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中益气汤(热中论)

 经方人生 2023-09-30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图片

当中秋遇见国庆

花好月圆  家国团圆

图片

本文出自《脾胃论》第二卷之《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载方“补中益气汤”。作者:金朝末年,李杲,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人称李东垣。师承易水学派张元素。金朝末年战乱频发,1232年金朝汴京被围攻,是年5月发生大瘟疫,史料记载“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而不能葬者不在是数”。李东垣学术精进,作《内外伤辨惑论》,恐学者不能明理,又作《脾胃论》以发明之。

因其对脾胃因素导致疾病病机多有建树,后世称之为“补土派”。

图片
图片

理论基础

①《内外经》:人以胃气为本。

②何为胃气?答: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是胃气别称。

③《内经》: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图片
图片

病因分析

①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②喜怒忧恐,耗损元气;

脾胃既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

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之贼:少火生气,壮火食气。)

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依此句,阴火乃肾火无疑。)

(心火=阴火=虚火=肾火;君主、相辅,比喻心与肾之关系,心之君火正常,则能下交肾火,肾火为君火调令,则安宁而温暖;心火不足,肾火作强,乘夺君位,妄自行令,则不安而躁扰也。——此“水火既济”之意,理同,表述不同耳。)

(其系系于心: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图片
图片

证候

脾证始得:

气高而喘,身热而烦,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证候解释:

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大。(《伤寒论》:浮为风,大为虚。)

(有“阴火”,则有与之相对之“阳火”;阴阳者,对立统一之性质也。阳火,盛,为外邪所生;阴火,旺,为内乱所生。)

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春生之令,少阳气也。木之象。)

鉴别:

内伤热中;外感风寒。症颇同,实异:

内伤脾胃:伤其气,伤其内则不足,不足者补之;

外感风寒:伤其形,伤其外则有余,有余者泻之。

实实虚虚,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图片
图片

治法

以“辛甘温”之法,补中升阳。

以“甘寒”之法,泻其阴火。

法理源自《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

图片
图片

补中益气汤方

黄芪5分~1钱,甘草炙5分,人参3分,

当归身2分,橘皮2~3分,升麻2~3分,

柴胡2~3分,白术3分,

用法: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约150ml),去渣,食远稍热服(空腹服);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经验)。

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

现代用法:2碗水,煎煮至1碗,去渣,饭后温服。

方解:人参、黄芪、甘草:除湿热、烦热之圣药;当归:酒制或日干,以和血脉;橘皮:不去白,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独用之泻脾胃;升麻:引胃气上腾,复其本位,是行春升之令;柴胡: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白术:除胃中热,利腰脊间血。

图片
图片

权衡加减

腹中痛:加白芍5分、炙甘草3分;

恶寒冷痛:加肉桂1~3分;

恶热喜寒而腹痛:白芍5分、炙甘草3分,生黄芩2~3分;

天寒时腹痛:去芍药(味酸而寒),加益智仁2~3分;或加半夏5分、生姜3片;

头痛:加蔓荆子2~3分;痛甚:加川芎2分;顶痛脑痛:加藁本3~5分;苦痛:加细辛2分;(诸头痛,并用此4味足矣。)

脐下痛:加熟地5分;如不已,大寒也:加肉桂2~3分;(非伤寒厥阴证;非血结膀胱证。)

胸中气滞:青皮2分,气促、少气者去之;(过也)

身疼痛者,或身重者,湿也:合四苓散1钱;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羌活、防风、藁本根5分,升麻、苍术1钱,勿用五苓散,风药已能胜湿故也,别作一服与之:

羌活5分,防风5分,藁本5分,

升麻1钱,苍术1钱,

——病去,勿再服,以诸风药损人元气故也。

大便秘涩:加当归稍1钱;闭涩不行者:药汤匀半碗,加玄明粉5分~1钱,得行则止,勿过剂。——此痛不可下,恐生变。

久病痰嗽者:去人参;于寒冷时节:加麻黄5分;于春温寒时:加沸耳草3分、款冬花1分;于夏月:加五味子32枚、麦门冬2~3分(舌上白苔滑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夏月不嗽:不去人参,并加五味子、麦门冬等分,以救肺受火邪也。

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1~2分;不能食而心下痞,勿用黄连。

胁下痛或急缩:加柴胡3~5分。

图片
图片

禁宜

本方并加减法,是因饮食、劳倦、喜怒不节,病热中者,可用;

末而传为寒中,不可用。盖甘酸足以益其病也。

《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曰内热。

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血凝泣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曰寒中。

《黄帝针经》: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去三里以补之。——若见此病中一证,皆大寒,禁用诸甘酸药,上已明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