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玻璃究竟是谁先发明的呢?石英能制造什么?玻璃,和陶瓷器。

 盛江河 2023-10-04 发布于江苏

2020年05月02日 夏历四月初十日 周六

玻璃究竟是谁先发明的呢?石英能制造什么?玻璃,和陶瓷器。

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中国出土文物的琉璃器都不能是中国本土产的,虽然经过一部分专家研究才抢回来铅钡玻璃的发明权,但更多的琉璃器都是外来的,也“必须”是外来的。

因为“玻璃”这个东西,关系到西方的独立自主性,关系到西方用“玻璃”才有了现代科技的谎言。只有当玻璃“必须是西方发明的”、“中国琉璃器是外来的技术”以此证明中国“自古不会制琉璃”,结论“玻璃带来西方现代科技”才能成立。

意思是告诉所学者:西方“独立”的现代科技首先从会制造玻璃开始..........而中国没有制透明高温玻璃的技术,潜台词是满清之所以落后没有工业革命,中国古代落后,就是缺乏“发明玻璃”的技术导致没有现代科技。

我们先看看,今日的玻璃的主要配方包括基本原料、助溶剂和着色剂。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约占40%以上。

助熔剂多种多样,区分不同类别的玻璃就是以此为划分依据,它包括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铅、氧化钡、氧化钙等。

着色剂是利用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不同显色性,根据所需成品颜色而选用的各种元素,如铜、铁屑、画碗石、赭石、锰等。

除这三部分之外,玻璃配方还包括脱色剂、澄清剂、乳浊剂等,它们共同决定了成品玻璃的表面颜色、光洁度和透明性等性质。

请注意:在玻璃配方中主要提到基本原料、助熔剂、着色剂这三种,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关于玻璃起源之一是“陶瓷烧制说”。没错,陶瓷烧制时有一种方式也会用到以上配方,这个问题我们稍后会详细谈到。

目前有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古代玻璃不同于西方玻璃钠钙玻璃的品质和体系,中国玻璃化学成分不同,大多属于铅钡玻璃。

以下是大多数的官方观点:

从总体上说,古代中国琉璃似乎并无一个统一而稳定的配方,但在具体的朝代确又存在着相对稳定的配方。根据配方的不同,中国古代玻璃可以划分为铅钡玻璃、高铅玻璃、钠玻璃、钾玻璃、钠钙玻璃等几类。

铅钡玻璃是助熔剂采用氧化铅和氧化钡的玻璃,是中国最早的玻璃品种,流行于西周至汉代。随着时代的演进,氧化钡的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高铅玻璃的助熔剂成分主要是氧化铅,并且不含氧化钡,有时候氧化铅含量可以高达60%,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时期。

钠玻璃助溶剂成分主要是氧化钠,且不含钙,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

钾玻璃的助溶剂成分以钾为主,是中国自产的一种玻璃,最早出现于汉代,在宋代较多,至清代时仍有,而且多在南方地区,如云南、广西等地生产,有人称之为“南海玻璃”。

钠钙玻璃的助溶剂成分为氧化钠和氧化钙,一般认为中国不生产,都是西方舶来品。真的是这么回事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的玻璃知识,以后进行相关分析。

除以上所介绍的几种玻璃之外,还有钾钙玻璃、钾铅玻璃、钠铅玻璃、铅钠钙玻璃和钾铅钠玻璃等等,品种繁多,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基本上是上述几大类玻璃品种的派生品,因此,其流行时间及特点更加复杂而不确定。

中国已知的古玻璃制造配方有五种:铅钡、高铅、钠碱、钾、钠钙等。不同地域的加工制作也会添加一些特殊的着色物质,工艺配方不稳定。

据说,西方的钠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的熔点是1700°c,这个温度在早期古代的冶炼烧炉是达不到的,所以必须借助助燃剂来降低石英的熔点生产玻璃。(即便如此,也需要高温窑炉才能达到如此高的温度,不是吗?那么,西方有吗?)

据说,埃及及两河流域一直沿用天然纯碱(钠)加石灰(钙)作为助燃剂,称为“钠钙玻璃”。(那么,古埃及到今天会使用碱和石灰做什么用途呢?)

好了,根据以上叙述,我们重点关注一下钠钙玻璃成分中的石英,还有制造方式:纯碱和石灰。一直以来的宣传都是说中国人不会用这些配方及方法制造玻璃。可否理解为,古代中国人不会烧制石英,也想不到用纯碱和石灰制造钠钙玻璃?

