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 ,2001年、2013年颁布的作品限制出的鉴定标准作废,重新定义作品限制出境名家,「艺周刊」联合艺周刊美术馆逐一推介,以飨读者—— 他是代表作不准出境者,是中国20世纪的美术大师,是青绿山水画写生的实践者,他是湖社成员中著述最丰的学者型画家,是京津画派代表之一,以善绘、善写、善编、善教著称北京画坛,他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严重被低估,他是不可多见的大才,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就是被遗忘的大家胡佩衡—— ![]() 胡佩衡作品 胡佩衡早期画风以精细为主,后上溯吴镇、黄公望、王蒙,画风转向苍厚。20世纪初,摹仿四王的画风已逐步失去其正统地位,并且遭到来自画界和后来的扬州八怪等个性派画家成为时尚,胡佩虽也置身于时代潮流之中,并著有《王石谷画法抉微》。 ![]() 胡佩衡(1892年6月-1962年3月),原名衡,又名锡铨,号冷庵。蒙古族,河北深州人。祖上因做粮食生意迁居北京。7岁入私塾,后接受过系统的现代学校教育。早岁在画师李静斋指导下临摹过四王,聪慧早熟,15岁就能独立成幅。北大画法研究会成立不久的1919年,二十几岁的胡佩衡就以其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力受聘为导师,并主持《绘学杂志》和《造型美术》的编辑、出版工作。 曾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学于金城。40年代曾任北平艺专教授、北师大讲师,举办国画函授班。1949年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任理事、研究部主任,北京画院院委、画师。胡佩衡一生勤于著述,先后编写过《我怎样学山水画》《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冷庵画诣》《画扇丛谈》等。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胡佩衡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