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饺子

 段庆红 2023-09-29 发布于山西

饺子

中国人爱吃饺子,把饺子看做是节日,团圆的象征。即使后来吃饺子成了家常便饭,但是谁家哪天要是吃的饺子,旁人还是会说上一句“哟,好饭啊,不赖。”

饺子,还叫扁食,扁儿,饺的,水饺,等等好多名称。我们从小叫扁食。

有“好吃不过饺子”一说,可见饺子是大家公认的吃食,饺子还被誉为“国食”。

饺子馅儿任你选择,肉的素的,猪肉配大葱,猪肉芹菜,猪肉小茴香,都行,鸡蛋韭菜,鸡蛋豆腐香菇,都可。当然还有羊肉馅儿,牛肉馅儿。你爱吃什么馅儿就吃什么馅儿,你说了算。

大部分家庭,还是以猪肉白萝卜大葱为主,萝卜除了冬天炒吃,做汤,过年做饺子馅儿,这是我们那里的一贯作风。刨几个萝卜擦成丝儿,煮熟,剁碎,和肉沫搅拌,这是比较常见的馅儿,也是老百姓乐意并接受得了的馅儿。在年前就准备好,切,剁,调,等着年三十儿下午包饺子。素馅儿当然是鸡蛋韭菜粉条萝卜了。大家在调过年馅儿时格外用心,主要是那个干劲十足,因为要迎接新年。在农家无闲月中,冬天腊月那段时间还是可以称之为“冬闲”的。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准备年货,准备里面包括洗洗刷刷。临近年根才正式备吃的用的。调馅儿是在蒸完馒头,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用上半天时间去调馅儿。不误包饺子,不误三十儿晚上和初一早上吃就行。

家家户户飘出来的荤素馅儿的味道,让正好路过的人闻了个够。那人会随口扔出一句“这馅儿调得好啊”。其实他并不知道这是谁家的馅儿,也不是专门说给谁听,只是一种自然流露,是馅儿的美味让这个人到了不说都不行的程度。我估计这个人回去定会照着那个味道去调。当然了每个人调出来的饺子馅儿都不一样,就好比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

饺子包出来的形状五花八门,我以前包的饺子是长形,简单一捏,不破为止。说是长形,其实叫没形。后来我包的饺子变成了圆形,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间定型,包出来小又好看。当然倒不是在乎形状,只是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包的好丑。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张仲景。过年吃饺子则是象征着团圆,祥和,守岁。

那么,老百姓是从啥时吃上饺子的,这个无法考证。只能说到父辈们小时候,他们一年能吃上一顿萝卜馅儿素饺子就已经满足了。所以就有了“盼年”一说。生产队粮食少,除去牲口吃的,到手没有多少,所以经常是吃上顿没下顿。尤其1958,1959,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别说饺子,饿不死就是好的。这个在电视剧《金婚》里有出现过,经常是头昏眼黑,饿得浮肿。

“树头嫩芽不等长出来就没了”,一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候的情景。

到了七八十年代,虽然农村依旧是缺衣少食,但比起之前,已经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饿不死了,能生存下去。希望就在前方,庄稼人用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去发家致富,饥肠辘辘还有,一直有,但饥肠辘辘一阵子后最起码能吃到饭,解决温饱。

上小学时,天天背诵“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小康”这个词。就算背的滚瓜烂熟还是不懂其中的意思。

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实现了小康,但有了这个目标,都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就算一时半会儿没有实现小康,或者这辈子也不一定实现小康,至少奋斗在其中。有那个希望,有那个信念和一股干劲儿,我觉得就很好了。

单纯吃饺子的节日很多,不光大年小年,冬至,还有中秋节。节日赋予了饺子灵魂,饺子带给节日意义和寓意。

皮薄馅大,是指肉馅,肉馅皮薄点好。过去都是自己擀花椒面大料面,后来有了卖的。不过还有人喜欢用热锅焙花椒,然后擀成面使用。

丽娟家不爱吃肉馅,一直吃着素馅儿。她说鸡蛋韭菜一搅拌,大大的包几个饺子,简单又好吃。

我没有统计过,但我掐指一算,根据时代,根据我知道的,大致分析一下。在2000年之前过年吃素馅儿的多,2000年之后吃肉馅和素馅儿的一半一半。你可能会说,你这是统计了个甚?还掐指算呢,我看你就是胡乱猜测。

其实,我就是猜测了一下,但也有几分道理。你想想老百姓吃饱饭才几天,吃上肉才几天,那个提着二斤肉的年代,你不是没有经历过。过年等到卖肉的过来了,一人端个小盆去称二斤肉,回家第一时间给炖了,庄稼人才尝到了肉腥味。

现在好了,吃上面不再是掀开水泥屯子看看,没有粮食,不再是水开了没有米下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柴米是必要条件。

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民以食为天,这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真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就学过,之所以把《悯农》搬上课文,并在初始学习,就是为了告诉你粮食来之不易。哪个阶段学什么,几年级学什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出版。

2013年提出了光盘行动。后来再次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有了粮食,吃饺子吃的舒心可口。

饺子叫法中,我还是觉得“扁食”亲切。因为这是豫北方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