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张经方,是全身各处粘膜的修复剂!

 文文ap25 2023-10-04 发布于山东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1272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导读 

甘草泻心汤是黄仕沛老师的临床常用方,黄师常用此方治疗慢性胃炎、皮肤病、黏膜病,效果明显。

【案一】张某,女,8岁6月,全身散杂皮疹伴瘙痒5年余。

患儿5年前出现头面、手足、全身散在皮疹,瘙痒,抓破后糜烂渗出,曾用激素药膏外涂,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目前周身散在皮疹,色红,有分泌物。舌淡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予以甘草泻心汤加麻黄、生石膏:

甘草30g,大枣15g,党参30g,

黄连 5 g,黄芩15g,姜半夏25g,

干姜 5 g,麻黄 6 g,生石膏90g。

7剂,水煎服,翻煎,日2次。

【案二】习某,男,22岁,口唇反复起疹、渗液1年余。

口唇以及唇周反复出现湿疹样丘疹,破溃、渗液、结痂反复发作。目前见口唇及唇周广泛破溃、渗液,大便黏腻,口干口苦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予甘草泻心汤加苦参:

大   枣 5 g,甘草30g,党参30g,

黄   芩15g,黄连10g,干姜5g,

姜半夏25g,苦参10g。

7剂,水煎服,翻煎,日2次。

复诊:口唇及唇周破溃、渗液好转,续服7剂而愈。

【案三】赵某,男,46岁,全身多处水泡1年余。

1年前,发现全身多处皮疹、水泡,水泡破溃后渗液、疼痛,破溃结痂后瘙痒。外院完善病理检查提示大泡性天疱疮,当时予激素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服用激素减量控制病情,其后出现全身多处骨折,头晕,无汗,口干,大便正常。目前全身散在水泡,局部渗液,疼痛,局部结痂,色暗红,瘙痒难忍,舌暗红,苔白,脉沉细。

处方予甘草泻心汤加生地黄、麻黄:

黄芩15g,干姜 5 g,党参30g,

甘草30g,大枣 5 g,黄连5g,

半夏25g,麻黄12g,生地120g。

7剂,水煎服,翻煎,日2次。

按语:甘草泻心汤是黄师的临床常用方,黄师常用此方治疗慢性胃炎、皮肤病、黏膜病,效果明显。

《金匮要略》中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原文提示甘草泻心汤证以“蚀”为中心“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以口腔、外阴部皮肤溃烂及球结膜红肿为症状核心,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白塞综合征。

黄师认为,甘草泻心汤方证,以“蚀”为根本,即是皮肤、全身多处黏膜溃烂,以及消化系黏膜溃烂导致痞、痔、腹中痛等疾病,皆可选用。故甘草泻心汤的方证核心在于“蚀”导致溃烂、渗液。

条文中之“蚀”字,以方测证,笔者认为是“湿热”之蚀,如湿热导致的湿疹、溃疡,湿热中阻导致胃黏膜损伤之腹痛,湿热下注导致痔疮等相关疾病。因此,虽然甘草泻心汤被誉为治疗白塞病的专方及黏膜修复剂,但不是所有的皮肤黏膜病都可应用甘草泻心汤,一般皮疹潮红,有渗液的皮肤疾病才有效。

本方的组成是半夏泻心汤加重了甘草,变成甘草四两。黄师曾多番教导,临床上各种皮肤病表现多有变化,要随症加减。

案一加用生石膏,清阳明胃热;加麻黄,透邪达表。若患者皮肤病迁延多时,则常需加用麻黄发郁治之。

案二患者舌苔红,疱疹疮破溃后见有黄黏水渗出,大便又见黏腻,不宜重用干姜,又黄连已用10克,适当加苦参。何故用苦参?祛湿分为苦寒燥湿及苦温燥湿,加用苦参意在加强苦寒燥湿。同时需要注意,苦参有毒,切勿用量过大,量大即呕,若渗液明显,必要时予苦参30克煎水外洗亦可。

案三是天疱疮患者,天疱疮是免疫系统疾病,西医治疗多使用免疫抑制剂,首选激素治疗,患者使用大剂量激素,已经导致骨质疏松,全身多处骨折,苦无良策。患者全身皮肤反复起泡、破溃、渗液,用方扣紧其为“蚀”,故用甘草泻心汤。

其中,生甘草必须重用30克,以生甘草含有甘草酸苷物质类激素作用,对黏膜溃疡有保护性作用,《千金要方》中曾有记载以甘草治阴头生疮。同时,对比糖皮质激素,甘草无导致胃黏膜损伤、上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

此患者加减法较为特殊,黄师在此患者的甘草泻心汤中,加入麻黄、并且重用生地

患者反复诉溃疡处疼痛,疱疮愈合后留下暗红疱印瘙痒难耐,故黄师于本方中加入麻黄。《伤寒论》中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患者无汗、疱印暗红,疱印处瘙痒难耐,出疱处疼痛,故予麻黄宣表郁热,同时,麻黄有止痛之功效,身疼痛者,如带状疱疹疼痛,教授亦多予麻黄止痛。

除外,教授予患者大剂量生地,匠心独具。本来,甘草泻心汤中甘草与干姜相合,正是甘草干姜汤,用于治疗咳嗽,痰液清稀。理中汤中,甘草、干姜亦用于温中止泻,可见干姜之作用,是用于分泌物较多的情况,不只是痰液,也用于腹泻清稀,小便频多等情况,更可以用于减少本患者疱疮破溃后出现的渗液。


但是,此患者患病多年,不只是疱疮,破溃,渗液,更有疱疮结痂干结后出现的皮肤干燥,瘙痒,色暗红等症,《伤寒论》云“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仲景以皮肤中如有虫行生动描述阳明病患者,因汗多,阴液衰少,肌肤失养导致瘙痒的痛苦之状。

患者求诊时,已经服用激素1年余,从中医角度出发,糖皮质激素为纯阳之物,虽然是救逆之药,久服伤阴,导致阴液耗竭,故出现无汗、身痒、疱印暗红等阴虚之状,教授认为,养阴当首选生地,尤其以新鲜生地为佳,炙甘草汤、大黄䗪虫丸等需要强力滋阴的方剂,均用大剂量,故予患者生地滋阴。

仲景时代,所谓生地即新鲜地黄,用榨汁服用。《神农本草经》谓干地黄“除寒热、积聚,除痹”。故本案予麻黄治标,止痒去痛;生地治本,滋阴润燥。

▼版权申明

整理/文缄 排版/文缄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