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击水弄潮 2023-10-02 发布于北京

引言: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到第二个年头,由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正与日军艰苦作战,由于武器落后和弹药匮乏,八路军在抗战初期打得分外悲壮。

特别是一些新成立的,经验不足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经受的流与打击远超想象。

其中最为惨烈的一仗,就是曾经发起20万人参加暴动的冀东抗日大起义,在起义成功后仅仅三个月,就在西撤途中被日军打得五万人仅剩千余人,多名副司令级别的高级将领壮烈牺牲。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每每想起此战,总是扼腕长叹。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一、冀东暴动,威震敌胆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全面开始了,我党积极发展在华北的敌后抗日斗争,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冀东地区进入了毛主席的视线。

1937年8月,根据毛主席的提议,中央决定在冀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由刚刚调任河北省委书记的李运昌,赶赴冀东筹备武装起义。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为了在敌后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经是黄埔四期生的李运昌组建了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成员广泛地吸收社会各界的抗日积极分子,不仅有共产党员,有国民党、各政治党派的代表,还有各行各业的爱国民主人士。

经过一年的充分准备,1938年7月6日,李运昌在港北村宣布起义,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起义队伍席卷冀东大地,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以开滦、丰润、遵化、昌黎、蓟县等几十个县为中心的冀东广大山区和平原迅猛发展起来。

遍地英雄下夕烟,从山海关到潮白河,到处都有起义的队伍。此次大暴动的规模和气势,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料,参与暴动的人数达20多万人,仅各地武装人员就有10多万人。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在我党的指示下,冀东抗日联军火线成立,由滦县民团首领高志远担任总司令,冀热特委书记李运昌、曾任冯玉祥部军法官的国民党爱国军人洪麟阁和陈宇寰任副司令。

在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下,由宋时轮担任司令员,邓华任政委的八路军第四纵队5000余人挺近冀东,准备接应起义军。8月中旬,四纵与冀东抗联顺利会师,起义声势大震,沉重地打击了日寇。

冀东人民的武装暴动大起义,极大地震慑了日寇和伪满的军心,提振了全国各地的抗战士气,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为各地区的敌后抗日起义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国共两党均充分肯定了冀东大起义的胜利,刘少奇曾高度评价说:“这是一次很值得研究的人民抗日大起义。”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二、党中央数次劝阻西撤未能成功

冀东大起义成功之后,起义部队进展迅速,情绪高涨,党中央审时度势,成立了冀察热宁军区,由宋时轮任军区司令员,邓华任政委,高志远、李运昌和洪麟阁等人任副司令员,开始整训冀东抗日起义部队。

宋时轮在给延安的电报中展示了乐观的决心:“努力创造好冀热边抗日根据地,配合全国抗战,为最后的胜利而战斗到底。”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但毛主席对此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清醒地看到了起义队伍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检验的农民,战斗力跟久经革命时期考验的八路军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毛主席在给宋邓李的回电中建议:针对全国抗战与华北敌后游击战的大形势,努力打好人民群众和地方党组织基础,依托雾灵山和燕山绵延千里的良好地形,趁日军深陷华中战场,还未回军的有利时机,尽快率起义部队进入山区整训,建立雾灵山抗日根据地。

但是毛主席的建议没能引起宋和邓足够的重视。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1938年10月,由于冀东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日军物资南下的必经通道,起义引起了日寇和伪满的极大慌乱,回过神来的日军从武汉战区调集了一个野战旅团的兵力,加上关东军和伪满军,一共十多万大军,开始围剿冀东起义部队。

是战是撤?宋时轮认为冀东是平原地带,四通八达,利于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调动。而抗联自起义以来连续作战,未经整训,战斗力下降,急需修整。

再加上秋粮庄稼已收,部队缺少掩护,此时坚守冀东的话,可能会付出重大的伤亡代价,主张将部队撤到潮白河以西,来年重新回到冀东开展游击战。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大部分人支持宋时轮的西撤意见,只有李运昌和洪麟阁等少数人不同意,认为起义军大多是本地农民,故土难离,可趁敌军主力未到时进行短期整训。

在日寇来攻时,抗联队伍可星散为零,蓄势待发,待日寇回撤时,再握紧拳头去攻敌虚弱之处,在燕山地区搞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是有把握的,如果把几万人集中起来撤退,目标太大,会给我军造成重大伤亡。

