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4药方详解及方论医案(下)

 竹根岭一号 2023-10-06 发布于江西

《伤寒114方详解及方论医案(下)

《医宗金鉴》是方也,治:寒实水结胸证,极峻之药也。君以:巴豆,极辛极烈,攻寒逐水,斩关夺门,所到之处,无不破也;佐,以:贝母,开胸之结;使以:桔梗,为之舟楫,载巴豆搜逐胸邪,悉尽无余。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羸,鲜能善其后也。故:羸者减之,不利进热粥,利过进冷粥。凡巴豆性热,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不用:水而用:粥者,借谷气,以:保胃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伤寒方论》:论曰,咸能软坚,能清热,能走肾,以胜水,故:有止烦化痰咳逆胸痹之用。此张仲景,以之为因寒郁热,宿饮胶结主剂也。然易五苓之意,则知此为清热消饮之轻剂,故必不瘥,而后两解之图也。且必于欲饮水反不渴用之,则知能泄偶郁之热,而不能胜实结之热矣。《伤寒方论,和剂)不著撰人)。

[点评]:关于“文蛤散”主治:问题,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本方为清热利湿之轻剂,可用,治:水热互结于太阳之表,另一种意见,以:柯氏为代表,认为“此等轻剂恐难散湿热之重邪”,主张当改作<金匮>文蛤汤,颇得一些医家赞同,三物白散主治:寒实结胸,诸家认识基本一致,其中《医宗金鉴》注释较详,说理也明。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文蛤散”的应用:

1)主治:表邪不解,阳郁水结证,见141条。

2)主治:渴欲饮水不止者,见(金匮要略。辨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2)后世医家对三物白散的应用:

1)《外台秘要》:张仲景“桔梗白散”(即:本方)、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方后,云:若利不止者,饮冷水一杯则定。

2)《类聚方广义》:此方对肺痈、幽门痈、胃脘痈及胸膈中有顽痰而胸背挛痛者,咳家胶痰缠绕、咽喉不利、气息秽臭者,皆有效。卒中风、马脾风、痰潮息迫、牙关紧闭、药汁不入:者,以:本方吹鼻中,吐痰涎,咽喉立通。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现代三物白散多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常用于治疗:肺痈,症见:咳唾腥臭、浊痰不畅、胸中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者。其主要作用:是排脓、托毒外出,加:速空洞的闭合。黄氏等用:本方治疗:一例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女,6

岁,咳嗽气急,烦躁不安,呼吸快而浅,节律不整,鼻翼煽动,精神萎靡,出现三凹证,口唇、指、趾末端微绀,咳声如:拽锯。体温39.5%3,脉搏180次/分,呼吸45次/

分,肺部细湿罗音广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4.2、x、10。/L,中性85%,淋巴15%。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有斑片状阴影。舌红、苔斑剥而干,脉细数。投三物白散2克,加:麝香少许,冷开水灌服。逾20分钟,呕吐痰水约150毫升,呼吸立畅。次日诸症大减,复用:清肺益气化痰之剂半月余,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均正常。

2)喉痹:喉痹见胸膈窒闷、痰鸣喘急、面色发绀、肢冷汗出、呼吸困难、濒于窒息、便秘而身无大热者,都可用:本方收效。黄氏等用:三物白散,治疗:痰火缠喉之白喉重症1例,用药2克,加:麝香少许,冷开水送服。药后咳嗽,加剧,呕吐、腹泻3次,患儿竟怡然入睡。翌日,呼吸通畅,再服白散1.5克,加:麝香少许,又呕吐痰水若干,临床症状消失,局部伪膜脱落,血象正常。后用:宣肺清热、利咽化痰汤剂善后调理,病灶部位细菌培养3次阴性,半月后复查未发。

3)流行性出血热:张氏等用:三物白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例。耿氏等认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若胃阳素虚,或:有寒邪,表邪入:里,易寒水交结,阻滞三焦气机,形成寒实结胸,多见于出血热低血压休克并少尿期,可用:三物白散,加味,温下寒实。

4)其它:本方可用于:冷痰蕴伏所致的痫病及狂乱。黄氏等,治疗:一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投药5克、片刻后,吐泻交作,皆宿食垢秽之物。次日,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呕吐停止,大便常规正常。

(4)医案选录:

1)肺痈:程某,男,45岁,以:种田兼缝纫为业,素嗜烟,并有咳喘宿疾。某年秋,因受感发热,咳嗽,加剧,痰中见脓,有腥臭气。服中药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排脓之品,热退,其他未愈。再延西医注射消炎针剂,咳嗽唾脓之证,时而小愈,时而增剧。

困卧床第,已将1年。患者因病势折磨,意志消沉。几欲自寻短见。其家人偕来恳求一速效良方处,治。愚细询其证,胸闷异常,右胸部并有痛感,时唾浊痰腥臭,咽干、不渴,脉数,苔黄,是与(金匮)所,云:肺痈相符。又阅中医从前处方,如:苇茎汤、泻白散、排脓散、犀黄丸及鱼腥草、忍冬藤、葶苈红枣泻肺汤等,都已服过,均未彻底收效。细审此证,虽旷日持久,元气已损,然脉来有神,似尚未至竭绝程度。惟肺部浊痰败脓,病久似已结成窠囊,必得攻坚拔积峻药,捣其病之症结处,背城一战,以:冀转危为安。遂用:桔梗、川贝母,各10克、巴豆(去:壳、炒黑存性)3克、共碾细末,以:白开水调下,作数次服。初一服未见动静,约工小时后,再服二次,服后须臾胸闷不舒,唾出浊痰败脓约半升许,急令止药勿服。以:米粥调养,和其胃气。从此,以后,而胸膈见快,唾出浊脓也稀。改用:扶土生金法。仿参苓“白术散”,加:化痰解毒药调理,而病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2)17)。

2)急性喉炎合并喉不全梗阻:某男,2岁,面白体胖,5天前出现鼻塞、流清涕,二天来有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呼吸迫促,以:“急性喉炎,合并喉不全梗阻”收住院,会诊时见:

体温36~5℃,呼吸48次/分,呼吸困难,吸气时长而费力,在天突、缺盆、心窝部有深度吸气性下陷,喉中痰鸣,颇似曳锯,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大便三日未行,活动,或:哭闹时更见面色发灰、烦躁不安、额上出汗等,脉细数,指纹青紫、已透关射甲,舌苔薄白,手足触之稍凉,诊为急喉风,辨证为寒痰阻塞,急用:三物白散0~15克、吹入:咽部,5分钟后即开始呕吐痰涎,量多,2小时后又连续腹泻2次,呼吸困难等症状开始好转,额汗渐止,并逐渐能平卧安睡,以后虽尚有轻度呼吸急促和喘鸣症状,因急喉风的危急症状已解除,故:停用:三物白散,改用:宣肺理气化痰药调理,共住院5天,痊愈出院,按:本例病人,因痰涎阻塞气道致喘鸣声嘶,痰阻脉络则指纹青紫,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故:面灰、肢冷、烦躁不安、甚至额上汗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三物白散能涌吐喉中痰涎,使喉头水肿减轻,化险为夷。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27)。

[按语]:

三物白散本为,治疗:寒实结胸而设,方用:桔梗、贝母,以:开胸痹,化顽痰;巴豆辛温峻热,为温下猛药,服后不但能使人剧烈的泻下,并可引起剧烈呕吐,而起“开通闭塞”

的作用。三药合用:温寒逐水,涤痰破结,对气管食道间停潴壅塞的痰涎异物,可,以:通过呕吐,或:泻下而迅速排除,临床运用:的病例多有一定的热象,如:体温升高、咳痰粘稠黄浊、苔黄、脉数等,服药后,出现上吐下泻而病也趋愈,此时用:本方,取其峻逐痰浊之力,痰浊一去,热也随之而散,但本方毕竟偏温,故:吐泻之后,可用:冷粥调其偏,用:清热药除其余热,方可巩固疗效。

62、“猪苓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苓9克、茯苓9克、泽泻9克、阿胶9克、滑石9克。上5味,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滓,再下烊化阿胶,温服,日、3次,每次140毫升。

[功效]:清热利水,育阴生津。

[主治]:〈主证〉: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发热,脉浮,舌质红,苔水滑。〈副证〉:心烦不得眠,或:咳,或:呕,或:下利,脉细数。

[临证加减]:

1、热淋,加:篇蓄、通草、瞿麦,以:清热通淋。

2、血淋、血尿,加:白茅根、大小蓟、大黄炭、仙鹤草,以:凉血止血。

3、急性泌尿系感染,阴虚有热:尿色深,加:连翘、蒲公英败酱草、土茯苓,以:清热利湿。

4、急性肾盂肾炎阴虚型,加:旱莲草、女贞子、三七粉,以:滋阴凉血、止血。

5、肾结核阴虚,加:生地、天冬、麦冬、元参、五味子、太子参等滋阴凉血之味。

6、“猪苓汤”,加减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以:“猪苓汤”,加减治疗:抗生素疗效不佳,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人,方,以:旱莲草易阿胶养阴止血,并加入:蒲公英,半枝莲,加强抗菌消炎。[江苏中医,1994,(1):16]。

7、“猪苓汤”化裁在肾系疾病的临床应用:,以:“猪苓汤”化裁,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对肾小球肾炎,配合“五苓散”、“真武汤”、六味地黄丸,加减;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者,合五皮饮驱逐水湿,效果显著。[古方新甩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91]。

8、“猪苓汤”加味,治疗:乳糜尿;用:“猪苓汤”,加:萆薢、黄柏、瞿麦、生地、仙鹤草、白茅根,效果显著。[中国农村医学,1990,cs,33]。

9、“猪苓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药用:生白术30~60克、猪苓、茯苓,各12~25克,气滞湿阻,加:“柴胡疏肝散”、“平胃散”;泛吐清水,加:半夏、干姜;腹胀甚,加:木香、砂仁、地蛄蝼、大腹皮等;夹热,加:白茅根、车前草;湿热蕴结,加:黄芩、黄连、知母、大黄、板蓝根、山栀、虎杖、茵陈、枳实、厚朴、陈皮、砂仁;脾虚湿困,加:香砂“六君子汤”、薏苡仁;肝肾阳虚,加:附子“理中汤”、“济生肾气丸”;便溏,加:芡实、莲子、扁豆,或:“四神汤”;肝肾阴虚,加:一贯煎、白茅根、冬瓜皮、葫芦瓢、车前草;鼻衄、齿衄,加水牛角、茜草、生地;肝脾大,加:土鳖虫、水蛭、三棱、莪术、桃仁,或:大黄廑虫丸;血白细胞低,重用:黄芪、黄精、当归;红细胞、血小板低,加:鹿角胶、阿胶、龟板、鳖甲等,顽固腹水用:双氢克尿塞25~50毫克、安体舒通20~40毫克、均每日3次口服,用:3~5,曰,间隔3~5日;并补充血浆、白蛋白、鲜血,有感染用:抗生素,腹水消失后用:“复肝汤”(含党参、黄芪、黄精、鳖甲、龟板、生地、丹参、桃仁、土鳖虫、制大黄、虎杖、郁金、白术,云:苓、板蓝根、茵陈,剂量酌情而定),稳定后,以:蜜丸巩固。

、10~“猪苓汤”,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药用:猪苓,阿胶(烊兑)。

,各20克、茯苓25克、泽泻、车前子(包煎),各15克,气虚,加:白参、黄芪、白术、红枣;血虚,加:白芍;阴虚,加:龟板、鳖甲、枸杞子;阳虚,加:肉桂、干姜;血瘀,加:丹参、郁金。每日1剂水煎分4次服。[湖南中医杂志,1996,ts,16]。

11、“猪苓汤”加味,治疗:干燥综合征:用:“猪苓汤”,加:天花粉、天仙藤,治疗:继发性口眼干燥综合征,8周为1个疗程,其依据是本综合征属中医“燥证”范畴,病机,以:初伤胃津,继灼肾液,兼夹湿热为特点,这种燥湿兼具的病机模式恰与“猪苓汤”相似。[中国医药学报,1994,(6):30]。

12、“猪苓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期报道:“猪苓汤”组,口服猪苓、泽泻、阿胶,各30克、茯苓15克、适当补给不同浓度晶体液和葡萄糖液。[中医杂志,1982,c6;34]。

13、“猪苓汤”,治:顽固性呕吐:阴伤而水热互结,气化不利则小便不爽,津液不布则渴欲饮水,阴虚火旺,水火失济,心肾不交,则见心烦不得眠,若水邪下渍肠道,则可见下利;上千胃腑,则可见呕逆;上犯于肺,又可见咳,下利、呕、咳皆因水邪流窜所致,而主证则不离小便不利,渴欲饮水与心烦不得眠。

、14本方,去:泽泻、阿胶、滑石,加:白术,治:“呕吐而病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火者,”名:猪苓散。[金匮要略]。

15、同名:异方四首

(1)“猪苓汤”:猪苓、茯苓、滑石、泽泻、升麻,治:白痢。[沈氏耳生书]:

(2)“猪苓汤”:猪苓、茯苓、白术,各等份,为末,饮调方寸匕,日三。治: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解,急与之,思水者,此汤,主之。[赤水玄珠]:

(3)“猪苓汤”:猪苓、滑石、泽泻、阿胶,各等份,水煎,阿胶烊化,食前温服。治:淋沥。[济生拔粹]:

(4)“猪苓汤”:猪苓、黄芩、炒大黄、栀子、朴硝,各一两、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煎,空腹服,治:脾黄。

“文蛤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文蛤15克、研细末,服3~5克、,以:沸汤50毫升冲化,每日、3次。

[功效]:清表热,行皮水。

[主治]:潠灌之后,弥更益,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脉弦细。

注:潠灌者,潠为之外浇冷水,灌为内饮冷水,潠灌乃古代之物理疗法。

[临证加减]:

1、“文蛤散”,治疗:消渴:曾使用,治疗:消渴病的常规药方,如:人参“白虎汤”、“金匮肾气丸”等,效果不太理想,根据“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之记载,又查阅

《本草纲目》关于文蛤的记述:“文蛤其味酸咸,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泄痢湿烂”。故:大胆把文蛤汤试用于:糖尿病患者,效果颇佳。

2、“文蛤散”的临床应用:本方药性咸寒,一一脾虚有寒,大便稀溏者投之非宜。文蛤具有清热生津,软坚化结之功,咸能软坚散结,故:用于:瘿瘤、瘰疬、痰核和其他无名:肿毒等症;寒能清热利湿止渴,故:能疗肺热喘嗽,水肿胀满,消渴和小便不利等症。将此方用于:①消渴:渴饮水不止之消渴症,病属肺胃有热而渴者。

②痰热咳喘:曾用:“贝母瓜蒌散”,加:“黛蛤散”,治疗:呛咳,干咳,或:咳痰不爽,气逆喘促,咽喉不利之急、慢性气管炎,均能收到效果。

③消痰核,治:瘿瘤: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病,常配伍昆布、海藻、海螵蛸、贝母等。、[张仲景药法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460]。

3、“文蛤散”,加味的临床应用:本方药只一味,张仲景将其用于:消渴症,现临床常将其配瓜蒌、川贝母,以:清化热痰,故:用于:热咳、燥咳;伍昆布、海藻、海螵蛸、法半夏、浙贝母等,以:消痰核、瘰疬;配合猪苓、泽泻、木通、滑石、茯苓、通草等,以:清热利湿,加:麦冬、花粉、石斛、芦根等,以:清热生津止渴。[实用经方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

4、“文蛤散”,加味治疗:咳喘:杨百蔸教授常将此方用于:痰热咳喘,认为蛤粉具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但很少单独使用,常与清肺化痰的泻白散、清气化痰丸、“麻杏石甘汤”、“贝母瓜蒌散”等联合使用,疗效甚佳。[实用经方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39]。

、第五节、阳明病兼变证的辨,治:(221~237)。

一、阳明病攻下与多汗的辨证(221~224)。

[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聚,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

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肥栀子十四枚(切开)、香豉四合。锦裹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若渴欲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舆“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4)。

[词解]:

(1)愦愦(kui溃):<集韵)“心乱也”。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2)怵惕(ch0、ti触剔):怵,恐也。惕。忧惧也。怵惕,即惊惧恐慌。

(3)客气:指外邪,此处指热邪。

(4)胎:即苔。

[提要]:阳明病,误下后可能。出现的三种变证及“猪苓汤”的,治:禁。

[释义]:本节四条原文描述了类似于阳明经腑同病的证候,不能用:发汗、温针及攻下的方法,治疗。如:误用:攻下法,则可能出现变证,如:变为“栀子豉汤证”,或:“白虎加人参汤”:

证,或:“猪苓汤证”等。证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表示表证已罢,热盛于里,邪热迫津汗出,无论阳明经证抑,或:腑证均可见此证候,这是阳明病的热型,也即阳明病外证。同时见脉浮而紧,此脉浮是里热外扬,多见于阳明经热盛,脉紧是邪热成实,或:有宿食积于肠胃,邪热阻滞气机,可见腹满;由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肠胃实结气阻,则肺气为之不利,气逆而喘。咽燥口苦乃因胃热上炎。身重是阳明经热盛,气血流行不畅而致。由此可见221条描述的是阳明经腑同病。本证不属表证,故:不能用:汗法,治疗。误汗则徒伤津液,致热邪更盛,热扰心神,可见烦躁,心神不安,谵语。若误用:温针,是以:热,治:热,犯实实之戒。若用:攻下,其误,治:后果比上述两种要轻,凡原有腑实证因攻下而有所减;然原有阳明经热尚未尽去,根据无形邪热的轻重及主要侵犯的病变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变证。

如:热邪随攻下而大部分已去,郁热留扰胸膈和胃,可见心中懊侬,舌上生苔,或:黄,或:黄白相兼,治宜:清宣郁热,和胃除烦,用:“栀子豉汤”。

若攻下后腑实虽去,然阳明经热亢盛,热伤气分,耗损津液,症见:口渴欲饮,口干,舌燥,伴有身大热,汗大出,脉洪大,治宜:用:“白虎加人参汤”,大清里热,益气生津。

若攻下后,邪热减而未尽,余热阻碍气机,致三焦气化失司,水气停留,证属水热互结,阴液受损,症见:发热脉浮,口渴欲饮,小便不利,宜:用:“猪苓汤”清热利水,滋阴润燥。

224条指出了“猪苓汤”的使用:禁忌。“猪苓汤”虽有清热养阴作用,但利水功能是主要的,因此,凡不属水热互结,即没有水气内停,只是表现为热盛迫津汗出,热耗津液之口渴、小便不利者,不能误用:“猪苓汤”。“猪苓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病机上均存在里有热邪,阴津受损的情况,但“猪苓汤证”邪热不如:“白虎加人参汤证”重,因此,发热、汗出、口渴的程度较轻。从口渴一症的表现上看,也有区别,“白虎加人参汤证”多为外感热病急性阶段,以:津液的急性受损为主,表现为大烦渴不解,口舌干燥,而“猪苓汤证”多为外感病后期,病势较缓,多表现为口渴欲饮,或:口渴不欲多饮,舌红少苔等。此外,里热亢盛所致的小便不利,表现为小便短赤,“猪苓汤证”的小便不利多伴浮肿等停水症状。

“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均属病邪与水气互结,三焦气化失司,均见小便不利,口渴,发热,脉浮等症,然“五苓散”证为寒邪寒证,可兼表未解,由于一部分寒邪入:里,影响膀胱气化,水气内停,故:“五苓散”证口渴乃因气化失司,津不上承所致,表现为口渴,或:渴不欲饮,或:水入:则吐。“猪苓汤证”为热邪热证,且有伤阴,多见于外感病后期,一般不兼表证。

[选注]:

成无己: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为邪在里。此表里俱有邪,犹当和解之。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而内热益甚,故:躁而愦愦,反谵语,愦愦者,心乱。经日: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更发热而躁烦。此表里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气,故:怵惕烦躁不得眠也;若下,里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侬而不了了也。舌上胎黄者,热气客于胃中;舌上胎白,知热气客于胸中,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此(指223条一笔者注)下后,客热客于下焦者也,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浮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之热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脉证与阳明中风同。彼,以:恶寒,故:名:中风,此反恶热,故:名:阳明病。阳明主肌肉,热甚无津液,以:和之,则肉不和,故:身重,此阳明“半表半里”证也。邪已入: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不可为在表而发汗;脉虽紧,不可,以: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满恶热而攻下,若妄下之,则肾液虚,故:躁;心液亡,故:昏昧而愦愦;胃无津液,故:大便燥硬而谵语也。若谬,加:温针,是以:火济火,故:心恐惧而怵惕。土水皆因火侮,故:烦躁而不得眠也。阳明中风,病在气分,不可妄下。此既见胃实之证,下之也不为过,但胃中,以下而空虚,喘满、汗出、恶热、身重等证,或:罢,而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除,故:动膈而心中懊侬不安也。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舌上苔句,顶上四段来,不恶、反恶,皆由心主;愦愦、怵惕、懊侬之象,皆心病所致,故:当,以:舌验之。舌为心之外候,心热之微甚,与苔之厚薄,色之浅深,为可征也。

上条根首条(指221条一笔者注)诸证,此条又根上文(指222条一笔者注)饮水来。连用:五“若”字,见张仲景设法御病之详,“栀子豉汤”所不及者,“白虎汤”继之,“白虎汤”:

不及者,“猪苓汤”继之,此阳明起手三法。所以:然者,总为胃家惜津液,既不肯令胃燥,也不肯令水浸入:胃。《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

钱天来:舌上苔,……当是邪初入:里,胃邪未实,其色犹未至于黄黑焦紫,必是舌中微黄耳。《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汪苓友:此条病,(指223条一笔者注),本接前第一条“白虎加人参汤证”,而伸言之也。成注,云,此也“下后邪热客于下焦之证”,阳明病误下,胃中空虚,上焦受伤,与下焦何与?凡下后则胃中津液亡,而燥渴欲饮水。但渴未甚而与之水,水不能消,积于下焦,小便因而不利。其脉浮者,非风邪在表之脉浮,乃热邪伤气之脉浮也。夫热伤阳明血分则潮热,热伤阳明气分,仍发热。故:与“猪苓汤”,以:专清里热,利小便,而脉浮发热自愈,此又阳明病利小便之一法也。或:曰:渴欲饮水,与“白虎汤证”相同,且也“白虎汤”:

证,也未尝,云:小便利,兹何因其小便不利,即改用:“猪苓汤”也?余答,云:“白虎汤证”即有小便不利者,但病人汗出多,水气得,以:外泄,今观下条,云:汗出多,不可与“猪苓汤”,乃知此证其汗也少,汗与尿俱无,则所饮之水,安得不停?故用:“猪苓汤”上,以:润燥渴,下,以:利湿热也。或:又问,云:病人既停水湿,何,以:犹见燥渴?余又答,云:今人病热,大渴引饮,饮愈多,则渴愈甚。所饮之水既多,一时小便岂能尽去,况人既病热,则气必偏胜,水自趋下,火自炎上,此即是水湿停而燥渴之征。《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陆渊雷:经文“渴者”下,当有“虽小便不利”五字,言小便不利之由于汗多胃燥者,不可与“猪苓汤”。凡“猪苓汤”之主证为小便不利,或:淋沥,虽不渴也可用。若无此五字,似渴为“猪苓汤”之主证矣。《伤寒论今释,阳明篇》。

[评述]:历代医家对本节四条原文的阐述,各有见解,成氏、柯氏解释了本证的病理,治疗:上不宜:用:发汗、温针及攻下,柯氏提出的“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

的论点,颇合临床实际。柯氏,云:“总为胃家惜津液,即不肯令胃燥,也不肯令水渍入:胃”乃发前人所未发,启迪后学。汪氏论及“猪苓汤证”与“白虎汤证”的鉴别颇有见地,然“猪苓汤证”停水乃因口渴饮水过多所致,似不妥贴。成氏,谓:“猪苓汤证”“三焦俱带热”,“邪客下焦”于理于实尚屑可取。陆氏对224条补出“渴”下当有“虽小便不利”五字,对明确“猪苓汤证”主症及与阳明里热亢盛证的鉴别,大有裨益,可资借鉴。

[治法]:清热利水养阴。

[方药]:“猪苓汤”方。

[方义]:“猪苓汤”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均有利水功能,其中猪苓、茯苓甘平,淡渗利水,泽泻、滑石性寒利水而兼有清热作用,阿胶养阴润燥,因此本方,以:利水为主,兼能清热养阴。此种宣通气机不用:温药,而,以:利水为主的方式,对于停水兼里热伤阴证尤宜,使利水而不伤津液,养阴而不滞腻,清热而无寒凝之弊。

[方论选]:

《医宗金鉴》引赵羽皇,云:凡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也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润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泄,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瘀,也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利水之法于太阳而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于阳明、少阴而用:猪苓者,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滋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二苓不根不苗,成于太空元气,用:,以:交合心肾,通虚无氤氲之气也。

阿胶味厚,乃气血之属,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泽泻气味轻清,能引水气上升,滑石体质重坠,能引火气下降,水升火降,得既济之理矣。且猪苓阿胶,黑色通肾,理少阴之本。茯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阴之源。泽泻、阿胶咸先入:肾,培少阴之体。二苓、滑石淡渗膀胱,利少阴之用,皆滋阴益气之品,是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也。以:此滋阴利水而升津,诸证自平矣。《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猪苓汤”》。

[点评]:赵氏论本方与“五苓散”之功效异同及相应主治:病证的区别,颇为允当。柯氏释本方不仅能利水,且能使津升火降,交合心肾有独到之处。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用于:阳明病下之后水热互结兼伤阴证,见223条。

2)用于:少阴病余热伤阴,水气停留者,见319条。

3)(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用:本方,治:口渴,小便不利者。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类聚方广义》用:本方,治:小便不利,或:淋沥,渴欲饮水者。

2)(皇汉医学)用:本方治疗:淋证,全身水肿,气肿等。

3)(医方集解)用:本方通,治:湿热黄疸口渴,溺赤。

(3)现代应用:

1)泌尿系统:谷氏等统计分析了古今中外医案119例,说明“猪苓汤”主要用于:内伤杂病患者的,治疗,绝大多数为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张氏,报导用:“猪苓汤”,治疗:尿频急、尿道涩痛伴发热,口渴,腰酸痛的急性泌尿系感染,辨证属阳明热邪,深入:少阴,阴虚停水,服汤3剂而愈。又治:肾结石症见:小便频少,舌红,脉细数,服“猪苓汤”5剂而愈。何氏介绍用:“猪苓汤”,治疗:肾盂肾炎多年,急性发作,尿频尿急,发热口渴,舌燥质红,脉细数,5剂后诸恙悉除,说明“猪苓汤”疏泄热邪水湿之气,并能滋养其真阴,故:令热除渴止而愈。

2)呼吸系统:感冒发热,多日不愈,则外邪易化热入:里,与水互结,导致湿热留困,并伤及阴液,用:“猪苓汤”可获良效。张氏,报导,治疗:一感冒发热恶寒患者,二周不愈,出现少腹里急,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用:“猪苓汤”,加:连翘、芦根2剂热退尿畅。李氏,治疗:一患者因受雨淋后发热头痛,多日不退,邪热伤阴并内传下焦,出现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脉浮滑,用:“猪苓汤”,加:丹皮、地骨皮1剂后汗出热退大半,再守方,加:麦冬、沙参3剂而愈(5)。

3)消化系统:湿热内停肠胃致泄泻,病延不愈则伤阴,“猪苓汤”清热利湿养阴,于证相合,故:疗效颇佳。李氏,治:一患儿泄泻如:水,日、10余次,7天不愈,纳呆,精神差,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用:“猪苓汤”加味,3剂症除而愈。张氏,用:“猪苓汤”,加:党参,治疗:小儿肠炎,泄泻日十余次,口渴引饮,尿少而黄,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水热偏渗后阴,服汤2剂尿量增多,粪转干,原方,加:扁豆、谷芽,续进2剂,病即霍然。

4)传染病:王氏,报导用:“猪苓汤”加味,治疗:丝虫病乳糜血尿10例,其辨,治:要点是:病程短,尿血鲜红者为热盛;伴有血丝,或:血块,排尿阻塞为挟瘀;病程长,日久不愈,尿血淡红为虚。其治疗:皆,以:“猪苓汤”为基础方,属热者佐,以:清热凉血止血;挟瘀者佐,以:活血化瘀止血;病久转虚者,佐,以:健脾肾,固摄统血。10例患者服药后均获临床,治愈,服药最少者6剂,最多者21剂,平均服药8剂。王氏认为,治疗:乳糜血尿,是取“猪苓汤”利水滋阴,清热止血之功,加入:萆藓、黄柏、篇蓄、瞿麦等,以:助二苓、泽泻之清热利尿;配,以:生地、仙鹤草、白茅根等,以:助阿胶滋阴凉血止血,故:“猪苓汤”加味,治疗效果较好。张氏,用:“猪苓汤”,加:生地、小蓟、栀子炭,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后遗症尿血患者,症见:尿血,茎中不适,少腹胀满,按之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服药5剂,血止而愈。

(4)医案选录:

1)尿浊。赵x×,女,64岁。3年前曾患慢性肾盂肾炎。5天前,曾腰部酸痛,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有时夹有小血块,服西药不见好转。现仍腰酸腿软,尿频不疼,尿液混浊乳白,易沉淀,杂有小血块,头昏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欲饮,饮不解渴,舌质晦淡而红,苔薄黄而腻,脉沉细而数。综上脉证,断为肾阴亏虚,阴虚有热,水气内停之证。拟滋阴、清热、利水法,宗“猪苓汤”。处方:猪苓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滑石30克、阿胶30克(烊化,冲),3剂。药后诸症大见好转,复诊3次,共服上方18剂而愈。追访一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90;(5):41)。

2)乳糜血尿,房x、x,女,60岁,血尿,如:洗肉水色,有时挟有血丝、血块,小便不畅一月余,实验室检查,小便外观色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乳糜尿试验阳性;血中查到微丝蚴,拟诊为丝虫病乳糜血尿,据其血尿无痛,伴有烦热口渴,头晕,腰酸,乏力,脉细数,舌红苔薄等症状,证属热邪蕴结下焦,热伤血络,真阴耗伤之尿血证治,以:滋阴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方用,加味“猪苓汤”,服药3剂,尿中血丝、血块明显减少;继服3剂,小便变为清白,偶尔带有血丝,宗上方继服3剂,小便清晰如:常,尿检及乳糜尿试验均转阴性。《中国农村医学)1990;(3):

33)。

3)石淋,何x、x,男,37岁,一年来,因患阳痿常服“金匮肾气丸”等壮阳药,两周前突然左腰疼痛,顺输尿管向尿道放散,少腹拘急,尿意频数,点滴不利,诊为肾结石,刻诊腰酸痛,腿软乏力,小便频少,尿色赤如:浓茶,尿道不疼,心烦不得眠,舌质暗红苔滑,脉沉细而弦,选用:“猪苓汤”为主治:处方:猪苓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滑石30克、阿胶30克(烊化,冲),6剂,服药5剂时,尿下黄豆大结石一枚、诸症消失,舌质尚红,脉象细数,给予:“猪苓汤”合六味地黄汤6剂,服后无他不适,阳痿也愈,迄今未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90;(5):41)。

4)咳血,李某,男,30岁1993年8月28日就诊,患者1月前左侧阴囊生一痈疮,大如:鸡蛋,曾经,治疗,疮溃后有所好转,但又出现胸痛、咳血症状,经服清肺止血方,仍咳血不止,且伴发热,刻见:潮热,咳血痰稠,呼吸气短,口渴引饮,小便黄短,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放射科检查:胸肺未见异常,血液检查:红细胞4~3、x

10”/L,白细胞10~5、x、1012L,血红蛋白135克/L诊为湿毒下注,邪热上涌,肺络受伤,阴分受损,以上病下取为法,宜:清热利水,育阴止血,方用:“猪苓汤”,加:茅根: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阿胶20克(另烊化),滑石30克、茅根15克,服药1剂,咳血减半,连服3剂,诸症悉除,按:患者因湿毒下注,形成阴囊痈肿,虽溃流脓,而邪毒未清,初用药不当,引起热毒上冲,波及上焦,伤及肺络,故:咳血不止,病位在下,病势向上,故以:上病下取为法,根据湿、热、毒、动血、伤阴之病理特点,选用:“猪苓汤”,治之。(国医论坛)1995;(4):15)。

5)泄泻,梁某,男,4岁,患儿泻清水样大便7天,曾先后服藿香正气丸、抗菌素等,但泄泻不止,症见:泄泻如:水样,日10余次,纳呆,精神倦怠,无泪多啼,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查血象、大便均正常,证属湿热泄泻伤阴,治宜:清热除湿,育阴止泻,方用:“猪苓汤”,加:牡蛎:猪苓15克、阿胶13克(另烊化),茯苓12克、泽泻12克、滑石20克、牡蛎20克。1剂后泻减,舌上津回,守方,加:麦冬12克、五味子3克、太子参12克,连服3剂,诸症俱除,按:患儿泄泻不止,观精神困倦,无泪多啼,舌绛无苔等症,此乃湿热泄泻伤阴之特点,急宜:用:扶阴化气、分利小便的“猪苓汤”,并,加:牡蛎,以:摄阴气,阴亏而利小便,是根据气化的关系而设,阴伤则不化,致水湿潴留,而真阴不生,而扶阴利水则能祛其水湿,使气化得复,津液得回,则泄泻自止。(国医论坛)1995;(4):15)。

[按语]:《伤寒论》中“猪苓汤”主要用于:外感热病经,治疗:后余热留扰,气化失司,水热互结,阴液受损的病证,后世医家宗张仲景之法,大都用于:小便不利,或:淋沥,口渴欲饮的证候。现代临床除用,治:外感病外,还用于:内伤杂病,凡辨证属于水热互结,兼有阴伤者,可用:“猪苓汤”,治疗,其临床表现,以:小便不利,渴,呕,心烦,咳,不眠等为主,与

《伤寒论》中“猪苓汤证”的表现一致,同时现代临床医家还用于:伴有尿血,腰酸痛者,因对此种病证,“猪苓汤”确可起到清热利水,止血养阴的疗效。“猪苓汤证”的舌质多为舌红、舌绛,苔少,或:无,或:薄黄,或:黄腻。脉多细数,或:兼弦、沉、滑等。

临床运用:“猪苓汤”一般均守原方,“猪苓汤”虽药仅五味,然用药精当,配伍严密,本方:

通过利水而使热孤,对于湿热胶结病证,起到渗湿于热下的效果。方中:阿胶填精补肾阴,能使肾脏恢复其主水制水功能,且有止血作用,为医家所看重。

[现代研究]:

(1)“猪苓汤”的利尿作用:原中琉璃子等对“猪苓汤”、“五苓散”、“柴苓汤”的利尿作用:进行研究,并,以:其对成长期大白鼠的生长和水、电解质代谢的影响为中心进行研究,观察服用,各种利尿剂的24小时尿量及钠的排泄量,发现中药也具有与西药同样,或:更强的利尿作用,特别是“猪苓汤”的利尿作用:显著。从实验中可看到“猪苓汤”不破坏水盐平衡而有利尿作用:L8j。油田正树等在应用:水负荷大鼠的急性实验中,发现“猪苓汤”在大量水负荷的条件下,在用量低时,初期见利尿作用,在少量水负荷条件下,难,以:呈现利尿作用。

由此可见“猪苓汤”在水滞状态时服用:有利尿作用,另外,以:大剂量应用:见排尿量减少,可见“猪苓汤”的药效可能存在着有效的用量范围。

(2)“猪苓汤”的排石作用:小林信之等经实验结果显示“猪苓汤”使用:大剂量组自排率相应增高,尤其在15克用量组。在全部病例组中,不仅结石位于上部的排石,而且整个7例均排石,因而作者认为,这个用量不仅仅是没有副作用,而且电极板通电法与“猪苓汤”:

大剂量并用:的方法,对于诱发排出输尿管结石也是有效的。用:“猪苓汤”5克/日无效,增量至10克/日、15克/日即可见效。

(3)“猪苓汤”对慢性肾功不全的影响:原中琉璃子等给慢性肾功不全大白鼠投与“猪苓汤”得到如下结论:①慢性肾功不全大白鼠电解质代谢紊乱,血浆K、毫克浓度升高,Ca

浓度下降,脏器中Na、K、Ca、毫克、Zn升高;②“猪苓汤”增加:这些离子从尿中排泄,推定有抑制细胞内液和外液中这些电解质浓度升高的作用。

63、茯苓“甘草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茯苓6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上4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温阳化饮,通阳利水。

[主治]。

〈主证〉:心下悸,不渴,四肢冷,苔白滑,脉弦。〈副证〉:或:汗出,或:见下利。

[临证加减]:

1、本方,合:“桂枝茯苓甘草红枣汤”,治:心悸。

2、本方,加:白术、枳实,治:脾不健运,水湿停留,见症烦躁不安、脘闷、冲逆者。

3、本方,加:龙齿,治:心下悸。

4、本方,加:焦三仙、萆薢,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胃虚水停,食滞中阻者。

5、本方,加:生姜、红枣,治:痰饮。

6、茯苓“甘草汤”加味,治疗:心悸:,以:茯苓“甘草汤”合“桂枝茯苓甘草红枣汤”,治疗:心脏病心悸属虚寒证者获良效。[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60,(1):Ii]:

“五苓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原书为散剂,现在采用:汤剂,水煎二次,分服。

[功效]:健脾渗湿,化气利水。

[主治]:〈主证〉:发热头痛,烦渴,或: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副证〉:恶风,汗出,头目眩晕;少腹胀满,或:水肿,身重,或:霍乱泄泻;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临证加减]:

1、“五苓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以:白术、茯苓、地龙,各15克、桂枝、泽泻、芒硝,各15克、肉桂3克、猪苓6克、金钱草30克,为基本方。湿热,加:黄柏、虎杖;阳虚,加:人参、制附片;阴虚,加:生地、山萸肉;气滞血瘀,加:川牛膝、川芎、莪术;尿血,加:地榆炭、琥珀粉。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旧医论坛,1996,11《2,18]。

2、“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肾炎:“五苓散”,加:麻黄、黄芪、防己制成片剂,治疗:小儿肾炎,属风水型,服药后尿量即显著增多,水肿明显消退,一般退肿日期最快3天,大都在10天,以:内。

、3~“五苓散”,加味(“春泽汤”)、治疗:尿潴留:“五苓散”,加:黄芪、党参,名:“春泽汤”。

4、加味“五苓散”,治疗:妊娠高血压:,以:茯苓、桑寄生、大腹皮,各15克、白术12克、猪苓、泽泻,各9克、桂枝6~9克、木瓜30克、砂仁6克,为基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血压高、头晕目眩,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各15克;头痛、视物不清、恶心欲呕,加:半夏10克、珍珠母30克、羚羊角粉1克(冲服)水肿消退,血压稳定后改为2~3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陕西中医,1993,2,534]。

、5~“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五苓散”,加:羌活、防风内服配合外,治。

、6重剂“五苓散”,治疗:脑积水:用:渐增剂量方法,以:重剂“五苓散”,加味,药用:茯苓、大腹皮,各15克、猪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各10克、白术5克、桂枝2克。水煎服。

7、“五苓散”,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以:猪苓、地龙,各10克、茯苓15克、桂枝3克、白术、葛根,各12克、泽泻30克,为基本方,初期黄斑区水肿甚者,加:苍术、生薏苡仁、车前子;水肿吸收而渗出多者,加:柴胡、枳壳、陈皮、昆布、海藻;黄斑区有硬性渗出者,加:川芎、赤芍、茺蔚子。[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c12,:z0]:

8、“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五苓散”,加:石决明、楮实子、陈皮、菊花、苍术,此为调整了眼内房水分泌和排出,使眼内压趋于正常而取得效果。

~、9~“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葶苈生脉“五苓散”为主,疗效满意。[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158]。

10、“五苓散”,加味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用:“五苓散”,加:商陆、党参、赤芍与抗结核药同用,可使胸水迅速消失,病程平均缩短7天。

11、“五苓散”,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以:猪苓、茯苓、泽泻,各10~15克,白术10~20克、桂枝10~12克,为基本方,湿热蕴结型去:桂枝,加:茵陈、黄芩、黄连、虎杖、香附、蒲公英等;肝郁气滞型,加:柴胡、香附、枳壳、陈皮、木香等;血瘀水停型,加:桃仁、红花、当归、穿山甲、牡蛎;脾虚湿滞型,加:干姜,党参、白术、木香、薏苡仁;脾肾阳虚型,加:附子、淫羊藿、干姜、党参、白术等;肝肾阴虚型去:白术、桂枝,加: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青蒿、鳖甲等。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工千疗程。[甘肃中医,1997,(5):9]。

12、“五苓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用:“五苓散”(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及桂枝的比例为10∶10∶6:4;4,共为细面),6~9个月L、5~3克、1岁6克、1~5岁9克、2岁12克,加水50毫升煎汤日分3~4次口服。[中国医药学报,1992,c4):2s]:

13、本方,加:茵陈末10分。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者,名: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14、本方,合:“平胃散”。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名:“胃苓汤”。[丹溪心法]:

15、本方,去:桂枝。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名:四苓散。[明医指掌]:

16、本方,加:辰砂。治:伤暑表里不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舌干焦,神思恍惚,狂言谵语,及瘅疟烦闷,不省人事者,名:辰砂“五苓散”。[和济局方]:

17、本方,加:人参、柴胡、麦门冬,名:“春泽汤”。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兼,治:伤寒阴阳不分,疑二之间,最宜:服此

(《奇效良方》)。又本方,加:人参(或:党参)也名:“春泽汤”;再,加:甘草,也名:“春泽汤”,治:无病而渴,或:病瘥后渴者(《医方集解》);也,治:老人正气虚衰,少气懒言,心悸息短,晨起而面目水肿。

18、本方,加:苍术、附子。治:阳虚而寒湿内盛之腰膝冷痛,腿酸踝肿等证,名:苍附“五苓散”。

19、本方,去:桂枝、茯苓、猪苓。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若冒眩者,名:“泽泻汤”。[金匮要略]。

20、本方,去:桂枝、猪苓、泽泻,加:生姜皮、大腹皮、陈皮。

,治:妊娠面目浮虚,四肢肿,如:水气,名曰:胎肿,名:生“白术散”。[校注妇人良方]:

、21。本方,去:桂枝、猪苓,加:麦门冬、桑白皮、紫苏、槟榔、术瓜、大腹皮、陈皮、砂仁、木香。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瓜之状,手按而凹陷,手起随之而高突,喘满倚息,不能转侧。。小便秘涩、溺出如:割而绝少。名:“导水茯苓汤”。

、22。本方,合:“益元散”,再,加:琥珀。治:小便数而短,名:“茯苓琥珀汤”。

、23。本方,合:“小柴胡汤”。治:发热泄泻口渴,疟疾热多寒少,口操心烦,名:“柴苓汤”。

、24。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清六腑之热,名:“桂苓甘露饮”。

64、“五苓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原书为散剂,现在采用:汤剂,水煎二次,分服。

[功效]:健脾渗湿,化气利水。

[主治]:〈主证〉:发热头痛,烦渴,或:渴欲饮水,水人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副证〉:恶风,汗出,头目眩晕;少腹胀满,或:水肿,身重,或:霍乱泄泻;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临证加减]:

1、“五苓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以:白术、茯苓、地龙,各15克、桂枝、泽泻、芒硝,各15克、肉桂3克、猪苓6克、金钱草30克,为基本方。湿热,加:黄柏、虎杖;阳虚,加:人参、制附片;阴虚,加:生地、山萸肉;气滞血瘀,加:川牛膝、川芎、莪术;尿血,加:地榆炭、琥珀粉。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旧医论坛,1996,11《2,18]。

2、“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肾炎:“五苓散”,加:麻黄、黄芪、防己制成片剂,治疗:小儿肾炎,属风水型,服药后尿量即显著增多,水肿明显消退,一般退肿日期最快3天,大都在10天,以:内。

、3~“五苓散”,加味(“春泽汤”)、治疗:尿潴留:“五苓散”,加:黄芪、党参,名:“春泽汤”。

4、加味“五苓散”,治疗:妊娠高血压:,以:茯苓、桑寄生、大腹皮,各15克、白术12克、猪苓、泽泻,各9克、桂枝6~9克、木瓜30克、砂仁6克,为基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血压高、头晕目眩,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各15克;头痛、视物不清、恶心欲呕,加:半夏10克、珍珠母30克、羚羊角粉1克(冲服)水肿消退,血压稳定后改为2~3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陕西中医,1993,2,534]。

、5~“五苓散”,加味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五苓散”,加:羌活、防风内服配合外,治。

、6重剂“五苓散”,治疗:脑积水:用:渐增剂量方法,以:重剂“五苓散”,加味,药用:茯苓、大腹皮,各15克、猪苓、泽泻、牛膝、车前子,各10克、白术5克、桂枝2克。水煎服。

7、“五苓散”,加味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以:猪苓、地龙,各10克、茯苓15克、桂枝3克、白术、葛根,各12克、泽泻30克,为基本方,初期黄斑区水肿甚者,加:苍术、生薏苡仁、车前子;水肿吸收而渗出多者,加:柴胡、枳壳、陈皮、昆布、海藻;黄斑区有硬性渗出者,加:川芎、赤芍、茺蔚子。[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c12,:z0]:

8、“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五苓散”,加:石决明、楮实子、陈皮、菊花、苍术,此为调整了眼内房水分泌和排出,使眼内压趋于正常而取得效果。

~、9~“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葶苈生脉“五苓散”为主,疗效满意。[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158]。

10、“五苓散”,加味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用:“五苓散”,加:商陆、党参、赤芍与抗结核药同用,可使胸水迅速消失,病程平均缩短7天。

11、“五苓散”,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以:猪苓、茯苓、泽泻,各10~15克,白术10~20克、桂枝10~12克,为基本方,湿热蕴结型去:桂枝,加:茵陈、黄芩、黄连、虎杖、香附、蒲公英等;肝郁气滞型,加:柴胡、香附、枳壳、陈皮、木香等;血瘀水停型,加:桃仁、红花、当归、穿山甲、牡蛎;脾虚湿滞型,加:干姜,党参、白术、木香、薏苡仁;脾肾阳虚型,加:附子、淫羊藿、干姜、党参、白术等;肝肾阴虚型去:白术、桂枝,加: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青蒿、鳖甲等。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工千疗程。[甘肃中医,1997,(5):9]。

12、“五苓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用:“五苓散”(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及桂枝的比例为10∶10∶6:4;4,共为细面),6~9个月L、5~3克、1岁6克、1~5岁9克、2岁12克,加水50毫升煎汤日分3~4次口服。[中国医药学报,1992,c4):2s]:

13、本方,加:茵陈末10分。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者,名: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14、本方,合:“平胃散”。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名:“胃苓汤”。[丹溪心法]:

15、本方,去:桂枝。治:内伤饮食,有湿,小便赤少,大便溏泄,名:四苓散。[明医指掌]:

16、本方,加:辰砂。治:伤暑表里不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舌干焦,神思恍惚,狂言谵语,及瘅疟烦闷,不省人事者,名:辰砂“五苓散”。[和济局方]:

17、本方,加:人参、柴胡、麦门冬,名:“春泽汤”。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兼,治:伤寒阴阳不分,疑二之间,最宜:服此

(《奇效良方》)。又本方,加:人参(或:党参)也名:“春泽汤”;再,加:甘草,也名:“春泽汤”,治:无病而渴,或:病瘥后渴者(《医方集解》);也,治:老人正气虚衰,少气懒言,心悸息短,晨起而面目水肿。

18、本方,加:苍术、附子。治:阳虚而寒湿内盛之腰膝冷痛,腿酸踝肿等证,名:苍附“五苓散”。

19、本方,去:桂枝、茯苓、猪苓。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若冒眩者,名:“泽泻汤”。[金匮要略]。

20、本方,去:桂枝、猪苓、泽泻,加:生姜皮、大腹皮、陈皮。

,治:妊娠面目浮虚,四肢肿,如:水气,名曰:胎肿,名:生“白术散”。[校注妇人良方]:

、21。本方,去:桂枝、猪苓,加:麦门冬、桑白皮、紫苏、槟榔、术瓜、大腹皮、陈皮、砂仁、木香。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瓜之状,手按而凹陷,手起随之而高突,喘满倚息,不能转侧。。小便秘涩、溺出如:割而绝少。名:“导水茯苓汤”。

、22。本方,合:“益元散”,再,加:琥珀。治:小便数而短,名:“茯苓琥珀汤”。

、23。本方,合:“小柴胡汤”。治:发热泄泻口渴,疟疾热多寒少,口操心烦,名:“柴苓汤”。

、24。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清六腑之热,名:“桂苓甘露饮”。

65、“文蛤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文蛤15克、研细末,服3~5克、,以:沸汤50毫升冲化,每日、3次。

[功效]:清表热,行皮水。

[主治]:潠灌之后,弥更益,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脉弦细。

注:潠灌者,潠为之外浇冷水,灌为内饮冷水。潠灌乃古代之物理疗法。

[临证加减]:

1、“文蛤散”,治疗:消渴:曾使用,治疗:消渴病的常规药方,如:人参“白虎汤”、“金匮肾气丸”等,效果不太理想。根据“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之记载,又查阅

《本草纲目》关于文蛤的记述:“文蛤其味酸咸,敛肺止血,化痰,止渴,收汗,其气寒,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能除泄痢湿烂”。故:大胆把文蛤汤试用于:糖尿病患者,效果颇佳。

2、“文蛤散”的临床应用:本方药性咸寒,一一脾虚有寒,大便稀溏者投之非宜。文蛤具有清热生津,软坚化结之功,咸能软坚散结,故:用于:瘿瘤、瘰疬、痰核和其他无名:肿毒等症;寒能清热利湿止渴,故:能疗肺热喘嗽,水肿胀满,消渴和小便不利等症。将此方用于:①消渴:渴饮水不止之消渴症,病属肺胃有热而渴者。

②痰热咳喘:曾用:“贝母瓜蒌散”,加:“黛蛤散”,治疗:呛咳,干咳,或:咳痰不爽,气逆喘促,咽喉不利之急、慢性气管炎,均能收到效果。

③消痰核,治:瘿瘤: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病,常配伍昆布、海藻、海螵蛸、贝母等。、[张仲景药法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460]。

3、“文蛤散”,加味的临床应用:本方药只一味,张仲景将其用于:消渴症,现临床常将其配瓜蒌、川贝母,以:清化热痰,故:用于:热咳、燥咳;伍昆布、海藻、海螵蛸、法半夏、浙贝母等,以:消痰核、瘰疬;配合猪苓、泽泻、木通、滑石、茯苓、通草等,以:清热利湿,加:麦冬、花粉、石斛、芦根等,以:清热生津止渴。[实用经方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

4、“文蛤散”,加味治疗:咳喘:杨百蔸教授常将此方用于:痰热咳喘,认为蛤粉具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但很少单独使用,常与清肺化痰的泻白散、清气化痰丸、“麻杏石甘汤”、“贝母瓜蒌散”等联合使用,疗效甚佳。[实用经方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39]。

、(二)寒实结胸与“文蛤散”证(141)。

[原文]: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舆“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舆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也可服。(141)。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白术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词解]:

(1)潠(xǔn训):同“嘤”。喷出。、(后汉书。郭宪传)、“含酒三潠”。“,以:冷水潠之”,意即含水喷洒(病人),是古代的一种退热方法。

(2)弥更益烦:烦热更重。弥、更、益义同,皆是“更加:”之意。

(3)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也可服:(玉函>卷三、<千金翼)卷九作“与“三物小白散”。无“陷胸汤”和“也可服”六字,是。

(4)身热……如:上法:此四十八字(玉函)卷八无。

[提要]:寒实结胸及“文蛤散”的证治。

[释义]:寒实结胸是结胸证的一种,其病为寒邪与痰水相结于胸。因寒痰冷饮结聚于胸膈,心胸阳气受阻,故:可出现胸胁,或:心下硬满疼痛等证。因水寒内结,阻滞胸阳,而致气机不利、津液不布,故:常见畏寒喜暖,喘咳气逆,甚至大便不通等证,脉多沉紧有力。因属寒实结胸,故:无发热、烦渴,而有小便清利,口中和,苔滑。治疗:可用:三物白散,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文蛤散”证乃表邪不解,热与水结在表。病在表,当,治,以:汗法,根据病情可选用:“桂枝汤”,或:“麻黄汤”之类发汗解表之剂。若反,以:冷水喷淋,或:冷水洗浴,这虽也是一种降温退热之法,然用于:太阳表证,不仅表不能解,反使邪热郁伏于内,不得外散。即“其热被劫不得去:”,故:“弥更益烦”。烦者,热也,即发热比前,加重。这是因为表热被冷水闭郁,皮毛腠理收敛,阳气郁而不宣所致。由于寒凝于外,热郁于内,皮肤上泛起如:粟粒状的

“鸡皮疙瘩”,此即“肉上粟起”。同时可有发热、无汗、身体酸痛等证。因寒凝热闭,体表的津液得不到宣通,热与水结于太阳之表,故:虽口渴而不欲饮水。证属表邪不解,阳郁水结,治用:“文蛤散”清热利湿。若服药后病不愈,又见烦渴、小便不利等证,为表邪不解,水蓄膀胱,则当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解表利水。

本条分别论述了寒实结胸与“文蛤散”、“五苓散”的证治,以:体现水邪有表里寒热的不同。

[选注]:

柯韵伯:病发于阳,应,以:汗解。庸工用:水攻之法,热被水劫而不得散,外则肉上粟起,因湿气凝结于玄府也。内则烦热,意欲饮水,是阳邪内郁也。当渴而反不渴者,皮毛之水气入:肺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

又:太阳表热未除,而反下之,热邪与寒水相结,成热实结胸。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不四肢烦疼者也。名曰:三白者,三物皆白,别于黄连小“陷胸汤”也。旧本误作三物,以:黄连栝蒌投之,阴盛则亡矣。又误作白散,是二方矣。黄连巴豆,寒热天渊,云:也可服,岂不误人。《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四,三白散证》。

张隐庵:此言邪之中人,必始于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腠;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留而不去,则入:于府也。病在阳,病在太阳之皮毛也,当是之时,得汗而散也。

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则入:于肌腠矣。复留而不得去,则入:于经脉矣。夫经脉不能合心主之神气,以:流通,则烦;更不能由肌腠而达于皮毛,则益烦。弥更者,辗转之意也。夫心主之神,合三焦出气,以:温肌肉,水寒折之,不能合三焦而温肌肉,故:肉上粟起。心火不达,故:意欲饮水。意欲饮水则当渴矣,反不渴者,假象也。文蛤外刚内柔,秉离明之象,以:资心主之气,故:可服。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助脾土而达三焦,水道行而经脉通矣。设更留而不去,则入:于府而为寒实结胸。《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篇下》。

尤在泾:病在阳者,邪在表也,当,以:药取汗,而反,以:冷水潠之,或:灌濯之,其热得寒被劫而又不得竟去,于是热伏水内而弥更益烦,水居热外而肉上粟起。而其所以:为热,也非甚深而极盛也,故:意欲饮水而口反不渴。文蛤咸寒而性燥,能去:皮间水热互结之气。若服之不差者,其热渐深,而内传入:本也。“五苓散”辛散而淡渗,能去:膀胱与水相得之热。若其外不郁于皮肤,内不传于膀胱,则水寒之气必结于胸中,而成寒实结胸。

寒实者,寒邪成实,与结胸热实者不同,审无口燥渴烦等证见者,当与三物白散温下之剂,以:散寒而除实也。本文小“陷胸汤”及也可服七字,疑衔。《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

《医宗金鉴》:无热证下,与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小“陷胸汤”四字,必是传写之误。桔梗、贝母、巴豆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义,温而能攻,与寒实之理相属;小“陷胸汤”,乃栝蒌、黄连,皆性寒之品,岂可,以,治:寒实结胸之证乎?“也可服”三字,也衍文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评述]:诸家解释“文蛤散”证和寒实结胸的成因与病机,柯氏认为寒实结胸为太阴误下所致,似嫌牵强,尤氏不仅指出水寒之气结于胸中,而成寒实结胸,同时强调“与结胸热实者不同,审无口燥渴烦等证见者,当与三物白散温下之剂”道出了寒实结胸的特征。此外,尤氏与《医宗金鉴》还分析了“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也可服”两句之讹。

尤氏认为“小“陷胸汤”及“也可服”7字,疑衍”,颇有见地。

[治法]:

1、清热利湿。

2、温寒逐水,涤痰破结。

[方药]:

1、“文蛤散”方。

2、三物白散方。

[方义]:文蛤。药材称海蛤,其性咸寒质燥,功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微有利尿作用,故:上能清肺化痰而治:咳逆上气,下能利小便而治:水气浮肿。本证表邪不解,阳郁水结,因水热之邪郁闭体表,故:但用:一味文蛤,既可清在表的阳郁之热,又能行皮下之水结。水热得解,阳郁得伸则烦随除。若服药后病不愈,而又见烦渴,小便不利等蓄水证,则当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解表利水。

寒实结胸,因胸中水寒结实,非热药不足,以:开水寒,非峻药不足,以:破结实。三物白散由巴豆、贝母、桔梗三味药组成。巴豆辛热有毒,攻逐寒水,泻下冷积,破其凝结,为本方之主药。贝母解郁开结去:痰,桔梗开提肺气,既可利肺散结去:痰,又可载药上浮使药力作用于:上,更有助于水饮之邪泻下。三药并用,使寒痰冷饮一举而出。邪结于上者,可从吐而解;邪结于下者,可从泻下而解。因三药颜色皆白,故:名:“三物白散”。

本方药性峻猛,吐下易伤胃气,故以:白饮和服,既能和养胃气,又可制巴豆之毒性。若欲,加强泻下之力,可进热粥,以:助药力;若泻下过猛,可进冷粥,以:抑制泻下。用:粥之冷热,以:调节药物作用,又可借水谷,以:保胃气、存津液。因本方药性峻猛,属温下寒实之剂,故:身体羸弱,应减量而行。原方剂量为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为了便于控制剂量,现有的按三味药等分,研极细末,和匀备用。用:此方的关键在于巴豆的炮制,为减低毒性,大多制成巴豆霜用。巴豆霜制法: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烘,压榨去:油后碾细,过筛。

[方论选]:

柯韵伯:文蛤生于海中而不畏水,其能制水可知。咸能补心,寒能胜热,其壳能利皮肤之水,其肉能止胸中之烦。……按本论,以:文蛤一味为散,以:沸汤和方寸匕,服满五合。

此等轻剂,恐难散湿热之重邪。《金匮要略》,云,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汤,主之。审症用:方,则此汤而彼散,故:移彼方而补入:于此。《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

又:贝母主疗心胸郁结,桔梗能开提血气利膈宽胸。然非巴豆之辛热斩关而入,何,以:胜硝黄之苦寒,使阴气流行而成阳也。白饮和服者,甘,以:缓之,取其留恋于胸,不使速下耳。散者散其结塞,比汤,以:荡之更精。《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四》。

张隐庵:按桔梗色白味辛,开提肺气之品,故:本经主治:胸痛。贝母色白,其形若肺,能消郁结之痰。巴豆辛热有毒,主破坚积、开闭塞、利水道。用:散者,主开胸痹,以:行皮肤而散水气也。《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篇下》。

《医宗金鉴》:是方也,治:寒实水结胸证,极峻之药也。君,以:巴豆,极辛极烈,攻寒逐水,斩关夺门,所到之处,无不破也;佐,以:贝母,开胸之结;使,以:桔梗,为之舟楫,载巴豆搜逐胸邪,悉尽无余。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然惟知任毒,以:攻邪,不量强羸,鲜能善其后也。故:羸者减之,不利进热粥,利过进冷粥。凡巴豆性热,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不用:水而用:粥者,借谷气,以:保胃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伤寒方论》:论,曰,咸能软坚,能清热,能走肾,以:胜水,故:有止烦化痰咳逆胸痹之用。此张仲景,以:之为因寒郁热,宿饮胶结主剂也。然易五苓之意,则知此为清热消饮之轻剂,故:必不瘥,而后两解之图也。且必于欲饮水反不渴用之,则知能泄偶郁之热,而不能胜实结之热矣。《伤寒方论,和剂)不著撰人)。

[点评]:关于“文蛤散”主治:问题,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本方为清热利湿之轻剂,可用,治:水热互结于太阳之表,另一种意见,以:柯氏为代表,认为“此等轻剂恐难散湿热之重邪”,主张当改作<金匮>文蛤汤,颇得一些医家赞同,三物白散主治:寒实结胸,诸家认识基本一致,其中《医宗金鉴》注释较详,说理也明。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文蛤散”的应用:

1)主治:表邪不解,阳郁水结证,见141条。

2)主治:渴欲饮水不止者,见(金匮要略。辨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2)后世医家对三物白散的应用:

1)《外台秘要》:张仲景“桔梗白散”(即:本方)、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方后,云:若利不止者,饮冷水一杯则定。

2)《类聚方广义》:此方对肺痈、幽门痈、胃脘痈及胸膈中有顽痰而胸背挛痛者,咳家胶痰缠绕、咽喉不利、气息秽臭者,皆有效。卒中风、马脾风、痰潮息迫、牙关紧闭、药汁不入:者,以:本方吹鼻中,吐痰涎,咽喉立通。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现代三物白散多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尤常用于治疗:肺痈,症见:咳唾腥臭、浊痰不畅、胸中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者。其主要作用:是排脓、托毒外出,加:速空洞的闭合。黄氏等用:本方治疗:一例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女,6

岁,咳嗽气急,烦躁不安,呼吸快而浅,节律不整,鼻翼煽动,精神萎靡,出现三凹证,口唇、指、趾末端微绀,咳声如:拽锯。体温39.5%3,脉搏180次/分,呼吸45次/

分,肺部细湿罗音广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4.2、x、10。/L,中性85%,淋巴15%。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有斑片状阴影。舌红、苔斑剥而干,脉细数。投三物白散2克,加:麝香少许,冷开水灌服。逾20分钟,呕吐痰水约150毫升,呼吸立畅。次日诸症大减,复用:清肺益气化痰之剂半月余,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均正常。

2)喉痹:喉痹见胸膈窒闷、痰鸣喘急、面色发绀、肢冷汗出、呼吸困难、濒于窒息、便秘而身无大热者,都可用:本方收效。黄氏等用:三物白散,治疗:痰火缠喉之白喉重症1例,用药2克,加:麝香少许,冷开水送服。药后咳嗽,加剧,呕吐、腹泻3次,患儿竟怡然入睡。翌日,呼吸通畅,再服白散1.5克,加:麝香少许,又呕吐痰水若干,临床症状消失,局部伪膜脱落,血象正常。后用:宣肺清热、利咽化痰汤剂善后调理,病灶部位细菌培养3次阴性,半月后复查未发。

3)流行性出血热:张氏等用:三物白散,治疗:流行性出血热3例。耿氏等认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若胃阳素虚,或:有寒邪,表邪入:里,易寒水交结,阻滞三焦气机,形成寒实结胸,多见于出血热低血压休克并少尿期,可用:三物白散,加味,温下寒实。

4)其它:本方可用于:冷痰蕴伏所致的痫病及狂乱。黄氏等,治疗:一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投药5克、片刻后,吐泻交作,皆宿食垢秽之物。次日,精神食欲正常,腹泻、呕吐停止,大便常规正常。

(4)医案选录:

1)肺痈:程某,男,45岁,以:种田兼缝纫为业,素嗜烟,并有咳喘宿疾。某年秋,因受感发热,咳嗽,加剧,痰中见脓,有腥臭气。服中药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排脓之品,热退,其他未愈。再延西医注射消炎针剂,咳嗽唾脓之证,时而小愈,时而增剧。

困卧床第,已将1年。患者因病势折磨,意志消沉。几欲自寻短见。其家人偕来恳求一速效良方处,治。愚细询其证,胸闷异常,右胸部并有痛感,时唾浊痰腥臭,咽干、不渴,脉数,苔黄,是与(金匮)所,云:肺痈相符。又阅中医从前处方,如:苇茎汤、泻白散、排脓散、犀黄丸及鱼腥草、忍冬藤、葶苈红枣泻肺汤等,都已服过,均未彻底收效。细审此证,虽旷日持久,元气已损,然脉来有神,似尚未至竭绝程度。惟肺部浊痰败脓,病久似已结成窠囊,必得攻坚拔积峻药,捣其病之症结处,背城一战,以:冀转危为安。遂用:桔梗、川贝母,各10克、巴豆(去:壳、炒黑存性)3克、共碾细末,以:白开水调下,作数次服。初一服未见动静,约工小时后,再服二次,服后须臾胸闷不舒,唾出浊痰败脓约半升许,急令止药勿服。以:米粥调养,和其胃气。从此,以后,而胸膈见快,唾出浊脓也稀。改用:扶土生金法。仿参苓“白术散”,加:化痰解毒药调理,而病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2)17)。

2)急性喉炎合并喉不全梗阻:某男,2岁,面白体胖,5天前出现鼻塞、流清涕,二天来有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呼吸迫促,以:“急性喉炎,合并喉不全梗阻”收住院,会诊时见:

体温36~5℃,呼吸48次/分,呼吸困难,吸气时长而费力,在天突、缺盆、心窝部有深度吸气性下陷,喉中痰鸣,颇似曳锯,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大便三日未行,活动,或:哭闹时更见面色发灰、烦躁不安、额上出汗等,脉细数,指纹青紫、已透关射甲,舌苔薄白,手足触之稍凉,诊为急喉风,辨证为寒痰阻塞,急用:三物白散0~15克、吹入:咽部,5分钟后即开始呕吐痰涎,量多,2小时后又连续腹泻2次,呼吸困难等症状开始好转,额汗渐止,并逐渐能平卧安睡,以后虽尚有轻度呼吸急促和喘鸣症状,因急喉风的危急症状已解除,故:停用:三物白散,改用:宣肺理气化痰药调理,共住院5天,痊愈出院,按:本例病人,因痰涎阻塞气道致喘鸣声嘶,痰阻脉络则指纹青紫,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故:面灰、肢冷、烦躁不安、甚至额上汗出,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三物白散能涌吐喉中痰涎,使喉头水肿减轻,化险为夷。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27)。

[按语]:

三物白散本为,治疗:寒实结胸而设,方用:桔梗、贝母,以:开胸痹,化顽痰;巴豆辛温峻热,为温下猛药,服后不但能使人剧烈的泻下,并可引起剧烈呕吐,而起“开通闭塞”

的作用。三药合用:温寒逐水,涤痰破结,对气管食道间停潴壅塞的痰涎异物,可,以:通过呕吐,或:泻下而迅速排除,临床运用:的病例多有一定的热象,如:体温升高、咳痰粘稠黄浊、苔黄、脉数等,服药后,出现上吐下泻而病也趋愈,此时用:本方,取其峻逐痰浊之力,痰浊一去,热也随之而散,但本方毕竟偏温,故:吐泻之后,可用:冷粥调其偏,用:清热药除其余热,方可巩固疗效。

10、黄芩黄连汤类:

66、“黄芩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芩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红枣12枚,上4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清热止利,和中缓痛。

[主治]:〈主证〉:下利,腹痛,肛门灼热,身热口苦,舌红苔黄,脉弦。〈副证〉:或:里急后重,或:口渴。

[临证加减]:

1、痢疾通,治:本方,加:木香、枳实、槟榔、桔梗、黄连、白头翁。

2、急性细菌性痢疾:本方,加:白头翁,若热毒盛者,酌加:双花、马齿苋、斑地锦、黄连等。

3、湿热痢疾:本方,去:红枣、甘草,倍用:白芍,加:枳实、木香,或:合“香连丸”。

4、本方,用:黄芩、川连、白芍为散,治:小儿腹泻属湿热者。

5、本方,合:“白头翁汤”,治:痢疾。

6、本方,合:“香连丸”,治:阿米巴痢疾。

7、本方,加:半夏、生姜、黄连,治:腹泻。

8、本方,加:泽泻、滑石、枳壳,治:湿热下痢。

9、本方,去:白芍、甘草,加:人参、干姜、桂心、半夏,治:干呕下痢,名:外台“黄芩汤”。

10本方,去:红枣,加:黄连、大黄、木香、槟榔、肉桂,治:下痢脓血,或:黏液,腹痛后重等,名:芍药汤。

11、本方,去:红枣,治:热痢,或:湿热痢,腹痛后重,身热,便脓血黏稠,或:火升鼻衄,名:“黄芩芍药汤”。

12、本方,去:红枣,治:泄痢腹痛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者,名:芍药“黄芩汤”。

13、本方,去:红枣,加:猪芩、茯苓、泽泻、白术、厚朴、陈皮、木香,治:湿食交阻之初痢(尿短)者,名:“四苓芩芍汤”。

、二、“黄芩汤证”(172)。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红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红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提要]:“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治。

[释义]:本条句首所言太少合病,是指邪之来路和病之初始阶段,可能有头痛发热等症,故称:太阳;同时可能有口苦、咽干、心烦、腹痛、不欲食等症,故称:少阳,据理推论,当,以:少阳受邪为主,但证情转而即,以下利,或:呕作为主证,乃少阳邪热逆阻于胃肠所致,本条述证简略,以:药测证,可知少阳邪热下迫于肠,疏泄不利,故:下利常伴有肛门灼热、泄下粘秽、腹痛,甚至里急后重,同时可见发热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治宜:清少阳邪热,以:止利,方用:“黄芩汤”,若少阳邪热上逆于胃,胃失和降,则见呕吐,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和胃降逆。

[选注]:

成无己: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柯韵伯:两阳合病,阳盛阴虚,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自下利。太阳与阳明合病,是邪初入:阳明之里,与“葛根汤”辛甘发散,以:从阳也。又下者举之之法,太阳与少阳合病,是邪已入:少阳之里,与“黄芩汤”酸苦涌泄,以:为阴也,又通因通用之法。《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注,“黄芩汤证”》。

汪苓友: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则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热益阴,使里热清而阴气得复,斯在表之阳热自解矣。所以:此条病,若太阳桂枝在所当禁,并少阳柴胡也不许用: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评述]:成氏举三阳合病而下利的不同特点与其相应的,治法,得出同中之异,有,治:表,治:里,治:“半表半里”的不同,有一定参考意义。汪氏认为本条合病自利的病机是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清热益阴,对于深入:理解本条证治:尤有帮助。柯氏则认为“葛根汤证”为邪初入:阳明之里,“黄芩汤证”是邪已入:少阳之里,可备一说,存此备览。可供参考。

[治法]:

1、清热坚阴,缓急止利。

2、清热止利,和胃降逆。

[方药]:

1、“黄芩汤”方。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方义]:“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红枣组成。以:黄芩为主,苦寒坚阴而清里热;芍药味酸微苦,敛阴和营,缓急止痛;芩芍配伍,酸苦相济,调中存阴,以:止利,是,治:热利之要药。甘草红枣益气和中,调补正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利之功。若胃气上逆而呕吐者,则,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伤寒论》中论合病下利者,共三条,证治,各异,应予:鉴别: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病变重在表,治用:“葛根汤”,解表和里。256条阳明与少阳合病,病变重在阳明,其下利属内有宿食之热结旁流之属,治用:“大承气汤”泻热通腑而止利。本条则是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病变重在少阳,治用:“黄芩汤”清热止利。上述三条合病下利,体现了张仲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精神。

本方与“葛根芩连汤”同具苦寒坚阴清里热之功,但本方,用:芍药柔肝、敛阴、和营,“葛根芩连汤”则用:葛根健脾、解表、升阳。凡属实热证之“热泄”,兼有表证者,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表里双解。热泄无表证者,则用:本方。尤多用于:腹痛下重、大便不爽的热痢,后世,治疗:痢疾之方多从此演化而来,故:(医方集解)称之为“万世,治:痢之祖”。

[方论选]:

柯韵伯:凡太少合病,邪在半表者,法当从柴胡桂枝,加减。此则热淫于内,不须更顾表邪,故用:黄芩,以:泄大肠之热,配芍药,以:补太阴之虚,用:甘枣,以:调中州之气,虽非胃实,也非胃虚,故:不必人参,以:补中也。若呕是上焦之邪未散,故:仍,加:姜夏,此柴胡“桂枝汤”去:柴桂人参方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

尤在泾:少阳居表里之间,视阳明为较深,其热气尤易内侵。是以:太阳与少阳合病,也自下利,而治法则不同矣。太阳阳明合病者。其邪近外,驱之使从外出为易。太阳少阳合病者,其邪近里,治之使从里和为易。故:彼用:葛根,而此与黄芩也。夫热气内淫,黄芩之苦,可,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可,以:固之。若呕者,热上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而黄芩之清里,也法所不易矣。《伤寒贯珠集,卷一太阳篇上,合病证治:六条》。

钱天来:用:黄芩撤其热,而,以:芍药敛其阴,甘草、红枣,和中而缓其津液之下奔也。若呕者,是邪不下走而上逆,邪在胃口,胸中气逆而为呕也,故加:半夏之辛滑,生姜之辛散,为蠲饮,治:呕之专剂也。《伤寒溯源集,附合病并病篇》。

[点评]:本方为,治:热利之专方,诸家认识基本一致。尤注对太阳阳明合病下利,与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的,治:则、方药进行了比较,可供参考。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活人书):本方,去:红枣,名:“黄芩芍药汤”,治:鼻衄。

2)(活法机要>:本方,去:红枣,名:“黄芩芍药汤”,治:热痢、湿热痢,或:火升鼻衄。

3)<济生拔粹):治:泄痢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稠粘。

4)《类聚方广义》:治:痢疾,发热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脓血便者。

5)(外台秘要}:本方,去:芍药、甘草,加:半夏、人参、干姜、桂枝,名: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痢。

6)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本方,治:春温。

7)、《温病条辨》:本方,去:红枣,加: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厚朴、陈皮、木香、名:“四苓芩芍汤”,治:湿食交阻之初痢,并见尿短者。

(2)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现代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证。

王氏,用:“黄芩汤”合“白头翁汤”,治疗:一例痢疾,证见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口渴,粪检:白细胞(//\),脓球(㈩),红细胞(抖),粘液(并)。服上方3剂后,腹痛下利均止再,以:原方小其制,续服4剂痊愈。杨氏,报道,用:“黄芩汤”为主治疗:阿米巴痢疾1例。患者妊娠

2个多月,证见腹痛频频,下痢红白粘液,日二、三十次,里急后重颇剧,少腹坠胀,有如:欲产情形,体温37.9℃,大便检出阿米巴原虫。方用:黄芩3克、白芍10克、甘草4.5克、“香连丸”3克。服2剂后症情明显好转,下利次数大减,日仅二、三次,原方再进16剂,下利止,先后2次检查大便未发现阿米巴原虫。曹氏,以:本方,加减,表里同治,湿热兼顾,治疗:婴幼儿泄泻,属湿食内蕴郁久化热,又为外邪所袭,表里同病,脾胃湿热下迫暴注所致。姜氏,以:本方,加减清化湿热,治疗:下焦湿热,邪气旺盛,正气不衰之慢性腹泻。王立基氏,用:本方:

,加味清肠化湿,通腑泄热,治疗:肠腑湿热所致慢性结肠炎。

2)儿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师群氏等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温病”范畴,多因外感风温,热毒内生,或:化热入:里。其主要病机为正邪相争,邪热内陷,血热互结,气滞血瘀。在,治疗:上,根据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说及吴鞠通的“,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的大法,对于气营热盛者,以:“黄芩汤”合清营汤为主苦寒清热,清营解毒。

3)其它:吴勤文氏,用:“黄芩汤”,治:诸病气血不和,属于热证者,莫不应手取效。以:本方,加:防风、秦艽、生苡仁清热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热痹。治:黄疸,尤以:小儿湿热发黄及妊娠妇女发阳黄之黄疸证,则,以:本方,加:猪苓、淮山药、茯苓、泽泻,以:利小便,扶脾退黄。治:妇女白带,则,以:本方,加:苍术燥湿,海螵蛸收敛而热清、湿化、带止。治:崩漏,以:本方,加:山栀子、藕节、地榆、炒蒲黄,和血调经而崩漏自止。

(3)医案选录:

1)春温:先寒后热,是属伏邪,体质阴弱,未宜:发表。伏邪者,乘虚伏于里也,当从里越之,春温篇中有“黄芩汤”可用。“黄芩汤”。《未刻本叶氏医案》。

2)痢疾:王某,男,30岁。195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病初恶寒,后则壮热不退,目赤舌绛,烦躁不安,便下赤痢,微带紫暗,腹中急痛,欲便不得,脉象洪实。余拟泄热解毒,先投,以:“黄芩汤”:黄芩、白芍,各12克、甘草3克、红枣3枚、服药2剂,热退神安痛减,于13日改用:红痢枣花汤,……连服3剂获安。《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3)痢疾:沈学生,男,13岁,症状:腹痛下利,日三、五行,有红白粘液,脉弦舌红,苔薄。诊为少阳胆热乘于肠胃,迫其阴液下注。为疏:黄芩三钱、白芍六钱、甘草二钱、红枣四枚。服二剂而下利与腹痛俱除。《伤寒挈要》。

4)泄泻:许某,女,60岁。1958年7月5日,初诊。自诉初起病发热,眩晕,口苦,厌食,尿黄,旋即腹痛泄泻2天不已,粪便稀薄色黄,昼夜排便7次,口干不渴饮,神疲,舌淡红、苔黄腻,脉弦虚缓。证为外感风热传里,木土不和,脾虚湿胜,气机失调。治,以:清热和中。处予:“黄芩汤”,加减:黄芩10克、白芍20克、甘草、黄连,各5克、淮山药、葛根,各15克。服药2剂而痊愈。《新中医)1988;20(4):8)。

[按语]:“黄芩汤”清热止利,多用于治疗:腹痛下重,大便不爽的热痢,治疗:痢疾之方,如:朱丹溪的“黄芩芍药汤”、张洁古的芍药汤,多,以:此演化而来,故:<医方集解)称“黄芩汤”为“万世,治:痢之祖”。本方不限于,治:下利,也用于:伏气温病,为清里热之主方,叶天士根据其方:

苦寒直清里热的作用:特点,及春温初起即有阴精素亏、里热炽盛的病理特点,也选之作为正,治之方<三时伏气外感篇)春温条:“春温一证,……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此为温病学家对《伤寒论》的发展。

[现代研究]:

实验表明,“黄芩汤”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炎、退热、解痉、镇痛和一定的镇静等作用。

这与“黄芩汤”清热止痢、缓急止痛的主治:功效相应。

1、从复方和单味药同步实验结果分析,“黄芩汤”的抗炎解痉作用:是,各组成药物:黄芩、甘草、乌枣和芍药共同配伍作用:的结果,“黄芩汤”的退热作用:与方中:黄芩和甘草的作用:有关,芍药配伍甘草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黄芩汤”的镇痛作用:与此有关,但并不排除方:

中具有其他镇痛配伍关系存在的可能性,“黄芩汤”的镇静作用:主要是黄芩的作用。

2、从组方分析,本方包括了芍药“甘草汤”,此方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其中也包括胃肠痉挛所致的肠鸣、腹泻、腹痛等证,“黄芩汤”及其组成药物,和芍药,加:甘草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强直性肠收缩,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汤”、芍药,加:甘草对小白鼠乙酸扭体所致疼痛反应也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汤”能非常明显地延长小白鼠甩尾实验的痛阈反应时间,从而初步阐明了本方缓急止痛的机理。

3、拆方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全方对大鼠离体回肠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及紧张性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如果减去:君药黄芩,则呈现相反的兴奋作用。全方与,各单味药比较,全方作用:最佳,从而证明全方作用:优于单方,君药在复方中:起主要作用,这一方:

剂学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得,以:证实,本方如果减去:君药,加大芍药,甘草和红枣的用量至古方用量的4倍,其解痉作用:强度与全方古方用量相等,也证明了经方配伍优于其它配伍关系,本方清热止痢的功效,可能,以:黄芩为主,而缓急止痛功效,可能主要是芍药配甘草的作用。君臣药配伍(黄芩配伍芍药)有助长药理作用:的相须关系,佐、使药甘草和红枣在全方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67、“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芩9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红枣12枚半夏9克、生姜4~5克。上6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每次服200毫升。

[功效]:和解表里,降逆止呕。

[主治]:〈主证〉:下利腹痛,身热口苦,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沉弦。〈副证〉:或:里急后重,或:口渴。

[临证加减]:

1、本方,加:枳实、白术、桔梗、浙贝母,治:伏气发温,内挟痰饮,痞满咳嗽。

2、本方,加:黄连、龙胆草诃子肉,治:少阳胆热。

3、本方,加:藿香、佩兰、黄连、枳壳、厚朴、茯苓,治:急性胃肠炎。

~、4本方,加:白头翁马齿苋,治:急性肠炎。

“黄连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9克、红枣12枚,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温服,白日服

3次,夜服2次,现代用法一般煮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

[功效]: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主治:工、。

〈主证〉:胸中烦热,时欲呕吐,腹痛,舌尖红,苔黄白,脉弦数。〈副证〉:或:微发热,或:下利。

[临证加减]:

1、本方证若胸中热痛甚者,加:川楝子、炒栀子、元胡;呕吐酸苦,仿“左金丸”法,加:吴茱萸。

2、本方证水泻较剧者,加:茯苓利湿,葛根升发清阳,怀山药、焦白术健脾止泻;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泄热通幽。

3、本方桂枝易肉桂,加:芡实、莲须,治:胃热肠寒。

4、本方,加:刀豆子、柿蒂,治:外感呕逆。

5、本方,加:枳实、瓜蒌皮,治:胃脘痛。

6、本方,加:柴胡、赤芍、乌药、乌贼骨,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本方,加:陈皮、厚朴,治:胆囊炎急性发作。

8、本方,去:甘草,治:关格,如:小便不通减桂枝,黄连减半,关而且格,则全方用之,名:进退“黄连汤”。

“黄连阿胶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上5味,以水1200毫升,先煮3味,取400毫升,去滓,下烊化之阿胶稍冷后,再搅人鸡子黄,温服140毫升,日3次。

[功效]:育阴清热,滋水降火。

[主治]:〈主证〉:心中烦,不得卧,舌红少苔,脉细数。〈副证〉:口燥咽干,或:手足心热,小便短黄,或:舌绛少津。

[临证加减]:

1兼见口渴咽干者,加:麦冬、元参、石斛;咽痛,加:桔梗、甘草。

、2若心中烦热较甚,小便黄赤者,酌加:竹叶、灯心、通草、甘草梢、淡豆豉、白茅根。

3、失眠严重,妇女精神抑郁者,合“甘麦红枣汤”、“酸枣仁汤”:

,或:“百合地黄汤”。

4、若热灼真阴,血溢皮肤,牙龈,或:皮下紫斑者,酌加:女贞予、旱莲草、丹皮、元参、生地、炒地榆、侧柏叶等。

5、失眠属心肾不交者,本方,去:黄芩,加:龙骨、牡蛎、炒枣伫、夜交藤、琥珀粉。

6、本方,加:龙齿、牡蛎、杏仁,治:失眠。

~:7本方,合:“百合地黄汤”,治:肝硬化昏迷阴虚内热者。

8、本方,加:锁阳、淫羊藿、搜丝子、柏子仁,治:阳痿,如:伴有早泄者,加:龙骨、牡蛎、刺猬皮、芡实。

9、本方,加:地榆炭、槐花炭,治:便血、。

、10本方,加:蒲公英、大黄炭、木蝴蝶,治:出血性胃炎。

11、本方,加:当归、旱莲草、女贞子、丹皮、知母、仙鹤草,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本方,加:白蒺藜、当归、酸枣仁、柏子仁,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13本方,加:干芦根、生地、知母、黄柏、炙黄芪、煅牡蛎,治:多汗证。

14、本方,合:“归脾汤”,治:经后烦躁。

15、“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阳痿:用:黄连5克、白芍、石莲子、远志、茯苓,各15克、黄柏、桑螵蛸、五味子、柏子仁、阿胶,各10克、鸡子黄1枚,心火亢盛,加:栀子;相火旺盛,加:龙胆草;肾阳不足,加:菟丝子、韭菜子;阳痿为主,加:锁阳、淫羊藿;早泄为主,加:龙骨、牡蛎、芡实,水煎取液,阿胶烊化稍凉后,加:鸡子黄倒人药液,搅匀温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及白萝卜、绿豆,忌性生活。[浙江中医杂志,1994,t29,305]。

16、“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药用:黄连5~10克、黄芩、白芍,各10~15克、肉桂5克(后下),阿胶15克(烊化)。每日1剂水煎,分2次用:热药液冲生鸡子黄1枚、口服。[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2):143

17、本方,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干姜、当归,治:阴虚发热,下利脓血,次数频繁,腹痛难忍者,名:“驻车丸”。[千金方]:

18、本方,去:鸡子黄、黄芩、芍药,加:黄柏、山栀子,治:伤寒热毒人肠,下利脓血,名:阿胶汤。[此事难知]:

19、本方,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麦冬、生地,治:暑温,暑伤心肾,心热烦躁,消渴不已,名:“连梅汤”。

20、本方,去:黄芩、白芍、鸡子黄,加:黄柏、栀子,治:经病已去,心中烦,不得卧,名:黄连阿胶场。

二、“黄芩汤证”(172)。

[原文]: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红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红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提要]:“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治。

[释义]:本条句首所言太少合病,是指邪之来路和病之初始阶段,可能有头痛发热等症,故称:太阳;同时可能有口苦、咽干、心烦、腹痛、不欲食等症,故称:少阳,据理推论,当,以:少阳受邪为主,但证情转而即,以下利,或:呕作为主证,乃少阳邪热逆阻于胃肠所致,本条述证简略,以:药测证,可知少阳邪热下迫于肠,疏泄不利,故:下利常伴有肛门灼热、泄下粘秽、腹痛,甚至里急后重,同时可见发热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治宜:清少阳邪热,以:止利,方用:“黄芩汤”,若少阳邪热上逆于胃,胃失和降,则见呕吐,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和胃降逆。

[选注]:

成无己: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呕者,胃气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柯韵伯:两阳合病,阳盛阴虚,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自下利。太阳与阳明合病,是邪初入:阳明之里,与“葛根汤”辛甘发散,以:从阳也。又下者举之之法,太阳与少阳合病,是邪已入:少阳之里,与“黄芩汤”酸苦涌泄,以:为阴也,又通因通用之法。《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注,“黄芩汤证”》。

汪苓友:太少合病而至自利,则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矣,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以:清热益阴,使里热清而阴气得复,斯在表之阳热自解矣。所以:此条病,若太阳桂枝在所当禁,并少阳柴胡也不许用: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评述]:成氏举三阳合病而下利的不同特点与其相应的,治法,得出同中之异,有,治:表,治:里,治:“半表半里”的不同,有一定参考意义。汪氏认为本条合病自利的病机是在表之寒邪悉郁而为里热,里热不实,故:与“黄芩汤”清热益阴,对于深入:理解本条证治:尤有帮助。柯氏则认为“葛根汤证”为邪初入:阳明之里,“黄芩汤证”是邪已入:少阳之里,可备一说,存此备览。可供参考。

[治法]:

1、清热坚阴,缓急止利。

2、清热止利,和胃降逆。

[方药]:

1、“黄芩汤”方。

2、“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方义]:“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红枣组成。以:黄芩为主,苦寒坚阴而清里热;芍药味酸微苦,敛阴和营,缓急止痛;芩芍配伍,酸苦相济,调中存阴,以:止利,是,治:热利之要药。甘草红枣益气和中,调补正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利之功。若胃气上逆而呕吐者,则,加: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伤寒论》中论合病下利者,共三条,证治,各异,应予:鉴别: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病变重在表,治用:“葛根汤”,解表和里。256条阳明与少阳合病,病变重在阳明,其下利属内有宿食之热结旁流之属,治用:“大承气汤”泻热通腑而止利。本条则是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病变重在少阳,治用:“黄芩汤”清热止利。上述三条合病下利,体现了张仲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精神。

本方与“葛根芩连汤”同具苦寒坚阴清里热之功,但本方,用:芍药柔肝、敛阴、和营,“葛根芩连汤”则用:葛根健脾、解表、升阳。凡属实热证之“热泄”,兼有表证者,用:“葛根芩连汤”清热止利,表里双解。热泄无表证者,则用:本方。尤多用于:腹痛下重、大便不爽的热痢,后世,治疗:痢疾之方多从此演化而来,故:(医方集解)称之为“万世,治:痢之祖”。

[方论选]:

柯韵伯:凡太少合病,邪在半表者,法当从柴胡桂枝,加减。此则热淫于内,不须更顾表邪,故用:黄芩,以:泄大肠之热,配芍药,以:补太阴之虚,用:甘枣,以:调中州之气,虽非胃实,也非胃虚,故:不必人参,以:补中也。若呕是上焦之邪未散,故:仍,加:姜夏,此柴胡“桂枝汤”去:柴桂人参方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

尤在泾:少阳居表里之间,视阳明为较深,其热气尤易内侵。是以:太阳与少阳合病,也自下利,而治法则不同矣。太阳阳明合病者。其邪近外,驱之使从外出为易。太阳少阳合病者,其邪近里,治之使从里和为易。故:彼用:葛根,而此与黄芩也。夫热气内淫,黄芩之苦,可,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可,以:固之。若呕者,热上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而黄芩之清里,也法所不易矣。《伤寒贯珠集,卷一太阳篇上,合病证治:六条》。

钱天来:用:黄芩撤其热,而,以:芍药敛其阴,甘草、红枣,和中而缓其津液之下奔也。若呕者,是邪不下走而上逆,邪在胃口,胸中气逆而为呕也,故加:半夏之辛滑,生姜之辛散,为蠲饮,治:呕之专剂也。《伤寒溯源集,附合病并病篇》。

[点评]:本方为,治:热利之专方,诸家认识基本一致。尤注对太阳阳明合病下利,与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的,治:则、方药进行了比较,可供参考。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活人书):本方,去:红枣,名:“黄芩芍药汤”,治:鼻衄。

2)(活法机要>:本方,去:红枣,名:“黄芩芍药汤”,治:热痢、湿热痢,或:火升鼻衄。

3)<济生拔粹):治:泄痢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稠粘。

4)《类聚方广义》:治:痢疾,发热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脓血便者。

5)(外台秘要}:本方,去:芍药、甘草,加:半夏、人参、干姜、桂枝,名: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痢。

6)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本方,治:春温。

7)、《温病条辨》:本方,去:红枣,加: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厚朴、陈皮、木香、名:“四苓芩芍汤”,治:湿食交阻之初痢,并见尿短者。

(2)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现代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病证。

王氏,用:“黄芩汤”合“白头翁汤”,治疗:一例痢疾,证见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口渴,粪检:白细胞(//\),脓球(㈩),红细胞(抖),粘液(并)。服上方3剂后,腹痛下利均止再,以:原方小其制,续服4剂痊愈。杨氏,报道,用:“黄芩汤”为主治疗:阿米巴痢疾1例。患者妊娠

2个多月,证见腹痛频频,下痢红白粘液,日二、三十次,里急后重颇剧,少腹坠胀,有如:欲产情形,体温37.9℃,大便检出阿米巴原虫。方用:黄芩3克、白芍10克、甘草4.5克、“香连丸”3克。服2剂后症情明显好转,下利次数大减,日仅二、三次,原方再进16剂,下利止,先后2次检查大便未发现阿米巴原虫。曹氏,以:本方,加减,表里同治,湿热兼顾,治疗:婴幼儿泄泻,属湿食内蕴郁久化热,又为外邪所袭,表里同病,脾胃湿热下迫暴注所致。姜氏,以:本方,加减清化湿热,治疗:下焦湿热,邪气旺盛,正气不衰之慢性腹泻。王立基氏,用:本方:

,加味清肠化湿,通腑泄热,治疗:肠腑湿热所致慢性结肠炎。

2)儿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师群氏等认为,本病属祖国医学“温病”范畴,多因外感风温,热毒内生,或:化热入:里。其主要病机为正邪相争,邪热内陷,血热互结,气滞血瘀。在,治疗:上,根据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说及吴鞠通的“,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的大法,对于气营热盛者,以:“黄芩汤”合清营汤为主苦寒清热,清营解毒。

3)其它:吴勤文氏,用:“黄芩汤”,治:诸病气血不和,属于热证者,莫不应手取效。以:本方,加:防风、秦艽、生苡仁清热祛风除湿,治疗:风湿热痹。治:黄疸,尤以:小儿湿热发黄及妊娠妇女发阳黄之黄疸证,则,以:本方,加:猪苓、淮山药、茯苓、泽泻,以:利小便,扶脾退黄。治:妇女白带,则,以:本方,加:苍术燥湿,海螵蛸收敛而热清、湿化、带止。治:崩漏,以:本方,加:山栀子、藕节、地榆、炒蒲黄,和血调经而崩漏自止。

(3)医案选录:

1)春温:先寒后热,是属伏邪,体质阴弱,未宜:发表。伏邪者,乘虚伏于里也,当从里越之,春温篇中有“黄芩汤”可用。“黄芩汤”。《未刻本叶氏医案》。

2)痢疾:王某,男,30岁。195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病初恶寒,后则壮热不退,目赤舌绛,烦躁不安,便下赤痢,微带紫暗,腹中急痛,欲便不得,脉象洪实。余拟泄热解毒,先投,以:“黄芩汤”:黄芩、白芍,各12克、甘草3克、红枣3枚、服药2剂,热退神安痛减,于13日改用:红痢枣花汤,……连服3剂获安。《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3)痢疾:沈学生,男,13岁,症状:腹痛下利,日三、五行,有红白粘液,脉弦舌红,苔薄。诊为少阳胆热乘于肠胃,迫其阴液下注。为疏:黄芩三钱、白芍六钱、甘草二钱、红枣四枚。服二剂而下利与腹痛俱除。《伤寒挈要》。

4)泄泻:许某,女,60岁。1958年7月5日,初诊。自诉初起病发热,眩晕,口苦,厌食,尿黄,旋即腹痛泄泻2天不已,粪便稀薄色黄,昼夜排便7次,口干不渴饮,神疲,舌淡红、苔黄腻,脉弦虚缓。证为外感风热传里,木土不和,脾虚湿胜,气机失调。治,以:清热和中。处予:“黄芩汤”,加减:黄芩10克、白芍20克、甘草、黄连,各5克、淮山药、葛根,各15克。服药2剂而痊愈。《新中医)1988;20(4):8)。

[按语]:“黄芩汤”清热止利,多用于治疗:腹痛下重,大便不爽的热痢,治疗:痢疾之方,如:朱丹溪的“黄芩芍药汤”、张洁古的芍药汤,多,以:此演化而来,故:<医方集解)称“黄芩汤”为“万世,治:痢之祖”。本方不限于,治:下利,也用于:伏气温病,为清里热之主方,叶天士根据其方:

苦寒直清里热的作用:特点,及春温初起即有阴精素亏、里热炽盛的病理特点,也选之作为正,治之方<三时伏气外感篇)春温条:“春温一证,……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此为温病学家对《伤寒论》的发展。

[现代研究]:

实验表明,“黄芩汤”具有非常明显的抗炎、退热、解痉、镇痛和一定的镇静等作用。

这与“黄芩汤”清热止痢、缓急止痛的主治:功效相应。

1、从复方和单味药同步实验结果分析,“黄芩汤”的抗炎解痉作用:是,各组成药物:黄芩、甘草、乌枣和芍药共同配伍作用:的结果,“黄芩汤”的退热作用:与方中:黄芩和甘草的作用:有关,芍药配伍甘草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黄芩汤”的镇痛作用:与此有关,但并不排除方:

中具有其他镇痛配伍关系存在的可能性,“黄芩汤”的镇静作用:主要是黄芩的作用。

2、从组方分析,本方包括了芍药“甘草汤”,此方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其中也包括胃肠痉挛所致的肠鸣、腹泻、腹痛等证,“黄芩汤”及其组成药物,和芍药,加:甘草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强直性肠收缩,均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汤”、芍药,加:甘草对小白鼠乙酸扭体所致疼痛反应也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汤”能非常明显地延长小白鼠甩尾实验的痛阈反应时间,从而初步阐明了本方缓急止痛的机理。

3、拆方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全方对大鼠离体回肠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及紧张性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如果减去:君药黄芩,则呈现相反的兴奋作用。全方与,各单味药比较,全方作用:最佳,从而证明全方作用:优于单方,君药在复方中:起主要作用,这一方:

剂学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得,以:证实,本方如果减去:君药,加大芍药,甘草和红枣的用量至古方用量的4倍,其解痉作用:强度与全方古方用量相等,也证明了经方配伍优于其它配伍关系,本方清热止痢的功效,可能,以:黄芩为主,而缓急止痛功效,可能主要是芍药配甘草的作用。君臣药配伍(黄芩配伍芍药)有助长药理作用:的相须关系,佐、使药甘草和红枣在全方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

68、“黄连阿胶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上5味,以水1200毫升,先煮3味,取400毫升,去滓,下烊化之阿胶稍冷后,再搅人鸡子黄,温服140毫升,日3次。

[功效]:育阴清热,滋水降火。

[主治]:〈主证〉:心中烦,不得卧,舌红少苔,脉细数。〈副证〉:口燥咽干,或:手足心热,小便短黄,或:舌绛少津。

[临证加减]:

1兼见口渴咽干者,加:麦冬、元参、石斛;咽痛,加:桔梗、甘草。

、2若心中烦热较甚,小便黄赤者,酌加:竹叶、灯心、通草、甘草梢、淡豆豉、白茅根。

3、失眠严重,妇女精神抑郁者,合“甘麦红枣汤”、“酸枣仁汤”:

,或:“百合地黄汤”。

4、若热灼真阴,血溢皮肤,牙龈,或:皮下紫斑者,酌加:女贞予、旱莲草、丹皮、元参、生地、炒地榆、侧柏叶等。

5、失眠属心肾不交者,本方,去:黄芩,加:龙骨、牡蛎、炒枣伫、夜交藤、琥珀粉。

6、本方,加:龙齿、牡蛎、杏仁,治:失眠。

~:7本方,合:“百合地黄汤”,治:肝硬化昏迷阴虚内热者。

8、本方,加:锁阳、淫羊藿、搜丝子、柏子仁,治:阳痿,如:伴有早泄者,加:龙骨、牡蛎、刺猬皮、芡实。

9、本方,加:地榆炭、槐花炭,治:便血、。

、10本方,加:蒲公英、大黄炭、木蝴蝶,治:出血性胃炎。

11、本方,加:当归、旱莲草、女贞子、丹皮、知母、仙鹤草,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本方,加:白蒺藜、当归、酸枣仁、柏子仁,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13本方,加:干芦根、生地、知母、黄柏、炙黄芪、煅牡蛎,治:多汗证。

14、本方,合:“归脾汤”,治:经后烦躁。

15、“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阳痿:用:黄连5克、白芍、石莲子、远志、茯苓,各15克、黄柏、桑螵蛸、五味子、柏子仁、阿胶,各10克、鸡子黄1枚,心火亢盛,加:栀子;相火旺盛,加:龙胆草;肾阳不足,加:菟丝子、韭菜子;阳痿为主,加:锁阳、淫羊藿;早泄为主,加:龙骨、牡蛎、芡实,水煎取液,阿胶烊化稍凉后,加:鸡子黄倒人药液,搅匀温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及白萝卜、绿豆,忌性生活。[浙江中医杂志,1994,t29,305]。

16、“黄连阿胶汤”加味,治疗:慢性咽炎:药用:黄连5~10克、黄芩、白芍,各10~15克、肉桂5克(后下),阿胶15克(烊化)。每日1剂水煎,分2次用:热药液冲生鸡子黄1枚、口服。[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2):143

17、本方,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干姜、当归,治:阴虚发热,下利脓血,次数频繁,腹痛难忍者,名:“驻车丸”。[千金方]:

18、本方,去:鸡子黄、黄芩、芍药,加:黄柏、山栀子,治:伤寒热毒人肠,下利脓血,名:阿胶汤。[此事难知]:

19、本方,去:黄芩、芍药、鸡子黄,加:乌梅、麦冬、生地,治:暑温,暑伤心肾,心热烦躁,消渴不已,名:“连梅汤”。

20、本方,去:黄芩、白芍、鸡子黄,加:黄柏、栀子,治:经病已去,心中烦,不得卧,名:黄连阿胶场。

69、“黄连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黄连9克、炙甘草9克、干姜9克、桂枝9克、人参6克、半夏9克、红枣12枚,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温服,白日服

3次,夜服2次,现代用法一般煮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

[功效]: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主治:工、。

〈主证〉:胸中烦热,时欲呕吐,腹痛,舌尖红,苔黄白,脉弦数。〈副证〉:或:微发热,或:下利。

[临证加减]:

1、本方证若胸中热痛甚者,加:川楝子、炒栀子、元胡;呕吐酸苦,仿“左金丸”法,加:吴茱萸。

2、本方证水泻较剧者,加:茯苓利湿,葛根升发清阳,怀山药、焦白术健脾止泻;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泄热通幽。

3、本方桂枝易肉桂,加:芡实、莲须,治:胃热肠寒。

4、本方,加:刀豆子、柿蒂,治:外感呕逆。

5、本方,加:枳实、瓜蒌皮,治:胃脘痛。

6、本方,加:柴胡、赤芍、乌药、乌贼骨,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本方,加:陈皮、厚朴,治:胆囊炎急性发作。

8、本方,去:甘草,治:关格,如:小便不通减桂枝,黄连减半,关而且格,则全方用之,名:进退“黄连汤”。

、三、“黄连汤证”(173)。

[原文]: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红枣十二枚(切开)。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疑非张仲景方。

[词解]:

(1)邪气:此指寒邪。

(2)疑非张仲景方:《玉函》卷八、《千金翼》卷九、《注解伤寒论》卷四均无。

[提要]: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

[释义]:本条论述上热下寒,腹痛欲呕吐的证治。“胸中”与“胃中”乃指上下部位而言。热邪偏于上,包括胃脘,上至胸膈,故称:“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即指腹中有寒邪。胃与胸相对,部位偏于下,主要是肠中有寒气。胸胃有热而气逆,所以:欲呕吐;肠中有寒邪而气滞,所以:腹中痛。腹中痛与欲呕吐同见,也是热在上而寒在下的标志。之所以:胃热肠寒,主要因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则下寒者自寒;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则上热者自然。此外,还可出现心烦、痞胀、腹泻等证。

本证与三泻心汤证都是寒热夹杂,气机升降失常,但病机却有不同。三泻心汤证寒热互结,阻塞于中焦,故以:心下痞为主症。复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伴见肠鸣呕利;本证是寒自为寒,热自为热,寒热上下互阻,胃热气逆于上,肠寒气滞于下,故以:欲呕吐、腹中痛为主症。

[选注]:

成无己: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II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柯韵伯:今胃中寒邪阻隔,胸中之热不得降,故:上炎作呕;胃脘之阳不外散,故:腹中痛也。热不在表,故:不发热;寒不在表,故:不恶寒。胸中为里之表,腹中为里之里,此病在焦府之半表里,非形驱之半表里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黄连汤证”》。

《医宗金鉴》:伤寒未解欲呕吐者,胸中有热邪上逆也;腹中痛者,胃中有寒邪内攻也。此热邪在胸,寒邪在胃,阴阳之气不和,失其升降之常,故用:“黄连汤”,寒温互用,甘苦并施,以:调理阴阳而和解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陆渊雷:此条即胃热肠寒之病,胃热故:呕吐,肠寒则腹中痛。不,云:胃热而,云:胸中有热,不,云:肠寒而,云:胃中有邪气者,古人于内脏之部位犹未能确知故也。《II寒论今释》。

[评述],各家从不同角度分析本证上热下寒的病机,虽说法略异,但都言之成理,陆氏明确指出本条为胃热肠寒之病,合手临床,颇具卓识。

[治法]: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方药]:“黄连汤”方。

[方义]:黄连苦寒,以:清在上之热;干姜辛热,以:温在下之寒;桂枝辛温,既可温散下寒,又可交通上下之阳气,共为本方主药。配人参、甘草、红枣之甘温,补脾益气、和胃安中,以:复中焦升降之职;半夏辛温和胃,降逆止呕。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清上温下,有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升降阴阳的作用。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腹痛提示寒邪凝聚比较明显,所以:去:黄芩,加:桂枝交通阴阳,以:温寒邪,降冲逆。“半夏泻心汤”偏于苦降,以:消心下寒热之痞;本方则偏重于辛开。治:寒热之邪分踞于上下之腹中痛、欲呕吐。在煎服法上,二方也有所不同:“半夏泻心汤”去滓再煎,取其药性和合,每日三服,温服一升。本方只煎一次,取其,各自功效,日三夜二,采用:小量频服,可免药后呕吐。利于提高疗效。

[方论选]:

成无己: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红枣之甘,以:益胃。《注解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柯韵伯:用:黄连泻心胸之热,姜桂去:胃中之寒,甘枣缓腹中之痛,半夏除呕,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搏于中,所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仍不离少阳和解之,治法耳。此证在太阴、少阳之间,此方兼泻心、理中之剂。(《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

《医宗金鉴》:君黄连,以:清胃中之热,臣干姜,以:温胃中之寒,半夏降逆,佐黄连呕吐可止,人参补中,佐干姜腹痛可除,桂枝所以:安外,红枣所以:培中也。然此汤寒温不一,甘苦并投,故:必,加:甘草协和诸药。此为阴阳相格,寒热并施之,治法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点评]:诸注均较妥贴,尤其柯氏称此不离“和解之法”,又,谓:“此证在太阴、少阳之间,此方兼泻心、理中之剂”,启发思路,可供参考。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张氏医通》:本方,治:胃中寒热不和,心下痞满。

2)<保赤全书>:本方,治:痘疮热毒在胃中,以致腹痛,甚则欲呕吐。

(2)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本方对急慢性肠胃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某些溃疡病,以及其它肠胃疾患,只要见症有胁痛、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腹痛、食少,或:大便利下,证属阴阳失调、寒热上下者,均可,以:之和调升降。王氏等,以:本方,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8例,治愈16例,显效64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97%。并认为本方: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上热下寒者,尤为允当,非上热下寒者,则不宜:用之。姬氏,以:本方,加减治疗:胃痛40例,多数西医诊断为急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症见:心下痞满拒按,脘痛时如:锥刺刀割,恶心欲呕,饮食不进,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大便干结,或:溏薄,畏寒肢冷,体无热,或:微热,舌质红,苔微黄滑腻,脉弦细,或:弦缓,为上下寒热不调。阴阳升降失调,兼微有表证之胃痛。治愈2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疗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0天,平均6天。苏氏,以:本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认为本病皆由饮食与情志所伤,虽病因,各异,但病变重在脾胃。脾胃不和,中州升降失调,水津不能四布,病久不愈,邪居胃中,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寒留于下,阳不得降而热隔于上。故用:“黄连汤”清上温下,升降阴阳之气,使其脾胃协调,肝脾得和,病可获愈[30,。何氏认为胆囊炎之病、证,多为寒热错杂,阴阳失其升降。对慢性胆囊炎,或:伴有胆石症,证见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胁腹痛欲呕吐,用:“黄连汤”为首选方。用:,以:升降阴阳,寒热并投,上下兼,治,寒散热消,胃和逆降,其证自愈。

2)妇科:熊安民氏,以:本方,治疗:胎动不安及经漏,各1例。两例病虽有异而病机相同,皆为寒热互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表里不和所致,故:均,以:“黄连汤”,治之而效。

3)其它:王德元认为本方非特具有调节阴阳、畅达气机之能,且具燥湿化痰、调脾和胃之用。它既可用于:胃寒胸热,又可用于:胃热胸寒;既可用,治:失眠,又可用于:多寐;既可用,治:呕吐,又可用于:泄泻,还能,治疗:便秘,具有双向调,治:作用。本方升降阴阳,平调寒热,斡旋胃气,可治疗:因上中二焦阴阳相格所致之胸寒胃热,或:胸热胃寒。本方,用于:肝郁呕、泄症,则辛开苦降,畅达气机,散结除痞,常能信手奏功。方中:黄连苦寒燥湿,半夏燥湿化痰;桂、草、姜辛甘化阳,温振心阳;连、桂一寒一热,一苦一辛,泻火振水,交泰心肾;半夏、草、枣更能和胃而宁神,故:而因痰湿作祟所致之失眠与多寐症,均能获效。本方尚能化湿悦脾,畅气安中,故:对脾胃气弱引起的泄泻、便秘能收异病同治之效。

(3)医案选录:

1)慢性胆囊炎。陈某,男,38岁,1981年4月初诊右胁及脘部疼痛,时发时瘥,已历多日,胸部闷滞,略有热灼感,泛泛欲吐,饮食减少,大便溏烂,苔腻,脉弦。经

B超示胆囊大,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处方:黄连5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姜半夏9克、干姜6克、红枣12枚。七帖。复诊:,谓:服药2剂后,胁脘痛减轻,大便较成形,服完7剂,饮食有增加。再服原方14剂。以后未闻复发。《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8;12(6):45)。

2)泄泻,李某,男,10岁,上腹痞满、腹泻反复发作1月余,近几天来,腹胀腹泻,加重,每,曰:2~3次,伴腹痛口渴,恶心,纳食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紧,证属上热下寒,用药:半夏6克、桂枝6克、党参10克、干姜6克、黄连6克、炙甘草3克、生姜3

片、红枣3枚3剂,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腹泻、腹痛减轻,原方继服6付,诸症消失,疾病痊愈。《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11):687)。

3)胃痛、史某,女,40岁1981年7月23日,初诊,胃痛半年,迩来脘际,嘈杂,易饥思纳,胸痛连背,痛处抚熨舒适,苔黄略腻,脉弦滑,诊断为饮停中州,上犯心胸,予:“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汤,药后未见效机,复诊见苔黄而干,脉弦滑有力,独右关沉迟,此胸寒胃热之局,喻昌,谓:“饮入:胃中,听胃气之上下敷布”,“黄连汤”“不问下寒上热,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故:改用:“黄连汤”,处方:黄连、干姜,各4~5克、桂枝3克、炒党参、姜半夏,各10克、甘草5克、红枣6枚3剂,药后苔黄渐化,舌上有津,脉转缓和,胸脘之痛均减,原方,加:薤白10克、连服10剂而安。《江苏中医杂志)1984;5

(4):17)。

4)胎动不安,黄某,女,31岁1965年5月2日诊,停经3月余,经停40多天时,作妊娠试验阳性,诊为早妊,继半月后出现小腹疼痛,阴道少量下血,急至医院诊治,服中西药月余罔效,遂到熊老处就诊,症见:阴道少量下血,腰酸,小腹隐痛,伴有怯寒,心下痞,纳呆,泛吐白唾沫,大便溏,舌质略淡,苔白微厚,脉细弱,经妇科再次诊查,胎尚存,索视前方,乃益气固冲、凉血止血、补肾安胎之品,方如:“归脾汤”、胶艾“四物汤”、惜红煎、固冲汤及西药黄体酮三类,熊老剖析诸症:心下痞,纳呆,泛吐白唾沫,乃为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表里不和,怯寒是脾之清阳不升,致卫外之阳不布,清阳不升,则不能摄血载胎,故:而阴道下血,腰酸腹痛;舌淡苔白厚,乃脾胃寒湿;脉细弱,乃湿邪主病,兼见虚象,据《伤寒论》178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所示,施,以:“黄连汤”。处方:

黄连、干姜,各6克、桂枝、半夏,各10克、仙鹤草、泡参,各24克、红枣15克、甘草3克。服2剂。3日后复诊,阴道下血止,诸症消失。继投益气固冲剂调服半月而停药。追踪观察,后足月顺产一男婴,发育良好,现已成人安家。《新中医)1992;24(7):4)。

[按语]:汪訒庵说:“黄连苦寒泄热,以:降阳,姜、桂辛温除寒,以:升阴,人参助正祛邪,半夏和胃止呕,甘草红枣调中止痛,上中二焦寒热交战,以:此和解之”。按“黄连汤”:

实为“小柴胡汤”之变方,以:桂枝代柴胡,以:黄连代黄芩,以:干姜代生姜,所谓:“从中而和之法”。故:其能收平调寒热,升降阴阳,和胃降逆之功,正如:喻嘉言说的:“不问下寒上热,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

[现代研究]:

秦彩玲等对“黄连汤”的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及镇吐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1)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15服“黄连汤”27克/(公斤d)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此量为最大耐受量,相当于“黄连汤”临床用量的400倍。

(2)“黄连汤”对乙醇胃损伤的影响:“黄连汤”对乙醇诱发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连汤”1克/公斤及2克/公斤灌胃对溃疡指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

0、001),抑制率分别为43~4%及77~4%~500毫克/公斤稍有抑制作用,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甲氰咪呱100毫克/公斤对溃疡指数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抑制率为64~0%。

(3)“黄连汤”对盐酸胃损伤的影响:大鼠经盐酸灌胃1h后,腺胃区粘膜有多发性条索状及点状损伤,“黄连汤”2克/公斤灌胃对溃疡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抑制率为90~3%~500毫克/公斤及1克/公斤虽有抑制趋向,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别,抑制率分别为29~2%及30~3%甲氰咪呱100毫克/公斤灌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为57~6%。

(4)“黄连汤”对阿斯匹林胃损伤的影响:阿斯匹林灌胃后4h,大鼠腺胃区粘膜出现多发性条索状,或:点状溃疡,“黄连汤”1克/公斤及2克/公斤灌胃对溃疡指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及P<0~001),抑制率分别为29~1%,72~4%~500毫克/公斤灌胃有抑制趋向,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抑制率为18~9%,甲氰咪呱100毫克/公斤灌胃则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5)镇吐实验:硫酸铜诱发的鸽子呕吐,“黄连汤”2克/公斤灌胃有明显的镇吐作用,它使致吐的潜伏期延长(P<0~05),呕吐次数减少(P<0~05),镇吐百分率为59~1%。1克/公斤能延长致吐潜伏期(P<0~05),对呕吐次数虽有减少趋向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镇吐百分率为30~2%~500毫克/公斤虽有镇吐趋向,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镇吐率为21~6%灭吐灵10毫克/公斤灌胃有显著镇吐作用:(P<0~05),镇吐百分率为

66、7%~“黄连汤”一次给药未见明显镇吐作用。以上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汤”对硫酸铜致鸽子呕吐具有明显的镇吐作用:及对乙醇、盐酸、阿司匹林诱发的三种大鼠胃粘膜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随剂量增加:其保护作用:增强,尤其是对乙醇胃粘膜损伤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效量关系,小鼠H服“黄连汤”27克/(公斤d),400倍:于临床用量无任何毒副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甲氰咪呱100毫克/公斤灌胃,对阿司匹林胃损伤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达98~7%而对乙醇胃损伤及盐酸胃损伤的作用:较弱,抑制率分别为

64、0%和57~6%~“黄连汤”对三种胃粘膜损伤抑制作用:差不多,提示“黄连汤”不但能增强胃粘膜的抵抗力,而且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二者的作用:强度差别不大。

11、白虎汤类:

70、“白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知母18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粳米一匙上4味,以水2000毫升,先煎石膏,再下其他药同煎二次,米熟汤成,去:渣,分3次服。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主证〉: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口干舌燥,欲饮水,脉浮滑,或:洪大,舌苔黄燥。〈副证〉:谵语,或:背微恶寒,腹满,或:身重难,以:转侧,若为厥热,兼手足厥逆。

{临证,加减]、。

1、“白虎汤”加味,治疗:感冒发热:本方,用:生石膏、知母、粳米、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荆芥、葛根、黄芩、枳实、甘草,胃脘痛而呕恶去:桔梗,加:厚朴、砂仁、陈皮、炒莱菔子;气津不足去:黄芩,加:太子参。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后1小时温服,病重每日2剂,2小时服1次4日为1个疗

2、及“白虎汤”加味,治疗:高热:,以:银花、连翘、知母、薄荷,各10克、石膏30~60克(先煎),甘草5克、粳米少许,为基本方,上感,加:荆芥、防风;扁桃体炎,加:元参、僵蚕、牛蒡子;支气管炎,加:鱼腥草、桔梗、杏仁;咳嗽痰稠,加:桑白皮、黄芩、浙贝母;高热持续不退,或:皮下出现斑疹,加:生地、丹皮、地龙;热盛神昏抽搐选,加:钩藤、石决明,或:“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工粒冲服)。每日2剂,水煎顿服,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福建中医药,1995~cs,10]。

3、柴葛“白虎汤”,治疗:外感高热:本方含柴胡、知母、甘草,各9克、葛根、石膏,各30克、银花、黄芩,各15克、秦艽、防风,各12克。

每日2剂,分4次口服,口渴甚者,加:天花粉,咳嗽痰稠者,加:全瓜蒌、川贝;大便干、舌苔黄厚干者,加大黄;无汗恶寒甚者,加:麻黄,去:黄芩、知母。[江西中医药,1990,3,25]、]:

4、“白虎汤”加味,治疗:大叶性肺炎:,以:“白虎汤”为主,加: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咳嗽胸痛,加:川贝母、杏仁、郁金、橘络;咳血痰,加:白茅根、竹茹;心中烦热,加:山栀子、白茅根;体实,加大黄;伤津,加:玄参、麦冬、天花粉、鲜石斛;夜寐不安,加:茯神、“益元散”~Cj:海中医药杂志,1957,c+,2s,5,加味“白虎汤”,治疗:脑出血合并肺炎,基本方,为:双花30克、连翘20克、石膏30~50克、知母20克、甘草15克、鱼腥草20克、桑白皮15克、贝母15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杏仁10克、粳米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或:鼻饲)便秘痰黄者,加用:川军15克、瓜蒌20克、芒硝10克;昏迷,加:深者,加用:牛黄安宫丸,每日3丸本方石膏大量含水硫酸钙能抑制产热、渴感等中枢;知母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配,以:清热解毒的双花、连翘、蒲公英、黄芩、鱼腥草;复配,以:桑白皮、贝母、瓜蒌清泄痰热,以:平喘,故:对脑出血合并肺炎有显著疗效r中国医药学报,1997,t6,81

6、“白虎汤”,加减治疗:乙型脑炎:用:“白虎汤”去:粳米,加:山药、银花、连翘等。[中医杂志,1958,4,2513、。

7、银翘白虎合剂配合西药,治疗:乙型脑炎:用:“白虎汤”去:粳米,加:银花、连翘、板蓝根、钩藤、僵蚕、地龙等清热解毒,镇惊熄风药为主,配合西药,治疗:重症乙型脑炎获良效。

8、“白虎汤”,加减治疗:乙型脑炎的临床应用:用:“白虎汤”为主,或:配合西医抢救与一般支持疗法,治愈率在80%一100%之间大大地降低了本病公认的死亡率,提高了疗效,并得出,治疗:乙脑的几点经验、。

(1)中医,治:乙脑有五忌,忌发汗、忌泻下、忌利小便、忌辛燥刺激、忌安眠镇静和冰袋冷敷。

(2)本病发病急骤,来势凶猛,传变迅速,发病季节也比较集中,治疗:上应具有“疫证”的概念,其临床表现很少单独卫分证候,主症高热、昏迷、抽搐,而高热一症是造成后二者的主要因素,故:迅速退热是决定病情预后的关键,主张一经确诊,即投大剂“白虎汤”加味,治疗。

、(3)用:石膏要早期足量,才收效好,同时必佐粳米,或:生山药,服药后薄被保温,令其微汗,以:发散药力。

(4)乙脑病人出现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搏不见,或:微弱的时候,是“热深厥也深”,切勿当作寒证治,而妄用:附片、干姜等,得出“热证变寒万人无一”的经验、’

(5)乙脑病人大多数具有“白虎汤证”,但少数病例不具“白虎汤”:

证,如:一见高热、昏迷、抽搐而不见白虎证,即投“白虎汤”,以致表邪遏郁;高热持续不退,甚至迁延时日,产生不应有的后遗症,有滥用:“白虎汤”而导致失败的教训,故:认为要严格遵守吴鞠通确定的“白虎汤”禁忌。[伤寒论汤证新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6z]:

9、“白虎汤”,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证属中医温病瘟疫的范畴,有“瘟疹”、“疫斑”之称,脉多浮数洪大、舌红绛,苔薄黄,黄腻等,以:“白虎汤”,加:山栀子、元参、生地、丹皮、连翘、双花、板蓝根、茯苓、钩藤为主,并酌配,以:西药支持疗法。[黑龙江中医药,1976,1,313

10、“白虎汤”加味,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运用:由于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期常有气血两燔的表现,在发热后期又有低血压休克、少尿期的病理过程,故以:“白虎汤”中,加:人丹参、益母草、大黄炭、白茅根、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治疗:发热期患者,提示本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不仅疗效好,而且可,以:促进跳期,缩短病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6,(4):19]。

11、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以:“白虎汤”,加:银花、连翘、黄芩、丹皮、半夏、芦根、白茅根、滑石而组成抗出血热工号,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或:多尿期,或:从低血压期直接进入:恢复期的跳期现象,明显缩短了病程。[赤脚医生杂志,1976,f1,~:29]。

12、“白虎汤”,加减治疗:眼科病:主要用于:外障,凡眼暴赤肿痛,如:火胀大头,天行赤眼、陷翳,银星玉粒,涌波翳等,均可,以:“白虎汤”为主,加减施治:在眼科应用:本方时,多数病例不具“白虎汤”“四大症”。很多病例仅单具眼部症状,用药则,以:舌象为主要参考依据,其应用:的原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体征①眼部症状:外障为主,局部红肿淤滞较甚,刺激症状也比较严重;②

舌象:舌赤少津,或:舌赤苔黄而燥;③脉象:滑数,洪数,或:洪大有力;④其他体征:身体壮实,面色红润,鼻干灼热,口唇干燥,烦渴,喜冷饮。[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4,28]。

13、“白虎汤”,加减配合验方,治疗:糖尿病:用:“白虎汤”,加减配合验方用于,治疗:糖尿病,药用:生石膏30~120克、知母15克、玄参'30克、生山药30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15克、苇根30克、?

甘草6克、体质差可加:党参,或:太子参15克、煎成800~1000毫升,徐徐服之,或:分次服之,用:本方治疗:糖尿病对多饮、多食、多尿症较显著者效果好,对无明显上述症状者,效果差。[河南中医学院学摄

1980,(4):7],14本方,加:羚羊角、犀角,治:温热病气血两燔,见高热熏渴,神昏谵语,抽搐者,名:羚犀自虎场。[温热经纬]、一

15、本方,加:桂枝,治:温疟,但热无寒,骨节疼痛,时呕者,名:桂枝“白虎汤”~、。

16、本方,加:葱白、豆豉、细辛,治:温病内发,风寒外束之j

证,名:葱豉“白虎汤”。[重订通俗伤寒沦]:

17、本方,加大黄、芒硝,治:温毒发斑,烦热错语不得眠者,名:“白虎承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8、本方,加:半夏、竹茹,去:甘草、粳米,治:“白虎汤证”兼见胃气上逆,心下痞闷者,名:镇逆“白虎汤”。[衷中参西录]:

19、本方,加:苍术,治:湿温病,症见:多汗,身重,足冷者,名:白虎,加:苍术汤。[活人书]:

20、本方,加:犀角、元参,治:温热发斑,名:“化斑汤”。[温病条辨]:

21、本方,加:柴胡、黄芩、半夏,治:暑嗽喘渴,名:“柴胡石膏汤”。[成方便读]:

、22本方,去:甘草、粳米,加:熟地、麦冬、牛膝,治:阴虚胃火齿痛,名:“玉女煎”。

第六节、太阳病其他变证(168~173)。

一、白虎与“白虎加人参汤证”(168~170、176)。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乾燥而烦,欲饮水敷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也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也不可舆,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克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裹有寒者,必表裹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衷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裹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裹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词解]:

(1)表里:此指人体内外,不是指表证、里证“表里俱热”,即内外皆热。

[提要]:论述“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证治,以及“白虎汤”的禁例。

!释义]:此三条论述太阳伤寒因误,治,转化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以及“白虎汤”的禁例,太阳伤寒因,治疗:不当,病邪由表化热入:里,邪传阳明,邪热炽盛,充斥内外,不仅伤津,而且耗气,论中“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是指里热炽盛,充斥内外,所以:高热持续;邪热迫津外出则汗出;热盛伤津,故:口燥而渴;热盛于里上扰神明则心烦,由于热盛伤津,汗出过多,故:表热不显,轻按皮肤并无灼手感;热极汗多,发展到脱液耗气,所以:日燥渴,舌上干燥而烦,大量饮水仍不解渴;同样,由于热极汗多,肌腠疏松,所以:在高热同时出现轻微恶寒,即论中所谓:“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结合原文

26条,因热盛耗气,脉当洪大,治宜:“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证”之恶寒与太阳之恶寒不同,太阳恶寒,常与病俱来,与病俱去,一般较重,且无口渴心烦之象,本证“时时恶风”与“背微恶寒”系阳明里热炽盛,汗出肌疏,气阴两伤,不胜风寒所致,所以:见风则恶,因背为阳之府,是阳气会聚的地方,热迫汗出津气两伤,卫阳失于固密和温煦职能时,就可,以:引起背部微恶寒,程度一般较轻,故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170条指出,伤寒表证未罢,发热、无汗恶寒,治当:发汗解表,不可用:“白虎汤”,因邪在表当,治,以:汗法,此时即,或:兼见烦渴等里热之证,也应表里两解,或:先解表后清里,而不可先,以:“白虎汤”清其里热,“白虎汤”为清热重剂,用之则冰伏表邪,郁遏阳气,甚至引邪内陷,而病必不除,这就是“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的用:意,若里热已成,表证已解,出现津气两伤的证候,则不仅应,以:“白虎汤”清热,更须,加:人参益气生津,方为合拍,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进一步明确了“白虎汤”的,治:禁,他指出“白虎汤”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氏的这个补充,完全符合《伤寒论》精神,足供参考,本条目的在于强调一点:不论“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必须在无表证的情况下方可使用。论中只提“渴欲饮水”,是为了突出重点,属于省文法。

176条论述“白虎汤证”的脉象和病理,对本条注家意见颇不一致,争论焦点在于对

“表有热,里有寒”的解释,特别是对“里有寒”的提法认为不妥,宋代林亿校正时已发现原文有误,提出应改正为“表有寒,里有热”。因为,以:方测证,“白虎汤”为甘寒重剂,主治:阳明热盛,充斥表里,论中有关“白虎汤证”的条文,均讲的是“表里俱热”,或:“里有热”,所以:本条“表有热,里有寒”当改为“表里有热”,或:“表里俱热”,才合乎情理。

本条在写法上详于脉而略于证“脉浮滑”,不仅言其脉象,而且也是对病机的概括,滑为热炽于里,为里有热;兼见浮象,是气血外达,热在内而见于外的表现,脉浮滑,表明其证属阳,反映了阳热亢盛,与表里俱热相符,因阳明里热蒸腾,充斥于表里,弥漫于周身,故:除脉浮滑,或:洪大外,当有身热、汗出,口渴,以及心烦等气分大热的见证,因气分热势炽盛而正气尚未虚衰,故以:“白虎汤”清气分之热则愈。

[选注]:

钱天来注168条:伤寒但言吐下,不言发汗,明是失于解表,故:七八日不解,又因吐下之误,邪气乘虚陷入,故:热邪内结于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是邪未尽入,当,以:表里两解为是,若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则里热甚于表热矣,谓:之表热者,乃邪热已结于里,非尚有表邪也,因里热太甚,其气腾达于外,故:表间也热,即阳明篇所谓:蒸蒸发热,自内达外之热也,时时恶风者,言时常恶风也,若邪气在表,只称恶风而不,曰:时时矣,谓:之时者,即上篇第七条(指54条),所谓:时发热之时也,热既在里,而犹时时恶风,即所谓:热则生风,及内热生外寒之义,故:不必解表,而,以:“白虎汤”急解胃热,更加:人参者,所以:收其津液,而补其汗下之虚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下篇》。

汪苓友:……此条伤寒病,自太阳经传来,要之既吐且下,而其邪不解,至七八日之时,寒郁为热,已入:阳明之腑,而热邪更甚矣。里者,腑也。表者,经也。热结在里者,谓:腑热甚于经也。表里俱热者,表热,则阳明经肌肉间热。时时恶风者,仍热极汗多,不能收摄,腠理疏,以:故:时时恶风也。里热,则胃腑中燥热,以:故: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此因吐下之后,胃气虚,内亡津液,以:故:燥渴甚极也。与“白虎加人参汤”,扶正气,以:分解内外之邪热……《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成无己: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所以:属太阳也。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背虽恶寒,此里证也。则恶寒也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医宗金鉴》注169条:伤寒身无大热,不烦不渴,口中和,背恶寒,“附子汤”,主之者,属少阴病也。今伤寒身无大热,知热渐去:表入:里也。口燥渴,心烦,知热已入:阳明也。虽有背微恶寒一证,似乎少阴,但少阴证口中和,今口燥渴,是口中不和也。背恶寒非阳虚恶寒,乃阳明内热熏蒸于背,汗出肌疏,故:微恶寒之也。主“白虎汤”,以:直走阳明,大清其热。加:人参者,凡有意,以:顾肌疏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钱天来注170条:此所以:申明太阳阳明表里之辨,而赅其治法也。脉浮,风邪在表也。发热无汗,寒邪也在表也。以:风寒皆在表而不解,则邪热犹在太阳,未入:于里,当,以:解表为急,犹未可,以:寒凉为,治,故曰:不可与“白虎汤”,恐其既不能解表,而邪又未入:于里,徒伤胃气故也。若渴欲饮水,则知邪热已入:阳明之里,胃中之津液枯燥矣。然犹必审其无表证者,有,以:“白虎汤”解其烦热,又加:人参,以:救其津液也。然白虎一方,但能除胃热,而不能,治:胃实,倘舌苔黄黑焦裂,脉实大而胃脘绕脐硬痛者,仍当,以:承气攻之也。

《伤寒溯源集,太阳下篇》。

《医宗金鉴》注176条:里有寒之“寒”字,当是“热”字。若是“寒”字,非“白虎汤证”也,当改之。《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此言伤寒太阳证罢,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胃实之病也。脉浮滑者,浮为表有热之脉,阳明表有热,当发热汗出。滑为里有热之脉,阳明里有热,当烦渴引饮。故曰:表有热,里有热也。此为阳明表里俱热之证,白虎乃解阳明表里俱热之药,故:主之也。不,加:人参者,以:其未经汗吐下,不虚故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评述]:

168条因太阳病误施吐下而传入:阳明,表里俱热,钱、汪二注妥切可从。唯钱注

“时时恶风”为“邪未尽入,当,以:表里两解为是”,与“时时恶风,即所谓:热生风,乃内热生外寒之义”,前后说理不一,自相矛盾。

《医宗金鉴》明确指出“背微恶寒”的机理,“乃阳明内热熏蒸于背,汗出肌疏,故:微恶之”,义理周详,平正通达。成注“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与170条“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相抵触,因此是错误的,不可取。

钱注170条不仅明确表证未解,不可与“白虎汤”,并且进一步对“白虎汤”与承气汤的功效进行了比较,指出“白虎汤”“但能除胃热,而不能,治:胃实,倘舌苔黄黑焦裂,脉实大而胃脘绕脐硬痛者,仍当,以:承气攻之也”,诚经验之谈。

176条“表有热,里有寒”,历来诸家解释不一。林亿将其改为“表有寒,里有热”,而《医宗金鉴》则直改“里有寒”为“里有热”,即表里俱热之意,更与临床相合,胆识独具,堪为钦佩。

[治法]:

1、辛寒清热。

2、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

1、“白虎汤”方(参见阳明病篇)。

2、“白虎加人参汤”方。

[方义]:“白虎汤”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止渴。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既能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能苦寒润燥滋阴。知母与石膏相须为用,则清热除烦止渴的作用:增强。甘草、粳米和胃气、养胃阴,且可防石膏、知母大寒伤中之偏。本方药虽四味,但配伍精当,具有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本方适应证一般,以:“四大

(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典型症状为依据,但在实际使用:中遇脉数有力、高热、大汗、烦渴者即可使用。“白虎汤”临床应用:虽广泛,但也不能滥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本方提出了“四禁”,即脉浮而弦细、脉沉、不渴、汗不出者,皆不可与之。其主旨在于非阳明内热者勿用,可供参考。

168条方后有“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等六十二字,疑是后人所掺。<金镜内台方义)对此曾,加:,以:评论说:“古人一方对一证,若严冬之时,果有“白虎汤证”,安得不用:石膏;盛夏之时,果有“真武汤证”,安得不用:附子;若老人可下,岂得不用:硝黄;壮人可温,岂得不用:姜附。此乃合用:者必需之,若是不合用:者,强而用之,不问四时,皆能为害也”。此说非常中肯,可资参考。

“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凡壮火可,以:食气、热盛可,以:伤津。故以:“白虎汤”辛寒清热,加:人参益气生津,为热盛津气两伤之良方。“白虎加人参汤证”之所以:需要,加:参,其辨证关键是在“白虎汤证”基础上出现汗出过多、大烦渴、微恶风寒与脉洪大无力。其机理为热邪炽盛,不仅伤津,而且耗气。

[方论选]:

成无己: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日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烁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伤寒明理论,卷下》。

柯韵伯: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泻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也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阳解,此四时之序也。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火不伤,乃操万金之术者。《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白虎汤证”》。

方有执:所以:用:白虎两解表里之热,加:人参润其燥而消其渴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尤在泾:方用:石膏,辛甘大寒,宜:清胃热为君,而,以:知母咸寒佐之,人参、甘草、粳米之甘,则,以:之救津液之虚,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凡取金气彻热之义,云:耳。《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王晋三:阳明热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参者,何也?石膏辛寒,仅能散表热;知母甘苦,仅能降里热;甘草、粳米仅能载药留于中焦,若胃经热久伤气,气虚不能生津者,必须人参,养正回津,而后“白虎汤”乃能清热化燥。《绛雪园古方选注,寒剂》。

[点评]:“白虎汤”为常用:方,成、柯二氏对本方的配伍意义均有阐发,但成氏主张知母为君,柯氏主张石膏为君。从全方作用:而言,石膏、知母两药都很重要,只有两药同用,才能相得益彰,清阳明独胜之热,而胃津可保。诸家对,加:人参益气生津,则认识一致。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白虎加人参汤”,治:阳明热盛,津气两伤者:见26、168、169、170、222条。

2)“白虎加人参汤”,治:伤暑偏于热盛: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续名:医类案):治疗:暑证,证见头痛,发热,或:时烦躁,汗大出,大渴引饮,喘气。

2)<活人辨疑):“化斑汤”(即“白虎加人参汤”)、治:赤斑,口燥烦渴,中暍。

3)(古今医案):“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老人昏热谵语,喘乏遗尿之三阳合病证。

4)《保赤全书》:人参“白虎汤”,治:暑盛烦渴,痘出不快,又解麻痘、斑疹等热毒。

(3)现代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是辛寒清热、益气生津良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下列多种病证:

1)呼吸系统。如:大叶性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等。刘鹤鸣氏根据吴鞠通《温病条辨》:“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用:清邪扶正之法,治疗:肺气将绝,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对毛地黄药物的依赖。并认为该方:

不但能强心,而且能消炎,对中医,治疗:急症显示了良好的前景。在临床应用:时,如:口服有困难,可鼻饲,或:保留灌肠。

2)疫证。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等急性热病属阳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者。焦氏曾,以:本方,加减,治愈乙脑9例,另外3例先投“白虎汤”症状有改善,但未能痊愈,后,以:本方,治疗:而收全功。并指出使用:“白虎汤”,治疗:后有的病人症状虽减,而体温却未能降至正常,甚至有的患者体温反而上升,有的症状也不好转,此时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体温即可很快下降,诸症随之消失。

3)热证。临床常用于:暑热、小儿夏季热及其它热病。汪氏,以:本方退35天高热。

孙氏等用:本方,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高热。熊氏,以:本方,加味治疗:感冒高热不退。

郭氏等,以:本方,加:鲜荷叶适量,治疗:中暑,其中生石膏用至1000克。

4)糖尿病。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引起,临床症状,以:三多(多饮、多尿、多食)为特征,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总的,治疗:原则是泻热降火,生津滋阴。陈氏,治疗:糖尿病180例,其中用:本方治疗:肺燥型11例。李氏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51例,对肺胃热盛,表现烦渴多饮,口舌干燥,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或: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者,以:本方,加味清热养阴。刘氏,用:本方治疗:老年糖尿病92例,总有效率达

79%。吴氏等,以,加味白虎人参汤,治疗:胃热型糖尿病128例,有效率达86.72%,且对口渴冷饮、唇干咽燥、消谷善饥、胃灼热等胃热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其它。干氏,用:本方治疗:慢性咽炎、干燥津枯、充血红艳,和鼻衄出血过多者。张氏,以:本方救,治:甲状腺危象2例,并认为甲状腺危象临床所出现的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虚大无力,符合《伤寒论》中所述“白虎加人参汤证”。范氏,用:本方:

,治疗:尿崩症,因肾阴不足,肾气失固,肺燥而气失敷布,水液不得散于周身,直趋膀胱而致多尿,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滋肾育阴,清热泄火生津止渴而获效。李氏,用:“白虎加人参汤”化裁,益气生津,清热养阴并举,治:“小儿疳渴证”。陈氏,以:本方,治疗:严重饥饿症14例,均为女性,病程3月一5年。临床表现为饥饿能食,伴心慌、气急、躁热、周身大汗,食后症状消失,片刻后症状再发,需反复进食,致体重迅速增加,大便频数,气虚无力。西医检查无异常。均予:知母、粳米,各12克、石膏30克、甘草、红参,各10克。水煎分2次服。服本方6~30剂后全部,治愈,平均服药u。14剂。患者用药后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气虚症状缓解,均于1月内恢复正常生活和劳动。张开荣氏,用:“白虎加人参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癃闭1例,患者系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胃肠功能紊乱,因受凉发烧,相继出现二次心衰后,不能自主排尿。辨证阳明热盛,气津两伤,水道失调。药后阳明热清,气津得复,水道得通而癃闭自愈。

(4)医案选录:

1)暑厥。林某,女,38岁。夏月午睡后,昏不知人,身热肢厥,汗多,气粗如:

。喘,不声不语,牙关微紧,舌苔黄燥,脉象洪大而芤。证属暑厥,暑为大热之邪,燔灼阳明,故:见身热炽盛;暑热内蒸,迫津外泄,则多汗而气粗如:喘;热郁气机,所以:四肢反见厥冷;邪热内迫,扰于心神,正又不能胜邪,故:神昏不语,脉见洪大而芤。治,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投“白虎加人参汤”。朝鲜白参、知母、粳米,各15克、石膏30克、甘草9克。服1剂后,脉静汗止,手足转温,神识清爽,频呼口渴,且欲冷饮,再投1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65;(8):7)。

2)“白虎加人参汤”退35天高热,杨某,女,15岁,于1992年5月20日晚突然高热后,至1992年6月25日一直高热不退,体温38~40~5℃曾住院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沉、血培养、痰培养、肝功能、肥达氏试验、骨髓穿刺、心电图、B超、胸片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而无法确诊;先后用:过大量青霉素、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奎宁、雷米封等均无效1992年6月25日下午诊见病人高热39~7℃,精神差,但神志清,无汗出,口干渴欲饮,不欲食,小便短大便3日未解,舌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全身无斑疹,诊断为阳明白虎证,予:“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45克(先煎),山药(代粳米)。20克、知母、党参,各12克、甘草6克。2剂水煎服,每2小时1次,并密切观察体温,服药

2次后,体温降至38~7℃,次晨体温为37~7℃下午复诊,精神好转,体温37~6℃,能进食,口干不甚,舌尖红苔微黄,脉细弱,热邪已大减,但津伤邪恋,再予:生石膏30克、山药20克、生地15克、知母、党参、玄参,各12克、甘草6克、生姜9克、红枣3枚为引2剂,煎服法同前,26日晚8时体温36~5℃~27日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口不干,饮食大增,且大便通畅而愈,随访1月,体温正常,健康如:故。《四川中医)1993;11

(3):30)。

3)糖尿病,路某,女,54岁1992年9月11日诊,患者一周前,过度劳累后,烦渴引饮频繁,小便次数增多,明显异于往常,查:血糖9mm01/L,尿糖()舌红、苔薄白少津,脉细弱,诊断为糖尿病,属中医上消,为肺胃热盛,津液受伤,药用:人参“白虎汤”合“生脉散”,加减:生石膏100克、潞党参50克、麦冬20克、五味子6克、知母、甘草,各10克,服药3剂后,症状迅速好转,复查尿糖转阴,血糖恢复正常,以后随症,加减用药,调理巩固疗效,至今正常,按:病人烦渴频饮、小便次数增多,是肺胃热盛、津液耗损所致,重用:生石膏100克、,以:折热势、保护津液,用:“生脉散”(潞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知母增强石膏清泄肺胃郁热而润燥,同达到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之目的,药中病机,故:获奇效。《四川中医)1993;n(7):28)。

[按语]:“白虎加人参汤”,以:“白虎汤”清泄弥漫之邪热,加:人参益气生津,为清补合用之剂,对阳明热证且有气阴两伤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后世医家对其运用:有了许多发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以:壮热、烦渴、大汗、舌红少津、脉洪大而芤为主要运用:指征,甚则出现少气懒言、精神疲惫等症,近年来,尤多用于:糖尿病属肺胃热盛、口渴喜饮之病人。

[现代研究]:

降血糖作用:据药理研究,人参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人参具有抗应激、降血糖,抑制某些细菌、原虫和结核杆菌等多种作用。而“白虎加人参汤”的降血糖作用:又明显优于单味人参,有人运用:动物实验性糖尿病,对本方及其药物组成的复合作用,作了较详细的观察,结论是方中:知母为降血糖的主药,甘草、粳米能辅助发挥作用,它与人参配合,反有拮抗作用,而石膏的,加入:又使之相互协调,日本人本村正健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白虎加人参汤”及八味丸对糖尿病的作用,证实了这些方剂均有降血糖作用,但又,以:“白虎加人参汤”较优,并且也发现了知母、人参、石膏在降血糖方面的协同作用。“白虎加人参汤”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和抗胰岛素血清性糖尿病的酮体有抑制作用,其效力强弱按人参、粳米、甘草、石膏、知母依次排列,但降血糖的作用:却,以:知母为首“”。

第四节、谵语辨证及“白虎汤证”(210~220)。

一、谵语辨证(210~218、220)。

[原文]:

夫实者谶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谶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也死。

(210)。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谶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211)。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曰: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牀,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湳者死,微者,但发热谶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鞭,鞭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213)。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濇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舆承气汤也。(214)。

阳明病,谶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鞭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人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写之,溅然汗出则愈。(216)。

汗汗一作卧,出谶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7)。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谶语。(218)。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浆荣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词解]:

(1)郑声:指语言重复,声音低微。

(2)亡其阳:即亡阳、阳气虚。

(3)脉自和:犹脉象正常。

(4)循衣摸床:同捻衣摸床。

(5)转气:即转矢气。

(6)胃:胃赅肠而言。

(7)写:通“泻”。

(8)风:犹感受风邪有表证。

[提要]:谵语辨证

[释义]:本节条文主要论述谵语的辨证210条辨谵语郑声的性质,特征与预后。

谵语与郑声都是指病人在神志不清情况下的妄言乱语,谵语大多属实证,表现为声高气粗,妄言乱语,由里热炽盛,扰乱神明所致,故曰:“实则谵语”。郑声属虚证,表现为语言重复,声音低微,为精气虚衰,心失所养所致,故曰:“虚则郑声”。如果谵语又见直视,为热盛,或:阴虚动风之象,喘满为气脱之象,故:预后差,若又见下利为中气衰败,阴液欲竭之象,故曰:死证,谵语也有屑虚证的,如:211条由于误汗损伤心阳,神明无主而出现谵语,其预后可从脉象辨别,脉短为气血虚阴液衰埠故:预后不良,脉自和是指脉象不短,并能逐渐恢复正常,为正气尚存有生机,则非死证。

212条论阳明腑实重证的辨,治:及预后,本证经吐法下法,治疗:后仍不解为表邪入:里化热伤津,故:不大便多日,日晡潮热,为阳明经气旺(申酉)时,热势升高,不恶寒为表证已除,必见反恶热、自汗出等阳明病外证,独语如:见鬼状与谵语同义,可表现为声高气粗,若有所见等,为阳明热盛上扰神明所致,上述为典型的阳明腑实证,如果又见“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是阳明腑实重证,为热盛阴竭动风之危重证候,《伤寒论》没有出方,可参酌吴鞠通(温病条辨)牛黄承气汤、新,加:“黄龙汤”之类,治疗:本证的预后可辨脉象,若脉弦,为正气尚存,犹有生机;若脉涩,为血虚阴竭,预后不良,如果证情较轻,仅见发热谵语的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实热,但得大便通利,则止后服,以免损伤正气。

213条辨阳明热盛伤津致便硬谵语的,治法:阳明病多汗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津伤则胃肠津液不足,大便于结而硬,同时由于里热炽盛,上扰神明则谵语,本证热盛伤津致大便硬而谵语,为阳明腑实轻证,故用:“小承气汤”泻热通下,若腑气通畅,谵语消失,即当停止服用。

214条续论“小承气汤证”治:阳明病见谵语,发潮热,脉滑,为里热炽盛,腑实已成,热扰神明所致,似可投“大承气汤”,泻其实邪,而本条却用:“小承气汤”轻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已见疾脉,为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既有虚象则不得妄用:“大承气汤”峻下,当谨慎行事,故用:“小承气汤”轻下,张仲景大“小承气汤”之区别应用,由此可见一斑,本条先服“小承气汤”一升作试探,服药后腹中转矢气者,为气机尚通畅,可继续用:“小承气汤”:

攻下,若不转矢气,为虽有阳明腑实证,但气机闭塞,是病情复杂危重之象,不得再妄投承气汤,若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为阳明腑实证气机闭塞,虚象明显,实中夹虚,攻补两难,故曰:难,治:此时千万不能纯用:承气汤攻下,当拟攻补兼施之法,吴鞠通

《温病条辨》新,加:“黄龙汤”之类可参考。

215条续论谵语潮热的,治疗,并,以:能食不能食辨便硬之程度,谵语潮热为阳明腑实证之主要表现,可用:承气汤类攻下,若不能食者为腑实严重,燥屎内结,肠道壅滞,胃失受纳,故:推测胃肠中有燥屎,可用:“大承气汤”攻下,条文中“宜:“大承气汤”下之”为倒装文法,意为“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之,若能食者为腑实较轻,结聚不严重,故曰:

“但硬耳”,可用:“小承气汤”之类,治疗:另190条有“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之论述,与本条迥然有别190条,以:能食不能食辨中风与中寒,本条谵语潮热并见,则,以:能食不能食,辨便硬及腑实证之轻重。

216条论阳明病谵语见于热入:血室的证治:热入:血室证太阳病篇曾有论述,表现为发热恶寒,经水适来适断,谵语等,本条为阳明病热入:血室,主症为下血谵语,阳明热盛与血结于血室,血热妄行损伤脉络则下血,血热上扰,影响神明则谵语,由于里热蒸腾,气机不畅,故:表现为但头汗出,此外还可见胸胁下满,少腹不舒等症,本证与阳明病的主要区别在于下血,故:下血为本证的主症,由于血室隶属于肝经,故用:针刺肝之募穴一一期门的方法,泻肝经之实热,溅然汗出,为针刺后气机通畅,热邪外泄的表现。

还可结合药物,治疗,则效果更佳。

217条论谵语兼表证的证治:汗出谵语为阳明病的主要表现,阳明热盛,迫津外泄则汗出,热盛上扰神明则谵语,故曰:“有燥屎在胃中”。但“汗出”一症也可见于表证,本条之汗出即属表证,故曰:“此为风”。因而本条实为阳明腑实兼表邪未解之证,腑实证除谵语外还可见腹满不大便等症,表证还可见恶寒头痛等症,既为表里同病,其治疗:须按表里先后缓急而行、“过经乃可下之”是说其表未解者,不可攻下;须表证已罢,阳明证显,方可攻下,则无后顾之忧,因本证为表虚里实,若表证未除,而过早攻下,则表邪内陷,会使谵语等症,加重“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一句,当移于“过经乃可下之”后,也为倒装文法。

218条论误汗致津伤热盛而谵语“脉沉而喘满”当辨为里证,里热炽盛,腑气壅滞,则可见腹满;里热炽盛,肺气不利则喘,故曰:“沉为在里,若医者失察,而误用:汗法,必致津液外泄,胃肠燥热更盛,而大便难出,凡误汗则虚其表,汗出津伤,里热更炽,因循失误,久必神明被扰,故:发谵语。

220条论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腑实的证治:本条二阳并病,即先是太阳病,继而又见阳明病,究其治法,若,以:表证为主的,可小发其汗,若表里证均较突出的,可用:表里同治之法,今太阳病已消失,仅见潮热,手足浆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等症,则为典型的阳明腑实证,凡,以:潮热、谵语为腑实证之重要特征;手足浆浆汗出,由热盛迫津外泄所致,更兼大便难,为阳明腑实之确据,故用:“大承气汤”峻下实热。

“谵语”指病人胡言乱语,声高气粗“郑声”本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之民间音乐,因与当时的雅乐大相径庭,而受到儒家的排斥。《伤寒论》中的郑声,指病人胡言乱语,语言重复,声音低微,为虚证。《伤寒论》中见谵语的条文27条,主要在太阳、阳明病篇。谵语的成因有误用:汗熨火法,或:阳明热盛,或:肝经有热,或:热入:血室;也有误汗亡心阳所致者。谵语的,治疗:体现了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

[选注]。

成无己注210条:《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谵语由邪气盛而神识昏也;郑声由精气夺而声不全也。谵语者,言语不次也;郑声者,郑音不正也。、<论语)。

,云:恶郑声之乱雅乐。又曰:放郑声,远伎人,郑声淫,伎人殆。言郑声不正也。今新差气虚,人声转者,是所谓:重语者也。若声重也声转之。(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王肯堂:谵语者,谓:乱言无次,数数更端也;郑声者。谓:郑重频烦也,只将一句旧言,重叠频言之,终日殷勤,不换他声也。凡神有余则能机变,而乱语数数更端,神不足则无机变,而只守一声也。成氏,谓:郑声为郑卫之声非是。《证治:准绳,伤寒,帙之三。

谵语》。

《医宗金鉴》注210条:谵语一证,有虚有实。实则谵语,阳明热甚,上乘于心,。

乱言无次,其声高朗,邪气实也。虚则郑声,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其声微短,正气虚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汪苓友注211条:此系太阳病转属阳明谵语之证。本太阳病得病之时发汗多,转屑阳明,重发其汗,汗多亡阳。汗本血之液,阳亡则阴也亏,津血耗竭,胃中燥实而谵语。谵语者脉当弦实,或:洪滑,为自和,自和者,言脉与病不相背也,是病虽甚不死。

若谵语脉短者,为邪热盛,正气衰,乃阳证见阴脉也,以:故:主死。或,以:阳亡为脱阳,脱阳者见鬼,故:谵语,拟欲“四逆汤”急回其阳,大误之极。殊不知张仲景,云:亡阳者,乃亡津液之通称,津液亡而反用:附桂等辛热之剂,吾恐脉虽和,也必至死。《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陈修园:有亡阳而谵语者,汗为心液,心为阳中之太阳,发汗多,则心液虚矣。若重发汗者,心液为阴,阴虚于内则心主之阳无所附而遂亡于外矣。亡其阳则神气也昏而谵语。脉乃血脉,脉短者,心液亡,心气绝故:死。若脉不短而且自和者,病虽剧,也不死。《伤寒论浅注,阳明篇》。

舒驰远注211条:亡其阳,“阳”字存有误,应是“阴”字,何也?病在少阴,汗多则亡阳;病在阳明,汗多则亡阴。凡(阳明中篇)皆阳明胃实之证,但能亡阴。不能亡阳。《舒氏伤寒集注,阳明篇》。

成无己注212条:若吐若下,皆伤胃气,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者,亡津液,胃气虚,邪热内结也。阳明旺于申酉戌,日晡所发潮热者,阳明热甚也;不恶寒者,表证罢也。独语如:见鬼状者,阳明内实也,以:为热气有余。若剧者,是热气甚大也,热大甚于内,昏冒正气,使不识人,至于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阳胜而阴绝者死,阴胜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余,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弦,知阴未绝而犹可生;脉涩则绝阴,故:不可治。其邪热微而未至于剧者,但发热谵语,可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热。<经),曰:凡服下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此,以:热未剧,故云:若一服利,则止后服。《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医宗金鉴》注212条:循衣摸床,危恶之候也。一,以:阴气未竭为可治,如:太阳中风,火劫变逆,捻衣摸床,小便利者生,不利者死是也。一,以:阳热之极为可攻,如:阳明里热成实,循衣摸床,脉滑者生,涩者死是也。大抵此证,多生于“汗、吐、下”后,阳气大虚,精神失守。(经),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虚故:四肢扰乱失所倚也,以:“独参汤”救之;汗多者,以:参芪汤;厥冷者,以:“参附汤”,治之。愈者不少,不可概,谓:阳极阴竭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汪苓友注212条:此条举谵语之势重者而言。伤寒若吐若下后,津液亡而邪未尽去,是为不解。邪热内结,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此为可下之时。日哺所发潮热者,府实燥甚,故:当其经气旺时发潮热也。不恶寒者,表证罢也。独语者,即谵语也。

(字释),云:病人自言为谵。则是独语如:见鬼状,乃阳明府实而妄见妄闻。病剧则不识人,剧者甚也。成注,云:热气甚大,昏冒正气,故:不识人。循衣摸床者,阳热偏胜而躁动于手也。惕而不安者,胃热冲膈,心神为之不宁也。又胃热甚而气上逆则喘,今者喘虽微而直视,直视则邪干脏矣。故:其死生之机,须于脉候决之。<后条辨),云:,以上见证莫非阳亢阴绝,孤阳无依而扰乱之象。弦涩皆阴脉,脉弦者为阴未绝,犹带长养,故:可生。脉涩者为阴绝,已成涸竭,以:故云:死。其热邪微而未至于剧者,但发潮热谵语,宜:,以:“大承气汤”下胃中实热,通肠中燥结。一服利,止后服者,凡大承气虽能抑阳通阴,若利而再服,恐下多反亡其阴,必至危殆,可不禁之!《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注213条:阳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阳明病多汗。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硬是谵语之根,一服谵语止,大便虽未利,而胃濡可知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汪苓友注213条:阳明病指胃家实而言,其人多汗者,乃自汗出而多也。汗多则津液外泄,胃亡津液则燥,肠与胃相通,胃中燥则大便必硬,硬则热邪不得下泄,阳明府实因作谵语。治法止须与“小承气汤”,下其实热。若一服实热得下,胃中稍空则谵语止。

更莫复服者,以:亡津液,不堪过下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注213条:汗生于津液,津液资于谷气,故:阳明多汗,则津液外出也。津液出于阳明,而阳明也藉养于津液,故:阳明多汗则胃中无液而燥也。胃燥则大便硬,大便硬则谵语,是宜:“小承气汤”,以:和胃而去:实。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者,以:津液先亡,不欲多下,以:竭其阴。《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钱天来:邪在阳明而谵语发潮热,则邪热当实于胃,而为可下之证矣。脉滑则食停于胃,疾则热邪过甚,躁动已极,其变态有不可测者,以:未见实大之脉,不可轻下,故:不用:“大承气汤”,而,以:“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若腹中行动而转矢气者,此胃中有实热也,更服一升,以:去:其邪热宿滞。若不转矢气者,是胃无实邪也,勿更与之。至明日而竟不大便,其脉反微涩者,知其内无真气矣。脉微则阳衰,涩则阴气竭,阴阳俱虚。以:滑疾之脉而反变微涩,是邪盛正虚,所以:为难,治。如此者,正气将败,断不可更虚其虚,是以:不可更与承气汤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方有执:滑,以:候食,故:为大便硬之诊。疾,里热盛也。然滑疾有不宁之意,不可不知。微者,阳气不充,涩者,阴血不足,故曰:里虚也。难,治:者,气不充则无,以:运行,血不足则无,以:润送。故曰:阳微不可下,无血不可下,此之,谓:也。《伤寒论条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注214条:谵语发潮热,胃实之征也。脉滑而疾,则与滑而实者差异矣。故:不与大承气。而与小承气也。若服一升而转矢气者,知有燥屎在胃中,可更服一升,若不转矢气者,此必初硬后溏,不可更与服之。一如:前二条之意也。乃明日不大便,而脉反微涩则邪气未去,而正气先衰,补则碍邪,攻则伤正,故曰:难,治。便虽未通,岂可更,以:承气攻之哉。《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张路玉: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结之微甚也。详张仲景言病人潮热谵语,皆胃中热盛所致。胃热则能消谷,今反不能食,此必热伤胃中津液,气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于胃之故。故宜:“大承气汤”急祛亢极之阳,以:救垂绝之阴。若能食者,胃中气化自行,热邪原不为盛,津液不致大伤,大便虽硬而不久自行,不必用药反伤其气也。若,以:能食便硬而用:承气,殊失张仲景平昔顾虑津液之旨。《伤寒缵论,阳明下篇》。

周扬俊:“大承气汤”句宜:单承燥屎五六枚来,何者?至于不能食为患已深,故宜:大下。若能食,但硬,未必燥屎五六枚、口气原是带说,只宜:“小承气汤”可耳。《伤寒论三注,阳明篇》。

徐灵胎:燥屎当在肠中,今,云:“胃中”何也?凡邪气结成糟粕,未下则在胃中,欲下,则在肠中。已结者,即,谓:之燥屎,言胃则肠已该矣。《伤寒论类方,承气汤类》。

张隐庵:此言阳明下血谵语,无分男女而热入:血室也。下血者,便血也。便血则血室内虚。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而上注于心下,故:谵语,此为血室空虚而热邪内入:。但头汗出者,热气上蒸也。夫热入:血室则冲任气逆而肝脏实,故:当刺肝之期门,乃随其实而泻之之义。夫肝藏之血,充肤热肉,淡渗皮毛,溅然汗出,乃皮肤之血液为汗,则胞中热邪共并而出矣。《伤寒论集注,阳明篇》。

注苓友注216条:按此条当也是妇人病。邪热郁于阳明之经,阳明多气多血,邪热甚则迫血,以下而行,血下则经脉空虚,热得乘虚而入:其室,也作谵语。、<后条辨),云:

血室虽冲脉所属,而心君实血室之主,室被热扰,其主必昏故也。但头汗出者,血下夺则无汗,热上扰则汗蒸也。刺期门,以:泻经中之实,则邪热得除而津液回复,遂溅然汗出而解矣。或:问此条病,张仲景不言是妇人,所以:(尚论)诸家直指为男子。今吾子偏,以:妇人论之,何也?余答,云:血室虽不分男女皆有,而热入:血室之证则惟妇人始有之。余于前第七卷少阳篇后言之已明,况张仲景于太阳篇中,一则,曰:妇人中风,云,云,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再则,曰:妇人中风,云,云,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三则,曰:妇人伤寒,云,云,经水适来,此为热入:血室。则是热入:血室明系妇人之证,至此实不待言而可知矣。且此条言下血当是经水及期,而交错妄行,以:故:血室有亏,而邪热得,以:乘之,故:成热入:血室之证。考之<灵枢。海论),云: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注,云:此即血海也。冲脉起子胞中,其前行者,并足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又考(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夫少阴也,任也,冲也。其经脉皆行于腹,故:其血必由前阴而下,斯血室有亏,邪热方得而入,则是张仲景,云:下血乃经水交错妄行,又不问而自明矣。此其理非读书明理之君子,其孰能知之。《伤寒论辩证广注。

刺热法》。

成无己:胃中有燥屎则谵语,以:汗出而表未罢,故云:风也。燥屎在胃则当下,以:表未和则未可下,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若下之早,燥屎虽除,则表邪乘虚复陷于里,为表虚里实,胃虚热甚,语言必乱。与“大承气汤”,却下胃中邪热则止。《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章虚谷:经邪入:府,下之则愈,宜:用:“大承气汤”。尚下早而语乱,当用:救,治之法,非,谓:仍用:大承气也。此倒装文法,不可错解。《伤寒本旨,阳明全篇》。

尤在泾注217条:汗出谵语,谓:风未去:表,而胃已成实也。故曰:有燥屎在胃中,又日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见胃实须下,而风未去:表,则必过经而后可下。不然。表间邪气又将入:里,胃益增热而语言错乱矣。表虚里实,即表和里病之意,言邪气入:而并于里也。、(外台>,云:里病表和,下之则愈,汗之则死,故宜:大承气,以下里实。

《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柯韵伯注218条:喘而胸满者,为麻黄证。然必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今脉沉为在里,则喘满属于里矣。反攻其表则表虚,故:津液大泄,喘而满者,满而实矣。因转屑阳明,此谵语所由来也,宜:少与调胃。汗出为表虚,然是谵语,归重只在里实。《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上》。

舒驰远注218条:脉沉而喘满,则知阳明宿燥阻滞,浊气上千而然也。故曰:沉在里,明非表也。而反发其汗,则津越便难而成实矣。至久则谵语者,自宜:“大承气汤”,此因夺液而成燥屎者,原非大热入:胃者比,故:张仲景不出方,尚有微甚之斟酌耳。《舒氏伤寒集注,阳明篇》。

成无己:本太阳病并于阳明,名曰:并病。太阳证罢,是无表证。但发潮热,是热并阳明。一身汗出为热越,今手足浆浆汗出,是热聚于胃也,必大便难而谵语。<经),曰:

手足粱莱而汗出者,必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实热。《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注220条:太阳证罢,是金属阳明矣。先揭二阳并病者,见未罢时便有可下之证。今太阳一罢,则种种皆下证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证下》。

汪苓友注220条:此条系并病谵语之证。二阳并病者,乃太阳阳明,二经相并而病也。经病无可下之理。今者太阳证罢,已无恶寒头痛在表之邪矣。但发潮热,手足浆浆汗出,大便难而谵语,是为阳明入:府之证,故云:下之则愈。也宜:用:“大承气汤”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评述]:成氏,以:虚实分谵语与郑声,为一语破的。但释郑声为郑音不正欠妥,王氏已论其非。吴氏对谵语郑声病机的阐述较妥贴,可从。汪氏释211条为阳亡阴亏、胃中燥实而谵语,其说是非参半,阳亡阴亏则是。胃中燥实则非。凡本条为发汗亡心阳所致,对此陈氏进行了论述,其说较合理。舒氏认为亡阳当为亡阴之误,是不通阴阳互根之理所致。212条成氏、汪氏之论述较透彻,汪氏更指出本条为谵语之势重者。《金鉴》。

既释循衣摸床为阳热之极,又认为此证阳气大虚,当用:独参、参芪、“参附汤”之类,并改

“脉弦”为“脉滑”,似不可从。柯氏释213条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硬为谵语之根,尚未涉及真正之病因,而尤氏指出用:“小承气汤”和胃而去:实;汪氏则明确指出热邪不得下泄为便硬之因,故用:“小承气汤”下其实热,则明白晓畅。钱氏释214条之疾脉为热邪过甚。躁动已极,其变态有不可测者,并联系脉实大、脉微涩论述用:“小承气汤”之由,较合理。方:

氏释脉滑疾有不宁之意,也有参考价值。方氏将脉滑疾与脉滑实比较,以:区分大“小承气汤证”之差异,对临床有指导价值。张氏认为215条是热伤胃中津液,故用:“大承气汤”急祛亢极之阳,以:救垂绝之阴。认为若单纯能食便硬,不宜:用:承气汤。周氏则认为“能食但硬”可用:“小承气汤”,有参考价值。徐氏则指出,燥屎当在肠中,“言胃则肠已赅矣”,其说可,以。张氏释216条之热入:血室为男女皆有,代表了一部分医家的观点。汪氏则认为本条当也是妇人病,明确指出血室虽男女皆有,而热入:血室之证则惟妇人始有之。其论点正确,论据确实,有说服力。成氏释217条谵语为胃中有燥屎,汗出为表未罢,治当:先表后里,是。然释表虚里实为表邪乘虚,复陷于里则欠妥。尤氏也未读出倒装句,将

“表虚里实”,误作“表和里病”,去:道远矣。唯章氏独具只眼,指出“此倒装文法,不可错解”。218条柯氏释表虚为汗出,谵语为里实,较为妥贴。舒氏则探究张仲景不出方:

之由,有参考价值。成氏、汪氏论述了220条并病之涵义,皆可从。柯氏则指出太阳证未罢时,便有可下之证,体现了辨证精细,治法严谨的精神。

二、“白虎汤证”(219)。

[原文]: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谶语遣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南。炙、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1)三阳合病:太阳、阳明、少阳三经病的症状同时出现。

(2)口不仁:口中麻木。可表现为食不知味,语言不利等。

(3)面垢(克6u够):脸部如:蒙尘垢。

[提要]:三阳合病,治:从阳明的证治:及禁例。

。[释义]:本条叙述了三阳合病,病邪偏重于阳明的“白虎汤证”治:及,治:禁。欲全面认识“白虎汤证”,当参阅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当是表里俱热,见太阳篇176条一笔者注)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以及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等条文。“白虎汤证”散见在太阳、阳明、厥阴病篇。但基本病机是一致的,均为阳明里热炽盛,邪热充斥表里;基本脉证为壮热、汗出、心烦、口渴、脉滑数,还可见厥等症状,后世归纳为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其治法为清燥热,救阴液,方用:“白虎汤”。

“三阳合病”当理解为发病初,太阳、阳明、少阳三经证候同时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太阳、少阳之邪已归并阳明,表现为阳明里热独盛之证。阳明主腹,热壅气滞,故:见腹满;热盛耗气,经脉不利,因而身重,难,以:转侧。里热炽盛,津液被灼,故:口不仁,可见食不知味,语言不利等;里热薰蒸则可见脸部如:蒙尘垢。热扰神昏,则发谵语;热扰神明,膀胱失约,则见遗尿。柯琴认为“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一句当移入:“谵语遗尿”后,甚是。“自汗出”为里热炽盛,迫津外泄所致,以上为阳明里热炽盛之证,用:“白虎汤”清阳明里热。若误认为有表证而用:汗法,可使谵语,加重。《金匮玉函经》:“发汗则谵语”下有“甚”字,意义更明。若误认为阳明腑实证而妄用:下法,必致阴竭阳亡,而见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腹满、谵语、遗尿等,在阳明腑实证中也可出现,但本条既无潮热、便闭、脉沉实等症,又出现“自汗出”,故:不用:承气汤而用:“白虎汤”,故:“自汗出”为本证的辨证要点。

文中的“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为倒装句,按文义应接在“谵语遗尿”句之后。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为插入:之笔,不可与顺文连读。

,[选注]:

柯韵伯:此本阳明病而略兼太少也。胃气不通故:腹满。阳明主内,无气,以:动故:身重。难,以:转侧者,少阳行身之侧也。H者,胃之门户,胃气病则津液不能上行故:不仁。

阳明病则颜黑,少阳病则面微有尘,阳气不荣于面故:垢。膀胱不约为遗溺,遗尿者太阳本病也。虽三阳合病而阳明证多,则当独取阳明矣。无表证则不宜:汗,胃未实则不当下。此阳明半表里证也,里热而非里实,故:当用:白虎而不当用:承气。若妄汗则津竭而谵语。误下则亡阳而额汗出手足厥也。此自汗出为内热甚者言耳,接遗尿句来。若自汗而无大烦大渴证,无洪大浮滑脉,当从虚,治,不得妄用:白虎。若额上汗出手足冷者,见烦渴谵语等证与洪滑之脉,也可用:“白虎汤”。《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白虎汤证”》。

《医宗金鉴》:三阳合病者,太阳、阳明、少阳合而为病也。必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之恶热、不眠,少阳之耳聋,寒热等证皆具也。太阳主背,阳明主腹,少阳主侧,今一身尽为三阳热邪所困,故:身重难,以:转侧也。胃之窍出于口,热邪上攻,故:口不仁也。阳明主面,热邪蒸越故:面垢也。热结于里则腹满;热盛于胃故:谵语也。热迫膀胱则遗尿;热蒸肌腠故:自汗也。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也。若从太阳之表发汗,则津液愈竭,而胃热愈深,必更增谵语。若从阳明之里下之,则阴益伤而阳无依则散,故:额汗肢冷也。要当审其未经汗下,而身热自汗出者,始为阳明的证,宜:主,以:“白虎汤”,大清胃热,急救津液,以:存其阴可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

伤寒论注,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

陈修园:谵语也有三阳合病者,太阳、阳明、少阳合而为病。腹满,阳明经热合于前也。身重,太阳经热合于后也。难,以:转侧,少阳经热合于侧也。三证见而一身之前后左右俱热气弥漫矣。口不仁而垢,热合少阳之腑也。谵语,热合阳明之腑也。遗尿,热合太阳之腑也。三证见而身内之上中下俱热气充塞矣。大抵三阳主外,三阴主内,阳实于外,阴虚于内,故:不可发汗,以:耗欲绝之阴,若发汗则谵语。阳浮于外,则阴孤于内,故:不可下夺,以:伤其欲脱之微阳。若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医者审其未经汗下之误,兼,治:太阳少阳,不如:专顾阳明。若自汗出一证者,从阳明而得太阳少阳之总归,“白虎汤”,主之。苟非自汗出,恐表邪抑塞,也不敢鲁莽而轻用:也。《伤寒论浅注,阳明篇》。

徐灵胎: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以上皆阳明热证之在经者,以:三阳统于阳明也。但身重腹满,则似风湿,宜:用:术附。面垢谵语,则似胃实,宜:用:承气。此处一惑,生死立判。如:何辨别,全在参观脉症,使有显据,方不误投。发汗则谵语,阳从此越。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阴从此脱。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自汗则热气盛于经,非石膏不,治。《伤寒论类方,“白虎汤”类》。

[评述]:注家对“三阳合病”进行了阐发,柯氏认为是“阳明病而略兼太少”,吴氏认为“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陈氏认为三阳合病热邪合于三阳经之经腑,徐氏则认为皆阳明在经之热证,以:三阳统于阳明。上述,以:吴氏从阳明立论为妥。事实上本条有三阳合病之名,而无三阳合病之实。对于本证的,治疗,多主张从阳明而治。<医宗金鉴)还指出自汗出为阳明的证,陈氏则认为自汗出从阳明而得太阳少阳之总归。可见“自汗出”为本证之辨证要点。柯氏尤对“自汗”进行了辨证,徐氏对“身重腹满”,“面垢谵语”进行了辨证,均有参考价值。

[治法]:清燥热,救阴液。

[方药]:“白虎汤”方。

[方义]:“白虎汤”是《伤寒论》中辛寒清气的代表方。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为君药。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善清肺胃之热。两者相配既能清阳明气分之热,又能润燥,以:滋阴。甘草甘平,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粳米甘干,益气和胃,与甘草同用,具有和中养胃之功。全方具有清燥热,救阴液之效,旨在清气分之热。

“白虎汤”的煎服法,以:煮至米熟汤成即可。从目前临床应用:来看,石膏当打成细末,并宜:先煎,治疗:此类疾患,宜:生用,并宜:大剂量频服,则效果更好。

[方论选]:

成无己: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撤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欲除其热,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烁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是太阳中暍,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白虎而尽矣。《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白虎汤”方》。

柯韵伯:……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也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

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阳解,此四时之序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白虎汤证”》。

汪訒庵:此足阳明手太阴药也。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故以:知母苦寒为君。热则伤气,必,以:甘寒为助,故以:石膏为臣。津液内烁,故以:甘草粳米甘平益气,缓之为使。不致伤胃也。又烦出于肺,燥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子,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医方集解,泻火之剂,“白虎汤”》。

张锡纯:方中,重用:石膏为主药,取其辛凉之性,质重气轻,不但长于清热,且善排挤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达出也。用:知母者,取其凉润滋阴之性,既可佐石膏,以:退热,更可防阳明热久者之耗真阴也。用: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逗留石膏之寒凉不至下趋也。用:粳米者,取其汁浆浓郁能调石膏金石之药使之与胃相宜:也。药止四味,而若此相助为理,俾猛悍之剂归于和平,任人放胆用之,以:挽回人命于垂危之际,真无尚之良方:

也。何犹多畏之如:虎而不敢轻用:哉?《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阳明病“白虎汤证”》。

[点评]:注家对本方之君药有不同看法,成氏认为欲撤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甘寒之石膏为臣。汪氏从其说。张氏则认为本方,重用:石膏,取其辛凉之性,故:为主药,张氏,以:善用:石膏著称,对本方颇具心得,多有可取之处。汪氏指出本方为手太阴之药,以:本方善,治:胃热故也,也有新见。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用于: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见176条。(当是表里俱热——笔者注)。