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来分析验证,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不同角度的去了解验证这些说法,一边来学习认识中国人的琉璃。

在之前的文章《“眼镜”与“望远镜”的中西发明说法》里提到玻璃其实是陶瓷器上的颜色釉,但偏偏西方不会烧制瓷器,为何却说先拥有制造玻璃技术,还说什么给中国“传入钠钙玻璃品”,甚至“送”望远镜眼镜之类的光学仪器呢?

据说,玻璃最初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在商代的时候中国汉族人就制造出了无色玻璃。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18世纪,为适应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紫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紫色。

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熔制玻璃需要1500度,因为有些原料需要如此高温度才能熔化,以及排除刚形成的玻璃液中的气泡(CO2)

西方真正获得制瓷技术,是由汉名为殷弘绪(1664年-1741年)的传教士从中国景德镇盗取的,它是天主教耶稣会法国籍传教士,也是工业间谍。他曾在景德镇居住过7年,1712年他写信给法国的传教士,详细地介绍了瓷器的原材料和瓷器的制作方法,从而使法国人在法国本地仿造出瓷器。以后又传遍欧洲各地。

关于玻璃与瓷器,今天的专家已经发现两者存在关系,烧造过程都要使用到“火”,不然想要制造与此相关的器具生活用品,那就是奢谈啦!

看看烧砖需要达到600℃,炼铜需要达到1100℃,炼铁需要达到1500℃。

在中国古代多是青铜器,因为青铜相较于红铜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例如:

1.熔点较低(红铜的熔点为1083℃,若加锡15%,熔点即降低到960℃);

2.硬度较高(红铜的硬度为35度,若加锡9%-11%,硬度即增高到70-80度),适宜于铸造。

所以,在中国青铜取代了红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青铜通过加锡降低了熔点,但依然要先过高温窑炉这一关。

其中,铅钡玻璃烧制温度低、不耐高温,而钠钙玻璃烧制温度高,需要达到1550~1600℃高温熔融、成型。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不会烧砖制瓷的西方,为何会烧制高温的钠钙玻璃呢?懂得烧砖制瓷的中国,高温理应不成问题,为何却说不会烧制高温玻璃,这难道不令人感到奇怪吗?

那么古代是怎么发现并且制造出玻璃来的呢?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陶瓷器上的釉就是玻璃,釉是怎么发展成玻璃的呢。

关于玻璃的起源,一说是青铜器冶炼的副产品,即“青铜冶炼说”;一说是釉陶烧制的意外发现,即“釉陶烧制说”。这两种起源说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两者究竟是对立的,还是只能选择其一,亦或者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呢?

是否说早期的玻璃来源于青铜冶炼的副产品,而发展到后期,则是颜色釉陶瓷的副产品。这两种不同的起源,也就导致了不同种的玻璃出现了呢?

我们在之后的文章里会陆续讲到,请我们一起来慢慢了解学习吧。

低温釉陶瓷器与铅钡玻璃(釉陶、铅、硝石)

我们之前讲到了钠钙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哦,石英除了能够制造玻璃以外,还能制造什么呢?没错,陶瓷器。

陶器的制造原料是粘土矿物,它的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以及少量的云母和赭土。中国陶器出现也正是开始新石器时代始的重要标志之一。陶器是怎样发明的?有各种各样的推测,但无论如何,拥有完整的制陶经验,也是需要经过漫长岁月的。

古人把粘土坯放入烈火中焙烧,达到一定温度时,泥坯中的长石石英等成分就会起反应,生成少量的玻璃相,这些玻璃相再把其他成分粘结起来,就形成一个烧结的整体,一种新的物质。烧结所需的温度与粘土的成分有关,对同一类粘土,焙烧温度越高,当然烧结程度也越大,也更加坚硬。所以原始陶器是人类利用火,通过火改造自然,制造出的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堪称人类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史前时期的住居一般为土木结构。夏商时开始用版筑、土坯筑墙。商王武丁的大臣傅说,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地方从事版筑,被武丁起用,故以傅为姓。

