所认为共主则是无可疑的。从黄帝以后,所谓五帝,其统系就连接不断。可见众所认为共主的天子,未曾中断过,如此,许多部落之间,就有了一个连结,和一盘散沙、各不相干的,大不相同了。所以我说:中国民族的建国,是到黄帝时代,而其规模确立的。

征服异族展布之次第

建国的规模既定,就可进而征服诸异族了。试看《史记》上这四句话,便知道黄帝的展布。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

西至空桐,登鸡头。

南至于江,登熊湘。

北逐獯粥,合符釜山。[10]这种地理,有人或者疑心他说得太远些,不近事实。然而一个游牧部落,东征西讨,所至极远,也未尝不可能。后来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证据。然则当黄帝时,中国的版图,已经很式廓的了。

黄帝之创作

黄帝不但武功卓绝,而其文治亦很有可观。我们试看《易经·系辞传》上所说,黄帝、尧、舜时代的创作。

(一)用丝麻所织的布帛,制作衣裳。

(二)作舟楫。

(三)利用牛马。

(四)重门击柝,以为防御。

(五)作杵臼。

(六)作弓矢。

(七)作宫室。

(八)作棺椁。

(九)用书契,以代结绳。这许多事情,自然不是毫无凭借,于数十年之间,凭空想出来的。须知天下本没有凭空想出来的事。所谓创作,意义也并不是如此。或者因袭前人,而加以改良;或自异方传来,而能够接受;又或前此不甚兴盛的事情,此时能充分利用;都可以谓之创作。黄帝时代,这许多事情,能够各尽其用,这总是事实。然则黄帝时代,又是个出草昧而入文明的时代了。

【小结】

(一)中国民族的建国,起于什么时代?

(二)汉民族从哪里来的?

(三)太古时住居中国的民族有几种?

(四)各民族怎样分布繁殖?

(五)黄帝的武功怎样?

(六)黄帝的文治怎样?

(七)何谓五帝?

(八)黄帝时的版图怎样?

* * *

【注释】

[1] 此等发掘,都系近年来的事。仰韶村的发掘,在民国九年。沙锅屯在十年。甘肃贵德、导河、宁定、镇番等县和青海沿岸,在十二、十三年。各处人骨,和现代华北人一致,系清华学校教授步赖生氏研究的结果。

[2] 周口店,地属河北房山县。猿人遗迹,系民国十五年所发现。

[3] 猃狁,匈奴和獯粥,系一语的异译,见《史记·匈奴列传》注。

[4] 就是春秋时代的巴人。

[5] 古时三苗之国,在洞庭、鄱阳两湖之间,见《战国策·魏策》《史记·吴起列传》。其人民系九黎,见《礼记·缁衣篇》疏引《书经·甫刑篇》郑《注》。(《书经》郑《注》已亡,所以只得据他书所征引的转引。)

[6] 古代越、粤即系一语。现在称浙江的绍兴地方为越,广东、广西为粤,其初,都是因这一族而得名的。

[7] 如古代,现今苏州地方的吴,绍兴地方的越,都有此俗。据《汉书·地理志》,现今的福建、广东,亦有此俗。

[8] 到春秋时代,还是如此。

[9] 见《史记·五帝本纪》注。

[10] 据《史记》注:丸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岱宗就是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县。空桐、鸡头两山,都在今甘肃平凉县。熊山,据《史记·封禅书》,是齐桓公伐楚至召陵时所登,该距召陵不远,召陵,在现在河南的郾城县。湘山,在今湖南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釜山大概在涿鹿附近。

第三章 唐虞夏商之政教

尧舜之政制及其教化

帝王传授的统绪,虽然从黄帝以来,就有可考。然而颛顼、帝喾两代,都无甚事迹可见。古代政教,传于后世,较为详备的,就要从唐虞说起了。

唐虞时代的政教,可考见的,有好几件事。《书经》上载:尧命羲和四子,分居四方,推步天象,做成历法,以教导农民。可见其时,对于农业,已很注重。其时的官职:有司空,是管平水土的。有后稷,是教民稼穑的。有司徒,是教化人民的。管刑罚的唤做士。又有管制造的共工,管山泽的虞。其对于诸侯,则天子五年一巡守;其间四年,四方诸侯,分班来朝。而其影响于后世的人心最深的,尤莫如禅让一事。

