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患者睡不着,医生给出5条建议

 如心zdvnd0m6c1 2023-10-05 发布于河南

良好的睡眠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临床上,肿瘤患者非常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30%~50%,这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如何治疗睡眠障碍?服用药物有效吗?让一些“小技巧”助您安然入眠,美梦相伴。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什么会出现睡眠障碍?

肿瘤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几率要比健康者高很多,高达30%~50%。睡眠障碍可以作为肿瘤患者的一种心理反应,早期通常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就会消失,但部分肿瘤患者的睡眠障碍会长期伴随。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有三大因素:即易感因素、诱发因素、维持因素。

易感因素:指患者的遗传因素导致,包括失眠的家族史、身体高觉醒状态、焦虑性格等,即没有诱发因素,本就容易失眠。


诱发因素:指促发失眠的事件,比如患者担心癌症复发,或因癌性疼痛,或因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或生活环境改变等诱发失眠。


维持因素:指失眠以后患者所采用的不良应对方法,比如担心失眠不利于身体,晚上提前上床睡觉,早晨懒床推迟起床,白天过多补觉,饮酒助眠等。

图片

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形式?

肿瘤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即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往往引起患者不同程度地感到躯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临床上失眠患者的具体表现为:

1、明显的入睡困难,睡眠潜伏期延长,超过30分钟还不能入睡。

2、睡眠维持困难,觉醒次数和觉醒持续时间增多,大于2次,且早醒。

3、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

4、总睡眠时间缩短,通常少于6小时。

5、日间瞌睡增多或感觉疲倦,注意力或记忆力下降,或情绪不稳、易怒。

6、有很好的睡眠条件,充裕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环境,还是睡不好。

图片

出现失眠如何自我有效调整?

睡眠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对于失眠是有效的。

1、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需要重新认识并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床=睡觉。一定要有了倦意才上床睡觉,不要认为自己是肿瘤患者,整天就应该躺在床上休息,应尽量减少卧床时间,也不要在床上阅读、看电视、吃饭等。

2、学会控制与纠正各种影响睡眠的行为,可以听点音乐,营造舒适、安静、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

3、不管每晚睡多少时间,固定起床时间,每天准时起床,不要刻意地在白天多补下瞌睡,这样有助于身体建立持久连续的睡眠节律。

4、每天上下午定时运动,可以散步、瑜伽,均衡摄入营养饮食,避免在下午、晚上饮茶及用酒精助眠。

5、出现睡眠紧张和挫败感时,尝试经颅磁刺激治疗等物理治疗,或按摩百会穴,用十指梳理头皮,以及进行呼吸训练和肌肉放松训练。

图片

自我调整后还是睡不着,求助心理医生有用吗?

肿瘤患者偶尔出现失眠对身心没有多大影响,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如果长期失眠就需要引起重视,求助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但是,进行心理咨询并非找医生开点安眠药就行了。

临床上,治疗肿瘤患者的睡眠障碍,首先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遵守癌症治疗原则。在抗癌治疗的同时,再应对睡眠障碍给予必要的处理,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不同的措施,以达到缓解症状,保持正常睡眠结构,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不论睡眠障碍的病因是什么,积极地治疗睡眠障碍可以改善躯体疾病。

比如,癌症疼痛是肿瘤患者产生失眠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患者的疼痛,对改善睡眠障碍都有帮助。再如,有的肿瘤患者因焦虑癌症复发而出现了失眠,就应进行抗焦虑治疗的同时再应用助眠药物。

图片

长期服用助眠药物会不会成瘾?

有的肿瘤患者担心长期服用助眠药物会成瘾,即便医生说明了使用剂量,也常常减少剂量。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实,只要规范使用助眠药物,掌握用药原则,是不会上瘾的。

比如,助眠药应从小剂量开始,起效后不要轻易调整药物剂量。再如,预期入睡困难时,可在上床前5~10分钟服用,或上床30分钟后还是不能入睡时服用。

还有的患者认为:“失眠严重了就需要加药,失眠好些了就可以停药。”这样做也是不科学的。是否加药,是加半颗还是一颗?何时停药,是先减半颗,还是减1/4颗,都是有讲究的,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自行增减。

来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