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八

 学中医书馆 2013-01-09
厥阴中篇计十七法
  一、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①,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原文353
  郑  论  按汗出热不去,非外感之热,乃元阳外出之热也。汗过甚,血液亏,不能营养筋脉,故内拘急,而四肢疼,况又下利而厥,此刻阳虚已极,大有欲脱之机,非大剂四逆,何能挽回?
  【阐  释】本条是真寒假热之证。大汗出是阳亡于外,四肢疼,下列厥逆是寒盛于里。均是阴盛阳亡之证,故应以四逆汤急救回阳。诚如郑氏所说;“此刻阳虚已极,大有欲脱之机,非大剂四逆,何能挽回”?
  二、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原文354
  郑  论  按大汗、大下利而厥冷,皆阴阳两脱之候,理应大剂四逆回阳,千古定论。
  【阐  释】大汗大下,均能伤阳,其亡津液,损阳气一也,而致手足逆冷,阴阳两脱之候也。郑氏所说:“理应大剂四逆回阳,千古定论”为不谬。
  三、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原文349
  郑  论  按脉促、厥逆,系阴寒阻滞之征,灸之是祛阴散寒之意;理实可从,不易之论也。
  【阐  释】手足厥逆,本当用四逆汤。因脉促当属阳为阴阻,而非阳虚也,故可用灸法以运行阳气。当灸“涌泉”,引血下趋,脏复而心力强,阳可不致外越。若厥而脉微者,则非用四逆汤不可。
  四、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原文350
  郑  论  按滑脉主痰,滑而厥,诚湿痰闭束气机,不能达于四肢也。此以为里有热,而用白虎汤,果何所见也?当其时,口燥舌干欤?气粗口渴饮冷欤?不然,何所见而必用此方,学者不可执一,总要四面搜求里热实据,庶不致误。
  【阐  释】厥有阳厥阴厥之别,阳厥必有汗出恶热,烦渴等证,知其厥为热深厥亦深之假象。但此仅无形之热,宜清而不宜下,故用白虎汤以清里热,里热除则厥逆自解。郑氏说:“总要四面搜求里热实据,庶不致误”,乃经验之谈,可为后学之助。
  五、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而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①。原文355
  郑  论  按手足厥冷,乃寒结于胸,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也。胸满而不能食,中宫为寒所阻滞,运力微耳。原文主瓜蒂散以吐之,是为邪壅于上说法也。但此证乃寒邪阻滞,吐之能不更伤其中乎?以余拙见,理应大剂温中醒脾为是。
  【阐  释】郑氏谓:“此证乃寒邪阻滞,吐之能不更伤其中乎”?实则本条为痰饮食积壅塞胸中而厥冷,病在上焦,而中下焦无病,用瓜蒂散涌吐其胸中之邪,就是内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法则。笔者认为邪去正虚,然后以理中汤调养之。
  六、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用)〔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①,必作利也。原文356
  郑  论  按厥而心下悸者,寒水凌于心下也,此以茯苓甘草汤,与理颇是,但其力薄,恐不胜任,莫若用苓桂术甘汤,重加附子为妥。
  【阐  释】水饮停蓄心下则悸,胸阳被遏而不达四末则厥.本条悸、厥之证,系水邪阻遏胸中之阳所致。茯苓甘草汤为治水饮之方,其证有心下悸,较五苓散证为轻。郑氏认为此方力薄,恐不能胜任,主用苓桂术甘汤重加附子。笔者认为再加上肉

桂以化膀胱之气,其效果更好。
  七、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冷)〔逆〕,下部脉不至①,咽喉不利②,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原文357
  郑  论  按经大下脉迟,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其阳虚之极已明甚。至咽喉不利,气化不宣也。吐脓血者,浊阴不降也。泄利不止者,下焦虚寒,不能收束也。法宜大剂回阳,阳回利止;手足温,斯为合法。原文所主麻黄升麻汤,系太阳阳明发散之药,并非厥阴所宜,大非其法,恐有错误。
  【阐  释】对于本条,历代注家如柯韵伯、舒驰远等均持否定态度.郑氏认为此证“阳虚之极已明甚,法宜大剂回阳,阳回利止,手足温,方为合法。”是有见地的。笔者认为此条方证不相符,原文后云“难治”,论中凡言难治,仲景多不出方,“麻黄升麻汤主之”一句,当系衍文。
  麻黄升麻汤方(校补)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石膏六铢(碎绵裹)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邪深入而阳内陷,故以麻黄升麻配伍可以升举下陷之寒湿而外散之;当归以补血;黄芩以清胆火;知母石膏以清胃热,所以止吐脓血也;萎蕤天冬以润肺,所以利咽喉不利也;白术干姜芍药桂枝茯苓甘草,所以解水分之寒湿,增营分之热,而通利血脉也,但令水寒去而营热增,手足之厥冷自解矣。此方药味较多,方组复杂,而本条是阴阳两竭的证候,方证不符,故录之以侯高明。
  八、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原文358
  郑  论  按少阴腹痛者,寒也。其气下趋为欲自利,此刻尚未下也,急宜温之,庶可无害。
  【阐  释】郑氏曰:“此刻尚未下也,宜急温之”。凡里阳虚阴寒盛,水谷之气不能正常运行,腹中痛,急欲作自利。笔者常用大剂四逆汤加延胡索治之,图功于未著也。
  九、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鬲)〔格〕①,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原文359