在武丁的伯父小辛和父亲小乙的时候,殷商已经很衰败了,武丁即位后,想重振殷商,但是没有贤臣辅佐,所以他三年都不说话,国事都交给冢宰来管理,自己则观察国风。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贤人,说:“我是一个囚徒,姓傅,名说。天下如果有能找到我的,就会知道我不仅仅是个囚徒了。”武丁醒来后分析:“傅”是辅佐的意思,“说”是欢悦的意思,天下是不是有一个人,既能辅佐我又能让百姓欢悦呢?于是就让画工根据梦中的印象画了图形,派人到处寻找,结果在北海附近的虞、虢之间的傅岩找到了一个叫说的囚徒,和图画很像。

说本来是个很有才能的贤人,隐居在傅岩,因生活穷厄,就自卖自身,住在北海之州的圜土(监狱)里,穿着粗麻布衣服,带着索链,在傅岩筑城以求衣食,《韩非子·难言》说“傅说转鬻,舂于深岩以自给”就是这个意思。

《尚书·说命》的《孔传》认为是虞、虢之间的傅岩本是交通要道,因为涧水经常泛滥冲坏道路,所以需要发动囚犯刑徒修筑,傅说是当地的隐士,也自愿和刑徒一起筑路,目的就是能吃饱肚子。说被带到商,武丁见了他,和他交谈了一番,认定他就是梦中的那个贤人,就起用为相,结果殷商因此重新振兴起来。

《史记·殷本纪》认为傅说原无姓氏,唯名“说”,因为他是在傅岩这里被找到的,所以就以“傅”为他的姓氏,称为“傅说”。

从夏商时期,中国人就以版筑墙。这种版筑墙浑然一体,结实异常。十六国夏国统治者征发十万人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版筑墙干后,锥子根本插不进去。

说起来所谓的古埃及金字塔曾经说过石头造的针都插不进去,如今发现不是真石头,缝隙也是很大。真正能做到墙体浑然一体的倒是中国的版筑墙啊!

西周时的瓦,只用于宫殿的屋脊。春秋时,砖瓦大量使用于各国的宫殿了。《左传·隐公八年》有“盟于屋瓦”的记载,战国时的考古遗址均有瓦砾、瓦当出土。

《太平御览》卷七六七《杂物部二》引《尔雅》曰:“瓴(ling)谓之甓(pi)(砖也,今江东呼甓)。”引《古史考》曰:“乌曹氏作砖。”“夏世昆吾氏作屋瓦。”

引《庄子》曰:“师旷为晋平公作清角。一奏,有云从西北起。再奏,大雨大风随之,裂帷幕,破俎豆,堕琅瓦。平公惧,伏于室内。”

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的墙壁,下面用版筑,上面用土坯。房柱的基础有的已使用柱石。这样能加高墙壁和房屋,使其更加宽敞。制砖、瓦也从烧陶业中分化出来。

中国新石器时期就有瓦了,史书说“皋陶上瓦”。2009年9月,陈仓区桥镇村发现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瓦。

图 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瓦01

图片

图 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瓦02

图片

我国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建筑用瓦就出现了。砖也是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在建筑上。

陕西省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在陕西岐山县赵家台曾发现一批西周时期的空心砖和条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砖。空心砖呈长方形,中空,外面拍印细绳纹,制作规范方正,长1米,宽0.32米,厚0.21米,壁厚0.02米,一端有口,另一端封堵。经考古学家现场勘察鉴定,确认出土空心砖的灰坑为西周时期标准灰坑。

中国建筑陶器的烧造和使用,是在商代早期开始的,最早的建筑陶器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又创新出了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

秦代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混战的局面,到了汉代,社会生产力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突飞猛进。

所以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秦汉时期建筑用陶在制陶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图 ▲精美的东汉双龙画像古砖

图片

红砖、青砖

从制造工艺来说,青砖和红砖好像差不多,因为都是用黏土烧制,但是也有很多不同。

红砖烧制后之后,砖窑中有空气流通,砖中的铁在高温中完全氧化呈现红色,便成了红砖,红砖属于风冷。

而青砖属于水冷,就是要浇冷水使之冷却,这种冷让砖变成青色所以不同于红砖,其实就是让烧制青砖的泥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反应而成的颜色。

明代《天工开物 陶埏》记载了制作砖瓦的技术,包括红砖和青砖:在天工开物中制作青砖青瓦叫做「下水饮窑」,古人通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利用「下水饮窑」这个创造性的发明,创造缺氧环境,就是往高温的窑内慢慢注水,创造高温缺氧环境,防止二次氧化,砖坯在密封的窑内经水蒸气作用形成颜色均一的青砖。