2)用于:三阳合病,以:阳明为主者,见219条。

3)用于:“伤寒脉滑而厥者”,见350条。

4)(金匮要略。疟病)篇:本方,加:桂枝,治疗:温疟“其脉如:乎,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类证活人书):本方,加:苍术名:白虎,加:苍术汤,治:湿温多汗,身重足冷。

2)《温疫论》:本方,加:生姜同煎,治:“温疫脉长洪而数,大渴复大汗,通身发热”。

3)《温病条辨》:本方称为“辛凉重剂”,治疗:“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并提出了“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的四大禁忌症。

4)<医学入:门):本方,治:一切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及小儿疱疮、瘾疹、伏热等证。

5)(医学衷中参西录):本方,治:“阳明之实热,一半在经,一半在腑”者。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广泛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大叶性肺炎等急性感染性病证。辨证要点,以:气分热盛为主,其机理与本方有抗炎、退热、解毒作用:有关。若兼有表邪常表里同治,并可酌加:清热解毒之品。范氏等制成“知石清解注射液”

(知母、石膏、连翘、大青叶、大黄、丹皮等)、治疗:风温肺热(包括急性肺炎、支气管周围炎、急性支气管炎等)20例,治愈13例,总有效率100%。提示该方有抑菌、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范氏将本方,加味治疗:感冒发热689例,认为发热较高者早配“白虎汤”,未见寒凉冰遏,引邪深入:之危害。却有阻止传变,防患于未然之优点。如果必定要在出现“四大”症时才使用,则不仅疗程拖长,且热盛伤津,反而被动。杨氏总结近年采用:中药,治疗:急性发热的临床报道,认为单味药应用:频率,“白虎汤”中的生石膏为第1位,知母为第7位。

2)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患者常伴有腑实证,对于此类病证张锡纯多先投大剂“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倘经数剂,治疗:后,仍燥屎未下,则继服大黄,或:芒硝少许,并认为此法的功效妙于承气汤类。刘氏等用:大剂“白虎汤”加味,(常,加大黄等)、治:脑出血伴腑实证

23例,获得显效18例,有娩3例的疗效。昏迷时间缩短为5.6天,在控制高热,降低血压。防止再次脑出血,制止应激性溃疡出血,防,治:继发感染等方面似有显著效果。

3)传染病

①流行性乙型脑炎、50年代石家庄地区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初起,症情较轻,辨证属“暑病”者,从而提供了经验。近年来在辨证的前提下继续用于:本病的,治疗。如:张。

氏等认为本病出现气分证,可用:“白虎汤”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大青叶、板蓝根)、治疗;王氏等,报道,用:清气凉营法,治疗:本病,其中清气用:生石膏、知母疗效满意;俞氏认为若本病由卫入:气,表现为阳明里热炽盛,宜:辛凉清气,可用:“白虎汤”加味,。

②流行性出血热、本病的发热期常出现高热、口渴、烦躁、谵妄、颜面潮红、皮肤粘膜充血、出血等阳明热盛的表现,“白虎汤”为首选方剂。李氏,用:“白虎汤”加味,治:本病47例,其中发病1~2天就诊的16例病人,全部越过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而进入:多尿期,占100%。3~5天服本方者,30例中有18例未经低血压少尿期而进入:多尿期,占

60%,提示用:本方及早,治疗:的重要性。李氏,报道,本病初热期用:“白虎汤”加味,疗效明显,认为早期用药,要量大又专,如:抓住初热期,迅速对症用药,则越期率会大大提高。

③钩端螺旋体病、本病初起常表现为高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无力、腓肠肌疼痛、眼结膜充血等,可用:“白虎汤”,治疗。如:陈氏认为本病属暑温、湿温范畴,治疗:宜:谨守病机,贵在权变。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对于热重于湿型用:“白虎汤”加味,治疗。

4)内科其他疾病,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白虎汤”,治疗:本病较为有效,临证,以:风湿热痹,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或:呈游走性疼痛,口渴,苔黄,舌红,脉数等为辨证要点。若表现为头重身困,胸闷,苔白腻等湿重者,可于“白虎汤”中,加:苍术等;若表现为关节疼痛为主者,常,以:白虎,加:“桂枝汤”,加减,并酌加:清热解毒、祛风通络之品。敖氏,用:“白虎汤”,加:苍术、白虎,加:桂枝等,治疗:本病疗效明显。邹氏,用:“白虎汤”,加:桂枝、忍冬藤、威灵仙、赤芍、黄柏、蚕砂等,治疗:急性风湿热,也取得满意疗效。

①糖尿病、“白虎汤”,治疗:糖尿病,以:临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者效果明显。本证内热炽盛,灼耗水谷,伤津耗气,用:“白虎汤”有效。石膏辛甘大寒,善消阳明之热,其质润可滋胃燥。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气泄热,又能养阴生津。

刘氏等认为糖尿病为阴虚火盛,有热在肺、胃、肾之分,可,重用:石膏清胃热,用:知母清肾火。

②高热危症、韩氏等,报道,用:本方,重用:石膏,治疗:肝脓肿术后高热、一氧化碳中毒高热、产后高热、病毒性肺炎合并泌尿系统感染高热等,认为本证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力求审证求因,只要具备适应证,不论内伤、外感、内、外、妇诸科均可投之。许氏认为对于不明原因的高热,只要无腑实证,用:“白虎汤”加味,能收药到热退之功。高热甚可加大石膏用量,佐,以:粳米,则无伤胃之虞。刘氏,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肺癌、肝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术后感染的高热,认为用:本方退热,可不限于阳明证,能够减轻症状和患者的痛苦,并可为进行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此外“白虎汤”还被广泛应用于:内科其他病证,如:风湿性心脏病、变应性亚急性败血症、高血压病、中暑等,取得较好疗效。

5)小儿科:“白虎汤”也常用于:小儿疾病,主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夏季热、麻疹、大叶性肺炎等病证。麻疹发疹初期,常,以:“白虎汤”,加:蝉衣、浮萍、芫荽等,疹已出齐则用:“白虎汤”,加:黄芩、黄连、银花、竹叶之类,后期则,加:鲜生地、沙参、石斛、花粉等。上官氏,用:“白虎汤”加味,治疗:麻疹壮热,取得满意疗效。苏氏,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高热。王氏等用:“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200例,认为小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不耐盛夏炎热之消灼而发病,用:“白虎汤”加味,能奏效。

6)眼科:“白虎汤”广泛应用于:胀大头、天行赤眼、陷翳、银星玉粒、涌波翳等多种外障眼病。临床,以:眼睛局部红肿较甚,刺激症状明显,伴面色红润,口干鼻燥,烦渴,舌红少津,或:舌苔黄燥,脉数等热象为辨证要点。刘氏,报道,以:“白虎汤”加味,清肺胃之热为主,佐,以:消炎痛、阿托品滴眼液等西药,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69例77只眼。治愈

66例74只眼,好转3例3只眼,有效率100%,治愈率95.70%。

7)皮肤科:皮肤发斑发疹,只要是属于实热性质的,如:肺胃之热、热毒之邪郁于气分,外侵肌肤等,均可用:“白虎汤”,治疗。徐氏,报道,用:“白虎汤”酌加:银花、连翘、熟大黄、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品,治疗:急性皮炎、痤疮、药疹、毒性红斑、皮肤瘙痒症、夏季皮炎、日晒伤等皮肤病收到较好疗效。

8)其他:“白虎汤”还用于治疗:风湿热、产后发热、偏头痛、精神病、自汗等多种病证。只要符合本方的病机,或:辨证要点,即可应用。

(4)医案选录:

1、药疹。范某,女,45岁,1986年7月28日入院。五日前服用:抗癫痫药后,周身皮肤出现红斑,上覆少许鳞屑,以:躯干、四肢为甚,迅即泛发全身,红斑压之退色,发热,体温:38.9℃,自觉瘙痒,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2日1行,小便色黄,舌质微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热毒之邪郁于气分,波及营分,外发于肤。治,以:清热转气,解毒退斑为法,“白虎汤”,加减:生石膏25克、知母6克、寒水石、桑白皮、金银花、连翘、凌霄花,各10克、丹皮、枳壳、红花、熟大黄,各6克、沙参15克。上方服用:8剂,红斑有消退趋势,无发热。原方去:桑白皮、金银花,加:石斛10克、绿豆衣15克、再服38剂,红斑基本消退,瘙痒消失,临床痊愈出院。按:药疹与祖国医学药毒病相近似。由于人体禀赋,各异,不耐药毒,药毒内蕴化热,热毒扰营,气血两燔,发为本病。方中:生石膏、知母、寒水石等清解气分之热。丹皮、连翘、红花、凌霄花清营透热,凉血退斑。

再佐枳壳、熟军引热下行。沙参、石斛、绿豆衣养阴解毒,诸药合用,以:奏全效。《陕西中医》1988;(3):99)。

2、热痹,李×X,女,56岁,教师,初诊1984年2月5日,全身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一月,抗“0”为500单位,以上,血沉为45mm/d时,西医确诊为“风湿热”,患者要求转中医,治疗:刻诊体温38~8℃,全身大关节红肿热痛,步履艰难,肘膝屈伸不利,时而掣动,伴见恶风,口苦,口干喜冷饮,五心烦热,夜不能寐,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紫暗,苔黄腻,脉滑细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法:生石膏60克(先煎),寒水石30克(先煎),知母15克、黄柏10克、银花藤30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30克、生地20克、丹皮20克、赤芍15克、桑枝30克、连翘15克、“六一散”12克(包),木瓜12克。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服药5剂后关节红肿热痛大减,关节活动,口干烦热,溲黄均好转,体温37~8℃,舌红,苔薄黄腻,脉滑细数,药已中鹄,仍守上方,三诊:服药10剂后,身凉脉和,关节已不红肿疼痛,屈伸自如,复查抗“0”为500单位,以下,血沉为8mm//b时,守上方酌加:滋养肝肾药10剂,停药后,热痹未再复发。《中医杂志》。

1991;(4):14)。

3、冬温发斑,王X、X,女,9岁,因发热于1990年12月27日住院,治疗:~12月29

日下午中医会诊,据病历记载,患者持续38℃一39℃高热一周,曾去:某医院就医,给先锋四号、肺炎合剂,肌注洁霉素,治疗:高热不退,入院后改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并服“麻杏石甘汤”(生石膏用:20克)、治疗,发热依然不降,现症:高烧39~5"C,精神萎靡,不时咳嗽,痰少,胸背及面部出现殷红斑疹,口唇干裂,不思饮食,小便黄,大便干,舌体红绛而干,脉细数,诊为冬温发斑,辨证:温邪入:营,伤阴动血,治法:清营凉血,透营化斑,处方:生石膏200克(先煎),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0克、知母8克、丹皮6克、芦根30克、沙参15克、青蒿8克、地骨皮12克、百部10克。3剂,水煎,昼夜频服,药进首剂热退,2剂斑回,3剂未服,勿使过之,按:,以上,重用:生石膏是取捷效的关键,石膏用量在200克,以上,原其为硫酸盐矿石,质重无毒,若小剂量用之似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通过大量的病例证明,小剂量退高热效果不好,大剂量才能奏效,本例即如此,前医生石膏仅用:20克退热不效,遂改用:200克才有桴鼓之效,正如:张锡纯所说,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张氏,用:生石膏,治:外感实热,轻症也用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则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其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个人体验,张氏的经验是可靠的,我用:其退高热时,用量必在200克,以上,无论成人,或:儿童,用之十之八九多验,从未出现弊端,在外感初期发热,不管有汗无汗,恶寒,或:不恶寒,在辨证的前提下早用:生石膏,其好处不仅退热快,缩短病程,而且无毒副作用。《中医杂志>1991;(7):17)。

4、糖尿病,黄某,女,55岁,工人1988年8月12、日,初诊,近二年来口咽干燥,口渴喜饮,一昼夜喝水15磅(5磅×3瓶),多食善饥,每餐约200克、1日4餐,小便量多,形体逐渐消瘦,体重由65公斤降至46公斤,血糖9~8mm01/L,尿糖(+++),曾在湖南医科大学附一院诊断为糖尿病,长期服用:甲苯磺丁脲、优降糖、达美康等药效果不显,患者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要求服中药,查: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滑实有力,脉证合参,证属上中下三消,以上中消为主,属肺胃热盛,消耗水谷,灼伤津液所致,治宜:清胃泻热,养胃生津,方用:“白虎汤”,加减,处方: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3克、西洋参6克、石斛10克、天花粉1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玉竹15克。水煎服,1日1剂,服药15剂后,多饮多食症状明显减轻,小便次数减少,复查血糖7~8mm01/L,尿糖(+)舌质淡红,苔薄黄少津,原方去:黄芩,加:生地15克、连服30剂,诸症消失,体重增加:5公斤,空腹血糖正常,尿糖阴性,随访二年未发,按: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一病的记载首见于<内经),因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消渴”“消瘅”“肺消”“消中”等,后人在实践中根据其主要证候的不同,归纳总结为上中下三消,如:<医学心悟),云:“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者为下消”。引起该病的原因是肺燥、胃热、肾虚,此例患者,以:口渴引饮,消谷善饥,脉实有力为主证,证属肺燥伤津,胃热炽盛,故以:“白虎汤”清阳明实热为主,佐,以:益气养阴,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善清阳明之热,其质润可滋胃燥而不损阴;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气泄热,其质润可养阴生津;甘草益气养胃,协知母,以:生津,再,加:西洋参、天花粉、石斛、麦冬、玉竹,以:增强养阴生津之功,综观全方清热不损阴,养阴不伤胃,糖尿病本属难,治之病,不能急于求成,一旦有效,就要坚持,治疗:故:此患者,服药月余方:

愈,不可忽略。《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3):28)。

[按语]:“白虎汤”是阳明经证的主方,具有辛寒清气之功效,其主症为壮热,汗出,心烦,口渴,脉滑数等阳明热盛之证,发热不恶寒,汗出热不退是其辨证要点,后世归纳为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四大”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白虎汤”在

《伤寒论》中分布于太阳、阳明、厥阴病篇中,除了,治疗:阳明经证外,还,治疗:太阳病表有寒里有热,以及热厥等证,其病机均为阳明热盛,故:都用:“白虎汤”~《金匮要略》用:本方:

,加:人参,治疗:太阳中暍证,加:桂枝,治疗:温疟,后世医家对本方颇有研究,把它作为主治: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重剂,用:,以,治疗:太阴温病,并提出了白虎“四禁”。现代临床不但将“白虎汤”,治疗:外感热病,而且广泛用于治疗:内伤杂病,事实上本方既能清肺胃肾之热,又能滋润救阴,内伤杂病只要符合“里热炽盛”这一病机即可应用。

临床应用:“白虎汤”当注意剂量、煎服法及,加减变化,凡,治:外感病石膏当生用,要打碎先煎,并宜:大剂量应用。用于:清热常与知母同用,其清热之力则既迅速又持久,方中:粳米也不能少,除能养胃气外,还有助于石膏作用:的发挥,方后有“煮米熟,汤成”的记载,但石膏一定要先煎透,以:本方为基础的,加减方有“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等,临证可选择应用。

[现代研究]:

①解热作用:20世纪60年代有报道硫酸钙是石膏的主要成分,其解热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仿,解热作用:快,但不持久70年代有报道认为石膏的增钙作用:可能是“白虎汤”:

降温退热的机理之一80年代王氏,报道石膏退热维持时间较短,知母较长,两药配伍则效果最佳,体现了中药配伍的科学性,并认为“白虎汤”退热成分不是石膏所含的微量物质,而主要是知母所含的黄色结晶C一芒果甙,支持“白虎汤”,以:知母为君药的观点L22)。

90年代徐氏,报道“白虎汤”较强的退热作用:与钙离子溶解度及其吸收的量无关,而是和知母中的芒果甙、石膏中的微量物质有关,目前对“白虎汤”退热机制的认识尚未统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抗病毒作用:有报道将本方,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皮下感染的小鼠,于感染后

24小时灌服本方,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实验小鼠的死亡率,证明本方有抗病毒作用。

此外“白虎汤”中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以及降糖作用:等也早有报道。

71、“白虎加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知母18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粳米一匙人参9克。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次。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主治]:〈主证〉:“白虎汤证”而又烦渴,饮水不解,脉芤;中暑,身热,汗出,恶寒,口渴恶心,尿赤。〈副证〉:或:时时恶风,或:舌燥而背微恶寒。

[临证加减]:

1、热病汗下热不退,其热羁留于阳明经,兼有湿者,加:苍术。

、2伏暑作寒热未解,本方与“五苓散”同煎服。

、3~“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夏月小儿高热多渴多尿综合征:,以:热、渴、尿多为主要特征,多属于阳明经热,均获良效。[伤寒论汤证新编。

4、,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妊娠尿崩症,取得满意疗效。[广东

5、“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用:生石膏、忍冬藤,各30克、北沙参、生地,各20克、知母、玄参,各15克、玉竹、苍术,各10克、黄柏6克,共焙干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山楂粉炭末包衣,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河南中医,1994,c5,266]。

6、“白虎加人参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乙型脑炎:乙型脑炎见高热日久不退,口渴极,舌燥便秘,胸烦郁闷,治用:白虎人参汤合“大承气汤”,加减,常获满意疗效。[天津医药杂志,1963,t11,718]。

7、“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老年口腔干燥症:根据舌质及舌苔辨别虚实、表里、寒热等证,探讨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服用:“白虎加人参汤”后第2周出现,治疗效果(显效及有效例),并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中,获效病例达半数,以上,表明“白虎加人参汤”:

用:老年口腔干燥症有效,症状改善者多为实证患者,认为“白虎加人参汤”更适用于:该证患者。[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3,cs,91]。

8、“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精神病,治疗:药致口渴:治疗:用:“白虎加人参汤”提取剂2~0克、工日3次饭前,或:餐间服用,共8周,原则上,治疗:中仍使用:精神病,治疗:药,疗效判定参考自觉症状及用药前,用药后4周和8周情况进行评价。[新药籼临床,1990,《8,124]:

9、本方,去:粳米,加:羌活、升麻、葛根、白芍、黄芩、黄连、生地、生姜,治:时疫大热,名:“清热解毒汤”。[张氏医通]:

10本方,去:粳米、知母,加:天花粉、葛根、防风,治:风温大热而渴者,名:瓜蒌“葛根汤”。[张氏医通]:

11、本方,去:粳米,加:生甘草、兰香、防风、桔梗、连翘、半夏、白豆蔻,治:中消能食而瘦,大渴便秘者,名:“兰香饮子”。[张氏医通]:

[原文]: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1)大烦渴不解:烦是心烦,渴是口渴,大烦渴不解,是说心烦口渴严重,不因大量饮水而解。

[提要]:服“桂枝汤”后,热盛津伤,转属阳明的证治。

[释义]:本条紧接第25条,指出服“桂枝汤”不如:法,津伤燥化,邪传阳明的证治。

其主症是大烦渴不解,病因病机是太阳病发汗太过,津伤热盛,转属阳明,治疗:大法是清热益气生津。

太阳中风服“桂枝汤”发汗,应遍身浆浆微似汗出为宜,不可令如:水淋漓,否则不仅病不除,而且常易发生传变,今服“桂枝汤”而大汗出,汗后伤津助热,致使邪热转属阳明。

其证大烦、大渴,甚至于渴欲饮水数升而不解,同时脉见洪大,此为阳明里热蒸腾,鼓动气血之象,此外尚伴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舌苔黄燥等症。

本症与“白虎汤证”同属阳明热证,其辨证要点在于大烦渴不解,表明本证胃热津伤较甚,胃热者,法当清热;津伤则应生津,故于“白虎汤”中,加:人参,取清热益气生津之法。

本条与25条前半段“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文字近似,而病机,治法相去:甚远25条是服“桂枝汤”,汗不如:法,以致大汗出而表未解,脉由前之浮缓变为洪大,乃大汗出,阳气盛于外使然,虽脉洪大,但里无烦渴等热证,表明脉变而证未变,其病仍在太阳之表,故:与“桂枝汤”如:前法,而本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多一“后”字,是说大汗出之后,不仅变为洪大之脉,而且伴随“大烦渴不解”

之证,脉证俱变,为里热燔灼,病人阳明,故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两证鉴别的关键在于烦渴是否出现,表证的有无。

若将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三条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就不难从其所举服“桂枝汤”:

后不同临床反应、辨证关键及处理方法中,体会出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

[选注]:

成无己:大汗出,脉洪大而不渴,邪气犹在表也,可更与“桂枝汤”,若大汗出,脉洪大,而烦渴不解者,表里有热,不可更与“桂枝汤”,可与“白虎加人参汤”,生津止渴,和表散热。《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周禹载:此与上条同,而多大烦渴,凡比上条而汗更出过多,亡津液而表里燥热更甚,所以:用:白虎两解表里之热,加:人参润其燥而消其渴也。《伤寒论三注,太阳下篇》。

陈修园:太阳之气,由肌腠而通阳明,服“桂枝汤”,当取微似有汗者佳,今逼取太过,则大汗出后,阳明之津液俱亡,胃络上通于心,故:大烦;阳明之上,燥气主之,故:大渴不解;阳气盛亢,诊其脉洪大无伦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

[评述]:诸家所见略同,解释也为明畅。陈氏分析病机强调阳明之津液俱亡,似欠全面,大凡病证的形成及疾病传变与否,取决于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除误,治,汗不如:法,汗多伤津外,患者素体阳旺,易于化热化燥,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形成的主要因素。

(“白虎加人参汤证”方解见太阳病下篇168条)。

第六节、太阳病其他变证(168~173)。

一、白虎与“白虎加人参汤证”(168~170、176)。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乾燥而烦,欲饮水敷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也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也不可舆,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臣/克等谨按:前篇,云。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者。“白虎汤”,主之。又云,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此,云:脉浮滑,表有热裹有寒者。必表裹字差矣。又阳明一证,云,脉浮迟,表热衷寒,“四逆汤”,主之。又少阴一证,云,裹寒外热,通脉“四逆汤”,主之。以:此表裹自差。明矣。<千金翼),云:“白通汤”,非也。

[词解]:

(1)表里:此指人体内外,不是指表证、里证。“表里俱热”,即内外皆热。

[提要]:论述“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证治,以及“白虎汤”的禁例。

!释义]:此三条论述太阳伤寒因误,治,转化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以及“白虎汤”的禁例。太阳伤寒因,治疗:不当,病邪由表化热入:里,邪传阳明,邪热炽盛,充斥内外,不仅伤津,而且耗气。论中“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是指里热炽盛,充斥内外,所以:高热持续;邪热迫津外出则汗出;热盛伤津,故:口燥而渴;热盛于里上扰神明则心烦。由于热盛伤津,汗出过多,故:表热不显,轻按皮肤并无灼手感;热极汗多,发展到脱液耗气,所以:日燥渴,舌上干燥而烦,大量饮水仍不解渴;同样,由于热极汗多,肌腠疏松,所以:在高热同时出现轻微恶寒,即论中所谓:“时时恶风”、“背微恶寒”。结合原文

26条,因热盛耗气,脉当洪大。治宜:“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白虎加人参汤证”之恶寒与太阳之恶寒不同。太阳恶寒,常与病俱来,与病俱去,一般较重,且无口渴心烦之象。本证“时时恶风”与“背微恶寒”系阳明里热炽盛,汗出肌疏,气阴两伤,不胜风寒所致,所以:见风则恶。因背为阳之府,是阳气会聚的地方,热迫汗出津气两伤,卫阳失于固密和温煦职能时,就可,以:引起背部微恶寒,程度一般较轻,故加:人参,以:益气生津。

170条指出,伤寒表证未罢,发热、无汗恶寒,治当:发汗解表,不可用:“白虎汤”,因邪在表当,治,以:汗法,此时即,或:兼见烦渴等里热之证,也应表里两解,或:先解表后清里,而不可先,以:“白虎汤”清其里热。“白虎汤”为清热重剂,用之则冰伏表邪,郁遏阳气,甚至引邪内陷,而病必不除。这就是“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的用:意。若里热已成,表证已解,出现津气两伤的证候,则不仅应,以:“白虎汤”清热,更须,加:人参益气生津,方为合拍。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进一步明确了“白虎汤”的,治:禁,他指出“白虎汤”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吴氏的这个补充,完全符合《伤寒论》精神,足供参考。本条目的在于强调一点:不论“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必须在无表证的情况下方可使用。论中只提“渴欲饮水”,是为了突出重点,属于省文法。

176条论述“白虎汤证”的脉象和病理。对本条注家意见颇不一致,争论焦点在于对

“表有热,里有寒”的解释,特别是对“里有寒”的提法认为不妥。宋代林亿校正时已发现原文有误,提出应改正为“表有寒,里有热”。因为,以:方测证,“白虎汤”为甘寒重剂,主治:阳明热盛,充斥表里。论中有关“白虎汤证”的条文,均讲的是“表里俱热”,或:“里有热”,所以:本条“表有热,里有寒”当改为“表里有热”,或:“表里俱热”,才合乎情理。

本条在写法上详于脉而略于证。“脉浮滑”,不仅言其脉象,而且也是对病机的概括。滑为热炽于里,为里有热;兼见浮象,是气血外达,热在内而见于外的表现。脉浮滑,表明其证属阳,反映了阳热亢盛,与表里俱热相符。因阳明里热蒸腾,充斥于表里,弥漫于周身,故:除脉浮滑,或:洪大外,当有身热、汗出,口渴,以及心烦等气分大热的见证。因气分热势炽盛而正气尚未虚衰,故以:“白虎汤”清气分之热则愈。

[选注]:

钱天来注168条:伤寒但言吐下,不言发汗,明是失于解表,故:七八日不解。又因吐下之误,邪气乘虚陷入,故:热邪内结于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是邪未尽入,当,以:表里两解为是。若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则里热甚于表热矣。谓:之表热者,乃邪热已结于里,非尚有表邪也。因里热太甚,其气腾达于外,故:表间也热,即阳明篇所谓:蒸蒸发热,自内达外之热也,时时恶风者,言时常恶风也,若邪气在表,只称恶风而不,曰:时时矣。谓:之时者,即上篇第七条(指54条),所谓:时发热之时也。热既在里,而犹时时恶风,即所谓:热则生风,及内热生外寒之义,故:不必解表,而,以:“白虎汤”急解胃热。更加:人参者,所以:收其津液,而补其汗下之虚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下篇》。

汪苓友:……此条伤寒病,自太阳经传来,要之既吐且下,而其邪不解,至七八日之时,寒郁为热,已入:阳明之腑,而热邪更甚矣。里者,腑也。表者,经也。热结在里者,谓:腑热甚于经也。表里俱热者,表热,则阳明经肌肉间热。时时恶风者,仍热极汗多,不能收摄,腠理疏,以:故:时时恶风也。里热,则胃腑中燥热,以:故: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此因吐下之后,胃气虚,内亡津液,以:故:燥渴甚极也。与“白虎加人参汤”,扶正气,以:分解内外之邪热……《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成无己:无大热者,为身无大热也。口燥渴心烦者,当作阳明病,然,以: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所以:属太阳也。背为阳,背恶寒,口中和者,少阴病也,当与“附子汤”。今口燥而渴,背虽恶寒,此里证也。则恶寒也不至甚,故云:微恶寒,与“白虎汤”和表散热,加:人参止渴生津。《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医宗金鉴》注169条:伤寒身无大热,不烦不渴,口中和,背恶寒,“附子汤”,主之者,属少阴病也。今伤寒身无大热,知热渐去:表入:里也。口燥渴,心烦,知热已入:阳明也。虽有背微恶寒一证,似乎少阴,但少阴证口中和,今口燥渴,是口中不和也。背恶寒非阳虚恶寒,乃阳明内热熏蒸于背,汗出肌疏,故:微恶寒之也。主“白虎汤”,以:直走阳明,大清其热。加:人参者,凡有意,以:顾肌疏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钱天来注170条:此所以:申明太阳阳明表里之辨,而赅其治法也。脉浮,风邪在表也。发热无汗,寒邪也在表也。以:风寒皆在表而不解,则邪热犹在太阳,未入:于里,当,以:解表为急,犹未可,以:寒凉为,治,故曰:不可与“白虎汤”,恐其既不能解表,而邪又未入:于里,徒伤胃气故也。若渴欲饮水,则知邪热已入:阳明之里,胃中之津液枯燥矣。然犹必审其无表证者,有,以:“白虎汤”解其烦热,又加:人参,以:救其津液也。然白虎一方,但能除胃热,而不能,治:胃实,倘舌苔黄黑焦裂,脉实大而胃脘绕脐硬痛者,仍当,以:承气攻之也。

《伤寒溯源集,太阳下篇》。

《医宗金鉴》注176条:里有寒之“寒”字,当是“热”字。若是“寒”字,非“白虎汤证”也,当改之。《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此言伤寒太阳证罢,邪传阳明,表里俱热,而未成胃实之病也。脉浮滑者,浮为表有热之脉,阳明表有热,当发热汗出。滑为里有热之脉,阳明里有热,当烦渴引饮。故曰:表有热,里有热也。此为阳明表里俱热之证,白虎乃解阳明表里俱热之药,故:主之也。不,加:人参者,以:其未经汗吐下,不虚故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评述]:

168条因太阳病误施吐下而传入:阳明,表里俱热,钱、汪二注妥切可从。唯钱注

“时时恶风”为“邪未尽入,当,以:表里两解为是”,与“时时恶风,即所谓:热生风,乃内热生外寒之义”,前后说理不一,自相矛盾。

《医宗金鉴》明确指出“背微恶寒”的机理,“乃阳明内热熏蒸于背,汗出肌疏,故:微恶之”,义理周详,平正通达。成注“背微恶寒,为表未全罢”,与170条“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相抵触,因此是错误的,不可取。

钱注170条不仅明确表证未解,不可与“白虎汤”,并且进一步对“白虎汤”与承气汤的功效进行了比较,指出“白虎汤”“但能除胃热,而不能,治:胃实,倘舌苔黄黑焦裂,脉实大而胃脘绕脐硬痛者,仍当,以:承气攻之也”,诚经验之谈。

176条“表有热,里有寒”,历来诸家解释不一。林亿将其改为“表有寒,里有热”,而《医宗金鉴》则直改“里有寒”为“里有热”,即表里俱热之意,更与临床相合,胆识独具,堪为钦佩。

[治法]:

1、辛寒清热。

2、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

1、“白虎汤”方(参见阳明病篇)。

2、“白虎加人参汤”方。

[方义]:“白虎汤”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止渴。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既能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能苦寒润燥滋阴。知母与石膏相须为用,则清热除烦止渴的作用:增强。甘草、粳米和胃气、养胃阴,且可防石膏、知母大寒伤中之偏。本方药虽四味,但配伍精当,具有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本方适应证一般,以:“四大

(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典型症状为依据,但在实际使用:中遇脉数有力、高热、大汗、烦渴者即可使用。“白虎汤”临床应用:虽广泛,但也不能滥用。清代名:医吴鞠通,对本方提出了“四禁”,即脉浮而弦细、脉沉、不渴、汗不出者,皆不可与之。其主旨在于非阳明内热者勿用,可供参考。

168条方后有“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等六十二字,疑是后人所掺。<金镜内台方义)对此曾,加:,以:评论说:“古人一方对一证,若严冬之时,果有“白虎汤证”,安得不用:石膏;盛夏之时,果有“真武汤证”,安得不用:附子;若老人可下,岂得不用:硝黄;壮人可温,岂得不用:姜附。此乃合用:者必需之,若是不合用:者,强而用之,不问四时,皆能为害也”。此说非常中肯,可资参考。

“白虎加人参汤”是清热与益气生津并用:的方剂。凡壮火可,以:食气、热盛可,以:伤津。故以:“白虎汤”辛寒清热,加:人参益气生津,为热盛津气两伤之良方。“白虎加人参汤证”之所以:需要,加:参,其辨证关键是在“白虎汤证”基础上出现汗出过多、大烦渴、微恶风寒与脉洪大无力。其机理为热邪炽盛,不仅伤津,而且耗气。

[方论选]:

成无己: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暍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日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是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蕴,消烁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伤寒明理论,卷下》。

柯韵伯: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归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泻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也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平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阳解,此四时之序也。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火不伤,乃操万金之术者。《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白虎汤证”》。

方有执:所以:用:白虎两解表里之热,加:人参润其燥而消其渴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尤在泾:方用:石膏,辛甘大寒,宜:清胃热为君,而,以:知母咸寒佐之,人参、甘草、粳米之甘,则,以:之救津液之虚,抑,以:制石膏之悍也。曰:白虎者,凡取金气彻热之义,云:耳。《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王晋三:阳明热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参者,何也?石膏辛寒,仅能散表热;知母甘苦,仅能降里热;甘草、粳米仅能载药留于中焦,若胃经热久伤气,气虚不能生津者,必须人参,养正回津,而后“白虎汤”乃能清热化燥。《绛雪园古方选注,寒剂》。

[点评]:“白虎汤”为常用:方,成、柯二氏对本方的配伍意义均有阐发,但成氏主张知母为君,柯氏主张石膏为君。从全方作用:而言,石膏、知母两药都很重要,只有两药同用,才能相得益彰,清阳明独胜之热,而胃津可保。诸家对,加:人参益气生津,则认识一致。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白虎加人参汤”,治:阳明热盛,津气两伤者:见26、168、169、170、222条。

2)“白虎加人参汤”,治:伤暑偏于热盛: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续名:医类案):治疗:暑证,证见头痛,发热,或:时烦躁,汗大出,大渴引饮,喘气。

2)<活人辨疑):“化斑汤”(即“白虎加人参汤”)、治:赤斑,口燥烦渴,中暍。

3)(古今医案):“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老人昏热谵语,喘乏遗尿之三阳合病证。

4)《保赤全书》:人参“白虎汤”,治:暑盛烦渴,痘出不快,又解麻痘、斑疹等热毒。

(3)现代应用:“白虎加人参汤”是辛寒清热、益气生津良方,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下列多种病证:

1)呼吸系统。如:大叶性肺炎、小儿支气管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等。刘鹤鸣氏根据吴鞠通《温病条辨》:“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用:清邪扶正之法,治疗:肺气将绝,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对毛地黄药物的依赖。并认为该方:

不但能强心,而且能消炎,对中医,治疗:急症显示了良好的前景。在临床应用:时,如:口服有困难,可鼻饲,或:保留灌肠。

2)疫证。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流感等急性热病属阳明气分热盛、气阴两伤者。焦氏曾,以:本方,加减,治愈乙脑9例,另外3例先投“白虎汤”症状有改善,但未能痊愈,后,以:本方,治疗:而收全功。并指出使用:“白虎汤”,治疗:后有的病人症状虽减,而体温却未能降至正常,甚至有的患者体温反而上升,有的症状也不好转,此时改用:“白虎加人参汤”,体温即可很快下降,诸症随之消失。

3)热证。临床常用于:暑热、小儿夏季热及其它热病。汪氏,以:本方退35天高热。

孙氏等用:本方,合: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高热。熊氏,以:本方,加味治疗:感冒高热不退。

郭氏等,以:本方,加:鲜荷叶适量,治疗:中暑,其中生石膏用至1000克。

4)糖尿病。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引起,临床症状,以:三多(多饮、多尿、多食)为特征,其病理变化主要是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总的,治疗:原则是泻热降火,生津滋阴。陈氏,治疗:糖尿病180例,其中用:本方治疗:肺燥型11例。李氏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51例,对肺胃热盛,表现烦渴多饮,口舌干燥,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或: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者,以:本方,加味清热养阴。刘氏,用:本方治疗:老年糖尿病92例,总有效率达

79%。吴氏等,以,加味白虎人参汤,治疗:胃热型糖尿病128例,有效率达86.72%,且对口渴冷饮、唇干咽燥、消谷善饥、胃灼热等胃热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5)其它。干氏,用:本方治疗:慢性咽炎、干燥津枯、充血红艳,和鼻衄出血过多者。张氏,以:本方救,治:甲状腺危象2例,并认为甲状腺危象临床所出现的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虚大无力,符合《伤寒论》中所述“白虎加人参汤证”。范氏,用:本方:

,治疗:尿崩症,因肾阴不足,肾气失固,肺燥而气失敷布,水液不得散于周身,直趋膀胱而致多尿,以:“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滋肾育阴,清热泄火生津止渴而获效。李氏,用:“白虎加人参汤”化裁,益气生津,清热养阴并举,治:“小儿疳渴证”。陈氏,以:本方,治疗:严重饥饿症14例,均为女性,病程3月一5年。临床表现为饥饿能食,伴心慌、气急、躁热、周身大汗,食后症状消失,片刻后症状再发,需反复进食,致体重迅速增加,大便频数,气虚无力。西医检查无异常。均予:知母、粳米,各12克、石膏30克、甘草、红参,各10克。水煎分2次服。服本方6~30剂后全部,治愈,平均服药u。14剂。患者用药后食量减少,体重下降,气虚症状缓解,均于1月内恢复正常生活和劳动。张开荣氏,用:“白虎加人参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疗:癃闭1例,患者系糖尿病、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胃肠功能紊乱,因受凉发烧,相继出现二次心衰后,不能自主排尿。辨证阳明热盛,气津两伤,水道失调。药后阳明热清,气津得复,水道得通而癃闭自愈。

(4)医案选录:

1)暑厥。林某,女,38岁。夏月午睡后,昏不知人,身热肢厥,汗多,气粗如:

。喘,不声不语,牙关微紧,舌苔黄燥,脉象洪大而芤。证属暑厥,暑为大热之邪,燔灼阳明,故:见身热炽盛;暑热内蒸,迫津外泄,则多汗而气粗如:喘;热郁气机,所以:四肢反见厥冷;邪热内迫,扰于心神,正又不能胜邪,故:神昏不语,脉见洪大而芤。治,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投“白虎加人参汤”。朝鲜白参、知母、粳米,各15克、石膏30克、甘草9克。服1剂后,脉静汗止,手足转温,神识清爽,频呼口渴,且欲冷饮,再投1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65;(8):7)。

2)“白虎加人参汤”退35天高热,杨某,女,15岁,于1992年5月20日晚突然高热后,至1992年6月25日一直高热不退,体温38~40~5℃曾住院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血沉、血培养、痰培养、肝功能、肥达氏试验、骨髓穿刺、心电图、B超、胸片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而无法确诊;先后用:过大量青霉素、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奎宁、雷米封等均无效1992年6月25日下午诊见病人高热39~7℃,精神差,但神志清,无汗出,口干渴欲饮,不欲食,小便短大便3日未解,舌尖红苔薄黄,脉洪数,全身无斑疹,诊断为阳明白虎证,予:“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45克(先煎),山药(代粳米)。20克、知母、党参,各12克、甘草6克。2剂水煎服,每2小时1次,并密切观察体温,服药

2次后,体温降至38~7℃,次晨体温为37~7℃下午复诊,精神好转,体温37~6℃,能进食,口干不甚,舌尖红苔微黄,脉细弱,热邪已大减,但津伤邪恋,再予:生石膏30克、山药20克、生地15克、知母、党参、玄参,各12克、甘草6克、生姜9克、红枣3枚为引2剂,煎服法同前,26日晚8时体温36~5℃~27日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口不干,饮食大增,且大便通畅而愈,随访1月,体温正常,健康如:故。《四川中医)1993;11

(3):30)。

3)糖尿病,路某,女,54岁1992年9月11日诊,患者一周前,过度劳累后,烦渴引饮频繁,小便次数增多,明显异于往常,查:血糖9mm01/L,尿糖()舌红、苔薄白少津,脉细弱,诊断为糖尿病,属中医上消,为肺胃热盛,津液受伤,药用:人参“白虎汤”合“生脉散”,加减:生石膏100克、潞党参50克、麦冬20克、五味子6克、知母、甘草,各10克,服药3剂后,症状迅速好转,复查尿糖转阴,血糖恢复正常,以后随症,加减用药,调理巩固疗效,至今正常,按:病人烦渴频饮、小便次数增多,是肺胃热盛、津液耗损所致,重用:生石膏100克、,以:折热势、保护津液,用:“生脉散”(潞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知母增强石膏清泄肺胃郁热而润燥,同达到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之目的,药中病机,故:获奇效。《四川中医)1993;n(7):28)。

[按语]:“白虎加人参汤”,以:“白虎汤”清泄弥漫之邪热,加:人参益气生津,为清补合用之剂,对阳明热证且有气阴两伤者,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后世医家对其运用:有了许多发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以:壮热、烦渴、大汗、舌红少津、脉洪大而芤为主要运用:指征,甚则出现少气懒言、精神疲惫等症,近年来,尤多用于:糖尿病属肺胃热盛、口渴喜饮之病人。

[现代研究]:

降血糖作用:据药理研究,人参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人参具有抗应激、降血糖,抑制某些细菌、原虫和结核杆菌等多种作用。而“白虎加人参汤”的降血糖作用:又明显优于单味人参,有人运用:动物实验性糖尿病,对本方及其药物组成的复合作用,作了较详细的观察,结论是方中:知母为降血糖的主药,甘草、粳米能辅助发挥作用,它与人参配合,反有拮抗作用,而石膏的,加入:又使之相互协调,日本人本村正健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白虎加人参汤”及八味丸对糖尿病的作用,证实了这些方剂均有降血糖作用,但又,以:“白虎加人参汤”较优,并且也发现了知母、人参、石膏在降血糖方面的协同作用。“白虎加人参汤”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和抗胰岛素血清性糖尿病的酮体有抑制作用,其效力强弱按人参、粳米、甘草、石膏、知母依次排列,但降血糖的作用、第五节、阳明病兼变证的辨,治:(221~237)。

一、阳明病攻下与多汗的辨证(221~224)。

[原文]:

阳明病,脉浮而聚,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

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肥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锦裹上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若渴欲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2)。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舆“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24)。

[词解]:

(1)愦愦(kui溃):<集韵)“心乱也”。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

(2)怵惕(ch0、ti触剔):怵,恐也,惕忧惧也,怵惕,即惊惧恐慌。

(3)客气:指外邪,此处指热邪。

(4)胎:即苔。

[提要]:阳明病,误下后可能,出现的三种变证及“猪苓汤”的,治:禁。

[释义]:本节四条原文描述了类似于阳明经腑同病的证候,不能用:发汗、温针及攻下的方法,治疗:如:误用:攻下法,则可能出现变证,如:变为“栀子豉汤证”,或:“白虎加人参汤”:

证,或:“猪苓汤证”等,证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表示表证已罢,热盛于里,邪热迫津汗出,无论阳明经证抑,或:腑证均可见此证候,这是阳明病的热型,也即阳明病外证,同时见脉浮而紧,此脉浮是里热外扬,多见于阳明经热盛,脉紧是邪热成实,或:有宿食积于肠胃,邪热阻滞气机,可见腹满;由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肠胃实结气阻,则肺气为之不利,气逆而喘,咽燥口苦乃因胃热上炎,身重是阳明经热盛,气血流行不畅而致,由此可见221条描述的是阳明经腑同病,本证不属表证,故:不能用:汗法,治疗:误汗则徒伤津液,致热邪更盛,热扰心神,可见烦躁,心神不安,谵语,若误用:温针,是以:热,治:热,犯实实之戒,若用:攻下,其误,治:后果比上述两种要轻,凡原有腑实证因攻下而有所减;然原有阳明经热尚未尽去,根据无形邪热的轻重及主要侵犯的病变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变证。

如:热邪随攻下而大部分已去,郁热留扰胸膈和胃,可见心中懊侬,舌上生苔,或:黄,或:黄白相兼,治宜:清宣郁热,和胃除烦,用:“栀子豉汤”。

若攻下后腑实虽去,然阳明经热亢盛,热伤气分,耗损津液,症见:口渴欲饮,口干,舌燥,伴有身大热,汗大出,脉洪大,治宜:用:“白虎加人参汤”,大清里热,益气生津。

若攻下后,邪热减而未尽,余热阻碍气机,致三焦气化失司,水气停留,证属水热互结,阴液受损,症见:发热脉浮,口渴欲饮,小便不利,宜:用:“猪苓汤”清热利水,滋阴润燥。

224条指出了“猪苓汤”的使用:禁忌,“猪苓汤”虽有清热养阴作用,但利水功能是主要的,因此,凡不属水热互结,即没有水气内停,只是表现为热盛迫津汗出,热耗津液之口渴、小便不利者,不能误用:“猪苓汤”,“猪苓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病机上均存在里有热邪,阴津受损的情况,但“猪苓汤证”邪热不如:“白虎加人参汤证”重,因此,发热、汗出、口渴的程度较轻,从口渴一症的表现上看,也有区别,“白虎加人参汤证”多为外感热病急性阶段,以:津液的急性受损为主,表现为大烦渴不解,口舌干燥,而“猪苓汤证”多为外感病后期,病势较缓,多表现为口渴欲饮,或:口渴不欲多饮,舌红少苔等,此外,里热亢盛所致的小便不利,表现为小便短赤,“猪苓汤证”的小便不利多伴浮肿等停水症状。

“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均属病邪与水气互结,三焦气化失司,均见小便不利,口渴,发热,脉浮等症,然“五苓散”证为寒邪寒证,可兼表未解,由于一部分寒邪入:里,影响膀胱气化,水气内停,故:“五苓散”证口渴乃因气化失司,津不上承所致,表现为口渴,或:渴不欲饮,或:水入:则吐,“猪苓汤证”为热邪热证,且有伤阴,多见于外感病后期,一般不兼表证。

[选注]:

成无己: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为邪在里,此表里俱有邪,犹当和解之,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而内热益甚,故:躁而愦愦,反谵语,愦愦者,心乱,经日: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更发热而躁烦,此表里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气,故:怵惕烦躁不得眠也;若下,里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侬而不了了也,舌上胎黄者,热气客于胃中;舌上胎白,知热气客于胸中,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此(指223条一笔者注)下后,客热客于下焦者也,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浮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之热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脉证与阳明中风同。彼,以:恶寒,故:名:中风,此反恶热,故:名:阳明病。阳明主肌肉,热甚无津液,以:和之,则肉不和,故:身重,此阳明“半表半里”证也。邪已入:腹,不在营卫之间,脉虽浮,不可为在表而发汗;脉虽紧,不可,以:身重而,加:温针;胃家初实,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满恶热而攻下,若妄下之,则肾液虚,故:躁;心液亡,故:昏昧而愦愦;胃无津液,故:大便燥硬而谵语也。若谬,加:温针,是以:火济火,故:心恐惧而怵惕。土水皆因火侮,故:烦躁而不得眠也。阳明中风,病在气分,不可妄下。此既见胃实之证,下之也不为过,但胃中,以下而空虚,喘满、汗出、恶热、身重等证,或:罢,而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除,故:动膈而心中懊侬不安也。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舌上苔句,顶上四段来,不恶、反恶,皆由心主;愦愦、怵惕、懊侬之象,皆心病所致,故:当,以:舌验之。舌为心之外候,心热之微甚,与苔之厚薄,色之浅深,为可征也。

上条根首条(指221条一笔者注)诸证,此条又根上文(指222条一笔者注)饮水来。连用:五“若”字,见张仲景设法御病之详,“栀子豉汤”所不及者,“白虎汤”继之,“白虎汤”:

不及者,“猪苓汤”继之,此阳明起手三法。所以:然者,总为胃家惜津液,既不肯令胃燥,也不肯令水浸入:胃。《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

钱天来:舌上苔,……当是邪初入:里,胃邪未实,其色犹未至于黄黑焦紫,必是舌中微黄耳。《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汪苓友:此条病,(指223条一笔者注),本接前第一条“白虎加人参汤证”,而伸言之也。成注,云,此也“下后邪热客于下焦之证”,阳明病误下,胃中空虚,上焦受伤,与下焦何与?凡下后则胃中津液亡,而燥渴欲饮水。但渴未甚而与之水,水不能消,积于下焦,小便因而不利。其脉浮者,非风邪在表之脉浮,乃热邪伤气之脉浮也。夫热伤阳明血分则潮热,热伤阳明气分,仍发热。故:与“猪苓汤”,以:专清里热,利小便,而脉浮发热自愈,此又阳明病利小便之一法也。或:曰:渴欲饮水,与“白虎汤证”相同,且也“白虎汤”:

证,也未尝,云:小便利,兹何因其小便不利,即改用:“猪苓汤”也?余答,云:“白虎汤证”即有小便不利者,但病人汗出多,水气得,以:外泄,今观下条,云:汗出多,不可与“猪苓汤”,乃知此证其汗也少,汗与尿俱无,则所饮之水,安得不停?故用:“猪苓汤”上,以:润燥渴,下,以:利湿热也。或:又问,云:病人既停水湿,何,以:犹见燥渴?余又答,云:今人病热,大渴引饮,饮愈多,则渴愈甚。所饮之水既多,一时小便岂能尽去,况人既病热,则气必偏胜,水自趋下,火自炎上,此即是水湿停而燥渴之征。《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陆渊雷:经文“渴者”下,当有“虽小便不利”五字,言小便不利之由于汗多胃燥者,不可与“猪苓汤”。凡“猪苓汤”之主证为小便不利,或:淋沥,虽不渴也可用。若无此五字,似渴为“猪苓汤”之主证矣。《伤寒论今释,阳明篇》。

[评述]:历代医家对本节四条原文的阐述,各有见解,成氏、柯氏解释了本证的病理,治疗:上不宜:用:发汗、温针及攻下,柯氏提出的“病在阳明,以:妄汗为重,妄下为轻”

的论点,颇合临床实际。柯氏,云:“总为胃家惜津液,即不肯令胃燥,也不肯令水渍入:胃”乃发前人所未发,启迪后学。汪氏论及“猪苓汤证”与“白虎汤证”的鉴别颇有见地,然“猪苓汤证”停水乃因口渴饮水过多所致,似不妥贴。成氏,谓:“猪苓汤证”“三焦俱带热”,“邪客下焦”于理于实尚屑可取。陆氏对224条补出“渴”下当有“虽小便不利”五字,对明确“猪苓汤证”主症及与阳明里热亢盛证的鉴别,大有裨益,可资借鉴。

[治法]:清热利水养阴。

[方药]:“猪苓汤”方。

[方义]:“猪苓汤”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均有利水功能,其中猪苓、茯苓甘平,淡渗利水,泽泻、滑石性寒利水而兼有清热作用,阿胶养阴润燥,因此本方,以:利水为主,兼能清热养阴。此种宣通气机不用:温药,而,以:利水为主的方式,对于停水兼里热伤阴证尤宜,使利水而不伤津液,养阴而不滞腻,清热而无寒凝之弊。

[方论选]:

《医宗金鉴》引赵羽皇,云:凡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也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润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泄,既疏浊热而不留其壅瘀,也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利水之法于太阳而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于阳明、少阴而用:猪苓者,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滋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二苓不根不苗,成于太空元气,用:,以:交合心肾,通虚无氤氲之气也。

阿胶味厚,乃气血之属,是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泽泻气味轻清,能引水气上升,滑石体质重坠,能引火气下降,水升火降,得既济之理矣。且猪苓阿胶,黑色通肾,理少阴之本。茯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阴之源。泽泻、阿胶咸先入:肾,培少阴之体。二苓、滑石淡渗膀胱,利少阴之用,皆滋阴益气之品,是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也。以:此滋阴利水而升津,诸证自平矣。《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猪苓汤”》。

[点评]:赵氏论本方与“五苓散”之功效异同及相应主治:病证的区别,颇为允当。柯氏释本方不仅能利水,且能使津升火降,交合心肾有独到之处。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用于:阳明病下之后水热互结兼伤阴证,见223条。

2)用于:少阴病余热伤阴,水气停留者,见319条。

3)(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用:本方,治:口渴,小便不利者。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类聚方广义》用:本方,治:小便不利,或:淋沥,渴欲饮水者。

2)(皇汉医学)用:本方治疗:淋证,全身水肿,气肿等。

3)(医方集解)用:本方通,治:湿热黄疸口渴,溺赤。

(3)现代应用:

1)泌尿系统:谷氏等统计分析了古今中外医案119例,说明“猪苓汤”主要用于:内伤杂病患者的,治疗,绝大多数为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张氏,报导用:“猪苓汤”,治疗:尿频急、尿道涩痛伴发热,口渴,腰酸痛的急性泌尿系感染,辨证属阳明热邪,深入:少阴,阴虚停水,服汤3剂而愈。又治:肾结石症见:小便频少,舌红,脉细数,服“猪苓汤”5剂而愈。何氏介绍用:“猪苓汤”,治疗:肾盂肾炎多年,急性发作,尿频尿急,发热口渴,舌燥质红,脉细数,5剂后诸恙悉除,说明“猪苓汤”疏泄热邪水湿之气,并能滋养其真阴,故:令热除渴止而愈。

2)呼吸系统:感冒发热,多日不愈,则外邪易化热入:里,与水互结,导致湿热留困,并伤及阴液,用:“猪苓汤”可获良效。张氏,报导,治疗:一感冒发热恶寒患者,二周不愈,出现少腹里急,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用:“猪苓汤”,加:连翘、芦根2剂热退尿畅。李氏,治疗:一患者因受雨淋后发热头痛,多日不退,邪热伤阴并内传下焦,出现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脉浮滑,用:“猪苓汤”,加:丹皮、地骨皮1剂后汗出热退大半,再守方,加:麦冬、沙参3剂而愈(5)。

3)消化系统:湿热内停肠胃致泄泻,病延不愈则伤阴,“猪苓汤”清热利湿养阴,于证相合,故:疗效颇佳。李氏,治:一患儿泄泻如:水,日、10余次,7天不愈,纳呆,精神差,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用:“猪苓汤”加味,3剂症除而愈。张氏,用:“猪苓汤”,加:党参,治疗:小儿肠炎,泄泻日十余次,口渴引饮,尿少而黄,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水热偏渗后阴,服汤2剂尿量增多,粪转干,原方,加:扁豆、谷芽,续进2剂,病即霍然。

4)传染病:王氏,报导用:“猪苓汤”加味,治疗:丝虫病乳糜血尿10例,其辨,治:要点是:病程短,尿血鲜红者为热盛;伴有血丝,或:血块,排尿阻塞为挟瘀;病程长,日久不愈,尿血淡红为虚。其治疗:皆,以:“猪苓汤”为基础方,属热者佐,以:清热凉血止血;挟瘀者佐,以:活血化瘀止血;病久转虚者,佐,以:健脾肾,固摄统血。10例患者服药后均获临床,治愈,服药最少者6剂,最多者21剂,平均服药8剂。王氏认为,治疗:乳糜血尿,是取“猪苓汤”利水滋阴,清热止血之功,加入:萆藓、黄柏、篇蓄、瞿麦等,以:助二苓、泽泻之清热利尿;配,以:生地、仙鹤草、白茅根等,以:助阿胶滋阴凉血止血,故:“猪苓汤”加味,治疗效果较好。张氏,用:“猪苓汤”,加:生地、小蓟、栀子炭,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后遗症尿血患者,症见:尿血,茎中不适,少腹胀满,按之痛,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服药5剂,血止而愈。

(4)医案选录:

1)尿浊。赵x×,女,64岁。3年前曾患慢性肾盂肾炎。5天前,曾腰部酸痛,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有时夹有小血块,服西药不见好转。现仍腰酸腿软,尿频不疼,尿液混浊乳白,易沉淀,杂有小血块,头昏耳鸣,五心烦热,口干欲饮,饮不解渴,舌质晦淡而红,苔薄黄而腻,脉沉细而数。综上脉证,断为肾阴亏虚,阴虚有热,水气内停之证。拟滋阴、清热、利水法,宗“猪苓汤”。处方:猪苓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滑石30克、阿胶30克(烊化,冲),3剂。药后诸症大见好转,复诊3次,共服上方18剂而愈。追访一年未见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90;(5):41)。

2)乳糜血尿,房x、x,女,60岁,血尿,如:洗肉水色,有时挟有血丝、血块,小便不畅一月余,实验室检查,小便外观色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乳糜尿试验阳性;血中查到微丝蚴,拟诊为丝虫病乳糜血尿,据其血尿无痛,伴有烦热口渴,头晕,腰酸,乏力,脉细数,舌红苔薄等症状,证属热邪蕴结下焦,热伤血络,真阴耗伤之尿血证治,以:滋阴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方用,加味“猪苓汤”,服药3剂,尿中血丝、血块明显减少;继服3剂,小便变为清白,偶尔带有血丝,宗上方继服3剂,小便清晰如:常,尿检及乳糜尿试验均转阴性。《中国农村医学)1990;(3):

33)。

3)石淋,何x、x,男,37岁,一年来,因患阳痿常服“金匮肾气丸”等壮阳药,两周前突然左腰疼痛,顺输尿管向尿道放散,少腹拘急,尿意频数,点滴不利,诊为肾结石,刻诊腰酸痛,腿软乏力,小便频少,尿色赤如:浓茶,尿道不疼,心烦不得眠,舌质暗红苔滑,脉沉细而弦,选用:“猪苓汤”为主治:处方:猪苓3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滑石30克、阿胶30克(烊化,冲),6剂,服药5剂时,尿下黄豆大结石一枚、诸症消失,舌质尚红,脉象细数,给予:“猪苓汤”合六味地黄汤6剂,服后无他不适,阳痿也愈,迄今未复发。《北京中医杂志}1990;(5):41)。

4)咳血,李某,男,30岁1993年8月28日就诊,患者1月前左侧阴囊生一痈疮,大如:鸡蛋,曾经,治疗,疮溃后有所好转,但又出现胸痛、咳血症状,经服清肺止血方,仍咳血不止,且伴发热,刻见:潮热,咳血痰稠,呼吸气短,口渴引饮,小便黄短,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放射科检查:胸肺未见异常,血液检查:红细胞4~3、x

10”/L,白细胞10~5、x、1012L,血红蛋白135克/L诊为湿毒下注,邪热上涌,肺络受伤,阴分受损,以上病下取为法,宜:清热利水,育阴止血,方用:“猪苓汤”,加:茅根: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阿胶20克(另烊化),滑石30克、茅根15克,服药1剂,咳血减半,连服3剂,诸症悉除,按:患者因湿毒下注,形成阴囊痈肿,虽溃流脓,而邪毒未清,初用药不当,引起热毒上冲,波及上焦,伤及肺络,故:咳血不止,病位在下,病势向上,故以:上病下取为法,根据湿、热、毒、动血、伤阴之病理特点,选用:“猪苓汤”,治之。(国医论坛)1995;(4):15)。

5)泄泻,梁某,男,4岁,患儿泻清水样大便7天,曾先后服藿香正气丸、抗菌素等,但泄泻不止,症见:泄泻如:水样,日10余次,纳呆,精神倦怠,无泪多啼,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查血象、大便均正常,证属湿热泄泻伤阴,治宜:清热除湿,育阴止泻,方用:“猪苓汤”,加:牡蛎:猪苓15克、阿胶13克(另烊化),茯苓12克、泽泻12克、滑石20克、牡蛎20克。1剂后泻减,舌上津回,守方,加:麦冬12克、五味子3克、太子参12克,连服3剂,诸症俱除,按:患儿泄泻不止,观精神困倦,无泪多啼,舌绛无苔等症,此乃湿热泄泻伤阴之特点,急宜:用:扶阴化气、分利小便的“猪苓汤”,并,加:牡蛎,以:摄阴气,阴亏而利小便,是根据气化的关系而设,阴伤则不化,致水湿潴留,而真阴不生,而扶阴利水则能祛其水湿,使气化得复,津液得回,则泄泻自止。(国医论坛)1995;(4):15)。

[按语]:《伤寒论》中“猪苓汤”主要用于:外感热病经,治疗:后余热留扰,气化失司,水热互结,阴液受损的病证,后世医家宗张仲景之法,大都用于:小便不利,或:淋沥,口渴欲饮的证候。现代临床除用,治:外感病外,还用于:内伤杂病,凡辨证属于水热互结,兼有阴伤者,可用:“猪苓汤”,治疗,其临床表现,以:小便不利,渴,呕,心烦,咳,不眠等为主,与

《伤寒论》中“猪苓汤证”的表现一致,同时现代临床医家还用于:伴有尿血,腰酸痛者,因对此种病证,“猪苓汤”确可起到清热利水,止血养阴的疗效。“猪苓汤证”的舌质多为舌红、舌绛,苔少,或:无,或:薄黄,或:黄腻。脉多细数,或:兼弦、沉、滑等。

临床运用:“猪苓汤”一般均守原方,“猪苓汤”虽药仅五味,然用药精当,配伍严密,本方:

通过利水而使热孤,对于湿热胶结病证,起到渗湿于热下的效果。方中:阿胶填精补肾阴,能使肾脏恢复其主水制水功能,且有止血作用,为医家所看重。

[现代研究]:

(1)“猪苓汤”的利尿作用:原中琉璃子等对“猪苓汤”、“五苓散”、“柴苓汤”的利尿作用:进行研究,并,以:其对成长期大白鼠的生长和水、电解质代谢的影响为中心进行研究,观察服用,各种利尿剂的24小时尿量及钠的排泄量,发现中药也具有与西药同样,或:更强的利尿作用,特别是“猪苓汤”的利尿作用:显著。从实验中可看到“猪苓汤”不破坏水盐平衡而有利尿作用:L8j。油田正树等在应用:水负荷大鼠的急性实验中,发现“猪苓汤”在大量水负荷的条件下,在用量低时,初期见利尿作用,在少量水负荷条件下,难,以:呈现利尿作用。

由此可见“猪苓汤”在水滞状态时服用:有利尿作用,另外,以:大剂量应用:见排尿量减少,可见“猪苓汤”的药效可能存在着有效的用量范围。

(2)“猪苓汤”的排石作用:小林信之等经实验结果显示“猪苓汤”使用:大剂量组自排率相应增高,尤其在15克用量组。在全部病例组中,不仅结石位于上部的排石,而且整个7例均排石,因而作者认为,这个用量不仅仅是没有副作用,而且电极板通电法与“猪苓汤”:

大剂量并用:的方法,对于诱发排出输尿管结石也是有效的。用:“猪苓汤”5克/日无效,增量至10克/日、15克/日即可见效。

(3)“猪苓汤”对慢性肾功不全的影响:原中琉璃子等给慢性肾功不全大白鼠投与“猪苓汤”得到如下结论:①慢性肾功不全大白鼠电解质代谢紊乱,血浆K、毫克浓度升高,Ca

浓度下降,脏器中Na、K、Ca、毫克、Zn升高;②“猪苓汤”增加:这些离子从尿中排泄,推定有抑制细胞内液和外液中这些电解质浓度升高的作用。

72、“竹叶石膏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法半夏9克、麦冬18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渣,再下粳米,煮成汤去:米,分3次,温服,每次200毫升。

[功效]: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主证〉:体虚发热汗多,心烦,少气,口干喜饮,气逆欲吐,舌干少津,脉虚数。〈副证〉:或:咽干咳嗽,苔黄少津。

[临证加减]:

1、“竹叶石膏汤”,治疗:余热未尽:“竹叶石膏汤”可用于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了,炼津耗气者。如:乙型脑炎等恢复期,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脱水等症;脑震荡症见:头痛欲裂,烦乱不堪,少眠,或:不寐,或:昏冒,溲赤便结等表现。[福建中医药,1966,2,29]。

2、“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消渴病:小儿消渴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热盛、口渴、尿多为临床特征,大异于糖尿病、尿崩症。由于原因不明,病名:也极不统一,如:夏月小儿高热、多渴、多尿综合征、夏季热、阳明经热等,都属同一疾患。用:“白虎汤”类,都皆能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中医杂志,1959,6,43]。

3、“竹叶石膏汤”加味,治疗:红斑狼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方,加:黄连、石斛等。皆仅服十余剂而诸症缓解,痊愈出院。

4、“竹叶石膏汤”,治疗:乙脑:用:“竹叶石膏汤”,治疗:重型乙脑后期症状,获得满意疗效。

5、“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麻疹合并肺炎:,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咳重者,加:黄芩、枇杷叶;午后发热重者,加:银柴胡、青蒿;咽喉痛者,加:元参、赤芍;气虚自汗者,加:黄芪、牡蛎等。

6、“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牙痛:本方含生石膏40克、竹叶15克、知母、山栀子、升麻,各12克、玄参10克。上药浸泡30分钟,加:糯米20克、煎至米熟为度。每日1剂,煎2次,药液混合,饭前温服。疗程3~6日。

7、“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药用:竹叶12克、生石膏、太子参(代人参),各30克、麦冬、淮山药(代粳米),各15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8、本方,加:黑玄参、连翘、光杏仁、金银花,治:登革热。

9、本方,去:粳米,加:白芨、青黛,治:顽固性口腔溃疡。

10、本方,加减石膏、蒲公英、麦冬、白花蛇舌草、生晒参、甘草、生地、双花、淡竹叶、桃仁,治:痤疮。

11、肺胃俱热,津液不足者,加:桔梗、百合、杏仁、贝母。

干呕噫气者,加:枳实、竹茹、厚朴、陈皮,并增加:半夏用量。

12、虚弱消瘦,胃阴不足者,加:沙参、玉竹、并增加:人参、麦冬用量。

13、低热留恋不已,午后,加重,兼见面红目赤,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干喜饮,得凉则舒,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竹茹用量在12~30克,加:贝母、桔梗。

14、夏月中暍症,舌燥苔生刺,烦渴,板齿燥,谵语,本方:

,加:白术、陈皮、扁豆、茯苓、白芍、山栀子、香薷。为龚氏人参“白虎汤”,如:腹痛呕吐泻下,脾胃虚寒之人禁用:石膏。

15、妊娠时疫五六日,不汗出,口渴,狂言,呕逆者,加:秦艽、柴胡、前胡、赤茯苓、黄芩,葛根;发斑伴有虚,酌加:犀角,升麻,山栀子。

16、本方,治:天行表里虚烦不可攻者,名:“竹叶汤”。

17、本方,加:热附子三五分。治:上热下寒,名:“既济汤”。、18,同名:异方:竹叶,石膏,木通,薄荷,桔梗,甘草。治:胃实火盛作渴,名:“竹叶石膏汤”。[医方集解]:

[原文]: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1)虚羸:虚弱消瘦。

(2)少气:即短气。

[提要]:伤寒解后,胃虚津伤,余热未尽的证治。

[释义]:伤寒病解后,证见“虚羸”,是因津液损伤,形骸失养,故:虚弱而消瘦;“少气”,即气伤不足,以:息,此津气两伤之候。又因伤寒化热入:里,故:又兼中焦邪热。

“气逆欲吐”,是胃虚余热未尽,虚热上逆,胃气失和所致。可见本条的病机是胃虚津伤,余热未尽,故用:益气和胃、清热生津的“竹叶石膏汤”,治疗。

[选注]:

方有执:羸,病而瘦也。少气,谓:短气不足,以:息也。气逆欲吐,饮作恶阻也。凡寒伤形,故:寒解则肌肉消削而羸瘦。热伤气,故:热退则气衰耗而不足。病后虚羸,脾胃未强,饮食难化,则痰易生,痰涌气逆也。《伤寒论条辨,辨阴阳易瘥后劳复脉证并治》。

《医宗金鉴》:伤寒解后虚羸,寒伤形也;少气,热伤气也;气逆欲吐,余邪挟饮犯胃也。故宜:“竹叶石膏汤”,益虚清热,以:降逆气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脉证并治》。

钱天来:伤寒邪气已解,自当热退身凉,得谷而愈矣。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其常也。乃虚弱羸瘦,少气力绵,呼吸短浅,更气上逆而欲吐者,此胃中虚而未和也。

张仲景虽未言脉,若察其脉虚数而渴者,当,以:“竹叶石膏汤”,主之;虚寒者,别当消息也。

《伤寒溯源集,差后诸证证治》。

陆渊雷:方氏,云:“羸,病而瘦也。少气,谓:短气不足,以:息”。《金鉴》,云:是,治:病后虚热也。钱氏,云:“张仲景虽未,云:脉,若察其脉虚数而渴者,当,以:“竹叶石膏汤”,主之;虚寒者,别当消息也”。汤本氏,云:余之经验,本方证,病者常肉脱消瘦,有疲劳困惫之状,脉概虚数无力,屡发喘咳,腹部凹陷,甚则如:舟底状,食机不振,常恶心。然证属阳虚(案,谓:阳证而虚者,下仿此),而非阴虚证,故:有热状,而无寒状。呼吸及其他排泄物,辄有臭气,尿也浓稠而赤浊,有此等内热情状可征焉。渊雷案:汤本所言证候,凡从方药揣测而得,颇觉显明,惟本方证当有身热,无热者难用,不可不知。《伤寒论今释,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评述]:大病瘥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主,以:“竹叶石膏汤”,揣其证当有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然而随人体体质和,治疗:的不同,大病瘥后又有虚寒和虚热的不同转化,钱氏等将本条与上条的关系,精辟地点画出来,颇得要领。

[治法]:清热和胃,益气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方。

[方义]:本方是“白虎加人参汤”去:知母,加:竹叶、麦冬、半夏而成。由于“白虎加人参汤”具有清热益气生津的功效,故以:此方作基础方,加:淡竹叶清热除烦;,以:其病后余热,热势不盛,故:去:知母,使石膏与竹叶相配,以:清肺胃之热邪。人参、炙甘草益气生津;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且能开胃行津液;麦冬、粳米滋阴养胃。诸药合用,共收滋阴清热、益气和胃之效。尤妙者,麦冬与半夏为伍,既无滋腻之嫌,又无辛燥之弊,对后世遣方用药颇有启迪。

本方与“白虎加人参汤”相比较,两方似同而实异,应当注意鉴别。本方为清补之剂,适用于:病后虚多实少,而用于治疗:“伤寒解后”胃虚津伤、余热未清、胃气不和之证。

“白虎加人参汤”则为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之重剂,为实多虚少而设,故:适用于:伤寒化热入:里、阳明热炽津伤证。

[方论选]:

尤在泾:“竹叶石膏汤”乃“白虎汤”之变法,以:其少气,故加:参麦之甘,以:益气,以:其气逆有饮,故用:半夏之辛,以下气蠲饮,且去:知母之咸寒,加:竹叶之甘凉,尤于胃虚有热者,为有当耳。《伤寒贯珠集,差后诸病》。

徐灵胎:……此张仲景先生,治:伤寒愈后调养之方也,其法专于滋养肺胃之阴气,以:复津液……。《伤寒论类方,“白虎汤”类》。

《医宗金鉴》:是方也,即“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麦冬、半夏、竹叶也。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此张仲景白虎变方也。经,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用:人参粳米,补形气也。佐竹叶、石膏,清胃热也。加:麦冬生津;半夏降逆,更逐痰饮;甘草补中,且,以:调和诸药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脉证并治》。

[点评]:本方在临床多用于:温热病后期,其人气阴两伤,虚热内扰,肺胃气逆而致欲呕、咳逆等证。在其它,各科疾病,只要符合上述病机并有,以上症状者,用之也每获良效,不必拘泥于伤寒解后。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外台秘要》,云:文仲疗天行表里虚烦,不可攻者,“竹叶汤”,即:本方。方后,云:

此张仲景方。

2)<和剂局方),云:“竹叶石膏汤”,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并宜:服之。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也不痛,脉不紧数,即不可汗下,宜:服此药。

3)<总病论>,云:“竹叶汤”(即:本方)、治:虚烦病,兼,治:中暍,渴,吐逆而脉滑数者。

4)<直指方),云:“竹叶石膏汤”,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

5)(伤寒选录>,云:“竹叶汤”,阳明汗多而渴,衄而渴欲水,水入:即瘥,复渴,即:本方,汤成去滓,入:生姜汁三匙,再煎一沸服,神效。

6)《张氏医通》,云:上半日嗽多,属胃中有火,“竹叶石膏汤”降泄之。

又云:唇青与爪甲俱青而烦渴引饮者,为热伏厥阴,“竹叶石膏汤”。若唇青厥冷而畏寒,振振欲擗地者,为寒犯少阴,“真武汤”。

7)(伤寒绪论),云。太阳证,下之头痛未除,唇寒面青,指头微厥,复发热者,为表邪内陷阴分中,头痛发热,不可用:表药,宜:“竹叶石膏汤”;瘥后虚烦不得眠,宜:“竹叶石膏汤”。

8)《类聚方广义》,云:“竹叶石膏汤”,治:伤寒余热不退,烦闷咳喘,渴而心。F痞硬,或:呕,或:哕者,麻疹痘疮也同。

9)<,治:瘟编),云:一妇人,发热微恶寒,心下苦闷,下利呕逆,舌上白胎,脐上动悸高,脉弦紧,与“大柴胡汤”,下利稍止,呕逆益剧,胸腹热炽,烦渴欲饮水,四肢微冷,脉沉紧,与“竹叶石膏汤”,服七剂愈。

10)<橘窗书影),云:中川左右卫门弟,年二十有余,患暑疫数十日不解,虚羸,脉细数,舌上无苔而干燥,好冷水,绝谷数日,烦闷极,余与“竹叶石膏汤”服之二三日,烦渴解,食少进,后脉数不解,气血枯燥,大便难,与参胡芍药汤(人参柴胡芍药枳实黄芩知母地黄麦冬生姜)徐徐恢复,遂免危焉。

(2)现代应用:

1)对癌症发热及术后、放疗、化疗后的应用:陈氏”,等报道使用:“竹叶石膏汤”,治疗:癌性发热患者52例,均经临床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排除感染及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发热,且不受抗菌素、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影响;患者发热时间有规律,一般在

38℃一39℃,不伴恶寒与寒战。观察时将上述病例随机分成“竹叶石膏汤”组和消炎痛组。

“竹叶石膏汤”处方为:竹叶12克、生石膏30克、半夏9克、太子参30克(代人参),麦冬15克、淮山药15克(代粳米),甘草6克,每日1剂,分2次服。消炎痛组使用:消炎痛25毫克,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连续,治疗:7天为1疗程,再停药7天观察疗效。结果显效(用药

7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7天内无复发热现象)“竹叶石膏汤”组与消炎痛组分别为9例、7例;有效(体温降低,但未能恢复到正常范围,停药后能稳定)为13、6例;无效(体温未能控制,或:用药时降低,停药后又升到用药前水平)为5、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1.5%、52%,“竹叶石膏汤”组降温效果明显优于消炎痛组(P<0.05)。同时观察了降温时间,治疗:7天内体温下降的百分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竹叶石膏汤”组体温回升率低于消炎痛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洪氏L2,报道使用:本方,加减治疗:癌症术后虚烦内热证2例,其中1例为胃癌术后,拟方为:淡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法半夏6克、淮山药10克、生甘草10克、地骨皮10克、天花粉10克。服4剂脘腹灼热减半,痞满泛恶也减,再服10剂阴虚内热诸症消除;另1例肺癌术后患者,以:本方,加减:竹叶10克、生石膏20克、南北沙参,各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0克、天花粉10克、天门冬10克、银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浙贝母10克。服7剂症减,再服7剂燥热得除。陈氏,治疗:原发性肝癌发热辨证属气阴亏虚、邪热未清者1例,拟养阴益气、清除邪热之法,治疗,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2克、生石膏(先煎)60克、太子参、山药,各30克、半夏、银柴胡,各9克、麦冬15克、甘草6克、红枣10克。3剂后症减,继服3剂热退,后,以:平补之剂善后。直至疗程结束,未再出现发热。金氏L4J,以:本方,治疗:肝癌介入:化疗后呕吐58例,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均经B超,或:CT、AFP定量等检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入院后均,以: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为主治疗,即经股动脉插管注入:顺铂、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等。呕吐均在化疗后2小时内出现,并且次数频繁,吐势较急。以:“竹叶石膏汤”,为基本方:

,加减治疗:竹叶、制半夏、麦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党参6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

呕吐频繁如:射者,加:竹茹12克、代赭石18克、枇杷叶10克;火热太甚者,去:党参、甘草,加:黄连3克知母10克;舌苔少,脉细,津伤较重者,加:芦根20克、乌梅6克。水煎取汁

200毫升,徐服,不拘次数。每日1剂,3、日为一疗程。结果:基本控制(恶心呕吐消失者)42例;显效(恶心呕吐消失,停药后复发,再用:上方仍有效者)13例;无效(病未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95%。徐氏,以:本方防,治:恶性骨肿瘤化疗后副反应患者18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片、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所用:化疗药: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顺铂、阿霉素等。化疗方案大致相同,均用:2~3种药物联合大剂量冲击,治疗,6次为一疗程,每次间隔2~3周。化疗后热毒未尽,灼伤津气,多表现为气阴两伤,故用:“竹叶石膏汤”化裁,剂量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其中呕恶严重者,加入:旋覆花、代赭石、竹茹;胃热亢盛、口舌生疮为主者,重用:生石膏30~60克、还可合知母、玄参、天花粉等同用,同时口腔内擦锡类散等外用:中成药;身发斑疹,瘙痒难忍者,可加:鲜生地、赤白芍、丹皮;气虚多汗、心悸怔仲者,可加:黄芪、当归、五味子、煅龙牡和灵磁石,或,加:服生脉饮;腹痛腹泻者,可合木香、枳壳、白芍等,或,加:服黄连素片。

每日1剂,“早、晚”分服,5剂为1疗程,可续服至1~2个疗程。结果:显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且在整个疗程的,各次化疗中均有相同效果)5例;有效(症状和体征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及下一次化疗的按期进行)10例;无效(症状及体征无缓解)3例。总有效率为83.3%,大多数病例3~5剂见效。刘氏等用:本方治疗:因肺癌,或:胸部肿瘤放疗后造成放射性肺炎患者u例,放疗后症见:发热、干咳少痰、口干纳少、烦躁不寐,辨证属气阴两伤,临症曾用:多方不效,后,以:“竹叶石膏汤”,治疗,奏效甚捷。

2)在内科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李氏,报道使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2例。1例辨证属于阴虚肺热,用:本方,加:栀子、知母,重用:石膏、麦门冬,经,治疗:痊愈,随访3年未复发;另1例辨证属阴虚肺热兼脾阳不振,用:本方,加:山药、知母、天花粉,共,治疗:3周症状消除,随访3月未发咳血。马氏Lsj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证属温热之邪伤及气阴,胃气虚弱,余热未尽者,拟方为:竹叶15克、生石膏30克、半夏10克、麦冬15克、太子参15克、甘草5克、粳米10克。服4剂烧退,微觉头晕,余无不适,后,以上方,去:石膏,加:黄芪、益母草服12剂,尿检正常。继,以:前方为蜜丸善后。

廖氏,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治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辨证属阴虚内热,热伤气阴。采用:清热养阴、益气生津之“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麦冬,各10克、生石膏(先煎)、生地、粳米,各20克、甘草6克、连翘、党参、丹参,各15克、三七粉3克(冲),仙鹤草30克。

服10剂后,全身紫癜明显消退,守方再续服10剂,全身紫癜消退,血象恢复正常。安氏,以:本方,加减治疗:川崎病处于热恋阴伤期,在热毒炽盛期使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气阴两伤期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各期中均选择性地,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等,部分病人还采用: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最短1天,最长

8天,平均5天,随体温的恢复,临床症状也随之先后消失。10例患儿住院时间最短

16天,最长62天,平均,37天。赵氏”¨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伤寒109例,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54例。均符合伤寒诊断标准。对照组自住院之日起口服氟哌酸胶囊,每次0.3克、日3次,10~14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以:补液、调节水电解质紊乱。

观察组除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辨证分型治疗:温热郁结型47例,用:“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热久伤阴型6例,治,以:“竹叶石膏汤”合王氏连朴饮;热入:营血型2例,用:“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二次服用。10~14天为一疗程。结果痊愈

(一疗程结束发热已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血培养转阴)观察组54例(98.18%),对照组53例(98.14%);无效(一疗程结束后发热未退,临床症状未消。血培养阳性)。

每组,各1例。

3)口腔科:杨氏等用:本方,加减治疗:牙痛96例,分A、B组,前者为发病3天内就诊者,60例,后者为发病4~6天就诊者,36例。均,以:本方,加减:生石膏40克、竹叶15克、知母、山栀、升麻,各12克、玄参10克、糯米20克。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放入:糯米,煎至米熟为度,每剂煎2次,将药液混合,一日内服完,每次饭前温服。结果,治愈(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红肿疼痛消退,咀嚼功能正常)A组3天均获愈,B组服药

4、6天获愈30例;好转(全身症状改善,局部肿胀减退)B组5例;无效(局部症状不减,甚至,加重)B组1例。A组病人痛止则停药,B组病人痛止之后再服药3剂,以:巩固疗效,随访6个月内未复发。廖氏,以:本方,加减治疗:辨证属气津两伤、虚火上炎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例,共服药9剂,诸症痊愈,随访未复发。

4)其他:赵氏,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小儿夏季厌食1例,拟方为:淡竹叶10克、石膏30克、党参、麦冬,各20克、半夏、甘草,各6克、粳米10克。辨证属气津两伤,脾胃受损,治疗:获愈。张氏,报道了暑温气分、气营两燔、暑温营血病案,各1例,起初分别用:“白虎汤”,加大青叶、连翘、钩藤、石决明,清营汤,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待热退后,邪退正虚,即使用:本方调理,以:清余热,然后再用:沙参麦冬汤调理而愈。欧阳氏(16)等,以:本方,加减治疗:暑热伤气型外感热病患者20例,结果临床,治愈15例,好转5例。孙氏,以:本方,治疗:恶梦、多梦也获痊愈。

(3)医案选录:

1)胃癌术后虚烦内热证:罗某,男,65岁。于1992年6月2日就诊。胃癌术后4

个月余,体瘦,神疲乏力,纳差,胃中燥热,嘈杂,泛恶,痞满胀痛,心烦口干,舌暗红,无苔,脉弦细微数。脉症合参,此属胃阴虚致虚烦内热,法拟养胃阴,清热除烦。

方,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淡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法半夏6克、淮山药10克、生甘草10克、地骨皮10克、天花粉10克。服4剂,脘腹燥热减半,痞满泛恶也减,嘱其再服工。剂。阴虚内热诸症全除而愈。

按:胃癌术后,胃阴大伤。阴虚内热则胃中燥热、心烦、口干,气阴两伤,胃气上逆,故:痞满胀痛、嘈杂泛恶。此例用:“竹叶石膏汤”清热除烦,又增石斛、天花粉滋养胃阴。诸药合用:而病愈。《江西中医药>1993;24(2):38)。

2)乳腺炎术后:张某,女,23岁,因患乳腺炎,手术后发热在38~5℃一39~5℃之间,西医认为手术后感染,注射,各种抗生素无效,后用:“安乃近”发汗热退,然旋退旋升,不能巩固,因手术之后,又几经发汗,患者疲惫不堪,证见呕吐而不欲饮食、心烦、口干、头晕、肢颤,切其脉数而有力,舌质嫩红而苔则薄黄,余问主治:医师:此何病耶?答曰:此乃败血病,不知中医能,治愈否?余,曰:患者已气阴两伤,犹,以:胃津匮乏为甚,而又气逆作呕,不能进食则正气何,以:堪?必须清热扶虚,气阴两顾,方为合法:

处方:生石膏30克、麦冬24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粳米一撮,竹叶10克。

此方仅服4剂,热退呕止,胃开能食。《伤寒论十四讲》。

[按语]:“竹叶石膏汤”原,治:瘥后余热未清、津气两伤之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取其清虚热、益气阴、养胃止呕之功,现代多用于:癌性发热、癌证放疗、化疗后呕吐、干咳;温(暑)病后期发热等证;津气两伤,虚火上炎之复发口腔溃疡、牙痛也有用之者,其使用:原理:一日察证,凡癌之为病,多有虚羸,少气,乏力之象,再经放疗、化疗损伤,则吐逆、虚热、烦躁、干咳等,变证蜂起,诸证与原文之“虚羸少气、气逆欲吐”

之描述相合。二日审因,上述所,治:诸病,其类不同,变化多端,然皆不离其余热未清,津气两伤之病机,故:可据病机相同而

12、承气汤类:

73、“调胃承气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12克、炙甘草6克、芒硝15克。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渣,再下芒硝,小火微沸。

服法:按宋版原文,本方服法有二。

一为太阳篇第29条,“少少温服之”用于:温药复阳后,致胃热谵语之证;二为阳明篇第207条“温顿服之”用于:阳明实热之证(腹胀,便秘,心烦,蒸蒸发热等),取其泻热和胃。

此者,说明因证立法辨证论,治之妙。临证宜:随机用之。

[功效]: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主治]:〈主证〉:不恶寒但热,蒸蒸发热,汗出心烦,腹胀满,不大便,苔黄。〈副证〉:或:谵语,或:口渴,脉,或:滑,或:平。

、[临证加减]:

1、糖尿病:尿糖阳性,证属阳明里实者,本方,加:黄芩、知母、天花粉、白僵蚕、天冬、生地、牛膝、石膏,有良效。

、2。急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期间):本方,加:龙胆草、黄连、藿香、木香、败酱草、枳实、竹茹、陈皮、元胡,可缓解急性期症状。

、3。“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本方,加:柴胡、龙胆草、败酱草等,克服了西医单纯强调“静”字。用:本方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以:“通”字着眼,疏通消化道,消除瘀积,恢复消化功能,贯穿着一个“动”的过程。[贵阳医学院。科研资料汇编,1973]。

4、“调胃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以:“调胃承气汤”去:甘草用:粉剂为主治疗。用药后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2.36天;尿淀粉酶平均恢复正常时间为3.25天;发热者平均退热时间为3.5天。[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27):15]。

5、“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胆结石下移性肠梗阻:因“总攻”

胆结石下移形成肠梗阻,用:“调胃承气汤”,加:莱菔子、木香降气通下,服药2次,得快利3次,排出大型结石(4公分X5公分X5公分)。

2个。脐周阵痛,腹胀,便秘,呕吐等症状霍然消失。[湖南医药杂志,1978,(3):34]。

6、用:“调胃承气汤”,加:玄参而成泻热汤为主治疗:成人肺炎,一般能于24~72小时内退热。[中医杂志,1980,4,274]。

7、,以:“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制成药袋外用,治疗:痈肿有良效。[辽宁中医杂志,1991,(3):36]。

8、“调胃承气汤”中大黄芒硝的临床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重症,均综合对症,治疗。本组用:大剂量速尿(每次、200毫克)效不佳后,改用:大黄30克。水煎200毫升左右,冲化芒硝15克。每日2次,口服,或:灌肠,用:3~4剂。对照组14例,继用:大剂量速尿。

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0(85.7%)、8(57.1X)例,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25<P<0.05。[中国乡村医生,1994,9,343

9、本方,加:石膏、知母、陈仓米,治:阳明经腑同病,名:“白虎承气汤”。[通俗伤寒论]。

0、本方,去:甘草,加:生地、赤芍、黄连、黄柏,治:阳明温病,小便赤痛,大便秘结,时时烦渴,名:“导赤承气汤”。

11、本方,去:甘草,加:槟榔、桃仁、郁李仁、木香,治:妇人热实,大便不通,心腹胀痛,手不得近,心胸烦闷,六脉沉滑而实者,名:“通神散”。[妇人大全良方]:

12、本方,加:栀子、黄芩、薄荷、连翘为粗末(也可制汤剂)、治:上、中二焦热邪炽盛,心胸肺胃受灼,出现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胸脯烦热,或:咽痛吐、衄血,便秘尿赤,舌红,苔黄干,脉滑数等,名:“凉膈散”。[和剂局方]:

13、本方,加:“四物汤”,治:血虚里热,大便秘结,或:妇人经血不通,腹胀作痛,名:“玉烛散”。[医宗金鉴]:

14、本方,去:甘草,加:玄参、麦门冬、生地,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名:“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第三节、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207~209)。

[原文]: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甘草二两炙,芒消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鲜,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鲜也,一法,舆桂枝荡。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鞭者,可舆“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舆“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鞭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209)。

[词解]:

(1)燥屎:即干结之粪便。

(2)失气:<玉函>卷三作“矢气”,是。“矢”通“屎”。矢气,俗称放屁。

[提要]:“三承气汤”用法比较。

[释义]:本节讨论“三承气汤证”治:比较及辨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三承气汤证”的内容当结合所有相关条文方为全面。“调胃承气汤证”的主症为蒸蒸发热,心烦,谵语,腹胀满,或:不大便,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病机为燥热实邪初结胃肠,痞满不甚。

,治疗:大法为泻热润燥,软坚通便。“大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病机为阳明燥热实邪结聚,痞满也甚;治疗:大法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小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汗出,心烦,谵语,腹胀满,不大便,或:下利,舌红,苔黄。病机为痞满气滞为主,实邪结聚较轻;治疗:大法为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207条论阳明燥热内盛而心烦者用:“调胃承气汤”,治疗。阳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烦者,为阳明燥热内盛所致。胃热上扰神明,则心烦,还可有发热,腹胀满,不大便等里热证。

本条突出“心烦”而不强调便秘,说明用:“调胃承气汤”,旨在泻热和胃。“不吐不下”注家有不同看法,有认为无呕吐下利之症,有认为是指,治法,即未经吐下之法,治疗,二说可并存不悖。本条若为误用:吐下后心烦,当与“栀子豉汤证”相联系。

208条辨大“小承气汤证”及其用法。可分三段读:从“阳明病”至“大承气汤”,主之”

为第一段,以:辨“大承气汤证”。、“脉迟”一般主寒,而阳明病出现脉迟为实热之邪结聚,腑气壅滞,气血流行不畅,脉道郁滞所致,故:当迟而有力。“汗出不恶寒”为阳明病外证,提示表证已去,里热炽盛。热盛伤气,气机不利则身重。腑气壅滞,上逆犯肺,则短气腹满而喘。“潮热”,为腑实结聚所致,是阳明腑实证的辨证要点,故:日“外欲解,可攻里”。若又见“手足溅然汗出”者,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如此反复映证,则可断言大便已硬也。以上为阳明里热炽盛、腑实已成之候,故用:“大承气汤”攻下“若汗多”至

“未可与承气汤”为第二段。指出仅见汗多与微发热恶寒,而潮热未出现者,不得用:“大承气汤”攻下,强调表证未解、腑实尚未形成的不可与“大承气汤”。从“腹大满不通者”至

“勿令至大泄下”为第三段,说明外证已解而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为阳明腑实结聚较轻,而气滞较重,宜:用:“小承气汤”轻下,以:胃气和降,大便通畅为度,不得大泄下,以:免出现变证。本条提示阳明病是否可攻,既须辨表证之解否,又辨腑实之成与未成。

而大“小承气汤”之选择又当辨其证情之轻重。

209条论大“小承气汤”的配合应用:及误,治之变证。阳明病发潮热为腑实已成之标志,故:大便已硬,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但“大承气汤”为峻下之剂,适用于: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之典型腑实证,若大便结实不甚,腑实未成者,不可用之。而对于不大便六七日,可能有燥屎的腑实疑似证,可用:“小承气汤”试探。若服“小承气汤”后,腹中转矢气者,为腑实结聚已成,且气机尚有通畅之机,为可攻之证,可进一步用:“大承气汤”攻下。若不转矢气,为腑实未成,仅大便初硬,后必溏,为热而不实,或:有虚寒,故:不可攻,攻之则损伤脾胃之气,而出现腹部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等变证。证之临床,“不转失气”颇复杂,或:为燥屎未成,或:为气虚津亏,或:为腑实已成而气机严重闭塞,故:“不转矢气者,可攻与否,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若攻下后又发热者,为邪热未尽而复炽,腑实尚存,大便当硬。但证情较前为轻,且已经“大承气汤”攻下,故用:“小承气汤”轻下,以:和之。

“三承气汤证”是《伤寒论》阳明病的重要内容,约有条文34条。其中“大承气汤”有19

条,主要在阳明病篇,仅3条在少阴病篇。从条文内容看,其见证有,曰:晡潮热,汗出不恶寒,手足减然汗出,谵语,心烦,独语如:见鬼状,腹满胀痛,不大便,大便硬,燥屎,宿食,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证,以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发热汗多,腹满痛;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腹胀不大便等急下证。可见“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急下证。“小承气汤”条文有7条,主要也在阳明病篇,仅1条在厥阴病篇。其见证有潮热,谵语,多汗,腹大满,大便硬,燥屎等阳明腑实证,但往往同时伴有一些与阳明腑实证不相符合的症状,如:脉滑疾、脉弱、微烦等。可见“小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以及热结旁流证,此外还用:作试探法。“调胃承气汤”条文有

8条,5条在太阳病篇,3条在阳明病篇。其见证有蒸蒸发热,但热不寒,心烦,谵语,腹胀满,腹微满等阳明腑实证。但不强调燥屎内结,大便不通等。可知“调胃承气汤”在

《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

“三承气汤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证当注意辨别。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谓:已传阳明,不吐,不下,心烦者,谓:未经吐下而心烦也,其为热盛实烦可知。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而烦自除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尤在泾:病在阳明,既不上涌,又不下泄,而心烦者,邪气在中土,郁而成热也。

(经),曰:土郁则夺之。调胃承气凡,以:通土气,非,以下燥屎也。《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柯韵伯:言阳明病则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矣。若吐下后而烦为虚邪,宜:“栀子豉汤”。未经吐下而烦,是胃火乘心,从前来者为实邪,调其胃而心自和,此实则泻子之法。《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周扬俊:此太阳经入:阳明腑候也。未经吐下,忽然心烦,则其烦为热邪内陷之征,与调胃下之,庶热去:而烦自止耳。然而不言宜:而日可与者,明,以:若吐后则肺气受伤,若下后则胃气已损,其不可与之意已在言外。虽然调胃也有在吐下后可与者正多,且又戒未极吐下者反不可与,岂张仲景自相反耶!但吐下后可与,必有腹满便硬等证也。不吐下者反不可与,必有干呕欲吐等证也。《伤寒论三注,阳明篇》。

成无己: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腑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溅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也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伤寒,以:身热恶寒为在表,身热不恶寒为在里。而阳明病无表证者,可下。

有表证者,则不可下。此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皆里证也。脉虽迟,犹可攻之。以: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若手足溅然汗出者,阳明热甚,大便已硬,欲攻其病,非大承气不为功矣。若汗多,微发热恶寒,则表犹未解,其热不潮,则里也未实,岂可漫与大承气,遗其表而攻其里哉。即腹大满不通而急欲攻之者,也宜: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不可,以:大承气大泄大下,恐里虚邪陷,变证百出,则难挽救矣。《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舒驰远:阳明病脉迟者,其人里寒胜,多阴也。虽见汗出不恶寒之实证,尚不可下。然,以:脉迟终非阳明胃实者比,其身必重也。假如:呼吸被阻而短气,里气搏聚而腹满,浊气上千而喘逆,如:是而更验其有潮热者,方为外邪欲解,则虽脉迟身重,也可攻其里也。然但言可攻而不出方者,乃是商量下法而有斟酌也。何也?恐便未硬也。然必手足溅然汗出,此为胃实阳亢,津液受蒸而外越,大便已硬也。乃真阳欲亡,故:承气汤:

未可与。若腹大满不通者,法当急下,何,以:不用:大承气,而,云: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且戒其勿令大泄下者,是何故:耶?总为脉迟身重,未可遽行大下也。《舒氏伤寒集注。

阳明篇》。

钱天来:脉迟,阳明中寒之脉也。表邪未解,当恶寒而无汗。今虽汗出而不恶寒者,是脉气已入:阳明之里。然终是脉迟,为阴寒邪气。脾胃,以:膜相连,故:有其身必重,短气,腹满之太阴兼证也。邪实中焦所以:腹满身重。满则胃中膑胀,故:短气而喘也。既汗出不恶寒而又潮热,乃外证欲解,邪已入:胃,可,以:攻里之候也。然四肢皆禀气于胃,胃气实则手足溅溅然汗出,此为大便已硬,然后可与“大承气汤”,主之。若其人微发热而恶寒者则又不然。汗多则知邪气已在阳明,发微热恶寒则又知太阳之表证未罢,故曰:“外未解也”。凡邪实于胃,至申酉阳明气旺之时,必发潮热。若其热不潮,则阳明里邪未实,大便犹未硬也,故:未可与“大承气汤”。然虽未可下,若腹大满不通者,不得已而欲下之,可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下。何也?终,以:脉迟之故,胃中无大实热,所以:不可与大下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成无己: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也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

药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矢。若不转矢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尔。止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干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硬,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矢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汪苓友:此条阳明病,以:潮热矢气示人,以:可下之法也。阳明病潮热,虽属可攻,然也必,以:大便之微硬不硬,以:定“大承气汤”之与不与。微硬者,犹言略硬也。若潮热不大便已六七日,恐其腹中有燥屎。欲知之法,须少与“小承气汤”探之。汤入:腹中转矢气者,可攻,不转矢气者不可攻。转矢气者,成注,云:转气下矢也。转矢气则知其人大便已硬,肠胃中燥热亢甚,故:其气时转而下,俗,谓:之屁气是也。不转矢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未至于燥,犹挟水湿,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也。故:虽六七日不大便,不可,以:“大承气汤”攻之。攻之则其人肠胃受伤,必至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津液去,思欲得水,以:自救也。与水则哕者,胃虚不能消水,以:故:气逆而作哕也。设其人于误攻之后,复发潮热,则虽有胀满不能食等证,不可为虚,其大便必当复硬。但溏者既去,则所留者虽硬而甚少耳。止须复,以:“小承气汤”和之足矣。和之者,以:肠胃中小热小实,用:“小承气汤”下之,则实热去:而胃气自和。然也必转矢气者乃可攻之,若仍不失气,并小承气不可攻之,凡慎之至也。

《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此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又立试法。如:胃无燥屎而攻之,胃家虚胀,故:不能食,虽复潮热便硬而少者,以:攻后不能食故也。要知不转矢气者,即渴欲饮水,尚不可与,况攻下乎?,以:小承气为和,即,以:小承气为试,仍与小承气为和,总是慎用:大承气耳。《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评述]:注家对“不吐,不下”大多认为是,治法,尤氏认为指症状,也有道理,二说可并存。本证的“心烦”都认为是热盛实烦,吴氏指出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尤氏认为是通土气,非下燥屎,有灼见。柯氏与虚烦进行了比较,周氏则对吐下后之变证进行了论述,也有参考价值。舒氏钱氏释“脉迟”为“里寒胜”“阳明中寒”,钱氏更认为“身重,短气,腹满”是太阴兼证,实属附会,不可从。尤氏则指出“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说理透彻明了。成氏虽对“脉迟”

的属表属里辨析,但未得要领。成氏汪氏对209条的注释,能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较为合理。柯氏则指出“小承气汤”可用:作试探法,在注家中高出一筹。

[治法]:

1、泻热润燥,软坚通便。

2、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3、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方药]:

1、“调胃承气汤”方。

2、“大承气汤”方。

3、“小承气汤”方。

[方义]:“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味组成。方中:大黄苦寒,酒洗,除了清热泻火外,还有推陈致新之功。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甘草甘平和中,以:缓药性,使攻下而不伤正。三药同用:具有泻热润燥,软坚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燥热偏胜的证型,即通过泻大便,以:达到清热润燥的目的。本方先煎甘草、大黄,后入:芒硝。其服法有二:一为“温,顿服”,用于: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意在泻热润燥,即方后所言“调胃气”。一为“少少温服之”,用于:温药复阳后胃热扰心之谵语,意在泄热。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组成,方中:酒大黄清热泻火、推陈致新。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两药配伍具有清热通便之功。厚朴苦辛温,行气散满消胀。枳实苦微寒,破气宽中消痞。二者同用,具有破气消滞之功。全方相辅相成,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用于:实热结聚、痞满燥热俱重之阳明腑实证。本方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入:大黄,避免了厚朴枳实吸收大黄的有效成分的不足,芒硝最后入:药。分温再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

“小承气汤”由“大承气汤”去:芒硝,除大黄用量不变外,减轻了厚朴枳实的用量。方中:大黄也当酒洗(疑本条有脱字),具有清热泻火,推陈致新之功,厚朴枳实破气消滞,本方功效与“大承气汤”略同,惟,以:去:芒硝,则攻下之力较“大承气汤”弱。用于治疗:较轻的阳明腑实证,或: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试探法。本方三药同煎,分温二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若大便不通,则可继续服用,意在泻热除满。

上述三方均是苦寒攻下之剂,其治疗:均为阳明腑实证,但由于药物组成之不同,剂量轻重之差异,故:适应证也有轻重缓急之别,临床当灵活掌握,辨证应用。

[方论选]:

成无己: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府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日: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以:汤荡涤,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冰日: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味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厚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厚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消除热实,故以: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

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日: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也特谨之。《伤寒明理论,“大承气汤”方》。

许宏:议,曰:中满者,泄之于内。此方乃通泄之剂也。伤寒之邪,自表传里,若至阳明则为内实之盛也。如:谵语有燥屎,大热便闭,腹满不得通,烦热,脉沉实,阳明汗多,少阴口燥,厥阴囊缩。此非大下泄之剂,不能已也。轻者“小承气汤”,重者用:“大承气汤”也。“小承气汤”少厚朴而无芒硝,以:芒硝性寒而能润坚。厚朴能破大实,病未至盛,以:此减之。“大承气汤”多厚朴而,加:芒硝,以:其病之盛,而大满大实,非此不能除也。、<经)。

,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是也。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是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厚朴是也。

议,曰:……若大满大实者,属“大承气汤”。今此大热大便硬,未至于大实,只属“小承气汤”也。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破坚实。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除结燥也。《金镜内台方议,“小承气汤”》。

柯韵伯:夫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夫方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泄下也,因名曰:大。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故:名:目小。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张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若小承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不用:气药而也名:承气者,调胃即所以:承气也。(经),曰: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今气之不承,由胃家之热实,必用:硝黄,以:濡胃家之糟粕,而气得,以下。同甘草,以:生胃家之津液,而气得,以上,推陈之中便寓致新之义。一攻一补,调胃之法备矣。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也得,以:承气名之。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便,云:未坚硬者,可用,不知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因病不在气分,故:不用:气药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阳明方总论》。

《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滇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吴又可:“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有结粪,然多粘腻极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荡涤之能。设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不耐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吴鞠通:承气者,承胃气也。凡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穿凿于其间也,故:汤方:

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温病条辨,中焦篇》。

[点评]:成氏引经据典,阐述方义较为合理,然则“大承气汤”是否,以:枳实为君药,尚有争议。许氏释大黄为君,并指出大“小承气汤”有轻重之别,为一语破的。柯氏,以:剂量之轻重,释药之君臣,似有所据,究非稳妥之言。又云:“调胃承气汤”专为燥屎而设,也欠斟酌。吴谦等释“大承气汤证”之满痞燥实,有参考价值。吴又可认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颇具慧眼,并指出上焦痞满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加:芒硝,无痞满,惟有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为经验之谈。吴鞠通则指出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颇有见地。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三承气汤”的应用:“大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痞满燥实证,如:208、209、212、220条等;2)、治疗:急下证,如:252、253、254、320、321、322条等。

“小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痞满为主,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如:213、214、250条等;2)、治疗:下利伴谵语之热结旁流证,如:374条。

“调胃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燥实为主的证候,如:207、208、248条等;2)、治疗:胃热扰心证,如:29、105条等。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用于治疗:痉病、宿食,以及妇人产后兼阳明腑实证等。“小承气汤”用于治疗:热结旁流证。

(2)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应用:

1)刘完素将三方合为一方,名:三一承气汤,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所主诸证。

2)李中梓(医宗必读):“大承气汤”,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者。用:“小承气汤”,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专泻上焦之痞热”。

3)吴瑭(温病条辨):三方分别,治疗:阳明温病的不同证型,并在三方基础上增订了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扩大了承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承气汤类广泛用于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证,只要合并阳明腑实证,或:表现为里实热证的就可应用。如:阳氏,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周氏,用:“大承气汤”,加:连翘、桑白皮、杏仁、桔梗、贝母等,治疗:小儿肺炎30例疗效明显。

2)消化系统

①肠梗阻、程氏将“大承气汤”,加:莱菔子、赤芍,配合西医胃肠减压与对症,治疗,通过胃管给药,治疗:老年性肠梗阻196例,取得症状缓解,胀痛消失的满意疗效。

②急性胰腺炎、韩氏将“大承气汤”,加:黄芩、黄柏、柴胡为基础方,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48例,获痊愈。

③急性胆囊炎、曾氏,以:“大承气汤”,加:蒲公英、金钱草、三七,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每日、2剂,一般经1~2天,治疗,症状及体征即缓解,总有效率为

97%。

④胆道蛔虫证、朱氏对胆道蛔虫症患者,令其先饮米醋0.5~0.7毫升/公斤体重,再服“大承气汤”煎液100毫升,名:苦酒承气汤,治疗:本病患者20例,除1例并发胆结石梗阻,转手术外,其余均获痊愈。

⑤阑尾炎、梁氏将“小承气汤”,加:败酱草、红藤、丹参、桃仁、虎杖、白花蛇舌草等,同时服用:灭滴灵,治疗:阑尾炎150例,痊愈147例,占98%,好转2例,转手术,治疗:一例。与青霉素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⑥胃石症、王氏将“小承气汤”,加:鸡内金、郁金、莱菔子、代赭石、陈皮、甘草,为基本方,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5克、用:米醋20毫升及开水冲服,治疗:胃石症35例,痊愈23例,有效u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⑦上消化道出血、彭氏将“大承气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辨证属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肝火犯胃,络伤血溢者,取得满意疗效。

⑧d~Jt,肠套迭、孙氏,用:30~40%浓度的“大承气汤”200~400毫升,加入:5%一10%浓度的钡剂,加:温开水适量灌肠,治疗:小儿肠套迭,疗效明显而安全。

此外承气汤类方剂还可应用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疾病。

3)内分泌系统、“三承气汤”用于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等病证。薛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生何首乌、龙胆草、黄精等,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代谢紊乱者6例,获痊愈。证明“大承气汤”对防止皮质醇增多症,因糖代谢紊乱,合并糖尿病昏迷等有积极意义。

4)精神神经系统、郭氏将“大承气汤”合“逍遥散”化裁,治疗:癫狂66例,疗效明显,大多数患者服8剂就获效。王氏等用:“调胃承气汤”,加:枳壳、丹参、川芎、桃仁、赤芍、当归,名: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结果基本痊愈21例,占42%,有效

26例,占52%,无效3例,占6%。L13)邓氏,用:“大承气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1例经一般抢救,治疗:4天未见好转,经服用:“大承气汤”,加减,次日排便7次,后神清热退,言语自如。徐氏,用:“大承气汤”,加:蝉衣、灭滴灵灌肠,配合西医抗感染、中和外毒素、止痉、支持疗法等,治疗:破伤风351例,其中轻型、中型共249例,重型102例,结果轻、中型全部,治愈。重型患者死亡33例,占102例重型患者的32.35%,其经验为务必做到尽早腑通,保持每天解大便1~2次。

5)泌尿系统、“三承气汤”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李氏,报道将“大承气汤”,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穿山甲、王不留行、车前草、木通、泽泻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38例,结石直径在1公分,以:内者129例,1公分,以上者9例,结果,治愈13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97.2%。

6)外科

①术后粘连、黄氏将“大承气汤”,加:金银花、赤芍、桃仁、莱菔子,治疗,各种腹部手术后因粘连造成的肠梗阻14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例。1~17)赵氏,用:“大承气汤”配合综合疗法预防反复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者47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对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肠梗阻的复发,具有明显作用。

②术后感染、叶氏,用:“大承气汤”,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玄参等煎汁,于患者术前3天起,每天下午服头煎,至术前晚上再用:二煎作一次性灌肠,观察25例肠道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者仅2例,证明“大承气汤”具有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

③术后肠功能紊乱、何氏,用:“小承气汤”,为基本方,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8例,其中血瘀型,加大血藤、乌药、木香、川楝;气滞寒痛型,加:木香、青皮、肉桂、乌药、小茴香、干姜;气结型,加:木香、陈皮、青皮、砂仁、香附。每天服2剂,每3~4小时1次。结果10小时内排气者24例占50%,10~24小时排气者20例占41.67%,24~48

小时排气者4例占8.33%。明显早于对照组。

④肠麻痹、杨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肠麻痹40例,病人除原有临床表现外,均存在持续性腹痛,X线透视见全腹高度胀气,部分患者有溢出状呕吐。经“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后,获满意疗效。

⑤铅中毒腹绞痛、慢性铅中毒腹绞痛是临床急性痛证之一,徐氏,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本病30例,腹痛剧烈者,加:玄胡、乌药,便秘日久者,重用:硝、黄,食欲不振者,加:北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结果服药1~2剂,15例在6~12小时内排便,14例在12~24小时内排便。大便一通,腹绞痛即消除,或:基本缓解。再配合西药短程间歇祛铅疗法,全部,治愈。

⑥结肠脾(肝)曲综合征、常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结肠充气,嗳气等症。周氏将“大承气汤”,加:木香、青皮、郁金、白芍、陈皮等,为基本方,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腹胀剧者,加:莱菔子,腹痛剧者,加:元胡、川楝子,右上腹胀痛者,加:柴胡,无便秘者去:芒硝,减轻大黄用量。治疗:本病13例,结果获痊愈。

⑦梗阻性黄疸术后内毒素血症、本病病死率较高,而内毒素血症是本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陈氏等用:“大承气汤”,加:茵陈、丹皮、栀子、银花、蒲公英、黄芩,组成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本病43例。于手术前5天服用:本方,结果梗阻性黄疸临床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复方“大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的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骨伤科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本征是由创伤诱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以:呼吸窘迫,发绀,便秘,鼓肠为主要表现,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刘氏等用:“大承气汤”,治疗:本病30例,存活26例,有效率为

8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大承气汤”的泻下通腑作用,促进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机能状态的恢复。改善肠道功能,可能促使肺脏损害的修复。

②脊椎损伤性气膨症、郭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番泻叶、枳壳、红花、桃仁,治疗:脊椎骨折后腹部胀满,上下气机不通者,获得满意疗效。

8)传染病、马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丹皮、赤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伴有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王氏,报道,有人曾,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86例,其中77例用:中药泻下逐瘀,方用:“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桃仁、生地、麦冬等,总有效率99.51%{281。

9)其他、“三承气汤”还可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如:子痫、产后发热;五官科疾病,如:乳蛾;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斑疹;,以及痄腮,痔疮等病证。只要符合“三承气汤”的适应证就可应用。

医案选录:

1、疔毒走黄。郑某,男,17岁。上口唇生一小疹,误认为粉刺而挤压。翌晨,红肿痛痒增剧,至午后而来诊。证见疮顶紫黯,无脓,上唇外翻,浮肿蔓及西侧颧颊,焮热拒按,高热41℃,气急,鼻翼煽动,口渴,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燥,尿短赤,便秘5日未下,脉滑数有力,辨为疗毒走黄,属阳明胃腑之燥实证,急宜:通里攻下。药用: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芒硝(冲)10克、麻黄9克、生石膏60克、银花40克、菊花12克、赤芍15克、(外用:金黄软膏局敷)。1剂。热降,便通,尿多,烦躁已安定,遂依原方去:芒硝,减大黄为3克,加:连翘15克(外,治:同前)。2剂,热降至37.213,肿痛大减,疮顶仅有少量脓液,气急鼻煽均平。宗原方去:麻黄,大黄。石膏减量为30克,加:生地,元参,各30克、继进2剂,外,治:仍,以:金黄软膏收功。按:本案疗毒走黄,热毒鸱张,且腑气不通,邪热更炽盛。故用:通下法,釜底抽薪,通下级上是也。方中,重用:大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以下而解腑实,上病下取是也。又少用:麻黄合大量生石膏,宣肺泄热。菊花、银翘解毒。生地、元参、赤芍凉血分之热,化险为夷。《中医研究)1994;7(3):31)。

2、脑梗塞,吴某,男,65岁1990年7月9日,初诊,平素嗜酒醴肥甘,形体丰腴,常有头昏5日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身热面赤,气粗痰鸣,口臭,右侧肢体瘫痪,大便5日未行,小便短赤,舌深绛,苔黄焦生芒刺,脉弦数,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颈软无抵抗,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23/15kPa,CT

示:左侧脑梗塞,西医诊断:脑梗塞,证屑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热结阳明,而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清窍被蒙,经脉阻滞为其本,阳明热结为其标,急则,治:其标,治,以:通腑泻热,涤痰开窍,活血通络,药用:大黄(后入)15克、芒硝(冲)12克、菖蒲15克、枳壳、制南星,各10克、瓜蒌、赤芍、桃仁,各12克、丹参20克、地龙12克、生甘草10克,另用:“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鼻饲灌入,药后泻下燥屎10余枚、神志转清,能说话,但謇涩不利,右侧肢体稍能活动,改用:乎肝化痰活血通络:天麻、菖蒲、远志,各10克、地龙、当归、怀牛膝,各15克、丹参20克、川芎、钩藤,各12克、并配合针灸,治疗:月余,已能独立行走,病告痊愈。《江西中医药)1995;(5):12)。

3、癫痫,患儿,男,6岁半,于1986年5月23日,初诊,宿有癫痫病史3年余,每于食香燥之品,大便秘结而诱发,曾辗转数医用:中西药,治疗,不能根,治:~3天前,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粘沫,口中发出如:羊叫声,气粗息高,面红目赤,口苦,大便秘结,5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证属燥屎内结,痰火相搏,上蒙清窍,治宜:峻下痰火,佐,以:熄风止痉,“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枳实10克、厚朴10克、竹茄10克,僵蚕6克、全蝎68,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药服1帖,解下如:羊屎状硬便6枚、原方不变,又进1帖,大便4次,质稀秽臭量多,挟有粘液,诸症消失,仿河车八味丸化裁,调理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天津中医)1989;(5):45)。

4、哮喘,王某,男,50岁1991年8月26、日入院,哮喘病史3年,初发病情较轻,每因寒温不调而突发胸闷气促,入:冬更甚,缓解后如:常人,这次因疲劳后淋雨受凉诱发,症见:喘促气短,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卧,胸脘痞闷,吸气困难,喉中有哮鸣音,动则喘促更甚,咳嗽有痰,痰多白稠,吐咯不尽,有时痰带血丝,口干欲饮,不思饮食,溲赤,大便5日一行,舌红,苔黄中心干黑,扪之无津,脉细数,此乃大肠实热,治宜:通腑泻热,方拟“小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20克、厚朴5克、杏仁、枳实,各10克、麦冬15克。水煎服1剂后,大便解出甚多,状如:羊粪,咳嗽减轻,上方大黄减为15克、再进3剂,药后大便通畅,日行2次,能平卧及下床活动,思食,黑苔已退,后,以:清润之品调理1周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哮喘多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降所致,而发于肺与大肠者,病变常互为因果,本例为肺热下移大肠,津液消灼,肺体不润,大肠失滋,上下不通之故:运用:“上壅者疏其下”之,治法,以:“小承气汤”轻下之,泻而平之,可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而去。《新中医)1993;(2):44)。

5、中毒性痢疾,唐某,男,5岁1991年3月15、日入院,患儿因发热、腹泻2天而入院,其母亲代诉患儿素体健康,于3月13日下午出现发热,烦躁,在当地医院作

“感冒”,治疗,次日发热仍不退,腹泻2次,精神萎靡而于3月15日来我院求医,查:

T、39~8℃,心率150次/毫升n,腹膨胀,拒按,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尿常规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21×10~/L,N、0~88,L、0~12,入院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中药给予:“白头翁汤”,加减,西药给予:静滴氯霉素、补液、降温,口服痢特灵等处理,病情未见好转,次日,患儿高烧不退,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间见呕吐,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有力,除继续用:氯霉素静滴外,并输氧、肌注洛贝林、物理降温、肛管排气及肌注新斯的明,虽经积极处理,但病情尚未能控制,经会诊决定,中药用:“大承气汤”,加减为主,以:急下存阴,釜底抽薪,停用:氯霉素,保留西药作适当对症处理,中药用:大黄(后下)、厚朴、枳实、莱菔子、车前子(包煎),各5克、白头翁、赤芍、淮山药,各10克、黄连2克、玄明粉(冲服)1真,将药浓煎,纱布过滤取汁150毫升,分次鼻饲,用药1剂后,即排出灰褐色大便1次,患儿腹胀明显减轻,腹部可闻及较活跃的肠鸣音,气促改善,精神转佳。

次日原方去:大黄、玄明粉,加:广木香3克、焦三仙10克,每天1剂,连服2天,配合适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对症处理,患儿体温下降至37℃一37~5℃之间,腹胀消失,无呕吐、腹泻,呼吸平稳,四肢转温,病已转危为安,遂更用:健脾益气养阴之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善后,共住院1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12(11):

508)。

6、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易某,女,36岁1990年6月10、日,以: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2天之主诉就诊,患者于6月8日始,突然出现发热,尿频、尿急,排尿时小便淋漓刺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头昏痛,腹胀痛,拒按,小便色如:洗肉水样,大便2天未解,舌苔黄腻,脉滑数,腹部X光平片提示:左输尿管下段见有一约0~3公分×0~3公分之密度增高影,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红细胞(+++),草酸钙结晶(+);血常规检查:WBC、13~5×10,/L,N、0~81,L、0~19入院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经西药静滴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止痛药,中药煎服八正散,加减等,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患者腹胀痛益甚,拒按,发热不退,大便数Ft未解,脉滑数,此为阳明腑实已成之证,遂改用:“小承气汤”,加减:大黄

(后下)、厚朴、黄柏、甘草梢,各10克、枳壳、滑石(包煎)、车前子(包煎)、丹参、冬葵子,各15克、金钱草30克、白茅根20克、田三七(另煎)5克。每日1剂,浓煎至600毫升,分2次服完,服药2剂后,大便通畅,发热始退,腹胀、腹痛明显减轻,小便通利,继用:原方,加:党参、麦芽,各15克、连服10剂,体温复常,腹痛止,二便调,复查腹部X光平片与6月13日片比较提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影已消失,尿常规:白细胞(+);血常规:WBC、10~5、X、10,/L,N、0~72,L、0~28,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西药复方新诺明、碳酸氢钠,各每次2片、每日2次,以:善后,共住院2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

1991;12(n):509)。

7、破伤风,张某,男,25岁,农民,都昌县人1988年3月21、日,初诊,患者旬日前因砍柴左食指被刀所伤,当时自用:泥土按压伤口止血10余日后,忽感头痛,恶寒发热,次日牙关紧急,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苦笑面容,四肢抽搐,发热而不恶寒,即入:县人民医院,治疗:经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冬眠灵,以及对症处理多日,患者仍高热不退(39℃,以上),神志昏蒙,时有谵语,汗出湿衣,项背强急,稍,加:惊扰则抽搐不已,甚则角弓反张,大便八九日未下,腹胀板硬如:鼓,小便1日未通,病情极为危笃,西医欲行灌肠、导尿,又恐惊扰病者使病情,加剧,遂邀余会诊,余细察病人,一派里实热证,再察舌按脉,见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即处,以:“大承气汤”加味,:大黄(后下)25克、芒硝(冲)10克、厚朴、枳实,各15克、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防风,各9克,煎汤鼻饲,药后数小时,泻下臭粪如:败卵数次,上症减轻,再,以:原方2剂,煎汤频频灌服,泻下甚多,诸症大减,小便也通,神志转清,后经中西医结合调,治:半月而愈,按:

本例患者,素体壮实,由于创伤止血不当,遂致风毒入:侵,初犯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故:见头痛恶寒发热,牙关紧闭,肌肉痉挛;风毒化热化燥,内传胃腑,与糟粕相结,影响腑气的通降,而成里热实证,故:见上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日:“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下证俱在,故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配,以:祛风化痰止痉之品而取速效。《陕西中医》。

1996;17(1):37)。

8、不全性肠梗阻,毛某某,女,37岁,工人,患者1993年3月21、日在市某医院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脐下反复腹痛,4月2日下午1时许,脐下刺痛拒按,呈阵发性,加剧,即复诊于市某医院,该院主张再行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来我院急诊,于当晚11时20分,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住院,症见:脐下刺痛,呈阵发性,加剧,痛甚则抱腹辗转,头冒珠汗,腹中雷鸣,时见包块,此起彼伏10小时内呕吐2次胃内容物,嗳气呃逆,偶有矢气,大便未行,舌质红边见瘀点,苔黄燥,脉沉弦,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软,无固定压痛点,肝脾未扪及,脐下可见一长约6公分

的手术刀疤,肠鸣音亢进,偶可闻及水过音,腹部B超:可见游离气体,提示为不全性肠梗阻,分析此病人,乃手术之后,血瘀气滞,瘀久化热,热即与肠中燥屎相结,阻滞气机,失于通降,形成里实热病证,拟通里泻下法,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克

(后下),芒硝5克(兑入),厚朴15克、枳实10克、生甘草3克、红藤15克、忍冬藤15克、1剂,中药保留灌肠方: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5克(兑入),厚朴30克、炒枳实15克、莱菔子30克、广木香15克,外敷方:芒硝120克(上凡热水袋,外敷痛处)用药40分钟后,患者矢气增多,开始泻下稀便多次,次日凌晨腹痛已止,诸症悉除,再用:中药保留灌肠方2剂,以:巩固疗效,继,以:健脾、和胃,理气行滞方调理5剂收功,痊愈出院。

按:患者病起于手术之后,血脉瘀阻可知,临证所见脐下刺痛,舌边瘀点,均为瘀象。

腹痛拒按,苔黄燥为可下之明征,痞、满、燥、实悉具,故:选用:“大承气汤”,方中:生大黄泻热通便,活血化瘀,实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猛将,辅,以:通里泻下的芒硝,佐,以:破气行滞的厚朴、枳实,使之,以:红藤,忍冬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味虽简,但服后患者腑气即通,热瘀得清,痛随利减,诸症悉瘳,值得一提的是,本例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配合,治法,故:能相得益彰。《江西中医药)1995;26(6):9)。

9、铅中毒腹绞痛,戴某某,男,56岁,瑶田供销社干部1986年8月2,曰:晨初诊,因剧烈腹绞痛5小时,而由家人急送入院,患者近3天来腹部隐痛,顽固性便秘4天,昨半夜起持续剧烈腹绞痛,入院前曾在乡村医生处肌注阿托品等无效1年前曾有类似发病史,作尿铅测定后,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治疗:而愈,入院时病人身体蜷曲,辗转不安,双手捧腹,叫号不迭,面色苍白,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齿龈边缘有铅线,口内可闻及金属味,T

36、8℃,BP、20~0/12~7kPa,RBC~3~8×10”/L,WBC~6~8×10~/L,Hb、9~5克%当天尿送检报告尿铅0~13毫克/L入院诊断:慢性铅中毒(中度),拟方:大黄30克、芒硝20克、厚朴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牵牛子8克、火麻仁10克、立即煎服,6小时后排便1次,绞痛明显缓解,8小时后再便1次,腹痛基本消失,生活自理,以后连续两天,每日服“大承气汤”加味,1剂,日排便2~3次不等,便通后来再出现腹痛,同时行西药祛铅,治疗,第4天出院,改行门诊间歇祛铅,治疗:而痊愈,按:本证为铅毒积蓄日久,其病机不外热毒蕴积中焦,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铅毒乃病之本,绞痛、腹胀乃病之标,治疗:重在通腑泄热,疏畅气机,排除肠胃积滞,以:通为用。“大承气汤”具有行气导滞,通导大便,峻下热结之功用,铅中毒患者,腹绞痛发作前,往往均有程度不同的便秘,痞满燥实之症皆具备,非用:“大承气汤”峻下而难收功。

《江西中医药)1993;24(1):17)。

10、癃闭,云:某,女,26岁1992年12月12日,初诊,大便不通4天,尿闭1天,两天前欲大便,数登圊而不通,以致肛门、会阴坠胀渐及下腹,次日小便也难排出,下腹胀痛难忍,就诊前一天下午,到当地卫生院服泻药并导尿,但,以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大便仍未解,故:来门诊求,治: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腹部微胀气,膀胱区轻度充盈,证属肠道积滞气结,下焦湿热,治宜:破气结,泻热,坚阴化气,方用:“小承气汤”合滋胃通关丸,加味,药用: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连6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桂枝6克、桔梗6克。1剂,即煎服,嘱药后4小时若二便不通,请去:急诊室复诊,翌晨患者又至,述药后二便已通,诸症消失,一如:常人,随仿“麻子仁丸”方,加减3剂,隔日服用:1剂,乃归,按:本例之癃闭,续发于大便不通之后,若大便通,小便之闭当自然缓解,而大便不通仅4日,恐尚未形成燥屎的程度,虽有燥结,其势尚轻,为慎重起见,应先用:小承气作一次试探,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下腹胀满疼痛,属肠道气滞结热,下焦湿热蕴结,所以:选用:“小承气汤”,以:大黄泻实热,以:厚朴、枳实通气滞,知母、黄柏、黄连清利膀胱湿热,膀胱赖气化,以:运行,故用:桂枝化气利水,桔梗宣肺气,使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上焦开,则下焦之水出焉。《中医函授通讯)1994;(1):27)。

[按语]:“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方剂,在《伤寒论》中除了,治疗:阳明腑实证外,还,治疗:太阳病的兼变证,热结旁流证,急下证等。“大承气汤证”,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痛,不大便,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邪结聚。若证情较轻,或:不典型者,可选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等里热炽盛证为辨证要点,对于燥热偏胜而肠胃结聚不盛的腑实证可选用:“调胃承气汤”。急下证不必便硬而后下之,吴又可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主张“有是证则投是药”。可知“三承气汤”,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只要是腑热炽盛就可用:承气汤急下存阴。临证当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区别应用:三方。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三承气汤”,不但用于:外感热病,还用于:内伤杂病,更用于:危重病证,且疗效显著。但承气汤毕竟是攻下之剂,易于伤正,临床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临床应用:“三承气汤”还当注意煎服法。“大承气汤”当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煎大

。黄,以:避免枳朴残渣吸收其汁。大黄若用于:通便可用:生大黄,煎煮时间不宜:太长;若用于:清热可用:制大黄。芒硝最后纳入,也可冲服。“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大黄不宜:与芒硝长时间同煎,有研究证明,若久煎芒硝能将大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沉淀。还当注意服药的灵活性,“调胃承气汤”有“顿服”与“少少温服”两种服法;“小承气汤”有“少少与之”的服法;大“小承气汤”均有得下余勿服的要求。临证应用:“三承气汤”还当随证,加减使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承气汤类方可参考应用。

[现代研究]:

70年代起有关“大承气汤”的研究屡有报道,认为“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道的推进机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菌、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血循环、促进腹腔内血液吸收,以及预防术后腹腔内粘连等作用。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进展。

(1)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杨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影响,提出直接增加:肠道平滑肌的电兴奋性是“大承气汤”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一种细胞水乎的机理。L29)康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得出肠梗阻的发生与发展和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有关,“大承气汤”抑制梗阻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增加,可能是该方剂,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离子机制之一。同时还发现“大承气汤”对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呈双向调节作用。林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肠粘膜组胺水平的影Ⅱ向、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大承气汤”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2)对脏器血流变化的影响、张氏等应用:生物微球技术测量腹膜炎时兔腹腔主要脏器的血流变化及“大承气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不仅有增加:胃肠血流的作用,而且对腹膜炎时大部分腹腔脏器都有增加:其血流的效果。其意义在于可增加:肠壁,或:腹腔脏器的血氧供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吸收,炎症的消失,这是攻下法,治疗:腹膜炎的机理之一。此外还可使肠蠕动增加,改变炎症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肠道细菌状态,促进腐败物分解排出,预防肠源性感染。

(3)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向、“大承气汤”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而防止联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合质中所含的透明质酸解聚,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降低炎症病灶的扩散的机理已经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管活性肠肽(VIP)是所有胃肠功能的抑制因子。尤氏等通过观察肠梗阻家兔血管活性肠肽改变及“大承气汤”对其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L3x表明此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林氏在观察“大承气汤”对家兔实验性肠梗阻血浆NA

水平的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吸收,改善微循环,增加:腹腔脏器及肠壁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肠梗阻时的缺血、缺氧的功效。

(4)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田氏等对大鼠经口服大剂量次碳酸铋,使大便秘结,直肠扩张(肠梗阻模型)后,再用:“大承气汤”攻下。结果表明通过泻下能增强肺的肃降功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力。薛氏制作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家兔模型,观察“大承气汤”对肺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表明“大承气汤”对模型有提高Pa02和改善肺组织病变的,治疗:作用。同时认为能增强脏器血流,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肺组织病变、提高肺的通换气功能,升高

Pa02有积极意义。

(5)菌毒并治作用:机理的研究、多年来“大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胆系感染、急性肠梗阻、急性肺炎和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已显示出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排除和拮抗内毒素,以及防,治:内毒素血症、保护肝肾功能的功效。近年的研究又有进展,“大承气汤”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得到肯定,田氏等报道当“大承气汤”稀释至256倍:时,对鲎试剂一一内毒素的凝胶反应仍呈阻断效应。陈氏等通过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认为该方确实具有预防与,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解氏等总结国内近期文章,将“大承气汤”预防和,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理归纳如下:①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通过攻下作用: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缩小了肠道内毒素池。同时大黄等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②调动体内因素、促进内毒素灭活: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等;③对血流中的内毒素产生直接拮抗作用;④对脏器的保护作用:通过对腹腔脏器血流的增加: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达到保护脏器的作用。秦氏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免测定方法观察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前列腺E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并通过研究认为“大承气汤”对其异常指标早期得到改善,肿瘤坏死因子的检出率和含量明显下降,血浆前列腺素E:明显降低,说明“大承气汤”确实对于内毒素介导的免疫细胞因子有作用。

74、“小承气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酒洗)12克、炙厚朴6克、炙枳实9克。上3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渣,分二次,温服。

此方煎服法,不同于“大承气汤”,乃三味同煎,不分次第,分温二服,初服更衣后(大便已畅)勿服,即“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服”也即中病即止之意,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功效]:宣气除滞,清热通便。

[主治]:〈主证〉:潮热,汗出,腹胀满,大便硬,舌红苔干黄,脉滑疾。〈副证〉:神昏谵语,或:腹痛拒按,或:热结旁流下利。

[临证加减]:

1、“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及“厚朴大黄汤”之比较:“小承气汤”:

与《金匮要略》腹满篇“厚朴三物汤”;痰饮篇“厚朴大黄汤”药味相同,剂量颇异,故,治疗:三种不同之病证,临证宜:互当虑之。小承气,以:大黄为君,荡涤胃肠而去:燥屎;厚朴为臣,行气散满;枳实为使,破气导滞,不令大泄,以:微和胃气,更衣者,肠胃调和之象,故:得和即止。《金匮要略》腹满篇:“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

主之”。“厚朴三物汤”由厚朴24克、大黄12克、枳实15克组成,以:厚朴行气散满为君,大黄荡涤肠胃为臣,取其下行为峻,走而不守;枳实破气为使,所以:不减大黄之量(指与小承气量同)者,以:其行气必先通利肠胃,肠胃通则腑气也通,通则不痛矣,利则为通之象。《金匮要略》痰饮篇,云:“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厚朴大黄汤”由厚朴15克、大黄18克、枳实12克组成,以:厚朴行气散满为君,大黄荡涤肠胃,以:行水也为君,枳实破气行使,功在顺气行水,以:衰其势。综合三方名:义。“小承气汤”重在泄热通便除燥屎;“厚朴三物汤”重在行气消胀除腹满;“厚朴大黄汤”重在顺气开胸泄水饮。三者轻重不同,毫厘不爽。张仲景,治:病不必奇品异方,而投之即效者,原因在此矣。

2、“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以:“小承气汤”,加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患者在服药1~3剂后,大量排气便而愈。[上海中医杂志,1980,(4),34]。

3、“小承气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列举选用:大黄指征:①胃中灼热、灼痛,或:嘈杂;②口干咽燥喜饮;③大便干结,或:秘结不畅;④伴有胃热上冲所致之牙痛,⑤胃脘胀满疼痛,经用:和胃理气药未效;⑥伴胁肋胀痛,经用:和胃理气药未效。大黄用量6~12克。[湖北中医杂志,1988,(6)。s)。

4、“小承气汤”酌加:甘草,治疗:病毒性肝炎。本方,加:甘草,治疗。

[云南医药,1982,(2)。102]。

5、“小承气汤”,治疗:坏死性肠炎致麻痹性肠梗阻阻:药用:大黄

120克、厚朴、枳实,各60克。水煎后用:纱布包好,置腹部热敷,每日十余次。按顺时针方向变换热敷位置,直至排气,或:排便。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综合,治疗。[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304]。

6、“小承气汤”,加减降转氨酶(病毒性肝炎),基本方,为:枳实、厚朴,各12克、瓜蒌仁15克、大黄、五味子,各10克,热重于湿,加:茵陈、山栀、虎杖、败酱草;湿重于热,加:郁金、苍术、滑石;肝郁胁痛,加:柴胡、丹参、延胡索、白芍;阴虚,加:沙参、麦冬、生地。

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并用:“参麦饮”善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5,(5);29]。

7、“小承气汤”作肠道清洁剂之研究:,以:服用:本方及常规清洁灌肠,提示“小承气汤”作肠道清洁剂的效果良好。[中华放射学杂志,1980,(3):194]。

8、本方,加:知母、当归、芍药、生地。治:温病数下亡阴,里证仍在,并见热渴者,名:承气养营汤。

9、本方,加:羌活。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治之,内有便溺之阻隔?复,以:本方导之,名:三土蛀乃r活法机要1

10、本方,加:黄连、半夏、瓜蒌。治:消渴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盛,名:承气合小“陷胸汤”。[温病条辨]:

11、本方改为丸剂,治:腹中之宿食,阴茎之热,名:“三化丸”。

[幼科发挥]:

、第三节、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207~209)。

[原文]: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甘草二两炙,芒消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鲜,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鲜也,一法,舆桂枝荡,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鞭者,可舆“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舆“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鞭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209)。

[词解]:

(1)燥屎:即干结之粪便。

(2)失气:<玉函>卷三作“矢气”,是“矢”通“屎”。矢气,俗称放屁。

[提要]:“三承气汤”用法比较。

[释义]:本节讨论“三承气汤证”治:比较及辨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三承气汤证”的内容当结合所有相关条文方为全面,“调胃承气汤证”的主症为蒸蒸发热,心烦,谵语,腹胀满,或:不大便,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病机为燥热实邪初结胃肠,痞满不甚。

,治疗:大法为泻热润燥,软坚通便,“大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病机为阳明燥热实邪结聚,痞满也甚;治疗:大法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小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汗出,心烦,谵语,腹胀满,不大便,或:下利,舌红,苔黄,病机为痞满气滞为主,实邪结聚较轻;治疗:大法为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207条论阳明燥热内盛而心烦者用:“调胃承气汤”,治疗:阳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烦者,为阳明燥热内盛所致,胃热上扰神明,则心烦,还可有发热,腹胀满,不大便等里热证。

本条突出“心烦”而不强调便秘,说明用:“调胃承气汤”,旨在泻热和胃“不吐不下”注家有不同看法,有认为无呕吐下利之症,有认为是指,治法,即未经吐下之法,治疗,二说可并存不悖,本条若为误用:吐下后心烦,当与“栀子豉汤证”相联系。

208条辨大“小承气汤证”及其用法,可分三段读:从“阳明病”至“大承气汤”,主之”

为第一段,以:辨“大承气汤证”~、“脉迟”一般主寒,而阳明病出现脉迟为实热之邪结聚,腑气壅滞,气血流行不畅,脉道郁滞所致,故:当迟而有力“汗出不恶寒”为阳明病外证,提示表证已去,里热炽盛,热盛伤气,气机不利则身重,腑气壅滞,上逆犯肺,则短气腹满而喘“潮热”,为腑实结聚所致,是阳明腑实证的辨证要点,故:日“外欲解,可攻里”。若又见“手足溅然汗出”者,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如此反复映证,则可断言大便已硬也,以上为阳明里热炽盛、腑实已成之候,故用:“大承气汤”攻下“若汗多”至

“未可与承气汤”为第二段,指出仅见汗多与微发热恶寒,而潮热未出现者,不得用:“大承气汤”攻下,强调表证未解、腑实尚未形成的不可与“大承气汤”,从“腹大满不通者”至

“勿令至大泄下”为第三段,说明外证已解而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为阳明腑实结聚较轻,而气滞较重,宜:用:“小承气汤”轻下,以:胃气和降,大便通畅为度,不得大泄下,以:免出现变证,本条提示阳明病是否可攻,既须辨表证之解否,又辨腑实之成与未成。

而大“小承气汤”之选择又当辨其证情之轻重。

209条论大“小承气汤”的配合应用:及误,治之变证,阳明病发潮热为腑实已成之标志,故:大便已硬,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但“大承气汤”为峻下之剂,适用于: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之典型腑实证,若大便结实不甚,腑实未成者,不可用之,而对于不大便六七日,可能有燥屎的腑实疑似证,可用:“小承气汤”试探,若服“小承气汤”后,腹中转矢气者,为腑实结聚已成,且气机尚有通畅之机,为可攻之证,可进一步用:“大承气汤”攻下,若不转矢气,为腑实未成,仅大便初硬,后必溏,为热而不实,或:有虚寒,故:不可攻,攻之则损伤脾胃之气,而出现腹部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等变证,证之临床,“不转失气”颇复杂,或:为燥屎未成,或:为气虚津亏,或:为腑实已成而气机严重闭塞,故:“不转矢气者,可攻与否,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若攻下后又发热者,为邪热未尽而复炽,腑实尚存,大便当硬,但证情较前为轻,且已经“大承气汤”攻下,故用:“小承气汤”轻下,以:和之。

“三承气汤证”是《伤寒论》阳明病的重要内容,约有条文34条。其中“大承气汤”有19

条,主要在阳明病篇,仅3条在少阴病篇。从条文内容看,其见证有,曰:晡潮热,汗出不恶寒,手足减然汗出,谵语,心烦,独语如:见鬼状,腹满胀痛,不大便,大便硬,燥屎,宿食,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证,以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发热汗多,腹满痛;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腹胀不大便等急下证。可见“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急下证。“小承气汤”条文有7条,主要也在阳明病篇,仅1条在厥阴病篇。其见证有潮热,谵语,多汗,腹大满,大便硬,燥屎等阳明腑实证,但往往同时伴有一些与阳明腑实证不相符合的症状,如:脉滑疾、脉弱、微烦等。可见“小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以及热结旁流证,此外还用:作试探法。“调胃承气汤”条文有

8条,5条在太阳病篇,3条在阳明病篇。其见证有蒸蒸发热,但热不寒,心烦,谵语,腹胀满,腹微满等阳明腑实证。但不强调燥屎内结,大便不通等。可知“调胃承气汤”在

《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

“三承气汤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证当注意辨别。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谓:已传阳明,不吐,不下,心烦者,谓:未经吐下而心烦也,其为热盛实烦可知。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而烦自除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尤在泾:病在阳明,既不上涌,又不下泄,而心烦者,邪气在中土,郁而成热也。

(经),曰:土郁则夺之。调胃承气凡,以:通土气,非,以下燥屎也。《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柯韵伯:言阳明病则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矣。若吐下后而烦为虚邪,宜:“栀子豉汤”。未经吐下而烦,是胃火乘心,从前来者为实邪,调其胃而心自和,此实则泻子之法。《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周扬俊:此太阳经入:阳明腑候也。未经吐下,忽然心烦,则其烦为热邪内陷之征,与调胃下之,庶热去:而烦自止耳。然而不言宜:而日可与者,明,以:若吐后则肺气受伤,若下后则胃气已损,其不可与之意已在言外。虽然调胃也有在吐下后可与者正多,且又戒未极吐下者反不可与,岂张仲景自相反耶!但吐下后可与,必有腹满便硬等证也。不吐下者反不可与,必有干呕欲吐等证也。《伤寒论三注,阳明篇》。

成无己: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腑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溅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也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伤寒,以:身热恶寒为在表,身热不恶寒为在里。而阳明病无表证者,可下。

有表证者,则不可下。此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皆里证也。脉虽迟,犹可攻之。以: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若手足溅然汗出者,阳明热甚,大便已硬,欲攻其病,非大承气不为功矣。若汗多,微发热恶寒,则表犹未解,其热不潮,则里也未实,岂可漫与大承气,遗其表而攻其里哉。即腹大满不通而急欲攻之者,也宜: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不可,以:大承气大泄大下,恐里虚邪陷,变证百出,则难挽救矣。《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舒驰远:阳明病脉迟者,其人里寒胜,多阴也。虽见汗出不恶寒之实证,尚不可下。然,以:脉迟终非阳明胃实者比,其身必重也。假如:呼吸被阻而短气,里气搏聚而腹满,浊气上千而喘逆,如:是而更验其有潮热者,方为外邪欲解,则虽脉迟身重,也可攻其里也。然但言可攻而不出方者,乃是商量下法而有斟酌也。何也?恐便未硬也。然必手足溅然汗出,此为胃实阳亢,津液受蒸而外越,大便已硬也。乃真阳欲亡,故:承气汤:

未可与。若腹大满不通者,法当急下,何,以:不用:大承气,而,云: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且戒其勿令大泄下者,是何故:耶?总为脉迟身重,未可遽行大下也。《舒氏伤寒集注。

阳明篇》。

钱天来:脉迟,阳明中寒之脉也。表邪未解,当恶寒而无汗。今虽汗出而不恶寒者,是脉气已入:阳明之里。然终是脉迟,为阴寒邪气。脾胃,以:膜相连,故:有其身必重,短气,腹满之太阴兼证也。邪实中焦所以:腹满身重。满则胃中膑胀,故:短气而喘也。既汗出不恶寒而又潮热,乃外证欲解,邪已入:胃,可,以:攻里之候也。然四肢皆禀气于胃,胃气实则手足溅溅然汗出,此为大便已硬,然后可与“大承气汤”,主之。若其人微发热而恶寒者则又不然。汗多则知邪气已在阳明,发微热恶寒则又知太阳之表证未罢,故曰:“外未解也”。凡邪实于胃,至申酉阳明气旺之时,必发潮热。若其热不潮,则阳明里邪未实,大便犹未硬也,故:未可与“大承气汤”。然虽未可下,若腹大满不通者,不得已而欲下之,可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下。何也?终,以:脉迟之故,胃中无大实热,所以:不可与大下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成无己: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也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

药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矢。若不转矢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尔。止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干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硬,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矢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汪苓友:此条阳明病,以:潮热矢气示人,以:可下之法也。阳明病潮热,虽属可攻,然也必,以:大便之微硬不硬,以:定“大承气汤”之与不与。微硬者,犹言略硬也。若潮热不大便已六七日,恐其腹中有燥屎。欲知之法,须少与“小承气汤”探之。汤入:腹中转矢气者,可攻,不转矢气者不可攻。转矢气者,成注,云:转气下矢也。转矢气则知其人大便已硬,肠胃中燥热亢甚,故:其气时转而下,俗,谓:之屁气是也。不转矢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未至于燥,犹挟水湿,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也。故:虽六七日不大便,不可,以:“大承气汤”攻之。攻之则其人肠胃受伤,必至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津液去,思欲得水,以:自救也。与水则哕者,胃虚不能消水,以:故:气逆而作哕也。设其人于误攻之后,复发潮热,则虽有胀满不能食等证,不可为虚,其大便必当复硬。但溏者既去,则所留者虽硬而甚少耳。止须复,以:“小承气汤”和之足矣。和之者,以:肠胃中小热小实,用:“小承气汤”下之,则实热去:而胃气自和。然也必转矢气者乃可攻之,若仍不失气,并小承气不可攻之,凡慎之至也。

《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此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又立试法。如:胃无燥屎而攻之,胃家虚胀,故:不能食,虽复潮热便硬而少者,以:攻后不能食故也。要知不转矢气者,即渴欲饮水,尚不可与,况攻下乎?,以:小承气为和,即,以:小承气为试,仍与小承气为和,总是慎用:大承气耳。《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评述]:注家对“不吐,不下”大多认为是,治法,尤氏认为指症状,也有道理,二说可并存。本证的“心烦”都认为是热盛实烦,吴氏指出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尤氏认为是通土气,非下燥屎,有灼见。柯氏与虚烦进行了比较,周氏则对吐下后之变证进行了论述,也有参考价值。舒氏钱氏释“脉迟”为“里寒胜”“阳明中寒”,钱氏更认为“身重,短气,腹满”是太阴兼证,实属附会,不可从。尤氏则指出“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说理透彻明了。成氏虽对“脉迟”

的属表属里辨析,但未得要领。成氏汪氏对209条的注释,能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较为合理。柯氏则指出“小承气汤”可用:作试探法,在注家中高出一筹。

[治法]:

1、泻热润燥,软坚通便。

2、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3、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方药]:

1、“调胃承气汤”方。

2、“大承气汤”方。

3、“小承气汤”方。

[方义]:“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味组成。方中:大黄苦寒,酒洗,除了清热泻火外,还有推陈致新之功。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甘草甘平和中,以:缓药性,使攻下而不伤正。三药同用:具有泻热润燥,软坚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燥热偏胜的证型,即通过泻大便,以:达到清热润燥的目的。本方先煎甘草、大黄,后入:芒硝。其服法有二:一为“温,顿服”,用于: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意在泻热润燥,即方后所言“调胃气”。一为“少少温服之”,用于:温药复阳后胃热扰心之谵语,意在泄热。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组成,方中:酒大黄清热泻火、推陈致新。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两药配伍具有清热通便之功。厚朴苦辛温,行气散满消胀。枳实苦微寒,破气宽中消痞。二者同用,具有破气消滞之功。全方相辅相成,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用于:实热结聚、痞满燥热俱重之阳明腑实证。本方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入:大黄,避免了厚朴枳实吸收大黄的有效成分的不足,芒硝最后入:药。分温再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

“小承气汤”由“大承气汤”去:芒硝,除大黄用量不变外,减轻了厚朴枳实的用量。方中:大黄也当酒洗(疑本条有脱字),具有清热泻火,推陈致新之功,厚朴枳实破气消滞,本方功效与“大承气汤”略同,惟,以:去:芒硝,则攻下之力较“大承气汤”弱。用于治疗:较轻的阳明腑实证,或: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试探法。本方三药同煎,分温二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若大便不通,则可继续服用,意在泻热除满。

上述三方均是苦寒攻下之剂,其治疗:均为阳明腑实证,但由于药物组成之不同,剂量轻重之差异,故:适应证也有轻重缓急之别,临床当灵活掌握,辨证应用。

[方论选]:

成无己: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府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日: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以:汤荡涤,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冰日: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味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厚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厚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消除热实,故以: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

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日: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也特谨之。《伤寒明理论,“大承气汤”方》。

许宏:议,曰:中满者,泄之于内。此方乃通泄之剂也。伤寒之邪,自表传里,若至阳明则为内实之盛也。如:谵语有燥屎,大热便闭,腹满不得通,烦热,脉沉实,阳明汗多,少阴口燥,厥阴囊缩。此非大下泄之剂,不能已也。轻者“小承气汤”,重者用:“大承气汤”也。“小承气汤”少厚朴而无芒硝,以:芒硝性寒而能润坚。厚朴能破大实,病未至盛,以:此减之。“大承气汤”多厚朴而,加:芒硝,以:其病之盛,而大满大实,非此不能除也。、<经)。

,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是也。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是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厚朴是也。

议,曰:……若大满大实者,属“大承气汤”。今此大热大便硬,未至于大实,只属“小承气汤”也。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破坚实。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除结燥也。《金镜内台方议,“小承气汤”》。

柯韵伯:夫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夫方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泄下也,因名曰:大。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故:名:目小。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张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若小承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不用:气药而也名:承气者,调胃即所以:承气也。(经),曰: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今气之不承,由胃家之热实,必用:硝黄,以:濡胃家之糟粕,而气得,以下。同甘草,以:生胃家之津液,而气得,以上,推陈之中便寓致新之义。一攻一补,调胃之法备矣。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也得,以:承气名之。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便,云:未坚硬者,可用,不知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因病不在气分,故:不用:气药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阳明方总论》。

《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滇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吴又可:“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有结粪,然多粘腻极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荡涤之能。设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不耐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吴鞠通:承气者,承胃气也。凡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穿凿于其间也,故:汤方:

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温病条辨,中焦篇》。

[点评]:成氏引经据典,阐述方义较为合理,然则“大承气汤”是否,以:枳实为君药,尚有争议。许氏释大黄为君,并指出大“小承气汤”有轻重之别,为一语破的。柯氏,以:剂量之轻重,释药之君臣,似有所据,究非稳妥之言。又云:“调胃承气汤”专为燥屎而设,也欠斟酌。吴谦等释“大承气汤证”之满痞燥实,有参考价值。吴又可认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颇具慧眼,并指出上焦痞满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加:芒硝,无痞满,惟有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为经验之谈。吴鞠通则指出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颇有见地。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三承气汤”的应用:“大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痞满燥实证,如:208、209、212、220条等;2)、治疗:急下证,如:252、253、254、320、321、322条等。

“小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痞满为主,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如:213、214、250条等;2)、治疗:下利伴谵语之热结旁流证,如:374条。

“调胃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燥实为主的证候,如:207、208、248条等;2)、治疗:胃热扰心证,如:29、105条等。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用于治疗:痉病、宿食,以及妇人产后兼阳明腑实证等。“小承气汤”用于治疗:热结旁流证。

(2)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应用:

1)刘完素将三方合为一方,名:三一承气汤,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所主诸证。

2)李中梓(医宗必读):“大承气汤”,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者。用:“小承气汤”,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专泻上焦之痞热”。

3)吴瑭(温病条辨):三方分别,治疗:阳明温病的不同证型,并在三方基础上增订了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扩大了承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承气汤类广泛用于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证,只要合并阳明腑实证,或:表现为里实热证的就可应用。如:阳氏,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周氏,用:“大承气汤”,加:连翘、桑白皮、杏仁、桔梗、贝母等,治疗:小儿肺炎30例疗效明显。

2)消化系统

①肠梗阻、程氏将“大承气汤”,加:莱菔子、赤芍,配合西医胃肠减压与对症,治疗,通过胃管给药,治疗:老年性肠梗阻196例,取得症状缓解,胀痛消失的满意疗效。

②急性胰腺炎、韩氏将“大承气汤”,加:黄芩、黄柏、柴胡为基础方,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48例,获痊愈。

③急性胆囊炎、曾氏,以:“大承气汤”,加:蒲公英、金钱草、三七,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每日、2剂,一般经1~2天,治疗,症状及体征即缓解,总有效率为

97%。

④胆道蛔虫证、朱氏对胆道蛔虫症患者,令其先饮米醋0.5~0.7毫升/公斤体重,再服“大承气汤”煎液100毫升,名:苦酒承气汤,治疗:本病患者20例,除1例并发胆结石梗阻,转手术外,其余均获痊愈。

⑤阑尾炎、梁氏将“小承气汤”,加:败酱草、红藤、丹参、桃仁、虎杖、白花蛇舌草等,同时服用:灭滴灵,治疗:阑尾炎150例,痊愈147例,占98%,好转2例,转手术,治疗:一例。与青霉素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⑥胃石症、王氏将“小承气汤”,加:鸡内金、郁金、莱菔子、代赭石、陈皮、甘草,为基本方,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5克、用:米醋20毫升及开水冲服,治疗:胃石症35例,痊愈23例,有效u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⑦上消化道出血、彭氏将“大承气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辨证属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肝火犯胃,络伤血溢者,取得满意疗效。

⑧d~Jt,肠套迭、孙氏,用:30~40%浓度的“大承气汤”200~400毫升,加入:5%一10%浓度的钡剂,加:温开水适量灌肠,治疗:小儿肠套迭,疗效明显而安全。

此外承气汤类方剂还可应用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疾病。

3)内分泌系统、“三承气汤”用于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等病证。薛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生何首乌、龙胆草、黄精等,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代谢紊乱者6例,获痊愈。证明“大承气汤”对防止皮质醇增多症,因糖代谢紊乱,合并糖尿病昏迷等有积极意义。

4)精神神经系统、郭氏将“大承气汤”合“逍遥散”化裁,治疗:癫狂66例,疗效明显,大多数患者服8剂就获效。王氏等用:“调胃承气汤”,加:枳壳、丹参、川芎、桃仁、赤芍、当归,名: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结果基本痊愈21例,占42%,有效

26例,占52%,无效3例,占6%。L13)邓氏,用:“大承气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1例经一般抢救,治疗:4天未见好转,经服用:“大承气汤”,加减,次日排便7次,后神清热退,言语自如。徐氏,用:“大承气汤”,加:蝉衣、灭滴灵灌肠,配合西医抗感染、中和外毒素、止痉、支持疗法等,治疗:破伤风351例,其中轻型、中型共249例,重型102例,结果轻、中型全部,治愈。重型患者死亡33例,占102例重型患者的32.35%,其经验为务必做到尽早腑通,保持每天解大便1~2次。

5)泌尿系统、“三承气汤”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李氏,报道将“大承气汤”,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穿山甲、王不留行、车前草、木通、泽泻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38例,结石直径在1公分,以:内者129例,1公分,以上者9例,结果,治愈13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97.2%。

6)外科

①术后粘连、黄氏将“大承气汤”,加:金银花、赤芍、桃仁、莱菔子,治疗,各种腹部手术后因粘连造成的肠梗阻14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例。1~17)赵氏,用:“大承气汤”配合综合疗法预防反复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者47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对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肠梗阻的复发,具有明显作用。

②术后感染、叶氏,用:“大承气汤”,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玄参等煎汁,于患者术前3天起,每天下午服头煎,至术前晚上再用:二煎作一次性灌肠,观察25例肠道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者仅2例,证明“大承气汤”具有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

③术后肠功能紊乱、何氏,用:“小承气汤”,为基本方,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8例,其中血瘀型,加大血藤、乌药、木香、川楝;气滞寒痛型,加:木香、青皮、肉桂、乌药、小茴香、干姜;气结型,加:木香、陈皮、青皮、砂仁、香附。每天服2剂,每3~4小时1次。结果10小时内排气者24例占50%,10~24小时排气者20例占41.67%,24~48

小时排气者4例占8.33%。明显早于对照组。

④肠麻痹、杨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肠麻痹40例,病人除原有临床表现外,均存在持续性腹痛,X线透视见全腹高度胀气,部分患者有溢出状呕吐。经“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后,获满意疗效。

⑤铅中毒腹绞痛、慢性铅中毒腹绞痛是临床急性痛证之一,徐氏,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本病30例,腹痛剧烈者,加:玄胡、乌药,便秘日久者,重用:硝、黄,食欲不振者,加:北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结果服药1~2剂,15例在6~12小时内排便,14例在12~24小时内排便。大便一通,腹绞痛即消除,或:基本缓解。再配合西药短程间歇祛铅疗法,全部,治愈。

⑥结肠脾(肝)曲综合征、常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结肠充气,嗳气等症。周氏将“大承气汤”,加:木香、青皮、郁金、白芍、陈皮等,为基本方,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腹胀剧者,加:莱菔子,腹痛剧者,加:元胡、川楝子,右上腹胀痛者,加:柴胡,无便秘者去:芒硝,减轻大黄用量。治疗:本病13例,结果获痊愈。

⑦梗阻性黄疸术后内毒素血症、本病病死率较高,而内毒素血症是本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陈氏等用:“大承气汤”,加:茵陈、丹皮、栀子、银花、蒲公英、黄芩,组成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本病43例。于手术前5天服用:本方,结果梗阻性黄疸临床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复方“大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的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骨伤科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本征是由创伤诱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以:呼吸窘迫,发绀,便秘,鼓肠为主要表现,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刘氏等用:“大承气汤”,治疗:本病30例,存活26例,有效率为

8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大承气汤”的泻下通腑作用,促进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机能状态的恢复。改善肠道功能,可能促使肺脏损害的修复。

②脊椎损伤性气膨症、郭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番泻叶、枳壳、红花、桃仁,治疗:脊椎骨折后腹部胀满,上下气机不通者,获得满意疗效。

8)传染病、马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丹皮、赤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伴有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王氏,报道,有人曾,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86例,其中77例用:中药泻下逐瘀,方用:“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桃仁、生地、麦冬等,总有效率99.51%{281。

9)其他、“三承气汤”还可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如:子痫、产后发热;五官科疾病,如:乳蛾;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斑疹;,以及痄腮,痔疮等病证。只要符合“三承气汤”的适应证就可应用。

医案选录:

1、疔毒走黄。郑某,男,17岁。上口唇生一小疹,误认为粉刺而挤压。翌晨,红肿痛痒增剧,至午后而来诊。证见疮顶紫黯,无脓,上唇外翻,浮肿蔓及西侧颧颊,焮热拒按,高热41℃,气急,鼻翼煽动,口渴,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燥,尿短赤,便秘5日未下,脉滑数有力,辨为疗毒走黄,属阳明胃腑之燥实证,急宜:通里攻下。药用: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芒硝(冲)10克、麻黄9克、生石膏60克、银花40克、菊花12克、赤芍15克、(外用:金黄软膏局敷)。1剂。热降,便通,尿多,烦躁已安定,遂依原方去:芒硝,减大黄为3克,加:连翘15克(外,治:同前)。2剂,热降至37.213,肿痛大减,疮顶仅有少量脓液,气急鼻煽均平。宗原方去:麻黄,大黄。石膏减量为30克,加:生地,元参,各30克、继进2剂,外,治:仍,以:金黄软膏收功。按:本案疗毒走黄,热毒鸱张,且腑气不通,邪热更炽盛。故用:通下法,釜底抽薪,通下级上是也。方中,重用:大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以下而解腑实,上病下取是也。又少用:麻黄合大量生石膏,宣肺泄热。菊花、银翘解毒。生地、元参、赤芍凉血分之热,化险为夷。《中医研究)1994;7(3):31)。

2、脑梗塞,吴某,男,65岁1990年7月9日,初诊,平素嗜酒醴肥甘,形体丰腴,常有头昏5日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身热面赤,气粗痰鸣,口臭,右侧肢体瘫痪,大便5日未行,小便短赤,舌深绛,苔黄焦生芒刺,脉弦数,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颈软无抵抗,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23/15kPa,CT

示:左侧脑梗塞,西医诊断:脑梗塞,证屑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热结阳明,而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清窍被蒙,经脉阻滞为其本,阳明热结为其标,急则,治:其标,治,以:通腑泻热,涤痰开窍,活血通络,药用:大黄(后入)15克、芒硝(冲)12克、菖蒲15克、枳壳、制南星,各10克、瓜蒌、赤芍、桃仁,各12克、丹参20克、地龙12克、生甘草10克,另用:“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鼻饲灌入,药后泻下燥屎10余枚、神志转清,能说话,但謇涩不利,右侧肢体稍能活动,改用:乎肝化痰活血通络:天麻、菖蒲、远志,各10克、地龙、当归、怀牛膝,各15克、丹参20克、川芎、钩藤,各12克、并配合针灸,治疗:月余,已能独立行走,病告痊愈。《江西中医药)1995;(5):12)。

3、癫痫,患儿,男,6岁半,于1986年5月23日,初诊,宿有癫痫病史3年余,每于食香燥之品,大便秘结而诱发,曾辗转数医用:中西药,治疗,不能根,治:~3天前,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粘沫,口中发出如:羊叫声,气粗息高,面红目赤,口苦,大便秘结,5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证属燥屎内结,痰火相搏,上蒙清窍,治宜:峻下痰火,佐,以:熄风止痉,“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枳实10克、厚朴10克、竹茄10克,僵蚕6克、全蝎68,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药服1帖,解下如:羊屎状硬便6枚、原方不变,又进1帖,大便4次,质稀秽臭量多,挟有粘液,诸症消失,仿河车八味丸化裁,调理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天津中医)1989;(5):45)。

4、哮喘,王某,男,50岁1991年8月26、日入院,哮喘病史3年,初发病情较轻,每因寒温不调而突发胸闷气促,入:冬更甚,缓解后如:常人,这次因疲劳后淋雨受凉诱发,症见:喘促气短,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卧,胸脘痞闷,吸气困难,喉中有哮鸣音,动则喘促更甚,咳嗽有痰,痰多白稠,吐咯不尽,有时痰带血丝,口干欲饮,不思饮食,溲赤,大便5日一行,舌红,苔黄中心干黑,扪之无津,脉细数,此乃大肠实热,治宜:通腑泻热,方拟“小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20克、厚朴5克、杏仁、枳实,各10克、麦冬15克。水煎服1剂后,大便解出甚多,状如:羊粪,咳嗽减轻,上方大黄减为15克、再进3剂,药后大便通畅,日行2次,能平卧及下床活动,思食,黑苔已退,后,以:清润之品调理1周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哮喘多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降所致,而发于肺与大肠者,病变常互为因果,本例为肺热下移大肠,津液消灼,肺体不润,大肠失滋,上下不通之故:运用:“上壅者疏其下”之,治法,以:“小承气汤”轻下之,泻而平之,可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而去。《新中医)1993;(2):44)。

5、中毒性痢疾,唐某,男,5岁1991年3月15、日入院,患儿因发热、腹泻2天而入院,其母亲代诉患儿素体健康,于3月13日下午出现发热,烦躁,在当地医院作

“感冒”,治疗,次日发热仍不退,腹泻2次,精神萎靡而于3月15日来我院求医,查:

T、39~8℃,心率150次/毫升n,腹膨胀,拒按,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尿常规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21×10~/L,N、0~88,L、0~12,入院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中药给予:“白头翁汤”,加减,西药给予:静滴氯霉素、补液、降温,口服痢特灵等处理,病情未见好转,次日,患儿高烧不退,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间见呕吐,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有力,除继续用:氯霉素静滴外,并输氧、肌注洛贝林、物理降温、肛管排气及肌注新斯的明,虽经积极处理,但病情尚未能控制,经会诊决定,中药用:“大承气汤”,加减为主,以:急下存阴,釜底抽薪,停用:氯霉素,保留西药作适当对症处理,中药用:大黄(后下)、厚朴、枳实、莱菔子、车前子(包煎),各5克、白头翁、赤芍、淮山药,各10克、黄连2克、玄明粉(冲服)1真,将药浓煎,纱布过滤取汁150毫升,分次鼻饲,用药1剂后,即排出灰褐色大便1次,患儿腹胀明显减轻,腹部可闻及较活跃的肠鸣音,气促改善,精神转佳。

次日原方去:大黄、玄明粉,加:广木香3克、焦三仙10克,每天1剂,连服2天,配合适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对症处理,患儿体温下降至37℃一37~5℃之间,腹胀消失,无呕吐、腹泻,呼吸平稳,四肢转温,病已转危为安,遂更用:健脾益气养阴之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善后,共住院1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12(11):

508)。

6、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易某,女,36岁1990年6月10、日,以: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2天之主诉就诊,患者于6月8日始,突然出现发热,尿频、尿急,排尿时小便淋漓刺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头昏痛,腹胀痛,拒按,小便色如:洗肉水样,大便2天未解,舌苔黄腻,脉滑数,腹部X光平片提示:左输尿管下段见有一约0~3公分×0~3公分之密度增高影,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红细胞(+++),草酸钙结晶(+);血常规检查:WBC、13~5×10,/L,N、0~81,L、0~19入院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经西药静滴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止痛药,中药煎服八正散,加减等,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患者腹胀痛益甚,拒按,发热不退,大便数Ft未解,脉滑数,此为阳明腑实已成之证,遂改用:“小承气汤”,加减:大黄

(后下)、厚朴、黄柏、甘草梢,各10克、枳壳、滑石(包煎)、车前子(包煎)、丹参、冬葵子,各15克、金钱草30克、白茅根20克、田三七(另煎)5克。每日1剂,浓煎至600毫升,分2次服完,服药2剂后,大便通畅,发热始退,腹胀、腹痛明显减轻,小便通利,继用:原方,加:党参、麦芽,各15克、连服10剂,体温复常,腹痛止,二便调,复查腹部X光平片与6月13日片比较提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影已消失,尿常规:白细胞(+);血常规:WBC、10~5、X、10,/L,N、0~72,L、0~28,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西药复方新诺明、碳酸氢钠,各每次2片、每日2次,以:善后,共住院2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

1991;12(n):509)。

7、破伤风,张某,男,25岁,农民,都昌县人1988年3月21、日,初诊,患者旬日前因砍柴左食指被刀所伤,当时自用:泥土按压伤口止血10余日后,忽感头痛,恶寒发热,次日牙关紧急,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苦笑面容,四肢抽搐,发热而不恶寒,即入:县人民医院,治疗:经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冬眠灵,以及对症处理多日,患者仍高热不退(39℃,以上),神志昏蒙,时有谵语,汗出湿衣,项背强急,稍,加:惊扰则抽搐不已,甚则角弓反张,大便八九日未下,腹胀板硬如:鼓,小便1日未通,病情极为危笃,西医欲行灌肠、导尿,又恐惊扰病者使病情,加剧,遂邀余会诊,余细察病人,一派里实热证,再察舌按脉,见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即处,以:“大承气汤”加味,:大黄(后下)25克、芒硝(冲)10克、厚朴、枳实,各15克、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防风,各9克,煎汤鼻饲,药后数小时,泻下臭粪如:败卵数次,上症减轻,再,以:原方2剂,煎汤频频灌服,泻下甚多,诸症大减,小便也通,神志转清,后经中西医结合调,治:半月而愈,按:

本例患者,素体壮实,由于创伤止血不当,遂致风毒入:侵,初犯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故:见头痛恶寒发热,牙关紧闭,肌肉痉挛;风毒化热化燥,内传胃腑,与糟粕相结,影响腑气的通降,而成里热实证,故:见上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日:“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下证俱在,故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配,以:祛风化痰止痉之品而取速效。《陕西中医》。

1996;17(1):37)。

8、不全性肠梗阻,毛某某,女,37岁,工人,患者1993年3月21、日在市某医院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脐下反复腹痛,4月2日下午1时许,脐下刺痛拒按,呈阵发性,加剧,即复诊于市某医院,该院主张再行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来我院急诊,于当晚11时20分,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住院,症见:脐下刺痛,呈阵发性,加剧,痛甚则抱腹辗转,头冒珠汗,腹中雷鸣,时见包块,此起彼伏10小时内呕吐2次胃内容物,嗳气呃逆,偶有矢气,大便未行,舌质红边见瘀点,苔黄燥,脉沉弦,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软,无固定压痛点,肝脾未扪及,脐下可见一长约6公分

的手术刀疤,肠鸣音亢进,偶可闻及水过音,腹部B超:可见游离气体,提示为不全性肠梗阻,分析此病人,乃手术之后,血瘀气滞,瘀久化热,热即与肠中燥屎相结,阻滞气机,失于通降,形成里实热病证,拟通里泻下法,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克

(后下),芒硝5克(兑入),厚朴15克、枳实10克、生甘草3克、红藤15克、忍冬藤15克、1剂,中药保留灌肠方: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5克(兑入),厚朴30克、炒枳实15克、莱菔子30克、广木香15克,外敷方:芒硝120克(上凡热水袋,外敷痛处)用药40分钟后,患者矢气增多,开始泻下稀便多次,次日凌晨腹痛已止,诸症悉除,再用:中药保留灌肠方2剂,以:巩固疗效,继,以:健脾、和胃,理气行滞方调理5剂收功,痊愈出院。

按:患者病起于手术之后,血脉瘀阻可知,临证所见脐下刺痛,舌边瘀点,均为瘀象。

腹痛拒按,苔黄燥为可下之明征,痞、满、燥、实悉具,故:选用:“大承气汤”,方中:生大黄泻热通便,活血化瘀,实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猛将,辅,以:通里泻下的芒硝,佐,以:破气行滞的厚朴、枳实,使之,以:红藤,忍冬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味虽简,但服后患者腑气即通,热瘀得清,痛随利减,诸症悉瘳,值得一提的是,本例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配合,治法,故:能相得益彰。《江西中医药)1995;26(6):9)。

9、铅中毒腹绞痛,戴某某,男,56岁,瑶田供销社干部1986年8月2,曰:晨初诊,因剧烈腹绞痛5小时,而由家人急送入院,患者近3天来腹部隐痛,顽固性便秘4天,昨半夜起持续剧烈腹绞痛,入院前曾在乡村医生处肌注阿托品等无效1年前曾有类似发病史,作尿铅测定后,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治疗:而愈,入院时病人身体蜷曲,辗转不安,双手捧腹,叫号不迭,面色苍白,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齿龈边缘有铅线,口内可闻及金属味,T

36、8℃,BP、20~0/12~7kPa,RBC~3~8×10”/L,WBC~6~8×10~/L,Hb、9~5克%当天尿送检报告尿铅0~13毫克/L入院诊断:慢性铅中毒(中度),拟方:大黄30克、芒硝20克、厚朴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牵牛子8克、火麻仁10克、立即煎服,6小时后排便1次,绞痛明显缓解,8小时后再便1次,腹痛基本消失,生活自理,以后连续两天,每日服“大承气汤”加味,1剂,日排便2~3次不等,便通后来再出现腹痛,同时行西药祛铅,治疗,第4天出院,改行门诊间歇祛铅,治疗:而痊愈,按:本证为铅毒积蓄日久,其病机不外热毒蕴积中焦,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铅毒乃病之本,绞痛、腹胀乃病之标,治疗:重在通腑泄热,疏畅气机,排除肠胃积滞,以:通为用。“大承气汤”具有行气导滞,通导大便,峻下热结之功用,铅中毒患者,腹绞痛发作前,往往均有程度不同的便秘,痞满燥实之症皆具备,非用:“大承气汤”峻下而难收功。

《江西中医药)1993;24(1):17)。

10、癃闭,云:某,女,26岁1992年12月12日,初诊,大便不通4天,尿闭1天,两天前欲大便,数登圊而不通,以致肛门、会阴坠胀渐及下腹,次日小便也难排出,下腹胀痛难忍,就诊前一天下午,到当地卫生院服泻药并导尿,但,以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大便仍未解,故:来门诊求,治: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腹部微胀气,膀胱区轻度充盈,证属肠道积滞气结,下焦湿热,治宜:破气结,泻热,坚阴化气,方用:“小承气汤”合滋胃通关丸,加味,药用: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连6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桂枝6克、桔梗6克。1剂,即煎服,嘱药后4小时若二便不通,请去:急诊室复诊,翌晨患者又至,述药后二便已通,诸症消失,一如:常人,随仿“麻子仁丸”方,加减3剂,隔日服用:1剂,乃归,按:本例之癃闭,续发于大便不通之后,若大便通,小便之闭当自然缓解,而大便不通仅4日,恐尚未形成燥屎的程度,虽有燥结,其势尚轻,为慎重起见,应先用:小承气作一次试探,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下腹胀满疼痛,属肠道气滞结热,下焦湿热蕴结,所以:选用:“小承气汤”,以:大黄泻实热,以:厚朴、枳实通气滞,知母、黄柏、黄连清利膀胱湿热,膀胱赖气化,以:运行,故用:桂枝化气利水,桔梗宣肺气,使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上焦开,则下焦之水出焉。《中医函授通讯)1994;(1):27)。

[按语]:“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方剂,在《伤寒论》中除了,治疗:阳明腑实证外,还,治疗:太阳病的兼变证,热结旁流证,急下证等。“大承气汤证”,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痛,不大便,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邪结聚。若证情较轻,或:不典型者,可选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等里热炽盛证为辨证要点,对于燥热偏胜而肠胃结聚不盛的腑实证可选用:“调胃承气汤”。急下证不必便硬而后下之,吴又可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主张“有是证则投是药”。可知“三承气汤”,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只要是腑热炽盛就可用:承气汤急下存阴。临证当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区别应用:三方。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三承气汤”,不但用于:外感热病,还用于:内伤杂病,更用于:危重病证,且疗效显著。但承气汤毕竟是攻下之剂,易于伤正,临床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临床应用:“三承气汤”还当注意煎服法。“大承气汤”当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煎大

。黄,以:避免枳朴残渣吸收其汁。大黄若用于:通便可用:生大黄,煎煮时间不宜:太长;若用于:清热可用:制大黄。芒硝最后纳入,也可冲服。“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大黄不宜:与芒硝长时间同煎,有研究证明,若久煎芒硝能将大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沉淀。还当注意服药的灵活性,“调胃承气汤”有“顿服”与“少少温服”两种服法;“小承气汤”有“少少与之”的服法;大“小承气汤”均有得下余勿服的要求。临证应用:“三承气汤”还当随证,加减使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承气汤类方可参考应用。

[现代研究]:

70年代起有关“大承气汤”的研究屡有报道,认为“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道的推进机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菌、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血循环、促进腹腔内血液吸收,以及预防术后腹腔内粘连等作用。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进展。