  郑  论  按病既称寒下,又经医误下吐之,寒逆更甚,食入即吐,则中宫之气逆而又逆,寒而愈寒也明甚。此刻理应温中、降逆、回阳。原文主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似非正论。况此证又无寒热错杂病情足征,何得以此方为主,恐有遗误。
  【阐  释】其人本自寒下,又误用寒药,条中又无热证,纯阴无阳,且又指之曰寒格。若食入口即吐,是阴寒格阳,拒食不纳,如此病情,应如郑氏所说:“温中、降逆、回阳,原文主以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似非正论”。然则如何治之,笔者认为可选用理中汤加附子、半夏,稍加黄连清胃热可也。
  干姜黄连黄岑人参汤方(校补)
  干姜、黄连、黄岑、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再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黄连黄芩泄热于上,则吐逆可除;干姜温中助阳,则下利可止;人参以补胃气。则阴阳升降复常,而寒热格拒自愈。药虽四味,有温清并用,补泄兼施之功。对上热下寒、上下格拒,食入即吐之胃肠炎治之有效。
  十、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①,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②,下虚故也③。原文366
  郑  论  按下利清谷,脉现沉迟,其里寒甚矣。况面戴赤,身有微热,诚元阳外越之候也。原文以为郁冒汗出解,脉证不孚,大非确论。此证所幸者未出汗,阳尚在躯壳,可招而回,今既汗出,则阳露于外,诚死机也。既知面赤下虚,何得妄云〔汗出而解〕?仲景当不说此。
  【阐  释】郑氏说:“原文以为郁冒汗出而解,脉证不孚,大非确论”。盖肾阳发露,则面赤而为戴阳。戴阳证为里阴盛而隔阳于上也。此时微阳仅存一线,最忌汗出,汗出而阳散矣,何得谓汗出而解也。诚不若于汗未出之际,急以通脉四逆汤挽之。
  十一、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原文370
  郑  论  按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此阴盛逼阳于外之候,主以通脉四逆,诚不易之法也。
  【阐  释】下利清谷,是阴寒内盛;汗出而厥,是真阳外竭。此阴盛逼阳于外,虚阳欲脱的危症。与少阴前篇16条的主要证状相同,所不同的,此为汗出,彼为面色赤,但总是虚阳欲脱的现象,所以都用通脉四逆汤。
  十二、下利(而)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原文362前段
  郑  论  按下利厥冷无脉,阳将尽也,灸之而温,阳回也。灸之不温,反见微喘者,阳将脱也,不死何待?
  【阐  释】此条乃阳气衰微欲绝,阴寒邪气充斥内外,病

情已十分危急,当此时机,用汤药来挽救其阳,恐怕是缓不济急,所以用灸法急救,可灸关元、气海二穴。除用灸法以外,亦可用白通加猪胆汁以回阳救急。
  十三、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①,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原文368
  郑  论  按脉绝,手足厥冷,有时脉还,手足温,阳尚未亡也;若脉不还,阳已尽矣,故知其必死。
  【阐  释】此条乃寒中厥阴的泄泻,非久利也。惟暴注下利,津液骤然大泄,阳气乍脱,故手足厥冷,脉一时隐伏不见。如此危证,非大剂四逆汤不可。并可外灸关元、气海穴,以救欲绝之阳。
  十四、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原文372
  郑  论  按下利,腹纯是阳衰胀满,,而阴气上逆聚于中耳。身体疼痛,乃阴邪阻滞筋脉所致,并非外感身疼可比。外感者,必有风寒病形足征,若此故知其为阴寒阻滞无疑,法宜温里,里寒得温,胀满与身疼,亦自灭亡。原文以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以四逆汤,实属合法,攻表以桂枝汤,殊非正论,学者宜细察之。
  【阐  释】本条乃虚寒下利兼有表证的治法。郑氏则解“身体疼痛乃阴邪阻滞筋脉所致,并非外感身疼可比,……攻表以桂枝汤,殊非正论”,是有见地的。但服四逆汤后,如下利止,胀满除,而身体仍然疼痛,并有头痛、项强、脉浮等表证,则桂枝汤又为对证之方。
  十五、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原文364
  郑  论  按下利清谷,里寒之极也,原文不可攻表,此是正论。攻之必汗出胀满,是教人不可妄攻也。攻之岂仅汗出胀满可患哉?
  【阐  释】下利清谷是完谷不化,胃肠虚寒,里虚之征,纵有表证,不可误汗,严重者可以虚脱,故郑氏说:“攻之岂仅汗出胀满可患哉?”故一切腹痛呕泄诸证,严戒不可发汗。
  十六、伤寒下利,日十馀行,脉反实者①,死。原文369
  郑  论  按下利之脉,大半微细,今见脉实,是脉不合病,邪甚正虚,恐难获效,故决其死也。
  【阐  释】下利日十馀行,正气甚虚,脉当沉微弱,今脉反实,是邪实,脉证不符,攻之不行,温之则生燥,故决其死也。
  十七、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今〕自愈。下利,脉数而渴者,(令)〔今〕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数,〔而)有微热,汗出,(令)〔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原文360、367、361
  郑  论  按下利一证,以脉象求之,脉弱而渴,里有寒也,寒邪下泄,而津液不上潮,故口渴,有微热者,是阴症而得阳也,故曰自愈。脉数而渴,里有热也,热邪下行,热伤津液,故口渴,邪脉相合,故曰自愈;设不差,而圊脓血,是馀热未尽故也。至于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是气机鼓动,有上升之机,故不利可自愈;设脉紧,紧为寒邪,寒伏于内,故为未解。
