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探讨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邓林敏 邮编:444329 摘要:在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效果却往往不是很好。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应用,例如,教师可以使小学生进行作文的自主评改,通过进行作文自主评改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进行习作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使小学生进行自主评改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作文批改 自主批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一则耗时费力,二则收效甚微,一直是令中学语文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叶圣陶曾对每学期七、八篇作文训练的语文教学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的锻炼来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文的辛劳来说,实在太重了。”而且,笔者认为教师改作文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作用。只有改革作文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一套较轻松的批阅作文的方法。当然,“轻松”是相对而言的,语文教师既想偷懒又想有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一、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叶圣陶说过:“我想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笔者以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不可能随时随地拿着文章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反映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当然,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事一身轻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对学生循循善诱,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前提。另外,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 二、把批改的方法教给学生 1.教师示范批阅 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第一、二篇作文进行详?细批阅,从错别字到病句,从结构到内容,从立意到主题,圈点勾画,删减增添,能画则画,能改则改,总之,要让学生知道原来老师是这样批作文的,原来作文这样改过之后确实不错。同时,不光要让学生仔细审视自己被批阅过的作文,也让学生之间互相审视作文,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的作文有不同的批法,为下一步学生互相批改打下基础。让学生自己批改,或互相批改作文,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2.学生学习批阅 第三篇作文,让学生互换批阅。这次批阅教师要具体告诉学生如何给别的同学批阅作文。我是让学生从字句、语言、结构、材料、主题立意以及字数、书写等方面批阅的,并且分三步走。 第一步,学生第一次读作文,边读边找出里面的错字病句,好词好句。错字病句自己能改的用修改符号直接改,不能改的画出来让作者自己改。好词好句用着重号或波浪线标出来。 第二步,学生再读一遍作文,要注意前后段之间的过渡和衔接,段落划分是否合理,层次安排是否得当,取材新旧与否,详略突出与否。这些可以直接在文中作眉批。 第三步,学生读第三遍作文,从语言、结构、主题、立意以及篇幅、书写等方面总体评价,即在文末写上评语,客观地评价整篇作文,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及努力的方向,热情地赞扬其可取之处。 学生通过这三步,亲自参与到批阅活动中,不仅理解了教师批阅作文的辛苦,从而重视批改,而且知道平常教师给的作文分是怎么来的,在写作文时就会注意到这些方面,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 学生批阅后,教师要及时检查,肯定批得好的地方,指出批得不足的地方。学生听取同学的修改意见,再次思考文章的构思写法并重新作文,这样教师就不必每字必改,每段必修了,只需要查漏补缺,给每篇作文一个公正的分数就可以了。 批改作文的方法有很多种,只要富有启发性,能收到举一反三功效的批改形式都可以运用到作文批改中去,而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就一篇作文来说,既可只用一种批改方式,也可以多种批改方式综合使用。但要杜绝“只批不改““不批只改"或“完全依赖学生自己改而教师不参与”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使学生进行小组批改 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学生自主评改的过程中,想要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评改,首先应当使学生针对评改方式进行了解,否则很多小学生在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例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规定,使小学生在自己评改的作文上写上自己的名子,如“评改人:xxx”,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责任心,另一面也能够使教师在进行作文检查的时候更加方便。然后教师应当让学生针对评改的形式进行了解。例如,教师首先需要使学生了解评改的方式,如针对好词好句可以用波浪线画出,针对错别字可以用圆圈画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评改的整齐度,避免在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出现评改记号混乱的情况。 1.针对优美词句进行标注 教师想要使小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小学生通过作文评改的方式,得到自身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师使小学生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小学生针对其他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发现,并使小学生通过对于好词好句进行勾画的方式,加深小学生对于好词好句的记忆,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对于自身习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小学生进行作文评改时,出现敷衍,态度不认真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使小学生在进行好词好句勾画的过程中,使小学生针对勾画原因进行标注。 例如,我在学生进行作文自主批改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自己评改作文当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勾画。在进行习作课《我想对您说》的作文评改时,我的学生小鸣就针对他的同学作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勾画,他勾画的是一句针对母亲进行描写的话,在这句话中,母亲被描述成了一个伟大的战士:“我的妈妈在我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就像一个英雄一样从天而降,帮我把所有困难都砍碎,带我走向快乐的城堡。”他针对这句话进行了批注:“这句话写的非常生动,妈妈就是我们的大英雄。”除此以外,他还针对这篇作文中的许多比喻句进行了勾画,如:“那道错题就像一个丑陋的癞蛤蟆,对我张大了嘴,就像在嘲笑我一样。”小鸣针对这些句子进行了勾画,也就是说,他针对文章进行了细致的阅读,并且挑出了他认为较好的好词好句,这也就意味着小鸣可能会针对这一句子进行记忆甚至应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了提升。 2.针对病句错字进行标注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他们在进行作文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或是出现错别字、病句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很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习作水平下降,也不利于小学生针对自身语文综合水平进行有效提升。教师使小学生进行病句错字的标注,其实就是变相地针对小学生对于词句的把握程度进行提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于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我的学生小秋再进行作文自主评改的过程中,就针对他评改的作文中的一个错词进行了标注。在那篇作文中写到“他做的好事罄竹难书。”小秋将罄竹难书这个词画了出来,并且标注:罄竹难书是形容坏事做的太多了,不能用来形容好事。小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自己对于这个成语的记忆与认识,产能让被批改者针对这个成语的正确使用方式进行了解。通过这样的批改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对于词句的掌握水平,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针对教材中一个学期六篇大作文的导作训练,运用这样的教法去批阅,既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负担,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学生参与的中,既调动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又帮助他们积累了经验,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这样批阅作文,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莫伟云. 让学生成为自己写作的"医生"——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方法[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7, 000(001):55. [2]胡晓莲. 观念为先,培养为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习作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实验体会[J]. 教师, 2014, 000(022):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