中国的在战国时期有了青砖,而红砖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因为质量差,比不上青砖,甚至比不上夯土,所以,中国古代很少红砖建筑:

  青砖比红砖结实多了。古建筑采用的青砖,硬度、强度都远远大于红砖,青砖密度高,不变形,抗冻性能好,抗氧化,防水泡,耐磨损,抗风雨剥蚀,千年不腐。

  而且青砖透气性极强、吸水性好,能够保持室内空气湿度。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几千年仍保存完好,就是青砖性能优良的最好证明。

  手工烧制青砖的过程。先找合适的耕地,粘土层要厚,一般这样的地肯定都是上好的耕地。去除上面一些稀泥后,挖取粘土运到一个大池子里。

  按比例加水后,把牛赶到大池子里不停踩踏,这和做泥塑的时候不停的摔打泥土去除杂物和气泡,增强粘性的效果是一样的。

  踩得差不多了,人跳到池子里踩一遍,捡出一些踩到的石子。

  然后把粘土放入砖模,挤压成型。把砖坯晾晒到特定程度后,入砖窑烧,烧好后浇水冷却,闷窑,促使砖内的红色高价氧化铁还原成青灰色的低价氧化铁。

  烧窖的时候,得日夜盯着,不能睡觉,否则一个瞌睡就会毁了一窑砖。

  青砖棱角分明,砌墙线条分明,白灰勾缝后非常漂亮。但是,耕地的粘土层只有一两米厚,烧制青砖取粘土,会毁掉许多农田。

  而且烧制时做窑、烧窑、闷窑的工艺都很复杂;能耗高要烧掉大量的木柴;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为了保护耕地,政府限制砖窖厂从耕地取土,很多砖窖厂这才改成烧红砖。

  红砖以山上的红粘土为原料,经过粉碎、混合后,以人工或者是机械压制成型,干燥之后用大火把砖坯里里外外烧透,再熄火让窑和砖冷却。

  因为窑中的空气比较流畅,并且氧气充足,最终砖坯的铁元素就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所以它的颜色是红色的。

  红砖的生产工艺比青砖简单,并且可以机械化生产,它的生产效率也很高,被应用得非常广泛。

  但是红砖的表面坑坑洼洼,满是气孔,一抓就簌簌掉渣。一车红砖倒地上,棱角齐全的找不出几块。红砖举到一人高,放手落地上基本上会摔碎,而青砖用力摔也只会断两截。所以现在表演单手劈砖的民间高手都用(特制的)红砖。

  红砖不耐水泡,洪水中红砖砌的房子只比土墙好点,被水泡的时间一长,容易垮塌。红砖还不抗冻,容易冻裂,容易被风雨侵蚀,所以现在红砖加钢筋水泥盖的房子都只能用几十年。

有专家认为。发现陨铁比发现地球上的铁矿石机率小的多。古人在制作陶器时也可以发现铁矿石。因为古代陶瓷制作流程包括除去原料中的铁,而现代也还是利用磁铁除去陶瓷原料中的铁。否则陶器烧成后,其中铁的成分就会变成黑褐色的斑块,影响陶瓷质量。

陶瓷器——釉砂玻璃

商周时期,人们主要的日常生活用具仍然是陶器。商代除了大量烧造灰陶以外,还烧造出精美的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约在商代中期出现了原始瓷,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陶瓷生产更加专业化,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在南方获得普遍发展。秦始皇兵马俑充分体现了秦代高超的制陶水平和精湛的雕塑艺术。

西汉时期北方发明了低温铅釉陶,为以后低温釉彩的发展奠定了工艺基础。东汉时期真正瓷器烧造成功,这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之一。

现代出土的低温铅釉陶器都是陪葬用的,它的着色剂也是氧化铁,因而最早的是低温黄釉,铅黄釉、铁黄釉。

釉陶最早以铅釉陶的形式出现在中国汉代。而对其工艺来源,至今说法仍不统一。

在低温铅釉陶器出现以前,中国陶器存在以漆绘涂饰的装饰手法。另据马王堆汉墓中出土实物,在西汉初期曾出现过以锡在陶器表面装饰的工艺。

多数学者认为汉代的铅釉陶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商代开始到西周时期的早期青瓷是以氧化钙为助熔剂,而以氧化铁为呈色剂,加之战国时已经掌握了把铅变为碱性碳酸铅的技术用于制造妇女化妆用的白粉,因此认为汉代低温铅釉陶器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高温溶结的釉滴形成了最早的玻璃体。当时人们用陶质的坩埚、土釜或平敞的粘土炉子来氧化焙烧方铅矿以制取铅,这样,当氧化铅生成后,一旦与陶质埚、釜内壁的粘土成分接触,只要器壁温度达到900℃左右,就会在埚、釜壁上生成一层铅釉。

