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经卦两两组合就形成了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个阴或阳符号组成,每个阴阳符号都称为爻。在《易经》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爻用数字九代表,有九九归真之意;阴爻用数字六代表,有六六大顺之意。每爻所处的位次称为爻位。 1、爻位各自有各自的象征涵义 ![]() 爻位的象征涵义 2、每个爻存在得位与失位 ![]() 爻位的阴阳属性 《易经》强调阴阳,卦画有六爻,自下而上, 初爻为阳位,二爻为阴位,三爻为阳位,四爻为阴位,五爻为阳位,六爻为阴位。每一爻所处的位置讲究当位、得位,不当位、失位。图中红色表示当位,黑色表示不当位。 阴爻处在阴位,阳爻处在阳位,为当位,亦称得位,即处在合适的位置、地方、环境。 阴爻处在阳位,阳爻处在阴位,就是不当位,亦称失位, 就是处于不利的位置,不利于自己的环境。 所以,卦的爻辞、小象辞,都是依据爻所处的位置来讲的。 3、《易经》十分强调中、正的思想 二爻和五爻,分别处于内卦和外卦的中位,称为得中、居尊。象征着人和事物坚持中正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所以《易经》中二爻、五爻多是吉利之象。 阳爻居中位,谓之刚中,象征具有刚健而适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谓之柔中,象征具有柔顺而适中之德。 如果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就是既得中又得正,称为中正。(哈哈蒋中正这个名字是不是从这儿来的呢?)如《泽地萃》六二、九五爻。中正象征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具有最为良好的发展条件,六爻中当位者未必皆吉,而二五之中,吉者俱多。 4、爻与爻之间的承、乘、比、应关系 ![]() 爻与爻的关系 承:凡下爻紧承上爻谓之承,多指阴爻上承阳爻,象征柔弱者顺承刚健者,或贤臣辅佐明君之意。 如图风泽中孚卦,六四阴爻上承九五阳爻。 乘:凡上爻乘凌下爻谓之乘,多指阴爻下乘阳爻,称乘刚,象征臣下欺辱君主,小人乘凌君子,义多不吉利。如图风泽中孚卦,六三阴爻下乘九二阳爻。 比:凡相邻两爻一阴一阳为亲比,是阴阳相吸、相合的亲密关系。如图风泽中孚卦,六四阴爻亲比九五阳爻。如果相邻两爻皆阴或皆阳,则无相求相得之情,谓之失比或称得敌。如图风泽中孚卦,初九与九二、 六三与六四、九五与上九。 应:是指上(外)卦与下(内)卦各爻对应的呼应关系,初爻对应四爻,二爻对应五爻, 三爻对应上爻,称为相应,简称应。对应爻必须是一阴一阳,如果皆是阴或皆是阳, 即柔应柔、刚应刚,是为无应或称敌应。上为阳下为阴称为顺应,上为阴下为阳称为逆应,同承、乘意思相似。 5、关于互卦 ![]() 互卦分内互(下互)和外互(上互),内互是指二三四爻组成的卦,外互是指三四五爻组成的卦,本卦的内互与外互组成合互卦,隐藏着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了解内互卦和外互卦及其组成的合互卦的性质,对理解整个卦有很大作用。 6、关于变卦又称之卦 ![]() 变卦是一个卦因一爻或多爻的变动,阳爻变阴爻或阴爻变阳爻,爻的性质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另一个卦象,称为变卦又称之卦。如雷风恒之火风鼎,雷风恒上爻为凶,变卦火风鼎上爻为大吉。所以对理解本卦本爻有一定的意义。在断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下一次和大家分享,《易经》卦、爻辞中断语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