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81)

 嘉绒遗民 2023-10-03 发布于四川

    杨泰之,字叔正,号克斋,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161—1230年(约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年。庆元元年类试,授泸川尉。累知普、果二州,皆有异政。理宗时,迁大理少卿,屡发谠论(正直之言,直言)诏直宝谟阁,出知重庆府,主管千秋鸿禧观。泰之著有《克斋文集》及论语解、老子解、春秋列国事目等,凡二百九十七卷,今多佚。

 

《宋史》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杨泰之传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岁。庆元元年(1195年)类试,调泸川尉,易什邡,再调绵州学教授、罗江丞,制置司檄置幕府。吴猎谕蜀,泰之贻书曰:“使吴曦为乱,而士大夫不从,必有不敢为;既乱,而士大夫能抗,曦犹有所惮。夫乱,曦之为也;乱所以成,士大夫之为也。”

    类试(类省试):宋代的省试是由各州或转运司所解送的贡士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礼部试的称谓。省试在春季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省试的主持者由皇帝任命,多以六部尚书、翰林学士知贡举、侍郎、给事中为同知贡举。当然也有例外,宋制,四川地区的贡士不参加礼部试,而就近于“安抚制置司”的考试,因该试相当于省式,故称“类省试”。试毕,中选者可以直接参加殿试。

    吴猎:公元1143年至1213年,字德夫,潭州醴陵人。登进士第。宁宗即位,迁校书郎。累除秘阁修撰,知江陵府。金人犯境,分道夹攻,金人遂去。吴曦反于蜀,又督董逵等解襄阳之围;迁敷文阁学士,充四川安抚制置使。嘉定六年,召还,卒于家。谥文定。下图是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宁宗赵扩。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改知严道县(今四川雅安荣经县)摄通判嘉定。白厓砦(zhài,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将王壎(xūn,同埙)引蛮寇利店,刑狱使者置壎于法,又罥絓余人当坐死。泰之访知夷都实迩利店,夷都蛮称乱,不需引导,固请释之,不听。乃去官。宣抚使安丙荐之曰:“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者毋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召泰之赴都堂审察,以亲老辞。差知广安军(宋朝取“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广安由此得名),未上,丁父忧。免丧,知富顺监(今自贡市富顺县)去官,以禄禀(亦作禄廪,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数千缗予邻里,以千缗为义庄。知普州(安岳县)以安居、安岳二县受祸尤惨,泰之力白丙尽蠲(juān:通“捐”,除去,免除)其赋。丙复荐于朝,召赴行在,固辞。知果州(南充市)踦零钱病民,泰之以一年经费储其赢为诸邑对减,上尚书省,按为定式。民歌之曰:“前张后杨,惠我无疆。”张谓张义,实自发其端,而泰之踵行(仿照实行)之。

    罥絓:罥,juàn:捕捉鸟兽的网;用绳子套。絓,guà:绊住;通“挂”,悬挂。

    蛮寇利店:宋代,叙州(宋政和间改戎州置叙州,治宜宾,即今四川宜宾东北)被列为“上州”,辖宜宾、南溪、宣化、庆符4县及羁縻州30个(羁縻,喻牵制联系之意,藉以形容天子与边疆四裔之关系,羁縻不绝),“控扼石门、马湖诸蛮,号为重地”。马湖蛮在《宋史·蛮夷传四》中被称为 “叙州三路蛮”之一。马湖蛮又称董蛮,居今屏山、雷波、马边一带。唐时属驯、骋、浪、商四羁縻州地,宋承唐制,首领董氏,自称“马湖三十七部落都王子”。嘉定四年(1211年)正月,马湖部落和夷都部落以叙州强迫其贱价出售板材为借口,欲进攻叙州,因道路阻塞不能前进,转而攻打嘉定府犍为县的利店寨(今乐山市沐川县利店镇,靠近马边县)。知寨保义郎改松指挥寨丁迎敌。寨破,改松被俘并被凌迟处死,寨民自投山水而死亡者数百人。马湖部落尽“驱老弱妇女数百人而去”,史称“辛未利店之变”。此后,朝廷不断派兵讨伐,并沿边筑寨防御,以确保嘉定、叙州二府的安全。