尧舜之禅让

据儒家的传说:尧在位70年,因年老,想让位给当时管理四方诸侯的官,称为四岳的。四岳谦让不敢当。有许多人告诉尧说:舜的德行很好。尧乃举舜,使之摄政。尧死后,三年之丧既毕,舜让位于尧的儿子。而当时诸侯,朝觐、讼狱的,都不归尧的儿子而归舜。舜才即天子位。当舜摄政后,即举禹,使之治水。即位之后,也把天子之位传给他,一如尧传位于舜的故事。此制儒家谓之“传贤”,亦谓之“官天下”。

舜之武功

尧舜时代,中国的武功,似乎也颇盛的。古书上屡说舜征三苗的事。三苗是姜姓之国,在洞庭、鄱阳两湖之间,就是古代蚩尤之后。舜是南巡守,死于苍梧的。又有的说死于鸣条。苍梧,该在今湖南、广西交界之处;鸣条则在今安徽省内;[1]可见当时的兵力,已达到江淮流域了。

禹之治水

禹的治水,详见《书经》里《禹贡》一篇,这一篇:(一)是否禹时书?(二)所述的是否禹时事?后人对他,颇有疑义。然而禹之治水,总是确有其事的。据古书上说:当时水患的情形,是“五谷不登,禽兽逼人”。百姓没有住处,都“上丘陵,赴树木”。禹的治水,是先察看山川形势;然后用疏浚的法子,导小水使入大水,大水使入于海。[2]当时佐禹治水的,是益、稷两人,益把山泽之地,放火焚烧,禽兽都逃匿了。后稷又教民稼穑。于是人民皆得饱食暖衣,做司徒的契,就好施以教化了。

禹之九州图

帝位之世袭

禹即帝位之后,也是照尧舜的例子,传位于益的。禹的儿子启贤,所以禹死之后,诸侯都不归益而归启。启就即天子之位。于是“传贤”变为“传子”,“官天下”变为“家天下”。

启即位之后,传子太康。为有穷国君唤做羿的所篡。[3]后来羿又为其臣寒浞所杀。时太康传弟仲康,至仲康之子相,亦为寒浞所灭。帝相的皇后,逃归母家,[4]生子少康。长大后,居然能灭掉寒浞,把夏朝恢复过来。尧舜禹三代,都是建国在晋阳的,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城。少康复国之后,似乎居于河南。所以到桀灭亡之时,夏朝的都城,又在今河南登封县境的阳城了。[5]

禹庙

夏之政教

夏代的政教,也有可考见的。儒家说“夏尚忠”。墨子是背周道,用夏政的。[6]而他却主张兼爱。这兼爱两字,似乎就是尚忠的注脚。又《墨子》有《天志》《明鬼》等篇,主张天神和人鬼,都是有人格,有意志,能赏罚人的。可见夏代社会,迷信颇深。墨子又主张节用、节葬,而且还要非乐。又可见夏朝当大水之后,生活程度尚低;而其时的风气,也很俭朴。

汤之革命

夏代共传17主,约400余年。其末代的君主唤做桀。因无道,为商汤所灭。

商朝的始祖名契,就是尧时做司徒的,封于商,就是现在陕西的商县。从契到汤,中间屡经迁徙,其地不尽可考。汤才回到契的旧居。他所征伐的国,葛、韦、顾、昆吾等,都在今河南、山东境内。[7]桀被放于南巢,则在今安徽巢县。可见当时的兵争,规模已颇大了。

商之政教

汤灭桀之后,定都于今河南的偃师。[8]后世屡经迁徙,亦都在黄河两岸。[9]当公元1898、1899年间,河南安阳县北的小屯,曾因掘地,发现龟甲、兽骨。有的刻有文字。据历史上的记载,此地名为殷墟,[10]就此等甲骨文字,研究商代史迹的,颇不乏人。但以前的出品中,杂有伪物。[11]所以其研究的结果,现在还不敢尽信。据古书所记载:则商代的王位,不传于子而传于弟。又商代的相权,似乎颇重。前王死后,嗣王在三年之中,不管政事;百官都听命于冢宰。汤死之后,其嫡孙太甲在位,不明。宰相伊尹,能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了,才把他迎接回来,似乎即由于此。此外古书说到政俗,总说是殷质而周文。可见商朝的风气,比较周朝,要朴实些。