(1)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杨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影响,提出直接增加:肠道平滑肌的电兴奋性是“大承气汤”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一种细胞水乎的机理。L29)康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得出肠梗阻的发生与发展和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有关,“大承气汤”抑制梗阻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增加,可能是该方剂,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离子机制之一。同时还发现“大承气汤”对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呈双向调节作用。林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肠粘膜组胺水平的影Ⅱ向、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大承气汤”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2)对脏器血流变化的影响、张氏等应用:生物微球技术测量腹膜炎时兔腹腔主要脏器的血流变化及“大承气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不仅有增加:胃肠血流的作用,而且对腹膜炎时大部分腹腔脏器都有增加:其血流的效果。其意义在于可增加:肠壁,或:腹腔脏器的血氧供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吸收,炎症的消失,这是攻下法,治疗:腹膜炎的机理之一。此外还可使肠蠕动增加,改变炎症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肠道细菌状态,促进腐败物分解排出,预防肠源性感染。

(3)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向、“大承气汤”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而防止联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合质中所含的透明质酸解聚,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降低炎症病灶的扩散的机理已经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管活性肠肽(VIP)是所有胃肠功能的抑制因子。尤氏等通过观察肠梗阻家兔血管活性肠肽改变及“大承气汤”对其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L3x表明此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林氏在观察“大承气汤”对家兔实验性肠梗阻血浆NA

水平的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吸收,改善微循环,增加:腹腔脏器及肠壁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肠梗阻时的缺血、缺氧的功效。

(4)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田氏等对大鼠经口服大剂量次碳酸铋,使大便秘结,直肠扩张(肠梗阻模型)后,再用:“大承气汤”攻下。结果表明通过泻下能增强肺的肃降功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力。薛氏制作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家兔模型,观察“大承气汤”对肺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表明“大承气汤”对模型有提高Pa02和改善肺组织病变的,治疗:作用。同时认为能增强脏器血流,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肺组织病变、提高肺的通换气功能,升高

Pa02有积极意义。

(5)菌毒并治作用:机理的研究、多年来“大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胆系感染、急性肠梗阻、急性肺炎和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已显示出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排除和拮抗内毒素,以及防,治:内毒素血症、保护肝肾功能的功效。近年的研究又有进展,“大承气汤”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得到肯定,田氏等报道当“大承气汤”稀释至256倍:时,对鲎试剂一一内毒素的凝胶反应仍呈阻断效应。陈氏等通过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认为该方确实具有预防与,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解氏等总结国内近期文章,将“大承气汤”预防和,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理归纳如下:①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通过攻下作用: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缩小了肠道内毒素池。同时大黄等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②调动体内因素、促进内毒素灭活: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等;③对血流中的内毒素产生直接拮抗作用;④对脏器的保护作用:通过对腹腔脏器血流的增加: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达到保护脏器的作用。秦氏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免测定方法观察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前列腺E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并通过研究认为“大承气汤”对其异常指标早期得到改善,肿瘤坏死因子的检出率和含量明显下降,血浆前列腺素E:明显降低,说明“大承气汤”确实对于内毒素介导的免疫细胞因子有作用。

75、“大承气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黄(酒洗)12克、炙厚朴15克、枳实9克、芒硝9克。上4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厚朴、枳实,取1000毫升,去滓;下大黄,以:泻热结;最后人芒硝,以:软坚化燥。从而达到荡涤肠胃,推陈出新之目的。因大黄煎煮过久,会减少泻下之功。

“凡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缓,张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犬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柯韵伯]:

大黄酒洗者,味苦寒,性本泄降,善于下行,专泻肠胃之热、积满、瘀血复阴邪。“若使病在上脘。误用:人黄。反致热结不消,危害不浅”。本方证为阳明腑实,以:痞、满、燥、实坚为主证,邪热上扰,气滞不畅,则致痞满;邪热在下,耗伤津液,则致燥实。大黄浸,既走上也能行下,配伍枳实、厚朴,驱上焦邪热于下,又宽中行气,消痞散满。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主证〉:潮热,汗出,不恶寒,大便硬而难,腹胀满硬,腹痛,或:绕脐痛、拒按,舌苔干黄,或:焦燥起刺,脉沉迟,或:迟而滑,或:沉实有力。〈副证〉:常伴有精神症状,如:烦躁,心中懊侬,谵语,独语如:见鬼状,重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或:伴汗出,如:汗出不止,手足谶然汗出,或:身微热,或:烦热,或:热结旁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腹满而喘、眩冒。

[临证加减]:

1、“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阳明热结的可下症状如下:①热型:单恶热,不恶寒,日晡热盛,或:大热,或:潮热。②面目:面赤目赤,齿垢,唇焦红。③口渴:口燥舌干,喜冷饮,大渴。④

胸腹:胸痞,腹胀痛满坚,拒按,或:腹部灼热。⑤神志:神昏,或:不清,烦躁。⑥语声:谵语,语声重浊,呼吸俱粗。⑦肢体:

汗出,或:肢厥。⑧小便:黄赤,或:涩少。⑨大便:大便不通,或:纯利清水,泻利不爽,大便热臭,肛门热痛。⑩脉象:滑数,沉数有力,沉伏。⑩舌象:舌上白苔,干硬如:砂皮,或:焦黄色如:沉香,甚至起芒刺,或:干燥如:黄土之黄,或:苔中有裂纹,舌质干涩苍老,或:老黄,或:灰黄而干,或:色黑焦裂。[江苏中医,1963,f1,32]。

2、“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肠梗阻:将张仲景“大承气汤”(原方)。

改成“冲剂”(一般医院均可做到),用于治疗:急腹症,特别是,各种急性肠梗阻,各种腹部手术后的通便调气,疗效显著,确有药到病除之功。、’

(1)配制方法:①药用:生大黄1200克、芒硝750克、枳实、厚朴,各900克。②将大黄研粗粉,用:60%乙醇按渗漉法,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3000毫升,继续,加:乙醇浸漉,使有效成分提完,即得60%乙醇的渗漉液,备用。③将枳实、厚朴,加水煎熬2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5小时,合并二次药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

3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大黄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再改用:水浴浓缩至稠膏状。④将芒硝研碎,过80目筛,备用。⑤将芒硝粉和适量的白糊精、白糖粉与上述浓缩液搅拌混匀,过10目筛网制成湿颗粒,干燥,整粒,分装100袋即得。

(2)功用:主治:峻下热结。适用于:急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症见:便秘,苔黄,脉实及某些热性病见阳明腑实之证,皆可酌用。用法:每次一袋,术后通便用量减半,开水冲服。灌肠每次1~2袋。[中药通报,1984,f3,:Zf]:

3、“大承气汤”,治疗: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人院后行胃肠减压、补液、纠正酸碱失衡;豆油,或:“大承气汤”每次50~100毫升

服;阿托品0.5毫克肌注: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天枢等穴;并用:温水,或:1、2、3液灌肠;系统攻下3次无效行手术。

术后8小时开始从胃管注入,加减复方“大承气汤”液。药用:川厚朴、枳实、桃仁、赤芍、白芍、炒莱菔子、大腹皮、生大黄、芒硝。

适用于:肠腑热结证。因寒所致者,加:焦白术、木香;梗阻因结核,加:全蝎、马鞭草;体弱轻者去:芒硝,加:番泻叶。每次60毫升,6小时1次,药液温度40~45。C,灌药后胃管钳闭1小时。每日排便1~3次为宜,>4次/日可减少药量(P<0.01)。L新中医,1990,傅),一26]。

4、“大承气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用:“大承气汤”,加:驱蛔灵(先后服药),收到较好效果。[新医药学杂志,1978,1,28]。

5、“大承气汤”,加:硫酸钡,治疗:肠梗阻及反射性肠胀气:用:“大承气汤”,加入:硫酸钡,配制成钡剂“大承气汤”,收到一定效果。并认为棚疗的同时,能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助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

粟。[中华医学杂志,1978,(58):120]。

6、“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的禁忌证:有下列情况即应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暨本方,治疗:禁忌证:①腹痛发作急骤、剧烈,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绞痛;②呕吐出现早且频繁;③早期出现全身性变化,如:脉率增加,体温上升,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早期即有休克倾向;④腹膜炎刺激征,或:有固定局限的压痛和反跳痛;⑤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可能触及孤立胀大的肠绊;⑥呕吐物为血陆,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吉林中医药,1990:c3;45]。

7、“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胃石症:药用:川军、芒硝、枳实、厚朴。呕吐重,加:半夏,腹痛明显者,加:白芍、元胡。每日J1~4,苏打3次,每次0.5克。[河北新医药,1978,cs,]:

8、“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乙脑:乙型脑炎神昏抽搐,乃热极生风所致。临床观察用:“大承气汤”等通腑泄热之后,体温常可随泻而迅速下降,神清痉止,从而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阎氏等,报道,用:本方,加:玄参、麦冬而制成乙脑合剂急下存阴等,治疗:乙型脑炎,患儿一般服药7一工。小时可见大便,每日3~4次。[中医杂志,1980,(10):772]。

9、“大承气汤”合西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药用:厚朴、枳实,各20克、先煮沸15分钟,加大黄15克、煮5分钟;再,加:芒硝9克、完全溶解后,取滤液150~200毫升。每次50毫升,口服,或:鼻饲,2小时内服完,用:7~15日。并抗休克、抗感染;不用:抗凝血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洋地黄类及α一受体阻滞剂。

10、“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溃疡病穿孔;先,以:胃肠减压。用:复方:

“大承气汤”,基本方,为: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桃仁、赤芍、莱菔子。腹腔感染严重,加:银花、连翘;瘀血重,加:红花、川芎;合并溃疡出血,加:田三七、白芨;脾气虚,加:党参、黄芪。水煎,经胃管注入:。电针中脘及双足三里穴,留针,每次30分钟,2小时1次。用:双柏散(黄柏、侧柏叶等)水蜜调敷上腹部,每日2次用:“大承气汤”,或:通腑泻热合剂(大黄、龙胆草、栀子、芒硝、莱菔子、忍冬藤、虎杖、地胆头)250毫升,保留(10~15分钟)灌肠,每日2次。配合对症支持疗法。

11、“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伤寒(湿温):用:生大黄(后下)、黄芩,各5~10克、厚朴、黄连,各10克、枳实10~15克、芒硝3~6克、茯苓30克、金银花15~25克。斑疹、黑便,加:丹皮、生地、赤芍、茜草根、紫草等;口渴,加:生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等;阴虚津涸,加:玄参、麦冬、生地;脘闷嗳气,加:白蔻仁、木香;正虚,加:当归、黄芪。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西药补液支持,治疗。[甘肃中医,1997,(6):253

。、12。“大承气汤”,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本方含酒大黄、厚朴,各10克、枳实、木通、芒硝,各6克、丹参20克、红花、丹皮、当归,各12克、菖蒲4克。顽固性头痛且痛有定处,加水蛭、虻虫;失眠,加:黄连、远志,或:柏子仁、何首乌;眩晕合“苓桂术甘汤”;肢体功能活动障碍,加:穿山甲、土鳖虫、地龙、络石藤。每日1剂,水煎服,或:鼻饲,10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行脑外科常规抢救。

[河南中医,1995,(5):309]。

13、“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产后腹痛:用:通里攻下,治疗:产后腹痛。认为产后腹痛多为饮食不节,而导致肠道闭塞。用:通里攻下之承气汤类,药用:“大承气汤”,加:槟榔、蒲公英,随证,加减。[新中医,1991,(2):34]。

14、本方,加:甘草,治:伤寒、杂病邪热内盛,积滞不去。症见:腹满实痛,烦渴,便秘者,或:惊癫狂乱,或:湿热下痢,以及目疼、口疮、喉瘅、疮疡等证,名:三二承气汤。

15、本方,加:桃仁、赤芍、莱菔子,枳实易枳壳,治:一般性肠梗阻,胀气较重者,名:复方“大承气汤”。1

16、本方,去:大黄、枳实,加:木香、乌药、莱菔子、桃仁、赤芍、番泻叶,治:轻型粘连性肠梗阻,或:部分肠梗阻,名:肠粘连缓解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17、本方,加:甘草、当归、人参、桔梗、生姜、红枣,治:里热实证而见气血虚弱者。症见:自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谵语,口苦干燥,口渴,身热,体倦少气,或:便秘,腹胀满硬痛,甚则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名:“黄龙汤”。

[伤寒六书]:

18、本方,加:柴胡、黄芩、甘草,再,加:铁锈水三匙,治:潮热自汗发渴,谵语,狂妄,斑黄,腹满便实之阳明腑实证,名:六一顺气汤。[医方集解]:

19、本方减厚朴合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实),用于:肺与大肠并治,名:“陷胸承气汤”。[通俗伤寒址)。

20、本方,去:枳实,加:丹皮、栀子、赤芍、木香、元胡,治:重症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名:清胰二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大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痞满燥实证,如:208、209、212、220条等;2)、治疗:急下证,如:252、253、254、320、321、322条等。

“小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痞满为主,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如:213、214、250条等;2)、治疗:下利伴谵语之热结旁流证,如:374条。

“调胃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燥实为主的证候,如:207、208、248条等;2)、治疗:胃热扰心证,如:29、105条等。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用于治疗:痉病、宿食,以及妇人产后兼阳明腑实证等。“小承气汤”用于治疗:热结旁流证。

(2)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应用:

1)刘完素将三方合为一方,名:三一承气汤,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所主诸证。

2)李中梓(医宗必读):“大承气汤”,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者。用:“小承气汤”,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专泻上焦之痞热”。

3)吴瑭(温病条辨):三方分别,治疗:阳明温病的不同证型,并在三方基础上增订了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扩大了承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承气汤类广泛用于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证,只要合并阳明腑实证,或:表现为里实热证的就可应用。如:阳氏,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周氏,用:“大承气汤”,加:连翘、桑白皮、杏仁、桔梗、贝母等,治疗:小儿肺炎30例疗效明显。

2)消化系统

①肠梗阻、程氏将“大承气汤”,加:莱菔子、赤芍,配合西医胃肠减压与对症,治疗,通过胃管给药,治疗:老年性肠梗阻196例,取得症状缓解,胀痛消失的满意疗效。

②急性胰腺炎、韩氏将“大承气汤”,加:黄芩、黄柏、柴胡为基础方,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48例,获痊愈。

③急性胆囊炎、曾氏,以:“大承气汤”,加:蒲公英、金钱草、三七,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每日、2剂,一般经1~2天,治疗,症状及体征即缓解,总有效率为

97%。

④胆道蛔虫证、朱氏对胆道蛔虫症患者,令其先饮米醋0.5~0.7毫升/公斤体重,再服“大承气汤”煎液100毫升,名:苦酒承气汤,治疗:本病患者20例,除1例并发胆结石梗阻,转手术外,其余均获痊愈。

⑤阑尾炎、梁氏将“小承气汤”,加:败酱草、红藤、丹参、桃仁、虎杖、白花蛇舌草等,同时服用:灭滴灵,治疗:阑尾炎150例,痊愈147例,占98%,好转2例,转手术,治疗:一例。与青霉素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⑥胃石症、王氏将“小承气汤”,加:鸡内金、郁金、莱菔子、代赭石、陈皮、甘草,为基本方,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5克、用:米醋20毫升及开水冲服,治疗:胃石症35例,痊愈23例,有效u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⑦上消化道出血、彭氏将“大承气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辨证属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肝火犯胃,络伤血溢者,取得满意疗效。

⑧d~Jt,肠套迭、孙氏,用:30~40%浓度的“大承气汤”200~400毫升,加入:5%一10%浓度的钡剂,加:温开水适量灌肠,治疗:小儿肠套迭,疗效明显而安全。

此外承气汤类方剂还可应用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疾病。

3)内分泌系统、“三承气汤”用于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等病证。薛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生何首乌、龙胆草、黄精等,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代谢紊乱者6例,获痊愈。证明“大承气汤”对防止皮质醇增多症,因糖代谢紊乱,合并糖尿病昏迷等有积极意义。

4)精神神经系统、郭氏将“大承气汤”合“逍遥散”化裁,治疗:癫狂66例,疗效明显,大多数患者服8剂就获效。王氏等用:“调胃承气汤”,加:枳壳、丹参、川芎、桃仁、赤芍、当归,名: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结果基本痊愈21例,占42%,有效

26例,占52%,无效3例,占6%。L13)邓氏,用:“大承气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1例经一般抢救,治疗:4天未见好转,经服用:“大承气汤”,加减,次日排便7次,后神清热退,言语自如。徐氏,用:“大承气汤”,加:蝉衣、灭滴灵灌肠,配合西医抗感染、中和外毒素、止痉、支持疗法等,治疗:破伤风351例,其中轻型、中型共249例,重型102例,结果轻、中型全部,治愈。重型患者死亡33例,占102例重型患者的32.35%,其经验为务必做到尽早腑通,保持每天解大便1~2次。

5)泌尿系统、“三承气汤”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李氏,报道将“大承气汤”,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穿山甲、王不留行、车前草、木通、泽泻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38例,结石直径在1公分,以:内者129例,1公分,以上者9例,结果,治愈13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97.2%。

6)外科

①术后粘连、黄氏将“大承气汤”,加:金银花、赤芍、桃仁、莱菔子,治疗,各种腹部手术后因粘连造成的肠梗阻14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例。1~17)赵氏,用:“大承气汤”配合综合疗法预防反复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者47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对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肠梗阻的复发,具有明显作用。

②术后感染、叶氏,用:“大承气汤”,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玄参等煎汁,于患者术前3天起,每天下午服头煎,至术前晚上再用:二煎作一次性灌肠,观察25例肠道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者仅2例,证明“大承气汤”具有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

③术后肠功能紊乱、何氏,用:“小承气汤”,为基本方,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8例,其中血瘀型,加大血藤、乌药、木香、川楝;气滞寒痛型,加:木香、青皮、肉桂、乌药、小茴香、干姜;气结型,加:木香、陈皮、青皮、砂仁、香附。每天服2剂,每3~4小时1次。结果10小时内排气者24例占50%,10~24小时排气者20例占41.67%,24~48

小时排气者4例占8.33%。明显早于对照组。

④肠麻痹、杨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肠麻痹40例,病人除原有临床表现外,均存在持续性腹痛,X线透视见全腹高度胀气,部分患者有溢出状呕吐。经“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后,获满意疗效。

⑤铅中毒腹绞痛、慢性铅中毒腹绞痛是临床急性痛证之一,徐氏,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本病30例,腹痛剧烈者,加:玄胡、乌药,便秘日久者,重用:硝、黄,食欲不振者,加:北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结果服药1~2剂,15例在6~12小时内排便,14例在12~24小时内排便。大便一通,腹绞痛即消除,或:基本缓解。再配合西药短程间歇祛铅疗法,全部,治愈。

⑥结肠脾(肝)曲综合征、常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结肠充气,嗳气等症。周氏将“大承气汤”,加:木香、青皮、郁金、白芍、陈皮等,为基本方,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腹胀剧者,加:莱菔子,腹痛剧者,加:元胡、川楝子,右上腹胀痛者,加:柴胡,无便秘者去:芒硝,减轻大黄用量。治疗:本病13例,结果获痊愈。

⑦梗阻性黄疸术后内毒素血症、本病病死率较高,而内毒素血症是本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陈氏等用:“大承气汤”,加:茵陈、丹皮、栀子、银花、蒲公英、黄芩,组成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本病43例。于手术前5天服用:本方,结果梗阻性黄疸临床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复方“大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的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骨伤科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本征是由创伤诱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以:呼吸窘迫,发绀,便秘,鼓肠为主要表现,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刘氏等用:“大承气汤”,治疗:本病30例,存活26例,有效率为

8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大承气汤”的泻下通腑作用,促进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机能状态的恢复。改善肠道功能,可能促使肺脏损害的修复。

②脊椎损伤性气膨症、郭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番泻叶、枳壳、红花、桃仁,治疗:脊椎骨折后腹部胀满,上下气机不通者,获得满意疗效。

8)传染病、马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丹皮、赤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伴有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王氏,报道,有人曾,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86例,其中77例用:中药泻下逐瘀,方用:“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桃仁、生地、麦冬等,总有效率99.51%{281。

9)其他、“三承气汤”还可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如:子痫、产后发热;五官科疾病,如:乳蛾;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斑疹;,以及痄腮,痔疮等病证。只要符合“三承气汤”的适应证就可应用。

医案选录:

1、疔毒走黄。郑某,男,17岁。上口唇生一小疹,误认为粉刺而挤压。翌晨,红肿痛痒增剧,至午后而来诊。证见疮顶紫黯,无脓,上唇外翻,浮肿蔓及西侧颧颊,焮热拒按,高热41℃,气急,鼻翼煽动,口渴,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燥,尿短赤,便秘5日未下,脉滑数有力,辨为疗毒走黄,属阳明胃腑之燥实证,急宜:通里攻下。药用: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芒硝(冲)10克、麻黄9克、生石膏60克、银花40克、菊花12克、赤芍15克、(外用:金黄软膏局敷)。1剂。热降,便通,尿多,烦躁已安定,遂依原方去:芒硝,减大黄为3克,加:连翘15克(外,治:同前)。2剂,热降至37.213,肿痛大减,疮顶仅有少量脓液,气急鼻煽均平。宗原方去:麻黄,大黄。石膏减量为30克,加:生地,元参,各30克、继进2剂,外,治:仍,以:金黄软膏收功。按:本案疗毒走黄,热毒鸱张,且腑气不通,邪热更炽盛。故用:通下法,釜底抽薪,通下级上是也。方中,重用:大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以下而解腑实,上病下取是也。又少用:麻黄合大量生石膏,宣肺泄热。菊花、银翘解毒。生地、元参、赤芍凉血分之热,化险为夷。《中医研究)1994;7(3):31)。

2、脑梗塞,吴某,男,65岁1990年7月9日,初诊,平素嗜酒醴肥甘,形体丰腴,常有头昏5日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身热面赤,气粗痰鸣,口臭,右侧肢体瘫痪,大便5日未行,小便短赤,舌深绛,苔黄焦生芒刺,脉弦数,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颈软无抵抗,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23/15kPa,CT

示:左侧脑梗塞,西医诊断:脑梗塞,证屑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热结阳明,而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清窍被蒙,经脉阻滞为其本,阳明热结为其标,急则,治:其标,治,以:通腑泻热,涤痰开窍,活血通络,药用:大黄(后入)15克、芒硝(冲)12克、菖蒲15克、枳壳、制南星,各10克、瓜蒌、赤芍、桃仁,各12克、丹参20克、地龙12克、生甘草10克,另用:“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鼻饲灌入,药后泻下燥屎10余枚、神志转清,能说话,但謇涩不利,右侧肢体稍能活动,改用:乎肝化痰活血通络:天麻、菖蒲、远志,各10克、地龙、当归、怀牛膝,各15克、丹参20克、川芎、钩藤,各12克、并配合针灸,治疗:月余,已能独立行走,病告痊愈。《江西中医药)1995;(5):12)。

3、癫痫,患儿,男,6岁半,于1986年5月23日,初诊,宿有癫痫病史3年余,每于食香燥之品,大便秘结而诱发,曾辗转数医用:中西药,治疗,不能根,治:~3天前,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粘沫,口中发出如:羊叫声,气粗息高,面红目赤,口苦,大便秘结,5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证属燥屎内结,痰火相搏,上蒙清窍,治宜:峻下痰火,佐,以:熄风止痉,“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枳实10克、厚朴10克、竹茄10克,僵蚕6克、全蝎68,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药服1帖,解下如:羊屎状硬便6枚、原方不变,又进1帖,大便4次,质稀秽臭量多,挟有粘液,诸症消失,仿河车八味丸化裁,调理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天津中医)1989;(5):45)。

4、哮喘,王某,男,50岁1991年8月26、日入院,哮喘病史3年,初发病情较轻,每因寒温不调而突发胸闷气促,入:冬更甚,缓解后如:常人,这次因疲劳后淋雨受凉诱发,症见:喘促气短,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卧,胸脘痞闷,吸气困难,喉中有哮鸣音,动则喘促更甚,咳嗽有痰,痰多白稠,吐咯不尽,有时痰带血丝,口干欲饮,不思饮食,溲赤,大便5日一行,舌红,苔黄中心干黑,扪之无津,脉细数,此乃大肠实热,治宜:通腑泻热,方拟“小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20克、厚朴5克、杏仁、枳实,各10克、麦冬15克。水煎服1剂后,大便解出甚多,状如:羊粪,咳嗽减轻,上方大黄减为15克、再进3剂,药后大便通畅,日行2次,能平卧及下床活动,思食,黑苔已退,后,以:清润之品调理1周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哮喘多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降所致,而发于肺与大肠者,病变常互为因果,本例为肺热下移大肠,津液消灼,肺体不润,大肠失滋,上下不通之故:运用:“上壅者疏其下”之,治法,以:“小承气汤”轻下之,泻而平之,可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而去。《新中医)1993;(2):44)。

5、中毒性痢疾,唐某,男,5岁1991年3月15、日入院,患儿因发热、腹泻2天而入院,其母亲代诉患儿素体健康,于3月13日下午出现发热,烦躁,在当地医院作

“感冒”,治疗,次日发热仍不退,腹泻2次,精神萎靡而于3月15日来我院求医,查:

T、39~8℃,心率150次/毫升n,腹膨胀,拒按,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尿常规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21×10~/L,N、0~88,L、0~12,入院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中药给予:“白头翁汤”,加减,西药给予:静滴氯霉素、补液、降温,口服痢特灵等处理,病情未见好转,次日,患儿高烧不退,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间见呕吐,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有力,除继续用:氯霉素静滴外,并输氧、肌注洛贝林、物理降温、肛管排气及肌注新斯的明,虽经积极处理,但病情尚未能控制,经会诊决定,中药用:“大承气汤”,加减为主,以:急下存阴,釜底抽薪,停用:氯霉素,保留西药作适当对症处理,中药用:大黄(后下)、厚朴、枳实、莱菔子、车前子(包煎),各5克、白头翁、赤芍、淮山药,各10克、黄连2克、玄明粉(冲服)1真,将药浓煎,纱布过滤取汁150毫升,分次鼻饲,用药1剂后,即排出灰褐色大便1次,患儿腹胀明显减轻,腹部可闻及较活跃的肠鸣音,气促改善,精神转佳。

次日原方去:大黄、玄明粉,加:广木香3克、焦三仙10克,每天1剂,连服2天,配合适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对症处理,患儿体温下降至37℃一37~5℃之间,腹胀消失,无呕吐、腹泻,呼吸平稳,四肢转温,病已转危为安,遂更用:健脾益气养阴之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善后,共住院1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12(11):

508)。

6、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易某,女,36岁1990年6月10、日,以: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2天之主诉就诊,患者于6月8日始,突然出现发热,尿频、尿急,排尿时小便淋漓刺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头昏痛,腹胀痛,拒按,小便色如:洗肉水样,大便2天未解,舌苔黄腻,脉滑数,腹部X光平片提示:左输尿管下段见有一约0~3公分×0~3公分之密度增高影,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红细胞(+++),草酸钙结晶(+);血常规检查:WBC、13~5×10,/L,N、0~81,L、0~19入院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经西药静滴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止痛药,中药煎服八正散,加减等,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患者腹胀痛益甚,拒按,发热不退,大便数Ft未解,脉滑数,此为阳明腑实已成之证,遂改用:“小承气汤”,加减:大黄

(后下)、厚朴、黄柏、甘草梢,各10克、枳壳、滑石(包煎)、车前子(包煎)、丹参、冬葵子,各15克、金钱草30克、白茅根20克、田三七(另煎)5克。每日1剂,浓煎至600毫升,分2次服完,服药2剂后,大便通畅,发热始退,腹胀、腹痛明显减轻,小便通利,继用:原方,加:党参、麦芽,各15克、连服10剂,体温复常,腹痛止,二便调,复查腹部X光平片与6月13日片比较提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影已消失,尿常规:白细胞(+);血常规:WBC、10~5、X、10,/L,N、0~72,L、0~28,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西药复方新诺明、碳酸氢钠,各每次2片、每日2次,以:善后,共住院2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

1991;12(n):509)。

7、破伤风,张某,男,25岁,农民,都昌县人1988年3月21、日,初诊,患者旬日前因砍柴左食指被刀所伤,当时自用:泥土按压伤口止血10余日后,忽感头痛,恶寒发热,次日牙关紧急,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苦笑面容,四肢抽搐,发热而不恶寒,即入:县人民医院,治疗:经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冬眠灵,以及对症处理多日,患者仍高热不退(39℃,以上),神志昏蒙,时有谵语,汗出湿衣,项背强急,稍,加:惊扰则抽搐不已,甚则角弓反张,大便八九日未下,腹胀板硬如:鼓,小便1日未通,病情极为危笃,西医欲行灌肠、导尿,又恐惊扰病者使病情,加剧,遂邀余会诊,余细察病人,一派里实热证,再察舌按脉,见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即处,以:“大承气汤”加味,:大黄(后下)25克、芒硝(冲)10克、厚朴、枳实,各15克、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防风,各9克,煎汤鼻饲,药后数小时,泻下臭粪如:败卵数次,上症减轻,再,以:原方2剂,煎汤频频灌服,泻下甚多,诸症大减,小便也通,神志转清,后经中西医结合调,治:半月而愈,按:

本例患者,素体壮实,由于创伤止血不当,遂致风毒入:侵,初犯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故:见头痛恶寒发热,牙关紧闭,肌肉痉挛;风毒化热化燥,内传胃腑,与糟粕相结,影响腑气的通降,而成里热实证,故:见上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日:“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下证俱在,故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配,以:祛风化痰止痉之品而取速效。《陕西中医》。

1996;17(1):37)。

8、不全性肠梗阻,毛某某,女,37岁,工人,患者1993年3月21、日在市某医院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脐下反复腹痛,4月2日下午1时许,脐下刺痛拒按,呈阵发性,加剧,即复诊于市某医院,该院主张再行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来我院急诊,于当晚11时20分,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住院,症见:脐下刺痛,呈阵发性,加剧,痛甚则抱腹辗转,头冒珠汗,腹中雷鸣,时见包块,此起彼伏10小时内呕吐2次胃内容物,嗳气呃逆,偶有矢气,大便未行,舌质红边见瘀点,苔黄燥,脉沉弦,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软,无固定压痛点,肝脾未扪及,脐下可见一长约6公分

的手术刀疤,肠鸣音亢进,偶可闻及水过音,腹部B超:可见游离气体,提示为不全性肠梗阻,分析此病人,乃手术之后,血瘀气滞,瘀久化热,热即与肠中燥屎相结,阻滞气机,失于通降,形成里实热病证,拟通里泻下法,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克

(后下),芒硝5克(兑入),厚朴15克、枳实10克、生甘草3克、红藤15克、忍冬藤15克、1剂,中药保留灌肠方: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5克(兑入),厚朴30克、炒枳实15克、莱菔子30克、广木香15克,外敷方:芒硝120克(上凡热水袋,外敷痛处)用药40分钟后,患者矢气增多,开始泻下稀便多次,次日凌晨腹痛已止,诸症悉除,再用:中药保留灌肠方2剂,以:巩固疗效,继,以:健脾、和胃,理气行滞方调理5剂收功,痊愈出院。

按:患者病起于手术之后,血脉瘀阻可知,临证所见脐下刺痛,舌边瘀点,均为瘀象。

腹痛拒按,苔黄燥为可下之明征,痞、满、燥、实悉具,故:选用:“大承气汤”,方中:生大黄泻热通便,活血化瘀,实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猛将,辅,以:通里泻下的芒硝,佐,以:破气行滞的厚朴、枳实,使之,以:红藤,忍冬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味虽简,但服后患者腑气即通,热瘀得清,痛随利减,诸症悉瘳,值得一提的是,本例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配合,治法,故:能相得益彰。《江西中医药)1995;26(6):9)。

9、铅中毒腹绞痛,戴某某,男,56岁,瑶田供销社干部1986年8月2,曰:晨初诊,因剧烈腹绞痛5小时,而由家人急送入院,患者近3天来腹部隐痛,顽固性便秘4天,昨半夜起持续剧烈腹绞痛,入院前曾在乡村医生处肌注阿托品等无效1年前曾有类似发病史,作尿铅测定后,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治疗:而愈,入院时病人身体蜷曲,辗转不安,双手捧腹,叫号不迭,面色苍白,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齿龈边缘有铅线,口内可闻及金属味,T

36、8℃,BP、20~0/12~7kPa,RBC~3~8×10”/L,WBC~6~8×10~/L,Hb、9~5克%当天尿送检报告尿铅0~13毫克/L入院诊断:慢性铅中毒(中度),拟方:大黄30克、芒硝20克、厚朴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牵牛子8克、火麻仁10克、立即煎服,6小时后排便1次,绞痛明显缓解,8小时后再便1次,腹痛基本消失,生活自理,以后连续两天,每日服“大承气汤”加味,1剂,日排便2~3次不等,便通后来再出现腹痛,同时行西药祛铅,治疗,第4天出院,改行门诊间歇祛铅,治疗:而痊愈,按:本证为铅毒积蓄日久,其病机不外热毒蕴积中焦,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铅毒乃病之本,绞痛、腹胀乃病之标,治疗:重在通腑泄热,疏畅气机,排除肠胃积滞,以:通为用。“大承气汤”具有行气导滞,通导大便,峻下热结之功用,铅中毒患者,腹绞痛发作前,往往均有程度不同的便秘,痞满燥实之症皆具备,非用:“大承气汤”峻下而难收功。

《江西中医药)1993;24(1):17)。

10、癃闭,云:某,女,26岁1992年12月12日,初诊,大便不通4天,尿闭1天,两天前欲大便,数登圊而不通,以致肛门、会阴坠胀渐及下腹,次日小便也难排出,下腹胀痛难忍,就诊前一天下午,到当地卫生院服泻药并导尿,但,以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大便仍未解,故:来门诊求,治: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腹部微胀气,膀胱区轻度充盈,证属肠道积滞气结,下焦湿热,治宜:破气结,泻热,坚阴化气,方用:“小承气汤”合滋胃通关丸,加味,药用: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连6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桂枝6克、桔梗6克。1剂,即煎服,嘱药后4小时若二便不通,请去:急诊室复诊,翌晨患者又至,述药后二便已通,诸症消失,一如:常人,随仿“麻子仁丸”方,加减3剂,隔日服用:1剂,乃归,按:本例之癃闭,续发于大便不通之后,若大便通,小便之闭当自然缓解,而大便不通仅4日,恐尚未形成燥屎的程度,虽有燥结,其势尚轻,为慎重起见,应先用:小承气作一次试探,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下腹胀满疼痛,属肠道气滞结热,下焦湿热蕴结,所以:选用:“小承气汤”,以:大黄泻实热,以:厚朴、枳实通气滞,知母、黄柏、黄连清利膀胱湿热,膀胱赖气化,以:运行,故用:桂枝化气利水,桔梗宣肺气,使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上焦开,则下焦之水出焉。《中医函授通讯)1994;(1):27)。

[按语]:“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方剂,在《伤寒论》中除了,治疗:阳明腑实证外,还,治疗:太阳病的兼变证,热结旁流证,急下证等。“大承气汤证”,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痛,不大便,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邪结聚。若证情较轻,或:不典型者,可选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等里热炽盛证为辨证要点,对于燥热偏胜而肠胃结聚不盛的腑实证可选用:“调胃承气汤”。急下证不必便硬而后下之,吴又可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主张“有是证则投是药”。可知“三承气汤”,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只要是腑热炽盛就可用:承气汤急下存阴。临证当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区别应用:三方。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三承气汤”,不但用于:外感热病,还用于:内伤杂病,更用于:危重病证,且疗效显著。但承气汤毕竟是攻下之剂,易于伤正,临床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临床应用:“三承气汤”还当注意煎服法。“大承气汤”当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煎大

。黄,以:避免枳朴残渣吸收其汁。大黄若用于:通便可用:生大黄,煎煮时间不宜:太长;若用于:清热可用:制大黄。芒硝最后纳入,也可冲服。“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大黄不宜:与芒硝长时间同煎,有研究证明,若久煎芒硝能将大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沉淀。还当注意服药的灵活性,“调胃承气汤”有“顿服”与“少少温服”两种服法;“小承气汤”有“少少与之”的服法;大“小承气汤”均有得下余勿服的要求。临证应用:“三承气汤”还当随证,加减使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承气汤类方可参考应用。

[现代研究]:

70年代起有关“大承气汤”的研究屡有报道,认为“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道的推进机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菌、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血循环、促进腹腔内血液吸收,以及预防术后腹腔内粘连等作用。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进展。

(1)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杨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影响,提出直接增加:肠道平滑肌的电兴奋性是“大承气汤”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一种细胞水乎的机理。L29)康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得出肠梗阻的发生与发展和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有关,“大承气汤”抑制梗阻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增加,可能是该方剂,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离子机制之一。同时还发现“大承气汤”对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呈双向调节作用。林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肠粘膜组胺水平的影Ⅱ向、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大承气汤”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2)对脏器血流变化的影响、张氏等应用:生物微球技术测量腹膜炎时兔腹腔主要脏器的血流变化及“大承气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不仅有增加:胃肠血流的作用,而且对腹膜炎时大部分腹腔脏器都有增加:其血流的效果。其意义在于可增加:肠壁,或:腹腔脏器的血氧供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吸收,炎症的消失,这是攻下法,治疗:腹膜炎的机理之一。此外还可使肠蠕动增加,改变炎症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肠道细菌状态,促进腐败物分解排出,预防肠源性感染。

(3)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向、“大承气汤”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而防止联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合质中所含的透明质酸解聚,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降低炎症病灶的扩散的机理已经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管活性肠肽(VIP)是所有胃肠功能的抑制因子。尤氏等通过观察肠梗阻家兔血管活性肠肽改变及“大承气汤”对其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L3x表明此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林氏在观察“大承气汤”对家兔实验性肠梗阻血浆NA

水平的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吸收,改善微循环,增加:腹腔脏器及肠壁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肠梗阻时的缺血、缺氧的功效。

(4)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田氏等对大鼠经口服大剂量次碳酸铋,使大便秘结,直肠扩张(肠梗阻模型)后,再用:“大承气汤”攻下。结果表明通过泻下能增强肺的肃降功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力。薛氏制作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家兔模型,观察“大承气汤”对肺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表明“大承气汤”对模型有提高Pa02和改善肺组织病变的,治疗:作用。同时认为能增强脏器血流,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肺组织病变、提高肺的通换气功能,升高

Pa02有积极意义。

(5)菌毒并治作用:机理的研究、多年来“大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胆系感染、急性肠梗阻、急性肺炎和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已显示出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排除和拮抗内毒素,以及防,治:内毒素血症、保护肝肾功能的功效。近年的研究又有进展,“大承气汤”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得到肯定,田氏等报道当“大承气汤”稀释至256倍:时,对鲎试剂一一内毒素的凝胶反应仍呈阻断效应。陈氏等通过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认为该方确实具有预防与,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解氏等总结国内近期文章,将“大承气汤”预防和,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理归纳如下:①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通过攻下作用: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缩小了肠道内毒素池。同时大黄等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②调动体内因素、促进内毒素灭活: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等;③对血流中的内毒素产生直接拮抗作用;④对脏器的保护作用:通过对腹腔脏器血流的增加: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达到保护脏器的作用。秦氏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免测定方法观察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前列腺E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并通过研究认为“大承气汤”对其异常指标早期得到改善,肿瘤坏死因子的检出率和含量明显下降,血浆前列腺素E:明显降低,说明“大承气汤”确实对于内毒素介导的免疫细胞因子有作用。

76、“麻子仁丸”

(又名:脾约丸、麻仁滋脾丸)。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子仁60克、芍药15克、大黄30克、厚朴30克、杏仁30克、枳实15克。上6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5

,或:每重9克,每日1~2次,每次1丸。根据病情,酌减量,改用:汤剂。

[功效]:滋液润燥,泄热通幽。

[主治]:〈主证〉:大便秘结,小便多,脉细涩。〈副证〉:习惯性便秘,或:腹微满不痛,或:不更衣十日,无所苦。

[临证加减]:

1、痔疮便秘,如:痔疮便血,本方,加:荆芥炭、槐花炭、地榆炭,以:凉血止血;痔疮便秘,本方,加:当归、生地桃仁、赤芍等,以:养血和血。

2、燥热伤津甚者,本方,加:柏子仁、瓜蒌仁、生地、生首乌,以:滋阴通便。

3、热结甚,苔黄脉数者,重用:大黄,加:芒硝,以:泄热通便。

4、体虚弱者,宜:去:大黄,或:酌加:郁李仁、生首乌、番泻叶等,以:增加:润肠,或:润滑大肠而通幽。

5、加味“麻子仁丸”,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药用:“麻子仁丸”,加:川楝子、乌梅、陈皮、槟榔,枳壳易枳实,去:芍药、厚朴。治疗:蛔虫性肠梗阻。最多住院4天,最短住院12小时;最多服药3剂,最少1剂;一般服第一次煎药液后1~3小时腹痛即可缓解,服药6

~12小时可通便排虫;多数病例排出虫成团,最少30多条,最多

200多条,多数病例连续排虫3~4天,有排虫总数达400多条。

排虫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副作用。[医药卫生,1974,cs,]:

6、“麻子仁丸”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麻子仁丸”出自《伤寒论》,方中:厚朴、枳实、大黄泄痞除满,通便破结,芍药、蜂蜜润燥止痛,养血柔肝,妙在麻仁、杏仁相伍,能润大肠之燥,可降肺气之逆,共奏润燥通便、生津养血之功,实为泻而不峻,润而不腻之剂。临床上除常用:,以,治:大便燥结外,并可用于:咳喘、噎嗝诸症,现简介于后。

(1)大便难:若大便难乃脾阴不足,大便干燥所致,则为“麻子仁丸”证。临床常见面色晦黯,舌质红绛,舌苔黄燥,食纳减少,胸胁痞闷,郁郁微烦,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脉沉涩等症。

用:“麻子仁丸”,治疗:糖尿病、冠心病、不完全性肠梗阻引起的大便难,多能取效。麻子仁用:15~30克为宜,酌加:麦冬、玄参,以:清热养阴。

(2)噎嗝:若噎嗝乃浊阴不降,津液不能输布,大便艰涩所致,则为“麻子仁丸”证。临床常见形体消瘦,面色晦黯,肌肤枯燥。吞咽困难,胸膈痞闷,大便干,小便频数,或:黄赤,舌质红而少津,脉细数等症。以:“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贲门痉挛、慢性咽炎、幽门梗阻等病,改厚朴为君,用量在15~30克之间,酌加:旋覆花、代赭石。非占位性病变所致的噎嗝服后多能收效,对于占位性病变服后也能缓解症状。

(3)咳喘:若咳喘乃津液耗伤,肺失宣降,大肠失其濡润,虚热内停所致,则为“麻子仁丸”证。临床常见面色潮红,胸胁痞闷,食欲不振,咽干口燥,咳嗽痰少,大便不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或:腻,脉细数等症。以:“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之咳喘及老年支气管哮喘伴有大便不通之症者,多能取效。杏仁用量为10~15克、蜂蜜,以:30~60克为宜,酌加:麦冬、沙参、桔梗,以:养阴清热。

(4)阴虚郁热烦躁:若烦躁乃阴液耗伤,大便不通,邪郁化热所致,则为“麻子仁丸”证。临床常见面色潮红,心烦口苦,甚则烦躁不安,胸满厌食,大便不通,舌质红,苔黄少津,脉细数等症。以:“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老年更衣性精神病,宜,重用:火麻仁、蜂蜜、白芍;治疗:脑血栓形成后的大便不通,宜:改大黄为君,用量在9~15克。

据实践体会,运用:本方的辨证要点为肠燥便秘。临床中改丸为汤,其效更捷,大黄,以后下为宜,蜂蜜煎好后兑于药内混匀频服,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临床经验,实属宝贵。[浙江中医杂志,1985,(4):174]。

7、“麻子仁丸”,治疗:尿频伴大便硬:临床凡见尿频伴有大便硬,经常规方法,治疗:不效者,试用:“麻子仁丸”,治疗,每每获效,尿频缓解。[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tz,26]。

8、本方,去:芍药,枳壳易枳实,加:生熟地、黄芩、桃仁、甘草。治:体液枯燥,肠内燥热之习惯性便秘、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慢性肾炎等合并便秘者,名:润肠汤。[万病回春]:

9、本方,去:芍药、杏仁、厚朴,枳壳易枳实,加:槟榔、菟丝子、山药、防风、山茱萸、肉桂、车前子、木香、羌活、郁李仁。

,治:冷热壅结,津液耗损,大便秘结,名:“麻仁丸”。

10、本方,去:芍药、厚朴、杏仁,枳壳易枳实,加:人参为蜜丸。治:产后大便秘涩,名:“麻仁丸”。77、“蜜煎导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食蜜140毫升将蜜煎成饴糖状,做成长2寸,大如:指的条状栓剂,放人肛闪内,并保留一时,直至欲解大便。

[功效]:外润魄门,导大肠之气下行。

、[主治]:〈主证〉:大便硬结难下,近于肛门,时有便意而坠胀,又难于排解,小便自利。

副证,或:有发热,谵语,烦躁,汗出,或:腹微胀满。

[临证加减]:

1、“蜜煎导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用:新鲜蜂蜜,每日

100克、分三次服,10日后增至150~200克。取得较好疗效。

、2。“蜜煎导方”,加味治疗:咳嗽:,以:生姜30~50克、捣烂取汁为1

份,再取4份蜂蜜,混匀,置锅内隔水蒸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2天。凡风寒,或:虚寒咳嗽,咳稀白痰,或:少痰,咽喉作痒,或:咳嗽夜甚者,均可用之。

3、“蜜煎导方”,加味治疗:血拴性浅静脉炎:用:蜂蜜、大黄、葱白制成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4、本方,加:生首乌,治:老年人津枯便秘。

五、导法(233)。

[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鞭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鞭。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张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词解]:

(1)导:用:润滑类药物纳入:肛门,引起排便,叫做导法。

(2)土瓜根:原方已佚。土瓜一名:王瓜,寇宗奭(本草衍义),云:“王瓜其壳径寸,长二寸许,上微圆,下尖长,七八月熟,红赤色,壳中子如:螳螂头者,今人又,谓:之赤雹子,其根即土瓜根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土瓜根作上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瓜似雹子,熟则赤,鸦喜食之,故:名:赤雹,老鸦瓜”。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也名:赤雹子。土瓜根气味苦寒无毒,其根富于汁液,将其捣汁灌肠通便,方书多有记载。

(3)食蜜:即蜂蜜。甘平无毒,滋阴润燥,局部投药更有润滑作用。

(4)谷道:即肛门。

(5)“疑非张仲景意,已试甚良”:此句在<玉函)卷八、(干金翼)卷九、《注解伤寒论》中均无。

(6)法醋:即食用:醋。

(7)一食顷:约吃一顿饭的时间。顷,短时间。

[提要]:津伤便秘,大便欲解不得的,治法。

[释义]:本节论津伤便硬,或:欲便不解者,宜:用:导法,治疗。本证为外感病恢复期,由于在急性期,即阳明病阶段,里热亢盛迫津外出,汗多津伤,若再,加上误汗,则更使津液损伤,导致肠胃干燥,大便硬结,此种大便于硬,不能用:攻下法,治疗,即原文所说

“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用:润燥导便法,治疗。大便硬者如:何区分其属燥热内结抑,或:津液内竭?小便利与不利是为辨证要点。大凡邪热未去,燥实结聚肠胃者,大便硬的同时必伴有发热、汗出、小便短赤。如:邪热去,气机宣通,则小便通利,然津伤尚未恢复,故:肠胃干燥,大便硬。本证小便自利,故:属津伤便硬。此外,在发热基本消退的病证中,见小便自利还可排除大便初硬后溏的可能,因大便初硬后溏者多见小便少,此属脾虚湿停,不能用:攻下法,或:导法,治疗,应,治,以:健脾燥湿。

本证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蜜煎纳入:肛门内,就近润滑而导便外出,相当于通便栓剂。此法适用于:硬便近在肛门处,便意窘迫,而不能排出,此即“当须自欲大便”

时,“宜:蜜煎导而通之”。二是用:土瓜根捣汁,或:大猪胆汁和少许食醋灌入:肛门内导便外出,此相当于灌肠通便,适用于:大便干结迫于肛门者,也可用于:大便干结部位较高者,但大便硬而难下。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病,自汗出,或: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大便硬,而无满痛之苦,不可攻之。当待津液还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近直肠,难出肛门之时,则用:蜜煎润窍滋燥,导而利之。或:土瓜根宣气通燥,或:猪胆汁清热润燥,皆可为引导法,择而用之可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阳明病自汗出者,不可发汗,若发其汗,兼之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内指肠胃而言。汗泄于外,溺去:于下,皆内耗其津液,故云:竭也。津液既竭,则大便硬,不问而可知矣。大便虽硬,成注,云:此非结热,不可攻之,当待其自欲大便时,遂因其势而行导之之法。如:蜜煎,土瓜根,大猪胆,皆可用:也。或:问:小便自利,大便硬,何,以:不用:“麻仁丸”?余答,云:“麻仁丸”,治:胃热,屎结于回肠,以:内。兹者,胃无热证,屎已近肛门之上,直肠之中,故云:因其势而导之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陆渊雷:此证但肠燥便硬耳,非因胃家实也。大病恢复期中往往见。云:阳明病者,凡追溯,以:往之病,非,谓:当前之证。《伤寒论今释,阳明篇》。

[评述]:汪注分析颇为详尽,并提出导法适应证与“麻子仁丸”适应症的区别,可资参考。陆氏评析本证但肠燥便秘,大病恢复期多见,甚是。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二方的应用:

1)<伤寒准绳),云:凡多汗伤津,或:屡汗不解,或:尺中脉迟,元气素虚人,便欲下而不能出者,并宜:导法。但须分津液枯者,用:蜜导;邪热盛者,用:胆导;湿热痰饮固结,姜汁麻油浸栝楼根导,惟下旁流水者,导之无益,非诸承气汤攻之不效,以:实结在内而不下也。至于阴结便秘者,宜:于蜜煎中,加:姜汁、生附子末,或:削陈酱姜导之。

2)《外台秘要》引崔氏,云: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令人错语,宜:服承气汤,也应外用:生姜兑(读,曰:锐,下同)。使必去:燥粪,姜兑法:削生姜如:小指,长二寸,盐涂之,内下部中,立通。

3)《三因方》,云:蜜兑法,蜜三合,盐少许,煎如:饴,出冷水中捏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

4)、<世医得效方),云:蜜兑法,蜜三合,入:猪胆汁两枚在内,煎如:饴,以:井水出冷,候凝,捻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活人书)单用:蜜。一法入:皂角末。

在人斟酌用;一法入:薄荷开,代皂角用,尤好。又,或:偶无蜜,只嚼薄荷,以:津液调,作梃用之。也妙。

5)<丹溪心法),云:凡诸秘,服药不通,或:兼他证,又,或:老弱虚极不可用药者,用:蜜熬,入:皂角末少许,作兑,以:导之。冷秘生姜兑也可。

6)<医学入:门),云:白蜜半盏,于铜杓内微火熬,令滴水不散,入:皂角末二钱、搅匀,捻成小枣大,长寸,两头锐,蘸香油,推入:谷道中,大便即急而去。如:不通,再易一条,外,以:布掩肛门,须忍信蜜,待烘至方放开布。

7)《类聚方广义》,云:伤寒热气炽盛,汗出多,小便自利,津液耗竭,肛中干燥,便硬不得通者;及诸病大便不通,呕吐而药汗不入:者;老人血液枯燥,大便每秘闭,小腹满痛者。共宜:此方,蜜一合,温之,以:唧筒射入:肛中,尤为简捷。

8)《方极》,云:蜜煎导,治:肛中干燥,大便涩者。(大猪胆汁主治:同)。

(2)现代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本方,用于:津枯便秘,尤以:老人、小儿,或:体虚者为宜。邢氏等报道:汪某,女,68岁。大便经常7~8日不行,甚至不用:泄药,十数日也不见大便。平素饮食很少,服泄药一次,每觉脘满气短心悸,食物更不消化,因对泄药怀有戒心,而便秘不行,胃脘膨闷,小腹胀满,不思饮食。诊其脉细弱而尺沉涩,是气血俱虚,阴津枯竭之证,下之不但伤胃,更能损津。处方:蜜煎方隔三日导一次。用:后隔半小时即溏泄一次,胀满缓解,食欲逐渐好转。间断使用:半年,健康逐渐恢复。李氏C1,认为习惯性便秘,体虚无力排便等均可用之。目前蜂蜜外导、内服,已成为许多医院,治疗:便秘的常规。

颜氏,报道,用:新鲜蜂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每日100克、分3次服,10日后增至150~200克、观察2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谢氏,以:生姜30~50克、捣烂取汁为1

份,再取4份蜂蜜,混匀,置锅内隔水蒸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2天。凡风寒,或:虚寒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作痒,或:咳嗽夜甚者,均可用之。经,治:20例皆愈。张氏,以:蜂蜜、大黄、葱白制成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56例,痊愈5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

(3)医案选录:

1)许叔微,治:艾道先染伤寒,近旬日,热而自汗,大便不通,小便如:常,神昏多睡。

诊其脉,长大而虚。予:日:阳明证也。乃兄,曰:舍弟全似李××证,又属阳明,莫可行承气否?余,曰:虽为阳明,此证不可下。张仲景阳明自汗,小便利者,为津液内竭,虽坚不可攻。宜:蜜兑导之。作三剂,三易之。先下燥粪,次泄溏,已而汗解。《伤寒九十论》。

2)陈姓,始病咯血,其色甚黑,经西医用:止血针,血遂中止。翌日病者腹满,困顿日甚。延至半月,大便不行。始用:蜜导不行,用:灌肠法又不行。复用:一切通大便之西药,终不行。……使人延周,时不大便已一月矣。周至,察其脉无病,病独在肠。乃令病家觅得猪胆,倾于盂,调,以:醋,借西医灌肠器,以:灌之。甫灌入,转矢气不绝,不逾时,而大便出,凡三两许,掷于地,有声,击,以:石,不稍损。乃,以:渍水,半日许,盂水尽赤,乃知向日所吐之血,本为瘀血,因用:针止住,反下结大肠,而为病也。越七日,又不大便,复用:前法,下燥矢数枚、皆三寸许,病乃告痊。予:于此悟蜜煎导法惟证情较轻者宜:之。土瓜根又不易得。惟猪胆汁随时随地皆有。近世医家弃良方而不用,为可惜也。《经方实验录》。

、78。“猪胆汁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猪胆1枚、取其汁,和少许醋。

作灌肠用。

[功效]:清热润肠,导下通便。

[主治]。

〈主证〉:热结于下,肠满胃虚证。症见:大便秘结,近于肛门难于排解,腹部胀满,小便自利,舌质微红,苔薄黄少津,脉细弦。〈副证〉:或:腹部微痛,或:有发热,烦躁,谵语。

[临证加减]:

1、蜜兑法,蜜三合,人猪胆汁两枚内,煎如:饴糖,以:井水出冷,候凝,捻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世医得效扪

2、凡多汗伤津,或:屡汗不解,或:尺中脉迟弱,元气素虚人,便欲下而不能出者,并宜:导法。但须分津液枯者,用:蜜导;邪热盛者,用:胆导;湿热痰饮固结,姜汁麻油,浸瓜蒌根导。惟下旁流水者,导之无益,非诸承气攻之不效,以:实结在内,而不在下也。至于结便闭者,宜:于蜜煎中,加:姜汁附子末,或:削陈酱姜导之。凡此皆善于推广张仲景之法者也。[伤寒准绳]:

3、“猪胆汁方”灌肠,治:便秘:,以:高压灭菌胆汁,加:等量盐水,或:开水,成人用:50毫升灌肠,效果非常满意,无一例发生任何痛苦,或:过敏反应,或:中毒反应,甚至病人无任何不舒服感觉。[浙江中医杂志,1975,(8):11]。

4、猪胆汁灌肠法,治疗:便秘:用:猪胆2枚、取汁盛碗中,隔汤炖透消毒,用:时再,加:开水,以:50%胆汁40毫升灌肠。投之30

分钟即解大便,无腹痛。胆汁灌肠法,不仅限于津亏肠燥之便秘,而且作用:直肠起利导之功,其清热润肠可能作用于:整体,有待进一步研究。[江苏中医,1965,《n,34]。

5、“猪胆汁方”防,治:乙脑及蛔虫上窜:应用:猪胆汁防,治:乙脑由于蛔虫上窜引起呼吸窒息和乙脑并发肺炎、腹胀、便秘等症,收到满意效果,用:猪胆汁灌肠53例中有33例灌肠2~3天排出蛔虫。[新中医,1975,2,z5]、。

6、“猪胆汁方”,治疗:肝炎:干燥猪胆汁粉,加:赋型剂。[福建中医药,1964,(2):34J

7、“猪胆汁方”,加味治疗:部分性肠梗阻:在伤寒末期,大便燥结,多臼不行,腹部胀满,食欲不思,脉象细弱,热邪潜伏未清,胃气又复衰败,攻邪则中气不支,不攻则邪热不解,此时可采用:本法,以:猪胆汁不但可,以:通便,而苦寒作用,更能清热解毒,所以,温热病胃气颓败,肠中热结不解,用之每收良效,中医杂志1957,(8):431「

五、导法(233)。

[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鞭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鞭,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张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词解]:

(1)导:用:润滑类药物纳入:肛门,引起排便,叫做导法。

(2)土瓜根:原方已佚,土瓜一名:王瓜,寇宗奭(本草衍义),云:“王瓜其壳径寸,长二寸许,上微圆,下尖长,七八月熟,红赤色,壳中子如:螳螂头者,今人又,谓:之赤雹子,其根即土瓜根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土瓜根作上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瓜似雹子,熟则赤,鸦喜食之,故:名:赤雹,老鸦瓜”。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也名:赤雹子,土瓜根气味苦寒无毒,其根富于汁液,将其捣汁灌肠通便,方书多有记载。

(3)食蜜:即蜂蜜,甘平无毒,滋阴润燥,局部投药更有润滑作用。

(4)谷道:即肛门。

(5)“疑非张仲景意,已试甚良”:此句在<玉函)卷八、(干金翼)卷九、《注解伤寒论》中均无。

(6)法醋:即食用:醋。

(7)一食顷:约吃一顿饭的时间,顷,短时间。

[提要]:津伤便秘,大便欲解不得的,治法。

[释义]:本节论津伤便硬,或:欲便不解者,宜:用:导法,治疗:本证为外感病恢复期,由于在急性期,即阳明病阶段,里热亢盛迫津外出,汗多津伤,若再,加上误汗,则更使津液损伤,导致肠胃干燥,大便硬结,此种大便于硬,不能用:攻下法,治疗,即原文所说

“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用:润燥导便法,治疗:大便硬者如:何区分其属燥热内结抑,或:津液内竭?小便利与不利是为辨证要点,大凡邪热未去,燥实结聚肠胃者,大便硬的同时必伴有发热、汗出、小便短赤,如:邪热去,气机宣通,则小便通利,然津伤尚未恢复,故:肠胃干燥,大便硬,本证小便自利,故:属津伤便硬,此外,在发热基本消退的病证中,见小便自利还可排除大便初硬后溏的可能,因大便初硬后溏者多见小便少,此属脾虚湿停,不能用:攻下法,或:导法,治疗,应,治,以:健脾燥湿。

本证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蜜煎纳入:肛门内,就近润滑而导便外出,相当于通便栓剂,此法适用于:硬便近在肛门处,便意窘迫,而不能排出,此即“当须自欲大便”

时,“宜:蜜煎导而通之”。二是用:土瓜根捣汁,或:大猪胆汁和少许食醋灌入:肛门内导便外出,此相当于灌肠通便,适用于:大便干结迫于肛门者,也可用于:大便干结部位较高者,但大便硬而难下。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病,自汗出,或: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大便硬,而无满痛之苦,不可攻之。当待津液还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近直肠,难出肛门之时,则用:蜜煎润窍滋燥,导而利之。或:土瓜根宣气通燥,或:猪胆汁清热润燥,皆可为引导法,择而用之可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阳明病自汗出者,不可发汗,若发其汗,兼之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内指肠胃而言。汗泄于外,溺去:于下,皆内耗其津液,故云:竭也。津液既竭,则大便硬,不问而可知矣。大便虽硬,成注,云:此非结热,不可攻之,当待其自欲大便时,遂因其势而行导之之法。如:蜜煎,土瓜根,大猪胆,皆可用:也。或:问:小便自利,大便硬,何,以:不用:“麻仁丸”?余答,云:“麻仁丸”,治:胃热,屎结于回肠,以:内。兹者,胃无热证,屎已近肛门之上,直肠之中,故云:因其势而导之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陆渊雷:此证但肠燥便硬耳,非因胃家实也。大病恢复期中往往见。云:阳明病者,凡追溯,以:往之病,非,谓:当前之证。《伤寒论今释,阳明篇》。

[评述]:汪注分析颇为详尽,并提出导法适应证与“麻子仁丸”适应症的区别,可资参考。陆氏评析本证但肠燥便秘,大病恢复期多见,甚是。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二方的应用:

1)<伤寒准绳),云:凡多汗伤津,或:屡汗不解,或:尺中脉迟,元气素虚人,便欲下而不能出者,并宜:导法。但须分津液枯者,用:蜜导;邪热盛者,用:胆导;湿热痰饮固结,姜汁麻油浸栝楼根导,惟下旁流水者,导之无益,非诸承气汤攻之不效,以:实结在内而不下也。至于阴结便秘者,宜:于蜜煎中,加:姜汁、生附子末,或:削陈酱姜导之。

2)《外台秘要》引崔氏,云: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令人错语,宜:服承气汤,也应外用:生姜兑(读,曰:锐,下同)。使必去:燥粪,姜兑法:削生姜如:小指,长二寸,盐涂之,内下部中,立通。

3)《三因方》,云:蜜兑法,蜜三合,盐少许,煎如:饴,出冷水中捏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

4)、<世医得效方),云:蜜兑法,蜜三合,入:猪胆汁两枚在内,煎如:饴,以:井水出冷,候凝,捻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活人书)单用:蜜。一法入:皂角末。

在人斟酌用;一法入:薄荷开,代皂角用,尤好。又,或:偶无蜜,只嚼薄荷,以:津液调,作梃用之。也妙。

5)<丹溪心法),云:凡诸秘,服药不通,或:兼他证,又,或:老弱虚极不可用药者,用:蜜熬,入:皂角末少许,作兑,以:导之。冷秘生姜兑也可。

6)<医学入:门),云:白蜜半盏,于铜杓内微火熬,令滴水不散,入:皂角末二钱、搅匀,捻成小枣大,长寸,两头锐,蘸香油,推入:谷道中,大便即急而去。如:不通,再易一条,外,以:布掩肛门,须忍信蜜,待烘至方放开布。

7)《类聚方广义》,云:伤寒热气炽盛,汗出多,小便自利,津液耗竭,肛中干燥,便硬不得通者;及诸病大便不通,呕吐而药汗不入:者;老人血液枯燥,大便每秘闭,小腹满痛者。共宜:此方,蜜一合,温之,以:唧筒射入:肛中,尤为简捷。

8)《方极》,云:蜜煎导,治:肛中干燥,大便涩者。(大猪胆汁主治:同)。

(2)现代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本方,用于:津枯便秘,尤以:老人、小儿,或:体虚者为宜。邢氏等报道:汪某,女,68岁。大便经常7~8日不行,甚至不用:泄药,十数日也不见大便。平素饮食很少,服泄药一次,每觉脘满气短心悸,食物更不消化,因对泄药怀有戒心,而便秘不行,胃脘膨闷,小腹胀满,不思饮食。诊其脉细弱而尺沉涩,是气血俱虚,阴津枯竭之证,下之不但伤胃,更能损津。处方:蜜煎方隔三日导一次。用:后隔半小时即溏泄一次,胀满缓解,食欲逐渐好转。间断使用:半年,健康逐渐恢复。李氏C1,认为习惯性便秘,体虚无力排便等均可用之。目前蜂蜜外导、内服,已成为许多医院,治疗:便秘的常规。

颜氏,报道,用:新鲜蜂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每日100克、分3次服,10日后增至150~200克、观察2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谢氏,以:生姜30~50克、捣烂取汁为1

份,再取4份蜂蜜,混匀,置锅内隔水蒸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2天。凡风寒,或:虚寒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作痒,或:咳嗽夜甚者,均可用之。经,治:20例皆愈。张氏,以:蜂蜜、大黄、葱白制成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56例,痊愈5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

(3)医案选录:

1)许叔微,治:艾道先染伤寒,近旬日,热而自汗,大便不通,小便如:常,神昏多睡。

诊其脉,长大而虚。予:日:阳明证也。乃兄,曰:舍弟全似李××证,又属阳明,莫可行承气否?余,曰:虽为阳明,此证不可下。张仲景阳明自汗,小便利者,为津液内竭,虽坚不可攻。宜:蜜兑导之。作三剂,三易之。先下燥粪,次泄溏,已而汗解。《伤寒九十论》。

2)陈姓,始病咯血,其色甚黑,经西医用:止血针,血遂中止。翌日病者腹满,困顿日甚。延至半月,大便不行。始用:蜜导不行,用:灌肠法又不行。复用:一切通大便之西药,终不行。……使人延周,时不大便已一月矣。周至,察其脉无病,病独在肠。乃令病家觅得猪胆,倾于盂,调,以:醋,借西医灌肠器,以:灌之。甫灌入,转矢气不绝,不逾时,而大便出,凡三两许,掷于地,有声,击,以:石,不稍损。乃,以:渍水,半日许,盂水尽赤,乃知向日所吐之血,本为瘀血,因用:针止住,反下结大肠,而为病也。越七日,又不大便,复用:前法,下燥矢数枚、皆三寸许,病乃告痊。予:于此悟蜜煎导法惟证情较轻者宜:之。土瓜根又不易得。惟猪胆汁随时随地皆有。近世医家弃良方而不用,为可惜也。《经方实验录》。

13、柴胡汤类:

79、“小柴胡汤”:

柴胡24克、黄芩9克、人参9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生姜片9克、红枣12枚

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大便不畅,脉数而滑,去:人参,加:栝蒌实9克、黄连9克。(

这是痰热证,也可与黄连温胆汤合用,去:姜枣。)。

2、若口渴欲饮,舌红而苔黄薄干(胃热证),去:半夏、生姜,加:栝蒌实9克、麦冬9克、沙参9克。

、若津伤及气,则口渴甚则,加:人参至14克(治:有少阳证的糖尿病也可);若阴虚低烧不退则宜:减去:人参、生姜、半夏。

2、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9克;(又可治:妇女气血不和的月经不调,痛经等证)。

3、若胁下痞硬(肝脾肿大),去:红枣,加:牡蛎12克、牡蛎、丹皮、赤芍。

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泽泻12克;5。、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9克、温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参、红枣、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干姜6克。(寒饮证)(也可与“二陈汤”,或,加:葶苈子、苏子、五味子}

7、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或:心悸、气上冲等证,应去:人参,加:桂枝9克。

8、若兼见大热、大烦、大渴,汗出而大便秘,舌苔黄,口中干燥,则减半夏、生姜,加:生石膏、知母。若再兼见骨节酸痛,虽高热而两足反冷,苔黄而腻,为热中挟湿所致,应再,加:苍术。

9、若肝区疼痛,厌油喜素,多呕,体疲少力,小便黄短,舌苔厚腻,肝功能化验转氨酶高,此乃肝胆湿热日久成毒,蕴郁不解所致。应去:人参、甘草、红枣,加:茵陈、凤尾草,草河车

、土茯苓。若其人面色黧黑,带有油垢,体重逐增,背臂时发酸,或:胀,舌苔厚腻,服药难于褪落,脉弦而濡软无力,乃湿热重也,再,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竹叶、双花。

11、若兼见黄疸,一身面目悉黄,色亮有光,身热心烦,口苦欲呕,恶闻荤腥,体疲不支,胁疼胸满,不进饮食,小便黄涩,大便秘结,口渴腹胀,舌苔黄腻,脉弦滑。应去:人参、甘草、红枣,加:茵陈、大黄、栀子。

12、若老人经常在感冒,身痛不已,与“玉屏风散”合用:13,治:妇人更年期综合症,或,治:精神忧郁症,应,加:龙骨、牡蛎、浮小麦。

14、若胸闷气粗,咳嗽痰不爽,胸胀痞满,或:胃脘痞胀,嗳气,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

是邪郁胸胃,肝胆气郁,痰热中阴证,应合小“陷胸汤”。

15、若兼见烦燥不寐,胃脘痞胀,胁间胀痛,大便稀软,或:腹泻等症。是肝胆火郁,脾胃气滞,湿热并存,气机阻滞,应与泻心汤合用。

16,治:慢性肝炎可去:姜、枣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茵陈、虎杖等。

17,治:肝硬化可合“四逆散”,加:郁金、青皮、川楝子、鸡内金、大腹皮、生牡蛎、香附、三棱、莪术、炒谷牙、炒麦牙等。

18、若在外兼有太阳表证不解,而肢体烦痛;在内则少阳气郁结心下支结则用:柴胡“桂枝汤”,以:外和营卫,内调气血。柴胡“桂枝汤”又可治:神经官症的周身气窜作痛,以:手拍打,则作咯而窜暂缓,也有效。慢性肝炎续发的肝脾肿大用:去:人参、红枣,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疗效好。

19、若兼见大便结,胃脘痛,急不可耐,呕不止,口苦甚,郁郁微烦,胁胀满作痛,脉弦有力,舌苔黄腻。此用:胆、胃实热,气机受阻,疏泄不利之证。用:“大柴胡汤”:

20、若兼见傍晚发潮热不,而又两胁不适,口苦心烦,属少阳证而胃中有燥热。用:“柴胡加芒硝汤”:

21、若兼见大便溏泻,下午腹胀,小便不利,口渴心烦,或:胁痛控背,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此乃胆热脾寒,气化不利,津液不滋之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22、若兼见胸满而惊、谵语、小便不利等证。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24克、半夏9克、生姜9克、黄芩9克、红枣9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上7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次。

1、原方后之,加减法之详解,请参本方之“临证,加减法”。

2、“去滓”再煎者,宜:领会张仲景之深意。诚如:徐灵胎,曰,“去滓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剂。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

3、本方剂量:张仲景用:柴胡迭半斤,今量为24克、故:临证宜:根据病情斟酌之,大剂量16~24克和解少阳,退寒热;中剂量

10~15克疏肝解郁;小剂量5~。8克升提中阳。用量之比例,柴胡应大于党参、甘草之和,较能发挥作用。若误把人参、甘草之剂量大于柴胡,或:者剂量等同,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薄,脉弦。〈副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或:经水时来时断;寒热有时如疟状。

[临证加减]:

1、“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见一证慑:

是”的“一证”,是指“小柴胡汤”的主证之一,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七证之中只见其一者,而这一证又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我们认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弄清哪些是柴胡证,另一方面是“但见一证”的“一证”是指什么。柴胡证是指“小柴胡汤”的主治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是指上述“小柴胡汤”七个主证之一者。但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即但见的这一证,必须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运用:“小柴胡汤”,如果这一证是疾病中的次要症状,不起主导作用,那就不一定用:“小柴胡汤”了。“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体现了张仲景辨证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伤寒论析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2。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外感高热:本方,用:柴胡25克、石膏45克、蒲公英40克、连翘、金银花、黄芩,各12克、葛根20克、薄荷

(后下)、党参、半夏,各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生甘草5克。

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小儿剂量酌减,4日为1个疗程。[四川中医,1996,14]。

3、“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夏季感冒:用:本方,加:羌活、板蓝根。

风热,重用:黄芩、板蓝根,症轻用:生姜、羌活;风寒,重用:生姜、羌活,症轻用:黄芩、板蓝根;伴咽炎、咳嗽者,加:桔梗,或:杏仁。每月1剂水煎服。[江苏中医,1991,c5,16]。

4、“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妊娠感冒:药用:柴胡12克、炒黄芩10

~12克、法半夏、荆芥、防风、苏叶,各10克、太子参15克、生姜6克、红枣6~10克。呕吐,加:藿香、竹茹、砂仁;恶寒发热去:红枣,加:葛根、羌活;咽痒,或:呛咳去:红枣,加:桔梗、金银花、射干;便秘去:红枣,加:元参、桑叶;咳嗽痰多,加:杏仁、陈皮、桑叶;腰腹痛,或:阴道少量出血苏梗易苏叶,加:炒续断、白术、仙鹤草、苎麻根。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忌空腹服)。呕吐甚服药前用:生姜片擦舌面。沄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f1,39]。

5、柴胡“四物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基本方,用:柴胡15~24克、太子参7~12克、黄芩、白芍,各9~15克、甘草3~6克、半夏、当归、川芎,各6~12克、生地15~30克、生姜2~4片、红枣3~5

枚。实热去:当归、川芎、白芍,加:银花、连翘、蒲公英、黄柏、赤芍;湿热去:当归、川芎、白芍,加:龙胆草、白花蛇舌草、滑石、薏苡仁、赤芍;瘀热去:白芍,加: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牛膝;虚热,加:青蒿、鳖甲、秦艽、地骨皮;食滞,加:神曲、山楂、莱菔子;高热烦渴,加:石膏、知母;乳汁不通,乳房肿胀掀红,加:银花、蒲公英、牛蒡子、全瓜蒌、皂刺、王不留行、路路通、漏芦。[江苏中医,1990,6,u]:

6、“小柴胡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减治疗:长期低热:用:柴胡、百合,各30克、黄芩、知母,各15克、半夏、人参,各10克、生姜3片、红枣6枚。自汗乏力甚,加:黄芪;失眠多梦,加:炒枣仁、远志;头痛,加:针灸并施。少阴病用:扶阳、育阴法,寒化重灸,热化清补;选关元、气海、神阙、。肾俞、命门、太溪、神门、三阴交等穴。厥阴病,治宜:疏调气血、泻热降逆、柔肝和胃,选太冲、合谷、风关、大陵、巨阙,足三里、中脘等穴。间南中医,1997,6,333]。

7、“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症发热:本方含黄芩、清半夏,各12克、人参10克、柴胡、青蒿,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20克、薄荷(后下)、炙甘草,各3克、生姜3片、红枣5枚。气阴两虚,加:“玉屏风散”、鳖甲、丹皮、生地;湿热留恋,加:茵陈、连翘、猪苓、生薏苡仁;热毒炽盛,高热不退,加:生石膏、知母。每日1剂水煎服。[陕西中医,1995,《2,57]。

8、“小柴胡汤”,治疗:恶性肿瘤晚期非感染性发热:用:柴胡15克、黄芩、法半夏,各10克、生党参20克、甘草5克、红枣、生姜适量,肺癌,加:地骨皮30克、肝癌,加:丹皮、焦栀子,各10克。每日1剂,水煎200毫升,2次分服,服4剂无效者,加:倍:量,起效后,(指体温下降≥1~C)维持原剂量。

9、“小柴胡汤”合一服散,治疗:小儿顽咳:药用:柴胡、甘草、生姜,各3克、党参、黄芩、杏仁、乌梅,各6克、半夏、苏叶,各4克、粟壳2克、红枣3枚。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混合后人阿胶

(烊化)6克、蜂蜜30克、浓缩至100~300毫升,分4~6次服完,7

日为1个疗程。[浙江中医杂志,1990,1,10]。

10、“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疟疾:用:本方,去:党参,加:防风、葛根,治疗:疟疾一般症状为寒热往来、头痛、颈痛、腰痛、食欲不振、口渴,服法:每日一剂,两次分服,第一次在发作前2小时服,4

小时后再服第二次,症状消除后,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善后。[中医中药,治疗:经验汇编,第一辑,桂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1、“小柴胡汤”合“三仁汤”,治疗:湿温伤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寒热往来,或:身热不扬,头痛如:裹,周身酸痛,纳呆脘闷,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肥达氏反应均阳性,均予:柴胡、黄芩、半夏、党参、厚朴、杏仁、蔻仁、竹叶,各10克、连翘、滑石,各12克、麓苡仁、青蒿,各15克、甘草6克、酌加:姜、枣为引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

~、12~“小柴胡汤”,治疗:胃脘痛:柴胡15克、半夏、党参,各9克、黄苓12克、甘草、生姜,各6克、红枣4枚,隐痛,喜温喜按,神疲便溏,加:白术;隐痛,口燥咽干,便结尿黄,去:生姜,加:白芍、百合、乌梅;痛甚拒按,舌边尖有瘀斑、瘀点,加:丹参、五灵脂;灼痛,烦躁易怒,口干苦,去:党参、红枣,加:丹皮;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加:白芍;得温痛减,脉紧,加:桂枝;暴饮多食诱发者去:党参、红枣,加:山楂、神曲。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20~30、日。

[河南中医,1995,(4):2123

1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胃炎,基本方,为:柴胡8克、半夏、黄芩、枳实、元胡、川楝子、生姜,各10克、藿香6克、生甘草3克。

积滞重,加大黄;气虚,加:党参。[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4、“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胃窦炎:用:柴胡、半夏、旋覆花、桃仁、白芨、郁金、佛手,各10克、黄芩、蒲公英,各30克、栀子12克、香附、党参,各18克、桂枝、干姜,各6克炒麦芽50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5枚、鱼骨、瓦楞子,各20克、大黄3克。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5~“小柴胡汤”,加:“黄连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本方,用:柴胡12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黄连8克、甘草6克、生姜6克、红枣6枚,煎取150毫升,每服50毫升,一日三次,饭后一小时,或:饭前半小时热服,忌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仲医杂志,16~“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胃下垂:本方含柴胡、黄芩、半夏、枳实、生麦芽,各10克、党参、鸡内金,各12克、红枣10枚、生姜少许,痞满嗳气,加:旋覆花、代赭石;胃脘痛去:党参,加:“失笑散”、酒大黄;精神抑郁,加:当归、白芍、炒香附;胃中冷喜温,加:吴茱萸、良姜;脾湿困顿,加:苍术、苏梗、陈皮;食积,加:砂仁、建曲;阴虚,加:石斛、沙参。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个疗程。[~Ji1中医,1995,(2):Z0~I

17、“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药用:柴胡12克、黄芩、法半夏、黄连、白芷,各10克、党参15克、蒲公英20克、黄芪30克、甘草5克,目黄,加:茵陈、车前子;便秘,加:枳实、大黄。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8、“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本方,用:柴胡20克、半夏15克、人参10克(或:党参15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炒莱菔子3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桃仁10克、木香10克、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若热象明显者,加:败酱草30克、黄芩12克;腹胀痛较甚者,加:元胡10克、白芍增至20克、)11}b、15克、大腹皮12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

19、“小柴胡汤”,治疗:亨特氏综合征:面神经麻痹,病变侵犯睫状神经节时形成本综合征,本组患者病程2~14日,药用:柴胡、黄芩、川芎、制全虫、生甘草,各10克、蒲公英、生葛根、徐长卿,各15克、白芷5克,外耳道疱疹明显者,加:七叶一枝花;耳部疼痛剧烈者,加:全蝎;大便干结,加:制大黄;苔黄腻,加:“甘露消毒丹”;恢复期去:黄芩、蒲公英;舌偏红,加:丹参、枸杞子、干地黄;舌偏淡,加:生黄芪、当归,治疗:30日后,痊愈。

20、“小柴胡汤”,治疗:抑郁症:药用:柴胡15克、酒黄芩12克、党参20克、姜半夏、甘草,各10克、生姜6片、红枣6枚,阴虚内热,加:生地、元参、麦冬;肝郁气滞,加:香附、郁金、枳壳;痰湿困脾,加:厚朴、白术、茯苓。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

21~“小柴胡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药用:“小柴胡汤”,肾精不足,加:菟丝子、枸杞子、杜仲,各15克、山茱萸12克;气血不足,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脾虚不运,加:黄芪、薏苡仁,各30克、白术12克、升麻10克1颈项不舒,加:葛根30克;湿郁化热,加:黄连6克、佩兰15克。

每日1剂,水煎服,进食不足及呕吐者适当补液。

22、加减柴胡汤,治疗:偏头痛:本方,用:柴胡、法半夏、菊花、竹茹、蒺藜、黄芩,各10克、钧藤、白芍,各2克、乌梅30克、甘草6克、前额头痛者,加:白芷、防风;痛及后项者,加:葛根、羌活;目赤、目胀如:脱者,加:夏枯草、石决明;视物昏花者,加:枸杞子、首乌。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一切,治疗:头痛的西药,并注意调摄饮食起居。

、23“小柴胡汤”为主治疗:结节病:本组均经病理学确诊,其中累及眼、胸、肝、皮肤不等4例,均用:强的松30~40毫克/d,口取,剂量渐减,其中5例当强的松减量,或:停用:时,用:“小柴胡汤”,加减,疗程1个月至3~5年;辅,以:芋艿丸(芋艿、荸荠、海蜇)。9克,每日2次;消肿片(乳香、没药、草乌、地龙、马钱子、松香子等)2~4粒,每日3次,无芋艿丸用:内消瘰疬丸(大黄、海藻、生地、浙贝、夏枯草、白芨、玄参)9克,每日2次,疗程

1"~4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8,4933

、24本方,去:黄芩、人参、红枣、半夏,加:芍药、薄荷、白术、茯苓、当归,用于:肝睥血虚之柴胡证,症见:劳倦发热,五心烦热,或:头目晕眩,头痛目涩,口干颊赤,或:自汗盗汗,咳嗽咯血,或:怔仲不宁,或:肿痛出脓,内热作渴等,名:追“逍遥散”。

25、本方,去:黄芩、半夏、红枣,加:升麻、白术、陈皮、黄芪、当归,用于:柴胡证兼饮食劳倦,内伤元气,中气不足之病证,症见:默默不欲饮食,或:饮食不进,或:饮食无味,或:喜热饮,或:口生白沫,其人常困顿无力,肢体倦怠,言语低微无气,跟无神,或:脐部有动气等,名:“补中益气汤”。

26、本方,加:白术、麦冬,主治:痰热头痛,利膈除烦闷,手足烦热,营卫不调,肢节拘挛,身体疼痛,嗜卧少力,饮食无味,兼,治:五饮,消痰癖,名:柴胡“半夏汤”。

27、本方,加大黄、枳壳,主治:夹岚瘴气溪源蒸毒之气,其犊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也有哑不能育者,皆由败血瘀于心,毒涎聚于脾经所致,名:“驱瘴汤”。

28、本方,加:石膏、知母、黄芪,主治:产后经水适断,感于异证,手足牵搐,咬牙昏冒,名:“增损柴胡汤”。

29、本方,合:“四物汤”,主治:外感后血热未罢,也可用于:产褥热、肾盂肾炎、疟疾等类似病证,名:“三元汤”。

30、本方,合:“四物汤”,加:白术、茯苓、黄芪,主治:产后日久虚劳发热,针灸不效者,名:“三合汤”。

31、本方,合:“平胃散”,主治:湿疟,一身痛重,寒多热少,脉濡者,名:“柴平汤”。

32、本方,加:生地,主治:妇人产后往来寒热,少阳脉弦,名:小柴胡,加:地黄汤。

33、本方,去:人参,加:枳实、桔梗,主治:胸膈痞满不宽,或:腾;中痛,或:胁下痞满,或:胁下痛者,名:柴胡枳壳汤。

34、本方,去:人参,加:瓜蒌仁、枳实、黄连,主治:胸中痞满按之痛者,名:“柴陷汤”,隍汉医学]:

35、本方,加:四苓散,主治:发热烦渴,脉浮数,小便不利,大便泄利者,名:“柴苓汤”。

、36本方,加:知母、茯苓、地骨皮,主治:虚热,名:“地骨皮散”。

、37本方,去:红枣,加:麦门冬、竹叶,主治:阳毒伤寒,四肢壮热,心膈烦躁,呕吐,名:“人参饮子”。

38、本方,加:槲木皮(槲皮)主治:妇人一切乳肿,名:小柴胡,加:槲皮汤。

、[原文]: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片)、红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1)嗜卧:嗜,喜爱之意,嗜卧,形容病情初愈,精神疲乏,而喜安舒静卧。

[提要]:太阳病十日,以上的三种转归。

[释义]:太阳病十,曰:,以上则病程较长,可能发生变化,须仔细分辨,然后作出判断,切勿,以:时日决定病情,本条举出太阳病日久不愈的三种转归:其一,脉象由浮而有力转变为浮细,即脉象趋和缓,可测知表证随之消失,惟因病程较久,且在初愈之时,病人正气尚未康复,则精神疲倦,安舒嗜卧,故曰:“外已解也”。其二,太阳病日久不愈,病人出现胸满胁痛、胸胁为少阳经脉循行之地,说明太阳证罢,少阳证起,凡证候变化者,脉多随之而变,此虽未言少阳之脉,而脉弦,似可赅于其中,斯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的对之方也,其三,太阳病虽十日,以上,而仅见脉浮,未见其他变化,是“脉若静者,为不传也”。病既未传,故:不论时日久暂,仍可与“麻黄汤”发汗解表,第二段从“小柴胡汤”读出脉象,第三段从“麻黄汤”读出证候,以:方测证之法也、(本条“小柴胡汤证”、方药、释义,见96条)。

[选注]:

成无己:十日,以:去,向解之时也,脉浮细而嗜卧者,表邪已罢也,病虽已,和解之,若脉但浮而不细者,则邪气但在表也,与“麻黄汤”发散之。《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医宗金鉴》:太阳病十日,以上无他证,脉浮细而嗜卧者,外邪已解,不须药也。设有胸满胁痛等证,则知少阳之外邪未解,故:予:“小柴胡汤”和之。若脉但浮不细,而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证,则仍是太阳之外邪未解,当与“麻黄汤”汗之……论中脉浮细,太阳少阳脉也;脉弦细,少阳脉也;脉沉细,少阴脉也;脉浮细,身热嗜卧者,阳也;脉沉细,身无热嗜卧者,阴也;脉缓细,身和嗜卧者,已解也。是皆不可不察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

钱天来:十日,以:去,言十日已过也。伤寒之脉浮紧,浮则邪气在表,紧则寒邪固闭,至十日已去:而脉见浮细,浮则按之无力。细则邪解正虚也。同一浮脉,浮紧则为寒邪在表,以:浮而紧也,紧则有力,故:为邪气实;浮细则为邪退正虚者,以:浮而细也,细则弱小,故:为正气虚,张仲景所谓:浮为在表,浮则为虚之别也。且嗜卧则正虚而倦怠,邪退而安静矣,故:为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是太阳虽罢,而邪已传入:少阳矣,故:与“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之邪。若其脉但浮而不细,又无胸满胁痛之少阳见证,则是寒邪独在太阳之表。故:当,以:“麻黄汤”发汗也,……成氏,谓:脉浮细而嗜卧,表已罢也,病虽已,和解之,并不言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之义,岂太阳病虽已,无故:而又,治,以:少阳之“小柴胡汤”和之,是毫不知太少之传变,病情之进展,方法之,各殊而混解之,其何,以:阐发仲景之立法乎?《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

张隐庵:此言太阳少阴之气合于肌表,并主神机出入:之义。太阳病者,本太阳之病也,十日已去,当少阴主气之期,脉浮细者,太阳之为病脉浮,及于少阴则脉细也,嗜卧者,阴阳营卫之气交相舒应,故:日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太少未尽之邪,从胸胁而外达,宜: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而不细者,太阳之邪从外达表,宜:与“麻黄汤”。《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

[评述]:本条为设方御变之写法,提出太阳病多日不愈,可能发生的三种变化,决非由此及彼的必然传变,然据临床事实、三种变化也在情理之中,明于此者,则本条不难理解。《金鉴》及钱氏深明个中旨趣,其注颇得要领,可从。《金鉴》论脉象,以:别病情,除“脉浮细太阳少阳之脉也”外,余者均为中肯,可供参考。成氏混解太阳少阳之弊端,钱氏已有辨析,兹不赘述。张注,以:日期限定病情,谓:“十日已去,少阴主气之期”,故:误导出“太阳少阴之气,合于肌表”之论点,距经旨远矣。至于尚未援引的王肯堂将本条误为“太阳少阳二经合病”;方有执随文衍义,令人不知所,云,读者审之。

第八节、“小柴胡汤证”(96~101)。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96)。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片)、红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脇下痞鞭,去:红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数者,去:人参、红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脇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97)。

[词解]:

(1)往来寒热:热来寒往,寒来热往,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2)胸胁苦满:苦,用:作动词。胸胁苦满。即患者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3)嘿嘿:音义同默默,即情绪抑郁,不欲语言。

(4)喜呕:喜,爱好;此处引申为意欲。喜呕,即欲作呕吐。

(5)邪高痛下:尤在泾,云:“邪高,谓:病所以:来处,痛下,谓:病所结处”。此指木邪克土之腹痛,病变在胆,其位较高;痛在腹中,其位在下,故云:“邪高痛下”。

[提要]:“小柴胡汤证”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治法方药。

[释义]:此二条原文具体阐明了“小柴胡汤证”(少阳胆火内郁证)的病因病机、主要表现及,治法方药。欲求全面认识该证,可结合少阳病篇263、264、265及266条,加:,以:理解。由此可知,“小柴胡汤证”的主要表现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目赤耳聋、脉弦等;病因病机是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治疗:大法是和解少阳,宣达枢机,方用:“小柴胡汤”。

少阳位居“半表半里”,邪入:少阳,既可由太阳自然转入,或:误,治:失,治:而内传;也可缘于外邪径犯少阳本经;然皆因少阳正气虚馁,而邪气得,以:乘虚乃入,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故:97条,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争,结于胁下”,既言其病因,也明其病位。而其病理机制,则一语破的,曰:“正邪分争”是也。

病转少阳,正气相对不足,而邪气也非亢盛,正邪之间的斗争,处于拉锯状态,互为进退,故:临床上,以:寒热交替、休作有时为其主要特征。

,以:三阳三阴开合枢学说而论,少阳为枢,位居太阳阳明之间,故:,谓:之“半表半里”。一般而言,在外感热病的发展演化进程中,少阳病证属于太阳表证向阳明里证转化的过渡阶段,故:其病理性质既与阳明燥热亢盛之里实热证相异,也与太阳营卫失调之风寒表证有别。就其病性而论,少阳本火而标阳,病从本气而化,是以:当属火热之证,故:口苦咽干、发热心烦等热性症象为其重要临床表现。综上所述,本证之病因病机可简要概括为邪入:少阳“半表半里”,枢机不利而胆火内郁。

本证之临床表现,主要见于96、263、264、265和266条中,而,以:96条最为突出。

此条具体描述了“小柴胡汤证”的四大主症和七个,或:然症象。其四大主症,对于认识少阳病证的病理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也是少阳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太阳表证发热恶寒同时并见,阳明里证但热不寒,本证寒热往来,交替而作,意味着病邪已离太阳之表,渐行化热内传,然也未入:阳明之里,而在少阳“半表半里”之地。太阳表证,卫气浮盛于表与邪相争(发热)的同时,无力再行温分肉之功能(恶寒),故:发热恶寒并见;阳明里证,邪热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斗争甚为剧烈,处于相持胶着状态,故:但热而不寒;而少阳“半表半里”之证,正气相对不足,邪气也非亢盛,其正邪斗争之程度,相对阳明里证而言,不甚剧烈,然正邪之间,互为进退,导致机体阴阳盛衰难定,或:偏于阳盛而发热,或:偏于阴盛而恶寒,或:阴阳暂时平衡而寒热休止,故:寒热往来,休作有时。

六经,以:同名:脏腑经络为其物质基础,邪犯其地,既可影响相应脏腑的功能,同时也可导致相应经络的功能失常,如:邪犯太阳可见太阳经气不利之头项强痛,邪入:阳明可见阳明经气不利之腹满胀痛等。足少阳经脉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入:其位,经气不利,故:见胸胁胀闷不适。相对而言,寒热往来主要反映本证正邪斗争情况及机体阴阳状态,而胸胁苦满可被视作本证病位的具体反映,故:李培生教授明确指出:“少阳之病,或:由伤寒,或:关杂病,或:由本经自发,或:由他经传入,一涉其枢,胸胁苦满之症最为显著”。《柯氏伤寒论翼笺正》。

脏腑相连,病变相关,是以:少阳受邪,每见与之关系密切的他经症象。神情嘿嘿及心烦意乱,既反映了少阳胆火内郁的病理机制,也是火热之邪循经扰心的具体表现。胆为中正之官而心主神志,二者均能调节精神意识活动。今邪入:少阳而胆失疏泄,火郁不发,上犯心神,是故:心烦意乱而又不欲言语。此与阳明里热之烦,同中有异。其同者,二者皆因热邪循经上扰心神而致。其异者,阳明燥热,多内外蒸腾,飞扬跋扈,故:心烦而多言妄语;而少阳胆火,多气机不利,内郁难发,故:心烦而反少言寡语。

肝胆脾胃,属木土相克之关系。相生相克、本为生理之常;若太过不及,则属病理异常。生理状况下,土赖木之疏瀹条达,以:维持其功能之正常发挥。今邪犯少阳而枢机不利,胆木克土之功能异常,或:为太过而胃气上逆,故:喜呕,或:为不及而脾土难运,故:不欲食。其病象虽为中土脾胃之功能反常,然其根源仍当责之于少阳疏泄失职。

由此可知,上述四症已充分反映了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病性、病位及病理关系等病理特征。至于七个,或:然症,或:为四大主症之变,或:为他经病证之兼,或:为痰饮水气之夹,然皆基于胆火内郁、枢机不利之病机而为变、为兼、为夹,故,或:有不能归属少阳者,其基本病理仍难越出少阳范畴。如:胸中烦而不呕者,邪热扰心之程度较重而胆邪未犯胃腑;口渴者,火邪伤津较为显著;腹中痛者,木邪犯土而脾络不和;胁下痞硬,类于胸胁苦满,为少阳经气郁滞较甚;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手少阳三焦通调水道之功能失常,而致水气停蓄,水气凌心则悸,饮邪蓄结则小便不利;不渴而身微热者,太阳表邪未解而津液未伤,当见头痛项强、恶寒身疼等表象;咳者,缘于饮邪犯肺,肺气上逆。凡此皆为举例而设,学者不可限定眼目而,谓:少阳兼夹仅此七症而已。须知临床病情千变万化。兼夹症象头绪繁多,少阳,或:然之象,岂七症所能括者!

少阳病证一般不渴,或:渴也轻微,因其津伤未著故也。若服柴胡汤后,渴反转甚,是邪气已传阳明,化燥伤津,当见但热不寒等症,治:从阳明清下大法。

[选注]:

成无己:病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在表里之间者。此邪气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证。五六日,邪气自表传里之时。中风者,或:伤寒至五六日也。…,或:中风,或:伤寒,非是伤寒再中风,中风复伤寒也。…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也。邪在表,则心腹不满;邪在里,则心腹胀满;今止言胸胁苦满,知邪气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心腹满,言胸胁苦满,知邪气在表里也。默默,静也。邪在表则呻吟不安,邪在里则烦闷乱…。默默者,邪方自表之里,在表里之间也。邪在表则能食,邪在里则不能食。不欲食者,邪在表里之间,未至于必不能食也。

邪在表,则不烦不呕;邪在里,则烦满而呕。烦喜呕者,邪在表方传里也。邪初入:里,未有定处,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即是此,或:为之证。

《注解伤寒论,卷三》。

方有执:五六日,大约言也。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阳所主之部位。故:人而并于阴则寒,出而并于阳则热,出入:无常,所以:寒热间作也。胸胁苦满者,少阳之脉循胸络胁,邪凑其经,伏饮搏聚也。默,静也;胸胁既满,谷不化消,所以:默默不言,不需饮食也。心烦喜呕者,邪热伏饮搏胸胁者涌而上溢也。或:为诸证者,邪之出入:不常,所以:变动不一也。《伤寒论条辨,卷一》。

V医宗金鉴):少阳之邪,进可传太阴之里,退可还太阳之表,中处于“半表半里”之间。其邪外并于表,半表不解则作寒;内并于里,半里不和则作热,或:表,或:里无常,故:往来寒热不定也。少阳之脉,下胸循胁,邪凑其经,故:胸胁苦满也;少阳邪近乎阴,故:默默也;少阳木邪病则妨土,故:不欲饮食也;邪在胸胁,火无从泄,上逼于心,故:心烦也;邪欲入:里,里气外拒,故:呕;呕则木气舒,故:喜之也;此皆柴胡应有之证也。其余诸证,时,或:有之,总宜:,以:“小柴胡汤”,主之,各随见证,以,加减,治之可耳!《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柯韵伯:此非言伤寒五六日而更中风也。言往来寒热有三义:少阳自受寒邪,阳气衰少,既不能退寒,又不能发热,至五六日郁热内发,始得与寒气相争,而往来寒热,一也;若太阳受寒,过五六日阳气始衰,余邪未尽,转属少阳,而往来寒热,二也;风为阳邪,少阳为风脏,一中于风,便往来寒热,不必五六日而始见,三也。少阳脉循胸胁,邪入:其经故:苦满;胆气不舒故:默默;木邪犯土故:不欲饮食;相火内炽故:心烦;邪正相争故:喜呕。凡少阳为枢,不全主表,不全主里,故:六证皆在表里之间。张仲景本意重半里,而柴胡所主又在半表,故:少阳证必见半表,正宜:柴胡,加减。如:悉入:里,则柴胡非其任矣,故:“小柴胡汤”称和解表里之主方。寒热往来,病情见于外,苦喜不欲,病情得于内。看苦喜不欲等字,非真呕真满不能饮食也;看往来二字,见有不寒热时。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是无形之半表;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无形之半里。虽然七证皆偏于里,惟微热为在表,皆属无形,惟心下悸为有形,皆风寒通证,惟胁下痞硬属少阳,总是气分为病,非有实可据,故:皆从“半表半里”之,治法。《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三》。

[评述]:诸家均认为本证病位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证,其说可从。对诸症之病机阐释,仁智互见,然大同小异,学者自可择善从之。惟值得一议者,是往来寒热一症。

纵观历代诸家之注解,对本症病机认识大约有如下几种:①邪出于表则寒,邪入:于里则热,以:成、吴二氏为代表;②邪入:并于阴则寒,邪出并于阳则热,以:方有执、尤在泾为代表;③邪出与阳争则寒,邪入:与阴争则热,如:刘完素、唐容川氏;④邪正相争,邪胜则寒,正胜则热,如:汪苓友;⑤阴阳相争,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如:朱肱、张介宾氏。

诸家解释皆不离阴阳表里与邪正相争,然,各家注释互相矛盾,难,以:归于一致。笔者认为,少阳“半表半里”之位,是表里出入、阴阳转化之枢纽,其自身的阴阳动态平衡,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邪正相争于此,极易导致其阴阳平衡的紊乱,而这种阴阳失衡具有其特殊性,即阴阳盛衰的不确定性和易转化性(这种性质正是由于少阳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由是而出现阴胜则寒、阳胜则热、互为进退、交替发生的寒热往来症象,请参阅

[释义]项。

[治法]:和解少阳。

[方药]:“小柴胡汤”方。

[方义]:“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主方。本方据其组成而言,是融祛邪扶正、木土同治于一体。其中柴胡、黄芩为方中:之主要成分,柴胡气质轻清,升达疏透,能使少阳邪热外解,前贤,谓:之清解半表之邪;黄芩苦寒质重,清泄邪火,能使少阳邪热内消,故:,谓:其清解半里之邪;二者相伍,外透内泄,而使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一时并解;据其用量分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则本方外透之力强而内泄之力弱,则在不言之中,故:服后每多“溅然汗出而解”。半夏、生姜,调理胃气,降逆止呕;人参、甘草、红枣,培土和中,扶助正气。二组药物既可防木邪犯土,也可扶正,以:助柴胡、黄芩祛邪。由是可知,本方寒温合用,攻补兼施,升降协同,内外并举,具有疏利三焦、宣通内外、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的作用,确能体现和解大法之奥义。

“小柴胡汤”的煎服法,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其去滓再煎法,具有和合寒温、协调升降、燮理阴阳、互济刚柔的作用。诸凡,以:和法为主要目的之方剂,多仿此为法。

“小柴胡汤”的,加减法,针对,或:然症而设,计有七项,与后文之“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

等,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可视作柴胡类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1)胸中烦而不呕者,是邪热扰心较为显著而胃气尚和,故:去:甘壅之人参,以:免留邪,因其不呕而去:半夏,加:瓜蒌实,以:清心除烦。

(2)渴者,是邪热伤津较著,故:去:温燥之半夏,加重人参用量,以:益气生津,并伍,以:天花粉清热生津。

(3)腹中痛者,是木邪犯土而脾络不和,故:去:苦寒伤中之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和络止痛。

(4)胁下痞硬者,是少阳经气郁滞较甚,故:去:甘壅滞气之红枣,加:牡蛎,以:软坚散结,消滞除痞。

(5)小便不利心下悸者,是三焦决渎失常而饮邪留滞,故:去:苦寒之黄芩,加:甘淡之茯苓,以:利水宁心。

(6)不渴外有微热者,是太阳表邪未除,故:去:甘壅滞邪之人参,加:桂枝温覆微汗,以:解表。

(7)咳者,是寒饮犯肺,故以:干姜易生姜,温中化饮,加:五味子,以:敛肺止咳;去:人参、红枣,是防其恋邪留患。

[方论选]:

成无己: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日: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半里”,则半成热矣,热气内传,攻之不可,则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然发表之剂。人参味甘温,甘草味甘平,邪气传里,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姜味辛温,红枣味甘温,<内经)日:辛甘发散为阳。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当两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红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两解之剂当矣。

《伤寒明理论,诸药方论》。

《医宗金鉴》:邪正在两界之间,各无进退而相持,故:立和解一法,既,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解少阳在腑之里热;犹恐在里之太阴正气一虚,在经之少阳邪气乘之,故以:姜、枣、人参和中而预壮里气,使里不受邪而和,还表,以:作解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柯韵伯: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也。…是方也,与“桂枝汤”相仿,而柴胡之解表,逊于桂枝;黄芩之清里,重于芍药。姜枣甘草,微行辛甘发散之常;而人参甘温,已示虚火可补之义。且去滓再煎之法,又与他剂不同。粗工恐其闭住邪气,妄用:柴芩而屏绝人参,所以:夹虚之症,不能奏功,反,以:速毙也。按本方七味,柴胡主表邪不解,甘草主里气不调,五物皆在进退之列。本方若去:甘草,便名:大柴胡;若去:柴胡,便名:泻心黄芩黄连等汤矣。《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

尤在泾:胸中烦而不呕者,邪聚于膈而不上逆也。热聚则不得,以:甘补,不逆则不必,以:辛散,故:去:人参、半夏,而,加:栝蒌实之寒,以:除热而荡实也。渴者,木火内烦,而津虚气燥也。故:去:半夏之温燥,而,加:人参之甘润,栝蒌根之凉苦,以:彻热而生津也。腹中痛者,木邪伤土也。黄芩苦寒,不利脾阳,芍药酸寒,能于土中泻木,去:邪气,止腹痛也。胁下痞硬者,邪聚少阳之募。红枣甘能增满,牡蛎咸能软坚;好古,云:牡蛎,以:柴胡引之,能去:胁下痞也。心下悸小便不利者,水饮蓄而不行也。水饮得冷则停,得淡则利,故: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者,里和而表未解也。故:不取人参之补里,而用:桂枝之解外也。咳者,肺寒而气逆也。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酸,以:收之。又曰: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加:五味之酸,以:收逆气;干姜之温,以:却肺寒;参枣甘壅,不利于逆;生姜之辛,也恶其散耳。(V伤寒贯珠集。少阳正,治法》。

周学海:和解者,合汗下之法而缓用之者也。伤寒,以:小柴胡为和解之方,后人不求和解之义,囫囵读过,随口称道,昧者更,以:果子药当之。窃思凡用:和解之法者,必其邪气之极杂者也。寒者热者,燥者湿者,结于一处而不得通,则宜:开其结而解之;升者降者,敛者散者,积于一偏而不相洽,则宜:平其积而和之。故:方中:往往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敛散并用,非杂乱而无法也,正法之至妙也。揆其大旨,总是缓撑微降之法居多。缓撑则结者解,微降则偏者和矣。且撑正,以:活其降之机,降正,以:助其撑之力。何者,杂合之邪之交纽而不已也,其气必郁而多逆,故:开郁降逆即是和解,无汗下之用,而隐寓汗下之旨矣。若但清降之,则清降而已耳,非和解也;但疏散之,则疏散而已耳,非和解也。和解之方,多是偶方复方,即,或:间有奇方,也方之大者也。何者,以:其有相反而相用:者也。相反者,寒与热也,燥与湿也,升与降也,敛与散也。《读医随笔,卷四》。

[点评]:成氏,以:药物性味、君臣佐使原理解释方义,辨析透彻;而《金鉴》认为柴芩清解少阳、参枣预壮里气,可,谓:要言不繁;柯氏,以:之与“桂枝汤”相比较,并析其化裁精义,议论允当;尤氏结合病机,详论其,加减化裁之法,可资临床借鉴。诸家虽均,以:和解为本方之大法,然皆未予:明确阐发其要义;而周氏独运神思,细析奥意,对和解大法详,加:阐论,虽非特为柴胡剂而发,而其言于学者理解柴胡,治法,颇多启迪。

[临床运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运用:

1)“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胆火内郁证,见96条、97条、266条等。

2)用于:三阳合病偏重少阳者,见99条。

3)用于:热入:血室证,见144条和(金匮。妇人杂病篇>。

4)用于:阳微结证,见于148条。

5)用于:少阳阳明同病,见229条、230条。

6)用于:呕而发热者,见379条和(金匮。呕吐哕下利病篇)。

7)用于:伤寒瘥后更发热者,见于394条。

8)用于:诸黄腹痛而呕者,见于(金匮。黄疸病篇)。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千金要方》,云,治:妇人在蓐得风,凡四肢苦烦热,皆自发露所为。若头痛,与“小柴胡汤”。又云:“黄龙汤”,治:伤寒瘥后,更头痛壮热烦闷方,张仲景名:“小柴胡汤”。

2)(苏沈良方),云,此药,治:伤寒虽主数十证,大要其间有五证最的,服之必愈。一者,身热,心中逆,或:呕吐者,可服;若因渴饮水而呕者,不可服;身体不温热者,不可服。二者,寒热往来者,可服。三者,发潮热可服。四者,心烦胁下满,或:渴,或:不渴,皆可服。五者,伤寒已瘥后,更发热者,可服。此五证但有一证,更勿疑,便可服,服之必瘥。若有三两证,以上,更的当也。

3)(直指方),云,“小柴胡汤”,治:男女诸热出血,血热蕴隆,于本方,加:乌梅。

4)(活人总括),云,小柴胡非特为表里和解设,其于解血热、消恶血,诚有功焉。

一二日间,解撤不去,其热必至于伤血,不问男女皆然。“小柴胡汤”,内有黄芩柴胡,最行血热,所以:屡获奇功。

5)(世医得效方),云,“小柴胡汤”,治:挟岚嶂溪源蒸毒之气,自岭,以:南,地毒苦炎、燥湿不常,人多患此状,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则发躁狂妄,也有哑不能言者,皆由败毒瘀心,毒涎聚于脾所致,于此药中,加大黄枳壳,各五钱。又云:“柴苓汤”,治:疟,“小柴胡汤”合“五苓散”。

6)<名:医方考),云,疟发时,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脉弦者,名曰:风疟,“小柴胡汤”,主之。

7)(医方口诀集),云,其口诀凡六。伤寒“半表半里”之证,加减而用之,其一也;温疟初发,增减而用之,其二也;下疳疮,又便毒囊痈等类,凡在前阴之疾,皆用:为主剂,其三也;胸胁痛,寒热往来,因怒为病之类,凡属肝胆者,皆用:为主剂,其四也;寡尼室女,寒热往来,头痛,胸胁牵引,口苦,经候失常者,似疟非疟,似伤寒非伤寒,此热入:血室也,以:此方为主药,随见证作佐使用之,其五也;古方,治:劳瘵骨蒸,多,以:本方,加:秦艽鳖甲等药主之,虽未之试,知其不为无理,故:取为口诀之六。

8)《伤寒溯源集》,云,今世俗皆弃人参而不用,以:为稳当,乃盲医不知虚实之故也。

惟热盛而邪实者,乃可去:之,或:有兼证之不相合者,也可去也。若邪轻而正气虚者,未可概去也。或:邪气虽盛,而正气大虚者,也当酌其去:取也。

9)(伤寒来苏集),云:本方为脾家虚热、四时疟疾之圣药。

10)(西塘感症),云:脉不虚者,去:人参。11)(说疫),云:用:小柴胡,往往减参,且瘟疫原不宜:于参。

12)<伤寒广要)引吴仁斋“小柴胡汤”,加减法:“小柴胡汤”,近代名:医,加减法:若胸膈痞满不宽,或:胸中痛,或:胁下痞满,或:胁下痛,去:人参,加:枳壳、桔梗,各二钱、名:柴胡枳壳汤。若胸中痞满,按之痛者,去:人参,加:瓜蒌仁三钱、枳壳桔梗,各二钱五分,黄连二钱、名:柴胡“陷胸汤”。若脉虚发热,口渴不饮水者,人参倍用,加:麦门冬一钱五分,五味子十五个,名:参胡清热饮,又名:清热生脉汤。若脉弦虚发热,或:两尺且浮无力,此必有先因房事,或:曾梦遗走精,或:病中还不固者,宜加:知母黄连,各二钱、牡蛎粉一钱、名:滋阴清热饮;如:有咳嗽者,更加:五味子十一个。若脉弦虚发热口干,或:大便不实,胃弱不食者,加: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各一钱五分,名:参胡三白汤。若发热烦渴,脉浮弦而数,小便不利,大便泄利者,加:四苓散用之,名:“柴苓汤”。内热多者,此名:协热而痢,加:炒黄连一钱五分,白芍药一钱五分,腹痛倍用。若腹疼恶寒者,去:黄芩,加:炒白芍药二钱、桂一钱、名:柴胡建中汤;若自汗恶风,腹痛发热者,也主之。若心下痞满发热者,加:枳实二钱、黄连一钱五分。若血虚发热至夜尤甚者,加:当归身、川芎、白芍药,各一钱五分,生地黄一钱。若口燥舌干,津液不足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一钱五分,麦门冬一钱、五味子十五粒。若内热甚者,错语心烦不得眠者,加:黄连、黄柏、山栀仁,各一钱、名:柴胡解毒汤。若脉弦长,少阳与阳明合病而热者,加:葛根三钱、白芍药二钱、名:柴葛“解肌汤”。若脉洪数无外症,恶热内热甚,烦渴饮水者,合“白虎汤”,主之,名:参胡石膏汤。

13)《伤寒论今释》,云:胸胁苦满,心下痞硬,时时呕逆,口苦目眩,脉弦细,舌苔薄白,向边渐淡者,小柴胡之的证也。具此证者,无论有热无热,寒热往来与否,也无论何种病,服“小柴胡汤”,无不效者。

(3)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肝硬化、消化系统肿瘤等病,以:胸胁心下痞满,或:疼痛、食欲减退、口苦脉弦为其审证要点。

用:小柴胡制剂(6克/d)、治疗:24例慢性胃炎患者,结果第2周症状开始改善,除3例中途停药外,其余21例呕恶、胃脘疼、嘈杂、呃逆等消失;食欲不振、腹胀、胃振水音、易疲劳等,18例改善;腹部不适15例有效;内窥镜检查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据胃炎国际分类法分组后,各组间改善程度有差异。以:“小柴胡汤”随证,加减

(隐痛,喜温喜按,神疲便溏者,加:白术;隐痛,口燥咽干,便结尿黄,去:生姜,加:白芍、百合、乌梅;痛甚拒按,舌边尖有瘀斑点,加:丹参、灵脂;灼痛,烦躁易怒,口干苦去:参枣,加:丹皮;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加:白芍;得温痛减,脉紧,加:桂枝;暴饮暴食诱发者去:参枣,加:山楂、神曲)、治疗:胃脘痛151例,痊愈84例,有效49例,无效18例。

,治疗,各种急慢性肝胆疾患,是本方现代应用之一大特色,研究结果证实,本方具有调节免疫机能、保护肝功能、利胆抗炎等作用,只要辨证准确,运用:得当,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将176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A、B两组,以:“小柴胡汤”,治疗,A组(94例),加用:乙肝疫苗;并设70例益肝灵、复方树舌片对照组。结果3组显效分别为35、28、7例,有效54、45、40例,无效5、9、23例,总效率为94.7%、89.0%、67.1%,A、B两组总效率、T球蛋白复常率、肝脾肿大回缩率、HBVM、HBeA克、HBV~DNA阴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A组HBeA克、HBV。DNA阴转率优于B组(P<

0、05,0.01)L3,。对80例HBe抗原阳性的慢肝患者投与“小柴胡汤”,结果肝功改善50%,血清转化10%,血清反应阴性18.8%,HBe抗原降至1/2,以下者13.8%。23例慢肝患者,治疗:结果表明,无论有无HBe抗原阳性化,“小柴胡汤”均有降低克0T、克PT的作用:L5j。另一报告则表明兼用:熊去:氧胆酸和“小柴胡汤”,能提高IFN。一zb的转氨酶改善率和血清转化率“j。为观察“小柴胡汤”对术后肝损伤的,治疗效果,对66例呼吸、消化系统患者进行了手术前后投药的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术前后均投与者其倦怠、食欲不振、全身状态均明显改善;未投药组之术后克0T、克PT、LDH、T克TP、LAP、TB、DB等均升高,且降低缓慢,而术前投药组及术前后投药组未见明显升高,或:升高后迅速恢复正常。

2)呼吸系统:常用于治疗,各类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病证,以:咳喘、发热、胸胁胀闷、脉弦等为运用:依据。

,以:“小柴胡汤”化裁(柴胡、半夏、黄芩、厚朴、杏仁,各9克、党参12~30克,或:仙鹤草等量,甘草4.5克、生姜3片、枣5枚)、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较剧者38例,并随证作适当,加减,结果,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4例。谷崎胜朗等运用:“小柴胡汤”1年,治疗:类固醇依赖型重症难,治:性哮喘为主的患者28例,结果显效4例,有效14例,有效率64.3%;尤其对支气管痉挛伴过量分泌和细支气管闭塞型有显著疗效,不仅能缓解哮喘状态,还可改善因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的副作用:”1。对虚实夹杂证、无发热、隐窝有脓肿的慢性扁桃腺炎患者10例,投,以:低量

(2.5克/d)“小柴胡汤”,2周后9例有效,1例因胃部胀满、腹泻而于第3日停药。杨氏,以:本方化裁(柴胡、半夏,各5~10克、黄芩10~15克、夏枯草10~20克、甘草5~7克),并据证,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7例,结果痊愈45例,2例因并发心肌炎与脑膜炎而无效。田中氏对6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投与本方6个月,结果表明本方虽不能阻止该病的发展,但能改善症状,在某种程度上对该病的发展有抑制作用,且能减少其恶化因素如:感冒等发生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应用:本方对肺部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据观察,11例由“小柴胡汤”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半数,以上患者有吸烟史;主诉为劳作时呼吸困难,发热干咳;开始服药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为2周一1年,其中8例为1月,以上。

3)循环系统:常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血压异常、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心律紊乱、败血症、菌毒血症等疾病,以:心悸心烦、发热、口苦、脉弦为审证要点。

王氏,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春季发作性心脏期前收缩16例,其中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9例,交界性早搏4例;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者3例,高血压病史者2例,无明确原发病者u例。治疗,基本方,为:柴胡、半夏,各9克、黄芩、生草、菖蒲、生姜,各6克、党参、丹参,各15克、甘松、莪术,各10克、红枣5枚;并据证化裁,面红便干,加:龙胆草、夏枯草,心烦失眠,加:炒栀子、淡豆豉、茯神,纳差脘胀,加:苏梗、生谷麦芽,乏力自汗,加:生黄芪、霜桑叶。结果痊愈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81.25%;无效3例,18.75%。

邵氏,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真心痛77例,基本方,为:柴胡、川栋,各25克、半夏、当归、附子、人参,各15克、黄芩、生姜、炙草,各10克、川芎20克、红枣6枚。全部病例服药3剂后心绞痛即明显改善,15例服药1剂即缓解,30例6剂后疼痛完全消失,32例工。

剂后疼痛消失;服药最少5剂,最多28剂;22个月未见复发者48例,15个月未见复发者29例,少数复发者,服本方仍效。

4)神经系统:常用于:神经宫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癫痫、顽固性失眠、坐骨神经痛、感觉障碍等病证,以: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口苦脉弦为运用:依据。

关氏,以:本方,治疗:眩晕症42例,肾精不足,加:菟丝、枣皮、枸杞、杜仲;气血不足,加:黄芪、当归;脾虚,加:苡仁、白术、升麻;颈项不舒,加:葛根。结果,治愈3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95%。而对照组36例之有效率为75%,有显著性差异。

,以:本方作适当化裁,配合活血通络止痛之品,如:伸筋草、桃仁、桂枝、当归、川芎等,治疗:坐骨神经痛。大量的临床病例,治疗:结果表明,疗效非常显著。而大山秀树用:本方治疗:5例因脑血管病变(丘脑部)所致的味觉障碍患者,均获疗效;部分病例因停药而味觉障碍症状再次出现。

5)防,治:肿瘤: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显著的调节免疫功能效应,故:其在防,治:肿瘤方面有确切疗效。林氏,以:本方联合消症益肝片、5Fu和MMc,治疗:原发性肝癌13例,并设19例西药对照组(5Fu、MMc)。结果表明,中药联合组显效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69.2%;西药组显效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26.3%,P<0.05;副作用:观察,中药组胃肠反应5例,骨髓抑制3例,静脉炎1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16例和

4例,两组间差异P<0.05。另一研究报告表明本方虽然对初期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不算太强,但单独给药结果显示能延长生命,而且还显示对Lewis肺癌有轻度抗转移作用;与5一氟脲嘧啶和环磷酰胺合用:则效应增强。

为了探讨本方抑制肝硬化癌变的可能性,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工作。将292例肝硬化而无肝癌可疑的患者,分为“小柴胡汤”组与对照组,结果投药20个月后,“小柴胡汤”投药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甲胎蛋白明显上升L23j。而另一报告则将

260例肝硬变患者分为小柴胡组和其他药物组,分别观察60个月,结果表明“小柴胡汤”:

组不仅累积肝癌发生率下降,而且可,以:提高长期生存率。

6)免疫系统:由日本13家单位共同对HIV感染者56例进行临床观察,投与“小柴胡汤”,或:人参汤,停用:其他BRM及抗病毒药物,结果表明,有维持,或:改善HIV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C25j。对u例HIV阳性的血友病患者长期投与汉方药(8例“小柴胡汤”,3例人参汤),结果临床上AC转化为ARC者8例中仅有1例,3例ARC仅一例转为AIDS;CD4、10例患者呈降低趋向,其中8例降50%,以上,CD4/CD8上升有4例,但

CD4实数均下降;HIV。1抗原(P2d)出现仅2例,HIV。1P2。抗体下降仅2例,9例抗体保持100%,以上L261。另一报告表明,对AC、3例及抗HIV抗体阴性3例,共6例血友病患者A患者投与“小柴胡汤”,或:人参汤,结果:①淋巴细胞在1~3个月增加,平均最大增加:率41.9±15.9%,6个月为0.54±13.6%,其后不再增加;②CD4和CD8细胞在2~3个月增加,6个月为服药前值;③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④辅助T细胞、活性化

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增加;⑤淋巴细胞幼稚化反应显示一时性亢进。

对3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投与“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结果服药前I克日000IU

,以下者服药后3~4个月明显下降;I克日000IU,以上者,服药22个月后下降;在住院管理的类固醇剂依赖性支气管哮喘5例中,2例撤停,2例减量L28)。研究者据51例,治:验结果认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并用:“小柴胡汤”可,以:使炎症静止,以:长期服用:效果为优,能使5例减量服用:激素,约半数患者全身症状得到改善。另外,对儿例脾切除术后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发热、口苦咽干、倦怠、食欲不振等反应,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疗效可靠,未出现腹膜炎体征,手术切口一期愈合。

7)其他方面:本方也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科、妇产科及其他多种病证,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尿毒症、遗精、阳痿、经前紧张综合征、产褥期精神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甲亢、糖尿病、五官科疾患、淋巴结炎、红斑性狼疮等。

,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气阴两虚、湿毒壅盛者,加:太子参、焦大黄、车前草等,脾肾衰败、水湿不化者,加:“六君子汤”,疗程2月。结果显效6例

(20%),有效12例。稳定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3%。

杨氏,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多种乳腺病(乳腺炎、乳腺增生等)36例,结果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96.5%。而日本学者则,以:本方作为生物反应调节物对6例反复继发性流产2次,以上的习惯性流产患者施行免疫疗法,结果成功4例。

对4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激素有效者,加用:“小柴胡汤”,各种,治疗:无效者单独运用:“小柴胡汤”。结果显效10例,有效15例,稍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

62.5%,或:95%(加:稍有效者);治疗:前激素有效与,各种,治疗:无效者,在应用:激素外周血小板和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全部病例均未见副作用:及外周血、血液化学、血清学检查异常。

对唾液分泌功能低下的口腔干燥症,目前尚少有效,治疗:方法。吉成氏,用:“小柴胡汤”,治疗:此类患者19例,疗程4周。结果多数病例唾液分泌量上升,自觉及他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12例口腔干燥症为91.7%,5例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为

80.0%,2例放射性日腔干燥为100%,全部病例均无副作用。

研究者用:小柴胡冲剂,治疗:外用:激素制剂、内服抗组织胺药物效果不佳的湿疹、皮炎患者(慢性湿疹28例,异位性皮炎16例,痒疹5例,钱币状湿疹3例,脂溢性湿疹3例,接触性皮炎1例)。结果:显效1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53.6%。另外,宫川1氏,报道X~1J~J1,慢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症6例使用:“小柴胡汤”,并联用:常规疗法,结果除1例因投药时间短未作疗效判定外,其余5例在投药期间未见复发。

总而言之,本方临床运用:相当广泛,各类病证,大凡只要符合少阳枢机不利之病机,皆可酌情运用:“小柴胡汤”,治疗。有研究者认为,“小柴胡汤证”之临床表现共有两种证型,即少阳火化型和少阳气郁型,其辨证原则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具有两大临床表现特征:一是症状表现休作有时,一是少阳相火走孔穴;因而在临床运用:中,只要抓住这两个特征之一,再运用:“小柴胡汤”的辨证原则,用:本方化裁,治疗,常收立竿见影之效。

(4)医案选录:

1)过敏性哮喘。李某,男,30岁,90年10月23,曰:初诊。3月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发作性喘促、气急,夜晚12时发作,或,加重,曾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经用:数种抗生素及激素、中药无效,后到省医院变态反应科查证对多种过敏原过敏,经予:“脱敏液”连续,治疗:20天收效甚微,遂入:我院,治疗。诊见患者体胖,微喘,喉中有水鸡声,舌淡胖,苔薄白腻,脉沉细。首剂,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大法,服10余剂罔效。余忽念师授“小柴胡汤”,加:五味子,治:喘之法,乃拟小柴胡原方,加:五味子12克。服3剂,症见:减轻;连服7剂,竟收全功。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四川中医)1992;(3):17)。

2)经期发热,曾某,女,33岁,90年2月2日,初诊1年前行人工流产术后即发热不退,体温波动在38~39*(3之间,伴小腹胀痛,月经周期不定,量多淋漓不尽,在某院诊断为“宫内感染”,经用:抗菌素,治疗:后,周期正常,量减少,但经期仍低热

(37~5~38℃),时有恶寒,伴头晕欲呕,小腹隐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恙由瘀血阻络,郁而化热,投用:“小柴胡汤”,加:丹皮、川芎、归尾,各6克,治疗:1月,次月经期体温仅37~2℃~,以后每次经来时服此方3剂,连续3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四川中医)1993;(5):41)。

3)复视,李某,男,30岁,患温病发高热,后遗双目复视,用:过不少中西药,治疗:无效,内科医生曾怀疑过是脑部疾患,患者也非常焦虑,诊断时除复视外,尚有头晕、口干、耳鸣等症,脉数无苔,考虑是邪热久羁于少阳之经,损伤其阴液,肝胆之火又薰蒸于眼目,而产生的复视,试给于“小柴胡汤”,加减二剂,处方:柴胡12克、黄芩、党参、甘草、元参、麦冬,各15克、半夏6克、生姜10片、枣5枚、杭菊花30克,服2剂后目中所见两物的距离有明显的缩短,守方共服6剂,复视痊愈。

按:本例患者因患温病发高热,经用:西药,治愈,后遗复视一症,这种复视的病理机制有二:一为热邪未尽,仍扰于少阳之经,因而薰蒸于目;一为热伤津液,津液涸乏,不能润养筋脉所致,既热且燥,于是眼中就幻化出复视现象,在,治疗:方面,两者必须兼顾,方能奏效,“小柴胡汤”,加重黄芩用量,以:清解少阳之热,再,加:元参、麦冬增津,以:润燥,使热除津复,复视自愈。(赵明锐编著,经方发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18)。

4)热入:血室,辛亥二月,毗陵学官王张仲景妹,始伤寒七八日,昏塞喉中涎响如:锯,目瞑不知人,病势极矣,诊之,询其未昏塞,以:前证,母在侧,曰:初病四五日,夜间谵语,如:见鬼状,予,曰:得病之初,正值经候来否?答曰:经水方来,因身热病作而自止,予,曰:此热入:血室也,张仲景,云:妇人中风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发作有时,此为热入:血室,医者不晓,反,以:热药补之,遂致胸膈不利,三焦不通,涎潮上脘,喘急息高,予,曰:病热极矣,先当化其涎,后当除其热,无汗而自解矣,予:急,以:一甲散投之,两时后涎定得睡,是,曰:遂省人事;自次日,以:“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三投热除,无汗而解。《伤寒九十论,热入:血室证第十六》。

[按语]:“小柴胡汤”是,治: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的主方,以: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口苦咽干、心烦喜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其临床运用:相当广泛,张仲景也曾将之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同病、三阳合病、黄疸腹痛呕吐及热入:血室等病证。后世医家在继承张仲景心法的同时,根据本方所主之病机病位特点,大大扩展其运用:范围,无论内伤杂病,或:外感热病,凡与少阳病位相关、且,以:气郁,或:热化为特征者,皆可,以:本方化裁,治之。并由此而创制出许多著名:的方剂,如:柴葛“解肌汤”、“柴陷汤”、“柴苓汤”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内容。

本方作为外感热病邪犯少阳之主方,柴胡、黄芩二药实属重要。按其原方剂量,柴胡药量大于黄芩,颇合透邪外解之精义,宜:于发热明显者。而临床运用之际,又当审证而变通之。若发热不甚而内热显著,口苦心烦、脉数渴饮者,则黄芩用量宜:重;若内外俱热,难分轻重者,则柴、芩用量宜:乎相当。一般而论,外感宜,重用:柴胡,欲其透邪;内伤宜,重用:黄芩,欲其清泄。此柴、芩剂量比例,虽有规矩可循,然最重要者,贵在审时度势,随证定夺,切不可拘泥于成法,而失辨证论,治之玄妙。

[现代研究]:

有关“小柴胡汤”的实验研究,开展较为广泛,尤以:日本汉方医学研究者成就显著。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从不同途径证实,本方具有多种药理效应,其药效机制已逐步得到较合理阐释。现据近十年的文献资料,简要综述于下。

(1)肝脏保护作用:本方对多种化学物质,或:药物所致的肝损伤有减轻,或:预防效应。

口服“小柴胡汤”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及功能障碍的研究表明,在给予:CCh、24小时后,“小柴胡汤”可使升高的s克PT、s克0T恢复正常,在24小时及48小时,本方还可抑制由cch导致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细胞色素P一450活性降低,表明本方可改善由cch

导致的肝细胞坏死及功能障碍。给予:D一半乳糖胺2小时后,血清克07、克PT上升,24小时后进一步上升,虽然一次给予:“小柴胡汤”提取剂对上述活性上升没有抑制作用,但二次给药时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给予:D。半乳糖胺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中性脂肪量下降,但二次给予:“小柴胡汤”,能明显抑制总蛋白、白蛋白量减少。另一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对氟烷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异常有抑制作用,推测本方对肝损害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和膜的稳定作用。本方,用于:摄取添,加:乙硫氨酸的缺乏胆碱食物的模型大鼠,能减轻慢性肝损害的进展,同时可,以:抑制增生性结节、卵圆形细胞浸润,故:有抗肿瘤的效应。一项探讨本方预防二氯化二甲联吡啶(PQ)引起的肝损害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肝切片培养法中,本方可抑制克0了的逸出和肝切片中LP0

的增加,并和浓度相关,也可抑制组织学的变化。由此说明,本方对PQ肝损害有抑制作用。②本方对PQ引起的肝微粒体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所发生的q一有消除作用。③本方组成生药中,黄芩、甘草和柴胡对02一有清除作用,而且还可抑制PQ肝损害导致克0了的逸出。由此可知,本方对02一清除作用,是抑制肝损害的机制之一,这种抑制作用:特别和黄芩、甘草和柴胡有关。经用:猪血清(PS)和二甲基亚硝胺(DMA)处理后的大鼠,其肝羟脯胺酸含量上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可被本方抑制,尤以:提前

3月给予:“小柴胡汤”,效果更为显著;结果显示,本方可直接抑制纤维化的形成。

在实验性阻塞性黄疸解除后,给予:“小柴胡汤”和“茵陈蒿汤”,对胆汁郁滞型肝损伤有迅速改善的效果。有研究者通过测定胸苷激酶与DNA及肝损伤时血浆中,各种酶,认为本方对再生肝,在促进肝再生的同时,有抑制肝损伤的作用,能延长细胞周期克、期C461。本方能使细胞c2期延长,诱导肝细胞DNA合成,调节肝细胞对更低浓度胰岛素的应答,促进肝细胞增殖。

小田岛肃夫就本方对肝炎的抑制作用:总结其机理如下:①蛋白合成促进作用:(肝);②糖元增量作用:(肝);③高血脂症改善作用;④小胞体系酶活性抑制作用;⑤抗体产生系统的修饰;⑥干扰素诱发作用;⑦肝细胞再生促进作用;⑧脂肪肝改善作用;⑨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⑩实验性肝损害的抑制及抗应激性溃疡等。

(2)免疫调节作用:“小柴胡汤”的多种生药成分在调控免疫反应方面具有多种复杂的机理,其作用:中,以:对免疫抑制状态最为有效,但也能改善亢进模型。毫无疑问,本方具有BRM(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反应调节物)的特点。

山铺昌由氏,以:36例癌症患者末梢血单核细胞体外探讨了本方对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添,加:组比非添,加:组IL一1p(IL,白细胞介素)的产生量增加:5

倍,IL一6与克M~CSF均增加:2.2倍,特别是IL。1p的产生即是极低浓度也明显增加。本方在短时间内使末梢血单核细胞活化,产生IL。10,激活淋巴细胞,诱导产生IL一6与克M。CSF。不仅如此,本方尚可促进IL一1、IL一2的产生,增强IL。3的感受性,能增强人末梢血单核细胞产生IL一4、IL一8和小鼠脾细胞产生IL。6。

一项有关外周单核类细胞之淋巴细胞转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可提高HH

(健康异性恋者)、ARC(艾滋病关联综合征患者)和艾滋病患者(AIDS)组的增殖活性,能增强HH、HPA(无症状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同性恋者)、ARC和ADIS组对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PWM)的增殖反应。研究者据此认为本方能刺激单核细胞。T4

(CD4)、B淋巴细胞等细胞网络系统和/,或:抑制T8(CD8)细胞功能。

本方诱导抗体产生的机理,新生儿同于成人C55J。研究表明,在PWM存生情况下,本方,加入:新生儿单核细胞中后,可,以:诱导产生I克M、I克克、明显增加:IL。10,而IL。6虽有个别增加:现象,但无一定趋向性,可,以:说明本方通过刺激巨噬细胞和辅助T细胞,从而诱导细胞产生抗体。

“小柴胡汤”可刺激T细胞功能,对强的松龙引起的羊红细胞抗体反应的抑制有恢复作用;并可改善角叉菜聚糖引起的对脂多糖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量的抑制作用,且可增强吞噬功能;说明本方可作用于:吞噬细胞,改善抗体产生的抑制L571。另一项研究则表明,本方:

对脂多糖促有丝分裂活性的作用:与其浓度相关。在无脂多糖存在的实验中,本方(0.1和

10/*克)具有促有丝分裂的活性,1.0>克剂量变显示出增强促有丝分裂活性的趋势(P<

0、1);而100/z克剂量却抑制了促有丝分裂活性,细胞存活力也显著降低。在脂多糖促有丝分裂活性上,取自按受过1.2克/公斤本方处理的小鼠脾细胞组比对照组明显大得多;在无脂多糖存在的实验系统中,本方不可能提高[,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结合L5sj。

“小柴胡汤”具有激活抑制性T细胞活性和辅助T细胞活性的效应L5”;在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内增强T细胞群落的形成,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浓度呈正相关性;随着本方,各生药成分的浓度增加,其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化学发光作用:越强烈,故:可认为本方具有的抗炎性、抗过敏性的机理是由于抑制了过氧化作用。而“小柴胡汤”对T细胞群落形成功能的增强作用,并不是单纯,以:柴胡为主体,而是有人参、生姜、半夏成分的参与,其作用:机制之一,可,以:考虑是这种成分作用于:单核细胞,对IL。1有诱导作用。

沟口氏也据80例HBe抗原阳性慢肝患者临床观察结果认为,本方和甘草甜素的免疫激活、抗炎和肝细胞膜保护效应,是通过巨噬细胞产生IL一1的结果,影响细胞性免疫和抗体产生,同时借助于脂皮质样物质而发挥抗炎作用。与此同时,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可间接作用于:枯否氏细胞,使雌二醇受体量增加,而发挥免疫激活作用,提高排除病毒能力。

本方能影响单核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并与浓度相关。在

100毫克/公斤浓度,活性上升;而200毫克/公斤浓度时,其活性受到抑制(腹腔给药);经口投与250毫克/公斤浓度的“小柴胡汤”,NK细胞活性上升。

“小柴胡汤”不仅抑制PAF(血小板活化因子)刺激血小板产生过氧化物,而且抑制嗜中性白细胞产生活性氧,防止组织细胞损伤。其抑制活性氧释放的机制,主要是参与磷脂酶C,以下的代谢系统,而抑制杀白细胞素的激发机制。

总之,本方具有较为广泛而复杂的免疫调节效应,其作用:途径是多方面的。以: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为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可显著提高疟疾小鼠的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红细胞免疫能力,对刀豆素A(C0nA)诱导的淋巴母细胞转化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

(3)内分泌调节作用:“小柴胡汤”对丘脑。垂体一肾上腺系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连

Ft投与类固醇导致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7H)分泌抑制状态,在类固醇减量过程中并用:本方,可缓和这种AC7H分泌抑制。研究者据对照结果认为其机理是通过IL。1

使ACTH分泌增强,而不是通过前列腺系统。

这种激素样作用:的机理并非如此单纯。本方,由:于刺激丘脑下部一垂体,促进AC了H

的分泌,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同时抑制肝脏的皮质激素代谢,结果血中内源性皮质激素浓度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拮抗孕酮、放线菌素D和放线菌酮,而具有激素样作用。

有意义的是,本方对应激时AC了H分泌亢进状态,不仅不进一步增强AC7H分泌,而且有抑制倾向;但对ADX(肾上腺切除术)时的ACTH分泌强亢进状态,未见影响;投与Dex(地塞米松)40bt克所致的ACTH分泌强抑制状态,虽未见影响,但对Dex4u克所致的ACTH分泌弱抑制状态,有使之恢复倾向。因此认为本方既可抑制ACTH分泌亢进,也可改善ACTH分泌轻度抑制状态,具有维持机体平衡的作用;由于本方对IL。

1、曰:的ACTH分泌增强有进一步增强作用,故:可认为本方是通过这种机理使Dex的

ACTH分泌抑制得,以:恢复。

尽管如此,“小柴胡汤”的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仍,以:对内源性激素在体内广泛的生理效应起促进性调控作用:为主。而这种调控的环节,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的体液性调节而抑制其神经性调节。

(4)抗炎作用:“小柴胡汤”的抗炎作用:机理具有双重性,即激素祥和非激素样两个方:

面。实验表明,本方不仅通过促进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及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发挥间接的抗炎作用,也可能直接作用于:炎症细胞,抑制花生四烯酸的级联过程。同非激素性抗炎剂阿司匹林、消炎痛一样,本方能阻碍花生四烯酸连锁反应中环氧化酶活性,抑制血中前列腺素E的生成和血小板聚集。就其抗炎效果而言,本方1.1克/公斤浓度相当于强的松龙1毫克/公斤;与强的松龙4毫克/公斤合用,可获得相当于强的松龙16毫克/公斤的效果;实验中,强的松龙组有20%出现肾上腺萎缩,而并用:组仅百分之几;本方还可改善合成类固醇制剂引起的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减少”0j。

尽管“小柴胡汤”与阿司匹林、消炎痛一样,具有抑制前列腺生物合成和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其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1331服给药1、5小时后对血小板聚集呈两个抑制峰,阿司匹林在4小时呈强抑制作用,而地塞米松在1~5小时整个范围呈抑制作用;消炎痛也呈两个抑制峰,与“小柴胡汤”作用:曲线相似,但其在4小时的抑制率弱于1小时,而“小柴胡汤”第二峰高于第一峰。这表明本方对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具有多种作用:机理,呈甾体祥和非甾体样双重抑制作用。

另外,“小柴胡汤”及其组成生药中的柴胡、半夏、黄芩、红枣、生姜对化合物48/80

引起的小鼠腹腔内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及组胺释放有抑制作用,其效果可与色甘酸二钠相媲美,说明本方及其构成生药具有抗过敏作用。

(5)抗肿瘤作用:本方抗肿瘤效应已被临床所证实,而其机理较为复杂,普遍认为与其免疫调节机制直接相关,其作用:环节是多方面的。实验表明,本方试管内对u种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肝、胆道系统癌细胞株的浓度依赖性抑制效果,特别是对胆囊、胆道系统腺癌细胞株作用:明显,对肝癌细胞株不同分化程度而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未见差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胞周期的克0/克1期。对具有产生AFP功能的肝癌细胞株

KIM。1,呈浓度依赖性减少单位细胞的AFP分泌功能,据此认为本方具有直接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将7,12。二甲基苯并蒽涂布在小鼠背部,以:诱导产生乳头状瘤,探讨本方对鳞状细胞乳头状瘤的形成和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经口投与本方可明显降低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存活的标志)和胸苷酸合成酶(在DNA从头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活性,从而抑制乳头状瘤的发病与生长。

“小柴胡汤”能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这是其预防癌变作用:的重要因素C7sJ。而另一实验也表明,本方通过诱导T克F~Q1,一种已知的能抑制细胞增殖的自分泌因子,而发挥对妇科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

(6)其他作用:“小柴胡汤”能使胆囊结石症女性患者的0ddi氏括约肌收缩增强,舒张,加:速,从而可有效防止十二指肠液由乳头逆流,也可防止胆汁郁积,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胸胁苦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方能使血细胞因子的血细胞平均容积变化率增高和血浆因子和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下降,从而使血液粘度降低。对伴有高过氧化脂质和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的高粘度血症,在改善血清过氧化脂质和抗凝血酶Ⅲ的同时,改善血粘度和血清皮质酮及肝脏肿大方面,本方较西药祛脂酸(CFA)显示出更为综合性的效应。

长期应用:本方,可抑制动脉硬化的发生,其作用:机理包括减轻血管平滑肌损害、改善胆固醇代谢、抗氧化、调节血凝纤溶系统、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实验表明,对由

Ev方法得到的组织学所见,本方对胸腔大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动脉脂类及动脉羟脯氨酸含量均有作用,但对血清胆固醇含量并无作用。另一研究也证实,“小柴胡汤”具有改善耐糖功能的作用,但并不具备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效应。

“小柴胡汤”具有明显的促进血小板恢复作用,并直接抑制出血;同时还可激活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其作用:较十全大补汤更强。这种造血干细胞恢复的促进作用,对急性放射性损害的,治疗:而言,不仅表现为救命之效果,更重要的是对于造血系统的长期活性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药物的煎服法与疗效密切相关。研究证实,“小柴胡汤”不同的给药时间(早餐前、后30分钟),其活性成分甘草甜素的血药浓度图呈不同形式,而甘草酸和黄芩素的血药浓度曲线没有差别,黄芩素的血药浓度曲线在两种给药时间呈两阶段性,故:“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时间应根据病人的适应性和其他相关因素而定。

[原文]: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脇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舆也,食糓者哕(2,。(98)。

伤寒四五日,身熟恶风,颈项强,脇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99)。

伤寒,阳脉。濇,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红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鲜。(101)。

[词解]:

(1)下重:里急后重。

(2)哕:呃逆。

(3)阳脉:指浮取。

(4)阴脉:指沉取。

(5)蒸蒸而振:蒸蒸,形容热势很高;振,寒战身抖。蒸蒸而振,即寒战高热。

[提要]:“小柴胡汤”的灵活应用:原则与禁忌。

[释义]: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极为广泛而灵活,本节条文具体阐述了“小柴胡汤”灵活运用:的原则、禁忌及临床实例。

“小柴胡汤”的适应证一般习惯称为柴胡证,如:前文所言,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目赤、脉弦诸症,此即“小柴胡汤”的应用:指征,无论中风伤寒、外感内伤,凡见此典型临床症象,即可用:“小柴胡汤”,主之。然而临床病象变化多端,典型者少而不典型者多,故:欲求症象典型而方敢施用:者,则不惟有束茧自缚之嫌,而遗“置佳方于疑窟”之讥,且更与大量临床实践之经验相悖。有鉴于此,张仲景特于101条明确指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旨在强调辨证运用:“小柴胡汤”的灵活性。值得指出的是,对“但见一证”的理解,诸家观点不一,有,谓:柴胡四大主症之一者,有,谓:提纲证并见四大主症之一者。笔者认为,凡此皆有拘泥文辞之嫌,“一证”当作虚义看待,意指部分症状表现,而非必,谓:某一症状,张仲景语意重点在于强调诸症“不必悉具”。临证之际,只要见到“小柴胡汤”适应证的部分证候,且病机具有少阳邪郁特征者,即可选用:本方,而不必待诸症悉现后方用之,此即“小柴胡汤”灵活运用之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既大大扩展了本方运用:范围,也体现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600例“小柴胡汤”(含合用:方)临床,治疗:病例观察结果也表明,提纲证与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发生率相近,弦、细(均含兼脉)脉发生率相等,兼见症状95个,涉及西医病种22类,从而证明,“但见一证”意在突出本方运用:广泛,而非确指(国医论坛)。

1994;(2):3)。

柴胡证治宜:和解,而禁汗吐下诸法,若误用之,既可出现变证,而宜:“随证治之”;也可病证不变而仍宜:和解101条后半段即举例说明,误下之后,证情未变,仍可用:柴胡汤和之,惟下后正气较之误,治:前,更形虚馁,服药后正气得药力之助,奋起与邪气相争,是以:必然出现寒战高热之象,俄而溅然汗出,发热自退而诸症自除,此为柴胡汤活用于:误下后证情基本未变而正气较弱者之,临床实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战汗多为正邪相争甚为剧烈之征象,是病情转归之关键,若正胜邪退者,则汗出热退而解;若邪胜正衰者,常可出现大汗淋漓、脉微肢厥等阴阳离绝危象。

病在太阳宜:汗,病在阳明宜:清宜:下,而病在少阳惟宜:和解,汗下诸法皆属其禁,此三阳病证治疗:常规也99条言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是太阳表邪为患;胁下满,乃邪郁少阳之象;手足温而渴者,则为阳明燥热之征也,此三阳合病,若,治:从阳明清下之法,则有碍太阳、少阳;若,治:从太阳汗解之法,则有碍少阳、阳明,惟今之计,和解少阳、运转枢机,庶几可使表里通达,阴阳和调,而病邪尽解,是故:张仲景主,以:“小柴胡汤”,此柴胡汤灵活运用之又一实例也。

100条,以:脉象概言病机与证情,外受风寒,其脉应浮,今浮取脉来滞涩,是中焦虚弱,气血不足;沉取脉带弦象,是邪入:少阳,气血失和,气血虚弱则经脉失养,气血失和则经气滞涩,故:腹痛明显,病属中虚而兼少阳邪郁,治宜:辨其标本缓急,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之人,不宜:径投柴胡汤,恐其苦寒更伤中气,而致引邪深入:是以:先补其虚,复其气血,为当务之急,治,以:“小建中汤”,一则可调补气血,缓急止痛;一则可扶正,以:助祛邪外出,设若中气复建而少阳病证未瘥者,再投,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运转枢机,如此则腹痛发热诸症自当尽除,此“小柴胡汤”灵活用于:中虚而兼少阳病证之例也。

虽曰:柴胡汤灵活运用:的原则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然有症情似是而非、病机不与少阳相关,或:寒热虚实属性截然相反者,却非本方所主,故:当列为禁忌98

条即,云:中寒兼表而误下生变,以致寒湿郁滞、累及肝胆者,虽有胁下满痛、面目俱黄等症,与少阳胆火内郁证相似而非,不得主,以:柴胡汤,以:其苦寒伤中故也,病已六七日,邪气内传太阴而表证未解,故:脉迟浮弱、手足温而兼恶风寒,如此太阴虚寒兼表症象,治宜:温中解表,可选“桂枝人参汤”、“小建中汤”诸方,审辨而施之,而反复攻下(误,以:太阴虚寒腹满为实邪阻滞,愈下而愈满),以致寒湿阻滞于中,经气不利,水道失调,受纳无权,故:不能食、颈项强而小便不利;累及肝胆疏泄功能,气机失和而胆液不循常道,故:胁下满痛而面目俱黄,此症情虽与少阳疏泄功能失调相关,而究其根源,为脾阳不足,寒湿失运,故:不得主,以:“小柴胡汤”;若误用之,必致中虚气陷而有泄利下重之变,另有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津液失布而渴呕者,也不得误为少阳火郁津伤、木邪犯土之渴呕症象,而妄投柴胡剂;若误用之,可因中虚更甚而致食谷则哕的变证。

关于对本条之认识,另有一说:即湿邪在表,误下之后,湿郁化热而发黄,可主,以:“小柴胡汤”;若用:柴胡剂之后,出现里急后重症象,则不得再用:本方,因水饮内停而致渴欲饮水而呕者,则更非“小柴胡汤”所主,此说可备参考,请参阅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伤寒论选读)。

[选注]:

汪苓友:伤寒已至四五日之时,不,曰:发热恶寒,止,曰:身热者,此太阳之邪渐衰也。

其兼阳明证,不,曰:鼻干不得卧,而止日颈项强者,此阳明之邪也将衰也,惟胁下满为少阳经之专证,况兼手足温而又渴,此为邪将传里之机,成注,云:手足温者,知邪在表里之间也,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尚论篇,云:此用:“小柴胡汤”,当从,加减法,去:半夏,加:栝蒌根为是。

伤寒脉弦者,弦本少阳之脉,宜:与“小柴胡汤”,兹但阴脉弦而阳脉则涩,此阴阳,以:浮沉言,脉浮取之则涩而不流利,沉取之又弦而不和缓;涩主气血虚少,弦又主痛,法当腹中急痛,与建中汤者,以:温中补虚,缓其痛而兼散其邪也,先温补矣,而弦脉不除,痛犹未止者,为不差,此为少阳经有留邪也;后与“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以:和解之,凡腹中痛,也柴胡证中之一候也,愚,以:先补后解,乃张仲景神妙之法,然也必少阳经气虚无郁热者宜:之。

伤寒中风者,谓:,或:伤寒,或:中风,不必拘也;柴胡证者,谓:邪入: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也;但见一证,谓:,或:口苦,或:咽干目眩,或:耳聋无闻,或:胁下硬满,或: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便宜:与柴胡汤,治之,不必待其证候全具矣,愚按此条系用:柴胡汤之法,兼总上文,以:申明之。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者,误下之也;若柴胡证不罢,以:无变证,故:其病犹在也,当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得汤必蒸蒸而振,振者,战也,战而后发热,故云:蒸蒸,互辞,以:见义也,正气与邪气相争,正气胜则邪气还表,故:汗出而解,愚,以:柴胡非发汗之药,然邪气不因下而陷入:于里,原因在里之正气胜,藉药力而祛邪欲出之表,故:必自汗出而解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少阳病》。

钱天来:前二条(指96条及263条)备言少阳经之诸见证,然未必诸证悉备。恐后人必,以:诸证全见者,方为少阳病,故:又立此条,以:申明上文,或:胸中烦,或:渴,或:腹中痛等诸,或:有,或:无之义也。伤寒中风者,或:伤寒,或:中风也。言伤寒、中风证中,凡见少阳证,即为柴胡汤证;即使便见一证,便是邪气已入:少阳,不必如:上文之诸证悉具也。如:但见少阳本经证,止宜:,以:“小柴胡汤”,主之;若有他经兼症者,仍当,以:小柴胡为主,而兼用:他经药,治之。

身热恶风项强,皆太阳表证也;胁下满,邪传少阳也;手足温而渴,知其邪未入:阴也。以:太阳表症言之,似当汗解;然胁下已满,是邪气已入:少阳。张仲景原,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故:虽有太阳未罢之证,汗之则犯禁例,故:仍,以:“小柴胡汤”,主之。但“小柴胡汤”,当从,加减例用之。太阳表证未除,宜:去:人参,加:桂枝;胁下满,当,加:牡蛎;渴则去:半夏,加:栝蒌根为是。《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

《医宗金鉴》:得病六七日,少阳入:太阴之时也;脉迟太阴脉也,浮弱太阳脉也;恶风寒太阳证也,手足温太阴证也。医不,以:柴胡“桂枝汤”解而和之,反二三下之,表里两失矣。今不能食胁下满痛,虽似少阳之证,而实非少阳也。面目及身发黄,太阴之证已具也;颈项强,则阳明之邪未已也;小便难者,数下夺津之候也。此皆由医之误下,以致表里杂揉,阴阳同病;若更,以:有少阳胁下满痛之一证不必悉具,而又误与柴胡汤,则后必下重,是使邪更进于太阴也。虽有渴证,乃系数下夺津之渴。其饮水即呕,也非少阳本证之呕,缘误下所致,故:柴胡不中与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吕搽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凡阳脉涩,则中土已虚;阴脉弦,则木来贼土之象;腹中急痛,是脾阳下陷。此时若用:小柴胡制木,其如:中土先已虚馁何?夫中土虚馁,非甘不补;木受土克、非酸不安。必先,以:“小建中汤”,扶植中土,土气即实。若不差,再,以:小柴胡,疏土中之木。用药自有先后,非先,以:小建中姑为尝试也。《伤寒寻源,下集》。

[评述]:注家均十分重视“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一语的临床指导意义。汪氏明确指出其为“用:柴胡汤之法,兼总上文,以:申明之”。钱氏在申明此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有柴胡证,并非必用:“小柴胡汤”,而是据证,或:主,以:小柴胡,或,以:小柴胡为主而兼用:他经之药,使该条文的指导意义得,以:深化和拓展。

80、“大柴胡汤”:

北柴胡24克、黄芩9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生姜15克、炙枳实4克、红枣12枚、大黄6克

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9克。

2、若口渴去:半夏,加:人参至14克;2。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白芍9克;3。若胁下痞硬,去:红枣,加:牡蛎12克;4。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5。、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9克、温服覆被取微汗。

6、若咳者,去:人参、红枣、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干姜6克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9克、黄芩6克、芍药6克、半夏9克、生姜9克、枳实6克、红枣12枚、大黄6克(后下)。

上7味,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温服

200毫升,日3服。

[功效]外解少阳,内泻热结。

[三,治]: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急,或:痞硬,或:胸满胀痛拒按,大便干结,或:下利,小便色深,苔黄少津,脉弦数。〈副证〉:发热,头部汗多,或:潮热,或:口苦、咽干、目眩,或:发黄疸。

[临证加减]:

1;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焦口渴,渴欲饮水,面赤,脉洪实,加:芒硝,以:泻热通便。

2、心下实痛,连于左胁,难于转侧,大便实者,加:郁金、瓜蒌、青皮,以:清热行气。

3、发黄者,加:茵陈蒿、山栀子、黄柏、,以:清热除湿退黄。

4、呕不止,加:“左金丸”、姜竹茹,以:清热止呕。

5、胸胁痛,加:川栋子、旋覆花。

6、胆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

7、胃脘痛甚者,加:木香、延胡索、川楝子,以:舒肝止痛。

8、本方,加:铁粉,治:狂证,胸胁苦满,心下硬塞、膻中动甚者,奇效。[类聚方广义]:

9、加减“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认为“大柴胡汤”立方之意在于双解少阳阳明两经之邪,其主治证候与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病情甚为吻合。因此用:本方,加:延胡索、川楝子等,治之获效。

10、“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本方,用:柴胡、黄芩半夏、延胡索、木香,各15克、枳实20克、大黄15~20克、白芍金钱草,各30~50克、甘草10克。气滞,加:郁金;热重,加:银花、山栀子;湿重,加:茵陈、白蔻仁;结石,加:海金沙、鸡内金,重用:金钱草;胆道蛔虫,加:川椒、乌梅、槟榔。每日1剂水煎服。

n。“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本方,用:柴胡黄芩、制半夏,各10~15克、枳壳15~20克、大黄10~20克(后下),白芍12克、茵陈20克、栀子15克。气滞型,加:香附、郁金、川楝子、芒硝(冲服);湿热型,加:金钱草(30~60克)、虎杖。每日1剂水煎服,12日为1个疗程。

12、“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石症,基本方,为:柴胡、黄芩、白芍、海金沙(包)、郁金,各15克、大黄20克(后下),枳实、芒硝

(冲服),各10克、金钱草30克、丹参25克。胁腹痛甚,加:川楝子、元胡、五灵脂;恶心、呕吐,加:竹茹、旋覆花、半夏;肝胆湿热力斓连、龙胆草、栀子、茵陈;大便燥结,重用:大黄、芒硝;热象重,加:金银花、连翘。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

15日。

13、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对急性胰腺炎,均采用:非手术疗法,即用:“清胰汤”,治疗,结果取得满意疗效。中医处方名为:“清胰汤”(柴胡、芍药、黄芩、胡黄连、元胡、大黄、芒硝)即“大柴胡汤”,加减所组成。其治:则也未离开少阳阳明二经。晰医药杂志,1972,(2):403

1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柴胡、赤芍、枳实、蒲公英,各15克、黄芩12克、半夏、厚朴,各15克、生大黄、甘草,各6克)部分病例曾输液、应用:抗生素及阿托品等西药。全部病例未禁食并未用:胃肠减压。认为本方,以:通法为主,较西医单纯强调胰腺休息积极主动。[北京医学院学报,1980,t3,187]。

、15。“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用:柴胡、白芍,各15克、黄芩、大黄、木香,各9克、延胡索、半夏、枳壳,各10克。舌红苔黄,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食滞,加:焦三仙;呕吐,加:竹茹,或:生姜、吴茱萸;合并胆道蛔虫症酌加:乌梅、川椒、槟榔、细辛。每日1~2剂,水煎分2~4次服。

16、“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本方,用:柴胡、黄芩、姜半夏、枳实、郁金、赤芍、威灵仙,各10克、生大黄

8~12克(后下),“失笑散”10~20克(包),虎杖30克、热盛,加:生栀子、蒲公英;胀痛甚,加:川楝子、元胡、木香;呕吐甚,加:生姜、竹茹;有蛔虫,加:乌梅、槟榔;黄疸,加:茵陈。每日1~2剂,水煎分

2、4次服。并予:短暂禁食、输液、支持疗法,酌情抗炎、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

17、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急性穿孔:提出凡具备,以下条件时,即可转入:第二期,治疗。①腹痛显著减轻;②腹壁肌肉紧张消失,或:局限于右上腹;③压痛局限在上腹,或:右上腹;④肠鸣音恢复,或:有排气排便。他们采取的,治法是:①停用:胃肠减压,开始进流质食;②内服中药为本期主要疗法。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腹腔感染重者,加:金银花、连翘;大便秘结不下者,加:芒硝;瘀血重者,加:桃仁、红花、赤芍;气滞者,加:郁金、香附等。用法:第1剂从胃管灌入,以后每日1剂口服。

、18。“大柴胡汤”,治疗:高铅饮用:水致麻痹性肠梗阻:药用:柴胡、生大黄(后下)、杭芍、枳实,各15克、黄芩9克、半夏10克、红枣6

枚、生姜3片、龙骨30克。年老体弱,加:黄芪;呕吐剧烈,加:左金。

丸;热盛,加:芒硝(冲);肝气郁滞,加:瓜蒌、青皮。每日1~2剂水煎服,常规补生理量液体及维生素。

19、“大柴胡汤”加味,灌肠,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本方,用:生大黄、柴胡、槟榔、青蒿,各5~10克、赤芍5克、枳实、半夏、厚朴:

,各3~6克、生石膏10克、黄芩10~20克。肺炎重症,加:鱼腥草、川贝母;中毒性菌痢,加:白头翁、秦皮;脓毒败血症,加:蚤休、红花中毒性消化不良,加:观音草、广木香。每日1剂,水煎,取浓缩滤液约100毫升。插入:肛管排气10分钟后,用药液20~30毫升,药温

35"~。45℃,缓慢注入,每13、2~3次。用:2~3、日。

20、“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上腹痛:本组中急性胆囊炎2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26例,胆道蛔虫疸15例,胆石症13例,肝脓疡6例,急性胃炎10例,肠梗阻14例,急性胰腺炎胃穿孔,各3例。方用:柴胡、白芍、郁金、延胡索、大黄(后下,各15克、黄芩、法半夏、枳实、川木香,各10克。腹痛胀甚,加:斓子、隔山消、厚朴、川栋子;湿热盛有黄疽,或:胆石症,加:茵陈、金钱草、龙胆草;有胆道蛔虫合“乌梅丸”,或,加:使君子、苦楝根皮;大便秘结,加:元明粉(冲服)。

21、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内科急症的体会:“大柴胡汤”集汗下、和、清、消诸法于一方,方中:含“小柴胡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散”诸方,兼有和解少阳、通下腑实、疏肝理脾诸功。临床可用于:外感,或:内伤发热、急腹症、急性肝胆疾患、消化系统疾患阅署胸部神经、泌尿系统疾病。随症,加减:上腹部痛,加:元胡、川楝子、郁金、香附、木香等;呕恶,加:竹茹、黄连、旋覆花、代赭石;头晕,加:菊花、钩藤、白蒺藜、珍珠母;头痛,加:川芎、白芷葛根、全蝎;发热重,加重柴胡量,或,加:生石膏;热毒重,加:银花、连翘、蒲公英、山栀、龙胆草;黄疸,加:茵陈、滑石、金钱草;因虫则,加:苦楝根皮、川椒、乌梅等。

22、“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毛细胆管型肝炎:本病属中医“黄疸”范畴。作者用:本方,加减对年老体弱,湿重脾虚者,应酌减苦寒药;阴黄症状明显者,去:黄芩,加:附片;瘀血症状明显,右胁刺痛者,加:吞水蛭粉。[浙江中医杂志,1981,t5,207]。

23、“大柴胡汤”加味,治疗:食管贲门术后返流性食道炎:本方含党参、香,各15克、黄芪、白芍,各20克、柴胡、黄芩、姜半夏、枳实,各10克、蒲公英、赭石(先煎)、威灵仙,各30克、生大黄8一15克(后下)。呕吐苦水甚,加:姜竹茹、丁香、柿蒂;腹胀甚,加:砂仁、乌药、香附;痛甚,加:元胡;郁热甚,加:山栀、丹参、夏枯草;久病脾胃虚,加:炒白术、炒薏苡仁、淮山药。每日1剂,水煎服。

服后高枕(20公分)平卧至少30分钟。1个月为1个疗程。

24、“大柴胡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药用:柴胡15克、枳实、白芍、黄芩、制半夏、制大黄,各10~15克、生姜、红枣,各20克、蒲公英、白芨,各15~30克、炙甘草5克。反酸量多,加:浙贝(打碎)、乌贼骨;呕甚,加:代赭石(先煎)、姜竹茹;心下痞满,加:厚朴、莪术;喜暖畏寒,加:吴茱萸、干姜;厌食油腻,加:焦山栀、焦山楂、炙鸡内金;胁痛,或:肋下按痛去:红枣,加:元胡、郁金;金钱草。每日1剂,水煎服。

258、“大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本方,用:柴胡、黄芩,各15克、生大黄(后下)、枳实、芒硝、法半夏、白芍、生姜、红枣、红参、葶苈子(包),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1

个疗程。

26、本方,加:苏木、木通,主治:目生赤脉,目涩痛而羞明者,名:大柴胡,加:苏木木通汤。

27、本方,加:甘草,主治:周身肿胀,行动不便者,名:大柴胡,加:“甘草汤”。

28、本方,加:生石膏,主治:脱发、牙痛,名:大柴胡,加:石膏汤。

29、本方,去:半夏、枳实、姜枣,加:干地黄、黄连,主治:妇人伤寒,瘥后犹有余热不去,谓:之遗热,名:“干地黄汤”。[总病论]、’

30、本方,去:半夏、枳实、红枣,加:人参、当归、甘草、大黄,主治:一切骨蒸潮热,积热发作,或:寒热往来,’高热寒战,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

人里,下证未全,下后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

快,产后,但有如此证,并宜:服之,名:“柴胡饮”子。

31、柴胡15克、黄芩9克、胡黄连9克、白芍15克、木香9克、元胡9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9克(冲)。治:重症偏于胃实之胰腺炎,症见:发热,腹满痛,拒按,口干口渴,便秘(多有不同程度的肠麻痹),尿短赤,舌红,苔黄干,或:黄厚腻,脉弦有力,或:实,名:大“清胰汤”。[天津南开医院清胰1号]:

32、柴胡15克、黄芩9克、胡黄连9克、木香9克、白芍15克、槟榔15克、使君子15~18克、苦楝子皮15~18克、芒硝9克。治:斓热气郁之胰腺合并胆道蛔虫,症见:右上腹痛,拒按,出现黄疸,口苦,咽干,目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名:小清胰二、“大柴胡汤证”(103)。

[原文]: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片)、枳实四枚、炙、红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词解]:

(1)过经:邪离本经,传入:他经,名:日过经。

(2)心下急:心下,指胃脘部;急,拘急窘迫之感。心下急意指胃脘部拘紧急迫的感觉。

[提要]:邪郁少阳兼阳明里实的证治。

[释义]:本条论述少阳证误下后出现的少阳阳明并病的“大柴胡汤证”。若求全面认识该证,宜:结合后文136条和165条,加:,以:理解。由此可知,“大柴胡汤证”的病理机制,是邪郁少阳而兼阳明里实;临床表现为往来寒热,或:发热、呕吐明显、心下急,或:胸中痞硬、烦躁不安、下利(热结旁流)等;治疗:大法为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方用:“大柴胡汤”。

从病理演化过程来分析,本条讨论太阳邪传少阳,病程虽较长久,因其病证未变,惟宜:,以:柴胡剂和而解之,不得妄用:汗下诸法。而医者不审其证,反复误下,热必耗损其阴津,而成内传阳明、化燥结实之势。细玩文义,与101条“柴胡证不罢”不尽相同,此条“柴胡证仍在”语意暗寓“热结在里”(136条)之机于前,可理解为“热结在里而柴胡证仍在”之略语,观“先与”二字即知。病在少阳,反复误下,以致邪气有内传之势,然初涉阳明,而重心仍在少阳。小柴胡之“喜呕”变为“呕不止”,乃兼阳明腑气不通而浊气上逆;“心烦”而成“郁郁微烦”,是里热郁结更甚;“胸胁苦满”而转

“心下急”,为阳明经气也滞。凡此诸象,虽也表明邪气渐转阳明,而往来寒热、口苦咽干、脉弦等症仍在,病证仍,以:少阳为主,下法仍当慎用,故:可先,以:“小柴胡汤”运转枢机,通达表里,冀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230条),而少阳阳明之邪悉数尽解,此为奇兵突袭、破其要塞之法。若不瘥,则表明少阳、阳明之邪二者互为倚角,彼此呼应,独任和解之法,难奏其效;惟有全面出击,方可溃其防线,故:主,以:和解攻下之“大柴胡汤”,毕其功于一役。

本证之“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诸症,原可视为小柴胡证“心烦喜呕”、“胸胁苦满”之变局,是以:就本条文字而言,阳明里实征象并不突出。但,以:方测证,更参照

136条之“热结在里”语,则“大柴胡汤”所主,必是少阳阳明同病而,以:少阳为主之证。惟有深刻理解这一病理机制,方可正确运用:“大柴胡汤”。临床上本证常可兼见腹满便秘、舌红苔黄、口渴等症,可作为其辨证依据。

少阳阳明同病,有兼经热者,有兼腑实者。兼经热者,如:后世之小柴胡,加:石膏、知母所主;兼腑实者,如:本论之大柴胡、“柴胡加芒硝汤证”。尤须申言者,少阳阳明同病,其治:仍当遵循表里缓急,治疗:原则。阳明里实热并不深重时,当先表后里,以:和解为先,而清下为后,如:229、230条,以:“小柴胡汤”,治之,以及本条和104条先与“小柴胡汤”,皆是其例;特别是本条和104条所论,耐人寻味。尽管大柴胡与“柴胡加芒硝汤”均为两解之剂,其于少阳阳明同病本属的当,而仍先与“小柴胡汤”,说明下法之于少阳,应当慎之又慎。以:少阳为表里出入:之门户,阴阳转化之枢纽,而下法最易耗损正气,以致变证蜂起,祸端百出,可不慎乎!

