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老城区40: 天下第一城墙

 卧竹轩主 2023-10-05 发布于江苏

南京的生命力极强。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它不仅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文化名城,也是个历史上最倒霉的城市,既让人爱,又让人可怜。

历史上,南京发生的战事有106次,居全国所有城市首位,遥遥领先于第二位的洛阳(70次)、第三位的长安(52次)。南京还遭5次毁城,3次血洗,每次战争过后,南京城内连一棵完整的树都难寻觅。尽管有固若金汤的城垣,声称“龙盘虎踞”也无济于事。只不过每次遭殃后,南京都能迅速起死回生,恢复繁荣。

而且不久前南京曾经用过9年的市旗和市徽上,就带有龙、虎、辟邪和城门的图案。

然而南京以往的历史却不断地重复着“城头变幻大王旗“。老百姓在战乱中养成了一种安分守己,不争不抢,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精神面貌。也赋予了南京人特别宽厚和包容的性格。

城墙是战争防御性象征。南京现存又高又长的城墙是明代修建的,所以也叫明城墙

南京

城墙

兴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有650多年历史。

古人比现代人更喜欢吹牛,声称城周96里,其实只有70里(35公里),完整保存下来的25.1公里。那也够世界第一

高筑墙

1366年,大明王朝尚未建立呢,朱元璋就下令建造应天府,即南京城。经过三年准备,自洪武二年(1369)动工,“迁三山,填燕雀”,共用黄金600 万两。不过这钱与沈万三毫无关系,老沈生于元朝,入明至少九十岁,应该是死于元朝,而不是百姓们喜欢听的那些清朝人杜撰的故事。

建城墙是听了谋臣朱升的“高筑墙”建议。之前各朝历代的城墙都是夯土,顶多是外包城砖的土馅心。而朱元璋下令,京城全部建砖墙。城砖还特有讲究,用黏土、沙土、高岭土等烧制。

每块砖上都留有烧制城砖的各级负责人的名字,以性命确保城墙的高质量。每块砖都要做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那叫一个严!

明朝修建城墙,有人说历时24年,有的说26年,也有的说28年。实际明初的整个南京城,就像现在一样,是个不断建设的大工地,几乎一直在修建。大修城墙,不仅南京,全国都跟着受累。可以说,明朝永远在修城墙,无论南北。今天所见的砖砌城墙,基本上都是明朝遗迹,比如成都、西安,以及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正规的古城墙都有雉堞女儿墙雉堞就是城墙外沿,带一高一低齿状城垛的矮墙。女儿墙是内沿不带城垛的更矮墙,也叫宇墻。

重点城门还带瓮城,里边有藏兵洞。城门洞里冬暖夏凉,过去市民夏天喜欢进去纳凉。

古城墙与城河一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南京还拥有周长30多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护城河

四重墙

南京的明城墙有四重,从里到外: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城墙

第一层

宫城

位于皇城中心,周长3.45公里,是皇帝和皇后及其家族的生活区域,又叫紫禁城

现为明故宫遗址。存午门(午朝门),以及保存更完好的东华门。但西华门已成遗址玉带河为护城河。

第二层

皇城

是皇帝及朝廷官员的办公和居住区域,周长10.23公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自朱棣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城连同紫禁城毁败成残骸。现存西安门杨吴城濠为皇城护城河西段。注意:皇城的西安门与宫城的西华门不是一回事!

第三层 

京城

也就是内城或都城,即现在通常所指的城墙。原有13座城门,后来有的拆了,有的又重建了。又有一些新开的,所以听起来南京的“门”特别多。外秦淮构成了护城河的西段和南段。

第四层

 郭城

外城。朱元璋在京城的外围营建外郭城,更是超过60公里。原因是京城建好后正待炫耀,四子朱棣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紫禁城。”朱重八听了虽然不开心,但觉得有道理。为了弥补此缺陷,立刻又在郊外动工“二期工程”,建了更大的外城。外城把雨花台、钟山、幕府山等城外制高点全部囊括进来,以进一步确保京师安全。

古代的城墙有级别。内城是坚固无比的砖墙,里里外外都是实心的高级城砖。外郭城墙档次低些,其中2/3是夯土墙。

城南雨花门外还有个地名“土城头”,就跟这有关。因为是夯土建的,正好现在大部分用作了公路的路基。

外城开了18座城门,如江东门、麒麟门、仙鹤门、安德门、上元门、姚坊门(即尧化门)等。1953年,最后一座南京外郭城门高桥门因为年久失修倒塌,18座外城门就彻底消失了。

墙内外

明城墙的城砖非常结实。用的是比较精细的黏土,一般是粘性极大的河泥,有的含砂浆。高级点的用高岭土,烧出来是白砖。城砖烧结工艺比较讲究,反复摔打后微火慢烘一个月,大火烧半个月,再急火炙烤三天三夜……

城砖因来自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故颜色不尽相同。

墙缝的粘合剂主要是石灰,不排除少数片段掺入糯米汁或其他植物成分。之所以砖缝会冒“白浆”,那是因为天长日久石灰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浸蚀,渗出的碳酸钙结晶,与山洞里钟乳石的形成一样。

50年代,全国经历过大拆城墙运动,南京也不例外。不过南京没全部拆完,留下不少。拆下的城砖都派上新用场了,这么高质量的建材不用白不用!明故宫南边的八宝东街,有个尚书村就是用拆掉的光华门建起来的,民间称为“城墙村”。城砖最差的待遇是用来垒猪圈或茅厕。

城砖不仅结实,而且是文物,也因而产生了黑市交易。复建拆毁的城墙时,广征散落旧城砖。复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争“天下第一”。

有些拆迁头们,暗中做起了城砖交易。最低价每块30元,有特殊字的或高岭土烧的白砖可卖到几百元。据说在夫子庙古玩城有卖到大几千的……。要使所有流散的城砖“颗粒归仓“是不可能的,因而也研制生产出部分仿制品

其实,城市用高墙围起来,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未必更安全。历史上城头反复易帜即是证明。现在保护它,完全是作为文旅,毕竟它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见证。

朱元璋还曾经头一热想建座阅江楼,《》都写好了没建成,留给现代人来显摆。

明成祖朱棣也同样好大喜功,热衷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他为母建了个大报恩寺,还要为父立个天下最大的碑。结果这78米长的碑材实在太巨大竖不起来,根本拉不动,只好留在了汤山阳山成为废材。

朱棣最摆谱的是倒贴不挣钱的七下南洋,造出了世界第一大宝船。一次又一次地浩浩荡荡扬帆远航,并没有真正地走向世界,收获的是寂寞,成为入不敷出的冤大头。

现代也有效仿他们的。比如城内建了个钻入云霄的紫峰大厦,一下子把鼓楼原有的繁华给荡尽了。城外牛首山还花40亿建了个历史上并没有过的大榴莲,连同寺庙环境,共计120亿,用于展示宗教落后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