  【阐  释】本条在伤寒论中分列为三条。第一节从下利有微热而渴至今自愈,指阴盛下利将愈的脉证;第二节从下利至有热故也,指阳复自愈与阳复太过之便脓血证;第三节从下利脉数至为未解,指阴盛下利将愈的脉证及未解的脉象。郑氏对此,详为注释,简明扼要,故不赘述。
厥阴下篇计十法
  一、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有)〔自〕涩者,必圊脓血。原文363
  郑  论  按寸为阳,尺为阴,寸见浮数,阳邪之征,尺见(浮)〔自〕涩,血虚之验。清脓血者,邪气太盛,逼血下行耳。
  【阐  释】厥阴下利本属虚寒,今脉反见浮数,是阴病转阳的脉象。本条阳复太过,由于邪无出路,热不得泄,以致内伤阴络,血为热蒸,腐化为脓,故大便脓血,亦即郑氏所说:“清脓血者,邪气太盛,逼血下行耳”。
  二、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①;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原文365
  郑  论  按下利一证,原有因寒、因热、因湿、因膀胱失职、因中虚、因饮食、种种不一,总要认证分别阴阳实据,学者一见,自有定法,若只见一脉而论证,未免不恰。况脉只数十端,而病有千万,何得只凭脉一端立法?仲景当不若此,定有遗误。
  【阐  释】下利一证,应如郑氏所说:“总要认证分别阴阳实据”,对证用药,无不立应。但仅凭一脉立说,玄渺难凭,不足为法。
  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原文371
  郑  论  按下利而曰热,法宜清热,不独白头翁汤可治,学者总宜圆通,认理为要。
  【阐  释】下利而有各种热性证状的,称为热利,有别于寒利。下重则邪滞下焦,不独白头翁汤可治,应如郑氏说“总宜圆通,认理为要。”
  白头翁汤(校补)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白头翁有清热活血止腹痛;黄连、黄柏清湿热,厚肠胃,泻下焦之火;秦皮亦属苦寒,有收涩之功。合之有清热平肝止利之功

。本方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有特效;凡属热性下痢,无论肠炎痢疾疗效都很高。
  四、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原文373
  郑  论  按下利饮水,明是热伤津液也,故以白头翁汤清热之剂主之。
  【阐  释】此条与上条同,凡属清热之剂,可随宜选用,不可执定白头翁汤为是。
  五、下利谵语者,(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主之)。原文374
  郑  论  按下利谵语一证,亦有虚实之不同,不得尽为有燥矢而用小承气汤,但利有新久之分,谵语有虚实之异,务在临时斟酌,于饮冷、饮热、舌润、舌干、小便清、黄,如此求之则得矣。
  【阐  释】用承气汤之目的,是泻阳明里实,而不是泻厥阴之热,本证所以列入厥阴篇中,一方面因为下利的辨证,连类而及,一方面因为病变源于厥阴,实际上病仍属阳明。今下利而见谵语,主有燥屎,则下利为热结旁流,谵语为里有实热。里有实热,用小承气汤下其实热,则下利自止。故郑氏:“利有新、久之别,谵语亦有虚、实之异。”则治阳虚者,急当回阳止泄,以固其脱;若阴虚者,自当急下存阴”,斯为得矣。
  六、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桅子(豆)豉汤。原文375
  郑  论  按下利过甚,中气骤伤,阴阳不交,故见虚烦,用药宜慎,不可执一桅豉汤,为不可易,当细辨之。
  【阐  释】此承上节而来,乃厥阴下利后虚烦之证也,与上节之燥屎实邪迥别。与太阳汗、吐、下后,心中懊憹,虚烦不得眠;以及阳明下早,以致虚烦的机转是一致的。故用桅豉汤以上清包络胸膈之馀热,下启肾脏寒水之阴津,则正气复而烦自去也。
  七、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原文379
  郑  论  按呕(而发热,但呕)有寒呕、热呕之不同;发热有外入、内出之各别,不得统以小柴胡汤论,当辨明为是。
  【阐  释】关于呕而发热,郑氏曰:“不得统以小柴胡汤论”,是正确的。如选用柴胡汤,必兼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等证,方为合法。
  八、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原文377
  郑  论  按呕而脉弱,虚寒上逆也;小便复利,身有微热,真阳有外亡之机也;更加以厥,阴盛阳微也。故为难治,此际非大剂四逆不可。
  【阐  释】本条叙述阴盛阳虚,呕逆的证治,郑氏所按甚当。笔者再为之细析,胃中虚寒,则呕而脉弱;下焦虚寒,故小便自利;阳气浮于外,故身有微热;阴寒据于里,故手足见厥。若阴盛格阳,阳气将脱,此乃危候,故云“难治”。“难治”并非不治,可用大剂四逆汤温经回阳以救之。
  九、干呕,吐涎沫①,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原文378
  郑  论  按呕吐涎沫,而巅顶痛者,则是厥阴头痛无疑,何也?厥阴脉会顶巅故也。条内只言一头痛,夫头痛六经皆有,不将巅顶指出,则厥阴之证,尚属含糊,主以吴茱萸汤,一定不易之法。
  【阐  释】本论中用吴茱萸汤凡三见:一为阳明中篇15条,二为少阴前篇12条,三即本条。证状虽有不同,而其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则同。干呕,吐涎沫,是肝胃寒邪挟浊阴之气上逆,头痛多在巅顶部位,为阴寒上逆之征。治以吴茱萸汤散寒止呕,温胃降逆,则诸症自愈。笔者曾治一巅顶头痛之患者,四肢冰凉,面容苍白无神,食少,一身都痛,恶寒特甚,呕吐涎沫,经中西医治疗,经年累月无效。余综合分析,断为厥阴头痛。先服麻附细辛汤加味四剂,一身痛等有所减轻;继服四逆汤以扶阳祛阴,恶寒等又有减轻;最后治以吴茱萸汤加附片,吐涎沫、头痛诸症悉愈,复以理中汤善其后。
  十、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原文376
