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新用户5082D67s 2023-10-03 发布于河北

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否pǐ卦,乾上坤下,又称天地否卦。否卦结构正与泰卦相,卦象表示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互不相通,天地闭塞,万物咽阻,所以卦名为否。否,由不和口字组成,不,没有链接,不通。口,不同的意见从口而出。”否”的一层意思是:闭塞不通,天地不同不能生万物。另外一层意思是,指阻挡物。如地痞,兵痞,文痞等。

卦辞

经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传文: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闭塞之世,人道难通,不利于君子守正,阳刚离开,阴柔到来。

《彖辞》说:“闭塞时,不利于行人之道,不利于君子守正。阳刚离开,阴柔到来。”这是天地不交合,万物不相通。君臣互不交流,国家混乱。阴柔在内而阳刚在外,柔顺在内而刚强在外,小人在内而君子在外,所以小人得志,小人之道增长,君子失势,君子之道消减。

《象辞》说:天地不交合,就是否卦。这时候,君子必须用节俭的品德来躲避灾难,不可贪图荣华富贵和俸禄。

爻辞

初六:

经文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传文:《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拔茅草时,连根带出一大把,表明守正吉祥,亨通。

《象辞》说:“拔茅草带出同类,守正吉祥”,这说明愿意集结众人,忠心为君。

六二:

经文: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传文:《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包容承受,这对小人来说是吉利,君子要安于闭塞(独善其身),才能亨通。

《象辞》说:“君子要安于闭塞(独善其身),才能亨通”,是因为大人与小人不同类。

六三:

经文: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厨中有美味(喻贪恋权势富贵)。

《象辞》说:“包羞忍耻”,是因为德不配位,居位不适当。

九四:

经文:有命,无咎,畴(chou)离祉)。

传文:《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有天命保佑,可以没有灾祸;众人依附同享福祉。

《象辞》说:“有天命保佑,没有灾祸”,因此矢志前行。

九五:

经文:休否,大人吉(1),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传文:《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闭塞的状态结束了,大人吉祥,但是心中仍然要警惕“否运”所带来的危亡,要把这种警示系于桑树枝上,时刻警醒。

《象辞》说:“大人的吉利”,在于他的德才配位,中正得当。

上九:

经文: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译文:闭塞的局面终有倾覆,有起先闭塞,才有最后的欣喜。

《象辞》说:“闭塞最终要被倾覆”,怎么能长久呢?

名言警句:

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象传》)

译文:君子以节俭为德而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2、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周易·䷋否·彖传》)

译文:君子之道减弱,小人之道便增长,比喻此消彼长。

成语

1.独善其身:小人盛道之时,君子要独善其身,不可与其同流合污,用勤俭之德处事,不可贪图富贵,以免惹祸上身(《象》曰: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2.居安思危:不利的情况结束后,也不可以盲目乐观、高枕无忧,要时刻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3.否极泰来:否极泰来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即使身处艰苦的环境之中,也要坚持理想,不轻言放弃,这样才能铸就成功(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否卦故事
否卦指处于下层的志士受君王重臣之意去清理君侧。《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义士驱逐董卓的故事,可说明初九爻爻义。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董卓

东汉末年,汉灵帝尊信张让等十常侍,朝政腐败,以致天下人心思乱。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为杀尽宦官,听取袁绍的建议,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就已被宦官诱杀,袁绍等人带兵闯入皇宫大杀宦官。但此时,董卓已经带着强兵悍将来到京城,从此开启“挟天子以令诸侯”模式。对于董卓的骄横跋扈,袁绍、曹操等人气愤不已。董卓进京后,对曹操的态度是拉拢,但是曹操却认为董卓倒行逆施,不想和他一起共事,于是就实施“孟德献刀”刺杀董卓,失败后离开京城。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孟德献刀

曹操最后顺利的逃到了陈留(现在的河南开封),随即散尽家财,同郡的陈留孝廉卫兹也散尽家财帮助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聚集了五千人,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曹操正式发布讨董檄文,各路诸侯接到檄文后纷纷响应,最后十八路诸侯义士齐聚洛阳,商议进兵良策。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袁绍

十八路诸侯加上刘备第十九路义士,要知道刘备身为皇亲国戚,都算不上诸侯,刘备当时不出名,被视为“”编履小儿” ,他带着关、张和众义士加入盟军后,军衔很低的,连板凳都比他人要小,是由于自己的兄弟关羽斩了华雄之后,才被其他诸侯重视。

河内郡太守王匡说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曹操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最后,袁绍在一番假意推脱后,接此大任,开始发号施令。关东各方群雄见此,皆推举袁绍为盟主。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袁绍为盟主

诸侯们本就没有讨董的想法和意愿。当诸侯联军集结时,他们名义上是为了兴复汉室、铲除国贼,但其实说到底,大部分诸侯实际上并不是为此而来。袁术在讨董的数年后便自立为帝,可见其心中根本没有汉室。本来就没有汉室当回事,他参加联军,真正目的不是讨伐董卓,而是为自己赢得名誉上的积累。

诸侯们没有竭尽全力。不仅仅是畏惧吕布、畏惧董卓的西凉铁骑,诸侯们还相互提防,担心被同盟军背后捅上一刀。你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占地。你在疆场驰骋,我在背后算计。诸侯们大部分都有给自己留有空间。袁绍看到华雄时,感叹大将颜良和文丑,把自己的心思明明白白地摆了出来。

讨董联军的失败完全在意料之中。诸侯们外防董卓剿灭,内防友军加害。他们既要有忠君爱国的姿态,又要保证自己不受董卓制约,还能趁机发展自己。

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此次战役,虽然名义上是联合讨伐,实际各群雄却互相估量对手、保存自身实力,为此结下不少仇怨。联盟中两个最有人望的群雄袁绍、袁术反而是最先挑起内斗的人,袁绍首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与公孙瓒开战。而袁术拥有南阳,与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交恶,其麾下在讨伐董卓中威名远扬的孙坚在攻打刘表时中伏战死。其后袁家两兄弟决裂,形成中原混战。其后,曹操因私怨进攻徐州陶谦;刘岱、桥瑁、张杨等较弱势力也纷纷明争暗斗;及孙坚部下拥立孙坚长子孙策亦进攻江东各地,割据一方。由于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奸臣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戮也已经无人能管束,甚至再也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三国割据战乱弱肉强食从此全面展开。

诸侯各个都怀私心,没能团结协作,加上袁绍这个盟主能力有限,所以讨伐董卓联军最后成了诸侯各自分道扬镳,联军瓦解。最后经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只剩下打着还算正义口号的魏蜀吴。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曹魏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刘备打宗室牌匡扶汉室清君侧,孙吴举贤任能,义保江东。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有道是:乱世能出英雄,守正方可亨通。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话说周易二十七——否卦(天地否、不交不通)(第12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