[选注]:

汪苓友: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复入:于胃之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知其时已传入少阳矣,故以:二三下之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无他变,前此之柴胡证仍在者,其时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呕止者,表里气和,为已解也。若呕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者,正当胃府之中;急则满闷已极;郁烦为热结于里;此为未解也。后与“大柴胡汤”,以下其里热则愈。《伤寒论辨证广注,卷七》。

钱天来:,以:太阳之邪,久而未解,当仍,以:汗解为是。而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而柴胡证仍在者,则知虽屡经误下,而外邪犹未全入:于里,尚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故:先与“小柴胡汤”。服汤后而呕不止,则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犹未解也;心下急,则邪已入:阳明之里,胃邪实而胀满矣;热邪在里,故:郁烦也。表里俱未解,邪不独在少阳一经,小柴胡不中与也,当,以:表里两解之“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矣。《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

陆渊雷:太阳病十余日,虽已过经,无表证而有少阳柴胡证者,不可下,今乃二三下之,于,治:为逆,故曰:反。又其后四五日,论日期,已入:阳明,若柴胡证仍在者,仍当先与“小柴胡汤”,凡用药凭证,不凭日期也。呕本是小柴胡证之一,服小柴胡呕当止。今乃不止,且,加:心下急,郁郁微烦,则知别有症结矣。心下者,胃及横结肠之部位,是必病挟食积为内实,水毒愈不得下降,故:令呕不止。呕不止而心下急,郁郁微烦,视小柴胡之默默不欲饮食,已更进一步。凡少阳未解,胃家已实,特未至大承气证之大实痛耳。少阳未解,则不可用:承气;胃家已实,又不得不下,所以:有取乎大柴胡也。大柴胡证,最所常见,不必误下后始有之。《伤寒论今释,卷三》。

黄竹斋:上节言心中悸而烦者,虚也;此节言心下急而烦者,实也。上言不可,以:病日浅而为实,此言不可,以:病日久而为虚也。《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评述]:诸家对“大柴胡汤证”的病机认识是一致的,即陆氏所言之“少阳未解,胃家已实”。有分歧者,在于对病程演化的认识,不尽相同。钱氏认为是太阳十余日未解,误下而传少阳,四五日后服“小柴胡汤”,证未解而又兼胃实。陆氏与汪氏的观点则较为一致,其说当与原文辞意更为接近。另钱氏认为“邪不独在少阳一经,小柴胡不中与也”,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要知“小柴胡汤”,张仲景既用,治:三阳合病之如:99条,也用,治:少阳阳明同病之如:229条,何,以:可断言“不中与”?陆氏认为服小柴胡不愈是“别有症结”,一语道明前此少阳误下已致邪涉阳明。而汪氏认为“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明确了少阳阳明同病当先和解后攻下的先后缓急,治疗:原则。黄氏之论则从虚实对比讨论本条与102条,于临证颇具启迪意义。

[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方药]:“大柴胡汤”方。

[方义]:本方,以:“小柴胡汤”为基础,仍,以: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为其主要功效。去:参草者,乃因其里虚不显而结热较甚,甘温壅补之品不宜:也;呕吐较剧,故加重:生姜剂量,增强降逆止呕之效,加:枳实、大黄者,以:泄热荡实,破结降气;芍药性味酸寒,敛阴和营,缓急止痛。诸药相伍,共奏和解少阳、通下里实之功,实为少阳阳明同病之剂。

按原方组成无大黄,而方后注,云:“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考唐,以:前诸家医典,如:《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所载本方均有大黄,是故:当,以:有大黄为是。在临床实践中,则可根据热结程度、便秘与否等具体情况,斟酌其去:留及剂量多寡。

[方论选]:

。、成无己: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之剂,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

,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味辛温,生姜味辛温,红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半夏生姜红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伤寒明理论,诸药方论》。

柯韵伯:此方是,治:三焦无形之热邪,非,治:胃腑有形之实邪也。其心下急烦痞硬,是病在胃日,而不在胃中;结热在里,不是结实在胃。因不属有形,故:十余日复能往来寒热。若结实在胃,则蒸蒸而发热,不复知有寒矣。因往来寒热,故:倍:生姜,佐柴胡,以:解表;结热在里,故:去:参甘,加:枳芍,以:破结。条中并不言及大便硬,而且有下利症,张仲景不用:大黄之意晓然。后人因有“下之”二字,妄,加大黄,以:伤胃气,非大谬乎!……大小柴胡。俱是两解表里之剂,大柴胡主降气,小柴胡主调气。调气无定法,故:小柴胡除柴胡甘草外,皆可进退。降气有定局,故:大柴胡无,加减法。《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医宗金鉴》:按许叔微,曰:“大柴胡汤”一方无大黄,一方有大黄。此方用:大黄者,以:大黄有荡涤蕴热之功,为伤寒中要药。王叔和,云:若不用:大黄,恐不名:“大柴胡汤”。且经文明言下之则愈,若无大黄,将何,以下心下之急乎?应,以:叔和为是。

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之法。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也;少,加大黄,所以:泻结热也;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

《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尤在泾:按大柴胡有柴胡、生姜、半夏之辛而走表,黄芩、芍药、枳实、大黄之苦而入:里,乃表里并治之剂。而此,云:大柴胡下之者,谓:病兼表里,故:先与小柴胡解之,而后,以:大柴胡下之耳。凡分言之,则大小柴胡,各有表里;合言之,则小柴胡主表,而大柴胡主里。《伤寒贯珠集,卷五》。

[点评]:成氏,以:君臣佐使及药物性味理论,详析本方的配伍规律,有助于学者正确理解;而柯氏力主该方所疗为无形结热而非有形里实,其说本无可厚非,可备一格,但喋喋于胃口胃中、调气降气等不着搔痒之论,则反有蛇足之嫌。相较而言,(金鉴>之于本方的认识,最为言简意赅,精当平允,是诸家所不及也。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主治:伤寒少阳胆火内郁而兼阳明热结之证,见103、136、165条。

2)用,治:杂病心下满痛属实者,见《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伤寒总病论》:“干地黄汤”,治:妇人伤寒差后,犹有余热不去,谓:之遗热,于本方,去:半夏枳实姜枣,加:干地黄、黄连(方中,用:大黄)。

2)(卫生宝鉴):“柴胡饮”子解一切骨蒸热,积热作发,或:寒热往来,蓄热寒战;及伤寒发汗不解,或:不经发汗,传受表里俱热,口干烦渴,或:表热入:里,下证未全;下后热未除及汗后余热劳复,或:妇人经病不快、产后,但有如此证,并宜:服之;于本方,去:半夏枳实红枣,加:人参、当归、甘草(方中,用:大黄)。

3)(直指方附遗>:本方,治:下痢舌黄口燥,胸满作渴,身热腹胀谵语,此必有燥屎,宜:下,后服木香黄连苦坚之。又治:疟热多寒少,目痛多汗,脉大,以:此汤微利为度。

4)《医经会解》:本“大柴胡汤证”当下,医,以:丸药下之,病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潮热微利,仍宜:再下,加:芒硝。连日不大便,热盛烦躁,舌焦口渴,饮水短气,面赤脉洪实,加:芒硝。心下实满,连于左胁,难,以:侧卧,大便闭而痛,加:栝蒌、青皮。昏乱谵语,加:黄连、山栀。发狂,加:生地、牡丹皮、玄参。发黄,加:茵陈、黄柏。鼻衄,加:犀角。夏月热病烦躁,脉洪大,加:知母、麦门冬、石膏。

5)(伤寒绪论):伤寒斑发已尽,外势已退,内实不大便,谵语者,小剂“凉膈散”,或:“大柴胡汤”微下之。

6)(方极>:“大柴胡汤”,治:“小柴胡汤证”,而心下不痞硬,腹满拘挛,或:呕者。

7)(方机):治:呕吐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心下痞硬而痛,呕吐下利者;心下满痛,大便不通者;胸胁苦满。腹拘挛,大便不通者。

8)(漫游杂记):痉病有太阳证,其手足拘挛类瘫痪者,以:“葛根汤”发汗,表证既去,拘挛瘫痪不休者,与“大柴胡汤”四五十日则愈。

9)<蕉窗杂话):应用:“大柴胡汤”、大“柴胡加芒硝汤”之证,若概用:承气汤,则泻下虽同,未足宽缓两胁及心下之痞硬,是二证之所以:别也。凡承气汤之腹候,心下自宽,而脐上至脐下胀满特甚者也。又云:俗间所称卒中风之证,虽心下急缩甚、有可治:者,宜:“大柴胡汤”;若急缩自心下及于脐下,脉见洪大弦紧,面戴阳者,不,治。又云:眼疾肝实者,可用:大柴胡。

10)《类聚方广义》:“大柴胡汤”,治:麻疹胸胁苦满,心下硬塞,呕吐,腹满痛,脉沉者。又云,治:狂症,胸胁苦满,心下硬塞,膻中动甚者,加:铁粉,奇效。又云:乎日心思郁塞,胸满少食,大便二三日,或:四五日一行,心下时时作痛,吐宿水者,其人多胸胁烦胀,肩项强急,脐旁大筋坚韧,上入:胸胁,下连少腹,或:痛,或:不痛,按之必挛痛,或:兼吞酸嘈杂等证者,俗称疝积留饮痛,宜:长服此方,当隔五日十日,用:大“陷胸汤”、“十枣汤”:

等攻之。又云:治:梅毒沉滞,头痛耳鸣,眼目,云:翳,或:赤眼疼痛,胸胁苦满,腹拘挛者,时时,以:梅肉散等攻之;大便燥结者,(“大柴胡汤”),加:芒硝为佳。

(3)现代应用:本方,用:治:多种消化系病症,如:肝炎、胆囊炎、胰腺炎、胃肠炎、胆道蛔虫、结石症、痢疾等,疗效非常显著,尤其在多种急腹症,治疗:方面,引入:瞩目。临床,以:脘腹痛,或:呕,或: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用:本方,加味治疗:急性胰腺炎132例,发热,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黄疸,加:茵陈15克、金钱草30克;便秘腹胀,加:元明粉9克、川楝子15克;呕吐,加:竹茹9克、陈皮6克;腹痛持续者针刺阳陵泉、足三里;每日1~2剂。结果除3例急性坏死型死亡外,余皆痊愈,痊愈率高达97.7%。另一报道为:柴胡、枳壳、厚朴、桃仁,各6克、黄芩、半夏、大黄、生白芍,各10克、茯苓、腹皮、焦三仙,各15克、银花、蒲公英、红藤,各30克;随证略事,加减治疗:13例,痊愈11例,好转2例;疗程最长7天,最短3天。

李氏等报道:柴胡、黄芩、白芍、海金砂、郁金,各15克、枳实、芒硝,各10克、大黄20克、丹参25克、金钱草30克;胁腹痛甚,加:川楝、玄胡、五灵脂,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旋覆花,肝胆湿热并重,加:黄连、胆草、栀子、茵陈,大便燥结,加重大黄、芒硝量,热象重,加:金银花、连翘;治疗:30例胆石症(合并慢性炎症者22例,合并急性胆囊炎者

5例),总有效率达80%。而,以:“大柴胡汤”去:姜枣,加:茵陈、栀子,为基本方,气滞,加:香附、郁金、川楝、芒硝,湿热,加:金钱草、虎杖,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石症患者126例,有效率高达98.4%。以:本方为主治疗:75例急性胆系感染患者,基本方:柴胡、半夏、黄芩、延胡、木香,各15克、枳实20克、大黄15~20克、白芍、金钱草,各30~50克、甘草10克、气滞,加:郁金,热重,加:银花、山栀,湿重,加:茵陈、白蔻仁,结石,重用:金钱草,加:海金砂、鸡内金,胆道蛔虫,加:川椒、乌梅、槟榔;临床,治愈56例(74.6%),好转17例

(22.7%)。无效2例C5j。以:本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4例(丙型3例)和丙型肝硬化3例,结果证明本方对肝功持续异常、实证体型的慢活肝和初期肝硬化有效;其中5例用:“小柴胡汤”肝功无改善而改用:本方,3例得,以:改善。潘氏,以:本方,加味治疗:胆心综合征86例(柴胡10~30克、枳实、半夏、黄芩、降香,各10克、赤白芍、制大黄、瓜蒌皮、丹参,各15克、甘草5克、随证化裁),14天后显效57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98.8%。

王氏等介绍,以:本方,加减,治愈胃扭转5例,基本方:柴胡15克、生大黄5克、枳实、黄芩、半夏、白芍,各10克、生姜4片、水煎服。中西药对照观察,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中药组30例,以:本文化裁,治疗:(柴胡15克、枳实、白芍、黄芩、制半夏、制大黄,各10、15克、生姜、红枣,各20克、蒲公英、白及,各15~30克、炙草5克、随症,加味),15天后有效率达96.67%,半年后复发率14.29%;西药组30例(胃复安10毫克、黄连素0.3克、Tid)、治疗:15天后有效率76、67%,半年后复发率66.67%,二组差异显著(P<

0、01)。另据报道,以:本方,加减治疗:10例高铅饮用:水致麻痹性肠梗阻患者,柴胡、生大黄、杭芍、枳实,各15克、半夏10克、黄芩9克、红枣6枚、姜3片、龙骨30克、儿童半量;年老体弱,加:黄芪30克、呕剧,加:“左金丸”20克、热盛烦躁、舌焦渴甚,加:芒硝6克、肝气郁滞、左胁痛甚,加:瓜蒌12克、青皮6克;结果痊愈9例,好转1例,疗程5~7天。

除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外,本方也广泛用,治:其他系统病症。在呼吸系统方面,彭氏,报道,本方,以:赤芍易白芍,甘草梢易姜枣,加大青叶、蒲公英,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0例,结果痊愈5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而,以:本方:

化裁(柴胡、黄芩,各15克、生大黄、枳实、芒硝、法夏、白芍、生姜、红枣、红参、葶苈子,各10克)、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临床痊愈2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

本方除用于治疗:抑郁症外,对急性精神病和非典型精神病也适用,但不是用于:急性期,而是应用于:恢复期机会较多。在精神医学方面,作为抑郁症状的“大柴胡汤证”,其依据应为体质好、胸胁苦满较严重;全身症状有失眠、全身倦怠感、食欲不振、性欲减退;局部症状有头重、耳鸣、口渴、肩酸、胸内苦闷、恶心呕吐、腰痛、便秘等。

,以:“大柴胡汤”,治疗:22例耳鸣患者,结果表明,本方可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酸明显减少,10例患者耳鸣及伴随症状有改善倾向。

杨氏等认为肝胆气滞为出血热少尿期之重要病机,采用:“大柴胡汤”为主治疗:12例,结果全部,治愈;并体会到采用:本方治疗:该病,宜:尽早施用。张氏等则,以:本方,加减

(柴胡、大黄、枳实、黄芩、赤芍、当归、桃仁、红花、桔梗、川牛膝,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6克)、治疗:66例经期咽喉肿痛患者,结果服药3~18剂全部,治愈。

此外本方也常用,治:前列腺炎、尿道狭窄、肾周围脓肿、闭经、急慢性盆腔炎、脑血管意外、颅内血肿、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头痛、荨麻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总,以:枢机不利、热结于里为其审证要点。

(4)医案选录:

1)遗尿症。江某,女,30岁,农民,1979年5月,以:“遗尿8年”主诉就诊。诉婚后3月突发遗尿,每晚必作,甚则数次,迭经医,治:无效,伴经期错乱,未曾孕育;大便于,2~3日一行,口苦咽干,不喜饮水,舌红苔黄厚,脉沉弦有力;有,治愈的肝炎病史。处方:柴胡30克、大黄24克(后下),半夏、枳实,各15克、黄芩、胆草,各12克、山药10克、赤芍9克、姜3片、枣6枚。日1剂,水煎服。服药3剂,大便日行2~3次,苔渐退,夜间觉有溺意。思腑气已通,大黄改为9克,加:菖蒲9克、续进4剂。三诊夜间有尿意即醒,遗尿症失;查苔尽化,脉转平,守上方4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发,并告已孕。(国医论坛)1994;(1):16)。

2)急性胆囊炎,韩某,男,36岁,农民1981年7月16日晨乍寒乍热,右胁胀痛,掣及胃脘,痛不可忍,以:头撞墙,头汗淋漓,入:县医院急诊,注射“杜冷丁”,止痛一时,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结石不排除”。查:体胖,面部潮红,喜食辛辣,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有力,大便3、日未解,小便黄赤,口苦呕逆,不欲食,腹满痛,证属少阳未解,阳明里实;治宜:疏泄肝胆,清除腑热,予:“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白芍、枳实、大黄、元胡,各15克、半夏、生姜,各10克;1剂水煎2次分服,第1煎药服后即排气欲便,即时胁痛及头痛减轻,呕恶缓解;2小时后2煎药服后泻下稀臭便半痰盂,矢气,胁痛轻微,头汗止,药已中的,次日守原方大黄减半,加红枣5枚、2次分服,药后小便清,脉和缓,苔黄,思食,余症尽除。《黑龙江中医药)1991,4∶34)。

3)精神分裂症,李某,女,34岁,1978年6月就诊,其夫代诉,3日前夜u时许夫妻争吵,约12时突然神志错乱,~,以:头撞墙,哭闹无常,继之夜寐不宁,经某医院诊为“精神分裂症”。用:中西药,治疗:3天,病情未好转,查:语无伦次,衣衫不敛,狂乱奔走,两眼红赤,举止不规,言语粗暴,拒不合作,大便1周末下,小便黄,唇干,舌红苔黄,脉弦,证属肝郁化火,上扰神明;治宜:平肝泄火,宁心安神;方选大柴胡,加味:柴胡15克、黄芩、枣仁、大黄(后下),各12克、芍药、莲子、龙骨,各30克、制半夏、枳实、生姜,各9克、红枣10枚,服2剂后,泻下量多,腥臭异常,神志转清,问答切题,自述头痛头晕、口苦;继服3剂,精神、饮食恢复正常,夜寐安,追访至今未发。

《四川I中医>1992;(5):17)。

4)脑血管意外,原某,男,60岁,自觉头晕,半身无力,渐见口眼歪斜,左半身瘫痪,语言不利,面赤,心烦而呕,大便3日未行,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诊见舌苔黄厚而燥,脉弦滑有力,证属少阳相火兼阳明腑热上冲,方用:“大柴胡汤”,以:清泄少阳、阳明之热,处方:柴胡5克、枳实、白芍,各12克、黄芩、半夏、大黄,各9克、生姜6克、红枣5

枚。水煎服3剂后大便得下,头晕面赤、语言不利等症悉除;继用:补气养血调理而愈。《河南中医>1986;(2):37)。

5)热病神昏。治:余,云:衢,向来形体壮实,饮啖兼人,忽于六月患热病,肢体不甚热,而间扬手掷足,如:躁扰状,昏愦不知人事,时发一二语不了了,而非谵也,脉微细欲绝,有,谓:系阴症宜:温者,有,谓:当下者,皆取决于王(肯堂)王,曰:若阳病见阴脉,在法为不,治;然素禀如此,又值酷暑外烁,酒炙内炎,宜:狂热如:焚,脉洪数有力,而此何为者,岂热气怫郁不得伸而然耶?且不大便七日矣,姑,以:“大柴胡汤”下之,时大黄止用:二钱、又熟煎,而太医王雷安力争,以:为太少,王,曰:如此脉症,岂宜:峻下,待其不应,加重可也,及服药,大便即行,脉已出,手足温矣,继,以:“黄连解毒汤”,数服而平,此即刘河间(伤寒直格)所谓:蓄热内甚,而脉道不利,反致脉沉细欲绝者,通宜:解毒合承气汤下之,俗医不知,认为阴寒,多致危殆者是也,寥笙注:本案属“大柴胡汤证”,患者素禀壮实,酷暑病热,而脉微细欲绝,脉证不合,最难辨识,王氏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观其脉证,大不相侔,再三思之,始悟病为热气怫郁不得伸舒所致,且不大便七日,病之症结在里,极为显然,疑团冰释,明若观火,于是以:“大柴胡汤”和其表而通其里,表里两解,得大便下,而脉出足温,蓄热清而病愈,本案阳症阴脉,最为惑人,关键在于辨清疑似,明确病源,施治:庶不致误,否则盲人瞎马,鲜有不偾事者!《伤寒名:案选新注,“大柴胡汤证”》。

[按语]:“大柴胡汤”本为少阳阳明同病而设,具和解攻下、两解表里之功。后世医家将之广泛用于:内伤、外感实热病证而与少阳枢机不利相关者,而现代应用:则更为广泛,尤以:其救,治:急腹症的显著疗效,最为引入:注目。尽管宋本原方无大黄,但现代临床每多依据王叔和等医家的观点,加用:大黄,然其目的并非必为通便,而是通泄里热,这在急性传染病的,治疗:中体现尤为突出;至于用量,则往往据其里实热程度而定。

陈宝田所著<经方的。临床应用)认为“大柴胡汤证”与“小柴胡汤证”相似,但比“小柴胡汤”:

证为实。辨证要点为:①体质壮实,多呈肥胖、肌肉丰满、骨骼发达的壮实体质,营养状态好,多见于女性;②有少阳证,如: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③有阳明腑证,如:便秘、郁郁微烦,或:有潮热;④上腹部拘急疼痛。这一总结基本体现了本方的应用:原则,可资临床参考。

[现代研究]:

有关“大柴胡汤”的药理实验研究,在日本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并已取得相当的成就,值得国内研究者借鉴。

(1)调节脂质代谢及改善血液流变性:临床实验表明,“大柴胡汤”对高脂血症有效,并与降脂药Pravastatin有协同效应。进一步的临床观察证实,本方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降压作用,但有利于HDL(高密度脂蛋白)代谢”s);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中TXB2(血浆血栓烷B2),使6。酮P克F1(6。酮前列腺素F1。)上升,降低纤维蛋白原,并改善脂质和脂蛋白。动物实验结果也表明,本方可能对实验性高血脂豚鼠的中性脂肪代谢有影响;能改善实验大鼠的耐糖功能,但未见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效应;能抑制倍:他米松所致的血液粘度上升,改善血中脂质的上升,抑制凝固机能的亢进,改善低下的肾上腺机能。对类固醇激素所致的大鼠高粘血症模型,在改善血清过氧化脂质和抗凝血酶Ⅲ的同时改善血液粘度、并改善血清皮质酮及肝脏肿大等方面,“大柴胡汤”较之祛脂酸CFA更具综合性效应。本方同时对胶原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呈抑制效应,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P克H2的合成;对照观察的结果表明其对血小板聚集呈甾体祥和非甾体样的双重抑制效应。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的紊乱密切相关,“大柴胡汤”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因而自然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与此同时,本方尚可通过其他途径表现出这种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大柴胡汤”对胆固醇所致之胸腔动脉硬化模型,能改善其硬化指数、动脉脂类及动脉羟脯氨酸含量,但较“小柴胡汤”略差;同时表明本方对血清胆固醇含量并无影响,提示其可改善高脂血症所致的动脉内皮和平滑肌损伤(2“。对观察喂饲1年的家兔进行血清微量金属检测发现,“大柴胡汤”组的毫克与Zn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比喂饲3月和6月者也呈升高趋向;动脉壁Ca、Cu、k、Na、P,“大柴胡汤”组明显降低。一般认为Zn和毫克可,以:抑制动脉硬化进展,本次结果说明投与“大柴胡汤”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而另一研究结果表明,“大柴胡汤”虽有抑制喂饲高脂食物家兔动脉硬化发展的作用,但并不能进一步,加:速转用:普食后家兔已有病变的消退,对进展中的动脉硬化作用:较小。由上述可知,本方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是多途径、多方面的,但又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呈现这一效应。

(3)护肝作用:实验表明,本方对D。半乳糖胺所致的大鼠急性肝炎模型,能抑制其s克P7含量的升高,呈现出护肝效应。对于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硬变,本方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降低其肝胶原量,并可抑制脾指数增加:和s克P7含量升高,以及肝纤维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对于四氯化碳所致的急性肝损伤(24小时),“大柴胡汤”对其s克PT、s克0T活性升高及凝血原时间延长并无抑制作用:m3。对由猪血清和二甲基亚硝胺所致的不同肝纤维化病理模型,“大柴胡汤”可抑制其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并恢复其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表明本方可直接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但对照结果显示,“小柴胡汤”优于本方。

(4)调节免疫功能:实验表明,大、“小柴胡汤”对强的松龙引起的羊红细胞抗体反应的抑制,均有恢复作用,说明其可刺激T细胞功能;而环磷酰胺引起的对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脂多糖的抗体产生抑制,可被“大柴胡汤”恢复,“小柴胡汤”则无此效应;由此说明,“大柴胡汤”提高免疫应答的方式不同于“小柴胡汤”,与吞噬细胞无关,但对抗体产生抑制则有改善[302。另外“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一样,对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及脱颗粒作用: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效应可与色甘酸二钠相媲美。

(5)其他作用:“大柴胡汤”同甲氰咪胍一样,可抑制阿司匹林引起的胃粘膜电位差低下,对由乙醇引起的则无作用。另外,本方尚具有显著的抗炎、利胆、解痉等作用。

81、“柴胡加芒硝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9克、黄芩3克、党参3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半夏5克、红枣4枚、芒硝6克、(分冲)。

分2,或:3次服。

[功效]:和解少阳,兼下里实。

[主治]:

主证;胸胁苦满,呕逆,潮热,微利不已。

。〈副证〉:或:兼口苦、咽干、目眩,或:不大便、苔黄厚,蠹弦数。

[临证加减]:

1、L少阳阳明合病,若阳明里实较重,正气未伤者,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

2、若燥结甚而正气伤者,仍可用:人参、甘草,但,加:芒硝,不用:大黄。

3、本方,加:火麻仁、生栀子,治:感冒便秘。

4、本方,加:知母、竹茹,治:潮热腑实证。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104、105)。

[原文]: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脇满而呕,曰: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臀,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扬主之。(104)。

柴胡,加:芒消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生姜一两。切、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红枣四枚(切开)、芒消二两。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臀,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105)。

[词解]:

(I)日哺所:晡,即申时,下午3~5时;所,左右也,约略之辞。日晡所,即大约下午3~5时之意。(汉书。天文志):“映至晡,为黍;晡至下晡,为叔;下晡至日入,为麻”。

(2)潮热:发热定时增高,如:潮水之至,涌作有时。

(3)脉当微厥:一作“脉微肢厥”,如:张隐庵,曰:“其脉当微,手足当厥”;一作单纯脉象解,即<伤寒论>辨不可下病第二十所言:“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大,是其候也”。主里虚有寒。二说可并从。

[提要]:少阳兼里实误下后的证治:及与“调胃承气汤证”的比较。

[释义]:本节条文主要讨论少阳阳明同病误用:攻下后所致的“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其与单纯阳明内实证的比较鉴别。“柴胡加芒硝汤证”的病机仍为少阳火郁兼阳明里实,其临床表现基本与“大柴胡汤证”相同治法为和解少阳,兼,以:软坚泄热,方用:“柴胡加芒硝汤”。

104条按其文意,可分作三段理解。自“伤寒十三日不解”至“已而微利”,阐述伤寒表证去:表入:里的情况。胸胁满而呕症象的出现,意味着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而胆火内郁;而日晡所发潮热,此则为典型之阳明内实征象。如此少阳阳明同病,治宜:和解攻下,如:前所言之“大柴胡汤”,即为的当之剂,服之即可诸症悉除。而今反见下利,与病机相悖,则说明别有原故。

自“此本柴胡证”至“此非其治:也”,紧承前文讨论下利成因。通过追索病史,方:

知误下于前,而利发于后。少阳而兼里实,不得独任攻下,而宜:和解通泄并举。医者不明其理,因其潮热便闭(不得利)而误用:丸药冀去:其结,反因药力性缓留中,徒伤正气,而实邪仍然结聚不去,是以:虽利而微,此,治法方药之误也。

后文明确诊断并拟定先表后里之,治疗:方案。下后虽利而潮热未除,说明里实仍在;胸胁满而呕等少阳症象未变,更因其误下致利,正气已然受损,和解攻下之法虽属正,治,仍当虑其峻烈之性,故宜:乎谨慎从事,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设若服后枢机运转,气机宣畅,则可能表里之邪尽解,而不必再行和解攻下之法。若服后少阳之邪稍退,而阳明燥实不除,则宜:仿大柴胡法,稍变其制,以:求顾护正气,如此而主之,以:“柴胡加芒硝汤”。

105条则承上文阐述太阳表邪有内转阳明而未涉少阳者,二者之病程、病情相似,故宜:仔细辨别。太阳表证不解,日久必致邪气内传,而内传之途,或:入:少阳,或:犯阳明,甚则径至三阴,则每因人体阴阳盛衰、邪气轻重及性质、,以及医护措施当否而定。

今病已十余日,而见潮热谵语、小便自利等症,并未出现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象,表明邪气内转阳明,而与少阳枢机无关。阳明内实,当有大便硬结闭塞不通之症,却反见下利,是与病机不合,必有所因。追索病源。此与前条下利之因相同,仍属下法用之不当所致。若下利属里虚寒,脉象应随之而变,微弱无力,并伴肢厥恶寒等症。今虽下利,而脉象仍沉实有力,且兼谵语潮热,是误下而病机未变,治宜:缓下热结,主,以:“调胃承气汤”。

二条所论皆是太阳表证日久内传,而见潮热之症,皆因误下而见下利之象;惟104

条是病在少阳而兼涉阳明,105条是病转阳明而与少阳无关,病象相似而病机有异,是以,治法方药,各自不同,必须细心鉴别,方不致误。

[选注]:

程郊倩: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此伤寒十三日不解之本证也。本证经而兼腑,自是大柴胡,能,以:大柴胡下之,本证且罢,何有于已而之下利?乃医不,以:柴胡之辛寒下,而,以:丸药之热毒下,虽有所去,而热,以:益热,复还留中而为实。所以下利自下利,而潮热仍潮热。凡邪热不杀谷,而逼液下行,谓:之热利是也。潮热者,实也,恐后人疑攻后之利为虚,故:复指潮热,以:证之。此实得之攻后,。究竟非胃实,不过热邪搏结而成,只须于“小柴胡汤”外,后但,加:芒硝一洗涤之,以:从前已有所去,大黄等并不可用,凡节制之兵也。《伤寒论后条辨,太阳病脉证篇》。

钱天来: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则邪传少阳矣;日晡所发潮热,邪气又入:阳明矣;已而微利者,因误下而胃虚邪陷所致也。此等胸胁满而呕者,本柴胡证,因少阳半表之邪未解,邪持表里之间,故: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庸医不察表里,以:丸药下之耳,凡丸药但能攻里而不能解表故也。以:两经兼证,舍少阳之半表不,治,而仅攻阳明之里邪,致胃气一虚,少阳之邪并陷入:里而反下利,非其治:也。前所谓:潮热者,胃实也。胃邪虽实,奈少阳半表之邪未去,当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邪,然后再,以:柴胡汤,加入:芒硝下之,则胃中之热邪也解,所谓:胃和则愈也。然有潮热胃实之证,仍留人参而不去:者,以:少阳本属虚邪,又,以:十三日之久,元气自耗,更因误下之虚,故:虽,加:泻实之芒硝,而人参不去也《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

《医宗金鉴》:凡伤寒过经不解,热邪转属胃腑者多,皆当下之。今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胸胁满而呕,曰: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大柴胡证也。下之而不通利,今反利者,询之为医,以:丸药迅下之,非其治:也。迅下则水虽去,而燥者仍存,恐医,以下后之利为虚,故:复指,曰:潮热者实也,是可再下者也。但胸胁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外,复,以:“小柴胡汤”,加:芒硝,以下少阳之里。不用:大黄而,加:芒硝者,因里不急且经迅下,惟欲其软坚润燥耳!是又下中兼和之意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丹波元坚:此证既是兼里,乃似宜:早从大柴胡双解之法,而先用:小柴胡者,凡,以:丸药误下,不欲续,以:快药,仍姑清和,以:待胃安也。且其下利,故:壅实轻于大柴胡证,而燥结则有甚,是以:不藉大黄之破实,而殊取芒硝之软坚矣。《伤寒论述义,述少阳病》。

陆渊雷:伤寒十三日不解,其证为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且微下利,此本大柴胡证,以:其潮热,故:当下之。伤寒用:下剂而适宜,则畅利二三次后,热解而利也自止。今下之,始则不得利,继乃微利不止者,知前医所用:下剂,是丸药而非汤药,下法不适宜:故也。下法不适,则热毒自在,故:利虽不止,而潮热之实证,依然未除,是当消息复下之。但,以:其呕多,故:先宜:小柴胡解外。此外字,指少阳,对潮热为里实而言。又,以:曾经丸药峻下,不宜:再与大柴胡,故用:“柴胡加芒硝汤”,主之。经文但,云:柴胡证,知是大柴胡者,以:其本有潮热证,且承前条而言也。《伤寒论今释,卷三》。

[评述]:诸家对104条的认识基本一致,阐论皆较平允可从。误下之先为大柴胡证,而下后虽病机证情基本未变,却不宜:用:“大柴胡汤”,而惟宜:小柴胡,加:芒硝,丹波氏在病机细微处释义精当,值得重视;而钱氏则具体阐述了本方人参留用之理,凡此皆对临床鉴别分析本证与大柴胡证颇具参考价值。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软坚泄热。

[方药]:“柴胡加芒硝汤”方。

[方义]:本方药味组成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但,加:芒硝而已;然就其剂量而言,则非小柴胡原方,乃仅用:其原量之1/3,加:芒硝2两。其组方意义体现为小柴胡和解少阳而运转枢机,芒硝软坚泄热,以:去:其阳明实邪,诸药合用,共奏和解泄热之功,而有大柴胡之意。

从方药组成分析,大柴胡方用:大黄、枳实、芍药,而去:人参、甘草,其泻热通腑之力较强。而本方不用:大黄、枳、芍,仅,加:轻量之芒硝,重在软坚润燥,而其破结去:壅之力则较大柴胡相去:甚远;且更用:参草,而具扶养正气之功。若“大柴胡汤”有小承气之意,则本方更似调胃承气之制。而其剂量较轻,则和解泄热之力,不足与大柴胡比肩,可用于:大柴胡证之体虚者。

[方论选]:

吕样村:“小柴胡汤”原方,加:芒硝,而分两较轻,凡潮热固为内热之候,但其人业已微利,是里气已通,特因下不如:法,故:腑邪未解,则无取大柴胡之峻攻;其柴胡证之未罢者,也已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此更无须柴胡之全剂,故:复减约其分两、而但,加:芒硝微通其滞,此剂之最轻者。张令韶,谓:当用:“大柴胡汤”,加:芒硝,与经旨大悖矣。《伤寒寻源。

下集》。

王晋三:芒硝,治:久热胃闭,少阳热已入:胃而犹潮热、胁满者,则热在胃而证未离少阳,治:也仍用:柴胡,但,加:芒硝,以:涤胃热,仍从少阳之枢外出,使其中外无遗,乃为合法。钱塘张锡驹,云:应,以:大柴胡,加:芒硝,其理也通,姑志之。《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陈恭溥:“柴胡加芒硝汤”,转枢达外、兼清内热之方也。凡病宜:枢转、中有留热者宜:之。…夫胸胁满而呕,小柴胡证也。至于潮热而利,岂小柴胡所能,治:哉!其所以:潮热微利者,内必有留中之热也,故曰:丸下非其治。虽然欲其枢转,从胸胁,以:外达,则小柴胡所必不免;其潮热微利,以:此方去:其留中之物可也。独小其制而不再煮者,为先服“小柴胡汤”故也。《伤寒论章句,卷六》。

[点评]:本方配伍意义较为明晰,故:诸家所释多无分歧,惟王氏引张氏,云:“主大柴胡,加:芒硝”,其理也通”未免有悖经旨,故:李培生教授主编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就此评,曰:“凡大柴胡,加:芒硝者,方中,有:大黄、芒硝、枳实,已初具“大承气汤”意,与本证下后微利不符,斯不可取也”。参阅有关本证的病机分析,如:钱氏、程氏、丹波氏等家所述,则张氏之误明矣。至于柴胡汤小其制,吕氏、陈氏均认为是因先已服“小柴胡汤”之故,其说虽可通,但究其根本,其剂量之减裁必是据病势、病情而定,而不限于服小柴胡之已未。

[临床应用]:

(I)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方极》:“柴胡加芒硝汤”,治:“小柴胡汤证”,而苦满难解者。

2)(类聚方):本方,治:“小柴胡汤证”,而有坚块者。

3)《方机》:“小柴胡汤证”,若潮热不去,大便不通者,“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2)现代应用:本方组方意义与“大柴胡汤”大同小异,因而现代临床多偏重于“大柴胡汤”的化裁应用,而于本方运用:较少,可将“大柴胡汤”的有关内容,作为本方现代应用:的参考。

(3)医案选录:

1)少阳阳明合病。李某,男,65岁。左胸不适,灼热感,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阜外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经住院,治疗:1月,度过危险期,但胸闷等症状不见好转,因请中医会诊。近症:左胸灼热,憋气,时头胀,寒热往来,口腔上部肿疼,心下痞满,口苦咽干,纳差,大便于结,失眠,苔黄,脉弦细。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为小“柴胡加芒硝汤”的适应证。柴胡18克、半夏、芒硝(分冲),各15克、黄芩、栀子、党参、生姜,各10克、炙甘草6克、红枣4枚。服6剂,诸症好转。因感冒咳嗽来诊,与半夏厚朴汤:

,加:瓜蒌遂安。《经方传真,柴胡汤类方》。

按:本案往来寒热、胸闷心下痞、口苦咽干而脉弦细,少阳症象显然;大便干结、口腔肿痛、苔黄,则属里热胃实之兆。故:断为少阳阳明合病,而予:“柴胡加芒硝汤”和解泄热。别增山栀一味,既达肝胆而解少阳之邪,复入:心胃,以:肃阳明热毒,一箭双雕,为化用:经方之妙手。其不用:大柴胡者,实因老年久病之体,不堪枳、黄之峻烈也。

2)热入:血室。郑某,女,29岁。患者因月经来潮忽然中止,初起发热恶寒,继即寒热往来,傍晚发热更甚,并自言乱语,天亮时出汗,汗后热退,又复恶寒。口苦咽干,目眩目赤,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神倦,9天不大便。经某医疗室血液检查,疟原虫阳性,诊为疟疾,按疟疾,治疗:无效。追询病史,云:结婚多年,未曾生育;月经不正常,一般都是推迟,3~4月来潮1次,经期甚短,量少,继即恶寒发热,虽经服药,治疗,但未能根,治。苔白,脉象弦数。处方:黄芩、半夏、柴胡、党参、生姜、芒硝(另冲),各9克、炙甘草6克、红枣6枚,加:清水2杯,煎取半杯,顿服。当日上午

10时服药,下午4时许通下燥屎,所有症状解除。嘱常服当归流浸膏,月经恢复正常,至今4年未发,并生育2女。《伤寒论方医案选编,和解少阳类方》。

按:本案患者素有气血失调之病史,更因外感疟邪,内犯少阳“半表半里”之地,适逢经期而邪热乘虚内扰血室,故:而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之外,更见血热扰心之乱语多言、暮热早凉等症,其属热入:血室,确然无疑。热入:血室之证,多,以:小柴胡佐血药,治之,今患者大便闭结不通已9天,此时若不,以下药泄之,惟期,以:和血清解之品,则血室之邪终难得解,故以:“柴胡加芒硝汤”和泄之,获效自在意料中。

3)少阳病兼阳明里实误下(腹泻)。陈某,女,西安国棉六厂工人,纺织医院住院号:28627号0得伤寒十数日不解,在六厂卫生所打针不效,又误服丸药泻之,仍不愈。患者往来寒热,胸胁满闷,下午发热更甚,下利青水,口苦目眩,先服“小柴胡汤”2剂,服后热退,惟下午潮热,据《伤寒论》第104条,用:此汤(“柴胡加芒硝汤”),服后大便通畅,下干黑屎六、七枚、诸症减轻。后,以:“小柴胡汤”去:黄芩,加:白芍、桂枝,1剂服后病愈出院。《伤寒论医案集,“柴胡加芒硝汤”》。

按:本案临床症象典型,几似原文所述之翻版,录此,以:资参考。惟临床所见,不典型者恒多而典型者较少,学者只要紧扣病机,辨明病势,则可灵活运用,冀收桴鼓之效。

[按语]:本方张仲景用,治:少阳兼阳明里实而正气略亏者,与“大柴胡汤”相较,重在软坚润燥,而破结通泻之力较弱。后世医家因其功用:与大柴胡相似,对其应用:较少,然本方:

仍不失为,治:大柴胡证而体弱者之良方。

[现代研究]:

有关本方及证候的现代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可参阅大、“小柴胡汤证”的相关内容。

82、柴胡“桂枝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4.5克、芍药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炙甘草3克、半夏4.5克、红枣6枚、生姜4.5克、柴胡12克。上九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和解少阳,发散太阳。

[主治]:〈主证〉: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痛,微呕,胸胁心下微满,苔薄白、微湿,脉浮弦。〈副证〉:头痛,不欲饮食,心腹卒痛。

[临证加减]:

1、慢性肝炎、肝脾肿大,以及早期肝硬化等病症,本方,去:红枣,芍药宜:用:赤芍,酌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等软坚化瘀之味,长期服用:有良效。

2、慢性气管炎哮喘反复发作,伴有心动悸,微热口干,胸胁轻微苦满,脐动悸,少腹轻微压痛,舌苔白,脉浮弱者,本方:

,加:五味于、葶苈子、白芥子、麦冬、杏仁等常获良效。

3、外感风寒伴有胃痛,其热甚尿赤者,则,以:石膏、滑石、连翘,察其热之轻重,随证,加减。

4,治:太阳中风与少阳合病之外感者,表虚甚者,酌加:黄芪、防风、白术,以:增强补气固表之力。

5,治:寒疝腹痛,加:荔枝核、小茴香、大腹皮等,以:温经散寒。

6,治疗:结核性腹膜炎,或:肠系膜淋巴结核,酌加:夏枯草、紫花地丁、蒲公英、象贝母、三棱、莪术、海藻、白芨、乌贼骨等。

7、柴胡“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和胃脘痛:本方,治:外感风寒和胃脘痛疗效满意。认为方中,以:柴胡、桂枝为主药。柴胡能舒肝气,散肝火,一切外感寒热,皆可转枢升出;又可疏达胃郁。桂枝善升胸中宗气,宣通降逆,和营卫,活血脉;又能调和脾胃,升脾气之陷,降胃气之逆。方佐药黄芩清热,合芍药调剂姜、桂偏热而和血;半夏通阴阳、和表里,降逆、安神、止呕;参、草、枣健脾和胃,振中焦,以:达表;生姜发散宣通。故于外感风寒与胃脘痛都能收效。

8、加味柴胡“桂枝汤”,治疗:病毒感染发热:本组患者均予:柴胡24克、黄芩、党参、白芍、川芎、苍术、甘草,各10克、半夏、桂枝,各12克、生石膏30克、红枣4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

300毫升,13岁,以上患者顿服,重症患者每日服2剂。

9、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重症过敏性鼻炎:均有鼻痒及大量流涕、鼻塞。眼痒者流泪明显,自觉症状突出。鼻镜见鼻内发红、肿胀,兼见胸胁苦满,腹直肌紧张的柴胡“桂枝汤证”。腹肌软弱,胃下部有振水音者,加:白术。给予:柴胡“桂枝汤”,加:黄连细辛车前子内服。

按:过敏性鼻炎被称为水毒性疾患,以:往多,以:“小青龙汤”、苓甘姜味辛夏仁汤等为主。然而患者多为鼻黏膜发红、肿胀。去:年日本东洋医学会上中川氏提出了“热”、“燥”的病机。因黄连细辛车前子与柴胡“桂枝汤”合方可去:除热燥,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效

10、柴胡“桂枝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淋巴细胞转化率及T

细胞亚群的影响:药用:柴胡5克、桂枝、白芍,各3克、人参0.6克、红枣2克、生姜、炙甘草,各工克。制成口服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

每次5~15毫升,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用:2~3个疗程。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5):305]。

11、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用:柴胡12克、桂枝、白芍、黄芩、半夏,各10克、党参1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红枣5枚。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jq中医,1996,c+,317"]:

12、柴胡“桂枝汤”,治疗:慢性胰腺炎:本方,用:柴胡12克、桂枝、黄芩、芍药、党参、半夏,各9克、甘草3克、红枣5枚、生姜3片。

发热,便秘去:半夏、党参,加大黄、金钱草;腹痛较剧,加:木香;呕吐去:党参,加:川连(吴茱萸拌炒);腹泻,加,云:茯苓、莲子肉。

每日1剂水煎服。[浙江中医杂志,1991,c12;5353

13、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脂膜炎:基本方,用:桂枝9克、柴胡

10~30克、黄芩10~20克、党参、白芍,各10克、半夏9~15克、生姜、甘草,各6克、红枣6枚。出现红肿斑块者,加:金银花、地丁、公英,皮下结节形成、触痛并,以:湿热蕴结为著者,加:乳香、桃仁、鸡血藤、薏苡仁、制南星,重用:半夏;高热不退者,重用:柴胡黄芩,加:羚羊角粉(工。5克冲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高热不退者每日2剂分4次,温服。连服20,30剂。为巩固疗效,必要时用:原方2剂炼制蜜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214]:

14、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癫痫,基本方,为:柴胡、半夏,各9克、黄芩、党参、桂枝,各6克、白芍12克、甘草3克、生姜2克、红枣4克。

小儿用量酌减。风痰,加:白附子、蜈蚣、全蝎、僵蚕;热痰,加:天竺黄、胆南星、川贝;寒痰,加:南星:石菖蒲、皂角荚;惊痰,加:生龙齿、朱砂、夜交藤、钩藤;心肝火旺,加:黄连、栀子、龙胆草、大黄;舌边有瘀斑,加:丹参、赤芍、郁金。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间隔3日。治疗:期忌食绿豆、茶叶和生冷、辛辣之品,以及肥甘厚味、煎炒炙婵之物。[陕西中医,1990,c,293]。

15、本方,去:桂枝、生姜、红枣、半夏、人参,加:生地、陈皮。治:感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因怒,或:妇人热人血室,或:产后经后因感冒风寒,以致寒热如疟等证,名:“柴胡饮”。[景岳全书]:

16、本方,去:桂枝、半夏、红枣、生姜,加大黄、当归。治:一切肌骨蒸热,寒热往来,或:伤寒五六日,发热潮热,发汗不解,或:汗后余热劳复,脉洪实弦数,大便秘结,妇人产后经病不快等、名:“柴胡饮”。

17、为本方,用量,加:至四倍。治:少阳病兼有太阳表证及三焦不透,荣卫不和,心腹急痛者,可用于:胆道蛔虫、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过敏性紫癜等,名:“大柴桂汤”。

、二、柴胡“桂枝汤证”(146)。

[原文]: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红枣六枚(切开)、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词解]:

(1)支节:支,通肢。支节即四肢关节。

(2)心下支结:支:支撑。结,结聚。心下支结,即患者自觉心下支撑闷结。

[提要]:太阳少阳并病的证治。

[释义]: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四肢关节烦疼,可见太阳表证未罢。同时又见轻微呕吐,并感心下支撑闷结,这是少阳病证已见,胆热犯胃,少阳经气不利。因此,本证是比较典型的太阳少阳并病,治宜:采用:太阳、少阳兼顾的方法。但从微恶寒,可知发热也微,仅肢节烦疼,而无头项强痛及周身疼痛,说明太阳表邪已轻。微呕即心烦喜呕而微,心下支结与胸胁苦满同类而轻,可见少阳证虽已见而未甚。本证属太少并病而病情较轻者,故:须小制其剂,用:“桂枝汤”原剂之半,治:太阳,“小柴胡汤”原剂之半,治:少阳,合成柴胡“桂枝汤”。《伤寒论》原文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本证虽已有柴胡汤呕与心下支结二证,但病情较轻,而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虽不严重,却是明显的太阳表证,所以:应该考虑表里兼顾。用:柴胡“桂枝汤”既,治:少阳又治:太阳,双解太少表里之邪。这种,治法不仅符合“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理论,更符合表里先后的原则,是一种比较周全的,治疗:方法。

[选注]:

柯韵伯:伤寒六七日,正寒热当退之时,反见发热恶寒证,此表证而兼心下支结之里证,表里未解也。然恶寒微,则发热也微。但肢节烦疼,则一身骨节不烦疼可知。

支,如:木之支,即微结之,谓:也。表证微,故:取桂枝之半,内证微,故:取柴胡之半,此因内外俱虚,故以:此轻剂和解之。《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三》。

<医宗金鉴>: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是太阳之邪传少阳也。故:取桂枝之半,以: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散少阳呕结之病。

而不名:桂枝柴胡汤者,以:太阳外证虽未去,而病机已见于少阳里也,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意在解少阳为主而散太阳为兼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程郊倩:此邪入:少阳,而太阳证未去:者也。发热恶寒,支节烦疼,太阳证也,乃恶寒而微,但支节烦痛,而不头项强痛,则太阳证也稍减矣。呕而支结,少阳证也,乃呕逆而微,但结于心下之偏旁,而不结于两胁之间,则少阳也尚浅也。若此者,惟当,以:柴胡汤和解少阳,而,加:,以:“桂枝汤”发散太阳,此不易之法也。(录自(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评述]:本条太少证候俱轻,诸家认识一致。《金鉴》指出本证解少阳为主,散太阳为兼,其分析可,谓:细矣,然则若问为主为兼之依据,尚不得而知,是不足为训也。

[治法]: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方药]:柴胡“桂枝汤”方。

[方义]:本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以:解太阳之表;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畅达枢机,以,治:“半表半里”。因证情不重,用药剂量也较轻,故:属太少表里双解之轻剂,犹有未尽者。综观本方,祛邪扶正,解表清里,益胃和中,故:有调和内外、疏畅气机,燮理三焦营卫之功。

方后服法下“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合用:人参作半剂”等二十九字,与方意不合,省略不解。

[方论选]:

王晋三:“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张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谓: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无往不宜。即如:支节烦疼,太阳之邪虽轻未尽;呕而支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以:桂枝,即为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甘草,以: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伤寒古方通,和剂》。

柯韵伯: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参、芩、夏,得柴胡之半,姜、枣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半非,各半也。与麻黄桂枝各半汤又不同。《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三》。

[点评]:本方之意较为明显,王、柯二氏评述清晰明了,可供参考。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外台秘要》:疗寒疝腹中痛。

2)《三因方》:柴胡,加:桂汤(即:本方)、治:少阳伤风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自汗,其脉阳浮阴弦。

3)《证治准绳》:柴胡“桂枝汤”,治:疟疾身热汗多。

(2)现代应用:

1)精神、神经系统:日本医学家善用:本方治疗:癫痫,并取得良好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癫痫患者多有胸胁苦满、腹肌痉挛等腹征。应用:超声波诊断技术对癫痫患者进行服药前后对照观察,发现内服柴胡“桂枝汤”可使癫痫患者的脑电波改善。本方对有脑的病理解剖学改变的患者无效。若柴胡“桂枝汤”,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怀疑是否为脑肿瘤,或:先天性异常所致的癫痫。曾氏自1979年,以:来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癫痫84例,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1疗程后间歇3天,继续下一疗程。结果,治愈25例,显效41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05%。同时认为本方对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年期患者的效果更好,且对小儿的智力也有一定的提高。王氏等认为本方尚可用,治,以:惊、抽、搐、挛等气机不和为审证要点的下列病证:如:神经衰弱、失眠、神经官能症、耳鸣、输卵管结扎术后肢体麻木、精神分裂症等。王忠民氏,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神经衰弱患者60例,每日1剂,14天为1疗程,结果一般1~2个疗程即获疗效。

2)消化系统:柴胡“桂枝汤”可治疗:溃疡病及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对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胰腺炎、慢性肝胆疾患有一定疗效。对184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7.5克/日,并用:H2阻滞剂800毫克/日,8周后的溃疡,治愈率可达92.4%。单用:H2阻滞剂和单用:柴胡“桂枝汤”,在50岁,以上人群中,二药的效果相同,但柴胡“桂枝汤”更适于预防老年人低酸性溃疡的复发。对56例溃疡瘢痕,治愈的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结果表明,本方能有效地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复发。曲氏等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22例,获得较好疗效,13例基本,治愈,8例好转,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5%。日本医家常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肝胆疾患。矢数圭堂氏对胆石症引起的发热畏寒,右上腹疼痛,胸胁苦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患者,应用:本方,加味常能,治愈。也有应用:该方,加味,治愈肝胆证候群、胆结石术后腹痛及急性胆囊炎的报道。

冈野氏应用:柴胡“桂枝汤”,加:茵陈、大黄,治愈1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肝胆炎症的患者。松下氏和童野氏均有应用:该方,加味,治愈急性肝炎的报道。刘茜等用:本方,加减治疗:肝炎后综合征116例,并随机与西药组38例对照。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有效时间为19.2±4.4天;对照组的平均时间为18.9±4.5天。治疗:组痊愈87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1%;对照组痊愈14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5.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艾华等对《伤寒论》古今医案柴胡“桂枝汤证”185例证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证诊断指标为发热、恶寒、胸胁苦满、头痛、口苦、腹痛,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数。其病机为少阳兼表,治法,以:和解少阳兼解表邪为主。本方在临床应用:时均为水煎口服,党参多代替人参。不仅适用于:外感病,也广泛用于,各种杂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肝炎、胰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眩晕证、肋软骨炎等。其中,以:肝胆疾病为多。

3)循环系统:王子融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多种心律失常患者24例,其中心电图显示心房纤颤4例,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12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病窦综合征3例;诊断为冠心病9例,心肌炎8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肺心病2例,诊断不明确者1例。结果:治愈16例,好转4例,无效4例,其中心房纤颤、室性早搏,各2例。卢氏,以:本方,加减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1例,心电图提示,T波变化,证属痰阻脉络,胸阳不振。服药后胸痛除,诸证消失。

4)呼吸系统:张氏,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感冒、流感、小儿扁桃体炎、老年性

“慢支”等病症,均取得较好疗效。曹氏对缠绵难愈之感冒合并证,如:眩晕、呕吐、感冒周余胃痛满闷不思饮食、感冒十余,曰:全身酸痛关节痛甚等病症,用:本方,加减,均收效满意。傅氏,用:本方,加:石膏、川芎和苍术,治疗:病毒感染性发热112例,每日1剂,重症可1日2剂,一般服药5剂有效。结果痊愈85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7.5%。

5)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妇女更年期出现的自觉燥热面赤、头痛、肩酸痛、疲乏倦怠感、食欲减退等证候者,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有学者指出,柴胡“桂枝汤”是植物神经紊乱症的有效方。若患有头痛燥热、面部潮红、烦躁出汗、汗出,以、、后面色苍白、畏寒等证,应用:本方常有效。妇女若在更年期出现闭经,并有心下支结等证,用:柴胡“桂枝汤”可获良效。该方有驱散瘀血的作用,若在更年期由于瘀血、血滞二种因素而出现手足麻、疼痛、耳鸣、大便秘结者,可用:本方,加大黄;兼有畏寒,自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者,同样也可使用:该方剂。此外,本方对妇女经前期紧张症也有较好疗效。

6)脂膜炎:苗氏,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脂膜炎患者13例,效果显著。结果除2例高热不退,经,治疗: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后失去:联系外,其余11例均获痊愈。见效时间,4天一3个多月,一般20天左右。随访观察除1例8个月后复发1次,经本方,加味而愈外,余10例均未见复发,最长者已达16年。

7)其它:李氏认为柴胡“桂枝汤”能宣通营卫、通阳散结、疏通三焦,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邪阻三焦、气机不畅所致胸腹诸痛,如:急性心绞痛、胆囊炎、胰腺炎、胆道蛔虫症、胃痉挛、阑尾炎、肠痉挛等急性发作之病。本方,治疗:胸腹痛,对突发者效果佳,慢性者效果稍差。一般临床有效剂量为柴胡25克、桂枝、白芍、半夏、生姜、甘草、人参、黄芩均为10克、否则疗效不显。傅书勤等,以:本方,加大白芍、炙甘草用量,另,加:生龙牡,治疗:一例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在,治疗:过程中因骤停激素而引起的“戒断综合征”,同时认为本方能调整免疫机能,阻止邪毒循经内传,对变态反应有,治疗:作用。严氏,以:本方,加减,治愈夜半盗汗及子时胸痹2例时间性发病病例。包氏多年来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急性肾炎、急性胃炎、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和,各种发热性疾病,均获显著疗效,并体会到,不论何种疾病,特别是在一些发热性疾病中,不管它的长短、轻重、缓急,只要具备有发热恶寒、口干口苦、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均可用:柴胡“桂枝汤”:

,加减治疗。此外,尚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面瘫、不寐、坐骨神经痛、腹痛发热、无名:高热及多囊肾发热等病证的疗效报道。

(4)医案选录:

1)术后肢体麻木:林某,女,36岁,1986年10月15日,初诊。输卵管结扎术后肢体麻木不舒1月余,术中顺利,之后不慎感受风寒,复与他人吵闹,恚怒不已,继而肢怠乏力,周身酸楚,胸闷太息,纳食减少,服西药,治之,症情未减。旬余肢体见麻木不舒,某医投天麻丸、消炎痛等药效果不佳,遂来我院就诊。前证俱在,伴脘胀不适,太息频作,时心悸不安,精神抑郁,缄默寡言,四肢拘紧,郁怒后诸症明显,加重,时泪流欷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抗“0”及血沉正常。证乃肝郁气滞,营血失充。治宜:疏达气机,和营益阴,拟柴胡“桂枝汤”,治之。柴胡15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人参3克、炙甘草6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生姜6克、红枣10枚。服上方3剂,诸症见:缓,麻木减轻,胸闷太息好转,纳食略增。方已中的,爰宗前法减柴胡至10克再进。又服3剂,诸症向愈,麻木感大减。为巩固疗效,再,以上方续进,隔日1剂,先后共服药n

剂,恙祛病除,随访半年,体健逾往。按:柴胡“桂枝汤”本,治:太少并病。据临床观察,本方有疏达肝郁调和气血之功。本例既有肝郁气滞之病机,又有营血失充之脉候。然病机晰郁为主。、(类证治:裁),曰、“妇人因悒郁气结,致发麻痹者,当舒郁”。肝郁气滞,复外邪内侵,以:“小柴胡汤”扶正祛邪而疏达气机,邪气去:则正安,郁得达则症除。“桂枝汤”:

调和营卫,气行则麻木消,营血和则不仁祛。以:本方,治之,气滞得除,脉络自通,故:诸症可愈。《广西中医药)1992;15(1):22)。

2)无名:高热:郑某,女,30岁,1986年9月20日,以:发热待查入院,入院后曾拟诊为伤寒、疟疾、肝炎等,但作相应有关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曾先后进行试验性,治疗:21天,罔效,体温多在39~5℃左右,尤以下午1点左右为甚,后请中医科会诊,刻诊:

患者寒战高热(39~6℃),伴有头痛、全身关节疼痛、胃脘胀满、纳呆、小便黄、大便正常,舌苔白质淡红,脉弦数,辨证为太少合病,治,以:表里双解法,拟柴胡“桂枝汤”,加减,药用:柴胡24克、黄芩24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两剂后,体温降至37~6℃,头痛、身痛也减,继服两剂,自觉诸症悉除,胃纳渐佳,无不适感,体温稳定在36℃左右,于翌日痊愈出院,按:患者发热寒战、关节痛、头痛系太阳桂枝证,脘满、纳呆是少阳柴胡证,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表发散,以,治:太阳之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治:“半表半里”,此类顽固性无名:高热,每年夏末秋初呈流行之势,西药无法而中药往往可药到病除。《山东中医杂志)。

1992;11(2):36)。

3)流行性出血热:刘某,男,26岁,已婚,江西省高安县人,农民,1988年12

月18、日(第4病日)入院,住院号:12959起病即发热(T40~1℃),恶寒,往来寒热,头痛腰痛,恶心纳差,渴喜热饮,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行,无“三红”症,眼球结膜轻度充血,咽部明显充血,可见少数针尖样出血点,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舌红苔白厚润,脉弦细,证属伤寒少阳病兼太阳所致,法当和解兼汗,方用:柴胡“桂枝汤”:柴胡40克、桂枝、白芍、甘草、黄芩、半夏、生姜、党参,各15克、红枣6枚,水煎直肠点滴

250毫升,口服“出血热饮料”(,以:鲜茅根为主要成分),静滴“清开灵”20毫升,补液

1000毫升,经上述处理后,体温迅速由40~1℃下降至37~7℃,以:至35~6℃,并越过低血压与休克期,而直接进入:多尿期,住院5天,痊愈出院。《河南中医)1992;12(5):221)。

[按语]: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全方有和解表里、调和内外、调和肝脾、舒肝和胃,以及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下列病证:

1、,以:惊、抽、搐、挛等气机不和为审证要点的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失眠、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2~,以:脘痛、痞满、呕恶等胃气不和为审证要点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胆疾患;3~,以:气血运行不利、气机升降失司为审证要点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4。

,以:气机紊乱、升降失职、阴阳乖舛等为审证要点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经前期紧张综合征;5~,以:发热恶寒、胸胁苦满、口干口苦为审证要点的,各种发热,如:病毒感染性发热、感冒合并症等。

[现代研究]:

工,抗惊厥作用:柴胡“桂枝汤”能延长巴比妥酸盐的睡眠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可控制痉挛发作,细胞水平研究证实,可使戊四唑(PTZ)引起的突发性活动(BA)得到控制,用:神经纤维进行的研究表明本方有比普鲁卡因弱得多的麻醉作用,对,各脏器无明显副作用。关于本方的作用:机理,用:蜗牛进行的研究证实,本方能阻止Na、Ca2、K、引起的膜电流,显微分析证实本方可抑制BA时钙的病理性移动,可抑制细胞内5~7

千道尔顿蛋白质的增加:和细胞膜附近钙的结合状态,用:小鼠进行的实验证实本方可抑制

cAMP含量的增加,还能纠正PTZ导致的脑电图功率变化,有促进胎生大鼠大脑皮质初代培养神经细胞神经突触增殖的作用,并能激活老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化学研究证实本方能使延髓、中脑的5羟色胺水平和视丘下部的儿茶酚胺浓度增加,抑制N脒苯酰胺诱发的发作波,使大脑半球的多巴胺增加。

2、抗溃疡作用:用:Wistar系雄性大白鼠作试验,实验分两组,A组单用:半胱胺

(400毫克/公斤);B组先口服柴胡“桂枝汤”(500毫克/公斤)后再给予:半胱胺,用药后比较观察

12h,结果表明,柴胡“桂枝汤”有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作用,故:可减低胃液对粘膜的损害作用。柴胡“桂枝汤”不仅能影响促胃液素的分泌,而且可,以:防止由于半胱胺引起的促胰液素的分泌的减少,并可使Brunner腺分泌碱性粘液减少得到纠正,从而,加强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功能,使半胱胺引起的溃疡形成得,以:防止。

3、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柴胡“桂枝汤”可激活正常幼鼠的免疫功能。

4、对脏器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柴胡“桂枝汤”可使大鼠的肾上腺肥大及胸腺萎缩,由肥大的肾上腺组织学所见,可见囊状带及网状带细胞质内脂质小滴增加,这类似于应激状态恢复,或:脑下垂体障碍时肾上腺皮质所见,柴胡“桂枝汤”引起的肾上腺肥大及胸腺萎缩很可能是由方中:的柴胡皂甙所致。

5、抗炎作用:柴胡“桂枝汤”对实验性大鼠炎症的作用:表明,本方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慢性炎症较急性炎症显著,并认为其抗炎作用:主要与柴胡、黄芩、芍药、桂枝有关,它通过抑制化学解质的游离而抗局部炎症,其全身作用:是刺激脑垂体一一肾上腺的内分泌系统,调节由于炎症受到变化的生物体机能而呈现消炎效果。

6、其它作用:有文献报道柴胡“桂枝汤”还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对血压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对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83“柴胡桂枝干姜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9克、桂枝6克、干姜4~5克、瓜蒌根12克、黄芩9克、牡蛎30克、炙甘草6克。上7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1000毫升,去滓,再煎取500毫升,分3次,温服。

[功效]:和解散结,宣化停饮。

[主治]:

主证,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口渴,不呕,小便不利。

副证,但头汗出,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无苔,或:薄苔而;滑,脉弱,或:浮弱,或:沉弦:

[临证加减]:

1、疟疾初起,恶寒甚而兼有表邪者,加:常山、乌梅、草果15克、,以:截疟祛痰,其效更佳。

2、津亏而干咳者,加:天冬、玉竹,以:滋阴生津。

3、骨蒸盗汗者,加:黄芪、鳖甲,或:合清骨散,以:清虚热。

4、妇人经、带、胎、产之病,合“四物汤”,以:养血润荣。

5、因水饮而晕眩者,加:泽泻、白术,或:合“五苓散”,以:化气利水,消解晕眩。

6、虚烦失眠者,合“酸枣仁汤”,以: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7、渴而水肿者,合“五苓散”,以:化气利水,健脾利湿。

8、肋下痃癖者,加:吴茱萸、茯苓,以:消阴毒。

9、气郁血滞者,合“桃仁承气汤”,加:红花、赤芍、川芎,以:活血化瘀,荡涤瘀热。

~、10胆道系统疾患,胸胁疼痛可酌加:元胡、香附、川楝子,也可合“柴胡疏肝散”同用,以:疏肝理气,加强止痛作用。

11、本方,加:茯苓、陈皮、泽泻,治:少阳不和,水饮内停。

、12本方,加:丝瓜络,治:肝炎。

、13本方,加水蛭、丹参、地龙,治:美尼氏综合症。

14、本方,加:石菖蒲,蜈蚣,治:阳痿。

15、本方,加:当归、白芍、蜈蚣,治:房事茎痛。

16、本方,去:黄芩,主治:妇人伤寒,月经方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者,名:“干姜柴胡汤”。

、17柴胡、大黄、枳壳、薄荷、焦栀子、桔梗、连翘、甘草、淡竹叶。水煎服。治: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依,大便不通,名:“柴芩清膈煎”。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47)。

[原文]: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脇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147)。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提要]: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

[释义]:伤寒五六日,已经发汗、攻下等法,治疗:后,病仍不解,提示已由太阳表证转化入:里,故:无发热恶寒,胸胁满、往来寒热、心烦,均是少阳主证,因知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但少阳证一般是胸胁满,呕而不渴,小便自可,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知非纯属少阳,而是兼水饮内结,因少阳主手足少阳两经及胆与三焦两腑,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每可导致三焦决渎失职,以致水饮内结,水饮结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水饮内结,气化失司,所以:小便不利、口渴;水饮与邪热郁结于里,不能外达而上冲,所以:但头汗出,本证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主要病变在胸胁,胃气尚和,所以:不呕,这也是本证和“小柴胡汤证”区别之处,治当:和解少阳与温化水饮兼顾,用:“柴胡桂枝干姜汤”~146条柴胡“桂枝汤证”因有心下支结,本证有胸胁满微结,故:列于此,与结胸证作鉴别。

[选注]:

成无己: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则邪当解,今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即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为未解也,胸胁满微结,寒热心烦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热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呕;今渴而不呕,知非里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余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解表里之邪,复津液而助阳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柴胡“桂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结胸证鉴别表证名: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结胸证

┏━━━━━┳━━━━━━━━━━━━━━━┳━━━━━━━━━━━━━━━┳━━━━━━━━┓

┃病因病机、┃太阳少阳并病、┃少阳枢机不利,兼水饮内结、┃水热互结于胸膈、┃

┣━━━━━╋━━━━━━━━━━━━━━━╋━━━━━━━━━━━━━━━╋━━━━━━━━┫

┃病证、┃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心下痛。按之石、┃

┃、┃心下支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硬,脉沉紧、┃

┃、┃、┃出┃┃

┣━━━━━╋━━━━━━━━━━━━━━━╋━━━━━━━━━━━━━━━╋━━━━━━━━┫

┃,治:则、┃和解少阳。兼,以:解表┃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泻热逐水┃

┣━━━━━╋━━━━━━━━━━━━━━━╋━━━━━━━━━━━━━━━╋━━━━━━━━┫

┃方药、┃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陷胸汤”┃

┗━━━━━┻━━━━━━━━━━━━━━━┻━━━━━━━━━━━━━━━┻━━━━━━━━┛

柯韵伯:伤寒五六日,发汗不解,尚在太阳界。反下之,胸胁满微结,是系在少阳矣。……此微结对大结胸言,是指胸胁痞硬。小便不利者,因下后下焦津液不足也。头为三阳之会,阳气不得降,故:但头汗出,“半表半里”之寒邪未解,上下二焦之邪热已甚。

故:往来寒热心烦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

汪苓友:此条也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矣,而复下之,不无少误,惟误下,以:故:胸胁满微结。微结者,言其邪不甚,未入:于腑,正当表里之间也。小便不利者,此因汗下之后,而津液少也,惟津液少而非停饮,以:故: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者,此热郁于经,不得外越,故:但升于头而汗出也。心烦者,即胸烦,往来寒热胸烦者,此为少阳之邪未解也,故: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专解其“半表半里”之邪,兼散其半表之结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

唐容川:已发汗,则阳气外泄矣,又复下之,则阳气下陷,水饮内动,逆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水结则津不升,故:渴,此与“五苓散”证见一意也。阳遏于内,不能四散,但能上冒,为头汗出。而通身阳气欲出不能,则往来寒热,此与“小柴胡汤”同一意也。此皆水寒之气,闭其胸膈腠理,而火不得外发,则反于心包,是以:心烦。《伤寒论浅注补正,太阳篇》。

[评述]: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众说纷纭。成氏解小便不利而渴为“亡津液内燥”,解头汗出为“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以:解表里之邪,“复津液而助阳”。但复津液岂可用:桂枝、干姜?助阳又怎用:柴胡、黄芩?可见此说不妥。柯氏认为本证是太少同病,津亏邪结;汪氏则认为是少阳兼津伤,两人对水饮内停均只字未提,则不可取也。唐氏对病机的分析,着眼于水结与阳遏两个方面,理由充分,说理较透,可供参考。柯注“此微结对大结胸言,是指胸胁痞硬”,说明本证列于此,是与结胸证作鉴别,深得张仲景要领。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方义]:本方即“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生姜、红枣,加:桂枝、干姜、瓜萎根、牡蛎而成。柴胡、黄芩作为主药,仍用于:清解少阳之热;因不呕,故:去:半夏;水饮内停,胸胁满微结,故:去:人参、红枣之壅补。方中:瓜蒌根、牡蛎逐饮开结,桂枝、干姜通阳散寒化饮,甘草调和诸药。是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既有和解表里之功,又有温中散结之力。诸药合用,共奏和解表里,调和阴阳,宣痞散结,温化水饮之效。方后,云:“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此为初服药后,正气得药力相助,正邪相争,郁阳得伸,但气机一时尚未畅通,故:有“微烦”之感。复服少阳枢机运转,气机得,以:宣通,郁阳得伸,表里协和,故:周身汗出,内外阳气畅达而愈。

[方论选]:

方有执:……柴胡、黄芩,主除往来之寒热。桂枝、甘草,和解未罢之表邪,牡蛎、干姜,咸,以:软其结,辛,以:散其满。栝蒌根者苦,以:滋其渴,凉,以:散其热。是汤也,也三阳平解之一法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中》。

柯韵伯:此汤全是柴胡,加减法:心烦不呕而渴,故:去:参、夏,加:栝蒌根;胸胁满微结,故:去:枣,加:牡蛎;小便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黄芩不,加:茯苓;虽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参而,加:桂;,以:干姜易生姜,散胸胁之满也。初服烦即微者,黄芩、栝蒌之效。继服汗出周身而愈者,姜、桂之功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少阳脉证》。

唐容川:……故用:柴胡透达膜腠,用:桂、姜,以:散撤寒水;又栝蒌、黄芩,以:清内郁之火。夫散寒必先助其火,本证心烦,已是火郁于内,初服桂姜,反助其火,故:仍见微烦,复服则桂、姜之性已得升达,而火外发矣,是以:汗出而愈。《伤寒论浅注补正,太阳篇》。

《医宗金鉴》:少阳表里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剂而主之,即“小柴胡汤”之变法也。去:人参者,因其正气不虚。减半夏者,以:其不呕,恐助燥也。加:栝蒌根,以:其能止渴兼生津液也。倍:柴胡,加:桂枝,以:主少阳之表。加:牡蛎,以:软少阳之结。干姜佐桂枝,以:散往来之寒。黄芩佐柴胡,以:除往来之热,且可制干姜,不益心烦也。诸药寒温不一,必须甘草,以:和之。初服微烦,药力不及,复服汗出即愈者,可知此证非汗出不解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全篇》)。

[点评]:方氏据药性而论本方之组成,柯氏据“小柴胡汤”,加减法,探讨方剂之变化,多有心得,但均未及温阳化饮之法。唐注简单明了,柯、唐二氏对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分析,虽出于推理,也有助于理解。《医宗金鉴》据柴胡汤,加减法,以:释本方的配伍意义,颇能说明问题。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外台秘要》柴胡桂姜汤即:本方牡蛎增至三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2)<无求子活人书),以:本方,去:黄芩,名:“干姜柴胡汤”,治:妇人伤寒,经水方来初断,寒热如疟,狂言见鬼。

3)(古方便览)用,治:妇人月经不调,脐下疼痛,脐上动悸,胸胁苦满之证。

4)(圣济总录>,以:本方,去:干姜名:六味柴胡汤,治:潮热不解,日晡即发,发则壮热如:火,胸满呕逆之证。

5)《伤寒论今释》用,治:狂疾独语妄笑,头疮,肩背强痛,发疹等兼见邪郁少阳之证。

(2)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如: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急慢性肝炎、肝硬化、亚急性腹膜炎等。史氏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3例,总有效率为90.1%。并认为本方具有温脾和中、利胆化湿作用,适合于慢性胆囊炎具有脾土虚寒、胆郁湿阻的病理机制者。刘(渡舟)一老认为本方既能清肝胆、利枢机,又能温脾阳、助气化,为后世,治疗:肝脾寒热杂揉之证开辟了途径,在临床对于慢性肝炎兼见腹胀泄泻,而具有太阴病阴寒机转者,投与此方:

往往有效。聂氏认为本方和解少阳兼,治:脾寒,与“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治:胃实形成鲜明对照,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兼脾家寒,证见胁痛、腹胀、大便不调者L35)。陈氏总括本方作用:为“少阳证有阴证机转之人用之”,此法为,治:上焦阳气郁结而又兼有阳虚水停,或:是脾虚下利,可,以:随证,加减,为,治疗:慢性肝病、肝硬化腹水、心脏病等开拓了新的,治法。胡氏等用:本方治疗:一例因感外邪后误下而内陷少阳,郁结肝胆,克伐脾胃,上扰心神之“胆心综合征”,标本兼顾,胆心同疗,故:径投辙效。房氏等认为本方具有温中健脾、疏肝解郁、清肝利胆、化痰散结之功,以:本方,加味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

147例,疗效较好,并认为临床运用:首当辨寒热之多寡,若脾阳损甚,虚寒内盛,突出桂、姜用量;肝胆热盛者,黄芩、花粉、茵陈量宜加大。

2)呼吸系统:如:肺炎、肺结核、肺门淋巴腺炎、胸膜炎等。蒲氏认为本方具有和解少阳、清热散结、温阳化气、软坚逐饮之功能,运用:此方,治疗:胸膜炎、肺结核、支气管炎、胸膜炎后遗症,无论有无外感,只要证候合拍,用之多效。董氏通过分析原文,以:方药测证,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反证,认为邪入:少阳,胆火内郁,兼太阴(脾、肺)虚寒,水饮内聚是本证的基本病机。本证之太阴虚寒,不独为脾寒,也包括了肺寒,因此可用,治:少阳郁热兼肺寒的咳嗽、咯痰证。杨氏,用:本方,加:枳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胸胁满闷不适、嗳气纳呆、舌苔薄腻微黄,脉弦者,疗效极佳。

辛氏,治疗:渗出性胸膜炎咳嗽气急,胸痛吐痰,伴发热2个月,经西药抗感染及内服中药“十枣汤”、“控涎丹”等,治疗,收效欠佳,后,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治:1个半月,诸症消失。

3)泌尿系统: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胡氏,以:本方和解少阳、逐饮开结、振奋胃阳、宣化水气、透达郁阳,加:生、焦山楂,云:苓,以:增强健脾渗湿、行滞破结之功,加:通花为引,以:利尿通阳、透达少阳三焦气化,治疗:水气病(肾病综合征),使多年痼疾获得较好疗效。陈氏认为本方具有利尿、通淋作用,以:本方,加味可用于:伴有寒热的泌尿系感染、肾炎、老年尿闭等。

4)神经系统:如:神经衰弱、癔病、神经质、癫痫证、心悸、不寐、脏躁等。宋氏,以:本方,合:当归芍药散,健脾疏肝、降痰乎冲,治疗: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证属脾虚停饮,肝气挟痰浊泛逆者。

5)妇科:如:附件炎、子宫功能性出血、乳腺增生等。杨氏,以:本方,加减疏肝利胆、化痰软坚,治疗:肝郁气滞,痰湿凝结而成之乳癖(乳腺良性肿瘤),获良效。

6)其它:如:急慢性中耳炎、头部疖肿、湿疹、结膜炎、糖尿病、慢性中耳炎等。刘氏认为本方对糖尿病而兼少阳证,见口渴喜饮,如:饮水稍欠则口中干苦,尤其夜间睡眠时,每每舌体干涩乃至麻木不仁,同时腰酸腹胀,而大便反溏、小便频数而短,脉弦滑无力,舌质红而少苔者,也有一定效果。辛氏,用:本方,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和阳痿L421。袁氏,以:本方,加味治疗:“放疗后味觉缺乏症”;并,以:本方,合:“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加减治疗:“特发性震颤综合征”。陈氏认为本方除可用,治:七情侵扰所致之悸动不安、心烦等证外,还可用,治:伴有少阳病证候的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3)医案选录:

1)腹胀。丁某,男,36岁,工人,1983年3月16日,初诊。1972年曾患肝炎,经,治疗:已愈。然自此,以后,腹胀时作时止。近一月来,感觉肝区作痛,腹胀也增剧,并伴有口渴、心烦、手指发麻等证。询其大便,则称溏薄而泻,每日二至三次,小便则反短少。切其脉软大无力,视其舌质胖大,边尖色红,苔呈薄白。辨证:尝患肝病,累及于脾,虽肝功化验正常,然脾气实未复也。现证右胁作痛,而心烦,舌边红,主肝胆有热之象;腹胀,便溏,口渴而小便少,乃脾寒气阻,运化无力,阳不化液之征。肝热脾寒,阴阳为之不和,气血为之不利,且疏泄一旦失司,肝气也必郁而不伸,肝木刑脾,则中气更为浇漓。此病世少,治法,惟张仲景在大论第147条列出“柴胡桂枝干姜汤”一方,它既能清肝胆、利枢机,又能温脾阳,助气化,为后世,治疗:肝脾寒热杂揉之证开辟了途径。处方:柴胡12克、黄芩6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牡蛎12克。天花粉12克。3剂。3月19日又诊:言服药后,腹胀减轻,甚觉舒畅。大便成形,日1次。右胁疼与烦渴等证均明显好转。认为药已中病,仍,以:前方照服,约十数剂后,逐渐告愈。按:“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大柴胡汤”,两相呼应,一兼,治:脾寒,一兼,治:胃实,恰体现肝胆之病影响脾胃而有寒热虚实之分。……此证为肝胆有热,脾气虚寒,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能敷布之证。因脉弦主肝病,而腹胀作泻又为脾病,所以:选用:此方。用:柴胡、黄芩,以:清透肝胆之热,干姜、桂枝,以:温太阴阳虚之寒,花粉生津止渴,牡蛎软坚消痞,甘草则和中扶虚并和诸药。寒热两、治,气液双顾,阴阳互兼,变化入:微,故:药后效果也颇为理想。

《中医杂志》1984;25(3):11)。

2)眩晕:衡某,女,65岁,退休干部87年6月4日就诊,自述:眩晕已有数年之久,时轻时重,甚则必平卧,缓则虽可坐立,但步履维艰,伴恶寒、无汗、面赤、胸闷、烦躁、纳呆、失眠、乏力等证,舌略红,苔薄白,舌心少苔,脉弦细数,予:柴胡桂姜汤合“甘麦红枣汤”,三剂6月7日复诊:前方不效,诸证如:故:再详审诸证,仍应用:柴胡桂姜汤,并尊原方之量:柴胡2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花粉12克、黄芩10克、牡蛎6克、炙草6克。3剂,该方仅服1剂,眩晕即止3剂毕,纳增,眠好,精神转佳,行走自如,唯微觉胸闷,继予:原方,连服10余剂,以:为善后,按、日人矢数道明的<汉方辨证治疗:学)认为:柴胡桂姜汤属“气水剂”,可治疗:血道证(气、血、水之平衡失调,或:停滞产生的,各种证候)中偏于气水失调的证候,而眩晕就是其中一个常见的症状。

在临床上,这类眩晕患者大多带有浓厚的精神因素色彩,或:处于更年期,由于该方有调和阴阳、解郁散饮的作用,因此对这类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此外,某些外感所致的眩晕也可用:此方,治疗。《内蒙古中医药)1989;(2):27)。

3)胃脘痛:祁某,女,61岁1983年5月26,曰:诊,胃脘疼痛已有一年余,某医院诊断为“胃下垂”。近一月来疼痛,加剧,伴神疲乏力,纳少泛恶,口臭口干,胃脘部有振水音,心烦,大便时溏,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软无力,此属热郁肝胆,脾气虚惫,运化无权,水饮停聚胃中,治宜:清利肝胆,温脾化饮,方拟“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柴胡10克、黄芩6克、干姜6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牡蛎12克、天花粉12克、茯苓10克。

上方共进3剂,胃痛已减,口臭已愈,但出现腹中雷鸣,此为肝郁渐疏,脾气已运,上方,加:黄芪12克。服10剂,诸证果愈、(龚明礼,运用:柴桂干姜汤的体会,四川中医

1985;(12):11)。

[按语]: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适应证,各家看法不一,大多医家认为本方具有和解少阳,温化水饮之功,故:常用于:邪陷少阳,兼水饮内结之证,如:陈氏,报道的眩晕案、龚氏,报道的胃脘痛案,均属少阳停饮,投,以:本方而获效,刘渡舟认为本方寒温并用,肝脾同治,既清肝胆之热,又温脾胃之寒,故:常用,治:少阳病兼太阴脾家虚寒的肝脾寒热杂揉之证,疗效卓著,“柴胡桂枝干姜汤”组方严密,配伍得当,只要符合病机,无论何种疾病,均可根据挟杂之证,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味,灵活运用,用之得当,即可收效。

8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12克、龙骨4~5克、黄芩4~5克、生姜5克、铅丹4~5克、人参4~5克、桂枝4~5克、茯苓4~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牡蛎4~5克、红枣6枚,上12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800毫升,加大黄切如:棋子大,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200毫升,大黄应后下为合法。

[功效]:和解少阳,化饮安神。

[主治]:〈主证〉:发热,胸胁苦满,烦躁谵语,惊惕不安,不便不利,苔黄津少舌质红,红弦数,或:沉紧。〈副证〉:一身尽重,转侧不利,或:眩晕、耳鸣、失眠、易怒,或:狂躁、夜游,或:心悸亢进,或:便秘。

[临证加减]: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阳虚饮结及肝胆失调,症状表现为悸、惊、癫、痫,方内使用:柴胡部分的目的有三:由少阳证,加剧转化而来的烦惊、谵语,或:癫痫等症;病程中出现柴胡证的某些症状;具有柴胡证的体质因素,方中:柴胡分量应为柴胡汤折半量,该方运用:灵活掌握。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研究: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应用:本方的临床研究概况,对癫痫、高血压引起的耳鸣、甲亢、眩晕、圆形脱发、不寐等病症均有疗效,认为凡届神经精神方面的病态,属热证实证,或:偏热偏实证,用:他药无效,均可用:本方观察,治疗:另外,对持续发热,夜尿症、神经性心悸、慢性肾炎、子宫内膜炎、产后胸满动悸、心办膜病的心悸气短、遗精、阳痿等,也有一定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980,c2,287]。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本组包括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心血管、胃肠神经官能症,神经精神紧张综合征,单纯性精神病,药用:柴胡、制半夏、杭白芍,各12~15克、黄芩9~12克、党参15~20克、炙甘草、川芎、五味子,各9克、淡干姜6~9克、红枣、枣仁,各12克、龙骨15~30克、牡蛎、夜交藤,各30克,心烦失眠多梦,加:茯神、柏子仁;心悸,加:丹参、川连、代赭石、灵磁石;汗出盗汗,加:浮小麦、麦冬;口臭便干,加:蒲公英、瓜蒌仁、蚕砂、大黄、升麻;纳呆,加:山楂、炒谷麦芽;胁胀痛,加:枳壳、香附;脏躁,加:浮小麦;遗精畏寒,加:桂枝;狂躁便秘,加:胆南星、广郁金、竹茹、菖蒲,或:用:“礞石滚痰丸”、“牛黄清心丸”等,每

B、1剂,水煎,分3次服,疗程长可研粉冲服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日。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躁狂型精神病,基本方,为:磁石

100克(先煎),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先煎),茯苓25克、柴胡18克、黄芩、半夏、太子参、菖蒲、郁金,各15克、桂枝12克、大黄、生姜、红枣,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缓解期用:上方,去:磁石,加:朱砂20克、共研末,和蜜为丸,每丸约10克,每次1丸,每日3次日服,连用:1~3个月。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分裂症:使用:本方治疗:本病,以:口苦、心烦、胸胁苦满、脉弦为辨证要点,药用:柴胡9~12克、黄芩6~9克、桂枝5"~8克,云:苓、党参、生姜,各10克、龙骨、牡蛎、半夏,各12克、大黄、菖蒲、远志,各6克、红枣6枚,视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禁辛辣刺激食物。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狂证:药用:柴胡24克、茯苓、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桂枝6克、黄芩9克、半夏12克、党参15克、红枣6枚、大黄6~15克、铅丹4~5克、铁锈30~60克,不寐,加:朱砂、琥珀;烦闷,加:菖蒲、郁金;痰热,加:胆南星、天竺黄、礞石;痰阻胸膈配用:“瓜蒂散”,或:明矾。每日1剂,水煎服,肝肾功能异常、年老体弱、中毒性精神病不用:铅丹;一般用药中病即止。

7、新制柴胡汤,治疗:精神分裂症:新制柴胡汤,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癫狂梦醒汤。

、注:癫狂梦醒汤:桃仁、柴胡、香附、木通、赤芍、半夏、大腹皮、青皮、陈皮、桑白皮、苏子、甘草。

8、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夜游症:用:本方治疗:夜游症而取效,并指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系统疾患中医病理属于阳虚饮结和肝胆失调,在症状上,以:悸(心悸亢进和心下、脐下、胸腹的悸动)、癫(狂躁、神志异常、痫《抽搐失神、惊(易惊、恐惧、精神不安)为主要特征CN江中医杂志,1964,t,19]。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治疗: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或:炙“甘草汤”配合西药他巴唑,治疗:甲亢,待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症状缓解后,只服中药至,各种症状消除m方0临床,1975,2,19]。

10、“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甲亢实证用:本方缓解症状,以,治:标,效果满意,在症状缓解后,继之,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软坚,以,治:本,据称疗效稳定,本人体会到,治疗:甲亢必从,治:肝人手,确系经验之谈。[新医药学杂志,1998,(1):29]。

1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遗精病人,初起多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或:劳伤心脾,气不摄精,遗精日久,则精亏液耗过多,阴损及阳、阴阳并虚,多证见少寐多梦,头晕目眩,心烦,心悸怔忡,健忘,身倦乏力,或:脘腹痞满,食少便溏,小便赤涩,或:浑浊,腰膝酸软,久则形寒肢冷,面色枯槁,精冷,或:见阳痿,治疗:,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潜阳人阴,交通心肾,收敛浮越之阳,固涩遗泄之精,该方组合有度。

结构严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用之则错杂之证可除。[中医杂志,1993,(9):523]。

1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高脂蛋白质血症:用:本方,痰湿型,加:茯苓、白术、半夏、木香、泽泻、砂仁;肝郁气滞型,加:枳壳、白芍、郁金、元胡、当归;肝郁脾虚型,加:枳壳、白芍、元胡、佛手干、党参、茯苓。每日1剂水煎服。[福建中医药,1997,t4,12]。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107)。

[原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红枣六枚(切开)。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提要]:伤寒误下邪陷所致烦惊谵语的证治。

[释义]:本条论述太阳表证误下后所致邪气弥漫、虚实夹杂、表里俱病的变证及其治法方药,伤寒时已八九日,本已暗伏内传之机,而反误下伤其正气,则邪气乘虚而入,而变证由生,误下致变,种类繁多,然皆取决于人体阴阳禀赋、病邪性质及轻重等因素,今见胸满而烦,是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之象;胆火上炎,更兼胃热上蒸,心神不宁,则有谵语惊惕之变;而小便不利者,是少阳三焦决渎失常,水道不调之故也;邪气郁于“半表半里”之界,内外气机无,以:正常运行,是以:一身尽重而难于转侧,纵观全局,虽然病象所涉脏腑经络较广,究,以:少阳胆与三焦为其病变重心;而外邪虽入:里化热为患,同时也有内生饮邪与之狼狈为奸,饮热互结,而正气却因误下而虚馁,是以:形成如此虚实互见、表里俱病(其表者,少阳也;其里者,心胃也)之证治宜:和解少阳、通阳泄热,而兼宁心安神,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选注]:

成无己:伤寒八九日,邪气已成热,而复传阳经之时,下之虚其里而热不除,胸满而烦者,阳热客于胸中也;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里虚津液不行也;谵语者,胃热也;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阳气内行于里,不营于表也,与柴胡汤,以:除胸满而烦,加:龙骨、牡蛎、铅丹,收敛神气而镇惊,加:茯苓,以: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黄,以:逐胃热,止谵语,加:桂枝,以:行阳气而解身重,错杂之邪,斯悉愈矣。《注解伤寒论,卷三》。

钱天来:八九日,经尽当解之时也。下之,误下之也。胸满,误下里虚,邪气陷入:也。烦者,热邪在膈而烦闷也。惊者,邪气犯肝,肝主惊骇也。小便不利,邪自少阳而入:里,三焦不运,气化不行,津液不流也。谵语,邪气入:里,胃热神昏也。一身尽重,<灵枢),谓:脾所生病也。不可转侧,足少阳胆病也。言伤寒八九日,经尽当解之时而不解,因误下之后,使太阳之经邪,传至少阳而入:里也。……然此条经络纠纷,变症杂出,未可,以:寻常,治疗:也,故以:小柴胡为主,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少阳全篇,少阳坏病》。

陈修园:此一节言太阳之气因庸医误下,以致三阳合病,特立三阳并治之方,滋阳明之燥,助少阳之枢。而太阳不失其主开之职,其病仍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伤寒论浅注,卷二》。

吕楛村:此证全属表邪误下,阴阳扰乱,浊邪填膈,膻中之气,不能四布,而使道绝,使道绝,则君主孤危,因而神明内乱,治:节不行,百骸无主,以致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种种皆表里虚实、正邪错杂之证。《伤寒寻源,下集》。

[评述]:诸家一致认为此条所述乃太阳表证误下致变的情况,其所累及的脏腑经络范围较广,钱氏,谓:“经络纠纷,变症杂出”及吕氏之“表里虚实,正邪错杂”之语,简明扼要地点明了本证的病机病位特征,但陈氏从三阳合病立论,则未免有悖经旨。凡伤寒表证日久,已伏内传之机,更因误下里虚,邪气乘虚而陷入:里,此时表邪已尽,并无太阳症象羁留,则三阳合病之言,难,以:成立。钱氏“太阳经邪传至少阳而入:里”,准确地描述了本证的演化情形。

[治法]:和解少阳,通阳泄热,兼宁心安神。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方义]:本方,由:半量“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铅丹、大黄诸药而成。方,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枢机,使陷里之邪,得,以:枢转而出,加:桂枝者,非取其解肌祛风,而欲其通阳透达,助小柴胡转出里邪;少量大黄,并无峻猛伤正之弊,而有泄热和胃之功;至于铅丹、龙牡,重镇安神,定惊止烦;妙在茯苓一味,既可淡渗利水,疏瀹三焦,又能宁心安神,以:止烦惊;去:甘草者,不欲其甘缓之性妨碍祛邪也。如此攻补合用,而究,以:和解少阳为基础,而有此方诸般奇妙之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所用:铅丹,虽有镇惊安神之功,但毕竟毒性较大,用之宜:慎。

目前临床本品内服较为少见,若需用之,以:小量暂服为原则,或:用:生铁落、磁石等品代之。

[方论选]:

汪苓友:…是方者,表里齐走,补泻兼施,通涩并用,恐非张仲景之旧,或:系叔和采辑时有差错者。若临是证而用:是药,吾不敢也,何也?倘,谓:胸满谵语是实证,则当用:大黄者,不当用:人参。倘,谓:惊烦、小便不利、身重是虚证,则当用:人参、红枣、茯苓、龙骨等药者,不当用:大黄。况龙骨、牡蛎、铅丹,皆系重坠收涩阴毒之品,恐非小便、身重者所宜。《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阳脉证并治法》。

《医宗金鉴》:是证也,为阴阳错杂之邪;是方也,也攻补错杂之药。柴、桂解未尽之表邪,大黄攻已陷之里热,人参、姜、枣补虚而和胃,茯苓、半夏利水而降逆,龙骨、牡蛎、铅丹之涩重,镇惊收心而安神明,斯为,以:错杂之药,而治:错杂之病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坏病篇》。

陈恭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启生阳,以:转枢之方也。凡病机内逆不出者,须藉此方:

,以:启之。……夫烦者,三焦病也;小便不利者,也三焦之气化病者;惊者,胆病也;谵语,惊所致也。三焦主枢,胆也主枢,皆属少阳也。机枢窒,故:胸不能开而满,身不能转而重,此误下内逆之坏病也,“小柴胡汤”不足,以:当之。方用:龙骨,启少阴之生阳,以:救三焦之枢;牡蛎启厥阴之生阳,以:救少阳之枢;桂枝茯苓助心主之神;铅丹气味辛寒,本金水之精,经火化而变赤,能镇惊除热下气,同大黄用:,以:降内逆之火,加:于柴胡汤:

中,助其枢转,则逆者顺矣。《伤寒论章句,卷六》。

吕楛村:病属表邪陷入,则阴阳出入:之界,全藉少阳为枢纽,故以:柴胡名:汤。而阴邪之上僭者,复桂枝、生姜、半夏,以:开之;阳邪之下陷者,用:黄芩、大黄,以:降之;使上下分解其邪,邪不内扰。而兼,以:人参、红枣扶中气之虚,龙骨、牡蛎、铅丹镇心气之逆。且柴胡、大黄之攻伐,得人参扶正,以:逐邪,而邪自解。龙骨、牡蛎之顽钝,得桂枝助阳,以:载神,而神自返。其处方之极错杂处,正其处方之极周到处。《伤寒寻源,下集》。

包一虚:此方,治:火邪内结于半里、三经合,治之方也。桂枝、红枣、生姜、茯苓,太阳之药也;大黄、铅丹、人参、半夏,阳明之药也;柴胡、黄芩、龙骨、牡蛎,少阳之药也。三国同盟,各出四将,虚实并用,攻补兼施。桂枝、红枣青龙系,生姜、茯苓真武系,大黄、铅丹承气系,人参、半夏理中系,柴胡、黄芩泻火系,龙骨、牡蛎潜阳系,三四一十二,二六一十二,不多不少,步伐整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矣。先师真大将之才也,至名:虽,以:柴胡龙蛎出面,乃地主之关系也。若虚实不均,证候变迁不一,则三经之药,加减为宜。须知先师立法,示人,以:制方之规,非一定不可去:取者,“桂枝汤”:

之葫芦依样,吾人大可效法也。《伤寒论讲义,方义》。

[点评]:多数注家认为本方,以:和解少阳为主旨,而兼镇惊安神之效,以:《金鉴》、吕氏释义最为简明平允。包氏将诸药分类释义,虽别具一格,也有牵强附会之嫌。惟汪苓友疑本方非张仲景之旧,其说貌似有理,却失辩证法对立统一之精义,不值一驳。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伤寒类方):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

2)(经验集录):治:d~JI,连日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惊悸。

3)(方机):“小柴胡汤证”而胸腹有动者,失精者,胸满烦惊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主之。

4)《类聚方广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狂症,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语,昼夜不眠,或:多猜疑,或:欲自死,不安于床者。又治:痫症,时时寒热交作,郁郁悲愁,多梦少寐,或:恶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劳瘵者。狂痫二症,也当,以:胸胁苦满、上逆、胸腹动悸等为目的。癫痫,居常胸满上逆,胸腹有动,每月及二三发者,常服此方勿懈,则免屡发之患。

5)《方函口诀》:此方为镇坠肝胆郁热之主药,故:不但,治:伤寒胸满烦惊,也,治:d,JL

惊痫,大人癫痫。又有一种中风,名:热瘫痫者,用:此方也有效。又加:铁砂,治:妇人发狂。

6)<经方传真>:本方辨证点为“小柴胡汤证”见气冲心悸、二便不利、烦惊不安者。

7)<经方的临床运用):本方,以:体质壮实、精神不安、胸胁苦满、腹胀满、动悸、便秘。作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组方意义较为复杂,故:其临床运用:也因医家的理解不同而较为广泛。国内有研究认为凡病机属阳虚饮结及肝胆失调,临床症状表现为悸(心悸,脐腹悸动)、惊(易惊,恐惧,精神不安)、癫(狂躁,神志异常)、痫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而日本则有人认为,本方是“大柴胡汤”,加:神经系统药(龙骨、牡蛎、茯苓),能除胸满、烦惊,多用于:强烈的神经兴奋、失惊、不眠、头晕目眩、心悸等,以及神经痛、神经性心悸、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甲亢等。

尽管本方运用:较广泛,但其镇惊安神之功效仍属其应用:要点,临床报道相对集中。

刘氏等,以:本方化裁(磁石100克、生龙牡,各30克、茯苓25克、柴胡18克、黄芩、半夏、太子参、菖蒲、郁金,各15克、桂枝12克、大黄、姜、枣,各10克),研末为丸,治疗:26例狂躁性精神病(病程最短1月,最长5年)、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西药。结果痊愈2一例,随访

1年未发;3例因未坚持服药而复发;2例症状控制。另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柴胡25克、党参、黄芩、桂枝、生姜、茯苓、红枣,各15克、龙骨、牡蛎、姜夏,各30克、大黄

10~20克、铅丹5克),水煎服,日1剂,治疗:癫痫10例(平均病程26年,均经鲁米那、扑癫酮,治疗:效差者),结果6年,以上未发作者2例,2年,以上未发作者6例,1年后复发而服上方仍效者2例。服药后1天停止发作者5例,2天停止发作3例,3天停止发作3例,服药12~16剂,平均13剂。而日本也报道不辨证地并用:本方治疗:29例成人局部症状性癫痫(病程23.5±11.2年),结果10例癫痫发作,或:精神改善,而且疗效再现。获得改善的症状包括单纯性发作,或:较短时间的复杂性发作,以及较度的失眠和焦躁。另外,单用:本方治疗:神经官能症32例,显著改善6例,中等度改善6例,轻度改善14例,总改善率达到81.3%。原田清行等,治疗:门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9例,其中13例,治,以:本方,并设对照组,观察其雌二醇、骨量、骨皮质指数,结果表明本方:

能明显改善上述,各项指标,说明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效。

另据报道,对13例主诉不育的男性患者,每日投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7.5克、单独服用:12周,结果其精于浓度明显增加:(P<0.01),精于运动率显著改善(P<0.01),精子运动能量指数显著改善(P<0.01)C3sj。

此外,本方可用于治疗:肥胖症、支气管哮喘、心脏血管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和胆道功能紊乱、肾炎、肩周炎、脱发、湿疹、白内障、青光眼、结膜炎、美尼尔氏综合征、中耳炎、复发性口疮等诸多病证。

(3)医案选录:

1)脑震荡后遗症。周某,男,49岁。1年前头部外伤,出现短暂昏迷,经检查诊为颅底骨折、脑震荡。后遗留头痛,反复发作,记忆力减退,心烦郁闷,夜寐不易入睡,梦多惊恐,思维不能调理。曾服镇静剂、维B及通窍活血汤等皆罔效。现在症:

面白无华,寡言不续,寒热往来,苔薄腻,脉弦细略数。证属痰浊瘀血久恋,化热上扰神明,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加:生铁落、珍珠母,各30克、桃仁、五灵脂、远志、鲜菖蒲,各10克。煎服3剂后,诸症减半;续进5剂,诸症悉除,追访5年未发。《辽宁中医杂志)1988;(4):30)。

2)帕金森氏综合征,潘某,女,59岁,高血压、动脉硬化史10年2年前因两手颤抖、行走不稳而经西医诊断为帕金森氏综合征,经西经,治疗:后好转4月前因情绪波动而颤抖,加剧,继用:西经无效,刻诊患者两手呈节律性细颤,走路呈慌张态,头部前倾,摇摆不休,伴胸闷、烦躁、口苦、溲黄,舌微红,苔边白中黄,脉来弦劲,证属阴虚阳亢,郁怒化火,火盛生风,风火相煽,元神失主,筋脉失约所致,治宜:调肝清热,潜阳熄风,镇惊安神,药用:柴胡12克、黄芩、茯苓、半夏、炒大黄、党参,各9克、生龙牡,各30克、桂枝、生姜,各6克、铅丹1克、红枣6枚、蜈蚣2条,水煎服,上方服12剂后,颤抖明显减轻;继服24剂后颤抖消失,追访2年未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4):25)。

3)心绞痛,某妇,61岁,初诊为肥胖型实证,面赤,脉紧数有力,血压有时高达

26、7kPa,自诉几年来常感冒,咳嗽咯痰量多,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治疗:不见好转,故:而改求汉方,治疗:予:清肺汤服用:3月明显好转,近3年未服药,后来院自诉2月前突觉胸闷心悸,气喘,加重,胸部出现持续的压痛感,经医院检查为心绞痛,血压

21、3/11~3kPa,心悸气喘,持续胸背痛,因有胸胁苦满、脐上动悸,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黄连1克葛根5克瓜蒌2克、薤白3克、枳壳1~5克。服药1月,诸症减轻,复诊时病痛基本消失,心电图正常,血压19~0/9~23kPa,脉搏79次/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2):29)。

4)夜游症,王某,男,28岁,家属代诉病者患夜游症1年1年来每在夜里工工时前后,突然起床,不声不响,整装后,破门而出,到院内做广播操,或:擦自行车,甚而有时做饭,事毕即回房沉睡到次日清晨,向他问及夜里之事,毫无所知,西医诊断为

“夜游症”,未予:特殊,治疗,故:来求,治于中医,患者体质壮实,患慢性复发性口疮,自觉胸胁苦满,心下痞,烦躁,长期便秘,舌质红,脉弦有力,此少阳胆火,兼阳明腑实之证,宜: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党参、桂枝、半夏、甘草,各10克、生姜3片、茯苓16克、大黄6克、红枣6枚、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各30克。水煎服。

服方3剂后,每周夜游减至2次,睡眠增多,大便通畅,复投3剂而愈。《经方的临床运用》。

[按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以:少阳邪郁而神志症状突出者为其主要适应症。具体应用:时,历代医家,或,以:之,治:偏虚者,或,以:之疗偏实者,或,以:之散饮结,或,以:之下里滞,每随医家之理解不同而用法有别,然其运用:大旨仍不离和解少阳及镇惊安神两方面。

[现代研究]:

本方对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早已为临床实践所证明,而药理实验的结果也同样证实了这种作用。伊藤忠信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对DDY系雄性小鼠的自发运动量与生理盐水相当,而对甲苯丙胺(MAM)所致的自发运动量增大,在投药后第

2、3小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戊巴比妥钠(PB)所致的自发运动量减少,在投药后第3小时比对照组增大,说明本方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并非单纯性抑制。在此基础上,伊氏等进一步研究了本方抗癫痫作用,据<日本医学论坛报)报道,他们用:小鼠先服此汤后,用:通电方式诱发癫痫,结果可明显缩短较长时间的发作;用:的士宁、戊四氮、印防己毒素等药物诱发小鼠癫痫,本方也可减少其发作次数和死亡率,延长存活期。认为脑内单胺代谢一旦受阻,则易发癫痫,而本方可促进与运动反射有关的纹状体的单胺代谢,由此改善传递物质的代谢而抑制癫痫发作。这一推断已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证实。道尻诚助等,以:DDY系雄性小鼠为对象,经口1次,或:多次(每日1次,7天)。

投与本方50毫克/公斤、400毫克/公斤,结果表明50毫克/公斤剂量对海马的单胺类物质无影响,但可促进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DA系,抑制丘脑下部的NE系;其对纹状体的作用:较

400毫克/公斤剂量更显著。

投与本方的鼠脑内5-羟色胺量,在边缘系、中脑、大脑皮质、小脑中明显降低,在纹状体、海马、丘脑下部、延髓部同对照组虽无明显差别,但显示了降低倾向,表明其有抑制脑内5。羟色胺代谢的作用。已确认本方在鼠纹状体中,能增加:多巴胺的代谢产物3。甲氧酪胺及高香草酸,表明其能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并有能使其代谢亢进的作用。

在固定刺激、强制游泳刺激和电休克负荷状态下,小鼠血清中肾上腺皮质甾酮含量明显上升,即使在应激负荷1小时前给予:本方,对血清中甾酮含量也无影响;但在条件恐怖刺激负荷和1小时前分别给药,却明显抑制应激负荷所致血清中肾上腺皮质甾酮含量的上升。由此表明,本方的抗应激作用,在精神因素大于物理因素的应激模型中,其效果更显著。

在探讨本方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方面,中西幸三等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表明,本方对血小板没有直接凝集作用,但能增强肾上腺素对血小板的凝集作用,这种凝集作用:可被育亨宾阻断,而不被哌唑嗪和乙基马来酰胺阻断,因此认为是对α2-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激动作用。在通过急性负荷的临床病例中,也同样见到有增强肾上腺素的凝集及降低肾素活性的作用。实验结果也表明,在方剂组成中,柴胡、黄芩、桂皮、大黄、龙骨及甘草有增强肾上腺素二次凝集作用,而半夏、茯苓、人参、生姜、牡蛎、枳实、芍药则无此作用;桂皮、黄芩、红枣、大黄及甘草有增强

ADP二次凝集作用,而柴胡、半夏、茯苓、人参、生姜、龙骨、牡蛎、枳实、芍药则无此作用;任何生药对胶原凝集都无影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肾上腺素凝集增强作用,随着人参量的增加:而被抑制。

本方对心血管系统也具良好的调节作用。实验表明,本方对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

DDY系小鼠的肝、心、主动脉脂质有使之降低的倾向,而且主动脉的Ca、P、毫克值及45Ca结合量有降低倾向,胶原量降低,说明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唐氏等将家兔点滴儿茶酚胺,持结1周,导致其心血管机能损伤,心输出量减少,心脏指数和心肌收缩能力显著降低,外周阻力和心室舒张压明显增加,发生急性左心衰和肺水肿。此时在组织学上可见心肌出血、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和肺瘀血及渗出等损伤。如:使用:本方可有效地保护机体抵抗儿茶酚胺对心血管的上述损伤作用,并未见不良反应。研究者认为,循环儿茶酚胺水平的增加,在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脑溢血、心绞痛、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心办膜病等发病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本方防止儿茶酚胺对机体心血管的损伤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4sJ0

85、“四逆散”柴胡3克、枳实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

1、咳嗽者,加:五味子1.5克、干姜1.5克;2。兼下利,心悸者,加:桂枝1.5克;3。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5克;4。腹中痛者,加:炮附子1枚

5、下利重者,用:7两水煎薤白9克、取4.2两、去滓。把3克的药粉放入:药汤中,再煎取2.1两、分二次服。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6克、枳实12克、柴胡12克、芍药9克、此为汤剂之量,水煎服。如:作散服,则,各等份,研细末,日服3次,每次2克、白开水送服。原方后之制法合算现代分量:

上四味,各3克、捣筛,白开水送服、日3次,每次2克。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1.5克、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1.5克;小便不利者,加:茯苓1.5克、腹中痛者,加:附子9克;泄利下重者,先,以水

1000毫升,煮薤白600m|,煮取600毫升,去滓,以:散18克,加入:汤:

中,煮取300毫升,分温再服。

、[功效]:解郁泄热,调和肝脾。

[主治]:〈主证〉:手足不温,胸胁满闷疼痛,或:腹中痛,舌红苔黄,脉弦,或:沉滑而数。〈副证〉: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

、[临证加减]:

1、“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基本方,为:柴胡、生白芍、炒枳实,各10克、炙甘草5克、胃热炽盛,加:川连、蒲公英、连翘,炙甘草改“碧玉散”(包煎);积滞内停,加:神曲、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炒莱菔子;脾胃虚寒,加:黄芪、桂枝、红枣、生姜;夹有络瘀者,加:丹参、丹皮、炙刺猬皮、制延胡;胃阴不足,加:石斛、麦冬、天花粉;泛酸者,加:“左金丸”(包煎)、“乌贝散”(吞服),大便溏薄,加:黄芩、炒白术。每日1剂,分2次服。[黑龙江中医药。1991,c5,113

,。、2。“四逆散”,加:“左金丸”,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取柴胡、枳壳、赤白芍、生甘草、川栋子、佛手、谷芽、麦芽、吴茱萸、瓦楞子。肝胃不和与嗳气频作,加:旋覆花、代赭石;胀痛明显,加:川楝子、延胡;脾虚,加:“四君子汤”;肝胃郁热,加:丹皮、栀子;胃阴不足,加:太子参、川石斛。仁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c11,]:

、3。“四逆散”,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药用:柴胡、法半夏,各12克、白芍、枳实,各10~12克。肝郁,加:郁金、佛手;郁热选,加:蒲公英、黄芩、栀子、夏枯草;腹胀,加:砂仁,或:改枳实为枳壳;呕吐苦水,加:竹茹、代赭石、柿蒂、丁香、苏梗;大便秘结,或:不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大腹皮、大黄;脾胃虚弱,加:“四君子汤”。

,治疗:6~8周。[新中医,1993,c6,19]。

4、“四逆散”,加味治疗:胆总管结石:药用:柴胡、元胡、王不留行、枳实,各12克、白芍、金钱草,各30克、郁金、茵陈、川楝子,各15克、大黄、甘草,各10克。胆绞痛甚,加:白芍至60克、甘草至15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4):21]。

5、“四逆散”,加味治疗:胆道蛔虫症:方取柴胡、白芍、枳实、茵陈、乌梅、川楝子、郁金、广木香、银花、连翘。便秘,加大黄。[新医药学杂志,1977,c1。:37]。

6、“四逆散”,加味治疗:胆道蛔虫症:用:本方,加:乌梅、川栋子,全部,治愈出院。本方系用于:木郁土壅之四肢厥逆而不温,咳、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泄利下重的少阴证,借用:“四逆散”,加:乌梅、川楝,治疗:胆道蛔虫病,是取柴胡升阳达表,疏肝利胆,冀其奥狄氏括约肌松弛;。得芍药之酸甘能柔肝缓急而止痛;更配梅楝之酸甘,使蛔虫退出胆道;又助,以:枳壳宽中下气,使蛔虫从大便排出而愈。[福建中医药,1962,2,37]。

7、“四逆散”,加味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淋巴结肿大:“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脾不调,肝胃不和的胃脘痛、痢疾、肝炎、肝硬化等效佳。“四逆散”,加:夏枯草、半夏、七叶一枝花,治疗:颈淋巴结肿,或:淋巴结核初期属痰凝气滞者疗效满意。[新医药学杂志,1975,《7,]:

8、“四逆散”,加味治疗:急性阑尾炎:用:“四逆散”,加:丹皮、黄柏,认为本方不仅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其远期疗效也令人满意。

9、“四逆散”,加味治疗:急性上腹痛:包括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急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急性肋软骨炎,急性胰腺炎等多种病症,方药取柴胡、枳壳、竹茹、香附,各9克、木香、元胡,各12克、莱菔子、白芍,各15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陕西中医,1988,《10,~443

10、“四逆散”,加味治疗:肠道疾病:“四逆散”,加味治疗:属肝郁气滞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又,以:“四逆散”合“白头翁汤”,治疗:菌痢痊愈而获效。

11、加味“四逆散”,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本方,用:柴胡、枳实、炙甘草、葶苈子、地龙,各10克,发热,加:黄芩、白蚤休、鱼腥草;阴虚明显,加:地骨皮、白薇、胡黄连;气虚,加:党参、白术、山药;积液量多,心悸,气促明显者,加重葶苈子用量;积液量少,或:无,胸胁痛甚者,加:白芥子、瓜蒌皮。每日1剂,水煎服。

12、“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用:“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迁延性肝炎,获得满意的疗效,并认为要按辨证分型,加减用药,如:肝热脾湿者,可加:茵陈、小叶田基黄等,肝气郁滞者,加:郁金、川楝子等,脾虚湿困者,加:苍术、白术等;气滞血瘀者,加:三棱、莪术等;肝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等。[广西赤脚医生,1978,(u):is]:

13、“四逆散”,治疗:萎缩性鼻炎:用:本方,加味治疗:萎缩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其中肝胆郁热,兼受风邪,留滞不解者,用:本方,加大黄、芒硝、黄芩等;因肺气不宣,内有伏热,风寒外袭肺窍所致者,用:本方,加:辛荑、白芷等药。

14、“四逆散”,加味治疗:顽咳,基本方,为: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代赭石30克、露蜂房10克、广地龙10克、浙贝母15克、百部20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纳差痰多,加:半夏、陈皮;咳痰黄稠,加:“黛蛤散”、黄芩;咽痒不适,加:僵蚕、蝉蜕。[山西中医,1997,2,13]。

15、四逆三金汤,治疗:输尿管结石;本方,用:柴胡、赤芍、白芍、海金沙(包)、川牛膝,各15克、枳实12克、生甘草10克、金钱草30克、鸡内金14克,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中国民间疗法,1998,(1):d3]。

、16~“四逆散”,加味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药用:柴胡、枳实、赤芍、生甘草,各10克、丹参30克、穿山甲15克,肝郁枳实增量,血瘀,加水蛭;瘀湿互结,加:生黄芪、桂枝;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附件炎性包块,加:莪术;输卵管积水,加大戟、泽兰;输卵管结核,加:夏枯草、蜈蚣;输卵管不通伴黄体功能不全,加:鹿角霜;气血不足,加:党参、当归;肾虚,加:紫河车、鹿角胶(烊化)。每日1剂,水煎服,经期停用,3个月为1个疗程。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6):423、。

17、“四逆散”,加味治疗:输卵管阻塞:治疗:采取内服配合灌肠法,内服,以:“四逆散”,加味,方取柴胡10克、枳实12克、赤芍12克、丹参30克、生甘草3克、三七粉3克、穿山甲20克、麦冬10克、皂刺10克、路路通10克,随症,加减,经期停服1月为1个疗程,连服

4个疗程。

18、“四逆散”,加减治疗:继发性不孕:药用:柴胡6~10克、枳实,或:枳壳、路路通,各10~15克、赤白芍、穿山甲,各10克、甘草6克0

随症,加减,口服煎剂10~15剂,为1个疗程,用药2~3个疗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四逆散”为主方,治疗:乳癖,基本方,为:柴胡、白芍、枳实,各9克、甘草3克,痰湿阻滞,加:法半夏、浙贝母、夏枯草;气虚,加:党参、黄芪;血虚,加:当归、白芍、生黄芪;疼痛,加:秦艽;气滞,加:青皮、陈皮;纳差,加:谷芽、麦芽;热郁肝经,加:丹皮、栀子;血瘀,加:赤芍、皂角刺;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乳癌术后,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每日1剂,水煎服6日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20、“四逆散”,治疗:功能性低血压:本组患者血压在12~0/8~0kpa

,以下,无心脑肾等器质性病变,药用:柴胡、枳实、白芍、黄芪,各10克、炙甘草、川芎,各6克,心气虚弱,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五味子6克、菖蒲10克1气滞明显,胁痛,善怒者,加:香附、郁金,各10克;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者,加:苍术10克、细辛6克1久病,头痛血瘀者,加:红花6克、桃仁、地龙,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实用中西结合杂志,1992,1,35]。

21、本方,加:桔梗:在很多情况下,常兼用:桔梗,桔梗在本经记载:“味辛微温,主胸胁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气惊恐悸”。

又张仲景,治:少阴病咽痛,用:桔梗“甘草汤”;治:肺痈,唾浊吐脓,咳逆胸满,用:“桔梗白散”;又排脓散用:桔梗、枳实、芍药,由此可知,桔梗者,中则能开胸膈滞气,除满痞,定悸;上则能利头目、咽喉、口舌,止咳逆喘促,痰壅鼻塞;下则能理心腹胃肠,洽腹满、腹痛、肠鸣下利,既能排脓补漏,苦温又兼散表,可见桔梗对于“四逆散”证,显然是很相宜:的,因此,“四逆散”,加上桔梗一药,是颇值得重视的。[“小柴胡汤证”的研究]:

22、本方,去:枳实,加:当归、茯苓、白术、姜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睡,骨蒸劳热等,名:“逍遥散”。

23、本方枳实改枳壳,加:香附、川芎。治:肝气郁结,胁肋疼痛,往来寒热,以及痛经等,名:“柴胡疏肝散”~Lz岳全书]:

24、本方,去:枳实、白芍、甘草,加:香附、川芎为末,以:疏肝理气,开郁通窍,治:耳聋不闻雷声,名:“通气散”。[医林改错]:

25、本方,加:丹皮、黄柏,治疗:急性阑尾炎,名:丹柏“四逆散”。

[泸州医学院资料之二,1979]。

四、“四逆散”证(318)。

’[原文]: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数,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乾、柴胡、芍药上四味,各十分,搞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数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提要]:肝胃气滞,阳郁致厥的证治。

[释义]:本条叙证也过简,仅据“少阴病,四逆”是难,以:辨明其病机的,然从,以:药测证的原则来分析,方用:“四逆散”,药用:柴胡、枳实、芍药、甘草,而不用:姜、附,可见本证四逆,和,以上所述阳虚阴盛的四逆,其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从,治疗:方药来看,本证的四逆是由肝胃气滞,气机不畅,阳郁于里,不能通达四末所致,因此,此证四逆,其程度并不严重,且无其他虚寒见证,诚如:李士材所说:“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刘渡舟也说:“本证之四逆比少阴阳衰寒盛之四逆,手足发凉的程度较轻,范围较小,病机也不相同,此因阳郁而致,彼因阳衰而致,故:此用:疏气解郁法,治疗,彼用:回阳救逆法,治疗:二者不可混淆”。在临床辨证上是不难区分的。

本条所以:冠,以:“少阴病”,列于少阴病篇,主要为了鉴别辨证,根据本证的病机特点,还当有腹中痛、泄利下重等症状,故:柯韵伯认为“泄利下重”四字当列于“四逆”

句后,作为“四逆汤证”的主证之一,不应列入,或:有证中,并把“泄利下重”作为本证的辨证眼目,谓:“条中无主证,而皆是,或:然证,四逆下必有阙文,今,以:泄利下重四字,移至四逆下,则本方乃有纲目”。因为肝木有病,每易侮土,木邪乘土,肝气不舒,常可见腹痛、泄利下重等证治用:“四逆散”,以:疏肝理气,透达郁阳,由于肝胃气滞,气机失常,故:有,或:然之证,咳是肺寒气逆;悸为饮邪凌心;小便不利乃水气不化;下重为气郁于下等,姜建国在(伤寒思辩)中也指出:“本条所冠称,是因“四逆散”证可见'四逆,之症

(气机郁滞,阳气不达四末),而'四逆’症又是少阴寒化证的常见症,为了鉴别,为了辨异,于是就从'四逆’症的角度列出了这一条冠,以:少阴而又非少阴的“四逆散”证,论述之语相同,均称'少阴’;主治之症相同,均有'四逆’;命方之名:相同,均称'四逆,。

但一为'汤’,一为'散’,这又从'同,中提示'异’的一面,张仲景其用:意不昭然若揭了吗!”

[选注]:

李士材:按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如:阴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疗,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

故以:柴胡凉表,芍药清中,此本肝胆之剂,而少阴用之者,为水木同源也,以:枳实利七冲之门,以:甘草和三焦之气,气机宣通而四逆可痊矣。《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少阴篇》。

《医宗金鉴》:凡少阴四逆,虽属阴盛不能外温,然也有阳为阴郁,不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今但四逆而无诸寒热证,是既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惟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隐庵:本论凡论四逆,皆主生阳不升,谷神内脱。此言少阴四逆,不必尽屑阳虚,也有土气郁结,胃脱不舒,而为四逆之证,所以:结四逆之义也。(《伤寒论集注,少阴篇》)。

舒驰远:腹痛作泻,四肢厥冷,少阴虚寒证也。虚寒协饮上逆则咳,凌心则悸,中气下陷则泄利下重,此又太阳证也,小便不利者,里阳虚,不足,以:化其气,法当用:黄芪、白术、茯苓、干姜、半夏、砂仁、附子、肉桂,以:补中逐饮,驱阴止泄,而病自愈,何用:“四逆散”,不通之至。《新增伤寒论集注,少阴后篇》。

钱天来:此所谓:少阴病者,即前所,云:脉微细、但欲寐之少阴病也。《伤寒溯源集。

少阴篇》。

柯韵伯:……故:厥冷四逆有寒热之分。胃阳不敷布于四肢为寒厥,阳邪内扰于阴分为热厥。然四肢不温,故:厥者必利。先审泻利之寒热,而四逆之寒热判矣。下利清谷为寒,当用:姜、附壮元阳之本。泄利下重为热,故用:芍药、枳实酸苦涌泄之品,以:清之。不用:芩、连者,以:病于阴而热在下焦也。更用:柴胡之甘平者,以:升散之,令阴火得,以:四达,佐甘草之甘凉,以:缓其下重,合而为散,散其实热也。用:白饮和服,中气和而四肢阴阳自接,三焦之热自平矣。《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刘渡舟:少阴心肾,为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水火交通,阴阳既济,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正常水火,阴阳的交通既济,有赖于少阴的枢机作用,少阴不仅为三阴之枢,而且也是调节阴阳、水火平衡的重要枢纽。本条所述少阴病,即指少阴枢机不利,而致阳气郁遏,不能达于四末,因而见四肢逆冷。……诸多,或:见证,皆因少阴枢机不利,阳气被抑而变生,兼肺寒气逆则喘,兼水气凌心则悸,兼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兼寒凝气滞则腹中疼痛,泄利下重。《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评述]:由于,以:“少阴病”冠首,以:使注家跳不出少阴病的范围,也有些注家虽知“四逆散”确非,治:少阴之方,但拘于“少阴病”之冠称,或:囫囵作注,或:旁顾言他,作释多难成诵,以致舒氏有“何用之“四逆散”,不通之至”之论,姜氏之说(见[释义]中)颇能说明问题,很能启发深思。

[治法]:疏肝解郁,透达郁阳(宣畅气机,透达郁阳)。

[方药]:“四逆散”方。

[方义]:“四逆散”由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散结,芍药和营而调肝脾,甘草缓急和中,全方有宣畅气机、透达郁阳的作用,能使肝气调达,郁阳得伸,肝脾调和则肢厥自愈,腹痛泻利下重遂止。其,或:然证的,加减法是:若咳系肺寒气逆,则,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而收气逆;若悸为寒饮凌心,则,加:桂枝,以:通心阳而益心神;若小便不利为水气不化,则,加:茯苓,以:利水;若腹中痛系寒凝气滞;则,加:附子温阳散寒,以:止痛;若泄利下重为阳气郁于下,则,加:薤白通阳散寒、行气导滞,气行则后重自除。以上,加减法仅为举例,不可视为成法,临床当据证而辨,随证,加减,方为合适。

[方论选]:

王晋三:热邪伤阴,以:芍药甘草和其阴,热邪结阴,以:枳实泄其阴,阳邪伤阴,阴不接阳,以:柴胡和其枢纽之阳。《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张令韶:枳实形圆臭香,胃家之宣品也,所以:宣通胃络;芍药疏泄经络之血脉,甘草调中,柴胡启发阳气而外达,阳气通,而四肢温矣。《伤寒论直解,辨少阴病脉证篇>

费晋卿:“四逆散”乃表里并治之剂,热结于内,阳气不能外达,故:里热而外寒,又不可攻下,以:碍厥,故:但用:枳实,以:散郁热,仍用:柴胡,以:达阳邪,阳邪外泄,则手足自温矣。

《医方论,卷三》。

汪苓友:按上方(指“四逆散”,编者注),虽,云,治:少阴,实阳明少阳药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医宗金鉴》:此则少阳厥阴,故:君柴胡,以:疏肝之阳,臣芍药,以:泻肝之阴,佐甘草,以:缓肝之气,佐枳实,以:破肝之逆,三物得柴胡,能外走少阳之阳,内直厥阴之阴,则肝胆疏泄之性遂,而厥可通也。或:咳,或:下利者,饮邪上下为病,加:五味子、干姜,温中,以:散饮也,或:悸者,饮停侮心,加:桂枝通阳,以:益心也,或:小便不利者,饮蓄膀胱,加:茯苓利水,以:导饮也,或:腹中痛者,寒凝于里,加:附子温中,以:定痛也,或:泻利下重者,寒热郁结,加:薤白开结,以:疏寒热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方解):本方,以:柴胡疏通胸胁胀满,兼,治:寒热;,以:枳实,治:心下痞坚;,以:芍药、甘草除血痹,缓挛急。观于枳实芍药散之能,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并治痈脓”,可见本方实有疏肝、和营、消除胸满腹痛的功用。后世疏肝诸方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汤:

等都从本方发展而成。因其能,治:痈脓,所以后世多用:,以,治疗:泄利下重的肠澼。《柴胡汤:

类,“四逆散”》。

陈也人:方,以: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散结,芍药柔肝活血,甘草益脾缓急。肝郁得舒,气血宣通,则四肢厥冷自愈。《伤寒论译释,上编《伤寒论》综述,少阴病篇》。

刘渡舟:本方,由: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四药组成,柴胡疏调气机,以:达阳气;枳实行气散结,以:利脾胃;二药合用:,以:解郁开结疏达阳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利阴和血。

正是“,治:其阳者,必调其阴,理其气者,必调其血”之义。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散寒,以,治:喘,加:桂枝温通心阳而治:悸,加:茯苓淡渗利水,以,治:小便不利,加:附子温阳散寒,以,治:腹痛,加:薤白通阳散寒,行气导滞,以,治:泄利下重,随证化裁之法。《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王绵之:本方所,治证属肝气郁结,气机不利,阳郁于里,不能布达四肢所致,与“四逆汤”,主治:的寒厥截然不同。李士材说:“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故,治宜:疏肝解郁。方中:柴胡既可升清阳,疏畅气机,又可使郁热外达,用:为君药;阳郁于里而为热,阴必受伤,所以:配伍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一升一敛,使郁热透,阳气升而阴也复,为方中:臣药;枳实苦泄,行气散结,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与芍药相配,疏导气血,为佐药;甘草缓急和中;与芍药同用,可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相合,共成疏肝理脾之剂,具有解郁透热,缓急止痛之功。本方原,治:少阴病阳气郁于里的四肢厥逆证。后世发展了它的,治疗:范围,临床上凡肝郁而见四肢厥逆,或:肝脾不和而致脘腹胁肋诸痛,以及腹痛泄泻等,都可应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和解剂》。

[点评]:诸注皆从疏肝理气、通阳解郁作释,符合临床实际。李士材,谓:“此本肝胆之剂”。“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王绵之,谓:其为“疏肝理脾之剂,具有解郁透热,缓急止痛之功”。并,谓:“临床上凡肝郁而见四肢厥逆,或:肝脾不和而致脘腹胁肋诸痛,以及腹痛泄泻等,都可应用:”。对临床都有指导意义。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类聚方广义》:“四逆散”,治:痢疾累日,下利不止,胸胁苦满,心下痞塞,腹中结实而痛,里急后重者。

2)<资生篇):气上冲胸,心中痛热,惊悸不宁,是为火逆,“四逆散”主之。

3)陆渊雷:柴胡、芍药,俱能镇静交感神经,本方,治:神经衰弱之证见于胸胁部

(枳实可随证改枳壳),其人不虚者。后世平肝诸方,以:此为祖,局方“逍遥散”,其嫡裔也。此也杂病方耳。《伤寒论今释》。

4)<蕉窗方义解):疫病兼痫,甚则谵语烦躁,发呃逆等证,用:陶氏散火汤(人参、当归、芍药、黄芩、麦冬、白术、柴胡、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之类,无寸效者,用:本方即验,固不必用:呃逆之药也。唯心下、肋下、胸中拘急甚,除上述诸证外,有发种种异证者,切忽眩惑,余用:此药于疫证及杂病多年,治:种种异证,不可胜计,真希世之灵方也。

5)(餐英馆疗,治:杂话):心下常痞,两肋下如:立筒吹火,胀而凝,左胁尤甚。心下凝结,胸中痞满,郁郁不快,遇事善怒。或:肩背胀,……此等皆肝郁之候,宜:用:此方:

(即“四逆散”)。当今肝郁者甚多,故:此方之适应证极多。

(2)现代应用:

1)、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钟氏,报道“四逆散”可用于治疗:泄泻,痢疾,胸、胃、胁痛

(胆囊炎、肝炎、蛔厥)、阑尾炎、腹股沟疝、痹证等;樊氏,用:“四逆散”,加味治疗:传染性肝炎33例,其中痊愈29例,好转4例。处方:柴胡、白芍、元胡、厚朴,各10克、枳实9克、甘草3克、郁金7克、丹参12克。水煎服。加减法:湿热发黄,加:茵陈、栀子;腹胀便秘,加大黄;脾虚便溏,加:白术、茯苓、薏苡仁;纳呆,加:麦芽、山楂、陈皮;神昏谵语,加:远志、石菖蒲;阴虚低热不退,加:地骨皮、青蒿、旱莲草;肝脾肿大,加:鳖甲、牡蛎、青皮;精神萎靡不振,加:党参。结果:治愈29例,好转4例。洪达生介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中药,以:“四逆散”,加:木香、川楝子、佛手、金钱草、茵陈、栀子、黄连、大黄。15例除1例手术外,余皆,治愈。郑氏,用:本方,加:乌梅、川栋,治疗:51例胆道蛔虫病,取得较好疗效。这些病例是经西医,治疗:未见好转者,经中医,治疗:全部,治愈。一般发热恶寒1~3天消失,腹痛平均1.5天消失,全部病例均排出蛔虫,住院平均天数为5天L50j。李氏,用:“四逆散”,加:茵陈、乌梅、川楝子、郁金、木香、金银花、连翘,治疗:胆道蛔虫41例。同时配合针刺、穴位注射复方氯丙嗪、阿托品。单用:内服中药获效者14例,综合,治疗:获效者24例,针刺及穴封,治愈者3例。周一祥用:本方,加:黄连、花椒,各4.5克、乌梅15~30克,为基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症100例,若伴呕吐者,偏寒,加:半夏、生姜;偏热,加:竹茹、代赭石。

便秘者,加大黄、元明粉;饮食积滞者,加:山楂、谷麦芽、炒莱菔子;湿热盛者,加:黄芩、金钱草、蒲公英;疼痛剧者,加:醋制元胡、川楝子。成人每日、1剂,重症,加:倍,儿童酌减。

结果:治愈98例,无效2例。张氏,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胃粘膜异型增生30例,其中男23例,女7例,病程最长30年,最短半年。胃镜肉眼所见,浅表性胃炎19例,胃粘膜萎缩11例。病理活检均示胃粘膜异型增生。治疗:前多有胃痛、胃胀、恶心、嗳气、泛酸、纳差等肝胃气滞表现。经中药,治疗:3~6个月复查,结果显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5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水煎服。虚寒者,酌加:生姜,或:干姜、桂枝、吴茱萸、黄芪、党参等;阴虚者,选用:石斛、天花粉、沙参、麦冬等;嗳气泛酸明显者,选,加:旋覆花、代赭石、煅瓦楞、“左金丸”等;胃痛剧烈者,选,加:元胡、川楝子、乌药、白檀香、沉香粉等;根据胃粘膜充血水肿,或:萎缩程度,选,加: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芙蓉叶、丹参、九香虫等清热活血药。张氏,用:“四逆散”,治疗:浅表性胃炎125例取良效。基本方:柴胡、生白芍、炒枳实,各10克、炙甘草5克。胃热炽盛,加:川连、蒲公英、连翘,炙甘草改“碧玉散”(包煎);积滞内停,加:神曲、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炒莱菔子;脾胃虚寒,加:黄芪、桂枝、红枣、生姜;夹有络瘀者,加:丹参、丹皮、炙刺猥皮、制延胡;胃阴不足,加:石斛、麦冬、天花粉;泛酸,加:“左金丸”(包煎)、鸡贝散(吞服);大便溏薄,加:茯苓、炒白术。服药7~15剂后,显效45例,好转68例,无效12例,有效率90%。刘氏,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4例,取得显效。药用:柴胡、法半夏,各12克、白芍、枳实,各10~12克、甘草6克。肝郁,加:郁金、佛手;郁热,选,加:公英、黄芩、山栀子、夏枯草;腹胀,加:砂仁,或:枳实改枳壳;呕吐苦水,选,加:竹茹、代赭石、柿蒂、丁香、苏梗;大便秘结,或:不畅,选,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大腹皮、大黄;脾胃虚弱,合“四君子汤”。日1剂。经,治:6~8周后,显效33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7%。日人水野修一等应用:“四逆散”提取剂,治疗:胃溃疡28例,8

周后的,治疗效果为:显效9例(32%),有效11例(39%)。有效,以上20例(71%)。

除并用:抗溃疡剂的5例外,22例中显效8例(36%),有效9例(41%),有效,以上17例(77%)。单独使用:“四逆散”,治疗:的22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8周后17例(77%)呈瘢痕化,疼痛的改善度为93%。100%自觉症状减轻。另外发现,转氨酶呈有意义的降低,嗜酸性白细胞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高氏等用:本方(生甘草、柴胡、白芍、枳实,各等份研末)1日2~3次,每次3克、温开水冲服,空腹,或:食前服,30天为一疗程,治疗:胃溃疡65例,均经上消化道钡透检查。西药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

46例,占70%,好转14例,占21.5%,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显效8例,占26.6%,好转17例,占57%,总有效率83.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李氏,用:“四逆散”,加味治疗:食道痉挛等证;方氏,用:本方,加大黄“甘草汤”,治:肠梗阻。盛增秀氏,用:“四逆散”,加:薤白,治:久痢滞下不爽,腹胀痛满,脉弦,苔薄腻,效果显著。《伤寒论方古今临床》。

2)、治疗:心血管疾病。管氏将“四逆散”制成冲剂,每天50克、分3次服,对31例冠心病早搏的研究表明,其方对纠正冠心病早搏有良好的作用。在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1

日后,用:本方冲剂日VI服50克、连服7~14,曰。结果:心悸症状改善,早搏次数减少28例(其中,心电图中房性,或:室性早搏波消失7例),无效3例,有效率约90%,可见本方对冠心病早搏有一定疗效。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对抗氯化钙及抗氯仿一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作用。陈氏,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克、白芍30克、枳实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丹参10克、栝蒌皮30克、太子参30克)、治疗:心绞痛取良效。董氏,用:本方,加减(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黄芪10克、川芎6克)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10日为1疗程,治疗:功能性低血压70例,结果:治愈6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

3)、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杨氏,加:瓜蒌皮、薤白、郁金,治:肋间神经痛。陈氏,用:“四逆散”,加味,治愈神经性头痛1例。

4)、治疗:肝咳。刘氏,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肝咳34例取得满意效果。本组患者均有善郁易怒的性格,主要表现为咳嗽咽痒,夜间尤甚,口燥咽干,痰少而粘,胸胁满闷掣痛,咳嗽常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药用:柴胡、枳实、白芍、杏仁、桑白皮、栝蒌皮、浙贝、广地龙、焦栀子,各10克、枇杷叶12克、甘草5克。痰中带血,加:侧柏叶15克、“黛蛤散”10克。日1剂,水煎服。服药5~12剂后,痊愈30例,有效3例,无效1例。

5)、治疗:阳痿。张氏,用:“四逆散”,加味治疗:阳痿25例效果满意。其中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47岁;病程3~6个月14例,7个月一1年8例,1~2年3例。结果痊愈13例,显效4例,无效3例。处方:柴胡9~12克、枳实6~9R。白芍15~30克、炙甘草9~12克、蜈蚣3条。两胁胀痛,加:川楝子12克;口苦咽干,加:栀子9克。丹皮12克;失眠多梦,加:炒枣仁12克、熟地黄15克、远志9克夜交藤12克;四肢厥冷,少腹冷痛,腰膝酸软,加:枸杞20克、益智仁30克、紫河车粉10克(冲服)、巴戟天12克;胸闷烦躁怒,加:栝蒌15克、生枣仁30克;头晕胀痛,加:白菊花、天麻,各9克。

6)、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蒋氏,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20例,一般服药

3、6剂即见效,也有20~30剂后症状基本控制者。张氏认为,甲状腺机能亢进属祖国医学“中消”、“瘿瘤”范畴,尤与“气瘿”、“肉瘿”更为相似。形成本症之根结乃气、痰、郁互结,郁久化热,耗伤津血,下亏肾水,痰火上炎为患。故:临床试用:“四逆散”,加:白头翁、丹参、黄药子组成基本方,以:清热化痰、行气散结,效果满意。

7)、治疗:小儿疾病:陈氏认为小儿脏腑娇弱,其功能活动尚未完善,故:易引起气机郁滞的病变,而“四逆散”有疏肝理脾、调畅气机、透邪外达之效,其药味少而功专,故用:本方,加味治疗:小儿气机郁滞之类病变,如:发热、腹痛、泄泻、积滞、尿白、夜啼等,收到一定效果;严氏认为本方疏畅气机,开达郁热,正符合小儿发热肢厥之病机,故用:本方治疗:小儿发热肢厥,获效甚速;李氏还,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脱肛。

8)、治疗:妇科疾病:许氏,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0克、枳实12克、赤芍12克、生甘草3克、丹参30克、三七粉3克、穿山甲20克、麦冬10克、皂刺10克、路路通10克),每日1剂,经期停服。下腹痛,黄带多,质稠气秽者,加:龙葵莓;经前乳房胀痛者,加:露蜂房、荔枝核;经期少腹冷痛,或:带多清稀,气腥者,加:鹿角霜、肉桂;输卵管积水者,加大戟、广虫、仙灵脾,或:荔枝核、泽兰;输卵管结核者,加:夏枯草、蜈蚣;子宫发育不良者,加:山萸、紫河车;面色苍白,舌质淡者,加:黄芪、当归。治疗:输卵管阻塞115例(其中门诊52例,单纯用:口服方住院63例,除用:口服方外,还配合热敷和保留灌肠)。结果:

门诊52例中痊愈2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1%。王氏,以:本方,加:橘叶、橘核,各15克,为基本方,治疗:经前乳房胀痛150例,疗效满意。血虚重者,加:当归10克、熟地15~30克;气虚重者,加:黄芪30克、党参10~30克;气滞者,加:青皮、香附,各10克;胸胁痛者,加:川楝子10~30克;血瘀重者,加:桃仁、三棱、莪术,各10克;腹痛,加:五灵脂、元胡,各10克;小腹胀痛,加:乌药10克;痰凝乳房有块者,加:海藻、昆布、浙贝、皂刺,各10一15克。结果,150例中,肝郁血虚型19例,痊愈16例,好转3例;肝郁气滞型69例,痊愈59例,好转7例,无效3例;肝郁血瘀型48例,痊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肝郁痰凝型14例,痊愈7例,好转4例,无效3例。赵氏,用:“四逆散”,加味,治愈痛经热厥一例L7¨;曾氏,用:本方,治:急性乳腺炎未化脓、未溃破者;王氏,用:本方治疗:慢性附件炎;李氏还用:本方治疗:子宫脱垂。

9)、治疗:外科疾病:沈氏,以:本方,加减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例,均于服药2~9剂而愈。陈氏,用:“四逆散”,加味减,治疗:肋软骨炎18例,均获痊愈。处方,以:“四逆散”为主,随证,加减:局部肿痛明显,挟瘀者,加:活血化瘀之炙乳香、炙没药、延胡索;气滞较甚者,加:制香附、郁金,以:行气解郁;发热烦躁者,加:山栀、黄芩,以:清热除烦;有寒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细辛,以:祛寒止痛;大便干燥者,加:酒大黄、全栝蒌、全当归;脾虚便溏者,去:枳实,加:枳壳、白术、茯苓。

(3)医案选录:

1)痢疾:圆通和尚,腹痛下利,里急后重,痢下赤白,湿热痢疾也。清浊淆乱,升降失常故:尔。柴胡二钱、白芍二钱、甘草二钱、枳实二钱、薤白一两。二诊:痢下见瘥,续原方,而获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7):7)。

2)急性肠胃炎:颜某,男孩,1岁多1956年9月间,突然高热呕吐泄泻,经县人民医院作急性肠胃炎,治疗:3日,呕泄均止,转而心烦扰乱,口渴索饮,四肢厥冷,其母抱往我院诊治,甲医生,以:吐泻后,四肢逆冷,为阴寒内盛,拟桂附“理中汤”,因病势较急,就商于予。

予:观之,手足虽厥冷如:冰,扪其胸部跳动急促,肤热灼手,触其腹部也如:炕,予,曰:初病即手足逆冷,桂附理中是为正的,此发病3日之后,手足逆冷,桂附理中不可轻试,况患儿舌深绛,溲短赤涩,大便不滑泄,粪成黑黄色,又带有窘迫,时索冷饮,烦扰不宁,是为阳邪厥逆也,宜:“四逆散”,甲医生惑其四肢冰冷,疑“四逆散”不能胜任,适乙医生至,复邀参看此证,乙医生也赞同“四逆散”,非急服不可,遂投,以:此药,服尽1剂,夜半手足阳回,心也不烦,尚能安睡,继,以:原药2剂而得痊愈。《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

3)胁痛(肝炎):王某,男,48岁,工人。食欲倦乏,肝区疼痛1年余,经某传染病院诊为:无黄疸型肝炎。屡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就诊时见:胁痛隐隐,胀闷,神疲乏力,动则尤甚,胃纳不佳,眠可,便调,舌色暗,苔根黄腻,脉弦细。辨证为肝郁化热,入:络而瘀,治宜:轻宣郁热,佐,以:通络。方选,加味“四逆散”: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炒山栀10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僵蚕9克、丝瓜络12克、佛手6克、薏仁15克、谷麦芽,各30克。连服15剂,纳谷转佳。继服15剂,胁痛已瘥,守方:

,加:山药、黄精为丸,巩固疗效,半年后复查,病告痊愈。《肝病证治:概要》。

[按语]:“四逆散”为疏肝理气之祖剂,原著虽用:,以,治疗:四逆,然其临床运用:范围绝非仅限于318条所述。千年临床实践结果表明,无论外感内伤,凡见肝郁征象如:胁肋胀闷、叹气脉弦等,皆可用之获效。后世医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在本方基础上化裁出一系列名:方,“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莫不仿此方之法,而得,以:传世济人。

[现代研究]:

“四逆散”方剂研究证明其作用:有:①“四逆散”水醇沉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故:认为其所以:能,治疗:阑尾脓肿和急性胆囊炎,可能与其增加:机体的防御机能有关。②“四逆散”水醇沉液对离体兔肠呈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急腹症及消化道疾病,可能与其解痉作用:有关。它还有对抗乙酰胆碱及氯化钡所致的肠痉挛的作用。③“四逆散”对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狗的血压有较明显的升压作用,此作用:可被。

受体阻滞剂妥拉苏林所对抗,可能兴奋血管。一受体有关。④本方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输出量的作用。⑤该方对平滑肌及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其所含的枳实有关。近来对“四逆散”,各组成药物实验研究证明,柴胡的粗制皂甙和芍药配糖体合用:时,能降低柴胡粗制皂甙的毒性,减缓对胃肠的刺激,增强其镇痛作用。二者合用,既能,加强镇咳效能和抑制消化性溃疡形成,又能降低其毒性。

(1)利胆、保肝作用:实验证明,本方组成药具有显著的利胆、保肝作用。甘草可使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的变性坏死显著减轻,肝细胞内糖原及核糖核酸恢复,血清克PT降低,甘草并可抑制纤维增生,使结扎总胆管实验动物血胆红素降低,尿胆红素排泄增加。柴胡也有显著保肝作用,能对抗多种生物,或:化学毒物所致肝损伤,柴胡并有显著利胆作用,能使胆汁及胆盐成分排出量均增加。由等量甘草、柴胡组成之甘柴合剂也能显著抑制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脏变性、坏死,使血清克P了明显下降,肝内糖原及

RNA含量大部分恢复,或:接近正常,阻止脂肪在肝内蓄积,抑制纤维增生,促进纤维吸收而使肝硬化减轻。此外,白芍也有显著保肝作用。实验表明由本方,加味而成之慢肝一号(本方,加:丹参、郁金、鸡骨草、垂盆草、白术)也有显著的抗四氯化碳肝损伤作用。

(2)抗溃疡作用:甘草对实验性胃溃疡有显著防,治:效果,不论是对大白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或:是辛可芬所致消化性溃疡,还是对醋酸所致大鼠慢性溃疡均有效。其机制与抑制胃液分泌,增强胃粘膜的抗溃疡能力,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抑制胃粘膜磷酸N酶活性而增高cAMP含量等有关。柴胡对应激性溃疡、幽门结扎性溃疡、醋酸性溃疡、组胺性溃疡,以及阿司匹林性溃疡等也均有对抗作用,并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芍药甙也有显著抗溃疡作用。实验表明将柴胡皂甙、甘草黄酮F毫升00及芍药甙三者合用:时,大鼠醋酸性溃疡之溃疡系数明显降低。

(3)对平滑肌的影响:本方四药均对胃肠道平滑肌运动有显著影响。甘草解痉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10~15时即抑制肠管运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组织胺等所致肠痉挛。柴胡黄酮化合物具解痉活性而皂甙可兴奋离体肠肌。枳实能抑制肠运动,但胃瘘及肠瘘犬灌服枳实煎剂却使肠管兴奋。白芍之芍药甙也有显著的解痉效果。全方的实验研究表明,“四逆散”能显著抑制兔的离体肠管运动,使频率减慢,幅度减小,并能解除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肠痉挛,且与肾上腺素所致肠管抑制作用:有协同效果。在整体实验中,小剂量柴胡皂甙有止泻作用,而大剂量时对肠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此时合用:F毫升00,或:芍药甙,则刺激作用:得到缓和而有明显的止泻作用。

对子宫平滑肌影响的实验表明,本方对离体兔子宫呈抑制作用,但对未孕在体子宫静脉给药时反呈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张力均增加,频率,加:快。本方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可能主要来自枳实。

(4)镇静、镇痛及抗炎、解热等作用:本方中:甘草、芍药均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两药合用:还有协同效果。柴胡也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此外,柴胡尚具有显著之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综上述,本方当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镇痛和镇静效果,这对于用:本方治疗:多种内脏,或:神经肌肉炎性疾患所致之发热、炎症和疼痛有重要意义。

(5)对血液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①强心升压作用:临床用:本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期也有效,实验证明本方水煎醇沉液,以:0.5克/公斤剂量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可使心脏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峰值LVS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0、心率HR、搏出量SV、左室作功LVw等均明显增加,于工分钟达最高值,并持续15分钟左右,此作用:较去:甲肾上腺素为弱,但维持时间则长。表明本方能显著增加:心脏之泵血功能,这主要是通过增加:心室舒张时心肌纤维收缩成分延长的最大速度及增加:后负荷而实现的。另有实验表明,本方静脉注射也能使麻醉犬的血压明显升高,α-受体阻断剂妥拉苏林可阻断此效果。本方可使麻醉在位犬的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加:快,并显著对抗戊巴比妥引起的心收缩力下降和心脏扩大等急性心肌损害。但这种强心升压作用:都是静脉给药,口服煎剂的作用:如:何,待研究与探讨。

②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表明本方静脉注射能显著延长小鼠P~R间期,并能对抗乌头碱诱发之大鼠心律失常,腹腔少量注射时也能降低房室小鼠室性频率,而显示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效果。但剂量,加大时,可引起1度房室传导阻滞和T波高耸等毒性表现。

上述结果提示,本方静脉注射对伴心律快而节律不齐之休克患者,可能有好处。

③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本方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对小鼠,或:家兔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均无显著影响,对家兔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无明显影响,但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则有抑制作用,并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强,50%抑制率之药物浓度为30毫克/公斤(生药),100毫克/毫升(生药)时抑制率达85.8%。

④增强耐缺氧能力:本方灌服,可显著延长小鼠常压缺氧的死亡时间,预先给予:异丙肾上腺素本方也有显著效果。对结扎两侧颈动脉的小鼠,以:本方进行腹腔注射其生存时间也可明显延长之。血气分析发现,本方可显著增加:小鼠及家兔动脉血氧分压

(P。02),但单味枳实无效,正常人一次服用:1∶1“四逆散”煎剂60毫升,1小时后也可见血液P。02较对照显著为高,表明本方增强耐缺氧能力与其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作用:有关,而血氧分压的提高,则有利于对休克的,治疗。

(6)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甘草、柴胡都具有较复杂的免疫药理活性。白芍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对血中异物的廓清能力,本方皮下给药时,也可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活动。本方的这一作用:可能有助于对多种炎症的,治疗。

(7)毒性:本方毒性小。但用:其水提醇沉液注射时,则有显著毒性,对兔和小鼠的恶急性毒性试验中,注射I克/公斤时病理观察未见毒性,而单用:0.25克/公斤之枳实,则有毒性表现,提示“四逆散”复方的毒性较单味枳实为低,若超过此剂量则可引起病理损害,超大剂量(20克/公斤)的“四逆散”注射,不但可引起肝、心、脾、脑、肾等显著损害,并引起死亡。

综上可见,本方可能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抗溃疡、解痉及抗炎、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这可能是本方和解肝脾的一些重要药理基础。另外,本方尚有强心、升压、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动脉血氧分压及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等作用,这可能有助于缓解少阴病主证,而解热、抗炎及增强吞噬功能等作用,则有利于对感染性炎性疾病的,治疗。

14、芍药当归汤类:

86、芍药“甘草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芍药12克、炙甘草12克。上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功效]:益阴荣筋,缓急止痛。

[主治]:〈主证〉:脚挛急,筋脉挛缩,脉迟,舌淡。〈副证〉:脘腹疼痛。

[临证加减]:

1、营养不良者;本方,加:党参、怀山药、当归、黄精、黄芪之类,以:补养气血。

2、下肢受凉:本方,加:肉桂、附子、桑枝、巴戟天之类,以:温补肾阳。

3、食欲不振,胃脘痞满:本方,加:厚朴、枳实、谷麦芽、莱菔子、鸡内金之类,以:消食导滞。

4、少腹疼痛,拘急胀满:本方,加:香附、大腹皮、乌药,以:理气止痛。

5、下肢疼痛:本方,加:牛膝、独活、羌活,以:引经下行,通络止痛。

6、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药用:白芍15克、炙甘草、黄连,各5克、姜半夏、陈皮,各9克。脾胃虚寒,加:炮姜、吴茱萸;湿热便秘,加:黄芩、大黄;脾胃气虚,加:党参、淮山药、茯苓;腹痛甚,加:元胡;脘腹痞闷,加:厚朴、枳壳、大腹皮;湿重,加:苍术、薏苡仁;嗳气、呕恶,加:旋覆花、代赭石;泛酸,加:瓦楞子、煅海螵蛸。每日1剂,水煎服,21日为工疗程。忌烟酒及油腻辛辣之品。[吉林中医药,1997,t6,。7]。

7、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脘腹痛:药用:白芍20克、甘草、茯苓、党参,各15克、良姜、佛手,各10克、黄连、吴茱萸,各5克、香附15克。

若脘腹胀痛甚者,加:青皮、枳壳、川楝子,以:行气止痛;痛有定处者,加:丹参、郁金、“失笑散”,以:活血化瘀;胃脘阵发性剧痛伴呕吐频繁者,加重芍、甘剂量,可用至50~75克、再,加:白术50克、煎汤:

频服,症缓则减量;吐酸重者,加重甘草量,再,加:“乌贝散”,此时气滞不显著者,可去:佛手;胃中有停饮,时有呕逆者,重用:茯苓,加:姜夏、莱菔子,以:行气降逆止呕;胃脘部隐痛,四肢不温,吐清水,遇寒,加重,甘草改用:炙甘草,加:干姜10克、制附片10克、,以:温胃祛寒止痛;大便黑者,加:乌贼骨、白芨、阿胶,也可加:三七粉;若有实热,去:高良姜、佛手、吴茱萸,加:生军10~15克;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者,去:热药,加:养胃阴之品。

8、大剂量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胆囊炎:本方,用:白芍60~90克、甘草15~30克。畏冷发热,加:龙胆草、黄芩、柴胡;便秘,加大黄、生地、元参;痛剧,加:郁金、川栋子、元胡;口苦口干,加:天花粉、丹皮;纳少,加:麦芽、山楂;恶心呕吐,加:藿香、竹茹、半夏;腹胀,加:厚朴、枳壳;胆道蛔虫,加:“乌梅丸”;黄疸,加:茵陈、栀子。每日1剂,水煎服,5剂为1个疗程。

9、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肠梗阻:本方,用:白芍40~60克、甘草、厚朴,各10克、枳实、槟榔、莱菔子,各8克。苔黄厚,加:黄连、薄荷;舌红绛少苔,加:沙参、元参、麦冬。每日1~2剂,水煎服。并用:大黄“甘草汤”(生大黄、生甘草,各I克)水煎取液1汤匙口服。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10、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气虚血弱型习惯性便秘:本组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46例,方用:白芍、甘草二味主药,以:工周为一个疗程。第一个疗程为白芍60克、甘草30克、病情重者,可适当增加用量;第二个疗程改白芍为30克、甘草60克;第三个疗程起白芍、甘草均为30克。每日1剂,分3次服。伴出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伴腹痛者,加:元胡;伴心悸、失眠者,加:柏子仁、益智仁、茯神;伴眩晕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等。伴心烦者,加:阿胶、黄连等。同时嘱咐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及含纤维丰富的蔬菜,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调摄情志,劳逸结合。[四川中医,1997,(6):30]。

11、芍药“甘草汤”,治疗:乳腺炎:认为投药时期要早,即有寒战、发热,乳腺块界限不明显,表面皮肤,或:正常,或:略带红色,有疼痛及压痛者为适宜;如:脓已成用:本方则无效。治:此症时,不用:白芍,用:赤芍90克、生甘草60克,每日一剂而取效。

12、,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方用:芍药30克、桂枝、甘草,各15克、木瓜10克。85例患者经服3~5剂后,痉挛全部缓解。[中医杂志,1985,6,50]。

13、,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用:白芍60克、炙甘草30克、酸枣仁20克、木瓜10克。治疗:三叉神经痛42例,服药7~25剂疼痛消失。

14、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颈椎综合征:用:本方,加:威灵仙、鸡血藤,治疗,观察其镇痛作用:是明显的。[连铁医刊,1977,537

15、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尿毒症末梢神经炎:用:芍药30~60克、炙甘草10克、薏苡仁40~60克。水煎服,连服3~10剂。Cjc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21]。

16、芍药“甘草汤”为主治疗:癌症晚期疼痛:本方含白芍60~250克、炙甘草15~60克。刺痛,加:元胡;胀痛,加:木香;气虚,加:黄芪,甚者再,加:人参;血虚,加:当归、阿胶;湿浊内阻,加:半夏、茯苓:便干,加大黄;便溏,加:罂粟壳。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

[新中医,1997,(1):32]。

17、芍药“甘草汤”加味,治愈阴道痉挛:用:白芍100克、生甘草5克。肝气郁结,加:柴胡、制香附、僵蚕等;肾阴虚损,加: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等;湿热下注,加:龙胆草、土茯苓、泽泻、黄柏等。疗程最短10日,最长2个月。[国医论坛,1990,c2;16]。

18、芍药“甘草汤”加味,治:输卵管结扎腹痛:药用:白芍30克、银花30克、甘草15克、丹参20克、桂枝15克、乌药10克、黄芪10克。

腰酸痛者,加:狗脊10克;肢冷者,加:附子4克;腹部压痛明显者,加重银花量,再,加:玄胡10克。[河北中医,1987,《6,48]。

19、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本方,用:白芍20克、甘草、木通,各10克、枳壳、川牛膝、海金沙、石韦、瞿麦、冬葵子、车前子,各15克、金钱草30克、赤茯苓12克,血尿,加:小蓟、白茅根;痛甚,加:元胡、川楝子;湿热甚,加:黄柏、泽泻;年老体虚,加:黄芪、党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前20分钟饮水>250毫升,日饮水>500毫升,服药后20分钟做跳跃运动20分钟,年老体虚酌减。[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4,22]。

20、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小儿遗尿症:药用:芍药15~60克、炙甘草、覆盆子、益智仁、山药,各9克、桂枝3~6克,气虚甚,加:当归9克、五味子5克;睡眠深不易叫醒者,加:生麻黄9克、炙远志5克;经久不愈,或:遗尿重者,加:芡实20克、罂粟壳20~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浙江中医杂志,1992,2,58]、。

21、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百日咳:,以:本方,为基本方,咳嗽频者,加:百部、百合;发热者,加:桑叶、黄芩;呕吐者,加:法半夏、橘皮;气喘痰鸣者,加:地龙、葶苈子、蜈蚣;鼻衄者,加:白茅根、阿胶,一般服2~5剂后临床症状缓解,连服10剂后,咳喘痰鸣停止,精神好转,食欲佳,临床症状消失,血象化验检查均正常。

[湖北中医杂志,1988,(3):22]。

22、本方,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名:去:杖汤。[朱氏集验方]:

23、本方,加:无灰酒少许再煎。治:湿热脚气,不能行走,名:“六半汤”。

24、本方,加:白术。治:脾经受湿,湿热下注,暴泻无度,水谷不化,腹中剧痛者,名:“白术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5、本方,加:黄芩。治:热痢腹痛,后重身热者,名:黄芩芍药烫。

26、本方,加:当归、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治:血少阴亏之症,名:“小营煎”。[景岳全书]:

、二、“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29)。

[原文]: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谶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杨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词解]:

(1)挛急:筋肉拘急,伸展不利。

(2)桂枝:<玉函)卷七、《注解伤寒论》卷二下有“汤”字。

(3)厥:手足发冷。

(4)谵语:疾而寐语也,见(集韵)即神昏妄言。

(5)清酒:陈米酒。

[提要]:伤寒夹里虚误汗的变证及随证救,治之法。

[释义]:本条论述了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致阴阳两虚证的救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两种变证与,治疗:误,治:后致阴阳两虚证,其主证是厥逆、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病因病机是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致阳气阴液更伤,治法是先复其阳,后复其阴。

方药:复阳用:“甘草干姜汤”,复阴用:芍药“甘草汤”。

本证伤寒、脉浮、自汗出、微恶寒,为病在表,属太阳表虚证;小便数为阳虚不能摄敛津液;心烦,脚挛急是阴虚、心神不安、筋脉失养之象,证属阴阳两虚复感外邪,治当:扶阳解表为主,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是为误,治:误,治:后,表证不复存在,而阴阳更伤,阳虚不温则手足厥逆;阴伤不润则咽中干燥;阳虚则阴寒气逆,故:生烦躁吐逆。

证情错综复杂,治法当遵先后缓急之序,因本证,以:阳虚为急,故以:复阳为先,冀其阳生阴长,因为无形之阳可,以:速复,有形之阴难,以:骤生,是以:先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待阳回厥愈足温之后,再投芍药“甘草汤”,以:复其阴,使筋脉得,以:濡润,挛急得,以:缓解,其脚胫自能伸展自如:~,由于体质差异,药物的偏性,在救误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如:温药复阳太过,加:之先伏阴虚之机,故:易伤阴燥化,出现胃燥成实,以致胃气不和而谵语。

是病转属阳明,可少与“调胃承气汤”,泻热和胃,以:止谵语,若在阳虚基础上,再次发汗,又加:烧针,更劫其阳,出现肾阳虚衰转入:少阴,而见厥逆吐利等证,当急,以:“四逆汤”回阳救逆。

本条,以:举例形式,设法御变,详尽地论述了虚人外感误,治:后的种种变化,如:虚实并见,寒热互呈,阴阳转化等,处处示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精神。

[选注]:

成无己: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而恶寒者,阳气不足也;心烦脚挛急者,阴气不足也,阴阳气血俱虚,则不可发汗,若,以:桂枝攻表,则又损伤阳气,故:为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先作“甘草干姜汤”,复其阳气,得厥愈足温,乃与芍药“甘草汤”,益其阴血,则脚胫得伸,阴阳虽复,其有胃燥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微溏,以:和胃气,重发汗为亡阳,加:烧针则损阴<内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重发汗复烧针,是阴阳之气大虚,“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赵嗣真:脉浮、虚也。汗自出微恶寒者,阳虚无,以:卫外也。小便数,为下焦虚寒不能制水也。心烦,为阴虚血少也。脚挛急,乃血为汗夺,筋无,以:润养也。此初得病便自表里俱虚,外无阳证,邪不在表,故:不得与桂枝同法。设若误用:桂枝攻表,重发其汗,是虚虚也,故:得之便厥,咽干烦躁,吐逆。厥为亡阳,不能与阴阳顺接,咽干为津液寡,烦躁、吐逆,为寒格而上也,故宜:干姜,以:温里复阳,甘草、芍药益其汗夺之血,然后可,以:复阴阳不足之气,得脚伸后,或:谵语者,由自汗小便数,胃家先自津液干少,又服干姜性躁之药,以致阴阳内结谵语,然非邪实大满,故:但用:“调胃承气汤”,以:调之,仍少与之也。以上用药次第,先热后寒,先补后泄,似逆而实顺,非张仲景之妙,孰能至是哉。《伤寒论集注》。

程郊倩: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阳虚可知,纵有心烦之假热,而有微恶寒脚挛急之真寒,以:证之,即此时而温经散寒,当不嫌其暴也。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非误而何?里阴跟表阳而出,阴霾骤现矣,得之便厥者,真寒也;咽中干,烦躁者,阳浮而津竭,假热也,吐逆者,阴盛而上拒也……作“甘草干姜汤”,散寒温里,以:回其阳,阳回则厥自愈,足自伸。其有脚未伸者,阴气未下行也,更作芍药“甘草汤”,从阳引至阴而脚伸。其谵语者,缘胃中不和而液燥,非胃中实热者比,仅,以:“调胃承气汤”少少与和之。若前此重有发汗烧针等误者,则亡阳之势已成,而阴邪将犯上无疑,直,以:“四逆汤”温之而已。《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顾尚之:桂枝“附子汤证”,误在不,加:附子,阳气,以:辛散而上越故用:甘草干姜,以:复之,阴气,以:辛温而内耗,故用:芍药“甘草汤”,以:和之,阴耗而邪入:阳明,则宜:调胃;烧针,以:重亡阳,则宜:四逆。《伤寒杂病论会通,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陈修园: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此与桂枝证相近,但脚挛急不似,考少阴之脉斜走足心,上股内廉,凡辨证当于所同处得其所独,今据此挛急之一证,但知太阳之标热合少阴之本热,为阴阳热化之病,热盛灼筋,故:脚挛急,并可悟脉浮,自汗,小便数皆系热证,即有微恶寒一证,也可知表之恶寒渐微,则里之郁热渐盛,其与桂枝证貌虽相似,而实悬殊,医者仅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病人阳盛于内得此辛热之药,《周易》,谓:亢龙有悔阳也外脱而亡,便见厥证。水涸而咽中干,水火离而烦躁,火逆而吐逆者,此时投,以:苦寒之剂不受,惟,以:干姜炮黑变辛为苦,同气,以:招之,倍用:甘草,以:缓之,二味合用: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从,治之法复其阳。若脚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滋阴,以:退热,热退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是前此辛热之毒,留于阳明而不去,少与,谓:胃承气汤,荡涤其遗热,取硝黄,以:对待乎姜桂也。

它若太阳之本寒合少阴之标寒为病,阴阳俱虚,重发其汗,则汗不止而亡阳,复,加:烧针者,更逼其汗而亡阳,必用:“四逆汤”,主之。《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篇》。

[评述]:诸家所见大同小异,成氏主阴阳气血俱虚。赵氏主表里俱虚,且认为咽干烦躁、吐逆为寒格所致。程氏提出专属阳虚,咽干烦躁等是假热。顾氏主表证兼阴阳两虚,应是桂枝加“附子汤证”,笔者,以:为此说平正通达,可从。陈氏则主阴阳热化之说,观其言词,似难理解,而会其大意,不过依六经气化学说,主张表(太阳标热)里俱病,而阐述与诸家略有不同已。综上所述,其要有二:一主表里阴阳俱虚,尤以:阳虚为主;一主太少热化,以:里之郁热为主,其说有失偏颇,而将阴阳转化证候,悉归热化一途,尤为不允。本条所列救,治:诸法,是设词御变之词,以:昭“辨证论,治:”之义,不可不知。

[治法]:先温中,以:复阳,后酸甘,以:复阴(泻热和胃与回阳救逆法,分别见于阳明及少阴病篇)。

[方药]:“甘草干姜汤”方、芍药“甘草汤”。

[方义]:“甘草干姜汤”为辛甘温中复阳方,炙甘草补中益气,干姜温中复阳,二药配伍,辛甘合化为阳,得“理中汤”之精要,重在复中焦之阳气。且甘草倍:于干姜,是甘胜于辛,故:能守中复阳,中阳得复,则厥回足温。

芍药“甘草汤”为酸甘化阴之剂。芍药酸苦微寒,养营和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

二药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复液,缓解筋脉拘急。

[方论选]:

成无己:甘草味甘平;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甘草干姜相合,以:复阳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张路玉:此即“四逆汤”去:附子也,辛甘合用,专复腹中之阳气。《伤寒缵论,正方》,王晋三:“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同为辛甘化阳,而有分头异,治之道;桂枝走表。治:太阳表虚;干姜守中,治:少阴里虚。病虽在太阳,而见少阴里虚证,当温中土,制水寒,以:复其阳。至于二方分两、也,各有别,彼用:桂枝四两、甘草二两、是辛胜于甘;此用:甘草四两、干姜二两、为甘胜于辛。辛胜则能走表护阳,甘胜则能守中复阳,分两之间,其义精切如此。(V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陈恭溥:“甘草干姜汤”,温脾土而生阴津之方也。凡手足太阴之阳气不足,以致阴津不生者,皆用之。《伤寒方解,卷上》。

钱天来:重与芍药“甘草汤”,以:和阴养血,舒其筋而缓其拘急,胫乃得伸矣。《伤寒溯源集,太阳下篇》。

陈蔚:芍药味苦,甘草味甘,苦甘合用,有人参之气味,所以:大补阴血,血得补则筋有所养而舒,安有拘挛之患哉?《长沙方歌括,太阳方》。

章虚谷:“前方辛甘化阳,此方酸甘化阴,皆是脾胃之药。前方甘多于辛,辛从甘而守中助阳,此方酸甘并用,故:专入:营和阴,厥逆既回,阳气已达,故:和营血,其足挛即伸也。《伤寒论本旨,太阳篇方》。

[点评]:“甘草干姜汤”辛甘合用,专复中阳,诸家多,以:此立论。张氏称此为“四逆汤”:

去:附子”,王氏称本方与“桂枝汤”“同为辛甘化阳,而有分头异,治之道”,语皆精要。陈蔚、章虚谷二氏对芍药“甘草汤”性味配伍有酸甘与甘苦之异,但结论是一致的,都是大补阴血。其治:脚挛急之机制,陈恭溥氏从脾为胃行津液立论,钱天来氏着眼肝与筋关系。

诸注可互参。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甘草干姜汤”共两见,一见于(伤寒论>。一见于《金匮要略》用:此方,治疗:虚寒肺痿:

“肺中冷,必眩,多涎唾,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备急方)载:疗吐逆,水米不下,“甘草干姜汤”。

<直指方)载:“甘草干姜汤”,治:脾中冷痛呕吐不食。还,治: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元,无,以:收约其血。

<朱氏集验方)载:二神汤(即“甘草干姜汤”)、治:吐血极妙,治:男子妇人吐红之疾,凡是久病,或:作急劳,损其营卫,壅滞气上,血之妄引所致,若投,以:藕汁、生地黄等凉剂,治之,必求其死矣。每遇患者,用药甚简,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五七沸,带热呷、空腹日午进之,和其气血荣卫,自然安痊,不可不知。

又载:去:杖汤、(即芍药“甘草汤”)、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友人戴明远用之,有验。

《证治准绳》引<曹氏必用:方)载:“吐血,须煎干姜甘草,作汤与服,或:四物“理中汤”也可,如此无不愈者。

<血证论)载:吐血之证属实者十居六七,……属虚者十中一二。……寒证者,阳不摄阴,阴血因而走溢,其证必见手足清冷,便溏遗溺,脉微细迟涩,面色惨白,唇淡口和,或:内寒外热,必实见有虚寒假热之真情,“甘草干姜汤”,主之。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载:“此言肺痿之证,身当吐涎沫,然必见咳渴不遗尿,目不眩。乃为肺痿证也。而吐涎沫不咳,又不渴,必遗尿,小便数,以:肺阳虚不能制下,此为肺中冷,不当作肺痿,治:矣,宜:“甘草干姜汤”,以:温肺。若作肺痿而用:清润,则反误矣。

(内科摘要)载:(芍药“甘草汤”)、治:小肠腑咳,发咳而失气。

<医学心悟)载:(芍药“甘草汤”)止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

<古今医统)载:芍药“甘草汤”,治:小儿热腹痛,小便不通及痘疹肚痛。

<魏氏家藏方)载:“六半汤”(即芍药“甘草汤”,加:无灰酒少许再煎服),湿热脚气,不能行步。

《类聚方广义》载:“芍药“甘草汤”,治:腹中挛急而痛者,小儿夜啼不止,腹中挛急甚者,也奇效。

<类证治:裁)载:“芍药“甘草汤”,脉缓伤水,加:桂枝、生姜;脉洪伤气,加:黄芪、红枣;脉涩伤血,加:当归。

(建殊录)载:“,云:州医生求马,年可二十,一日,忽苦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众医莫能处方者。有一疡医,以:为当有脓,刀擘之,也无效矣。于是迎先生,诊之,腹皮挛急,按之不弛,为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痛即已。

(生生堂医谈>载:城州山崎,一翁五十余岁,闲居则安静,聊劳动则身体痛不可忍,家事坐废,殆三十年。医药一无验。来请予,予:诊之,周身有青筋,放之,进出毒血甚夥,即与芍药“甘草汤”,约十次而复常,任耕稼矣。

《伤寒总病论》载:芍药“甘草汤”主脉浮而自汗,小便数,寸口脉浮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小便数仍汗出为津液少,不可更用:“桂枝汤”,宜:补虚退热。通,治:服汤后,病证仍存者。

(伤寒分经)载:芍药“甘草汤”,甘酸合用,专,治:荣中之虚热,其阴虚阳乘,至夜发热,血虚筋挛,头面赤热,过汗伤阴,发热不止,或:误用:辛热,扰其荣血,不受补益者。并宜:用之,真血虚挟热者之神方也。

<传统适用:方)载:中岳汤(赤芍药六两、甘草半两炙)、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偏身疼痛,并治脚气。

<事林广记)载: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煎服。

《圣济总录》载:木舌肿满塞口杀人。红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玉机微义》载:芍药“甘草汤”,治:小肠腑发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

<怪疾奇方)载:大腿肿痛,坚硬如:石,足系梁上差可,否则其疼如:砍,肿渐连臀,不容着席。用:生甘草一两、白芍三两、水煎服,即效。

(3)现代应用:“甘草干姜汤”:

1)内科:刘氏介绍,治:急性胃肠炎,中医辨证为寒邪犯胃,气机受阻者,予:“甘草干姜汤”,加:陈皮、生姜、蔗糖水煎服,半小时即汗出痛减。陶氏拟“甘草干姜汤”(各10克)煎服代茶,治:中阳失运,下焦阳虚之消渴症,1月后病瘥。

2)儿科:胡氏E7],以:“甘草干姜汤”,加:茯苓,治:小儿咳则遗尿,温补睥肺,以:制下元,3剂而愈。另有报道(8)急煎“甘草干姜汤”,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为中阳衰、阴寒内盛者。

3)五官科:彭氏,以:“甘草干姜汤”,加:白芍,治:鼻渊,每遇寒凉即鼻塞流清涕如:水漏者。6剂鼻渊愈。李氏与“甘草干姜汤”,加:黄连、吴茱萸,治疗:复发性口疮,证属胃虚阳微,气不化津,虚火上炎者获效。

4)妇科:吴氏,用:“甘草干姜汤”,加:吴茱萸、当归、阿胶,治:阳虚血亏寒凝之痛经有效。

5)其他方面:急慢性胃炎、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功能性子宫出血、附件炎、宫颈糜烂等,只要符合中阳不足,阴寒内盛之病机,皆可使用。

6)陈也人介绍本方应用:范围:中焦虚寒之胃痛,脾胃阳虚的吐血,肺金虚寒的肺痿,咳嗽吐涎沫、肺气虚寒之遗尿。

芍药“甘草汤”:

1)消化系统:王氏,报道,用:芍药“甘草汤”,治:胃痉挛,3剂疼痛消失。李氏,用:芍药“甘草汤”,加:柴胡、郁金、金钱草、生大黄(后下)、治:胆石症获效。

2)呼吸系统:李氏介绍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35例,显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8.6%。

3)泌尿系统:高氏,用:芍药“甘草汤”,加:冬葵子、滑石、车前子(包)、治疗:泌尿结石

30例,治愈19例,有效10例,加减法:气滞,加:乌药、木香;血瘀,加:益母草、王不留行;脾虚,加:党参、白术、茯苓;肾阳虚,加:附子、肉桂、鹿角霜;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腰痛甚,加:桑寄生、川断;血尿,加:公英、地丁;结石不行,加:牛膝、威灵仙。

4)妇科:程氏,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阴道痉挛5例,全部有效。伴肝气郁结者,加:柴胡、制香附、僵蚕;肾阴虚,加:生地、女贞子、枸杞子;伴湿热下注者,加:龙胆草、土茯苓、泽泻、黄柏。贺氏,用:赤芍“甘草汤”,治疗:急性乳腺炎102例,疗效显著。

本方,用:赤芍、甘草,各50克、脓性分泌较多者,加:黄芪30克;湿疹瘙痒者,加:地肤子30克;乳房结核者,加:穿山甲10克、昆布20克。服药2~7剂,全部,治愈。

5)骨伤科:赵氏介绍用:芍药“甘草汤”,加:桂枝、木瓜,治疗:腓肠肌痉挛85例,经服药3~5剂后全部缓解。

6)关氏L2”统计芍药“甘草汤”临床医案205例,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疾病,共同特点为骨骼肌、平滑肌抽搐,或:痉挛。临床见有疼痛、痉挛、舌红,或:淡、苔薄白、脉弦、细、数,或:三脉相兼者,皆可运用。

7)陈也人综合本方应用:范围:阴伤、血虚之热,湿热脚气,脚弱无力,心绞痛,胃肠痉挛脘腹痛,胆结石、肾结石等引起的绞痛,腓肠肌痉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和眶上神经痛,小儿夜啼,颈椎病配合活血药,全身抽搐症,加:全归、钩藤、木瓜,重症肌无力,加:党参、黄芪、乌梅。

(4)医案选录:

1)冷哮、张×,女,21岁,1986年10月初诊。主诉:哮喘发作三天,喘不得卧。

现病史:缘于3岁时患麻疹后,突发喘促,经,治:转安。但此后每至春秋必犯哮喘,遇风、遇冷为明显诱因。曾服用,各种中西药物,治疗:未效。3天前受凉后,又突然发作。症见:哮喘,喉中漉漉有声,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喘则汗如:豆下,伴有食少纳呆,腹部胀满,四肢欠温,大便略溏。喘坐呼吸,面色淡白,舌质淡,舌苔白黄略腻,脉细滑数。

检查:736.8℃,P86次/分,R46次/分,WBC8×10,/L、嗜酸性白细胞0.08。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肺脾不足,痰浊蕴肺,外感风寒,肺失宣降,发为冷哮。

,治:则:健脾温中,回阳补肺,疏表散寒,降气化痰定喘,“甘草干姜汤”加味,:生甘草30克、干姜30克、茯苓30克、麻黄6s。炒莱服子15克。3剂,水煎服。药后哮喘已止,继服,以:巩固疗效。自按:“甘草干姜汤”中原用:炙甘草,本方改用:生甘草,是因为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故用:生甘草补中寓泄之功,补中而下气,降逆而化痰。因其气薄味厚,可升可降,其入:和剂则补益,入:凉剂则清热,入:汗剂可解肌,入:峻剂可缓正气,入:润剂则养血,更可缓标之急。方中:干姜,温中祛寒,燥湿消痰,以,治:胸满咳逆上气。与甘草合用:而辛甘生阳,培土生金,为本方之主药。麻黄乃肺经之专药,气味俱薄,轻清上浮,通利九窍,宣达皮毛而疏表,为定喘之品;炒莱服子下气定喘,消食化痰,其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长于利气,炒之降气之功尤最,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调畅气机,又有行水消痰之用,以:缓标急,为本方之辅药。茯苓取其渗湿利痰之功,因其性纯良,泻中寓补,虽为渗利之品,实能培土生金,为本方之使。支气管哮喘属于顽疾,反复发作,很难痊愈。故:本病的,治疗:要点在于培土生金,中土旺,阳气生,气化复常,以:绝其生痰之源;中土旺则肺得生,肺气,以:复,宣降得职,此为,治:本。然哮作标急,又急需利气,以:通畅气机,既要宣又要降,而终归要降多于宣。但所言之降,又非直接降肺气,而应,以:胃气为先,因胃气降则肺气随之降矣。虽然痰盛为其标,但又非着重于祛痰,而着重于降气,实因气顺则痰消也。<北京中医杂志)1991;(4):43

2)眩晕、何××,男,80岁,农民。素患慢支炎,年老体弱,卧床已半年,最近出现头晕耳鸣,如:坐舟车之中,感觉房子、桌椅旋转,耳鸣如:潮水,不能起床,不敢张目,同时伴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和胸闷不适感,听诊右中下肺里有散在中小水泡音,曾用:四环素、磺胺嘧啶、T。M。P、麻杏止咳糖浆、咳必清等消炎止咳药,无效。又用:天麻钩藤饮、百合固金汤等,加减方,治疗:也无效。眩晕日见,加重,咳唾涎沫不止,思热饮,不欲食。请余诊治,症如:上述,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细。自思《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篇中有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此为肺中冷,必眩,多唾涎,“甘草干姜汤”:

,以:温之。此病虽然,以:眩晕突出,然年老体弱,又常用:消炎润肺之品,肺中阳气不足已无疑,加:之咳唾涎沫,胸闷不舒。拟诊眩晕病,肺中虚冷,水气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处方:炙甘草15克、炮姜12克、3剂。服1剂后,眩晕锐减,咳唾涎沫也好转,服完2剂,能起床活动,服完3剂后,眩晕消失,已不吐涎沫,饮食好转,精神大振。此病延绵近1月之久,用:多方无效,转用:此方,药到病除,可见经方之捷效,辨证之重要也。(V新中医)1983;(10):20)。

