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廉(1904-1991),字介人、介仁。江苏萧县(今安徽萧县)人。抗日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被称为黄埔一期的“徐州三王”之一。 王仲廉在萧县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就读于江苏省立徐州中学,以后转学军事,就读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毕业后从军,相继参加绥远战役、南口战役、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湘桂会战、豫西鄂北大捷等战役。相继担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第85军军长、第19集团军总司令、第31集团军总司令、第4兵团司令官。 1949年底,离开大陆去台湾。 ![]() 王仲廉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台儿庄战役,为整个鲁南战场敌我形势优劣转变之枢纽,此胜利不仅击溃日寇主力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亦甲午(一八九四)中国对日抗战后之第一次大胜利,洗雪中国历史上耻辱,并且鼓舞了全国民心士气,也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吾人坚持抱定此种信心,则今后必有无数的台儿庄胜利的出现,此次胜利,得之并非偶然,乃是我参加此次会战的全体将士冒险犯难、流血牺牲所换来的!余今日回忆当时情景,犹感热血沸腾,怒发冲冠! 余所统率之第85军,辖有第4、第89两个师,隶属汤恩伯将军之第20军团。当时,该军团为大本营之战略机动兵团,以担任情势紧急方面之作战为主。 此次鲁南战役,我军团由台枣以东地区,攻击敌之侧背,任务颇为重大,因之,达成亦极为不易。以顽强凌厉之日寇第十师团为对手,其战斗之惨烈,牺牲之重大,可想而知。 85军于1938年3月上旬,虽尚留在河南之归德与安徽之亳县,从事于整训补充,实际上,已担任津浦南北两段我抗日大军之总预备队任务,无时不在枕戈待旦准备出动中。 当时,友军第2集团军孙连仲所部,正向台儿庄输送中。在津浦路临枣支线以北之敌后者,有孙桐萱、曹福林二位所部,在津浦路正面,有第22集团军,其中王铭章一个师,曾在滕县做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抵抗,在临沂地区对抗敌板垣第五师团之包围行动的,有张自忠、庞炳勋两将军所部。 3月14日午,余奉汤军团长转颁下因滕县告急,令本军(85军)驰援,限于3月16日向滕县以南之临城地区集中完毕。 此时,敌人在津浦路南北同时对我大举进攻,以重兵迅速从南北夹击,会师徐州,企图一举歼灭我鲁南、徐州附近地区之部队,同时打通南北交通之干线。 当时我在津浦路北段,本可凭黄河天堑,以阻遏来犯之敌,不意在黄河南岸的韩复榘部队,竟不战而放弃济南、泰安,几陷津浦战局于不堪收拾的局面,幸经我友军第22集团军之奋战,阻遏强敌于两下店。敌南犯之势,稍现迟滞。 当津浦南北正面吃紧之际,敌复以一部进出临沂,企图间道绕袭徐州东北,以合围我津浦、陇海两路交点之徐州,而瓦解我津浦路作战的神经中枢。