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哮喘20余年,西医越治越严重,中医只用一个方子就搞定!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3-10-02 发布于日本
图片

俗话说,“外不治癣,内不治喘”
之所以有“内不治喘”的说法,是因为喘证病因多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常,还有易反复的特点,治疗和控制难度非常之大。
如今已是十月,从秋分开始,天气由暑热转到了秋凉,阳气开始敛藏。临床上呼吸道疾病增多,如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等。
从中医来看,肺主秋季,秋天由肺当令,最容易发生一些与肺相关的疾病,如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皮肤干燥等等。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哮喘重症的治疗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秋冬季节哮喘的防治上有所帮助。

反复咳喘20余年,西医根本无法治愈

这个病案的患者是一位年近古稀的男性,他得了哮喘,反复咳喘近20年,病情顽固,还病情加重3个月
他的病不是突然加重的,是有规律,有预兆的。在他患有反复咳喘的这20年里,他经常有短气息促的症状,每逢运动或受凉之后症状会加重,呼吸不利,每到冬天都发作频繁
这位患者的初诊时间是3月份,病情加重开始的时间是在12月份,正是冬季。
20年来,这位患者不是没有找医生看过,他去西医院检查,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阻,给他吃了西药,也开了药打吊瓶,只是效果不好,他的病情一直反反复复,难以解决。
这次患者的病情反复情况比较严重,胸闷心慌,活动则喘更重,呼多吸少,腰酸膝软,四肢怕冷,口干咽燥,痰多色黄,咽痒。
西医治了20多年没治好,患者完全放弃了去西医院的念头,转而求助中医,经人介绍到我处中医门诊部就医。

图片

要我说,这位患者就应该早点来看中医,为什么呢?因为在西医看来,哮喘无法治愈,主要靠口服激素、吸入激素治疗,以缓解病情。
这也是这位患者20年来一直没能治好,一直反复的原因,西医根本就没有治愈哮喘的方法,只能控制,还没能控制住。
中医就不一样了,中医治疗哮喘很有优势的。

中医治疗喘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中就有喘证相关的记载:“肺病者,喘息鼻张”、“肺高则上气肩息”。

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更留下了“平喘十法”,传承1800余年,至今在临床上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片
在中医看来,哮喘是宿痰伏肺,一旦有诱因,就会发作。感寒感热均可诱发,喘则息数气急,哮则喉间有声,根由脾虚而发,继而伤肺及肾,久病还可累及心。所涉脏腑以肺、肾为主。
此病常有“宿根”,故要坚持治疗,平素不发作时要补益肺肾,扶正祛邪;发作时驱邪为主,兼以扶正。坚持治疗,定会驱除宿根。

中医只用一方剂,不到一月就治愈

我第一次见到这位患者的时候,他体形消瘦疲倦,面青唇紫。
经问诊,发现其畏寒肢冷,咳嗽痰黏色黄不易排出。
经舌诊,发现其舌淡苔白而腻。
经脉诊,发现其脉细弦而滑。
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为肺肾两虚,治疗方法为补肺益肾,宣肺平喘,故拟方三皮止喘汤加减。

处方如下:






陈皮15克、桑白皮15克、枣皮9克、补骨脂10克、杜仲10克、白芍20克、沉香9克、山药15克、射干15克、五味子20克、核桃10克、蛤蚧3克(研粉吞服)、肉桂9克、人参6克(另炖)、银杏叶10克、法半夏10克、女贞子15克、黄精10克、川贝母10克、功劳叶10克、黄荊子9克、紫河车10克、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不适随诊。

图片

7剂药按时服完,患者前来二诊时反馈表示咳嗽,气喘均有减轻
因此在原方的基础上去黄荆子,加海浮石15克、百部10克、紫菀10克。依旧是7剂,水煎服,日一剂,三次温服。
三诊,患者的情况好转不少,咳嗽,气喘心慌有明显改善
效不更方,以二诊改方继续服用7剂,并为其量身定制一副中药药丸,巩固疗效,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后续在我们助理的回访中得知,患者已基本痊愈,身体精神状态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辨证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所引起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内科常见病证之一,在我国北方更为多见,一般认为本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左右。
中医药对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方法多样,疗效显着,它不仅可以缓解发作时的症状,而且通过扶正治疗,达到祛除夙根,控制复发的目的。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
《症因脉治·哮病》:“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巢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丹溪云:“哮病专主于痰。”
《证治汇补·哮病》说:“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图片

图片

本病案中,患者年老久病,肾精不足,上盛下虚,寒热并存,故久咳久喘。

《景岳全书》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上则上焦气壅而为喘者,宜清宜破也,肾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精不化气,则下不上交而为促,宜填之精也”。

图片
本人推崇《景岳全书》之意,补肾摄纳,宣肺平喘,降气化痰。
我在本病案的用药思路:方中补骨脂、杜仲、白芍、山药、黄精柔肝补肾;桑白皮、陈皮、射干、法半夏、川贝母、蛤蚧、银杏叶宣肺平喘,降气化痰;五味子、沉香、枣皮收敛肺气;老年人属于虚证,加人参或者党参,紫河车补益精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