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或一个公司,有一位好的带头人,单位或公司才能生龙活虎,生气勃勃,人人都能受益,人人都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反之,如果遇到一位不好的带头人,就会“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无论是单位还是公司,都会人心涣散,一盘散沙,死气沉沉,人人愁眉苦脸,个个毫无斗志。 ![]()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公司主要领导会不会干,能不能干呢?笔者根据多年经验,认为通过“三件事”就可以初步断定。 1.忙不忙判断主要领导会不会干,就看他平时忙不忙。不会干的领导,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不是参加开不完的会,就是处理没完没了的事。虽然每天都很累,可不仅得不到大家认可,还背后遭人嘲笑不会干。为啥?就是因为管得太死,不舍得放权,或者不敢放权。其实,有些会完全可以让副职参加,有些事完全可以交给副职处理,自己只要抓好副职,抓好单位里的“大事”就行,这就是抓主要矛盾。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住重点,自然会落得个“出力不讨好”,被扣上不会当领导的“帽子”。 ![]() 2.动不动会不会当主要领导,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需要别人做出评价,需要别人口口相传。当好当不好领导,不仅自己有本事,还需要调动大家积极性,需要形成合力。这个合力怎么形成?那就是用好各个层级的干部,这就牵扯到动不动干部的问题。市政府办两位副秘书长同时被外放到局里当“一把手”,一个刚到单位,正好遇到换届调整,该领导打破常规,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提拔了一大批干部,单位里的人一看刚来领导有魄力,为大家着想,就愿意跟着他干,工作积极性非常高。可另一位领导,面临同样的问题,他却选择了按兵不动,因为他怕出事,怕担责任,就把单位其他人的利益放在一边不顾,自然很多人有意见。 ![]() 过了两年,单位很多人都给他提意见调整干部,可由于竞争激烈,这位领导不想得罪人,还是不调。可另一位领导又开始了新一轮干部调整,大家干劲更足。反观这个不敢调整干部的单位,气死沉沉,没人愿意出力,没有一点活力。最后,另一位领导因为大家拥戴,频频出成绩,很快引起市级领导注意,被提拔重用。反观这位不动干部的领导,由于追求四平八稳,干了两年没有一点成绩,自然引不起上级领导注意,还经常被通报批评。 3.帮不帮有的领导认为,自己是领导,要离下属远一点,保持自己威严。对下属提出的困难视而不见,或者敷衍应付,没有当一回事,不肯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领导,不能为下属做主,自然下属也不会死心踏地为你干活。还有的领导视野小,格局小,抓住单位人才不放。有的年轻人通过考试,考上了更好的单位,或者考上了上级部门,需要他签字放人时,他就是不签字,让下属走不了。 ![]() 这样做,即使留住了下属的人,可也留不住下属的心。而会干的领导往往都是大格局的人,发现单位里有人才,就想方设法往外边推,看到单位有文笔好的,就推到两办;看到成立新机构的,就找领导拼命为单位合适人争取;看到有人要想考走,他就鼓励并给其创造条件。正是对下属多帮助,下属才会感恩,才会拼命工作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