商代共传31主,约600余年。其末代的君主唤做纣,亦因无道,为周武王所灭。

周武王之革命

周朝的始祖名弃,就是尧时的后稷。封于邰。后来公刘迁于邠,大王迁于岐,都在今陕西境内。[12]大王时,周朝渐渐强大起来了。大王传幼子季历,至孙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的儿子武王,大会诸侯于孟津[13],把纣灭掉。但仍以纣地封其子武庚,而派自己三个兄弟,去监着他,谓之三监。武王死后,儿子成王年幼,武王的兄弟周公摄政。武庚和三监,都造起反来。周公东征,把他们打平。其时淮夷、徐戎[14],亦并起为乱。周公的儿子鲁公伯禽,又把他打破。周公于是营造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以为东都。周朝在东方的势力,就更形巩固了。

周公辅佐成王图

【小结】

(一)尧舜时的政制怎样?

(二)什么叫官天下?

(三)什么叫家天下?

(四)什么叫九州?

(五)舜的武功怎样?

(六)禹的治水情形怎样?

(七)佐禹治水的有什么人?

(八)夏商的政教怎样?

(九)汤武为什么革命?

(十)伊尹为什么放太甲?

* * *

【注释】

[1] 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见《史记·五帝本纪》;而《礼记·檀弓》,说:“舜葬于苍梧之野”。则苍梧、九嶷,该极相近。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舜死于鸣条,见《孟子·离娄下篇》。汤是把桀打败于鸣条,然后放之于南巢的,则鸣条该和南巢相近。

[2] 江、淮、河、济四条水,谓之四渎,就是独流入海的意思。

[3] 有穷国,据《水经注》,在今山东德县。

[4] 国名有仍,在今山东济宁县。少康后来逃到虞国,虞君封之于纶。虞国,在今河南虞城县。

[5] 晋阳是古代的唐国,见《汉书·地理志》。周成王的兄弟,就是后来晋国的祖宗,名虞,封于此。以其为唐国之地,所以称为唐叔虞。而《左氏》定公四年,却说“唐叔封于夏虚”,可见禹亦建都晋阳了。夏朝建都阳城,见于一种古书,名为《世本》的。

[6] 见《淮南子·要略训》。

[7] 葛,在今河南宁陵县。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今山东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县。

[8] 见《汉书·地理志》。商朝自此亦称为殷。

[9] 仲丁迁于隞,在今河南荥泽县。河亶甲居相,在今河南内黄县。祖乙迁于邢,在今河北邢台县。盘庚迁于亳殷,即偃师。武乙去亳,居河北,似即下文所谓殷虚,纣居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10] (10)见《史记·殷本纪》。

[11] (11)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报告》。

[12] (12)邰,今陕西武功县。邠,今陕西郴县。岐,今陕西岐山县。

[13] (13)在今河南孟县南。

[14] (14)淮夷,是淮水流域的夷人。徐国,在今安徽泗县。

第四章 上古之文化与社会

上古生活上之进化

谁都知道,人生最要紧的事,是衣食住行。上古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呢?据古书上说:

他们的食,是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渴起来便饮其血;血吃不饱还要茹其毛。[1]

他们的衣有两种:一种是把树叶子披在身上,这就是所谓卉服。一种是把鸟兽的毛皮,披在身上,这就是所谓皮服。

住则夏天住在树上,冬天住在洞穴里。

行更不必说了。除非是自然平坦之地,此外全没有人力修筑的道路。遇到水,除非浅的可以徒涉,船和桥,都是没有的。[2]