3)眼睑震颤、边某,女,25岁,1987年9月21、日就诊。右侧眼睑不自主快速眨动2个月余,左侧眼睑阵发性跳痛6天。除心烦意乱,夜难入:寐外,无其它不适感。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曾多次针刺及服用:中西药物,但毫无效验。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颤也、摇也、震动也。眼睑震颤症属肝风入:络,治宜:熄风柔肝,投,以,加味芍药“甘草汤”与之。生白芍75克、甘草15克、龙骨50克、牡蛎50克、僵蚕15克、全蝎5克

(另包冲服),水煎服,仅服用:1次,是夜眼睑眨动即基本消失。n月21日该人因情志刺激,眼睑眨动再次发作,但程度上较轻,乃,以:前方又进2剂,现已7年余,该证未再复发。《河南中医)1996;16(1):21)。

[现代研究]:

(1)“甘草干姜汤”:

1)甘草根和茎含有甘草甜味素,是甘草次酸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含有多种黄酮成分,甘草根水解产物尚分出乌热酸即18a甘草次酸,甘草酸与甘草次酸对乙酰胆碱脂酶有抑制作用,能减少乙酰胆碱水解,兴奋胆碱能神经;并能调节多种酶,甘草次酸还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结构,盐皮质类甾醇样作用,能使多种实验动物尿量及甾的排出减少;钾排出增加,血钠上升,血钙降低,肾上腺皮质小球带萎缩;有糖皮质类甾醇样作用,能使尿中游离型17一羟皮质类甾醇排泄量增加:甘草甜味素有解毒作用,其机制包括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解毒作用;其抗变态反应效果是作用于:免疫变态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补体系统,并从动脉硬化症的补体免疫炎症过剩反应,使炎症反映趋于静止,改善高血脂症和肝功能作用;并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红素,甘草流浸膏能直接吸附胃酸,抑制基础分泌,保护溃疡面,缓解胃肠痉挛,有类罂粟碱样特异性抗痉挛能力,甘草还有中枢镇咳祛痰,解热镇痛,催眠,抗惊厥,抗菌,抑制病毒生长,特别是抗艾滋病病毒作用。

2)干姜辛辣,口服后能刺激口舌及胃粘膜,可能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而起对抗副交感神经作用。醚提取物的抗缺氧有效成分,是通过减慢机体耗氧速度来实现的,这主要为柠檬醛,它能收缩末梢血管,反射性兴奋血管运动中枢,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抗休克的目的,这便是干姜温中救逆的药理基础。

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功能主要是挥发油作用于:凝血系统,其抑制肠管活动,与肾上腺素能神经a受体关系不大,干姜还具有抗胆碱样作用:和抗组织胺作用。

3)甘草与干姜配伍,具有调节植物神经,缓解平滑肌痉挛,强心,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的功能,共奏温中散寒之效,久服甘草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出现浮肿,儿童尤其不宜:久服。(转引<伤寒论古今研究)辽宁科技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945页)。

(2)芍药“甘草汤”:

1)抑制结肠平滑肌Ca内流的作用、利用:Ca示踪技术,实验该方对结肠平滑肌Ca内流的作用。其结果表明,芍药、甘草单味药提取液和芍药甘草复方提取液对正常大鼠结肠组织Ca内流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实验性肠梗阻时,梗阻肠管组织细胞的Ca内流明显升高,其基本病理损伤过程中有ca2+参与,给,以:芍药,或:甘草单味药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及该方,提示该方对结肠平滑肌Ca内流有抑制作用,且比单味药作用:强。

2)降低高雄激素血症的作用、高雄激素血症的妇女,可致月经稀少,闭经,或:不孕,该方能有效地降低血中睾酮浓度,改善排卵状态,其作用:机制在于直接抑制卵巢和肾上腺素分泌睾酮,但其不影响脑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其降低血清睾酮的浓度作用:在于甾醇转化酶(17一p一羟类固醇脱氢酶),抑制甾二酮转化为睾醇,从而促进妊娠,该方降低血清睾酮水平的又一个重要机理就是可直接作用:卵巢,从而影响T(血清睾酮)E:(芳香化酶合性)合成过程中酶的活性,包括17一甾酮氧化还原和芳香化酶,抑制T的分泌,该方还可降低雄性激素绝育鼠(ASR)血中睾酮浓度及减轻雌鼠卵巢、肾上腺的重要作用,但不影响脑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由此可知,该方有降低血中睾酮的作用。

3)对胃肠的双向调节作用、该方对家兔的胃肠运动及乙酰胆碱、组织胺等所致收缩,在低浓度时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则能抑制之,这种受浓度影响的双向调节机制,可能与调节环核苷酸的动态平衡有关cAMP能抑制胃酸分泌,c克AP能刺激胃液分泌,两者对胃酸分泌起相互对抗的调节作用。该方对胃酸缺乏者能增加:胃酸分泌,而对胃酸过多者又使之下降。

4)解痉作用、该方对肌肉有松弛作用,但不为新斯的明所拮抗,可使乙酰胆碱电位强烈抑制,膜静止电位降低,突触后部膜对C√K通透性降低,阻碍了肌细胞膜乙酰胆碱受体之后的钙离子动态,实验还证明,该方对于低频电刺激肠壁所致牵拉反应,呈持续性抑制作用。

5)镇痛作用、实验人体志愿受试者用:辐射热痛觉计及压痛计测定痛阈,发现服该方:

后再行刺激麻醉,则可见痛阈上升约40%,且针麻90分钟后,痛阈仍有上升,与服安慰剂的针麻者的痛阈变化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该方虽无速效镇痛剂样作用,但与针麻并用:则可增强针麻效果,使痛阈上升,此可能系该方能促进内源性阿片样物质释放之效,该方对醋酸所致小白鼠扭体反应实验,其结果表明,该方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1)。(转引(伤寒杂病论)汤方现代研究及应用,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

P69~71)。

[按语]:“甘草干姜汤”得“理中汤”之精要,为辛甘化阳之温补剂,实乃太阴病方,辨证关键是脾肺阳虚,手足冷,咽干不渴,烦躁吐逆,尿多,甚则遗尿咳嗽,痰稀白,舌淡苔润,脉弱,主治:脾虚肺寒之咳嗽,脾阳虚不统血之吐、衄、下血,胃阳虚寒之胃脘痛及肺脾两虚不能制水之遗尿,劳淋及阴寒证之咽痛,因组方简洁,临床应注意随证,加味。

芍药“甘草汤”益阴和血,尤善柔肝缓急止痛,临床广泛用于:骨骼肌、平滑肌的病变引起的,各种痛证,多见消化系统、循环、泌尿、运动、神经系统及妇科、骨伤科,此外,还可用于:呼吸系统咳喘及皮肤科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等渗出性炎症,其审证要点是阴虚,筋脉失养,脉络失和,症见:舌红苔少,脉沉,或:细,临床运用:关键是疼痛、挛急,至于芍药甘草之用量,如:芍药30~100克、甘草12~50克、谨供参考,总,以:因时、因病、因人制宜:为佳。

87、芍药甘草“附子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芍药9克、炙甘草9克、制附子9克。上3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扶阳益阴,阴阳两调。

[主治]:汗多,反恶寒,肢挛急,脉沉细,或:微细。

[临证加减]:

1、本方芍药、附子、甘草、再,加:桂枝、红枣,治:汗后亡阳。

2、本方,加:乳香、鸡血藤没药,治:风寒腰痛。

3、本方,加:元胡、干姜、荜茇、白芍,各用:30克,治:肠痉挛。

4、本方,加:太子参、桂枝,治:腓肠肌痉挛。

5、本方,加:鸡血藤、当归、透骨草、伸筋草,川断,治:风湿痛。

6、本方,加大黄,治:寒腹中拘急,恶寒甚,腰脚挛痛,睾丸胀痛,二便不利者,名:“芍药甘草附子大黄汤”。

(九)芍药甘草“附子汤证”(68)。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张仲景方。

[提要]:汗后阴阳两虚的证治。

[释义]:本条,以:“发汗,病不解”冒首,则应分析始初之病情及不解之原因,始初之病既宜:发汗,自必有可汗之证,如: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等,若汗之得法,其病当解,即令未愈,也应脉证不变,或:有所减轻,今发汗病不解,且“反恶寒”,是为学者提供辨证关键,凡,以:表证未解,则应发热恶寒并见,今日“反恶寒”是发热虽罢,而恶寒更重,知病不解者,非表证不解,而是造成变证,变证如:何?从“虚故也”及“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则辨析不难,凡汗后不发热,而恶寒为主证之一,知为发汗伤阳,阳虚不能温煦所致,因之,曰:“虚故也”。又,芍药甘草“附子汤”,乃芍药“甘草汤”,加:附子而成,而芍药“甘草汤”,为,治:阴虚脚挛急之主方,因知其虚,除阳虚恶寒外,当有阴虚,经脉失养,而致脚挛急等证(参见29条)~60条,曰: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是汗下后阴阳俱虚之证,也当与本条互参,即本条出现微细之脉,也在情理之中。

[选注]:

成无己:发汗病解,则不恶寒,发汗病不解,表实者,也不恶寒,今发汗,病且不解,又反恶寒者,荣卫俱虚也,汗出则荣虚,恶寒则卫虚,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以:补营卫。《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方有执:未汗而恶寒,邪盛而表实,仇雠之恶也。已汗而恶寒,邪退而表虚,怯懦之恶也。凡汗出之后,大邪退散,荣卫衰微,卫气疏慢,病虽未尽解,不他变而但恶寒,故曰:虚,言表气新虚而非病变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医宗金鉴》:发汗病不解之“不”字,当是衍文,凡发汗病不解,则当恶寒,今日反恶寒者,正所谓:病解之义也。病解恶寒,始,谓:之虚。

伤寒发汗病不解,则当恶寒,非表虚也,是表邪犹在不解,仍当汗也。今发汗汗出。病已解,不当恶寒矣。反恶寒者,非表邪也,乃阳虚不能卫外所致,故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凡用:附子,以:扶阳,芍药,以:补阴,甘草佐附、芍补阴阳而调营卫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钱天来:发汗病不解者,发汗过多而阳气虚损,故:生外寒,仍为未解之状也。恶寒,曰:反者,不当恶而恶也。本,以:发热恶寒而汗之,得汗则邪气当解而不恶寒矣。今病不解而反恶寒者,非风寒在表而恶寒,乃误汗亡阳,卫气丧失,阳虚不能卫外而恶寒也。或:曰:既,云:发汗病不解,安知表邪未尽乎!,曰:若伤寒汗出不解,则当仍有头痛发热,脉浮紧之辨矣,而张仲景非惟不言发热,且毫不更用:解表,而毅然断之,曰:虚故也,即,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则知所谓:虚者,阳气也。与上文(指75条)虚字无异,其脉必微弱,或:虚大虚数而见汗出但恶寒之证,如:“附子泻心汤证”,及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之类,故曰:虚故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中篇》。

尤在泾:发汗病不解,反,加:恶寒者,邪气不从汗出,正气反因汗而虚也。是不可更逐邪气,当先复正气。《伤寒贯珠集,太阳上篇》。

[评述]:成氏对本条证候,以:营卫俱虚为解,并无原则错误,然则阴,以:赅营,阳,以:赅卫,而本条发汗后,表证已罢,而反恶寒,脚挛急,脉微细,是病情离表入:里,故:言营卫俱虚,反觉局限,不如:阴阳俱熨贴。方氏,谓:发汗后大邪退散,病情未发生变化,其恶寒者,不过表气新虚而已,大有商榷之必要。凡邪去:而表气新虚,当,以:“将息”为主,何用:补阴扶阳之重剂,况且汗后邪祛,表气新虚,惟恶风而已,避之则不恶,与

“反恶寒”不侔甚矣。《金鉴》,谓:病不解之“不”字是衍文,云,云,究其立论之原因,是将

“病”字局限为太阳病所致,其实此“病”字,为泛指病证,并非专指太阳病,论中所见甚多,恕不列举。若能明乎此,则读《金鉴》文字,不至晦涩难明。钱、尤二注详略虽异,然皆中肯明晰。

[治法]:扶阳益阴。

[方药]: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方义]:本方,由:芍药、炙甘草、炮附子三味组成。也可视芍药“甘草汤”,加:附子。炮附子温经扶阳;芍药补血敛阴,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再从配伍来看,芍药配炙甘草,有酸甘化阴之妙,在芍药“甘草汤”中,其剂量为,各四两、乃针对阴伤脚挛急而设;在本方则为,各三两。仍取酸甘化阴之用,其量略小者,以:证兼阳虚故也。附子配甘草为辛甘化阳而设,且甘能守中,使辛甘温之性,守而不走,正合扶阳于内之意。芍药酸苦微寒,得附子之助,则益阴养血而不凝滞,故:药虽三味,而为扶阳益阴之佳方。

[方论选]:

成无己: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营,附子之辛热,固阳气而补胃,甘草之甘,调和串酸而安正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钱天来:芍药酸收,敛汗液而固营阴,附子辛热,补真阳而强卫气,甘草扶植中州,调和营卫,所谓:温经复阳之,治: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中篇》。

吕样村:此“桂枝汤”去:桂、姜、枣,加:附子,也“桂枝汤”之变方也。经云: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此汤,主之。发汗后之恶寒,其非表邪可知。若因其恶寒而投,以:桂枝,误也,故以:附子合芍药甘草,从阴分戢其阳,阳回而虚自止矣。《珍本医书集成。

伤寒类,伤寒寻源下集》。

王晋三:芍药甘草“附子汤”。太阳少阴方也。太阳致亡阳,本由少阴不内守;少阴表恶寒,实由太阳不外卫,故:取芍药安内,熟附攘外,尤必藉甘草调和。缓芍附从中敛戢真阳,则附子可招散失之阳,芍药可收浮越之阴。《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汪苓友:原方后,有“疑非张仲景意”五字,或:叔和王氏于撰次此方之时,认上条

(指本条原文)为伤寒病,发汗不解而恶寒,乃表邪未尽,仍宜:发汗,因疑此方为非仲景意,似不可用,故:《内台方议》也,云:若非大汗出,又反恶寒,其脉沉微,及无热证者,不可服也。明乎此,而上方之用,可无疑矣。《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阳明病中寒脉证并治法》。

[点评]:本方为扶阳益阴之方,注家大致相同,可互参。然需说明者有二:其一,吕氏,谓:本方为桂枝去:桂、姜、枣,加:附子而成,也“桂枝汤”之变方也。若单从药物组成来看,似无不可,若从方意及方剂变化规律来看,则有失斟酌,凡,以:“桂枝汤”,加减变化,必无去:君药之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之去:桂问题,直至目前尚有争议)。换言之,既去:君药,又不,以:桂枝名:方,则难,以:维持其论点,因而视本方为芍药“甘草汤”,加:附子,则理法方药皆通。其二,汪氏,云:方后有“疑非张仲景意”五字,并作了辨析,笔者,以:为恰当。然则,赵刻本《伤寒论》作“疑非张仲景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疑非张仲景意”,仅一字之差,意义略同,《金匮玉函经》卷八,<千金翼方)卷十均无此五字,此为校刊<伤寒)的重要版本,说明上述五字,或:系后人在传抄,或:刊行过程中所,加入:。

[临床应用]:

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1)《张氏医通》:本方,治:疮家发汗而成痉。

(2)《方极》:本方,治:芍药“甘草汤证”而恶寒者。

(3)《类聚方广义》:治:痼毒沉滞,四肢挛急难屈伸,或:骨节疼痛,寒冷麻痹者。

88、当归“四逆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当归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25枚。上7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日3次,每次

200毫升温服。、。

注:张仲景方中,用:红枣者,一般为十二枚、而炙“甘草汤”用:30枚、为之最多者。本方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各用:25

枚。炙“甘草汤”主症为脉结代,心动悸;本方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症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三方,重用:红枣,其意在于养护津液,滋血和脉是也。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络。

[主治]。

主证。手足厥寒,麻木,甚至青紫,恶寒,腹中冷痛,或:腹中拘痛,或:肩、腰、腿、足及其他部位冷痛,口淡,舌质淡,苔构滑,脉细欲绝。〈副证〉:或:头痛,痛经,寒疝,或:呕吐,或:冻伤。

[临证加减]:

1、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手术后肠粘连腹痛:用:当归、白芍,各30克、细辛8克、桂枝10克、通草5克、炙甘草15克、酒大黄10~15克。每日1剂,加水8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次50毫升,每日5~6次口服。5日为1个疗程。腹痛控制后,可继用:2~3个疗程。[国医论坛]:

2、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本方,用:当归、木通,各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细辛3克、甘草6克、萆藓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4克、红枣3枚。湿热重,加大黄、黄柏、薏苡仁;虚寒重,加:黄芪、吴茱萸、小茴香;腹痛,加:元胡、川栋子;血脓样带下,加:地榆、贯仲;下腹痛坠胀,加:荔枝核、橘核、黄芪、升麻;包块,加:炮山甲、水蛭粉(冲);腰膝酸软,加:杜仲、桑寄生。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

3、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本方含当归、桂枝、芍药、通草、川芎,各10克、细辛3克、黄芪15克、全蝎2条,甘草5克、红枣5枚。皮肤明显变薄,或:发硬,加:乌梢蛇、地鳖虫;肤色变深,或:肌肤甲错选,加:桃仁、红花、穿山甲、地鳖虫、水蛭等;皮肤顽厚如:木板状,加:海藻、昆布、牡蛎、白芥子、象贝等;病邪客脾,加:“理中汤”,病邪客肺,加:“补肺汤”;寒凝于肝,加:“暖肝煎”;腰酸怕冷、生殖功能低下,加:巴戟天、菟丝子、鹿角胶等;阴虚内热去:细辛,桂枝减量,加:生地、丹皮、知母等。每日1剂,水煎服。用:强的松30毫克,内脏损害明显5例,用:雷公藤片。

4、当归“四逆汤”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采用:当归“四逆汤”口服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滴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静滴,治疗:相对照的方法,对急性脑梗死进行了临床观察,共总结病例78例。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加水蛭、川芎、琥珀,煎汤:

口服与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当归、通草、白芍,各15克、琥珀(另冲)、细辛,各5克、水蛭10克、桂枝、川芎,各12克、红枣5枚,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大火煎沸后,小火再煎30分钟,两次取汁共计4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每日2次,分“早、晚”温服。若有呃逆等不便服用:者,可少量多次喂服。同时用:10%

萄葡糖注射液500毫升,加入:清开灵注射液60毫升(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生产)静脉滴注,每日1次。

5、当归“四逆汤”加味,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药用: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9克、通草、炙甘草,各6克、红枣12枚。寒湿,加:“甘姜苓术汤”;气血虚,加:党参、黄芪、鸡血藤;肾阳虚,加:“右归饮”;肾阴虚,加:“左归饮”;血瘀,加:乳香、没药、丹参、桃仁、红花;寒郁化热,加:黄柏、知母。水煎温服。并用:骨盆牵引,总重量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至体重的1/3~1/2,每次1小时,每日3次;手法推拿依次用:按揉法、封腰法、斜扳法、牵抖按压法及仰卧位牵引法,隔日1次;均20日为1个疗程。

6、当归“四逆汤”,加:牛膝,治疗:坐骨神经痛:本方,用:当归、桂枝、芍药,各15克、细辛5克、炙甘草、通草,各10克、红枣6枚、牛膝20克。每日1剂,水煎3次,分2次服,6剂为1个疗程。[中医正骨,1997,(3):38]。

7、当归“四逆汤”加味,治:漏肩风:,以:当归“四逆汤”,为基本方(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炙甘草、通草),若气虚较明显,加:黄芪、川芎,疼痛较甚,加:姜黄、红花,以:生姜3片、红枣5枚为引。每日内服1剂,6日为1个疗服。服药3个疗程。

8、当归“四逆汤”为主治疗:雷诺病:药用:当归50克、桂枝20克、白芍30克、细辛、木通,各5克、红枣3枚、附子、炙甘草,各10克。

气虚,加:黄芪、党参、白术;气滞,加:柴胡、香附、木香,去:红枣和炙甘草;寒盛,加:肉桂,倍:附子;血瘀,加:红花、丹参,去:木通。另取独活、川椒、艾叶、桂枝、桑枝、红花、透骨草,各等量,煮沸先熏后洗,每日2次。

9、辨证治疗:多形性红斑: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以:斑色紫红而暗,伴指趾肿胀,自觉手足发凉,骨节酸楚,便溏溲清,舌淡苔白,脉缓涩,辨证属风寒型。以:当归“四逆汤”,加:川芎、降香、鸡血藤、丹参、三七、熟附子、黄芪,治疗,效果极著。[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1):26]。

10、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治疗,基本方,为:当归12克、桂枝9克、赤芍12克、细辛3克、炙甘草6克、通草4.5克、红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另药渣煎水熏洗患处半小时,每日、2次。继发感染者,药渣内,加:银花30克、地丁30克。

11、本方,去:通草、红枣,加:独活、寄生、茯苓、杜仲、干地黄、人参、秦艽、牛膝、川芎、防风,桂枝改用:桂心。治:肾气虚弱,卧冷湿地,或:当风,致湿流人脚膝为偏枯冷痹疼痛,或:腰痛脚挛重痹者,名:“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12、本方,去:芍药、红枣、通草,加:茯苓、生姜、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威灵仙、牛膝、金毛狗脊,桂枝改桂心。治:肾虚兼受“风、寒、湿”痹,名:“独活汤”。[医学心悟]。

13、本方,去:细辛、通草、红枣,加:人参、麦门冬、麻黄、黄芪、五味子。治:病人久虚,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而致吐血,名:“麻黄人参芍药汤”。[脾胃论]。

89、“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当归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25枚、吴茱萸6克、生姜15克。上9味,以水1800毫升(或:水酒,各800毫升),煮取1000毫升,去滓,5次,温服。

清酒,李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又曰;“酒之清者,曰:酿…惟米酒入药用”。据此,本方,用:清酒,应是较好之澄清米酒。取其温散是也。

张仲景用:水酒合煮有三方;其余二方为炙“甘草汤”及“芎归胶艾汤”。本方,用:“水、酒”合煮之义,除散伏寒之结滞外,也,加强温经通脉之力,养阴剂得此不致凝滞,后世用:当归,喜加:酒,与张仲景此法有关。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和胃。

[主治]:手足厥寒,胃痛呕吐,脉细欲绝。

[临证加减]:

1、阳痿:阴寒外袭,肾阳受遏之阳痿者,本方,加:附子。[陕西中医,1986,(3):21]。

2、霍乱:霍乱之脱水,脉沉细,呕吐下利者,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乌梅、黄连。[陕西中医,1990,t12,5583

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缩阴证:缩阴证的病机为肾虚肝寒,立温肾阳,暖肝脉为法。方用:温阳解痉汤,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熟附子、小茴香、干姜。治疗:方法:轻者每日1剂,分2次服,晚上用:第三煎汤药熏洗外阴。病重者每日、2剂,熏洗两次,且配针灸。[黑龙江中医药:1987,2,15]。

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妇科的运用:用:本方,加减治疗:白带、月经后期、乳房胀痛等,均获效。[新中医,1984,《12,413

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冻疮: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病史多年,以:耳垂为甚,或:耳轮,足跟,手臂均罹患,局部红肿痒痛,或:破溃,经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6~8剂,而痊愈。

[吉林中医药,1986,(1):313

6、主霍乱多寒,手足厥冷,脉绝,本方名:“四逆汤”。

7、本方,加:附子。治:霍乱多寒,肢冷脉绝,名:通脉“四逆汤”。

(六)血虚寒厥(351、352)。

[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红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曰: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红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词解]:

(1)久寒:久伏脏腑的寒邪。

[提要]:血虚寒厥及兼内有久寒的证治。

[释义]:本条言手足厥寒,说明四肢厥冷的程度较轻,如:339条“热少厥微指头寒”,虽彼为热厥,此属寒厥,但厥冷程度轻微则是一致的。

本证的辨证要点是脉细欲绝,脉细为血虚,厥阴肝血不足,血虚寒郁,脉道失充,运行不利,故:脉细欲绝;四肢失于温阳,故:手足厥寒,同时,本证可伴见四肢关节疼痛,身痛腰痛等寒邪凝滞经络的症状,既是血虚寒凝,经脉不利,治疗:当养血散寒,温通经脉,用: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患者平素阳虚,寒邪久伏脏腑,或:寒凝胞宫致月经不调,白带清稀,宫寒不孕,或:寒滞胃肠而致腹痛,呕吐,下利,或:寒积下焦而致少腹冷痛,疝气等,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再加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涤饮降逆,并,以:清酒扶助药力,驱散久伏之沉寒痼冷。

本证与“四逆汤证”同为寒厥,但“四逆汤证”是少阴肾阳衰微,阴寒内盛,故:手足厥冷而脉微欲绝,本证是厥阴血虚寒凝,经脉失养,故: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厥冷有轻重之别,而辨脉在微细之间,学者尤当注意,不可忽略。

[选注]:

成无己: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当归“四逆汤”助阳生阴也。《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此条乃寒中厥阴血分之证。手足厥寒,与厥逆厥冷略异。逆冷者,寒深入:脏,故:手足不顺利而如:冰,斯为厥逆厥冷。厥寒者,手足厥而自觉畏寒之甚,乃寒中于经。《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柯韵伯:此条为在里,当是四逆本方,加:当归,如:茯苓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汤”攻表,误矣。既名:“四逆汤”,岂得无姜附。《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四逆汤证”下》。

钱天来:四肢为诸阳之本,邪入:阴经,致手足厥而寒冷,则真阳衰弱可知,其脉微细欲绝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者,血之府也。凡气非血不附,血非气不行,阳气既已虚衰,阴血自不能充实,当,以:“四逆汤”温复其真阳,而,加:当归,以:荣养其阴血,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厥阴篇》。

章虚谷: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厥阴气血两虚,故:主,以:当归四逆,养血,以:通经脉。若内有久寒,再,加:吴茱萸、生姜辛温散寒。凡肝,以:酸为体,以:辛为用:也,若少阴手足厥寒、脉细若绝,必兼下利,以:肾为胃关,关闸不固也,必用:姜附四逆等汤。若厥阴属木而挟相火,其下利由邪热下迫,或:寒热错杂,致阳明不阎,故:热利用:“白头翁汤”,寒热错杂者“乌梅丸”,寒多者,加:吴茱萸、生姜足矣。若过用:大热,反助相火,以:焚木也。柯韵伯不明此理,言既名:“四逆汤”,岂得无姜附,吴萸配附子,生姜佐干姜,久寒方能去。而不知少阴寒厥,方用:姜附“四逆汤”,其热厥用:“四逆散”,又岂可用:姜附乎?其四逆虽同,而有寒热不同,岂必用:姜附,方可名:“四逆汤”乎?何不思之甚哉!且如:同名:承气,而有大小调胃之不同;同名:泻心,而有五方之,各异,法随病变,因宜:而施者也。若凭粗疏之见,而论张仲景之法,非但不能发明其理,反致迷惑后学无所适从。每訾王叔和编辑之误,而不自知其谬也。若无王叔和,则张仲景之法湮没无传,后世不表其功,反多吹毛求疵,殆非君子之道矣。《伤寒论本旨,厥阴篇》。

陈平伯:张仲景,治:四逆,每用:姜、附,今当归“四逆汤”中并无温中助阳之品,即遇内有久寒之人,但,加:吴茱萸、生姜,不用:干姜、附子,何也?凡厥阴肝脏,藏营血而应肝木,胆火内寄,风火同源,苟非寒邪内犯,一阳生气欲寂者,不得用:辛热之品,以:扰动风火;不比少阴为寒水之脏,其在经之邪,可与麻、辛、附子合用:也。是以:虽有久寒,不现阴寒内犯之候者,加:生姜,以:宣泄,不取干姜之温中,加:吴萸,以:苦降,不取附子之助火,分经投,治,法律精严,学者所当则效也。(录自《伤寒论浅注》辨厥阴病脉证篇》。

陆渊雷: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则“四逆汤”为正方。今当归“四逆汤”虽,以:四逆,名其方,乃:“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故:前贤多疑之,钱氏、柯氏,以为:“四逆汤”中,加:当归,如:茯苓四逆之例。今案本方方意,实为肌表活血之剂,血被外寒凝束,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初非阳虚所致。日本医,以:本方,治:冻疮,大得效验,可,以:见其活血之功焉。《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以上注家对本证病机为厥阴血虚寒凝,多无疑议。但柯氏、钱氏认为当归“四逆汤”有误,应是“四逆汤”,加:当归,如:茯苓“四逆汤”例。章氏对此详,加:批驳,极为中肯。陈氏也将厥阴四逆与少阴四逆进行比较,说明张仲景当归“四逆汤”不用:干姜附子之理,使人信服。陆氏则举其临床应用,证明当归“四逆汤”活血祛寒的功效,从而指出柯、钱二氏之误,也很恰当。

[治法]:

1、养血散寒,温通经脉。

2、养血通脉,温散久寒。

[方药]:

1、当归“四逆汤”方。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方义]: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用:红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方中:当归辛甘温,养血补血;桂枝辛甘温,散寒通脉,二药相须为主。配芍药益阴和营,助当归补血通痹;细辛直入:三阴,助桂枝温经散寒。甘草、红枣补益中气,通草通利血脉。全方立足养血,以:温为主,以:通为要,有利血脉,以:散寒邪之功,调营卫,以:通阳气之效,因主治:血虚寒凝之厥,故名:当归“四逆汤”。

若寒邪久伏于内者,则在本方基础上,加:吴茱萸温肝散寒,既无温燥伤血灼阴之虞,又无鼓动木火升腾上炎之弊,以:其辛苦泄降且有助于心包阳热之下温;再,加:生姜散寒涤饮,鼓舞营卫,以:助血行。水酒合煎,更增温运血行之力。是方散寒而不助火,养血而不滞邪,实为厥阴血虚,内有久寒之良方。

[方论选]:

柯韵伯: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因厥阴主肝,为血室也。肝苦急,甘,以:缓之,故:倍加红枣,犹小建中,加:饴糖法。肝欲散,当,以:辛散之,细辛之辛能通三阴之气血,外达于毫端,比麻黄更猛,可,以:散在表之严寒。不用:生姜,不取其横散也。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行气于肝。夫阴寒如此,而仍用:芍药者,须防相火之为患也。是方桂枝得归芍,生血于营,细辛同通草,行气于卫,甘草得枣,气血,以:和,且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手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行四末而手足自温。不须参术之补,不用:姜附之燥,此厥阴之四逆,与太少不同治,而仍不失辛甘发散为阳之理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厥阴方》。

陈亮斯:四逆之名:多矣,此当归“四逆汤”固不如:“四逆汤”及通脉之热,也不若“四逆散”之凉,凡四逆之故:不同,有因寒而逆,有因热而逆,此则因风寒中于血脉而逆,当归四逆所由立也。风寒中于血脉,则已入:营气之中,阴阳虽欲相顺接而不可得,邪涩于经,营气不流,非通其血脉不可。当归辛温,血中气药,能散内寒而和血,故以:为君。然欲通血脉,必先散血中之邪,桂枝散厥阴血分之风者也,细辛泄厥阴血分之寒者也,故以:二物为辅。芍药、红枣、甘草,调和营卫者也,未有营不与卫和而脉能通者,“桂枝汤”,治:卫不与营和谐,此方,治:营不与卫和谐。而红枣之用,多于“桂枝汤”一倍:有奇,以:红枣能助经脉和阴阳而调营卫也。且邪并肝经,木盛则侮土,甘草、红枣之用,倘兼有厚脾土而御侮之意耶?通草者,<本经)称其通九窍血脉关节,凡邪气阻塞于血分,吾,以:通草之入:血分而破其阻塞者,治之,即众药也借通草之力而无不通矣,制方之神奇有如:是哉!、(录自<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汪苓友:按上汤内,加:清酒和煮者,酒之性大热,味甘而辛,海藏,云,其能引诸经,不止与附子相同,其力能润肝燥,通血脉,散寒邪,病人内有久寒者,汤中大宜用之。或:问内有久寒,何,以:不用:“四逆汤”?余答,云,上条证本系血虚,厥阴经中风寒,在少阴并无兼证。若用:四逆,则汤中附子、干姜,过于燥烈,大非血虚所宜。故:(后条辨)也,云,少阴所主者气,厥则为寒,当纳气归肾,厥阴所主者血,厥则为虚,当温经复营,此大法也。愚按厥则为虚,虚字当兼寒燥看。《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王晋三:当归“四逆汤”不用:姜附者,阴血虚微,恐重竭其阴也。且四逆虽寒而不至于冷,也惟有调和厥阴,温经复营而已,故用:酸甘,以:缓中,则营气得至太阴而脉生,辛甘,以:温表,则卫气得行而四末温,不失辛甘发散之理,仍寓,治:肝四法,如: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

厥阴四逆证,有属络虚不能贯于四末而厥者,当用:归芍,以:和营血。若内有久寒者,无阳化阴,不用:姜附者,恐燥劫阴气,变出涸津亡液之证。只,加:吴茱萸从上达下,生姜从内发表,再,以:清酒和之,何患阴阳不和,四逆不温也耶!《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罗东逸:若其人内有久寒,非辛温之品不能兼,治,则,加:吴萸、生姜之辛热,更用:酒煎,佐细辛,直通厥阴之脏,迅散内外之寒,是又救厥阴内外两伤于寒之法也。(录自《长沙方歌括》厥阴方》。

[点评],各家对两方的配伍意义,均有阐发。柯韵伯,谓:“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利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行气于肝”,可解后世之惑。同时,他在此提出“厥阴之四逆,与太少不同治:”的观点,也纠正了自己注释本方证原文时认为当归“四逆汤”应是“四逆汤”,加:当归的错误。汪氏、王氏也力伸四逆与当归四逆之异,从而有助于学者对久寒不用:姜附的理解。罗氏认为,内有久寒,加:吴萸、生姜,更用:酒煎,取其迅散内外之寒,可谓真知灼见。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成“独活寄生汤”,治:肾气虚弱、寒湿外袭,致寒凝筋骨、关节,而为偏枯麻痹疼痛,或:腰痛而重,脚挛急。《千金翼方》之竹沥汤,即:本方,合:“四逆汤”而成,治疗:两脚痹弱,或:转筋,或:皮肉胀起如:肿而按之不陷,心中恶不欲食。

2)明代李中梓用:此方,治:左胁有形之厥疝,其所著<医宗必读)之“独活汤”,也从本方化裁而成,治:肾虚兼“风、寒、湿”痹证。

3)清代陈修园用:此方,治疗:腰痛、不可,以:俯仰。林佩琴(证治:类裁>用,治:腹寒痛。

唐容川用,治:手足痹痛、寒冷等证。

(2)现代应用:

1)循环系统、用:本方,加减,治疗:动脉硬化、大动脉炎、毕夏氏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无脉症、心动过缓、高血压、脑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时,均,以: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用于:雷诺氏病(末梢血管痉挛性疾病)时,主要用于:缺血期,或:发绀期,以:无坏疽,肢端发凉、苍白,或:紫暗、疼痛、遇冷则重、脉细弱,作为投药指征;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红斑性肢痛、肢端青紫症时,以:无坏疽,有疼痛,局部皮色紫暗,四肢厥冷,遇冷则重,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如:丁氏,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一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常气短,心慌,唇青,肢冷,冬天尤重。服药20余剂后,症状消失,临床痊愈。王氏等用:当归“四逆汤”,加:泽兰、苏木、枇杷叶、杏仁、木通、前胡,治愈1例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用:当归“四逆汤”,加:桑枝、路路通,治愈1例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症(26j。庄氏,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各10克、通草、炙甘草,各6克、细辛3克、红枣12克、黄芪20克、葱白7茎)、治疗:雷诺氏病50例。结果:治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

2)呼吸系统、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证属阳虚寒凝、痰饮内阻者。如:胡氏等用:本方,加减(当归18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8克、干姜8克、通草6克、半夏10克、苏子10克、白芥子6克、枇杷叶12克。红枣7枚、炙甘草6克)、治疗:一例慢支急性发作、肺气肿患者,3剂痰喘悉减,再进5剂,诸症渐平L28)。

3)消化系统、本方主要用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霉菌性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寒邪久积,气血不畅,脾胃运化失职为病机要点。如:达氏等,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半夏,治愈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当归“四逆汤”,加:白术、茯苓,治愈1例慢性肠炎。杨氏,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30克、白芍30克、细辛8克、桂枝10克、通草5克、炙甘草15克、酒大黄10~15克)、治疗:108例手术后肠粘连腹痛,结果:完全控制63例,基本控制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3%。

4)精神、神经系统、本方,用于:运动性癫痫、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尺神经麻痹、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等病证时,以:血虚有寒、经脉瘀阻为病机要点。如:龚氏,报道,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桂枝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通草5克、细辛3克、红枣5枚、甘草3克。病发于上肢者,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病发于下肢者,加:川牛膝10克、苍术10克、木瓜15克、薏苡仁15克;四肢同发者,上药合用。若外邪已解,则用:基本方,加:黄芪20克益气固表)、治疗:末梢神经炎10例,结果:痊愈8例,好转2例。金氏等,以: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细辛3克、通草6克、吴萸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红枣10克、生姜12克。风寒重者,加:羌活、川芎;风热重者,加:薄荷、菊花、生石膏;风湿重者,加:苍术、白芷;气虚者,加:人参、黄芪;血虚者,加:首乌倍:归芍;肾虚者,加:山萸、枸杞、龟甲;痰湿重者,加:“二陈汤”;肝阳亢者去:桂、吴萸,加:栀子、胆草、钩藤、天虫)、治疗:顽固性头痛86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3%。

5)运动系统、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症、颈椎综合征、顽固性腓肠肌痉挛症、下肢肌肉痛、骨骺炎及骨缺血性坏死、骨折愈合迟延、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血虚寒凝、筋脉失养、关节不利为病机特点。如:朱氏,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气虚,加:黄芪、川芎,疼痛甚,加:姜黄、红花)、治疗: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46例,结果:治愈42例,占91.3%;显效4例,占8.7%,显效率为100%。刘氏,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白芍12克、木通10克、秦艽12克、黄芪30克、地龙12克、续断20克、甘草5克)共服50余剂,治愈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6)泌尿生殖系统、本方常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炎、附睾炎、输精管结扎后遗症、腹股沟斜疝、前列腺肥大、外伤性阴囊肿大、阳痿、缩阴症、精液不液化等病证,以下焦虚寒、少腹冷痛为辨证要点。如:吴氏等,报道,用:当归“四逆汤”,加:柴胡、吴茱萸,治疗:1例阳痿症,6剂即愈L35J。刘氏根据<诸病源候论)“众筋会于阴器,邪客厥阴、少阴之经,与冷气相搏,则阴肿而挛缩”及“伤寒先袭虚人”理论,结合缩阴证的临床表现,辨其病机为肾虚肝寒,立温肾阳、暖肝脉为法,以:本方,加:熟附子、小茴、吴萸、干姜,治疗:22例缩阴证(男性16例,女性6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2例。

7)妇科、本方可用于:痛经、闭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子宫下垂、妊娠腹痛、妊娠甲下衄瘀、月经周期性水肿、产后腰腿痛、产后腹痛、产后痨等病证,以:寒凝胞宫,气血瘀滞,络脉失用:等为病机特点。如:孙氏等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76例(基本方:当归、木通,各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细辛3克、甘草6克、萆薢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4克、红枣3枚)结果:治愈52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37J。李氏,用,加减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细辛、通草、炒白芍、红枣、甘草、黄芪、桑枝)、治疗:产后肢体酸痛52例,其中28例痊愈(服药20剂,以:内渚症消失);24例有效(服药20剂诸症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有效率100%。

8)皮肤科、本方可用于治疗:冻疮、荨麻疹、进行性指掌角化症、局限性硬皮病、结节性红斑、寒冷性脂膜炎、老年性冬季皮肤瘙痒症、老年性黄褐斑、风寒型银屑病、多形红斑等病证。如:饶氏等用:黄芪当归“四逆汤”(黄芪30克、当归、白芍、桂枝、细辛,各10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红枣7枚、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治疗:冻疮204例。

结果:服药只有一个疗程即获痊愈者80人,显效者120人,无效4人,服药两个疗程全部,治愈。随访150人,其中142人连续3个冬天未出现冻疮,仅8名:女性手部出现1度冻疮。洪氏,用,加味当归“四逆汤”(黄芪20克、当归、杭芍、桂枝、木通、荆芥、防风、红枣、炙甘草,各10克、细辛6克)、治疗:79例风寒型银屑病。结果:临床痊愈34例,占43%;基本痊愈23例,占29.1%;有效11例,占13.9%;无效u例,占13.9%;总有效率为86.1%。

9)儿科、用:本方,加减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新生儿硬肿症等。如:曹氏,报道,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6克、桂枝5克、白芍6克、细辛3克、人参6克、炮姜6克、木通3克、吴萸6克、炙甘草3克、红枣3克)水煎鼻饲,棉被保暖,治疗:两例发生于冬季的新生儿硬肿症,获得满意效果。

10)眼科、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而奏效者。

(3)医案选录:

1)先天性心脏病。李某,男,7岁。5岁时和几个小孩赛跑,跑完后突然昏厥,当时面青肢冷,气促息微。某医院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急救处理后,嘱避免劳累和感冒,加强营养。此后,孩子经常气短,心跳,唇青,肢冷,冬天尤重。今年上学,以:来,由于离学校远,走路劳累,特别是变天时,上症常,加重,前来求诊。患儿发育、营养一般,面色咣白,肢冷,唇青,动剧则气促心跳。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胸前“虚里”搏动击指。处,以:当归“四逆汤”:酒当归9克、桂枝9克、酒白芍6克、细辛3克、木通3克、炙甘草6克、红枣5枚。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上药服后,手足渐温,气促心跳减轻,舌脉变化不著。考虑患儿先天元气亏损,遂又加:太子参30克、守方服至25剂,患儿精神振奋,气促心跳完全消失,唇色变红,四肢不冷,脉转有力。临床,治愈。

按:本例为心阳不振,寒阻血脉,以:太子参益气强心,红枣健脾,细辛、桂枝温通经脉,配,以:当归、芍药益气和血,改善血脉循环。桂枝配炙甘草为“桂枝甘草汤”,可强心,以:制心之动悸。木通强心利尿。诸药合力,共奏益气强心,通阳活血之效。《河南中医)1988;(3):13)。

2)类风湿性关节炎,吴某,女,58岁,患者周身经常疼痛,手足关节肿胀疼痛尤甚,曾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诊见形体虚弱,面色咣白,手足关节肿大,头晕,行路不便,苔薄白,脉濡细,查类风湿因子(+),抗“0”<500单位,为气血两虚,寒邪阻滞经络而致痹证,治宜:益气养血,温经除湿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白芍12克、木通10克、秦艽12克、黄芪30克、地龙12克、续断20克、甘草5克,连服6剂后,症状有所减轻,后续用:本方,加减,共服50余剂,基本痊愈,查类风湿因子(一)曾追访2年,未见复发,按:本例患者平素气血虚弱,寒邪乘虚而入,流注筋脉关节,而致痹症,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加:黄芪补气,以:达气行血行之意;续断,以:补肝肾、强筋骨;秦艽、地龙增强祛风活络、止痛之效,谨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治法,而达,治愈之功。《内蒙古中,医药)1988;(2):21)。

3)多形红斑,郑某,女,40岁8年来每值秋末冬初,手足肢端频发多形红斑,皮损呈黄豆大小,或:中有水泡,既痒且痛,此消彼起,直至春末始消,伴有关节酸痛、四肢厥冷精神疲乏,畏寒骨凛,脉沉细,苔薄白,血虚受寒,寒凝血滞,治,以:温通,投当归“四逆汤”,加:淡附片4~5克、红花6克、方中:桂枝、细辛均为6克。5剂后,原有皮损消退,红斑不再出现,痒痛也除,再服10剂,红斑完全消失,仅留色素沉着,嘱继服15剂,以:杜后患,第二年又有复发,但症情减轻,经服药后即消,嘱来年秋末先服本方,以:作预防,至期服用,果然未见复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5):29)。

按;多型红斑为皮肤科近年来所提出的新病名,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多形红斑状皮损为特征,本例证属血虚寒凝,脉络瘀滞,以:当归“四逆汤”养血温经、散寒通脉,加:附子,以:增温阳驱寒之力,加:红花,以:助活血化瘀之功,故:能药到病除。

4)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李某,女,28岁,两月前遭雨淋而致指尖到肘部,足趾到膝部麻木且冷,时有针刺样疼痛,以:手指为甚,遇冷,加重,遇热缓解,近来发作较频,恶风寒,身疼腰痛,月经愆期,经来腹痛,量少色黯,西医诊为雷诺氏病,用:西药扩张血管剂,治疗,效果不显而来诊,刻诊:形体消瘦,两颊有青紫斑,手足指趾逆冷麻木,指掐无痛感,肤色紫暗,指尖为甚,经火烤才转红,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证由血虚寒凝、血脉不畅所致,治宜: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拟当归“四逆汤”化裁:当归15克、桂枝、赤芍,各10克、细辛3克、鸡血藤、生黄芪,各30克、通草、炙甘草,各5克、红枣10枚,服7剂,手足转温,针刺样疼痛消失,麻木感减轻,继进10剂而愈,经随访,近几年未复发,按:雷诺氏病的四肢厥冷多属于寒厥,但与“四逆汤证”之寒厥有异,彼为阴盛阳衰之亡阳急证,此则由于平素血虚,阳气不足,又感受外寒,以致气血运行不利,不能温养四末出现的手足厥寒,正如:成无己,云:“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此汤复阳生阴”。故:此时不宜:纯用:辛热之剂,而用:当归“四逆汤”,加:鸡血藤、黄芪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通脉,其证必愈。《浙江中医杂志)1988;(9):412)。

5)席汉氏综合征,何某,女,40岁,农民1983年8月就诊,其夫代诉:因小产后出血,行刮宫术后感染致闭经3年多,消瘦,体重减轻,处事表情淡漠,行动迟缓,嗜睡,精神萎靡,畏寒乏力,语言声调低沉,语言减少,第二性征见乳房萎缩,腋毛及阴毛脱落,起病后曾往广州某医院作内分泌检查,诊为“席汉氏综合征”。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无华,声调低沉,焦虑不安,畏寒,暑热天时尚穿毛衣2件,棉衣1件,手足厥冷,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欲绝,综观脉症,中医诊为闭经,乃为血虚内寒,阳气衰微之证,故: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处方:当归、炙甘草、桂枝,各15克、北细辛、木通,各6克、白芍12克、吴茱萸9克、红枣(去核)12枚,加水500毫升,米酒300毫升,煎至药液1碗,温服,日服1剂3日后复诊,言语增多,自述服药后渐觉手足转温,曾出大汗,精神胃纳转佳,身上只穿毛衣2件尚不觉察冷,脉微涩如:刮竹状,虚瘀状已露,在上方基础上,加:苏木10克、生龙骨、生牡蛎、鸡血藤,各30克、,以:效张锡纯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之意,使其血足脉通,再服7剂。

三诊,面色稍有血色,自述形寒肢冷大减,脉象转和缓,睡眠仍不甚佳,继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30余剂,并嘱服当归羊肉汤食疗2个月后来告,有少量月经来潮,病转安和,后随访调,治,10年内追访,见身体状况颇佳,并可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

按:本例患者初因小产出血,行刮宫术重伤阴血,复因术后感染,寒邪内袭胞宫,阻滞经脉,耗损阳气,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虚寒凝,故:见闭经,形寒,手足厥冷,神疲萎靡诸症丛生,历经3年之久,此即所谓:“内有久寒”也,治宜,以:本方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以:当归补血通经,吴茱萸、细辛、木通、桂枝散寒通脉,“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更加:米酒同煎,以:助诸药活血通经而散久寒,俟寒邪散,血脉通,阳气回则月经复来,诸症减轻,继而,以:药、食调,治,多年痼疾,终于得,以:缓解。《新中医>1995;(3):56)。

[按语]:当归“四逆汤”为“桂枝汤”类方,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外可助卫固表,内可温脏散寒、通调血脉,主要用于:血虚寒凝、阳虚脏冷、经脉不利之证,其辨证要点是“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临床上,只要能掌握这一内涵,灵活变通,就能做到异病同治,一方多用。从上述临床运用:及病案举例等资料可,以:看出,本方所,治:疾病达数十种之多,几乎遍及“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足见其治疗范围之广。

必须指出,本方证与“四逆汤证”同属里虚寒厥之证,但由于二者病机同中有异,脉症也有区别,故,治法,各不相同,少阴重在真阳,以:阳虚为主,其证四肢厥逆而脉微欲绝,故,治用:“四逆汤”大辛大热之品,药少力专,急救回阳;厥阴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其证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故治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意在缓图,不在急攻也。

[现代研究]:

据现代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当归“四逆汤”调整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障碍的作用:最为突出,镇静、镇痛作用:也较显著,并有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胃肠痉挛及调节子宫机能、缓解子宫挛痛等多种作用。

日本学者西泽芳男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投与10名:健康人,年龄18~26岁,性别男女,各5名:服药后进行深部体温测定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剂激活全部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通过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的增加:使深部体温上升,并用: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全数活化多巴胺等扩张末端血管,起到改善四肢寒冷的效果(42)。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当归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9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红枣25枚、吴茱萸6克、生姜15克。上9味,以水1800毫升(或:水酒,各800毫升),煮取1000毫升,去滓,5次,温服。

清酒,李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其法”。又曰;“酒之清者,曰:酿惟米酒入:药用:”。据此,本方,用:清酒应是较好之澄清米酒,取其温散是也。

张仲景用:水酒合煮有三方;其余二方为炙“甘草汤”及“芎归胶艾汤”,本方,用:水酒合煮之义,除散伏寒之结滞外,也,加强温经通脉之力,养阴剂得此不致凝滞,后世用:当归,喜加:酒,与张仲景此法有关。

[功效]:温中散寒,降逆和胃。

[主治]:手足厥寒,胃痛呕吐,脉细欲绝。

[临证加减]:

1、阳痿:阴寒外袭,肾阳受遏之阳痿者,本方,加:附子。[陕西中医,1986,(3):21]。

2、霍乱:霍乱之脱水,脉沉细,呕吐下利者,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乌梅、黄连。[陕西中医,1990,t12,5583

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缩阴证:缩阴证的病机为肾虚肝寒,立温肾阳,暖肝脉为法,方用:温阳解痉汤,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熟附子、小茴香、干姜,治疗:方法:轻者每日1剂,分2次服,晚上用:第三煎汤药熏洗外阴,病重者每日、2剂,熏洗两次,且配针灸。[黑龙江中医药:1987,2,15]。

4、“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妇科的运用:用:本方,加减治疗:白带、月经后期、乳房胀痛等,均获效。[新中医,1984,12,413]。

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冻疮: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病史多年,以:耳垂为甚,或:耳轮,足跟,手臂均罹患,局部红肿痒痛,或:破溃,经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6~8剂,而痊愈。

[吉林中医药,1986,(1):313

6、主霍乱多寒,手足厥冷,脉绝,本方名:“四逆汤”。

7、本方,加:附子。治:霍乱多寒,肢冷脉绝,名:通脉“四逆汤”。

(六)血虚寒厥(351、352)。

[原文]: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351)。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红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曰: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52)。

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切、吴茱萸二升,红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词解]:

(1)久寒:久伏脏腑的寒邪。

[提要]:血虚寒厥及兼内有久寒的证治。

[释义]:本条言手足厥寒,说明四肢厥冷的程度较轻,如:339条“热少厥微指头寒”,虽彼为热厥,此属寒厥,但厥冷程度轻微则是一致的。

本证的辨证要点是脉细欲绝,脉细为血虚,厥阴肝血不足,血虚寒郁,脉道失充,运行不利,故:脉细欲绝;四肢失于温阳,故:手足厥寒,同时,本证可伴见四肢关节疼痛,身痛腰痛等寒邪凝滞经络的症状,既是血虚寒凝,经脉不利,治疗:当养血散寒,温通经脉,用: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患者平素阳虚,寒邪久伏脏腑,或:寒凝胞宫致月经不调,白带清稀,宫寒不孕,或:寒滞胃肠而致腹痛,呕吐,下利,或:寒积下焦而致少腹冷痛,疝气等,可在当归“四逆汤”的基础上,再,加入:吴茱萸、生姜,以:温中散寒,涤饮降逆,并,以:清酒扶助药力,驱散久伏之沉寒痼冷。

本证与“四逆汤证”同为寒厥,但“四逆汤证”是少阴肾阳衰微,阴寒内盛,故:手足厥冷而脉微欲绝,本证是厥阴血虚寒凝,经脉失养,故: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厥冷有轻重之别,而辨脉在微细之间,学者尤当注意,不可忽略。

[选注]:

成无己: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当归“四逆汤”助阳生阴也。《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此条乃寒中厥阴血分之证。手足厥寒,与厥逆厥冷略异。逆冷者,寒深入脏,故:手足不顺利,而如冰,斯为厥逆厥冷。厥寒者,手足厥而自觉畏寒之甚,乃寒中于经。《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柯韵伯:此条为在里,当是四逆本方,加:当归,如:茯苓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汤”攻表,误矣。既名:“四逆汤”,岂得无姜附。《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四逆汤证”下》。

钱天来:四肢为诸阳之本,邪入:阴经,致手足厥而寒冷,则真阳衰弱可知,其脉微细欲绝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脉者,血之府也。凡气非血不附,血非气不行,阳气既已虚衰,阴血自不能充实,当,以:“四逆汤”温复其真阳,而,加:当归,以:荣养其阴血,故以: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厥阴篇》。

章虚谷: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厥阴气血两虚,故:主,以:当归四逆,养血,以:通经脉。若内有久寒,再,加:吴茱萸、生姜辛温散寒。凡肝,以:酸为体,以:辛为用:也,若少阴手足厥寒、脉细若绝,必兼下利,以:肾为胃关,关闸不固也,必用:姜附四逆等汤。若厥阴属木而挟相火,其下利由邪热下迫,或:寒热错杂,致阳明不阎,故:热利用:“白头翁汤”,寒热错杂者“乌梅丸”,寒多者,加:吴茱萸、生姜足矣。若过用:大热,反助相火,以:焚木也。柯韵伯不明此理,言既名:“四逆汤”,岂得无姜附,吴萸配附子,生姜佐干姜,久寒方能去。而不知少阴寒厥,方用:姜附“四逆汤”,其热厥用:“四逆散”,又岂可用:姜附乎?其四逆虽同,而有寒热不同,岂必用:姜附,方可名:“四逆汤”乎?何不思之甚哉!且如:同名:承气,而有大小调胃之不同;同名:泻心,而有五方之,各异,法随病变,因宜:而施者也。若凭粗疏之见,而论张仲景之法,非但不能发明其理,反致迷惑后学无所适从。每訾王叔和编辑之误,而不自知其谬也。若无王叔和,则张仲景之法湮没无传,后世不表其功,反多吹毛求疵,殆非君子之道矣。《伤寒论本旨,厥阴篇》。

陈平伯:张仲景,治:四逆,每用:姜、附,今当归“四逆汤”中并无温中助阳之品,即遇内有久寒之人,但,加:吴茱萸、生姜,不用:干姜、附子,何也?凡厥阴肝脏,藏营血而应肝木,胆火内寄,风火同源,苟非寒邪内犯,一阳生气欲寂者,不得用:辛热之品,以:扰动风火;不比少阴为寒水之脏,其在经之邪,可与麻、辛、附子合用:也。是以:虽有久寒,不现阴寒内犯之候者,加:生姜,以:宣泄,不取干姜之温中,加:吴萸,以:苦降,不取附子之助火,分经投治,法律精严,学者所当则效也。(录自《伤寒论浅注,辨厥阴病脉证篇》。

陆渊雷: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则“四逆汤”为正方。今当归“四逆汤”虽,以:四逆名,其方,乃:“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故:前贤多疑之,钱氏、柯氏,以为:“四逆汤”中,加:当归,如:茯苓四逆之例。今案本方方意,实为肌表活血之剂,血被外寒凝束,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初非阳虚所致。日本医,以:本方,治:冻疮,大得效验,可,以:见其活血之功焉。《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以上注家对本证病机为厥阴血虚寒凝,多无疑议。但柯氏、钱氏认为当归“四逆汤”有误,应是“四逆汤”,加:当归,如:茯苓“四逆汤”例。章氏对此详,加:批驳,极为中肯。陈氏也将厥阴四逆与少阴四逆进行比较,说明张仲景当归“四逆汤”不用:干姜附子之理,使人信服。陆氏则举其临床应用,证明当归“四逆汤”活血祛寒的功效,从而指出柯、钱二氏之误,也很恰当。

[治法]:

1、养血散寒,温通经脉。

2、养血通脉,温散久寒。

[方药]:

1、当归“四逆汤”方。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方义]: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倍用:红枣,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方中:当归辛甘温,养血补血;桂枝辛甘温,散寒通脉,二药相须为主。配芍药益阴和营,助当归补血通痹;细辛直入:三阴,助桂枝温经散寒。甘草、红枣补益中气,通草通利血脉。全方立足养血,以:温为主,以:通为要,有利血脉,以:散寒邪之功,调营卫,以:通阳气之效,因主治:血虚寒凝之厥,故:名:当归“四逆汤”。

若寒邪久伏于内者,则在本方基础上,加:吴茱萸温肝散寒,既无温燥伤血灼阴之虞,又无鼓动木火升腾上炎之弊,以:其辛苦泄降且有助于心包阳热之下温;再,加:生姜散寒涤饮,鼓舞营卫,以:助血行。水酒合煎,更增温运血行之力。是方散寒而不助火,养血而不滞邪,实为厥阴血虚,内有久寒之良方。

[方论选]:

柯韵伯:此方用:“桂枝汤”,以:解外,而,以:当归为君者,因厥阴主肝,为血室也。肝苦急,甘,以:缓之,故:倍加红枣,犹小建中,加:饴糖法。肝欲散,当,以:辛散之,细辛之辛能通三阴之气血,外达于毫端,比麻黄更猛,可,以:散在表之严寒。不用:生姜,不取其横散也。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通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行气于肝。夫阴寒如此,而仍用:芍药者,须防相火之为患也。是方桂枝得归芍,生血于营,细辛同通草,行气于卫,甘草得枣,气血,以:和,且缓中,以:调肝,则营气得至手太阴,而脉自不绝。温表,以:逐邪,则卫气行四末而手足自温。不须参术之补,不用:姜附之燥,此厥阴之四逆,与太少不同治,而仍不失辛甘发散为阳之理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厥阴方》。

陈亮斯:四逆之名:多矣,此当归“四逆汤”固不如:“四逆汤”及通脉之热,也不若“四逆散”之凉,凡四逆之故:不同,有因寒而逆,有因热而逆,此则因风寒中于血脉而逆,当归四逆所由立也。风寒中于血脉,则已入:营气之中,阴阳虽欲相顺接而不可得,邪涩于经,营气不流,非通其血脉不可。当归辛温,血中气药,能散内寒而和血,故以:为君。然欲通血脉,必先散血中之邪,桂枝散厥阴血分之风者也,细辛泄厥阴血分之寒者也,故以:二物为辅。芍药、红枣、甘草,调和营卫者也,未有营不与卫和而脉能通者,“桂枝汤”,治:卫不与营和谐,此方,治:营不与卫和谐。而红枣之用,多于“桂枝汤”一倍:有奇,以:红枣能助经脉和阴阳而调营卫也。且邪并肝经,木盛则侮土,甘草、红枣之用,倘兼有厚脾土而御侮之意耶?通草者,<本经)称其通九窍血脉关节,凡邪气阻塞于血分,吾,以:通草之入:血分而破其阻塞者,治之,即众药也借通草之力而无不通矣,制方之神奇有如:是哉!、(录自<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汪苓友:按上汤内,加:清酒和煮者,酒之性大热,味甘而辛,海藏,云,其能引诸经,不止与附子相同,其力能润肝燥,通血脉,散寒邪,病人内有久寒者,汤中大宜用之。

,或:问内有久寒,何,以:不用:“四逆汤”?余答,云,上条证本系血虚,厥阴经中风寒,在少阴并无兼证。若用:四逆,则汤中附子、干姜,过于燥烈,大非血虚所宜。故:(后条辨)也,云,少阴所主者气,厥则为寒,当纳气归肾,厥阴所主者血,厥则为虚,当温经复营,此大法也。愚按厥则为虚,虚字当兼寒燥看。《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王晋三:当归“四逆汤”不用:姜附者,阴血虚微,恐重竭其阴也。且四逆虽寒而不至于冷,也惟有调和厥阴,温经复营而已,故用:酸甘,以:缓中,则营气得至太阴而脉生,辛甘,以:温表,则卫气得行而四末温,不失辛甘发散之理,仍寓,治:肝四法,如: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

厥阴四逆证,有属络虚不能贯于四末而厥者,当用:归芍,以:和营血。若内有久寒者,无阳化阴,不用:姜附者,恐燥劫阴气,变出涸津亡液之证。只,加:吴茱萸从上达下,生姜从内发表,再,以:清酒和之,何患阴阳不和,四逆不温也耶!《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罗东逸:若其人内有久寒,非辛温之品不能兼,治,则,加:吴萸、生姜之辛热,更用:酒煎,佐细辛,直通厥阴之脏,迅散内外之寒,是又救厥阴内外两伤于寒之法也。(录自《长沙方歌括》厥阴方》。

[点评],各家对两方的配伍意义,均有阐发。柯韵伯,谓:“通草即木通,能通九窍而利关节,用:,以:开厥阴之阖而行气于肝”,可解后世之惑。同时,他在此提出“厥阴之四逆,与太少不同治:”的观点,也纠正了自己注释本方证原文时认为当归“四逆汤”应是“四逆汤”,加:当归的错误。汪氏、王氏也力伸四逆与当归四逆之异,从而有助于学者对久寒不用:姜附的理解。罗氏认为,内有久寒,加:吴萸、生姜,更用:酒煎,取其迅散内外之寒,可谓真知灼见。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化裁成“独活寄生汤”,治:肾气虚弱、寒湿外袭,致寒凝筋骨、关节,而为偏枯麻痹疼痛,或:腰痛而重,脚挛急。《千金翼方》之竹沥汤,即:本方,合:“四逆汤”而成,治疗:两脚痹弱,或:转筋,或:皮肉胀起如:肿而按之不陷,心中恶不欲食。

2)明代、李中梓,用:此方,治:左胁有形之厥疝,其所著<医宗必读)之“独活汤”,也从本方化裁而成,治:肾虚兼“风、寒、湿”痹证。

3)清代、陈修园,用:此方,治疗:腰痛、不可,以:俯仰。林佩琴(证治:类裁>用,治:腹寒痛。唐容川,用治:手足痹痛、寒冷等证。

(2)现代应用、1)循环系统、用:本方,加减治疗:动脉硬化、大动脉炎、毕夏氏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无脉症、心动过缓、高血压、脑血栓形成、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时,均,以: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用于:雷诺氏病(末梢血管痉挛性疾病)时,主要用于:缺血期,或:发绀期,以:无坏疽,肢端发凉、苍白,或:紫暗、疼痛、遇冷则重、脉细弱,作为投药指征;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红斑性肢痛、肢端青紫症时,以:无坏疽,有疼痛,局部皮色紫暗,四肢厥冷,遇冷则重,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如:丁氏,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一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常气短,心慌,唇青,肢冷,冬天尤重。服药20余剂后,症状消失,临床痊愈。王氏等用:当归“四逆汤”,加:泽兰、苏木、枇杷叶、杏仁、木通、前胡,治愈1例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用:当归“四逆汤”,加:桑枝、路路通,治愈1例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症(26j。庄氏,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各10克、通草、炙甘草,各6克、细辛3克、红枣12克、黄芪20克、葱白7茎)、治疗:雷诺氏病50例。结果:治愈2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

2)呼吸系统、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证属阳虚寒凝、痰饮内阻者。如:胡氏等用:本方,加减(当归18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8克、干姜8克、通草6克、半夏10克、苏子10克、白芥子6克、枇杷叶12克。红枣7枚、炙甘草6克)、治疗:一例慢支急性发作、肺气肿患者,3剂痰喘悉减,再进5剂,诸症渐平L28)。

3)消化系统、本方主要用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霉菌性肠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病证。以:寒邪久积,气血不畅,脾胃运化失职为病机要点。如:达氏等,以: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半夏,治愈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当归“四逆汤”,加:白术、茯苓,治愈1例慢性肠炎。杨氏,用: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30克、白芍30克、细辛8克、桂枝10克、通草5克、炙甘草15克、酒大黄10~15克)、治疗:108例手术后肠粘连腹痛,结果:完全控制63例,基本控制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3%。

4)精神、神经系统、本方,用于:运动性癫痫、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尺神经麻痹、偏头痛、顽固性头痛等病证时,以:血虚有寒、经脉瘀阻为病机要点。如:龚氏,报道,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桂枝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通草5克、细辛3克、红枣5枚、甘草3克。病发于上肢者,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病发于下肢者,加:川牛膝10克、苍术10克、木瓜15克、薏苡仁15克;四肢同发者,上药合用。若外邪已解,则用:基本方,加:黄芪20克益气固表)、治疗:末梢神经炎10例,结果:痊愈8例,好转2例。金氏等,以: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细辛3克、通草6克、吴萸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红枣10克、生姜12克。风寒重者,加:羌活、川芎;风热重者,加:薄荷、菊花、生石膏;风湿重者,加:苍术、白芷;气虚者,加:人参、黄芪;血虚者,加:首乌倍:归芍;肾虚者,加:山萸、枸杞、龟甲;痰湿重者,加:“二陈汤”;肝阳亢者去:桂、吴萸,加:栀子、胆草、钩藤、天虫)、治疗:顽固性头痛86例,结果:痊愈31例,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3%。

5)运动系统、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症、颈椎综合征、顽固性腓肠肌痉挛症、下肢肌肉痛、骨骺炎及骨缺血性坏死、骨折愈合迟延、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以:血虚寒凝、筋脉失养、关节不利为病机特点。如:朱氏,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气虚,加:黄芪、川芎,疼痛甚,加:姜黄、红花)、治疗:漏肩风(肩关节周围炎)46例,结果:治愈42例,占91.3%;显效4例,占8.7%,显效率为100%。刘氏,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白芍12克、木通10克、秦艽12克、黄芪30克、地龙12克、续断20克、甘草5克)共服50余剂,治愈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6)泌尿生殖系统、本方常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鞘膜积液、睾丸炎、附睾炎、输精管结扎后遗症、腹股沟斜疝、前列腺肥大、外伤性阴囊肿大、阳痿、缩阴症、精液不液化等病证,以下焦虚寒、少腹冷痛为辨证要点。如:吴氏等,报道,用:当归“四逆汤”,加:柴胡、吴茱萸,治疗:1例阳痿症,6剂即愈L35J。刘氏根据<诸病源候论)“众筋会于阴器,邪客厥阴、少阴之经,与冷气相搏,则阴肿而挛缩”及“伤寒先袭虚人”理论,结合缩阴证的临床表现,辨其病机为肾虚肝寒,立温肾阳、暖肝脉为法,以:本方,加:熟附子、小茴、吴萸、干姜,治疗:22例缩阴证(男性16例,女性6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2例。

7)妇科、本方可用于:痛经、闭经、不孕症、附件炎、盆腔炎、子宫下垂、妊娠腹痛、妊娠甲下衄瘀、月经周期性水肿、产后腰腿痛、产后腹痛、产后痨等病证,以:寒凝胞宫,气血瘀滞,络脉失用:等为病机特点。如:孙氏等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76例(基本方:当归、木通,各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细辛3克、甘草6克、萆薢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4克、红枣3枚)结果:治愈52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7%[37J。李氏,用,加减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细辛、通草、炒白芍、红枣、甘草、黄芪、桑枝)、治疗:产后肢体酸痛52例,其中28例痊愈(服药20剂,以:内渚症消失);24例有效(服药20剂诸症减轻,或:部分症状消失),有效率100%。

8)皮肤科、本方可用于治疗:冻疮、荨麻疹、进行性指掌角化症、局限性硬皮病、结节性红斑、寒冷性脂膜炎、老年性冬季皮肤瘙痒症、老年性黄褐斑、风寒型银屑病、多形红斑等病证。如:饶氏等用:黄芪当归“四逆汤”(黄芪30克、当归、白芍、桂枝、细辛,各10克、炙甘草、通草,各6克、红枣7枚、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治疗:冻疮204例。

结果:服药只有一个疗程即获痊愈者80人,显效者120人,无效4人,服药两个疗程全部,治愈。随访150人,其中142人连续3个冬天未出现冻疮,仅8名:女性手部出现1度冻疮。洪氏,用,加味当归“四逆汤”(黄芪20克、当归、杭芍、桂枝、木通、荆芥、防风、红枣、炙甘草,各10克、细辛6克)、治疗:79例风寒型银屑病。结果:临床痊愈34例,占43%;基本痊愈23例,占29.1%;有效11例,占13.9%;无效u例,占13.9%;总有效率为86.1%。

9)儿科、用:本方,加减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新生儿硬肿症等。如:曹氏,报道,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6克、桂枝5克、白芍6克、细辛3克、人参6克、炮姜6克、木通3克、吴萸6克、炙甘草3克、红枣3克)水煎鼻饲,棉被保暖,治疗:两例发生于冬季的新生儿硬肿症,获得满意效果。

10)眼科、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而奏效者。

(3)医案选录:

1)先天性心脏病。李某,男,7岁。5岁时和几个小孩赛跑,跑完后突然昏厥,当时面青肢冷,气促息微。某医院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急救处理后,嘱避免劳累和感冒,加强营养。此后,孩子经常气短,心跳,唇青,肢冷,冬天尤重。今年上学,以:来,由于离学校远,走路劳累,特别是变天时,上症常,加重,前来求诊。患儿发育、营养一般,面色咣白,肢冷,唇青,动剧则气促心跳。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胸前“虚里”搏动击指。处,以:当归“四逆汤”:酒当归9克、桂枝9克、酒白芍6克、细辛3克、木通3克、炙甘草6克、红枣5枚。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上药服后,手足渐温,气促心跳减轻,舌脉变化不著。考虑患儿先天元气亏损,遂又加:太子参30克、守方服至25剂,患儿精神振奋,气促心跳完全消失,唇色变红,四肢不冷,脉转有力。临床,治愈。

按:本例为心阳不振,寒阻血脉,以:太子参益气强心,红枣健脾,细辛、桂枝温通经脉,配,以:当归、芍药益气和血,改善血脉循环。桂枝配炙甘草为“桂枝甘草汤”,可强心,以:制心之动悸。木通强心利尿。诸药合力,共奏益气强心,通阳活血之效。《河南中医)1988;(3):13)。

2)类风湿性关节炎,吴某,女,58岁,患者周身经常疼痛,手足关节肿胀疼痛尤甚,曾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诊见形体虚弱,面色咣白,手足关节肿大,头晕,行路不便,苔薄白,脉濡细,查类风湿因子(+),抗“0”<500单位,为气血两虚,寒邪阻滞经络而致痹证,治宜:益气养血,温经除湿通络,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2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白芍12克、木通10克、秦艽12克、黄芪30克、地龙12克、续断20克、甘草5克,连服6剂后,症状有所减轻,后续用:本方,加减,共服50余剂,基本痊愈,查类风湿因子(一)曾追访2年,未见复发,按:本例患者平素气血虚弱,寒邪乘虚而入,流注筋脉关节,而致痹症,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加:黄芪补气,以:达气行血行之意;续断,以:补肝肾、强筋骨;秦艽、地龙增强祛风活络、止痛之效,谨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治法,而达,治愈之功。《内蒙古中,医药)1988;(2):21)。

3)多形红斑,郑某,女,40岁8年来每值秋末冬初,手足肢端频发多形红斑,皮损呈黄豆大小,或:中有水泡,既痒且痛,此消彼起,直至春末始消,伴有关节酸痛、四肢厥冷精神疲乏,畏寒骨凛,脉沉细,苔薄白,血虚受寒,寒凝血滞,治,以:温通,投当归“四逆汤”,加:淡附片4~5克、红花6克、方中:桂枝、细辛均为6克。5剂后,原有皮损消退,红斑不再出现,痒痛也除,再服10剂,红斑完全消失,仅留色素沉着,嘱继服15剂,以:杜后患,第二年又有复发,但症情减轻,经服药后即消,嘱来年秋末先服本方,以:作预防,至期服用,果然未见复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5):29)。

按;多型红斑为皮肤科近年来所提出的新病名,好发于冬春季节,以:多形红斑状皮损为特征,本例证属血虚寒凝,脉络瘀滞,以:当归“四逆汤”养血温经、散寒通脉,加:附子,以:增温阳驱寒之力,加:红花,以:助活血化瘀之功,故:能药到病除。

4)肢端动脉痉挛病(雷诺氏病)李某,女,28岁,两月前遭雨淋而致指尖到肘部,足趾到膝部麻木且冷,时有针刺样疼痛,以:手指为甚,遇冷,加重,遇热缓解,近来发作较频,恶风寒,身疼腰痛,月经愆期,经来腹痛,量少色黯,西医诊为雷诺氏病,用:西药扩张血管剂,治疗,效果不显而来诊,刻诊:形体消瘦,两颊有青紫斑,手足指趾逆冷麻木,指掐无痛感,肤色紫暗,指尖为甚,经火烤才转红,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证由血虚寒凝、血脉不畅所致,治宜: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拟当归“四逆汤”化裁:当归15克、桂枝、赤芍,各10克、细辛3克、鸡血藤、生黄芪,各30克、通草、炙甘草,各5克、红枣10枚,服7剂,手足转温,针刺样疼痛消失,麻木感减轻,继进10剂而愈,经随访,近几年未复发,按:雷诺氏病的四肢厥冷多属于寒厥,但与“四逆汤证”之寒厥有异,彼为阴盛阳衰之亡阳急证,此则由于平素血虚,阳气不足,又感受外寒,以致气血运行不利,不能温养四末出现的手足厥寒,正如:成无己,云:“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此汤复阳生阴”。故:此时不宜:纯用:辛热之剂,而用:当归“四逆汤”,加:鸡血藤、黄芪温经散寒、益气养血通脉,其证必愈。《浙江中医杂志)1988;(9):412)。

5)席汉氏综合征,何某,女,40岁,农民1983年8月就诊,其夫代诉:因小产后出血,行刮宫术后感染致闭经3年多,消瘦,体重减轻,处事表情淡漠,行动迟缓,嗜睡,精神萎靡,畏寒乏力,语言声调低沉,语言减少,第二性征见乳房萎缩,腋毛及阴毛脱落,起病后曾往广州某医院作内分泌检查,诊为“席汉氏综合征”。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无华,声调低沉,焦虑不安,畏寒,暑热天时尚穿毛衣2件,棉衣1件,手足厥冷,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欲绝,综观脉症,中医诊为闭经,乃为血虚内寒,阳气衰微之证,故: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处方:当归、炙甘草、桂枝,各15克、北细辛、木通,各6克、白芍12克、吴茱萸9克、红枣(去核)12枚,加水500毫升,米酒300毫升,煎至药液1碗,温服,日服1剂3日后复诊,言语增多,自述服药后渐觉手足转温,曾出大汗,精神胃纳转佳,身上只穿毛衣2件尚不觉察冷,脉微涩如:刮竹状,虚瘀状已露,在上方基础上,加:苏木10克、生龙骨、生牡蛎、鸡血藤,各30克、,以:效张锡纯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之意,使其血足脉通,再服7剂。

三诊,面色稍有血色,自述形寒肢冷大减,脉象转和缓,睡眠仍不甚佳,继进:桂枝加龙骨牡蛎汤,30余剂,并嘱服当归羊肉汤食疗2个月后来告,有少量月经来潮,病转安和,后随访调,治,10年内追访,见身体状况颇佳,并可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

按:本例患者初因小产出血,行刮宫术重伤阴血,复因术后感染,寒邪内袭胞宫,阻滞经脉,耗损阳气,致气血运行不畅,血虚寒凝,故:见闭经,形寒,手足厥冷,神疲萎靡诸症丛生,历经3年之久,此即所谓:“内有久寒”也,治宜,以,本方: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以:当归补血通经,吴茱萸、细辛、木通、桂枝散寒通脉,“桂枝汤”,以:调和营卫,更加:米酒同煎,以:助诸药活血通经而散久寒,俟寒邪散,血脉通,阳气回则月经复来,诸症减轻,继而,以:“药、食”调治,多年痼疾,终于得,以:缓解。《新中医>1995;(3):56)。

[按语]:当归“四逆汤”为“桂枝汤”类方,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外可助卫固表,内可温脏散寒、通调血脉,主要用于:血虚寒凝、阳虚脏冷、经脉不利之证,其辨证要点是“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临床上,只要能掌握这一内涵,灵活变通,就能做到异病同治,一方多用。从上述临床运用:及病案举例等资料可,以:看出,本方所,治:疾病达数十种之多,几乎遍及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足见其治疗:范围之广。

必须指出,本方证与“四逆汤证”同属里虚寒厥之证,但由于二者病机同中有异,脉症也有区别,故,治法,各不相同,少阴重在真阳,以:阳虚为主,其证四肢厥逆而脉微欲绝,故,治用:“四逆汤”大辛大热之品,药少力专,急救回阳;厥阴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其证手足厥寒而脉细欲绝,故治用: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温经散寒,意在缓图,不在急攻也。

[现代研究]:

据现代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当归“四逆汤”调整血液循环、改善末梢循环障碍的作用:最为突出,镇静、镇痛作用:也较显著,并有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胃肠痉挛及调节子宫机能、缓解子宫挛痛等多种作用。

日本学者西泽芳男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投与10名:健康人,年龄18~26岁,性别男女,各5名:服药后进行深部体温测定和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

本方剂激活全部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通过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的增加:使深部体温上升,并用: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全数活化多巴胺等扩张末端血管,起到改善四肢寒冷的效果(42)。

15、干姜汤类:

90、干姜“附子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干姜3克、生附子9克。上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一次服。

[功效]:救急回阳。

[主治]:〈主证〉: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身无大热,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副证〉:舌质淡苔薄白,或:见面色赤。

[临证加减]:

1、腹痛:若但腹中切痛者,本方生姜代干姜。

2、阴盛格阳:身冷,脉沉微,烦躁不饮水,本方,加:人参,以,治之。

3、本方,合:“生脉散”,加:车前子、茯苓,治:心衰水肿。

4、本方,加:人参,治:无根之火,症见:恶热目赤,烦渴引饮,脉七八至,按之则散,此无根之火也。[李东垣]:

5、干姜“附子汤”的临床应用:本方,用于,治疗:心衰水肿、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感染性休克、低血糖眩星、低血压眩垦、美尼尔氏综合征偏于阳虚型者,治疗:休克及低血压时,常与生脉饮合用,其效更佳。[伤寒论临床研究,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3,861]。

6、本方,用:生姜代干姜。治:痰冷癖气,胸满短气,呕吐,头痛,饮食不消化,一切虚寒证,并皆,治疗,名:“姜附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干姜9克、黄芩9克、黄连9克、人参9克。上4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功效]:清上温下,辛开苦降。

[主治]:〈主证〉:呕吐频作,或:食入:即吐,下利。〈副证〉:或:胸膈痞闷,舌质淡,苔薄黄,脉虚数。

[临证加减]:

1、本方之剂量:原方四味为,各等份,但在临证应用时,按病情之寒热虚实而异,如:病急,不下利但呕,脉证热重寒轻,则,重用:黄芩、黄连;如:为慢性,又脾虚者,脉证热轻寒重,则重用:人参、干姜,方中:黄连不应小于3克、急性胃肠炎者用:10~15克。

2、患本方证,若汤水不得人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许许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3、干姜黄芩人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药用:干姜、黄连,各9克、黄芩12克、党参30克、砂仁6克、广木香、炙甘草,各10克,热重于寒干姜减量;寒重于热黄芩、黄连减量。每日1剂,小火煎3次,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四川中医,1974,18,26]。

4、浅谈《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呕吐的,治疗:《伤寒杂病论》。

中张仲景对呕吐的,治疗: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创造了一些现在仍然行之有效的方剂。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行为顺,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张仲景对呕吐辨证,以:寒热为纲,其中关于胃寒呕吐的尤多。张仲景对呕吐的辨证论,治:可归纳如下。

(1)胃寒饮停: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目眩,心悸,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寒饮,和胃降逆。方用:小“半夏汤”:

,或:“五苓散”。

(2)肝胃虚寒:食谷欲呕,或:干呕,吐涎沫,头痛,四肢厥冷,烦躁,舌淡胖,苔白,或:白腻滑,脉沉迟而弱。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

(3)脾胃虚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谷不下,甚者心下痞硬,大便燥结,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浮涩。治宜:补虚润燥,和胃降逆。方用:大“半夏汤”。

(4)胃肠实热:食人于胃,旋即尽吐而出,胃脘胀痛,便秘,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滑有力。治宜:通腑泄热,和胃止呕。方用:大黄“甘草汤”。

(5)寒热互结:呕吐,胃脘痞满,按之濡软不痛,肠鸣下利,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脉濡数,或:脉缓弱。治宜:开结除痞,和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

(6)上热下寒:胸中烦热,欲呕吐,腹中痛,或:痞满不适,舌淡红,苔黄白相兼,脉弦数。治宜:清上温下,和胃调中。方用:“黄连汤”。

(7)寒热互格:呕吐频作,或:食入即吐,下利,舌淡,苔薄黄,脉缓弱,或:虚数。治宜:清上温下,辛开苦降。方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新中医,1997,2,56~57]。

5、本方,加:半夏、甘草、红枣。治:湿热夹杂之痞证,名:“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6、本方,加:半夏、甘草、生姜、红枣。治:寒热夹杂之痞证兼有和胃之功,名:“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7、本方,去:干姜、人参,加大黄。治:热痞,名:“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二)干姜“附子汤证”(61)。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61)。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提要]:下后复汗,致肾阳虚的证治。

[释义]:病有当汗而汗,当下而下者,须遵先汗后下之法,若汗下颠倒是为误,治,若不当汗而汗,不当下而下更属误,治。误,治:后,阳气大伤,阴寒内盛,虚阳外扰,心神不安,故:生烦躁。凡人与天地相关,昼日阳气旺,阳虚之人,得天时阳气之助,尚能与阴邪相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间阳气衰,阴气盛,以:阳虚之体,又无阳相助,不能与阴邪抗争,故:夜而安静。尚须申言者,此为阳虚烦躁之典型证候,也有烦躁与安静,呈不规则状态而交替出现者,即一阵烦躁之后,精神疲惫已极,而呈似睡非睡状态,并非安静如:常。再则既言阳虚烦躁,除脉沉微外,手足厥冷等证,自在不言之中。

“不呕,不渴”等,是以:举例方式说明无三阳证候,如:不呕,则无少阳证;不渴则无阳明证;无表证,是无太阳证,故:此节文字,重点领会无三阳证候之精神,不必因字句而限定眼目。病证既与三阳无关,则烦躁当责之阳衰阴盛,而脉沉微等,便是有力证据。凡脉沉主里,微主阳虚,是脉证合参,可确认无疑。

“身无大热”,一语双关,一则申言无三阳热象,再则说明阳衰阴盛,虚阳外扰,证见烦躁,乃真寒假热之实质,而非真热,总之,本证,以:阳虚烦躁为主,病情发展迅速,常为虚脱之先兆,故:需急救回阳,免生他变,方用:干姜“附子汤”。

[选注]:

成无己: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阳至于昼,阳欲复,虚不胜邪,正邪交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夜为阴主,阳虚不能与之争,是夜而安静。

不呕不渴者,里无热也;身无大热者,表无热也,又无表证,而脉沉微,知阳气大虚,阴寒气盛,与干姜“附子汤”,退阴复阳。《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医宗金鉴》:此承上条(指60条)互详脉证,以:出其治:也。既下之,以:虚其里,复发汗,以:虚其表,阴阳两虚,阳无所附。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是内无阳证也;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是外无阳证也。表里无阳,内外俱阴,惟有昼日烦躁不得眠,一假阳证,则是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非相胜,乃相离也,故以:干姜“附子汤”,助阳,以:配阴。凡,以:阴虽盛而未相格,阳气微而自不依附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下篇》。

钱天来;上文(指60条)言下后复汗,必振寒,脉微细,知其为内外之阳气皆虚矣。而此条下后复汗,致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者,何也?凡昼者,阳也;夜者,阴也。烦虽属阳,而躁则阴盛迫阳之所致也。夫卫与营阴和协,则能安卧,阳虚而烦,阴盛而躁,故:不得眠也。下后复汗,阳气大虚,阳虚则阴盛,昼日则阳气用:事,且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之时,阳气虽虚,尚能与阴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月令“仲夏、仲冬”、二至之候,阴阳偏胜则阴阳争,即(易)所谓:阴凝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之义也。夜则阴气独,治,阳微不能与争,故:安静也。发热恶寒呕逆者,太阳之表证也;呕而寒热者,少阳之表邪也。太阳热邪犯腑,则渴欲饮水;阳明热邪入里,必渴欲饮水;至于少阳,则或渴,或不渴矣。不呕不渴,则知病不在阳经矣。况无表证,身无大热而脉见沉微,沉则阴寒在里,微则阳气大虚,故:当,以:干姜附子为温经复阳之,治: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上篇》。

徐灵胎:……阳虚有二证,有喜阳者,有畏阳者。大抵阴也虚者畏阳;阴不虚者喜阳。此因下后阴也虚,故:反畏阳也……。《伤寒论类方,“四逆汤”类》。

[评述]:诸注皆善,至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注家皆,以:昼夜阴阳对人体影响立论,从理论及部分临床事实来看,固无可非议,然则阳虚烦躁,也有无昼夜规律者,乃临床事实,将作何解?笔者于“释义”中提出典型与非典型之见解,未知当否。徐氏指出“阳虚有二证,有喜阳与畏阳之分,大抵兼阴虚者畏阳”,言下之意;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兼阴虚者喜阳”,言下之意为昼日安静,夜间烦躁。此论于理尚通,征之临床,也可得到部分证实。综上,以:观,阳虚烦躁之时间问题,笔者,以:为昼夜阴阳对人体影响是其外因,而兼阴虚与否,以及个体差异,是其内因,内外因相互作用之结果,则证候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别。

[治法]:急救回阳。

[方药]:干姜“附子汤”方。

[方义]:本方,由:“四逆汤”去:炙甘草而成。干姜辛温补中土之阳,生附子辛热,急复少阴之阳,是火与土俱暖,以:复阳气之根基。二者为伍,急救回阳之力最著。凡阳气骤虚,阴寒气盛者宜:之,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不用:甘草者,是不欲其缓,此为急救回阳法,与“四逆汤”法有所不同。服法尤有妙义,此汤“顿服”,即一次服尽,是取药力集中,以:复阳气于顷刻,驱阴寒为乌有。

[方论选]:

成无己:《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虚寒太盛,是以:辛热剂胜之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王晋三:干姜“附子汤”,救太阳坏病转属少阳者,由于下后复汗,一误再误,而亡其阳,致阴躁而见于昼日,是亡阳在顷刻矣。当急用:生干姜,以:助生附子,纯用:辛热走窜,透入:阴经,比四逆之势力尤峻,方能驱散阴霾,复涣散真阳,若犹豫未决,必致阳亡而后已。《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伤寒方论》:……,以:生附子干姜急温其经,比四逆不用:甘草者,彼重在厥,故以:甘草先调其中,而壮四肢之本;此重在虚阳上泛,寒极发躁,故:专用:直捣之师,而无取扶中为,治:耳。《中医珍本丛书,伤寒方论,温剂》。

刘渡舟:本方,治:表里阳气大虚,阴寒过盛之证。用:干姜温中焦之阳;生附子破寒消阴,以:扶下焦之阳,阳长阴消,达到阴平阳秘。按:本证为阳气将亡的险证,所以:“四逆汤”减甘草之缓恋,附子又生用,一次顿服,在于集中药力,以:救阳。《伤寒挈要,各论第一章,太阳变证》。

[点评]:本方简捷,药力专著,临床多用于:急救回阳,诸注皆善,可信可从。

[临床应用]:

后世医家对本方的运用:(1)<肘后方>:治:卒心痛方,即:本方。

(2)《千金方》:“姜附汤”,治:痰冷癖气,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化,用:生姜代干姜。

(3)(和剂局方):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证,即:本方。

(4)、《三因方》:干姜“附子汤”,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躁热。

(5)(名:医方考):附子散,治:寒痰反胃者,即:本方为散。

(6)<伤寒绪论):干姜“附子汤”,治:少阴病,下利,脉沉细,干呕。

91、“理中丸”(汤)。

人参9克、甘草9克、白术9克、干姜9克。

1、如果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白术,加:肉桂12克。

2、心悸者,加:茯苓6克。

3、呕吐者去:白术,加:生姜9克。

4、口渴者,白术,加:至14克。

5、腹中痛的,加:人参至14克。

6、寒冷的,加:干姜至14克。

7、腹满的去:白术,加:附子5克。

(又名: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9克。制丸剂,上4味,1倍量,共为细末,过筛,炼蜜为丸,每重9克,每日2次,每次1丸。

汤法:上4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取200毫升,每日3次口服。

[功效]:温中祛寒,健脾益气。

[主治]:〈主证〉:腹胀满饮食不下,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清稀,口中淡不渴,多涎唾,舌质淡苔白润,脉沉无力。〈副证〉:或:便溏,或:舌质湿嫩光滑,舌苔灰黑而滑,脉缓弱。

[临证加减]:

1、“理中汤”之君药辨略:本方之味何者为君?有,以下三种不同见解:一是、成无己,认为,以:人参为君、“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之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二是、李东垣,认为,当,以:干姜为君,“理中,治:腹痛者,以水来侮土,取干姜为君,土中泻水也”。三是、汪琥,认为:寒多者,以:干姜为君,虚多者则,以:人参为君,当根据证情而定。以上三种说法,各有一定之理。但从本方的立方宗旨来看,是“予中焦之阳也”,干姜,以:温补脾阳之要药,故:当为君药;又,以:本方之主治:症来看,“理中汤”用于:中焦虚寒之腹痛,喜温喜按,泄泻呕吐等症。此证多因脾阳素虚,过食生冷,寒湿困脾,中阳失运所致。故,治疗上,重在温运中焦,君,以:干姜温中散寒,以:恢复脾阳较为适当;再者,本方为温中散寒之代表方剂,自当,以:温里药干姜为君。[中医方剂题解,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痛:痛甚,加:元胡、高良姜;腹胀,加:莱菔子、枳实、槟榔、木香、厚朴、佛手;嗳气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旋覆花、代赭石;寒甚,加:高良姜、肉桂;脾虚湿重,加:茯苓、草蔻、红枣、佩兰;食欲不振,加:砂仁、木香、神曲、谷麦芽、山楂。[新医药学杂志,1977,7,30]。

3、“理中汤”(丸)的临床应用:总结本方临证应用:的主要脉证有六:①面色萎黄、苍白,或:虚浮。②口淡不渴,食欲不振,或:纳谷痞满。③大便溏薄,或:先干后溏,或:溏结不调。④四肢倦怠无力,或:四末欠温。⑤舌质淡,苔薄白,或:腻。⑥脉沉细,或:濡缓。其中口淡,舌质淡,苔白为必备之证。[山东医药,1979,c11,25]。

4、理中没蛎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予:附子10~2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干姜、没药,各6克、煅牡蛎30克、茯苓、沙参,各15克、白芨15~20克、三棱10~12克、黄连6~8克、陈皮、甘草,各10克。视证,加减,每日1剂,15日为1个疗程。[陕西中医,1990,2,62)。

5、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本方含乌附片(先煎)、干姜、人参、炙甘草、焦白术,各12克、柴胡8克、炙升麻6克、诃子20克。发热,腹痛,苔黄腻,脉滑数去:干姜、附片,加:白头翁、黄柏;纳差腹胀,加:焦三仙;五更泻合“四神丸”。每日1剂,水煎服。

6、附子“理中汤”为主治疗:自家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本方含熟附子、当归,各10克、党参、炙北芪,各30克、白术、紫河车,各15克、干姜6克。出血选,加:艾叶、侧柏叶、三七、丹参。每日1剂,水煎服,2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日。辅助饮食疗法:牛脊椎骨500克、炙北芪60克、红枣20克。水煎服,2~3日1次。酎隋输血。[江苏中医,1997,12,18]:

7、“连理汤”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症见:腹痛,或:腹胀(排便后减轻)、腹泻(每日大便4~6次),大便带黏液,或:稀水为主证,大多伴有里急后重,口干不欲饮,恶寒及手足不温等兼证,均经大便常规及培养、结肠镜检查排除了炎症性肠病和痢疾(阿米巴)等引起的腹痛腹泻,诊断参照Manning提出的4大症状和Fi日ding提出的4个体征,基本方,为:黄连6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干姜8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粪便中黏液多(便脓)兼里急后重者,加:当归、赤芍和木香、槟榔,各10克;下痢日久,加:乌梅10克1口子不欲饮,加:煨葛根15克;恶寒手足不温,加:补骨脂、山莱萸,各10克。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疗程最短8天,最长31天,平均14天。[中医杂志,1991,12;20]。

8、“理中汤”,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所有患者均经维生素B2、冰硼散等药,治疗,见效甚微,或:无效,治疗,基本方,为:党参、白术、抱姜、炙甘草,脾虚甚者,以:红参易党参;有寒象者,加:肉桂;有热象者,加:黄连。

按:口疮一病,缘于脾胃呆滞,申阳不振,蒸腾运化无力,口腔得不到充足营养,因而,治疗:该病选用:“理中汤”,温申健脾,寒甚者,加:肉桂,使申阳得振,脾气得运,则精微物质上荣,溃疡自然愈合,若口腔与舌面俱见溃疡,溃疡面周围红肿痛甚,属脾虚胃热,寒热错杂所致,当佐,以:清泻胃火之品,在“理中汤”中,加入:黄连,取振奋脾阳并清泻胃中邪热之义,使邪热去:中阳复,则口舌溃疡俱愈。[浙江中医杂志,1992,(10,474]。

9,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即:本方名:治:史汤。[千金方]。

10、已产讫,可服本方,新生脏虚,此所以:养脏气也,即:本方名:四顺“理中丸”。[千金方]。

11、治:小儿躯啼,脾胃伤风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治:风人腹,心腹疗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隔寒不通,本方名:“白术丸”。

12、本方,加:桂枝。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名:“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13、本方,加:附子。治:阳虚较甚,下利不止,手足不温,脉微等症,名:附子“理中丸”。[和剂局方]。

14、本方,加:黄连、茯苓。治:内伤生冷,外感暑热,上热下寒,上见呕吐酸苦,下有自利清稀者,名:“连理汤”。[张氏医通]。

15、本方,加:枳实、茯苓。治:素体脾胃虚寒,痰饮并结于胸,胸膈满痛者,又治:小儿疳积,便溏纳减,腹胀,人虚,有蛔虫,服驱虫药无效者,名:枳实“理中汤”。[和剂局方]。

16、本方,合:“五苓散”。治:脾虚纳呆,便溏,小便不利,喘胀水。

二、“五苓散”证与“理中丸”(汤)证(386)。

[原文]: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十八钱、桂枝(去皮)半两、泽泻一两六稣。上五味,为散,更,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理中丸”,方下有作汤,加减法: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檮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服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提要]:辨霍乱表里寒热的不同证治:

[释义]:本条论述霍乱随感邪轻重和体质因素的不同,发病有表里寒热之分,治法也因之不同,“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此与383条所说的霍乱兼表证,是一致的。

霍乱虽然,以:急剧的吐利为主,且大多是里证急、重于表证,但也有例外,即有少数表甚于里的,如:本条用:“热多欲饮水”和“寒多不用:水”作为辨别表里寒热的依据,所谓:“热多”,并不是指里热甚,而是指表热(属阳)为多,乃其人平素正气较强,而感邪尚轻者,则抗邪有力,故:表证甚于里证”“欲饮水”者,一则因于表热,再则因吐利使胃肠生理机能紊乱,水液输布失常,而偏渗于肠道,故:发热欲饮之中,必见小便不利,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兼,以:解表邪,是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同时“五苓散”还有升清降浊、调和脾胃的功效,故:有不,治:吐利而吐利自止之妙,所,曰:“寒多”,则是指表证不重而在里的寒湿较甚,故:无口渴饮水,此与太阴篇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机理相类,所不同者,本条尚有轻微表证,彼条纯属太阴里证,本条既,以:里证为主,则温中健脾燥湿乃正,治之法,“理中丸”也为代表方,于是收里和而表自解之效,若里和而表未解者,先治其表,再议其余。

[选注]:

徐灵胎:霍乱之症,皆由寒热之气不和,阴阳格拒,上下不通,水火不济之所致。

五苓所以:分其清浊;理中所以:壮其阳气,皆中焦之法也。《伤寒论类方,“理中汤”类》。

魏念庭:伤寒者,外感病,霍乱者,内伤病也。伤寒之发热头痛,身疼恶风,风邪在营卫;霍乱之头痛身疼恶寒,必兼吐下,风寒在胃府也。风寒外邪何,以:骤入:于胃府,则平,曰:中气虚歉,暴感风寒,透表入:里,为病于内。因其风寒邪客,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与伤寒同;因其暴感胃府,故:兼行吐利,与伤寒异,此二病分关之源头也。《伤寒论本义,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评述]:霍乱病,以:初起即见吐利为主证,又见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等,是表里同病。其“热多”、“寒多”是本条的难点,也是注家意见分歧之所在。其实这是相对之词,“热多”,以:病象言,指表证为多,并非病性属热,否则何,以:“五苓散”主之。“寒多”则,以:病性言,指里寒甚而下利,故:无口渴饮水,自,以:“理中丸”为主方。本条作如:是观,则毫无分争。

[治法]:温中健脾,燥湿祛寒。

[方药]:“理中丸”方(“五苓散”方见太阳篇)。

[方义]:本方为,治:太阴虚寒证之主方。用:人参、炙甘草,益气补中;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共奏温中健脾、燥湿祛寒功效。前人认为本方能奠安中气,以:恢复升清降浊之常,而疗吐利,正所谓:“理中者,理中焦”(159条),故:凡脾胃虚寒、中焦升降失调之证,无论外感内伤,均可用之。

又,本方为一方两法,即既可作丸,也可作汤。一般说来,凡病后需久服者,可用:丸剂;若病急,或:服丸疗效不显著者,又当服用:汤剂。由于霍乱病势急剧,故:丸不及汤的疗效,而常用:“理中汤”,治疗。

为了更加切中病情,方后还例举了八种,加减方法:

1、脐上筑者,即自觉脐上筑筑跳动,此为肾虚水气动欲上冲,故云:“肾气动也”。

是病已由脾及肾,由太阴病及少阴,故去:术之壅滞,加: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

2、吐多者,因寒湿犯胃,胃气上逆,故去:壅滞之术,加:生姜,以:温胃降逆止呕。

3、下多者,是因寒湿偏胜,水湿下趋,故不应,去:术,而取之健脾燥湿。

4、悸者,为水气凌心,故加:茯苓淡渗利水,宁心,以:定悸。

5、渴欲得水者,是脾失健运,不能散精,水饮停留,故加重:白术用量,以:增强健脾运湿、输布津液的功能。

6、腹中痛者,是因里虚经脉失养,因而腹痛喜按,故加重:人参用量,以:补益中气,以:温经脉。

7、寒者,指太阴之里寒甚,故加重:干姜用量,以:增强温中散寒功效。

8、腹满者,是阳虚寒凝,故去:术之壅滞,加:附子,辛热,以:温阳祛寒散凝。

,以上,加减是举例而言,说明:张仲景,用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证,加减化裁,务在切合病机。这种灵活用药遣方对后世启迪很大,并在“理中汤”基础上发展成了不少新的方剂。

比较常用:的有:若中焦虚寒下利,又兼肠热大便不爽者,加:黄连名:“连理汤”;若胃寒吐逆不止,可加:丁香、吴萸,名为:丁萸“理中汤”;若中焦虚寒兼见吐蛔者,可加:乌梅、川椒,名为:椒梅“理中汤”;若寒实结胸,胸膈高起,不可近手者,可加:枳实、茯苓,名为:枳实“理中丸”;若脾胃阳虚,食少便溏,呕吐清水,寒饮内停者,加:法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本论太阳病篇,用:“理中汤”,加:桂枝,治疗:脾阳虚兼表证,证见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都是灵活应用:的范例。

又,本方,也名:人参汤,《金匮要略》用于治疗:虚寒性的胸痹心痛。上述:“理中汤”,加:桂枝,方名:“桂枝人参汤”。

此外,方后尚有“服汤后,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的护理法,也是极重要的。因热粥可,以:助胃气,增强温养中脏的作用。服药后覆被静卧,保暖,以:助温中之力。但这种服药后饮热粥,与服“桂枝汤”后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发汗是不相同的。“桂枝汤”之饮热粥,欲其助药力,以:外散;此饮热粥,欲其助药力,以内温”。

[方论选]:

方有执:理,治:也,料理之,谓:;中,里也,里阴之,谓:。参术之甘,温里也;甘草甘平,和中也;干姜辛热,散寒也。《伤寒论条辨,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

程郊倩: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凡,谓:阳虚,即中气失守,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证所由来也。参术炙甘,所以:守中州,干姜,辛,以:温中,必假之,以:燃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凡,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伤寒论后条辨,辨霍乱病脉证篇》。

[点评]:本方为太阴病主方,主治:中焦虚寒所致的吐、利、腹满时痛等证。方有执言简意赅地训释了理中之意;程郊倩更精辟地阐释了中焦阳气在人身的重要性,说明了本方调理中焦阳气的意义。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用于:霍乱兼表证,以:吐利为主者,见386条。

2)用于治疗: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者,见396条。

3)用于治疗:胸痹,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者。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病篇)。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妇人良方):治:产后阳气虚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虚弱,或:呕吐腹痛,或:饮食难化,胸膈不利者。

2)<赤水玄珠):“理中汤”,治:小儿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眼合不开。

3)《三因方》:“理中汤”能,治:伤胃吐血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

4)<景岳全书):治:太阴即病,自利不渴,阴寒腹痛,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难化,胸膈噎塞,或:疟疾瘴气瘟疫,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痰等证。

又张景岳氏,并列有十种“理中汤”的加减,方法运用:极其灵活。

5)<伤寒论集注>:(万病回春)载,李某,仲夏患腹痛吐泻,两手扪之则热,按之则冷,其脉轻按则浮大,重按则微细,此阴寒之证也,服附子“理中汤”四剂而愈。

6)《伤寒论类方汇参》:阴斑者,因为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其斑隐隐而微,脉虽洪大按之无力,或:六脉俱微,手足逆冷,舌苔白滑,或:胖滑,此阴斑无疑也。先用:炮姜“理中汤”,以:复其阳,次随诊治。

7)丹溪,曰:口疮服凉药不愈者,此中焦阳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噙官桂也可。

8)吐血之证,多由于中州失运,阴血遂不归经,瘀阻闭塞清道,以致清阳不升,阴血潜上,便成血逆,“理中汤”能调中州之气,中州健运,血自归经,其病自己。

(3)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疾病:张氏等使用:经方辨,治:慢性胃炎70例,其中男25例,女45例;病程1年,以:内12例,1~2年18例,2~10年24例,11~20年11例,20年,以上5例;均经纤维胃镜、病理组织检查确诊。辨证分型:

①肝胃不和型10例,拟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法,选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柴胡、白芍、枳实、炙草、郁金、百合,各10克、香附、广木香,各6克);

②寒热错杂型19例,以:清热化湿、和胃消痞之“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法半夏、黄连、黄芩、党参、香附,各10克、厚朴、炙草、干姜,各6克、红枣6枚);

③脾胃虚寒型27例,治,以:温中健脾之法,方用:“理中汤”、“小建中汤”加味,(党参、蒲公英,各15克、白术、炒白芍,各12克、全瓜蒌10克、干姜、桂枝、广木香、砂仁,各6克);

④胃阴不足型14例,治,以:养阴益胃,方用:麦门冬汤,加味(麦门冬15克、半夏、太子参、生地、石斛、乌梅、白芍、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对伴有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者,在原方基础上,加:丹参、莪术,各10克、白花蛇舌草5克。以上诸药,均水煎内服,日、1剂,1月为一疗程。结果:近期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胃镜示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复常,或:消失)。上述四组依次为2、3、2、1例;显效分别为2、5、6、2例;有效分别为4、8、13、7例,无效分别为2、3、6、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84.21%、77.78%、71.43%。黄氏L2,使用:“理中汤”,治愈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辨证属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方用:党参、白术、木香,各10克、干姜、炙草,各5克、炒苡仁30克。共服20剂,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控制,遂改服“理中丸”,每日、2次,每次10克、,以:巩固疗效。半年后复查胃镜,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李氏L33,治疗:一例胃结石病人,表现为上腹隐痛,不思饮食,腹胀腹泻。X线钡餐发现“胃内有6公分X7公分团块状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动度大,可从胃窦推到胃底”。诊断为胃石症。建议手术,拒绝后而易中药,治疗。症见:胃脘胀痛,昼轻夜重,喜温按,VI粘腻,纳呆腹泻,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辨证属脾阳虚寒,运化无力,食积凝结成块而为患。治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方用:“理中汤”:熟附子10克、人参6克、干姜10克、苍术15克、炙草10克、茯苓20克。水煎服,日1剂,药用至9剂,X线钡餐透视报告:胃石消失。张氏[43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症112例。共分为六型,其中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李氏,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功能性腹泻患者,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邓氏,以:“理中汤”,治疗:习惯性便秘1例,因脾胃虚寒,升降失调,无力推动糟粕,兼久服泻剂而成。拟方为:党参、干姜,各15克、白术30克、芦根、石斛,各12克、炙草6克。共服15剂而愈。、、2)儿科疾病:杨氏等,以:“理中汤”,加:青黛,治疗:小儿虚寒性腹泻30例,同时观察对照组30例。60例患儿中,24例大便常规白细胞+一++,15例可见少许粘液,2例有脂肪球,周围血象检查,u例白细胞总数>12.0×10,/L,其它均<10.0、X、10。/L。治疗:方法,分中、西药两组对照:中药组,以:“理中汤”,加:青黛为主,伴中、重度脱水者,配合/:I服补液,或:静脉补液(2∶1液,或:2∶3:工液),不用:抗生素。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干姜、青黛、炙草。随症,加减:发热者,加:藿香、苏叶;呕吐者,加:半夏、陈皮;腹胀者,加:木香、川朴;纳呆者,加:神曲、麦芽;尿少者,加:泽泻、车前子;久泻,加:肉豆蔻、赤石脂;受惊者,加:双钩藤、蝉衣。西药组则,以:静脉补液为主,选用: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土霉素等1~2种,并给予:胃蛋白酶、颠茄合剂、酵母片等配合,治疗。结果显效(治疗:2天内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8例、10例;好转(治疗:3天内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改善)两组分别为8例、14例;无效(治疗:3天内腹泻无改善)两组分别为4例、6例。显效率分别为56.6%、33.3%;总有效率分别为86.6%、83.3%。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张氏通过直肠给药,治疗:婴幼儿腹泻83例,湿热型30例,伤食型19例,寒湿型u例,脾虚型n例,全部病例,以:“半夏泻心汤”合“理中汤”,加减治疗。热多者黄芩、黄连,加量,去:干姜;寒重者,加:附子,增加:干姜剂量,去:黄芩;中寒呕逆者,去:白术、黄芩,加:砂仁、丁香;泻多而虚者,重用:参、术;虚少而有积滞者去:参,加:枳、朴。一般按3~4毫升/公斤体重给药,药温37℃~38℃。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转佳,精神好转)57例,好转(症状消失,呕吐止,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并能采用:口服中药善后)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2%。小儿脏腑娇嫩,素体脾阳不足,易感受外寒,因此可选用:温中之法,预防小儿感冒。晏氏L9j,以,加减理中糊预防小儿感冒,用药:党参8克、白术10克、干姜5克黄芪10克、防风5克,每剂药煎2次,加入:少量面粉、白糖,熬成糊状,1日2次,连服10~15天。一般15天后不必再服。若食少则,加:鸡内金,咳嗽者,加:杏仁,缺钙者,加:龙牡。

3)五官科疾病:脾主口唇,因此中焦脾脏虚寒可出现口腔疾患,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炎等,可酌情,选用:“理中汤”,加减治疗。白氏,治疗: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6例,方用:“理中汤”,加减,脾虚甚者,以:红参易党参;有寒者,加:肉桂;有热者,加:黄连。结果全部,治愈。李氏,治疗:一例口疮证属中阳不振、脾胃虚寒、唇失濡养、寒湿内生而湿邪上泛者,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2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云:苓15克、薏米30克、五倍:子10克、白芨10克、甘草6克。3剂效不显而,加:附片10克。服5剂,溃疡缩小,再,加:至30克,并加:肉桂6克,治疗,溃疡愈合。后,以:附子“理中丸”作长久固本之计,以防复发。余氏,以:“理中汤”,治愈本病1例证属脾胃虚寒者,随访1年未复发。李氏,报道,以:“理中汤”,治愈一例中焦虚寒型小儿口腔炎。

曹氏,以: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角膜软化症21例,药用:肉桂1克。附片1克。人参2克、白术3克炙草0.3克、炮姜0.5克。以水适量,先煎附片约30分钟,以:不麻口为度,余药后下,煎煮三沸去滓,分四次微温服之,日1剂,10剂1疗程。每个疗程服完后间隔3~5天,再服第2个疗程。加减法:夜盲者,加:夜明砂、菟丝子、苍术;干燥前期,加:使君子、雷丸、鸡内金;干燥期,加:百部、鱼腥草、使君肉、鹤虱、石决明;软化期,加:草决明、蜂花;偏热去:干姜,加:丹参、胡黄连、银柴胡、犀角,或:羚羊角;便秘,加:生大黄;血虚,加:当归;气虚自汗,加:黄芪、浮小麦、牡蛎;阴津不足者,加:石斛、百合、麦冬、玉竹;气阴两虚者,加:五味子、麦冬,重用:人参,经治疗,在10个疗程内症状完全控制,白睛色泽正常,黑睛清晰,无宿翳遗留,视力恢复正常者为痊愈,共17例;10个疗程内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无恶化发展者属好转,3例;若在10疗程内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者为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

4)其他疾病:吴氏,报道,以:“理中汤”,加减治疗:脾阳虚多涎患儿42例。其临床表现都,以:频频吐涎,不由自主,唾沫稀白为主。多伴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脾阳虚弱见症。药用:党参8~10克、益智仁5~10克、干姜5~8克、甘草4~6克、白术8~10克。加减法:吐涎日久,纳差、便溏者,加:砂仁4~6克、鸡内金5~8克;兼虫积腹痛者,去:甘草,加:乌梅10~18克、使君子仁7~10克、花椒4~6克。

每日服1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结果42例全部有效。吐涎症状消失,伴随脾阳虚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随访3个月无复发者为痊愈,共40例。常氏,以:“理中丸”,每日服3次,每次服6克、,以:温运脾肺,摄津液,治愈1例喜唾患者。段氏从戒毒患者戒断症状表现为呕吐,或:口吐清水、涎沫,腹泻等出发,辨证治疗:3例。其中1例属脾胃虚寒,以:“理中丸”,加:吴茱萸10克,治疗:症状大减。骆氏,治疗:一例胎坠刮宫后顽固呕吐症患者,表现为面白无华,神疲,四肢欠温,头昏眼花,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迟,尺脉微细。辨证属脾肾阳虚,气血亏损。治,以:温阳益肾,和胃降逆,兼补益气血为法,用:桂附理中合生姜“半夏汤”化裁调治而愈。

5)“理中丸”(汤)类方发展史:“理中丸”是温中散寒之名方,其疗效卓著,被历代医家广泛运用,并且在其基础上根据临床之需要,加减化裁,衍化出许多“理中丸”(汤)类方,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江氏和卢氏综合报道了本方的衍化情况:

①同名:异方考:,以:理中命名:的方剂,不止此一首,同样有“丸、散、汤”三种剂型。同名:“理中丸”者有三:

其一、《外台秘要》,治疗:霍乱吐利,宿食不消方,即由张仲景方,加:桂心、高良姜,增强了温中祛寒之功;

其二、《延年秘录》方,乃由张仲景方中,加:麦芽,能温中健脾,和胃消食;

其三、《博济方》,治: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方,是由张仲景方减去:人参,加:肉桂、青皮、陈皮、三棱、莪术、木瓜、阿魏七味,既可温中补脾,又能消积滞,除胀满。同名:理中散者有二:

其一、《外台秘要》引《必效方》,治:霍乱主转筋、吐利不止方,乃由:张仲景方,去:人参,加:桂心、厚朴、木香,加强温里去:寒,并能行气消胀;

其二、又引《延年秘录》,治:食后吐酸水方,只用:干姜、吴茱萸二味,专主温中止吐制酸。至于“理中汤”,乃“理中丸”煎汤之制。

②类方衍变:,以:“理中汤”,加减而衍变的方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温中祛寒,升阳补虚:本方,加入:温里助阳等药,如: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即:本方,加:附子,治:脾胃虚寒,心痛,霍乱吐利转筋;本方,加:肉桂、附子而成桂附“理中汤”《三因方》,治:脾胃虚寒,功同附子“理中丸”,惟其补阳祛寒之力更甚;肉桂“理中汤”《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乃:本方,加:肉桂,治:阴寒腹痛,霍乱呕吐停食,呕噎等症;《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所载的参茸“理中丸”即:本方,加:鹿茸,治:肾虚精竭,命门火衰,及脾胃痛,痰多腹胀,或:停饮,呕噎等症;本方,去:白术,加:附子、当归、熟地即“六味回阳饮”《景岳全书》,用于治疗:命门火衰、阴阳将脱等症。

温中健脾,化滞消食:《和济局方》,以:本方,加入:理气导滞之枳实、茯苓而成枳实“理中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饮停,脘腹胀满等症;香砂“理中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是在本方基础上,加:木香、砂仁构成,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吐泻腹痛,反胃噎膈及寒痹等症;《证治准绳》,以:“理中汤”,加:青皮、陈皮而成,治中汤,用于治疗:冷食积滞;温脾汤《千金要方》是在“理中汤”基础上去:白术,加:附子、大黄构成,治:冷积便秘,或:久痢赤白腹痛者;“理中汤”,加:陈皮、茯苓名为:补中汤《证治准绳》治:虚寒性泄泻;和中丸《脾胃论》具有消食化滞之功,是由:本方,加:陈皮、木瓜而成;济生,加味“理中汤”《济生方》取本方,加:葛根,治疗:饮酒伤胃遂成呕吐者;张景岳,以:“理中汤”,加:茯苓,治疗:脾胃虚寒,泄泻呕吐而兼湿者,名:其方,曰:五君子煎《景岳全书》;《中医方剂与治法》中,以:“理中丸”,加减而成增损“理中丸”(加:茯苓、厚朴)、茯苓“理中汤”(去:白术,加:茯苓)、理中二味丸(加:当归、白芍)。及理苓汤(合“五苓散”),分别,治疗:霍乱下气能食、脐上悸、胸满腹痛,及胃虚食滞,兼喘胀浮肿小便不利者;《内外伤辨》,以:本方,去:人参、白术,加:厚朴、陈皮、草豆蔻、茯苓、木香,衍化而成“厚朴温中汤”,治:脾胃虚寒,脘腹胀满及胃寒痛。

理中降逆,止痛止呕:“理中丸”中,加入:和胃降逆之品,又衍而变成多种类方:如,加:丁香、吴萸,是名:丁萸“理中汤”《医宗金鉴》,加:丁香、蔻仁,名曰:丁蔻“理中汤”《方剂学》广州中医学院),加:丁香、半夏,易名为:温胃散《证治准绳》,分别用于治疗:中焦虚寒,呕吐、反胃者。《医学发明》,以:“理中丸”,去:人参,加:附子、肉桂、高良姜,而成附子温中丸,以:生姜橘皮汤,送服,治疗:呕吐噎膈、留饮肠鸣等症。

温中理脾,退黄化湿:本方,加入:利湿退黄之品,如加:茵陈,则名:疏凿饮《中医方剂与治法》,可用于治疗:阴黄;《兰室秘藏》,以:本方,与“半夏泻心汤”、枳术汤、四苓汤”等方配合,加:陈皮、厚朴、知母、姜黄,而成“中满分消丸”,适用于:脾胃虚寒夹有湿热壅滞,中满热胀、鼓胀、气胀等症候。

理中健脾,温经摄血:妇女脾虚便血,或:崩漏腹痛,可在本方中,加入:补血止血之品,治疗,如:《千金要方》中,所载之胶艾“理中汤”(加:阿胶、艾叶)、(中医妇科,治疗:学)所载的“温经摄血汤”(,以:炮姜易干姜,加:吴萸、焦艾叶,或:乌贼骨、玄胡索)。温中化痰,止咳平喘:理中化痰丸《明医杂著》本方,加:半夏、茯苓)、理中降痰丸《沈氏尊生书》,本方(加:半夏、茯苓、苏子),加味“理中汤”《金匮翼》本方(半夏、茯苓、陈皮、细辛、五味子)及胡椒“理中汤”《金匮翼》即,加味“理中汤”,加:胡椒,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化痰止咳之品而成,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而成“咳、痰、喘”者。

温中安蛔:“理中丸”中,加入:蜀椒、乌梅、茯苓,去:甘草名为:理中安蛔丸《万病回春》,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蛔虫腹痛,腹鸣,或:呕吐蛔虫者。

(4)医案选录:

1)萎缩性胃炎:患者,女,42岁。门诊号:9321.1986年3月5日就诊。主诉:上腹部胀痛,饮食减少2年余,加重1月。刻诊:脘腹胀满、隐痛,不思饮食,便泻清稀,日三四行,消瘦乏力,口干,舌质淡紫,苔微腻,脉沉细。纤维胃镜及病理报告:胃窦部中度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拟,以:温中祛寒,补益脾胃法。用:“理中汤”加味,:党参、白术、木香,各10克、干姜、炙草,各5克、炒薏仁30克。

二诊:5剂后,胃脘隐痛好转,便泻减至每日2次,守方继进,至15剂泄泻已止,胃脘疼痛明显减轻,纳谷稍增,按原方为主,加减治疗:2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控制,惟受凉时仍有痞满感,遂改用:“理中丸”10克,每日2次,以:巩固疗效。半年后胃镜复查,转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按:本病为脾胃虚寒所致,故用:“理中汤”而取效。陆渊雷,云:“津伤而阳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阳亡而津不伤者,其津也无后继,是以:良工,治:病,不患津之伤,而患阳之亡”。笔者认为“理中汤”用:参、术、草、姜温中阳,同时具有“阳生阴长”之功,并无津伤之弊。此外,用药时间要长,用药持续半年,以上,方能见效。《四川中医)1987;(10):21)。

2)小儿腹泻:王患,男,7个月1990年9月18日,初诊,代述:患腹泻一周余。病起于喂养不当,始见呕吐一次,继则下利,大便稀薄、日行五六次,外院诊断:1hAL腹泄,住院,治疗一周,病情未见缓解,自动要求出院,前来中医门诊求治:现症:腹泄频作,稀水便中挟有不消化之物,时有粪水从肛门流出,两目微陷,面色苍白,手足清冷,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腹软,时时欲睡,指纹淡而不显,苔薄白,舌质淡,心、肺,未闻异常,证属脾肾阳虚,固摄失司而致腹泄,治,以:温中散止利,方用:党参8克、炒白术8克、干姜2克、炙甘草3克、炒薏仁10克、神曲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进药三剂,诸证皆减,二诊守方,治疗:一周,大便正常,追访一年,未见复发。《伤寒论与临证》。

[按语]:“理中汤”有温中健脾之功,若审其主要药物人参、干姜之功效,则本方不仅能温足太阴,也具温补手太阴之功。因此《伤寒论》,以:之,治疗:中焦虚寒之“寒多不用:水”(霍乱);肺脾气虚之“喜唾,胸上有寒”;《金匮要略》则因此而,治疗:胸痹之属虚寒者。现代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中焦脾阳虚弱、运化无力,可致腹胀不欲食、吐泻等症。因此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肠易激综合症等,凡属脾阳虚弱者,恒可用之。其二,脾开窍于口,脾阳素虚之人,可因温养不足,而患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故:可,以:“理中丸”缓而补之。其三,小儿脾常不足,可因此而患外感,又可,以:本方为糊剂等,加:,以:防,治。其四,肺居胸中,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脾肺虚弱,则喜唾、多涎等症可随之而生。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属此种情况者,可酌选此方而治之。此则取手足太阴双补之义。

后代医家为临床计,将本方演变成很多有效方剂,或:增温阳之品,或,加:化痰之类,或:兼,以:降逆,或:辅,以:化湿,或:变为温经摄血之方,或:作温肺化痰之剂,诸多变化,不一而足,是丰富理中之法,学者当仔细体会。

“理中汤”与“理中丸”名:异药同,一方二法,视丸汤之缓急,察病情之轻重,临床之所需,而易其制也。原文服汤后,饮热粥,是取其增强药力之意,临床可酌情取舍。

[现代研究]:

(1)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作用:的观察:李氏系统观察了“理中汤”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作用。分别采用:醋酸法和幽门结扎法制成模型,实验组给“理中汤”。体重200克,以上者药量为4毫升/次,200克,以下者3毫升/次,曰:一次。连续给药10天,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观察胃液量、游离酸度、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并观察胃溃疡灶点数及溃疡面积。结果:①胃标本外观胃溃疡呈火山口样周缘隆起,中心凹陷,为典型的胃溃疡病变的外观,病变周围粘膜组织发白,与溃疡灶相对的浆膜上有大网膜包裹。“理中汤”组动物胃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方对实验性溃疡有愈合作用。②对胃液检测指标的影响:“理中汤”组游离酸度较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胃液总量、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病机实质研究:有人认为脾胃阳虚的病人,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偏亢。他们从X光检查发现,脾胃阳虚病人的胃张力较高,空腹滞留液增加,显示内分泌功能较旺盛。脑电图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占优势。胆碱酯酶的含量降低。24小时尿内VMA较正常人降低。这些临床表现均说明内脏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占优势。还观察到,脾阳虚慢性痢疾的病人,经,治疗:后皮肤温度较,治疗:前升高。通过100例溃疡病人测定尿17酮类固醇普遍低于正常值,而17羟在脾虚证变化不大,肾阳虚则降低,脾肾阳虚时,两者均降低。说明脾肾阳虚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以:“理中汤”,治疗后,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9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干姜9克黄芩9克、黄连9克人参9克。上4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功效]:清上温下,辛开苦降。

[主治]:〈主证〉:呕吐频作,或:食入:即吐,下利。〈副证〉:或:胸膈痞闷,舌质淡,苔薄黄,脉虚数。

[临证加减]:

1、本方之剂量:原方四味为,各等份。但在临证应用:时,按病情之寒热虚实而异。如:病急,不下利但呕,脉证热重寒轻,则,重用:黄芩、黄连;如:为慢性,又脾虚者,脉证热轻寒重,则,重用:人参、干姜。方中:黄连不应小于3克、急性胃肠炎者,用:10~15克。

2、患本方证,若汤水不得人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许,许许呷之,此少变古法,屡验。

3、干姜黄芩人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药用:干姜、黄连,各9克、黄芩12克、党参30克、砂仁6克、广木香、炙甘草,各10克。热重于寒干姜减量;寒重于热黄芩、黄连减量。每日1剂,小火煎3次,取汁400毫升,分3次服。[四川中医,1974,18,26]。

4、浅谈《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呕吐的,治疗:《伤寒杂病论》。

中张仲景对呕吐的,治疗: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创造了一些现在仍然行之有效的方剂。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下行为顺,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发生呕吐,张仲景对呕吐辨证,以:寒热为纲,其中关于胃寒呕吐的尤多。张仲景对呕吐的辨证论,治:可归纳如下。

(1)胃寒饮停: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晕目眩,心悸,苔白腻,脉滑。治宜:温化寒饮,和胃降逆。方用:小“半夏汤”,或:“五苓散”。

(2)肝胃虚寒:食谷欲呕,或:干呕,吐涎沫,头痛,四肢厥冷,烦躁,舌淡胖,苔白,或:白腻滑,脉沉迟而弱。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方用:“吴茱萸汤”。

(3)脾胃虚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谷不下,甚者心下痞硬,大便燥结,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浮涩。治宜:补虚润燥,和胃降逆。方用:大“半夏汤”。

(4)胃肠实热:食入于胃,旋即尽吐而出,胃脘胀痛,便秘,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滑有力。治宜:通腑泄热,和胃止呕。方用:大黄“甘草汤”。

(5)寒热互结:呕吐,胃脘痞满,按之濡软不痛,肠鸣下利,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脉濡数,或:脉缓弱。治宜:开结除痞,和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

(6)上热下寒:胸中烦热,欲呕吐,腹中痛,或:痞满不适,舌淡红,苔黄白相兼,脉弦数。治宜:清上温下,和胃调中。方用:“黄连汤”。

(7)寒热互格:呕吐频作,或:食入即吐,下利,舌淡,苔薄黄,脉缓弱,或:虚数。治宜:清上温下,辛开苦降。方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新中医,1997,2,56~57]。

5、本方,加:半夏、甘草、红枣。治:湿热夹杂之痞证,名:“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6、本方,加:半夏、甘草、生姜、红枣。治:寒热夹杂之痞证兼有和胃之功,名:“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7、本方,去:干姜、人参,加大黄。治:热痞,名:“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359)。

[原文]: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35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

(1)寒格:寒邪阻格。

[提要]:寒邪阻格而致上热下寒吐利证治。

[释义]:伤寒原有寒性下利,医者反用:吐下之法,使吐下更加:严重,其下利属虚寒无疑。其呕吐若见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则为胃寒气逆,因寒性凝滞,故:见隔时而吐。但今见食入:口即吐,则应属胃热气逆所致,因火性急迫,故:见随吃随吐。此上热下寒之证,皆因寒邪阻格,使阴阳寒热不得交通所致。

[选注]:

《医宗金鉴》、<经),曰,格则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即吐,胃热格也。本自寒格,谓:其人本自有朝食暮吐寒格之病也。今病伤寒,见可吐可下之证,遂执成法复行吐下,是寒格更逆于吐下也,当,以:“理中汤”温其太阴,加:丁香降其寒逆可也。若食入:口即吐,则非寒格,乃热格也,当用:干姜、人参安胃,黄连、黄芩降胃火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全篇》。

尤在泾:伤寒本自寒下,凡即太阴腹满自利之证。医不知而复吐下之,里气遂虚,阴寒益甚。胃中之阳,被格而上逆;脾中之阴,被抑而下注,得不倍:增吐下乎?至食入即吐,则逆之甚矣。若从寒治逆,则寒下转增,或:仅投温剂,则必格拒而不入:。故以:芩连之苦,以:通寒格,参姜之温,以复正气,而逐阴邪也。《伤寒贯珠集,厥阴温法》。

陆渊雷:此条寒下字、寒格更逆字,皆不可解,必有讷夺。唯食入即吐一句,为本方之证候。凡朝食暮吐者,责其胃寒,食入即吐者,责其胃热。胃热故用:芩、连。本方证胃虽热而肠则寒,故:芩连与干姜并用。以其:上热下寒,故:入之厥阴篇。《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历代医家皆将本条辨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并大多认为下利属脾寒,呕吐属胃热,上下阻隔不得交通而成此证。陆氏言胃热肠寒,将下利归属肠证,则是受中西汇通思想影响。但其所言“朝食暮吐者,责其胃寒;食入:即吐者,责其胃热”,则是对呕吐一症分辨寒热的扼要精当的总结。因不少医家拘于“寒下”,“寒格更逆吐下”

等文字,是以:《医宗金鉴》又出“热格”之说,并,以:丁香“理中汤”,治:寒格。陆氏“寒下字、寒格更逆字,皆不可解,必有讷夺”的认识,则是重辨证而不拘于文字的高见。

[治法]:苦寒泄降,辛温通阳。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方义]:本方芩、连苦寒清热,热清则胃气得降,呕吐自止;干姜辛温祛寒,寒去:则脾气得升,下利可停。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以:复中焦升降斡旋之职,更利于寒热诸药,各行其道,以:解阴阳寒热之阻格。寒热并用之中,以:苦寒泄降为主;攻补兼施之中,以:祛邪为首。辛开苦降甘调,制方颇类“半夏泻心汤”。

[方论选]:

柯韵伯:此寒邪格热于上焦也,虽不痞硬,而病本于心,故用:泻心之半。干姜,以:散上焦之寒,芩连,以:清心下之热,人参,以:通格逆之气而调其寒热,以:至和平。去:生姜、半夏者,胃虚不堪辛散。不用:甘草、红枣者,呕不宜:甘也。……不名:泻心者,以:泻心汤,专为痞硬之法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

王晋三:厥阴寒格吐逆者,阴格于内,拒阳于外而为吐,用:芩、连大苦,泄去:阳热,而,以:干姜为之向导,开通阴寒。但误吐亡阳,误下亡阴,中州之气索然矣,故:必,以:人参补中,俾胃阳得转,并可助干姜之辛,冲开阴格而呕止。《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陈蔚:方用:干姜,辛温,以:救其寒,芩连苦寒降之且,以坚之。然吐下之后,阴阳两伤,胃气索然,必藉人参,以:济之,俾胃气如:分金之炉,寒热,各不相碍也。方名,以“干姜”冠首者,取干姜之温能除寒下,而辛烈之气又能开格而纳食也。《长沙方歌括,厥阴方》。

[点评]:,以上三家对本方方义的分析基本一致,而陈蔚的分析较为简洁明了。柯氏,用:本方和“半夏泻心汤”对比分析,有助学者理解二方的异同,但“干姜,以:散上焦之寒”

说,有待斟酌。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伤寒来苏集):凡呕家夹热者,不利于香砂桔半,服此方而晏如。

2)《类聚方广义》:治:胃反、心胸郁热、心下痞硬,或:嘈杂者,骨蒸劳热、心胸烦闷、咳嗽干呕,或:下利者,宜:此方。

3)《保幼大全》:四味人参汤,治:伤寒脉迟,胃冷呕吐。即:本方。

4)《方函口诀》:此方,治:膈有热,吐逆不受食者,与半夏、生姜诸止呕吐药无寸效者,有特效。又治:噤口痢。

(2)现代应用:现代临床应用:本方的报道,相对较少,而且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刘氏,用之,治疗:夏月炎热时贪食寒凉,而致吐泻交作,以:呕吐为主,伴心烦口苦、舌苔黄润、脉滑数之证,治:幼儿便溏、吐乳,伴口舌糜烂等证。田氏,用之,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效果甚佳。张氏,治:一例注百日咳疫苗后,当夜发热恶寒,食入即吐、胸痛,大便3日未解,神志昏沉,肛温38℃,舌红苔黄,脉沉细。证为冒风伤胃,用:本方1剂症消,继用:“小柴胡汤”1剂和其表里而愈。王氏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等,属于中虚挟热,或:寒热挟杂者,多可获效。

(3)医案选录:

1)消化性溃疡。唐××,男,45岁。1982年5月20、日诊。上腹疼痛,嗳气反酸,反复发作已5年多,遇精神刺激、饮食不当,或:寒冷则复发,服抗酸药无效。检查:脐上至剑突间有明显压痛、拒按、舌淡,苔薄微黄,脉虚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X光胃肠造影见:①壁龛;②十二指肠球有激惹现象。辨证:证屑胃热脾寒之胃脘痛。治法:调肝和胃,行气止痛。处方:干姜15克、黄芩、黄连、木香,各10克、党参25克。服1剂后好转,3剂后,大便隐血阴性。随访未复发。按:干姜辛温散寒,以:降低脾脏中凝聚之阴寒,促脾为胃敷布津液;芩连苦寒泄热消炎,降低胃中积热;佐木香行气导滞止痛,使胃气下降;人参扶正气,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使邪去:正复,阴阳平衡。《四川中医)1989;(7):27)。

2)呕吐,林某,50岁,患胃病已久,近来时常呕吐,胸间痞闷,一见食物便产生恶心感,有时勉强进食少许,有时食下即呕,口微燥,大便溏泄,一日二三次,脉虚数,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处方:潞党参15克、北干姜9克、黄芩6克、黄连4~5克。水煎,待稍和时分4次服,本证属上热下寒,如:单用:苦寒,必致下泄更甚;单用:辛热,必致口燥,呕吐增剧,因此只宜:寒热辛苦并用,调和其上下阴阳,又因素来胃虚,其脉虚弱,故以:潞党参甘温为君,扶其中气,药液不冷不热分其4次服,是含“少少,以:和之”之意,因胸间痞闷热格,如果顿服,虑其药被拒不入:服1剂后,呕恶、泄泻均愈,因病者中寒为本,上热为标,现标已愈,应扶其本,仍仿照(黄帝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之旨,嘱病者购生姜、红枣,各500克、切碎和捣,于每日三餐蒸饭时,置取一酒盏置米上蒸熟,饭后食服,取生姜辛热散寒和胃气,红枣甘温健脾补中,置米上蒸熟、是取得谷气而养中土,服一疗程(即尽两斤姜枣)后,胃病几瘥大半,食欲大振。后病又照法服用:一疗程,胃病因而获愈。《伤寒论汇要分析,厥阴病篇》。

[按语]:“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辛开苦降甘调、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故:对寒热阻格、升降紊乱、虚实兼见之呕吐、下利、胃脘疼痛等证有效。、《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组方有多首,但作用:又,各有特点,如:泻心汤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中偏于和中消痞;“乌梅丸”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中则偏于酸收驱蛔;“麻黄升麻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中偏于发越阳郁;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则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中偏于苦泄降逆。故:本方在临床应用:上虽,治:吐利,但仍应,以:胃热气逆之呕吐为主要表现,而脾家虚寒则为病本。

16、赤石脂汤类:

93、“赤石脂禹余粮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上2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功效]:收敛,涩肠,止泻。

[主治]:下利不止,滑脱不禁,脉沉细无力。

[临证加减]:

1、慢性痢疾:偏寒者,加:党参、焦白术、肉豆蔻、制附子,以:补气温肠;寒热交错者,合“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或:“连理汤”。

2、久泻:已气虚者,合“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以:补气止泻。

3、脱肛:中气下陷者,合“补中益气汤”(丸),以:提升中气。

4、下焦下利:喻嘉言曾,以:本方为末,与饭拌和服用,治:下焦下利证,此法可,以借鉴。

5、本方,加:升麻、焦白术、茯苓、生山药、黄芩炭、干姜,治:久痢。

6、本方,加:党参、生地炭、白术、附子、炮姜,治:虚劳发热下利。

7、本方,加:怀山药、川连、诃子肉、砂仁,治:下利脓血。

“桃花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赤石脂30克(取15克研细末分两次冲服)、干姜3克、粳米30克。上3味,以水1400毫升,煮米令熟,去滓,日三次,每次140毫升。

[功效]:温中固脱,涩肠止利。

[主治]:〈主证〉:下利脓血,经久不愈,滑脱不禁,小便不利,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舌质淡,苔白滑,脉迟。〈副证〉:神疲身倦,纳差懒言,或:有轻度里急后重现象。

[临证加减]:

1、脾肾俱虚,阴寒内盛,加:附子、肉桂,以:温脾暖肾。

2、腹痛甚,加:白芍、刘寄奴、桂枝,以:缓急止痛。

3、久泻滑脱,加:党参、煨肉豆蔻,或:合“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固脱。

4、吐血:为中阳虚衰,血失统摄之吐血症,症见:精神萎靡,呕恶,吐血色淡,胸腹冷得温则舒,大便溏薄,舌淡,脉沉无力(,以上诸症,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症),本方之干姜用量,加重(10~15克为宜),呕甚者,加:半夏,正气虚,加:人参、黄芪。

5、阴寒内盛腹痛(胃脘痛、慢性肠炎等病属阴寒者):属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茯苓;阳虚者,加:附子。

6、中焦虚寒:痔疮下血,加:地榆炭、槐角炭;五更泻,加:焦白术、茯苓;脱肛,加:黄芪、升麻;吐血,重用:干姜;下利不止,重用:赤石脂。

7、下利兼热象:可酌加:黄芩、黄连、白头翁苦寒之味。

8、“桃花汤证”,加入:乌梅一味,比单用:“桃花汤”效果更显著。[中医杂志,1965,(2);231]。

9、“桃花汤证”质疑:本方历代诸家见解不一,如:“吴谦、喻嘉言、魏念庭”等,都认为少阴经传经热邪所致;“钱天来、成无己、汪苓友、方有执”等,都认为是下焦虚寒,不能固摄使然;舒驰远更疑为非张仲景旧文。根据张仲景立方用药,以及与厥阴篇第371条和第337条,属于热性下利的“白头翁汤证”相互辨证,则“桃花汤证”应属于少阴虚寒滑脱为是(本文按此论方)。便脓血属于热的虽属多数,然因下焦虚寒不固而便脓血的,也颇不少见,如果真属少阴随经热邪为患,则应当用:阿胶、芩、连之属,岂有复用:干姜、石脂之理?现在用:温涩固摄的“桃花汤”来,治疗:虚寒滑脱的下利脓血,正是药证相符。热证便脓血,张仲景已很明显地指出有下利重和渴欲饮水的里热见证,而“桃花汤证”既无下利重又无渴欲饮水,可见彼属实热,此属虚寒,是不容置疑的。舒氏指出本证非热邪,当然是对的,但又认为也非下焦虚寒,则嫌一间未达。因为虚寒滑脱的下利脓血,并不是参、术、桂、附所能取效。总之,下利脓血滑脱下禁,是“桃花汤”之主证,必用:此方始能获效,若单用:温补之品,是无能为力的。[伤寒论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0、“桃花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本病多由急性经久不愈而转成,多属中医冷痢,一般表现为腹部隐隐作痛,排出脓血样黏液便,兼有微胀和哕气等症。全部病例均服药3~5剂,即见效。继,以:健脾和胃之法,调理一周余,而愈。[广东中医,1959,4,163]。

u。“桃花汤”,治疗:痢疾的应用:标准;①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者不可用,所谓:痢疾初起无止法;②肠黏膜溃烂,所下之血色鲜红,或:便脓血,脓色晦暗,其人神惫身倦者,可用;③虚寒下利可用,热利下重不可用。[新中医,1966,f1,]:

12、本方,去:粳米,干姜改用:炮姜,加:诃子、肉豆蔻、龙骨、木香、炮附子,各等份,为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40丸,米汤送下。治:脾胃不和,泄泻不止,名:诃子丸。[普济方本事]:

13、本方,去:粳米,赤石脂、干姜,各十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豌豆大,每服10至20丸。治:冷利,脐下绞痛,名:桃花丸。《备急千金要方》。

第五节、痞证的辨证与兼变证(159~161、163~167)。

一、痞证误下后的变证与“赤石脂禹余粮汤证”(159)。

[原文]: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臀,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59)。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提要]:辨误下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不同治法。

[释义]:论中“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后复出此条,意在阐明伤寒误下,而致心下痞硬,下利不止者,其病证不仅,以:诸泻心汤证为然。伤寒,邪在表,当,以:汗法,服汤:

药,当汗出表解。但药后,见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显系误,治,损伤脾胃之气,邪气内陷,寒热错杂,中焦升降失司,清阳不升,则下利不止;浊阴不降,气机痞塞,则心下痞硬。此痞利俱甚之候,当投“甘草泻心汤”一类方剂,补中和胃,消痞止利。服泻心汤:

后,其病未除,可能为病重药轻之故,然,医者不别,以:为痞利为实邪内阻所致,而用:其他下药,是再度攻下,一误再误,脾胃之气更为损伤,致下利不止,医,以:为其下利是中焦虚寒,脾阳不振。浊阴下注所致,故用:“理中汤”,治之。服“理中汤”后,下利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屡经误,治,不仅中焦之气受损,且下焦元气也遭损伤,以致脾肾阳微,统摄无权,关门不固,虽与“理中汤”,温运中阳,但药不对证,自然无效,故曰:“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当,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温涩固脱,方可奏效。若利乃不止,又见小便不利者,是下焦气化失职,清浊不别,水液偏渗大肠之故,则当用:分利之法,导水湿从小便去,而不偏渗大肠,其利自止。

[选注]:

成无己:伤寒服汤药下后,利不止,而心下痞硬者,气虚而客气上逆也,与泻心汤:

攻之则痞已,医复,以:他药下之,又虚其里,致利不止也。“理中丸”,脾胃虚寒下利者,服之愈。此,以下焦虚,故:与之,其利益甚。《圣济经》曰:滑则气脱,欲其收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涩剂所以:收之。此利由下焦不约,与“赤石脂禹余粮汤”,以涩洞泄,下焦主分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若服涩剂,而利不止,当利小便,以:分其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柯韵伯:服汤药而利下不止,是病在胃。复,以:他药下之而利不止,则病在大肠矣。

理中非不善,但迟一着耳。石脂、余粮,助燥金之令,涩,以:固脱。庚金之气收,则戊土之湿化。若复利不止者,以:肾主下焦,为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再利小便,以分消其湿。凡谷道既塞,水道宜通,使有出路。此理下焦之二法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泻心汤证》。

钱天来:汤药,荡涤之药也,也下药也。此条自伤寒服汤药至利不止,皆承前误下成痞之义,不必重看医,以:理中与之一段,凡示人,以:病无一定之情,治:有变通之法,当审察机宜,随时应变,未可专守一法,概,治:诸症也。前五泻心汤诸症,无论寒热攻补之法,皆,以邪在中焦为治,而不知更有气虚下陷,利在下焦者。故曰:理中者,但能理中焦之虚寒而已,与下焦毫不相涉,病药相悬,故:其利益甚也。谓:之益甚者,言药不中病,不能止而益甚,非理中有所妨害而使之益甚者……病既在下,大肠滑泄,非重不足,以:达下,非涩不足,以:固其脱,故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然此方此法,犹是过文语气,非仲景著意处,其所重者,全在复利不止,当利其小便句。言元气未尽虚脱,不过大肠滑泄,则,以:石脂余粮涩之,也足,以:取效。若已下再下,真气已虚,下焦无火,真阳不能司其蒸腾气化之功,则清浊不能升降,水谷不得分消,故:利复不止,岂涩药所能,治:哉,必使下焦有火,气化流行,而后可,以言治也。其但言当利小便而不立方者,以:三焦膀胱气化之说繁多,非一言可蔽,故:不具载也。《伤寒溯源集,太阳中篇,心下痞证治》。

[评述]:本条的宗旨,是对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进行辨证论治,其病机不同,施治各异,不可执一法,以:应万变。“成、柯、钱”三氏之注均能说明其要,尤以:钱注分析极为透彻。痞利俱甚之证,若属寒热错杂,中焦升降失司者,当,以:甘草、“生姜泻心汤”一类,补中和胃,消痞止利;若属中焦虚寒者,当,以:“理中汤”温中健脾,散寒除湿;若属下元不固者,当,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温涩固脱;若属下焦气化失职,清浊不别者,当,以:“五苓散”之类;化气行水,分消止利。下利不止的原因很多,“虚、实、寒、热”者,有之,病证挟杂者也有之,应详审病机,因证立法,断不可刻守一方,以应万变。

[治法]:涩肠固脱止利。

[方药]:“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方义]:赤石脂甘温酸涩,重镇固脱,涩肠止血、止利;禹余粮甘平无毒,敛涩固下,能,治:赤白下利。二药合用,直达下焦,共奏收涩止利,以:固滑脱之功,为,治:下元不固,滑泄不禁之主方。

[方论选]:

成无己:<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汪苓友:重可去:怯之义……怯为大肠气馁,馁则不固,故:利不止。余粮石脂,皆重剂,一则重而兼能收涩,一则重而专于镇固。收涩镇固,此也,治:利之一法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

柯韵伯:下后下利不止,与“理中汤”而痢益甚者,是胃关不固,下焦虚脱也。夫甘、姜、参、术,可,以:补中宫大气之虚,而不足,以:固大肠脂膏之脱。故:利在下焦者,概不得,以:理中之理收功矣。夫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闭,仍责在脾。土虚不能制水,仍当补土。然芳草之气,禀甲乙之化,土之所畏,必择夫禀戊土之化者,以:培土而制水,乃克有成。石者,土之刚也。二石皆土之精气所结,味甘归脾,气冲和性凝静,用:,以:固堤防而乎水土,其功胜于草木耳。且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余粮色黄入:戊,实胃而涩肠,用:,以,治:下焦之标,实,以:培中宫之本也。此症土虚而火不虚,故:不宜:于姜、附。本条,云:“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可知与“桃花汤”异局矣。凡下焦虚脱者,以:二物为本,参汤调服最效。《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

[点评]:诸家注解明析了赤石脂禹余粮之重镇固下,收涩止利之功。成氏,谓:“重可去:怯”,经汪氏注释,其意甚明。(本草从新),谓:“经疏,云,大小肠下后虚脱,非涩剂无,以:固之,其他涩药,轻浮不能达下,惟赤石脂体重而涩,直入:下焦阴分,故:为久痢泄僻要药”。对于石脂、禹粮,柯氏认为还有培补中焦之功,可资参考。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类聚方广义》用:本方,治:肠澼滑脱。

2)《洁古家珍》用,治:大肠咳嗽,咳而遗矢者。

3)《伤寒论类方汇参》载:本方,治:胎前呕哕洞泄。

(2)现代应用:本方重镇达下,温涩固脱,现代主要用于:下元不固之下利不止,滑泻不禁,也可用,治:崩中漏下、带下、脱肛、慢性肠炎,或:慢性痢疾、消化不良之下利滑脱等证。

近年来,此方运用,也有扩展。如:常氏,报道,用,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子宫脱垂,取得满意疗效。方用:赤石脂18克、禹余粮18克、生芪40克、党参10克、炒白术12克、升麻9克、枳壳20克、菟丝子15克、益智仁15克、补骨脂12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同时配合针刺子宫、长强、气海、百会、三阴交、足三里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晚做提肛缩肾法1次,每次15分钟,(即吸气时、随着吸气与意念将肛门和外阴向脐部方向用:力提,呼气时随呼出慢慢用:意念将其放置正常位置。一提一松,反复做15分钟左右。)、治疗:期间禁止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子宫恢复正常位置,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子宫复位2/3,以上。好转:子宫复位1/3,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根据(妇产科学)(王淑贞主编)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人20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3岁,病程最长31年,最短2个月,其中工度子宫脱垂8人,Ⅱ度9人,Ⅲ度3人。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结果I度:痊愈7例,显效1例,总有效率100%;II度:痊愈3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9%;III度:痊愈1例,显效1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7%。综合分析,痊愈率50%,显效30%,总有效率90%。对子宫脱垂的,治疗,目前,以:手术疗法为主,尚无很好的保守疗法,这一疗效,堪称良好的保守,治疗效果。又如:梁氏,报道,用:本方与“五苓散”合方治疗滑胎取效。

(3)医案选录:

1)脱肛。陈某某,男,56岁,职员。1960年12月16日,初诊。患者于10年前,因便秘努责,导致脱肛,劳累即坠,甚至脱出寸余,非送不入:。继之并发痔疮,经常出血,多方医,治:不愈。按脉虚细,舌淡,体型羸瘦,肤色苍白,精神萎颓,腰膝无力,纳食呆滞,大便溏泻。证属:正虚下陷,脾肾阳微。以:“赤石脂禹余粮汤”涩脱为主,加:温补脾胃,升提中气。处方:赤石脂、禹余粮,各15克、菟丝子、炒白术,各9克、补骨脂6克、炙甘草、升麻、炮干姜,各4.5克。服3剂后,直肠脱出能自收入,粪便略稠。继服3剂,直肠未脱出肛门,大便正常,食欲增加。后随证略为损益,续服6剂,脱肛完全,治愈,如:黑枣大的痔疮也缩小为黄豆大。一年后来诊……询知脱肛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66;(2):22)。

按:本例之脱肛及痔疮,为脾肾阳微,中气下陷所致,故以:石脂、禹粮固下涩脱,菟丝子、补骨脂温补肾阳,干姜、白术、炙草培补中宫,升麻,以:升提举陷,共奏温补脾肾,升举固脱之功,12剂而收显著疗效。

2)子宫脱垂,姚某,女,32岁,农民,1989年3月16日,初诊,主诉:阴道中有物体脱出感6年。

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肝脾系统检查均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发育良好,子宫颈突出于阴道外,宫颈轻度肥大,粗燥肥厚,有一约甲凡大小糜烂面,屏气时有少部分宫体脱出,其他检查均正常,脉沉细,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苔薄白,诊断:Ⅱ度子宫脱垂,辨证:脾虚肾亏,中焦不举,下元不固,治法:补脾益肾,固涩升提。

方药,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煎服,同时针百会穴、子宫穴、三阴交、足三里、关元、长强等穴,隔日1次,用:热补手法,嘱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干重活。每日做两次提肛缩肾法,每次15分钟,服药3剂,脱出物约有1/2纳入:二诊时,大便秘结,原方,加:当归、肉苁蓉,连服3剂,子宫基本复位,而后连服6剂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按:子宫脱垂不单纯与脾气虚有关,更重要的是肾气亏损,下元不固,祖国医学称子宫为胞宫,位于下焦,“胞脉系于肾”。若肾气充,任脉通,太冲脉盛,胞宫功能正常,位于下焦牢而不脱,若过度劳累,产育过多,致体虚气弱,损伤胞络,危及脾肾,脾气不足,中气下陷,肾气亏损,下元失固,而致脾虚不举,肾亏不固,滑脱下行,胞宫脱而不纳,治疗:补中益气升提,培元固涩并用,效果更佳,“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伤寒论》经方,主治:久利滑脱虚寒性泄泻,取其固涩收敛之性,加: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益肾培元,收敛固脱;复,加: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枳壳、干姜,补脾益气,气升有托,同时配合针刺疗法效果更佳。《中医药研究)1995;(3):42)。

3)滑胎,李某,女,25岁,1986年2月15日来诊,素患肠鸣腹泻,婚后三孕三流,屡进温补脾之药,泻总不止,今又孕两月,因阵发性腹痛,前来就诊,症见:肠鸣漉漉,泻下稀便,每日1~2次,倦怠懒言,面黄肌瘦,舌淡苔白,脉弱,治用:“五苓散”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前后分消,抑肠止泻,安宫固胎,处方:茯苓15克、猪苓、泽泻、白术,各9克、桂枝5克、赤石脂30克、禹余粮20克,每日1剂,服3剂后,肠鸣减,大便软,续服3剂,大便成形,2日1次,腹痛消失,嘱继服“五苓散”煎汤送服参苓“白术丸”15剂,隔日1剂,经随访,泄泻未犯,足月顺产一女婴,按:滑胎一证,多因冲任不固,可用:补益气血,固肾安胎法取效,本例滑胎虽也,以:久泻致气血虚衰,不能养胎为本,但肠蠕动亢进,腹泻,引发子宫收缩,胎动不安,已为当务之急,故:先,以:“五苓散”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前后分消,抑肠止泻,安宫固胎,待泻止胎静,再,以:“五苓散”,送服参苓“白术丸”,健脾、利湿、益气,以治其本。《新中医)1990;22(4):46)。

[按语]:赤石脂、禹余粮皆重镇达下,收涩固脱之品,该方主治:下元不固,下利滑脱之证,临证若用:“理中汤”,或:其他,治法,止利无效者,可试用:本方涩脱止泻,方中:增入:温肾扶脾的药物,如:黑故:纸、仙灵脾、白术、茯苓,干姜之类,效果更好;若兼见中气下陷者,则可增入:参芪、柴胡、升麻之属,以:益气升举,柯韵伯言“凡下焦虚脱者,以:二物为末,参汤调服”。实为经验之谈,用之甚有效验,本方为收敛止涩之剂,若邪气尚盛之下利,当,以:驱邪为主,本方不相适宜。

94、“桃花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赤石脂30克(取15克研细末分两次冲服)、干姜3克、粳米30克。上3味,以水1400毫升,煮米令熟,去滓,日三次,每次140毫升。

[功效]:温中固脱,涩肠止利。

[主治]:〈主证〉:下利脓血,经久不愈,滑脱不禁,小便不利,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舌质淡,苔白滑,脉迟。〈副证〉:神疲身倦,纳差懒言,或:有轻度里急后重现象。

[临证加减]:

1、脾肾俱虚,阴寒内盛,加:附子、肉桂,以:温脾暖肾。

2、腹痛甚,加:白芍、刘寄奴、桂枝,以:缓急止痛。

3、久泻滑脱,加:党参、煨肉豆蔻,或:合“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固脱。

4、吐血:为中阳虚衰,血失统摄之吐血症,症见:精神萎靡,呕恶,吐血色淡,胸腹冷得温则舒,大便溏薄,舌淡,脉沉无力(,以上诸症,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症),本方之干姜用量,加重(10~15克为宜),呕甚者,加:半夏,正气虚,加:人参、黄芪。

5、阴寒内盛腹痛(胃脘痛、慢性肠炎等病属阴寒者):属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茯苓;阳虚者,加:附子。

6、中焦虚寒:痔疮下血,加:地榆炭、槐角炭;五更泻,加:焦白术、茯苓;脱肛,加:黄芪、升麻;吐血,重用:干姜;下利不止,重用:赤石脂。

7、下利兼热象:可酌加:黄芩、黄连、白头翁苦寒之味。

8、“桃花汤证”,加入:乌梅一味,比单用:“桃花汤”效果更显著。[中医杂志,1965,(2);231]。

9、“桃花汤证”质疑:本方历代诸家见解不一,如:“吴谦、喻嘉言、魏念庭”等,都认为少阴经传经热邪所致;钱天来、成无己、汪苓友、方有执等都认为是下焦虚寒,不能固摄使然;舒驰远更疑为非张仲景旧文,根据张仲景立方用药,以及与厥阴篇第371条和第337条,属于热性下利的“白头翁汤证”相互辨证,则“桃花汤证”应属于少阴虚寒滑脱为是(本文按此论方)便脓血属于热的虽属多数,然因下焦虚寒不固而便脓血的,也颇不少见,如果真属少阴随经热邪为患,则应当用:“阿胶、芩、连”之属,岂有复用:干姜、石脂之理?现在用:温涩固摄的“桃花汤”来,治疗:虚寒滑脱的下利脓血,正是药证相符,热证便脓血,张仲景已很明显地指出有下利重和渴欲饮水的里热见证,而“桃花汤证”既无下利重又无渴欲饮水,可见彼属实热,此属虚寒,是不容置疑的,舒氏指出本证非热邪,当然是对的,但又认为也非下焦虚寒,则嫌一间未达,因为虚寒滑脱的下利脓血,并不是参、术、桂、附所能取效,总之,下利脓血滑脱下禁,是“桃花汤”之主证,必用:此方始能获效,若单用:温补之品,是无能为力的。[伤寒论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0、“桃花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本病多由急性经久不愈而转成,多属中医冷痢,一般表现为腹部隐隐作痛,排出脓血样黏液便,兼有微胀和哕气等症,全部病例均服药3~5剂即见效。

继,以:健脾和胃之法调理一周余而愈。[广东中医,1959,4,163]。

11、“桃花汤”,治疗:痢疾的应用:标准;

①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者不可用,所谓:痢疾初起无止法;

②肠黏膜溃烂,所下之血色鲜红,或:便脓血,脓色晦暗,其人神惫身倦者,可用。

③虚寒下利可用,热利下重不可用。[新中医,1966, 1,9]:

12、本方,去:粳米,干姜改用:炮姜,加:诃子、肉豆蔻、龙骨、木香、炮附子,各等份,为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40丸,米汤送下。治:脾胃不和,泄泻不止,名:诃子丸。[普济方本事]。

13、本方,去:粳米,赤石脂、干姜,各十两、为细末,炼蜜为丸,豌豆大,每服10至20丸。治:冷利,脐下绞痛,名:桃花丸。

《备急千金要方》:

第五节、辨少阴便脓血、吐利证(306~309)。

一、少阴便脓血证(306~308)。

[原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提要]:虚寒下利便脓血,滑脱不禁的证治。

(释义]:本条叙证太简,仅从“下利便脓血”很难言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虽下利便脓血一般多属热证,但本条,治,以:“桃花汤”,以:方测证,则非属热而当属寒,当属少阴岗虚寒性的下利便脓血。

证由脾肾阳气不足,肠胃虚寒,肾阳虚衰,火不暖土,中焦运化失司则下利,下利日久,肾阳愈衰,下焦失于固摄,以致滑脱不禁,甚则由气及血,气不摄血,而致下脓血,既属下焦虚寒性下利,是证当有,以下特点:下利脓血,滑脱不禁,其色必晦暗不鲜,其气腥冷不臭,无里急后重和肛门灼热,而腹痛绵绵,喜温喜按,脉沉细等,治,以:“桃花汤”旨在温阳涩肠固脱。

本条应结合下条(307条)“桃花汤证”,则知当有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等证,另(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也有“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

主之”之论,足可证《伤寒论》乃伤寒与杂病合论。

[选注]:

汪诩庵:窃,谓:便脓血者,固多属热,然岂无下焦虚寒,肠胃不固而也便脓血乎?若,以:此为传经热邪,张仲景当用:寒剂,以:彻其热,而反用:石脂固涩之药,使热闭于内而不得泄,岂非关门养盗,自贻伊戚也耶!观张仲景之,治:协热利,如:甘草泻心、生姜泻心、“白头翁汤”等,皆用:芩、连黄柏,而治:下焦虚寒下利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比类而观,斯可见矣,此证乃,以:虚见寒,非大寒者,故:不必用:热药,惟用:甘温之剂,以:镇摄之耳,本草言石脂性温,能益气调中固下,未闻寒能损胃也。《医方集解,收涩之剂》。

汪苓友:此条乃少阴中寒,即成下利之证,下利便脓血,协热者多,今言少阴病下利,必脉微细,但欲寐,而复下利也,下利日久,至便脓血,乃里寒而滑脱。《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钱天来:见少阴证而下利,为阴寒之邪在里,湿滞下焦,大肠受伤,皮圻血滞,变为脓血,滑利下脱,故以:温中固脱之“桃花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医宗金鉴》:少阴病,诸下利用:温者,以:其证属虚寒也。此少阴下利便脓血者,是热伤营也,而不径用:苦寒者,凡,以:日久热随血去,肾受其邪,关门不固也,故以:“桃花汤”:

主之。《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本条是属于少阴病虚寒性的下利便脓血,其原因是由于脾肾阳气不足,肠胃虚寒,下焦不能固摄所致。故:本证下利,必定滑脱不禁,并有脉沉细,或:腹痛喜按等虚寒性的脉证,与热性下利便脓血根本不同。《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少阴病,延至四五日,病程稍长,则肾阳更衰,寒邪更盛。阳衰不能温化脾土,中焦失运,寒气凝滞,故:腹痛,下利不止。阳气衰弱不能摄血,不仅下利不止,还挟有脓血。利久不止,势必伤阴,而见小便短少不利。治疗:仍用:“桃花汤”,温阳散寒,涩肠固脱。《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顾武军:本证既为脾肾阳衰,统摄无权,大肠滑脱。其证候特点当是:虽下利脓血,其色必晦暗不泽,其气腥冷不臭,也无里急后重和肛门灼热感,而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等可资佐证治,以:“桃花汤”温涩固脱。《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第五章》。

程昭寰:“桃花汤证”,注家见解不一。一说是少阴传经热邪所致,如:《医宗金鉴》、喻嘉言等;一说是下焦虚寒不能固摄所致;舒驰远则认为非张仲景原文。笔者认为,伤寒论中关于下利之文甚多,“桃花汤”放在少阴篇,且,以:两条互为补充,以:叙其证,是有深意的。既不应怀疑,也非热邪所致。理由是:其一,“桃花汤证”的两条原文虽然既未言热,也未言寒,但从,以:方测证的惯例去:考察,赤石脂固涩下焦滑脱之利,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属寒是无疑的;若是热邪何不用:芩、连。其二,从“桃花汤证”的两条条文叙证来看,只有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等证,并无下重和口渴欲饮水,烦躁,四肢自温等症,下焦虚寒所致的可能性大。其三,本条若与“赤石脂禹余粮汤”,“白头翁汤证”相鉴别的话,则可知张仲景布局之巧。太阳篇提出“赤石脂禹余粮汤”,是因为只见下焦滑脱不禁,但不是因为寒邪所致,只重在固脱;“白头翁汤证”,则为厥阴热利,故:一派苦寒之品,以:泻火清热,“桃花汤证”则恰相反,乃温少阴之寒,涩肠固脱并重。所以:我们认为因阳虚寒凝而滑脱不禁的下利,才是“桃花汤”较确切病机。《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本证之便脓血,当属脾肾虚寒。《医宗金鉴》,以:始病时是热伤营,以下利日久热随血去:而成虚寒滑脱,恐未必是。临床辨证,必是虚寒性便脓血,方能使用:此方,不必拘于热证传来,更不是传经邪热,汪昂的分析甚是。陈氏、顾氏指出脾肾虚寒性下利的特点,更可作辨证时参考。程氏的分析全面细致,有说服力。

[治法]:温阳涩肠固脱。

[方药]:“桃花汤”方。

[方义]:“桃花汤”由赤石脂、干姜、粳米三味组成,赤石脂性温而涩,入:胃与大肠经,功能收涩固脱、止血止泻,以:其为主药,辅,以:干姜温中,佐,以:粳米益脾胃,共奏温阳涩肠固脱之功效。赤石脂一半全用:人煎,取其温涩之气,一半为末,并,以:小量粉末冲服,取其直接留着肠中,以:增强固涩作用,对滑脱不禁者尤有重要意义。

[方论选]:

成无己: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李时珍:取赤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而固脱,干姜之辛温,缓下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本草纲目,第九卷,石部》。

钱天来:“桃花汤”,非湿热暴利,积多气实之所宜,凡所以,治:阴寒滑利之剂也。《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王晋三:“桃花汤”非名:其色也,肾脏阳虚用之,若寒谷有阳和之气,故:名。《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刘渡舟:“桃花汤”由赤石脂、粳米、干姜三味组成。赤石脂性温而涩,入:胃与大肠经,直抵下焦血分,收涩固脱,止血止泻。干姜辛温,入:脾、胃经,温中散寒,守而不走。粳米甘温,益气调中,补久利之虚。赤石脂一半煎汤,一半用:末,取其收涩气血,固肠止利,用:末令其留着于肠中,吸附肠中水液,对属虚寒下利,滑脱不禁之久利,临床用之,常可取效。《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段富津等:下利便脓血,属热者居多。本方乃温涩之剂,其所,治之下利便脓血,当为虚寒之证。方中:赤石脂为君药,(本经)言其主“泄痢肠癖,脓血阴蚀,下血赤白”;臣,以:干姜温中散寒;佐,以:粳米养胃和中。三药共奏温里固肠,止血和中之效,为下利脓血及久痢滑脱,证属虚寒者常用之剂。其临床见症,当有腹痛喜温,按之痛减,下血晦黯,舌淡苔白,脉迟细无力等。《金匮要略方义,“桃花汤”》。

[点评]:本方温涩固脱之用,各家意见基本一致。对凡属纯虚无邪,滑脱不禁之证,皆可运用,不一定必有脓血,但对实邪未尽者,则当禁用,以:免留邪为患。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肘后备急方):治:天行毒痢,若下脓血不止方,即是本方。

2)(斗门方):治:小儿疳泻,赤石脂末米饮调服半钱、立瘥。

3)《方极》:“桃花汤”,治:腹痛下利,便脓血者。又:下利便脓血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者。

4)《类聚方广义》:痢疾累日之后,热气已退,脉迟弱,或:微细,腹痛下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此方。

5)<和剂局方>:“桃花汤”,治:冷痢腹痛,下白冻如:脑,赤石脂煅,干姜炮,等分为末,蒸饼和丸。

6)《方函口诀》:此方《千金方》为丸用之,极便利。脓血下利,非此方不,治。若有后重者,非此方所主,宜:用:“白头翁汤”。后重而痛在大腹者,用之为害更甚。

7)《医宗金鉴》:初病下利便脓血者,“大承气汤”,或:芍药汤下之,热盛者,“白头翁汤”:

清之。若日久滑脱,则当,以:“桃花汤”养肠固脱可也。

8)吴鞠通:治:下焦温病致虚之下利脓血,谓:“温病脉法当数,今反不数,而濡小者,热撤里虚,里虚下利稀水,或: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篇》。

9)吴鞠通:桃花粥(本方,去:干姜,加:人参、炙甘草)、治:中、下焦阳虚下利,谓:“温病七八日,以后,脉虚数,舌绛苔少,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身虽热者,桃花粥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篇》。

(2)现代应用:“桃花汤证”因脾肾阳虚,寒湿凝滞,虚寒滑脱,固摄无权所致,症见:便脓血,下利不止,腹痛喜温喜按,小便不利,口淡不渴,脉细微等。现代多见于虚寒性急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伤寒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虚寒性吐血,便血等病证。

1)消化系统:治:虚寒性滑脱之久痢、久泻、肠炎、下痢便脓者,以:恶寒无热,舌淡白,脉沉细为审证要点。李氏,以:本方,去:粳米,加:淮山药、龙骨、牡蛎、生地榆、秦皮,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获良效。《伤寒论方解》,治:下痢、腹痛、便脓血,久不愈,舌淡白,脉沉细。

2)血液系统:治疗:虚寒性吐血、便血,以及伤寒肠出血等证。黄奕卿认为本方有止血功效,为,加强止血作用,可加:阿胶。唐氏,用:“桃花汤”加味,(赤石脂、炮姜炭、淮山药代粳米、乌贼骨、田三七、甘草)、治:虚寒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伤寒论方解》,治:伤寒下血,腹中切痛,脉迟,现虚寒证象者。

3)妇科病:治:妇女崩漏、带下证。万氏,以:本方,合:“四神丸”,治:带下。上官均等用:“桃花汤”改散服(赤石脂100克、干姜60克、分研极细末,调匀瓶储备用。)、治:下焦虚寒之功能性子宫出血获效。如:陆某,两个月来行经淋漓不尽,色淡不鲜,时清稀样分泌物。妇检:子宫无异常,宫颈中度糜烂。经,治:无效,投桃花散12克、分三次饭前服,每次用:红参6C\血余炭10克、煎汤冲服。2剂血止,后,以:人参养荣汤善后。另外,他们用:桃花散:10克、分3次用:苍术5克薏苡仁10克煎汤送服,治疗:带下证获效。

(3)医案选录:

1)下痢:某,脉微细,肢厥,下痢无度,“吴茱萸汤”但能止痛,仍不进食,此阳败阴浊,腑气欲绝,用:“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白粳米《临证指南医案》。

胡某,男,68岁。患下利脓血,已一年有余。时好时坏,起初不甚介意。最近,以:来,每日利七八次,肛门似无约束,入:厕稍迟,即便裤里,不得已,只好在痰盂里大便,其脉迟缓无力,舌质淡嫩,辨为脾肾虚寒,下焦滑脱之下利。为疏:赤石脂二两

(研末,一半煎服),炮姜三钱、粳米一大撮,煨肉蔻三钱、服三剂而效,五剂而下利止。又嘱服用:“四神丸”,治:有月余而病愈。《伤寒挈要》。

2)阿米巴痢疾:某,男性,45岁。夏季患痢疾,服西药而少愈,不久又下痢,次数增多,红多白少,少腹胀而痛,肛门下重,便后仍有便意,日夜十余次。西医诊断为阿米巴痢疾。用:西药施治:近一个月,病未痊愈。近来精神疲乏,四肢酸软而不温,终日欲睡,食量大减。据全身症状呈脾肾阳虚证候,脉细弱,舌淡,苔薄白,拟温涩之剂:

赤石脂24克(一半煎汤,一半研末冲服),粳米30克、干姜9克、鸦胆子2克(用:龙眼肉包吞服)。服两剂。药后下痢大减,精神好转,续服三剂而愈。《伤寒论方运用法》。

[按语]:“桃花汤”方药仅三味,然配伍精妙,煎服法较有特色,具有温阳散寒、除湿固脱之效。原著所述用,治:虚寒性下利脓血,与“白头翁汤证”虚实寒热对应。后世医家对此功效也予,以:充分发挥,突出其止血之功,举凡吐、衄、便、尿诸般血证,病机属虚寒者,皆可斟酌施用。值得注意的是,痢疾之便脓血,惟虚寒滑脱者,乃可用:本方。若余邪未尽而湿热留连者,一般不宜:用之。因此,对于脾胃虚寒而兼湿热羁留者,可仿后世“连理汤”之意,加:黄连,以,治之。

另外,本方固脱之力甚宏,非惟血证而已,即若下利、带下等病证,其病机属虚寒者,也可量情而用。惟其固涩之效,若夹有余邪者,须慎防其留邪之弊。

[现代研究]:

现代对“桃花汤”复方的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对方中:单味药的药理研究证明,赤石脂是一种多水高岭土,主要含硅酸铅,具有吸附作用,对发炎的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既能减少异物的刺激,又可吸附炎性渗出物,有助于炎症的缓解。也可抑制细菌、原虫感染,并能吸附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保护消化道粘膜,并有止胃肠出血之效能。少量干姜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配,以:粳米,可减缓干姜辛辣之性,且能调养补脾胃。诸药相伍,故:具有涩肠固脱止利之功。

17、四逆汤类:

95、“四逆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6~12克、制附子9~15克、干姜4.5~9克。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体壮者,制附子可用至15克、干姜用至9克。

[功效]:回阳救逆。

[主治]:〈主证〉:脉微细(沉迟,或:沉弱),面色赤,但欲寐,神情萎靡9

四末厥冷,下利清谷,呕吐,无热恶寒,或:大汗,或:有微热,热留恋不已,小便清白,或:清长,舌质淡,苔白滑。〈副证〉:四肢挛急,身体疼痛,腹中拘急,或:腹胀满,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脉浮迟。

[临证加减]:

1、胃阳不足,下焦虚寒:常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寒气上逆,呃逆频作,寒甚则剧痛难忍,面色苍白,神倦乏力,四肢不温,便溏,食欲不振,苔白润,舌质淡,脉细弱。本方,加:吴茱萸、草豆蔻、怀山药、党参、高良姜、苏梗,以:温中止呃。

2、滑精:梦遗滑精时发,面色萎黄不华,全身倦怠,头晕耳鸣,四肢欠温,纳少,苔白舌质淡水滑,脉沉细,或:细弱。本方:

,加:金樱子、益智仁、菟丝子、刺猬皮龙眼肉,或: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之。

3、肾阳虚衰,肾不纳气:下焦肾气不足,肺失肃降,摄纳无权,咳喘不得卧,咳吐白痰清稀,面目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本方,加:五味子、补骨脂、细辛,或:合“金匮肾气丸”,治之。

4、脾肾阳虚:水肿腰腹,以下为甚,反复不愈,两足内踝尤剧,阴囊湿冷,怯寒肢重,小溲量少色清,苔白薄,质淡,脉沉细。本方,加:车前子、肉桂、怀山药、白术、泽泻,或:合济肾气丸,治之。

5、寒痹:肢体关节疼痛时作,遇寒尤甚,得温则缓,昼轻夜重,关节伸屈不利,苔白舌质淡,脉沉弦。本方,加:桂枝、桑寄生、秦艽、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鸡血藤,或:合“乌头汤”,治之。

6、风湿性关节炎: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关节不能伸屈,恶风寒,舌淡,苔白,脉沉弦。本方,加:老鹳草、鸡血藤、薏苡仁、海风藤、白术,以:健脾利湿,温经通脉。

7、脾虚胃寒久痛不愈者,加:良姜、荜茇、台乌药、砂仁、郁金、香附。

8、脾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者,与“五苓散”合方,治之。

9、“风、寒、湿”痹,有肾阳不足者,合“独活寄生汤”,治之。

10、“四逆汤”,加:黄连,治疗:小儿泄泻:病例,经用:“四逆汤”,加:黄连煎剂,治疗:后,每日排便次数在三次,以下,精神活泼,食欲正常者即为痊愈。[浙江中医杂志,1964,8,14]。

11、《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伤寒论》用:附子回阳救逆,则必用:生者与干姜配伍,不多杂,以:它药,如:“四逆汤”、干姜“附子汤”、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等,持纯阳之性,奋至大之威,回阳于垂绝,起危于顷刻,非此等大剂难胜任。[中医杂志,1992,(12):193

12、张仲景应用:附子的探讨;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应用:附子之比较,得出结论,作急救虚脱用:者,宜:生附子;作强心及局部衰弱症状用:者,宜:炮附子轻剂;作镇痛用:者,宜:炮附子重剂。[上海中医药杂志,1957,c6;321

