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筋膜疗法

 阅海书馆 2023-10-01 发布于浙江

图片

膝关节将髌骨与股骨、胫骨连接起来,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膝关节的软骨和韧带最容易受伤。肌肉和筋膜对关节的保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界至今倾向于认为骨骼和软骨结构损伤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另外,即使是没有膝盖疼痛症状的人,他的膝关节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磨损,这是正常的现象。

治疗膝盖疼痛的重点在于对膝盖周围的肌肉和筋膜进行滚压。此外,根据具体的疼痛部位,患者可将弹跳练习等纳入治疗方案。基于筋膜的连续性,在治疗中,脊柱也应受到重视。

01
治疗前的体测和感测

患者进行体测,完成下方所示的动作。

图片

⬆️下蹲,使脚跟微微抬起,挺直上半身

图片

⬆️用左脚站立,挺直上半身,屈曲右腿,用双手将右腿向胸部牵拉。之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

图片

⬆️将之前抬起的腿放下,伸直双腿,恢复站立姿势

图片

⬆️单脚跳

患者在进行体测的同时进行感测,留意身体的感受。


进行体测时的感测

>哪些动作会引起疼痛?疼痛是在做所有动作时都出现,还是只在做特定动作时出现?

>双腿屈曲程度是否一样?

>哪里感到疼痛?指出疼痛的位置。

>做动作时,双脚是否协调一致?是否经常足行走?

>膝盖是否会发出咔咔声?

>双腿是否弯曲或歪斜?

>记住治疗前体测的感受,以便与治疗后体测的感受进行对比。


站立时的感测

>直立,放松身体,不要闭眼,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

>身体整体感觉如何?

>放松站立时全身是否感觉舒适?是否感觉某个身体部位尤其不适?

>骨盆是否倾斜?

>身体重量是否均匀分布于双脚上?

>双腿能否伸直?为使双腿伸直,是否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

>站立时双腿是否疼痛?

>想象自己站在沙子上会留下怎样的脚印。双脚脚印的大小和深浅是否一致?

02
基础练习

包括针对膝盖周围的肌肉和筋膜的滚压练习,以及针对腰椎的练习。由于支配大腿的神经发于腰椎,按照整体治疗的思想,患者可通过治疗腰椎来治疗膝盖。

⭕️分别滚压大腿的前后两侧作为准备活动

图片

⬆️大腿前侧滚压练习。俯卧在垫子上,用前臂支撑身体,将手肘置于腋窝正下方。将泡沫轴置于大腿下方,手臂发力前后移动身体,缓慢滚压大腿前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图片

大腿后侧滚压练习。坐在垫子上,伸直双腿,将双手放在身体后方撑地。将泡沫轴置于大腿下方,手臂发力前后移动身体,缓慢滚压大腿后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由于膝盖疼痛通常发生在特定区域,患者在滚压练习中要根据疼痛部位重点滚压不同区域。

⭕️针对膝盖前侧的疼痛,患者应重点滚压胫骨前肌。

图片

⬆️胫骨前肌滚压练习。跪在垫子上,用双手撑地,伸直左腿,使左脚着地,屈曲右腿,将泡沫轴置于右侧小腿下方。缓慢滚压右侧的胫骨前肌,可在较为紧张和敏感的区域多停留一会儿。之后换侧重复动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针对膝盖外侧或内侧的疼痛,患者应重点滚压大腿外侧或大腿内侧。

图片

⬆️大腿外侧滚压练习。面向左,侧躺在垫子上,将泡沫轴置于左大腿外侧的下方。用同侧手臂支撑身体,将手肘置于腋窝正下方。伸直双腿,使双腿悬空。用双臂支撑身体,手臂发力前后移动身体,缓慢滚压左大腿外侧。之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图片

⬆️大腿内侧滚压练习。俯卧在垫子用前臂支撑身体,将手肘置于腋窝正下方,向外伸右腿,将泡沫轴置于这条大腿内侧的下方。手臂发力左右移动身体,缓慢滚压右腿内侧。之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可根据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针对腘窝疼痛,患者应重点滚压腓肠肌和大腿后侧。

图片

⬆️腓肠肌滚压练习。坐在垫子上,伸直双腿,将双手放在身体后方撑地。将泡沫轴置于左侧小腿下方,并将右侧小腿搭在左侧小腿上。手臂发力前后移动身体,缓慢滚压左侧的腓肠肌,之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图片

⬆️大腿后侧滚压练习。坐在垫子上,伸直双腿,将双手放在身体后方撑地。将泡沫轴置于大腿下方,手臂发力前后移动身体,缓慢滚压大腿后侧。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练习强度

腰椎滚压练习既可提高腰椎的活动能力,又可增强腰背筋膜的性和弹性。为更好地滚压到腰椎两侧的肌肉群,可分别向两侧轻微扭转上半身,改变腰椎与泡沫轴的接触位置

图片

⬆️站姿腰椎滚压练习1,适合没有何治疗经验的患者。靠墙站立、微屈双腿,将泡沫轴置于腰部和墙之间。通过重复屈膝和直立的动作,使泡沫轴上下滚动,滚压腰椎。有一定治疗经验的患者可进行卧姿滚压练习。

图片

仰卧在垫子上,屈曲双腿,抬起上半身将泡沫轴置于腰椎下方,腿部发力前后移动身体,缓慢滚压腰椎

⭕️患者可通过旋转髋关节为腰椎减压

图片

⬆️腰椎减压练习。仰卧在垫子上,伸展手臂并将手臂放在头两侧,呈U字形。屈曲双腿,向左扭转下半身。保持此姿势30秒之后换另一侧重复动作。可通过增大髋关节的旋转角度来提高练习强度

03
治疗后的体测和感测

患者重新完成步骤1的动作,进行体测和感测。

图片


进行体测时的感测

>哪些动作还会引起疼痛?疼痛是在做所有动作时都出现,还是只在做特定动作时出现?

>双腿屈曲程度是否一样?

>哪里还会感到疼痛?指出疼痛的位置

>做动作时,双脚是否协调一致?行走的姿势是否有变化?

>膝盖发出的咔咔声是否有变化?

>双腿是否仍弯曲或歪斜?

>留意身体出现的积极变化,将其“存储”在大脑中。


站立时的感测

>直立,放松身体,不要闭眼,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

>身体整体感觉如何?

>放松站立时全身是否感觉舒适?是否仍感觉某个身体部位尤其不适?

>骨盆是否仍倾斜?

>身体重量是否更均匀地分布于双脚上?

>双腿能否伸直?为使双腿伸直,是否需要施加较大的压力?

>站立时双腿是否还会疼痛?

>想象自己在沙子上会留下怎样的脚印。脚印是否有变化?


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

>双腿和背部更轻松,活动更自由。

>能更轻松地完成体测的动作,疼痛有所缓解。

>体态得以矫正,腿形得以改善。

参考资料:《人体筋膜疗法》

2023年

李哲功能康复团队

最新课表

玄英十月工作坊

广寒十一月工作坊

想了解有关李哲功能康复团队

课程的最新资讯

请联系

李哲团队资深顾问

👇👇👇

赶紧进圈  

直播回放一个都不错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