我庞炳勋、张自忠两军予以重创,于是,敌向徐州进犯的阴谋,再度遭受顿挫。 敌既于津浦北正面的两下店受阻,复被创于东外翼的临沂,不得已而转其锋锐,进攻济宁,一则声东击西,一则企图西犯归德,再行由西向东,以抄袭徐州。 敌寇虽狡计百出,四窜犯扰,但又为我孙桐萱、曹福林两将军之部队所击溃。于是,敌感于我抵抗坚强,遂陆续增加兵力,又急犯两下店,同时,沿津浦铁路两侧南进,仍企图达成其进犯徐州之目的。 战局如此演变至3月初旬,在津浦路北正面之敌进逼益猛,邹县遂陷,滕县告急。 韩复榘一再擅自撤退,放弃要地大汶口。于是,敌人迅速深入,1938年2、3月间窜过曲阜与邹县。我第22集团军孙震代总司令所辖王铭章将军的全师,在滕县不惜牺牲,做壮烈抵抗。 敌人受顿挫后,改变战略,加强北线兵力,实行由北而南的两翼包围。除了在津浦正面以第十师团为基干主力外,又以强有力的板垣第五师团从青岛登陆,取道诸城、沂水,直趋临沂,以拊我右侧背,企图包围歼灭我鲁南及徐州以东地区之部队。然后以钳形攻势打通津浦线,再行内侵。 3月15日上午8时,汤军团长电令本军着即由归德(商丘)乘车开往临城集中,相机策应22集团军作战。 11时,汤军团长奉到第5战区李长官九时电报,令85军第4师,以先头之一部,开往滕县附近。 本军遵令,先令第4师于当晚乘火车向临城输送,余率第89师,次第乘车跟进。 又奉军团长汤公由亳州打来电话,获悉军团长即将乘汽车经萧永公路前往徐州,并嘱余由归德乘火车赶赴徐州会晤。 晚间,余抵徐州,谒汤公于中国银行楼上,时汤公抵徐不久,尚未用晚饭。当时,所得情况如下: 一、津浦北正面敌万余人,其主力围攻滕县,其一部已迂回至滕县东南之南沙河附近,与我第4师先头接触中。 二、我守滕县之友军22集团军,虽尚有残部四五营困守滕县,牵制敌寇的若干兵力,但滕县城以外的各阵地,都已被敌突破,其被敌各个击破之部队,我方未及收容。 三、沿铁路正面南下之敌三四千人,其先头已到达滕县以南之南沙河,向临城急进,与我第4师在党山、西王庄发生战斗。另有敌主力五六千人,似在滕县以东桑村附近,有窥枣庄,以袭击我侧背之企图。 根据以上情况判断,我军所期望在滕、邹间与敌决战的计划,必须变更,因为我第89师尚未集中完毕。余当时决心:令第89师先头部队之267旅舒荣旅长所部占领官桥,扼守铁路正面,掩护主力迅速集中,以求在临城附近与敌决战。 当晚,我与军团长汤公共进晚餐,席间军团长谓余曰:“本日道经贵萧县之王寨,离府上(王庄)只有数里,向村民询问府上状况,据云只有茅屋数间,薄田数十亩。你为何未置一点家产呢?” 余笑无以对。汤公继曰:“足以证明你真正是为革命而不顾家的人。”晚餐后,余即赶赴车站,北上临城,指挥作战。 3月16日,我89师舒荣所部之267旅,与敌苦战于铁道正面之官庄与南沙河之间。另一路敌五六千人,与我第4师陈大庆将军所部,恶战于虎山、龙山、党山、三山、落凤山一带,形成争夺拉锯的错杂局面。该师之左方,亦有敌军,为第4师第10旅倪祖耀部以全力击退。 3月17日上午,军部及直属部队到达临城卸车,将至宿营地临城东北之河北村附近之际,敌步骑兵五千余人,炮约三十门,战车数十辆,重点指向官桥,蜂拥进犯。 我267旅533团第3营营长侯克,身先士卒,浴血死守官桥,壮烈殉国。激战迄晚,官桥失陷。正激战时,我89师之265旅,正由铁道逐次输送至临城下车。该旅530团尚未集结,仓促抵抗。 在激战中,该团第二营营长严以重,冲锋阵亡,苦战至下午6时后,该旅之529团陆续赶到,抢援前线,我军始得控制临城。 