,13。“四逆汤”配伍的辨析:方中:炙甘草、干姜同煎,能制附子之毒,抑短扬长,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而熟附子的强心作用,不但不亚于生附子,而且经炮制后,其有效成分似乎更有,加强。

现时诸家对生熟附子,以及附子与甘草、干姜配互的作用:关系,见解不一。然而,附子与不同的药物配伍,产生不同效用,。则是肯定的。[浙江中医杂志,1997,f5,33]。

14、“四逆汤”的临床应用;本方临床应用于:休克、腹泻、阳虚发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足寒厥证、毒血证和食管痉挛性狭窄等。[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c3;51~53]。

15、、伤寒发汗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本方,去:干姜,加:芍药,名:芍药甘草“附子汤”。

16、少阴厥阴腹痛,本方,加:吴茱萸,名:茱萸“四逆汤”。

17、感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及寒疝,脐下冷,引腰腹痛,本方,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

18、阴黄,本方,加:茵陈蒿,名:茵陈“四逆汤”。

19、阴盛格阳,合“生脉散”,加:陈皮,名:回阳返本汤。

20、虚寒水泻,冷汗脉微,甚者呕吐,此为急病,本方,加:官桂、良姜、半夏,名:浆水散(洁古方)。

2L风湿相搏,身体烦痛,及中寒发厥心痛,本方,加:白术、红枣,名:“术附汤”。

22、下后复汗,昼躁夜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无大热者,本方,去:甘草,名:干姜“附子汤”。又治:中寒厥逆,眩仆无汗,或:自污淋漓,及外热烦躁,阴盛格阳。

23、治:阳微阴脱,症见: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手足厥冷者。方中:“四逆汤”为回阳固脱,加:人参,以:生津益血,名:“四逆加人参汤”。

24、本方干姜量,加大一倍,附子选其大者。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而面赤,此乃阴盛于里,格阳于外,名: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25、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治: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此乃阴竭阳亡之重症,加:猪胆汁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荡。[伤寒论]。

26、本方,去:甘草,加:葱白。治:恶寒,四肢厥冷,脉微,下利,面赤者。

27、“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治:下利,脉微,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名:“白通汤”。[伤寒论]。

28、本方,加:茯苓、人参。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手足厥逆,脉沉微,名:茯苓“四逆汤”。

29、本方,加:人参、熟地、当归。治:阴阳欲脱,或:命门火衰,阴中无阳者,名:“六味回阳饮”。[景岳全书]:

、[原文]:

伤寒,臀下之,续得下利清糓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衷;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衷。“四逆汤”方。(92)。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词解]:

(1)下利清谷:清同囿,厕也,此处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登厕排便。下利清谷即泻下不消化的食物。

(2)救:救,治之意。

(3)清便自调:清,意义同前。清便自调,指排便恢复正常。

[提要]:表证兼里虚寒的先后,治法及方药。

[释义]:

本节条文明确指出表证兼里虚寒时,应予:先里后表,或:表里双解的,治疗:原则及其相应的代表性方药。一般而言,表证伴见里虚寒证,可予:表里双解,扶阳解表,如:后文少阴病篇麻附细辛汤之类;若不效,宜:径予:救里,温里散寒,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之属;如果阳虚内寒较甚,则宜:先里后表之法,先予:温里回阳之“四逆汤”,后用:解散表邪之“桂枝汤”。

表里同病,视其表里之轻重缓急,而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和表里并治之不同治疗:原则。概略言之,大凡表证急重者宜:先解表,里证急重者宜:先救里;表寒里热者多先攻表,表里俱寒者多先温里。若表里寒热虚实互异,且互为掣制,攻表救里两难者,每宜:表里同治,以:图双解。此伤寒表里同病的一般,治疗:规律。然临证之际,每有双解不效而后图,以:先后之法,或:宜:于先后之法而反易,以:双解者,要在审时度势,活法圆机,不可拘泥死守。

91条论伤寒表证误下损伤里阳而致太阳少阴并病之先后,治法。伤寒表证,惟宜:汗解,不应攻下,即若兼见里实之象,因其并非重危急下之证,也宜:遵循先表后里之法,待表解后再议攻下。今医者不察,误用:下法,脾肾阳气受损,病转少阴虚寒,然太阳表邪并未因下而尽陷少阴,故:成表里并病之象。下利清谷不止者,责之少阴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而恶寒脉微、肢厥身蜷等虚寒诸症,自在不言之中;身疼痛者,缘于邪气羁绊太阳,经脉不利,营卫失调,则头疼项拘、寒热鼻鸣等象,也当有所见。此际因其里气虚寒,不堪发散,故宜:先里后表,急,以:“四逆汤”回阳救逆,温补脾肾,则下利厥逆可愈。

设阳回利止而表犹未解者,继,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则身疼可止。然临床常有里阳得温而表邪随解而不必再行发散者。又不可不知。正如:周学海所,云:“,治:其里,而表也应手而愈矣。即,或:表有未尽余邪,再略清其表可也。若先攻其表,不但里虚,而表不能净;即,或:表净。而正气受伤,里邪又将从何路,以:驱除之?”《读医随笔,卷四》。

,92条论太阳少阴同病用:双解不效而径予:救里的,治法方药。太阳病,发热头痛身疼痛者,必见脉浮,今脉不浮而反沉,微弱无力,多缘少阴素体阳虚,复感外邪,或:太阳少阴两感于邪,而成表里同病之状,故:当伴见恶寒肢冷、面白神疲、下利清谷等症。此表寒而兼里阳虚弱,其治:既可先里后表仿91条所论之法,也可表里同治:如:301条,方: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所当禁者惟先表后里而已,以:其攻表更虚其里故也。然表里同治,宜:于表里证情相对均衡者。若证有偏重,则其治:仍有偏重于表,或:偏重于里之别。今用:表里同治之法而不应者,是其里阳虚弱既重且急也,而发表与温里同施,且无主次轻重之分,则互相掣肘,反违互补协同之本意,故宜:其不效。当改弦更张,径予:“四逆汤”回阳救逆,直救其里。里阳回复,则表邪每可自解。设若余邪未尽,则仍可继,以:解表之法,治:若前条所论。

值得注意的是,表证并见里虚寒者,治用:先表后里之法则,其解表方药不宜:选用:辛温峻汗之“麻黄汤”,因其里阳虽已得复,毕竟新瘥之际,难任峻猛发散,故:每宜:选用: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之“桂枝汤”,此即“新瘥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寓于选方用药之具体措施中,颇具指导意义。

92条从文意语气而言,似有脱简。在“若不差”前,当有一段有关表里双解,治疗:过程的文字。惟有如此,“若不差”方可与前之“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一气贯通。《医宗金鉴》认为“身体疼痛”之后,当补入:“下利清谷”四字,方合“当温其里”的,治法,也属允当。然若参照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之语,更据其表里双解不效而言,由此条仅举沉脉,寓有不待厥利俱现即宜:予:急温之意。再则,91条,以:“下利清谷”明其里虚寒病机,而此条,以:“脉沉”揭示其理,脉症对举,互文见义,如:是理解,则“下利清谷”四字,补与不补,也无关宏旨。

“四逆汤证”为少阴寒化之典型证候,其病机为少阴心肾阳虚而阴寒内盛,以:恶寒身蜷、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神疲嗜卧、脉沉微细、舌淡苔白等为其主要脉症,治宜:温补心肾,回阳救逆。本节条文借,以:代表表里同病之里虚寒证,仅求阐明表里先后之,治疗:原则,并非意指表里同病之里虚寒证悉为“四逆汤证”,他如:“真武汤证”、“附子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等,皆可见于表里同病之中,其治:自宜:随证选用:上述,各方,而非必,以:“四逆汤”为,治。

[选注]:

汪苓友:此条病,乃阴阳两证并举,非一证分表里而用:二汤也。寒邪伤表,医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此阳从内脱,中下二焦无火,不能腐熟水谷,故:色不变而完出,且不能止也;身疼痛者,为里有真寒,寒气凝泣,则骨属不利,故:身疼痛,并非表邪骨节疼痛之比。急当救里,宜:“四逆汤”,以:扶阳抑阴,则利止而身疼痛自除。此为中寒,乃里虚证也。若下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邪未入:里,故:二便清调,必其人胃气本实,不为误下所害,但见身疼痛,为在表有邪,此非里寒身如:被杖之比。急当救表,宜:“桂枝汤”,以:和营散邪,乃太阳中风正,治之法也。《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辨注,卷上》。

《医宗金鉴》注91条:伤寒,医不分表里、寒热、虚实而误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者,寒其里也。虽有通身疼痛之表未除,但下利清谷不止,里寒已盛,法当急救其里;俟便利自调,仍身疼痛不止,再救其表可也。救里宜:“四逆汤”,温中胜寒;救表宜:“桂枝汤”,调营和卫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全篇》。

成无己: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而得里脉则当差;若不差,为内虚寒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注解伤寒论,卷三》。

尤在泾:发热身疼痛,邪在表也,而脉反沉,则脉与病左矣。不差者,谓:,以:汗药发之而不差也。以:其里气虚寒,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故:与“四逆汤”,舍其表而救其里,如下利身疼痛之例也。《伤寒贯殊集,太阳权变法第二》。

《医宗金鉴》注92条:病发热头痛,太阳表证也。脉当浮,今反沉,是太阳表证而得少阴里脉也。凡太阳少阴表里皆寒无汗之病,均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发之。若不差,不下利者,更,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和之;若下利清谷,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不可更汗,当温其里,宜:“四逆汤”,防其阳从阴化,变厥惕亡阳之逆。断不可,谓:病在太阳,无可温之理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中篇》。

周学海:表里俱寒者,治宜:温中,以:散寒,里气壮而外邪可退矣。张仲景于身疼痛、下利清谷,先温其里后攻其表者,是指示大法如此。其实表里两感于寒,温里发表,一时并用,正不必分先后也。《读医随笔,卷四》。

[评述]:汪氏认为91条是指误下后之两种转归:一为转属虚寒,治用:“四逆汤”;一为下后表证未变,治用:“桂枝汤”,可资参考。然就本条文意及与上下文的关系而言,则当,以:吴氏注释为是。

成无己与尤在泾对“若不差”的理解,各执一词。成氏认为是表病见里脉当愈而不愈,故曰:“不差”;而尤氏则,以:为表证兼里虚汗后不差。二者相较,当,以:尤氏之说更胜一筹。此条就脉症而言,与301条相类,故:推测其“不差”前可能为表里双解之,治,然也不能排除庸医纯,以:发散为,治,且发散之后,阳虚更甚,虽表邪未解,尤宜:救里,故:尤氏之言,有可取之处。

吴氏对表里双解及急救其里之辨,简明扼要而重点突出,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周氏强调表里俱寒,治宜:温里发表,不必分先后,而,以:温里为主,此说符合临床实际,较为稳妥。

[治法]:温里散寒,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方。

[方义]:“四逆汤”为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代表方,主治:恶寒身蜷、吐利肢厥、脉微神疲等症。本方生用:附子为主药,直走心肾,大辛大热,温壮阳气。干姜辛温,守而不走,擅温脾胃,与附子相伍,动静结合,能提高温里壮阳之功效。甘草(炙)用,性味甘温,功擅益气补中,与干姜相合,温中益气;与附子相配,既增其温壮之效,也制其辛热之毒。三药合用,相互协同,且相互制约,共奏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功,主治:少阴虚寒、阳气衰微之证。

本方与干姜“附子汤”均为大辛大热、温复脾肾阳气之剂。后者不用:甘草,且干姜用量较轻,一次顿服,意在迅速取效,故:常宜:于里阳暴虚之急证,以:发病急、脉沉微为审证要点,而肢厥吐利等危重症象,可不必悉具。前者干姜用量较重,且伍,以:甘草,分温二服,故:其回阳救逆之力较强,但作用:较为缓慢,故:常宜:于发病较缓之阳虚重证,以:恶寒肢厥、脉微吐利为审证要点。简言之,二方相较,“甘草干姜汤”,主治:阳虚之轻而急者,“四逆汤”,主治:阳虚之重而缓者。

本方与“甘草干姜汤”均为辛甘温阳之剂,组成也仅一味附子之差,然二者主治:功效则,各有偏重。“甘草干姜汤”,重用:甘温之炙甘草,辅,以:辛热之干姜,意在甘温复建中焦脾胃之阳。而“四逆汤”则,以:辛热之附子为主,直走心肾,温壮少阴阳气,更得干姜、甘草之助,既温且补,功效大彰,实温里散寒、回阳救逆之首选。故:一,治:在脾胃,一,治:在心肾,且轻重缓急也自不同,宜:乎明辨。

[方论选]:

成无己: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草为主,是以:甘草为君。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大剂也。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不能达。内经日: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伤寒明理论,卷下》。

柯韵伯:本方是用:四物,以:救逆之,谓:,非专,治:四肢厥冷而为名。凡张仲景凡,治:虚症,以:补中为主。观协热下利,脉微弱者,用:人参;汗后身疼,脉沉迟者,加:人参;此脉微欲绝,下利清谷,且不烦不咳,中气大虚,元气已虚,若但温不补,何,以:救逆乎?观茯苓四逆之,治:烦躁,且用:人参,其冠,以:茯苓而不及参,则本方有参可知。夫人参通血脉者也,通脉四逆,岂得无参?是必因本方之脱落而仍之耳。……按理中四逆二方,在白术附子之别。白术为中宫培土益气之品,附子为坎宫扶阳生气之剂,故:理中只理中州脾胃之虚寒,四逆能佐理三焦阴阳之厥逆也。后人,加:附子于理中,名曰:附子“理中汤”。不知理中不须附子,而附子之功不专在理中矣。凡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少阴之火所以:生太阴之土,脾为五脏之母,少阴更太阴之母,与四逆之为剂,重于理中也。不知其义者,谓: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附子得生姜而能发散,附子非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是只知,以:药性上论寒热攻补,而不知于病机上分上下浅深也。《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

吕样村:四逆者,手足厥冷也。方,以:四逆名,用,治:三阴经吐利厥逆之寒证也。干姜温中散寒,生附祛阴复阳,二味合用,乃能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而挽垂绝之阳。复,以:甘草者,正取其甘缓留中,制雄锐之师,迅奏肤功,迎阳复辟。此三阴经中之第一方:

也。《伤寒寻源,下集》。

包识生:承气攻阳之方也,四逆回阳之方也。以:干姜温气,则上焦之阴寒散而外阳回矣;,以:附子温水,则下焦之阴寒散而内阳长矣。得甘草之和中,则姜附之力合,上下连成一气,而旭日当空,表里之阴霾自散。按汗吐下火,误用之则阳亡,而现四肢厥逆,故:名曰:“四逆汤”也。加重姜附名:通脉四逆,治:阴盛格阳无脉之重证,加:参则兼救阴,加:参茯名:茯苓四逆,并可救阴制水;去:甘草则名:干姜“附子汤”,则热力愈强;去:附子名:甘草干姜,专回上焦气分之阳;去:甘草,加:葱白,名:白通,使内脱之阳,藉葱外达,热力更雄猛快捷也;白通,加:猪胆人尿,胆可入:肝。尿能入:肾,苦咸味寒之品,引阳入:阴,阴阳并救也;通脉,加:胆,也是此意。四逆,阴格阴实之方也,阴消则阳自旺。至参、茯、葱、猪胆、尿,大热之中,恐防伤阴,或:升,或:降,阴阳并救者也。《伤寒方讲义》。

[点评]:成氏遵<内经)之旨,以:性味释方义,于理解本方之功效配伍,不无裨益。然其甘草为君附子为使之说,似有本末颠倒之嫌。柯氏从病机上分析了本方与“理中汤”之运用:区别,颇具临床指导意义;而其认为本方当有人参之论,虽议论合于临床实际,但就原文本来面目而言,似不宜:从之,以:其不能解释后文之“四逆加人参汤”方也。吕氏、包氏对本方的配伍意义分析,皆简明平允;其。开辟群阴,而挽垂绝之阳”、“旭日当空,表里之阴霾自散”等语,生动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了本方的功效,值得称道。包氏更对其类方一一评析,以:求阐明其配伍,加减之规律,于学者准确辨析掌握此类方剂,颇具参考价值。

[临床运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运用:

1)主治:少阴寒化、心肾阳虚证,见323、324条。

2)用于:表里同病、里虚寒急重者,见91、92、372条。

3)用于:太阴、厥阴虚寒吐利等证,见277、353、354、377条。

4)用于:霍乱阳气虚衰证,见388、389条。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伤寒直格):治:伤寒,表热未入:误,以:寒药下之太早,其表热本未入,因而里寒,下利不止,或:表热里寒,自利不止者,急,以:四逆温里。脉浮不渴,小便清白不温,完谷不化者是也。…,或:杂病寒饮呕吐者,或:寒湿泄泻者。

2)<医林集要):干姜“附子汤”(即:本方)、治:伤寒阴证,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及诸虚沉寒。

3)(济生方):“姜附汤”(即:本方)、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者。

4)<万病回春):凡阴证,身静而重,语言无声,气少,难,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下,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如:刀刮者,先用:艾炙法,次服“四逆汤”。

5)《医经会解》:阴毒心硬肢冷,加:麝香、皂荚,俱用:少许;呕吐涎沫,或:小腹痛,加:盐炒吴茱萸、半夏、生姜;呕吐不止,加:半夏、生姜汁;泻不止,加:白术、人参、黄芪、茯苓、升麻。

6)<伤寒大白):阴症身痛,四肢厥冷,以:此方温里,加:广皮,则阳气愈和。

7)(古方便览):世医所谓:中寒中湿,及伤寒阴证、霍乱等诸证,厥冷恶寒,下利腹痛者,皆可用:“四逆汤”。又虽一年二年下利清谷不止,也可用。

8)《方函口诀》:“四逆汤”,阴证正面之,治:方也,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等为目的。

其他有假热证者,别有此方冷服之法,即,加:猪胆汁之意也。

(3)现代应用:“四逆汤”是回阳救逆之代表方剂,现代临床主要月于,各种功能衰竭性的危重病症的救,治。作为古方今用:的重点,本方之现代运用:探索,早在70年代即得到广泛重视,而近十年之有关报道反而少见。现仅据前期报道作一简要介绍。

1)休克:本方,以:卓越功效,广泛用于,各类休克、而,以:恶寒、身蜷、肢厥、脉微欲绝为其应用:要点。见诸报道者有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各类感染性疾病所致休克等。

2)消化系统:对,各类虚寒性消化系病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以:吐利、腹胀,或:痛、苔白、脉弱为应用:依据。临床常用之,治疗:慢性胃炎、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慢性肝炎、霍乱、小儿胃肠炎等。

3)循环系统:对心肌梗塞、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病窦综合征、高血压等常见病症,若具有胸闷心悸、肢凉脉微等,均可相机选用。

4)呼吸系统: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肺炎等,符合阳虚寒饮之病机者,可酌情应用:本方治疗。

5)其他病症:他如:麻疹、疟疾、坐骨神经痛、口疮、鼻炎、咽炎、肩周炎、精神分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凡病机与阳虚寒盛相合者,本方也具良效。

(4)医案选录:

1)肝炎肢厥。孙某,男,38岁。肝炎史3年,肝功正常,但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痛。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也不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饭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脚,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检查: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声,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炙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克。上药服3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脚,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3月腹胀消。《经方传真,干姜“附子汤”类方》。

2)孕妇厥逆。何某之妻,40岁。身孕8月,突然腹痛、呕吐、四肢厥逆,住院,治疗:3天,症状未见减轻,肠鸣音消失,疑麻痹性肠梗阻。诊见神志昏昧,四肢厥逆冰冷,时而呕吐,脉浮取无,沉取微细,中候两寸无力。此阳气虚馁,已属危候,立方,以:救万一。处方:人参14克、附子26克、干姜10克、生姜20克、炙甘草33克、葱白5条。水煎取汁,频频温服。次日黎明,病情大见好转;又进服原方1剂,病症消除,月余产一男婴。《陕西中医>1984;(12):23)。

按:本案用:方实属通脉“四逆汤”与“四逆加人参汤”之合方,然其审辨之理无异,故:临床每多混同而论,然研习伤寒者,则不得,以:为只有四逆法,而不晓通脉四逆诸法也。

3)寒泻,李某,肠鸣腹泻,下利清谷,日4~5次,伴有腹痛,形寒肢冷,曾服“理中汤”、“四神丸”等药,效果不显,近日病情,加重,面色青黑,精神疲惫,舌淡苔白,脉沉细,四诊合参,证属脾肾俱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治,以:回阳救逆止泻,处方:炮附子30克(另煎),干姜20克、炙甘草10克、赤石脂50克。水煎服6剂病愈。《吉林中医药)1983;(6):28)。

按:此案选方也非单纯“四逆汤”方,实四逆法与“桃花汤”法之合用,于阳虚寒盛而滑脱不禁者,颇具良效。

4)休克,李某,女,69岁,因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而住院,神志清,颜面苍白,肺部有湿罗音,心率92次/分,血压80/50毫米汞柱,以:静脉注射四逆注射液2毫升,2分钟后血压上升至90/60毫米汞柱,20分钟后升至100/60毫米汞柱,6小时后仍维持在90/60毫米汞柱,并持续2~3小时,在升压的同时心跳强而有力。

《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按语]:本方功能回阳救逆,张仲景每,以:之为,治疗:少阴心肾阳虚而阴寒内盛之代表方:

剂。后世医家也屡用:屡验,然单纯选用:者较少,而,加减变化者恒多。无论内伤外感,若病机不离阳虚寒盛者,其方颇具效验,直至现代临床,仍是救急之常用:选方之一。

[现代研究]:

有关本方现代药理研究,曾有大量报道,然多见于80年代初期。今据有关参考书籍,作一简要介绍。

本方对离体兔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当用:心得安阻断β受体后,其作用:显著降低。提示其作用:机理在于兴奋日受体,且能直接强心。

本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脉流量,并可改善休克动物血压回升前微血管血流,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减轻小肠出血性坏死,提高耐缺氧能力,迅速升高血压,因而对,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血管栓塞性休克、单纯缺氧性休克、小肠缺血损伤性休克等,具有明显的作用。

本方虽对心率无显著作用,但因其强心效应,对休克动物之快心率有减缓作用;而对心得安所致之心率减慢效应,则有明显拮抗作用,表明本方对心率异常具有良性的双相调节效应。并且对缺氧所致的异常心电图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本方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又有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显著增强作用,并可不同程度地对抗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兴奋作用。能显著减少醋酸扭体法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可对抗血清性大鼠关节肿胀效应,表明本方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就其组方成分分析而言,单味附子虽有一定强心效应,但其作用:不如:“四逆汤”。且易致心律失常;单味甘草不能增加:心脏收缩幅度,但有升压效应;而单味干姜未能显示任何有意义的生理效应。本方则显示出明显优于,各药的升压效应,且能减慢窦性心率,避免单味附子导致异位心律失常,研究表明,附子的毒性在“四逆汤”中降低了30倍,提示本方配伍具有合理性。

、二、阳明病攻下后寒热之辨(225~228)。

[原文]:

脉浮而迟,表热衷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225)。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喊。(226)。

脉浮发热,口乾鼻燥,能食者则衄。(227)。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提要]:阳明病攻下后导致寒热变证的证治。

[释义]:本节四条条文主要论述阳明病攻下后产生虚寒和胸中有热两大变证的辨证论,治。225条和226条均属虚寒变证,225条出现下利清谷,乃脾肾阳虚所致,这是本证的主症。其脉浮而迟,迟为里寒,浮脉与迟脉同见,其意有二,一为里虚寒盛,阴盛格阳,虚阳外越,此种脉象多为浮迟而无力;二为里寒兼表邪未尽,此脉多呈浮迟而有力。本证同时见有下利清谷,因此属第一种证情较为贴切,故:条文所言“表热里寒”是指真寒假热。治疗:用:“四逆汤”,以:回阳救逆,令真阳得助,阴寒驱散,则假热自除。226条证属中阳受戕,胃中虚冷,受纳腐熟功能减退,故:不能食。食停中焦,若勉强饮水则水寒相搏,胃失和降,上逆作哕,治疗:可用: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之法,如:“吴茱萸汤”,或:“理中汤”等皆可随证用之。本条,以:脾胃虚寒,中焦失运为主,故:较之225条,以:脾胃为中心的全身性的阳气虚衰为轻。

227条和228条均为实热变证。227条脉浮发热而无恶寒,可知病不在表,此脉浮表示里有热,邪热伤津耗液,故:见口干鼻燥。热在里而能食,可知病邪未结聚于腑,或:在气分,或:在血分,症见:衄血,提示气分之热已波及血分,血热迫血妄行。228条阳明病经攻下后,邪热大势已去,惟有余热,故:见其外有热,手足温,如:热邪郁蒸不得发越,可见但头汗出。不结胸表示无实邪结聚于里,而是无形之余热留扰胸膈,故:见心中懊侬。胃受热扰可见嘈杂似饥,然则毕竟胃为邪热所扰,不能正常受纳腐熟,故:饥不能食。本证与太阳病篇中76条、77条、78条同为“栀子豉汤证”,只是病变的成因有别,太阳篇中所述为太阳病过汗,或:误用:吐下后而成,本条为阳明病下后所致,但病变的性质相同,均属余热留扰胸膈和胃,故:均取清热除烦和胃法,治之。本证如:病邪进一步亢盛并结聚于里,需与结胸证鉴别,本证心下(胃脘)部位按之濡,或:伴有轻微压痛,结胸证则按之硬满疼痛,甚,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选注]:

钱天来:此与少阴、厥阴里寒外热同义,若风脉浮而表热,则浮脉必数,今表虽热而脉迟,则知阴寒在里,阴盛格阳于外而表热也。虚阳在外故:脉浮;阴寒在里故:脉迟,所以下利清谷。此为真寒假热,故以:“四逆汤”祛除寒气,恢复真阳也。若,以:为表邪而汗之,则迨矣。《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张隐庵:此论(按:指225条)阳明之有虚寒也。脉浮而迟,浮为表虚,迟为里寒,乃下焦生气不上合于阳明,故:表有阳明之热,里有少阴之寒,生气不升,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启少阴之生阳,助阳明之土气。《伤寒论集注,阳明篇》。

《医宗金鉴》:若其人胃中虚冷,不能食者,虽不攻其热,饮水则哕。凡,以:胃既虚冷,复得水寒,故:哕也。宜:“理中汤”,加:丁香、吴萸,温而降之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注227条:液之与血,异名:同类,津液竭,血脉因之也伤。故:阳明主津液所生病,也主血所生病。阳明经起于鼻,系于口齿,阳明病,则津液不足,故:口鼻干燥。

阳盛则阳络伤,故:上盛而为衄也。口鼻之津液枯涸,故:欲漱水不欲咽者,热在口鼻,未入:乎内也。能食者,胃气强也。以:脉浮发热之证,而见口干鼻燥之病机,如:病在阳明,更审其能食。不欲漱水之病情,知热不在气分,而在血分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阳明脉证》。

柯韵伯注228条:外有热是身热未除,手足温,尚未溅然汗出,此犹未下前证,见不当早下也。不结胸是胸下无水气,知是阳明之燥热。心中懊侬是上焦之热不除。饥不能食,是邪热不杀谷。但头汗出而不发黄者,心火上炎,而皮肤无水气也。此指下后变证。夫病属阳明,本有可下之理,然外证未除,下之太早,胃虽不伤,而上焦火郁不达,仍与“栀子豉汤”吐之,心清而内外自和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

章虚谷:此(按:指228条)即阳明余邪未净,而无燥屎者,下后,有形实邪已去,则无胀满之证矣。尚有无形邪热散漫,故:外有热而手足温。并非误下邪陷,故:不结胸,而但心中懊侬。邪热肆扰,故:饥不能食,其热由胃上蒸而出头汗。故以:“栀子豉汤”轻泄涌吐,。使邪从上散也。《伤寒论本旨,阳明篇》。

[评述]:钱天来所论225条证属真寒假热,分析颇为允当。张隐庵认为此属阳明有热,少阴有寒,治:从少阴,以:助阳明,似能自圆其说,然则下焦有寒,则真阳必微,其不能上合于阳明者,火不生土也,由是观之,则阳明之热由何而来,其状如:何?皆不可答也,故:难苟同。

对228条的注释,章虚谷认为是有形实邪已去,尚有无形邪热散漫,为余邪未净,其说中肯。柯韵伯提出此属下之太早而成上焦火郁不达,此说可资参考。

尤在泾:若脉但浮而无少阳证兼见者,则但与“麻黄汤”,发散邪气而已。……若不得尿,故:腹,加:满。哕,加:甚者,正气不化,而邪气独盛,虽欲攻之,神不为使,也无益矣,故曰:不,治。《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评述]:对于231条,治用:“小柴胡汤”的脉象,《医宗金鉴》认为当是“弦”脉,柯氏认为脉弦浮者,向之浮大减小而弦尚存,两说意思大致相同,柯氏之说更为妥贴,颇有参考价值。232条诸家分析皆同。不尿,腹满,加:哕,是为邪实正虚,钱氏所,云:三焦之气化绝,中气闭塞,胃阳败绝,切中病情之要领。

五、导法(233)。

[原文]: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鞭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233)。

蜜煎方:

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鞭。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张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词解]:

(1)导:用:润滑类药物纳入:肛门,引起排便,叫做导法。

(2)土瓜根:原方已佚。土瓜一名:王瓜,寇宗奭(本草衍义),云:“王瓜其壳径寸,长二寸许,上微圆,下尖长,七八月熟,红赤色,壳中子如:螳螂头者,今人又,谓:之赤雹子,其根即土瓜根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土瓜根作上气,其实似瓜也。或,云:根味如:瓜,故:名:土瓜。王字不知何义?瓜似雹子,熟则赤,鸦喜食之,故:名:赤雹,老鸦瓜”。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也名:赤雹子。土瓜根气味苦寒无毒,其根富于汁液,将其捣汁灌肠通便,方书多有记载。

(3)食蜜:即蜂蜜。甘平无毒,滋阴润燥,局部投药更有润滑作用。

(4)谷道:即肛门。

(5)“疑非张仲景意,已试甚良”:此句在<玉函)卷八、(干金翼)卷九、《注解伤寒论》中均无。

(6)法醋:即食用:醋。

(7)一食顷:约吃一顿饭的时间。顷,短时间。

[提要]:津伤便秘,大便欲解不得的,治法。

[释义]:本节论津伤便硬,或:欲便不解者,宜:用:导法,治疗。本证为外感病恢复期,由于在急性期,即阳明病阶段,里热亢盛迫津外出,汗多津伤,若再,加上误汗,则更使津液损伤,导致肠胃干燥,大便硬结,此种大便于硬,不能用:攻下法,治疗,即原文所说

“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用:润燥导便法,治疗。大便硬者如:何区分其属燥热内结抑,或:津液内竭?小便利与不利是为辨证要点。大凡邪热未去,燥实结聚肠胃者,大便硬的同时必伴有发热、汗出、小便短赤。如:邪热去,气机宣通,则小便通利,然津伤尚未恢复,故:肠胃干燥,大便硬。本证小便自利,故:属津伤便硬。此外,在发热基本消退的病证中,见小便自利还可排除大便初硬后溏的可能,因大便初硬后溏者多见小便少,此属脾虚湿停,不能用:攻下法,或:导法,治疗,应,治,以:健脾燥湿。

本证的,治疗: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蜜煎纳入:肛门内,就近润滑而导便外出,相当于通便栓剂。此法适用于:硬便近在肛门处,便意窘迫,而不能排出,此即“当须自欲大便”

时,“宜:蜜煎导而通之”。二是用:土瓜根捣汁,或:大猪胆汁和少许食醋灌入:肛门内导便外出,此相当于灌肠通便,适用于:大便干结迫于肛门者,也可用于:大便干结部位较高者,但大便硬而难下。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病,自汗出,或: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大便硬,而无满痛之苦,不可攻之。当待津液还胃,自欲大便,燥屎已近直肠,难出肛门之时,则用:蜜煎润窍滋燥,导而利之。或:土瓜根宣气通燥,或:猪胆汁清热润燥,皆可为引导法,择而用之可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阳明病自汗出者,不可发汗,若发其汗,兼之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内指肠胃而言。汗泄于外,溺去:于下,皆内耗其津液,故云:竭也。津液既竭,则大便硬,不问而可知矣。大便虽硬,成注,云:此非结热,不可攻之,当待其自欲大便时,遂因其势而行导之之法。如:蜜煎,土瓜根,大猪胆,皆可用:也。或:问:小便自利,大便硬,何,以:不用:“麻仁丸”?余答,云:“麻仁丸”,治:胃热,屎结于回肠,以:内。兹者,胃无热证,屎已近肛门之上,直肠之中,故云:因其势而导之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陆渊雷:此证但肠燥便硬耳,非因胃家实也。大病恢复期中往往见。云:阳明病者,凡追溯,以:往之病,非,谓:当前之证。《伤寒论今释,阳明篇》。

[评述]:汪注分析颇为详尽,并提出导法适应证与“麻子仁丸”适应症的区别,可资参考。陆氏评析本证但肠燥便秘,大病恢复期多见,甚是。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二方的应用:

1)<伤寒准绳),云:凡多汗伤津,或:屡汗不解,或:尺中脉迟,元气素虚人,便欲下而不能出者,并宜:导法。但须分津液枯者,用:蜜导;邪热盛者,用:胆导;湿热痰饮固结,姜汁麻油浸栝楼根导,惟下旁流水者,导之无益,非诸承气汤攻之不效,以:实结在内而不下也。至于阴结便秘者,宜:于蜜煎中,加:姜汁、生附子末,或:削陈酱姜导之。

2)《外台秘要》引崔氏,云:胃中有燥粪,令人错语;正热盛,令人错语,宜:服承气汤,也应外用:生姜兑(读,曰:锐,下同)。使必去:燥粪,姜兑法:削生姜如:小指,长二寸,盐涂之,内下部中,立通。

3)《三因方》,云:蜜兑法,蜜三合,盐少许,煎如:饴,出冷水中捏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

4)、<世医得效方),云:蜜兑法,蜜三合,入:猪胆汁两枚在内,煎如:饴,以:井水出冷,候凝,捻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活人书)单用:蜜。一法入:皂角末。

在人斟酌用;一法入:薄荷开,代皂角用,尤好。又,或:偶无蜜,只嚼薄荷,以:津液调,作梃用之。也妙。

5)<丹溪心法),云:凡诸秘,服药不通,或:兼他证,又,或:老弱虚极不可用药者,用:蜜熬,入:皂角末少许,作兑,以:导之。冷秘生姜兑也可。

6)<医学入:门),云:白蜜半盏,于铜杓内微火熬,令滴水不散,入:皂角末二钱、搅匀,捻成小枣大,长寸,两头锐,蘸香油,推入:谷道中,大便即急而去。如:不通,再易一条,外,以:布掩肛门,须忍信蜜,待烘至方放开布。

7)《类聚方广义》,云:伤寒热气炽盛,汗出多,小便自利,津液耗竭,肛中干燥,便硬不得通者;及诸病大便不通,呕吐而药汗不入:者;老人血液枯燥,大便每秘闭,小腹满痛者。共宜:此方,蜜一合,温之,以:唧筒射入:肛中,尤为简捷。

8)《方极》,云:蜜煎导,治:肛中干燥,大便涩者。(大猪胆汁主治:同)。

(2)现代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本方,用于:津枯便秘,尤以:老人、小儿,或:体虚者为宜。邢氏等报道:汪某,女,68岁。大便经常7~8日不行,甚至不用:泄药,十数日也不见大便。平素饮食很少,服泄药一次,每觉脘满气短心悸,食物更不消化,因对泄药怀有戒心,而便秘不行,胃脘膨闷,小腹胀满,不思饮食。诊其脉细弱而尺沉涩,是气血俱虚,阴津枯竭之证,下之不但伤胃,更能损津。处方:蜜煎方隔三日导一次。用:后隔半小时即溏泄一次,胀满缓解,食欲逐渐好转。间断使用:半年,健康逐渐恢复。李氏C1,认为习惯性便秘,体虚无力排便等均可用之。目前蜂蜜外导、内服,已成为许多医院,治疗:便秘的常规。

颜氏,报道,用:新鲜蜂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每日100克、分3次服,10日后增至150~200克、观察2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谢氏,以:生姜30~50克、捣烂取汁为1

份,再取4份蜂蜜,混匀,置锅内隔水蒸约10分钟,早、晚两次分服,连用:2天。凡风寒,或:虚寒咳嗽,咯稀白痰,或:少痰,咽喉作痒,或:咳嗽夜甚者,均可用之。经,治:20例皆愈。张氏,以:蜂蜜、大黄、葱白制成膏,外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56例,痊愈5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

(3)医案选录:

1)许叔微,治:艾道先染伤寒,近旬日,热而自汗,大便不通,小便如:常,神昏多睡。

诊其脉,长大而虚。予:日:阳明证也。乃兄,曰:舍弟全似李××证,又属阳明,莫可行承气否?余,曰:虽为阳明,此证不可下。张仲景阳明自汗,小便利者,为津液内竭,虽坚不可攻。宜:蜜兑导之。作三剂,三易之。先下燥粪,次泄溏,已而汗解。《伤寒九十论》。

2)陈姓,始病咯血,其色甚黑,经西医用:止血针,血遂中止。翌日病者腹满,困顿日甚。延至半月,大便不行。始用:蜜导不行,用:灌肠法又不行。复用:一切通大便之西药,终不行。……使人延周,时不大便已一月矣。周至,察其脉无病,病独在肠。乃令病家觅得猪胆,倾于盂,调,以:醋,借西医灌肠器,以:灌之。甫灌入,转矢气不绝,不逾时,而大便出,凡三两许,掷于地,有声,击,以:石,不稍损。乃,以:渍水,半日许,盂水尽赤,乃知向日所吐之血,本为瘀血,因用:针止住,反下结大肠,而为病也。越七日,又不大便,复用:前法,下燥矢数枚、皆三寸许,病乃告痊。予:于此悟蜜煎导法惟证情较轻者宜:之。土瓜根又不易得。惟猪胆汁随时随地皆有。近世医家弃良方而不用,为可惜也。《经方实验录》。

六、阳明兼太阳证治:(234、235)。

[原文]: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234)。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红枣十二枚(切开)。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提要]:阳明病兼太阳病的证治:

[释义]:本节两条原文论述了阳明病兼太阳病,以:太阳病为主治当:先解表。234

条阳明、太阳同病,条文未言发热,但应有发热,且伴微恶寒,故:原文称“表未解也”。

本证热型呈太阳病发热恶寒,而非表现为但热不寒,说明阳明里热不盛,然条文句首冠阳明病,其症状是什么呢?很可能表现为大便不通,乃病邪结于肠胃所致,由此导致气血流行不利,且全身热象不重,故:见脉迟,如:原文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本证的阳明病无潮热,虽有邪结肠胃而不大便,但证情不重不急,其突出表现是发热伴微恶寒、汗出多,太阳病证候较明显,故,治疗:不宜:攻下而应解表,用:“桂枝汤”。本证见脉迟,必为迟而有力,如:脉迟而无力,则提示里虚寒,如:原文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35条阳明、太阳同病,其太阳伤寒证的表现尤为明显。由于风寒病邪在表,卫气奋起抗邪外出,故:见脉浮,其症当有发热恶寒,是条文省其症,但,以:脉象示之。寒邪侵犯营卫,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故:无汗。邪犯肺卫,肺气失宣,上逆而喘,此均为“麻黄汤证”主症。本证阳明病表现条文中虽未提及,从证候分析看,似为大便不通,肠胃有病邪结聚,但病势较轻,故,治疗:当从太阳,即原文所言“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不尔,则可使表邪内陷,变生他证。

[选注]:

钱天来:邪在太阳,则,以:浮缓为中风,阳明已在肌肉之分,与太阳稍异,故:不,曰:

缓,而,曰:迟。所谓:迟者,非寒脉之迟,乃缓脉之变称也。又非中寒之阳明脉迟也,若阳明脉迟,即不能食矣,下文阳明中风者皆能食,但此条,以:风邪在太阳之表,仍是风伤卫分,故:不言能食而也,以:“桂枝汤”,主之也。汗出多者,太阳中风,已是阴弱而汗自出矣。而阳明证又法当多汗,二证兼并,故:汗出多也。太阳中风本恶寒,邪入:阳明,当不恶寒而反恶热矣。今风邪尚在太阳卫分,故:仍恶寒。但邪气已属阳明,故:虽恶寒而也微也。然汗出已多,邪气当解而不恶寒矣。以:汗多而仍恶寒,是以:知太阳之表证尚未解也,故云: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医宗金鉴》:阳明病脉当数大,今脉迟汗出多,设不发热恶寒,是太阳表邪已解矣。今发热微恶寒,是表犹未尽解也,故宜:“桂枝汤”解肌,以:发其汗,使初入:阳明之邪,仍还表而出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此条(指234条一笔者注)言阳明病,非胃家实之证,乃太阳病初传阳明,经中有风邪也。脉迟者,太阳中风缓脉之所变,传至阳明,邪将入:里,故:脉变迟。

汗出多者,阳明热而肌腠疏也。微恶寒者,太阳在表之风邪未尽解也,治宜:“桂枝汤”,以:解肌发汗。以:其病从太阳经来,故:仍从太阳经例,治之。

此条(指235条一笔者注)言阳明病,非胃家实之证,乃太阳病初传阳明,经中有寒邪也。脉浮无汗而喘者,此太阳伤寒之证仍在也,但脉浮而不紧,为其邪传入:阳明,脉虽变,而“麻黄汤证”不变,故:仍用:“麻黄汤”,以:发其汗则愈。或:问:无汗而喘,但脉浮不紧,何,以:定其为阳明证?余答,云:病人必见目疼鼻干,故云:阳明证也。以:其病从太阳经来,故:从太阳“麻黄汤”例。《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此二条乃风寒初中阳明之证,其见证与太阳伤寒相类。而阳明比太阳稍深,故:中风之脉不浮而迟,伤寒之脉不紧而浮。以:风寒之气,入:肌肉之分,则闭固之力少。而壅遏之力多也。而其治法,则必与太阳少异,见有汗而恶寒者,必桂枝可解,无汗而喘者,非麻黄不发矣。《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评述]:诸家论述此两条属阳明初受外邪,以:太阳病为主,故,治当:解表。对脉迟的解释,钱氏认为乃缓脉之变称,汪氏,谓:是邪将入:里,各有千秋,钱氏之说似更贴切。汪氏提出235条阳明证的表现是目疼鼻干,可资参考。

七、阳明发黄与阳明蓄血的辨,治:(236、237)。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c”,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c,’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36)。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切开)、大黄二两、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鞭,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大黄三两。酒洗、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及两人者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词解]。

(1)热越:越,有消散之意。此处指热邪得,以:发泄而消散。

(2)剂:通齐。齐颈而还,即颈,以上有汗,颈,以下无汗。

(3)水浆:泛指饮料,如:水、果汁之类。

(4)瘀热:即邪热郁滞在里。

(5)喜忘:喜犹“善”也,《外台秘要》作善忘。喜忘即健忘之意。

(6)畜血:畜通蓄,蓄有积聚、储藏之义。蓄血即血液积聚、储留,与瘀血意同义。

(7)人:通仁。

[提要]:阳明湿热发黄和阳明蓄血的证治。

[释义]:阳明病郁热在里,与湿相合,薰蒸肝胆则发为黄疸。热与血结,瘀阻于里则成蓄血,均属实热之证,但证治:有异,发黄,治,以:清热利湿,蓄血,治当:活血通瘀。236

条辨阳明湿热发黄的证治,阳明病里热内结,如:发热汗出,热邪得,以:外泄,则热势可减,气机得通,气化正常,湿有出路,则不会发黄。如:汗不得出,或:汗出不畅,则热郁于里,气机阻滞,进而气化失司,导致汗更不得出,小便也不利,水湿无出路,则停于体内,与热相合,致湿热内蕴,薰蒸肝胆,胆热液泄而发为黄疸。症见:身黄、目黄、小便黄,因证屑阳黄,故:身黄如:橘子色样鲜明。当湿热郁遏蒸腾于上时,则见头部有污出,至颈而止,身无汗。当热多于湿时,则见渴引水浆。本证的证候表现可与260条互参。治当:清热利湿退黄,用:“茵陈蒿汤”信。

237条辨阳明蓄血的证治。蓄血即瘀血,阳明病,里热亢盛,邪热与瘀血相结,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瘀热阻滞脉络,气血流行不利,则脏腑功能为之减退,或:见紊乱失常。在外感热病中最易出现的是心脑功能的异常,此乃心主血脉,又主藏神,脑为元神之府,主思维。血脉瘀阻,心脑首当其害,急性期可见狂乱、谵语,久则可见健忘、反应迟钝,是因瘀血较久所致。热入:血脉还可致血热妄行而出血,且瘀血也可致血不循常道而离经外流,故:本证症见:出血。然血出何处?本证瘀热主要在阳明,故:肠胃受病出血,原文所述大便色黑,即为明证,上消化道出血,血停肠胃时间稍久,则色黑。阳明病瘀热结于肠胃,本当大便硬结难解,今大便反易者,是因瘀血液积于肠道,则硬结之大便因而润滑,故曰:“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

阳明蓄血证与太阳蓄血证均有心脑功能改变的症状,由于太阳蓄血证病程较短,病情较急,故:见发狂,或:如狂,而本证病稍久,故以:健忘为主。太阳蓄血证瘀热主要结于下焦,本证主要结于中焦,故:太阳蓄血证见下血同时伴有少腹硬满,或:急结,本证,以:大便黑硬易出为突出表现。二者主症虽有不同,但病变实质均属瘀热互结于里,故,治疗:均取活血逐瘀,方用:“抵当汤”。

[选注]:

程郊倩: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足征阳明之气,郁结于内而不得越,故:但蒸于头,头为诸阳之首故也。气不下达,故:小便不行。腑气过燥,故:渴引水浆。瘀热在里,指无汗言。无汗而小便利者属寒,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属热,两邪交郁,不能宣泄,故:遏而发黄。解热除郁,如:茵陈,栀子清上,大黄涤下,通身之热得泄,何黄之不散也。《伤寒论后条辨,阳明篇》。

钱天来注236条:此又详言发黄与不发黄,皆由汗之有无,小便利与不利,以:反复互明前义也。然此条又当与太阳中风脉浮动数之末证参看,谓:邪气虽在太阳,误下则邪陷入:里,湿热即可入:胃郁蒸而发黄,非有阳明太阳之别也。言邪在阳明,而发热汗出,乃其本证。若此者,为热邪已经随汗发越于外,虽,或:另有他证,然必不能发黄也。若但头汗出,则阳邪独盛于上。身无汗则热邪不得外泄。剂颈而还者,三阳之经络皆上至头,三阴之经络皆至颈而还,足见邪热固闭,阴阳离异,营卫不行,腠理不通也。邪热炽盛,而三焦不运,气化不行故:小便不利。水湿不得下泄,且胃热枯燥而渴引水浆,则水湿又从上入,其湿蒸郁热,瘀蓄在里,故:身必发黄。其湿热之邪,急宜:攘逐,故以:“茵陈蒿汤”,主之。《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汪苓友:此乃阳明胃腑血分实热证。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好忘前言往事也。(条辨)。

,云:志伤而好忘,心之所主,谓:志,心又为血之主,血为热壅,蓄积于胃,其瘀既久,必上千于心,故:令喜忘。屎虽硬,非承气汤证,须验其大便易而色黑,此为瘀血欲下之证治宜:“抵当汤”,以下瘀血,乃通因通用之法也。或:问:屎既,云:硬,何,以:大便反易?余答,云:大便中所下黑物,乃败血而非屎也。阳明本多血,故:虽不至于太阳发狂之甚,也当,以:“抵当汤”下之。张仲景法,辨太阳蓄血证,必验其小便利;辨阳明蓄血证,必验其大便易,也从其腑而言。《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钱天来注237条:喜忘者,语言动静,随过随忘也。言所以:喜忘者,以:平日本有积久之瘀血在里故也。前太阳证中,因郁热之表邪不解,故:随经之瘀热,内结膀胱,所以:有如狂发狂之证。此无瘀热、故:但喜忘耳。<素问。凋经论),云:气血未并,五脏安定,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者是也。屎虽硬,大便反易者,以:气分无热,所以:不燥,况血乃濡润之物,故:滑而易出也。屎皆瘀血所成,故:验其色必黑,宜:,以:“抵当汤”下之。《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张路玉:按大便色黑,虽曰:瘀血,而热邪燥结之色,未尝不黑也。但瘀血则粘黑如:漆,燥结则晦黑如:煤,此为明辨。《伤寒缵论,阳明篇》。

[评述]:诸家论湿热郁蒸发黄的证候机理尚详,钱氏所论较为妥贴,程氏,以:无汗伴小便利与不利来分寒热,欠妥。凡,以:小便不利,也有属寒者。汪氏分析阳明蓄血病机及证治:甚佳。钱氏所论太阳蓄血,为有瘀热;阳明蓄血,为瘀血所致,可资参考。张氏论黑粪之辨证尚可取。

第九节、少阴病温法提要(323~325)。

[原文]: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提要]:少阴病脉沉,治当:急温。

[释义]:本条叙证太简,仅言脉沉,即,治,以:急温之而用:“四逆汤”,可见其脉沉当是沉而微细,不是沉而实大。脉见沉而微细,是少阴虚寒本质的显露,若不急用:温法,则下利、厥逆的亡阳之证就会很快接踵而至。因此,提出“急温之”,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寓有见微知著,防止病势增剧的积极意义。这是张仲景示人对虚寒之证,应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机。

[选注]:

钱天来:脉沉者,浮候取之则全无,中候切之犹未见,重按之而方得也。沉则在里在下,沉则为阴为寒,曰:急温之,则知非沉数、沉实、沉滑之沉,乃沉迟、沉细、沉微之沉也。脉沉为邪入:少阴,下焦之真火衰微,阴寒独盛,故:当急温之而宜:“四逆汤”也。若不急温,则阳气愈虚,阴寒愈盛,而四肢厥逆,吐利烦躁之变作矣。《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尤在泾:此不详何证,而但凭脉,以:论,治,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然苟无厥逆、恶寒、下利、不渴等证,未可急与温法。愚,谓:当从全书会通,不可拘于一文一字之间者,此又其一也。《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吴人驹:脉沉须别虚实及得病新久,若得之多日,及沉而实者,须从别论。《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本条的脉沉,当是沉而微细,不是沉而实大,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值得探索的是“急温之”一句。因为仅说脉沉,并没有指出亡阳虚脱之证,为什么要提出“急温之”呢?这是张仲景提示我们,对虚寒见证,应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机。如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证悉具,则显而易见属少阴虚寒,稍具医学知识的医生,都可放胆用:温药,治疗。本条虽然上述诸证未必具,但既见脉沉微细,是少阴虚寒之本质已经毕露,若不急用:温法,那么下利厥逆的亡阳证候,就会很快的接踵而至,因此,提出“急温之”,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而且有防止病势增剧的积极意义。《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脉微细是少阴病主脉,今言脉沉,必是脉沉而微细,这是阳气大衰,阴寒内盛之象,急用:“四逆汤”温经回阳,以:防亡阳之变。……本条言阳衰阴盛,应急温,提示凡病及少阴,皆当积极救,治,而不可因循观望,坐待自毙。《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评述]:钱氏认为此条脉沉,应是沉迟、沉细、沉微,吴人驹提出脉沉须别虚实及得病新久,皆有参考价值。尤氏,谓:“苟无厥逆、恶寒、下利、不渴等证,未可急与温法”。虽符合脉证合参原则,但这是常法,然此条旨在,以:“急温”引起医者注意,遇到脉沉微细,就当急用:温法,以:免贻误病机,而不是说不要具体分析,陈氏、刘氏之说皆明白通畅,陈氏,谓:“如下清谷,四肢厥冷等证具,则显而易见为少阴虚寒,稍有医学知识的医生,都可放胆用:温药,治疗:”。颇能说明问题,足可启迪深思。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四逆汤”方。

[方义]:本方,由:甘草、干姜、附子组成,方中:附子温肾回阳,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调中补虚,合为回阳救逆之要方,因其主治:少阴阳虚阴盛而四肢厥逆,故:方名:四逆。

关于本方何药为君,认识颇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附子为君,一是认为甘草为君。以:附子为君者,如:许宏说:“必,以:附子为君,以:温经济阳,以:干姜为臣辅佐之,甘草为使,以:调和二药,以:散其寒也。<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乃附子之热,干姜之辛,甘草之甘是也”。《金镜内台方议》,以:甘草为君者,如:成无己说:“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

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

《伤寒明理论》、《医宗金鉴》也说:“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姜附之辛温,助阳胜寒,甘草得姜附,鼓肾阳温中寒,有水中暖土之功,姜附得甘草,通关节走四肢,有逐阴回阳之功,肾阳鼓,寒阴消,则阳气外达,而脉升手足温矣”。两种意见均有一定理由,就驱寒回阳来说,附子自是首选药物,可,以:称王为君;但就配伍意义来说,炙甘草既能降低附子毒性,更能,加强附子、干姜的温阳作用,犹如:元帅驾驭大将,诚如:

(长沙方歌括)所说:“建功姜附如:良将,将将从容藉草匡”。可见甘草与附子同等重要,但干姜也非可有可无,也是必用之药,俗,谓:“附子无姜不热”,如果不用:干姜,就不能发挥其回阳救逆的作用。

[方论选]:

柯韵伯:按理中、四逆二方,在白术、附子之别,白术为中宫培土益气之品,附子为坎宫培阳生气之剂。故:理中只理中州脾胃之虚寒,四逆能佐理三焦阴阳之厥逆也。

《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阴方总论》。

费伯雄:“四逆汤”为四肢厥逆而设,张仲景立此方,以,治:伤寒之少阴证,若太阴之腹痛下利,完谷不化,厥阴之恶寒不汗,四肢厥冷者也宜:之,凡阴惨之气,深入:于里,真阳几几欲绝,非此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气而发阳光,又恐姜附之性过于燥烈,反伤上焦,故:倍用:甘草,以:缓之,立方之法,尽美尽善。《医方论,卷三》。

陈修园:生附子、干姜,彻上彻下,开辟群阴,迎阳归舍,交接十二经,为斩旗夺关之良将,而,以:甘草主之者,从容筹画,自有将将之能也。《长沙方歌括,太阳方》。

徐灵胎:四逆、理中皆温热之剂。而四逆一类,总不离附姜,以:通阳也,治宜:下焦;理中一类,总不离白术,以:守中也,治宜:中焦。余药皆同,而功用:迥别。《伤寒论类方。

“四逆汤”类》。

陈孟恒:四逆,是指阳气式微,四肢厥逆而言。阴寒之气深入:于里,肾阳式微,几乎欲绝,此时非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而复阳气。本方根据《内经》、“寒淫于内,治,以:甘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的原则而立法。为,治疗:阴盛阳衰的四逆而设,故:名:“四逆汤”。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以:祛寒救逆为君;干姜辛热,补脾胃而温手足为臣;,以:甘温之炙甘草和中益气为佐使。其中干姜助附子,以:壮肾阳,附子助干姜,以:建脾阳,二者相须,一走一守,使回阳之力更强,并,以:甘草的甘缓作用:制约姜、附燥烈之性。三味配合,辛、热、甘俱备,功专效宏,故:能迅速挽回垂绝的阳气。《伤寒论》中用:附子是很有法度的,凡与干姜配伍的都用:生附子,如:“四逆汤”类方,此外皆用:炮附子。

一般地说,生用:者,其证皆急,炮用:者,其证皆缓。现临床上也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急慢性肠胃炎吐泻脱水,或:急性病大汗而见虚脱者。“四逆汤”制成的针剂即“四逆汤”注射液,用于:抢救休克病人,能使血压回升。对肺心病、肺炎、中毒性休克、脱水等引起的虚脱血压下降者,注射本品后,血压回升可持续2~3小时,在血压回升的同时,心跳强而有力。使用:“四逆汤”时应注意不属于阳衰的四肢厥逆,绝对禁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祛寒剂》。

熊曼琪等: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名:方。论中急救回阳,多,以:此方为主,尤其对吐、利所导致的亡阳证应用:最多。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振奋心肾之阳,驱寒救逆为主药。干姜鼓舞脾肾之阳,温中散寒为主药,与附子配合,相得益彰。甘草则益气调中,既能协助姜附回阳固脱,又可缓姜附燥热之性,为方中:佐药。全方药简意赅,回阳急救之功显著。《临床实用:伤寒学,六经方证的运用。“四逆汤”类方证》。

[点评]:诸注皆从温补肾阳、回阳救逆立论,熊氏简明扼要,既说明问题,又便于掌握。陈氏从张仲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并举临床运用:作例;柯氏、徐氏,以:其与理中相较,都有助于对“四逆汤”的理解。费氏更出:“张仲景立此方,以,治:伤寒之少阴证,若太阴之腹痛下利,完谷不化,厥阴之恶寒不汗,四肢厥冷者也宜:之”。深得张仲景之旨,符合临床实际。

[临床运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运用:

1)、治:表里同病而见下利清谷,或:脉沉无力等里虚寒甚者,见91条、92条、372条等,另(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也载有“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2)、治:阳虚阴盛所致之虚寒下利、虚寒致厥(寒厥),见353条、354条、377条、388条、389条等,另(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也载有“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等。

3)阳虚阴盛所致之“膈上有寒饮,干呕者”,见324条。

4)阳虚阴盛,以:之急救回阳,见323条。

5)“四逆汤”去:甘草,名:干姜“附子汤”,治:阳气乍虚之“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

证(61);“四逆汤”,重用:附子、干姜,名:通脉“四逆汤”,治:阳虚阴盛而虚阳被格于外的格阳证(317);“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名:“白通汤”,治:阳虚阴盛而虚阳被格于上的戴阳证

(314);“四逆汤”,加:人参,名:“四逆加人参汤”,治:霍乱吐利致亡阳脱液证(385);“四逆汤”,加:人参、茯苓,名:获苓“四逆汤”,治:阴阳两虚之烦躁证(69)。另外,“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皆为“四逆汤”的,加减方,其证治:上已详述。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伤寒临证):病人面青腹满,他人按之不满,此属阴证,切不可攻,攻之必死,宜:“四逆汤”温之。

2)(医林集要):干姜“附子汤”(即:本方)、治:伤寒阴证,唇青面黑,身背强痛,四肢厥冷,及诸虚沉寒。

3)(济生方):“姜附汤”(即:本方)、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者。

4)<万病回春):凡阴病,身静而重,语言无声,气少,难,以:喘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下,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如:刀刮者,先用:艾灸法,次服“四逆汤”。

5)、(医宗必读):“四逆汤”,治:太阴下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方用:附子三钱、甘草、干姜,各一钱半,煎服。

6)(古方便览):世医所谓:中寒有湿及伤寒阴证,霍乱等诸证,厥冷恶寒,下利腹痛者,皆可用:“四逆汤”。又,虽一年二年下清谷不止,也可用。

7)《类聚方广义》:“四逆汤”,治:霍乱吐利甚者,及所谓:暴泻证。急者死不崇朝,若仓皇失措,拟议误策,毙人于非命,其罪何归?医人当平素讨究讲明,以:济急靖难,可参考大汗出热不去,云,云:(宋本《伤寒论》353条),以下诸章。又:“四逆汤”,救厥之主方:

也。然伤寒之热结在里者,中风卒倒,痰涎沸涌者,霍乱未吐下内犹有毒者,老人食郁及诸卒病闭塞不开者,纵令全身厥冷,冷汗脉微,能审其证,以:白虎、泻心、承气、紫圆、备急、走马之类,解其结,通其闭,则厥冷不,治:自复。若误认为脱证,遽用:四逆、真武,犹如:救经引足,庸工杀人,常坐于此,呜呼!方技虽小,死生系焉,存亡由焉,自非高才卓识,难探其理致矣。

8)《方函口诀》:“四逆汤”,阴证正面之,治法也,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等为主证,其他有假热证者,别有此方冷服之法,即,加:猪胆汁之意也。

9)《方机》:“四逆汤”,治:四肢厥逆,身体疼痛,下利清谷,或:小便清利者。又:治:内拘急,四肢厥冷,下利恶寒者;大汗出,热不去,拘急,四肢厥冷者;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

(3)现代应用:本证系少阴阳衰而阴寒内盛,以:恶寒蜷卧,四肢厥冷,呕吐,下利清谷,渴欲引水自救,且喜热饮,小便色白等为主要见证。本方现代多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阳虚寒盛,吐利厥逆;低血压,或:高血压阳虚阴盛证;多汗,或:误,治:亡阳虚脱证;阳虚阴盛之肢端青紫及阴性疮疡等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本方可与“生脉散”同用;慢性肾炎,阳虚水肿者,可合“五苓散”。

1)内科

(1)用于治疗:心肌梗塞、休克:范氏介绍用:“四逆汤”,治疗:心脏病而有休克、症见:脉伏多汗者,必,加:人参,屡见奇功。李氏介绍用:“四逆汤”,加:黄连、厚朴、肉桂,治疗:4例中毒性痢疾休克患者,治愈3例,死亡1例。天津南开医院介绍:先后用:“四逆汤”注射液抢救急性心肌梗死105例,治疗:结果表明,本方有明显的强心升压和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存活率,认为对心源性休克抢救是一个突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介绍:曾用:“四逆汤”,或:其他注射液抢救心肌梗死近100例,证明中药组的病死率在中度,或:重度休克组,均较单用:西药升压组为低,而且用:“四逆汤”后,血压上升并维持在正常水平,未再下降。不象西药升压药,治疗,血压暂时上后又反复下降,是一个明显的特点。杨福义介绍用:“四逆汤”去:甘草,加:人参、麦冬制成针剂,治疗,各类心衰及休克17例,用药后15例收缩压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0~60分钟作用:最大,可维持2小时左右,继续用药,血压保持稳定。此针剂还能调整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末梢循环,多半用药30分钟后见效。认为本药可代替升压药、扩张血管药,或:辅助强心药。徐氏,用:本方治疗:136例麻疹重症病例,均属重、险、逆、危、凶、弱证,仅死亡7例。“四逆汤”:

不仅用于:抢救心源性休克、也广泛用于:感染性休克、就是因它具有较为稳定的升压、强心等作用。

(2)泄泻:吴崇奇,治疗:一患者,肠鸣腹泻,下利清谷,日4~5次,伴有腹痛,形寒肢冷等。曾服“理中汤”、“四神丸”等药,不效。四诊合参,证为脾肾俱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治,以:回阳救逆止泻。用:本方(即“四逆汤”),加:赤石脂50克。水煎服。6剂而愈。

(3)阳虚外感:张志明氏曾,治:一男性患者,炎暑之季,赤身仍汗出不止,至夜凉风渐起,难免受凉,夜复夫妻同床。次日感头晕痛,全身酸痛,懒于起床。西药,以:感冒论,治,服发汗退热剂,药后全身汗出不止,气急,无力与人应付,小便失禁,脉沉弱无力。此乃阳虚体质,复犯房事,虽有外感,治当:急救其里。先用:“四逆汤”,加:生龙骨、煅牡蛎、桂枝、白芍,煎服1剂。药后半小时,汗止,气不促,索米汤饮之,身痛减,脉转浮数。后,以:桂枝新加汤,加:附子,2剂而愈。(张志民<伤寒论方运用法》。刘渡舟氏也曾,治:一罗姓男子,夏日天热,汗出颇多,自觉烦躁而渴。夜复行房,口渴更甚。乃饮凉水甚多,未几,觉小腹窘痛,阴茎也向里抽缩,手足发凉。切其脉沉弱,其舌淡嫩苔白。此系少阴阳虚而复受阴寒之重证。用:四逆,加:小茴香、荜澄茄。服1剂,则痛止而病愈。(刘渡舟(伤寒论十四讲》。

(4)寒厥:许氏介绍:门诊,治疗:16例寒厥,均,治愈。其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

39、40℃,似外感表实证),腹痛(为阵发性小腹痛),四肢厥冷,脉浮取大,或:散,沉取则无。血压偏低,白血球超过1万。用:青、链霉素不效。此乃少阴格阳证。用:“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治疗:9例,“四逆汤”,加:白芍,治疗:3例,加:黄芩、麦冬、知母、地骨皮,各,治疗:一例。作者体会,加:苦寒药反使病程延长1~2天。其中1例白血球19800,中性80%,表现有炎症存在,用:青、链霉素和解热剂无效,投通脉“四逆汤”6小时症状消失。陶氏曾,治疗:2例麻疹逆证,体温下降到35℃(肛温),用:“四逆汤”加味,使之阳回阴退,证由寒转热,使疹出透。日人和田正系介绍:治疗:脑膜炎,病人体温由39℃下降到36℃,四肢厥冷,急给“四逆加人参汤”,服药3日后明显缓解。另外,仲氏,报道赵明一曾,以:“四逆汤”合“吴茱萸汤”,加:桂枝、香附、当归、川芎,合饴糖煎,治疗:痛经寒厥。

(5)风湿性心脏病:万氏曾,治:一孙姓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胸觉微痛,动则气喘,怯寒肢冷。血压10.7/6.6kPa,脉沉细弱。用:“四逆汤”合“理中汤”,加:桂枝,煎服2剂,诸证减轻。又续服5剂,诸症悉除。继予:善后处理。7年后告知,从未复发。

(6)慢性肾炎:徐氏,治:一女患者,患慢性肾炎、肾性高血压10余年。神疲欲寐,头晕目眩,心烦难眠,四肢厥冷,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苔白滑,脉沉微。血压26.7/

16kPa,尿常规:红细胞、管型、蛋白尿均有。此是阴盛阳浮,水气不化。治宜:甘温骤补,复阳化气。方用:“四逆汤”,加:党参、茯苓,水煎服。3剂后,病有起色,血压21.3/

12.0kPa。嘱服桂附地黄丸巩固疗效。

(7)胃下垂:张氏,用:“四逆汤”,加减治疗:胃下垂7例,服药天数14天至48天不等,认为胃下垂病人,多属虚寒性,“四逆汤”有“鼓肾阳,温中寒”之功,故:可,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辅助健胃、解痉、制酸、镇静等西药。其辨证是根据中焦虚寒而温之之法。治疗:后腹痛、腹胀、嗳气及主要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消失。腹部压痛及X线所见之胃张力和胃大弯位置也有部分改善。

2)外科:治疗:前列腺炎。范氏曾用:“四逆汤”加味,治疗:一前列腺炎患者。张某患“前列腺炎”,经中医,治疗:1年而愈。3年后复发,开始仅尿频,睾丸不适,服中药清热利尿剂,数剂即告缓解。其后屡犯屡重,不仅尿急、尿频、尿灼痛,并感生殖器冰冷麻木。某医院仍诊为前列腺炎,采用:化疗、电疗、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同时服清热解毒利湿等中药150余剂,但症状有增无减,并发展至阳痿,全身疲软。诊见恶寒蜷卧,精神萎靡,睾丸坠胀,牵引少腹,常感凉麻疼痛,小便混浊、频数,阳痿,脉沉微细。

诊为少阴阳虚,阴寒内盛。治,以:温肾补阳,散寒止痛。用:“四逆汤”:制附片120克(久煎)、干姜120克、炙甘草60克,加上桂15克、研末冲服3剂。药后症状减轻,上方,加:茯苓、炒白术,附子、干姜减至60克、继服30剂,诸症减轻明显。患病已久,不仅伤及肾阳,也累及肾阴。治宜:温补肾阳,兼顾肾阴,再佐,以:理中健脾为,治,以:四逆合理中,加减主之:制附片60克(久煎)、干姜60克、炙甘草15克、明沙参30克、白术30克。上桂10克

(研末冲服)、冬虫草15克、枸杞30克、菟丝子30克,云:茯苓90克。水煎服10余剂,诸症继续好转。据病情姜、附减至30克、又服10余剂,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经检查前列腺炎基本痊愈。同时,多年之低血压、头晕失眠等证,也均消失,精神大振。后,以:壮阳益肾、养心安神之剂,配成丸药,以:巩固疗效。3个月后信访,病已痊愈。

3)妇科:治疗:小产崩漏。张志明氏曾,治:一患者,妊娠4个月,因营养不良,劳动过度,1月来,不时胎动漏红,未与,治疗,终致腰酸,腹大痛而小产。卧床,下部仍流血不止,先是血块,后是鲜红血水,面色苍白,小腹冷痛,手足不温,神疲懒言。舌红无苔,脉沉细无力。用:“四逆汤”(制附30克、干姜、炙甘草,各24克),加:阿胶、蕲艾、党参,急服1剂。服药2小时后,言流血减少,腹痛减轻,四肢转温。嘱当晚原方再进1剂。

次日晨精神好转,进食。又服胶艾“四物汤”2剂而愈。(张志明<伤寒论方运用法》。

4)儿科:治疗:d,JD腹泻。汪氏,用:“四逆汤”,加:黄连,治疗:小儿泄泻70例,其中有33例曾服用:西药3天无效;有18例服其它中药3剂无效;有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3周,以上无效;未服任何药物者17例。治疗:结果58例痊愈,8例近期,治愈,4例无效。作者认为本方适用于:大便稀薄,体温升高不甚明显(微热),肢冷、脉微弱,舌苔白的患儿,如:大便臭秽的食积泄泻,有脓血且里急后重的痢疾和实热泄泻则非所宜。北京医学院对附子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特别有体会,他们观察过6例长期小儿腹泻用:一般温中健脾药包括豆蔻在内均不见效,而,加入:附子后则出现明显效果。

5)五官科: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耳源性眩晕)。郑氏介绍,毕某患眩晕6年余。

剧烈发作时,伴恶心呕吐,眼球振颤,视物旋转,血压下降,甚则晕厥。屡用:中西药,治疗,仍时有发作。诊见两胁微痛,嗳气吞酸,大便溏薄,舌质淡,苔中、根部黑润,脉紧而细,证系肾阳虚衰,兼痰饮内停。治宜:温补肾阳,佐,以:化痰降浊。方用:“四逆汤”,加:姜半夏、代赭石、天麻、煅瓦楞、鲜生姜。水煎服。连服5剂,眩晕好转,诸症减轻。守原方略作,加减,继服20剂,诸症悉除。

(4)医案选录:

1)省椽曹德裕男妇,二月初,病伤寒八九日,请罗(谦甫)、治之。脉得沉细而微,四肢逆冷,自利腹痛,目不欲开,两手常抱腋下,昏嗜卧,口舌干燥,乃,曰:前医留“白虎加人参汤”一帖,可服否?罗,曰:白虎虽,云,治:口燥舌干,若执此一句,也未然,今此证不可用:白虎者有三,《伤寒论》,云,立夏,以:前,处暑,以后,不可妄用,一也;太阳证,无汗而渴者,不可用,二也;病人阴证悉具,时春气尚寒,不可用,三也。张仲景,云,下利清谷,急当救里,宜:“四逆汤”。遂,以:“四逆汤”五两,加:人参一两、生姜十余片、连须葱白九茎,水五大盏,同煎至三盏,去:渣分三服,一日服之,至夜利止,手足温,翌日大汗而解,继,以:“理中汤”数服而愈。《名:医类案》。

2)患儿,男,4岁。大面积烧伤住院,经抢救烧伤面大都愈合,神志方清,纳可。

唯神疲肢冷,大便下利清水,日数十次,甚则不禁,舌质淡而苔白,脉沉细。辨为阴损及阳,少阴下利,投“四逆汤”急温之法:制附子9克、炙甘草6克、干姜6克。2剂后肢温利止,遂出院调理。《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按语]:“四逆汤”为,治疗:少阴心肾阳衰之代表方,以:四肢厥冷、恶寒身蜷、下利清谷、脉微无力为其审证要点。现代临床多用于:救,治: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功能衰竭,具有明显疗效。根据病理机制分析,本方可扩展运用:到临床,各科急危重症的救,治,不必限于原著范围。换言之,凡具心肾阳衰病理特点者,均可用:本方治疗。

[现代研究]:

1)抗休克作用:“四逆汤证”常有厥逆和脉微欲绝表现,与现代医学休克症状相符合,故:本方为临床抢救休克之主要方剂之一,疗效颇佳。实验证明,本方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休克、心源性休克,以及肠缺血性休克等均有显著保护效果。唐氏等在具有原发性小肠缺血损伤的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和具有继发性小肠缺血损伤的晚期失血性休克的家兔模型上,肠道灌注“四逆汤”煎剂,证明有保护休克小肠的作用,“四逆汤”用于:休克时,主要作用于:肠道,阻断致死性休克不可逆发展的肠道因素的形成。此外,“四逆汤”可能有改善肠微循环的作用。天津南开医院等研究证明,对于犬,或:家兔之失血性休克、可见因急性失血而呈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股动脉搏动细速等表现。临床则可见急性失血导致残存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以:保证重要脏血液供应,而出现之神疲欲寐、皮肤湿冷、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细数等“四逆汤证”。上述休克动物经本方,治疗:后,可见血压明显上升,心率减慢,从而显现良好的强心升压效果。对于内毒素所致小鼠休克、本方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延长成活时间,抑制皮肤四肢温度的急剧降低;对内毒素所致家兔之低血压休克状态,本方也可使其动脉压显著升高,并可减轻代谢性呼吸频率增快,而在血压尚未上升之前,即可见瘀滞之血流改善,微血管中血液流动,加:快。

2)强心和升压作用:“四逆汤”能升高血压,对微循环也有调节作用,这已被临床用于:抢救休克和动物实验所证实。其升压作用:明显,但对正常血压无明显作用,其升压特点是逐步上升,升至正常值就不再上升。刘氏,报道,本方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这不仅是其抗多种休克有效的重要药理基础之一,而且对于其他一些心血管衰竭性疾病,如:心衰等也有良好影响。实验证明,本方对离体兔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幅度增大近一倍,同时可见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而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当用:心得安阻断β一受体后,其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作用:均显著降低,心率也显著减少,提示本方能兴奋0一受体,而且具有直接的强心作用。“四逆汤”能扩张冠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韩氏等报道,对麻醉兔的低血压状态,“四逆汤”能使在位心脏收缩幅度增大,同时可见颈动脉压升高,且伴有脉压差增大,而心率却较给药前减慢。对本方进行拆方研究,结果表明:单味附子虽然有一定的升压效应,但作用:不如:本方,并且可导致异位性心律失常;单味甘草不能增加:心脏的收缩幅度,但有升压效应;单味干姜则未能显示任何有意义的生理效应,但附子,加:甘草比单用:附子更能增强心收缩力。附子,加:干姜只表现短暂的强心作用。三药合用:后,其增加:动脉血压,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均超过附子。在离体兔心乳头肌标本浴管中,加入:“四逆汤”(1∶20稀释液)0.2毫升,2分钟时振幅开始增大,5分钟达到高峰,维持30分钟,以上,振幅平均增大8%。而对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几乎没有影响。

3)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平滑肌痉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胃痛、腹痛、腹泻都可收到明显,治疗效果。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吴伟康等报道,“四逆汤”可提高正常大鼠血清I克克水平,对注射大剂量氢化考的松大鼠血清I克克水平也有提高作用。将“四逆汤”按附子:干姜:甘草为5∶3:2的比例制成100%煎剂,每一天给动物肌注氢化考的松15毫克/公斤。曰,第2天至第7天同时给予:“四逆汤”5毫克/公斤。日。第8天测定动物血清I克克含量。结果表明:“四逆汤”,加:氢化考的松组I克克水平为4.05±1.16毫克/毫升,氢化考的松组为1.30±0.32毫克/毫升,而对照组为2.60±0.60毫克/毫升。提示氢化考的松使血清I克克水平下降,“四逆汤”不仅能对抗其作用,而且可使I克克水平高于对照组。拆方研究表明,附子、干姜和甘草三药分别都能显著提高大剂量氢化考的松造成的I克克水平下降,附子甚至可提高至正常水平,以上。由此看来,“四逆汤”初步具备防,治:激素,治疗:弊端的可能。

5)毒性研究。张银娣等报道,“四逆汤”中甘草、干姜毒性均较低,但附子则有较强的毒性,其主要毒性成分为乌头碱,由于乌头碱不耐热,故:本方毒性与煎煮时间密切相关,经久煎后制剂毒性则减低。甘草,或:干姜与熟附片共煮可使附片毒性大为降低,毒性降低与所含生物碱含量关系不大。

6)制剂研究。关于“四逆汤”的剂型,近年来也有新的改变。有人将“四逆汤”改成肌肉,或:静脉注射液,用于:临床抢救休克。程宇慧等报道,经药效学实验,将本方的汤剂改为滴丸,或:栓剂的工艺方法是可行的。

96、“四逆加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6克、附子9克、干姜4.5克、人参3克。上4。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回阳救逆,益气生津。

[主治]:凡四肢厥逆,下利,利忽自止,仍恶寒,脉沉微,舌质淡。

(临床,加减)。

1、温热病后期: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溲清等阳虚证;又有舌红少苔,口渴烦躁,脉细等阴虚证者,用:本方,加:石斛、麦门冬、沙参常获良效。

2、人参四逆针剂,治疗:休克及心衰的疗效;用:人参四逆针剂,每毫升含人参、熟附子、干姜,各0.2克、麦冬0.312克,治疗,各种类型休克、低血压、心衰等取得满意效。实践证明此针剂对升高血压,加强心肌收缩力,调整心率,改善末梢循环有肯定疗效,其作用:缓和,某些方面可代替升压药、扩血管药,或:辅助强心药。

用药中未发现副作用。埚建中医药,1980,《4,1s]:

3、“四逆加人参汤”回阳复阴:用:“四逆加人参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病例均获得良效。

4、“四逆加人参汤”抗自由基损伤,治疗:冠心病心胶痛临床,治疗:药用:黑附子9克(先煎),干姜、甘草,各6克、红参5克(另煎)。每日1剂,水煎服。

5、“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基本方,为:干姜3克、附子3克;甘草3克、人参3克,加水约200~300毫升,两沸后去:渣,入:红糖少许,5%小苏打水10毫升,温作茶喂,每日1剂,小儿受药呕吐者,也可试作保留灌肠,每次10~20毫升,日3次,守方:

应用:两剂,不效续进两剂,均未嘱禁食乳食,辅助,治疗,zbJL腹胀哭闹者,在用:汤剂,治疗:的同时,也可用:大葱数根焙热,手绢包置掌中,反复揉擦患儿腹部,每次10分钟许,若见小儿重度脱水,仍应配合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酸中毒等,治疗:分型,加减,伤阴偏重型,附子易乌梅6克,加强酸敛护阴之力;伤阳偏重型,加:牡蛎6~9克、潜阳固涩;阴阳两伤型,守方应用,益气固脱,生津滋液,临床采用:此方,治疗:年龄3个月至3岁半的婴幼儿秋季腹泻,结果痊愈。

、第二节、霍乱病证治:(385~391)。

一、“四逆加人参汤证”(385)。

[原文]:

恶寒脉微一作鳗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385)。

甘草二两(炙)、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词解]:

(1)亡血:亡,意为“失”。亡血,指津血损失过多。

[提要]:辨霍乱吐下后阳虚液脱证治。

[释义]:霍乱吐下之后,津液大量耗伤,证见“恶寒脉微”,是阳随液泄,阳气虚弱之故:而又复利,则津液更伤,阳气更微,此时虽然利止,但这不是阳复津生,而是由于津血耗伤,无物可利而利止,故曰:“利止亡血也”。由此可见,亡血并非直接失血,而是津液耗伤过重,因而损及血液,以:津血同源故也,本条“利止亡血也”与上条“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不同,宜加:鉴别,凡,以上条无恶寒脉微,且有转矢气和大便硬;本证则见恶寒脉微而无转矢气和大便硬,故:区分不难,本条虽属病情危重,仍应积极救,治,以:回阳固脱、益气生阴为法。

[选注]:

成无己:恶寒脉微而利者,阳虚阴盛也,利止则津液内竭,故云:亡血<金匮玉函)。

,曰:水竭则无血,与“四逆汤”温经助阳,加:人参生津液益血。《注解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医宗金鉴》: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

“亡阳”。

霍乱吐、下已止,若恶寒、脉微而复利,利不止者,是阳气虚也,宜:四逆,加:人参,益其阳补其气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霍乱脉证并治篇》。

徐灵胎: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按:亡阴即为亡血,不必真脱血也。成无己注引(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血。谓:利止则津液内竭,“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加:参,以:生津液。《伤寒论类方,“四逆汤”类》。

钱天来:此又承上文,脉微转入:阴经必利而言也。言如:前证而不发热,但恶寒,脉微而复下利,则阴寒在里,阳气微弱甚矣,而忽得利止,此非阳回利止,乃亡血也。

“亡血”二字,以:张仲景意推之,皆无阳之意,不知是何深义,殊不能解。如:太阳篇中,云:

假令尺中脉迟者,不可发汗,凡尺中迟,则为下焦虚冷,真阳衰少,恐更亡其阳,故云:不可发汗。不意下文,曰,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以:阳虚而,云:血少,因有

“营气不足”四字,此段犹为易解,既,云:营气不足,则知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天地,以:阳蒸阴而为雨,人身,以:阳蒸阴而为汗,故:日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若发其汗,则阳气随汗而泄,汗泄则营血去,而阳随之亡矣,故以:尺中虚为血少耳。又如:厥阴篇中,云,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软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无血,下之死。既,曰:腹软脉虚,至四肢厥冷,是以:阳虚阴盛而不可下也,也,谓:之无血,岂非无阳为无血乎?此所谓:殊不可解者也。此条,以:恶寒脉微,宁非虚寒所致?而,以:利止为亡血,而又,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岂非也,以:无阳为无血乎?此又一殊不能解者也。不得已而强之,除是阴无阳不生,阳气虚衰,则阴血也亡,故以:“四逆汤”挽救其真阳,而,加:人参,以:扶其气血之虚也。

未知然否,姑妄议之,以:俟后之君子。《伤寒溯源集,附霍乱篇》。

丹波元简、《金鉴》曰:“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钱氏也疑亡血之为亡阳。然徐大椿,曰:案亡阴,即为亡血,不必真脱血也。

此说似是。《伤寒论辑义,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评述]:本条属霍乱阳衰阴盛而下利,诸家均无异词,惟,以:“利止亡血也”,则说不一。《医宗金鉴》,谓:“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之误。钱氏也,以:

“亡血”为“亡阳”,若是亡血,则殊不能解。此说虽不为无据,然则,以:亡阳而利,以:利而大伤其津液,以:津液大伤,进而伤血,乃理之自然,故:张仲景,以:“亡血”二字标之,非,谓:本条不是亡阳,更为堪忧者,亡阳之中,更兼亡津血也。

[治法]:回阳固脱,生津养血。

[方药]:“四逆加人参汤”方。

[方义]:本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加:人参益气固脱,生津养血,治疗:霍乱吐利之阳虚液脱证。方中:人参与附子同用:,以:回阳固脱,后世医家将其抽绎出来,名为:“参附汤”,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原因所致的阴阳气血暴脱证之急救,近人更研制成为针剂,或:口服液,疗效仍然较理想。

[方论选]:

张路玉:亡血本不宜:用:姜附,以:损阴,阳虚本不当用:归芍,以:助阴。此,以:利后恶寒不止,阳气下脱已甚,故用:四逆,以:复阳为急也。其所以:用:人参者,不特护持津液,兼阳药得之愈,加:得力耳。设误用:阴药,必致腹满不能食,或,加重泄利呕逆,转成下脱矣。《伤寒缵论,霍乱病篇》。

王晋三:四逆,加:人参,治:亡阴利止之方。凡亡阴而阳也与之俱去,故:不当独,治:其阴,而,以:干姜、附子温经助阳,人参、甘草生津和阴。《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点评]:“四逆加人参汤”用于:亡阳液脱而脉不起,以及阳损及阴、阴阳两伤者最为恰当。故:凡“四逆汤证”见大汗不止,吐利无度而致阴液大耗者,皆可投用,这是历代医家公认的。又《伤寒论》对亡阴气虚证都应用:人参,如:通脉“四逆汤证”见脉微欲绝,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等,以:见其回阳救阴之效。张、王二注皆善。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景岳全书):四味回阳饮,即“四逆加人参汤”,以:制附子易生附子,以:炮姜易干姜,治:元阳虚脱,危在倾刻者。

(卫生宝鉴补遗):“四逆加人参汤”,治:伤寒阴证,身凉而额上手背有冷汗者。

《方极》:“四逆加人参汤”,治:“四逆汤证”而心下痞硬者。

(方机):下利恶寒脉微,手足逆冷,或:心下痞硬者,“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类聚方广义》:此方主下利脱证;茯苓“四逆汤”主汗下脱证,虽然,执匕家不必拘泥,唯操纵自在为得,诸方皆然。

(2)现代应用:杨福义氏,报道人参四逆针剂,每1毫升含人参、熟附子、干姜,各0.2克、麦冬0.312克,治疗,各种类型休克、低血压、心衰等共17例,取得满意疗效。实践证明,此针剂对升高血压,加强心肌收缩力,调整心率,改善末梢微循环,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缓和,某些方面,可代替升压药,扩张血管药,或:辅助强心药。用药中未发现副作用。(福建中医药杂志,1980;(4):15)唐祖宣等报道,本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病例均获得良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0):36

(3)医案选录:

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置而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人井。一医汹汹急,以:承气与服。余诊得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余,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以:姜附投之,尚巩不胜回阳之任,况敢,以:纯阴之药!天气燠热,必有大雨,此证倾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于是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嘎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

97、茯苓“四逆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茯苓12克、人参3克、附子9克、炙甘草6克、干姜4.5克。上5味,以水1000m[,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日服2次。

[功效]:回阳益阴,兼顾利水。

[主治]:〈主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烦躁,心悸,小便不利,舌质淡,舌苔白滑。〈副证〉:或:见“四逆汤证”之“,或:然证”。

[临证加减]:

1茯苓“四逆汤”的临床应用:根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阳亡正虚烦躁案”、“发热不愈正虚亡阳案”、“三阴疟疾案”、“虚寒眼疾案”、“癫狂案”等均获良效。本方具有温肾燥湿,补阴回阳之功。凡上述,各证,只要具有四肢厥逆、脉沉微欲绝,或:浮弦、面青黑无华、舌白多津等肾寒、脾湿、正虚、阳弱证候者,均可用:本方,治之。但病有轻重,证有缓急,在用药上必须灵活,加减,方能切中病机。[中医杂志,1965,(1):28]。

2、茯苓“四逆汤”,加减治疗:心衰等疾病:用:本方,加减治疗:风心病、肺心病引起之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胃炎、慢性胃肠炎;震颤性麻痹等有一定疗效。[浙江中医杂志,1981,(10):422]。

3、论茯苓“四逆汤”中茯苓之功效;尽管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茯苓绝大多数是用:来淡渗利水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张仲景在茯苓“四逆汤”中使用:茯苓就是用:来利水。这不仅是因为茯苓四逆证的病机是阴阳两虚,并无水湿内阻,或:者即使有也不严重,否则果真是水湿并重的话,张仲景当用:苓术附相配的“真武汤”一类,而且茯苓本身确具有良好的宁心安神除烦躁之功效。如:《名:医别录》,谓:其

“开胸腹,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安中”;《药性论》。

,谓:其“开胃,止呃逆,善安心神”;《药证》,谓:其“主治:悸及肉困筋惕,旁,治:头眩烦躁”;《千金方》妇女产后淡竹茹方注,云:“若有人参用:一两、若无,加:茯苓一两半也佳”。《千金翼方》有“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惊悸,安定精神”的记载,可见茯苓“四逆汤”,以:茯苓为君,重在宁心安神。正如:《方函口诀》所,云:“此方君茯苓,以:烦躁为目的。本草,云,茯苓主烦满。凡古义也。凡“四逆汤证”,而汗出烦躁不止者,非此方不能救”。[河北中医,1996,《3,:Z01

4、重剂茯苓“四逆汤”加味,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云:苓60克、制附片、红参、丹参,各30克、干姜15克、炙甘草10克、川芎24克、泽泻40克、红花20克、制成口服液(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研制),50毫升/d,数次口服,或:鼻饲;并用:150毫升/d,2次直肠滴人,酌用:高流量吸氧、镇静、利尿及输液等,旧医论坛,1996,6,153

(十)茯苓“四逆汤证”(69)。

[原文]: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

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曰:二服。

[提要]:汗下后阴阳两虚、烦躁的证治。

[释义]:发汗,或:攻下之后,病仍不解,并非表证不解,而是病者仍在患病,与68

条“病不解”同义,发汗太过,易伤其阳,阳虚自必病不解,而复误下,是诛伐无过,则易伤阴,于是已成阴阳两虚之证,阳虚而神气浮越,更兼阴虚而阳气无所依恋,故:生烦躁。

本条叙证过简,需根据,以:方测证和原文间彼此联系之方法,加:,以:分析,从病者烦躁而主,以:茯苓“四逆汤”看,本证确属阴阳两虚,而,以:阳虚为主,故:可出现恶寒、肢厥、下利、脉沉微等,凡本方,由:“四逆加人参汤”再,加:茯苓而成,观“四逆汤证”多有阳虚烦躁,下利肢厥等证,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可见“四逆加人参汤”不惟,治:阳虚、吐利、烦躁,更兼益气而生阴之效,其,加重茯苓者,一则可增强宁心、通阳之功,再则在温阳益气基础上,确有破阴寒、行水气之功,关于本条是否兼有水气,从原文来看,并无实据,而临床运用,则屡试屡验,笔者常,以:此方为主,酌情,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为主,或:兼阴伤)、慢性肾炎水肿(病机同前)。

等,觉其疗效尚称满意,为临床计,不避浅陋,或:离经嫌,附记于此。

本证和干姜“附子汤证”,均为阳虚烦躁,然则同中有异,兹就其异者言之,本证阳虚为主,兼有阴伤,干姜“附子汤证”,只属阳虚,且病情较急;本证烦躁无昼夜轻重之分,尚有恶寒,肢厥下利,脉沉微等,治,以:茯苓“四逆汤”,回阳益阴,故:附子生用,药液分二服,干姜“附子汤”,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方用:干姜“附子汤”,以:辛热之品,急救回阳,故:附子生用,药液顿服,又本证与芍药甘草“附子汤”:

证,同为阴阳两虚所致,而后者,以:恶寒,脉沉微,脚挛急等证为主;前者,以:阳虚烦躁,脉微,肢厥等证为主,前者附子生用,后者附子熟用,故:知其证及程度不同。

[选注]:

成无己: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气,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汤”,以:复阴阳之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医宗金鉴》:表里之病,治:不如:法,先过汗后复过下,或:下后复汗,误而又误,变成坏病。若其人阳盛而从热化,则转属三阳,阳虚而从寒化,则系在三阴,此二条烦躁皆坏病也。烦躁,虽六经俱有,而多见于太阳、少阴者,太阳为真阳之标,少阴为真阳之本也。未经汗下而烦躁,多属阳,其脉实大,其证热渴,是烦为阳盛,躁为阴虚。已经汗下而烦躁,多属阴,其脉沉微,其证汗厥,是烦为阳虚,躁为阴盛也。夫先下后汗,于法为逆,外无大热,内不呕渴,似乎阴阳自和,而实阳虚阴盛。所以:虚阴(“阴”

字,疑为“阳”字之误)扰乱于阳分,故:昼日烦躁不得眠;盛阴独活于阴分,故:夜而安静,脉沉微,是真阳将脱而烦躁也。用:干姜、附子,壮阳,以:配阴。姜、附者,阳中之阳也,生则力更锐。不,加:甘草,则势更猛,比之回逆为更峻,救其离散当急也。先汗后下,于法为顺,病仍不解,遽增昼夜烦躁,也是阴盛格阳之烦躁也,用:茯苓“四逆汤”,抑阴,以:回阳。《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柯韵伯:未经汗下而烦躁,为阳盛,汗下后而烦躁,是阳虚。汗多既亡阳,下多又亡阴,故:热仍不解。姜、附,以:回阳,参、苓,以:滋阴,则烦躁止而外热自除,此又阴阳双补法。《伤寒来苏集,少阴脉证》。

汪苓友:伤寒汗下,则烦躁止而病解矣。若中寒证,强发其汗,则表疏亡阳,复下之。则里虚伤阴,卫气失守,营阴内空,邪仍不解,因生烦躁,此也虚躁虚烦,乃假热之象也。只宜:温补,不当散邪,故以:茯苓“四逆汤”,主之也。《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阳明病中寒脉证并治法》。

陈修园:太阳病发汗病不解,若下之而病仍不解,忽增出烦躁之证者,以:太阳底面即是少阴,汗伤心液,下伤肾液,少阴之阴阳水火离隔所致也,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篇》。

[评述]:诸注皆善,然美玉之中,不无微瑕,如:成、柯二注,简而欠明。《金鉴》。

,以:未经汗下之烦躁属阳;先下后汗之烦躁,为阳虚阴盛,宜:干姜“附子汤”,先汗后下之烦躁,是阴盛格阳,宜:茯苓“四逆汤”。此论若从证候分析,则无异议,若,以:未经汗下,先下后汗,先汗后下为其纲领,则属不妥。凡汗下与否及其先后,乃,治疗:之经过,与目前之病证虽有一定联系,但欲辨目前之证候,仍,以:脉证为凭,而不,以:汗下之先后定论。又云:上述诸变化为“坏病”,也属不妥。凡坏病,谓:病情变化,而难,以:用:六经正其名:者,而上述变化,皆可用:六经正其名,故:只能,谓:之变证。汪注指出本条烦躁为假热之象,陈氏指出太阳底面即是少阴,而说明其转变机理,皆妥。惜其对于证兼阴虚,则语焉未详。

[治法]:回阳益阴。

[方药]:茯苓“四逆汤”方。

[方义]:干姜、生附子辛热,破阴寒而壮元阳。炙甘草甘温补中,与上二味为伍,既为辛甘化阳之用,也有甘守于内之意,殆是“四逆汤”法。人参大补元气,益津气,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与“四逆汤”合用,于回阳中有益阴之效,益阴中有助阳之功,阳虚而阴液不继者,多取此法,乃张仲景用药之妙识也。重用:茯苓者,。一则助姜、附通阳利水,以:消阴翳,协人参壮元阳,以:安精神。阴阳平秘,水火互济,则烦躁可愈。

[方论选]:

方有执:茯苓、人参、入:心,以:益虚,心安则液敛也。“四逆汤”者,回阳,以:复阴,阳倡则阴随也。《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医宗金鉴》:茯苓感太和之气,伐水邪而不伤阳,故以:为君;人参生气于乌有之乡,通血脉于欲绝之际,故以:为佐;人参得姜、附,补气兼,以:益火;姜、附得茯苓,补阳兼,以:泄阴;调,以:甘草,比之四逆为缓和,其相格故宜:缓也。一去:甘草(指干姜“附子汤”),一,加:茯苓,而缓急自别,张仲景用:方之妙如此。《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柯韵伯:茯苓感天地太和之气化,不假根而成,能补先天无形之气,安虚阳外脱之烦,故以:为君。人参配茯苓,补下焦之元气;干姜配生附,回下焦之元阳。调,以:甘草之甘,比四逆为缓,固里宜:缓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附翼,少阴方总论》。

汪苓友:用:茯苓、人参、甘草,补中而生阴血也;附子、干姜,除寒而回阳气也,此可见不汗出之烦躁,用:“大青龙汤”,与既汗下之烦躁用:此汤,不大相径庭耶。《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阳明病中寒脉证并治法》。

[点评]:本证阴阳俱虚,而,以:阳虚为主,用:茯苓“四逆汤”,以:回阳益阴,诸注皆同,惟

《金鉴》尚未透达益阴之余蕴。又(金鉴>比较“四逆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之组成及其功效异同,诚属允当。

[临床应用]:

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1)<圣济总录):治:霍乱脐上筑。平胃汤即:本方。

(2)(方机):治:手足厥冷,烦躁者;肉困筋惕,手足厥冷者;心下悸,恶寒,腹拘急,下利者。

(3)《类聚方广义》:治:“四逆加人参汤证”而心下悸、小便不利、身响动、烦躁者。

98、通脉“四逆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炙甘草6克、附子12克、干姜9克。上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后世医家对本方药味组成持不同看法,如:柯韵伯、钱潢、汪琥等人认为本方条文中已明言有“脉微欲绝”、“百色赤”等症,故:人参、葱白两味药势在必用,不应附于方后待证而用。如:方中:无人参、葱白,则不得名:“通脉”,此说应从之。

[功效]:温经通阳,回阳通脉。

[主治]:〈主证〉:汗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烦躁,面色赤,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舌苔白滑,或:黑滑。〈副证〉:或:厥冷无脉,或:干呕,腹痛,或:咽痛,或:呕利止而脉不出,或:四肢拘急不解,舌质淡。

[临证加减],1、原方后载之,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腹中痛者,去:葱白,加:芍药二两(6克);呕者,加:生姜二两(6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3克);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6克)。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按:后世医家对此“,加减法”有异义,乃非张仲景原意。如:钱潢,曰:“,加减法,揣其词义浅陋,料非张仲景本意,原文中已先具诸,或:有之证,然后出方立,治,则一通脉四逆,其证皆可该矣。岂庸续用,加减耶,况其主意陋劣,要皆出于鄙俗之辈,未敢竟削,姑存之。以:备识者之鉴,云:”。此说应从之。

2、少阴咽痛,加:桔梗。[江苏中医,1965,8,93

3、少阴格阳证:本方,加:芍药、麦冬、知母。[中医杂志,1962,(2);143

4、本方,加:生石脂、人参、茯苓,治:阳气欲脱之下利。

5、本方,加:党参,治:寒湿霍乱。

6、本方,加:党参、茯苓、葱白,治:少阳寒化证。

7、本方,加:葱白,治:戴阳证。

8、本方,加:威灵仙,羌活,治:痛痹。

三、通脉“四逆汤证”(317)。

[原文]:

少阴病,下利清谷,衷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17)。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五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提要]:阴盛格阳于外的证治。

[释义]:本条的辨证眼目是“里寒外热”。、“里寒外热”既是对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等症状的概括,也是对病的概括。其“里寒”是肾阳虚衰而阴寒内盛,故: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等证;其“外热”是虚阳被格于外的假热,阳虚阴盛,证当恶寒而不恶寒,故曰:“身反不恶寒”,是虚阳浮越于外的表现。综言之,“里寒外热”实为里真寒而外假热。“里寒外热”正是本条病机和证候特点。

“其人面色赤”一证,虽是阴盛格阳证的临床主要表现,从条文文字叙述来看,紧接“身反不恶寒”之后,属“外热”之象。但细观之,通脉“四逆汤”的方后注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可见“,加:葱九茎”是属随证,加减之列,故:而“其人面色赤”也当属,或:有之证,不得作为通脉“四逆汤证”的主证。阴寒内盛而见“面色赤”后世称之为“戴阳证”,即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于上,与阴寒内盛而见身反不恶寒的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于外,同为格阳证。其证治,格阳于外者,治,以:通脉“四逆汤”;格阳于上者,治,以:“白通汤”。

由于本证属阴盛格阳之证,证情多较重笃,变化也较多,是以:多,或:然之证。若阴寒内盛而虚阳被格地上,则可见面色赤之证;脾肾阳虚,气血凝滞,则可见腹痛;阴寒犯胃,胃失和降,则可见干呕;虚阳上浮,郁于咽嗌,则可见咽痛;阳气大虚,阴液内竭,其利止非为阳回而为阴竭,故:可见止脉不出之证。

本证之身反不恶寒、面色赤、咽痛等证皆属虚阳浮越之象,与阳热实证不同,临床须善于鉴别。阳浮于外的身热,或:身反不恶寒,必有众阴寒内盛之证,病人虽觉热而热必不甚,并且久按之则不热;阳热实证之热,多为里热熏蒸,按之灼手,必有口舌干燥、大渴引饮之证。虚阳浮越之面色赤必红而娇嫩,游移不定,且必伴有其他寒证;阳热实证的面赤,是面部通红而不游移,如:阳明病的“面合赤色”,且必伴有其他热证。……

[选注]:

成无己: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隐庵:此言通脉“四逆汤”,治: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也。下利清谷,少阴阴寒之证,里寒外热,内真寒而外假热也。手足厥逆,则阳气外虚,脉微欲绝,则生气内陷,夫内外俱虚,身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乃真阴内脱,虚阳外浮,故以:通脉“四逆汤”,主之。夫“四逆汤”而,曰:通脉者,以:倍:干姜。土气温和,又主通脉也。《伤寒论集注,辨少阴病脉证篇》。

喻嘉言:下利里寒,种种危殆,其外反热,其面反赤,其身反不恶寒,而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明系群阴隔阳于外,不能内返也,故:仿白通之法,加:葱入:“四逆汤”中,以:入:阴迎阳而复其脉也。前条,云:脉暴出者死,此条,云:脉即出者愈,其辨最细。凡脉暴出已离根,即出则阳已返舍,繇其外反发热,反不恶寒,真阳尚在躯壳,然必通其脉而脉即出,始为休征。设脉出艰迟,其阳已随热势外散,又主死矣。《尚论篇,少阴经前篇》。

尤在泾:此寒中少阴,阴盛格阳之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阴盛于内也;身热不恶寒,面赤色者,格阳于外也。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诸热象,实非热也。《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陆渊雷:“四逆汤”为少阴主方,本方即“四逆汤”倍:干姜,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与四逆证同,更有不恶寒面赤等格阳证,比四逆尤重耳。其,或:然诸证,也皆本方所主,腹痛者,肠寒而蠕动亢进也;干呕者,胃中枯燥之故;咽痛者,咽喉枯燥之故,皆阳亡而津不继也;利止脉不出者,因腹痛下利时,肠蠕动亢进而腹腔充血,上肢为之贫血故也。

《伤寒论今释,卷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通脉“四逆汤证”,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性质为真寒假热,证情较“四逆汤证”重,所以,治,以:通脉“四逆汤”。本证可治:的关键,全赖尚有一线残阳。若无面色赤,身反不恶寒等象,则属纯阴无阳之死候。《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本条所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是少阴阳气大衰,阴寒内盛的反映。阳衰也必导致营血不足。阳衰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营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故:

“脉微欲绝”。由于阴寒太盛,将衰弱之阳气格拒于外,因而出现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的内真寒、外假热的阴阳格拒之势。阴盛格阳,阴阳气不相顺接,故:出现手足厥逆。……少阴阳衰寒盛,寒凝气滞则,或:可见腹痛;阴寒气逆,胃失和降则,或:可见于呕;少阴虚阳循经上浮,或:可见咽痛;阳衰阴竭,化源已断,或:可见利止、脉不出之证,举诸多,或:见证,以:示阳衰阴盛证候变化之多端。综上所述,证为阴盛格阳,虚阳外浮,甚是危重。若不及时救,治,恐有大汗亡阳之变。当急用:通脉“四逆汤”,以:宣通内外,破阴回阳为,治。《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本条应与370、390两条合参。但本条是论少阴阴盛格阳的主要条文。所谓:主要条文是说叙证清楚。“里寒外热”是本证眼目。“里寒”是“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其阴寒内盛的程度远较“四逆汤”为重。下利发展到完谷不化,肠胃已丧失腐熟水谷之力;因阳虚已极,手足冷发展到既厥又逆,阴寒极盛;脉象由“微”而变得“微而欲绝”,几至无脉,阳虚鼓动无力,阳虚之程度可想而知。“外热”,是指“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因阴阳几将离决,真阴内脱。虚阳外浮。、“反不恶寒”的

“反”字,说明本应恶寒,现“不恶寒”是疾病本质与现象不一致,出现阴阳格阻之象。

“其人面色赤”,显然有别于阳明“面合赤色”,乃虚阳外浮之证。由此可见,“里寒外热”是辨证关键,里寒外热的含义也就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所致。《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诸注皆认为本证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陈注言简义赅,一语中的。程氏示人应与370、390两条合参,这对全面了解通脉“四逆汤证”颇为重要。

[治法]: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方药]:通脉“四逆汤”方。

[方义]: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重用:附子、倍用:干姜而成。重用:附子、倍用于:姜,加强了破阴回阳的作用,使温阳驱寒的力量更强,能,治:脉微欲绝,故:方名:通脉“四逆汤”,也,以:区别于“四逆汤”。

其,加减法是:若见面色赤者,是阴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当,加:葱白,以:通格上之阳;若见腹中痛,是寒凝气滞而血脉不和,加:芍药,以:利血脉,缓急止痛,去:葱白,即无须,加:葱白之意;若见干呕者,是中焦寒盛,胃气上逆,加:生姜,以:和胃降逆;若见咽痛,是虚阳郁于咽嗌,加:桔梗,以:利咽开始,芍药酸敛,故:去:之;若见利止而脉不出者,是阴阳俱竭气血大衰,前所,加:之桔梗已不适宜,故:去:之,加:人参,以:补益气阴而复脉,与“四逆加人参汤”相类。

方后提出“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是示人处方用药,包括随证,加减,都必须与病机相符,药随证变,随证化裁,才能收到预期疗效。

[方论选]:

汪苓友:武陵陈氏,云,通脉四逆,即“四逆汤”也,其异于四逆者,附子,云:大,甘草、干姜之分量,加重,然有何大异,而,加:通脉,以:别之,曰:“四逆汤”者,治:四肢逆也。论,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阳气虚也,故以:四逆益真阳,使其气相顺接而厥逆愈矣。至于里寒之甚者,不独气不相顺接,并脉也不相顺接,其证更剧,故用:“四逆汤”而制大其剂,如:是,则能通脉矣。同一药耳,加重,则其治:不同,命名:也别,方也灵怪矣哉。琥按:据(条辨),云,通脉者,加:葱之,谓:,其言甚合制方之意,况上证,云:脉微欲绝,云,云,其人面色赤,其文一直贯下,则葱宜加入:方中,不当附于方后,虽通脉之力,不全在葱,实赖葱为引而效始神。琥又按:葱味辛,入:手太阴经,故:能引诸药料,以:通脉,凡两手之脉,实属手太阴肺经也。又入:足阳明经,故:能上行于面而通阳气,以:足阳明之脉循鼻外,上耳前,实面部也。原方中:无葱白者,乃传写之漏,不得名:通脉也。……,或:问腹中痛。系里寒甚,何,以,加:芍药,余答,云,芍药之性平,用:入:芩连等剂,则和血分之热,用:人姜附等剂,则和血分之寒,在配合之得其宜:耳,且上文,云,腹中痛,系寒伤营,少阴之邪进入:中焦,脾气虚寒,故加:白芍药于“四逆汤”中。(《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钱天来:,以:“四逆汤”而倍加:干姜,其助阳之力,或:较胜。然既增通脉二字,当自不同,恐是已,加:葱白,以:通阳气,有白通之义,故:有是名。疑是久远差讹,或:编次之失,致原方:

中脱落,未可知也。(《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王晋三:通脉四逆,少阴格阳面赤,阳越欲亡,急用于:姜、生附夺门而入,驱散阴霾,甘草监制姜附烈性,留顿中宫,扶持太和元气,藉葱白入:营通脉,庶可迎阳内返。

推张仲景之心,只取其脉通阳返,了无余义矣。至于腹痛,加:芍药,呕,加:生姜,咽痛,加:桔梗,利不止,加:人参,或:涉太阴,或:干阳明,或:阴火僭上,或:谷气不得,非格阳证中所必有者也,故:张仲景不列药品于主方之内,学者所当详审。《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柯韵伯:恐四逆之剂,不足,以:起下焦之元阳而续欲绝之脉,故:倍加:其味,作为大剂,更加:葱,以:通之,葱禀东方之色,给行少阳生发之机,体空味辛,能入:肺,以:行营卫之气,姜附参甘,得此,以:奏捷于经络之间,而脉自能矣……按本证,以:阴证似阳而设,症之异于四逆者,在不恶寒而面色赤,方之异于四逆者,若无葱,当与桂枝,加:桂,加:芍同矣,何更加:,以:通脉之名:?夫人参所以:通血脉,安有脉欲绝而不用:者?旧本乃于方后,云,面色赤者,加:葱,利止脉不出者,加:参,岂非抄录者之疏失于本方,而蛇足于,加:法乎。《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阴方总论》。

陈修园:参,各家说,阳气不能运行,宜:“四逆汤”。元气虚甚,宜:“附子汤”。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宜:“白通汤”。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宜:通脉“四逆汤”。凡,以:生气既离,亡在顷刻,苦,以:柔缓之甘草为君,岂能疾呼散阳而使返耶!故:倍用:干姜,而仍不减甘草者,恐散涣之余,不能当姜附之猛,还借甘草,以:收全功也。若面赤者,虚阳上泛也,加:葱白引阳气,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络不和也,去:葱,加:芍药,以:通脾络;呕者,胃气逆也,加:生姜,以:宣逆气;咽痛者,少阴循经上逆也,去:芍药之苦泄,加:桔梗之开提;利止脉不出者,谷气内虚,脉无所禀而生,去:桔梗,加:人参,以:生脉。《长沙方歌括,少阴方》。

《伤寒论方解》:本方姜、附的剂量殆较“四逆汤”,加重。但“四逆汤”方后也曾说到: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可见本方如:不用:葱白,便和“四逆汤”没有分别了。原书将葱白列入,加减法中,当是传写之误,似应根据前贤如:汪琥、钱璜诸氏的意见,将葱白列入:方:

中为是。否则药味与“四逆汤”全同,剂量也同,就不应另立名:称。究竟,加:葱白是什么意义呢?张元素说葱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李时珍说是“取其发散通气之功……气通则血活矣”。审此,可知葱白是为气血不通,脉不出者设。雉间焕说、“,加:葱白大有验,不拘面色”。这是经验之谈,可供参考。《伤寒论方解,“四逆汤”类》。

陈也人:本方与“四逆汤”药味相同,但姜附的用量较大,这是因为证势较“四逆汤证”严重,所以:附子用:大者一枚、干姜分量,加:倍,以:大剂辛热振奋阳气,急驱在内之阴寒,使被格于外的阳气得,以:内返,则脉不出的也可回复,故:名:通脉“四逆汤”。(《伤寒论译释,上编,伤寒论综述,少阴篇》)。

刘渡舟: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重用:附子,倍用:干姜,加强了破阴回阳的力量。若见面色赤者,是阴盛于下格阳于上的“戴阳”证,应,加:葱白九茎,通阳破阴,宣通上下,引浮越之阳气归于下焦。若证见腹中痛者,则为寒凝气滞,血脉不和,治疗:当去:掉辛滑走阳而不利于血的葱白,加:芍药,以:利血脉,缓急止痛。若兼见干呕证者,是为中焦寒盛,胃气挟饮邪上逆而呕,治当,加:生姜化饮止呕。若兼见咽痛喉痹者,去:芍药之酸敛,加:桔梗,以:开喉痹。若见止,脉不出者,是阴阳俱竭,气血大衰,去:桔梗,以:防耗散真阴,加:人参,以:益元气而复脉。《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点评]:汪苓友、王晋三、钱天来、<伤寒论方解)等皆认为通脉“四逆汤”中应有葱白,并列举葱白作用:作为佐证,颇有见地。柯韵伯不仅认为方中:应有葱白,而且应有人参,也有理致。考张元素曾有葱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的论断。李时珍也曾进一步指出:“取其发散通气之功……气行血活矣”。是否应有葱白,确实值得研究。陈修园综合,各家意见,举“白通汤”、“附子汤”与本方比较,得出诸方的异同点,对于掌握诸方的运用:尤有帮助。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治疗:阴盛于内而虚阳被格于外,证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之“里寒外热”证,见317条。

2)、治疗:阴盛于内而虚阳被格于外,阳气行将外亡,证见下利清谷、汗出而厥之

“里寒外热”证,见370条。

3)本方,加:猪胆汁,即“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治疗:霍乱吐利阳亡阴竭,证见“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见390条。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霍乱,治:略):下利转筋益甚,厥冷过臂膝,精神衰弱,脱汗缀珠,脉微细,或:沉伏者,通脉“四逆汤”。

2)《方机》:通脉“四逆汤”,治:“四逆汤证”而吐利厥冷甚者。又: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逆厥冷,脉微欲绝,或:腹痛,或:干呕,通脉“四逆汤”,主之。

3)《方极》:通脉“四逆汤”,治:“四逆汤证”,而吐利厥冷甚者。

4)雉间焕:此方,干姜君药也,干呕不止者,加:粳米。又加:葱白大有验,不拘面色。

(3)现代应用:

1)、治:阴盛格阳。许氏,用:通脉“四逆汤”,或,加:芍药,或,加:麦冬、知母,治疗:少阴格阳证16例,全部,治愈。并观察到此等病人,如:误作太阳病处理,用:发汗解表剂,或:注射西药退热剂,则发汗后反见体温升高,有的发汗当时也不见体温暂时下降,而多次发汗则引起不良后果。若在方中,加入:苦寒药,一般要使病程延长数日。傅氏介绍,治:一真寒假热证,用:通脉“四逆汤”,重用:附子达30克、,以:求破阴回阳之功,服药1剂,诸症大减,续进3剂,诸症若失。

2)、治疗:咽痛。许氏,以:本方,加:桔梗,治:少阴咽痛;李氏,用:本方,治:少阴咽痛失音。

3)、治:吐利。日人矢数道明,治:某男子卒发呕吐、下利;下利为水样便,其量甚多。

下利数次后,突发失语,腓肠肌痉挛,额流冷汗,脉微。以:大剂量通脉“四逆汤”,以:回阳救逆,服药后1小时,下利、痉挛止,遂饮米汤未吐。翌晨,自发病,以:来初次小便。知病脱离危险。(《汉方,治疗:实际》)。

(4)医案选录:

1)伤寒:喻嘉言,治:徐国桢,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复置不饮,异常大躁,门牖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更求入:井。一医即,治:承气将服,喻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乃日:是为阳虚欲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饮,而尚可大黄、芒硝乎,天气燠蒸,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即,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戛齿有声,以:重绵和头裹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者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古今医案按。

伤寒门》。

2)感冒高热:男性患儿,1岁,于1960年8月28日因发烧7天就诊。其母代述:

7天前发烧,经西医诊断为重感冒,用:百乐定、青霉素、链霉素等烧终未退。检查体温

39.5℃,心肺正常,腹部无异常。化验白血球19800/mm,中性80%,淋巴15%。望诊:眼睛无神,欲睡懒言,但欲寐,四肢逆冷,脉浮大无根。诊断为少阴病的里寒外热,阴盛格阳证。法宜:宣通内外,破阴通阳。方用:通脉“四逆汤”。处方:干姜2.4克、附子1.5克、甘草1.5克。水煎,冷服。

服药后,患儿熟睡4小时,醒后精神好转,四肢转温,眼睛睁大。约两小时后,检查体温37℃,化验白血球8400/mm3,前后6小时一切症状消失而痊愈。《中医杂志》。

1962;(2):14)。

3)喘证:军官宁乡刘某之父,年六十,先患痰嗽,医药屡更,已逾一月,一日忽手足麻痹,喘急痰涌,口不能言,身微热,汗如:泉溢,星夜延诊,脉之沉微,舌苔白而湿滑,即令,以:姜汁兑开水送下黑锡丹三钱,奈入:口不能下咽,乃设法扶令半坐,分三次徐徐灌下,并,以:吴茱萸研末,醋调炒热,敷两足心,拖住元气,逾一时,始稍苏醒,再灌三钱、痰不涌,喘汗顿减,次晨乃,以:通脉四逆重,加:茯苓,阅三日,痰大瘳,继进六君,加:姜附,调理十余剂,平复如:初。(《遁园医案,卷下》)。

[按语]:此与“白通汤”同类,为少阴心肾阳虚、真寒假热之代表方,然可视作“四逆汤”:

之重剂。故:凡“四逆汤”重证,每可投与本方。其所主证候阴阳格拒之势,与“白通汤证”不同,为虚阳被盛阴格拒于外,以:身反不恶寒,甚,或:发热为特点。

、(三)通脉“四逆汤证”(370)。

[原文]:

下利清谷,衷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370)。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提要]:虚寒下利,阴盛格阳证治。

[释义]:

里寒外热,即里真寒外假热,为本条证候病机之所在。里寒乃指脾肾阳衰,阴寒内盛。真阳衰微,火不暖土,故:见下利清谷;阳不摄阴,故:见汗出;阳衰四末失温,故:见肢厥。其外热乃因阴盛格阳所致,据少阴病篇317条通脉“四逆汤证”,其症当有身热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等。证为脾肾阳衰,阴盛格阳,故,治用:通脉“四逆汤”破阴回阳,交通内外。方义与临床应用:等皆见少阴病篇。

。[选注]:

成无己: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其汗出而厥者,阳气大虚也,与通脉“四逆汤”,以:固阳气。《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方有执:下利,故:日里寒,阴不守也。外热,故:汗出,阳不固也。通脉四逆救表里,通血气,而复阴阳者也。《伤寒论条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程知:前少阴篇中,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者,用:通脉四逆矣。此虽面未戴阳,而汗出有亡阳之虞,安得不主用:姜附也。

《伤寒经注,厥阴证治》。

钱天来:此又主外热非表证之辨也。言下利清谷,则里寒已甚,而又外热,似有表邪,然犹自汗出而四肢厥冷者,乃冱寒在内,逼阳于外,其外热非表证也。真阳大虚,卫气不密,故:汗出而厥,非前郁冒之汗也,当于“四逆汤”内倍加:干姜,名: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厥阴篇》。

《医宗金鉴》:下利清谷,里寒也;身有微热,外热也。……汗出而厥,则已露亡阳之变矣,故:主,以:通脉“四逆汤”救阳,以:胜阴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评述]:本证里寒外热,即真寒假热,注家认识一致。钱氏“外热非表证”之言。

尤为明确。对外热的表现。成氏认为是“身热不解”,(金鉴>言“身有微热”,皆是。

对汗出的病机,方氏言“阳不固也”,钱氏言“真阳大虚,卫气不密”,从阳不摄阴立论;而程氏言“有亡阳之虞”,《医宗金鉴》言“已露亡阳之变”,乃从阳气外亡解释。

其实两种认识的本质还是一致的。

99、“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附子12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猪胆汁10毫升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加:猪胆汁,分两次,温服。

[功效]:回阳救逆,益阴和阳。

[主治]:凡吐下之后,阳亡阴脱,吐无可吐,利无可利,更见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脉微欲绝。

[临证加减]:

1、本方,加:吴茱萸、川厚朴、猪苓、川连、葱白,治:霍乱吐泻。

2、本方,加:人参、桂枝,治:吐泻后厥冷转筋。

100、“真武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茯苓、芍药、生姜,各9克、白术6克、制附子9克、。

上5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日

3服。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

主证;但欲寐,心下悸,头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浮水,下利,不渴,苔白滑,脉沉,或:微细。〈副证〉:身困动,振振欲擗地,或:微热,或:咳,或:呕,或:喘,苔灰黑而滑,脉浮大无根。

[临证加减]:

1、“真武汤”的临床应用:指征:心悸气短,腹满,或:痛,小便不利,或:清长自利,或:呕逆巅眩,腰背恶寒,足膝恶寒,四肢,或:全身水肿,脉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或:沉迟无力,苔白水滑。[~ee~

杂志,1965,(7);39]。

2、“真武汤”的临床研究进展:本方应用:目前已突破了单独,治疗:水病的范围。文中对本方,治疗: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外科、妇产科等科疾病,以及美尼尔氏综合征进行了综述。[中成药,1989,cu,39~40"]:

3、赵锡武老中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他认为,如:病人有肺部感染、肺郁气、瘀血性肝肿大、高度水肿者,提示有肺气壅塞,不能宣降,宜:,以:“真武汤”为主方,配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越婢汤”,以及鱼腥草、黄芩、前胡、陈皮、半夏等药;有重度水肿,甚则出现胸水,或:腹水者,选用:“五苓散”、。车前子、防己等;若病人出现发绀,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宜:伍用:活血化瘀药,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出现心肺阴虚而见少气,干咳,虚烦而悸,舌红少津者,在“真武汤”的基础上,配用:养阴药,如:“生脉散”、一贯煎类方药。哳医药学杂志,1978,cu,7]。

4、“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衰,加:黄芪、细辛、五味子、五,加:皮为基础方。下肢肿甚者,加:防己;喘促气逆者,加:杏仁、车前子;呕吐腹胀者,加:广木香、砂仁。温阳益气是,治疗:此病的基本法则。[辽宁中医杂志,1984,t2,22]、。

5、“真武汤”为主治疗:肺心病伴右心衰竭:药用:炮附子(先煎)、茯苓,各10克、白术、白芍,各15克、生姜6克:i气阴两虚型用:附子6克,加:麦冬15克、太子参30克、五味子10克;咳喘甚,加:旋覆花10克、川贝6克;痰多,加:海浮石15克、陈皮6克;水肿明显,加:车前子30克、泽泻15克、恶心呕吐,加:半夏10克、代赭石30克。每日1剂,冰煎至300毫升,“早、晚”分服。并用: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人10,<

葡萄糖液250毫升中,每日1次,静滴;适当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伴明显感染者,加:抗生素。

6、“真武汤”,加减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药用:淡附片、炮姜,各3克、炒白术、钩藤、白茯苓、炒白芍、菊花,各10克、炒党参15~30克、珍珠母、代赭石,各30克、磁珠丸(分吞)、远志,各6克。脉弦滑、苔厚腻去:党参,加:姜半夏、陈皮;呕吐较剧,加:姜竹茹。服药

3、7剂,结果:全部症状消失。[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4,15]。

7、“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不寐:本方,用:炮附子、白芍,各9克、生姜15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均先煎),枣仁20克。情志不畅,脉弦,加:柴胡、香附;便秘,加:肉苁蓉;气虚,加:生黄芪、党参;阴虚,加:龟板、鳖甲。每日1剂,水煎服。

病甚用:谷维素,或:安定3~5日,中药用:8~24日。[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18~19]。

8、“真武汤”,治疗:带下症:本方,用:附子15克(先煎40分钟),白术30克、白芍、茯苓、生姜(切片),各50克。每日1剂,水煎服。白带属脾虚、脾虚痰湿、脾虚及肾精关不固者,用:本方皆有效。[山东中医杂志,1994,c10,448]。

9、“真武汤”加味,治疗:羊水过多症:本方含黄芪、茯苓,各15~20克、防己15克、制附片6~10克、炒白芍10克、生姜6克、冬瓜皮30克、车前子20~30克。腹胀甚,加:天仙藤、大腹皮;下肢肿甚,加:葫芦巴;腹大气急而喘,加:桑白皮;羊水多,腹部异常有支撑感,加:玉米须、冬葵子、猪苓;苔少质红附片易川桂枝,加:猪苓、泽泻、麦冬;AB0血型不和,加:山栀、益母草、茵陈;血压高,加:钩藤;小便不畅,加重利尿药量,加:五皮饮类。每日1剂,水煎服。

[中国医药学报,1995,(4);23~25]。

10、本方,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主治:阳虚肺寒,咳嗽气促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温肺利水,名:姜细味“真武汤”。

11、本方,加:木香、砂仁。主治:阳虚脾寒气滞,脘胀纳呆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温脾理气,名:香砂“真武汤”。

12、本方,加:桂枝、猪苓、泽泻。主治: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水泛癃闭等证;共功效为温阳消阴,化气行水,名:五苓“真武汤”。

13、本方,加:桂枝。主治:阳虚卫弱,汗出恶风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调和营卫,名:桂枝“真武汤”。

14、本方,加:党参、炙甘草。主治:阳虚脾寒,腹痛下利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温中散寒,名:理中“真武汤”。

15、本方,加:炙甘草。主治:阳虚寒凝,脉微肢厥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温中救逆,名:四逆“真武汤”。

16、本方,加:肉桂。主治:阳虚血寒,痹痛不仁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散寒止痛,名:肉桂“真武汤”。

17、本方,加:黄芪。主治:阳虚气衰,自汗短气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补气固卫,名:黄芪“真武汤”。

18、本方,加:当归。主治:阳虚血亏,腰酸月经不调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和血调经,名:当归“真武汤”。

19、本方,加:杜仲。主治:阳虚湿痹,腰膝酸痛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壮腰益肾,名:杜仲“真武汤”。、。

20、本方,加:山萸肉。主治:阳虚不固,遗溺滑精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补肾固精,名:山萸“真武汤”。

21、本方,加:核桃。主治:阳虚肺气不足,久咳气喘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敛肺定喘,名:核桃“真武汤”。

22、本方,加:远志。主治:阳虚阴盛,心气不宁,惊悸健忘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安神益智,名:“远志真武场”。

23、本方,加:吴茱萸。主治:阴虚胃寒,头痛吐涎沫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暖肝温胃,名:吴萸“真武汤”。

24、本方,加:小茴香。主治:阳虚寒疝;其功效为壮阳消阴,暖肝止痛,名:茴香“真武汤”。

25、本方,加:淫羊藿。主治:肾阳虚衰,其功效为壮阳消阴,补胃助阳,名:羊藿“真武汤”。

26、本方,加:羌活。主治:阳虚感寒,项背疼痛;其功效为温阳消阴,祛风胜湿,名:羌活“真武汤”。

27、本方,加:桃仁红花。主治:阳虚寒凝,血瘀,闭经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活血祛瘀,名:桃红“真武汤”。

28、本方,加:木通。主治:阳虚,湿浊化热,下迫溺涩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清热利湿,名:木通“真武汤”。

29、本方,加:淡竹茹。主治:阳虚感寒,化热烦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清热除躁,名:淡竹“真武汤”。

30、本方,加:藿香。主治:阳虚感寒夹湿,脘痞呕吐等证;主治:温阳消阴,芳香化湿,名:藿香“真武汤”。

31、本方,加:桔梗、射干。主治:阳虚感寒,化热咽痛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清热利咽,名:桔干“真武汤”。

32、本方,加:防风。主治:阳虚感寒,身疼头痛等证;其功效为温阳消阴,祛风散寒,名:防风“真武汤”。

33、本方,加:荆芥。主治:阳虚感寒,皮肤瘾疹;其功效为温阳消阴,疏风透疹,名:荆芥“真武汤”。

34、本方,加:蔓荆子。主治:阳虚感寒,头目眩晕;其功效为温阳消阴,疏风散热,名:蔓荆“真武汤”。

二、“真武汤证”(316)。

[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数者,加:五味子半升,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提要]: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释义]:本条病机,张仲景已明确指出“此为有水气”,然其寒热属性,根据,治用:“真武汤”,当然应属少阴虚寒。肾阳虚衰,水气不化,水寒之气泛溢为患,外攻于表,则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肠,则腹痛下利。水气为患,无处不到,变动不居,难,以:捉摸,故:多,或:然之证,水气上逆于犯肺,则咳嗽;水气停滞于中,犯胃而胃气上逆则呕吐,下趋大肠,传导失司,则下利更甚;停滞于下焦,阳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见证虽有不同,但总属肾阳虚而水气泛溢为患。其治疗:,以:“真武汤”温肾阳,以:散水气。

本条证候与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的起病过程虽有不同,但其病理机转则同是肾阳虚而水气为患,都用:“真武汤”,主治。

本证与“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的“苓桂术甘汤证”,虽均为阳虚水泛证,但本证重点在肾,彼则重点在脾,故,治疗:一则温肾利水,一则为温脾化饮。

[选注]:

尤在泾:少阴中寒,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递深,而脏受其病矣。脏寒故:腹痛,寒胜而阳不行,故:小便不利。于是水寒相搏,浸淫内外,为四肢沉重疼痛,为自下利,皆水气乘寒气而动之故也。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水寒之气,或:聚,或:散,或:上。《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方有执:腹痛,小便不利,阴寒内甚,湿胜而水不行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内渗又复外薄也。自下利者,湿既甚而水不行,则与谷不分清,故曰:此为有水气也。或:为诸证,大约水性泛滥,无所不之之故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喻嘉言:太阳篇中,厥逆、筋惕肉困而亡阳者,用:“真武汤”之法,已表明之矣。兹少阴之水湿上逆,仍用:真武一法,以:镇摄之,可见太阳膀胱与少阴肾,一脏一腑,同居北方:

寒水之位。《尚论篇,少阴经前篇》。

《医宗金鉴》:今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下利,阴寒深矣,设小便利,是纯寒而无水,乃“附子汤证”也,今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此为阴寒兼有水气之证。

故:水寒之气,外攻于表,则四肢沉重疼痛;内盛于里,则腹痛自利也;水气停于上焦胸肺,则咳喘而不能卧;停于中焦胃府,则呕而,或:下利;停于下焦膀胱,则小便不利而,或:少腹满。种种诸证,总不外乎阴寒之水,而不用:五苓者,非表热之饮也;不用:小青龙者,以:非表寒之饮也。故:惟主,以:“真武汤”,温寒,以:制水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水寒之气外攻于表,则为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肠,则为腹痛下利,上逆犯肺,则为咳嗽,停滞于中,胃气上逆,则为呕吐;停滞下焦,膀胱气化不行,则为小便不利。总之,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因为肾阳衰微,水气不化,与阴寒之气互相搏结而成,所以,治疗:上须用:“真武汤”温阳祛寒,以:散水气。本条证候与<太阳篇)82条的太阳病,汗出过多,致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等证候,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病理机转,则同是阳虚水气为患,故:都用:“真武汤”,主治。《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少阴病,延至四五日,证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是因为阳气虚衰,不能制水,以致水邪泛滥而为病。脾肾阳衰,水气浸渍于胃肠,则腹痛、下利,阳虚,水寒之气停蓄于内,阻碍膀胱气化,则小便不利。少阴阳衰,下焦寒盛,水气不能运化,浸淫肢体,四肢沉重疼痛。……由于水邪游溢不定,可随气机升降而到处为患,故:可见众多,或:证。若水邪上凌心肺则见心悸而咳;上逆于胃,则气逆而呕;若阳虚肾关不固,不能制水,则可见小便利,即小便清长。以上诸多,或:然证,均为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邪犯滥而致,故曰:“此为有水气”。治疗:用:“真武汤”,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系因太阳病汗出后,因阳虚动水致变。病从太阳而入:少阴,肾阳虚衰,制水无权。本条则论少阴病阳虚水寒相搏所致阳虚水泛之证。两条合看,病机特点基本一致。但侧重点却不同,前者水泛于上于外,本条水泛于下于里。前者,以:太阳膀胱水腑为病变重心,本条,以:少阴肾水之脏为病变中心。可见水腑与水脏的表里关系。也说明阳虚气水为病的广泛性。《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少阴阳虚而兼水气为患,才是“真武汤证”,若仅阳虚而无水气,则不是“真武汤证”,故:《医宗金鉴》曰:“纯寒而无水,乃“附子汤证”;同样,仅有水气而无肾阳虚,也非“真武汤证”。陈氏、刘氏剖析甚详,足,以:解惑。注中更有与82条“真武汤证”结合讨论者,也有助于对条文的理解,惟程氏,谓:“前者,以:太阳膀胱水腑为病变重心,本条,以:少阴肾水之脏为病变中心”的说法难,以:使人苟同。

[治法]:温肾阳,散水气。

[方药]:“真武汤”。

[方义]:“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方中:附子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术、附同用,更可温煦经脉,以:除寒湿。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于制水中有水之用;芍药活血脉,利小便,且有敛阴和营之用,可制姜、附刚燥之性,使之温经散寒而不伤阴。诸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成扶阳散水之剂。

方后,加减诸法,是为随证化裁举例示范:若咳者,是水寒犯肺,加:干姜、细辛,以:散水气,加:五味子,以:敛肺气,与“小青龙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同用:作用:一致;小便利则不须利水,故:去:茯苓;下利甚者,是阴盛阳衰,芍药苦泄,故:去:之,加:干姜,以:温里;水寒犯胃而呕者,可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至于去:附子,附子为本方主药,似不宜:去,汪苓友说:“若去:附子,恐不成“真武汤”矣”。很有见解。

[方论选]:

汪苓友:“真武汤”,专,治:少阴里寒停水,君主之药当是附子一味,为其能走肾温经而散寒也。水来侮土,则腹痛下利,故用:苓、术、芍药,以:渗停水,止腹痛;四肢沉重是湿,疼痛是寒,此略带表邪,故用:生姜,以:散寒邪,或:疑芍药酸寒,当减之,极是。然上证是里气虚寒,方中:既有姜附之辛,不妨用:芍药之酸,以:少敛中气。若咳者,水寒射肺,肺叶张举,既,加:细辛、干姜,以:散水寒,不妨,加:五味子,以:敛肺,但五味子酸味太厚,不须半升之多也;小便利者,不得,云:无伏水,乃下焦虚寒,不能约束水液,其色必白,去:茯苓者,恐其泄肾气也;若下利者,里寒甚,故:去:芍药,加:干姜;呕者,水寒之气,上壅于胸中也,加:生姜足前成半斤,以:生姜为呕家圣药,若去:附子,恐不成“真武汤”矣。

《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张路玉:“真武汤”方本,治:少阴病水饮内结,所以:首推术、附,兼茯苓、生姜,运脾渗湿为要务,此人易所明也。至用:芍药之微旨,非圣人不能。凡此证虽曰:少阴本病,而实缘水饮内结,所以:腹痛自利,四肢疼重,而小便反不利也,若极虚极寒,则小便必清白无禁矣,安有反不利之理哉!则知其人不但真阳不足,真阴也已素亏,若不用:芍药顾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即如:“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皆芍药与附子并用,其温经护荣之法,与保阴回阳不殊,后世用药,能获张仲景心法者,几人哉!

《伤寒缵论,少阴上篇》。

程扶生:张氏日,白通、通脉、真武,皆为少阴下利而设。白通、四逆,附子皆生用、惟真武一证熟用:者,凡附子生用:则温经散寒,炮熟则益阳去:湿,白通诸汤,以下利为重,“真武汤”,以:寒湿为先,故用药有轻重之殊。又干姜,以:佐生附为用,生姜少资熟附之散也。《伤寒经注,少阴温散》。

王晋三:术、苓、芍、姜,脾胃药也。太阳、少阴,水脏也。用:崇土法镇摄两经水邪。从气化而出,故:名:真武。茯苓淡,以:胜白术之苦,则苦从淡化,便能入:肾胜湿;生姜辛,以:胜白芍之酸,则酸从辛化,便能人膀胱,以:摄阳。然命名:虽因崇土,其出化之机,毕竟重在坎中无阳,假使肾关不利,不由膀胱气化,焉能出诸小便,故:从上不宁之水,全赖附子直走下焦,以:启其阳,则少阴水邪必从阳部注于经而出矣。非但里镇少阴水泛,并可外御太阳亡阳。《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虚寒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者,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虽欲行,孰为之主,故:水无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之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而昧者不知承制之理,论中误服青龙发汗亡阳,用:此汤者,也此义也。然下利减芍药者,以:其阳不外散也,加:干姜者,以:其温中胜寒也;水寒伤肺则咳,加:细辛、干姜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气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虽寒而水不能停也;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也,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须温胃,以:散水,佐生姜者,功能止呕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王旭高:肾之真阳盛,则水皆内附,而与肾气同其蛰藏。惟肾之阳虚不能制水,则水得泛滥而为病。苓、术、芍、姜,皆脾胃药,崇土,以:镇伏肾水,附子,以:挽回阳气。方:

名:“真武”,凡取固肾为义。……真武主治,在于崇土扶阳,以:泄水邪,故:不但里镇少阴水泛,兼可外御太阳亡阳。《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伤寒论方解》:白术与茯苓同用,能够益脾祛湿,主治:头眩心悸,小便不利,下利浮肿等证。附子与白术同用,能温中利湿,主治:恶寒体痛,四肢沉重,身体困动,摇摇欲倒,脉搏沉小诸症。生姜能去:水气,止呕吐。芍药能和血脉,主邪气腹痛。总之,本方是温经回阳、逐水利湿、宣痹镇痛剂,适用于:少阴病,阳气不足,阴邪有余,水饮内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陈也人:……如果服“白通汤”下利不止,更增加:厥逆无脉,干呕心烦,乃是阴邪与阳药发生格拒,又当于破阴回阳方中:佐入:咸寒苦降的猪胆汁、人尿,即“白通加猪胆汁汤”。

阴证服阳药为什么会发生格拒?因为阴邪太甚的缘故。王太仆说:“甚大寒热,必能与违性者争雄”,所以:必须于“白通汤”中,加入:咸寒苦降的胆、尿作为反佐,即<内经>所谓:

“甚者从之”之意。若无猪胆汁,单用:人尿也可。服“白通汤”后格拒的脉证,的确十分严重,是否能有,治疗:余地,“心烦”与否?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烦是自觉证,知正气未亡,神气尚存。假使不烦但躁,为神气已亡,则无法挽救。厥逆无脉,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无脉转为有脉,自然是好事,但是必须注意脉出的情况,如果脉象突然显露,急疾搏指,乃阴液枯竭,孤阳无所依附的反常现象,预后极其危恶。只有脉象逐渐恢复,才是阴液未竭,阳气渐复的佳兆。《伤寒论求是,少阴病篇》。

程昭寰:……原服“白通汤”无效,在下利脉微的基础上,反而出现“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之证。仅于“白通汤”中,加入:人尿、猪胆汁,为什么就可使…部分患者脉“微续”而得生呢?王太仆和成无己作了答复。王太仆说:“热与寒背,寒与热违,微小之热为寒所折,微小之冷为热所消。大寒大热,必能与违性者争,与异气中格,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令声应气求也”。成无己说:“《内经》,云:若调寒热之道,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去:格拒之寒”。两家意见,反复说明本法的运用:是遵《内经》:“逆而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原则,变正,治:为从,治之法。因为阴寒太盛,往往对大热之药拒而不受,若佐入:苦咸寒之品顺从疾病阴寒之性,就可,以:使不致格拒不纳,这就是“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之理论依据。

再从猪胆汁、人尿的药理作用:来看,猪胆汁苦寒,从阴引阳气上升;人尿(,以:童小便为佳)咸寒,导阴气,以下接。使阴盛格阳之证而为水火既济,阴阳交接之象。且因为阴阳互根的关系,阳损及阴,阴气必多不足,用:辛温之品,也恐其过燥,故:人尿、猪胆汁又能防干姜、附子、葱白之辛燥伤阴之弊,又有护阴滋阳之能。所以:用:后有的患者出现

“脉微续”而得生之效。、“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疾病发展到阴盛格阳的阶段,阴阳离绝在即,所以: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也不一定都能获愈,需要进一步观察病情。如:服药后脉搏突然出现,或:浮大中空,说明阴液枯竭,孤阳飞越于外,正气发泄而脱,阴阳离决,故:主死。若服药后脉搏由“无脉”而转为徐徐渐至,是邪气渐退,阳气渐复,疾病渐愈的佳兆。《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注家一致认为服“白通汤”后出现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是阴邪与阳药发生格拒的结果,并非药不对证,所以:仍主,以:“白通汤”,但,加:猪胆汁、人尿,以:反佐。至于脉暴出者死,脉微续者生,尤氏认为前者是无根之阳发露不遗,后者是被抑之阳来复有渐;徐氏认为前者是药力所迫,后者是正气自复。都有助于对本条的理解,刘氏、陈氏、程氏分析都通畅明白,很有参考作用。

[治法]:破阴回阳,佐,以:咸寒苦降。

[方药]:“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方解]:“白通加猪胆汁汤”即由“白通汤”,加入:尿、猪胆汁组成。以:“白通汤”破阴回阳,通达上下,加入:尿、猪胆汁咸寒苦降,以:反佐,引阳药入:阴,使热药不被寒邪所格拒,以:利结,寒湿疼痛的证候。慢性病心肾阳虚见水肿者,常有应用:本方的机会。《“真武汤”类。

“真武汤”》。

刘渡舟:“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附子、生姜辛热,温经回阳,以:散水寒之邪,助白术温运脾气,补土,以:制水;术、附合用,温煦经脉、除寒湿;茯苓甘淡,利水渗湿,与白术协同,共行温补脾阳、利水渗湿之功,配附子扶阳?肖阴,以:散水邪;芍药活血脉、利小便,并制姜、附之辛燥,使本方温经散寒而不伤阴。方中:诸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成扶阳镇水之剂。方后,加减诸法,是为随证化裁举例示范,也即随证治之的意思。《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陈孟恒:本方所,治证属阳虚水泛,气化失常,脾阳不足,水湿内停。总的病机为阳虚水泛,治疗:应,以:温阳利水为主。真武,本名:玄武,古时传说为北方司水之神,本方的命名,是借用:其名,赖,以:利水的意思。方中:附子温壮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导水下行,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和里益阴。其中附子与白术同用,能温中利湿,治:恶寒体痛,四肢沉重,身体瞤动,摇摇欲倒诸证;苓、术配伍,能益脾祛湿,治:头眩心悸,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本证不仅真阳不足,而且真阴也亏,若不用:芍药固护其阴,难,以:制附子雄烈之性,芍药能破阴凝,布阳和,护阴而不会敛邪,附子与芍药合用,符合温而不燥,刚柔并济之理。另外,“四逆汤”类方剂中均,以:生附子、干姜同用,本方则用:熟附子配生姜,前者重在回阳,此则,加强散饮。全方配伍得宜,具有温经回阳,逐水利湿,宣痹镇痛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阴邪有余,水饮内停,浮肿疼痛之证。现临床上常用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肠核结腹痛下利、耳源性眩晕、前列腺肥大、慢性肠炎等属于脾肾阳虚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祛寒剂》。

[点评]:本方方义,诸家所注,都能说明问题,程氏指出生附子与熟附子功用之异,以及干姜、生姜配伍作用之殊,尤有参考价值。陈氏指出附子与芍药合用,符合温而不燥,刚柔并济之理,也有理致。至于“若呕者,去:附子”,汪氏指出“若去:附子,恐不成“真武汤”矣”,而《医宗金鉴》则认为“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也,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须温胃,以:散水”,证属肾阳虚而水气泛溢为患,只据,或:有证就认定“其病非下焦”,是难,以:成理的,当,以:汪氏之说较妥。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王氏易简方):此药不惟阴证伤寒可服,若虚劳人憎寒壮热,咳嗽下利,皆宜:服之,因易名:固阳汤,增损一如:前法。

2)<伤寒全生集):凡伤寒四五日,腹痛,小便自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此有水也,“真武汤”,主之。

3)(伤寒绪论):不得眠,皆为阳盛,切禁温剂,惟汗吐下后,虚烦脉浮弱者,因津液内竭,则可从权用:“真武汤”温之。

4)(方机):此方,治:心中燥(一作心下悸),身润动,振振擗地,小便不利,或:呕,或:下利,若拘痛者。

5)《类聚方广义》:“真武汤”,治:痿蹙病,腹拘挛,脚冷不仁,小便不利,或:不禁者。

又:腰疼腹痛恶寒,下利日数行,夜间尤甚者,称为疝痢,宜:此方。又久痢见浮肿,或:咳,或:呕者也良。又:产后下利,肠鸣腹痛,小便不利,肢体酸软,或:麻痹,有水气,恶寒发热,咳嗽不止,渐为劳状者,尤为难,治,宜:此方。

6)(方函口诀>:此方,以:内有水气为目的,与他附子剂异,水饮之变,为心下悸,身困动,振振欲倒地,或:觉麻痹不仁,手足引痛,或:水肿,小便不利,其肿虚滞无力,或:腹,以下肿,臂肩胸背羸瘦,其脉微细。或:浮虚而大,心下痞闷,饮食不美者,或: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用之有效。方名:当从千金及翼,作玄武。

7)<仁斋直指方):治:少阴水饮与里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于本方,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凡年高气弱久嗽通用。

8)(临证指南医案):用:“真武汤”,或,加:人参,治:痰湿积聚水饮,或:湿邪伤脾肿胀,或:呕吐、水饮、泄泻等证。如:陈某,痛久气乱,阳微,水谷不运,蕴酿聚湿,新进水谷之气与宿邪再聚复出,法当通阳,“真武汤”,主之。

(2)现代应用:

1)、治:心血管疾病:山西中医研究所报道,本方对于心肾阳衰,肾水凌心型心衰病人,在用: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显时,往往可获效,提示本方似与洋地黄有相互补充之效L1¨;孙氏,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效佳。本组病例均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者,加:黄芪、人参;血瘀,加:当归、川芎、红花;水肿甚,加:车前子、葶苈子、泽泻。曰:1剂,水煎服,15、日为一疗程,连服1~3个疗程。结果:显效16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杨氏认为用:“真武汤”,治疗:心力衰竭,加:丹参则效更优;于氏等报道赵锡武老中医用:本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关氏,以:“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治疗:风湿性心脏办膜病并发心力衰竭,属于痰饮范围,能使水肿很快消退,心脏血液循环也随之改善。并认为中医,治疗:该病,既没有中毒反应,又没有禁忌症。

2)、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杜氏应用:本方,加减(附子、茯苓、白术、白芍、西洋参、泽泻、怀牛膝、黄连、苏叶、猪苓,随证,加减,每日、1剂)、治疗:慢性肾衰12例,结果:

临床缓解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能提高实验动物的摄食量,增加:尿量,降低BUN、Scr在调节电解质和氨基酸代谢平衡方面皆有明显作用。陈氏,用:“真武汤”温肾利水,治疗:类脂性肾病及慢性肾炎肾病性水肿,利尿作用:优于其他利水法,能明显改变肾血液动力学,降低肾小管回吸收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肾血流量,但对蛋白尿作用:不大,如:辨证,加用:益气健脾补肾填精等中药,可减少蛋白的渗出,巩固疗效,由于本方含钾量高,对尿毒症少尿、尿闭及高血钾者忌用。另外,岳氏,用:本方治疗:急性尿毒症;钱氏,用:本方,加:“四君子汤”等,治:尿崩症;张氏,用:本方治疗:水臌、阴囊肿大。

3)、治:神经系统疾病:蒋氏,用:本方,治:失眠,范氏,用:本方,治:美尼尔氏病;姚氏,用:本方治疗:内耳性眩晕症41例,多伴有听力障碍及身困动。若咽干口苦,舌苔薄黄则,加:知母、泽泻。结果:治愈35例,好转6例,认为本方有温肾化气利水功效,可能具有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醛固酮的代谢水平,维持内耳内环境的恒定,并调整其功能。毕氏,用:“真武汤”(附子15克、白术30克、白芍、茯苓,各50克、姜50~100克、,以水

1750毫升,先煎附子40分钟,以上,再入:它药煎至500毫升,分3次饭前服,1日服完。重证呕吐不止者,去:附子,加重生姜至100~150克;小便频数者,去:茯苓)、治疗:眩晕病162例,结果:痊愈102例(63%),好转35例(22%),无效25例(15%),总有效率

85%。

4)其他:吴氏等用:本方,加味(制附子10克、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白术、茯苓、钩藤,各15克、全蝎、生姜、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工疗程)、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5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者10剂,最多者30剂,平均20剂,有效率为90%。周氏,用:本方,加:干姜、甘草、桂枝、党参、黄芪,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届肾阳亏虚,寒湿阻滞经络者L26j;王氏,用:本方治疗:阴黄;罗氏,用:本方,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失音症;冯氏,用:本方治疗: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唐氏,用:本方治疗:肾阳衰微水气为患的术后伤口不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脓胸及肾炎;陈氏,用:本方治疗:阳虚水泛所引起的水肿、痰饮、惊悸、眩晕、戴阳、白带、下利等证;马氏,用:本方,治:崩漏;查氏,用:“真武汤”加味,治:产后水肿;侯氏,用:本方,加味(本方,加:肉苁蓉、桃仁、红花,各15克、干姜10克)、治疗:肾阳虚经闭60例,结果:临床,治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6.6%。宋氏,用:本方,治:阳虚鼻渊;邓氏介绍用:本方,加:参归,服6剂,治愈辨证为少阴虚阳上越之巅顶头痛,而拟诊为脑炎之患者;袁氏认为本方,治:急性病时用量要适当,加大,但中病即止,对慢性病用量宜:小,必要时佐,以:龙骨、牡蛎为妥,并介绍用:本方:

,治疗:慢性痢疾、胃溃疡、风湿热、脉管炎、月经不调、少阴下利舌咽痛等证;王氏,报道,用:本方,加:细辛,治愈上午目赤而辨证为阳虚案。

唐氏认为“真武汤”倍用:附子,加:炙草,则其回阳制水之力倍:增,凡水肿、哮喘、疝气等病证,具有脉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苔白多津,或:黑而滑润,心悸短气,或:呕逆头眩,腹满而痛,小便不利,或:清利等阴盛阳衰,寒水失制之象,均可用:本方获效。陈也人指出:“真武汤”的适用:范围尤广,不管是消化系统病,如: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泻(包括五更泻),便秘,胃切除后引起的'倾倒症群’;循环系统病,如:风湿性心办膜病并发心力衰竭,心衰浮肿,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心房纤颤,二尖办分离术后心衰;泌尿系统病,如:慢性肾炎高度浮肿,慢性肾盂肾炎低热等。只要符合心肾阳虚水气泛溢病机,用之皆有良效。此外,还可用于:寒饮上逆的肺气肿、支气管炎,阳虚挟水湿的白带等病证,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优越性”。

(3)医案选录:

1)咳喘:吴孚先,治:赵太学,患水气咳嗽而喘,误作伤风,概投风药,面目尽肿,喘逆愈甚,曰:风起则水涌,药之误也,以:“真武汤”温中镇水,诸恙悉平。《名:医类案》。

王某,男,56岁,素有喘之证,每逢感冒,或:过劳即发,今因劳动后汗出当风,回家即觉恶寒发热,喘咳心悸,胸紧如:石压,喉中如:有物上涌之状,张口吸气。服“小青龙汤”后,发热而出大汗,头昏眩难,以:自主,气陷欲脱,面青肢冷,心悸短气,喘咳不得平卧,头昏眩晕则稍好,动则更甚,小便不利,舌质淡,六脉沉微欲绝。此误汗伤阳,水气上逆所致。拟方:炮附片一两、白术四钱、白芍四钱、茯苓五钱、桂枝三钱、补骨脂四钱、五味子二钱、生姜一两(另熬浓汁,一半入:药,一半合黄糖另服)。服上药后,各证好转,生姜减为五钱、入:药同煎,桂枝易肉桂,连服五剂而,各证消失,乃,以:“右归丸”调理后而愈。《中医杂志》1965;(7):39)。

2)浮肿:魏某,男,59岁,城关水果店营业员,于1963年7月诊治,患者初病时,因头面及下肢午后浮肿,服西药,治疗:月余,未见疗效,改用:中药,治疗:两月左右,仍未效,病日增重,而来就诊,现症:全身除胸部及手心未肿之外,均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稀少,饮食不进,口虽渴但不欲饮,神倦体寒,着衣被而不暖,面色灰黯无华,舌苔黑而滑润,舌质红色娇艳,脉浮大无根,此乃真阳衰微,土不制水所致,拟方:炮附子60克(先煎50分钟,下同),白术24克、潞党参60克、玉桂6克、炙甘草24克、生姜30克。水煎3次,头煎一次顿服,二、三煎不论次数,频频饮服,1日尽1剂,上药连进3剂,浮肿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已水黑,脉水浮而反沉,此乃虚焰渐衰,正气渐复之佳象,上方附片、党参、玉桂、生姜量减半,续服4剂而愈。《中医杂志>

1965;(7):39)。

3)尿毒症:李某,女,已婚,50岁,因上腹部疼痛10天,于1958年6月21日急诊入:北京某医院,病史:患者10余年来,常有上腹疼痛,泛酸,服苏打后缓解,疼痛多与饮食有关,近4,曰:上腹部疼痛发作,以:两肋缘为甚,入院前1日疼痛,加重,持续不解,大便两日未行,小便如:常,检查:急病容,痛苦表情,皮肤无黄疸,头部器官正常,颈软,心肺无殊,腹壁普遍板硬,并有压痛,肝脾不易触及,膝反射存在,血压

100/20mmH克、血象范围,临床诊断为胃穿孔,合并腹膜炎,入院后先由外科作穿孔修补及胃空肠吻合术,手术进行良好,但术后血压一直很低,尿量极少,甚至无尿,持续数日,渐成半昏迷状态,肌肉抽动,并测得非蛋白氮150毫克%,要求中医会诊,诊见患者神志欠清,时而躁动,手抽肉困,尿闭脉细肢凉,乃用:张仲景“真武汤”,加减,回阳利尿。

药用:西洋参、杭芍、白术,云:苓、炮附片、生苡米1剂之后,能自排小便,四肢渐温,肉困惊惕也止,但仍神疲不愿讲话,二诊时改用:红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牛膝、泽泻、生苡米2剂后神志全清,排尿自如,精神略振,但感口干,改用:党参、沙参、麦冬、花粉、苡米、玉竹,经过三诊之后,诸证好转,血压恢复,非蛋白氮降至

37、5毫克%,最后痊愈出院。《岳美中医案选集》。

[按语]:“真武汤”为少阴心肾阳虚而兼水饮泛滥的主方,临床运用:非常广泛,无论内、外、妇、儿,各种疾病,只要具有阳虚饮停的病理特点,如:恶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水肿、舌淡脉沉等,即可相机选用。就其组方特点而言,尤其适宜:于慢性心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各种病证。

本方,用于:救,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但应注意选,加:部分活血药物,尤其是具有活血利水双重功效之品,如:蒲黄、益母草、泽兰、水蛭等,以:收水血并治之功。从理论上讲,加入:活血之品,更能切合少阴“心主血,肾主水”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运用:时,也常与“生脉散”合用,治疗,各型心力衰竭,尤其是对强心甙类药物中毒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本方,用:治:水邪较盛的,各类病证如:慢性肾炎、慢性肠炎、湿性胸膜炎时,常合用:“五苓散”,以:收“脏腑同治:”之功。而用,治,各类眩晕患者,若兼血瘀,或:血虚,则常配合“四物汤”:

运用,对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胃源性眩晕等,颇具良效。

[现代研究]:

(1)强心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作用:本方主药附子具有的强心作用,其强心成分有去:甲乌药碱、棍掌碱等;干姜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还曾报告茯苓的水、乙醇,或:乙醇提取物能增强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并能,加:快心率;赤芍也含增强心肌收缩力成分。

临床用:本方,治:心衰有效,表明本方确能改善心肌功能。附子在强心作用:的同时还可见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尤其是末梢微循环改善,故:服用:附子后有四肢温暖感,赤芍也能扩张血管,白术也有血管扩张作用。上述强心和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作用:对于改善心肌功能低下,促进利尿,以及振奋全身机能代谢,从而改善肾阳衰微、阴水泛溢等方面当具有利的影响。王氏,报道: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真武汤”原方组合是最佳配伍,能显著提高心衰的心肌收缩力,改善缺氧心肌的血氧供应,促进血液循环,而对心肌耗氧量和传导系统无明显影响。

(2)利尿作用:本方,用于:多种水肿,或:组织细胞间液水分泛溢有效。实验表明本方组成药附子、白术、茯苓等均有利尿作用,附子的利尿与强心、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茯苓利尿作用:原理尚不明,但,以:茯苓为主药之一的“五苓散”则主要在于提高了渗透压的调定点,通过对渗透压感受器、神经分泌细胞、口渴中枢神经原等的刺激,以: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而达到利尿功效。白术利尿作用:显著而持久,并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

(3)其它作用:肾阳虚患者多有垂体一肾上腺轴、垂体。性腺轴等功能低下,附子能显著降低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能使外周血嗜酸性白细胞大为减少,增加:尿中17一酮类固醇的排出量,表明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干姜及其复方也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因而本方有助于肾阳衰微的改善。茯苓能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并能降低胃液及其所含游离酸的分泌,还能直接松弛肠管。生姜对胃粘膜细胞有保护作用,还能利胆,故:本方,治疗:胃溃疡等多种胃肠道疾患有效。

金氏认为“真武汤”是“苓桂术甘汤”的继续,加重,是充衰基础上发生的泵衰。本方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打破心衰的恶性循

、二、“真武汤证”(316)。

[原文]: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切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数者,加:五味子半升,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提要]: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

[释义]:本条病机,张仲景已明确指出“此为有水气”,然其寒热属性,根据,治用:“真武汤”,当然应属少阴虚寒。肾阳虚衰,水气不化,水寒之气泛溢为患,外攻于表,则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肠,则腹痛下利。水气为患,无处不到,变动不居,难,以:捉摸,故:多,或:然之证,水气上逆于犯肺,则咳嗽;水气停滞于中,犯胃而胃气上逆则呕吐,下趋大肠,传导失司,则下利更甚;停滞于下焦,阳虚不能制水,膀胱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见证虽有不同,但总属肾阳虚而水气泛溢为患。其治疗:,以:“真武汤”温肾阳,以:散水气。

本条证候与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的起病过程虽有不同,但其病理机转则同是肾阳虚而水气为患,都用:“真武汤”,主治。

本证与“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的“苓桂术甘汤证”,虽均为阳虚水泛证,但本证重点在肾,彼则重点在脾,故,治疗:一则温肾利水,一则为温脾化饮。

[选注]:

尤在泾:少阴中寒,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递深,而脏受其病矣。脏寒故:腹痛,寒胜而阳不行,故:小便不利。于是水寒相搏,浸淫内外,为四肢沉重疼痛,为自下利,皆水气乘寒气而动之故也。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水寒之气,或:聚,或:散,或:上。《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方有执:腹痛,小便不利,阴寒内甚,湿胜而水不行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内渗又复外薄也。自下利者,湿既甚而水不行,则与谷不分清,故曰:此为有水气也。或:为诸证,大约水性泛滥,无所不之之故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喻嘉言:太阳篇中,厥逆、筋惕肉困而亡阳者,用:“真武汤”之法,已表明之矣。兹少阴之水湿上逆,仍用:真武一法,以:镇摄之,可见太阳膀胱与少阴肾,一脏一腑,同居北方:

寒水之位。《尚论篇,少阴经前篇》。

《医宗金鉴》:今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下利,阴寒深矣,设小便利,是纯寒而无水,乃“附子汤证”也,今小便不利,或:咳,或:呕,此为阴寒兼有水气之证。

故:水寒之气,外攻于表,则四肢沉重疼痛;内盛于里,则腹痛自利也;水气停于上焦胸肺,则咳喘而不能卧;停于中焦胃府,则呕而,或:下利;停于下焦膀胱,则小便不利而,或:少腹满。种种诸证,总不外乎阴寒之水,而不用:五苓者,非表热之饮也;不用:小青龙者,以:非表寒之饮也。故:惟主,以:“真武汤”,温寒,以:制水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水寒之气外攻于表,则为四肢沉重疼痛;内渍于肠,则为腹痛下利,上逆犯肺,则为咳嗽,停滞于中,胃气上逆,则为呕吐;停滞下焦,膀胱气化不行,则为小便不利。总之,这些症状的产生,都是因为肾阳衰微,水气不化,与阴寒之气互相搏结而成,所以,治疗:上须用:“真武汤”温阳祛寒,以:散水气。本条证候与<太阳篇)82条的太阳病,汗出过多,致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等证候,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病理机转,则同是阳虚水气为患,故:都用:“真武汤”,主治。《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少阴病,延至四五日,证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是因为阳气虚衰,不能制水,以致水邪泛滥而为病。脾肾阳衰,水气浸渍于胃肠,则腹痛、下利,阳虚,水寒之气停蓄于内,阻碍膀胱气化,则小便不利。少阴阳衰,下焦寒盛,水气不能运化,浸淫肢体,四肢沉重疼痛。……由于水邪游溢不定,可随气机升降而到处为患,故:可见众多,或:证。若水邪上凌心肺则见心悸而咳;上逆于胃,则气逆而呕;若阳虚肾关不固,不能制水,则可见小便利,即小便清长。以上诸多,或:然证,均为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邪犯滥而致,故曰:“此为有水气”。治疗:用:“真武汤”,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困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系因太阳病汗出后,因阳虚动水致变。病从太阳而入:少阴,肾阳虚衰,制水无权。本条则论少阴病阳虚水寒相搏所致阳虚水泛之证。两条合看,病机特点基本一致。但侧重点却不同,前者水泛于上于外,本条水泛于下于里。前者,以:太阳膀胱水腑为病变重心,本条,以:少阴肾水之脏为病变中心。可见水腑与水脏的表里关系。也说明阳虚气水为病的广泛性。《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少阴阳虚而兼水气为患,才是“真武汤证”,若仅阳虚而无水气,则不是“真武汤证”,故:《医宗金鉴》曰:“纯寒而无水,乃“附子汤证”;同样,仅有水气而无肾阳虚,也非“真武汤证”。陈氏、刘氏剖析甚详,足,以:解惑。注中更有与82条“真武汤证”结合讨论者,也有助于对条文的理解,惟程氏,谓:“前者,以:太阳膀胱水腑为病变重心,本条,以:少阴肾水之脏为病变中心”的说法难,以:使人苟同。

[治法]:温肾阳,散水气。

[方药]:“真武汤”。

[方义]:“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方中:附子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健脾燥湿,使水有所制;术、附同用,更可温煦经脉,以:除寒湿。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于制水中有水之用;芍药活血脉,利小便,且有敛阴和营之用,可制姜、附刚燥之性,使之温经散寒而不伤阴。诸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成扶阳散水之剂。

方后,加减诸法,是为随证化裁举例示范:若咳者,是水寒犯肺,加:干姜、细辛,以:散水气,加:五味子,以:敛肺气,与“小青龙汤”中干姜、细辛、五味子同用:作用:一致;小便利则不须利水,故:去:茯苓;下利甚者,是阴盛阳衰,芍药苦泄,故:去:之,加:干姜,以:温里;水寒犯胃而呕者,可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至于去:附子,附子为本方主药,似不宜:去,汪苓友说:“若去:附子,恐不成“真武汤”矣”。很有见解。

[方论选]:

汪苓友:“真武汤”,专,治:少阴里寒停水,君主之药当是附子一味,为其能走肾温经而散寒也。水来侮土,则腹痛下利,故用:苓、术、芍药,以:渗停水,止腹痛;四肢沉重是湿,疼痛是寒,此略带表邪,故用:生姜,以:散寒邪,或:疑芍药酸寒,当减之,极是。然上证是里气虚寒,方中:既有姜附之辛,不妨用:芍药之酸,以:少敛中气。若咳者,水寒射肺,肺叶张举,既,加:细辛、干姜,以:散水寒,不妨,加:五味子,以:敛肺,但五味子酸味太厚,不须半升之多也;小便利者,不得,云:无伏水,乃下焦虚寒,不能约束水液,其色必白,去:茯苓者,恐其泄肾气也;若下利者,里寒甚,故:去:芍药,加:干姜;呕者,水寒之气,上壅于胸中也,加:生姜足前成半斤,以:生姜为呕家圣药,若去:附子,恐不成“真武汤”矣。

《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张路玉:“真武汤”方本,治:少阴病水饮内结,所以:首推术、附,兼茯苓、生姜,运脾渗湿为要务,此人易所明也。至用:芍药之微旨,非圣人不能。凡此证虽曰:少阴本病,而实缘水饮内结,所以:腹痛自利,四肢疼重,而小便反不利也,若极虚极寒,则小便必清白无禁矣,安有反不利之理哉!则知其人不但真阳不足,真阴也已素亏,若不用:芍药顾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即如:“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皆芍药与附子并用,其温经护荣之法,与保阴回阳不殊,后世用药,能获张仲景心法者,几人哉!