但李运昌等人的建议未获通过,虽然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党中央在获知冀东军区的决定后,多次发电不同意西撤计划,要求坚持在雾灵进行敌后游击战争,克服发展中的一切困难,建立冀东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毛主席还指出抗联队伍并不稳固,缺乏严密的组织纪律,如果长途行军,一旦遭到日伪堵截,很容易溃败。

我军有过相似的历史教训,早期井冈山8000多名农民军在未完成整训的情况下贸然下山打游击,结果途中溃散,损失惨重。因此毛主席再次叮嘱宋邓“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率主力西撤。”

北方局书记刘少奇也电示河北省委,认为四五万人一起西撤危险很大,不同意总退却,可组织适当数量的部队西撤,由四纵护送至八路军防区,其余部队应坚持在冀东打游击。

但党中央、毛主席和八路军总部的多次劝说没有起到效果。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三、执意西撤,惨痛失败

10月中旬,除了留下三个百人支队坚持在迁安山区开展游击战,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开始西撤。

邓华和高志远所部在前,洪麟阁和陈宇寰所部在中间,李运昌率部垫后,五万人排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蛇阵,一路漫漫向西而退。

由于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宣传和动员,西撤各项筹备的也不严密,导致队伍行军极为缓慢,前军已至潮白河,后军还没有出发,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而且沿途的后勤保障也没有做到位,很多战士吃不饱饭,深秋季节风餐露宿,让很多背乡离井的战士很不理解,想不通,队伍慢慢开始出现逃兵。

日军侦知冀东抗联撤退的消息后,开始组织兵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阻击,妄将起义部队消灭在潮白河以东。

失去了抗日根据地的依托,起义军完全暴露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

10月10日,在蓟县老山头,陈宇寰所部被日军迎头阻击,抗联队伍忍着饥寒,与日伪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激烈的战斗中,副司令陈宇寰不幸被炮弹击中牺牲,部队在八路军的掩护下,且战且走,最终三个支队瓦解溃散,只剩下一千多人到达潮白河。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在蓟县抬头村,洪麟阁率领的五支队遭受日伪截击,被分割包围,伤

亡巨大,余部星散,副司令洪麟阁和下属各支队正副队长均牺牲。身负重伤的洪麟阁留下最后一颗子弹,牺牲前,用鲜血写下了“还我河山”的遗言。

在潮白河东岸,日军进行了严密的火力封锁,起义战士一片片地倒下。其他部队在途中也不断遭遇日军阻击,许多刚参军的农民毫无斗志,成批成批地逃跑,甚至有的支队3000多人一夜跑光。

殿后的李运昌所部损失较小,在接收了洪麟阁残部后还有6000多人,李运昌清楚,如果再继续西进,剩下这点部队也会打光。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李运昌紧急召集党小组会议,毅然决定停止西进,返回冀东,最大限度地保留抗日火种。但是来路也被封锁了,日伪层层阻击,李运昌带领剩余的6000人,连日苦战,疲惫不堪,伤亡日益严重,部队不断被打散,等到终于返回出发地的时候,李运昌身边仅剩下100多人。

五万人的起义部队,仅有高志远所部3000多人渡过了潮白河,过河后一路上也是连遭日伪袭击,最终到达平西根据地的人数不足1000人。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四、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可谓是八路军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败,根本原因是错误地高估了日军力量,认为已经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对数万名缺乏实战经验的“民兵”进行长途行军的困难估计不足,冀东军区做出的错误决定,使得冀东抗日纵队将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正如毛主席在战后总结的:这次的教训,是没有尽可能保持并发展起义胜利的果实,没有很好地团结地方党组织和军队,没有很镇静地应付突发的局面,以致退出原根据地,群众及军队武装受到相当大的损失。”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如果宋时轮当时能够听取党中央毛主席,或是李运昌等人的正确建议,冀东抗战的局面或许会好得多,可是历史没有假设。不久后宋时轮离开冀东返回延安学习,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返前线。

冀东起义部队的西撤虽然失败了,但为我党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此后,我党将大批整训后的干部派往冀东,充实了冀东地区的抗日力量,各县、区、村的党组织不断恢复。李运昌依托撤退前留下的三支游击队,再加上收拢的打散部队,很快将冀东抗日武装恢复到4000多人。

到了1939年,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冀东抗日根据地初步建立,西撤后的严峻形势也得到了初步扭转。

八路军最惨烈一仗,五万大军仅剩千人,副司令等多名高级将领牺牲

参考资料:

1.《惨烈悲壮的平西大撤退》宁立星 党史博采 2006年

2.《李运昌回忆录》 李运昌

3.《冀东抗日大暴动》 唐山党史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