虽然如此,后来却渐渐的进化了。

无论是搜集,是渔猎的时代,人总是挨着饥饿的。因为食物的供给,不能平均;保存着以待将来,这时候,又没这个法子。然而,人到底是聪明的。他们捉着受伤的动物,还没有死;或者是小动物,可爱的,便把来养着玩。到后来饥饿了,就可以宰杀充饥。如此,便发明了牧畜。又因植物的种子,抛弃地上,到一定的时节,便会生长出来。如此反复经验,便发明了农业。牧畜和农业发明,人就不怕饥饿了。

讲到衣服,也因发明了植物的纤维,可以利用;又发明了养蚕。于是有麻丝布帛,以做衣服的原料。裁制的方法,自然也进步了。最初的衣服,只是用一幅皮,遮蔽着下体的前面,这就是后来所谓韨[3]。进步些,知道连后面也围起来,那便是裳。再进步些,会做两只袴管,便成所谓禅和袴[4]。遮蔽上体的衣,戴在头上的帽子,穿在脚上的鞋袜,[5]自然也不难逐渐发明。

最初巢居时,人只会在天然的大木上坐卧,借着天然的浓荫,做个遮蔽,至多会把树叶子牵连起来,以补天然之不足罢了。后来有了刀斧等器具,就可把树木砍伐下来,随着自己的意思,搭成架子,这便是栋梁的起源。至于洞穴,天然的不够住,也可用人力在地上掘成;或者把土堆起来,只留一个出口。[6]这种人造的洞穴,就是墙壁的起源。再进步些,把土木两种工程,合而为一就成所谓宫室了。

行走的道路,此时自然也会用人力修治,遇到水,就用木石等物,架成桥梁。水阔的,还会用木头造成船,或者编成筏。驯服动物,本是渔猎、畜牧时代做惯了的事。牛马等气力大,行走快,又可驾驭的动物,自然要利用他,以补人力之不足。

古代的生活,就是如此逐渐进步了。至于社会的组织,又是怎样呢?

上古社会组织之形成及其进化

人是不能单独生活的,所以有人类,就有社会;而有社会,就必有一种组织。最初的组织,是依靠血统的。人所最初认得的是母亲。而同出一母的子女,亦必互相依倚,所以其次便是兄弟、姊妹。母又有其母,女又有其女,如此世代相联,就结成一个女系氏族。这时候,还没有个别的夫妇。后来夫妻之制,渐渐确立了。而在渔猎时代,则从事于打猎的;在畜牧时代,则从事于驯服动物的,都以男子为主。就是农业,初期虽是女子所发明,[7]后来也渐渐的,移于男子手中了。生产事业,渐渐以男子为中心,战斗更不必说。如此,女子在社会的地位,就渐渐降低;渐渐的附属于男子;所生的子女,也渐渐的附属于其父亲;而女系就变为男系了。中国人的姓,最初是跟着母亲的,后来却跟着父亲,就是这个缘故。

以上所说的,是血统上的组织。最初亲爱的感情,及其能互相了解,都以血统相同的人为限,后来就渐渐的扩充了。同住在一地方的人,渐能互相亲爱,互相了解;公共的事情,可以联合着去做;而且能公推有才智的人,以为首领。如此,就渐合各氏族而成部落。同在一地方的人,语言、风俗、信仰等,自能彼此相同,这又是民族的起源了。

在上古,因交通的阻塞,人类制驭天然能力的缺乏,各部落间,互相往来之事,大概是很少的。后来就不然了。彼此互相接触之后,也有能讲信修睦,常保其和平关系的;也有免不了争斗的。大概农业社会,衣食饶足;其人所从事的事业,又极和平。所以其性质最为善良。对外多能“讲信修睦”。内部更其不分彼此。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就是指此等部落而言。渔猎和游牧部落,都要比较穷困些。渔猎社会,因食物的限制,人数不能很多,侵略的力量,还不甚强。游牧社会就不然;而他们的行动,又极容易。所以往往成为侵略者。假定有两个部落,互相争斗,一胜一败,败者的财产,就要为胜者所有,连人也做了他们的奴隶了。如此,便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阶级来,征服者为治者,被征服者为被治者,治者和被治者,既经划分,治者的威权,自然会日益膨胀。其初相去不甚远的,后来就判若天渊了。即使没有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一部落中,治者的权力,也会日渐扩大,至于与被治者分离的。古代的国家,大概是如此造成。