  郑  论  按呕出痈脓,大半多属热壅于内,在厥阴篇中,用药多居辛燥,故教人不治吐脓,盖慎用辛燥之意也。
  【阐  释】厥阴寒尽阳回之后,阳热太甚,伤及血分,下行则便脓血,上出则呕痈脓。若强止其呕,则脓不得出,反生他变。郑氏曰:“在厥阴篇中,用药多居辛燥,故教人不治吐脓,盖慎用辛操之意也”。既禁辛燥之剂,其治当辛凉以开其结,苦泄以排其脓,甘寒以养其正,使脓尽而呕自止,可用排脓汤加味治之。
过经不解计四法,附三阴经后(据舒本校补)
  一、太阳病,过经十馀日①,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②,郁郁微烦者③,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原文103
  郑  论  按太阳过经不解,延至十馀日,反二三下之,此际邪仍在太阳,方可云过经不解。若是柴胡证,十余日后,邪仍在少阳,方可言过经不解。此说一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病情,乃系太阴中宫不宣,阴邪上逆之象,若只据一呕,而即云柴胡证仍在,殊属不当。总要寒热往来,口苦、耳聋、喜呕全在,用小柴胡汤,乃为恰切,不得草草了事。
  【阐  释】过经不解计四条,他书俱载在太阳中篇,舒驰远将此四条,附在三阴经后,郑氏从之。太阳病,过经十

余日而不解,或为桂枝汤证,或为麻黄汤证,皆无可下之理,此际邪仍在太阳,故可云过经不解。郑氏辨过经不解与其他注家随文释义不同,是有见地的。至论“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病情,乃系太阴中宫不宣,阴邪上逆”之征,则大柴胡汤不可用,法当温中降逆散邪,理中汤加砂仁半夏治之。
  大柴胡汤方(校补)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枳实四两(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①,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有柴胡、半夏、生姜之辛以解表,黄芩、芍药、枳实、大黄之苦以涤除里热,是两解表里之剂。若无大黄,原文何云与大柴胡汤下之愈。
  二、太阳病,过经十馀日,心下温温欲吐②,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而)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①,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而)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原文123
  郑  论  按太阳过经十馀日,所现病情,皆正气不足之候,何也?心下温温欲吐者,中宫不宣,而阴邪滞也;大便溏而微满者,中宫有寒湿弥漫之象也;郁郁微烦,正气不畅达也。此皆由吐、下失宜,方有此候。
  【阐  释】诸家注解此条,纷纷聚讼,其实难从。唯郑氏能独抒己见云:“太阳过经十余日,所现病情,皆正气不足之候”。此皆由吐、下失宜,既非柴胡证,亦非调胃承气汤所能治。所现诸证,无非内脏虚寒,或为吐下所伤,或为中气素弱,或为寒湿弥漫,法宜温中散寒祛湿,理中汤加砂仁、半夏、茯苓治之。
  三、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汤)加芒硝〔汤〕主之。原文104
  郑  论  按胸胁,乃肝胆地界,今见病而呕,邪气拂郁也。日晡发热而微利,本有热也,此乃柴胡的候,下之本非其治。学者总宜向机施治为是。至原文所主之方,亦不可固执。
  【阐  释】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等证,是少阳兼阳明内实之证,故郑氏曰:“下之本非其治。”上证既兼里实,大便应见秘结,今反下利,此是误用丸药所致,虽有微利而病不解,柴胡证仍在;潮热为里实。故先用小柴胡汤以解外;再用柴胡加芒硝汤兼治里实。郑氏又曰:“原文所主之方,亦不可固执”,示人以活法圆通之妙。
  柴胡加芒硝汤方(校补)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  本云二十铢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此为少阳,阳明兼治的方剂,和解清里之方也,治小柴胡汤证兼胃有实热者。虽有微利,燥结仍留。加芒硝者,泄热软坚,胃实可除,潮热微利自止。亦即本方证之少阳证及阳明证均较大柴胡汤证为轻者适用之。可以推广用于小柴胡汤证,而腹有坚块苦满难解者;或小柴胡汤证,发潮热,大便不通者。此用咸寒之芒硝以润燥软坚之效也。
  四、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言①,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谓)〔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原文105
  郑  论  按谵语而称内热,下之理也;大小便利者,里气通也;脉调和者,气机顺也。此以为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殊非正论。又若自下利,当微厥者,正虚之征也;而反和者,正未大虚也。原文何得此为内实,当下之,非正论,决非仲师所语也。
  【阐  释】历代注家对本条大多只是随文顺释,殊觉含糊。郑氏对原文提出疑问,不同于历代注解者。原文第一段伤寒十三日至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第二段若自下利至此为内实,当下之。郑氏均斥为非正论。最后归结为“决非仲师所语也”。
  郑  论  按过经不解一语,似非确论,如太阳病有十馀日,仍在太阳者;阳明病有下而再下,十馀日仍未解。总之不必专拘时日,务以认证为妥,辨明虚实为要。
  【阐  释】本节郑论,系概括前四节而言。虽曰过经,究竟仍在六经之内,辨其证在何经,即用何经之法以治之,无所往而不得之矣,又何必用此过经不解之法哉?