《伤寒缵论,少阴上篇》。

程扶生:张氏日,白通、通脉、真武,皆为少阴下利而设。白通、四逆,附子皆生用、惟真武一证熟用:者,凡附子生用:则温经散寒,炮熟则益阳去:湿,白通诸汤,以下利为重,“真武汤”,以:寒湿为先,故用药有轻重之殊。又干姜,以:佐生附为用,生姜少资熟附之散也。《伤寒经注,少阴温散》。

王晋三:术、苓、芍、姜,脾胃药也。太阳、少阴,水脏也。用:崇土法镇摄两经水邪。从气化而出,故:名:真武。茯苓淡,以:胜白术之苦,则苦从淡化,便能入:肾胜湿;生姜辛,以:胜白芍之酸,则酸从辛化,便能人膀胱,以:摄阳。然命名:虽因崇土,其出化之机,毕竟重在坎中无阳,假使肾关不利,不由膀胱气化,焉能出诸小便,故:从上不宁之水,全赖附子直走下焦,以:启其阳,则少阴水邪必从阳部注于经而出矣。非但里镇少阴水泛,并可外御太阳亡阳。《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医宗金鉴》:“小青龙汤”,治:表不解有水气,中外皆寒实之病也;“真武汤”,治:表已解有水气,中外皆虚寒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肾也;肾为胃关,聚水而从其类者,倘肾中无阳,则脾之枢机虽运,而肾之关门不开,水虽欲行,孰为之主,故:水无主制,泛溢妄行而有是证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元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之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而昧者不知承制之理,论中误服青龙发汗亡阳,用:此汤者,也此义也。然下利减芍药者,以:其阳不外散也,加:干姜者,以:其温中胜寒也;水寒伤肺则咳,加:细辛、干姜者,散水寒也,加:五味子者,收肺气也;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其虽寒而水不能停也;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也,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须温胃,以:散水,佐生姜者,功能止呕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王旭高:肾之真阳盛,则水皆内附,而与肾气同其蛰藏。惟肾之阳虚不能制水,则水得泛滥而为病。苓、术、芍、姜,皆脾胃药,崇土,以:镇伏肾水,附子,以:挽回阳气。方:

名:“真武”,凡取固肾为义。……真武主治,在于崇土扶阳,以:泄水邪,故:不但里镇少阴水泛,兼可外御太阳亡阳。《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伤寒论方解》:白术与茯苓同用,能够益脾祛湿,主治:头眩心悸,小便不利,下利浮肿等证。附子与白术同用,能温中利湿,主治:恶寒体痛,四肢沉重,身体困动,摇摇欲倒,脉搏沉小诸症。生姜能去:水气,止呕吐。芍药能和血脉,主邪气腹痛。总之,本方是温经回阳、逐水利湿、宣痹镇痛剂,适用于:少阴病,阳气不足,阴邪有余,水饮内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陈也人:……如果服“白通汤”下利不止,更增加:厥逆无脉,干呕心烦,乃是阴邪与阳药发生格拒,又当于破阴回阳方中:佐入:咸寒苦降的猪胆汁、人尿,即“白通加猪胆汁汤”。

阴证服阳药为什么会发生格拒?因为阴邪太甚的缘故。王太仆说:“甚大寒热,必能与违性者争雄”,所以:必须于“白通汤”中,加入:咸寒苦降的胆、尿作为反佐,即<内经>所谓:

“甚者从之”之意。若无猪胆汁,单用:人尿也可。服“白通汤”后格拒的脉证,的确十分严重,是否能有,治疗:余地,“心烦”与否?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烦是自觉证,知正气未亡,神气尚存。假使不烦但躁,为神气已亡,则无法挽救。厥逆无脉,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无脉转为有脉,自然是好事,但是必须注意脉出的情况,如果脉象突然显露,急疾搏指,乃阴液枯竭,孤阳无所依附的反常现象,预后极其危恶。只有脉象逐渐恢复,才是阴液未竭,阳气渐复的佳兆。《伤寒论求是,少阴病篇》。

程昭寰:……原服“白通汤”无效,在下利脉微的基础上,反而出现“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之证。仅于“白通汤”中,加入:人尿、猪胆汁,为什么就可使…部分患者脉“微续”而得生呢?王太仆和成无己作了答复。王太仆说:“热与寒背,寒与热违,微小之热为寒所折,微小之冷为热所消。大寒大热,必能与违性者争,与异气中格,是以:圣人反其佐,以:同其气令声应气求也”。成无己说:“《内经》,云:若调寒热之道,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去:格拒之寒”。两家意见,反复说明本法的运用:是遵《内经》:“逆而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的原则,变正,治:为从,治之法。因为阴寒太盛,往往对大热之药拒而不受,若佐入:苦咸寒之品顺从疾病阴寒之性,就可,以:使不致格拒不纳,这就是“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之理论依据。

再从猪胆汁、人尿的药理作用:来看,猪胆汁苦寒,从阴引阳气上升;人尿(,以:童小便为佳)咸寒,导阴气,以下接。使阴盛格阳之证而为水火既济,阴阳交接之象。且因为阴阳互根的关系,阳损及阴,阴气必多不足,用:辛温之品,也恐其过燥,故:人尿、猪胆汁又能防干姜、附子、葱白之辛燥伤阴之弊,又有护阴滋阳之能。所以:用:后有的患者出现

“脉微续”而得生之效。、“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疾病发展到阴盛格阳的阶段,阴阳离绝在即,所以:服“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也不一定都能获愈,需要进一步观察病情。如:服药后脉搏突然出现,或:浮大中空,说明阴液枯竭,孤阳飞越于外,正气发泄而脱,阴阳离决,故:主死。若服药后脉搏由“无脉”而转为徐徐渐至,是邪气渐退,阳气渐复,疾病渐愈的佳兆。《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注家一致认为服“白通汤”后出现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是阴邪与阳药发生格拒的结果,并非药不对证,所以:仍主,以:“白通汤”,但,加:猪胆汁、人尿,以:反佐。至于脉暴出者死,脉微续者生,尤氏认为前者是无根之阳发露不遗,后者是被抑之阳来复有渐;徐氏认为前者是药力所迫,后者是正气自复。都有助于对本条的理解,刘氏、陈氏、程氏分析都通畅明白,很有参考作用。

[治法]:破阴回阳,佐,以:咸寒苦降。

[方药]:“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方解]:“白通加猪胆汁汤”即由“白通汤”,加入:尿、猪胆汁组成。以:“白通汤”破阴回阳,通达上下,加入:尿、猪胆汁咸寒苦降,以:反佐,引阳药入:阴,使热药不被寒邪所格拒,以:利结,寒湿疼痛的证候。慢性病心肾阳虚见水肿者,常有应用:本方的机会。《“真武汤”类。

“真武汤”》。

刘渡舟:“真武汤”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组成。附子、生姜辛热,温经回阳,以:散水寒之邪,助白术温运脾气,补土,以:制水;术、附合用,温煦经脉、除寒湿;茯苓甘淡,利水渗湿,与白术协同,共行温补脾阳、利水渗湿之功,配附子扶阳?肖阴,以:散水邪;芍药活血脉、利小便,并制姜、附之辛燥,使本方温经散寒而不伤阴。方中:诸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成扶阳镇水之剂。方后,加减诸法,是为随证化裁举例示范,也即随证治之的意思。《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陈孟恒:本方所,治证属阳虚水泛,气化失常,脾阳不足,水湿内停。总的病机为阳虚水泛,治疗:应,以:温阳利水为主。真武,本名:玄武,古时传说为北方司水之神,本方的命名,是借用:其名,赖,以:利水的意思。方中:附子温壮肾阳,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导水下行,生姜温散水气,芍药和里益阴。其中附子与白术同用,能温中利湿,治:恶寒体痛,四肢沉重,身体瞤动,摇摇欲倒诸证;苓、术配伍,能益脾祛湿,治:头眩心悸,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本证不仅真阳不足,而且真阴也亏,若不用:芍药固护其阴,难,以:制附子雄烈之性,芍药能破阴凝,布阳和,护阴而不会敛邪,附子与芍药合用,符合温而不燥,刚柔并济之理。另外,“四逆汤”类方剂中均,以:生附子、干姜同用,本方则用:熟附子配生姜,前者重在回阳,此则,加强散饮。全方配伍得宜,具有温经回阳,逐水利湿,宣痹镇痛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阴邪有余,水饮内停,浮肿疼痛之证。现临床上常用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肠核结腹痛下利、耳源性眩晕、前列腺肥大、慢性肠炎等属于脾肾阳虚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祛寒剂》。

[点评]:本方方义,诸家所注,都能说明问题,程氏指出生附子与熟附子功用之异,以及干姜、生姜配伍作用之殊,尤有参考价值。陈氏指出附子与芍药合用,符合温而不燥,刚柔并济之理,也有理致。至于“若呕者,去:附子”,汪氏指出“若去:附子,恐不成“真武汤”矣”,而《医宗金鉴》则认为“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也,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只须温胃,以:散水”,证属肾阳虚而水气泛溢为患,只据,或:有证就认定“其病非下焦”,是难,以:成理的,当,以:汪氏之说较妥。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王氏易简方):此药不惟阴证伤寒可服,若虚劳人憎寒壮热,咳嗽下利,皆宜:服之,因易名:固阳汤,增损一如:前法。

2)<伤寒全生集):凡伤寒四五日,腹痛,小便自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此有水也,“真武汤”,主之。

3)(伤寒绪论):不得眠,皆为阳盛,切禁温剂,惟汗吐下后,虚烦脉浮弱者,因津液内竭,则可从权用:“真武汤”温之。

4)(方机):此方,治:心中燥(一作心下悸),身润动,振振擗地,小便不利,或:呕,或:下利,若拘痛者。

5)《类聚方广义》:“真武汤”,治:痿蹙病,腹拘挛,脚冷不仁,小便不利,或:不禁者。

又:腰疼腹痛恶寒,下利日数行,夜间尤甚者,称为疝痢,宜:此方。又久痢见浮肿,或:咳,或:呕者也良。又:产后下利,肠鸣腹痛,小便不利,肢体酸软,或:麻痹,有水气,恶寒发热,咳嗽不止,渐为劳状者,尤为难,治,宜:此方。

6)(方函口诀>:此方,以:内有水气为目的,与他附子剂异,水饮之变,为心下悸,身困动,振振欲倒地,或:觉麻痹不仁,手足引痛,或:水肿,小便不利,其肿虚滞无力,或:腹,以下肿,臂肩胸背羸瘦,其脉微细。或:浮虚而大,心下痞闷,饮食不美者,或: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用之有效。方名:当从千金及翼,作玄武。

7)<仁斋直指方):治:少阴水饮与里寒合而作嗽,腹痛下利,于本方,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凡年高气弱久嗽通用。

8)(临证指南医案):用:“真武汤”,或,加:人参,治:痰湿积聚水饮,或:湿邪伤脾肿胀,或:呕吐、水饮、泄泻等证。如:陈某,痛久气乱,阳微,水谷不运,蕴酿聚湿,新进水谷之气与宿邪再聚复出,法当通阳,“真武汤”,主之。

(2)现代应用:

1)、治:心血管疾病:山西中医研究所报道,本方对于心肾阳衰,肾水凌心型心衰病人,在用: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显时,往往可获效,提示本方似与洋地黄有相互补充之效L1¨;孙氏,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效佳。本组病例均用:“真武汤”合“桂枝甘草汤”。心悸、气短,动则尤甚者,加:黄芪、人参;血瘀,加:当归、川芎、红花;水肿甚,加:车前子、葶苈子、泽泻。曰:1剂,水煎服,15、日为一疗程,连服1~3个疗程。结果:显效16例,有效3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杨氏认为用:“真武汤”,治疗:心力衰竭,加:丹参则效更优;于氏等报道赵锡武老中医用:本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关氏,以:“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治疗:风湿性心脏办膜病并发心力衰竭,属于痰饮范围,能使水肿很快消退,心脏血液循环也随之改善。并认为中医,治疗:该病,既没有中毒反应,又没有禁忌症。

2)、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杜氏应用:本方,加减(附子、茯苓、白术、白芍、西洋参、泽泻、怀牛膝、黄连、苏叶、猪苓,随证,加减,每日、1剂)、治疗:慢性肾衰12例,结果:

临床缓解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能提高实验动物的摄食量,增加:尿量,降低BUN、Scr在调节电解质和氨基酸代谢平衡方面皆有明显作用。陈氏,用:“真武汤”温肾利水,治疗:类脂性肾病及慢性肾炎肾病性水肿,利尿作用:优于其他利水法,能明显改变肾血液动力学,降低肾小管回吸收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有效肾血流量,但对蛋白尿作用:不大,如:辨证,加用:益气健脾补肾填精等中药,可减少蛋白的渗出,巩固疗效,由于本方含钾量高,对尿毒症少尿、尿闭及高血钾者忌用。另外,岳氏,用:本方治疗:急性尿毒症;钱氏,用:本方,加:“四君子汤”等,治:尿崩症;张氏,用:本方治疗:水臌、阴囊肿大。

3)、治:神经系统疾病:蒋氏,用:本方,治:失眠,范氏,用:本方,治:美尼尔氏病;姚氏,用:本方治疗:内耳性眩晕症41例,多伴有听力障碍及身困动。若咽干口苦,舌苔薄黄则,加:知母、泽泻。结果:治愈35例,好转6例,认为本方有温肾化气利水功效,可能具有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醛固酮的代谢水平,维持内耳内环境的恒定,并调整其功能。毕氏,用:“真武汤”(附子15克、白术30克、白芍、茯苓,各50克、姜50~100克、,以水

1750毫升,先煎附子40分钟,以上,再入:它药煎至500毫升,分3次饭前服,1日服完。重证呕吐不止者,去:附子,加重生姜至100~150克;小便频数者,去:茯苓)、治疗:眩晕病162例,结果:痊愈102例(63%),好转35例(22%),无效25例(15%),总有效率

85%。

4)其他:吴氏等用:本方,加味(制附子10克、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白术、茯苓、钩藤,各15克、全蝎、生姜、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15天为工疗程)、治疗:不安腿综合征25例,结果:治愈15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者10剂,最多者30剂,平均20剂,有效率为90%。周氏,用:本方,加:干姜、甘草、桂枝、党参、黄芪,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届肾阳亏虚,寒湿阻滞经络者L26j;王氏,用:本方治疗:阴黄;罗氏,用:本方,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失音症;冯氏,用:本方治疗: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唐氏,用:本方治疗:肾阳衰微水气为患的术后伤口不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脓胸及肾炎;陈氏,用:本方治疗:阳虚水泛所引起的水肿、痰饮、惊悸、眩晕、戴阳、白带、下利等证;马氏,用:本方,治:崩漏;查氏,用:“真武汤”加味,治:产后水肿;侯氏,用:本方,加味(本方,加:肉苁蓉、桃仁、红花,各15克、干姜10克)、治疗:肾阳虚经闭60例,结果:临床,治愈5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6.6%。宋氏,用:本方,治:阳虚鼻渊;邓氏介绍用:本方,加:参归,服6剂,治愈辨证为少阴虚阳上越之巅顶头痛,而拟诊为脑炎之患者;袁氏认为本方,治:急性病时用量要适当,加大,但中病即止,对慢性病用量宜:小,必要时佐,以:龙骨、牡蛎为妥,并介绍用:本方:

,治疗:慢性痢疾、胃溃疡、风湿热、脉管炎、月经不调、少阴下利舌咽痛等证;王氏,报道,用:本方,加:细辛,治愈上午目赤而辨证为阳虚案。

唐氏认为“真武汤”倍用:附子,加:炙草,则其回阳制水之力倍:增,凡水肿、哮喘、疝气等病证,具有脉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苔白多津,或:黑而滑润,心悸短气,或:呕逆头眩,腹满而痛,小便不利,或:清利等阴盛阳衰,寒水失制之象,均可用:本方获效。陈也人指出:“真武汤”的适用:范围尤广,不管是消化系统病,如: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腹泻(包括五更泻),便秘,胃切除后引起的'倾倒症群’;循环系统病,如:风湿性心办膜病并发心力衰竭,心衰浮肿,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心房纤颤,二尖办分离术后心衰;泌尿系统病,如:慢性肾炎高度浮肿,慢性肾盂肾炎低热等。只要符合心肾阳虚水气泛溢病机,用之皆有良效。此外,还可用于:寒饮上逆的肺气肿、支气管炎,阳虚挟水湿的白带等病证,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优越性”。

(3)医案选录:

1)咳喘:吴孚先,治:赵太学,患水气咳嗽而喘,误作伤风,概投风药,面目尽肿,喘逆愈甚,曰:风起则水涌,药之误也,以:“真武汤”温中镇水,诸恙悉平。《名:医类案》。

王某,男,56岁,素有喘之证,每逢感冒,或:过劳即发,今因劳动后汗出当风,回家即觉恶寒发热,喘咳心悸,胸紧如:石压,喉中如:有物上涌之状,张口吸气。服“小青龙汤”后,发热而出大汗,头昏眩难,以:自主,气陷欲脱,面青肢冷,心悸短气,喘咳不得平卧,头昏眩晕则稍好,动则更甚,小便不利,舌质淡,六脉沉微欲绝。此误汗伤阳,水气上逆所致。拟方:炮附片一两、白术四钱、白芍四钱、茯苓五钱、桂枝三钱、补骨脂四钱、五味子二钱、生姜一两(另熬浓汁,一半入:药,一半合黄糖另服)。服上药后,各证好转,生姜减为五钱、入:药同煎,桂枝易肉桂,连服五剂而,各证消失,乃,以:“右归丸”调理后而愈。《中医杂志》1965;(7):39)。

2)浮肿:魏某,男,59岁,城关水果店营业员,于1963年7月诊治,患者初病时,因头面及下肢午后浮肿,服西药,治疗:月余,未见疗效,改用:中药,治疗:两月左右,仍未效,病日增重,而来就诊,现症:全身除胸部及手心未肿之外,均浮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稀少,饮食不进,口虽渴但不欲饮,神倦体寒,着衣被而不暖,面色灰黯无华,舌苔黑而滑润,舌质红色娇艳,脉浮大无根,此乃真阳衰微,土不制水所致,拟方:炮附子60克(先煎50分钟,下同),白术24克、潞党参60克、玉桂6克、炙甘草24克、生姜30克。水煎3次,头煎一次顿服,二、三煎不论次数,频频饮服,1日尽1剂,上药连进3剂,浮肿已消退十之六七,查其苔已水黑,脉水浮而反沉,此乃虚焰渐衰,正气渐复之佳象,上方附片、党参、玉桂、生姜量减半,续服4剂而愈。《中医杂志>

1965;(7):39)。

3)尿毒症:李某,女,已婚,50岁,因上腹部疼痛10天,于1958年6月21日急诊入:北京某医院,病史:患者10余年来,常有上腹疼痛,泛酸,服苏打后缓解,疼痛多与饮食有关,近4,曰:上腹部疼痛发作,以:两肋缘为甚,入院前1日疼痛,加重,持续不解,大便两日未行,小便如:常,检查:急病容,痛苦表情,皮肤无黄疸,头部器官正常,颈软,心肺无殊,腹壁普遍板硬,并有压痛,肝脾不易触及,膝反射存在,血压

100/20mmH克、血象范围,临床诊断为胃穿孔,合并腹膜炎,入院后先由外科作穿孔修补及胃空肠吻合术,手术进行良好,但术后血压一直很低,尿量极少,甚至无尿,持续数日,渐成半昏迷状态,肌肉抽动,并测得非蛋白氮150毫克%,要求中医会诊,诊见患者神志欠清,时而躁动,手抽肉困,尿闭脉细肢凉,乃用:张仲景“真武汤”,加减,回阳利尿。

药用:西洋参、杭芍、白术,云:苓、炮附片、生苡米1剂之后,能自排小便,四肢渐温,肉困惊惕也止,但仍神疲不愿讲话,二诊时改用:红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牛膝、泽泻、生苡米2剂后神志全清,排尿自如,精神略振,但感口干,改用:党参、沙参、麦冬、花粉、苡米、玉竹,经过三诊之后,诸证好转,血压恢复,非蛋白氮降至

37、5毫克%,最后痊愈出院。《岳美中医案选集》。

[按语]:“真武汤”为少阴心肾阳虚而兼水饮泛滥的主方,临床运用:非常广泛,无论内、外、妇、儿,各种疾病,只要具有阳虚饮停的病理特点,如:恶寒肢冷、心悸怔忡、小便不利、水肿、舌淡脉沉等,即可相机选用。就其组方特点而言,尤其适宜:于慢性心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各种病证。

本方,用于:救,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但应注意选,加:部分活血药物,尤其是具有活血利水双重功效之品,如:蒲黄、益母草、泽兰、水蛭等,以:收水血并治之功。从理论上讲,加入:活血之品,更能切合少阴“心主血,肾主水”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运用:时,也常与“生脉散”合用,治疗,各型心力衰竭,尤其是对强心甙类药物中毒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本方,用:治:水邪较盛的,各类病证如:慢性肾炎、慢性肠炎、湿性胸膜炎时,常合用:“五苓散”,以:收“脏腑同治:”之功。而用,治,各类眩晕患者,若兼血瘀,或:血虚,则常配合“四物汤”:

运用,对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胃源性眩晕等,颇具良效。

[现代研究]:

(1)强心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作用:本方主药附子具有的强心作用,其强心成分有去:甲乌药碱、棍掌碱等;干姜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还曾报告茯苓的水、乙醇,或:乙醇提取物能增强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并能,加:快心率;赤芍也含增强心肌收缩力成分。

临床用:本方,治:心衰有效,表明本方确能改善心肌功能。附子在强心作用:的同时还可见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尤其是末梢微循环改善,故:服用:附子后有四肢温暖感,赤芍也能扩张血管,白术也有血管扩张作用。上述强心和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作用:对于改善心肌功能低下,促进利尿,以及振奋全身机能代谢,从而改善肾阳衰微、阴水泛溢等方面当具有利的影响。王氏,报道: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真武汤”原方组合是最佳配伍,能显著提高心衰的心肌收缩力,改善缺氧心肌的血氧供应,促进血液循环,而对心肌耗氧量和传导系统无明显影响。

(2)利尿作用:本方,用于:多种水肿,或:组织细胞间液水分泛溢有效。实验表明本方组成药附子、白术、茯苓等均有利尿作用,附子的利尿与强心、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茯苓利尿作用:原理尚不明,但,以:茯苓为主药之一的“五苓散”则主要在于提高了渗透压的调定点,通过对渗透压感受器、神经分泌细胞、口渴中枢神经原等的刺激,以: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而达到利尿功效。白术利尿作用:显著而持久,并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

(3)其它作用:肾阳虚患者多有垂体一肾上腺轴、垂体。性腺轴等功能低下,附子能显著降低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能使外周血嗜酸性白细胞大为减少,增加:尿中17一酮类固醇的排出量,表明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干姜及其复方也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因而本方有助于肾阳衰微的改善。茯苓能抑制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并能降低胃液及其所含游离酸的分泌,还能直接松弛肠管。生姜对胃粘膜细胞有保护作用,还能利胆,故:本方,治疗:胃溃疡等多种胃肠道疾患有效。

金氏认为“真武汤”是“苓桂术甘汤”的继续,加重,是充衰基础上发生的泵衰。本方强心利尿、扩张血

101、“附子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制附子18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上5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次。

[功效]:温肾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主证〉:背恶寒,四肢冷,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副证〉:或:见灰黑滑薄苔,脉微。

[临证加减]:

1、“附子汤”的临床运用:用:本方分别,治愈恶寒,身痛,腰脊痛,风湿痹痛,腹痛下利,喘咳,心悸,瘘证,小便数,月经不调等。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机一致,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故:均用:“附子汤”取效。

2、“附子汤”探讨:“附子汤”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系,治:阳虚寒湿凝滞之身痛及妇女宫冷之腹痛、胎胀证。临床主要用于:脾肾阳虚,寒湿内阻之证。现代常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内耳眩晕症、脏器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5,8]。

3、“附子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药用:制附子、当归、炙甘草,各10克、台党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菟丝子、白术,各15克、川断12克。随症,加减。水煎3次合并药液,“早、晚”分服。每3~5日1剂,自妊娠第1月开始服至流产月份度过后停药。[四川中医

4、加减“附子汤”,治:验:,以:“附子汤”,加减治疗:眩晕、关格、呕吐,均取得满意疗效。[湖北中医杂志,5、附子用量的探讨:北京中医学院,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属寒盛阳虚恶冷,一般用:附子为9~12克、最多可至30~60克。附子须先煎40分钟,以:去:其毒性。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及呼吸麻痹,故用:大剂量时,应严密观察。[中医研究通讯,1962,(3):421

6、本方,加:麻黄、炙紫菀,治:咳喘。

7、本方,加:桂枝、川芎、当归,治:痹证。

8、本方,加:煅龙骨、椿根白皮、生苡仁,治:带下证。

、第四节、少阴寒湿证(304、305)。

[原文]: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1)口中和:即口中不苦、不燥、不渴。

[提要]:阳虚寒湿证的证治。

[释义]:“口中和”是少阴阳虚寒湿证的审证要点。口中不苦、不燥、不渴,谓:之口中和,知里无邪热,是以:背恶寒当是少阴阳虚,失于温煦所致。治,以:灸、药同用,用:灸法,以:壮元阳、消阴寒,至于灸用:何穴,一般认为可灸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用:“附子汤”,以: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灸法与汤药配合使用,可增强药物温经散寒的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且示人,治:病不可拘于一法。至于先用:灸法还是先用:汤药,刘渡舟认为:

“,治疗:少阴阳衰背恶寒,当先用:灸法,以:消阴,继用:“附子汤”,以:扶阳气”。而据临床实际,灸法方便可行,汤药尚须一定时间进行配制,故:一般可先行灸法,刘氏之说符合临床实际,但也不可拘泥。

本证“背恶寒”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背微恶寒”的性质完全不同,“白虎加人参汤”:

证的背微恶寒,是由于邪热内炽,汗出太多,肌腠疏松,津气不足所致,必口中燥渴引饮;本证背恶寒为阳虚寒盛,失于温煦所致,除口中和外,尚有脉沉肢冷而无热无汗等证。与太阳表证的恶寒也不相同,太阳表证的恶寒为邪袭肌表,卫阳被郁所致,必与发热头痛、脉浮等证并见。以上虽,各皆有恶寒,但性质,各异,治法自也不同,临床必须详,加:辨证,才不致有误。

[选注]、成无己:少阴客热,则口燥舌干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阳气弱,阴气胜也,经日,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灸之,助阳消阴;与“附子汤”,温经散寒。《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王肯堂:背为胸中之府,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内经),曰:人身之阴阳者,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不足,阴寒气盛,则背为之恶寒。若风寒在表而恶寒者,则一身尽寒矣,但背恶寒者,阴寒气盛可知,如此条是也。又,或:乘阴气不足,阳气内陷入:阴中,表阳新虚,有背微恶寒者,经所谓: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是也。一为阴寒气盛,一为阳气内陷,何,以:明之,凡阴寒为病则不能消耗津液,故于少阴病则口中和,及阳气内陷则热灼津液为干,故于太阳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也,要辨明阴阳寒热不同,当于口中润燥详之。《伤寒准绳,少阴病》。

尤在泾:口中和者,不燥不渴,为里无热也;背恶寒者,背为阳而阴乘之,不能通于外也。阳不通故:当灸之,以:通阳,痹阳不足,故:主“附子汤”,以:补阳虚,非如:麻黄附子细辛之属,徒,以:温散为事矣,此阳虚受寒,而虚甚于寒者之,治法也。按元和纪用:经云,少阴中寒而背恶寒者,口中则和;阳明受热而背恶寒者,则口燥而心烦。一为阴寒下乘,阳气受伤,一为阳热入:里,津液不足,是以:背恶寒虽同,而口中和与燥则异,此辨证之要也。《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魏念庭:少阴病三字中,该脉沉细而微之诊,见但欲寐之证,却不发热而单背恶寒,此少阴里证之确据也,全篇也视此句为标的。《伤寒论本义,少阴病后篇》。

汪苓友:此条论,张仲景不言当灸何穴,《补亡论》常器之,云,当灸鬲俞、关元穴,背俞第三行。郭白,云,云,此有漏字,当是灸鬲俞、关元穴也。《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医宗金鉴》:背恶寒为阴阳俱有之证,如:阳明病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乃“白虎加人参汤证”也。今少阴病但欲寐,得之二三日,口中不燥而和,其背恶寒者,乃少阴阳虚之背恶寒,非阳明热蒸之背恶寒也,故:当灸之,更主,以:“附子汤”,以:助阳消阴也。口燥口和,诚二者之确征矣。《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刘渡舟:本条“背恶寒”若与169条“白虎加人参汤”的“背微恶寒”对比,一为热伤气阴,一为寒伤阳气。两证鉴别之处,一为口中燥渴,一为口中和;一为有热,一为无热;一为“背微恶寒”,一为背恶寒甚重。仔细分析,则不难辨别。《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十一》。

程昭寰、“口中和,其背恶寒”是本条方证的辨证眼目,有,加强鉴别诊断的意义。

背恶寒可见于阳明受热,也可见于少阴中寒。阳明受热的背恶寒,则口燥而心烦。少阴中寒的背恶寒,则口不干不渴不苦不燥而和。寒热之邪迥异,全在“口中和”与不和为辨。背为阳,少阴背恶寒实为阳虚不足。因督脉及太阳经多行于背,太阳卫气大虚,少阴之寒从太阳而入:少阴,少阴阳虚,故:背恶寒为甚。又:本条设一证二法。二法的运用,说明灸药同治:在挽救少阴阳虚患者中的重要性。其一,“当灸之”要活看。言外之意,也有不当灸者,如:284条“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火疗包括灸法、火针。阴虚患者,误灸则强责少阴汗,反而导致变证的发生。292条阳虚阴盛已极而见阳气来复,“灸少阴七壮”,则是急用:灸法。既方便又速效,以:便争取时间。本条

“当灸之”,无疑也是后者的落实。其二“当灸”于何穴何处,张仲景没有明言。我们认为选择大椎、膈俞、关元、气海、肾俞等穴施灸,都有利于温阳散寒,使阳虚得,以:恢复。

至于有些医家围绕灸药并月,不分先后,还是先灸后药等问题进行争论,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施治:是在辨证准确前提下进行的。灸与内服药也都是为了回阳急救而设,所以:抓紧时间施治,抢救病人是唯一目的。因此,先灸后药,灸药并用,皆宜:从速。《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本条“口中和”三字是辨证的着眼点,诸注皆从此处论说,而背恶寒则有寒热之别,背恶寒而见口中和始为阳虚确据,才可用:灸法和“附子汤”温经散寒。如:口中燥渴而恶寒,则属于热盛伤津,则不可,以:阳虚,治之。注家,以:本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相较,很能说明问题,有比较才能鉴别,这是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之一。另外,程氏对灸药并用:的分析较为确切,且符合临床实际,研究《伤寒论》必须,以:指导临床为目的,离开临床的争论是无益的,也是不可取的。

[治法]:温经散寒,补益阳气。

[方药]。

1、“当灸之”(可灸“大椎、膈俞、关元、气海”等穴)。

2、“附子汤”方。

[方义]:“附子汤”由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组成,方中,重用:炮附子温经散寒邪,伍以:人参,大补元阳;凡阳虚者多水湿凝滞不化,故:配,以:茯苓、白术健脾,以:除寒湿;佐,以:芍药,以:和营血而通血痹,可加强温经止痛的效果。本方,以:附子、人参为主药,故:其治:在于补益脾肾而固根本。

[方论选]:

柯韵伯:此大温大补之方,乃正,治:伤寒之药,为少阴固本御邪之剂也。……此与“真武汤”似同而实异,此倍:术附去:姜而用:参,全是温补,以:壮元阳,彼用:姜而不用:参,尚是温散,以:逐水气,补散之分歧,只在一味之旋转欤。《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阴方总论》。

汪苓友:武陵陈氏,曰,四逆诸方皆有附子,于此独名:“附子汤”,其意重在附子,他方:

皆附子一枚、此方两枚可见也。附子之用:不多,则其力岂能兼散表里之寒哉!两枚生用,生则辛烈善走,不独温少阴之经,而又走卫气,以,治:背恶寒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茯苓,皆甘温益气,以:补卫外之虚,辛热与温补相合,则气可益而邪可散矣。既用:生附之辛热,而又用:芍药者,以:敛阴气,使卫中之邪,不遽全进于阴耳。《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尤在泾:气虚者,补之必,以:甘,气寒者,温之必,以:辛,甘辛合用,足以助正气,以散阴邪,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是也,而病属阴经,故:又须芍药,以:和阴气,且引附子入:阴散寒,所谓:乡导之兵也。《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陈也人:本方,以:附子,名方,目的在于温补元阳,以散寒邪,伍以:“参、术、苓、芍”,则不但温阳胜寒,且能逐水镇痛。试从方中,用药规律来看,“苓、术”并用,善治水气,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均用:此二味,以治:水气。“术、附”同用,善治筋骨痹痛,如:“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和“甘草附子汤”,均用:此二味,以治:风湿证的肢体疼痛。参、附同用,尤善回阳复脉。此外,一派刚燥之药,伍以:芍药,不但可收刚柔相济之效,而且可以:引阳药入阴散寒。《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第十》。

刘渡舟:“附子汤”用:附子温肾,以:扶真阳之本;用:人参大补元气,以:扶后天之虚。凡阳虚则阴必盛,阴盛则水湿凝滞而不化,故加: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化湿,以:助阳气之宣通。

然此四药性多温燥,恐有伤阴之虑,故用:芍药,以:制术、附之温燥用:护阴,且配苓、术,又可助疏泄,以:利水。本方,以:附子、人参为主药,故:其主治:在于补益脾肾而固根本。附子用:熟不用:生,且剂量较大,说明重在扶阳,而且能行水祛湿,以:消阴,故:对,治疗:阳虚寒凝的身痛、骨节疼痛有效,这在下一条将得到证明。《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附子汤”,以:附子,为君,故冠以方名。论中四逆诸方,皆用:附子,唯独本方冠附子为方名,其义即重在附子温肾,以:扶真阳,人参则大补元气,以:培后天之虚,先后二天均培。白术茯苓甘温益气,健运中焦,又能健脾利水。妙在芍药之酸敛,一方面制附子温燥而谨防伤阴,另一方面缓急止痛,助:苓、术,以:利水。从而共奏回阳固本之效。《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点评]:诸注皆认为本方重在温补元阳,以:散寒湿,“柯、汪、尤”氏,所论都很具体,陈氏从张仲景用药规律上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对本方配伍的理解。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治:少阴阳虚寒凝的“口中和,其背恶寒”证,见304条。

2)、治:少阴阳虚而寒湿凝滞的“身疼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见305条。

3)、治:妇人妊娠阳虚寒盛腹痛。谓:“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放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见《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千金方》,云:“附子汤”(即:本方,加:桂心、甘草)、治: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折,肉如:锥刺刀割。

2)《方极》,云:“附子汤”,治:身体挛痛,小便不利,心下痞硬,若腹痛者。

功、《类聚方广义》,云:“附子汤”,治:水病遍身肿满,小便不利,心下痞硬,下利腹痛,身体痛,或:麻痹,或:恶风寒者。

4)《成绩录》:一男子,两脚疼痛,不得屈伸,手足寒,腹挛急,食颇减,羸瘦尤甚,服“附子汤”疼痛退,拘挛缓,食也进,能行步。

5)《古方便览》:一男儿十岁,背梁曲而伛偻,两脚挛急不能起已两年,作此方及紫圆饮之,两月而痊愈。

6)《医宗金鉴》:身体痛,表里俱有之证也。如:太阳病,脉浮发热恶寒手足热,骨节痛,是为表寒,当主“麻黄汤”发表,以:散寒。少阴病,脉沉无热恶寒,手足寒,骨节痛,乃是里寒,故主“附子汤”温里,以散寒。

7)《勿误方函口诀》:此方乃“真武汤”,加:人参代生姜。彼方,治:少阴之里水,此方主少阴之表寒,一味之差,妙不可言。此方在《千金方》中类方颇多,身体疼痛剧者,可随证选用。

(3)现代应用:本方所,治之证由阳气虚衰,寒湿凝滞所致,症见:身痛、骨节痛、手足冷等。现代多用于:“风、寒、湿”痹、眩晕、腹痛、外周血管病、妊娠腹痛、水肿等病证。

1)运动系统:治: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骨节痛,证属阳虚而寒湿痹阻经脉筋骨者,以:关节疼痛、肌肉疼痛、恶寒、脉沉、苔白为审证要点。白清佐氏认为痛痹偏于寒重者,其证形寒身重,痛时剧烈,或:其痛骤然而至,不可忍耐,手足缓弱,口和不渴,小便清长,或:频数。多兼见腰痛之证,其脉沉细无力。多由下元虚寒,复感寒湿之邪所侵。宜:用:温肾阳,补脾胃,兼祛风湿。用:“附子汤”:附子30克、白术24克、茯苓12克、人参9克、白芍9克。痛在四肢者,加:桂枝。如:刘某患腰腿沉痛2年余,不能俯仰,形身重,精神萎顿,面色黧黑,脉沉微。此肾阳不足之痛痹也。方用:“附子汤”,加:桂枝15克。3剂腰痛大减,又3剂而愈。

2)循环系统:治:冠心病之背恶寒、心功能不全之怔仲,以及外周血管病,如:脉管炎、雷诺氏病等。唐氏等曾用:“附子汤”加味,治愈心肌梗死1例。患者平素伏案少动,经常熬夜,长期失眠。血压持续25.33~22.66/16.00~13.33kPa(190~170/120~100mmHg)之间。近1年来常阵发性心前区刺痛。1日前因劳累过度,情志不舒,骤发胸背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手足青紫,处于昏迷状态。急送某院诊为心肌梗死,经吸氧等抢救措施,3天后脱险。但仍神志模糊,稍一劳累,心绞痛即发作。后转中医诊治,先后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等,治之,症状仍时轻时重。后又突发心绞痛,剧痛难耐,背冷恶寒,汗出不止,四肢发凉。舌脉同前。证属阴寒内盛,胸阳不振,思张仲景“少阴病,……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予:“附子汤”,加:川芎、薤白,急煎频服。服药须臾,汗止,痛减。2剂后背冷减轻,疼痛消失。以上方继服40剂,心绞痛未再发作,背冷消失,血压稳定在20.00~18.67/13.33~12.00kPa(150~140/100~90mmHg)之间,能上班工作。唐氏等还曾用:“附子汤”加味,治愈脱疽1例L2j。

3)妇科:治:妊娠腹痛,水肿,月经后期,子宫脱垂,附件炎、盆腔炎引起的白带过多。唐氏等用:“附子汤”加味,治疗:妊娠腹痛,患者妊娠6个月,腹部冷痛,曾服当归芍药散等,未见好转。诊见面色青黄,少腹冷痛,恶寒身倦,入:夜,加重,腹胀,并发低热,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弦。证属里气虚寒,阴寒内盛。治宜:温脏回阳,益气健脾。处方:附子、白术,各24克、白芍、党参,各15克、茯苓、黄芪,各30克。家属,以:为附子辛热有毒坠胎,弃之不用,服余药2剂,诸症不解。再诊时嘱必按原方服之。药进4剂,诸症消失。后足月顺产1男婴。孙氏,用:本方,加味治疗:带下病;日人矢数道明用:“附子汤”:

,治疗:妊娠出血及少腹冷感,一妇女妊娠5个月,无任何原因而恶寒,伴有下腹部疼痛及膨胀,见子宫出血,脉沉紧,舌无苔。未见胸胁苦满等证,少腹较妊娠5月大,若,以:手触之无寒冷感。患者自觉下腹部凉,似有人,以:扇扇之。此为“少腹如:扇”之“附子汤证”,与3剂有效,治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朱广仁等曾先后,报道,用:“附子汤”,治疗:遗尿、带下、水肿、怔忡属肾阳不足,或:脾肾阳虚者;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内耳眩晕症,脏器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属于脾肾阳衰、寒湿内阻的虚寒寒湿证(5)。

唐祖宣等报导用:本方,加减治疗:冠心病等阴寒内盛所致背恶寒,外周血管病如:脉管炎、雷诺氏病等所致的手足寒、脉沉,还,治: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之骨节痛,妊娠后胃腹疼痛皆有良效。并谓本方,用:附子,均可大剂量,常用:15~30克、重则60克、但须先煎附子半小时,再纳诸药同煎,无中毒现象。

另外,也有,报道,用:本方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肾阳虚的尿闭、多尿、遗尿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内耳眩晕症,以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慢性肝炎屑阳虚者。

(4)医案选录:

1)冠心病:唐某,男51岁,1980年6月24日入院,治疗。平素伏案少动,经常熬夜,长期失眠,血压持续在190~170/~120~100mmHg之间。1979年冬季,以:来,常阵发心前区刺痛。1980年5月20日,因劳累过度,情志不舒,骤发胸背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手足青紫,处于昏迷状态。急送某医院诊,以:心肌梗死,经吸氧、输液等抢救措施,3日后脱险。但仍神志模糊,稍一劳累,心绞痛即发作,于1980年6月24日,入:我院住院用:中药,治疗。先后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育阴潜阳等法,治之,症状时轻时重。3月26日突发心绞痛,症见:面色青黄,剧痛难忍,背冷恶寒,汗出不止,四肢发凉,指端青紫,舌淡苔白多津,脉沉细。证属阴寒内盛,胸阳不振。尤以:背恶寒症状突出,思:张仲景: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以:“附子汤”加味,处方:红参、炮附子,各10克、白术、川芎,各15克、白芍、茯苓、薤白,各30克。急煎,顿服。

服药须臾,汗止,精神好转,疼痛减轻。2剂后背冷减轻,疼痛消失。以上方继服40剂,心绞痛未再发作,背冷消失,血压稳定在150~140/100~90mmH克之间,能上班工作。(ee医杂志)1981;(11):39)。

[按语]:“附子汤”张仲景虽用于:阳虚而寒湿凝滞之骨节疼痛,然本方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除湿的功效,对具有阳虚而阴寒凝滞所致的其他病证也可应用。是故:阳虚阴乘之胸痹,寒湿下注之带下,湿胜阳微之痹证,阳虚寒盛之腹痛,用之得宜,无不应手而效。

[现代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附子汤”原方具有明显对抗心肌缺血、缺氧的能力,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营养血液量;降低红细胞膜的脂区微粘度;提高心肌细胞内环核甙酸的水乎,其提高cAMP的作用:大于对c克MP的作用。

(2)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附子汤”主要通过降低血浆血栓素B2(了X。B2)的水平,而使6一酮一前列腺素F10(6。K~P克F10)/血栓素B2(7XB2)的值升高(P<0.05),因而该方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拆方研究表明,这一作用:主要来自方中:芍药。方中:人参附子相配,可明显提高6。K。P克F10的水平,但同时也大幅度的增加:了TXB2的量,两者的比值反而低于对照组,提示方中:附子、人参,相伍可能具有促血栓形成的倾向。芍药的加入,可以改变这一趋势。以:党参代替人参后。

102、“白通加猪胆汁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葱白4茎、生附子9克、干姜3克、人尿100毫升、猪胆汁20毫升。上5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兑猪胆汁、人尿合匀,分温再服。

[功效]:温中升阳,育阴清热,止呕除烦。

[主治]:少阴证下利,服“白通汤”不效,更见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心烦。

[临证加减]:

1、本方,加:细辛、牛膝,治:阴盛格阳。

2、本方炮姜炭易干姜,治:虚寒下利。

3。本方,加:焦白术,怀山药、陈皮,治:泄泻。

4、本方,合:“半夏汤”,治:咽颊炎及皮肤结节性红斑。

5、本方之,加味,即“四逆汤”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再,加:黄连、知母、生姜、红枣。治:阴盛格阳之戴阳证,方中:“四逆汤”回阳;“生脉散”益气生脉,加:黄连、知母反佐;葱白、童小便,以:制外越之虚阳;生姜、红枣和胃,名:“益元汤”。[伤寒绪论]。

“附子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制附子18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上5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次。

[功效]:温肾助阳,祛寒化湿。

[主治]:〈主证〉:背恶寒,四肢冷,身体骨节疼痛,口中和,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副证〉:或:见灰黑滑薄苔,脉微。

[临证加减]:

1、“附子汤”的临床运用:用:本方分别,治愈恶寒,身痛,腰脊痛,风湿痹痛,腹痛下利,喘咳,心悸,瘘证,小便数,月经不调等。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机一致,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故:均用:“附子汤”取效。

2、“附子汤”探讨:“附子汤”首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系,治:阳虚寒湿凝滞之身痛及妇女宫冷之腹痛、胎胀证。临床主要用于:脾肾阳虚,寒湿内阻之证。现代常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肠炎、盆腔炎、内耳眩晕症、脏器脱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5,8]。

3、“附子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药用:制附子、当归、炙甘草,各10克、台党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菟丝子、白术,各15克、川断12克。随症,加减。水煎3次合并药液,“早、晚”分服。每3~5日1剂,自妊娠第1月开始服至流产月份度过后停药。[四川中医]。

4、加减“附子汤”,治:验:,以:“附子汤”,加减治疗:眩晕、关格、呕吐,均取得满意疗效。[湖北中医杂志,5、附子用量的探讨:北京中医学院,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属寒盛阳虚恶冷,一般用:附子为9~12克、最多可至30~60克。附子须先煎40分钟,以:去:其毒性。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及呼吸麻痹,故用:大剂量时,应严密观察。[中医研究通讯,1962,(3):421]。

6、本方,加:麻黄、炙紫菀,治:咳喘。

7、本方,加:桂枝、川芎、当归,治:痹证。

8、本方,加:煅龙骨、椿根白皮、生苡仁,治:带下证。

第七节、少阴下利证(314~319)。

一、“白通汤证”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314、315)。

[原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4)。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提要]:阴盛戴阳证证治:

[释义]:本条叙证太简,因“少阴病,下利”,就《伤寒论》所述即有寒热之异,生死之殊。从前后对勘和,以:方测证的方法来分析,本条之少阴病下利当属虚寒下利。根据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则知本证也当是脉微;从方药来分析,方中,用于:姜、附子,则知本证也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是以:本证还当有恶寒、四肢厥冷等证;“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根据317条通脉“四逆汤”方后,加减法,谓:“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因而推知“白通汤证”中应有“面色赤”一证,阳虚阴盛而见面赤,是阴盛格阳于上的表现,加:葱白取其急通上下阳气。综上所析,“白通汤证”当有下利、恶寒、四肢厥冷、脉微、面赤等证,病机为阴盛于下,虚阳被格于上,治,以:“白通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选注]:

方有执:少阴病而下利者,不独在经而也在脏,寒甚而阴胜也。治之,以:干姜、附子者,胜其阴而寒自散也;用:葱白而,曰:白通者,通其阳而阴自消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路玉:下利无阳证者,纯阴之象,恐阴盛而格其阳,最急之兆也,故于“四逆汤”中去:甘草之缓,而,加:葱白于姜附之中,以:通其阳而消其阴,遂名:其方为白通,取葱白通阳之义也。《伤寒缵论,少阴篇》。

程扶生:少阴病,谓:有脉微细欲寐证也。少阴下利,阴盛之极,恐其格阳,故用:姜附,以:消阴,葱白,以:升阳。通之者,一以:温之而令阳气得入,一以:发之而令阴气易散也。《伤寒经注,少阴温散》。

汪苓友:病初起,寒邪便中少阴而下利,此寒邪不独在经而入:脏矣。肾虚无火,不能制水,故:下利,用:“白通汤”者,成注,云,温里,以散寒也。《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医宗金鉴》:少阴病,但欲寐,脉微细,已属阳为阴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阴降极,阳下脱也。故:君,以:葱白,大通其阳而上升,佐,以:姜附,急胜其阴而缓降,则未脱之阳可复矣。《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少阴病下利,有生死之殊,寒热之异。其死证大都属于阴盛阳绝,其可治证属寒的有“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桃花汤证”等,其属热的有“猪苓汤证”、“猪肤汤证”等,各有脉证特点为依据。本条也属少阴虚寒下利,但叙证很简。根据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因知本证也必然是脉微,另从方药推测,方中,用:干姜、附子,则知本证也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是以:本证还当有恶寒、四肢厥冷等证候。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恐甘草缓姜、附之性,反掣急救回阳之肘,所以:去:而不用,加:葱白取其急通上下阳气,根据317条通脉“四逆汤”方后,加减法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因而推知“白通汤证”中应有面赤症状。《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本条叙证甚简。若,以:“少阴病,下利”而即用:“白通汤”是不够确切的。……

本条应与下条(315条)合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其一“少阴病下利”,或:“下利脉微”,与“白通汤”。说明“白通汤证”是一个阳衰阴盛之证,其下无疑是虚寒性下利,既然虚衰阴寒下利,为什么不用:“四逆汤”呢?这可能有两个原因,或:者已用:“四逆汤”无效而改用:“白通汤”。或:者少阴虚寒下利,因阴寒之极,已见格阳先兆,寒来阳困,阳争不得,欲脱未至,虽虚且郁的状态,所以:需要用:“白通汤”破阴回阳。其二315条前后两段,前论“白通汤”,后段论“白通加猪胆汁汤”是“白通汤”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白通汤”是阳衰阴盛,阳虚且郁,而进一步发展就是阴盛格阳之证了。其三从方测证来看,姜附配葱白,姜附破阴,葱白通阳。通脉“四逆汤”方后注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本方已用:葱白四茎,无疑有格阳之证存在,只是没有“白通加猪胆汁汤”和“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那样严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白通汤”宜:于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身蜷,手足逆冷,下利,面赤等阳衰阴盛虚而且郁的证候。《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方氏、汪氏及《医宗金鉴》都认为本证用:“白通汤”是急胜其阴而通其阳,可见本证是阳为阴困,证势较急。张氏、程氏认为本证是阴盛之极,恐有格阳。其实本证已经格阳,是阴盛于下而格阳于上,陈氏分析细致入:微,通过前后联系方药分析,补出其症状,使之对“白通汤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临床辨证大有好处。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方药]:“白通汤”方。

[方义]:“白通汤”由葱白、干姜、附子组成。就其药物组成,可,以:说是“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也可,以:说是干姜“附子汤”,加:葱白。方中:姜附辛热,温经散寒,葱白辛温而善通阳,能使被格于上之阳气得,以下达,而起宣通上下之用。全方有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之功。

[方论选]:

钱天来:“白通汤”,即“四逆汤”而,以:葱易甘草,甘草所以:缓阴气之逆,和姜附而调护中州,葱则辛温行气,可,以:通行阳气而解散寒邪,二者相较,一缓一速,故:其治:也颇有缓急之殊也。《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汪苓友:武陵陈氏,云,“白通汤”者,谓:葱白能通阳气,而因名:白通也。少阴阳气原微,又为大寒所中,而独见下利一证,阴盛阳微,其势大危,故用:姜附二味,使其从中焦直达下焦,补益真阳之气,而散极寒也。此方与“四逆汤”相类,独去:甘草,凡驱寒欲其速,辛热之性,取其骤发,直达下焦,故:不欲甘,以:缓之也,而尤重在葱白。少阴为阴,天之寒气也为阴,两阴相合而偏于下利,则与阳气隔绝不通,姜附之力,虽能益阳,不能使真阳之气必入:于阴中,惟葱白味辛,能通阳气,令阴得阳而利可愈。凡大辛大热之药,原非吾身真阳,不过藉,以:益吾阳气,非有,以:通之,能令真阳和会,而何,以:有济之耶。《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周禹载:少阴下利,纯阴之象也,纯阴则必取纯阳之味,以:散邪而回阳,然有时阳不得回者,正,以:阴气窒塞,未有,以:通之也,故:阴阳和而为泰,阴阳格而为否,真阳既虚,阴邪复深,姜附之性,虽能益阳,而不能使阳气必入:于阴中,不入:于阴中,阳何由复,阴何能去,故:惟葱白味辛,可通于阴,使阴得达于阳,而利可除矣。《伤寒论三注,少阴中篇》。

王晋三:白通者,姜附性燥,肾之所苦,须借葱白之润,以通于肾,故名,若夫。《金匮》云:“面赤者,加:葱白”,则是葱白通上焦之阳,下交于肾,附子启下焦之阳,上承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上下交,水火济,则利自止矣。《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王旭高:少阴下利脉微,但用:“姜、附”,扶阳止利,葱白通阳;不用:甘草监制“姜、附”者,欲其直达下焦,急温少阴之脏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伤寒论方解》,曰:人山田氏认为,白通是人尿的别名,此方应,加入:人尿,为主药。按:方龙潭,说:“童小便能使阴与阳合,血气和平”,丹溪说:“人尿滋阴降火”。那么,加:人尿配葱白,以治:头项痛、面赤、气逆诸证,其疗效当较胜。《四逆汤类,白通汤》。

[点评]:本方,以:葱白伍“姜、附”,主要取其温通阳气,使被格于上的阳气得,以下达于阴。日本人山田氏,谓:当有人尿,可供参考。汪、周之注均有发挥,王晋三,以:三焦说明三物功能,颇有启迪作用。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肘后备急方):“白通汤”,疗伤寒泄利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虚而烦方,即:本方,用:葱白十四茎,干姜半两、更有甘草半两、炙。

2)《方极》:“白通汤”,治:下利腹痛,厥而头痛者。

(2)现代应用:现代临床多用于:阳虚阴盛之泻利、阳虚之高血压、雷诺氏病、眼科前房积脓(黄膜上冲)等病证。

1)、治:阴盛阳虚之腹泻。朱氏曾用:“白通汤”加味,治疗:阴盛阳虚之腹痛腹泻多例,均获较好疗效。如:患者因腹痛腹泻5天,加重1天来诊。症见:腹痛腹泻,大便清稀,日行

10余次,伴畏寒,四肢厥冷,不思饮食。诊见面色浮红,神疲蜷卧,两目深陷,舌淡苔白,脉微细。诊为阴盛格阳证。治当:破阴回阳,宣通上下。用:“白通汤”,加:红参、砂仁、茯苓,水煎频服。服药1剂,面色浮红消退,他症减,但仍不思饮食。原方去:葱白,加:炙甘草。连服2剂,腹痛除,食欲略振,他症续减。改服“理中汤”补脾健胃消食之品,连服4剂而愈。

2)、治疗:眼科疾病,陈达夫用:“白通汤”,加:乌贼骨等,治疗:眼科前房积脓(黄膜上冲)[33。

3)、治疗:雷诺氏病(寒厥),赵氏,报道,用:“白通汤”,治疗:雷诺氏病。

4)、治:阳虚头痛,刘氏,用:“白通汤”,治愈二例阳虚头痛。

另外,奚氏,以:“白通汤”加味,治疗:“证属阴竭阳脱,浮阳外越,心肾衰竭”之过敏性休克;李氏,用:“白通汤”加味,治疗:“肝肾阳气俱虚,眩晕发厥;阴气下盛,虚阳上浮,致有戴阳证象”之妊娠厥逆;(3)医案选录:

1)阳虚阴盛,虚阳外越证:王某,体质素弱,多服温补剂,渐强壮。次年3月24

日晨,头晕,胸满,四肢逆冷,汗出,即延余诊,与“四逆汤”一剂,服后手足暖,汗收,能寝一时许,喜甚。不意甫醒辛苦如:故,再服“四逆汤”稍顺。十时许,更辛苦,再服“四逆汤”(附子,加重60克),稍能睡,醒后辛苦异常。余,曰:病势剧烈,然非多服顿服则药气过而寒气即发矣:遂改“四逆汤”为“白通汤”(附子用至90克),入:口如:烘炉点雪,胸中之阴霾四散,暂安一时,乃嘱其用:吴茱萸炒热,布包频频熨之,胸稍舒适,再拟白通原方,加:茱萸15克、频频服之,安然入睡,至三鼓未醒,余嘱勿扰,次晨往诊,已行动如:常。后数日连续大剂四逆、白通,始复原。《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3;(1):40)。

2)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证:杨某,男,31岁,1923年3月,病已廿日,始因微感风寒,身热头痛,连进某医方药10余剂,每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犹不自反,殆至危在旦夕,始延吴(佩衡)诊视,斯时病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热汤水饮,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此乃风寒误,治之变证,外虽呈一派热象,是为假热,内则寒冷已极,是为真寒,设若确是阳证,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汤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元阳有将脱之兆,苦寒凉下,不可再服,惟有大剂回阳受纳,或:可挽回生机,病象如此,甚为危笃,急宜:破阴回阳,收敛浮越,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主之,处方:附片60克(开水先煮透),干姜60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葱白4茎,拟方之后,病家畏惧姜附,是晚无入主持,未敢煎服,次晨又急来延诊,吴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上肉桂泡水试服之,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舍此别无良法,病家乃,以上肉桂水与之服,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碗许,人事稍清,自云:心中爽快,遂进上方,服1剂,病情有减,即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午后再诊,身热约退一二,已不作烦躁谵语之状,且得入寐片刻,仍以:“四逆汤”,加上肉桂主之,处方:附片100克(开水先煮透),干姜36克、甘草12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服后身热退去:四五,脉象稍有神,小便色赤而长,能略进稀粥,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始通,色黑而硬……(录自(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按语]:“白通汤”功能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临床运用,以:少阴阳气虚衰、盛阴格拒虚阳于上为其基本依据。因此,凡病属“四逆汤证”心肾阳虚者,均可酌情施用,而于兼有真寒假热、虚阳上浮,如:面赤头晕等,尤显其妙。然须留意者,此等戴阳之象,绝非上热下寒证可比。是以:肾阳不足而兼痰热壅肺等病证,不得妄用:本方。凡“白通汤”所主之证为真寒假热,纯虚无实是也。而上热下寒诸证,每多虚实互见。

[现代研究]:

“白通汤”复方的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尚未见报导,但对单味葱白的药理研究证明,葱白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葱白挥发成分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此乃作用于:细菌的酶系统所致。

103、“白通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葱白4茎、干姜3克、生附子9克。上3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通阳复脉,温补心脾之阳。

[主治]:下利清谷,或:下利不止,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或:厥逆无脉,恶寒,干呕,面赤心烦,舌质淡,苔白滑。

[临证加减]:

1、本方,加:乌贼骨、车前子,治:眼前房积脓症。

2、本方,加:炙甘草、潞(潞党参),治:阴盛阳越证。

3、本方,加:吴茱萸频频服之,治:亡阳胸满。

4、本方,加:人参,治:腹泻。

5、本方,加入:淡秋石、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治:戴阳证。

“白通加猪胆汁汤”:

[方组、临床参考用量]:葱白4茎、生附子9克、干姜3克、人尿100毫升、猪胆汁20毫升上5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兑入:猪胆汁、人尿合匀,分温再服。

[功效]:温中升阳,育阴清热,止呕除烦。

[主治]:少阴证下利,服“白通汤”不效,更见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心烦。

[临证加减]:

1、本方,加:细辛、牛膝,治:阴盛格阳。

2、本方炮姜炭易干姜,治:虚寒下利。

3。本方,加:焦白术,怀山药、陈皮,治:泄泻。

4、本方,合:“半夏汤”,治:咽颊炎及皮肤结节性红斑。

5、本方之,加味,即“四逆汤”合“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再,加:黄连、知母、生姜、红枣。治:阴盛格阳之戴阳证,方中:“四逆汤”回阳;“生脉散”益气生脉,加:黄连、知母反佐;葱白、童小便,以:制外越之虚阳;生姜、红枣和胃,名:“益元汤”。[伤寒绪论]。

第七节、少阴下利证(314~319)。

一、“白通汤证”与“白通加猪胆汁汤证”(314、315)。

[原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314)。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提要]:阴盛戴阳证证治:

[释义]:本条叙证太简,因“少阴病,下利”,就《伤寒论》所述即有寒热之异,生死之殊。从前后对勘和,以:方测证的方法来分析,本条之少阴病下利当属虚寒下利。根据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则知本证也当是脉微;从方药来分析,方中,用于:姜、附子,则知本证也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是以:本证还当有恶寒、四肢厥冷等证;“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根据317条通脉“四逆汤”方后,加减法,谓:“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因而推知“白通汤证”中应有“面色赤”一证,阳虚阴盛而见面赤,是阴盛格阳于上的表现,加:葱白取其急通上下阳气。综上所析,“白通汤证”当有下利、恶寒、四肢厥冷、脉微、面赤等证,病机为阴盛于下,虚阳被格于上,治以:“白通汤”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选注]:

方有执:少阴病而下利者,不独在经而也在脏,寒甚而阴胜也。治之以:干姜、附子者,胜其阴而寒自散也;用:葱白而,曰:白通者,通其阳而阴自消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路玉:下利无阳证者,纯阴之象,恐阴盛而格其阳,最急之兆也,故于“四逆汤”中,去:甘草之缓,而加:葱白于姜附之中,以:通其阳而消其阴,遂名:其方为白通,取葱白通阳之义也。《伤寒缵论,少阴篇》。

程扶生:少阴病,谓:有脉微细欲寐证也。少阴下利,阴盛之极,恐其格阳,故用:姜、附,以:消阴,葱白,以:升阳。通之者,一以:温之而令阳气得入,一以:发之而令阴气易散也。

《伤寒经注,少阴温散》。

汪苓友:病初起,寒邪便中少阴而下利,此寒邪不独在经而入:脏矣。肾虚无火,不能制水,故:下利,用:“白通汤”者,成注,云,温里,以:散寒也。《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医宗金鉴》:少阴病,但欲寐,脉微细,已属阳为阴困矣。更加:,以下利,恐阴降极,阳下脱也。故:君,以:葱白,大通其阳而上升,佐以:姜附,急胜其阴而缓降,则未脱之阳可复矣。《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少阴病下利,有生死之殊,寒热之异。其死证大都属于阴盛阳绝,其可治证属寒的有“四逆汤证”、通脉“四逆汤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桃花汤证”等,其属热的有“猪苓汤证”、“猪肤汤证”等,各有脉证特点为依据。本条也属少阴虚寒下利,但叙证很简。根据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因知本证也必然是脉微,另从方药推测,方中,用:干姜、附子,则知本证也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是以:本证还当有恶寒、四肢厥冷等证候。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恐甘草缓姜、附之性,反掣急救回阳之肘,所以:去:而不用,加:葱白取其急通上下阳气,根据317条通脉“四逆汤”方后,加减法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因而推知“白通汤证”中应有面赤症状。《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本条叙证甚简。若,以:“少阴病,下利”而即用:“白通汤”是不够确切的。……

本条应与下条(315条)合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其一、“少阴病下利”,或:“下利脉微”,与“白通汤”。说明“白通汤证”是一个阳衰阴盛之证,其下无疑是虚寒性下利,既然虚衰阴寒下利,为什么不用:“四逆汤”呢?这可能有两个原因,或:者已用:“四逆汤”无效而改用:“白通汤”。或:者少阴虚寒下利,因阴寒之极,已见格阳先兆,寒来阳困,阳争不得,欲脱未至,虽虚且郁的状态,所以:需要用:“白通汤”破阴回阳。

其二、315条前后两段,前论“白通汤”,后段论“白通加猪胆汁汤”是“白通汤”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白通汤”是阳衰阴盛,阳虚且郁,而进一步发展就是阴盛格阳之证了。

其三、从方测证来看,姜附配葱白,姜附破阴,葱白通阳。通脉“四逆汤”方后注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本方已用:葱白四茎,无疑有格阳之证存在,只是没有“白通加猪胆汁汤”和“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那样严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白通汤”宜于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身蜷,手足逆冷,下利,面赤等阳衰阴盛虚而且郁的证候。《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方氏、汪氏及《医宗金鉴》都认为本证用:“白通汤”是急胜其阴而通其阳,可见本证是阳为阴困,证势较急。张氏、程氏认为本证是阴盛之极,恐有格阳。其实本证已经格阳,是阴盛于下而格阳于上,陈氏分析细致入:微,通过前后联系方药分析,补出其症状,使之对“白通汤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临床辨证大有好处。

[治法]: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方药]:“白通汤”方。

[方义]:“白通汤”由葱白、干姜、附子组成。就其药物组成,可,以:说是“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也可,以:说是干姜“附子汤”,加:葱白。方中:姜附辛热,温经散寒,葱白辛温而善通阳,能使被格于上之阳气得,以下达,而起宣通上下之用。全方有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之功。

[方论选]:

钱天来:“白通汤”,即“四逆汤”而,以:葱易甘草,甘草所以:缓阴气之逆,和姜附而调护中州,葱则辛温行气,可以:通行阳气而解散寒邪,二者相较,一缓一速,故其治:也颇有缓急之殊也。《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汪苓友:武陵陈氏,云,“白通汤”者,谓:葱白能通阳气,而因名:白通也。少阴阳气原微,又为大寒所中,而独见下利一证,阴盛阳微,其势大危,故用:姜附二味,使其从中焦直达下焦,补益真阳之气,而散极寒也。此方与“四逆汤”相类,独去:甘草,凡驱寒欲其速,辛热之性,取其骤发,直达下焦,故:不欲甘,以:缓之也,而尤重在葱白。少阴为阴,天之寒气也为阴,两阴相合而偏于下利,则与阳气隔绝不通,姜附之力,虽能益阳,不能使真阳之气必入于阴中,惟葱白味辛,能通阳气,令阴得阳而利可愈。凡大辛大热之药,原非吾身真阳,不过藉,以益吾阳气,非有以通之,能令真阳和会,而何,以:有济之耶。《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周禹载:少阴下利,纯阴之象也,纯阴则必取纯阳之味,以:散邪而回阳,然有时阳不得回者,正,以:阴气窒塞,未有,以:通之也,故:阴阳和而为泰,阴阳格而为否,真阳既虚,阴邪复深,姜附之性,虽能益阳,而不能使阳气必入:于阴中,不入:于阴中,阳何由复,阴何能去,故:惟葱白味辛,可通于阴,使阴得达于阳,而利可除矣。《伤寒论三注,少阴中篇》。

王晋三:白通者,姜附性燥,肾之所苦,须借葱白之润,以:通于肾,故名,若夫。《金匮》云:“面赤者,加:葱白”,则是葱白通上焦之阳,下交于肾,附子启下焦之阳,上承于心,干姜温中土之阳,以:通上下,上下交,水火济,则利自止矣。(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王旭高:少阴下利脉微,但用:姜附扶阳止利,葱白通阳;不用:甘草监制姜附者,欲其直达下焦,急温少阴之脏也。《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伤寒论方解》,曰:人山田氏认为,白通是人尿的别名,此方应,加入:人尿为主药。按方龙潭说:“童小便能使阴与阳合,血气和平”,丹溪,说:“人尿滋阴降火”。那么,加:人尿配葱白,以治:头项痛、面赤、气逆诸证,其疗效当较胜。《四逆汤类,白通汤》。

[点评]:本方,以:葱白伍姜附,主要取其温通阳气,使被格于上的阳气得,以下达于阴。日本人山田氏,谓:当有人尿,可供参考。“汪、周”之注,均有发挥,王晋三,以:三焦说明三物功能,颇有启迪作用。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肘后备急方):“白通汤”,疗伤寒泄利不已,口渴,不得下食,虚而烦方,即:本方,用:葱白十四茎,干姜半两、更有甘草(炙)半两。

2)《方极》:“白通汤”,治:下利腹痛,厥而头痛者。

(2)现代应用:现代临床多用于:阳虚阴盛之泻利、阳虚之高血压、雷诺氏病、眼科前房积脓(黄膜上冲)等病证”j。

1)、治:阴盛阳虚之腹泻。朱氏曾用:“白通汤”加味,治疗:阴盛阳虚之腹痛腹泻多例,均获较好疗效。如:患者因腹痛腹泻5天,加重1天来诊。症见:腹痛腹泻,大便清稀,日行10余次,伴畏寒,四肢厥冷,不思饮食。诊见面色浮红,神疲蜷卧,两目深陷,舌淡苔白,脉微细。诊为阴盛格阳证。治当:破阴回阳,宣通上下。用:“白通汤”,加:红参、砂仁、茯苓,水煎频服。服药1剂,面色浮红消退,他症减,但仍不思饮食。原方去:葱白,加:炙甘草。连服2剂,腹痛除,食欲略振,他症续减。改服“理中汤”补脾健胃消食之品,连服4剂而愈。

2)、治疗:眼科疾病,陈达夫用:“白通汤”,加:乌贼骨等,治疗:眼科前房积脓(黄膜上冲)。

3)、治疗:雷诺氏病(寒厥),赵氏,报道,用:“白通汤”,治疗:雷诺氏病。

4)、治:阳虚头痛,刘氏,用:“白通汤”,治愈二例阳虚头痛。

另外,奚氏,以:“白通汤”加味,治疗:“证属阴竭阳脱,浮阳外越,心肾衰竭”之过敏性休克;李氏,用:“白通汤”加味,治疗:“肝肾阳气俱虚,眩晕发厥;阴气下盛,虚阳上浮,致有戴阳证象”之妊娠厥逆;

(3)医案选录:

1)阳虚阴盛,虚阳外越证:王某,体质素弱,多服温补剂,渐强壮。次年3月24日晨,头晕,胸满,四肢逆冷,汗出,即延余诊,与“四逆汤”一剂,服后手足暖,汗收,能寝一时许,喜甚。不意甫醒辛苦如:故,再服“四逆汤”稍顺。十时许,更辛苦,再服“四逆汤”(附子,加重60克),稍能睡,醒后辛苦异常。余,曰:病势剧烈,然非多服顿服则药气过而寒气即发矣:遂改“四逆汤”为“白通汤”(附子用至90克),入口如烘炉点雪,胸中之阴霾四散,暂安一时,乃嘱其用:吴茱萸炒热,布包频频熨之,胸稍舒适,再拟白通原方,加:茱萸15克、频频服之,安然入睡,至三鼓未醒,余嘱勿扰,次晨往诊,已行动如:常。后数日连续大剂四逆、白通,始复原。(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3;(1):40)。

2)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证:杨某,男,31岁,1923年3月,病已廿日,始因微感风寒,身热头痛,连进某医方药10余剂,每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加:犀角、羚羊角、黄连等,愈进愈剧,犹不自反,殆至危在旦夕,始延吴(佩衡)诊视,斯时病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喜热汤水饮,小便短赤,大便数日未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此乃风寒误,治之变证,外虽呈一派热象,是为假热,内则寒冷已极,是为真寒,设若确是阳证,内热熏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汤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元阳有将脱之兆,苦寒凉下,不可再服,惟有大剂回阳受纳,或:可挽回生机,病象如此,甚为危笃,急宜:破阴回阳,收敛浮越,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主之,处方:附片60克(开水先煮透),干姜60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葱白4茎,拟方之后,病家畏惧姜附,是晚无入:主持,未敢煎服,次晨又急来延诊,吴仍执前方不变,并告以先用:上肉桂泡水试服之,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舍此别无良法,病家乃,以上肉桂水与之服,服后,旋即呕吐涎痰碗许,人事稍清,自云:心中爽快,遂进上方,服1剂,病情有减,即出现恶寒肢冷之象,午后再诊,身热约退一二,已不作烦躁谵语之状,且得入寐片刻,仍以:“四逆汤”,加上肉桂主之,处方:附片100克(开水先煮透),干姜36克、甘草12克。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兑入)服后身热退去:四五,脉象稍有神,小便色赤而长,能略进稀粥,再剂则热退七八,大便始通,色黑而硬……(录自(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按语]:“白通汤”功能破阴回阳,宣通上下,临床运用,以:少阴阳气虚衰、盛阴格拒虚阳于上为其基本依据。因此,凡病属“四逆汤证”心肾阳虚者,均可酌情施用,而于兼有真寒假热、虚阳上浮,如:面赤头晕等,尤显其妙。然须留意者,此等戴阳之象,绝非上热下寒证可比。是以:肾阳不足而兼痰热壅肺等病证,不得妄用:本方。凡“白通汤”所主之证为真寒假热,纯虚无实是也。而上热下寒诸证,每多虚实互见。

[现代研究]:

“白通汤”复方的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尚未见报导,但对单味葱白的药理研究证明,葱白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葱白挥发成分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此乃作用于:细菌的酶系统所至。

18、杂方类:

10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厚朴9~24克、生姜9~24克、半夏9克、炙甘草6克、人参3克。上5味,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3次服,每次200毫升。

[功效]:温运健脾,宽中除满。

[主治]:〈主证〉:腹胀满。〈副证〉:饮食不佳,精神疲惫,肢软乏力,苔薄白,脉缓。

[临证加减]:

1、气虚甚:见症神疲,肢软乏力,人参,加:至9克、再加:白术、茯苓,以增加:益气健脾之力。

2、矢气不畅,加大腹皮、香附、莱菔子,以,加强行气之力。

3、偏于湿:舌苔白厚者,加:苍术、陈皮、苏梗,以:增理气化湿之力。

4、本方,加:佛手、枳壳、木香,治:胃腹满痛。

5、本方,合:“四君子汤”,治:肝炎后综合征。

6、本方,加大腹皮、莱菔子,治:虚胀。

7、本方,去:厚朴、生姜、半夏,加:白术、木香、黄连、茯苓、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名:健脾丸。[证治准绳]。

8、本方,去:厚朴、生姜、甘草、人参,加:橘皮、枳实、白术。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名:“橘半枳术丸”。

9、本方,去:生姜,加:香附、白术、茯苓、陈皮、白豆蔻、砂仁、木香、益智仁。治:脾虚不思饮食,食后倒饱,名:香砂“六君子汤”。[增补万病回春]:

10、本方,加:人参、甘草,治:喉肌麻痹,名:“半夏厚朴生姜汤”。旷东中医,1960,(4),193]。

(七)“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66)。

[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66)。

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半斤(切片)、半夏半升(洗去滑)、甘草一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1)甘草:《注解伤寒论》卷三,《千金翼》卷十,甘草下有“炙”。

[提要]:脾虚气滞腹胀的证治。

[释义]:发汗过多损伤脾阳,或:素来中虚之人,虽欲发汗,然必预护中气,著率用:汗法,最易损伤脾阳。脾司运化转输,而主大腹,脾阳不足,则运化失职。转输无能,故:气滞于腹,而生大腹胀满。据方药组成推测,本证当,以:气滞腹胀为主,脾虚次之。乃虚实挟杂之证,故治宜:消补兼行,而以:消法为主。

腹胀一证,当辨虚实,《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有“病有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等记载,则辨析本证虚实,可得其要领。本证虚实相兼,且,以:气滞为主,腹胀较甚,然则一般按之不痛,并具有腹满时减,复如:故:的特点,与“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者,大相径庭。

[选注]:

成无已:吐后腹胀与下后腹胀,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为实。发汗后,外已解也,腹胀满,知非里实,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和脾胃而降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程郊倩: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阳则胃气虚,而不能敷布诸气,故:壅滞而为胀满,是当实其所虚,自能虚其所实矣。虚气留滞之胀满,较实者自不坚痛。《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柯韵伯:此条不是妄汗,以:其人本虚故也。上条(指89条)汗后见不足证,此条汗后反见有余证。邪气盛则实,故用:厚朴半夏,以:除腹满;正气虚,故用:人参甘草补中而益元气。《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麻黄证上》。

汪苓友:发汗后者,谓:外邪已解也。成注,云:外邪已解而腹胀满,由脾胃津液不足,气涩不通,壅而为满,与此汤,以:和脾胃,而通滞气。按成注,云,吐下后腹胀满者,皆为实,言邪气乘虚入:里故也。此必是外邪未解,而早吐早下所致,否则既吐且下,腹中之物已尽,焉知非气虚作胀耶?上云:发汗后而腹胀满,假使其人先伤食而复伤寒,吾恐外邪虽解,腹中之物未消,也系实证,难言虚也。此条病,乃汗后气虚腹胀满,其人必内虽作胀,外无胀形,故汤中有炙甘草等温补药无疑。《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钱天来:腹胀满者,太阴脾土之本证也。发汗后阳气虚损,胃气不行,脾弱不适,津液不流,阴气内壅,胃病而脾也病也,虽非误下成痞,而近于气痞矣,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太阳中篇》。

[评述]:诸家,以:本证为脾虚气滞腹胀略同,惟成氏,以:吐下后腹胀为实,汗后腹胀为虚,不符张仲景本意,故:汪氏详为辨析,是其可贵处。凡证候之虚实,要在据证而辨,而经过何种,治法,只在参考之列。

[治法]:健脾温运,宽中除满。

[方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方义]:厚朴行气消满,燥湿而温运。生姜辛温,宣阳行阴,走而不守。半夏和胃降逆,而兼化湿开结之功,三药同用,则能疏通气机,宽中除满。人参、甘草补益脾胃,而助其健运,是为消补兼施之剂。然则药物剂量大有差异,如:厚朴、生姜,各半斤,半夏半升,知其量重力宏,而甘草二两、人参一两、知其量小,旨在缓补脾胃,对实多虚少之证尤为相宜。

[方论选]:

成无己:《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厚朴之苦,以:泄腹满;人参、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干姜之辛,以:散滞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钱天来:厚朴味苦辛而性温,下气开滞,豁饮泄实,故:能平胃气而泄腹满。张元素,云:治:寒胀而与热药同用,乃结者散之之神药也。此虽阳气已伤,因未经误下,故:虚中有实,以:胃气未平,故以:之为君,生姜宣通阳气,半夏蠲饮利膈,故以:之为臣。参、甘补中和胃,所以:益汗后之虚耳,然非胀满之要药,所以:分两独轻,由此推之,若胃气不甚亏而邪气反觉实者,尚当消息而去:取之,未可泥为定法也。观《金匮》之,治:腹痛腹满,张仲景,以:厚朴三物、七物两汤,治之,皆与枳实大黄同用,则虚实之分自见矣。《伤寒溯源集,太阳中篇》。

尤在泾:发汗后,表邪虽解而腹胀满者,汗多伤阳,气窒不行也,是不可,以:徒补,补之则气愈窒,也不可,以:佐攻,攻之则阳也伤。故以:人参、甘草、生姜,助阳气;厚朴、半夏行滞气,乃补泄兼行之法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王晋三:太阴病,当腹满,是伤中也,与吐下后邪气入:里腹胀,治法不同。厚朴宽中下气;生姜散满生津;半夏利窍通阴阳,三者有升降调中之理。佐,以:甘草和阴;人参培阳,补之泄之,则阴结散,虚满消。《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曹颖甫:……发汗后腹胀满,伤及统血之脾,其病在本,此即俗所谓:脾虚气胀也。

脾虚则生湿,故用:厚朴、生姜、半夏,以:去:湿。脾虚则气不和,故用:甘草,以:和中;脾虚则津液不濡,故用:人参,以:滋液,则水湿下去,中气和而血液生,汗后之腹满自愈矣。《伤寒金匮发微合刊,伤寒发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点评]:诸注,各具特点,成氏,以:<内经)、治法而诠释本方,钱氏论君臣佐使及剂量轻重、尤氏,谓:不可徒补与径攻、王氏辨腹胀满之虚实、曹氏兼论脾虚生湿及补脾生血之理,皆属中肯,宜:互参。

[临床应用]:

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千金方)厚朴汤,治:发汗后腹满,即:本方。

2)(张氏医通)用:本方,治:胃虚呕逆,痞满不适。

3)(尚论篇)移此,治:泄后腹胀果验。

105、“茵陈蒿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茵陈18克、栀子9克、大黄6克。上3味,以水2400毫升,先煮茵陈,减1200毫升,再下余2味,煮取600毫升,去滓,3次分服。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主证〉:身目尽黄,色如:橘子而鲜明,小便不利,色黄而短少,舌苔黄腻,脉滑数。〈副证〉:发热,脘腹痞满,不欲饮食,恶心欲吐,大便秘结,或:不爽,汗出不彻,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舌苔黄腻,或:脉滑数。、。

[临证加减]:

1、“茵陈蒿汤”及其,加味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公认本病多属中医阳黄,应从阳明论,治,属阴黄者居极少数。大多单用:“茵陈蒿汤”,少数,以:“茵陈蒿汤”为基础,随证,加减,选,加:龙胆草、木通、泽泻、茯苓、板蓝根、猪苓、大青叶、赤芍、苦参,或:合用:“五苓散”、“栀子柏皮汤”、小“陷胸汤”等。[伤寒论汤证新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9]。

2、“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药用:茵陈、栀子、大黄、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鸡骨草、板蓝根、田基黄。肝细胞性黄疸,加:蒲公英、银花、连翘、虎杖;阻塞性黄疸,加大黄、郁金、丹皮、莪术、鸡内金;肝区痛,加:柴胡、郁金;恶心,加:佩兰、白蔻仁、竹茹;小便不利,加:半边莲、车前子。

3、小儿黄疸性肝炎的“茵陈蒿汤”加味,治疗:,以:茵陈10~20克、栀子、大黄,各4~6克、柴胡、车前子、泽泻、当归、白芍,各6~9克、茯苓、五味子、厚朴,各9~12克,为基本方。有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纳呆食少,加:焦三仙;两胁胀痛,加:元胡、青皮。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

4、“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肝炎:,以:茵陈、板蓝根,各30克、大黄、平地木、车前子、丹参,各15克、山栀子、炒谷芽,各10克,为基本方,转氨酶200U,以上,加:垂盆草、山豆根;黄疸重,加:金钱草、赤芍;发热,加:连翘、。黄芩;呕吐重,加:苏梗、黄连。每日1剂水煎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5、“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胆囊结石术后黄疸不退:药用:茵陈45克、生山栀15克、生大黄5~10克(后下),黄芩、郁金,各10~15克、金钱草30克、元胡、炙鸡内金,各10克。日1剂,水煎服,治疗:12~30日。[江苏中医,1996,5,17]。

6、“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新生儿溶血症: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科将“茵陈蒿汤”去:栀子,加:黄芩、甘草名为:黄疸“茵陈蒿汤”。同时指出对原因不明及感染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也同样疗效显著。[新医药学杂志,1973,t8,:z1]。

7、“茵陈蒿汤”,治疗:崩漏:用:本方治疗:崩漏,凡证属实热、湿热者,用之屡获效验;并指出若三焦火盛,热冲血海,迫血妄行者,加重栀子、大黄用量;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血不归经者,加重茵陈的用量。[河南中医,1981,1,45]。

8、“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母婴AB0血型不合性先兆流产,基本方,为:茵陈、银花、蒲公英,各30克、栀子、黄芩、白术,各12克、大黄6克。便秘,加:草决明;阴道出血,加:旱莲草、白芍炭;腰酸,加:杜仲、寄生;少腹下坠,加:升麻、黄芪。每日1剂,水煎服,自妊娠早期服至产前2周。CN南中医,1996,3,150]。

9、“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药用:茵陈9~12克、栀子3~5克、大黄2克、金钱草6~8克、茯苓8"~10克、郁金、丹参、平地木,各9克。每日、1剂,水煎,取液60毫升,分3次口服,10~15日为1个疗程。

10、“茵陈蒿汤”加味,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观察茵陈、栀子、黄芩、制大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期间,对服药的30例新生儿做了仔细的临床观察,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仅个别新生儿出现反胃和呕吐现象,约半数

(14/30例)患儿有大便溏稀,次数增加。认为这对阻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停留时间,促进胆红素排泄起着重要作用,正是中药退黄特点之所在,一般无须处理。少数呕吐患儿多半是由于分娩时吞人羊水,或:胎便排出延迟所致,因此,最好在排胎便,以后抱起喂药,必要时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后再喂药。本研究揭示,对初生婴儿,尤其是出生12小时内的高危婴儿,应做胆红素监测,如果出生后12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60~m01/L(此时肉眼观察并无黄疸),或:每日上升超过

34、m01/L,揭示为病理性黄疸的可能,除应寻找原因外,应给予:中药口服,疗程随病情掌握。

关于中药退黄的机制:近年来已有报道,可归纳为两方面。

一是茵陈、栀子和大黄均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可促进胆汁的排泄,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二是中药具有血型物质的特点,大黄、黄芩和茵陈对血型抗A、抗B和抗0抗体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特异性地同相应抗体结合,从而全部,或:部分地抑制抗体的效价,阻断溶血的发生,使婴儿得到保护。[中医杂志,1993,(2):101]。

11、“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药用:茵陈30克、制大黄6克、甘草5克。痒甚,加:蝉蜕、丹参,或:用:丹参(先兆早产忌用)、黄芩、蝉蜕,各10克、生甘草3克、黑山栀12克、蒲公英30克、生地、茵陈、薏苡仁,各15克、柴胡6克、僵蚕9克。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维生素C、2克、维生素B0、0.2克、三磷酸腺苷

0、04克、辅酶A、100U,加: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苯巴比妥0.03/d,每日3次口服。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日。

12、“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后发热。本组均为肝动脉栓塞化疗后2~5日,体温37.5~39.5℃,用:抗生素工周无效者。药用:茵陈、鸡骨草,各30克、栀子、大黄、党参、白术、菖蒲,各15克、法半夏12克。热甚,加:溪黄草、蒲公英、:黄芩;湿重,加:车前子、滑石、白蔻仁;气虚甚,加:黄芪、淮山药;阴虚甚,加:元参、生地、沙参;夹瘀血,加: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每,曰:1剂,水煎服。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周为1个疗程。

停用:抗生素、镇痛退热药,用:2个疗程。

13、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猪苓、茯苓、白术、桂心。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偏湿重者,名:茵陈“五苓散”。

14、本方,去:大黄,加:玉竹、石斛、天花粉、茯苓、萆薢、葛根、陈皮、半夏、薏苡仁。治:平日嗜饮,湿火熏蒸而致酒疸,面目发黄,黄甚则黑,心中嘈杂,小便赤涩,名:“茵陈玉露饮”。

15、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炙甘草、白术、附子、干姜、肉桂。治:寒湿阻滞之阴黄,名: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16、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炮姜、炮附子、炙甘草。治:发黄,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脉沉细迟者,名:茵陈“四逆汤”。[景岳全书]:

17、本方,去:大黄、栀子,加:白藓皮。治:痫黄,身色黄如:金,不多言语,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黏涎,名:茵陈汤。

18、本方,去:大黄、栀子,加:麻黄。治:湿热黄疸,表实无汗者,名:茵陈“麻黄汤”。[医宗金鉴]:

19、本方,加:升麻、枳壳、龙胆草、秦艽。治:内黄,身面眼悉黄,如:黄金色,小便浓如:柏汁,名:“茵陈散”。[太平圣惠方]:

第三节、阳明病“三承气汤”用法比较(207~209)。

[原文]: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甘草二两炙,芒消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鲜,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鲜也,一法,舆桂枝荡。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气汤”(208)。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鞭者,可舆“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舆“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鞭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209)。

[词解]:

(1)燥屎:即干结之粪便。

(2)失气:<玉函>卷三作“矢气”,是。“矢”通“屎”。矢气,俗称放屁。

[提要]:“三承气汤”用法比较。

[释义]:本节讨论“三承气汤证”治:比较及辨阳明病可攻与不可攻。“三承气汤证”的内容当结合所有相关条文方为全面。“调胃承气汤证”的主症为蒸蒸发热,心烦,谵语,腹胀满,或:不大便,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病机为燥热实邪初结胃肠,痞满不甚。

,治疗:大法为泻热润燥,软坚通便。“大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病机为阳明燥热实邪结聚,痞满也甚;治疗:大法为攻下实热,荡涤燥结。“小承气汤证”主症有潮热,汗出,心烦,谵语,腹胀满,不大便,或:下利,舌红,苔黄。病机为痞满气滞为主,实邪结聚较轻;治疗:大法为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207条论阳明燥热内盛而心烦者用:“调胃承气汤”,治疗。阳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烦者,为阳明燥热内盛所致。胃热上扰神明,则心烦,还可有发热,腹胀满,不大便等里热证。

本条突出“心烦”而不强调便秘,说明用:“调胃承气汤”,旨在泻热和胃。“不吐不下”注家有不同看法,有认为无呕吐下利之症,有认为是指,治法,即未经吐下之法,治疗,二说可并存不悖。本条若为误用:吐下后心烦,当与“栀子豉汤证”相联系。

208条辨大“小承气汤证”及其用法。可分三段读:从“阳明病”至“大承气汤”,主之”

为第一段,以:辨“大承气汤证”。、“脉迟”一般主寒,而阳明病出现脉迟为实热之邪结聚,腑气壅滞,气血流行不畅,脉道郁滞所致,故:当迟而有力。“汗出不恶寒”为阳明病外证,提示表证已去,里热炽盛。热盛伤气,气机不利则身重。腑气壅滞,上逆犯肺,则短气腹满而喘。“潮热”,为腑实结聚所致,是阳明腑实证的辨证要点,故:日“外欲解,可攻里”。若又见“手足溅然汗出”者,为热盛迫津外泄所致,如此反复映证,则可断言大便已硬也。以上为阳明里热炽盛、腑实已成之候,故用:“大承气汤”攻下“若汗多”至

“未可与承气汤”为第二段。指出仅见汗多与微发热恶寒,而潮热未出现者,不得用:“大承气汤”攻下,强调表证未解、腑实尚未形成的不可与“大承气汤”。从“腹大满不通者”至

“勿令至大泄下”为第三段,说明外证已解而腹部胀满严重,大便不通,为阳明腑实结聚较轻,而气滞较重,宜:用:“小承气汤”轻下,以:胃气和降,大便通畅为度,不得大泄下,以:免出现变证。本条提示阳明病是否可攻,既须辨表证之解否,又辨腑实之成与未成。

而大“小承气汤”之选择又当辨其证情之轻重。

209条论大“小承气汤”的配合应用:及误,治之变证。阳明病发潮热为腑实已成之标志,故:大便已硬,可用:“大承气汤”攻下。但“大承气汤”为峻下之剂,适用于:潮热,心烦,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腹满胀痛,或: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舌红苔黄焦燥,脉滑数,或:沉实有力之典型腑实证,若大便结实不甚,腑实未成者,不可用之。而对于不大便六七日,可能有燥屎的腑实疑似证,可用:“小承气汤”试探。若服“小承气汤”后,腹中转矢气者,为腑实结聚已成,且气机尚有通畅之机,为可攻之证,可进一步用:“大承气汤”攻下。若不转矢气,为腑实未成,仅大便初硬,后必溏,为热而不实,或:有虚寒,故:不可攻,攻之则损伤脾胃之气,而出现腹部胀满,不能食,饮水则哕等变证。证之临床,“不转失气”颇复杂,或:为燥屎未成,或:为气虚津亏,或:为腑实已成而气机严重闭塞,故:“不转矢气者,可攻与否,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若攻下后又发热者,为邪热未尽而复炽,腑实尚存,大便当硬。但证情较前为轻,且已经“大承气汤”攻下,故用:“小承气汤”轻下,以:和之。

“三承气汤证”是《伤寒论》阳明病的重要内容,约有条文34条。其中“大承气汤”有19

条,主要在阳明病篇,仅3条在少阴病篇。从条文内容看,其见证有,曰:晡潮热,汗出不恶寒,手足减然汗出,谵语,心烦,独语如:见鬼状,腹满胀痛,不大便,大便硬,燥屎,宿食,脉滑数,或:沉实有力等阳明腑实证,以及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难,身微热;发热汗多,腹满痛;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腹胀不大便等急下证。可见“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急下证。“小承气汤”条文有7条,主要也在阳明病篇,仅1条在厥阴病篇。其见证有潮热,谵语,多汗,腹大满,大便硬,燥屎等阳明腑实证,但往往同时伴有一些与阳明腑实证不相符合的症状,如:脉滑疾、脉弱、微烦等。可见“小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以及热结旁流证,此外还用:作试探法。“调胃承气汤”条文有

8条,5条在太阳病篇,3条在阳明病篇。其见证有蒸蒸发热,但热不寒,心烦,谵语,腹胀满,腹微满等阳明腑实证。但不强调燥屎内结,大便不通等。可知“调胃承气汤”在

《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

“三承气汤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证当注意辨别。

[选注]:

《医宗金鉴》:阳明,谓:已传阳明,不吐,不下,心烦者,谓:未经吐下而心烦也,其为热盛实烦可知。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而烦自除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尤在泾:病在阳明,既不上涌,又不下泄,而心烦者,邪气在中土,郁而成热也。

(经),曰:土郁则夺之。调胃承气凡,以:通土气,非,以下燥屎也。《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柯韵伯:言阳明病则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矣。若吐下后而烦为虚邪,宜:“栀子豉汤”。未经吐下而烦,是胃火乘心,从前来者为实邪,调其胃而心自和,此实则泻子之法。《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周扬俊:此太阳经入:阳明腑候也。未经吐下,忽然心烦,则其烦为热邪内陷之征,与调胃下之,庶热去:而烦自止耳。然而不言宜:而日可与者,明,以:若吐后则肺气受伤,若下后则胃气已损,其不可与之意已在言外。虽然调胃也有在吐下后可与者正多,且又戒未极吐下者反不可与,岂张仲景自相反耶!但吐下后可与,必有腹满便硬等证也。不吐下者反不可与,必有干呕欲吐等证也。《伤寒论三注,阳明篇》。

成无己: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腑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溅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也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尤在泾:伤寒,以:身热恶寒为在表,身热不恶寒为在里。而阳明病无表证者,可下。

有表证者,则不可下。此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潮热,皆里证也。脉虽迟,犹可攻之。以: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若手足溅然汗出者,阳明热甚,大便已硬,欲攻其病,非大承气不为功矣。若汗多,微发热恶寒,则表犹未解,其热不潮,则里也未实,岂可漫与大承气,遗其表而攻其里哉。即腹大满不通而急欲攻之者,也宜:与小承气微和胃气。而不可,以:大承气大泄大下,恐里虚邪陷,变证百出,则难挽救矣。《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下》。

舒驰远:阳明病脉迟者,其人里寒胜,多阴也。虽见汗出不恶寒之实证,尚不可下。然,以:脉迟终非阳明胃实者比,其身必重也。假如:呼吸被阻而短气,里气搏聚而腹满,浊气上千而喘逆,如:是而更验其有潮热者,方为外邪欲解,则虽脉迟身重,也可攻其里也。然但言可攻而不出方者,乃是商量下法而有斟酌也。何也?恐便未硬也。然必手足溅然汗出,此为胃实阳亢,津液受蒸而外越,大便已硬也。乃真阳欲亡,故:承气汤:

未可与。若腹大满不通者,法当急下,何,以:不用:大承气,而,云: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且戒其勿令大泄下者,是何故:耶?总为脉迟身重,未可遽行大下也。《舒氏伤寒集注。

阳明篇》。

钱天来:脉迟,阳明中寒之脉也。表邪未解,当恶寒而无汗。今虽汗出而不恶寒者,是脉气已入:阳明之里。然终是脉迟,为阴寒邪气。脾胃,以:膜相连,故:有其身必重,短气,腹满之太阴兼证也。邪实中焦所以:腹满身重。满则胃中膑胀,故:短气而喘也。既汗出不恶寒而又潮热,乃外证欲解,邪已入:胃,可,以:攻里之候也。然四肢皆禀气于胃,胃气实则手足溅溅然汗出,此为大便已硬,然后可与“大承气汤”,主之。若其人微发热而恶寒者则又不然。汗多则知邪气已在阳明,发微热恶寒则又知太阳之表证未罢,故曰:“外未解也”。凡邪实于胃,至申酉阳明气旺之时,必发潮热。若其热不潮,则阳明里邪未实,大便犹未硬也,故:未可与“大承气汤”。然虽未可下,若腹大满不通者,不得已而欲下之,可与“小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勿令大泄下。何也?终,以:脉迟之故,胃中无大实热,所以:不可与大下也。《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成无己: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也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

药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矢。若不转矢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尔。止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干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硬,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矢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汪苓友:此条阳明病,以:潮热矢气示人,以:可下之法也。阳明病潮热,虽属可攻,然也必,以:大便之微硬不硬,以:定“大承气汤”之与不与。微硬者,犹言略硬也。若潮热不大便已六七日,恐其腹中有燥屎。欲知之法,须少与“小承气汤”探之。汤入:腹中转矢气者,可攻,不转矢气者不可攻。转矢气者,成注,云:转气下矢也。转矢气则知其人大便已硬,肠胃中燥热亢甚,故:其气时转而下,俗,谓:之屁气是也。不转矢气则肠胃中虽有热而未至于燥,犹挟水湿,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也。故:虽六七日不大便,不可,以:“大承气汤”攻之。攻之则其人肠胃受伤,必至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津液去,思欲得水,以:自救也。与水则哕者,胃虚不能消水,以:故:气逆而作哕也。设其人于误攻之后,复发潮热,则虽有胀满不能食等证,不可为虚,其大便必当复硬。但溏者既去,则所留者虽硬而甚少耳。止须复,以:“小承气汤”和之足矣。和之者,以:肠胃中小热小实,用:“小承气汤”下之,则实热去:而胃气自和。然也必转矢气者乃可攻之,若仍不失气,并小承气不可攻之,凡慎之至也。

《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此必因脉之迟弱,即潮热尚不足据,又立试法。如:胃无燥屎而攻之,胃家虚胀,故:不能食,虽复潮热便硬而少者,以:攻后不能食故也。要知不转矢气者,即渴欲饮水,尚不可与,况攻下乎?,以:小承气为和,即,以:小承气为试,仍与小承气为和,总是慎用:大承气耳。《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下》。

[评述]:注家对“不吐,不下”大多认为是,治法,尤氏认为指症状,也有道理,二说可并存。本证的“心烦”都认为是热盛实烦,吴氏指出用:“调胃承气汤”泻热,尤氏认为是通土气,非下燥屎,有灼见。柯氏与虚烦进行了比较,周氏则对吐下后之变证进行了论述,也有参考价值。舒氏钱氏释“脉迟”为“里寒胜”“阳明中寒”,钱氏更认为“身重,短气,腹满”是太阴兼证,实属附会,不可从。尤氏则指出“腹满便闭,里气不行,故:脉为之濡滞不利,非可比于迟则为寒之例也”,说理透彻明了。成氏虽对“脉迟”

的属表属里辨析,但未得要领。成氏汪氏对209条的注释,能由浅入:深,层层剖析,较为合理。柯氏则指出“小承气汤”可用:作试探法,在注家中高出一筹。

[治法]:

1、泻热润燥,软坚通便。

2、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3、泻热通便,消痞除满。

[方药]:

1、“调胃承气汤”方。

2、“大承气汤”方。

3、“小承气汤”方。

[方义]:“调胃承气汤”由炙甘草、芒硝、大黄三味组成。方中:大黄苦寒,酒洗,除了清热泻火外,还有推陈致新之功。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甘草甘平和中,以:缓药性,使攻下而不伤正。三药同用:具有泻热润燥,软坚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燥热偏胜的证型,即通过泻大便,以:达到清热润燥的目的。本方先煎甘草、大黄,后入:芒硝。其服法有二:一为“温,顿服”,用于:热邪偏盛为主的阳明腑实证,意在泻热润燥,即方后所言“调胃气”。一为“少少温服之”,用于:温药复阳后胃热扰心之谵语,意在泄热。

“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组成,方中:酒大黄清热泻火、推陈致新。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两药配伍具有清热通便之功。厚朴苦辛温,行气散满消胀。枳实苦微寒,破气宽中消痞。二者同用,具有破气消滞之功。全方相辅相成,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用于:实热结聚、痞满燥热俱重之阳明腑实证。本方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入:大黄,避免了厚朴枳实吸收大黄的有效成分的不足,芒硝最后入:药。分温再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

“小承气汤”由“大承气汤”去:芒硝,除大黄用量不变外,减轻了厚朴枳实的用量。方中:大黄也当酒洗(疑本条有脱字),具有清热泻火,推陈致新之功,厚朴枳实破气消滞,本方功效与“大承气汤”略同,惟,以:去:芒硝,则攻下之力较“大承气汤”弱。用于治疗:较轻的阳明腑实证,或:不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以及试探法。本方三药同煎,分温二服。大便通畅后即停服。若大便不通,则可继续服用,意在泻热除满。

上述三方均是苦寒攻下之剂,其治疗:均为阳明腑实证,但由于药物组成之不同,剂量轻重之差异,故:适应证也有轻重缓急之别,临床当灵活掌握,辨证应用。

[方论选]:

成无己: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者,谓:之入:府。府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会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本草>日:通可去:滞,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闭而不通,以:汤荡涤,便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王冰日: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言酸收而苦泄也。枳实味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是以:枳实为君。厚朴味苦温,<内经),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泄满除燥,则,以:苦温为辅,是以:厚朴为臣。芒硝味咸寒,《内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人伤于寒,则为病热。热气聚于胃则,谓:之实。咸寒之物,以:消除热实,故以:芒硝为佐。大黄味苦寒,<内经),曰:

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气内胜,则津液消而肠胃燥。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故以:大黄为使,是以:大黄有将军之号也。承气汤下药也,用之尤宜:审焉。审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满,则犹生寒热而病不除。况无满实者,而结胸痞气之属,由是而生矣。是以:<脉经)有日:伤寒有承气之戒。古人也特谨之。《伤寒明理论,“大承气汤”方》。

许宏:议,曰:中满者,泄之于内。此方乃通泄之剂也。伤寒之邪,自表传里,若至阳明则为内实之盛也。如:谵语有燥屎,大热便闭,腹满不得通,烦热,脉沉实,阳明汗多,少阴口燥,厥阴囊缩。此非大下泄之剂,不能已也。轻者“小承气汤”,重者用:“大承气汤”也。“小承气汤”少厚朴而无芒硝,以:芒硝性寒而能润坚。厚朴能破大实,病未至盛,以:此减之。“大承气汤”多厚朴而,加:芒硝,以:其病之盛,而大满大实,非此不能除也。、<经)。

,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是也。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是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厚朴是也。

议,曰:……若大满大实者,属“大承气汤”。今此大热大便硬,未至于大实,只属“小承气汤”也。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破坚实。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除结燥也。《金镜内台方议,“小承气汤”》。

柯韵伯:夫诸病皆因于气,秽物之不去,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承气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气不伤,此承气之义也。夫方分大小有二义焉。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名:小承气。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泄下也,因名曰:大。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故:名:目小。二方煎法不同,更有妙义。大承气用:水一斗,先煮枳朴,煮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内硝者,以:药之为性,生者锐而先行,熟者气纯而和缓。张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而后枳朴除其痞满,缓于制剂者,正,以:急于攻下也。若小承气则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只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硝之峻。且远于大黄之锐矣。故称:为微和之剂。

……不用:气药而也名:承气者,调胃即所以:承气也。(经),曰:平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今气之不承,由胃家之热实,必用:硝黄,以:濡胃家之糟粕,而气得,以下。同甘草,以:生胃家之津液,而气得,以上,推陈之中便寓致新之义。一攻一补,调胃之法备矣。胃调则诸气皆顺,故也得,以:承气名之。前辈见条中无燥屎字,便,云:未坚硬者,可用,不知此方专为燥屎而设。故:芒硝分两多于大承气,因病不在气分,故:不用:气药耳。《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阳明方总论》。

《医宗金鉴》:诸积热结于里而成满痞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滇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中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全篇》。

吴又可:“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有结粪,然多粘腻极臭恶物,得芒硝则大黄有荡涤之能。设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不耐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吴鞠通:承气者,承胃气也。凡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穿凿于其间也,故:汤方:

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温病条辨,中焦篇》。

[点评]:成氏引经据典,阐述方义较为合理,然则“大承气汤”是否,以:枳实为君药,尚有争议。许氏释大黄为君,并指出大“小承气汤”有轻重之别,为一语破的。柯氏,以:剂量之轻重,释药之君臣,似有所据,究非稳妥之言。又云:“调胃承气汤”专为燥屎而设,也欠斟酌。吴谦等释“大承气汤证”之满痞燥实,有参考价值。吴又可认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颇具慧眼,并指出上焦痞满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加:芒硝,无痞满,惟有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为经验之谈。吴鞠通则指出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颇有见地。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三承气汤”的应用:“大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痞满燥实证,如:208、209、212、220条等;2)、治疗:急下证,如:252、253、254、320、321、322条等。

“小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痞满为主,或:较轻的阳明腑实证,如:213、214、250条等;2)、治疗:下利伴谵语之热结旁流证,如:374条。

“调胃承气汤”:

1)、治疗:阳明病,以:燥实为主的证候,如:207、208、248条等;2)、治疗:胃热扰心证,如:29、105条等。

《金匮要略》:“大承气汤”用于治疗:痉病、宿食,以及妇人产后兼阳明腑实证等。“小承气汤”用于治疗:热结旁流证。

(2)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应用:

1)刘完素将三方合为一方,名:三一承气汤,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所主诸证。

2)李中梓(医宗必读):“大承气汤”,治:“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者。用:“小承气汤”,治:“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潮热,狂言而喘,专泻上焦之痞热”。

3)吴瑭(温病条辨):三方分别,治疗:阳明温病的不同证型,并在三方基础上增订了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扩大了承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承气汤类广泛用于治疗:普通感冒、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病证,只要合并阳明腑实证,或:表现为里实热证的就可应用。如:阳氏,用:“调胃承气汤”,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周氏,用:“大承气汤”,加:连翘、桑白皮、杏仁、桔梗、贝母等,治疗:小儿肺炎30例疗效明显。

2)消化系统

①肠梗阻、程氏将“大承气汤”,加:莱菔子、赤芍,配合西医胃肠减压与对症,治疗,通过胃管给药,治疗:老年性肠梗阻196例,取得症状缓解,胀痛消失的满意疗效。

②急性胰腺炎、韩氏将“大承气汤”,加:黄芩、黄柏、柴胡为基础方,临床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48例,获痊愈。

③急性胆囊炎、曾氏,以:“大承气汤”,加:蒲公英、金钱草、三七,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75例,每日、2剂,一般经1~2天,治疗,症状及体征即缓解,总有效率为

97%。

④胆道蛔虫证、朱氏对胆道蛔虫症患者,令其先饮米醋0.5~0.7毫升/公斤体重,再服“大承气汤”煎液100毫升,名:苦酒承气汤,治疗:本病患者20例,除1例并发胆结石梗阻,转手术外,其余均获痊愈。

⑤阑尾炎、梁氏将“小承气汤”,加:败酱草、红藤、丹参、桃仁、虎杖、白花蛇舌草等,同时服用:灭滴灵,治疗:阑尾炎150例,痊愈147例,占98%,好转2例,转手术,治疗:一例。与青霉素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有非常显著差异。

⑥胃石症、王氏将“小承气汤”,加:鸡内金、郁金、莱菔子、代赭石、陈皮、甘草,为基本方,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5克、用:米醋20毫升及开水冲服,治疗:胃石症35例,痊愈23例,有效u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⑦上消化道出血、彭氏将“大承气汤”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辨证属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肝火犯胃,络伤血溢者,取得满意疗效。

⑧d~Jt,肠套迭、孙氏,用:30~40%浓度的“大承气汤”200~400毫升,加入:5%一10%浓度的钡剂,加:温开水适量灌肠,治疗:小儿肠套迭,疗效明显而安全。

此外承气汤类方剂还可应用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肠麻痹等消化系统疾病。

3)内分泌系统、“三承气汤”用于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等病证。薛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生何首乌、龙胆草、黄精等,治疗:皮质醇增多症,糖代谢紊乱者6例,获痊愈。证明“大承气汤”对防止皮质醇增多症,因糖代谢紊乱,合并糖尿病昏迷等有积极意义。

4)精神神经系统、郭氏将“大承气汤”合“逍遥散”化裁,治疗:癫狂66例,疗效明显,大多数患者服8剂就获效。王氏等用:“调胃承气汤”,加:枳壳、丹参、川芎、桃仁、赤芍、当归,名:通腑化瘀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实证50例,结果基本痊愈21例,占42%,有效

26例,占52%,无效3例,占6%。L13)邓氏,用:“大承气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1例经一般抢救,治疗:4天未见好转,经服用:“大承气汤”,加减,次日排便7次,后神清热退,言语自如。徐氏,用:“大承气汤”,加:蝉衣、灭滴灵灌肠,配合西医抗感染、中和外毒素、止痉、支持疗法等,治疗:破伤风351例,其中轻型、中型共249例,重型102例,结果轻、中型全部,治愈。重型患者死亡33例,占102例重型患者的32.35%,其经验为务必做到尽早腑通,保持每天解大便1~2次。

5)泌尿系统、“三承气汤”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李氏,报道将“大承气汤”,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穿山甲、王不留行、车前草、木通、泽泻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38例,结石直径在1公分,以:内者129例,1公分,以上者9例,结果,治愈134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97.2%。

6)外科

①术后粘连、黄氏将“大承气汤”,加:金银花、赤芍、桃仁、莱菔子,治疗,各种腹部手术后因粘连造成的肠梗阻14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2例。1~17)赵氏,用:“大承气汤”配合综合疗法预防反复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复发者47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对于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肠梗阻的复发,具有明显作用。

②术后感染、叶氏,用:“大承气汤”,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玄参等煎汁,于患者术前3天起,每天下午服头煎,至术前晚上再用:二煎作一次性灌肠,观察25例肠道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者仅2例,证明“大承气汤”具有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

③术后肠功能紊乱、何氏,用:“小承气汤”,为基本方,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48例,其中血瘀型,加大血藤、乌药、木香、川楝;气滞寒痛型,加:木香、青皮、肉桂、乌药、小茴香、干姜;气结型,加:木香、陈皮、青皮、砂仁、香附。每天服2剂,每3~4小时1次。结果10小时内排气者24例占50%,10~24小时排气者20例占41.67%,24~48

小时排气者4例占8.33%。明显早于对照组。

④肠麻痹、杨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减灌肠,治疗:肠麻痹40例,病人除原有临床表现外,均存在持续性腹痛,X线透视见全腹高度胀气,部分患者有溢出状呕吐。经“大承气汤”,加减灌肠后,获满意疗效。

⑤铅中毒腹绞痛、慢性铅中毒腹绞痛是临床急性痛证之一,徐氏,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本病30例,腹痛剧烈者,加:玄胡、乌药,便秘日久者,重用:硝、黄,食欲不振者,加:北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结果服药1~2剂,15例在6~12小时内排便,14例在12~24小时内排便。大便一通,腹绞痛即消除,或:基本缓解。再配合西药短程间歇祛铅疗法,全部,治愈。

⑥结肠脾(肝)曲综合征、常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结肠充气,嗳气等症。周氏将“大承气汤”,加:木香、青皮、郁金、白芍、陈皮等,为基本方,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腹胀剧者,加:莱菔子,腹痛剧者,加:元胡、川楝子,右上腹胀痛者,加:柴胡,无便秘者去:芒硝,减轻大黄用量。治疗:本病13例,结果获痊愈。

⑦梗阻性黄疸术后内毒素血症、本病病死率较高,而内毒素血症是本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陈氏等用:“大承气汤”,加:茵陈、丹皮、栀子、银花、蒲公英、黄芩,组成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本病43例。于手术前5天服用:本方,结果梗阻性黄疸临床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复方“大承气汤”对梗阻性黄疸的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7)骨伤科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本征是由创伤诱发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临床,以:呼吸窘迫,发绀,便秘,鼓肠为主要表现,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刘氏等用:“大承气汤”,治疗:本病30例,存活26例,有效率为

8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认为“大承气汤”的泻下通腑作用,促进了“肺与大肠相表里”机能状态的恢复。改善肠道功能,可能促使肺脏损害的修复。

②脊椎损伤性气膨症、郭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番泻叶、枳壳、红花、桃仁,治疗:脊椎骨折后腹部胀满,上下气机不通者,获得满意疗效。

8)传染病、马氏,报道,用:“大承气汤”,加:丹皮、赤芍,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伴有腑实证,取得满意疗效。王氏,报道,有人曾,治: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86例,其中77例用:中药泻下逐瘀,方用:“大承气汤”去:厚朴,加:桃仁、生地、麦冬等,总有效率99.51%{281。

9)其他、“三承气汤”还可用于治疗:妇产科疾病,如:子痫、产后发热;五官科疾病,如:乳蛾;皮肤科疾病,如:荨麻疹、斑疹;,以及痄腮,痔疮等病证。只要符合“三承气汤”的适应证就可应用。

医案选录:

1、疔毒走黄。郑某,男,17岁。上口唇生一小疹,误认为粉刺而挤压。翌晨,红肿痛痒增剧,至午后而来诊。证见疮顶紫黯,无脓,上唇外翻,浮肿蔓及西侧颧颊,焮热拒按,高热41℃,气急,鼻翼煽动,口渴,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燥,尿短赤,便秘5日未下,脉滑数有力,辨为疗毒走黄,属阳明胃腑之燥实证,急宜:通里攻下。药用: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芒硝(冲)10克、麻黄9克、生石膏60克、银花40克、菊花12克、赤芍15克、(外用:金黄软膏局敷)。1剂。热降,便通,尿多,烦躁已安定,遂依原方去:芒硝,减大黄为3克,加:连翘15克(外,治:同前)。2剂,热降至37.213,肿痛大减,疮顶仅有少量脓液,气急鼻煽均平。宗原方去:麻黄,大黄。石膏减量为30克,加:生地,元参,各30克、继进2剂,外,治:仍,以:金黄软膏收功。按:本案疗毒走黄,热毒鸱张,且腑气不通,邪热更炽盛。故用:通下法,釜底抽薪,通下级上是也。方中,重用:大黄,芒硝、甘草即“调胃承气汤”,以下而解腑实,上病下取是也。又少用:麻黄合大量生石膏,宣肺泄热。菊花、银翘解毒。生地、元参、赤芍凉血分之热,化险为夷。《中医研究)1994;7(3):31)。

2、脑梗塞,吴某,男,65岁1990年7月9日,初诊,平素嗜酒醴肥甘,形体丰腴,常有头昏5日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身热面赤,气粗痰鸣,口臭,右侧肢体瘫痪,大便5日未行,小便短赤,舌深绛,苔黄焦生芒刺,脉弦数,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颈软无抵抗,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23/15kPa,CT

示:左侧脑梗塞,西医诊断:脑梗塞,证屑肝阳上亢,风痰上扰,热结阳明,而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清窍被蒙,经脉阻滞为其本,阳明热结为其标,急则,治:其标,治,以:通腑泻热,涤痰开窍,活血通络,药用:大黄(后入)15克、芒硝(冲)12克、菖蒲15克、枳壳、制南星,各10克、瓜蒌、赤芍、桃仁,各12克、丹参20克、地龙12克、生甘草10克,另用:“安宫牛黄丸”2粒,分2次鼻饲灌入,药后泻下燥屎10余枚、神志转清,能说话,但謇涩不利,右侧肢体稍能活动,改用:乎肝化痰活血通络:天麻、菖蒲、远志,各10克、地龙、当归、怀牛膝,各15克、丹参20克、川芎、钩藤,各12克、并配合针灸,治疗:月余,已能独立行走,病告痊愈。《江西中医药)1995;(5):12)。

3、癫痫,患儿,男,6岁半,于1986年5月23日,初诊,宿有癫痫病史3年余,每于食香燥之品,大便秘结而诱发,曾辗转数医用:中西药,治疗,不能根,治:~3天前,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粘沫,口中发出如:羊叫声,气粗息高,面红目赤,口苦,大便秘结,5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证属燥屎内结,痰火相搏,上蒙清窍,治宜:峻下痰火,佐,以:熄风止痉,“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枳实10克、厚朴10克、竹茄10克,僵蚕6克、全蝎68,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药服1帖,解下如:羊屎状硬便6枚、原方不变,又进1帖,大便4次,质稀秽臭量多,挟有粘液,诸症消失,仿河车八味丸化裁,调理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天津中医)1989;(5):45)。

4、哮喘,王某,男,50岁1991年8月26、日入院,哮喘病史3年,初发病情较轻,每因寒温不调而突发胸闷气促,入:冬更甚,缓解后如:常人,这次因疲劳后淋雨受凉诱发,症见:喘促气短,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卧,胸脘痞闷,吸气困难,喉中有哮鸣音,动则喘促更甚,咳嗽有痰,痰多白稠,吐咯不尽,有时痰带血丝,口干欲饮,不思饮食,溲赤,大便5日一行,舌红,苔黄中心干黑,扪之无津,脉细数,此乃大肠实热,治宜:通腑泻热,方拟“小承气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20克、厚朴5克、杏仁、枳实,各10克、麦冬15克。水煎服1剂后,大便解出甚多,状如:羊粪,咳嗽减轻,上方大黄减为15克、再进3剂,药后大便通畅,日行2次,能平卧及下床活动,思食,黑苔已退,后,以:清润之品调理1周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按:哮喘多因痰饮阻塞气道,肺失宣降所致,而发于肺与大肠者,病变常互为因果,本例为肺热下移大肠,津液消灼,肺体不润,大肠失滋,上下不通之故:运用:“上壅者疏其下”之,治法,以:“小承气汤”轻下之,泻而平之,可使火热之邪假阳明为出路而去。《新中医)1993;(2):44)。

5、中毒性痢疾,唐某,男,5岁1991年3月15、日入院,患儿因发热、腹泻2天而入院,其母亲代诉患儿素体健康,于3月13日下午出现发热,烦躁,在当地医院作

“感冒”,治疗,次日发热仍不退,腹泻2次,精神萎靡而于3月15日来我院求医,查:

T、39~8℃,心率150次/毫升n,腹膨胀,拒按,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尿常规无异常发现;血常规:WBC、21×10~/L,N、0~88,L、0~12,入院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性)中药给予:“白头翁汤”,加减,西药给予:静滴氯霉素、补液、降温,口服痢特灵等处理,病情未见好转,次日,患儿高烧不退,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间见呕吐,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有力,除继续用:氯霉素静滴外,并输氧、肌注洛贝林、物理降温、肛管排气及肌注新斯的明,虽经积极处理,但病情尚未能控制,经会诊决定,中药用:“大承气汤”,加减为主,以:急下存阴,釜底抽薪,停用:氯霉素,保留西药作适当对症处理,中药用:大黄(后下)、厚朴、枳实、莱菔子、车前子(包煎),各5克、白头翁、赤芍、淮山药,各10克、黄连2克、玄明粉(冲服)1真,将药浓煎,纱布过滤取汁150毫升,分次鼻饲,用药1剂后,即排出灰褐色大便1次,患儿腹胀明显减轻,腹部可闻及较活跃的肠鸣音,气促改善,精神转佳。

次日原方去:大黄、玄明粉,加:广木香3克、焦三仙10克,每天1剂,连服2天,配合适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对症处理,患儿体温下降至37℃一37~5℃之间,腹胀消失,无呕吐、腹泻,呼吸平稳,四肢转温,病已转危为安,遂更用:健脾益气养阴之参苓“白术散”,加减,3剂善后,共住院1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12(11):

508)。

6、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易某,女,36岁1990年6月10、日,以: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2天之主诉就诊,患者于6月8日始,突然出现发热,尿频、尿急,排尿时小便淋漓刺痛,左下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头昏痛,腹胀痛,拒按,小便色如:洗肉水样,大便2天未解,舌苔黄腻,脉滑数,腹部X光平片提示:左输尿管下段见有一约0~3公分×0~3公分之密度增高影,尿常规检查:白细胞(++

+),红细胞(+++),草酸钙结晶(+);血常规检查:WBC、13~5×10,/L,N、0~81,L、0~19入院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左输尿管结石,经西药静滴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止痛药,中药煎服八正散,加减等,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患者腹胀痛益甚,拒按,发热不退,大便数Ft未解,脉滑数,此为阳明腑实已成之证,遂改用:“小承气汤”,加减:大黄

(后下)、厚朴、黄柏、甘草梢,各10克、枳壳、滑石(包煎)、车前子(包煎)、丹参、冬葵子,各15克、金钱草30克、白茅根20克、田三七(另煎)5克。每日1剂,浓煎至600毫升,分2次服完,服药2剂后,大便通畅,发热始退,腹胀、腹痛明显减轻,小便通利,继用:原方,加:党参、麦芽,各15克、连服10剂,体温复常,腹痛止,二便调,复查腹部X光平片与6月13日片比较提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影已消失,尿常规:白细胞(+);血常规:WBC、10~5、X、10,/L,N、0~72,L、0~28,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西药复方新诺明、碳酸氢钠,各每次2片、每日2次,以:善后,共住院20天,病愈出院。《陕西中医》。

1991;12(n):509)。

7、破伤风,张某,男,25岁,农民,都昌县人1988年3月21、日,初诊,患者旬日前因砍柴左食指被刀所伤,当时自用:泥土按压伤口止血10余日后,忽感头痛,恶寒发热,次日牙关紧急,烦躁不安,肌肉痉挛,苦笑面容,四肢抽搐,发热而不恶寒,即入:县人民医院,治疗:经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冬眠灵,以及对症处理多日,患者仍高热不退(39℃,以上),神志昏蒙,时有谵语,汗出湿衣,项背强急,稍,加:惊扰则抽搐不已,甚则角弓反张,大便八九日未下,腹胀板硬如:鼓,小便1日未通,病情极为危笃,西医欲行灌肠、导尿,又恐惊扰病者使病情,加剧,遂邀余会诊,余细察病人,一派里实热证,再察舌按脉,见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即处,以:“大承气汤”加味,:大黄(后下)25克、芒硝(冲)10克、厚朴、枳实,各15克、白附子、天南星、天麻、防风,各9克,煎汤鼻饲,药后数小时,泻下臭粪如:败卵数次,上症减轻,再,以:原方2剂,煎汤频频灌服,泻下甚多,诸症大减,小便也通,神志转清,后经中西医结合调,治:半月而愈,按:

本例患者,素体壮实,由于创伤止血不当,遂致风毒入:侵,初犯肌腠经脉,营卫不得宣通,故:见头痛恶寒发热,牙关紧闭,肌肉痉挛;风毒化热化燥,内传胃腑,与糟粕相结,影响腑气的通降,而成里热实证,故:见上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日:“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骱齿,可与“大承气汤”。下证俱在,故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配,以:祛风化痰止痉之品而取速效。《陕西中医》。

1996;17(1):37)。

8、不全性肠梗阻,毛某某,女,37岁,工人,患者1993年3月21、日在市某医院因“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脐下反复腹痛,4月2日下午1时许,脐下刺痛拒按,呈阵发性,加剧,即复诊于市某医院,该院主张再行手术,治疗,患者恐惧手术来我院急诊,于当晚11时20分,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住院,症见:脐下刺痛,呈阵发性,加剧,痛甚则抱腹辗转,头冒珠汗,腹中雷鸣,时见包块,此起彼伏10小时内呕吐2次胃内容物,嗳气呃逆,偶有矢气,大便未行,舌质红边见瘀点,苔黄燥,脉沉弦,查体:急性痛苦面容,腹软,无固定压痛点,肝脾未扪及,脐下可见一长约6公分

的手术刀疤,肠鸣音亢进,偶可闻及水过音,腹部B超:可见游离气体,提示为不全性肠梗阻,分析此病人,乃手术之后,血瘀气滞,瘀久化热,热即与肠中燥屎相结,阻滞气机,失于通降,形成里实热病证,拟通里泻下法,用:“大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0克

(后下),芒硝5克(兑入),厚朴15克、枳实10克、生甘草3克、红藤15克、忍冬藤15克、1剂,中药保留灌肠方: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5克(兑入),厚朴30克、炒枳实15克、莱菔子30克、广木香15克,外敷方:芒硝120克(上凡热水袋,外敷痛处)用药40分钟后,患者矢气增多,开始泻下稀便多次,次日凌晨腹痛已止,诸症悉除,再用:中药保留灌肠方2剂,以:巩固疗效,继,以:健脾、和胃,理气行滞方调理5剂收功,痊愈出院。

按:患者病起于手术之后,血脉瘀阻可知,临证所见脐下刺痛,舌边瘀点,均为瘀象。

腹痛拒按,苔黄燥为可下之明征,痞、满、燥、实悉具,故:选用:“大承气汤”,方中:生大黄泻热通便,活血化瘀,实为荡涤肠胃,推陈致新的猛将,辅,以:通里泻下的芒硝,佐,以:破气行滞的厚朴、枳实,使之,以:红藤,忍冬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味虽简,但服后患者腑气即通,热瘀得清,痛随利减,诸症悉瘳,值得一提的是,本例采用:内服与外用: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配合,治法,故:能相得益彰。《江西中医药)1995;26(6):9)。

9、铅中毒腹绞痛,戴某某,男,56岁,瑶田供销社干部1986年8月2,曰:晨初诊,因剧烈腹绞痛5小时,而由家人急送入院,患者近3天来腹部隐痛,顽固性便秘4天,昨半夜起持续剧烈腹绞痛,入院前曾在乡村医生处肌注阿托品等无效1年前曾有类似发病史,作尿铅测定后,在某卫生院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治疗:而愈,入院时病人身体蜷曲,辗转不安,双手捧腹,叫号不迭,面色苍白,头昏乏力,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腹平软,无固定压痛点,齿龈边缘有铅线,口内可闻及金属味,T

36、8℃,BP、20~0/12~7kPa,RBC~3~8×10”/L,WBC~6~8×10~/L,Hb、9~5克%当天尿送检报告尿铅0~13毫克/L入院诊断:慢性铅中毒(中度),拟方:大黄30克、芒硝20克、厚朴15克、党参15克、白芍15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牵牛子8克、火麻仁10克、立即煎服,6小时后排便1次,绞痛明显缓解,8小时后再便1次,腹痛基本消失,生活自理,以后连续两天,每日服“大承气汤”加味,1剂,日排便2~3次不等,便通后来再出现腹痛,同时行西药祛铅,治疗,第4天出院,改行门诊间歇祛铅,治疗:而痊愈,按:本证为铅毒积蓄日久,其病机不外热毒蕴积中焦,气机阻滞,腑气不通,不通则痛,铅毒乃病之本,绞痛、腹胀乃病之标,治疗:重在通腑泄热,疏畅气机,排除肠胃积滞,以:通为用。“大承气汤”具有行气导滞,通导大便,峻下热结之功用,铅中毒患者,腹绞痛发作前,往往均有程度不同的便秘,痞满燥实之症皆具备,非用:“大承气汤”峻下而难收功。

《江西中医药)1993;24(1):17)。

10、癃闭,云:某,女,26岁1992年12月12日,初诊,大便不通4天,尿闭1天,两天前欲大便,数登圊而不通,以致肛门、会阴坠胀渐及下腹,次日小便也难排出,下腹胀痛难忍,就诊前一天下午,到当地卫生院服泻药并导尿,但,以后仍不能自行排尿,大便仍未解,故:来门诊求,治: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腹部微胀气,膀胱区轻度充盈,证属肠道积滞气结,下焦湿热,治宜:破气结,泻热,坚阴化气,方用:“小承气汤”合滋胃通关丸,加味,药用:大黄1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黄连6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桂枝6克、桔梗6克。1剂,即煎服,嘱药后4小时若二便不通,请去:急诊室复诊,翌晨患者又至,述药后二便已通,诸症消失,一如:常人,随仿“麻子仁丸”方,加减3剂,隔日服用:1剂,乃归,按:本例之癃闭,续发于大便不通之后,若大便通,小便之闭当自然缓解,而大便不通仅4日,恐尚未形成燥屎的程度,虽有燥结,其势尚轻,为慎重起见,应先用:小承气作一次试探,脉弦数,舌边尖红,苔黄腻,下腹胀满疼痛,属肠道气滞结热,下焦湿热蕴结,所以:选用:“小承气汤”,以:大黄泻实热,以:厚朴、枳实通气滞,知母、黄柏、黄连清利膀胱湿热,膀胱赖气化,以:运行,故用:桂枝化气利水,桔梗宣肺气,使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上焦开,则下焦之水出焉。《中医函授通讯)1994;(1):27)。

[按语]:“三承气汤”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要方剂,在《伤寒论》中除了,治疗:阳明腑实证外,还,治疗:太阳病的兼变证,热结旁流证,急下证等。“大承气汤证”,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痛,不大便,脉沉实有力为辨证要点,其病机为阳明热盛,肠胃有实邪结聚。若证情较轻,或:不典型者,可选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以:潮热,谵语,腹胀满等里热炽盛证为辨证要点,对于燥热偏胜而肠胃结聚不盛的腑实证可选用:“调胃承气汤”。急下证不必便硬而后下之,吴又可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邪热”,主张“有是证则投是药”。可知“三承气汤”,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具有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之功效,只要是腑热炽盛就可用:承气汤急下存阴。临证当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区别应用:三方。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三承气汤”,不但用于:外感热病,还用于:内伤杂病,更用于:危重病证,且疗效显著。但承气汤毕竟是攻下之剂,易于伤正,临床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临床应用:“三承气汤”还当注意煎服法。“大承气汤”当先煎厚朴、枳实,去滓后再煎大

。黄,以:避免枳朴残渣吸收其汁。大黄若用于:通便可用:生大黄,煎煮时间不宜:太长;若用于:清热可用:制大黄。芒硝最后纳入,也可冲服。“调胃承气汤”中的甘草大黄不宜:与芒硝长时间同煎,有研究证明,若久煎芒硝能将大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沉淀。还当注意服药的灵活性,“调胃承气汤”有“顿服”与“少少温服”两种服法;“小承气汤”有“少少与之”的服法;大“小承气汤”均有得下余勿服的要求。临证应用:“三承气汤”还当随证,加减使用,吴鞠通《温病条辨》的承气汤类方可参考应用。

[现代研究]:

70年代起有关“大承气汤”的研究屡有报道,认为“大承气汤”具有促进胃肠道的推进机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菌、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血循环、促进腹腔内血液吸收,以及预防术后腹腔内粘连等作用。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研究进展。

(1)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杨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电活动影响,提出直接增加:肠道平滑肌的电兴奋性是“大承气汤”促进肠道运动功能的一种细胞水乎的机理。L29)康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得出肠梗阻的发生与发展和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有关,“大承气汤”抑制梗阻结肠平滑肌45Ca内流增加,可能是该方剂,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离子机制之一。同时还发现“大承气汤”对平滑肌45Ca内流的影响呈双向调节作用。林氏等通过观察“大承气汤”对肠梗阻大鼠肠粘膜组胺水平的影Ⅱ向、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大承气汤”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2)对脏器血流变化的影响、张氏等应用:生物微球技术测量腹膜炎时兔腹腔主要脏器的血流变化及“大承气汤”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承气汤”不仅有增加:胃肠血流的作用,而且对腹膜炎时大部分腹腔脏器都有增加:其血流的效果。其意义在于可增加:肠壁,或:腹腔脏器的血氧供应,有利于腹腔内渗出物的吸收,炎症的消失,这是攻下法,治疗:腹膜炎的机理之一。此外还可使肠蠕动增加,改变炎症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变肠道细菌状态,促进腐败物分解排出,预防肠源性感染。

(3)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向、“大承气汤”通过抑制透明质酸酶而防止联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粘合质中所含的透明质酸解聚,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物,降低炎症病灶的扩散的机理已经证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血管活性肠肽(VIP)是所有胃肠功能的抑制因子。尤氏等通过观察肠梗阻家兔血管活性肠肽改变及“大承气汤”对其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L3x表明此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林氏在观察“大承气汤”对家兔实验性肠梗阻血浆NA

水平的影响后,认为“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内毒素吸收,改善微循环,增加:腹腔脏器及肠壁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肠梗阻时的缺血、缺氧的功效。

(4)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田氏等对大鼠经口服大剂量次碳酸铋,使大便秘结,直肠扩张(肠梗阻模型)后,再用:“大承气汤”攻下。结果表明通过泻下能增强肺的肃降功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增多,从而提高肺的免疫力。薛氏制作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家兔模型,观察“大承气汤”对肺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表明“大承气汤”对模型有提高Pa02和改善肺组织病变的,治疗:作用。同时认为能增强脏器血流,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改善肺组织病变、提高肺的通换气功能,升高

Pa02有积极意义。

(5)菌毒并治作用:机理的研究、多年来“大承气汤”在急性胰腺炎、胆系感染、急性肠梗阻、急性肺炎和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过程中已显示出具有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排除和拮抗内毒素,以及防,治:内毒素血症、保护肝肾功能的功效。近年的研究又有进展,“大承气汤”对于内毒素血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已得到肯定,田氏等报道当“大承气汤”稀释至256倍:时,对鲎试剂一一内毒素的凝胶反应仍呈阻断效应。陈氏等通过复方“大承气汤”防,治: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认为该方确实具有预防与,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解氏等总结国内近期文章,将“大承气汤”预防和,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理归纳如下:①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通过攻下作用:使大量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缩小了肠道内毒素池。同时大黄等抑制细菌的生长和代谢,减少了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②调动体内因素、促进内毒素灭活:通过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功能等;③对血流中的内毒素产生直接拮抗作用;④对脏器的保护作用:通过对腹腔脏器血流的增加:和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达到保护脏器的作用。秦氏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和放免测定方法观察腹内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前列腺E2在病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对机体的损伤,并通过研究认为“大承气汤”对其异常指标早期得到改善,肿瘤坏死因子的检出率和含量明显下降,血浆前列腺素E:明显降低,说明“大承气汤”确实对于内毒素介导的免疫细胞因子有作用。

第九节、阳明发黄辨(259~262)。

[原文]: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裹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於寒湿中求之。(259)。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260)。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蘖皮汤,主之。(261)。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蘖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262)。

麻黄二两、去:节、连朝二两、连翘根是、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红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词解]:

(1)瘀热:此处瘀通郁,义为郁滞,不流通。指病邪阻滞于体内,蓄积成热。

(2)身必黄:必,此处用:作连词,表示假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身必黄,如果身体发黄疸。(3)连轺(y60摇)、<千金翼)卷九轺作“翘”。赵刻本《伤寒论》连轺下,有

“连翘根是”四字。现多用:连翘。

(4)生梓(zi子)白皮:即梓树的韧皮部。

(5)潦(160老)水:雨水。(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龟鳖”。郑玄注:“雨水,谓:之潦”。

[提要]:发黄的主症、病机及寒湿发黄与湿热发黄证治:的区别。

[释义]:发黄的主要症状,从原文描述来看是身黄、目黄、小便黄,其中尤以:目黄为要。根据病证性质分为寒湿发黄和湿热发黄两大主要类型。发黄的基本病机是寒湿,或:湿热蕴结中焦,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

发黄与感受湿邪,湿无出路,或:热病过程中,失,治,或:误,治,导致湿郁于里有密切关系,因此张仲景在原文中提到小便不利,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则可能发黄,反之,汗出、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可见湿郁于里与热邪,或:寒邪相结,壅阻中焦,进而影响肝胆是导致发黄的关键。因此,发黄的,治法,总,以:利湿为主,根据病邪性质和正气盛衰可分为温化寒饮和清化湿热两大主要方法。

259条辨寒湿发黄的证治:及禁忌。本证表现为身黄、目黄、尿黄,黄色晦暗,后世称之为阴黄,尚可伴有脘腹胀闷,腹满时减,不欲食,苔白腻,脉濡弱等症。本证除有寒湿蕴结于里外,尚有中阳不足的病理变化,从“伤寒发汗已”来看,中阳不足的成因与发汗太过有关,另外,与病人素体脾阳不振,易受寒湿侵犯也有关系。本证的,治疗,原文只讲“于寒湿中求之”,后世多,以:温脾、散寒化湿之方,如:“理中汤”、“四逆汤”、茵陈“五苓散”等。

260条辨湿热发黄的证治。本证的特征是身目发黄、尿黄,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后世称为阳黄。本证的主要伴有症,结合236条可为:发热,口渴引饮,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腹微满,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本证由于阳明里热不解,热郁于里,气机阻滞,从而影响三焦气化,水液不能从常道排出体外,留而成湿,导致湿热相结。也可由于受湿邪侵犯与热互结,进而影响三焦气化,水液排泄失司,使热之与湿纠缠不解。湿热蕴结中焦导致腑气壅滞,可见腹满,由于本证与阳明热燥结肠之腹满相比,其满尚轻,故称:腹微满。本证总属湿热蕴结于里,肝胆疏泄失司,胆汁溢于肌肤所致。治宜:“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

261条也为湿热发黄,原文论述较简,从“栀子柏皮汤”所用之药来推断证候,则应有两个特点,一是热多于湿。二是湿热内结较轻,因此本证的表现主要是身黄、目黄、尿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口渴,小便欠利。惟其湿热内结不重,故:无明显腹满、便秘等症。治宜:“栀子柏皮汤”,清解里热,除湿退黄。

262条为湿热发黄兼表证,或:湿热弥漫全身,原文,曰:“瘀热在里”,点明了本证的性质属实热,故:此种发黄也具有阳黄的特征,即身目发黄、小便黄,色黄鲜明如:橘子色。其他伴有症,原文虽没有详细描述,然据方测证,可有两种情况,一是伴有表证,如:见发热恶寒,无汗等症;二是伴有湿热弥漫全身的证候,如:见发热,无汗,头重,脘闷,小便不利等症。本证多见于发黄初期,往往表未尽解,则部分病邪已入:里化热与湿相合,熏蒸肝胆,胆热液泄而发黄,如:喻嘉言所说:“伤寒之邪,得湿而不行,所以:热瘀身中而发黄”。本证发黄,湿热弥漫全身,上、中、下三焦均波及,中焦积滞不明显,故:无腑气壅滞之象。治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清热利湿,兼,以:解表。本条与260条的区别之处主要有二:一是本条可兼表证,260条纯属里证;二是本条是湿热弥漫三焦,260条为湿热壅滞中焦为主。

[选注]:

成无己:当热甚之时,身黄如:橘子色,是热毒发泄于外。《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小便不利,小腹满者,热气甚于外而津液不得下行也,与茵陈汤,利小便,退黄逐热。《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医宗金鉴》:身黄,湿热之为病也,湿盛于热,则黄色晦,热盛于湿则黄色明。如:橘子色者,谓:黄色明也。伤寒七八日,身黄色明,小便不利,其腹微满,此里热深也。

《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伤寒发汗已,热气外越,何由发黄,今者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其人在里素有寒湿,在表又中寒邪,发汗已,在表之寒邪虽去,在里之寒湿未除,故云:不解也。且汗为阴液,乃中焦阳气所化,汗后中阳愈虚,寒湿愈滞,脾胃受寒湿所伤,而色见于外。此与湿热发黄不同,故云:不可下。或:问日:湿挟热则郁蒸发黄,今挟寒,何,以:发黄;余答,云:寒湿发黄,譬之秋冬阴雨,草木不应黄者也黄,此冷黄也。王海藏,云:阴黄,其证身冷汗出,脉沉,身如:熏黄,色暗,终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治法,小便利者,“术附汤”;小便不利者,大便反快者,“五苓散”。(《伤寒论辨证广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发黄有因瘀热者,也有因寒邪者,有因于燥令者,也有因于湿化者。则寒湿在里,与瘀热在里不同,是非汗下清法可治:矣。伤寒固宜:发汗,发之而身目发黄者,非热得越,是发汗不如:法,热解而寒湿不解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阳明脉证≥)。

[评述]:对发黄的成因及其辨证论,治,诸注家阐述颇明,认为寒、湿,或:湿热之邪的侵犯,蕴结于里而成寒湿,或:湿热发黄,汪苓友指出人体素有寒湿,或:发汗伤中阳,致寒湿易停,是寒湿发黄的成因,此说强调了发黄的内因,对于发黄的,治疗,主张因证施治,尤其提出了寒湿发黄的选方用药,补充了《伤寒论》原文的不足。

[治法]:

1、清热利湿退黄。

2、清解里热,除湿退黄。

3、解表散邪,清热除湿退黄。

[方药]:

1、“茵陈蒿汤”方。

2、“栀子柏皮汤”方。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方义]:

“茵陈蒿汤”是清热利湿退黄的主方,方中:茵陈苦泄下降,清利湿热,为,治:黄疸的主药,配栀子则清泄三焦,湿热从水道而去:配大黄则通导腑气,湿热郁毒从肠道而出。

茵陈、栀子、大黄均属苦寒,苦能胜湿,寒能胜热,三药同用:清热燥湿力明显增强,同时大小便得通,加:速病邪的清除,黄疸随之而退,腹满便秘者方中:的大黄宜:用:生大黄,以:取较强的通便泻下作用。方后,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是全身之黄疸从小便而去,又云:“一宿腹减”,可知瘀热得去,则病症随之而减。

“栀子柏皮汤”,用:栀子配黄柏,苦寒清热泄湿,炙甘草和中护胃,方中:不配大黄,则通便泻下力小于“茵陈蒿汤”;不配茵陈,则清热利湿力不如:“茵陈蒿汤”,因此本方的退黄利湿力较弱。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具有发汗、辛散表邪的作用,麻黄、生姜又有散水气的作用,杏仁宣散肺气而通便,有利去:邪,连翘、生梓白皮苦寒能清热解毒(梓白皮现多,以:桑白皮代之),与赤小豆同用:可起清热利水除湿之效,甘草、红枣调和诸药,并和脾胃,全方具有清热利湿兼,以:解表发汗的功能,本方驱湿除通过利大小便外,还取由汗而发,此即<内经)、“开鬼门”之法,本方集发汗、利水、通泄于一方,通达表里、上下,除湿退黄,但通腑泄满之力逊于“茵陈蒿汤”,方用:“潦水”煎煮,是取地面流动之雨水,是取其味薄不助湿气之意。

[方论选]:

成无己:王冰,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发黄者,热之极也,非大寒之剂,则不能彻其热,茵陈蒿味苦寒,酸苦涌泄为阴,酸,以:涌之,苦,以:泄之,泄其热者,必,以:苦为主,故以:茵陈蒿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热,栀子味苦寒,苦人心而寒胜热,大热之气,必,以:苦寒之物胜之,故以:栀子为臣,大黄味苦寒,宜:补必酸,宜:下必苦,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攻之,故以:大黄为使,苦寒相近,虽甚热大毒,必祛除,分泄前后,复得利而解矣。《伤寒明理论》。

钱天来:茵陈性虽微寒,而能,治:湿热黄疸,及伤寒滞热,通身发黄,小便不利。栀子苦寒泻三焦火,除胃热时疾黄病,通小便,解消渴、心烦懊侬、郁热结气、更入:血分。大黄苦寒泄下,逐邪热、通肠胃,三者皆能蠲湿热、去:郁滞,故:为阳明发黄之首剂,云。《伤寒溯源集,阳明中篇》。

《医宗金鉴》: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翘、梓皮,以:泄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点评]:“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配伍精当,钱天来评说颇为中肯,栀子入:血分除邪,大黄泄在里之久瘀热,非专为燥屎而设,有助于掌握方义及临床选用。《医宗金鉴》。

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义阐述甚明,并提出无梓皮用:茵陈代之,也为临床可取。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茵陈蒿汤”的应用:

1)《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病发黄证,见236条、260条。

2)《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之谷疸。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温疫论):本方,治疗: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者。、《温疫论》中茵陈汤与《伤寒论》之“茵陈蒿汤”组成药味相同,但两方的药物剂量有别,<温疫论)于本方,重用:大黄,减轻茵陈剂量。

2)、(温病条辨):运用:本方治疗: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发黄者。

(3)现代应用:“茵陈蒿汤”的现代应用:

1)病毒性肝炎:“茵陈蒿汤”,治疗:病毒性肝炎有肯定的疗效,尤其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甚佳。易氏等报道,以:“茵陈蒿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疗程

14天,结果在退黄方面:60例中,显效40例,有效16例,有效率93.33%。谷丙转氨酶大都伴随下降,肝炎有关症状也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易氏等的经验是,重用:山栀、大黄,其方为茵陈、山栀,各20克、大黄30克、见泛恶、呕吐者,加:半夏、生姜,肝区疼痛者,加:丹参、赤芍,腹胀、纳少者,加:枳壳、山楂、神曲。吴氏,报道,用:“茵陈蒿汤”,加:郁金、虎杖、败酱草等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5例,总有效率达

98.08%。林氏,用:“茵陈蒿汤”,加:黄芩等药,治疗:瘀胆型肝炎45例,总有效率73.3%,林氏认为“茵陈蒿汤”,治疗:本病的效果似比西药来得明显,而且对急性甲型瘀胆型肝炎的疗效高于慢性乙型瘀胆型肝炎。

对于小儿病毒性肝炎,么氏等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肝功能恢复较快,症状改善明显。韩氏,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小儿病毒性肝炎

30例,从中体会到无论甲型,或:乙型肝炎,只要符合湿热亢盛,急性有余之实象,皆可用:苦寒清泄的方法,对新生儿实热之证,也可放心使用,但应病衰其大半而止为宜,恐伤脾胃,所以:在“茵陈蒿汤”中,加:白术、神曲,可使脾胃健运,增强小儿机体抗病邪能力,使之康复。赵氏等,报道,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千余例,治愈率

95%,有效率达100%,方药组成:茵陈10克、栀子6克、大黄4克、滑石6克、木通6克、柴胡3克、竹叶3克。灯草3克。

2)高胆红素血症:除病毒性肝炎外,胆道结石也可致高胆红素血症,“茵陈蒿汤”仍是常用之基本方。王氏认为高胆红素血症按中医辨证仍属黄疸范畴,但单纯使用:清热利湿药物,效果多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黄色灰黯之“阴黄”,“,治:黄必,治:瘀”,即使黄疸早期也应考虑瘀的存在,因此王氏,用:“茵陈蒿汤”,加:赤芍、丹参、虎杖根等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首选方剂,方中:大黄的作用:甚为重要,在具体应用:上,众多医家,各有己见,如:黄疽兼便溏时,大黄能否用:?崔氏认为大黄的应用,应,以:黄疸的存在与否作为依据,绝不可视大便溏而舍弃不用,但在用量上可根据大便的溏、秘不同而灵活变通。小儿黄疸大黄是否适用:?张氏等认为应该使用,能提高疗效,但大黄用量需根据不同年龄适量增减,2~5岁用:6克、5~10岁用:8克、10~14岁用:10~12克。

大黄煎法怎样为适宜:?张氏提出大黄宜:与茵陈等药同煎,使其峻泻之力减而缓下逐湿祛瘀退黄之功尚存,但凡阳黄证无论便秘,或:如:常,或:溏皆可放胆用之,药后畅腑去:邪退黄,又鲜有伤中败胃之弊。

3)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茵陈蒿汤”虽为湿热黄疸而设,但用,治:其他疾病也有确切疗效。杨氏,治:一胃脘痛伴黑便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内阻,用:“茵陈蒿汤”,加:党参、茯苓、白及粉等,服13剂而愈。又治:一阑尾炎患者,证属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用:“茵陈蒿汤”,加:败酱草、蒲公英、牡丹皮等药物,3剂后二便通,腹痛消失,再,以:调养康复。可见“茵陈蒿汤”导积滞、通二便、凉血活血的作用:对肠胃湿热瘀阻,二便不畅证候甚为相合,故用之效著。

4)肥胖症:杨氏认为肥胖由痰湿瘀阻,湿热互结引起,伴有二便不畅者,选用:“茵陈蒿汤”配,以:化痰理气之陈皮、半夏、茯苓等,可使痰湿热俱消,肥胖得到控制,如:曾,治:一例,服药2月余,体重下降3.4公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现代应用:

1)肝炎、肾炎:本方广泛用于:消化、泌尿、神经、循环、呼吸、传染病等,各系统疾病中,其中,以:黄疸型肝炎、小儿肾炎最为常用。黄疸型肝炎,证属湿热内蕴兼表邪未解,适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谭氏等经病案统计得出本方的临床多见症状是发热、恶寒、水肿、发黄(色鲜明)、食少、尿短赤。李氏曾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剂而愈,随访一年正常。

2)哮喘、荨麻疹:蒋氏,报道,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地龙,治疗:哮喘伴轻度发热恶风者,4剂而愈,继,以:“玉屏风散”调理月余,随访一年未发。“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发越肺气,清利湿热的作用,常用,治:荨麻疹。魏氏,报道曾从本方可治:肝炎引起的皮疹得到启发,广泛应用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等,均有较好疗效,并可随证,加减,寒重者,重用:麻黄,加:防风;热重者,重用:连翘,加:银花;湿热者,加:苦参;血热者,加:赤芍、丹皮C151。蒋氏的经验是对诊为过敏因素致病者,方中:麻黄、连翘、甘草用量稍增,或:再,加:黄芪、荆芥、防风、乌梅之类。

(4)医案选录:

1)黄疸(阳黄)。陈某,男,34岁。患者5天前自觉四肢酸软,不思饮食,继之全身发黄,小便如:茶,并伴恶心、呕吐、厌油和右胁胀痛而入院,治疗。查其皮肤巩膜黄染,肝区压痛,肝大2.5公分,脾未触及。肝功能报告:碘试验32u,VDB(+),克PT

>200u,尿胆红质(+)。用:茵陈50克、栀子、大黄(后下),各10克、郁金、茯苓,各15克、虎杖、败酱草,各2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黄连5克、川楝子10克。水煎服。用药10剂,诸症均消失,肝功恢复正常,痊愈出院。《陕西中医>1991;(3):128)。

2)黄疸(阴黄)张某某,女,38岁、反复黄疸迁延不退3个月,症见:面目晦黄,皮肤稍刺痒,神疲怕寒,纳呆泛恶,脘腹胀满,四肢不温,口淡不饮,大便稀烂,尿淡黄,舌质淡、苔薄白腻,脉濡缓,肝功能:S克P7、105u,AKP、21u,血清胆红素

86/~m01/L,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诊为“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证属阴黄(寒湿困睥)拟温化寒湿,健脾和胃,佐,以:利胆,方用:茵陈、栀子、苍白术、猪茯苓、干姜、炮附子、地肤子、紫丹参、厚朴,每日1剂,水煎,治疗:1个月,全身诸症及黄疸明显减轻,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续服2个月,病愈康复,随访1年未见复发。《江苏中医)1993;(8):10)。

3)胃脘痛,车某,男,47岁,胃痛二年,曾作上消化道钡透,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形容消瘦,面色萎黄,恶心吐酸,二便不畅,伴有黑便,舌苔黄而厚腻,脉沉数,证属脾虚湿热内阻,治,以:健脾利湿为主,药用:茵陈30克、党参、茯苓,各15克、栀子、生大黄、白及粉(冲服)、枳壳、白术、瓦楞子、乌贼骨、焦三仙,各10克、三七粉6克(冲服)~3剂水煎服,胃脘痛明显减轻,二便畅通,去:大黄,加:山药15克。服10剂病愈,随访二年半未复发,按:本例胃脘痛久而湿热瘀阻,导致气虚形衰,二便不畅,故:投,以:“茵陈蒿汤”,通二便去:湿热,并合扶正固本、制酸和胃、止血生肌诸药共奏良效。

《陕西中医》1992;(8):372)。

4)风水,邓某,男,15岁,患者于1月前染毒,肢体散发脓疮,不曾,治疗,3日前,出现发热恶寒,四肢酸重,咳嗽气喘,渐见头面浮肿,今已漫及下肢,皮肤润泽光亮,下肢按之没指,小便量少,色赤,尿检:蛋白(++),并可见颗粒管型,西医诊为肾小球肾炎,诊脉浮滑而数,舌尖红赤,舌苔薄黄,证属风水湿热蕴毒,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湿解毒,处方:麻黄5克、紫背浮萍5克、连轺15克、桑白皮10克、生姜皮5克、滑石10克、生地黄10克、赤小豆15克、大蓟、小蓟,各10克、鲜茅根30克,每日1剂,水煎,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煎至茅根沉降去:渣,分3次,温服3剂后寒热已罢,小便快利,肿消大半,脉仍浮数,原方再服5剂,诸症消失,尿检3次,均为阴性。《广西中医药)1989;12(5):27)。

5)荨麻疹,顾某,女,41岁,罹患荨麻疹30余载,无特殊诱因,四季皆发,近年常伴胸闷喘息,纳可,苔薄,脉小滑,大便不实,经多方检查未发现其他异常,惟肺部闻及干罗音少许,大便查出蛔虫卵(+)处方:麻黄8克连翘10克、赤小豆30克、桑皮10克、杏仁10克、前胡6克、僵蚕10克、葶苈子6克、甘草3克、生姜1片、红枣3枚3剂诸恙悉平,以:此方改制为丸剂,1日3次,每次6克,经半年而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四川中医)1985;(7):48)。

[按语]:“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身黄如:橘子色,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腹满的阳明发黄证。“茵陈蒿汤证”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于里,治疗:着重于清热利湿,祛邪外出。临床上见有发黄证属阳黄,尤其是湿热壅阻中焦者,可用:“茵陈蒿汤”,治疗。后世医家及现代临床,以:本方,用:治:黄疸均收到显著疗效。然茵陈。

蒿汤的清热利湿,导积滞,通二便,凉血活血的作用,对湿热瘀阻证,不论发黄有无均可酌情用之,故:现代临床也用:其治疗:证属湿热互结的肠胃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茵陈蒿汤”用,治:黄疸时,茵陈量宜:大。大便秘者,大黄量可适当增加,且宜:后下。大便溏者,也可用:大黄,其量宜:减,且宜:与其他药同煎,以:取缓下之意。黄疸日久宜加:活血化瘀药,如:赤芍、丹参、虎杖根等。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在《伤寒论》中也用于治疗:阳明发黄证,尤适用于:发黄初起兼表证者。由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具有宣发肺卫,清利湿热的作用,现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肾炎初起,头面浮肿,哮喘,荨麻疹等疾病。临证,以:发热,恶寒,无汗,小便不利为审证要点。

[现代研究]:

(1)“茵陈蒿汤”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的作用:郑氏等经动物实验研究得出“茵陈蒿汤”能非常显著地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并发现山栀在“茵陈蒿汤”中起着重要作用,山栀的主要成分为去:羟栀子甙有良好的降低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功效。洪氏认为这可能是茵陈蒿保护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了因细胞损伤而引起的S克PT和

S克07外漏的结果。

(2)“茵陈蒿汤”的利胆作用:贵阳中医学院经动物实验观察分析得出,“茵陈蒿汤”水煎剂、醇提液,以及,加味“茵陈蒿汤”(加:金钱草及枳壳)均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而,加味“茵陈蒿汤”利胆作用:更加:明显。从时效曲线看,其利胆作用:在给药后1~2小时最显著。已发现茵陈蒿及滨蒿的利胆有效成分为6,7一二甲基香豆素及对羟基苯乙酮,这两个化合剂均溶于有机溶剂中,实验证明“茵陈蒿汤”醇提液的利胆作用:比水煎剂明显,醇提液还能增加:胆汁中固体物的排出。洪氏等总结近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认为茵陈蒿的利胆成分可明显增加:胆酸、胆固醇等脂类成分的分泌量,使胆汁流量增加,扩张胆管,收缩胆囊,加:速胆汁排泄。吴氏提出大黄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汁流量,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作用。

(3)“茵陈蒿汤”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洪氏等认为由于茵陈蒿含有丰富的Zn、Mn、叶酸等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等,它们参与酶的组成,调节酶的活性,直接参与机体的核酸、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因而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明显的保肝作用。并引国外学者报道茵陈蒿中一些黄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四氯化碳,或:半乳糖胺诱发的大白鼠肝细胞细胞毒性的作用。李氏总结近年研究结果认识到微循环障碍在重症肝发生及发展中是一重要因素,大黄活血凉血祛瘀,通过泻下的机械刺激作用,加:速了胃肠道的蠕动,促进了胃肠功能,也调节了机体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且大黄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和血液粘度下降,解除微循环障碍,恢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血供,从而改善肝脏的营养,促进损伤修复。

(4)“茵陈蒿汤”的降血脂作用:贡氏等经实验研究证实“茵陈蒿汤”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清中TC、LDL~c/TC值,并显著降低LDL。c/HDL。C值,其降血脂的作用:非常明显。洪氏等归纳近人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服用:茵陈后,血清胆固醇显著降低,且血清胆固醇较高者,茵陈蒿的降脂作用:愈明显。

106、“猪肤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猪皮(去:毛之猪皮)60克。上1味,煨汤三四小碗,取汤,吹去:浮油,加入:白蜜30克、炒焦米粉15克、和匀,一日内分6次,温服。

[功效]:清热润燥,滋养肺肾。

[主治]:〈主证〉: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副证,或:声音嘶哑,胸满,心烦。

[临证加减]:

1、“猪肤汤”,治疗:咽痛;“猪肤汤”组方严谨,药味简而不杂,为甘平凉润,滋阴清热的平剂。具有复阴液,退虚热,疗咽痛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凡久病劳伤,肾精亏耗,虚火上炎,伤于咽喉则见咽痛、音哑等证。应用:“猪肤汤”应着重:咽痛而不红,音哑而无肿,并伴有烦热咽干,体倦腰酸,寐少耳鸣,舌红脉细等阴虚火旺为特征。方取猪肤甘寒人肾,以水济火,解少阴客热;白蜜甘平凉润,清热润燥,以:止咽痛;白粉(或:粳米)甘缓和中,扶助胃气,滋津液化生之源。此甘润平补之剂清热而不苦寒,润燥而不呆滞,相济相须,使阴液得复,虚热则退,咽痛自消矣。总之,先抓主证,再辨兼证,标本缓急,主次分明,随证,加减,方可井然不乱。是方药味平淡,主意很深,用之得当,确有出奇制胜之妙。

2、猪皮膏在临床上运用:单用:猪皮胶,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更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均收到良好效果。本组病例经外周血象及骨髓象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停服其他中西药,单用:猪皮胶30克烊化,或:胶冻,白开水送服,每日2次,8天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第六节、少阴咽痛证(310~313)。

[原文]: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词解]:

(1)猪肤:去:掉内层肥白的猪皮。

(2)白粉:白米粉。

[提要]:少阴阴虚火炎咽痛的证治。

[释义]:本条之咽痛据证当属少阴阴虚火炎之证。少阴邪从热化,邪热下注则下利,利则阴气更伤,因而虚火上炎,注于胸中,上熏咽嗌,故:咽痛、胸满、心烦。虚火上炎之咽痛,其咽部多不太红肿,唯觉干痛,痛势也不剧烈,不若风热实证之红肿而痛甚。既非实热之证,故:无须苦寒之品,以:直折其火,证属阴虚火炎,且虽属少阴。实与肺有关,即秦皇士所说:“少阴咽痛,以:肾水不足,水中火发,上刑肺金”。故以:“猪肤汤”滋肾、润肺、补脾。

[选注]:

成无己:邪自阳经传入:少阴,阴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也,与“猪肤汤”调阴散热。《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周禹载:张仲景于少阴下利心烦,主用:“猪苓汤”,于咽痛者,用:甘草“桔梗汤”,一,以:导热滋阴,一,以:散火开邪,上下分,治之法,也,云:尽矣。今于下利咽痛胸满心烦四证兼见,则另主“猪肤汤”一法者,其义安在?彼肾司开阖,热耗阴液,则胃土受伤,而中满不为利减,龙火上结,则君火也炽,而心主为之不宁,故以:诸物之润,莫猪肤若。《伤寒论三注,少阴中篇》。

尤在泾: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阳邪传入:少阴,下为泄利,上为咽痛,胸满心烦,热气充斥脉中,不特泻伤本脏之气,也且消烁心肺之阴矣。猪水畜而肤甘寒,其气味先入:少阴,益阴除客热,止咽痛,故以:为君,加:白蜜之甘,以:缓急,润,以:除燥而烦满愈,白粉之甘能补中,温能养脏而泄利止矣。《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程郊倩:下利虽是阴邪,咽痛则为急候,况兼胸满心烦,谁不日急则,治:标哉,然究其由来,实是阴中阳乏,液中下溜,而不能上蒸,故:有此,只宜:“猪肤汤”,润,以:滋其土,而苦寒在所禁也。虽是润剂,却,加:白粉,少阴经所重者,趺阳也。《伤寒论后条辨,少阴篇》。

汪苓友:此条少阴病,也自三阳经传来者,热邪传入:少阴,少阴之经气虚,故:下利,其咽痛、胸满、心烦者,以:其经之脉循喉咙,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尚论篇),云,少阴邪热,充斥上下中间,无所不到故也。成注,云,与“猪肤汤”,以:调阴散热。……,或:问下利一候,乃水来侮土,今者少阴经有热邪,当是湿热利,何为而,云:有燥热也?余答,云,下利既多,则亡阴致虚而津液去,故:燥,咽痛、心胸烦满,此是燥热征无疑。《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丹波元简:案此条证,成氏,以:降,诸家并,以:为阳经传入:之热。特柯氏与程氏同义。

若果为热邪,则宜:用:苦寒清热之品,明是不过阴证治:标之药耳。《伤寒论辑义,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刘渡舟:证本为少阴虚寒下利,但下利日久,阴液必然耗伤,则生虚火。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少阴虚火循经上扰,经气不利,故:而可见咽痛,胸满,心烦等证。《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陈也人:本证主寒主热均不确当,既非传经之热,所以:不用:苦寒清热,也非阳虚,所以:不用:姜附温药。乃阴伤而虚火上炎,所以:用:“猪肤汤”。《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评述]:是证为阴虚火炎之咽痛无疑,徒争其是否为传经邪热无益,当,以:陈说为是。周氏举出三方对比,很有参考价值。

[治法]:滋肾润肺补脾。

[方药]:“猪肤汤”方。

[方义]:“猪肤汤”由猪肤合白蜜、米粉熬制而成。猪肤即去:掉内层肥肉的猪皮,寒咸入:肾,滋肾水而清热润燥;白蜜甘寒润肺,清上炎之虚火而利咽;米粉甘缓和中,扶土止利。三药合用,有滋肾、润肺、补脾之功,为,治疗:阴虚火炎咽之良方。

[方论选]:

方有执:猪属亥,宜:入:少阴,肤乃外薄,宜:能解外,其凉则凉,固能退热,邪散而热退,烦满可除也。白蜜润燥,以:和咽,咽利而不燥,痛可愈也。白粉益土,以:胜水,土王水制,利可止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王好古:张仲景“猪肤汤”用:白粉,即白米粉也。猪肤味甘寒,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解少阴客热,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黄竹斋<伤寒论集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王晋三:肾应彘而肺主肤,肾液下泄,不能上蒸于肺,致络燥而为咽痛者,又非甘草所能,治:矣,当,以:猪肤润肺肾之燥,解虚烦之热,白粉白蜜缓于中,俾猪肤比类而致津液从肾上入:于肺中,循喉咙,复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而上中下燥邪解矣。《绛雪园古方选注,寒剂》。

汪苓友:按上汤,治:少阴客热,虚燥下利之药也,猪肤甘寒,白蜜甘凉,白粉甘平,三物皆能清热润燥补虚,热清则烦满除,燥润则咽痛解,虚补则利自止矣。《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

徐灵胎:此方能引少阴之虚火下达。《伤寒论类方,杂方》。

(伤寒方解>:猪肤究竟是何物,历代注家的说法很不一致。王海藏说是鲜猪皮。汪机、《金鉴》、吴绶、方有执都主张用:焐猪时刮下的黑肤。喻昌说是指去:掉内层肥白的外皮。张璐玉主张用:皮上白膏。唐宗海主张用:猪项皮。舒诏主张用:刮掉里面脂肪及外面黑肤的净白皮。时贤有主张用:猪脂者,有主张用:猪肉者。究竟应该用:什么呢?按仪礼孤聘礼注:“肤,豕肉也”。又礼内则篇“糜肤鱼醢”。注:“肤,切肉也”。又按本草求真说猪肉能“润肠胃,生津液”。因此,编者也主张径用:猪肉。其所以:用:皮内肥肉者,是因其靠近皮,其功用:当与皮肤相去:不远。其所以:不用:猪皮外面的黑肤者,因其比较不洁,且不如:皮内肥肉易得。本草说猪肉能解热毒,加上白蜜和炒米粉,便可,以:和胃润肠,且香甜可口,便于饮服。《伤寒方解)不著撰人)。

刘渡舟:猪肤即猪皮,可滋肺肾之阴,清少阴浮游之火,此物虽润,但无滑肠之弊,入:药时应将肥肉刮净,白蜜甘寒生津润燥,以:除烦,白粉熬香,即将白米粉炒香,可醒脾和胃,以:补下利之虚,本方清热而不伤阴,润燥而不滞腻,对,治疗:阴虚而热不甚,又兼下利脾虚的虚热咽喉疼痛最为相宜。《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陈也人:柯韵伯注:“少阴下利,下焦虚矣。……咽痛胸满心烦者,肾火不藏,循经上走于阳分也。……猪为水畜,其津液在肤,君其肤,以:除上浮之虚火,佐白蜜白粉之甘,泻心润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气,水升火降,上热自除而下利自止矣”。柯氏对该证咽痛病机提出了“虚火”的概念,显然较喻说确切,从肺脾肾的关系分析方义,也比较合理。因为该证的咽痛胸满心烦,不仅肾阴虚而虚火上炎,心肺之阴也虚,故,治,以:猪肤、白蜜滋肾清心润肺;该证的下利,不但肾阴虚,而脾阴也虚,故:不用:温阳益气,只用:白粉益脾。该证既属阴虚,何不用:其他滋阴药物?因为滋阴药大多润滑,不宜:于下利,恐滋阴之品,反有泻阴之弊。考《伤寒论》注家(包括喻氏柯氏在内)对“猪肤汤证”治:虽然有许多阐发,但对该证治:的特点究竟怎样?仍是依稀仿佛。叶天士,通过他丰富的实践经验,才真正抓住了“猪肤汤证”治:的要领。例如:张某案:“阴损三年不复,入:夏咽痛拒纳,寒凉清咽,反,加:泄泻,则知龙相上腾,若电光火灼,虽倾盆暴雨,不能扑灭,必身中阴阳协和方息,此草木无情难效耳。从张仲景少阴咽痛,“猪肤汤”,主之”。由此可见“猪肤汤证”的咽痛,不同于一般的实火,也不同于一般的虚火,而是龙相之火上腾,所以:用:寒凉清咽不效,反,加:泄泻。设譬形象生动,尤有助于理解。从“阴损三年不复”病史,还可看出“猪肤汤证”不是外感新病。《伤寒论求是,少阴病篇》。

[点评]:诸注皆,以:为本方有清热润燥补虚之用,围绕滋肾、润肺、补脾进行阐述,抓住了本方的立意要旨,陈氏引柯氏之注并,加:,以:分析,深入:浅出,指出“从肺脾肾的关系分析方义,也比较合理”。并引叶案,加:,以:说明,更是理论联系实践,给人,以:新的启迪。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长沙药解):猪肤利咽喉而消肿痛,清心肺而除烦满。……肺金清凉而司皮毛,猪肤善于清肺,肺气清降,浮火归根,则咽痛与烦满平也。

2)(伤寒论今释):“猪肤汤”……润滑而甘,以,治:阴虚咽痛,其咽当不肿,其病虽虚而不甚寒,非亡阳之少阴也。

(2)现代应用:现代临床多用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肺肾阴虚之声音嘶哑、失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病证。

1)、治:咽喉部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失音等。李氏,用:“猪肤汤”,治:肺肾阴虚之失音。代氏,用:本方,加:雪梨,或:麦冬等,治:喉痹喉喑,其辨证突出咽痛而不红,音哑而肿。顾介山氏,以:本方长服,治疗:慢性咽炎。

2)、治: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慢性气管炎等。

3)、治: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肠炎、痢疾等。

4)、治: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郭氏,以:猪皮膏,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取效。

5)、治:妇科疾病,唐永忠等用:本方治疗:经行鼻衄获效。患者近4个月来每次月经将尽时即发鼻衄,曰:1~2次,持续2~3天即止。鼻衄血质稀,色淡红,伴心烦、鼻咽干燥,经期经量无异常,舌边尖略红,脉虚数。证为阴血亏耗,虚火上炎,阳络受损。观其病尚属虚火轻症。遂予:“猪肤汤”。取新鲜猪皮(去:毛净脂)250克,加水约3000毫升,小火炖取1000毫升去:渣,加:糯米粉30克、蜂蜜60克、稍熬至糊状。每于经前一周“早、晚”空腹温开水送服3匙,忌辛辣刺激之品。上药连服2个周期而获痊愈。后又服2剂,以:巩固疗效。

6)、治:五官科疾病,王氏,用:“猪肤汤”,加:生地、地骨皮,治疗:35例虚火牙痛,疗效满意。

药物煎服法:取地骨皮60克入:5000毫升水中,小火煎取约4000毫升后去:渣,再将500克猪肤切细同生地纳入:地骨皮药液中,小火炖取约2000毫升后。加:糯米粉50克及适量蜂蜜,须臾即可。“早、晚”饭前半小时服。

另外,程昭寰,谓:“临床运用,治疗:阴虚内热不甚又兼下利脾虚的咽喉疼痛,以及肾阴不足的消渴,包括今之糖尿病、尿崩证,皆有一定疗效”。又说:“忆在原籍时,蒙江西省中医院陈茂梧副主任医师指导,运用:猪肤、白蜜、何首乌、黑豆、芝麻,治疗:一例尿崩证患者。见阴虚内热,获满意效果,即遵此法而设。可见经方的运用,在于审证。审证确切,方不拘而法不可离,往往有独特功效”。

(3)医案选录:

咽痛:徐君育,素禀阴虚多火,且有脾约便血证,十月间患冬温,发热咽痛,医用:麻仁、杏仁、半夏、枳壳、橘皮之类,遂喘逆倚息不得卧,声飒如:哑,头面赤热,手足逆冷,右手寸关虚大微数,此热伤手太阴气分也,与萎蕤、甘草等均不应,为制“猪肤汤”:

一瓯,令隔汤顿热,不时挑服,三日声清,终剂而痛如:失。《张氏医通》。

刘渡舟曾,治:一女学生,咽痛,音哑,屡服麦冬、胖大海之类无效,舌红,少苔,脉细。诊为肺肾阴虚,虚火上扰,金破不鸣之证。拟猪肤一味熬汤,调鸡子白,徐徐呷服,尽一剂则咽痛止而哑除。《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按语]:“猪肤汤”滋阴润燥,培土生金,疗效确切。然后世医家在肯定其功效的同时,多主张据证适当,加味,以:提高其疗效。自然,湿热郁滞者,不宜:此方。

107、“桔梗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桔梗3克、甘草6克。上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

[功效]:清热利咽,养阴解毒,或: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本方既,治:少阴咽痛,又治:肺痈脓已成者。

〈主证〉:咽干肿痛,肺痛,咯吐脓血,腥臭胸痛,气喘身热,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副证〉:咽喉两侧肿痛,饮食不利,口噤难言,痰涎壅塞,小便黄而量少;甚则喘不得卧,面赤身热。

[临证加减]:

1、“桔梗汤”,治疗:肺痈疗效满意,并论述本方,治疗:肺痈的临床作用:①本方桔梗苦辛能宣开肺气、化痰散结排脓。经药物的化分析:含桔梗皂苷,为强力的祛痰药,大剂量应用:能促使脓疡破溃。加:速排脓,生甘草清热解毒,二药合用:共奏散结排脓解毒之功。②中医对肺痈的认识,必具腥臭脓痰的临床特点,目前依靠

X线临床诊断,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故:凡临床确诊为肺脓疡者,不论有无腥臭脓痰见症,皆可早投此方。本方重点在于使已成之脓肿早溃,加:速排脓,故:用量较大,经临床观察,服药后见咳嗽增剧,偶有轻度恶心,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江苏中医,1981,s]:

2、“桔梗汤”加味,治愈肺痈:用:清热、排脓、消瘀,宣肺法,以:“桔梗汤”为主:桔梗、防己、川贝、甘草、杏仁、当归、百合,各6克、桑皮、瓜蒌、薏苡仁、黄芪,各9克、大黄、栀子,各3克。[哈尔滨中医,1965,(5):27]。

3、“桔梗汤”加味,治疗:慢性喉炎,基本方,为:桔梗、元参,各20克、生地15克、麦冬、半夏、厚朴、马勃、薄荷(后下),各10克、胖大海12克、甘草8克。情志受刺激,胸胁胀满,善叹息去:生地、麦冬,加:陈皮、瓜蒌;病久气阴两虚,神疲乏力,加:党参、黄芪;伴鼻炎、鼻窦炎,加:苍耳子、辛夷花;伴扁桃体炎,加:山豆根、射干、银花、连翘;咽喉发痒,声嘶,加:木蝴蝶、蝉蜕、牛蒡子。每日1剂,水煎服。12剂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中国乡村医生,1994,(12):253

4、“桔梗汤”加味,治疗:放射性食管炎;基本方,为:桔梗10克、生甘草20克。疼痛剧烈,加:元参、蚤休、山豆根、银花、射干;吞咽困难重,加:瓜蒌皮、浙贝母、天门冬、竹茹、板蓝根。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用:1~2个疗程。[天津中医,1996,c6,181

5、鼻咽癌放疗咽喉红肿者本方,加:北豆根,锦灯笼、牛蒡子。

6、本方,去:桔梗,名:“甘草汤”,治:同。

7、本方,加:防风,名:“甘桔防风汤”,治:同。

8、上焦风热,本方,加:防风、荆芥、连翘,名:如:圣散。

9、失音不能语者,加:诃子肉,名:“清音汤”。

10、伤寒少阴证,咽痛、头眩,本方,加:花粉、连翘、山栀子、黄芩、生地、鼠黏子,名:“甘桔汤”。

11、慢性喉风证,本方,加:元参、川芎、柴胡、黄芩、桔梗、升麻、广陈皮,名:少阴“甘桔汤”。

12、胸中痞塞,噫气吐酸,或:咳者,本方,去:甘草,加:枳壳,名:“枳桔汤”。

13、风热咽痛,伴有发热恶寒表证者,本方,加:薄荷、桑叶;邪热内盛者,加:银花、连翘、黄芩、赤芍、花粉;便秘者,加:芒硝、大黄;咽喉肿痛甚者,加:元参、山豆根、射干。

14、同名:“桔梗汤”:

(1)肺痈,心胸气壅,咳嗽脓血,心神烦闷,咽于口渴,两脚肿满,小便赤黄,大便多涩。本方,加:桑白皮、贝母、当归、瓜蒌皮、生黄芪、枳壳、防已、百合、薏苡仁、五味子、地骨皮、知母、杏仁、葶苈子,也名:“桔梗汤”,或:称济生“桔梗汤”。

(2)上焦气热上冲,食即暴吐,脉浮而洪者。本方,去:甘草,加:白术、半夏曲、陈皮、茯苓、枳实、姜厚朴,也名:“桔梗汤”。[治法机要]:

(3)火郁于肺,咳嗽有声无痰者。本方,去:甘草,加:香附、栀子、黄芩、前胡、贝母、知母;也名:“桔梗汤”。

(4)肺痈成脓后,经久不愈,气血衰弱者。本方,加:当归、白术、败酱草、桑白皮、薏苡仁,也名:“桔梗汤”。

(5)咽肿微觉疼,声哑者,本方,加:麻黄、黄芩、白僵蚕、马勃、当归、桂枝,也名:“桔梗汤”。

(6)上焦壅热,喉痹热肿,本方,加:连翘、薄荷、竹叶、栀子、黄芩也名:“桔梗汤”。

(7)咽喉不利,本方,加:防风、麦冬、荆芥、牛蒡子,也名:拮梗汤。、。

15、“甘桔汤”:本方,加:山豆根、玄参、牛蒡子、荆芥、麦门冬。治:麻疹咽痛,口舌生疮。[张氏医通]:

16、本方,加:防风。治:痘疹后余毒未尽,咽喉疼痛,名:“甘桔防风汤”。[证治准绳]。

17、本方,加:射干、牛蒡子、竹叶。治:咽喉肿痛,名:“甘桔射干汤”。[杂病源流犀烛]:

18、本方,加:陈皮、川芎、黄芩、柴胡、元参、羌活、升麻、葱白。治:少阴咽痛、头眩、脉沉细而身犹热者,名:少阴“桔梗汤”。

[外科正宗]:

19、桔梗、杏仁、阿胶、麦冬、百合、双花、夏枯草、连翘、贝母、红藤、枳壳、甘草。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膈隐痛等,名:“桔梗杏仁煎”。[成方切用]:

、[原文]: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词解]:

(1)生疮:咽喉部创伤破溃。

(2)苦酒:酸醋。

[提要]:咽中疮伤,声不得出的证治。

[释义]:“咽中伤,生疮”,既可由外伤引起,如:饮食不慎而被鱼刺、肉骨等刺伤,或:被热食等灼伤;也可由火热上炎,或:感受温热之邪而致咽部生疮破溃所致。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咽痛的程度一般都较重,咽部肯定有红肿破溃及脓性分泌物,疼痛较剧,以致难于言语,甚则声音不出,是证多为邪热痰浊损伤咽喉,而致咽部溃烂,声门不利。是证虽也属热,系痰热郁闭,咽喉腐溃之证,故:其治疗:非“甘草汤”、“桔梗汤”所能胜任,须用:“苦酒汤”涤痰消肿,敛疮止痛,利窍通声。

[选注]:

沈金鳌:伤者,痛久而伤也,火灼则疮生。邪热壅于胸膈之上,故:不能语言,声出于喉,咽病则喉也病,肺金为邪火所制,故:声不出。其证较重于咽中痛,皆,治之迟误也。《伤寒论纲目,少阴经证》。

尤在泾:少阴热气,随经上冲,咽伤生疮,不能语言,声音不出,东垣所谓:少阴邪入:于里,上接于心,与火俱化而克金也,故:与半夏之辛,以:散结热止咽痛,鸡子白甘寒入:肺,清热气通声音,苦酒苦酸,消疮肿散邪毒也。《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唐容川:此生疮,即今之喉痈、喉蛾,肿塞不得出声。今有用:刀针破之者,有用:巴豆烧焦灼之者,皆是攻破之法,使不壅塞也,张仲景用:生半夏,正是破之也,余亲见,治:重舌,敷生半夏,立即消破,即知咽喉肿闭,也能消而破之矣。《伤寒论浅注补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钱天来:前人,以:一咽疮,而有,治法三等之不同,遂至议论纷出,不知其一条咽痛,少阴之邪气轻微,故:但,以:甘桔和之而已;其一条,因经邪未解,痛在咽中,痰热锁闭,故以:半夏开豁,桂枝解散;此条则咽已生疮,语言不能,声音不出,邪已深入,阴火已炽,咽,以:损伤,不必,治:表,和之无益,用:“苦酒汤”,以:半夏豁其咽之不利,鸡子白,以:润咽滑窍,且能清气除伏热,皆用:开豁滑利,收敛下降而已。因终是阴经伏热,虽阴火上逆,决不敢,以:寒凉用:事也。《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徐灵胎:咽中伤生疮,疑即阴火喉癣之类。此必迁延病久,咽喉为火所蒸腐,此非汤剂所能疗,用:此药敛火降气,内,治:而兼外,治法也。《伤寒论类方,杂法方类》。

陈也人:咽中伤有二义,一是咽喉部受到外来的创伤,一是咽喉部发生破溃,不问创伤,或:破溃,“咽中伤,生疮”决不是一般的咽痛,咽喉局部肯定有红肿破溃及分泌物等,因溃疡疼痛碍于语言,甚则声音不出,为咽痛重证。《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少阴病“咽中伤,生疮”,多为邪热痰浊损伤少阴之络,致使咽部溃烂,声门不利,不能语言,而声音难出0,治当:涤痰消肿,敛疮止痛。《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评述]:咽中伤,生疮,总属痰热内聚,局部红肿,甚则破溃,其疼痛较剧,影响发声,治疗:当,以:涤痰消肿、敛疮止痛、利窍通声为法。唐氏认为即今之喉痈、喉蛾,徐氏疑即阴虚喉癣之类,可作参考。

[治法]: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方药]:“苦酒汤”方。

[方义]:“苦酒汤”由半夏、鸡子白、苦酒组成,半夏涤痰散结,开喉痹;鸡子白甘寒利血脉,止疼痛,润咽喉,开声门;苦酒即米醋,味苦酸,消疮肿,敛疮面,活血行瘀止痛。半夏得鸡子白,有利窍通声之功,无燥津涸液之弊;半夏得苦酒,辛开苦泄,能,加强劫涎敛疮的作用。全方共成涤痰消肿、敛疮止痛之剂。

本方服法强调“少少含咽之”,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咽喉患部,有利于对咽喉局部疮面的,治疗,以:提高疗效,徐灵胎,谓:为“内,治:而兼外,治法也”。这是服药方法上的前所未有的开创。这种服法和剂型,实开口含剂和含服法之先河。

[方论选]:

王晋三:“苦酒汤”,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而咽生疮声不出者。疮者,疳也,半夏之辛温,佐,以:鸡子之甘润,有利窍通声之功,无燥津涸液之虑,然半夏之功能,全赖苦酒摄入:阴分,劫涎敛疮,即阴火沸腾,也可因苦酒而降矣,故以:名:其汤。《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钱天来:,以:辛温滑利之半夏为君,开上焦痰热之结邪,以:辛凉滑窍之鸡子白为臣,清气,治:伏热,用:味酸性敛之苦酒为佐,使阴中热淫之气敛降,如:雾敛,云:收,则天清气朗而清明如故矣。《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医宗金鉴》:半夏劫涎,蛋清敛疮,苦酒消肿,则咽清而声出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蔚:一鸡子壳之小,安能纳半夏十四枚之多,近刻,以:讹传讹,即张隐庵、张令韶、柯韵伯之明也仍之,甚矣耳食之为害也。余考原本,半夏洗破十四枚、洗去其涎,而破为十四枚也。旧本破字模糊,翻刻落此一字,以致贻误至今,特正之。《伤寒论浅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苦酒汤”,以:半夏辛开涤痰,鸡子白敛疮生肌,苦酒为止痛,实为,治疗:咽喉破溃肿痛之效方。李东垣,云:“大抵少阴多咽伤咽痛之证,古方,以:醋煮鸡子主咽喉失喑,取其酸收固所宜也。半夏辛燥何为用之?取其辛能发散,一发一敛,遂有理咽之功”。陆渊雷,也谓:“余尝试用:猩红热咽痛不可忍者,得意外奇效”。皆可作为本方证之佐证。《伤寒论译释,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点评]:诸注皆较合理,然需指出的是本方煎服法尤有临床意义,对于本方的调剂,《伤寒论方解》(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编著)稍作改进,谓:“用:生半夏三、四枚、洗去:粘滑液,每粒剖成十几小粒,加:米醋一、二两、微煎,去:半夏,留醋,趁热冲下鸡蛋清一枚、和匀,少少含咽之,可连作数剂服用:”。此法较原法简便。“少少含咽之”实开喉科内,治:兼外,治法之先河。另外,陈蔚提出半夏之剂量问题,可供参考。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半夏十二枚,以:酢一升,煮取八合,稍稍含漱之,吐出,加:生姜一两佳。

