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帝王纪:和谐的家庭

 金色年华554 2023-09-30 发布于江西

因为家里穷,姚重华的老爹,连个名字都没取上。这老爹眼睛还是瞎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缘故瞎掉的,史书上也未提及。反正这位横空出世的人物,有一个与其生理特征相符的名号:“瞽叟。”

按另一种说法,老爹并不瞎,这个名字也许只是一个比喻,大有有眼无珠的意思。

按照史书上说法,这瞽叟,一没钱,二没貌,脾气还不是很好,简直就是一无是处。乖乖,就这样的人,在舜的亲生老妈去世后,后来的史学家们还特地给他安排了一个媳妇。

这新过门的小媳妇,长得怎么样,做史书的人倒是没有编排。有一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姚重华的这位继母十分的凶悍,常常地想着让姚重华同志非自然性死亡。

自从她进了家门,我们的姚重华再也没有过上安稳的好日子。

继母过门后,很快地便与瞽叟由有了爱情结晶,取名为“象。”

象遗传了他老妈的所有特性,在对待姚重华的态度上,比起他的老妈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瞽叟在这期间,所扮演的是一个“狠角色”。他将所有热情投注到后妻及小儿子身上,而将所有愤恨发泄在大儿子姚重华上。

人们很是奇怪,作为一个父亲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这样的狠心?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这可以追溯到我先前所说的姚重华同志的出生身世上,“瞽叟姓妫。妻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

这又是一个谎话铸就的“野合私生子”典型事件,没有伟大胸怀的瞽叟,当然容不得这个不明来历而姓氏又不同的孩子。

我们所敬仰的伟大的姚重华,便是从小处在这样一个被人称为“父顽”、“母嚣”、“象傲”的境地里。后世的史学家给他安排了种种的不幸,无非是为适应那句“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至理名言。

在这危机重重、杀气腾腾而没有一点温馨的家庭里,姚重华受尽了折磨与痛苦。父亲的置之不理,继母的蛮狠泼辣,弟弟的无理取闹,诸多的家庭暴力及人格侮辱,都尽加于舜一身。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虽这种来自家庭成员的特殊“关爱”,给予姚重华很大的打击,但“人类道德完美化身”的姚重华并没有奋起反抗,而是选择了默默的忍受,无怨无悔的忍受。

对父母他仍旧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孝顺,对弟弟他依然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的友爱。

这有违人性的非常举动,一笔一笔的记载在史书上,将姚重华塑造成了一个有别于常人的“神”。

如果不是作史者的有心安排,读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毛骨悚然。因为我所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千百年来人们所定性的伟大光辉形象,这个人实在是太能够忍了。

所有违背人性的做法,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聪明的谋略家正以他的行动,逐步向世上的人们展示着一个“淳朴的孝子”形象。

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人性里的弱点,决定着每个人或多或少的有着其不完善的一面。过于极致的完善,那只能是包装过后的极度虚伪。

虚伪一旦成了气候,从表面上来看,有时候确实接近于“高大、伟岸”等等词汇,但当你近距离的接触其实质,就会发现它终脱不了做作的本质。

也许这些事都未曾经出现过,只是姚重华成名后的附会之谈,只因说得太溜,离真实太远。

史书上说,姚重华只要一得知家里要谋害自己的消息,便躲避在外面,等到事件平息后,才回到家里。回来后,他依旧是一如既往的百依百顺,要求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他又是从哪里来的消息,难不成他父母兄弟要杀他时,还满大街的嚷嚷,或是向邻居街坊透露些风声。有这样的免费仆人、说的难听点,有这样可奴役而又忠心不二的奴隶在身边始终如一的服侍着,家里人为什么还要谋害他呢?

我实在不解。

#暑期创作大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