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化解线上学习期间的亲子矛盾

 新用户2290u2xN 2023-10-01 发布于广东

唠叨背后有温情,尝试表达巧应对

——如何化解线上学习期间的亲子矛盾

今天距离中考不足一百天。但是我们的学生还在家里进行线上学习,此时,谁最焦虑?依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家长才是最焦虑的,并且他们还会有意无意地将这种焦虑转移给孩子,令孩子心生厌烦。

居家线上学习,最容易产生亲子矛盾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另一个是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问题。

例如:网课期间,小张已经待在家里十多天了。刚开始小张还想着学习,并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可还没有坚持几天,小张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游戏上,小张心想:我就先玩一把,结束后就去学习。但不想,玩着玩着一天就过去了。于是他又下决心,从明天开始认真学习。但第二天又重复了第一天的过程,就这样,一周就过去了。小张内心很愧疚,但放下手机又觉得很空虚、提不起劲。与此同时,小张的妈妈几乎天天在家陪着孩子学习,小张妈妈除了平时充当的母亲的角色之外,这时候又增加了侦查员和老师这样的角色。每当小张手捧手机陶醉其中时,妈妈的声音马上传过来:“你怎么又看手机了?”但又不能让孩子把手机放下来。当小张刚写完作业出来时,妈妈的声音如雷灌耳:“你不好好写作业,怎么又出来了?你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赶紧过来吃饭”“快去洗手”“早点睡觉”……小张每天被这样的声音不停地轰炸着,心里感到非常厌烦。一天小张顶了回去,母子之间发生一次激烈的争吵。

对此问题,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方可化解产生的亲子矛盾。

一、如果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问题或者家长向老师反映孩子问题时,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略)

二、家长该怎么做?

1.召开家庭会议,明确规则。

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要注意一定要在尊重孩子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规则,如每天的正常线上学习时间之外,还可以玩手机1.5小时;时间安排在中午12:00—1:00和晚上10:00—10:30;上课时间手机不能放在身边;晚上睡觉的时候手机必须上交父母;等等。可以设两天或者三天的规则试行时间,方便家长和孩子互相适应,也将规则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规则必须形成文字,严格执行。为了更好地履行规则,最好能够适当地增加一些奖惩。家长一定不能首先违约,要有原则性。

2.明确孩子定位,避免越位。

一个是明确孩子的能力定位,现在的成绩处于什么水平,大致能考上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最好不要盲目进行比较,对比无意义。一个是明确孩子的家庭定位,家里如果有几个孩子的话,要教导长幼有序,孩子之间如果有了矛盾,父母在调解的时候必须一碗水端平,就事论事,理性公平,划分责任,不强迫大孩子必须无条件忍让老幺,也不强求小宝必须听老大的,各自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各自站好各自的位置。这样就能做到兄友弟恭,姐妹情深了。

3.在家多做事情,少讲道理。

智慧的父母一定知道面对青春期孩子时少讲道理,多干事情。不随意跟孩子吐槽,不随意责备孩子,就事论事,长话短说。说完就干该干的活,当然干活时也可以向孩子求助,把孩子卷进劳动中来,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如做饭的时候,请孩子帮忙打打下手或者帮忙洗碗,孩子也会做得很好。父母闲下来的时候不妨去菜市场买些孩子爱吃的菜,研究点新花样。孩子上完课写完作业,看到妈妈或爸爸扎着围裙在厨房忙碌,闻到菜肴的香味,心里肯定滋生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爱。

4.营造温馨氛围,夫妻同心。

大家应该都了解,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待在一个父母总吵架的家里。身为父母,你想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讨厌你们,那就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若想母慈子孝,家庭温馨,天伦之乐时时有,那你就经营好夫妻关系!只要父母不给孩子难受,孩子就不会给父母难堪!

三、学生该怎么做?

1.借助外力,控制手机使用。

手机的诱惑力很强,作为成年人尚且不能抵御手机强大的诱惑力,更何况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除了执行家庭会议制定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借助电子产品的一些功能进行自我监控,如手机一般都有使用时间的统计功能。不妨每天睡前关注一下自己的使用情况,评估一下自己的使用表现。也有软件具有定时和限制功能,不妨在使用前设定一下,让软件帮助我们一起监督。

2.卸载游戏,开发学习功能。

引导抵制诱惑能力很差的学生直接卸载游戏,可以在中考结束之后再玩。电子产品上有很多助学习和促成长的软件,不妨将关注点集中到这些软件上。这样既兼顾了学习任务,也达到了使用电子产品的需求。有些学生特别喜欢刷抖音或者B站,那么可以搜索一些名师讲知识点的小视频,多看看,一举两得。

3.积极运动,代替线上交流。

很多同学沉迷电子产品是因为在家感到孤独,那么这个特殊的线上学习时期,正是促进亲子沟通的良机,可以和父母一起去跑跑步,打打球,也可以发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话题。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同住一个小区的校友一起结伴运动,既解决了孤独的问题,又锻炼了身体,何乐而不为。

4.巧妙应对,正确面对唠叨。

很多时候,父母的唠叨背后其实表达着另一种温馨的语言。“你怎么又看手机了?”可解读为:孩子,我真担心你视力下降啊。“你赶紧去写作业了?”可解读为:我希望你能够自主学习,不再让父母催促。“早点睡觉”“赶紧起床”可解读为:你的身体健康最重要啊,一定不要有问题……如此等等,其实对每一个父母而言,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面对父母的唠叨,作为孩子,我们不妨这么做。

(1)装聋作哑法,如果说得高雅一点就是调节情绪法。面对唠叨,心里厌烦是正常的,这时候给心情做一个深呼吸,不要顶回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亲子冲突。或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如想想开心的事情、想想父母平时对我们的好来化解。最低线的要求应该是不顶撞父母。

(2)解释说明法。顶撞父母或反抗父母是最糟糕的,次糟糕的应答是没有任何改变的沉默。比较好的方式是把此时此刻的真实情绪或感受诚实地告诉他们。如“我刚做作业的时候有几道题都不会,心情很烦躁,很有挫败感,我想跟同学聊一下。”

(3)甜言蜜语法。我们知道唠叨背后隐藏着父母的不安与焦躁、担心与牵挂。可以在父母生气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帮忙做一件家务,给父母一个积极的回应。表达的时机很重要,也可以选择一个独特的时间,让彼此在心平气和的情境下进行沟通,向父母表达一下爱意,说说甜蜜的话,或者写温馨的小纸条。
(4)自我讽刺法。适当地调侃一下自己,也会增加生活的乐趣。我们的幽默感自然会让父母的唠叨有所缓和。当妈妈催着早起时,可以自我嘲讽一下:“谁让你把我当小猪一样养呢,我要过猪一样的幸福生活。”
  (5)积极赋能法。父母唠叨时,自己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暗下决心,志存高远。将父母的唠叨转化成自己学习、生活的动力,让父母的唠叨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2022年3月28日班主任会议发言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