    安丙(?~1221),字子文,号晶然山叟,四川广安人。孝宗淳熙五年(1178)进士。宁宗开禧二年(1206),为四川宣抚副使兼陕西河东招抚使。三年,知沔州充利州西路安抚使兼权四川宣抚使,后进四川制置使兼知兴元府。嘉定七年(1214),同知枢密院事,出知潭州兼湖广安抚使。十二年(1219),授四川宣抚使知兴元府兼利州东路安抚使。十三年,以少傅致仕。十四年卒。

    踦零钱(jī línɡ qián):宋时的一种杂税。

    理宗即位(1224年)趣入对,言:“法天行健,奋发英断,总揽威权,无牵于私意,无夺于邪说,以救蛊敝(亦作“ 蛊敝 ”,事情积久形成的弊病),以新治功。本朝德泽,迩来斫丧(zhuó sàng,摧残;伤害)无余,民无恒心,何以为国?陛下以直言求人,而以直言罪之,使天下以言为戒。臣恐言路既梗,士气益消,循循(遵循规矩貌,徘徊不前貌)默默(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逐渐)成衰世(衰落的时代;衰乱的时代)之风,为国者何便于此?”上奇其对,以为工部郎中。其后言事者相继,无所避忌,自泰之发之。迁军器少监、大理少卿。下图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绍定元年(1228)入对,谓:“风雨为暴,水潦(大雨;雨水)溃溢,此阴盛阳微之证。而台臣(谏官)诿曰霅川(zhá chuān,即霅溪,水名,在浙江)水患之惨,桀之余烈(馀威,亦指残留的影响)也。”后又言:“巴陵(今湖南岳阳)追降之命,重于违群臣,轻于绝友爱。陛下居天位之至逸,则当思天伦之大痛。秦邸殁于房陵,既行封谥,又录用其子。今乃曰'不当为之后(立后不当)以贻它日忧’,何示人之不广(气度不大)乎?”又曰:“今日不言,后必有言之者。与其追恤(追卹,谓补行抚恤)于后,固不若举行于今也。”是日,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为书以别丞相曰:“宰相职事,无大于用人有道,去自私之心,恢容人之度,审取舍之理而已。”至官,俗用大变。主管千秋鸿禧观,卒。