差后劳复计五法(据舒本校补)
  一、大病差后①,劳复者②,枳实桅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③。原文393
  郑  论  按大病差后,稍有劳动,而病依然复初,此皆元气薄弱之故,不得按前法治之。但病(果按)劳复一证,果系何脏损伤,何经为病?病差后,稍有劳动,其病依然,应按脏经施治,原文所主之方,大非确论

,恐有遗误。
  【阐  释】大病新差,真元大虚,气血未复,过劳了可能复发旧病,与前无异,自当照前用药,此一定之理也。而郑氏则说:“而病依然复初,此皆元气薄弱之故,不得按前法治之”。何其自相矛盾?过劳了既可能复发旧病,亦可能新感为病,仍应以随证施治为准。故郑氏又谓:“原文所主之方;大非确论,恐有遗误”。其质疑是正确的。
  枳实桅子豉汤方(校补)
  枳实三枚(炙)  桅子十四个(擘)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①,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桅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渣,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②,服之愈。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体虚劳复,热气浮越,所以用枳实宽中下气,桅子泄热除烦,香豉宣泄陈腐,兼解其表,更用浆水煮药,以开胃调中,所以具有泄热除烦,散表和中的作用。假如兼有宿食停滞,再加大黄以荡涤肠胃,推陈致新,所谓邪去则正自安。
  二、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原文394
  郑  论  按病既称差已,何得更现发热乎?又并未现出柴胡证,何得以小柴胡汤主之?即脉浮、沉、实,亦当审其何部何经,应表解、应下解、方可定(按)〔案〕,此以笼统言之,定非确论。
  【阐  释】伤寒差已,则大邪已去,后更发热者,表里之气未和也,脉当微弦,必兼有口苦、咽干、胸胁满等证,否则不能投以小柴胡汤。至以汗解、以下解,亦当审其何部何经,兼辨其证状,对证下药,始为适当。故郑氏曰:“此以笼统言之,定非确论”。
  三、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砺泽泻散主之。原文395
  郑  论  按大病差后,从腰下有水气者,是病不责之太阳,而责之于肾也。太阳底面,即是少阴,太阳病已,而少阴肾气发泄于外,故现腰以下有水气,法当温肾收纳,若牡砺泽泻散,是亦利水之一法也,似非正论。
  【阐  释】本条原文甚简,必须结合其它证状来辨别水气之属性,是否可用牡砺泽泻散治疗。如下焦气化失常,湿热壅滞,膀胱不泻,水性下流,故但从腰以下,水气壅积,膝胫足跗,皆肿重也.此属有馀之邪,脉必沉数有力,二便不利,方可用此排决逐水之剂。若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肾气涣散,膀胱气化不行,水邪泛滥而为肿。牡砺泽泻散决不可用,当如郑氏所说:“当温肾收纳”。兼以化气,四逆汤加肉桂、砂仁、白蔻、破故纸治之。
  牡砺泽泻散方(校补)
  牡砺(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牡砺软坚行水,泽泻渗湿利水,蜀漆祛痰逐水,葶苈子宣肺泄水,商陆、海藻专于润下行水,共使水邪从小便排出。栝萎根止渴生津液,为本方之反佐,使水去而津液不伤。此方施之于形气实者,其肿可随愈也,若病后土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行水,则又当别论,慎不可服也。
  四、大病差后,喜唾①,久不了了(者)②,(胃)〔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原文396
  郑  论  按病后喜唾不了,中宫有寒湿未尽也。寒湿上逆而不降,故唾不止,法宜温中降逆,是一定之理也。
  【阐  释】郑氏所论极是,法宜温中降逆.笔者将理中丸改为汤剂,再加砂仁、半夏,增强其效,轻者一二剂,重者五六剂,即竟全功。
  理中丸方(校补)
  人参、干姜、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乃温中之剂.白术甘温,燥湿而健脾,主治风寒湿痹。干姜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又能暖中宫之气。徐灵胎曰:“凡味厚之药主守,气厚之药主散,姜气味俱厚,故散而能守,夫散不全散,守不全守,则旋转于经络脏腑之间,驱寒除湿,和血通气,所必然矣。”甘草与辛药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阳气,阳气化行,阴邪即灭。但恐辛热太盛,故用人参之微寒继之,有刚柔相继之意,阴阳庶几不偏。仲景在前太阳中篇33条曾云:“理中者,理中焦”,中焦是脾胃所司,乃《伤寒论》太阴病温中散寒之主方,原文已有几种加减法,参看前面所述,此处不再赘叙。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理中汤所治的主症是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不利,口不渴。”是太阴病的典型

证候。其基本病理是脾胃虚寒,气机阻滞,故以温中散寒补脾之理中汤为首选方,其圆通应用法,郑氏举出:(l)治吐血,(2)治四肢浮肿,(3)治心下嘈杂吐水,(4)治咳嗽吐清水,(5)治唾水不休,(6)治呃逆不休,(7)治手足微冷少神。以上七症,皆由脾胃虚寒,转输失职所引,故能治之而愈。笔者经验用此方加味治疗脾脏咳嗽。其因脾脏阳虚而咳嗽者,乃脾脏之阳不足,不能转输津液水谷而作,理中汤能温阳利湿,益气化痰,故可治之而愈。如由于胃寒发吐而咳嗽者,则加砂、蔻、半夏,其效始著。今人用本方加减化裁以治虚寒性的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肠炎及胃痛、胃溃疡、多见良效。
  五、伤寒解后,虚赢少气235,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原文397
  郑 论 按寒邪既称解后,人既虚羸少气,本属不足,气逆欲吐,大半阴邪上逆,正气不支,法宜温中、扶阳、降逆为是。原文以竹叶石膏汤,是为胃热上攻者说法,若施之于虚羸少气之人,断乎不可。学者务宜于病情或寒或热上体会,庶不致误。
  【阐 释】伤寒解后,无论汗解、下解,其为伤胃阴则一。胃虚津伤,余热未除,方可用竹叶石膏汤。若病后虚羸少气者,元气衰乏,肾气不足也,病属少阴;气逆欲吐者,脾虚不能摄饮,饮邪上逆,病属太阴,法当扶阳补气,理脾固肾,竹叶石膏万不可用,可选用附子理中汤加砂仁、故纸等药。故郑氏曰:“学者务宜于病情或寒或热上体会,庶不致误。”
  竹叶石膏汤方(校补)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二两 麦门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为白虎人参汤加减而成。竹叶、石膏除烦清热,人参、甘草益气生津,麦冬,粳米滋养胃液,半夏降逆。合之能生津益气,清热养阴。本方推广应用于急性热病,肺热、胃热之咳喘或呃逆,受暑之吐泻,以及热病后期津气两伤,馀热未尽各症。笔者用治小儿麻疹已出透,仍继续高热,咳嗽剧烈者,则热去而津生,咳嗽自愈。