当时,余正往前方侦察地形,据报敌主力再度进犯我官桥守军,余随即在临城东北之匡山头上设指挥所,一面指挥89师作战,一面与第4师联络,同时电报军团长汤公。 3月18日,本军89师全部到达战场,士气益振,军团长为适应战况,于17日晚,将第4师移向峄县附近,集结备战。余率89师,奋力阻遏敌人前进,以待友军之充分准备。 本日,我军在山田、固堆、亘临城之线,仍全日对敌苦战。敌虽迭次猛攻,但均被击退,我阵地屹然不动。唯当时敌之飞机及炮火轰击过于猛烈,在此往还冲杀之下,我530团第1营营长宋志文,于午后5时,又于临城东北约五公里东西柏曲之拉锯战中负伤,日渐入暮,敌亦遭受重大伤亡,遂再成对峙之局。 汤恩伯派第4师副师长王毓文将军于18日中午,来本军匡山头指挥所,传达甲、乙两案命令,嘱选一实施。余与89师师长张雪中,及军部参谋处长吕公良,决定遵照甲案实施。 余并将甲案之命令转电第4师,命本军张参谋长公达,陪同王副师长返军团部及第4师师部复命。 是晚,余率第89师向目的地转进集中。次日(19日)晨,拂晓到达佛山、石狮子山、和尚寺附近,突闻峄县方向炮声激烈,即令电台与第4师联络,并问及该师情况。 据报,峄县城郊附近与敌战斗正酣,该师遵令占领艾山、九山、马山、上山等地区,并问军部及89师的位置。余疑第4师与敌胶着,不能脱离战场,闻此情形,极为诧异,即令电务员将发出第4师电稿拿来一看,始知所发第4师电令是乙案,并不是余所批发之甲案电令,而甲案电令尚在张参谋长衣袋中。 张知道闯了大祸,立即拿出手枪自戕,余迅即予以制止,并谓自杀于事无补。在此情况下,只有将错就错,决心改为实施乙案,立传令军部及89师,即刻出发,向峄县东之傅山前进,与第4师会合,以挽救当时一重大之危机。 是日天气晴和,敌机四架轮番侦炸,幸我89师行军队形疏散,伪装得宜,未为敌机发觉。午后4时许,到达目的地。余即往马山第4师之指挥所,与第4师师长陈大庆将军会晤,研讨今后行动,始悉守峄县之第12旅第23团团长陈纯一已在峄县殉职,县城虽陷敌手,我第4师仍在城郊激战中。 3月21日,台枣支路方面,峄县城外之土山、双山、马山、九山等重要据点,仍在我军之手;又有傅山、石城岗、青山,可资为纵深根据。 随后,本军奉汤恩伯命,迅速与敌脱离,秘密进出于峄县、枣庄东北约二十公里之神山、响水泉一带,准备反攻枣峄之任务。遂于23日晚,移至台儿庄以北,及傅山口一带山地,以一部对临城、滕县方面警戒,主力于24日拂晓前,攻击枣庄附近之敌,并确实占领之。 俟友军(第52军)关麟征将军所部攻略峄县后,再以有力之一部,挺进于龙山、虎山,牵制滕县之敌,掩护我52军进出凤凰山、黑山、青山头之线,使其便于攻击临城。 是时,本军(第85军)主力向谷山、东集、马头地区集结,为我军团(20军团)预备队。 本军第4师陈大庆将军所部,于本日(24日)16时,已进入科拉岗、云谷山一带,准备攻略枣庄,第89师张雪中所部,到达青凫山、井庄一带,占领阵地,掩护第4师之攻击。 3月25日,敌寇企图由枣峄急犯台儿庄,我方则控制枣峄东北山地,反攻枣峄。当时,本军第4师陈大庆将军所部,对枣庄攻击甚猛,该师第10旅倪祖耀将军所部尤为勇敢,以卓山、马山、黄山为根据,从东、西、北三面包围枣庄。 自昨日(24日)午后,经6小时夜战,战至今日(25日)上午8时,该旅19团终于攻克中兴煤矿公司之水塔,并协同该旅第20团,攻克东、西、北三面之三座碉楼,残存于敌手者,仅南面一个碉楼而已。 3月26日,我友军第2集团军司令部,已到达台儿庄附近,今日之战斗,均为小接触。 