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十二形拳之马形,疾蹄之功,跳涧之勇。

 tjboyue 2023-09-30 发布于四川

今天咱们继续讲形意拳十二形的第四个:马形,拳谱中讲到马形有疾蹄之功,跳涧之勇,那么具体马形有哪些特殊的地方,通过练习马形,我们要锻炼哪方面的能力?我们就要再回顾一下虎形。

之前讲到虎形的时候(形意拳十二形拳之虎形,一气吞吐,猛虎扑食)就明确指出了虎形代表了形意拳本源的扑纵力打法,马形中讲到跳涧之勇,虎形中也有虎跳涧的说法,看似这里就有重复之嫌,其实马形与虎形都是基于扑纵力的应用,虎形中练习的是丹田翻转循环,坐胯配合重心扑纵的打法,而马形中练习的扑纵增加了重心的连续移动。

图片

虎扑食追求一击即中,而马奔跑却是四蹄翻腾,步伐密集,虎形属于劈拳变式,在重心控制中突出最后的扑纵击打,要确保让对手门户大开,一击奏效,而马形属于钻拳变式,依靠连绵不断的打击压制,将对手踏于脚下,在马形的扑纵中,藏着连绵不断的后动,前足踏出重心顺从前移,直接过步,前足变后足,后脚追前脚,每一步都要保持重心移动打击,此为疾蹄之功,每一步都是手脚齐出,手上保持压制,配合足下趟打,且马形中有前蹬腿法配合,此为跳涧之勇,马形的特点就是流畅连续的步法和打击配合,和虎形追求重击的打法不同。

图片
在手法上,传统马形多为双马形,从双钻拳出手,到翻腕的双冲捶,打击劲力一直是向前向下压制为主,是钻拳劲力的延伸,包括钻拳特化变式,强调斜下打击的栽捶也在马形中出现,这样的拳路适合压制打击的战术,通过不断的上步施压,配合手臂的接触挤撞,在挤开对手中线的同时击打对手头部、胸腹部弱点。或者通过连续斜向步法,配合横向或斜向劲路的圈捶或栽捶的打法,攻击对手两侧弱点。在面对密集攻势时,也可通过贴身双钻挤靠配合双手挂捶反击,当然具体细分,马形还有强调身体翻转的单马形打法,但总体上马形是一种强调贴身压制和反击的打法。
在练习马形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重心流动的感觉,前足一踏马上过步践出,重心始终在压在前足,身手配合重心击打,相比虎形扑出后重心回环的劲力,马形突出的就是流动,不管是直进直出还是斜向上步,都要在灵动中维持重心稳定,就像奔跑的战马,快速冲锋依然保持巨大的冲撞势能,练出这样的身法,则马形功力大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