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师之思】田农等:卓越校长成长三要素

 光明老师 2023-10-0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市静安真爱梦想教育进修学院举行了卓越梦想校长2021年度遴选工作,我受邀担任评委。主办方给我们的评选标准是由某高校教育创新研究院教授团队根据中外校长评价标准设计的,经过了反复修改。评分办法有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7项,很完整。

我因参加活动认识了好多以前不认识的校长,听取他们的陈述生发出一些感想。卓越校长培养的要素是什么?以我对校长的理解,结合遴选现场的案例故事,我想到了卓越校长的三要素是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行动研究


图片
一、学习能力为何重要?——阅读即成长

网上评审时,校长陈述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最主要的教育价值观是什么?”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教育价值观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办好一所学校的核心所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有个别校长坦言,刚刚拿到这个问题有点棘手,对什么是教育价值观比较陌生。校长的话真实可信,从5分钟的陈述中可以看出,有个别校长对什么是教育价值观还不清楚。对教育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其实不难。只要会上网打开搜索工具,就能找到关于教育价值观的解释。上网寻找知识和使用知识是每一个现代教育人的必备能力。然而的确有校长还不擅长使用这种方法。
想起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钢先生带儿子到美国读书的故事(参见高钢《遭遇美国小学教育》)。高钢教授谈到他儿子在美国读书,小学4年级就学会了上网查找资料,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寻找资料。他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了。高钢教授有一次问儿子的美国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这给我以启示,让校长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和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应该是卓越校长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何谓学习能力?在我看来,学习能力是指选择能力、吸收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总和。这是我在担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养骨干教师的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学习能力来自阅读,校长要读书。我所在的第3小组只有一位校长谈到了自己每天坚持读1小时书。

我曾经跟随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专家到一所高中做项目中期评估。校长介绍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每学期一本。我们用小组访谈调查验证,杨玉东博士问了被访谈的骨干教师:“请你说说最近一年读了什么书?”教师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可见,学校发展规划里面的读书学习并没有落到实处。一位骨干教师津津乐道的是,她上次参加市里教学评选,在磨课中教研组、学校领导以及教研员是如何帮助她进行备课、反复磨课,最后获得了一等奖的。获奖果然可喜,如果没有获奖,是否该沮丧?看重过程还是结果,这是价值观的显现。教育价值观在访谈中原形毕露。教师不读书视野会狭窄,看问题会片面。

图片

读书可以打开视野,找到教育教学研究最前沿的文章论述,丰富自己的理论修养。读书还可以找到精神导师,求得自身心灵世界的宽广和精神成长。刘良华教授告诉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路途上,需要找到近处的导师,还需要找到远方的导师,尤其是远方的精神导师。对于边远地区的校长来说没有丰富资源供学习参考,少有专家资源支持帮助,更需要有网上、书上、文章里的远方导师,在遇到各种困难时与书中的专家“对话”从而走出迷津。

学习是毕生的修炼,阅读理论著作和时文新论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永恒法则。以教育价值观为例,校长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价值观的论述通过阅读与思考变为自己的话语,并且把学习领悟的结果运用到办学过程中。专家们对教育价值观的论述并不一致这时候还需要校长从中甄别。认准的教育理论需要通过阅读思考内化为自己的营养促进成长。

阅读即成长。校长要读书,要喜欢读书,这是成为卓越校长的前提。阅读的方法很多,比较简便的是圈划、批注和写作。圈划和批注曾经是读书的经典方法如今有点淡出视野;写作,即撰写读后感的方法,目前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以写带读是更简便易行的方法。

图片
二、为何要培育批判性思维?——反思即成长

创新是卓越校长的天职,创新的前提是具有批判性思维,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卓越梦想校长”评审过程中,校长陈述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推进'五育’并举?”我没有听到校长对“五育”并举的深层次思考。尽管他们也用了“'五育’并举”这个词,其实所阐述的还是“'五育’分立”。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机制把德智体美劳“五育”,分别交给不同的教师,所以形成了各位教师分头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习惯思维。

常常听到、看到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展某一项教育活动的介绍。如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大美金石”,其实就是篆刻活动,通过篆刻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效果是肯定的。然而“大美金石”只关注了校本课程的美育价值,却忽视了基础课程蕴涵的美育资源。我因为阅读了于永正老师《我的教育故事》引出一点思考,在该学校的课题开题会上指出:国家课程中有美育资源的开发吗?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构成什么关系?在实施国家课程中是否可以张扬美育意蕴,从而使“五育”并举得到重新认识和实践?这些问题值得研究。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充满了美育渗透。他能写会画,还会唱京剧、拉二胡,他的语文课充满了人文精神和美育情愫。


“五育”并举的提出,还需要研究如何从“五育”分立走向“五育”并举。这就要求校长具备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与校长办学,与管理创新、评价创新有密切关系。批判性思维需要培养,曾经听说过上海市青浦区对校长培训开设教育史课程、教育哲学课程和形式逻辑课程,开设这些课程进行校长培训,是事半功倍之举。