差后食复计一法(据舒本校补)
  病人脉已解236,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237。原文398
  郑 论 按胃气旺,则食谷易消,胃气弱,则食难化,此亦理之常也。今日暮而微烦,正阴长阳消之时也。损谷则愈,使其食不骤,而胃气宽舒,自可无虞矣。
  【阐 释】病人已愈,尚见日暮微烦,因病当新愈,正气未复,勉强进食,脾胃虚弱,只要减食则愈。此即揭示病愈后,应注意饮食调护,不可过食也。
阴阳易病计一法
  一、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238,热(气)〔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原文392
  郑 论 按阴阳易病,皆由新病初愈,馀邪尚未大尽,男与女交则女病,女与男交则男病,以致一线之馀毒,势必随气鼓荡,从精窍而发泄也。治之不外扶正为主。至于烧裈散一方,男用女裈,女用男裈,近阴处布方寸,烧灰兑药服之,亦是取阴阳至近之气机,必引药深入,亦是近理之论。余于此等证,在大剂扶阳,取童便为引,服之屡屡获效。
  【阐 释】阴阳易病者,是男子或妇人伤寒病新差未平复,而与之交接得病者。其证状是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等,这是下寒证;热上冲胸,头痛不欲举等,这是上热证。下寒是真寒,上热是假热。郑氏认为治之不外扶正为主,用大剂回阳扶阳,取童便为引,服之屡屡获效,诚不易之治法矣。笔者从之,并认为烧裈散决不可用。
  烧裈散方(校补)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灰服。
  【阐 释】笔者对此证此方,体会很少,不作强解。
外 附
  太阳少阴总论
  三夫太阳者,即坎中真阳也;少阴者,即坎水也。阳居二阴之中,阴含一阳之内。人身中一水一火,即在此处攸分。故太阳为人身纲领,主皮肤,统营卫者是也。太阳之气上升,则水精之阴,即从太阳而上行,从皮肤而出水气。太阳为外邪干犯,必由毛窍而入,仲景所以著《伤寒》,皆是从根底上来也。故太阳之底〔面〕是少阴,少阴之底面即是太阳,所以太阳发汗有亡阳之虞,即此是也。后学不知根底,著春温,著利证,种种不一,自以为补仲景之不逮,而不知仲景列六经,早已发明其要,惜后人之学识未到,功力未深,自诩以为独得之秘,而其中亦有好处,不得即为之无用也。总之根底未澈,源头未清,不得不直言之也。
  【阐 释】郑氏于书末附太阳少阴总论者,何故?《医理真传》一书,首揭乾坤大旨,而以坎、离为人生立命之根。坎水在人身虽属阴血,但中有真阳,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为人立命的真种子。离为火,属阳,气也,在人身为心。而中一爻来自坤元,真阴寄在其中。在人身

则肾中真阳升发,能使水上交于心,心中真阴能使火下交于肾。气血循环,周流不息,水升火降,阴平阳秘,使人身体健康,心智焕发,都是坎离互济交融,一升一降,往来不穷,性命于是乎立。伤寒六经中之太阳,即坎中真阳也;‘少阴者,即坎水也。六经以太阳为首,凡病邪初入,必由太阳,以太阳为寒水之区,主皮肤,统营卫,为一身纲领。然太阳底面,即是少阴肾经,相为表里也。若太阳病过发汗,则伤少阴肾中真阳,而有亡阳之虞。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有伤风症,有伤寒症,有两感症,有腑症。腑症之中,又有蓄尿症,蓄热症,蓄血症,癃闭症。在六经病证中,最为繁多,变化亦大,其治似简实难。至少阴一经之病,有由传经而来,亦有外邪直中少阴经。少阴经兼属手少阴心及足少阴肾,系上火下水,而下水中复有真阳,故本经之病,除经症外,尚有协火、协水两症。在六经中,除太阳经外,本经较其它诸经为复杂,因其为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至此际,是元气衰极,剥至于根,故少阴病中,重症、死症较多。仲景立四逆,是专为救这一点元气说法。又云治三阴厥逆,可知这一点元气,澈上澈下,包罗天地,此方不独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用也。笔者数十年之经验,对治阳虚诸种病症,用姜、附少则30。克,多达250克,从未发生任何副作用,真是药到病除。不敢自秘,愿与同人共用之,以救世之阳虚患者,功莫大焉。
麻脚瘟说
  余自幼小时,即闻老人相传,有麻脚瘟证,终不知此证是何也?今者历医有年,始得其要。夫曰麻脚瘟者,人身卫外之阳不足,卒为阴邪所闭也。然有吐有泻,皆是阴邪已犯中宫,上下逼迫,而人身元气系在后天,顷刻将元气剥尽,能令人死。余曾救多人,一见此症,即用大剂回阳,可以移危为安。如斩关丸、四逆汤,皆神效之品。设穷乡僻壤,觅药维艰,一遇此等证候,即速捣生姜汁同红糖服之,如无红糖,即姜汁亦可;如姜不便,而胡椒亦可,速速吞之,皆能获效。昧者不识,胡乱施治,未有不速其死者也,愿诸公熟记之,至切至切。
  【阐 释】郑氏释麻脚瘟病为人身卫外之阳不足,卒为阴邪所闭也,是经验有得之言。因其病来势凶猛,顷刻将元气剥尽,能令人死。即用大剂回阳,如四逆汤、斩关元①服之,可以转危为安。对缺医少药之穷乡僻壤,提出简便易行之姜汁同红糖服之,或胡椒速吞之,皆能获效,足以补医药之不逮,弥足珍贵。
  斩关丸方 舒驰远自制(据舒本少阴前篇五条补入)
  硫黄五两,研细末,贯入猪大肠,线札煮去肠滚水淘数次晒干 肉桂一两 白蔻、生附子、花椒、生白术、吴萸、半夏、鸡内金各五线已上共为末,饭碾成丸。
辨认内外发热证至要约言
  医家治病,务要识得内外两法,邪有由外而入者,有由内而出者,大有分别。如发热一证,无论男妇老幼一见发热,鲜不以为外感也,不知大有分别。余阅历数十年,方始识得,不敢自秘,以公诸世,亦救世之意也。千古以来,名贤迭出,惜此未剀切详明也。曰内曰外,何以辨之?证之?由外感者,无论男妇老幼,一经外感,邪从毛窍而入,闭其外出之气机,人即沉迷倒卧不起,所现头疼、身痛、恶风、畏寒等等情状。若由内而出者,无论男妇老幼,人不困倦,起居一切如无病者,但发热而已。其间有手心独发热者,有上半日发热者,有下半日发热者,有夜间发热者,种种不一。但其人面白、唇青、口不渴、满口津液,饮食无味,大小便利,不思水饮为据。即有面赤如殊,口红唇裂、皆在舌上,津液满口,小便清长,喜饮热汤上辨之,万无一失。
  【阐 释】发热有内、外之分,郑氏原文剀切详明,无庸赘述。但笔者认为将《医理真传》认病捷要总诀发热类与之合参,则更为全面,故不惮繁而录之,以供辨证。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者,邪入少阴也(麻黄附子细辛汤)。素禀不足,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元阳外越也,亦有口不渴者,皆同(吴萸四逆汤)。小儿发热,气粗口热者,表里俱病,内有热也(人参败毒散加芩、连、枝子)。发热出气微温,而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素有疾者,元气不固也(理中汤、六君子汤之类)。
问答计三条
  问曰:俗云服姜附烧干肾水,果有是说乎?