    巴陵追降之命:宋理宗(1205-1264)赵昀,原名赵与莒,与宁宗同属太祖后裔,但宁宗属于秦王德芳一支,理宗则属于燕王德昭一支,至南宋后期,两支在血缘关系上已十分疏远。宋理宗本不是皇子,乃一介平民,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了太子赵竑(属于赵德芳一支),将他立为皇帝,使他成为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理宗即位时,假托遗诏,授赵竑开府仪同三司,封济阳郡王,判宁国府。不久,又宣布进封赵竑为济王,赐第湖州,将赵竑赶出了京师。史弥远的废立之举,引起朝野内外的普遍不满。宝庆元年(1225)正月,湖州百姓潘壬、潘丙兄弟及其从兄潘甫闯入济王府,将赵竑带到湖州治所,硬将黄袍加在济王身上。这就是“湖州之变”,也称“济王之变”。下图是连环画《太子惊变——南宋风云录(7)》。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到了天明,赵竑才发现拥立自己的只是一些渔民和巡卒,难以成事,便派人赴临安告发,并亲率州兵讨伐。朝廷派来的军队抵达时,叛乱已被平定。潘甫、潘丙被杀,潘壬逃跑以后,也被抓获,押到临安处死。“黄袍加身”的闹剧就此草草收场。 湖州之变给理宗和史弥远带来极大震动,只要赵竑活着,就是皇位的巨大威胁,若不彻底解决,必将后患无穷。赵竑本来无病,史弥远却派人以给赵竑治病为名来到湖州,逼赵竑自杀,还杀害了赵竑年幼的儿子,并将赵竑贬为巴陵郡公。到了四月,理宗和史弥远为掩人耳目,也为了平息朝野内外的非议,以赵竑病重不治布告天下,还辍朝表示哀悼,又追赠赵竑为少师。第二年7月,理宗又在史弥远的建议下收回成命,将赵竑追降为巴陵县公。下图是连环画《太子惊变——南宋风云录(7)》。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秦邸殁于房陵:宋太祖兄弟五人,老大老幺早死,剩下他和两个弟弟,即赵光义、赵廷美(光美)。976年十月,宋太祖死后,宋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说杜太后临终之际,要太祖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宋太宗,即位后改名炅),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宋太祖之子)。但宋太宗即位后只想传位给儿子,于是他先逼死了宋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然后又借故将秦王赵廷美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古称房陵,今湖北房县),并命人严加监管。赵廷美气愤难平,两年后便死在房州。秦王赵廷美死后,他的十个儿子基本上都被封为公侯,散居各地为官。下图是秦王赵廷美画像。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千秋观:唐贺知章旧宅,在浙江省绍兴县鉴湖边上。其后改名天长观,宋改名鸿禧观,明改名明真观,今称道士庄。

    所著《克斋文集》、《论语解》、《老子解》、《春秋列国事目》、《公羊》、《穀梁类》、《诗类》、《诗名物编》、《论》、《孟类》、《东汉三国志南北史唐五代史类》、《历代通鉴本朝长编类》、《东汉名物编》、《诗事类》、《大易要言》、杂著,凡二百九十七卷。 

 

附:黄宗羲《宋元学案》◆黄氏门人◆大理杨克斋先生泰之传

    杨泰之,字叔正,青神人也,秘阁修撰虞仲子。世有家学,少受业于黄兼山,藏书数万卷,手自■校,卧不设榻者几十年。以躬行自矢(自誓,立志不移),举世声利(名利)无足动心。初以郊恩补官,已而奏名类省试。吴曦叛,先生方摄成都教授,安抚使杨辅集议,先生昌言:“今日之事,当计顺逆,不当计祸福。正名讨罪,曷为不克。不然,愿与阁下死此以报国。”辅不能用,先生致其事而去。曦诛,其事上闻,诏起为罗江丞。吴猎谕蜀,先生上书曰:“吴曦为乱,而士大大不从,必不敢发。既乱而有抗之者,必犹有所惮。夫乱者,曦之为也,乱所以成,则士大夫之为也。”于是安丙荐诸朝曰:“蜀中名儒杨虞仲之子,当逆臣之变,勉有位(居官)者无动;言不用,拂衣而去。使得尺寸之柄,必能见危致命。”诏赴都堂,以亲老辞,特授知广安军。丁艰(丁忧,亦称丁家艰,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免丧(守孝期满,除去丧服)知富顺监,三日即告寮吏(属吏)士民,其勤攻吾之阙,发■粟以济民。知普州。蠲赋二万,减省浮用(浮费,不必要的开支)以输边,又二万,赈贫半之。

    勤攻吾之阙:号召大家不断地、经常地揭露、批评他的过失(“阙”)。

    黄裳:1146-1194年,另一说法卒于1190年,字文叔,号兼山,四川隆庆府普城人(今广元市剑阁县)。他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南宋时期制图学家。精通天文、地理和制图,绘成《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两幅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都堂:唐尚书省署居中,东有吏、户、礼三部,西有兵、刑、工三部,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总辖各部,称为都省,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宋金沿之。