上古制度文物之进化

最初的社会中,人人所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后来智识技能,渐渐进步,就要发生分工了。人所以异于动物的,是能够使用器械。单靠生来的器官,所成就的,总是有限,而且是代代相同的。到能够利用器械,就日新月异,无可限量了。人最初所能利用的,只是石头,次之才是金属。而金属之中,铜器又早于铁器。《易经》的《系辞下》上说:黄帝、尧、舜时代,“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而古书上又屡说蚩尤造兵;大约五帝时代,正是石器、铜器转变的时期。此等有形质之物而外,人类最大的发明是火。有了火,就可以熟食,可以御寒,可以镕铸金属,制造陶器,发明文物,一日千里了。我国此项发明,还远在燧人时代。初期简陋的器具,人人会造。后来精良了,就要分出一部分人来,以为专职,这个便是工人。各部落相接触了,彼此不同的东西,自然可以互相交换。如此,便发生了商业。其初只是以物易物。后来觉得不便,有种大家都要的东西,就可以先换了他,将来再和别的东西交换,如此,就发生了货币。因为语言的交通,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然会造出简单的象形文字来。古书上多说仓颉造字;又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这话虽然未必确实,然而五帝的时代,文字使用渐广,则是可以相信的。人和人的关系复杂了,自然各有其当尽的责任,当守的界限。当为而不为,不当为而为,就要想法子制裁他。就有所谓礼和刑。前此,人只是忙于衣食。生活程度渐高,就略有余暇,以从事于思考。社会等级既分,不事生产的人,闲暇的工夫更多。各种学术,也就逐渐发明了。上古制度文物的进步,大概如此。

【小结】

(一)上古制度文物的进化怎样?

(二)上古社会的组织怎样?

(三)上古氏族为什么起于女系?

(四)民族怎样起源的?

(五)古代国家怎样造成的?

(六)上古衣服的进化怎样?

(七)怎样叫牲畜时代?

(八)怎样叫农业时代?

(九)农业社会为什么多和平?

(十)游牧社会为什么喜侵略?

* * *

【注释】

[1] 以下说衣食住的进化,大致根据《礼记·礼运》。卉服、皮服,见《书经·禹贡篇》。饮血茹毛,我们只当作形容野蛮人的话,其实在古代,确是如此的。《礼运》疏中,举出苏武的吞节旄,以为证据,现代社会学家,考明古代饥饿的人,是什么东西都会吃的,更用不着这种偶然的事实做证据了。

[2] 《淮南子》说:古代“山无蹊隧,泽无舟梁”。

[3] 亦名鞸。在后来,是穿在裳以外的装饰品。在古代,却是最早有的衣服。见《诗经·采菽》疏。

[4] 短的唤作禅,长的唤作袴。

[5] 古代的帽子很多。有的叫做冠,有的叫做弁,有的唤做巾。鞋子,有的叫做履,有的叫做屦,这许多详细的考据,现在不必去管他。

[6] 在地上把土堆起来的,亦称为复,见《诗经·绵》疏。

[7] 现在社会学家,说农业是女子所发明,在我国古书上,也有证据。如古人初次相见所送的贽,男人是羔雉之类,女人却是榛栗之类。又如行祭礼时,男子所进的是肉类,女子所进的,却是果菜之类。

第五章 周之建国及其政教

夏商时代的史事,传于后世的,还不甚详;到周朝,便要比较详细些了。

周初国家之组织

这时候的政治可以说是在封建时代。国家的内部,是以平民、贵族两级组成的。[1]每国都有世袭的君主,其下为公、卿、大夫、士。[2]自大夫以上,大概都系世官。士则由平民中选举。[3]重要的官吏:有冢宰,是总管一国的政治,和官吏的赏罚的。有司徒,是管理人民,司教化之职的。有宗伯,是管典礼的。有司马,是管兵事的。有司寇,是管刑法的。有司空,是管民居和道路等事的。[4]人民的最大多数是农民。出租税之外,兼服兵役。其军队的组织:是以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也有说师就是一军的,也有说五师为军的。[5]打起仗来,以车兵为主力,辅之以步兵。正式的军队,大概是国都附近的人民,其余的人民,亦能从事于战守。不过不用他做正式的军队,只叫他保护本地方罢了。[6]刑法:有自古相传的五刑,就是墨、劓、剕、宫、大辟。成文法也已经有了,但还不曾公布。[7]

