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61年,金圣叹被砍头,临刑前,他小声对刽子手说:“我耳朵里有200两银票,先砍我,这钱就归你!”

 千冰室 2023-09-28 发布于四川
刽子手一听,这买卖划算,手起刀落,刽子手喜滋滋地捡起两个纸团,拆开一看,脸色大变。
 
1608年,金圣叹出生在明末,虽然家境贫寒,但因为聪慧过人,所以金圣叹虽然家境贫寒,却能自食其力,衣食无忧。
 
但正因为金圣叹一心向学,所以他身上才会有一种书生的傲气,他对这些虚名并不在意,因为他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
 
但金圣叹并不是一个木讷之人,他不仅心思敏捷,而且口若悬河,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于是乎,街坊邻居们都对金圣叹赞不绝口,有被他的才智和才华所折服的,也有纯粹是出于对他的崇拜,毕竟,有才华又平易近人的人,还是很受欢迎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金圣叹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想要讨好百姓,想要敲诈百姓的人,一开始,也有不少人建议金圣叹参加科举,因为他们都觉得,以金圣叹的才智,科举并不是什么大事。
 
再者,金圣叹心地善良,做什么事情,都是好事,这样的人,若是当官,对百姓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随着呼声越来越大,再加上家里对金圣叹寄予厚望,于是金圣叹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十五岁的时候,他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当时年少气盛,并没有什么胆怯之心,可这一次,金圣叹却落榜了。
 
到了第二年,金圣叹又一次因为同样的原因落榜,一次又一次的落榜,让年少成名的金圣叹倍感挫败,那一年的科举,讲究的是文采,而不是什么新意,金圣叹回答的时候,只有寥寥几句话,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但考官们还是觉得金圣叹的态度不够好,质问道:“为什么别人都是三行八段,而你金圣叹却不是?”
 
不管在哪个时代,太过特殊的人,都不会被时代所接受。
 
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所有人都觉得,金圣叹这个人,未免也太高估了一些,如果他真的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聪慧过人,又怎么可能考不上科考呢?这句话,对金圣叹的自尊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可以看不起官场上的人,但绝对不能让人看不起自己。
 
所以,金圣叹决定再一次参加科举,打破流言蜚语,一步一个脚印地接受了社会对他的评价,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了科举,同时也让所有人都相信了金圣叹是个读书人,同时也让街坊们把金圣叹的生平事迹传得沸沸扬扬。
 
金圣叹才会沉迷于读书,这也让他变得更加高傲、洒脱,到了这个时候,那些虚名对金圣叹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更想要的,是一种精神,也能活得很好,他不会屈居人下。
 
和金圣叹住在一起的邻居们,都很喜欢金圣叹,觉得金圣叹聪明伶俐,学识渊博,能说会道,光靠一张嘴,就能混得风生水起。金圣叹的人品很好,但金圣叹最痛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这样的人,才能为百姓谋福利。
 
1661年,一位新上任的县令来到了吴县,他给吴县的百姓泼了一盆冷水,逼迫他们缴纳更高的赋税,而他自己则从中渔利。
 
这一次,有高官前来视察,当地的秀才们准备上书揭发县令。
 
但以他们的身份地位,想要见到这样的大人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才会邀请金圣叹加入,毕竟他曾经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金圣叹不忍看着百姓受苦受难,便应了一声,带着众人,一起去见了朝廷大员。
 
可那个时候,官场上却是一片腥风血雨,官场上的人互相包庇,县令明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却没有阻止他们,这是为什么?
 
因为,县令之所以会收取这么高的税收,大部分的利润都被收入了自己的腰包!
 
几个人非但没有讨回公道,反倒是连命都搭进去了,县令便提出,要杀一儆百,直接处死这位声名显赫的金圣叹,以儆效尤,免得以后再有人敢动他们的利益。
 
刑部尚书一想,也对,直接宣判了金圣叹的死刑,面对刑场上的死亡,金圣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行刑之前,他低声对行刑人说:'二百两银票在我耳中,你先杀了我,这钱就是你的!'行刑人听了,觉得这是一笔很好的交易,便一刀砍下金圣叹的头颅,将他砍下。
 
刽子手大喜过望,反正有钱拿,先杀谁又有什么区别?所以金圣叹的名字,自然是排在了最前面。头颅落下,刽子手赶紧从金圣叹耳中掏出“银票”来,却见里面只有“好”和“疼”两个字的纸条。
 
金圣叹在临死之前,还不忘嘲讽别人,这是一位令人啼笑皆非,却又视生死如无物的传奇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