    安丙再荐之,召赴行在,而先生固辞。知果州,减浮费以苏民困,如普州时,一切礼馈,贮之库,以赈贫。宝庆二年,再召入对(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首请“法天行健,奋发英断,总揽威权,无牵于私意,夺于邪说,以救蛊敝。”次谓:“本朝德泽,迩来斲(同斫)丧无余,民无常心,何恃为国。”次论:“陛下以直言求人,而以直言罪之,言路益梗,士气益消。”上奇之,除工部郎中。时真、魏(真德秀﹑魏了翁)诸公方相次去国,人方缩舌,而先生自远方来,首及之,言事者稍吐气。已而又轮对(轮当面对。宋制,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谓之“轮当面对”),言:“三十年闲,士大夫之说有三,为安静,为用中,为更化(改制,改革)安静则苟偷也,用中则模棱也,更化则纰政尚多,何更之有!”又谓:“兵端作于开禧之初,民力未困,故常心未失。今民力已穷,常心丧矣。”识者以为笃论。迁军器监,入对,谓:“去岁风雨为暴,水潦溃溢,此阴盛阳微之征。而台臣诿曰霅川水患之惨,桀之余烈也。呜呼,尚忍言哉!”又言:“疫气(疫病)偾作,盗贼肆行,淮、楚之间,狐狸跳梁,征状日异,不可谓细故(琐事)也。愿进君子,退小人,一扫贿赂贪墨之习,而为礼义廉耻之归。”上首肯之,除大理少卿。先生遂申前说,谓:“巴陵追降之命,重于违群臣,而轻于绝友爱。不思天伦之至痛,乃曰:'不当立后,以贻他日忧’,何示人之不广乎﹖”又曰:“今日不言,后必有言之者。与其追恤于后,固不若举行于今也。”下图是史弥远。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初,先生三被召,再申命,四辞不得,乃至。甫三月,即求归,未得。是日,诏以直宝谟阁、知重庆府。先生遗书宰相,谓:“吕夷简末年,孙沔上书,谓'天下将有土崩瓦解之势,是张禹不独生于汉,李林甫且复见于今’。”又引其先相国越王事勉之,闻者为之变色。先生尝以宰相生辰寿之诗,有云:“潭潭(深广貌,也形容鼓声)仗台鼎(古称三公为台鼎),既阅二十年(史弥远,1164-1233,字同叔,在宁宗、理宗二朝为相二十六年)。治效何悠悠,民瘼(mín mò:民众的疾苦)殊未痊。近甸(指都城近郊)饥馁接,三垂(三边,指东、西、南或东、南、北三方边疆)烽火连。人意(人的意愿、情绪)苦不纾,生理(生存的希望,生计)绝可怜。”先生之得罪于权相者非一,而独免于祸,则亦幸也。其治重庆,岂弟(和乐平易)如普、果二州时。期年(一年)乞归,先生时已病,道卒。

    张禹:?—前5年,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人。成帝即位,拜为诸吏光禄大夫,领尚书事。河平四年(前25)为丞相,封安昌侯。鸿嘉元年(前20年)致仕还乡,虽居家仍参与国家大政的制定和实施。下图是张禹。

杨泰之——眉山历史人物(67)

    吕夷简:978-1040年年,字坦夫,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宋代著名政治家。真宗年间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立,任宰相。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北宋国内国外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宋代名相之一。

    孙沔:996-1066年,字元规,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真宗天禧三年(1019)进士,补赵州司理参军。仁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因事坐废。英宗即位,起知河中府,改知庆州。治平三年,徙延州,道卒。

    所着有《克斋集》百卷、《大易要言》二十卷、《论语解》三十卷、《老子解》二卷、《杂着》五卷、《类集经史》百余卷。南轩(张栻)私淑之传,以先生为第一。《宋史》列之《儒林》,而不知其源流所自,且于其大节,亦尚未详,为可惜也。 

