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之子邓传密1870年隶书节录《四子讲德论》立轴八屏

 東海書畫 2023-09-29 发布于河北

邓传密(1795年-1870年),原名尚玺,字守之,号少白,安徽怀宁人,清代书法家,学者,邓石如之子。曾从清代名士李兆洛(字申耆)学,晚入曾国藩幕。敦朴能诗,篆、隶有家法,为清代书法家,学者。邓传密卒于同治九年,享年七十六。

1夫世有圣智之君,必有甘棠之臣。故

虎啸而风寥戾,龙起而致云气,蟋蟀

俟秋吟,蜉蝣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鸣声相应,仇偶相从,人繇

2意合,物以类同。是以圣主不遍窥望

而视以明,不殚倾耳而听以聪,何则?

淑人君子,人就者众也。故千金之裘,

非一狐之腋;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

3太平之功,非一人之也。盖君为元

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有

君而无臣,《春秋》刺焉。三上代以皆有

师傅,五伯以下,各自取友。齐桓公有

4.管鲍隰宁,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

公有舅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

秦穆有咎由五羖,攘却西戎,始开

帝绪。楚庄有叔孙子反,兼定江淮,

5.威震诸夏。句践有种蠡渫庸,克灭强

吴,雪会稽之耻。魏文侯有段干田翟,

秦人寝兵,折冲万里。燕昭有郭隗、乐

毅,夷破强齐,困闵于莒。夫以诸侯之

6.细,功名犹尚若此,而况帝王选于四

海,羽翼百姓哉。今圣王冠道德,履纯

仁,被六艺,佩礼文,屡下明诏,举贤良,求术士,招异伦,拔后茂,是以海内欢

7.慕,莫不风驰雨集,袭杂并至,填庭溢

阙,含淳咏德之声盈耳,登降揖让之

礼极目。进者乐其条畅,怠者欲罢不

能,偃息匍匐乎诗书之门,游观乎道

8.德之域。咸洁身修思,吐情素而披心腹。 

各悉精锐以贡忠诚,上弘风俗骋

以太平,济济乎多士,文王所以宁也。

题识:节书王子渊四子讲德论,奉教即以为寿且当雉贽。岁在上章敦样(1870年)闰月,皖山遗民少伯邓传密谨呈。时年七十有六。

钤印:邓传密印、邓伯子字守之一号少伯、家在四灵山水间、引首章看不清。

邓传密十岁丧父,他的书法是由清代名士李兆洛传授。由于李兆洛对传密的关怀甚笃,传密眼界日渐开阔,学业日进。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篆刻艺术水平,传密更多地搜访邓石如“随手随佚”的法书印作,可谓不辞辛劳。道光年间,曾往返于北京、山东二地,至咸丰年间旋转徙江湘等地,凡历时十余载。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自此,其学业日进,名声日隆,书艺也渐入妙境。先后在常州暨阳学院、广州羊城书院多年,亦曾在湖南石鼓、濂溪主讲多年,时逢龚自珍、何绍基、包世臣等文坛俊颜,对他莫不“引重与交”。其才、其学、其识不难想见。

  邓传密的篆、隶书,稳练持重,笔酣墨饱,深得乃翁的精髓,何绍基曾有诗句称赞邓传密的书法:“上客有邓子,法绍斯冰严”,他认为邓传密的篆字“有家法”,而且是与秦代的李斯、唐代的李冰阳一脉相承。行草书更是步入乃翁的堂奥。传密之为文、为书,世不以为鲜,惟其篆刻流传极少,无由多饱眼福。

邓传密此隶书八屏,应该是其暮年巨作。他在同年仙逝了。在这幅作品中能够清楚看到,他的隶书得到了邓石如的精髓。取法汉碑,雄健豪劲,古茂浑朴,锋芒四杀,八面生风,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通篇气势开张纵逸,豪迈洒脱;其燕尾处不是一味向上挑,而是横挑偏平,捺笔往往向右下出锋,有笔断意属之势。通篇作品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懈怠之处。此作品为佳士得2014年5月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会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