封建制度之确立

所谓封建,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这其间当分两层讲。古代交通不便;各地方的风气,也不相同;林立的部落,大概是不相往来的。这时代,自然说不上封建。到后来,交通渐渐便利了,往来接触之事,就日渐繁多。有接触,自然免不了争斗。有争斗,自然有胜败。败的对胜的,要表示服从,列国之间,就生出主从的关系来。这是封建制度的第一步。再进一步,强大的国家,便能把弱小的国家的君主废掉,改立自己的(一)子弟,(二)亲戚,(三)功臣,(四)故旧。还有并非吞灭他国,而因人口稠密,有一部人,移殖到外边去的。此等分封出去的国家,对于其旧国,关系自然更为密切。这是封建制度的第二步。周朝的封建,爵分五等,地则分为三等。[8]列国所公认的共主,称为天子,亦称为王。其余五等之爵,亦总称为诸侯,诸侯国内的政治,都是自理的。对于天子,只尽朝聘的礼节。天子出来巡行,谓之巡守。此种典礼,似乎不常举行。还有将一部分地方,派一个诸侯管理的。这一部分地方之内,所有的诸侯,国内如有失政、篡乱等事;相互之间,如有纷纠,都归这一个诸侯负责纠正,轻的加以责问,重的就用兵征伐,这就是所谓霸主。后来用兵力争夺的,就是这一个位置。

西周之政治

西周共传12代,约260年。自大王迁岐之后,文王建都于丰,武王建都于镐,[9]都在今陕西境内。所以称为西周。西周的天下,是到成王初年才打定的。相传周公把东方打平之后,就制礼,作乐,然后归政于成王。孔子屡次称赞周朝的文明,大约其规模,就是定于这时候的。成王和其儿子康王,算是西周的盛世。康王死后,子昭王立。“南巡守不反”,西周就开始衰微了。

戎狄之内侵

西周的盛衰,似乎和民族斗争,很有关系。周朝在今陕西,其地本戎狄散布之区。自受封以来,和戎狄的争斗,似乎便很激烈。到大王以后周朝算是胜利了,于是进而干涉东方的事情。从陕西到河南,有两条路:一条是从长安出潼关,到洛阳,再渡河而北,便达到商朝的都城。武王伐纣,所走的是这一条路。一条是从长安向西南,出武关,到河南的南阳一带,再向南,就到湖北了。古书上屡说文王化行江汉,对于这一条路,似乎也有相当势力的。春秋时代的楚国,建都在湖北的江陵县。但是其受封之初,是在河南境内丹淅二水会口的。[10]昭王南巡守不返,后来齐桓公曾将此事去责问楚国人,昭王这一次,似乎是伐楚而败的。对于西南的威风,就渐渐的不振了。昭王的儿子是穆王,在位颇久。相传他曾有西征之事。徐偃王乘机作乱,也给他回兵打平。[11]似乎王室的声威,又为之一振。但是穆王以后又渐渐的衰弱了。西周第10代君主,唤做厉王。他的行为很暴虐。国人谤毁他,他派一个人去监谤。有谤毁的人,就把他杀掉。如此者三年,百姓忍不住了,起而反抗。厉王逃奔出去。周朝两个卿士,一个唤做周公,一个唤做召公,代他当国行政,谓之共和。[12]如此者14年,厉王死在外面,乃复立其子宣王。宣王号称中兴之王,曾西征猃狁,东征淮夷、徐戎,又曾大会诸侯于东都。然而到他儿子幽王手里,西周又要陷于悲运了。

