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管理要懂点脑科学

 一线教师丁爸 2023-10-03 发布于浙江

01

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学生犯了错,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了一大推话,但是下一次,原来的错误,学生照犯不误。

一个孩子与其他孩子起了冲突,当老师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孩子跑了躲了起来。

当你批评学生的时候,有些学生的反应,就是原地不动愣在那里。

可能遇到上面这些情况,我们会以为这是学生在挑战我们的权威,想让我们下不了台面。据此,我们是不是应该继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不过,这几天读到了一本《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你的孩子并不淘气》(作者:【美】凯特·斯维尔顿),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明晰,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孩子的大脑发展,第二部分则是面对日常孩子会出现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书中介绍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几天我会持续把书中的一些工具介绍出来)。

看了这本书,特别是了解了孩子的大脑发展之后,我对开头提到的经历,有了另外一种视角的认知。

02

《读懂孩子的情绪信号:你的孩子并不淘气》这本书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孩子大脑发展的几个区域,用了几种动物来比喻。

大脑的第一个区域,是脑干与小脑,叫做生存脑,这个区域具有本能式的反应,负责维持我们的生命。负责人体的心率调节、体温控制、睡眠周期、呼吸功能、身体平衡、食欲以及消化等重要功能。当人遭受危险的时候,生存脑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不需要你去刻意控制,是无意识的,我们会选择战斗或者逃跑,或者选择原地不动。

作者把人的生存脑必做一只蜥蜴,显而易见,大自然中的蜥蜴是靠本能活着的,饿的时候,一只飞虫飞过,蜥蜴马上回伸出舌头。草丛里有响动,蜥蜴会马上逃走。蜥蜴的反应是自动化、本能的,这与我们的生存脑很像。

所以你就不奇怪了,一个孩子与另外一个孩子打架,当老师赶到现场,有的孩子因为害怕老师的批评会躲到一个角落,因为此时他的生存脑告诉孩子危险来临你需要逃跑;有的孩子则是愣在原地,生存脑此时让孩子在原地不动,可能预判危险系数不是很大,就在原地吧,看看情况再说。

领导者千万别以为,总是批评下属,下属就会听的。当领导者感觉自己为下属好批评下属的时候,其实下属当时的感受不是要理解领导话中的意思,而是着急着逃跑,只是理性告诉下属当下情景不能走,但是内心肯定是抗拒的。

你抗拒不了本能的。

03

下一个脑区叫做边缘系统,也叫作情绪脑。

它有两个作用,一是负责处理、调节儿童的大情感,比如喜怒哀乐。二是负责协调儿童的社交行为,帮助孩子与他人协作与交往。

作者把另外一种动作——狒狒,比作情绪脑。实际上除了人类,其他哺乳类动物也有情绪脑,比如我们熟悉的猫与狗。也正如上面讲的,狒狒掌管孩子的情绪与社交,并且狒狒不喜欢戴手表,也就是没有时间观念,它活在当下。它与蜥蜴一样,也是时刻在保护我们的安全,遇到危险,会发出预警。一个很形象的画面,狒狒遇到危险,就会捶胸顿足,意图吓退敌人。狒狒也喜欢拉帮结派,毕竟多一人多一分力量,也好生存下来。

孩子因为一些事情失控,此时大脑中的狒狒开始闹腾了,闹腾的方式非常常见,如抢东西、大喊大叫、打人、情绪奔溃、

狒狒情绪发作,作为家长还是老师,要智取,不可强攻。想想好了,现实中,真的有一只狒狒发作了,真的干得过狒狒的有多少人。

既然狒狒代表情绪脑,最好的智取方式就是学会安抚情绪。

书中介绍了一种SAS特种部队育儿法,可以有效安抚发作的狒狒。

S——说出你看到的情况:“我看见你刚刚打了弟弟。这么做不太善良。”

A——跟孩子确认他的感受:“我感觉现在你也很难受。你现在非常非常生气!”

S——及时安抚:“弟弟把你的玩具抢走了,你肯定会不高兴。但是我们不能打人,打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打人不对。”

其实作为老师学会这些安抚方式,也可以极大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因为当你班上的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你有一套安抚模型,繁杂的工作中,你无需多想,直接用即可。

04

第三个脑区就是思考脑,也就是我们的前额皮质,它负责我们的思考与想象,它让我们拥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够产出各种方案去解决各种问题。更关键的是,这个区域还要处理与思考各种抽象、复杂的概念。

作者把思考脑比作一只猫头鹰,猫头鹰常常站在树的顶端,俯视全局,在一个更大的视角思考问题。当危险来临,下面的蜥蜴与狒狒可能早已经慌不择路,但是猫头鹰站得高看得远,它会思考面对当面的危险,是不是有必要那么做,是不是需要看清楚这个危险的利弊。

但是可惜的是,在孩子很小、刚刚进入小学,孩子的思考脑并不发达。

如果把成人的思考脑看做一只成熟的猫头鹰,那么儿童的思考脑就是一只毛绒绒的猫头鹰宝宝,它可能不是很能理解大情感、大概念。

这就不奇怪了,为什么你有时教育学生,讲得满头大汗、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一动也不动。不是孩子抗拒你,对你有想法,有时候是孩子思考脑发展不够,他真的理解不了你跟他描述的抽象概念。

孩子小的时候,你给孩子读绘本,后来大一点,你给孩子读故事。在一个班级,有经验的老师,能不讲道理是坚决不讲的,都是用一个个小故事、身边具体的事情,来与孩子们沟通。

正如我下面这篇推文中写的,具体化方式或者是最好的育人手段。

给孩子做安全教育,这两种方式值得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