    私淑: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师的,称之为私淑。

附:《宋史·杨泰之传》译文
    杨泰之,字叔正,眉州青神人。年少时立志苦学,有将近十年时间他睡觉不设床榻。庆元元年参加类试,调任泸川尉,后改为什邡尉,又调任绵州学教授、罗江丞,制置司置幕府。吴猎宣谕蜀地时,杨泰之给他致信说:“假如吴曦叛乱,士大夫不会听从,那么他一定不敢;既已叛乱,而士大夫能够与他抗争,他还有所畏惧。叛乱,是吴曦所为;而叛乱所以得逞,是士大夫所为。”
    改任严道县知县,摄嘉定通判。白厓砦守将王壎招引蛮人侵掠利店,刑狱使臣将王壎诉诸法庭,又牵连其他的人罪当论死。杨泰之察访得知夷都实际上靠近利店,夷都蛮人作乱,不需要接引,坚决请求释放王壎等人,他的建议不被采纳。于是罢官而去。宣抚使安丙举荐他说:“蜀中名儒杨虞仲的儿子,在逆臣发动叛乱时,劝说执政的人不要妄动;他的建议得不到采纳,于是拂衣罢官。假如他获得些许权柄,一定会临危受命。”皇帝召杨泰之到朝廷参加审议,他以双亲老迈辞却。差知广安军,还未赴任,遭父丧。服丧完毕,知富顺监。之后辞官而去,把几千缗禄钱发给邻里,又用几千缗禄钱建立了义庄。知普州时,因为安居、安岳二县受祸惨烈,杨泰之极力请求安丙全部免除他们的赋税。安丙又向朝廷举荐他,皇帝召他赴朝,他坚决辞却。后来知果州。踦零钱侵害百姓,杨泰之用一年经费的赢余为各县邑减税,此法上报尚书省,于是成为规定。百姓歌颂他说:“前张后杨,对我们恩惠无疆。”张指张义,由他发端,而泰之继行其后。
    宋理宗即位,杨泰之急促入朝论对,说道:“效法上天推行天道,奋发有为,英明果断,皇帝总揽威权,不为私意牵绊,不为邪说夺志,拯救危弊,刷新治业。本朝的恩泽近来丧亡,所剩无几,百姓没有恒心,将凭什么治国?陛下以直言敢谏为标准求取人才,却因为直言而得罪,使得天下人以进言为戒。臣恐怕言路堵塞之后,士气会更加消沉,众人都唯唯诺诺,默默无闻,逐渐形成衰世之风,治理国家的人为什么要安于这种状况?”皇上认为他的论对很奇异,让他任工部郎中。后来论说政事的人相继不绝,都无所避忌,这种情形是由杨泰之发端的。后来升官军器少监、大理少卿。

    绍定元年入朝论对,说道:“风雨暴虐,洪水泛滥,这是阴盛阳衰的象征,可是台臣却推诿说霅川水灾的惨烈,是桀的余孽造成。”后来他又说:“巴陵追降的诏命,把违背群臣看得很重,而轻易地割断了友爱之情。陛下居于至逸的天位,应当思念天伦有失的深痛。秦侯死于房陵,既已施行了封谥,又录用了他的儿子。现在却说'不应当为他立后,以遗后患’,为什么要向世人展示自己促狭呢?”又说:“现在不说,以后一定有人来评说。与其等到以后来追封,当然不如现在就进行封赠。”这一天,诏直宝谟阁、知重庆府。他写信告别丞相说:“宰相的职责,没有比用人之道更重要的,去掉自私之心,恢宏容人的气度,审明取舍之途。”到任后,风俗大变。主管千秋鸿禧观,,去世。
    著述有《克斋文集》、《论语解》、《老子解》、《春秋列国事目》、《公羊、穀梁类》、《诗类》、《诗名物编》、《论、孟类》、《东汉、三国志、南北史、唐、五代史类》、《历代通鉴本朝长编类》、《东汉名物编》、《诗事类》、《大易要言》、《杂著》,共二百九十七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