3月27日,敌以战车二十余辆、步兵三四千人,在其飞机掩护下,猛烈反攻枣庄,与我第4师混战。 本军奉命分攻枣庄,并钻袭临城,以减轻台儿庄友军之负担,并借以测知敌主力所在。如果敌已集攻台儿庄,则以全力南下,直捣敌后,与孙集团紧密协同,消灭进犯台儿庄之敌。 汤恩伯于今日(27日)21时令52军即晚以主力由傅山、青山一带南下,本军奉命以侧背攻击的方式,一方面拊枣峄一带的敌背,另一方面担任掩护52军的攻击行动。 是晚,本军在黑夜中冒雨向指定方向进发。 3月28日至29日,本军占领平山、傅山、石城岗、女峰山一带高地,一面对临沂方面搜索警戒,一面向峄县佯攻,以掩护我52军之两侧背。 3月30日,本军(85军)一个师(第4师)展开于水湖、王庄、甘露寺一带,与52军同时向台儿庄之敌后总攻。3月31日午后2时,本军第89师大部,已越过了峄县东北的马山、九山,正向双山进展,迫近峄县东部。 又本军位置于女峰山、平山、傅山、石城岗一带主力,自本日晨,应13军独立骑兵团的通报请求,派89师张雪中的部队出击,迄午后2时许,击溃了窜到向城东郊之敌寇七百人。旋又直扑向城以东之玉楼、梧桐村一带,将各该队近千敌人击退。 唯节节进展至邵家庄以后,即遭遇该地两千余顽敌强烈抵抗,汤汤恩伯立刻调本军第4师前往支援。 4月1日,本军第4师先占领爱曲、秋湖,拒止向台儿庄分进之敌,并掩护我第52军自由安全地向右旋回。余率第89师乘夜穿越作字沟、邵家庄间敌人的侧背,向南桥、凤落之间集结。 当时,汤恩伯要求各部于4月1日7时以前,分别展开对凤落、作字沟攻击态势,急速向北攻击,与第四师协同击破作字沟、凤落、邵家庄一带之敌后,再旋转面对西南攻击,以与在台儿庄友军孙集团,夹击当面之敌而歼灭之,以争取台儿庄会战的最后胜利。 此一攻势发动之后,我军以破竹之势,击溃凤落、作字沟,及接近爱曲、秋湖一带的敌人,并于4日将其残部与矶谷师团一起席卷于我方的新包围圈内,敌已陷于由主动转为被动,处于不利。 4月3日,我军团各部完成爱曲与兰陵间的扫荡战,也肃清了向城与秋湖之间的残敌。 4月4日,总攻开始,本军遇顽敌,血战于大顾珊,自今日起,汤恩伯急调昨日赶到战场之75军周岩将军所部第13师,至南桥、鲁坊,向北警戒,并搜索敌板垣第五师团续由临沂到来之后续部队,而将军团部的52军、第85军、第75军(欠139师),以由右至左之顺序,全力向台枣支路开始总攻。 本军附炮七团张广原所部,在大良壁、小良壁之线,向朱滩、大顾珊地区守该地敌人进攻,张雪中在大顾珊亲自督战,529团团长罗芳珪上校及中校团附李右于均不幸阵亡,大顾珊终被我军克复。 4月5日,敌复倾全力,由鸾墩、郁庄、谭庄三方面反扑,战斗之烈,前所未有。我529团第3营营长叶支荣重伤,该营士兵伤亡及三分之二。张雪中急派530团增援抢救,我争回上风,并在大顾珊以南,向谭庄实行中央突破。 友军第75军第6师,在大良壁、马甸地区所发动攻势,受敌炮封锁,与敌对峙于耿庄与东范墩间。 在大顾珊的争夺战中,炮兵第7团团长张广原功不在小。黄家楼、三河口间有敌炮兵部队五百余人,炮十二门,进出贺庄,以包围我89师之侧背,炮7团之第4连与第8连即在陈家瓦房、耿庄间阵地对该敌做歼灭性的射击。 这不仅有裨于台儿庄会战的胜利,且造成世界战史上劣势炮兵消灭优势炮兵之空前奇迹。 当时,有过于谨慎之人员向余建议:军部略向后移,使第一线得到纵深配备。余坚决反对,理由是:在此敌我胜利未分之一刻,唯有继续猛攻,不能容许任何单位后移,以影响军心士气。 4月6日,台儿庄歼灭战之全面胜利揭晓!