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究作业】大数的认识之中国到底多少人?

 刘老师数学日记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2018.09.22

这是刘老师的数学日记推送的第245篇文章

数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到底有多紧密呢?

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可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10个阿拉伯数字,以及后面学习的万以内的数,再到大数的认识,这些都在被人们一直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到了大数的认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大数,学生们有生活经验吗?

课前,你问学生们,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大数?他们还是举出较多的例子,但是对于大数还是挺陌生。

课本中从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人口开始引入,学生们还是有所接触的。这些数据为大数的认识提供了现实的背景,同时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人口状况,渗透一下国情教育。

 于是,我们开始了大数的认识。我们开始认识了整数数位顺序表。而这张表中包含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这些数学名词,需要慢慢的理解和消化。而这些知识也为后面小数数位顺序表做好铺垫。

 在这些内容结束后,布置了这样的探究性作业:1、自己动手去制作整数数位顺序表;2、通过查询第六次人口普查,了解中国的总人口和其它省的总人口,记录下来并写出读法。

其目的有两个,在动手去制作的过程中,区分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了解国情,知道最新普查的总人口,和书本中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对比。

为什么设计这项作业呢?因为大数的认识内容,知识层面其实就是大数的组成、大数的读与写,以及大数的比较等。其实,在这个探究性作业中都已经涉及到,且增加了学生自己查询信息、动手操作且分析感受的能力。

先来看看整数数位顺序表:

再来看看,学生查找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因为书本中给的例子依然是第5次普查的结果。通过和大家分享,学生发现第5次是2000年普查的,第6次是2010年普查的,基本是10年一次普查。学生们也推出下一次普查会在2020年。

在对比书本中的人口和手中查找的数据,感叹中国人口真的很多。另外这10年间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另外,这2010年普查的数据和2018年最新的人口数据也是有差别的。

学生们对于中国人口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对于自己所在省份的人口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信息。

学生们基本查找了全国、上海和自己户籍所在省份的人口。

我们把数据放在一起,发现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每个地方人口有所不同。

有学生说经常新闻听到“中国有13亿多人口”,原来具体数是这么多啊。他们给出这样的思考或感受:

1、中国的人口好多呀!

2、中国的人口好多,上海只占一小部分呀!

3、新疆的地方很大,但人口却只有两千多万。

4、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大数,大数的认识很有用。

5、中国有13亿多人,那世界人口是多少?

6、10年普查13亿多人口,那么18年全国有多少人口?

7、这些人口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

从学生查询的资料,我们发现:

全国人口,上海、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浙江、新疆、西藏、福建、广东、内蒙、吉林、湖北、山东、重庆、辽宁、吉林等省份的人口都查询到了。

他们查到了具体的人口数,进行了分级,并读出来以及写出来了。其实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些省份的人口进行大小比较。

这是新学期新学生的第一次探究性作业,其实这样的作业并不“高大上”,过程性是这类作业的重要特征。希望以后继续借助这样的探究作业实践、反思,不断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