有学者曾就此做过模拟实验,结果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陶瓷的釉料成分与玻璃本质相同,釉料在烧制过程中熔融流离的釉滴,启发了工匠们制成近玻璃态物质如釉砂、玻砂或琉璃。从西周早期与玉石同类器一起出土的各色釉砂,就可以想见当时人们对仿制宝玉石的渴求。([于国成,“也谈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玻璃与搪瓷》,1987年第4期,第54页。])

古代中国喜欢玉石之美,这种玻璃釉的光泽有类玉石,使得古人有意识地尝试用铅矿煅灰与粘土或石英砂一起熔炼。结果,用石英砂炼制得到的成品质地润泽,光洁晶亮,就此得到了正式的原始玻璃配方。故琉璃也称“璆琳(qiú lín泛指美玉)”或“陆离”。

此处证明了陶瓷器的釉料与玻璃存在一定关系的,符合了琉璃起源“釉陶烧制说”,又从低温釉陶瓷器的烧制得到铅钡玻璃获得证明。(又有证据显示低温釉陶出现的更早,商周时代已经有了。)

而通过对出土玻璃实物的成份检测,推测其制造工艺,已得出了中国古代在战国时代就已制造铅一钡玻璃的结论(张福康等.“中国古琉璃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3:(1).)。

这一点也从目前考古收获和存世实物可以得到验证,例如:

1965年从河南郑州商代墓中出土了一只青釉印纹尊,经我国考古学家们鉴定:除口部和肩部施有薄釉外,上面并有五块深绿色厚而透明的玻璃釉。

1954年至今,出土的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玻璃相硅酸盐制品主要器形有珠、管、环和贝,成型工艺采用的是衬芯捻绕法和粘珠点滴成形法,这种简易原始的工艺与制陶的塑性成形相似。

图 宝鸡弓鱼国西周墓地出土串饰,其中灰蓝、灰绿色料管即釉砂制品

图片

以上出土的商周釉陶器也证明了玻璃和釉陶器玻璃釉有着极大的关系。

铅釉陶——→中国琉璃(铅)

铅釉陶,当看到铅釉陶中的“铅”字名时,就觉得这一定是中国琉璃的起源之一,因为自然而然的联想起同有“铅”字的铅钡玻璃,那么铅釉陶到底和铅钡玻璃是不真有关系呢?这只是猜测,还需要接下来继续验证,如果是的话,就符合“釉陶烧制说”的玻璃起源了。

在古代华夏还非常重视冶炼金属铅,制造有铅丹,化妆傅粉也用过铅粉,那么铅钡玻璃还可能是青铜的副产品,那就属于“青铜冶炼说”起源了。(这在之后的专门章节会讲到。)

釉陶发展到汉代,出现了铅釉陶,它的发明有两种可能的途径。

一种说法是铅釉陶在“中国早期琉璃制作的基础上琢磨出来的,因为中国传统琉璃就是以PbO为助熔剂烧成的,铅釉成分与它相近,而这种玻璃正出世于战国末或秦汉之际”;

但是,我觉得这种描述是错误的,是相反的。应是这样说:中国早期琉璃应该是在铅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才能使得中国铅钡玻璃也以PbO为助熔剂烧成的,铅釉陶和铅钡玻璃的出现时间也接近,成分也接近,都是出世于战国末或秦汉之际。

因为只有在铅釉陶上面烧制出玻璃釉相,才有可能据此制造琉璃。如果先会制造琉璃,并不意味着一定掌握制造釉陶器甚至瓷器的技术,尽管两者技术有一定关联,但是显然是以制陶瓷器技术为主的。因为陶瓷器有上釉的需要,经过高温烧制才使得黏土里的长石石英融化成玻璃相。

另一种可能是铅釉陶受到在汉初兴起的炼丹术活动中的直接启示,中国炼丹术初期的反应器是涂布黄丹(PbO)的土釜,它在长时间焙烧下表面就会生成一层铅釉。但这还都是推测。这种铅釉陶大约出现于汉宣帝时期的陕西关中地区,到东汉时期才有普遍的发展。

