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周易》

 小夏ho78b993zg 2023-10-01 发布于江苏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系列


图片

近日以读《中国学术名著提要》一书为日课,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一些书目的提要稍加理董后摘录于此。自渡顺便渡人,觉得有帮助的朋友,麻烦点个在看和转发,在此先行谢过。

《周易》,又名《易经》、《易》,十二篇。“周”,指周代,“易”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义。包括《经》、《传》两部分。《经》即《周易》古经,分上下两篇,大致成于西周前期;《传》即《易传》,又称《易大传》、《十翼》,大致问世于战国时代。

通行本有:一、东汉郑玄注本,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粤东书局刻《古经解汇函》本《郑玄周易注》,光绪十六年(1890)山东书局刻《通德遗书可见录》本《周易郑注》;二、魏王弼注、晋韩康伯注本,有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武英殿刻《十三经注疏》本《周易正义》(唐孔颖达正义);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有明万历中刻《秘册汇函》本;四、唐史徵《周易口诀义》,有清乾隆三十年(1765)《四库全书》抄本;五、清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注》,有清嘉庆四年(1799)平湖孙氏映雪堂刻本;六、中华书局1957年版《周易古经今注》(近人高亨撰)本;七、齐鲁书社1979年版《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撰)本等。

《周易》中《经》、《传》的作者,历来众说不一。西汉盛行“三代圣人”说,认为创八卦的是伏羲,重卦的是周文王,作《十翼》的是孔子。司马迁《史记》云:“伏羲作八卦”(《日者列传》);西伯囚羑里,“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周本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孔子世家》)。这些记载成为影响西汉一代的权威性论断。直至隋唐,“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之说,仍为人们普遍接受。

始对此说提出异议的是北宋欧阳修,认为《易传》中《系辞》以下诸篇前后牴牾,非出自一人之手。清姚际恒、康有为都提出有力论据,推证《易传》非孔子所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顾颉刚、郭沫若、李镜池等人就《经》、《传》作者展开热烈争辩。尽管观点不一,然而《易》非出于一人,非成于一时,已成为各家共识。

近几年来,随着考古的发现,人们从殷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的“奇字”上,发现了筮数与《周易》八卦的联系,推断出《易经》是经过整理的筮书,凝结着远古先民的智慧。《易传》则是儒家弟子对《易经》的最初解释,他们利用原书的筮书形式,赋予其深邃的哲学内容。

《周易》既是一部占筮之书,又是一部有着特殊框架的著作。其寓含的哲学思想,按《经》、《传》分述如下。

《易经》是通过卦的排列、卦形的变化及卦、爻辞来喻示哲理的。

其基本符号为阳“一”与阴“- -”,阳、阴符号三叠,便成为八种不同的图形,是为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它们分别象征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不同的物象。八卦中任意两卦相重,都可以组成新卦,从而又推衍成六十四卦。
从其排列看,六十四卦以《乾》、《坤》为始,以《既济》、《未济》为终,喻示着事物从发生到形成过程中的诸演化阶段。从相承相邻的两卦看,多以卦象互倒为次序,如《泰》辈、《否》霏,《既济》註、《未济》三,分别象征着通泰与否闭、成功与未成的不同状态。
在每一卦的符号下,各系有卦辞与爻辞,卦爻辞糅合进了一部分民间短歌、历史故事、筮人对吉凶征兆的神秘猜测,但也有些反映着事物的联系,预示着事物的发展演化。如《乾》卦的爻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龙“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则描述了巨龙从“潜”而“勿用”到飞腾于天的变化,并通过“亢龙有悔”预示着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带来的不利。《否》卦的爻辞“休否,大人吉”,“倾否,先否后喜”,阐述了从不利地位向有利方面的转化,关键在于对否闭之态的终止和倾覆,强调了变革的作用。

《易传》由《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组成。

《文言》,分两节,是对《乾》、《坤》两卦的解说,又称《乾文言》、《坤文言》。

《彖传》,六十四节,分释各卦卦名及卦辞。《周易正义》引褚氏、庄氏云:“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彖》也。”王弼《周易略例》称《彖》“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旨”。

《象传》,分释卦象与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系辞传》云:“象也者,像此者也”,《象传》之辞,多是对卦、爻象象征意义的阐发。

《系辞》,分上下两篇,通论《易经》义蕴与功用,亦谈及八卦起源及《周易》筮法。

《说卦传》,专论八卦所象之事物,不言及六十四卦。

《序卦传》,解说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说明诸卦的相承相邻关系。

《杂卦传》,不依六十四卦顺序,成对论述两卦,揭示其卦旨及“错”(亦称“旁通”)、“综”(亦称“反对”)关系。

《易传》以阴、阳为基始,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思想极为丰富,主要有:

一、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着的,它们在时间上悠深久远,在空间上广博无垠,存在着永不衰竭的运动。