  答曰:子不观仲景之用姜附,所以回阳也,阳回则津液自生,何以不烧干肾水而反生津液,生死人而肉白骨乎?此其中大有关键,昧者不明阴阳底蕴,畏姜附视若砒霜,不敢轻用,病家亦不敢轻服,相沿成风,牢不可破。犹其不知姜附乃少阴主药,仲景用之以扶少火而生气者也。曰:然则姜附其可恒用欤?曰:可。曰:何以知其可恒用也?曰:凡一切阳虚诸症,如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声低、息短、舌润、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饮、心悸、神昏、不语、五心潮热,喜饮热汤、便血、吐血、闭目妄

语,口臭难禁,二便不禁,遗尿遗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难以枚举,非姜附何以能胜其任,而转危为安也乎?曰:然则世之用大黄芒硝以治病者,其故何也?曰:大哉斯问也?曰:夫大黄亡硝乃治壮火食气之症也。曰:壮火之为病若何?曰:壮火者,是外来之邪热,入与阳明之燥热相合,盘据于中,若不急为扑灭,顷刻将真阴灼尽而性命不保,故曰壮火食气即此。仲景于此,轻则以人参白虎,重则以大承气、小承气汤,与夫六味、麦味、鸡子黄连润燥、养阴、救阴诸法,皆一辙也。至所现病情,如气粗口热、大渴饮冷、壮热、烦躁、汗多、身轻、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芒刺满口,谵语神昏,二便不利,胸腹痞满,狂叫不休,便血,吐血,种种危候,难以枚举。如此之病,不惟姜附不用,即一切辛燥之品,皆当禁服也。由是观之,则医亦可学也,而用药之宜热宜凉,有一定之理也。噫!先生此论,其可为医门之一助也,实快事也。
  【阐 释】郑氏此条采取问答形式,说明姜附之功用,并斥服姜附烧干肾水之说。仲景伤寒论113方中,用附子者有33方,盖附子纯阳之性,能补坎中真阳。《医理真传》一书中,有坎卦解、离卦解、气血两字作一卦解,君相二火解等,都是说明气血周流五腑六腑,以及全身,必须相应平衡,始能健康长寿。如有偏盛,必发而为病。“气有馀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火旺者阴必亏,寒甚者阳必衰”。此阳虚阴虚之所由来也。姜附乃阴症主药,用之以扶少火而生气者,凡一切阳虚诸症,皆可服之。附子为热药之冠,能扶欲绝之火种,又必佐干姜之辛散,以荡尽阴邪,迎阳归舍,故曰回阳。凡阳虚阴盛为病,皆可放胆使用,能早用善用,即不致酿成危候。盖邪火始能伤阴,真火实能生阴,火盛则水盛,火衰则水衰,故烧干肾水之说,实属无稽。笔者临证数十年来,以善用姜桂附闻于世,用附片少则数十克,多则达二三百克,从未发生任何副作用,盖即本诸邪火始能伤阴,真火实能生阴之理论。又曰:“然则世之用大黄,芒硝以治病,其故何也"?盖硝、黄乃治壮火食气之药也,食气者,食尽元阴之气也。若不急为扑灭,顷刻将真阴灼尽而命不永。至其所现症状,如气粗口热,大渴饮冷等,非但姜附不可用,即一切辛燥之品,皆当禁服,此又白虎、承气之用矣.
  或问:俗云小儿纯阳之体,不宜服姜附,是耶?非耶?
  答曰:小儿者,稚阳也,如初生之萌芽,其质娇嫩,用药稍差,即祸生不测,便酿出阳虚种种危候,非姜附何能扶少火而生气,以助先天危亡之机乎?世人动曰纯阳,岂非见之左耶。总之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何拘拘以姜附为咎哉?
  【阐释】俗说“小儿纯阳之体,有热无寒”。其实此语非是。有初生小儿,生下后其身体即为阳虚者,由其母在妊娠期中,喜食生冷;或因营养不良,以致胎儿在母腹中,即未健康成长,发育不好,其面容皎白,额上显出青纹,口唇青白,哭时声不洪亮,舌质淡红,苔白腻等。亦有小儿患病,注射青链霉素,或过服寒凉之剂,有如郑氏所说:“用药稍差,即祸生不测,便酿出阳虚种种危候。”上述两种症状,则非用姜附以扶少火而生气,以救危亡不可。总之用姜附必辨其阴阳虚实,何能拘泥于小儿纯阳之体,不宜服姜附哉!笔者曾治患儿戴某,生下后三月,即患咳嗽,病势严重,送医院治疗,经注射青霉素半月,病愈出院。在一年中,咳喘断续发作,住医院四次。最后一次诊断为肺气肿,虽注射针药及输液治疗,未见减轻,已下病危通知书。患儿面容乌黑,咳时头倾胸曲,气喘促,出冷汗,手足冰凉,舌质淡红,苔白腻。其母在妊娠期中,喜吃生冷瓜果以及冰糕汽水等饮料。根据上述诊断,胎儿在母体内即受损伤,生下后即现阳虚之象。加之三月即住医院治疗,共有五次,注射青霉素及输液,损伤阳气。现已见种种危候,非用姜附以扶阳止咳喘不可。先用四逆汤加麻黄治之;继用真武汤,最后以理中汤善其后,共服药三十剂而全愈。今十年,小孩健康成长,已读小学矣。
  或问:俗云小儿初生,先服开口药,以下胎毒,免生疮症,用药不外大黄、银花、勾藤、防风、巴豆、大枣等,果可服否?