铅釉是以黄丹或铅粉〔PbCO3·Pb(OH)2〕为助熔剂,与石英粉或白粘土混合后制成陶衣浆,在大约800℃的窑温下即可烧成。相对于石灰釉,它被称作“低温釉”,一直是我国别具特色的传统低温釉。

在初创时期,陶工便往这种釉料中有意地掺加了着色剂,当时利用的着色元素还只有铜和铁,即往陶衣浆中添加少许孔雀石粉或赭土。当釉陶在氧化焰中烧成时,Cu(Ⅱ)便使釉呈深绿色,Fe(Ⅲ)便使釉呈黄褐或棕红色。其中的铜绿釉,是我国陶瓷史上开放出的一朵瑰丽的花朵。它不仅有翡翠般的美丽,而且釉层清澈,平整光滑,光彩照人,是我国人工有意识地制作颜色釉的先声。

看到了吗?铅釉陶烧制过程中有石英、着色剂以及助熔剂,过程是和现在的玻璃配方差不多的,区别可能是配方不同。

低温铅釉陶→低温铅钡玻璃

在汉墓中出土的铅釉陶是纯系随葬的明器,所见作品除了鼎、盒、壶及仓、灶、井的模型外,还有水碓〔dui对,舂米用具〕、陶磨以及家畜圈舍、楼阁、碉楼等大型建筑模型。

汉代釉陶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低温铅釉陶器”,在我国釉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铜釉陶器,最早出现在关中地区,其工艺后来向甘肃、河北甚至江西等南方地区传播,并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西汉釉陶多为以铁为呈色剂的黄褐色釉,西汉末到新莽时期出现褐黄及绿色的复色釉陶,到了东汉铅釉色调则以绿色为主流。

黄釉

黄釉是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也称铁黄,有高温与低温之分。

低 温 黄 釉

一种用低温氧化焰烧成的、含铅量很高的透明釉,即铅釉,最早出现在汉代陶器上,显橙红色泽。大约在西汉时期发明了这种施釉陶器,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釉陶”或“铅釉陶”。

汉代的低温釉主要有绿色和棕黄色两种,棕黄色较早,绿色出现略晚。棕黄釉的着色剂是氧化铁,绿釉的着色剂是氧化铜。

随着时代推进,唐代唐三彩的釉色除了棕黄色和绿色之外,还出现了白色、蓝色和紫色;蓝色着色剂是氧化钴,紫色着色剂是氧化锰。唐三彩上的钴蓝釉是我国最早的低温蓝釉。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于明代永乐年间。

娇 黄 釉

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铅作主要助熔剂、用氧化焰烧成的低温釉。明代之前的低温黄釉均施于陶胎上,色调多为黄褐色或深黄色。

绿釉

以铜为着色剂,铅化合物作为基本助融剂烧制的传统釉色。汉代即有铅绿釉。

瓜 皮 绿 釉

玻璃质的低温铜绿釉,汉代以后由低温铅绿釉发展而来,着色剂是氧化铜,氧化铅为主要熔剂。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窑就有生产,以明嘉靖时最为多见。

中国颜色釉里黄釉绿釉使用铅化合物作为着色剂或助熔剂,所以,是很有可能产生副产品铅钡玻璃的,而且最早黄釉绿釉陶瓷是低温釉,属于“釉陶烧制说”出现的玻璃,“青铜冶炼说”的玻璃不知道是怎么出现的。

瑰丽的“唐三彩”

低温铅釉的使用和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的发明促成了“唐三彩”的诞生。这种工艺品在我国制陶史上风靡一时,而且至今盛名不衰,不断推陈出新,可谓中国釉陶作品发展的高峰。它是一种施加多种彩釉的陶制品。以白色粘土为胎,这种原料虽然与瓷土接近,但焙烧温度较低,仅约800℃,所以不是瓷器。其釉彩有深黄、芥黄、深绿、青绿、翠绿、褐、赭、蓝、黑、白等等多种颜色,但以白、绿、黄为基色。而同一器物上至少有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上称它为“三彩”。

