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漠是教育最可怕的情绪

 王侠一家家外不 2023-09-28 发布于陕西

今天读到一篇微信文章,广东某985院校一名大二的男生,因在酒吧过度饮酒而死亡。孩子死亡以后,父母前去料理后事,大学态度冷漠。我不太想议论这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之中的“太乖”是不是一个问题,也不想探讨这孩子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他已经22岁了,是一个成人了,他的死亡虽然有围观者起哄等原因,但他的死亡得有他自己负责任,因为没有人非强迫他--一个成年大学生过度饮

大学最应该是一个有温情的地方,最应该是一个追求人道主义的地方,因为大学云集着一个国家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当孩子的父母去大学的时候,想去看看孩子的宿舍,孩子曾经住过两年的地方,寻找孩子的一些影子的时候,宿舍已经被收拾干净了。当孩子的父母想合理的在当地酒吧讨一个说法的时候,(我估计他们住在大学招待所)大学告知他们,“已经担负不起两个人的吃住”。一对伤心的父母能吃多少?而且他的父亲本身是一个教师,压根就没有想着去闹学校。我想大学原本应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但这个大学让人遗憾。

学生宿舍的东西属于他个人私有财物,本应该有父母过眼之后,再做决定,但是大学却早早收拾了东西,且不说从法律上合适不,你让那一对想找一找孩子影子的父母,情何以堪?好像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不光彩的事情。那一篇文章里说,在工地上,有工人死亡,工地也会让家属来,白吃白住,直至问题妥善解决。工地上的管理者也许不如大学管理者文化层次高,但工地还是有温情可寻。学生出了问题,不管是谁的责任,本身就是一件令人伤感遗憾的事情。校方给予适当的或者多一点人文关怀是应该的,应该体现出大学的气度与人文精神。

当然,也许大学怕给自己“惹事”,但事情本身就和大学有关,因为死者是大学的学生。

大学应该有自己的“大道德”,大道德就包含了人文精神,就包含了最基本的同情心。“仁者爱人”“仁,恕也”,体谅他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儒家最核心的精神。我们的大学是否应该记得?

我不知道那些周围的学生,他的同学们是怎么看待大学的做法,如果他们对于此也是三缄其口,我真要为大学悲哀了。曾经有多少大学学者以人文精神,指责中学教育,有多少大学学者开口闭口人文道德。可是,面对现实,他们却阉割了自己的行为。

很多人面对中学的教育,不断呼吁,要做有温度的教育。这个提法的确很好。但是不能仅仅限于“中学教育”,教育,无论哪个阶段都是需要温度的。

相信我们的很多大学,很多学者都是有温度的老师。20多年前我就读陕西师范大学,那时候,我的老师们,他们大多数人关爱学生,与学生很亲近。张国俊老师,曲亚军老师,彭sir一大批老师都是很有温度的。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坚信这种冷冰冰的大学是个例,我坚信大多数大学具有大学的大道德,大境界,大追求。

惟愿死者安息,生者安康,早日从悲痛里走出来。也愿大学能在后续,给予这一对失去儿子的父母,应有的同情关爱!

教育最怕冷漠,冷漠的教育没有希望,没有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