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发明 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增强小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昵称15221501 2023-09-30 发布于湖北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鼓楼小学   宋发明   邮编:444324

    摘要:情境是客观的具体环境,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例如,在比赛现场观看足球赛与观看电视直播的感觉就大不相同。在教学中,一个恰当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探索,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学得快、记得牢。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趣味性
        情境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创设情境的内容与目的,掌握创设情境的途径与方法,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在知识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妙创设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的思维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契机。 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小学英语知识的规律性,方便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整体掌握。
        一、重视学生现状,提高情境吸引能力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的有关规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教授课堂的理解和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具体教学效果,决定着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达到预计的要求,也决定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为学生学习服务。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中,其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为“It’s time to play the violin.”,主要是给学生介绍英文中与乐器相关内容的表达。教师在创造课堂情境之前,教师通过简单的民意调查,掌握学生中对小提琴这一乐器的了解程度。比如,询问学生:“你是否使用过小提琴这一乐器?你是否通过互联网了解过小提琴?”等问题。以学生当前对小提琴的了解程度为基础,在课堂上通过教室内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提琴图片,并尝试用英文介绍相关的乐器知识,鼓励学生以具体的情境为基础与同学展开讨论和交流,将自己对小提琴这一乐器新的看法分享出来。如此一来,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当前所具备的认知情况,不仅能提高课堂情境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课堂中情境的兴趣,最终将情境教学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
        二、打造文化情境,感受英语魅力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而使用英语的各个国家的历史起源、民族精神、文化底蕴都截然不同。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选择教学情境时,需要以不同国家相关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感受和意见来创建合适的情境,以此来让学生理解英语的使用的具体情境,比较全面地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增强学生的英语实际使用能力,为小学生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中,其第八单元的教学主题为“Near year’s Party”,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了新年的有关习俗,让学生感受到了新年的文化氛围。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在制造相关情境时,要抓住“Near year”这一关键点,一来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在中国新年文化的情境中感受我国新年习俗的英文表达,二来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情境中,尝试着用英文来进行新年文化、习俗上的对比,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不仅感受英语学习的独特魅力,而且也能为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提供良好的条件。由此,学生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情境中展开英语学习,一方面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今后英语的实际使用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
       三、利用现代媒体,提升情境乐趣
       教师能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评判标准之一。而情境教学中,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对于其情境的真实感起到了较大的助力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一样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陕西旅游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英语教材中,其第二单元的教学主题为“What would you like?”,主要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引导学生学习常用食物的英文表达,为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条件。教师在展开这一部分的情境教学活动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食物图片,制作成相关的课件,然后利用教室具备的多媒体设备,在情境教学活动进行时展示给学生看。比如: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牛肉的图片,组织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回答出单词“beef”,让整个课堂始终处于有关食物的氛围中,以便于学生通过这种更加直接的方式,学习各种食物的英文单词表达。如此一来,通过多媒体对情境的有效补充,不仅能让学生在愉快、活跃的情境氛围中,主动地接受英语知识,更能让学生在课堂的情境中,始终保持高效、积极的学习状态。

        四、关注英语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觉得小学英语情境的创设即语境的创设必须具有解释功能,和所教学的语言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师生双方对这一情境应该具有相同的认识。同时这一情境只具有一个内涵,不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这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2.情境创设的合理性。我们还应当注意情境创设的合理性。《外语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是指交际情境,是学习者将来使用外语的情境,它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背景、交际参与者、背景中心相关的物品。一个明确的交际语境应当由场景、方式、交际者三个部分组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和背景,即语境。语言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特定的背景,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对语境的确切理解必须考虑这些语言外的因素。这些因素对语言活动的参与者所产生的影响系统地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或话语的意义。如果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产生共鸣,不仅不能理解语言的真正意义,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学生由于对语言背景的错误理解造成不当的运用。

        3.情境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最要紧的是我们必须吃透教材、把握中心,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创设的情境还需要考虑到情境的连续,也就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创设一个连着一个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儿童的情感活动向前推进,并一步步得到深化。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对情境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提高课堂的乐趣,让学生在积极、愉悦氛围中,主动吸收英语相关知识,更能通过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提高英语课堂的实际效率,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条件。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和经验,多听取学生在情境体验过后的意见,找到适宜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适合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境教学模式。针对小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能促进英语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从而使学生开拓视野,将已学知识形成一个有系统、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陈燕萍.情境赋予课堂生命——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0,(17):92
      [2]张志辉.浅议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17,(12)
      [3]达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