平王东迁

周幽王宠爱了一个女人,唤做褒姒,相传褒姒不大肯笑。幽王却千方百计,要引他笑。于是无端把烽火举起来。这烽火,是古代用以报警的。他的办法是隔了若干里,就筑一座高台。白天在台上举烽,晚间则在台上举火。如此接二连三的过去,使远方的人,可以从速知道警信。在没有电报的时代,要算是传递消息最快的法子了。周幽王既把烽火举起,四方诸侯,都当王室有警,赶快发兵来救。兵到时,却一些事情也没有。褒姒却大笑。周幽王的皇后,是申国的女儿。那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县地方,正是武关以西紧要的去处。周幽王为宠爱褒姒之故,把皇后废掉。皇后所生的儿子,名唤宜臼,也废掉,而立褒姒做皇后,褒姒所生的儿子做太子。宜臼逃到申国,周幽王又向申国索取。于是申国联合犬戎,举兵抵抗。周幽王再举烽火,四方的诸侯,给他骗惯了,都以为是游戏举动,再没有一个人来。幽王遂被杀于骊山[13]之下。举烽火以戏诸侯,自然是一段带有传奇性质的传说,不足为据。然而西周的灭亡,是由于陕西境内的犬戎、河南西南部的申国,一时俱叛,则似乎是事实。幽王死后,宜臼即位,是为平王。在陕西境内,不能立足,乃迁徙到周公所营的洛邑。从此以后,史家就改称他为东周了。

【小结】

(一)周朝重要的官吏,有哪几种?

(二)周初军队,怎样组织的?

(三)周初的刑法是怎样?

(四)何谓霸主?

(五)何谓诸侯?

(六)共和两字的意义怎样?

(七)周幽王为什么被杀?

(八)西周、东周的分别如何?

(九)陕西到河南有几条路?

(十)西周时戎狄怎样内犯?

* * *

【注释】

[1] 自然还有奴隶,但不十分需要。

[2] 天子、公、侯、伯、子、男、卿、大夫,都是所谓爵。有爵,便表明他的身份,与众不同。士却不是爵,只表明他是任事的人,就是服公务的人的意思。

[3] 参看第七章,述自治制的一节。

[4] 这是《周礼》所谓六卿。后世的六部,就是仿此而设的。但司空实在是管建设的官,并不管制造。后世设工部以当《周礼》的司空,实在是错误了的。所以有此错误,则因《周礼》记司空的一部分亡了,汉朝人把一部记工官的古书,叫做《考工记》的去补足他之故。周礼六卿之上,有三公、三孤,都是坐而论道,不管事的。这是汉朝时候讲经学的古文家的说法。今文家的说法,则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汉朝讲经有今文古文两派,见中古史第四章。

[5] 师为一军,是今文家的说法,见《公羊》隐公五年《注》。五师为军,是古文家的说法,见《周礼》夏官司马。

[6] 春秋以前,正式的军队,都近国都,并不是全国的人民,都做正式的军队。清朝江永的《群经补义》,有一条,论这件事。

[7] 《左氏》昭公六年,郑国的执政子产作《刑书》。晋国的叔向,写信给他,很不以为然。子产所做,就是公布法律的事情。可见法律是到春秋以后,才逐渐公布的,以前都采取秘密主义。

[8] 这是今文家的说法。其不满五十里的,不能直达天子,附于诸侯,谓之附庸。古文家说,则公方五百里,侯、伯、子、男,递减百里。亦见《周礼》。封地的大小,不过是定制如此,实际未必如此整齐划一。即使初封时候是如此,后来也有扩大,有削小的;不可把制度当作事实。

[9] 丰、镐,都在今陕西鄠县。

[10] 清朝宋翔凤考据出来的。见他所著的《过庭录》中《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

[11] (11)穆王西征的事情,见于《史记·秦本纪》、《赵世家》。所到的地方,怕不得很远。后世有一部书,名为《穆天子传》,把穆王西征的规模,说得非常之大,所到的地方,简直在亚洲的西部,这部书是靠不住的。穆王西征所见的西王母,是一个国名,见于《尔雅》。后来的人,把他附会做一个神仙,那更靠不住了。

[12] (12)共和的共,大约就是恭字。古人做事,小心谨慎,不敢轻心大胆,就谓之恭。古代贵族权大。春秋之世,君逃了出去,不另立君,即由大臣主持国事的很多。如鲁国的昭公,就是一个例子。

[13] (13)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