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应该警惕的是营养不良,不是营养过剩!

 enlongli2016 2023-09-28 发布于四川

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吃得多、活动少以及由此引发的营养过剩成为普遍现象。正因如此,我国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增多,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所以,营养过剩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媒体都在倡导大家少吃、多动、减体重。这很重要,对于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状况、提高人均寿命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应该关注的并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营养不良。最近,我国学者完成了一项大型调查研究(专业人士请参见:中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分布特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3, 44: 855-861),其结果很值得关注。这项研究通过对近1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跟踪观察,结果显示,有30%的老人存在营养不良,仅10%的老人存在营养过剩。随着年龄增长,营养不良的情况进一步加重。以下人口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年龄较大、女性、少数民族、未婚/离异/丧偶、在农村居住、未接受过教育、生活费水平不足、吸烟、不锻炼、休闲活动缺乏、膳食多样性差、咀嚼能力差、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认知功能损伤、听力损伤、视力损伤、自评健康状况差。结论认为,目前我国高龄人口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营养不足而不是营养过剩。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饮食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由于老年人咀嚼、消化、吸收、利用功能下降,这是导致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一些老年生活自理能力差,饮食单一,这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再有,一些老年人平时饮食控制太严格,饮食非常清淡,热量与蛋白摄入均不足,也是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还有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肌少症!肌少症是指肌肉质量减少,并且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降低。肌少症常伴有骨质疏松症,会增加跌倒、骨折风险,严重影响了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加了老年人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肌肉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良好的肌肉储备是一个人步入老年后的巨大财富。强壮的肌肉不仅有助于延年益寿,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人体肌肉功能下降可能开始于35岁左右,50岁后下降速度开始加速,60岁后进展加速,75岁后下降速度达到顶峰,所以“存钱不如存肌肉”,为了在老年阶段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在年轻时候就要通过营养及运动锻炼等方法提高肌肉的峰值来“存肌肉”。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年轻人经常久坐不动、节食减肥,因肌肉流失而来的瘦是不可取的,为了“存肌肉”一定要尽早动起来。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患肌少症的风险呢?可以用最简单“指环测试”方法进行自我筛查:用双手食指和拇指围成圈,套小腿最粗的部位。如果小腿周长和手指圈一样大,或更小,说明有患肌少症的风险,需进一步就诊评估。

目前来说肌少症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补充足量蛋白质并且规律的抗阻运动。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转发给亲朋好友吧。

关注“郭艺芳心前沿”,每天收到有用的健康知识。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