本军之89师530团,一面扫荡大顾珊间残余之敌,一面向郁庄当面之敌猛攻,该团第2营营长童亚及第3营营长黄鼎,均壮烈牺牲于此次争夺战中,张雪中对该团增援,终将敌人击溃。 时我友军(关、周两军)亦均与本军并肩作战,向当面之敌攻击,获有进展。午后,敌我战斗正酣之际,余为鼓励士气,并切实明了战地实况,便于尔后处置,遂亲往第一线督战。 午后3时许,抵达89师第267旅谭庄旅指挥所,与旅长舒荣将军登碉楼,用望远镜向台儿庄北之张楼、潘坠、刘家湖方面搜索,发觉敌人三三五五,断续向南洛、北洛疏散移动。 当时,我与舒旅长研判,敌在我不断猛攻痛击之下,似有退却模样,当立即用电话通知炮7团团长张广原上校,将所部4、8两连炮兵,向后移之敌猛烈轰击。余并亲自在碉楼观察,我炮弹着点,击中敌之疏散部队。 敌遂散开隐蔽,既而又退。我534团在我炮火掩护之下分向敌攻击。敌后卫强烈抵抗,其余在我炮火压制之下向北溃退。此时,余判明敌人退却无疑,即用电话报告军团长汤恩伯,凶残无比之顽敌,已开始总崩溃。 接着,余除令炮7团集中炮火猛轰外,并令89师267旅舒荣将军所部,向掩护退却之顽敌乘机猛攻。 总计我方战果,共歼敌三万余人,其时余看手上之表,为下午四点正。所以,我时常对友人讲:“台儿庄胜利之花,开在4月6日午后四点。” 我85军何幸得与各友军,在我民族史上留下为维护国家生存而抗战的光荣一页! 追击为在作战过程中之最重要阶段。唯追击始能歼灭敌人,收获战胜之成果。余发觉敌人开始崩溃之时,立即令本军第一线第89师跟踪追击,使敌无喘息余地,予以歼灭。嗣因该师伤亡惨重,奉上峰命改由第4师做有计划地跟踪敌主力,做强烈的追击战。 4月7日下午2时,汤恩伯令本军迅即向岔路口扫荡挺进,到达后,即向北旋转,沿台枣支路(不含以东地区)向马山、双山、潭山追击前进,以低石桥—柿树园—出头林—高庄—土山之线,上属为本军与52军分别作战之界线,线上属本军。 接着,他又对本军以电话指示,第89师伤亡过大,改由第4师(军预备队)追击。 余遵照命令以第4师陈大庆将军率所部为追击部队,由现地即时出发,向岔路口扫荡后,即向北旋转,沿台枣支路(不含以东地区)经马山、双山、潭山追击前进,并与右翼关军切实取联系。 余率第89师在指定第4师行军路线后跟进。 4月7日、8日、9日,本军与第52军并肩前进,进克红瓦屯、米店一带,正向官庄、苏家埠之敌攻击中。我右翼关军亦进占泗流井,并克马山、土山,向九山攻击前进。 唯以正面孙集团方面之先头部队,尚在泥沟,而獐山、乱沟、天柱山亦尚在敌手,该处敌之炮火,对我左侧背猛烈射击,进展颇感困难,兼以双山、潭山之敌,用火力交叉反击,妨害本军攻击甚大。 余即与两翼友军,设法围攻该敌,旋获我炮兵协助,于4月10日午刻,将官庄、苏家埠完全攻下,但獐山、天柱山之敌,依然居高临下,阻住孙集团正面进攻。 汤恩伯立即命令增加92军于52军右翼以迅使包围敌之左翼。 12日午时,克复北大窖,税郭在望。黄昏时,桃园陷敌。 13日至14日,我友军(52军与92军)续攻当面之敌,敌我在税郭、王家屯间均有增援,双方皆发挥高度火力,激战竟日,未获进展。 15日,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令20军团撤去税郭之围。于是,追击作战结束。 此次鲁南之战,为抗战初期战绩辉煌而极关重要之一役,不但符合长期抗战、消耗敌人、迟滞敌人之旨趣,抑且发挥鼓舞民心士气,坚定必胜信念之影响,举世瞩目,海内欢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