2)《外台秘要》:古今录验鸡子汤疗喉痹方,半夏末方寸匕,右一味,开鸡子头,去:中黄白,盛淳苦酒令小满,内半夏末,著中搅令和,鸡子着刀子环令稳,炭上令沸,药成,置杯中,及暖稍咽之,但肿即减。又广济咽喉中塞,鼻中疮出,干呕头痛,食不下方,生鸡子一颗,开头取白去:黄,著米酢拌,塘火燠,沸起擎下,沸定更三度成就,热饮酢尽,不过一二即差。

3)<圣惠方):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唾不得,宜:服此方。半夏十七枚、破如:棋子大,汤洗七遍去:滑,右,以:鸡子一枚、打破其头,出黄白,内半夏,并入:醋,于壳中令满,微火煎,去:半夏,候冷饮之,即愈。

4)《圣济总录》:治:狗咽,鸡子法。半夏一钱末,姜汁搜为饼子,焙干,研细,鸡子一枚、右二味,先开鸡子头,去:黄,又盛苦酒一半,入:半夏末壳中,搅令匀,安鸡子,坐于塘灰火中。慢煎沸熟,取出,候稍冷,去:壳,分温三服。

5)徐灵胎,治:咽喉伤生疮,或:久病阴虚火旺的喉癣,声音嘶嗄,不能语言者。

6)《验方新编》:治:喉内戳伤,饮食不下,用:鸡蛋一个,钻一小孔,去:黄留白,入:生半夏一个,微火煨熟,将蛋白服之。

(2)现代应用:现代多用于:咽喉部红肿溃烂、扁桃体炎、溃疡病等病证。

治:咽喉部疾病:<伤寒方苑荟萃),以:主方,治疗:咽喉水肿、溃烂而致声嘶不能言语者,效果显著。其用法是:洗去:生半夏粘滑液,每枚剖成十几小粒,加:米醋一、二两、微煎,去:半夏,留醋,趁热冲下鸡蛋清一枚,和匀,少少含咽之,可连作数剂服用。

陈义范氏,用:本方治疗:失喑。陈也人氏,谓:“外伤性咽疮疼痛,使用:该方也颇有效果”。陈经渡氏,用:“苦酒汤”,治:扁桃体炎取效。并,谓:“苦酒汤”原方煎法较困难,经笔者经验修改如下:生半夏6克、鸡蛋内膜2枚、醋30克。鸡蛋一枚去:黄,前三味,加水300毫升,微火煮沸30分钟去:渣,纳蛋白搅匀,再煮沸即得。服法,以不拘时,少少含咽为佳,使药力持久作用于:咽部。

108、“苦酒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半夏10克、鸡子1枚、苦酒60毫升,以:制半夏10克,水一碗,煎20分钟左右,去滓,入:米醋60毫升,待半冷时,加入:鸡子清二个,搅拌均匀,少少咽之,每日一剂。徐徐含咽,是意在药汁浸渍患处,内服中寓外,治之法。改为上述之做法和服法,毫不影响疗效。[经方发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3]。

《伤寒论》记载之本方制法,可能相传讹错,故上法可取。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通声。

[主治]:咽喉伤,局部溃烂,声音嘶哑,不能言语,舌红,脉细数。

按:“苦酒汤”源于《伤寒论》第312条,原文,曰:“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本方半夏涤痰散结,因其辛燥,佐,以:甘寒之蛋清,以:润燥敛疮止痛;更,以:苦酒(即米醋)消肿敛疮。合用:共具滋阴消肿、敛疮,散结祛痰之功效。少少含咽可使药力持续作用于:患部而提高疗效。[陕西中医函授,1996,(6):23]。

[临证加减]:

1,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脬,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半夏十二枚、洗熟,以:酢一升,煮取八合,稍稍含嗽之,吐出。加:生姜一两佳。[千金方]。

2、半夏戟人咽,须熟洗,去:滑尽,用之,勿咽汁也。[千金翼方]。

3、古今录验鸡子汤,疗喉痹方,半夏末方寸匕,右一味开鸡子头,示中黄白,盛淳苦酒令小满,内半夏末着中,搅令和,鸡子着刀子环令稳,炭上令沸,药成置杯中,及暖稍咽之,但肿即减。[外台秘要]。

4,治:咽喉中如:有物咽唾不得,宜:服此方。半夏十七枚,破如:棋子大,汤洗七遍,去:滑。上,以:鸡子一枚、打破其头,出黄白,内半夏,并入醋于壳中令满,微入煎,去:半夏,候冷,饮之即愈。[太平圣惠方]。

5,治:卒心痛方,苦酒一杯,鸡子一枚着中,合搅饮之,好酒也可用。[肘后方]。

6、喉内戳伤,饮食不下,鸡蛋一个,钻一小孔,去:黄留白,人生半夏一个,微火煨熟,将蛋白服之,伤处随愈,也可证咽中伤为刀伤之误,生半夏蛋白之能补疮痛矣。[曹氏伤寒发微]。

7、“苦酒汤”,治疗:痰热郁闭之咽痛用:“苦酒汤”:半夏10克、'鸡蛋清2个,人米醋50毫升中浸泡10分钟,用:小火煎煮5分钟,去:渣,频频含咽之。[河南中医,1990,6,19]。

109半夏散及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炙甘草、法半夏,各等份上3味,分别捣筛再和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3次。

汤剂:,以水200毫升,煎7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克、更3煮沸,待小冷,少少咽之。

[功效]:温散寒邪,利咽止痛。

[主治]:〈主证〉:咽痛,恶寒微热,苔薄白滑润,脉浮。、'〈副证〉:喉间有痰涎,声音嘶哑。

[临证加减]:

1、伏气之病,谓:非时而有暴寒中人,伏毒气于少阴经,始虽不病,旬有乃发,便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次则下利咽痛,半夏“桂枝甘草汤”,主之;有下利诸症,用:通脉“四逆汤”,主之。此病二三日便瘥,古方,谓:肾伤寒是也。即:本方,加:生姜等份作汤。[总病论]。

2、霍乱腹胀,半夏桂枝等份为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3,治:喉痹卒不得语方:浓煮桂汁,服一升,也可末桂着舌下,渐咽之良;又方:末桂心如:枣核大,绵裹着舌下,须臾破。[千金方]:

4、半夏“桂枝甘草汤”,治:暴寒中人咽痛,即:本方三味,各二钱半,加:生姜五片。

5、暴寒中人,伏于少阴经,旬日始发,为咽痛者,俗名:肾伤寒。用:半夏、桂枝姜汁调涂颈上及脐内,再用:附子片贴足心。

半夏散及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桂枝、炙甘草、法半夏,各等份上3味,分别捣筛再和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3次。

汤剂:,以水200毫升,煎7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克、更3煮沸,待小冷,少少咽之。

[功效]:温散寒邪,利咽止痛。

[主治]:〈主证〉:咽痛,恶寒微热,苔薄白滑润,脉浮。〈副证〉:喉间有痰涎,声音嘶哑。

[临证加减]:

1、伏气之病,谓:非时而有暴寒中人,伏毒气于少阴经,始虽不病,旬有乃发,便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次则下利咽痛,半夏“桂枝甘草汤”,主之;有下利诸症,用:通脉“四逆汤”,主之。此病二三日便瘥,古方,谓:肾伤寒是也。即:本方,加:生姜等份作汤。[总病论]。

2、霍乱腹胀,半夏桂枝等份为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3、治:喉痹卒不得语方:浓煮桂汁,服一升,也可末桂着舌下,渐咽之良;又方:末桂心如:枣核大,绵裹着舌下,须臾破。[千金方]。

4、半夏“桂枝甘草汤”,治:暴寒中人咽痛,即:本方三味,各二钱半,加:生姜五片。

5、暴寒中人,伏于少阴经,旬日始发,为咽痛者,俗名:肾伤寒。用:半夏、桂枝姜汁调涂颈上及脐内,再用:附子片贴足心。

“乌梅丸”: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乌梅48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制)190克、川I椒120克、桂枝180克、黄柏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乌梅用:50%醋浸一夜,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1~3次,每次1丸,空腹温开水送服。

现代用法:常用:汤剂:乌梅30克、细辛3克、干姜9克、黄连6克、当归9克、制附子9克、川椒6克、桂枝9克、人参12克、黄柏9克。水煎2次,分2次,温服(空腹)。

[功效]: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

[主治]:〈主证〉:呕吐鱿蛔,心中疼痛,或:痛引肩胛,饥而不欲食,食得更甚,时痛时止,痛剧则四肢厥冷,脉微,心烦不安。痛止则安静如:常,或:久利,舌苔黄,或:白滑。〈副证〉:口渴,流涎,气撞冲心,或:绕脐痛。

[临证加减]:

1、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偏寒型用:乌梅15~30克、槟榔、川楝子,各15克、花椒、桂枝、熟附子,各6克、细辛、干姜,各3克(儿童酌减);寒热错杂型,照上方,加:黄柏9克、桂枝9克、黄连6克;偏热型,照寒热错杂方,去:桂枝、干姜、附子、细辛。结果均获满意疗效。[湖南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资料选编,1971;17]。

2、加减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乌梅、川楝子、槟榔、川椒4味药自始至终均用,偏寒伍“姜、桂、辛、附”,以温脏散寒,偏热伍“连、柏、栀子”,以:苦寒泄火,寒热错杂则温清并用,寒热平调。[浙江中医杂志,1984,1,143]。

3、乌梅汤,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原方去:桂枝、当归,加:木香、元胡、淡竹茹、葱头。一般服1剂,4小时后症状减轻,2剂疼痛消失,排出蛔虫;轻者服2剂,重者服4剂而病愈。[武汉医学院学报,1976,(4):143]。

4、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当时用:“乌梅丸”,治疗,因缺乌梅而改用:食醋60克,或:阿司匹林6片,或:用:山楂15克代替,均取得同样疗效。[陕西新医药,1972,1,313]。

5、中西医结合,治愈蛔虫性肠梗阻:用:“乌梅丸”,加:川楝子、使君子及通下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一般服药1~2剂后即见效,包块在3天内消失,或:排出大量蛔虫。[江苏中医,1984,(7):64]。

6、“乌梅丸”,治:蛔厥:认为,治疗:蛔厥,乌梅、白芍用量宜:大,各须用至30克、疗效方确切迅速。再者只要见四肢厥冷者,尽管舌红苔黄,口渴等症具,仍可用:桂附。呕吐者木瓜易干姜,但须用至30克。伴有出血倾向者,以:生大黄60克(研末),用药液分奋。[中医杂志,1984,(7):19]。

7、“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该方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剂,主治:蛔厥,兼,治:久利,蛔厥者,临床可见阵发性心腹剧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有吐蛔,或:涎沫,手足厥冷诸症。

此缘肠寒胃热,蛔上人胃使然。蛔本居肠中,喜温恶寒,若肠寒不宜:寄居,则上移于胃,胃热杂,以:蛔扰,则诸症蜂起。方中,用:细辛伍附子,合姜、桂温脏祛寒治本;乌梅之酸,蜀椒之辛,连柏之苦,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治:标;“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以,加:参、归补气养血,匡扶正气。此方寒热并用,苦降辛开;邪正兼顾,标本同治。确不失为一首“蛔厥”良剂,故: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胆道蛔虫症所首选。至于“又主久利”者,无非借细辛辛温,祛脏中伏寒,合振奋阳气之品,再借乌梅酸敛固涩而已。[天津中医,1977,4,184]。

8、“乌梅丸”,加味治疗:急性菌痢:恶寒重者,加重桂枝、细辛用量;发热重者,加:薄荷、黄芩;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重赤芍、木香、细辛用量;里急后重甚者,加大黄,或:合枳实导滞丸;腹胀,加:厚朴、枳壳;苔厚腻甚者,加:厚朴;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谷芽;身倦痛者,加:薏苡仁,或:苍术;脱肛者,加:枳壳;病初起可不用:党参,久则酌情,重用。[广西中医药,1981,3,211]。

9、“乌梅丸”汤剂,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舌淡苔白,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川朴、山楂。舌质不红去:连、柏。腹痛较重,加:白芍。大便滑脱,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陈皮、砂仁、木香。认为慢性结肠炎与厥阴肝木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标热(大肠、局部)本寒(脾胃、整体)之证。其病机先是肝气郁结,继之邪热内蕴。[新中医,1981,t6,26]。

10、“乌梅丸”,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基本方,为:乌梅15克、姜黄连、盐黄柏,各4克、花椒、干姜,各3克、党参10克、当归9克、制附子、桂枝,各6克、细辛1克、陈醋30毫升,白蜜糖少量(兑服)。

腹痛甚,加:米壳、元胡;腹泻,加:炒薏苡仁、补骨脂;便秘,加:白芍、火麻仁;饱胀、纳差,加:山楂、神曲;恶心,加:姜半夏、代赭石;心悸失眠,加:炒枣仁、五味子;胸闷不舒,加:全瓜蒌、郁金;自汗、尿频,加:黄芪、益智仁。每日1剂,水煎服。工周为1个疗程。适寒温、调情志,慎用:辛辣刺激及脂类食物。[甘肃中医,1995,4,2d]:

11、加减乌梅汤,治疗:顽固性腹泻:口服,基本方,为:乌梅18克、桂枝、黄连,各9克、红参(另煎)、黄柏、白茯苓、五味子,各15克、干姜、制附片,各6克、焦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若寒重于热者,加重姜、附用量,减少连、柏用量,为附片10克、干姜12克、黄连3克、黄柏6克;若热重于寒者,加重连、柏用量,减少姜、附用量,为黄连工克、黄柏15克、附片6克、干姜6克;若兼食滞,加:焦三仙,各20克、鸡内金12克;若脾肾阳虚,黄连减至3克、减去:黄柏,加:肉豆蔻12克、吴茱萸5克、肉桂12克、附片,加重至15克;若呕吐,加:生姜汁10克、半夏9克;腹痛、里急后重,加:白芍15克、木香9克;肠鸣、大便水泻如:注,加:车前子(包煎)20克、泽泻15克。具体用量根据年龄及病情酌情而定。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分2次服。灌肠方为白头翁30克、黄芩、黄柏,各15克、黄连、桂枝,各10克、白矾3克。水煎2次,浓缩至200毫升,每日保留灌肠100毫升。[河南中医,1997,1;29]。

12、加减“乌梅丸”,治疗:直肠息肉:用,加减“乌梅丸”,治疗:多发性,散在性的直肠息肉,均获得满意疗效。基本方:乌梅、黄连、僵蚕,当归、党参、地榆、赤芍、牡蛎、薏苡仁。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腹痛甚者改赤芍为白芍;腹胀痞满者,加:炒莱菔子;便血甚者用:地榆炭;湿热不甚者黄芩易黄连,并配,以:2%枯矾液作保留灌肠。[四川中医,1985,5,48]。

13、“乌梅丸”化裁,治疗:肺心病:本方化裁,治疗:肺心病,对改善症状,多获近期效果,方药化裁法:①,以:椒目易川椒②,加:茯苓、半夏、麦冬、五味子、炙甘草③胸闷喘逆无汗,或:有恶寒表证者,加:麻黄④黄连、黄柏用量宜:轻。[四川中医,1985,7,39]。

14、“乌梅丸”,加减治疗:滴虫性肠炎:本组肠热偏重型用:乌梅、党参、黄连,各10克、干姜、附片、桂枝、蜀椒,各3克、细辛2克、当归6克、黄柏20克;中焦虚寒型用:乌梅、干姜、当归、桂枝,各10克、党参15克、细辛、蜀椒,各6克、黄柏5克、黄连2克;寒热并重型用:乌梅、党参,各15克、干姜5克、细辛3克、当归10克、附片、桂枝,各6克。均每日1剂,水煎服。(P<0~01)信L中医杂志,1994,35、1,615]。

15、“乌梅丸”,加减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为:乌梅、当归,各30克、黄柏、党参,各15克、熟附子、干姜、桂枝,各10克、黄连、蜀椒,各6克、细辛3克,气虚党参,加量;血瘀当归,加量;寒湿熟附子,加量;湿热黄柏,加量。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毫升,放至36~40℃,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2~3日。[河南中医,1996,1,22]。

16、“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夹杂型带下证,基本方,为:乌梅20克、细辛6克、干姜、当归、蜀椒、党参,各12克、黄连、黄柏,各18克、附子10克、桂枝15克湿热重选,加:败酱草、椿根皮、苦参、赤茯苓、蒲公英、龙胆草;少腹有包块伴腹痛甚合“桂枝茯苓丸”;腹痛甚,加:香附、延胡索;胸闷纳差,加:厚朴、陈皮、神曲、山楂、砂仁、鸡内金;肾虚腰酸痛,加:续断、桑寄生、狗脊、杜仲;寒湿重,加:白芷、海螵蛸、巴戟天、赤石脂、白术、茯苓;带下量多,质清稀,加:芡实、莲须、金樱子、龙骨;赤多白少,加:小蓟。每日1剂水煎服。[河北中医,1994,16、3:45]。

17、“乌梅丸”,加减治疗:男性不育,基本方,为:乌梅、党参,各12克、细辛3克、干姜、当归、附片、桂枝、黄柏,各9克、黄连6克、蜀椒2克,本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精子数量少者减细辛、蜀椒,加: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路路通增精通络;精子活动率低、活动力弱者,加:黄芪、仙灵脾益气补肾;有畸形精子者,加:蒲公英、红花、仙灵脾活血益肾;射精不能者,加:柴胡、蜈蚣疏肝通络;阳痿不举者,加:仙灵脾、蛇床子、鹿角胶补肾壮阳,开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中医杂志,1990,2,44]。

18、“乌梅丸”,治疗:痉病:用:本方,加减治疗:破伤风、中毒性脑后遗症、乙脑后遗症,随证,加减,一般可去:花椒,加:全蝎、蜈蚣、僵蚕、钩藤、天麻等;舌质不甚红,苔不黄,酌减黄连、黄柏;盛夏之日,或:舌不胖淡者,以:黄芪易附片,上肢废用:者,加:桂枝;下肢废用:者,加:牛膝Lj:海中医药杂志,1982,5,28]。

19、本方,去:细辛、干姜、当归、附子、桂枝、人参,加:“白雷丸”、尖槟榔,主治:虫积腹痛,不欲饮食,食则吐蛔,甚则烦躁,厥逆,并有面赤心烦,口渴舌赤,脉数身热等证者,名:“连梅安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0、本方,去:细辛、黄连、当归、附子、桂枝、人参、黄柏,加:党参、白术、茯苓,主治:脾胃虚寒之吐蛔,便蛔,腹痛便溏,四肢不温,舌淡白,脉迟等证名:“理中安蛔汤”。

21、本方,去:细辛、黄连、黄柏、当归、附子、桂枝、人参,加:黄芩、木香、苦楝根皮、槟榔、甘草、大黄,主治:胆道蛔虫症,甚,或:合并感染,名:安蛔汤。[常见急腹症]:

22、本方,去:桂枝、细辛、附子、当归,以:黄芩易黄柏,加:枳实、半夏。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水下格拒者,名:“椒梅汤”。

“白头翁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白头翁6克、黄柏9克、黄连9克、秦皮9克。上4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效,再服余200毫升。

[功效]: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主治]:〈主证〉: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少腹急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副证〉:发热,口渴,或:苔灰黄,脉沉弦数。

[临证加减]:

1、加减“白头翁汤”,治疗:菌痢:方用:白头翁15克、苦参12克、黄柏12克、马齿苋30克、地榆12克,其主证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等,文中指出苦参代替黄连,佐,以:马齿苋、地榆等。[科技资料汇编,兰州:1973∶1]。

2、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用:“白头翁汤”煎剂内服,或:灌肠,或,加:苦参子(去:壳,包服),或:单,以:“白头翁汤”口服,并灌肠,疗效均较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60,(6):269]。

3、“白头翁汤”加味,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秦皮、黄柏,各12克、黄连10克、大黄6克,便常规,以:脓细胞为主,重用:三黄,加:地锦草、丹皮;,以:红细胞为主生大黄易熟大黄,加:地榆炭。每日1剂,水煎200毫升,保留灌肠,急性期每日2次,3日后改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12):18]。

4、“白头翁汤”合“理中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60克、秦皮、黄柏,各12克、黄连、潞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10克,怕冷不明显,干姜减半;腹胀,加:木香;腹痛,加:白芍;下坠,加:枳壳。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毫升,分3次,温服10日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治疗:1~3个疗程,咽医论坛,1994,(5):18]。

5、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黄芩、黄连、鸦胆子、厚朴、藿香,恶寒高热者,加:葛根、银花;下痢赤多者,加:生地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白芍,认为方中:白头翁、鸦胆子为,治疗:本病的主药,配藿香能减轻鸦胆子的副作用。[湖北中医杂志,1993,2;24]。

6、张伯臾老中医,治疗:慢性肠炎的经验:慢性肠炎的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甚则粪便会有黏液、脓血及不消化的食物等,他按中医辨证施治,其中湿热蕴结型,均,以:“白头翁汤”,为基本方,治之,热重于湿,加:金银花、赤芍、红藤、败酱草、蚂蚁草等;湿重于热,加:苍术、厚朴、薏苡仁、车前子等;夹食滞,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等。[中医杂志,1980,6,11]。

7、“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苦参,各30克、黄连、黄柏、秦皮、地肤子、当归,各20克,血便,或:便潜血阳性,加:地榆。每日1剂,水煎100"~,150毫升,40℃左右,保留灌肠12小时,每晚1次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用:1~2个疗程。[内蒙古中医药,1996,15,1,21]。

8、“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黄芪,各30克、秦皮、炮姜炭、黄连、木香、黄柏,各6克、丹皮、大黄炭、当归、生薏苡仁,各10克、虎杖、山楂炭、银花炭,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缓解期,治疗:组用:“芪参香延丸”(黄芪、党参、香附、延胡索、白术、木香、桃仁、当归、鸡内金、焦山楂等,共为细末,水泛为丸)6克。[新中医,1996,f1,20]。

9、“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基本方,为:白头翁30克、黄柏、黄连,各15克、秦皮20克,出血者,加云南白药1/2支;溃疡者,加:锡类散1/2支。每日1剂,水煎取150毫升,药温38~42~C,患者排空大便,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4号导尿管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15~20公分,将药液缓缓注入,或:用:吊瓶滴入:1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治疗:1~3个疗程。[河南中医,1995,3,147]。

10、中医,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症见:发热、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大便夹血、黏液,苔黄腻,脉濡数,方用:“白头翁汤”,加:车前子、枳壳、木香,均取得较好疗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tz,31]。

、11~“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用:白头翁30克、黄连10克、黄柏1克克、秦皮15克,产后恶露不净,加:贯众炭、益母草;气虚多汗,加:炙黄芪、党参;体温在39℃,以上,加:金银花、蒲公英;少腹疼痛,加:香附、橘核;盆腔包块,加:穿山甲、赤芍;盆腔积液,加:生薏苡仁、瞿麦;食欲不振,加:陈皮、茯苓、砂仁;大便干,加大黄。

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0~20日。[河南中医,1994,8;156]。

12、“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药用:白头翁、车前子、瞿麦,各10克、黄柏、黄连、秦皮、木通、篇蓄,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发热甚,加:菊花、蒲公英;尿道热涩,加:竹叶、琥珀;便秘,加大黄;尿检红细胞较多,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尿检脓细胞、白细胞较多,加:鱼腥草、败酱草。[黑龙江中医药,1986,6,10]。

13、中西医两法,治疗:蚕豆病:用:白头翁合剂(白头翁、车前草、凤尾草)制成煎剂,或:注射剂,经内服,或:注射,部分患者配合输血,治疗:蚕豆病全部,治愈出院。[新医学,1972,6,33]。

14、本方,加:甘草、阿胶。治:产后血虚,患热痢下重,下痢脓血,腹痛里急者,名:“白头翁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

15、本方,加:白芍、黄芩、鲜贯众、鲜茉莉花。治:赤痢,名,加味“白头翁汤”。[通俗伤寒论]。

6、本方,去:黄连、黄柏,加:生山药、生地榆、杭芍、旱三七、鸦胆子、甘草。治:热痢下重腹痛,对脾虚不耐苦寒者尤为适合,名:变通“白头翁汤”。

“吴茱萸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上4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主治]:〈主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尤以:巅顶冷痛多见,舌苔白滑,脉沉弦。〈副证〉:手足厥冷,烦躁,或:下利。

[临证加减]:

1、“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凡症见:阳明食谷欲呕;少阴吐利,厥逆,烦躁;厥阴干呕,吐涎,头痛;舌不红,无热象者,无论何证均可用:本方治疗:根据上述证治:要点,对急性肠胃炎、慢性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肝炎、妊娠恶阻和胃癌等疾病过程中,出现上述证候者,投,以:“吴茱萸汤”,往往呕吐即止,胃纳渐增,脾土渐健,而使运化调和,据,云,虽不能根除其病,但在缓解症状上疗效颇为显著。[哈尔滨中医,1962,1,65,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10):243

2、“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目赤:症见:目赤肿痛,泪多,不畏阳光,脉弦细,基本方,为:吴茱萸18克、生姜30克、党参30克、红枣4

枚,恶寒者,加:炮附子;手足麻痹,或:四肢懈怠,加:桂枝;心悸不寐,或:血虚,加:当归、茯苓;呕多,加:半夏;腹胀满,加:砂仁、厚朴;腹痛口苦,加:白芍。[广东中医,1985,6]。

3、“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用:“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多例均获良效,并体会到,加:半夏助吴茱萸降逆,加:茯苓健脾,往往能提高本方疗效,同时指出本方,治疗:神经性呕吐具有,以下特点者效果较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他病引起呕吐,且无热象,呕吐前无恶心,没有不适和痛苦,吐出一口一口少量胃内容物,淡而无味,不酸不臭;患者喜温恶寒,舌淡苔白,脉沉迟。

[新中医,1978,(1):31]。

4、吴茱萸“白术散”,治疗:婴儿腹泻:取吴茱萸、白术,各等份,研成粉末贮瓶备用。用:时取1"~2克、,以:填平脐部为度,外,加:敷料胶布固定,2日1换,一般,治疗:1~2次,菌痢禁用:本法。[陕西中医,1990,(8):364"]:

5、加味“吴茱萸汤”,治疗: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均为肿瘤患者,以: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顺铂500毫克/d静滴,第工周期,常。

规止吐药物用:胃复安30毫克、维生素B6、300毫克静滴,氯丙嗪

12、5毫克肌注,用:3日,第2周期用药同上,并用:吴茱萸、干姜,各6克、党参15克、茯苓、白术,各12克、半夏10克、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山西中医,1994,1,20]。

6、吴茱萸临床新用:从内用:和外用:两个方面介绍了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1)内用:①神经性嗳气;吴茱萸可温中降逆,疗“干呕,吐涎沫”,故,治疗:神经性嗳气,用:吴茱萸和三七相伍焙干研末每次6克,每日3次,用:淡盐水煎汤,慢慢服之,5天一个疗程,以:取吴茱萸温中焦而散寒,达到降逆而止呕。

②,治疗:头痛、胁痛、腹痛;吴茱萸可温肝胃而止痛,其头痛的部位多在巅顶,或:痛连两胁,而没有表证者,用:吴茱萸,主要利用:其温肝开郁,暖胃化滞,善解肝经之寒郁,故:有行气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胁痛、疝气痛而偏寒者,或,以:干呕、吐涎沫为主的神经性头痛有效。

③,治疗: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系发作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末时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为主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厥证。

“厥者,逆也”《本草衍义》称吴茱萸下气最速。故用:吴茱萸6克单味煎服,调理气机,使阴阳顺接,厥证自愈。

④,治疗:重症失眠症:吴茱萸用于:,以:夜不能眠,伴有头痛、干呕、头顶有凉风感,手足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或:细涩为最佳。

⑤,治疗:脑动脉硬化伴高血压病:现代研究,吴茱萸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故:对于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人,以:表现肝胃虚寒,或:肝脾阴寒者疗效最佳。

⑥,治疗:泄泻:用:吴茱萸20克单味煎剂,治疗:泄泻,效果俱佳。

因吴茱萸有温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肾止痛之功,“吴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清浊”。故:非虚寒性泄泻不可用之。

⑦,治疗:崩中、不孕;妇女因冲任虚寒,致崩漏而表现月经过多,胞宫清冷,难,以:受孕。用:吴茱萸为主的温经汤能温经摄血,治疗:虚寒性血崩,又有暖胞宫使之受孕,在每次经期初见时开始服用,每日1剂,服至经期结束。每月的经期服药为一疗程,连用:3~4个疗程,易收效。

(2)外用:①,治疗:癫痫:本品生用,研细,加:冰片少许,取生面粉适量,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涂于穴位上覆凡纱布块,隔日1次,穴位选用:神阙穴、涌泉穴。

②,治疗:高血压病:用:吴茱萸60克研末,用:米醋、鸡蛋调糊,每晚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次晨取下,每晚复行。或:用:吴茱萸粉贴敷神阙穴,均能达到降压作用。取其引气下行,凡气降火也降,火降气降,与肾相交,阴阳得,以:平和,血压自降。

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采用:吴茱萸60克研末,用:酒、醋,各半调,或:糊状,外敷于中极、会阴二穴,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另配吴茱萸单味煎剂咽服,效果满意。临床体会,吴茱萸具有改善循环、抗缺氧、解聚、纤溶作用,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

④,治疗:阳痿、早泄:用:吴茱萸研末外敷神阙穴,治疗:阳痿、早泄,取得疗效。治:阳痿,用:吴茱萸、白胡椒等份为末,取适量,用:唾液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取之。7~10天为一疗程。治:早泄,用:吴茱萸、五倍:子等份为末,取适量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去掉,每日1次,7~1。天为一疗程。

⑤,治疗:口疮、阴囊湿疹:治疗:小儿口疮,用:吴茱萸10克配,以:清半夏,研末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足心,男左女右,用:纱布包好,睡前外敷,晨起取下。治疗:阴囊湿疹,用:吴茱萸30克、配,以:乌贼骨20克、雄黄6克共为细末备用,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调之每日3次,上药后用:纱布包好。治疗:期间禁食鱼腥、辛辣食物。

⑥,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用:吴茱萸10克研末,淡盐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12小时更换1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⑦,治疗:儿科,各种疾病:用:吴茱萸能上病下,治:引火下行,能使邪热去,气血降。故用:吴茱萸粉2克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晚贴晨取。可治:小儿咽炎、多发性麦粒肿;贴敷于脐部可治疗:小儿泄泻。[河北中医,1996,《2,32]。

7、本方,去:红枣,加:前胡、枳实、鳖甲、桔梗、焦槟榔,治:寒饮咳,慢性支气管炎等;若将方中:前胡换为柴胡,则又治:“肝寒犯胃”之胃脘痛,呕吐酸冷水,溃疡病及慢性胃炎等,名:延年“半夏汤”。[千金方]。

8、本方,加:附子,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名:吴茱萸,加:“附子汤”。[医方集解]。

9、治:心痛,即:本方,名:人参汤,陆济总录]:

“烧裈散”:

[方组]: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挥烧服。

[功效]:导热下行,邪毒从阴而出。

[主治]:阴阳易为病,其人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

[临证加减]:

1、“独参汤”调烧挥散,治:伤寒病未平静复犯房室,命在须臾。

2、阴阳易例1:张路玉,治:冯茂之,夏月阴阳易,而腰痛少腹急,烦躁谵妄,舌色青紫而中有黄苔肿裂,虽渴欲饮水,而舌却不甚干,心下按之硬痛,暖而矢气,此挟宿食也,所以:虑者,六脉虚大,而两尺则弦,按之皆无根耳,遂,以:逍遥汤,加大黄1剂,下黑秽甚多,下后诸症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又于“烧裈散”1剂,煎“五苓散”送下而安。[古今医案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例2:己巳邻人王友生,以:贩京货为业,续一婢,患伤寒,热八九日,予:为,治之,得汗而愈,未数日生自病,身热头重不欲举,眼生花,召予:视之,予,曰:是必伤寒初愈妇人交接得之,即令阴头上必肿,少腹绞痛,然是阴阳易也,生,曰,前患者婢子,竟,谓:已安,遂与之交,翌日得此疾,良苦,予,曰,失所,治,必吐舌数寸而死,予:作豭鼠粪,烧挥散等,以:利其毒气,旬日安。[伤寒九十论,上海:大东书局,19s7。

例3:侯国华病伤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饮,诊之,沉弦欲绝,厥阴脉也,服温药数日不已,又,以:姜附等药,觉阴微回,脉生,因渴私饮水一杯,脉复退,又见头不举,目不开,问之则犯阳易,若只与烧挥散,则察而不济矣,遂更用:烧挥散工大剂,调“烧裈散”连进2剂,出大汗,两昼夜而愈。[续名:医类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3、阴阳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阴阳易在临床上是否可,以:见到,用:烧挥散有无疗效,曾为此请教过一些名:老中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已故:李翰卿先生作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从后汉至今,尽管历代医家对此证此方都有所争议,但均没有全盘否定,而是一直在研究探讨,根据自己有限的临床所见,也确有其病,用:“烧裈散”也确有疗效,李老先生,以:六七个典型病例说明阴阳易为病,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这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二是“少腹拘急”抽搐且牵引阴中拘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治用:烧杆散而每每取效,李老的经验之谈,很值得重视,后世有人把阴阳易分为寒热两类,有上述证候者为热型,用:竹茹、花粉、白薇,送服烧挥散;有阳衰、肢凉,精神不振者为寒型,用:四逆送服烧挥散,这些具体用法,也资临床参考。[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烧裈散”,治疗:新感劳复病人3例:本组病例,年龄在28~34岁之间,2男1女,病起于新感初愈,强行房事后,其症见:面色苍白,汗出多,肢体酸楚,少腹拘急,头昏项软,眼内生花等,专用:“烧裈散”一方,治疗,病情缓解。[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1,36]。

“牡蛎泽泻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各等份共为细末,日1~3次,每次5~10克、白开水冲服。

[功效]:排水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脉沉有力。

[临证加减]:

1、坠水少腹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汩汩有声,坠水少腹,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茯苓、紫厚朴,午服而愈。[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下肢水肿朱某,女,53岁,患脾虚下泄缠绵月余,未经好转,后经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肢逐渐发生水肿,下肢两踝部按之有很深指凹痕,之后腹部也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伏有力,舌苔滑腻,据脉按证系脾不运化水邪停留,前医曾用:健脾利水之剂无效,因而与“牡蛎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腹胀之剂送服,处方:生黄芪15克、炒白术19克、厚朴6克、大腹皮10克、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木香6克、生薏苡仁15克、送服“牡蛎泽泻散”10克,连服3日小便逐渐增多,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后黄芪,加:至30克、连服20剂肿消病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原文]: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别檮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曰: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提要]:少阴客寒咽痛的证治。

[释义]:本条叙证简略,仅据咽中痛一证,是很难辨其寒热虚实的,辨证不明,何,以:论,治:?然从,以:方测证来看,治,以:半夏散及汤,半夏散及汤是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桂枝辛温散寒,半夏辛燥涤痰,若无风寒,则不用:桂枝,若无痰阻,则无须用:半夏,是知此之咽痛当属风寒客于咽嗌,且痰湿阻滞,寒邪痰湿客阻咽喉,其咽痛一般较甚,同时伴有恶寒,痰涎缠喉,咳吐不利,气逆欲呕等证,治,以:半夏散及汤散寒通咽,涤痰开结。

[选注]:

成无己:“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汤主少阴客寒咽痛也。《注解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有执:此,以:风邪热甚,痰上壅而痹痛者也。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佐之,以:半夏消痰也,和之,以:甘草除热也,三物者,是以:为咽痛之一,治法也。《伤寒论条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此必有恶寒欲呕证,故加:桂枝,以:散寒,半夏,以:除呕,若夹相火,则辛温非所宜:矣。《伤寒来苏集,少阴脉证》。

程扶生:此言客寒咽痛,治法也。少阴病,其人但咽痛,而无烦渴、心烦、不眠诸热证,则为寒邪所客,痰涎壅塞而痛可知。故以:半夏之辛温涤痰,桂枝之辛热散寒,甘草之甘平缓痛。《伤寒经注,少阴篇》。

钱天来:前条,云:二三日咽痛,初邪尚轻,故:但,以:甘草、“桔梗汤”和缓阳邪,清肺下气而已。此条,云:咽中痛,则阳邪较重,故以:半夏之辛滑,以:利咽而开其粘饮,乃用:桂枝,以:解卫分之风邪,又,以:甘草和之。后人,以:半夏辛燥、桂枝温热而疑之,不知少阴咽痛,阴经之阳邪,非半夏之辛滑,不足,以:开咽喉之锁结,风邪在经,非桂枝之温散,不能解卫分之阳邪,况所服不过一方寸匕,即使作汤,也一二方寸匕,煎三沸,待小冷而少少咽之耳,且半夏本滑而不燥,桂枝也温而不热,少少用之,也复何害。《伤寒溯源集,少阴篇》。

章虚谷:少阴之脉,其直上者循咽喉。外邪入:里,阳不得申,郁而化火,上灼咽痛,仍用:辛温开达,使邪外解,则内火散,……此推本而治:也。若见咽痛而投寒凉,则反闭其邪,必致更重,如:温病咽痛,脉证不同治法也异。《伤寒本旨,少阴篇证治》。

尤在泾:少阴咽痛,甘不能缓者,必,以:辛散之;寒不能除者,必,以:温发之。凡少阴客邪,郁聚咽嗌之间,既不得出,复不得入,设,以:寒,治,则聚益甚,投,以:辛温,则郁反通,<内经>“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之义也。半夏散及汤甘辛合用,而辛胜于甘,其气又温,不特能解客寒之气,也能劫散咽喉怫郁之热。《伤寒贯珠集,少阴篇》。

《医宗金鉴》:少阴病咽痛者,谓:,或:左,或:右,一处痛也。咽中痛者,谓:咽中皆痛也,较之咽痛而有甚焉,甚则涎缠于喉中,故:主,以:半夏散,散风邪,以:逐涎也。《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陈也人:本条叙证简略,仅据咽中痛一证,是难,以:辨其寒热虚实的。然,以:方测证,因方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无寒不得用:桂枝,无痰不得用:半夏,是知本证咽痛当属客寒痰阻。寒邪痰湿客阻咽喉,应伴有恶寒,痰涎缠喉,气逆欲吐等证。《伤寒论译释。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刘渡舟:本条所述,只有“咽中痛”一证,以:方测证,当属风寒客于少阴经脉,并兼有痰湿阻滞经络所致,证属喉痹,并当伴有恶寒,痰涎缠喉,咳吐不利等证。治疗:用:半夏散及汤,散风祛寒,涤痰开痹。《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评述]:注家对此有属寒属热之争,从,以:方测证来看,当,以:客寒为是,陈氏、刘氏之注可从,并补出症状,有利于。临床辨证论,治,甚有参考价值。

[治法]:散寒通咽,涤痰开结。

[方药]:半夏散及汤方。

[方义]:本方,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方中:桂枝散寒通阳,半夏涤痰开结,甘草和中缓急止痛,白饮和服,取其保胃存津,且可防桂枝、半夏辛燥劫阴之弊。方名:半夏散,其剂型为散剂,若不能服散剂者,也可作汤剂服用,方名:则为“半夏汤”,合称之即为半夏散及汤。方后“半夏有毒,不当散服”,系为后人所,加:之文,若为张仲景旧文,岂有复制半夏散之理。故:玉函、成本均无此数字。

[方论选]:

王晋三:少阴之邪,逆于经脉,不得由枢而出,用:半夏入:阴散郁热,桂枝、甘草达肌表,则少阴之邪由,以:脉而出肌表,悉从太阳开发。半夏,治:咽痛,可无劫液之虞。《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徐灵胎:治:上之药,当小其剂,<本草)半夏,治:咽喉肿痛,桂枝,治:喉痹,此乃咽喉之主药,后人,以:二味为禁药何也。《伤寒论类方,杂法方类》。

沈金鳌:……必用:半夏之苦,开而兼泄,桂枝之辛,外散其热,甘草之缓,缓其炎焰,其义如此,喻氏,谓:半夏涤饮,桂枝散邪,犹非的义,凡本方,用:桂枝、半夏,并非发汗解肌之,谓:也。《伤寒论纲目,少阴经证》。

陈也人:半夏散及汤,药用:半夏桂枝甘草,乃是通阳散寒祛痰利咽,与少阴何涉?

于咽痛证中提出,也是为了鉴别,提示咽痛并非都是热证,也有寒证。(类方准绳)载有暴寒咽,用:本方,加:生姜五片、可作旁证。有些注家提出此方,治:寒邪郁热于内而致咽痛的从,治法,虽然难够自圆其说,但毕竟难切实际。《伤寒论求是,少阴病篇》。

刘渡舟:半夏散及汤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半夏、桂枝辛温,散寒涤痰;甘草甘,以:和中缓急止痛。白饮和服,取其保胃存津,以:防半夏、桂枝辛燥客阴。因半夏有刺激作用,不能服散者,可改为汤剂。《伤寒论讲解,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程昭寰:半夏散及汤由半夏、桂枝、甘草三药组成。因君,以:半夏,故:冠,以:方名。因既可作散服,也可,以:散作汤服,故:又名:“散及汤方”。方中:半夏桂枝之辛,以:散寒涤痰,甘草缓急止痛。贵在白饮和服,保胃存津。深合《内经》:“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之旨。“半夏有毒,不当散服”,示人用之宜:慎。《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点评]:由于对本证的病机认识不同,故:对方药功用:也有不同认识。治:咽喉痛,一般多喜用:甘凉清润,恶用:温燥,须知咽痛属燥热,固然当用:清润,如:属寒邪外束,则非辛温药不效,若概用:寒凉,必致增剧,病决不除。诚《伤寒论方解》(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编著)指出、“近世喉科医生处理咽喉疾患多喜用:寒凉药,好象咽喉疾患都是热症,没有寒症。其实对咽喉疾患也当根据四诊,分别八纲来辨证论,治,不应抱有任何成见”。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类证活人书):半夏“桂枝甘草汤”(即此方作汤入:生姜四片煎服)、治: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脉便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咽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汤”,主之,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差,古方,谓:之肾伤寒也。

2)《方极》:半夏散及汤,治:咽喉痛,上冲急迫者。

。、3)雉间焕:喉痹,肿痛甚而汤药不下,语言不能,或:为痰涎壅盛之状者,主之。

4)《方函口诀》:此方宜:冬时中寒,咽喉肿痛者。也,治:发热恶寒,此证冬时多有之。

又后世所,云:阴火喉癣之证,上焦虚热,喉头糜烂,痛不可堪,饮食不下咽,“甘桔汤”及其他诸咽痛药不效者,用:此辄效。

(2)现代应用:

1)、治:咽喉病,如:喉痹、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等。<伤寒论方解),谓:治:喉痹初期出现咽喉肿痛者,如:红肿甚,可加:射干。《伤寒论译释》,谓: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本方,加:桔梗。王氏,报道,用:本方,加:桔梗,治:一例咽痛而喉色暗红,上凡水膜,吞咽困难,痰多胸闷,辨证属寒邪郁闭之患者,二剂而愈C25)。刘氏,以:本方,治:客寒咽痛。

2)、治:食道疾病,如:食道炎、食道癌等。(伤寒方苑荟萃),谓:可用于治疗:食道炎、食道癌初期。

(3)医案选录:

客寒咽痛:王某,男,43岁,工人,1980年2月3日,初诊。患咽痛3年,加剧7天。患者于1978年患过急性咽喉炎,经西药,治疗:后,咽喉疼痛有所减轻,但未能根,治,致成慢性咽喉炎。最近7天来因感冒,咳嗽、咽痛,加重,曾用:过青、链霉素,四环素,及中药清热解毒、养阴润肺、清利咽喉等方未效,反见纳呆脘痞,畏寒乏力,口干渴而不欲饮,察其咽喉,色紫暗,咽后壁有数个淋巴滤泡增生,自觉吞咽困难,痰多胸闷,腰酸背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而润,脉沉细。钡剂透视检查排除食道占位病变。四诊合参,显系风寒外束,失于宣散,苦寒早投,阴柔过用,至寒邪内闭,客于少阴,上逆而成少阴咽痛之证治宜:辛温散邪,拟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散及汤,加减。处方:制半夏、桂枝、炙甘草、桔梗、熟附子,各10克、细辛3克。2剂。2月5,曰:二诊,咽痛减轻,痰多胸闷、咽喉梗塞感已除,大便转实。效不更方,原方,加:千层纸5克玄参10克、拒阴固阳,以:利咽喉,2剂。2月7日三诊,诸证消除,唯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仍存,虑其平素腰酸背痛,慢性咽喉炎是由精气虚不能上承所致。嘱服“金匮肾气丸”,“早、晚”,各1丸,连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消失,咽痛不作,数年痼疾痊愈。(刘金渊:少阴客寒咽痛,新中医,1984,11∶19)。

110、“乌梅丸”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乌梅480克、细辛180克、干姜300克、当归120克、附子(制)190克、川I椒120克、桂枝180克、黄柏

180克、黄连500克、人参180克、乌梅用:50%醋浸一夜,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日1~3次,每次1

丸,空腹温开水送服。

现代用法:常用:汤剂:乌梅30克、细辛3克、干姜9克、黄连6克、当归9克、制附子9克、川椒6克、桂枝9克、人参12克、黄柏9克。水煎2次,分2次,温服(空腹)。

[功效]: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

[主治]:〈主证〉:呕吐鱿蛔,心中疼痛,或:痛引肩胛,饥而不欲食,食得更甚,时痛时止,痛剧则四肢厥冷,脉微,心烦不安。痛止则安静如:常,或:久利,舌苔黄,或:白滑。〈副证〉:口渴,流涎,气撞冲心,或:绕脐痛。

[临证加减]:

1、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偏寒型用:乌梅15~30克、槟榔、川楝子,各15克、花椒、桂枝、熟附子,各6克、细辛、干姜,各3克、(d~JL酌减);寒热错杂型,照上方,加:黄柏9克、桂枝9克、黄连6克;偏热型,照寒热错杂方去:桂枝、干姜、附子、细辛。结果均获满意疗效。[湖南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资料选编,1971;儿]:

2、加减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乌梅、川楝子、槟榔、川椒4味药自始至终均用,偏寒伍姜、桂、辛、附,以:温脏散寒,偏热伍连、柏、栀子,以:苦寒泄火,寒热错杂则温清并用,寒热平调。[浙江中医杂志,1984,(1,143

3、乌梅汤,加减治疗:胆道蛔虫症:原方去:桂枝、当归,加:木香、元胡、淡竹茹、葱头。一般服1剂,4小时后症状减轻,2剂疼痛消失,排出蛔虫;轻者服2剂,重者服4剂而病愈。[武汉医学院学报,1976,(4):143

4、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当时用:“乌梅丸”,治疗,因缺乌梅而改用:食醋60克,或:阿司匹林6片,或:用:山楂15克代替,均取得同样疗效。[陕西新医药,1972,t1,313

5、中西医结合,治愈蛔虫性肠梗阻:用:“乌梅丸”,加:川楝子、使君子及通下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取得满意疗效。一般服药1~2剂后即见效,包块在3天内消失,或:排出大量蛔虫。[江苏中医,1984,(7):64]。

6、“乌梅丸”,治:蛔厥:认为,治疗:蛔厥,乌梅、白芍用量宜:大,各须用至30克、疗效方确切迅速。再者只要见四肢厥冷者,尽管舌红苔黄,口渴等症具,仍可用:桂附。呕吐者木瓜易干姜,但须用至30克。伴有出血倾向者,以:生大黄60克(研末),用药液分奋。[中医杂志,1984,(7):19]。

一户,7、“乌梅丸”的临床应用:该方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剂,主治:蛔厥,兼,治:久利,蛔厥者,临床可见阵发性心腹剧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即呕,常有吐蛔,或:涎沫,手足厥冷诸症。

此缘肠寒胃热,蛔上人胃使然。蛔本居肠中,喜温恶寒,若肠寒不宜:寄居,则上移于胃,胃热杂,以:蛔扰,则诸症蜂起。方中,用:细辛伍附子,合姜、桂温脏祛寒,治:本;乌梅之酸,蜀椒之辛,连柏之苦,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治:标;“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以,加:参、归补气养血,匡扶正气。此方寒热并用,苦降辛开;邪正兼顾,标本同治。确不失为一首“蛔厥”

良剂,故: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胆道蛔虫症所首选。至于“又主久利”者,无非借细辛辛温,祛脏中伏寒,合振奋阳气之品,再借乌梅酸敛固涩而已。[天津中医,1977,t4,184]:

8、“乌梅丸”,加味治疗:急性菌痢:恶寒重者,加重桂枝、细辛用量;发热重者,加:薄荷、黄芩;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重赤芍、木香、细辛用量;里急后重甚者,加大黄,或:合枳实导滞丸;腹胀,加:厚朴、枳壳;苔厚腻甚者,加:厚朴;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谷芽;身倦痛者,加:薏苡仁,或:苍术;脱肛者,加:枳壳;病初起可不用:党参,久则酌情,重用。[广西中医药,1981,3,211

9、“乌梅丸”汤剂,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舌淡苔白,加:吴茱萸。舌苔厚腻,加:川朴、山楂。舌质不红去:连、柏。腹痛较重,加:白芍。大便滑脱,加:赤石脂、禹余粮。胃脘不舒,加:陈皮、砂仁、木香。认为慢性结肠炎与厥阴肝木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标热

(大肠、局部)本寒(脾胃、整体)之证。其病机先是肝气郁结,继之邪热内蕴。[新中医,1981,t6,26]。

10、“乌梅丸”,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基本方,为:乌梅15克、姜黄连、盐黄柏,各4克、花椒、干姜,各3克、党参10克、当归9克、制附子、桂枝,各6克、细辛1克、陈醋30毫升,白蜜糖少量(兑服)。

腹痛甚,加:米壳、元胡;腹泻,加:炒薏苡仁、补骨脂;便秘,加:白芍、火麻仁;饱胀、纳差,加:山楂、神曲;恶心,加:姜半夏、代赭石;心悸失眠,加:炒枣仁、五味子;胸闷不舒,加:全瓜蒌、郁金;自汗、尿频,加:黄芪、益智仁。每日1剂,水煎服。工周为1个疗程。适寒温、调情志,慎用:辛辣刺激及脂类食物。[甘肃中医,1995,4,2d]:

11、,加减乌梅汤,治疗:顽固性腹泻:口服,基本方,为:乌梅18克、桂枝、黄连,各9克、红参(另煎)、黄柏、白茯苓、五味子,各15克、干姜、制附片,各6克、焦白术12克、炙甘草10克;若寒重于热者,加重姜、附用量,减少连、柏用量,为附片10克、干姜12克、黄连3克、黄柏6克;若热重于寒者,加重连、柏用量,减少姜、附用量,为黄连工克、黄柏15克、附片6克、干姜6克;若兼食滞,加:焦三仙,各20克、鸡内金12克;若脾肾阳虚,黄连减至3克、减去:黄柏,加:肉豆蔻12克、吴茱萸5克、肉桂12克、附片,加重至15克;若呕吐,加:生姜汁10克、半夏9克;腹痛、里急后重,加:白芍15克。

木香9克;肠鸣、大便水泻如:注,加:车前子(包煎)20克、泽泻15克。具体用量根据年龄及病情酌情而定。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毫升,分2次服。灌肠方为白头翁30克、黄芩、黄柏,各15克、黄连、桂枝,各10克、白矾3克。水煎2次,浓缩至200毫升,每日保留灌肠100毫升。[河南中医,1997,c1;29]。

12、加减“乌梅丸”,治疗:直肠息肉:用,加减“乌梅丸”,治疗:多发性,散在性的直肠息肉,均获得满意疗效。基本方:乌梅、黄连、僵蚕,当归、党参、地榆、赤芍、牡蛎、薏苡仁。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腹痛甚者改赤芍为白芍;腹胀痞满者,加:炒莱菔子;便血甚者用:地榆炭;湿热不甚者黄芩易黄连,并配,以:2%枯矾液作保留灌肠。[四川中医,1985,《5,48]。

13、“乌梅丸”化裁,治疗:肺心病:本方化裁,治疗:肺心病,对改善症状,多获近期效果,方药化裁法:①,以:椒目易川椒②,加:茯苓、半夏、麦冬、五味子、炙甘草③胸闷喘逆无汗,或:有恶寒表证者,加:麻黄④黄连、黄柏用量宜:轻。[四川中医,1985,t+,39]。

14、“乌梅丸”,加减治疗:滴虫性肠炎:本组肠热偏重型用:乌梅、党参、黄连,各10克、干姜、附片、桂枝、蜀椒,各3克、细辛2克、当归6克、黄柏20克;中焦虚寒型用:乌梅、干姜、当归、桂枝,各10克、党参15克、细辛、蜀椒,各6克、黄柏5克、黄连2克;寒热并重型用:乌梅、党参,各15克、干姜5克、细辛3克、当归10克、附片、桂枝,各6克。

均每日、1剂,水煎服。(P<0~01)信L中医杂志,1994,35、1,615]。

15、“乌梅丸”,加减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为:乌梅、当归,各30克、黄柏、党参,各15克、熟附子、干姜、桂枝,各10克、黄连、蜀椒,各6克、细辛3克,气虚党参,加量;血瘀当归,加量;寒湿熟附子,加量;湿热黄柏,加量。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毫升,放至36。

40℃,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2~3日。[河南中医,1996,(1,22]。

16、“乌梅丸”,加减治疗:寒热夹杂型带下证,基本方,为:乌梅20克、细辛6克、干姜、当归、蜀椒、党参,各12克、黄连、黄柏,各18克、附子10克、桂枝15克湿热重选,加:败酱草、椿根皮、苦参、赤茯苓、蒲公英、龙胆草;少腹有包块伴腹痛甚合“桂枝茯苓丸”;

腹痛甚,加:香附、延胡索;胸闷纳差,加:厚朴、陈皮、神曲、山楂、砂仁、鸡内金;肾虚腰酸痛,加:续断、桑寄生、狗脊、杜仲;寒湿重,加:白芷、海螵蛸、巴戟天、赤石脂、白术、茯苓;带下量多,质清稀,加:芡实、莲须、金樱子、龙骨;赤多白少,加:小蓟。每日1剂水煎服。[河北中医,1994+16、c3):45]。

17、“乌梅丸”,加减治疗:男性不育,基本方,为:乌梅、党参,各12克、细辛3克、干姜、当归、附片、桂枝、黄柏,各9克、黄连6克、蜀椒2克,本方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精子数量少者减细辛、蜀椒,加: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路路通增精通络;精子活动率低、活动力弱者,加:黄芪、仙灵脾益气补肾;有畸形精子者,加:蒲公英、红花、仙灵脾活血益肾;射精不能者,加:柴胡、蜈蚣疏肝通络;阳痿不举者,加:仙灵脾、蛇床子、鹿角胶补肾壮阳,开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中医杂志,1990,f2,44]。

18、“乌梅丸”,治疗:痉病:用:本方,加减治疗:破伤风、中毒性脑后遗症、乙脑后遗症,随证,加减,一般可去:花椒,加:全蝎、蜈蚣、僵蚕、钩藤、天麻等;舌质不甚红,苔不黄,酌减黄连、黄柏;盛夏之日,或:舌不胖淡者,以:黄芪易附片,上肢废用:者,加:桂枝;下肢废用:者,加:牛膝Lj:海中医药杂志,1982,《5,28]。

19、本方,去:细辛、干姜、当归、附子、桂枝、人参,加:“白雷丸”、尖槟榔,主治:虫积腹痛,不欲饮食,食则吐蛔,甚则烦躁,厥逆,并有面赤心烦,口渴舌赤,脉数身热等证者,名:“连梅安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0、本方,去:细辛、黄连、当归、附子、桂枝、人参、黄柏,加:党参、白术、茯苓,主治:脾胃虚寒之吐蛔,便蛔,腹痛便溏,四肢不温,舌淡白,脉迟等证名:“理中安蛔汤”。

21、本方,去:细辛、黄连、黄柏、当归、附子、桂枝、人参,加:黄芩、木香、苦楝根皮、槟榔、甘草、大黄,主治:胆道蛔虫症,甚,或:合并感染,名:安蛔汤。[常见急腹症]:

22、本方,去:桂枝、细辛、附子、当归,以:黄芩易黄柏,加:枳实、半夏。治:暑邪深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水下格拒者,名:“椒梅汤”。

四、厥证辨,治:(335、338~340、347、349~357)。

(一)蛔厥(338)。

[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蚘厥也。

炕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鱿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乌梅三百枚、捆辛六甫、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蘖六两。

上十味,異檮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搏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词解]:

(1)脏厥:因五脏阳气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2)蛔厥:因蛔虫内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3)脏寒:此处指脾与肠中虚寒。

(4)须臾:即很短的时间。

(5)出汗:此处指用:微火炒蜀椒,炒至其水分与油脂向外渗出。

(6)异捣筛:即把药物分别捣碎,筛出细末。

(7)斗:<玉函)卷八、《注解伤寒论》卷六均作“升”。

(8)先食:从“先于食”而省,即进食之前。

(9)饮:指米汤。

(10)臭食:此指香味浓烈的食品。

[提要]:蛔厥与脏厥的鉴别及其证治。

[释义]:本条用:比较辨证的方法,通过蛔厥与脏厥的异同鉴别,突出了蛔厥证的证候与病机特点,同时,指出了蛔厥证的主方是“乌梅丸”。

蛔厥与脏厥,都有脉微、肢厥、烦躁的症状,但其程度、病机和预后迥然不同,脏厥厥冷的程度严重,不仅四肢厥逆,而且全身肌肤俱冷,病人烦躁,以:躁扰不宁为主,故曰:“躁无暂安时”。这是真阴极虚,脏气衰败,心神涣散的表现,由于阳气衰微,不能鼓动血脉,故:脉微而欲绝,其病情十分险恶,预后不良。

蛔厥的脉微、肢厥与烦躁乃阵发性发作,且程度较脏厥为轻,其病机是上热下寒,蛔虫内扰,由于病人上焦(膈上)有热,肠中虚寒,蛔虫避寒就温,不安其位而上窜,扰乱体内阳气的正常运行,故:出现脉微、肢厥、烦躁,以:烦为主,时烦时静,严重时可有剧烈腹痛、呕吐,或:吐出蛔虫等症状,若蛔虫内伏不扰,则心烦、腹痛等症状随之消失,故曰:“须臾复止”。若进食则诱发蛔虫窜动,而心烦、呕吐、腹痛发作,故称:“又烦”。

痛剧时体内阳气郁遏,气血流行不畅,则可出现肢厥、脉微,疼痛缓解后,则手足温和,脉也转乎。

既然蛔厥证是由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所致,所以,治疗:宜:清上温下,扶正制蛔,方用:“乌梅丸”,“乌梅丸”酸甘苦辛合剂,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它不仅能主治:寒热错杂的蛔厥证,而且可治疗:寒热不调,反复发作的下利。

[选注]:

成无己: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人脏寒胃虚,蛔动上膈,闻食臭出,因而吐蛔,与“乌梅丸”温脏安蛔。《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喻嘉言:脏厥者,正指肾而言也;蛔厥者,正指胃而言也。日脉微而厥,则阳气衰微可知,然未定其为脏厥蛔厥也。惟肤冷而躁无暂安时,乃为脏厥。脏厥用:四逆及灸法,若厥不回者主死。若蛔厥则时烦时止,未为死候,但因此而驯至胃中无阳则死也。

“乌梅丸”中酸苦辛温互用,以:安蛔温胃益虚。久利而便脓血也主此者,能解阴阳错杂之邪故也。《尚论篇,厥阴经全篇》。

柯韵伯:伤寒脉微厥冷烦躁者,在六七日,急灸厥阴,以:救之。此至七八日而肤冷,不烦而躁,是纯阴无阳,因脏寒而厥,不,治之证矣。然蛔厥之证,也有脉微肤冷者,是内热而外寒,勿遽认为脏厥而不,治:也。其显证在吐蛔,而细辨在烦躁,脏寒则躁而不烦,内热则烦而不躁,其人静而时烦,与躁而无暂安者迥殊矣。此与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能食,食即吐蛔者,互文,以:见义也。夫蛔者虫也,因所食生冷之物,与胃中湿热之气相结而成,今风木为患,相火上攻,故:不下行谷道而上出咽喉,故用药也寒热相须也。此是胸中烦而吐蛔,不是胃中寒而吐蛔,故:可用:连柏,要知连柏是寒因热用,不特苦,以:安蛔。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厥阴脉证》。

魏念庭:二证虽厥同,而烦躁不同,肾寒之脏厥,躁无暂安时,胃寒蛔厥,烦而有。

静时也。以:此可辨其寒在肾在胃,而分证,以,治之也。仲师又为申明蛔厥吐蛔之理,也属之脏寒,此脏字即指胃,<内经)十二脏,并府,以:言脏也,况胃寒未有不脾寒者,见蛔上入:于膈,烦有起止,得食而呕,而烦,而吐,皆脏寒而蛔不安伏之故也。《伤寒论本义,厥阴病篇》。

陈修园:此借少阴之脏厥,托出厥阴之蛔厥,是明托法。节末补出又主久利四字,言外见本经厥利相因,取“乌梅丸”为主。分之为蛔厥一证之专方,合之为厥阴,各证之总方。以:主久利,而托出厥阴之全体,是暗托法。作文有借宾定主之诀,余请与儒医说此腐话。《伤寒论浅注,辨厥阴病脉证篇》。

章虚谷:脏厥者,邪已入:脏,故:肤冷,其元阳将亡,心神散乱,故:躁无暂安时,危笃之死证也。蛔厥者,邪在厥阴之经,故:手足冷而肤不冷,是肝热胃寒,蛔不能安,故:当吐蛔。蛔不动时,其人则静,非如:脏厥之躁无暂安时,而也不吐蛔,以:此为辨也。病人本静,得食而呕又烦者,因蛔闻食臭上出于膈,当自吐蛔。蛔厥者,主,以:“乌梅丸”,平厥阴之邪,扶脾胃之阳,故:又主久利。以:寒热错杂之病,故:并用:寒热之药,为厥阴之主方,其脏厥无方可治,可知为死证也。《伤寒论本旨,厥阴篇证治》。

[评述],各家对脏厥与蛔厥的异同,解释略有出入,但基本一致。特别是柯韵伯指出二者区别显证在吐蛔,细辨在烦躁;陈修园所谓:明托与暗托之说,不仅有助于掌握本条辨证精神,而且有助于对张仲景文法的理解。

对于蛔厥证的病机,各家见解不一。成氏、喻氏主胃寒,魏氏主胃寒及脾,皆未注意其上热的一面。柯氏言相火上攻,并指出本条与厥阴病提纲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有互文见义之处,的确是真知灼见,若属胃寒吐蛔,何用:连柏?章虚谷主张肝热胃寒,顾及了上热一面,凡胃与肠相连,胃寒肠也寒,比较符合实际。

“乌梅丸”不仅是,治疗:蛔厥证的主方,而且是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代表方,对此,柯韵伯、陈修园,章虚谷有精辟的见解,学者宜:深思。

[治法]:清上温下,扶正制蛔。

[方药]:“乌梅丸”方。

[方义]:本方,以:乌梅为君,重用:乌梅、苦酒之酸,敛肝阴而制木火之横逆上亢;伍人参可培土,以:御木侮;伍细辛、蜀椒疏肝用:而不使过亢;伍黄连、黄柏,酸苦涌泄,以:泄肝火;伍当归可养肝血而滋肝体,以:固厥阴之本。从清上温下的功用:看,黄连、黄柏苦寒,清泄上攻之木火;附子、干姜、细辛、蜀椒辛开厥阴气机,疏通阳气而温下寒。两队药寒温并行,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相反相成。

再从扶正制蛔的功用:看,蛔虫得酸则静,乌梅、苦酒酸,以:制蛔;蛔虫得苦则下,黄连、黄柏苦,以下蛔;蛔虫得辛则伏,蜀椒、细辛、干姜、附子辛,以:伏蛔。方中:尚有人参、当归、米粉、白蜜益气养血,润燥生津,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有助祛邪,故:被后世奉为,治:蛔祖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乌梅丸”看成是,治:虫之专剂,这就大大局限了“乌梅丸”的,治疗:范围和作用。由于它既能清上温下,辛开苦降,又能调和阴阳,扶正制蛔,故:不仅是,治疗:蛔厥证的主方,同时也是,治疗:厥阴病阴阳失调,木火内炽,寒热错杂证的主方。

[方论选]:

柯韵伯:<内经),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调其中气,使之和平,是厥阴之,治法也。张仲景之方,多,以:辛甘苦药为君,而此方:

用:酸收之品者,以:厥阴主肝而属木。(洪范>,云,木,曰:曲直,曲直作酸。<内经>,曰,木生酸,酸入:肝,以:酸泻之,以:酸收之,君乌梅之大酸,是伏其所主也。佐黄连泻心而除痞,黄柏滋肾,以:除渴,先其所因也。肾者,肝之母,椒附,以:温肾,则火有所归,而肝得所养,是固其本也。肝欲散,细辛,干姜,以:散之。肝藏血,桂枝、当归引血归经也。寒热并用,五味兼收,则气味不和,故:佐,以:人参调其中气,以:苦酒渍乌梅,同气相求,蒸之米下,资其谷气,加:蜜为丸,少与而渐,加:之,缓,以,治:其本也。张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症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症符合,岂止吐蛔一症耶!蛔为生冷之物,与湿热之气相成,故:寒热互用:,以,治之。且胸中烦而吐蛔,则连柏是寒因热用,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杀虫之方,无更出其右者。久利则虚,调其寒热,扶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自止。《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厥阴方总论》。

陈亮斯:方名:乌梅,是合方中:之药,而皆,以:乌梅统之矣,曷故:哉?寒气从一阴直上而冲心胃,蛔有不得不上膈,不得不吐之势,非用:酸温之药,则逆气不可得而敛,逆气不敛,则蛔不可得而伏也。气逆由于脏寒,必群队之辛热,以:胜之,附子、蜀椒、干姜、桂枝、细辛皆辛热,而其用:不同,附子退阴回阳,蜀椒杀虫益火,干姜不炮,取其热胜寒而辛散逆也。细辛取其泄阴经之寒邪,使不由经而入:脏。木得桂而枯,故用:桂枝,然何不竟用:肉桂?凡厥阴风木,其病发惊骇,其性从九原之下上升,其状急暴,皆风象也,桂枝能,治:诸风。脏寒则元气极微,方中:自当用:人参,以:补配温。而又用:当归者,当归入:厥阴,养肝血,辛温能散内寒,乃引经之药也。连柏苦,以:伏蛔,用:为从,治,备温补反佐之法,而统之,以:酸敛之乌梅,所谓:节制之师也。(录自(伤寒论辨证广注。太阴少阴厥阴中寒脉证》。

王晋三:乌梅渍醋,益其酸,急泻厥阴,不欲其缓也。桂、椒、辛、附、姜,重用:辛热,升达诸阳,以:辛胜酸,又不欲其收敛阴邪也。桂枝、蜀椒通上焦君火之阳,细辛、附子启下焦肾中生阳,人参、干姜、当归温中焦脾胃之阳,则连、柏泻心滋肾,更无亡阳之患,而得厥阴之,治法矣。合为丸服者,又欲其药逗留胃中,以,治:蛔厥,俾酸,以:缩蛔,辛,以:伏蛔,苦,以:安蛔也。至于脏厥,也由中土不得阳和之气,一任厥阴肆逆也。以:酸泻肝,以:辛散肝,以:人参补土缓肝,以:连柏监制五者之辛热,过于中焦而后分行于足三阴,脏厥虽危,或:得温之散之补之泻之,使之阴阳和平,焉有厥不止耶?《绛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陈灵石:(周易)震卦,一阳居二阴之下,为厥阴本象,病则阳逆于上,阴陷于下,饥不欲食,下之利不止,是下寒之确证也。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是上热之确证也。方用:乌梅,渍,以:苦酒,顺曲直作酸之本性,逆者顺之,还其所固有,去:其所本无,治之所以:臻于上理也。桂椒辛附辛温之品,导逆上之火,以:还震卦下一画之奇。黄连、黄柏苦寒之品,泻心胸之热,以:还震上四画之偶。又佐,以:人参之甘寒,当归之苦温,干姜之辛温,三物合用,能令中焦受气而取汁,而乌梅蒸于米下,服丸送,以:米饮,无非补养中焦之法,所谓:厥阴不,治,取之阳明者此也。此为厥阴证之总方,注家第,谓: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犹浅之乎测“乌梅丸”也。《长沙方歌括,厥阴方》。

高学山:君乌梅,酸,以:入:肝也,余药少于乌梅,则从其性而俱为人肝可知。本为脏寒,故以:姜附温之;本,以:脏虚,故以:人参补之。夫厥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之故,用:细辛者,所以:通其阳气也;用:桂归者,所以:和其阴气也。蜀椒辛热而善闭,凡温补其阳,而更为封固之耳。至于,以:连柏为佐者,又因脏寒而遽投辛热之品,阴阳相格,水火不相入:者,常也,故用:苦寒,以:为反佐,如:“白通汤”之,加入:尿、胆汁一也。且少厥二阴为子母,厥阴阳微,其来路原从少阴,加:黄连于乌梅之次,而尊于众药,且,以:黄柏副之,是温厥阴,而并分引其热,以:温手足之少阴二也。至其酸苦辛辣之味,为蛔所畏而使之俯首,则又其余义矣。借之,以:主久利,其方义如:壶天,又是一番世界,绝非主蛔厥之用:意也。凡利起本凡利起本寒,成于化热,始于伤气,久则脱血,故:辛热,以,治:本寒,苦寒,以,治:化热,蜀椒固气,而,以:细辛提之,当归养血,而,以:桂枝行之,加:人参合补气血,而总交于乌梅之酸温,所以:敛止其下滑之机致而已。《伤寒尚论辨似,厥阴经》。

章虚谷:“乌梅丸”为厥阴正,治之主方也,木邪肆横,中土必困,故以:辛热甘温,助脾胃之阳,而,重用:酸,以:平肝,佐苦寒泻火,因肝木中有相火故也,所以:厥阴篇中用:姜附“四逆汤”,各条,是少阴病,非厥阴也。《伤寒论本旨,厥阴篇方》。

[点评]:,以上诸家对“乌梅丸”,治:蛔厥的配伍意义,各有阐发。但仅着眼于制蛔,则未能畅其用。柯韵伯对此尤有更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看厥阴诸症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即“乌梅丸”的主治证,应将此条与厥阴病提纲合参,方为正确全面。他又指出:“张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证相符,岂止吐蛔一证耶?”柯氏并引《内经》伏其所主,先其所因的理论,加:,以:印正,可,谓:入:木三分。陈灵石、章虚谷等也从厥阴的生理病理立论,强调“乌梅丸”作为厥阴病正,治之主方的重要意义,诚为卓见。

高学山对本方主治:久利的机理分析,不循旧套,颇有新意。王晋三,谓:本方也能,治:脏厥,理由尚不充分,实难苟同。

[临床应用]、(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1)“乌梅丸”主治:蛔厥证,见338条,(er匮要略。趺厥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蜕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8条。

2)久利,见338条。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静香楼医案)载,治:蛔厥心痛证。

2)(伤寒论三注)载,治:热病汗下后,阴阳欲绝,邪火内炽,烦躁下利,不省人事者。

3)(临证指南医案)载叶天士,以:本方化载,治:暑邪不解,陷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中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吐蛔,最危之症,及动气肝厥,痰性凝寒滞胃,卒然大痛呕涎之症。叶氏运用:本方时,随症遣药,灵活多变,以:酸为主,酌情掺合苦辛甘,如:酸苦辛法,以:泄肝安胃,酸甘苦法,以:化阴清热,酸辛甘法,以:温中降逆,既分偏寒偏热之别,又视孰虚孰实之异,治疗:厥阴寒热错杂、呕吐、胃痛、泄泻、痢疾、久疟,以及温病等,扩大了本方的应用:范围。

4)<黎庇留医案)载,治:一男子久病遗精,每月遗40次之多,瘦骨如:柴,形容枯槁,双目红筋缠绕,舌焦唇红,喉痛,上腭烂,口烂,呈一派虚火上炎、上热下寒(遗精滑泄)、上盛下虚之象。黎氏选用:“乌梅丸”施治,连服20余剂而愈。

(3)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以: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空肠炎;胃酸过多症;胃肠奇痒症;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霉菌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结核;肠易激惹综合征;不完全性肠梗阻;多发性直肠息肉;直肠胀痛症;急、慢性痢疾;顽固性呃逆等病证。如:夏氏等用:乌梅汤(乌梅、党参、附子、干姜、黄连、桂枝、当归、黄柏,各10克、川椒、细辛,各5克)、治疗:慢性结肠炎72例,均停用:其他任何中西药,腹痛,肛门坠胀,加:木香、升麻、枳壳,各10克、粪便粘液多,加:瓜蒌皮30克、血多,加:仙鹤草30克、粪便干结,加:白芍30克。服药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显效12例,好转5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雷氏,用:“乌梅丸”化裁(乌梅18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附子8克、干姜6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柴胡12克、枳实10克、金钱草30克。热偏重,加大黄、蒲公英;寒偏重酌增附子、干姜用量;胁痛明显,加:姜黄、川楝子;恶心呕吐明显,加:半夏、竹茹;有黄疸,加:茵陈、郁金)、治疗:胆石症47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30天为1疗程。结果:经治:1~3个疗程,临床,治愈5例,显效16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23%。

2)呼吸系统:有,报道,用:本方治疗:肺炎、哮喘,证属寒热虚实挟杂者。如:周氏,用:“乌梅丸”(乌梅、制附子,各6克、黄连、党参,各9克、黄柏、当归,各15克、细辛3克、川椒、干姜,各5克、桂枝10克)、治疗:一例肺炎,用:抗菌素未效,服此药6剂即愈。杨氏,用:“乌梅丸”(乌梅、黄连、黄芩、桂枝、川椒、当归,各10克、党参15克、细辛、炙甘草,各3克、制附子、炮干姜,各6克)、治愈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反复发作达十年之久者。又,以:此方酸苦泄热,辛甘化阳,扶正驱邪,治愈1例老年性休克型肺炎。

3)神经系统: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腹痛、乙型脑炎后遗症等。如:刘氏,用:本方,加减,治愈1例三叉神经痛(偏头痛),1例血管性头痛。陈氏,用:本方化裁,治愈1例乙型脑炎后遗症。

4)运动系统、周氏,报道,用:生姜水送服“乌梅丸”,每次服15克、日、3服,治疗:一例腰肌劳损症,半月后腰部酸痛消失,活动自如,嘱其注意休息、避风寒,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又用:“乌梅丸”方,加减(当归、赤芍、乌梅、黄柏,各15克、桂枝、黄连、制附片,各10克、牛膝20克、细辛2克、干姜4克、川椒5克)内服,药渣,加:酒外敷,治疗:一例踝关节扭伤肿痛,4剂药后肿胀消退,疼痛减轻,续服4剂诸症消失,踝关节活动自如。

5)泌尿生殖系统、刘氏等认为,重用:乌梅酸涩固精,以:消除蛋白尿,与温肾健脾、活血化瘀等药配合,可治:慢性肾炎。如,治:一例慢性肾炎(普通型),选“乌梅丸”,加减(净乌梅18克、细辛3克、桂枝6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干姜6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当归15克、丹参20克。服药20余剂,蛋白尿尽消,浮肿诸症悉除。继续服药2月,一年后来院复查,一切正常。严氏,以:“乌梅丸”,加味(乌梅、党参,各12克、细辛3克、干姜、当归、附片、桂枝、黄柏,各9克、黄连6克、蜀椒2克。精子数少者减细辛、蜀椒,加:蛇床子,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路路通增精通络;精子活动率低,活力弱者,加:蒲公英、红花、仙灵脾活血益肾;射精不能者,加:柴胡、蜈蚣疏肝通络;阳痿不举者,加:仙灵脾、蛇床子、鹿角胶补肾壮阳)、治疗:16例男性不育症。结果:治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

6)循环系统、,以: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气血失调为病机特点,如:肺原性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病态窦房综合征、心肌炎、脉管炎等出现符合上述病机之证候者,均可用:“乌梅丸”,加减施治。如:唐氏,用:本方化裁,治疗:肺心病,对改善症状,多获近期效果(10)。郑氏,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满意。

7)寄生虫病及其并发症、,以:腹痛、呕吐、四肢厥冷、吐蛔,或:便蛔等为审证要点。

“乌梅丸”可用于:胆道蛔虫症;胆道死蛔感染;肠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感冒夹蛔证);钩虫病;胆囊鞭毛虫症;血吸虫病;肠道滴虫等病症的,治疗。如:刘氏,用:“乌梅丸”方,加减治疗:肠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各1例,均获痊愈。陈氏,以:“茵陈蒿汤”合乌梅汤,治疗:胆道死蛔感染12例,结果全部,治愈。

8)妇科病、,以:寒热错杂,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病机特点,如: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慢性盆腔炎、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阴吹、房事会阴疼痛、妊娠恶阻、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病证,只要符合上述病机,均可投“乌梅丸”化裁施治。如:司氏,以:乌梅汤(乌梅30克、当归30克、黄柏15克、党参15克、熟附子1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黄连6克、蜀椒6克、细辛3克。偏气虚者党参,加:至30克、偏血瘀者当归,加:至60克、偏寒湿者熟附子,加:至30克、偏湿热者黄柏,加:至30克)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结果:痊愈27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2例。张氏,以:“乌梅丸”化裁,治疗:寒热虚实夹杂型带下病60例,结果:基本痊愈42例,占70%;显效12例,占20%;有效4例。占6.7%;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7%。李氏,用:乌梅汤,治疗:崩漏15例,其药物组成:乌梅10~15克、细辛、干姜,各3克、黄连、黄柏、桂枝、川椒、熟附子,各6寓,人参、当归,各15克。量多无血块者,加:乌贼骨、煅龙骨、煅牡蛎;夹有血块者,加:蒲黄炭、三七粉;小腹胀痛、气滞者,加:香附、延胡索;肾虚腰痛者,加:川续断;纳差、乏力者,加:神曲、白术。结果:痊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

9)儿科病、本方对寒热夹杂的小儿腹泻也有较好的疗效。如:张氏,用:乌梅汤(乌梅12克、干姜3克、黄连1.5克、蜀椒2克、桂枝6克、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五味子10克、赤石脂10克、粳米15克。若呕吐次数较多者,加:砂仁3克;腹痛者,加:白芍6克;下利清谷者,加:熟附片1.5克)、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50例,结果: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

10)五官科疾病、,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为病机特点,如:化脓性中耳炎、聍耳、复发性口疮、胬肉攀睛、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慢性咽炎等病证,只要符合上述病机特点,即可投“乌梅丸”,加减为,治。如:龚氏认为,慢性角膜炎、角膜溃疡(中医称花翳白陷),为乌珠、风轮之疾,内与厥阴肝经有关,证属寒热错杂者,用:本方治疗:多例而收效。

u)其它、吴氏,用:乌梅汤,治愈1例荨麻疹反复发作10余年的患者。荣氏,用:“乌梅丸”,治愈1例历时1月之久的不明原因高热患者。郑氏提出:“消渴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凡,以:厥阴下水而生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主症”。因而选用:寒热并用之“乌梅丸”,治疗:糖尿病,收到良效。

(4)医案选录:

1)胆道蛔虫急症。王××,女,39岁,1987年4月4、日,初诊。20天来,右胁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甚则绞痛难忍,B超检查怀疑胆囊炎。血常规检查:WBC、12×

109/L,N、0.74,L、0.26。粪常规可见蛔虫卵(++)。痛初饮醋即可缓解,近几13注射阿托品也难制止。刻诊:痛苦面容,呻吟连声,面色萎黄,略带青色;右胁剧痛放射右肩后背,痛不可忍,饮食不入,频繁呕吐,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弦。

证属蛔虫内扰,肝胆气滞,腑气不通。治宜:酸苦辛热并用,疏肝利胆通腑。拟“乌梅丸”方化裁。处方:乌梅肉、延胡索、当归,各15克、黄柏10克、川椒、附子,各7克、细辛4克、干姜3克、槟榔、大黄(后下),各13克、广木香、黄连、枳实,各9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2剂。

二诊:右胁疼痛大减,恶心也止,饮食增加,大便未泻,舌红苔黄,脉沉滞。胁痛大减说明蛔虫得酸苦辛热之剂,静伏少动,不再窜扰,但因大便未泻,虫体难出,再,治当:,以:通腑泻下为主,兼,以:酸苦辛热并用。处方:延胡索、枳实、大黄(后下),各15克、黄柏10克、乌梅肉20克、川椒9克、炙甘草、附子,各5克、细辛4克、干姜3克、槟榔13克、白芍30克。水煎服,2剂。

三诊:药后腹泻,13、3~5次,先后排蛔虫2条,粗大如:筷,随之胁痛明显减轻,但稍觉呕恶、口苦、少食,舌红、苔黄、脉沉弦。处方:党参、黄芩,各10克、法半夏、广木香、乌梅、吴茱萸、柴胡、枳实,各9克、槟榔、郁金,各13克、延胡索15克、细辛4克、白芍30克、干姜、炙甘草,各5克。水煎服,2剂。

四诊:泻止痛消,呕恶也失,惟觉乏力,纳呆,拟香砂“六君子汤”化裁健脾和中善后。

按:本案根据“右胁疼痛,阵发,加剧”,“食醋缓解”,“粪有虫卵”等特点,诊断为胆道蛔虫无疑,遂投“乌梅丸”剂,重用:乌梅之酸,配川椒、细辛、干姜、附子之辛,伍黄连、黄柏之苦,使蛔虫“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佐当归、炙草养血益气扶正,加:木香、槟榔、延胡索疏利气机,用药2剂疼痛大减。再,以:通腑导下为主,使蛔虫随泻下外排,待泻止痛消,投香砂“六君子汤”补中健脾,收功善后。(新中医)1993;(2):33)。

2)慢性结肠炎,何某,男,34岁,干部,因反复腹痛、腹胀、腹泻,粘液血性粪便1年于1991年8月23日就诊,患者腹痛、腹胀,以:脐周及两少腹部为主,腹泻稀便,每日2次一3次,带少量白色,或:淡黄色粘液,时夹带少量血液,纳差食少,神疲乏力,脐周及两少腹均有轻度压痛,舌质暗红,舌苔淡黄薄润,切脉弦细,纤维肠镜检查:结肠、直肠粘膜充血,部分血管模糊,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脉症合参,当属肝脾失调,痰湿积滞,寒热虚实错杂之证,遂予:乌梅汤(乌梅、党参、附子、干姜、黄连、桂枝、当归、黄柏,各10克、川椒、细辛,各5克),加:瓜蒌皮、仙鹤草,各30克,治之,治疗:1个月,腹痛腹胀腹泻及粘液血便诸症均相继消失而愈,按:乌梅汤中附子、干姜、桂枝、川椒温脾肾而散寒湿,黄连、黄柏清肠胃而除湿热,党参健脾益气扶正,当归调肝,治:血补血,细辛温而通彻上下,乌梅酸而收敛调中,或,加:木香顺气行滞而止痛,或:增瓜蒌皮化痰开结,以:除垢,更添仙鹤草止血固涩,以:补虚,诸药合用,共奏和肝脾、平寒热、除痰湿、调气血、祛邪扶正之功,故治:慢性结肠炎有效。(国医论坛)1996;11(4):10)。

3)慢性盆腔炎,李某,女,36岁,1993年10月2日,初诊,患带下病8年,量多色淡黄,质粘如:脓,有臭气,精神疲倦,面色萎黄无华,唇甲淡白,头晕心慌,食欲减少,腰酸肢冷畏寒,小腹冷痛,得温则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细弱,西医诊为“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子宫颈中度糜烂”。证属寒热虚实夹杂为患,治宜: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以:“乌梅丸”改煎剂,随证化裁,处方:乌梅20克、细辛5克、干姜12克、黄连15克、当归15克、附子10克、蜀椒12克、桂枝10克、党参12克、黄柏15克、败酱草2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补骨脂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患者服药5剂后,带下量减少,守原方继服10剂,带下微量,色白无臭,余症也除。

按:本例患者带下日久,证属寒热虚实夹杂为患,对于此种病情,若死守“炎症”

而概用:清热燥湿等苦寒之品,势必损伤脾胃之阳而增其寒,若单纯用:补益之品,则又恐恋邪而助其湿热,故:在,治法上,必须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主治:胃热肠寒之蛔厥重证,也,治:寒热错杂,正气虚弱之久痢久泻,方中:蜀椒、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具有温脏,以:祛下寒之功,乌梅酸收涩敛固脱,与带下日久、滑脱不禁的病情正相符,人参、当归补气养血,扶助正气,与温中药配伍,益气温阳,以,治:脾肾阳虚诸证,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祛邪,再,加:败酱草、椿根皮之类,以:增强清热解毒、燥湿止带之功,综观全方,诸药配伍具有温而不助热,寒而不伤阳,寒温并用,补泻兼施,邪正兼顾的特点,与本证病机合拍,故用之奏效。《黑龙江中医药)1995;(1):29)。

4)乙脑后遗症,陈某,男,12岁,于1988年8月4日因高热抽搐,呕吐3天,在我院传染科住院,经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确诊为“乙型脑炎”。经,治疗:体温维持在37.5℃左右,呕吐消失,但抽搐不减,后,以:乙脑后遗症出院,遂于1988年9月12日就诊于笔者,患儿表情淡漠,颈项强直,双上肢呈内收屈曲强直,紧握拳贴于胸前,双下肢呈强直性伸展,腱反射亢进,克匿征及巴彬斯基征均阳性,脉细弱,因不能张口,舌苔难辨,此乃病久,阴竭阳虚,寒热错杂,筋脉失养所致的痉病,投寒热并用之“乌梅丸”方,加减:乌梅15克、细辛4克、干姜6克、党参10克、黄柏6克、制附片6克、黄连6克、僵蚕10克、蜈蚣3条,全蝎6克、伸筋草10克,每日1剂,水煎取药汁少量多次徐徐从日角灌入:服药4剂后,患儿可,以:张口,进药较易,又照上方8剂,颈部及四肢强直明显减轻,又,以上方,加:石菖蒲12克、郁金12克、连服20天,患儿神志清醒,能下床由父母扶着在地上挪动脚步,纳食增加,咀嚼功能正常,但仍失语,又在原方基础上去:黄柏、细辛,加:莲子心15克、枸杞10克、首乌10克、连续用药30天,始能喊妈妈,为巩固疗效,用:此方,加减又调,治:半月,患儿语言恢复,可,以:自主活动,仅右下肢稍有点跛,于1989年秋季又入:学,智力较病前无明显差异,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肝者,其华在爪,其主在筋”。该案把痉病纳入:厥阴病的范围来考虑,“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寒热并用,辛苦酸合为一方,与厥阴病寒热错杂、阴阳消长的特点颇相适应,痉病患者,指趾不荣,挛急强直,角弓反张等,乃筋脉失养所致,故用:“乌梅丸”补肝养筋,加:全蝎、蜈蚣、僵蚕、石菖蒲、郁金等熄风通络,醒脑开窍,使此病得,以:痊愈。《河南中医)1994;14(5):307)。

5)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文某,男,29岁,司机1992年3月29日会诊23天前,患者出车途中天气骤寒,衣着较单,加:之用:凉水擦洗车身,数小时后出现畏寒、发热、咳嗽、咽痛等症,在某职工医院住院,按“上感”,治疗:半月无效,体温一直波动在37.3℃~38.9℃之间,遂于8天前转入:市中心医院,转院当天体温高达40~2℃查体见急性热病病容,脉博100次/分,余无任何阳性体征,心肺(一),肝脾未扪及,心电图、X线检查和多项化验均正常,惟周围血象中嗜酸粒细胞0~47×10~/L结合发热、畏寒、咳嗽、乏力,以及入院后两次夜寐中有蛔虫由喉而出的临床表现,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病因为蛔虫感染,经用:解热、驱虫、抗感染等,治疗,病情依然如故,乃于29日停用一切西药,邀余用中药试治。

刻诊:患者卧床不起,畏寒较甚,厚凡双被尚嫌寒冷,而扪之身肤灼热,手足不凉,并觉阵阵发热,汗出较甚,烦热不宁,口干不渴,颜面潮红,目睛红赤,又咽喉痒痛(望之色淡),干咳频作,胸腹不痛,饮食无减,浑身酸软,小便色黄量少,大便稀溏夹有风泡,舌微红而水滑,苔白腻而覆黄,脉滑数,诊断:感冒夹蛔证,病机:寒热错杂,阴阳混淆,治宜:温清并用,阴阳互调,方用:“乌梅丸”制汤:桂枝10克、制附子10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黄连20克、黄柏10克、乌梅20克、川椒1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2剂,水煎服。

4月1日,复诊:药后寒热尽除,体温正常,浑身轻松,心绪宁静,颜面不红,目赤,咽痛,咽痒和干咳俱失,小便清,大便成形,苔趋于薄白,脉象渐缓,药既显效,守方2剂,并,加:槟榔,川栋子,各12克,以:驱虫。

4月3日,三诊:患者已下床行走,自理生活,昨日便出死蛔虫2条,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缓,诸症尽失,病邪已除,经停药观察2日,病情无反复,化验血象正常,遂于4月5日痊愈出院。

按:本案既无《伤寒论》厥阴病之见证,又与“乌梅丸”原文方证不符,但用:“乌梅丸”者,乃是据证选药,取其药物功效与寒热配伍之巧,因病机寒热错杂,故:药分温清两组,风寒郁表,寒趋胃肠,药用:桂枝调和营卫,散肌腠之邪,附子、干姜、细辛则由里达外温散寒气;郁热在表,渐趋于里,选用:黄连、黄柏清热,且量与附、姜、辛相等,意在大辛大热,以:散寒,必大苦大寒,以:清热,同时发挥作用,乃不致寒热偏颇,而达寒热共除之目的,风寒喉痹,用:桂、附、姜、辛,以:温通;眼睛红赤,用:黄连每有效应;青年男性,久热不退,适当佐用:黄柏,有助于退热,此又个人之经验,内有虫疾,二诊时恰逢农历三月初,按照(名:医类案)和<幼幼集成)月初驱虫方效之说,正是杀虫驱虫的最佳时机,故用:乌梅、川椒安蛔杀虫,加:川栋、槟榔,以:驱虫,寒热日久,正气必伤,用:党参、当归,以:益气血,附子、干姜,以:助生阳,黄连、黄柏苦寒坚阴,总使正气充沛,寒热尽除,虫体也下,故病速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1):30)。

[按语]:“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代表方剂,由于其配伍,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为原则,故不仅主治:厥阴上热下寒、蛔厥和久利等证,临床上不拘外感杂病,举凡寒热错杂,虚实互见,阴阳乖逆,肝脾不和,气血失调等疑难证候,均可,以:本方,加减化裁施治:而获效,柯韵伯说得好:“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若仅仅把它看成是“驱虫之剂”,无疑是大大低估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使用:“乌梅丸”方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符合寒热错杂、邪实正虚、气血阻滞的疾患,无论“内、外:儿、妇及皮肤、五官”等科,均可选用:本方,并酌情,加减。

②作汤剂一般不用:蜜及苦酒。

③病情缓者,可用丸剂,病情急者多作汤剂。

④用“乌梅丸”时,成人常每次服20克左右,儿童酌减。

⑤孕妇4~9个月,一般不用。

⑥用于治疗:蛔虫症时,最好忌香甜滑臭之物,尤其不能进甜食。

[现代研究]:

(1)“乌梅丸”麻醉蛔虫的作用:该方有麻醉蛔虫的性能,可使其活动迟钝,呈濒死状态。

(2)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李氏等通过胆囊造影和B型超声波皮肤投影检查方法,观察该方对人体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服该方后90分钟,胆囊造影发现胆囊长度明显缩短,宽度无变化;超声波检查发现胆囊上下径显著缩小,而前后径、横径变化不明显,服该方后30分钟、60分钟及120分钟,除120分钟时胆囊上下径仍显著缩小外,其余时间均无显著变化,若服乌梅量,加:倍:时,则胆囊造影可见在60分钟、90分钟时胆囊宽度均显著缩小;超声波检查在服该方30分钟时,胆囊上下径呈显著缩小,到60分钟时胆囊前后径缩小,而到90分钟时则胆囊前后径、横径及上下径均显著缩小,可见该方促进胆囊收缩的主要成分是乌梅,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显著,但单味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说明复方有协同作用,林氏选择健康人5例,慢性胆囊炎病人5例,用:“乌梅丸”代替脂肪餐进行胆囊造影,健康组5人分别通过服“乌梅丸”和脂肪餐的试验,均获得满意的胆囊显影,并且两种试验对胆囊收缩的程度也相似,病人组未服“乌梅丸”和脂肪餐,胆囊造影结果未见显影,从而证实“乌梅丸”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排泄。

(3)促进肝脏分泌胆汁的作用:林氏的实验还发现,“乌梅丸”对胆汁的pH值有降低倾向,并与胆汁增多一致,即胆汁分泌量增加,pH值也随之下降,从而证明该方能作用于:肝脏,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改变胆汁的酸碱度。

(4)扩张奥狄氏括约肌的作用:李氏、林氏等通过实验观察到,服“乌梅丸”后能使胆道口弛缓扩张,如:向胆道术后放置的T形管内注入12~5%碘化钠造影剂,发现服该方后造影剂迅速通过奥狄氏括约肌流入:十二指肠,说明该方对奥狄氏括约肌有明显的扩张作用:(21~223)。

(5)解痉止痛作用:大量临床资料证明,本方确有解痉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同时,对神经性顽固性呕吐,以及妊娠恶阻等,均有镇静止呕的作用。

(6)抑菌抗炎作用:王氏、马氏,报道,体外实验证明,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球菌和杆菌,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23~243)。此外,由于服“乌梅丸”后促进胆汁排泄,能防止胆道感染和胆石的生成。

111、“白头翁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白头翁6克、黄柏9克、黄连9克、秦皮9克。上4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不效,再服余200毫升。

[功效]: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主治]:〈主证〉: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少腹急迫,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副证〉:发热,口渴,或:苔灰黄,脉沉弦数。

。[临证加减]:

1、加减“白头翁汤”,治疗:菌痢:方用:白头翁15克、苦参12克、黄柏12克、马齿苋30克、地榆12克,其主证为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等,文中指出苦参代替黄连,佐,以:马齿苋、地榆等。[科技资料汇编,兰州:1973,1]。

2、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用:“白头翁汤”煎剂内服,或:灌肠,或,加:苦参子(去:壳包服),或:单,以:“白头翁汤”口服并灌肠,疗效均较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60,(6):269]。

3、“白头翁汤”加味,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秦皮、黄柏,各12克、黄连10克、大黄6克,便常规,以:脓细胞为主,重用:三黄,加:地锦草、丹皮;,以:红细胞为主,生大黄易熟大黄,加:地榆炭。每日1剂,水煎200毫升,保留灌肠,急性期每日2次,3日后改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12):18]。

4、“白头翁汤”合“理中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60克、秦皮、黄柏,各12克、黄连、潞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10克,怕冷不明显,干姜减半;腹胀,加:木香;腹痛,加:白芍;下坠,加:枳壳。每日1剂,水煎,取液100毫升,分3次,温服10日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治疗:1~3个疗程,[中医论坛,1994,(5):18]。

5、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黄芩、黄连、鸦胆子、厚朴、藿香,恶寒高热者,加:葛根、银花;下痢赤多者,加:生地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白芍,认为方中:白头翁、鸦胆子为,治疗:本病的主药,配藿香能减轻鸦胆子的副作用。[湖北中医杂志,1993,2,24]。

6、张伯臾老中医,治疗:慢性肠炎的经验:慢性肠炎的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甚则粪便会有黏液、脓血及不消化的食物等,他按中医辨证施治,其中湿热蕴结型,均,以:“白头翁汤”,为基本方,治之,热重于湿,加:金银花、赤芍、红藤、败酱草、蚂蚁草等;湿重于热,加:苍术、厚朴、薏苡仁、车前子等;夹食滞,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等。[中医杂志,1980,6,11]。

7、“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苦参,各30克、黄连、黄柏、秦皮、地肤子、当归,各20克,血便,或:便潜血阳性,加:地榆。每日1剂,水煎100~150毫升,40℃左右,保留灌肠12小时,每晚1次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用:1~2个疗程。[内蒙古中医药,1996,15,1,21]。

8、“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黄芪,各30克、秦皮、炮姜炭、黄连、木香、黄柏,各6克、丹皮、大黄炭、当归、生薏苡仁,各10克、虎杖、山楂炭、银花炭,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服,缓解期,治疗:组用:“芪参香延丸”(黄芪、党参、香附、延胡索、白术、木香、桃仁、当归、鸡内金、焦山楂等,共为细末,水泛为丸)6克。[新中医,1996,1,20]。

9、“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基本方,为:白头翁30克、黄柏、黄连,各15克、秦皮20克,出血者,加云南白药1/2支;溃疡者,加:锡类散1/2支。每日1剂,水煎取150毫升,药温38~42℃,患者排空大便,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4号导尿管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15~20公分,将药液缓缓注入,或:用:吊瓶滴入,16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治疗:1~3个疗程。[河南中医,1995,3,147]。

10、中医,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症见:发热、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大便夹血、黏液,苔黄腻,脉濡数,方用:“白头翁汤”,加:车前子、枳壳、木香,均取得较好疗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2,31]。

11、“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用:白头翁30克、黄连10克、黄柏1克克、秦皮15克,产后恶露不净,加:贯众炭、益母草;气虚多汗,加:炙黄芪、党参;体温在39℃,以上,加:金银花、蒲公英;少腹疼痛,加:香附、橘核;盆腔包块,加:穿山甲、赤芍;盆腔积液,加:生薏苡仁、瞿麦;食欲不振,加:陈皮、茯苓、砂仁;大便干,加大黄。

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0~20日。[湖南中医,1994,8,156]。

12、“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药用:白头翁、车前子、瞿麦,各10克、黄柏、黄连、秦皮、木通、篇蓄,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发热甚,加:菊花、蒲公英;尿道热涩,加:竹叶、琥珀;便秘,加大黄;尿检红细胞较多,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尿检脓细胞、白细胞较多,加:鱼腥草、败酱草。[黑龙江中医药,1986,6,10]。

13、中西医两法,治疗:蚕豆病:用:白头翁合剂(白头翁、车前草、凤尾草)制成煎剂,或:注射剂,经内服,或:注射,部分患者配合输血,治疗:蚕豆病全部,治愈出院。[新医学,1972,6,33]。

14、本方,加:甘草、阿胶。治:产后血虚,患热痢下重,下痢脓血,腹痛里急者,名:“白头翁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

15、本方,加:白芍、黄芩、鲜贯众、鲜茉莉花。治:赤痢,名,加味“白头翁汤”。[通俗伤寒论]。

6、本方,去:黄连、黄柏,加:生山药、生地榆、杭芍、旱三七、鸦胆子、甘草。治:热痢下重腹痛,对脾虚不耐苦寒者尤为适合,名:变通“白头翁汤”。

(四)“白头翁汤证”(371、373)。

[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白头翁二两、黄蘖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词解]:

(1)下重:里急后重。

[提要]:厥阴热利证治:

[释义]:此两条所论厥阴热利,乃肝经湿热毒邪下迫,壅滞于肠道所致,热毒下迫,故:见里急,湿邪粘滞,阻遏气机,故:又见下重难通,湿热腐破血络,必见大便脓血,毒热伤津,且湿热蕴结,津液不化,故:见渴欲饮水,湿热壅滞,气血壅遏,腹痛之证自在言外,此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内盛之象也应见到,治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本证与少阴病篇“桃花汤证”,皆见下利便脓血,但“桃花汤证”为肾气虚,关门不固,脾阳脾气虚,不能摄血,故:证见下利滑脱不禁,绝无里急后重之征,所便脓血晦暗不泽,腥冷不臭,且应伴见口淡不渴、舌淡不红等,所用:“桃花汤”,旨在温中祛寒,涩肠固脱。

本证热利下重,脓血色泽鲜亮,臭浊腐秽,伴口渴欲饮等诸热象,临证不难鉴别。

[选注]:

成无己:利则津液少,热则伤气,气虚下利,致后重也,与“白头翁汤”,散热厚肠。

《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柯韵伯:暴注下迫属于热。热利下重,乃湿热之秽气郁遏广肠,故:魄门重滞而难出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白头翁汤证”》。

下利属胃寒者多,此欲饮水,其内热可知。《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厥阴脉证》。

程应旄:下重者,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肝性急速,邪热盛则气滞壅塞,其恶浊之物急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伤寒论后条辨,辨厥阴病脉证》。

《医宗金鉴》:下利欲饮水者,热利下夺津液,求水,以:济干也。热利下重者,热伤气滞,里急后重,便脓血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陆渊雷:热利,谓:下利之属于热者,不必指身热,但脉舌腹候有热象者皆是。下重即里急后重也。热言其性质,利言其所病,下重言其证候。凡热利下重之病,今世科学分为二种,一为传染性赤痢,一为肠炎,赤痢之病灶常在大肠,而直肠为甚,直肠有病灶,肛门之括约肌挛缩,则令下重,肠炎侵至直肠者,也令下重。赤痢又分两种,一为细菌性,一为阿米巴性,二者证候略同,鉴别惟待验菌。惟阿米巴性者,多为慢性,或:初起急剧,而转归也成慢性。此外又有小儿之疫痢。中医之,治疗,不惟其因而惟其证,故:不论肠炎赤痢,苟有热象而下重者,“白头翁汤”悉主之。最近科学家之实验,谓:白头翁,治:阿米巴性赤痢有特效。《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评述]:陆氏“热言其性质,利言其所病,下重言其证候”,是对热利下重句明晰确当的注释。关于热邪的性质,柯氏明言为湿热,颇有见地。关于病位,柯氏言广肠、陆氏言大肠、直肠,比较一致,而程氏从本证出现在厥阴病篇立论,言厥阴经邪热下入:大肠,似更胜一筹。关于下重的病机,成氏言热则伤气,气虚而致后重。既是气虚,为何不补气升提?柯氏言湿热秽气郁遏;程氏言邪热盛,气滞壅塞;《医宗金鉴》也,以:气滞立论。皆从邪遏气滞解释,甚为确当。至于陆氏的肛门括约肌挛缩说,则为中西汇通派之言,但陆氏在言及热利包括了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之后,又言“中医之,治疗,不惟其因,而惟其证”,实是深得中医辨证论,治:要领的名言。

[治法]: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方药]:“白头翁汤”方:

[方义]:“白头翁汤”,以:白头翁,为主药,其味苦性寒,能凉肝舒肝,尤善清下焦湿热,是治疗湿热与毒热下利的要药。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坚阴厚肠胃。秦皮苦寒,能清肝胆及大肠湿热,又可凉血坚阴止利。四药共成清热燥湿,凉肝解毒之剂,对湿热、毒热下注之下利有很高的疗效。口服,或:灌肠皆可。

[方论选]:

方有执:白头翁逐血,以:疗癖,秦皮洗肝而散热,黄连调胃而厚肠胃,黄柏者除热而止泄也。《伤寒论条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汪苓友:成注,云:四味皆苦寒,愚,以:白头翁独带辛温,故:泄热之中,而兼散邪之力也。《0S寒论辨证广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沈明宗:白头翁清散热邪,秦皮驱逐肝风而清客热,黄连,以:退肠胃木挟之火,黄柏滋坚肾水而制龙雷,合而成方,清彻木火之源,则热利止而后重自除矣。《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厥阴全篇证治大意》。

钱天来:白头翁,《神农本草经》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谓:其能止毒痢。东垣李杲,曰,张仲景,治:热利下重,用:“白头翁汤”,凡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即成氏之说也。又云,治:男子阴疝偏坠。凡也厥阴专经之药,故:张仲景用之为君,以,治:厥阴热利。黄连苦寒,能清湿热,厚肠胃。黄柏泻下焦之火,若中气虚寒及寒湿下利者最忌,热利则非此不可,故以:之为臣。秦皮也属苦寒,李时珍,云,秦皮色青,气寒味苦性涩,乃厥阴肝、少阳胆经药也,治:下利崩带,取其收涩也。以:此推之,则创法立方之意殆可见矣。《伤寒溯源集,厥阴篇》。

陈蔚:厥阴标阴病,则为寒下,厥阴中见病,则为热利下重者,即(经)所谓:暴注是也。白头翁临风偏静,特立不挠,用:,以:为君者,欲平走窍之火,必先定摇动之风也。

秦皮浸水青蓝色,得厥阴风木之化,故用:,以:为臣。以:黄连、黄柏为佐使者,其性寒,寒能除热,其味苦,苦又能坚也。总使风木遂其上行之性,则热利下重自除,风火不相煽而燎原,则热渴饮水自止。《长沙方歌括,厥阴方》。

高学山:白头翁得阳气之先,而直挺单花,具升举之性,且味苦气寒,能清血分之热,取,以:名:汤,其意可知矣。然后,以:黄连清心脾之火,黄柏清肾火,秦皮清肝火,则热除而血中清阳上举,其利与下重,宁有不止者乎?《伤寒尚论辨似,厥阴全篇说,白头翁》。

张锡纯:白头翁一名:独摇草,……此物生冈阜之阴而性凉,原禀有阴性,而感初春少阳之气即突然发生,正与肝为厥阴,而具有升发之气者同也。为其与肝为同气,故:能升达肝气,清散肝火,不使肝气挟热下迫,以:成下重也。且其头生白茸,叶上也微有白毛,原兼禀西方之金气,故:又善镇肝而不使肝木过于横恣也。至于又加:“连、柏、秦皮”,为之佐使,陈氏论中已详言其义,无庸愚之赘语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点评]:诸家多言“白头翁汤”四药皆苦寒,唯有汪氏认为白头翁独带辛温,故:本方于泄热之中而兼散邪之力。此说虽根据不足,但作为一家之言,当予,以重视。白头翁的归经,钱氏通过考证,认为是厥阴专经之药。张氏,以:生态环境及生长特点为据,言其与肝为同气,有升达肝气,清肝散火之效;又禀西方金气而善镇肝。可见白头翁入:肝经的认识是基本一致,因此“白头翁汤证”当是肝经湿热下迫大肠的认识,也应是有所本的,且“白头翁汤”,又可治疗:肝经湿热下注之淋浊、带下、肝经毒热上扰之目赤肿痛,也说明白头翁入:肝经。白头翁既为本方君药,其用量则不应小于“连、柏”,考《金匮玉函经》其量为三两、与其它三药等量,甚是。对秦皮、连、柏在本方中:的作用,诸家认识大同。

[临床应用]:

(1)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三因方》:治:热痢滞下,下血连月不差。

2)《伤寒六书》:胃热利白肠垢,脐下必热,便下垢腻赤黄,或:渴,“黄芩汤”、“白头翁汤”通用之。

3)《证治要诀》:内人挟热自利,脐下必热,大便赤白色,及下肠间津液垢腻,名曰:利肠。宜:“白头翁汤”。

4)《类聚方广义》:热痢下重,渴欲饮水,心悸,腹痛者,“白头翁汤”,治:也。又治:眼目郁热赤肿、疼痛、风泪不止者,又为洗煎剂也效。

5)《临证指南医案》:陈氏,温邪经旬不解,发热自利,神识有时不清,此邪伏厥阴,恐致变径,治宜:白头翁、黄连、黄芩、秦皮、黄柏、生芍药。

6)《王氏医案三编》:产后患泻。秋季娩后泻如:漏水,不分遍数,恶露不行,咸虑其脱。脉左弦而数,右大不空。口苦不饥,无溺苔黄。非虚证也,宜:“白头翁汤”。

7)《经方实验录》:米,高年七十有八,而体气壮实,热利下重,两脉大,。苔黄,夜不安寐,宜:“白头翁汤”为主方。白头翁三钱、秦皮三钱、川连五分,黄柏三钱、生川军三钱后下,枳实一钱、桃仁泥三钱、芒硝二钱,另冲。

(2)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常用于治疗:痢疾、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浅表性胃炎、肝炎等。

如:周氏,用:本方治疗:痢疾216例,治愈177例,好转26例,无效土3例,主证经1~3天,治疗:70%得到缓解,7天后90%,以上病例症状消失。细菌培养3天后全部转阴。陈氏,报道,治疗:急性菌痢144例,其中用:“白头翁汤”,治:4例;用:“白头翁汤”去:黄连,加:甘草(药价比“白头翁汤”低75%)、治:70例;用:“香连丸”,治:70例,结果提示,加减方疗效优于“香连丸”,不逊于“白头翁汤”原方。韩氏等用:“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疗:急性菌痢34例,方用:白头翁15克、黄柏、秦皮,各12克、黄连6克、若兼恶寒发热表未解,而里热炽盛者,加:葛根、银花;腹痛里急明显,加:木香、槟榔;腹痛拒按,苔厚腻、夹食滞,加:枳实、山楂;壮热、口渴、烦躁、舌绛,加:生地、丹皮。水煎保留灌肠,每天1~2次,痢止后继用:1~2天停药。最短1次见效,2次控制症状,治疗:时间最长者5天。腹痛、里急后重之症状消失,平均1天,大便正常平均3天。34例痊愈30例,好转4例。林氏,用:“白头翁汤”,治疗:急性菌痢30例,聂氏,用:“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慢性痢疾,皆取得很好效果。

方氏,用:本方,合:“葛根芩连汤”,加减,药用:白头翁、黄芩、黄连、鸦胆子、厚朴、藿香等,治疗:阿米巴性痢疾116例,痊愈114例,无效2例,平均住院10.25天。认为白头翁和鸦胆子是,治:本病的主药,配藿香可减轻鸦胆子的副作用。其中见恶寒、高热者,加:葛根、银花;下痢赤多者,加:生地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白芍。蔡氏,用:“白头翁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阿米巴肠病136例,药用:白头翁30克、秦皮12克、黄柏12克、黄连10克、银花30克、紫花地丁30克、大黄6克。大便常规,以:脓球为主者,加重三黄用量,再,加:地锦草30克、丹皮10克;,以:红血球为主者,加:地榆炭10克、大黄改用:熟大黄。煮2次,取400毫升,每次用:200毫升。急性发作者,每,曰:保留灌肠2次,3日后改为日1次。5天为1个疗程。急性患者,治疗:1个疗程,慢性患者,治疗:2个疗程,病程1年,以上者,再加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136例中,痊愈128例,有效6例,无效2例。郑氏,报道,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肠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者52例,若热重于湿者,加:金银花、赤芍、红藤、败酱草、蚂蚁草;湿重于热者,加:苍术、厚朴、苡仁、车前子;夹食滞者,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取得佳效C12I。张氏,用:“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药用:白头翁30克、黄柏15克、黄连15克、秦皮20克、出血者,加云南白药1/2支,结肠有溃疡者,加:锡类散1/2支,水煎保留灌肠,每晚1次,16天1疗程。未愈者、间隔1周再行第2疗程。痊愈82例,有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治疗:时间最长3疗程,最短1疗程,平均1.8疗程。此外韩氏,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65例;赵氏,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34例,皆有可靠效果。

关于用:“白头翁汤”,加减口服,或: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报道甚多。如:乔氏等分析了国内用:中药,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165例,总有效率达94.76%,其中属于湿热壅滞型者,则是以:“白头翁汤”,加减治疗:而收效的。宋氏等用:“白头翁汤”,加减内服,兼用:青黛散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17例,总有效率96.7%。丁氏,用:“白头翁汤”合“桃花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7例,基本,治愈58例,好转7例,无效2例。徐氏,用:“白头翁汤”,加:灭滴灵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例,伪膜性肠炎4例。保留灌肠最少14天,最多46天,平均32.62天。纤维结肠镜复查u例中8例溃疡消失,4例好转;4例伪膜性肠炎3例结肠镜复查病变消失,1例因年高不同意复查,但症状已痊愈。

白氏,用:“白头翁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薛氏,用:“黄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唐氏等用:“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L22j,张氏等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5例,皆取得很好疗效。乔氏等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17例,以:虚实为纲进行辨证治疗,实证为主者,偏于湿热,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芍药汤化裁,偏于寒湿用:“理中汤”合“平胃散”化裁,偏于气滞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化裁;虚证则依据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等酌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真人养脏汤、附子“理中汤”等,总有效率93.2%,可见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仍应在辨为湿热壅滞证的前提下使用。黄氏,以:中药为主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37例,其中湿热内蕴者18例,方用:“白头翁汤”,加:车前子、枳壳、木香,均取得较好疗效。汤氏,用:“白头翁汤”去:黄柏、秦皮,加:白芍、甘草、瓦楞子,治:一例浅表性胃炎,共进5剂,自觉症状消失,1年未发。李氏,报道,用:“白头翁汤”,加:茵陈等,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有效。也有报道,用治:胆囊炎者。

2)心血管系统:本方在心血管系统的应用:报道较少。陈氏,报道两例短暂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多源性,或:多形性室性早搏患者,(其中1例伴下利后重)经西药,治疗:无效,用:“白头翁汤”,或,加味,服2~4剂而收效。

3)神经系统:蔡氏,报道,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一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患者,证见头顶灼热疼痛连及齿颊已3月余,用:本方3剂后,自觉头部清凉,疼痛顿减,继进5剂,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未发。

4)泌尿系统:因“白头翁汤”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效,故也常用于:湿热下注,或:肝郁化火,郁火下迫所致之泌尿系统的病证,如: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炎、肾积水等。钟氏等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下泌尿道感染122例,其中合并包皮炎1例,合并前列腺炎2例,合并膀胱结石3例,合并肾盂肾炎8例。以:“白头翁汤”为基础,热甚者,加:山栀、滑石、车前子、肝郁气滞,加:乌药、白芍;脾肾阳虚,加:白术、山萸肉;阴虚火旺,加:知母、地黄;血尿,加:小蓟、血余炭;蛋白尿,加:白茅根、凤尾草;结石,加:鸡内金、海金砂、金钱草;下肢浮肿,加:茯苓、大腹皮、黄芪。日1剂,5剂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122例中,治愈112例,好转10例。汪氏,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耐青霉素淋菌性尿道炎14例,一般,加:甘草、车前子,尿痛甚者,加:琥珀、石苇;浓稠带多者,加:苍术12克、苡仁30克、蒲公英30克。日1剂,水煎服,7天1疗程。经1个疗程痊愈13例,另1例2个疗程痊愈。方氏,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泌尿系感染40例,药用:白头翁9克、川黄连9克、黄芩9克、川黄柏9克、制川军12克、半枝莲15克、蒲公英15克、车前子12克。40例中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王氏,治:感染性肾积水和结石性肾积水,各1例,皆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而积水消退。李氏,治:一例急性肾炎患者,已用:青霉素、激素等40余天,仍见发热时高时低、尿色浑浊、尿检蛋白(+),服“白头翁汤”3剂,体温降至36.8℃,又服3剂,尿色清,尿检蛋白(+)。

5)妇科:用于治疗:盆腔炎、阴道炎、赤白带下、盆腔脓肿、乳房肿块等妇科疾病。

杨氏,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盆腔炎107例,每日1剂,10天1疗程,1疗程痊愈67例,2疗程痊愈40例L35)。高氏等用:“白头翁汤”加味,治疗:带下属湿毒型者、崩漏属血热型者、子痢属湿热型者有佳效。李氏等,治:一例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患者,服,加味“白头翁汤”3剂,加用:中药坐浴熏洗,诸症好转。安氏等,治:一例带下量多,色黄,阴部湿痒溃烂,伴头晕、口渴的患者,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用:“白头翁汤”加味,4剂,水煎服,带下明显减少,伴随症状也随之消失。江氏,治:一例小腹部不舒,带下色黄如:脓,时夹赤带腥臭、阴痒已半年多,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曾服完带汤、灭滴灵等,仍反复发作,方用,加味“白头翁汤”5剂,白带减少,阴痒消除。蔡氏,报道1例两年前因放环而出现白带绵绵不断,长期服用:灭滴灵、增效联磺片等无缓解,近来症状,加重,白带增多伴腥味,诊为慢性阴道炎、宫颈轻度糜烂的患者,先用:健脾温肾之剂30余日无效,改用:“白头翁汤”加味,6剂,病情减轻,继进20余剂,诸症皆除。汤氏,用:本方,加:败酱草、生苡米、鸡冠花,治疗:一例赤带病人,连服5剂,赤带减至七八成,继续调治而愈。又1例死胎产后,乳房胀硬热痛,乳汁黄稠不畅之患者,用:本方,去:黄柏,加:香附、全瓜蒌、郁金,2剂后热退,乳房见软,后与“四逆散”,加味服5剂,乳回病愈。蔡氏,治:一例右侧乳房包块半年余,状如:桃核,质地坚硬,伴胸闷腹胀的患者,曾服逍遥丸无效,近来乳核增大、刺痛,改用:“白头翁汤”加味,6剂后,乳核稍见缩小,刺痛消失,继进20剂,诸证悉除。郭氏,治:一例产后血淋,症见:小便涩滞不利,溺血紫红、尿痛,用:“白头翁汤”加味,5剂后,小便畅利,又用:地黄汤调理而愈,3月后追访未复发。还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服17剂而治愈急性盆腔脓肿者。

6)眼科、“白头翁汤”清肝凉血燥湿解毒,而肝开窍于目,故:可用于:肝经实火上炎之眼疾。如:汤氏、何氏等用:本方,加减治疗:因肝火上炎、肺热炽盛所致的红眼赤痛(急性结膜炎),皆获满意疗效。安氏等,治:一例患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扁桃体炎愈后,见两眼红肿、畏光流泪、口渴,诊为急性结膜炎的患者,用:“白头翁汤”合当归赤小豆汤水煎服,3剂痊愈。江氏,治:一例两眼红赤疼痛、羞明流泪1周,诊为病毒性角膜炎,曾用:氯霉素眼药水、强的松眼药水滴眼1周无效的患者,服,加味“白头翁汤”2剂后好转,又服10剂,诸证均除。哉氏认为凡眼科外障疾病属热毒者,皆可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并举1例急性结膜炎和1例单疱病毒性结膜炎用:本方而收效为证。

(3)医案选录:

1)急性菌痢:胡×,女,49岁,教师。患者一天前食市售熟肉,当晚即腹痛、腹泻、发热,继而里急后重,大便色赤,肛门灼热,小便量少,身困乏力,两目无神。查血象:白细胞15.2×10。/L,中性粒细胞0.83,淋巴结胞0.17。大便镜检:红细胞(栅)白细胞(栅),赤白粘冻状。体检:738.9℃,BP、12/8kPa,心率92次/分,节律齐,两肺检查无异常,左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皮肤干燥。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经补液、消炎,治疗:3天,腹痛、里急后重不减,大便赤白。改用:“白头翁汤”25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2次。用药1次症状即明显减轻,腹痛里急症状好转,发热退,大便次数减少,用:3次后,症状消失,精神好转。后用:“平胃散”,加减调理2日出院,1周后随访生活工作正常。《四川中医)1994;(11):31)。

2)阿米巴痢疾:张××,女,26岁,住院号2643,于1971年10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起病1天,恶寒发热,体温39~3℃,下痢1日20余次,始为稀水便,继而大便赤白相杂,后为纯赤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恶心呕吐,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包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服药(原文所载用:方为:白头翁30克、黄芩15克、黄连9克、鸦胆子9克、厚朴9克、藿香9克,恶寒高热者,加:葛根12克、金银花15克;下痢赤多者,加:生地榆15克;恶心呕吐者,加:半夏9克;腹痛甚者,加:白芍10克)1剂后热退,6天大便恢复正常,住院7天痊愈出院,至今未见复发。《湖北中医杂志)1983;(2):24)。

3)溃疡性结肠炎、张某,男,38岁,司机,于1986年10月6日入院,住院号22488间断脓血便2年余,加重3个月,在本市某医院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接受西药,治疗:无效,要求中药,治疗:来诊后做乙状结肠镜复查:进镜35公分,见直肠、乙状结肠粘膜普遍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距肛门10~25公分有点状出血及多处浅表溃疡,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腹痛、腹泻日6~7次,里急后重,泻下脓血,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属大肠湿热,治宜:清热利湿、理气和血,拟协定处方:(白头翁30克、赤石脂20克、姜炭、粳米,各15克、秦皮9克、黄连、黄柏、乳香、没药,各6克、甘草3克,日1剂,水煎3次,去:渣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30天为1疗程),加:败酱草、地榆炭,各15克、延胡12克、陈皮9克、青皮6克;减粳米、乳香、没药,住院,加减治疗:30天,上症消失,11月5日复查乙状结肠镜,炎症消失,溃疡愈合6日出院,以后未再服药,随访2年无复发。(新中医)1991;(10):26)。

4)尿路感染:薛某,女,38岁,因尿痛、尿频、尿急伴尿道口灼热感6天,于1993年5月12日就诊,全身乏力,小便频急、涩痛而赤,少腹不适,心烦少寐,舌质红,苔腻,脉细数,既往曾有类似发作史2年,查737~8℃,BP、14/11kPa,双肾区叩击痛(一),耻骨上方轻度压痛,尿检:蛋白(+),白细胞(㈩),红细胞(抖),妇检:少量淡黄色白带,质稀无臭,余(一),白带涂片检查(一)拟诊:下尿路感染。乃湿热蕴蓄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治当:清利湿热、凉血解毒、利尿通淋,予:“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黄柏、黄连、山栀,各15克、车前子、白茅根、木通,各10克、滑石18克、甘草6克。每日1剂,连服5日,患者自觉效果明显,未诊便自守原方服5剂5月22日复诊,诸症消失,尿常规:蛋白(+);白细胞(+),再守原方5剂,三诊,尿常规(一),病愈,嘱原方去:木通再进5剂,以:巩固疗效,并注意月经期和性生活卫生,随访16个月未再复发。《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1):44)。

[按语]:从“白头翁汤”临床应用:来看,其适应症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肠及下焦膀胱、胞宫,其病性主要是湿热,或:毒热内盛,临床尤以,治:湿热下利多用,且在,治疗:下利时,既可口服、也可灌肠,是当代临床,治疗: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的主选方。

[现代研究]:

马氏综述本方的实验研究证明,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对志贺氏、宋内氏、施氏及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邓氏综述,近有研究并分析本方抗菌作用:的报告表明,本方对志贺氏、施氏等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弗氏和宋内氏菌作用:较弱,对多种沙门氏菌作用:也很弱,或:无抑菌作用。另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卡他球菌等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秦皮作用:为强,黄柏次之,白头翁最弱,全方抗菌效果反较黄连、秦皮为弱,由于白头翁对阿米巴原虫抑制作用:较强,因而,以:本方,治疗:阿米巴痢疾时,宜加大白头翁用量,而,治疗:细菌性感染时,则应,加重黄连等剂量,减小白头翁用量,此外本方所含药物,还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又有抗炎、抗毒、止泻、镇静、镇痛和抑制肠运动功能,既能消灭引起湿热下利之病原微生物,又能抑制,或:缓解肠道感染时局部炎症病变及不适,还能促进抗感染免疫功能,从多方面影响感染过程,从而取得良好疗效,丁氏等对“白头翁汤”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白头翁汤”所含皂甙有5种,以上,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白头翁皂甙A3(单糖链双糖甙)、皂甙B。(双糖链五糖甙),黄连、黄柏含有小檗碱,秦皮含有七叶甙和七叶内酯,并对小檗碱和七叶甙含量都较相应的单味药中含量低,尤其,以:小檗碱显著,由黄连中的6~74%降低到“白头翁汤”中的1~75%杨氏等对“白头翁汤”的配伍情况也进行了分析,发现当黄连、黄柏与秦皮、白头翁配伍后,汤剂中小檗碱含量均有所下降,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白头翁>黄连>黄柏,当“白头翁汤”四药合煎时,汤剂中小檗碱和秦皮乙素含量下降并不符合,各单味药影响的,加:和,而丁氏,用:薄层法检查发现,在“白头翁汤”煮煎液的沉淀中有小檗碱的存在,进一步实验后初步推断,可能是药材中某类化学成分的存在,使盐酸小檗碱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于是陈氏采用:薄层层析法对“白头翁汤”颗粒剂和汤剂进行了鉴别比较,并测定了颗粒剂和汤剂中小檗碱与七叶甙的含量。

结果表明:精制颗粒与传统汤剂相比,成分没有发生变化,而小檗碱与七叶甙的含量,精制颗粒明显高于传统汤剂。

112、“吴茱萸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吴茱萸9克、人参9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上4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每日3次。

[功效]: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主治]:〈主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尤以:巅顶冷痛多见,舌苔白滑,脉沉弦。〈副证〉:手足厥冷,烦躁,或:下利。

[临证加减]:

1、“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凡症见:阳明食谷欲呕;少阴吐利,厥逆,烦躁;厥阴干呕,吐涎,头痛;舌不红,无热象者,无论何证均可用:本方治疗:根据上述证治:要点,对急性肠胃炎、慢性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肝炎、妊娠恶阻和胃癌等疾病过程中,出现上述证候者,投,以:“吴茱萸汤”,往往呕吐即止,胃纳渐增,脾土渐健,而使运化调和,据,云,虽不能根除其病,但在缓解症状上疗效颇为显著。[哈尔滨中医,1962,1,65]、[上海中医药杂志,1964,(10):243]。

2、“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目赤:症见:目赤肿痛,泪多,不畏阳光,脉弦细,基本方,为:吴茱萸18克、生姜30克、党参30克、红枣4枚,恶寒者,加:炮附子;手足麻痹,或:四肢懈怠,加:桂枝;心悸不寐,或:血虚,加:当归、茯苓;呕多,加:半夏;腹胀满,加:砂仁、厚朴;腹痛口苦,加:白芍。[广东中医,1985,6]。

3、“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用:“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多例均获良效,并体会到,加:半夏助吴茱萸降逆,加:茯苓健脾,往往能提高本方疗效,同时指出本方,治疗:神经性呕吐具有,以下特点者效果较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他病引起呕吐,且无热象,呕吐前无恶心,没有不适和痛苦,吐出一口一口少量胃内容物,淡而无味,不酸不臭;患者喜温恶寒,舌淡苔白,脉沉迟。[新中医,1978,(1):31]。

4、吴茱萸“白术散”,治疗:婴儿腹泻:取吴茱萸、白术,各等份,研成粉末贮瓶备用。用:时取1~2克、,以:填平脐部为度,外,加:敷料胶布固定,2日1换,一般,治疗:1~2次,菌痢禁用:本法。[陕西中医,1990,(8):364]。

5、加味“吴茱萸汤”,治疗: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均为肿瘤患者,以: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顺铂500毫克/d静滴,第工周期,常。

规止吐药物用:胃复安30毫克、维生素B6、300毫克静滴,氯丙嗪12.5毫克肌注,用:3日,第2周期用药同上,并用:吴茱萸、干姜,各6克、党参15克、茯苓、白术,各12克、半夏10克、红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山西中医,1994,1,20]。

6、吴茱萸临床新用:从内用:和外用:两个方面介绍了吴茱萸的临床应用。

(1)内用:

①神经性嗳气;吴茱萸可温中降逆,疗“干呕,吐涎沫”,故治疗:神经性嗳气,用:吴茱萸和三七相伍焙干研末每次6克,每日3次,用:淡盐水煎汤,慢慢服之,5天一个疗程,以取:吴茱萸,温中焦而散寒,达到降逆而止呕。

②,治疗:头痛、胁痛、腹痛;吴茱萸可温肝胃而止痛,其头痛的部位多在巅顶,或:痛连两胁,而没有表证者,用:吴茱萸,主要利用:其温肝开郁,暖胃化滞,善解肝经之寒郁,故:有行气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胁痛、疝气痛而偏寒者,或,以:干呕、吐涎沫为主的神经性头痛有效。

③,治疗: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系发作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末时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为主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厥证。

“厥者,逆也”《本草衍义》称吴茱萸下气最速。故用:吴茱萸6克、单味煎服,调理气机,使阴阳顺接,厥证自愈。

④,治疗:重症失眠症:吴茱萸用于:,以:夜不能眠,伴有头痛、干呕、头顶有凉风感,手足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或:细涩为最佳。

⑤,治疗:脑动脉硬化伴高血压病:现代研究,吴茱萸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故:对于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人,以:表现肝胃虚寒,或:肝脾阴寒者疗效最佳。

⑥,治疗:泄泻:用:吴茱萸20克单味煎剂,治疗:泄泻,效果俱佳。

因吴茱萸有温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肾止痛之功,“吴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清浊”。故:非虚寒性泄泻不可用之。

⑦,治疗:崩中、不孕;妇女因冲任虚寒,致崩漏而表现月经过多,胞宫清冷,难,以:受孕。用:吴茱萸为主的温经汤能温经摄血,治疗:虚寒性血崩,又有暖胞宫使之受孕,在每次经期初见时开始服用,每日1剂,服至经期结束。每月的经期服药为一疗程,连用:3~4个疗程,易收效。

(2)外用:①,治疗:癫痫:本品生用,研细,加:冰片少许,取生面粉适量,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涂于穴位上覆凡纱布块,隔日1次,穴位选用:神阙穴、涌泉穴。

②,治疗:高血压病:用:吴茱萸60克研末,用:米醋、鸡蛋调糊,每晚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次晨取下,每晚复行。或:用:吴茱萸粉贴敷神阙穴,均能达到降压作用。取其引气下行,凡气降火也降,火降气降,与肾相交,阴阳得,以:平和,血压自降。

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采用:吴茱萸60克研末,用:酒、醋,各半调,或:糊状,外敷于中极、会阴二穴,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另配吴茱萸单味煎剂咽服,效果满意。临床体会,吴茱萸具有改善循环、抗缺氧、解聚、纤溶作用,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

④,治疗:阳痿、早泄:用:吴茱萸研末外敷神阙穴,治疗:阳痿、早泄,取得疗效。治:阳痿,用:吴茱萸、白胡椒等份为末,取适量,用:唾液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取之。7~10天为一疗程。治:早泄,用:吴茱萸、五倍:子等份为末,取适量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去掉,每日1次,7~1。天为一疗程。

⑤,治疗:口疮、阴囊湿疹:治疗:小儿口疮,用:吴茱萸10克配,以:清半夏,研末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足心,男左女右,用:纱布包好,睡前外敷,晨起取下。治疗:阴囊湿疹,用:吴茱萸30克、配,以:乌贼骨20克、雄黄6克共为细末备用,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调之每日3次,上药后用:纱布包好。治疗:期间禁食鱼腥、辛辣食物。

⑥,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用:吴茱萸10克研末,淡盐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12小时更换1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⑦,治疗:儿科,各种疾病:用:吴茱萸能上病下,治:引火下行,能使邪热去,气血降。故用:吴茱萸粉2克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晚贴晨取。可治:小儿咽炎、多发性麦粒肿;贴敷于脐部可治疗:小儿泄泻。[河北中医,1996,《2,32]。

7、本方,去:红枣,加:前胡、枳实、鳖甲、桔梗、焦槟榔,治:寒饮咳,慢性支气管炎等;若将方中:前胡换为柴胡,则又治:“肝寒犯胃”之胃脘痛,呕吐酸冷水,溃疡病及慢性胃炎等,名:延年“半夏汤”。[千金方]。

8、本方,加:附子,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名:吴茱萸,加:“附子汤”。[医方集解]。

9、治:心痛,即:本方,名:人参汤。[圣济总录]、

第七节、辨转属阳明与脾约证(243~247)。

一、转属阳明有寒热之辨(243~246)。

[原文]:

食糓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红枣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臀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鞭,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去皮)半两。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也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於里,亡津液,大便因鞭也。(245)。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246)。

[词解]:

(1)脉阳微:指脉浮取有微弱和缓之象。

(2)阳脉实:指脉浮而充实有力。

(3)阳绝于里:绝,极也、最也,此指阳气盛极于里。

(4)脉浮而芤:脉搏轻取可得,浮大中空,形似葱管。

[提要]:转属阳明的寒热辨证。

[释义]:本节四条原文论述了病转阳明,根据病邪性质和正气的强弱,以及有无误,治:等情况,可有寒证和热证的不同,当随证治之243条症见:“食谷欲呕”病在中焦,故:属阳明,然其性质有寒有热,本条,治用:“吴茱萸汤”,此方有温胃散寒,益气降逆止呕的功用,故:本证当属虚寒,由于胃中虚冷,所进饮食不能熟腐蒸化,反生寒浊,以致胃气上逆,发为呕吐,本证之呕吐物多为痰涎清稀,其气不馊不腐,胃脘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象缓弱,原文,云:“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此种证情有二,一是病变部位较高,近于胃上口,即贲门,或:食管,由于邪结气阻,而致进食,甚至进流汁即呕吐,此类似于噎膈证;二是上焦及胃有热,而致胃失和降,气逆呕吐,惟其因热而呕,故:吐出物多有酸腐之气,并兼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滑数,如:误投“吴茱萸汤”,是以:热治热,则使呕吐增剧。

244条论太阳病向阳明病转化过程中可出现的三种寒热不同的变证,本条所述病证初起为太阳中风证,症见:发热恶寒汗出,脉见寸缓关浮尺弱,此即浮缓脉之意,凡寸缓即言寸关尺三部皆缓,尺弱是相对浮紧脉而言,即尺脉不显紧而有力,治疗:本应解表,如:误下,则致病邪内陷入:里,而成心下痞,此是痞证的主症,由于表尚未解,故治当:参见164条之例,先解表,后治痞,此变证之一,如:表证未经攻下,而见不恶寒而渴,表示病邪化热入:里,此乃自然传变入:阳明,传入:阳明症见:小便数,大便硬,不大便10日无所苦,从小便数可知里热不盛,虽有大便硬,或:闭,但无腹胀满痛等症,说明热结肠胃不重,而,以:津液不足,肠胃干燥为主,可用:润肠通便法,治疗:邪热不重,而津液不足还可表现为口渴,治疗:可用:养阴生津清热,同时可给于少量饮水,此变证之二,如:太阳中风证表证已罢,或:未罢,但部分病邪入:里,影响三焦气化,尤其是膀胱气化失司,导致水气内停,症见:小便不利,如:水气内停气化失司,致津不上承,可见口渴,治当:通阳化气利水,用:“五苓散”,此乃变证之三,本条所论内容重在辨证:一辨表证误下成痞与自然传经入:阳明的区别;二辨小便数,大便硬,无腹胀满痛的津亏肠胃的干燥证与邪热结聚肠胃的区别;三辨津伤口渴与停饮津不上承口渴的区别。

245条论述表证因汗出多少,而有不同转归,凡表证之使用:汗法,总,以:遍身浆浆微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发汗如此,自能邪随汗解,脉也逐渐趋于调匀和缓,故曰:“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若发汗太多,即令病解,也为太过,恐正气有伤也,又有脉浮紧之类(阳脉实),固当发汗,若汗出甚多,仍为太过,不唯其病不除,而且损津液,助长邪热,使病邪入:里,内热极盛,如此热盛津伤,病归阳明,则大便因硬也。

246条承接245条,脉浮为阳气盛,芤为阴血虚,此乃阴液伤,而胃气生热,且津愈伤,则热更炽,热愈炽,则津更伤,故曰:“其阳则绝”。本证也可因肠胃干燥而见大便硬。

[选注]:

《医宗金鉴》注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者,以:胃主受纳也。今胃中寒,不能纳谷,故:欲呕也。以:“吴茱萸汤”温中降逆,而止其呕可也。若得汤反剧者,此非中焦阳明之里寒,乃上焦太阳之表热也。吴茱萸气味俱热,药病不合,故:反剧也。法当从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之例,治之,宜:葛根加“半夏汤”。《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尤在泾:食谷欲呕,有中焦与上焦之别,凡中焦多虚寒,而上焦多火逆也。阳明中虚,客寒乘之,食谷则呕,故宜:“吴茱萸汤”,以:益虚而温胃。若得汤反剧,则仍是上焦火逆之病,宜:清降而不宜:温养者矣。张仲景于疑似之间,细心推测如此。《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上》。

《医宗金鉴》注244条:太阳病,脉浮缓而弱,中风脉也;发热汗出恶寒,中风证也。不呕则里气和,缘何而有心下痞证?此必,以:医下之故也。如:其不经医下,邪热自传于里,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邪去:太阳,已转属阳明也。若小便数者,大便必硬,然使不更衣十余日,而无,或:满,或:痛之苦,是仍属虚燥不实之硬,不可议下,俟之可也。如或渴欲饮水,必是胃中干燥,当少少与之,以:滋其胃可耳。其,或:小便不利而渴者,是又为水停不化,宜:“五苓散”,以:导其所停之水矣。凡病在膀胱,故仍治太阳,而不治阳明也。

又注245条:脉阳微,谓:脉浮无力而微也。阳脉实。为脉浮有力而盛也。凡中风,伤寒脉,阳微则热微,微热蒸表作汗,若汗出少者,为自和欲解;汗出多者,为太过不解也。阳脉实则热盛,因热盛而发其汗,出多者,也为太过。汗出太过,则阳极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而成内实之证矣,势不得不用:下法,故:欲发其汗者,不可不早虑及此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程郊倩:阳绝于里者,孤阳独,治,无阴液,以:和之,大便因而成为实证,咎在过亡津液也。《伤寒论后条辨,阳明篇》。

钱天来:浮为阳邪盛,芤为阴血虚。……阳邪盛则胃气生热,阴血虚则津液内竭,故:其阳则绝。绝者,非断绝、败绝之绝,言阳邪独,治,阴气虚竭,阴阳不相为用,故:阴阳阻绝而不相流通也。即(生气通天论>所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之义也,注家,谓:阳绝乃无阳之互词,恐失之矣。《伤寒溯源集,阳明上篇》。

陈修园:胃为阳土,贵得阴土,以:和之。若病人脉浮而芤,浮为亢阳。芤为孤阴,浮芤相搏,则胃之阳气盛而生热,热则津液愈竭,无,以:维其阳,其阳亢则与阴相绝,所谓:阳绝于里者如此。《伤寒论浅注,阳明篇》。

[评述]:对243条“得汤反剧者,屑上焦也”的解释,诸家均认为是热证用:热药,药病不合所致。只是对上焦的解释,《医宗金鉴》认为指太阳表热,尤氏认为上焦多火逆,诸注可资参考,其确切含义有待进一步探讨。对245条“阳绝于里”的论述,钱氏所言绝乃指不相流通之义,陈注与之似,《医宗金鉴》释为阳极于里当是。

[原文]:

乾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人参三两、红枣十二枚(切开)、生姜六两、切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提要]:肝寒犯胃,浊阴上逆的证治。

[释义]:肝寒犯胃,胃气上逆,故见于:呕。肝胃皆寒,饮邪不化,故见:口吐涎沫。

厥阴寒邪循经上扰清窍,故:见头痛,因肝经和督脉交于巅顶,其头痛,多,以巅顶痛,为著,又因其病在阴经,邪属阴寒,头痛也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此处用:“吴茱萸汤”,旨在暖肝胃,降浊阴。

“吴茱萸汤”的适应证在《伤寒论》中凡三见,一为阳明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乃胃阳虚衰,浊阴不化,受纳无权所致。二为少阴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乃胃寒气逆,剧烈呕吐,并进而导致升降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并使病人痛苦殊甚,冠,以:少阴病,实非少阴真阳衰微,而是其证类似少阴。三为本条肝寒犯胃,浊阴上逆。三条症状表现虽有不同,但其基本病机却相近,故:皆用:“吴茱萸汤”暖中散寒,消阴降浊。

[选注]。

方有执:厥阴之脉,挟胃属肝,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复从胃别,贯膈上注肺。故:(灵枢),曰,是肝所生病者,腹满呕逆;然则厥阴之邪循经而上逆,故:其证见如此。《伤寒论条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柯韵伯:呕而无物,胃虚可知矣。吐涎沫,胃寒可知矣。头痛者,阳气不足,阴寒得,以:乘之也。“吴茱萸汤”温中益气,升阳散寒,呕痛尽除矣。干呕,吐涎沫是二证,不是并见。《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吴茱荑汤证》。

汪苓友:厥阴之脉,挟胃贯膈,循喉咙之后,干呕为厥阴寒气上逆,至吐涎沫,则胃。申虚寒极矣。武陵陈氏,云:涎沫者,请寒之象,:若胃热,则变而为浊痰矣。头痛为肝脏虚,厥阴大寒之气上攻,故:头额与巅顶作痛,以: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也。与“吴茱萸汤”,以:温里散寒,补虚下逆气。《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医宗金鉴》:太阳有吐食而无呕也,少阴有欲吐不吐,咳而呕也,厥阴之厥而呕,呕而吐蛔也,今干呕者,有声无物之,谓:也,吐涎沫者,清涎冷沫,随呕而出也,此由厥阴之寒上千于胃也,三阳有头痛,必兼身热,至于太阴、少阴二经皆无头痛,唯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有头痛而无身热也,此少阳不解,传入:厥阴,阴邪上逆、故:呕而头痛也,以:“吴茱萸汤”,主之,从厥阴本治也。《医宗金鉴,订正张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章虚谷:涎出于脾,沫出于肺,厥阴中相火为寒邪所激,逆冲犯胃而干呕,涎沫不归脾肺,随气呕吐。厥阴之脉上巅顶,故:头顶痛也。吴茱味苦,下肝气最速,而辛温散寒,人参、姜:枣,补脾肺,以安中,肝气平则头痛愈,中宫和则呕吐止也。《伤寒论本旨,厥阴篇》。

[评述]:对本条病机,诸家认识大同小异,多不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章氏于肝胃之外,又言及脾肺,也有参考价值。本条主证当是头痛,以:巅顶痛为多见,注家认识一致。干呕与吐涎沫,柯氏认为是二证,甚是。但言“吴茱萸汤”有“升阳”之功,则不一定妥当。

[治法]:暖肝胃、降浊阴。

[方药]:“吴茱萸汤”,主之。

[方义]:本方,以:吴茱萸为主药,辛苦而温,暖肝胃,散阴寒,下逆气,降浊阴。又,重用:生姜之辛温,温胃化饮消水、和中降逆止呕。配,以:人参之甘温,红枣之甘平,补虚和中。共成暖肝胃、祛阴寒、降浊阴之良方。

[方论选]:

许宏,此,以:三者之证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红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金镜内台方议》。

汪苓友:按“吴茱萸汤”之义,其略已见于阳明病食谷欲呕,及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二条之中矣。然二条之证系借用,不若此条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为正治之方也。吴茱萸,色绿,得震坤之气,性辛烈而味苦厚,入:足厥阴风木之脏,善,治:痰涎上攻头痛,兼能温中,下逆冷气,止呕吐,故用之为君,以:散泄阴寒之气。人参甘温,能补五脏诸虚不足者也,故用之为臣,以:补中气,敛涎沫。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故用之为佐使。以:红枣大能和茱萸之毒,合人参之甘,配生姜之辛,而能发散寒邪,补益中州,奠安胃气。凡头痛虽由厥阴经阴寒之气上攻,实系胃中虚寒之极所致,得温得补,则寒气散而呕吐止,头痛也除矣。即“吴茱萸汤”一方,而用之得宜,神效如此。《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脉证》。

王晋三:“吴茱萸汤”,厥阴阳明药也。厥阴为两阴交尽,而一阳生气实寓于中,故:仲景,治:厥阴,以:护生气为重,生气一亏,则浊阴上千阳明,吐涎沫,食谷欲呕,烦躁欲死,少阴之阳并露矣。故以:吴茱萸直入:厥阴,抬其垂绝之阳,与人参震坤合德,以:保生气。仍用:“姜、枣”,调其营卫,则参萸用之,以:承宣“中、下”二焦,不,治:心肺而涎沫得摄,呕止烦宁。

《绛雪园古方选注,温剂》。

[点评]:本方,以:吴茱萸为君,诸家无歧义。但许氏,以:生姜为臣、参枣为佐使,汪氏,以:人参为臣,姜枣为佐使。所以:认识不同,乃因许氏从祛邪着眼,故:吴茱萸必伍生姜;而汪氏从养正立论,故:吴茱萸必配人参。王氏言本方为厥阴阳明药也,言简意赅,又言,治:厥阴,以:护生气为重,深得张仲景要旨。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见378条。

2)、治:胃寒气逆,受纳无权而见食谷欲呕证。见243条。

3)、治:胃寒气逆,剧烈呕吐而导致升降逆乱,阴阳气一时不能相顺接,而见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等类似少阴之证。见309条。

4)、治:胃家虚寒,寒饮凝滞而见呕而胸满证。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2)后世医家对本方的应用:

1)(备急肘后方):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

2)<圣济总录):人参汤(即:本方)、治:心痛。

3)《兰室秘藏》:治:厥阴头顶痛,或:吐涎沫,厥冷,其脉浮缓。

4)(医方集解):本方,加:附子,名:吴茱萸,加:“附子汤”,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

(3)现代应用:

1)消化系统: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壅积症、胃癌伴泛吐清涎症、幽门梗阻、慢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胃肠病呕吐、胆囊炎等。如:金氏、牟氏、彭氏,报道上消化道溃疡病99例,其中属虚寒型者81例,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有效率在90%左右。郭氏对急性胃肠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过程中,凡出现食谷欲呕,或:吐利、厥逆、烦躁,或:干呕、吐涎沫、头痛等证,而舌不红,无热象者,投,以:“吴茱萸汤”,往往呕吐即止,胃纳渐增,脾大健运,疗效颇著。

牛氏等用:“吴茱萸汤”(吴茱萸、红参,各10克、生姜30克、红枣12枚)、治疗:上消化道癌并发泛吐清涎证168例,治愈(泛吐清涎消除)116例,显效(每日泛吐清涎量减少2/3,以上)21例,有效(每日泛吐清涎量有减少,但不足2/3)17例,无效(泛吐清涎量无减少)14例,总有效率91.7%,认为上消化道癌肿发展至中晚期,脾胃之阳受损,而致中焦虚寒,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敷布,变生痰饮内停,随胃气上逆而成泛吐清涎之证。用:本方温中降逆,既可改善泛吐清涎的症状,又能提高其生存期。陈氏,报道,用:“吴茱萸汤”加味,治愈十二指肠壅积症、慢性泄泻等,并举医案,各1例。金氏,治:顽固性泄泻,辨证属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者,用:“吴茱萸汤”,适当加减,治疗:2例而获效。陈氏,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属虚寒型者68例,治愈42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治愈者中,停药1年后随访38例,2例复发。黄氏,报道,慢性胆囊炎患者,出现干呕,吐涎沫之肝寒犯胃者,用:“吴茱萸汤”加味,收到良效。

2)循环系统:“吴茱萸汤”可用于:调节血压。如:柴氏,报道,本方温肝散寒,平冲降浊,治:高血压证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者,获效满意。张氏,用:“吴茱萸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临界性高血压44例,治愈34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5%,治愈率79.54%。万氏,治:一例血压31.9/18.6kPa的病人,数年不愈,证见头晕甚而巅顶时痛,怯寒甚,口淡出水,时,或:噫气吞酸,投“吴茱萸汤”,加减,先后20余剂,血压降至18.6/10.6kPa。日本矢数道明氏,报道,低血压伴头痛、呕吐、眩晕的病人,也可用:“吴茱萸汤”而使症状缓解。可见“吴茱萸汤”对血压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此外也有将其用于治疗:克山病的报道,如:赵氏,治:一例急性克山病发作病人,症见:恶心呕吐,心里难受,四肢厥逆,脉沉伏细弱欲绝,辨为寒邪直中三阴,用:“参附汤”加味,效不显著,改用:“吴茱萸汤”进2剂,基本缓解。

3)呼吸系统:罗氏,报道,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胃寒咳嗽,吐白色泡沫痰者有效。

4)神经精神系统:“吴茱萸汤”用于治疗:神经性呕吐、血管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头痛、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等报道甚多,也有用于治疗:颅内压增高性头痛、神经官能症、失眠、癫痫小发作等病证的报道。如:张氏,用:“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多例,均获良效,并体会到,加:半夏助吴茱萸降逆,加:茯苓健脾,往往可提高疗效。指出凡神经性呕吐,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呕吐,且无热象,呕吐前无恶心感,也没有不适和痛苦,吐出一口口少量胃内容物,淡而无味,不酸不臭,患者喜温恶寒,舌淡苔白,脉沉迟,用:“吴茱萸汤”效果最佳。蒋氏也有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呕吐而获良效的报道。用:“吴茱萸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头痛的报道很不少见。如:陈氏,用之,治疗:肝寒头痛、阎氏,用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张氏,治:一例颅内高压症致阵发性前额头痛,剧烈呕吐,头重如:裹,至夜,加重,呕吐清水,不能进食的患者,首,以:“吴茱萸汤”3剂,继,以:“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7剂而愈。万氏等用:“吴茱萸汤”,治愈1例外伤而致剧烈头痛、呕吐涎沫、烦躁不安、腹满硬痛、呈昏迷状、西医诊为颅内血肿的患者。用:“吴茱萸汤”,治:眩晕屡有报道。如:郑氏,用:本方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举1例反复发作2年,证见头晕目眩、旋转不定、如:立舟中、耳如:蝉鸣、呕吐清涎、畏寒肢冷,连服“吴茱萸汤”5剂,诸证悉除,观察12年未见复发。王氏、秦氏等皆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眩晕而获效。此外刘氏,用:“吴茱萸汤”,治疗:神经官能症32例,尽管症状,各异,如:其中有干呕吐涎沫者22例;手足厥冷,以下肢为剧者32例;胸部憋满者18例;烦躁欲死者32例;头痛者29例,其中巅顶痛18例、偏头痛10例、枕部痛1例;失眠健忘

1瘤例;有强迫行为者9例,结果全部病例均于服药3剂后见效,最少服12剂,最多服90剂,痊愈28例,进步4例。还有用:本方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报道。黄氏,用:本方,加味治疗:重症失眠,冉氏,用之,治疗:癫痫小发作表现为失神型,皆获效。

5)泌尿生殖系统:有,报道,用:“吴茱萸汤”,治疗:急慢性肾炎、尿毒症、阳痿、阴囊挛缩、寒疝等。如:夏氏认为《伤寒论》中“吴茱萸汤”适应证的临床表现,实际上包括了西医所说的尿毒症,据此用:“吴茱萸汤”,治疗:急性肾炎并发尿毒症3例,收到一定效果。刘氏,以:“吴茱萸汤”,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也收到良效。王氏,治:一例阳痿,阴囊挛缩,证属肝经虚寒、肾精不足、肾阳虚衰者,用:“吴茱萸汤”暖肝散寒,配补益精气、益肾壮阳之品而愈。又治:一例寒疝患者也获良效。李氏,报道缩阳症1例,患者3月前睡卧寒湿地,致腰痛、阳痿、继而阴茎及阴囊向上挛缩,喜热怕冷,时缓时急,伴小腹寒冷拘急,舌淡红,苔白腻而滑,脉寸微尺弦,先予:“金匮肾气丸”改汤剂不效,后用:“吴茱萸汤”,加减,服9剂阳事能举,诸症霍然。

6)妇科:“吴茱萸汤”可在辨证的前提下用于治疗:痛经、妊娠恶阻、带下、产后自汗、更年期顽固性呕吐等。如:郭氏据“吴茱萸汤证”有干呕、食谷欲呕等主证和浊阴上逆的病机,用于治疗:妊娠恶阻,收效满意。陈氏认为“吴茱萸汤”集温肝散寒、益气降逆于一方,而妇人“,以:肝为先天”,有善怀多郁之特点,故:凡见肝胃虚寒之证,应用:本方,加减皆可应手,并举“吴茱萸汤”,加:柴胡、白芍,治疗:肝郁脾虚所致之痛经、妊娠恶阻、带下病、产后自汗等医案4则,以:验证。王氏等用:“吴茱萸汤”,治疗:更年期顽固性呕吐16例,服药3天,呕吐消失者5例;服药4天,呕吐消失者4例;服药7天,呕吐消失者4例,16例全部,治愈,服药时间最长者为1月。

7)眼科:阎氏等报道,用:“吴茱萸汤”,治疗:闪辉性暗点38例,痊愈34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所设对照组35例,口服地巴唑,或:烟酸,好转1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28.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姚氏,报道,用:“吴茱萸汤”,治疗:急性充血性青光眼、闪辉性暗点、视疲劳症、角膜溃疡等多种眼科疾患,效果满意。张氏,报道,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眼眶假瘤1例获效。

8)传染科:郑氏,报道,用:“吴茱萸汤”,治疗:细菌性痢疾、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表现为脾胃虚寒、寒湿内蕴者,疗效颇佳。

9)其它:段氏,报道,将“吴茱萸汤”等用于:戒毒,治疗:吸毒综合征。发作症状见头痛如:劈,手足厥冷,口中流涎,脉弦,舌质紫,苔水滑者,为寒凝肝脉,水湿不化,治疗:,以:“吴茱萸汤”,为主方。症,以:烦躁心悸,呕吐涎沫,面色苍白,四肢厥冷,骨节疼痛,脉沉细,或:细数,舌青紫,苔白水滑为主者,证为寒凝少阴,虚火上扰,中阳不振,治疗:,以:“吴茱萸汤”合“理中汤”,加:附子、茯苓。所,治:数例,主要症状在2~4周消失。了

此外,初氏通过对“吴茱萸汤证”古今医案246例的统计分析,对其证治:规律得出如下结论:

①本证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居多;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31~45岁者,为多;四季中,以:冬季发病为最多。

②诊断指标为:呕吐,头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润,脉“沉、弦、迟、弱、缓”。

③基本病机是:肝胃虚寒、阴浊上逆。

④临床应用,多原方不变,以:党参代人参,多,以3剂见效。

⑤多用于:呕吐、头痛、眩晕、高血压、青光眼、胃肠炎等多种伴有脾胃虚寒性反应的疾病,尤以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者最为常用。

(4)医案选录:

1)头痛:案一:吴××,女,36岁。病起于产后沐浴受风寒,初见左侧偏头痛,每遇劳累,或:情绪变动则诱发,约月余发作1次,发作仅半小时,服止痛片可缓解。以后日渐加剧,其痛由左侧上连巅顶,甚则遍及全脑。每周发作2~3次,入:暮发作,翌晨始瘥。服安乃近、颅痛定、麦角咖啡因均不能止。痛则大声呼号,呕吐大量痰涎后,略微减轻。曾作头颅CT检查,无病理性改变。患者形体较丰,面色晦滞,舌淡苔白微腻,脉细。病起产后,血室空虚,寒邪入:中厥阴,肝失生发之机,厥阴寒浊上扰。拟温肝降浊,化痰搜风。处方:吴茱萸6克、党参9克、生姜2片、红枣4枚、细辛3克、姜半夏10克、茯苓12克、制南星9克、代赭石24克、全蝎粉2克(吞)。上方服7剂,痛势减。二诊,加:牛膝、益母草,痛益瘥。后,加用:归、杞、术、草而收功。按:本病例头痛上及巅顶,痛时呕吐大量痰涎,舌淡,苔腻,此不但厥阴寒气上犯,且因肝寒犯胃,痰浊内生,已成肝邪夹痰浊上扰清空之证。故:主用:“吴茱萸汤”温肝降逆,加:细辛散寒通阳。南星、半夏、茯苓化浊祛痰,全蝎搜风通络,代赭石和胃镇逆。再诊痛势已减,故加:牛膝、益母草,以:镇肝养肝。三诊后则,加:归、杞养血而充肾精,术、草补脾胃而益中气。凡精血充则肝能御邪,中气建则不被贼侮。(中医杂志,1990,12,35)。

案二:李X、X,女,50岁。患者经常头痛,历时已2年多,痛时眩晕,或:呈空虚状,甚至呕吐,必须卧床休息,经服中西药均未取效。就诊时自述头痛欲按,痛则,以:头顶为甚,有时呕吐,食纳减少,精神不振,两便正常,略恶寒,脉象细弱,舌苔滑润。辨证为肝寒上犯。拟用:温肝散寒法。处,以:“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9克、党参15克、法夏9克、生黄芪15克、生姜3片、红枣3枚。先服药3剂。药后头痛大减,精神好转,食纳增加,舌脉同前。原方再服4剂后头痛如失,改用:“六君子汤”,加:黄芪、当归,以:善后调理。

按:患者头痛、恶寒、呕吐等症象,是由于阳气不振,浊阴引动肝气上逆所致,与(伤寒论>“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的病机一致。又因其久痛多虚,治,以:“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化痰,药症相合,故:获良效。痛止后继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调理脾胃而愈。(江西中医药,1996,2,6)。

按:二案皆为顽固性头痛,且皆为厥阴寒邪上逆,故主用:“吴茱萸汤”,暖肝散寒降逆而获效。但案一吐痰涎且形体较丰,痰浊尤盛,故:增祛痰化浊镇逆之药;案二头痛欲按,时呈空虚状,既有肝寒上犯,又应有清阳不升,故加:生黄芪,益气升阳,实即攻补兼用之法。二案后期调理,或:补肝肾,或:补中气,皆从扶正入手,而使疗效得,以巩固,从而提示此类疾患之根本乃因“肝、肾、脾、胃”不足而诱发。

2)高血压:高某,女,52岁。1990年10月26、日就诊。患者1973年患高血压病,15年来血压波动17.3~24.0/12.0~17.3kPa,间断服用:中药平肝潜阳、清热泻火之剂,或:西药复方降压片、稳压静等,使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血压的范围。近2年血压呈上升趋势,血压24.0~30.7/17.3~20.0kPa,持续服用:上药而收效欠佳。刻诊血压28.0/17.3kPa,症见:巅顶头痛,眩晕,头部重胀沉闷,行走需人搀扶,干呕时作,口中粘滞多唾,食少无味,不欲饮水。全身轻度畏寒,面色晦滞,虚浮无华,舌质暗淡,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弦滑,重按无力。证属脾胃虚寒,浊阴上逆。方用:“吴茱萸汤”:吴茱萸9克、党参15克、鲜生姜24克、红枣6枚。连服4剂,头痛、眩晕显著减轻,血压24.0/14.7kPa。后间断服用:上方合半夏天麻白术汤10余剂,血压维持在21.3/13.3kPa,症状基本消失。(四川中医,1997,2,55)。

3)神经性呕吐:钟某,女,28岁。一年前开始呕吐,最初症状较轻,自己和家人都认为饮食不当所致,未予,治疗。但呕吐日益,加重,方始求医。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但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不见好转。于1989年4月来我院就医。证见:一般情况尚可,每餐饭后即吐,特点为一口口吐少量食物和稀水,吐物淡而无味,吐前无恶心,也不痛苦。饮食尚可,二便正常,但伴有周身无力,脉沉,舌淡,苔白。辨证:本证属肝胃虚寒,寒气客于胃,久恋不去,升降失司,故:胃气上逆而呕。治,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药:吴茱萸10克、太子参15克、生姜10克(后下),红枣5枚、姜半夏6克、茯苓15克。

上方服3剂证除,原方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2年后随访,一直未复发。(四川中医,1995,1,26)。

4)失眠:杨××,女,47岁。1984年7月20、日诊。患者素体虚弱,一个月前始发失眠,有时彻夜难寐,每靠安定、利眠宁等维持1~3小时睡眠。近日,加剧,即使服3、5片安眠药也无济于事,反增头沉无力,不能劳作。伴有头痛、干呕、吐涎沫、头顶有冷风感,手足寒,纳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证为中焦虚寒,厥阴肝经之阳气不能上达,寒饮泛滥,扰于清阳之府所致。拟温中散寒、暖肝和胃降逆法。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人参(先煎),各9克、桂枝、陈皮,各10克、生姜18克、红枣12枚、日1剂。忌生冷,停西药。服3剂后,能入睡3~4小时,信心倍:增。守方再服6剂,睡眠转正常,余症悉除。嘱其服“补中益气丸”缓补中阳。按、(本方)共奏温中焦,助肝阳,祛痰饮之效,使阳气上达清阳之府,寒饮得散,则安静而卧,不,治:眠而自眠也。(四川中医,1989,8,28)。

[按语]:从“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看,虽涉消化、循环、呼吸、精神神经、泌尿生殖、妇科、眼科、传染科等多种疾病,但从中医辨证角度看,其适应证的病位,几乎不离肝与脾胃,病性不外肝胃虚寒、水饮不化,浊阴上逆,主症不外头痛、眩晕、呕吐,或:吐涎沫、肢凉、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缓、弦”,其中尤以:巅顶痛、呕吐,或:吐涎沫为最多见。临床应用:时,方中:人参多,以:党参代之,疗效似无明显差异,药物剂量比例,有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吴茱萸与人参(或:党参)应等量,而生姜当为吴茱萸的倍:量,此时效果更好。本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据证伍,以:助阳益气、祛寒消阴、行饮化痰、疏风降逆之品。

[现代研究]:

(1)“吴茱萸汤”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实验证明,“吴茱萸汤”有明显的镇吐、抗胃溃疡、抑制胃运动、解除胃痉挛、减少实验动物的胃液分泌、明显降低胃液酸度和止泻等作用。

1)镇吐作用:据邓氏引述日本山上一香等实验表明,本方中:的吴茱萸、生姜均有镇吐作用,而二药同用:时,镇吐效力更强。邱氏等报告,“吴茱萸汤”全方,对硫酸铜所致的家鸽呕吐,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经正交实验探讨本方组成,各药对全方镇吐作用:的影响发现,吴茱萸作用:最强,配伍生姜效果增强,而4药皆用之全方则具有最强的镇吐效果。

2)抗胃溃疡作用:邱氏等报告,“吴茱萸汤”对冷水浸渍法造成的大鼠应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溃疡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并能防止幽门结扎法胃溃疡的形成。

3)抑制胃运动作用:邱氏等实验表明,“吴茱萸汤”能显著提高小鼠胃残留率,抑制胃排空。并能抑制离体大鼠胃条的自主活动,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所引起的大鼠胃条的痉挛性收缩,有显著的对抗作用。

4)抑制胃液分泌作用:邱氏等实验表明,“吴茱萸汤”能明显减少大鼠的胃液分泌量,并能明显降低胃液的酸度。

5)止泻作用:唐氏等实验表明,“吴茱萸汤”对苦寒攻下药生大黄的冷浸液灌胃引起的小鼠泄泻有明显的止泻效果;能抑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性活动及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肠段痉挛;显著降低小鼠小肠推进率,并能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机能亢进;促进肠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这些结果提示,“吴茱萸汤”的温脾止泻作用,可能和抑制肠运动、解除肠痉挛、促进肠吸收有关。

(2)“吴茱萸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证明,“吴茱萸汤”有强心、扩张血管和升血压的作用。邓氏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证明,附子所含之去:甲乌药碱具有很强的强心作用,进一步研究确证去:甲乌药碱为一种交感神经兴奋剂,其药理活性与附子的温阳作用:密切有关,而且温里药中大多含有这一成分,其中吴茱萸含有47毫克/公斤。此外吴茱萸所含的脱氧肾上腺素,也为交感能神经兴奋剂,而具有显著的强心、扩张血管等作用,所含去:氧麻黄碱等成分能扩张外周血管。“吴茱萸汤”中人参,所含主要成分人参皂甙,具有强心作用,这可能和它对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而且人参皂甙也能扩张外周血管、减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微循环。黄氏等实验证明,“吴茱萸汤”水煎醇沉法制成的注射液,能显著,加强离体蟾蜍心和在体兔心的心肌收缩力,增加:蟾蜍心输出量,升高麻醉狗和大鼠血压,对麻醉兔球结膜微动脉呈先短暂收缩,后持久扩张,迅速增快微血流流速,改善流态,离散聚集的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网交点数;能显著提高晚期失血性休克兔的生存率,升高血压,增加:尿量,提示“吴茱萸汤”注射液对失血失液后的气虚阳脱型厥脱证(包括休克)有一定的回阳固脱功效。“吴茱萸汤”注射液强心作用:的特点是,剂量小,作用:时间长,无,加:快心率的作用,无增加:心肌耗氧量之弊。对正常动物,其升压作用:迅速,下降徐缓,升压伴心率减慢,但在休克兔中,升压不影响心率”2)。

(3)“吴茱萸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唐氏,报告,通过“吴茱萸汤”对脾虚证小鼠的实验性,治疗:作用:研究,表明本方能改善脾虚症状,增加:免疫器官脾腺的重量(P<0.05),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指数(P<0.01),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5)。提示“吴茱萸汤”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体力恢复,可能是其药理作用:机理之一。

(4)其它作用:“吴茱萸汤”还有镇痛作用、使体温升高作用:和调节机体多种机能等作用。

1)镇痛作用:邓氏引述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吴莱萸、生姜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对于电击齿髓所致家兔的疼痛反应,吴茱萸有显著镇痛活性。将动物体温降至36℃时,这一镇痛作用:明显增强,表明吴茱萸在寒冷时镇痛作用:尤其显著。

2)升高体温作用:邓氏引述实验表明,吴茱萸提取物静注时,可引起体温升高,并可增加:p。四氢萘胺的升高体温作用。其镇痛和升体温作用,主要来自其所含的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等生物碱。

3)可能存在的调节机体多种机能活动的作用:邓氏引述国外的研究表明,吴茱萸含有丰富的环磷酸鸟苷(c克MP)样物质,而“吴茱萸汤”中的红枣,既含有丰富的CAMP样物质,又含有大量的c克MP样物质。环磷酸腺苷在调节机体多种机能活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吴茱萸汤”含有丰富的外源性环磷酸腺苷样物质,在服用:后能否迅速大量吸收,可能产生的生理药理活性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都是很有意义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113、“烧裈散”:

[方组]: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挥烧服。

[功效]:导热下行,邪毒从阴而出。

[主治]:阴阳易为病,其人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

[临证加减]:

1、“独参汤”调烧挥散,治:伤寒病未平静复犯房室,命在须臾。

2、阴阳易:

例1:张路玉,治:冯茂之,夏月阴阳易,而腰痛少腹急,烦躁谵妄,舌色青紫而中有黄苔肿裂,虽渴欲饮水,而舌却不甚干,心下按之硬痛,暖而矢气,此挟宿食也。所以:虑者,六脉虚大,而两尺则弦,按之皆无根耳。遂,以:逍遥汤,加大黄1剂,下黑秽甚多。下后诸症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又于“烧裈散”1剂,煎“五苓散”送下而安。[古今医案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例2:己巳邻人王友生,以:贩京货为业,续一婢,患伤寒,热八九日,予为:治之,得汗而愈。未数日生自病,身热头重不欲举,眼生花,召予:视之。予曰:是必伤寒初愈妇人交接得之,即令阴头上必肿,少腹绞痛,然是阴阳易也。生曰,前患者婢子,竟,谓:已安,遂与之交,翌日得此疾,良苦。予,曰,失所,治,必吐舌数寸而死。予作:豭鼠粪,烧挥散等,以:利其毒气,旬日安。[伤寒九十论。上海:大东书局,1987]。

例3:侯国华病伤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饮,诊之,沉弦欲绝,厥阴脉也,服温药数日不已,又,以:姜附等药,觉阴微回,脉生。因渴私饮水一杯,脉复退,又见头不举,目不开,问之则犯阳易,若只与烧挥散,则察而不济矣,遂更用:烧挥散工大剂,调“烧裈散”连进2剂,出大汗,两昼夜而愈。[续名医类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3、阴阳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阴阳易在临床上是否可,以:见到,用:烧挥散有无疗效,曾为此请教过一些名:老中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已故:李翰卿先生作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从后汉至今,尽管历代医家对此证此方都有所争议,但均没有全盘否定,而是一直在研究探讨。根据自己有限的临床所见,也确有其病,用:“烧裈散”也确有疗效。李老先生,以:六七个典型病例说明阴阳易为病,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这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二是“少腹拘急”抽搐且牵引阴中拘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治用:烧杆散而每每取效。李老的经验之谈,很值得重视。后世有人把阴阳易分为寒热两类。有上述证候者为热型,用:竹茹、花粉、白薇送服烧挥散;有阳衰、肢凉,精神不振者为寒型,用:四逆送服烧挥散。这些具体用法,也资临床参:考。[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烧裈散”,治疗:新感劳复病人3例:本组病例,年龄在28~34岁之间,2男1女。病起于新感初愈,强行房事后。其症见:面色苍白,汗出多,肢体酸楚,少腹拘急,头昏项软,眼内生花等。专用:“烧裈散”一方,治疗,病情缓解。[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1,36]。

“烧裈散”:

[方组]: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挥烧服。

[功效]:导热下行,邪毒从阴而出。

[主治]:阴阳易为病,其人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

[临证加减]:

1、“独参汤”调烧挥散,治:伤寒病未平静复犯房室,命在须臾。

2、阴阳易:

例1:张路玉,治:冯茂之,夏月阴阳易,而腰痛少腹急,烦躁谵妄,舌色青紫而中有黄苔肿裂,虽渴欲饮水,而舌却不甚干,心下按之硬痛,暖而矢气,此挟宿食也。所以:虑者,六脉虚大,而两尺则弦,按之皆无根耳。遂,以:逍遥汤,加大黄1剂,下黑秽甚多。下后诸症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又于“烧裈散”1剂,煎“五苓散”送下而安。[古今医案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例2:己巳邻人王友生,以:贩京货为业,续一婢,患伤寒,热八九日,予为:治之,得汗而愈。未数日生自病,身热头重不欲举,眼生花,召予视之。予曰:是必伤寒初愈妇人交接得之,即令阴头上必肿,少腹绞痛,然是阴阳易也。生曰,前患者婢子,竟谓:已安,遂与之交,翌日得此疾,良苦。予曰,失所治,必吐舌数寸而死。予作:豭鼠粪,烧挥散等,以利其毒气,旬日安。[伤寒九十论,上海,大东书局,1987]。

例3:侯国华病伤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饮,诊之,沉弦欲绝,厥阴脉也,服温药数日不已,又,以“姜、附”等药,觉阴微回,脉生。因渴私饮水一杯,脉复退,又见头不举,目不开,问之则犯阳易,若只与烧挥散,则察而不济矣,遂更用:烧挥散工大剂,调“烧裈散”连进2剂,出大汗,两昼夜而愈。[续名医类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3、阴阳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阴阳易在临床上是否可,以:见到,用:烧挥散有无疗效,曾为此请教过一些名:老中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已故:李翰卿先生作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从后汉至今,尽管历代医家对此证此方都有所争议,但均没有全盘否定,而是一直在研究探讨。根据自己有限的临床所见,也确有其病,用:“烧裈散”也确有疗效。李老先生,以:六七个典型病例说明阴阳易为病,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这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二是“少腹拘急”抽搐且牵引阴中拘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治用:烧杆散而每每取效。李老的经验之谈,很值得重视。后世有人把阴阳易分为寒热两类。有上述证候者为热型,用:竹茹、花粉、白薇送服烧挥散;有阳衰、肢凉,精神不振者为寒型,用:四逆送服烧挥散。这些具体用法,也资临床参考。[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烧裈散”,治疗:新感劳复病人3例:本组病例,年龄在28~34岁之间,2男1女。病起于新感初愈,强行房事后。其症见:面色苍白,汗出多,肢体酸楚,少腹拘急,头昏项软,眼内生花等。专用:“烧裈散”一方,治疗,病情缓解。[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1,36]。

“牡蛎泽泻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各等份,共为细末,日1~3次,每次5~10克,白开水冲服。

[功效]:排水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脉沉有力。

[临证加减]:

1、坠水少腹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汩汩有声,坠水少腹,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茯苓、紫厚朴,午服而愈。[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下肢水肿朱某,女,53岁。患脾虚下泄缠绵月余,未经好转,后经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肢逐渐发生水肿,下肢两踝部按之有很深指凹痕,之后腹部也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伏有力,舌苔滑腻,据脉按证系脾不运化水邪停留。前医曾用:健脾利水之剂无效,因而与“牡蛎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腹胀之剂送服。处方:生黄芪15克、炒白术19克、厚朴6克、大腹皮10克、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木香6克、生薏苡仁15克、送服“牡蛎泽泻散”10克。连服3日小便逐渐增多,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后黄芪,加:至30克、连服20剂肿消病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14、“牡蛎泽泻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各等份共为细末,日1~3次,每次5~10克、白开水冲服。

[功效]:排水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脉沉有力。

[临证加减]:

1、坠水少腹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汩汩有声,坠水少腹,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泽泻散”: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茯苓、紫厚朴,午服而愈。[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下肢水肿朱某,女,53岁。患脾虚下泄缠绵月余,未经好转,后经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肢逐渐发生水肿,下肢两踝部按之有很深指凹痕,之后腹部也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伏有力,舌苔滑腻,据脉按证系脾不运化水邪停留。前医曾用:健脾利水之剂无效,因而与“牡蛎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腹胀之剂送服。处方:生黄芪15克、炒白术19克、厚朴6克、大腹皮10克、茯苓15克、生山药15克、木香6克、生薏苡仁15克、送服“牡蛎泽泻散”10克。连服3日小便逐渐增多,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后黄芪,加:至30克、连服20剂肿消病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