“天地养万物”(《颐·彖》),“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赞扬天、地生养万物之德:“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彖》),“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彖》)。天地、阴阳的交合,才造成万物自由生长、生机盎然的局面。“天地交而万物通” (《泰·彖》),“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姤·彖》)。

二、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社会同样是天地、阴阳交感作用的结果。

“天地细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序卦》)在《易传》的宇宙模式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成为自然的派生物,人的社会属性同样可用象征自然界的八卦、六爻来表示,如乾为君、为父、为夫,坤为臣、为母、为妻,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见《说卦》)。于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同样制约着人类社会,“天道”与“人道”相通。

三、认为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

阴阳交替,“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以为变化才是事物发展的绝对状态,“通变则谓事”(同上)。强调《易》的要旨在于“变”,“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并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同上)的名言。顺应“天道”,主动变化就是“革”,“革,去故也”(《杂卦》)。并以极大热忱,肯定、颂扬顺天应人的社会变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彖》)

四、在伦理上,认为夫妻、父子、君臣等级关系的产生、上下礼仪的确立,也是由“天地”所生。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系辞》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同上),由此,男女、夫妻、父子、君臣才有了尊卑、贵贱之别,故云:“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彖》);“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坤·文言》),唯有妻顺夫、臣顺君,才能实现自己的才德。又认为人性之善,成于对天道的继承,“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人道之仁义,本于天道阴阳之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并根据卦象,推衍出君子应有的品德,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等。

五、在美学上,认为美亦是天地、阴阳所生。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离·彖》)。天地的美在于天地之德,人的内在品德的美乃是人最高的美:“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文言》)提出“象”、“意”、“辞”等概念。在“象”与“物”的关系上,论述了观物取象的原则;在“象”与“意”的关系上,主张“立象以尽意”(《系辞》上);在“情”与“辞”的关系上,提出“圣人之情见乎辞”(《系辞》下),“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上),又提出“神”的概念:“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要求语言含蓄传神,“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系辞》下)。在“文”“质”关系上,以“进德修业”放于首位,主张“修辞立其诚”(《乾·文言》),亦重视“文”的作用,提出“物相杂,故曰文”(《系辞》下)。这些概念,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总之,《易传》是以《易经》哲学为基础,在对经义的阐释、发挥中,建立起自己的宏伟哲学体系,这是《易传》哲学思想的重要特色。

《周易》作为一部“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终始”(宋胡瑗《周易口义》)的宝典,对中国古代哲学乃至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晚年研究《易》,《史记》称其“读《易》韦编三绝”(《孔子世家》),他创立儒学,以《周易》作为传授的“六经”之一。汉武帝时,儒家获得独尊地位,朝廷设“五经博士”,《易》经跃为儒家诸经之首,成为儒学最高哲学典籍,并被视为“大道之源”。

汉、魏,《易》学昌盛,注家蜂起,主要有孟喜、京房、焦赣、费直、马融、荀爽、郑玄、刘表、宋衷、虞翻、陆绩、王肃、王弼诸家。王弼以老、庄思想解《易》,一改汉儒以《易》象、《易》数解经的“象数”旧习,首倡“义理”之风,从而使汉代《易》学走向衰退。

唐孔颖达为王弼、韩康伯注作疏,将其列入《五经正义》,使王弼《易》学几定于一尊。及宋,陈抟、刘牧、邵雍亦言象数,而后遂有“河图”、“洛书”诸图说,遂使“象数学”重新勃兴。而胡瑗、程颐专阐义理,也使“义理学”蔚为大观。从此“象数”与“义理”成为《易》学研究的两大并行不悖的学派。

20世纪以来,人们除了在象数、义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外,亦开拓了多角度研究的新领域,使古老的《周易》越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有关《周易》的研究著作主要有:

汉焦赣《易林》、京房《易传》、郑玄《易纬·乾凿度》,三国魏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郭京《周易举正》。

宋刘牧《易数钩隐图》、胡瑗《周易口义》、司马光《温公易说》、苏轼《东坡易传》、张载《横渠易说》、程颐《周易程氏传》、朱熹《周易本义》、张栻《南轩易说》、吕祖谦《古易音训》、杨万里《诚斋易传》。

元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

明胡广等《周易大全》、蔡清《易经蒙引》、陈士元《易象钩解》、董守谕《卦度考略》。

清孙奇逢《读易大旨》、黄宗羲《易学象数论》、王夫之《周易稗疏》《周易内传》、李光地《周易观彖》、惠士奇《易说》、惠栋《易汉学》、焦循《雕菰楼易学三书》。

近人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今人李镜池《周易探源》、高亨《周经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杨树达《周易古义》、于省吾《易经新证》、张政烺《论易丛稿》、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华易学大辞典》对易学史、易学流派、易学人物和国际易学研究都有专题论述,可资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