“唐三彩”使用的是低温铅釉,釉料的基本原料是白粘土和黄丹、炼铅熔渣,再混入适量的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粉作釉料的着色剂。绿色的着色剂是孔雀石、蓝铜矿等;黄釉和褐色釉的着色剂是赤铁矿;蓝色釉的着色剂是一种含钴的软锰矿;黑釉的着色剂是铁锰矿;白色釉则是用无色透明釉覆盖在化妆白土上所造成的效果。

通过调节着色剂加入的多少以及多种着色剂的复合作用,还可以造成浓淡不同、色调更加绚丽的效果。其烧制是采用二次烧成工艺,即先烧好素胎,再施铅釉。在窑里焙烧时,各种金属氧化物溶于铅釉中,并向四外扩散和流动,于是又发生色釉间的互相交织浸润,形成了斑驳灿烂的多彩色釉。

三彩陶器始作于唐高宗朝,而开元年间是它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产量大,塑工技艺高超,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当时盛行的三彩陶器主要是作为随葬的明器,凡是死者在世时生活中有过接触的,如建筑物、家具、牲畜和人物等无不具备。建筑物既有亭台楼阁,又有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家具则有箱、柜;牲畜有马、驴、骆驼、猪、羊、牛、狗;家禽有鸡、鸭;人俑有贵妇人、侍奴、文官、武士、胡人、天王等等,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唐三彩”既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釉陶工艺的杰作,而且也是研究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建筑琉璃的出现

我国传统铅釉技术在三国、两晋时期可能由于连年战乱,工匠流离失所,似乎一时失传。直到北魏时期才又逐渐恢复,并盛行起建筑装饰釉陶。而且从这时起,人们开始以“琉璃”一名专指着色釉陶器(在此以前,“琉璃”则泛指玻璃及有胎骨的着色釉陶器)。

古代所说的“琉璃”不管是在北魏以前是泛指还是以后专指着色釉陶器,这个词的词义演变过程都在证明着琉璃器和琉璃釉陶器的演变史有着密切关系。

到了唐代,彩色琉璃便广泛用于宫殿、庙宇建筑。有关描述颇多,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越王楼歌》说:“故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meng蒙,屋脊〕照城郭。”崔融的《嵩高山启母庙碑铭》有“同施玳瑁之椽,遍覆琉璃之瓦,赤玉为阶道,黄金作门”的话。

北宋人李诫奉勅撰写了一部《营造法式》(1091年),记载了当时制作绿色琉璃的配方,是以黄丹三斤、洛河石末一斤(是一种石英石,北京门头沟的洛河石含96.8%的SiO2)及铜末三两,用水调匀,作为釉料。

这是现存最早的琉璃釉配方。表明那时的琉璃制作工艺与汉代绿釉陶工艺是一脉相承的。

宋代遗留至今最重要的琉璃建筑为庆历元年(1041年)所建的开封“铁塔”,实际上是用铁黑色的琉璃砖和琉璃瓦砌成的,其黑釉可能是以铁锰矿粉为呈色剂,在还原性气氛中烧成。

一、琉璃瓦可选用大青、二青、缸土、碱土、紫砂,木节等软硬质原料及废匣钵粉、瓷粉等原料。

另外,也可用部分采用煤矸石、煤研灰等矿物废渣、工业副产品来降低生产成本,也获得满意效果。琉璃瓦用的是当地的两种紫砂原料,将其置换白坯料中的青土成分而配成。

二、琉璃瓦

琉璃瓦是烧制的。琉璃瓦约在850℃-1000℃温度中烧成。琉璃瓦高压成型,高温烧制。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平整度好,吸水率低、抗折、抗冻、耐酸、耐碱、永不褪色、永不风化等显著优点。价格昂贵。

三、琉璃瓦,也作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瓦作建材。琉璃瓦在唐朝已普遍用于屋顶。到明代、清代,琉璃瓦更是宫殿、王府、祭祀建筑和庙宇的屋顶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

以上,中国建筑琉璃发展史都在证明钠钙玻璃起源之一的长石石英成分,中国人是知道其用途的,还将它用来烧制陶器,烧制陶器过程中会出现玻璃釉。而玻璃只是陶瓷器的副产品,那么,中国人没理由不会烧制钠钙玻璃。

也就是说,最早琉璃和釉陶器两者是一体的,属于釉砂玻璃。直到后期,中国陶瓷器史上出现了胎釉分离,才有可能出现专门的琉璃配方。

既然釉陶的出现,随着发展出现的铅釉陶,也就会有铅玻璃,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