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97篇:教研有感∣如何将一篇论文演绎成一节课?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10-01 发布于广东

如何将一篇论文演绎成一节课?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最近,省教研院组织了一次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每个小组设计一节课,然后从几个小组中选择一名教师上课。参加培训的温莹莹老师想要争取这次上公开课的机会,于是请我帮助她设计、打磨了一节文言文阅读教学课。

首先就是这节课的定位。参加活动的都是各地市、各县区的教研员,因此这节课不能过于常规,但又要区别于教学比赛的课。于是我们将这节课定位为“研讨课”,即让这节课给参加活动的专家提供一个讨论甚至争论的话题,哪怕最后所有专家都认为这节课彻底失败了,那也没关系,至少这种探索与尝试的过程是有价值的。教学课文是七年级上册的《咏雪》,这篇文言文字数不多,但可以挖掘的点很多,教学设计的思路也有很多。例如围绕“咏雪”设计问题:谁在咏雪?在什么环境下咏雪?如何咏雪?为什么要咏雪?为什么不是“拟雪”“喻雪”?再比如围绕“公大笑乐”展开探讨,设计如下问题:公大笑乐的原因有哪些?改为“公大笑”“公大乐”可不可以?《晋书》中的相似片段中的表述是“安大悦”,哪种表述更好?但是这些设计思路,都不足以体现“研讨”的特点。后来,我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在《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9年第10期发表过一篇论文《再论“撒盐”与“柳絮”: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比喻?》,这篇论文是受到袁海锋老师的启发,对《咏雪》中的比喻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这篇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进行“母文本系统”的还原,抓住《咏雪》所在的《言语》篇进行解读。整个《言语》篇共108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有一句非常精彩、经典的语言,而这篇文章中最精彩的语言自然是“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其中第一句为问句,后两句是答句,这就形成了“问答情境”;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未若”意为“不如”,这两句构成了言语的“论辩情境”;三句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类似于汉代“柏梁体”的“联句情境”。第二部分是从机制和语境两个角度对比喻进行分析。判断哪句比喻更好,不能仅仅从比喻本身来看,而是首要看比喻所在的语境,在一个“讲论文义”的语境中,谢道韫的比喻更有文学韵味。在整体语境中判断比喻句的优劣,就要运用“比喻机制”:好的比喻句是相似之处上的不似。这句话有点绕,但充满辩证意味,即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但好的比喻句不是越相似越好,而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拉开本体和喻体的距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让喻体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感觉,这也是钱钟书、张爱玲等作家创作精妙比喻句的秘密所在。第三部分是围绕“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撒”展开,因为《晋书》中相似片段用的是“散”,于是就去考证谢朗的文学才华,得出更为全面的结论。

将这篇论文的内容转化为一节课,而且是由作者以外的老师来上课,难度就有点大。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将论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果断舍弃,只聚焦于论文的第二部分,即有关比喻的内容。温老师最初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赏析并比较两个比喻句,然后展示南宋陈善《扪虱新话》中的一段对“米雪”和“鹅毛雪”的解读材料,接着呈现了比喻的机制,最后引出二月河《九王夺嫡》中的一个相似片段。我认为这个环节的逻辑顺序不太合理,尤其是关于“米雪”和“鹅毛雪”的材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就将这个环节放到了最后。在研讨的过程中,有老师提出“比喻的机制”的说法过于学术化,学生不太明白,于是就将论文中的“机制”改为了“原理”。此外,该设计中没有突出“比喻的整体语境”这个点,于是又加了一张幻灯片。

临出发前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研讨。执教老师觉得还是不太理解比喻的原理,其实这个点确实比较难懂,但又是一个绕开的点。于是我又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随笔《“新批评”理论家论比喻》,其中维姆萨特举过一个例子:“'狗像野兽般嚎叫’,这比喻无力量,两个语境距离太近;'人像野兽般嚎叫’,就比较生动;'大海像野兽般咆哮’,就很有力量。”这三句话中的喻体是一样的,本体不一样,这就可以更为鲜明地体现比喻的原理。还有,为了更加凸显关于比喻的核心知识,又提出教师最好能够对“比喻的原理”和“比喻的语境”进行强调,这也为下一步学生判断二月河小说中的比喻提供了知识依据。也有老师提出,本节课的人文导向是亲情和家风,这个设计过于强调修辞知识,对人文主题有所弱化。在我看来,人文主题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但也不能不涉及,最后决定在讨论“比喻的语境”时进行适当的提示。

在进行小组研讨时,组员们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有老师认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容易理解,但温老师所说的“拉开本体和喻体之间距离”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后来改为“让喻体更有想象力”“让喻体给读者一种陌生的感觉”。很巧的是,汲安庆教授讲座中提到了“美感=熟悉×陌生”,我觉得这与比喻的原理是十分相近的,于是提出能否将这个观点用到课堂中。但经过讨论,大家觉得这个表述太难了,于是也果断放弃了。最后关于陈善的观点“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在即今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经过讨论后决定将其放在本节课的最后,作为“灵活环节”,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补充这个材料,时间不允许,那就可以割舍。

就这样,一节课终于打磨好了。从一篇论文到一节课,要根据学情、课堂逻辑、教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至于对这节课的评价,就有待于大方之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