校长需要有教育史知识、教育哲学知识和形式逻辑知识?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告诫教师“要学一点教育史”。他说,教育这个社会现象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探索教育规律这条道路上前人已做了大量工作,进行过无数次实验,提出过许多教育理念、理论,成功的、失败的,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如果你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自吹是创了新理论、新模式呢?爱因斯坦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育哲学阐述的观察世界的三种基本方法是学分类、做比较、找关系。掌握这三种方法,可以使我们拥有一双慧眼看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如此就不易被各种说辞牵着鼻子走,变成“墙头草,随风倒”。形式逻辑是思维的法则,形式逻辑与说话写文章密切相关。没有形式逻辑知识,往往会犯形式逻辑错误。反之,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少犯错误,把思想认识框定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对校长办学极其有用。

我在培养骨干教师时,引导他们阅读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钱理群教授的《我的教师梦》,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等教育名著,这些名著思想丰富、目光犀利,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克服思维定势、形成批评性思维作用很明显。这与卓越校长培养的道理是相通的。

反思即成长。学会质疑,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成为“卓越校长”的重要条件。


图片

三、为何要开展行动研究?——研究即成长

研究可以促进校长思维品质和研究能力的提升。

评审时有几位校长谈到了自己办学的不利条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如一所小规模小学,只有百来个学生。学校所在地偏远落后,交通不便。的确,现在还有很多客观条件不如人意的学校,办学过程充满了艰辛。我们评委对此深表同情和敬佩。轮到我提问时我问道:“刚才我们了解了在座校长所在学校有的是大规模学校,有的是微型学校。就我所知,大规模学校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难处。微型学校很多办学困难重重。但是微型学校有什么长处吗?

这位女校长说,“有!”她马上接口:“我常常对教师说,我们学校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每一个班级学生少,所以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就多。”面对我们,她就像对着学校教师讲话,声音洪亮。看得出她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我曾经带着陈静静到南汇五中开展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陈静静对南汇五中的“微型”即班额人数少极为高兴。她对沈校长说,你的学校非常适宜开展教改实验。微型学校有微型的好处,把微型学校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有可能是创新甚至是卓越。比如微型学校可以举全校之力开展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建立“同僚性”的学习共同体

把办学中碰到的问题转化成课题,开展课题研究来引领学校发展,是很多卓越校长的共同做法。用日常工作来化解矛盾和用研究来化解矛盾是两种不同层次的工作方式。日常工作以经验和感性为基础,从而做分析、定方案;教育研究以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为基础,体现的是科学与理性。

何为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有三要义——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对行动的研究。行动研究是实验研究的改良,也称准实验研究。与其他研究一样,需要具备“问题与假设、方法与过程、结论与讨论”。我觉得会做研究和不会做研究,也可看作是卓越与否的一道分水岭。有一位校长提到学校的课题研究,轮到我提问时,我请校长说说完成的课题名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旨在引起其他校长对研究的重视和关心。校长说了课题名称,运用的方法是行动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效,形成了研究结论。

对行动研究我很认同。我对学习共同体领航教师的成长做过研究分析,形成了《领航教师如何成长》一文并在《教师月刊》公开发表。我的观点是,开展行动研究的教改实验,有助于教师建立文献意识;通过研究有助于教师建立方法意识;对研究资料的分析需要借助理论视角,所以有助于教师建立理论视角。同理,校长能够主持学校的龙头课题研究,将有助于文献意识、方法意识和理论视角的建立。


图片
校长是否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否会用理论视角分析问题,与卓越与否有密切关系。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只能在研究中获取,属于“做中学”。有几位校长在论证自己的办学经验和特色时很少用典型案例作为证据予以阐述。经验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能够把一个教育案例用简短的话语阐述清楚,会分析与评论,以此推出结论,考验的是校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寻的。说明的方法有列数字、做比较和举例子。校长总结教改经验,举例说明是最简便的方法。因为少有校长用案例论证办学经验,我在提问时提醒校长讲一个观点、举一个案例说明。举例说明可以比较清晰地阐明校长的教育主张(也是价值观的展现),听者也容易理解、了解。这样费时少,言简意赅。
开展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各地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校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校长有研究意识,能够带着教师做研究,会带来不做研究很难得到的收获。研究即成长,研究有助于校长心智模式的转变,这是走向卓越的最佳路径。

遴选卓越校长,可能有两种思路和指标。一种是给卓越校长设置一张“标准图像”,依据这张“标准图像”而“按图索骥”。所以,这个指标要求高、内容全。我们本次遴选采取的便是这种方式。这种方式隐含的潜在话语是,想成为卓越校长的人需要“按图依标”做努力,不断消除短板,成为完美校长。

另一种是用卓越校长核心要素作指标,用调查法(把遴选卓越校长看作是一项研究课题的话,研究过程就是运用调查法获取数据资料,然后经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验证预设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有效性)寻找有发展潜力的校长,施以培养,促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研究能力的发展。让培养对象在发扬优势中继往开来,成为卓越校长。

在没有做过实验验证前,两种方式都只是假设。如果理论上能够说得通,可以付诸实践来验证。真爱梦想教育基金会此次遴选只是第一次,权当是首次实验。未来,可以做对比实验,会得到更有说服力和学术价值的成果。

黄建初系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瑞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本文载《今日教育》20237/8合刊,116119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