  答云:小儿下地,定要服开口药,以下胎毒,免生疮、风症,此皆不经之论。夫小儿居母腹中,母呼一呼,母吸一吸,十月功圆,破衣而出,此时一团真气养成,有何胎毒?如果有毒,小儿尚可活乎?既经下地,如初出土萌芽,此则一身真气,本是并无一毫外邪,何得即以戕代生气之药而施之,则无疾反生有疾,不生风因而生风,故有四六风、七天风,十有九死,难以枚举。此千古之流弊,实千古小儿之大厄也。噫!何世人之不讲究理法耶?
  【阐释】郑氏认为小儿初生下地,不可妄施药品,力斥世俗用大黄、银花等药以下胎毒之非是,并指出其流弊,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现今产科医院林立,妇女生育小孩多在医院,此种陋习,已随之而消失矣。


附录
附录一
《伤寒论》原文,有《伤寒恒论》中所无者,补上备考。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0.问曰:症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101.条前段。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115.脉浮热甚,而反炙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弦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乱病脉症并治篇
  382.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383.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
  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384.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385.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390.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391.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附录二
方剂索引
  方剂按首字笔画多少排列,并将《伤寒恒论》有关原文,序号列于方名后,备查。
  二画
  十枣汤(太阳上篇45)
  三画
  大青龙汤(太阳下篇1、2)
  大承气汤(阳明上篇39,阳明中篇8、10、11、12、13、14、22、23、24、25、26、27、28,阳明下篇7,伤寒合病7,伤寒并病2,少阴后篇15、16、17)
  大柴胡汤(太阳中篇34、40,过经不解l)
  大陷胸丸(太阳上篇50)
  大陷胸汤(太阳上篇48、49,太阳中篇31、38、40)
  大黄黄连泻心汤(太阳中篇29、30)
  干姜附子汤(太阳中篇4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厥阴中篇9)
  小青龙汤(太阳下篇18、19)
  小承气汤(阳明上篇10、11,阳明中篇12、14、16、20,阳明下篇8,厥阴下篇5)
  小建中汤(太阳中篇4,少阳篇10)
  小柴胡汤(太阳中篇31,阳明上篇20,阳明下篇1、2,少阳篇1、9、10、12、13、14、16、19、20、21,伤寒坏病2,厥阴下篇7,过经不解1、3,差后劳复2)
  小陷胸汤(太阳中篇39)
  四画
  五苓散(太阳上篇19、20,太阳中篇9、10、32,阳明上篇18)
  乌梅丸(厥阴上篇11)
  五画
  去桂加白术汤(太阳中篇53)
  甘草汤(少阴后篇11)
  甘草干姜汤(太阳下篇13)
  甘草附子汤(太阳中篇54)
  甘草泻心汤(太阳中篇28)
  四逆散(少阴后篇13)
  四逆汤(太阳中篇44,‘阳明上篇25,太阴全篇4,少阴前篇17、18,厥阴中篇l、2、14,厥阴下篇8)
  白头翁汤(厥阴下篇3、4)
  白虎汤(太阳下篇21、22,伤寒合病9,厥阴中篇4)
  白虎加人参汤(太阳下篇20、22、23、24,阳明上篇17)
  白通汤(少阴前篇13)
  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前篇14)
  生姜泻心汤(太阳中篇27)
  半夏泻心汤(太阳中篇31,少阳篇14)
  半夏散及汤(少阴后篇12)
  六画
  当归四逆汤(厥阴上篇2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厥阴上篇21)
  瓜蒂散(痰病1、3,厥阴中篇5)
  竹叶石膏汤(差后劳复3)
  七画
  吴茱萸汤(阳明上篇15,少阴前篇12,厥阴下篇9)
  芍药甘草汤(太阳下篇13)
  芍药甘草附子汤(太阳中篇19)
  赤石脂禹余粮汤(太阳中篇33)
  附子汤(少阴前篇3)
  附子泻心汤(少阴前篇3、11)
  八画
  苦酒汤(少阴后篇12)
  抵当丸(太阳中篇51)
  抵当汤(太阳上篇39、40,阳明上篇37、38)
  炙甘草汤(太阳中篇42)
  九画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太阳中篇26)
  枳实栀子豉汤(差后劳复1)
  茯苓四逆汤(太阳下篇14)
  茯苓甘草汤(太阳中篇10,厥阴中篇6)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太阳中篇2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太阳中篇48)
  茵陈蒿汤(太阳中篇56,阳明上篇32)
  柴胡加芒硝汤(过经不解3)
  柴胡加龙骨牡砺汤(太阳中篇42)
  柴胡桂枝汤(太阳中篇41)
  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篇11)
  禹余粮丸(太阳中篇18,方缺)
  栀子干姜汤(太阳中篇46)
  栀子甘草豉汤(太阳中篇47)
  栀子生姜豉汤(太阳中篇47)
  栀子厚朴汤(太阳中篇45)
  栀子柏皮汤(太阳中篇58)
  栀子豉汤(太阳中篇47,阳明上篇17、29,厥阴下篇的6)
  十画
  调胃承气汤(太阳上篇44,太阳中篇19,太阳下篇13,阳明上篇12,阳明中篇5、15,过经不解2、4)
  烧禈散(阴阳易病1)
  桃花汤(少阴后篇8、9)
  桃核承气汤(太阳上篇38)
  桔梗汤(少阴后篇11)
  桂枝汤(太阳上篇7、8、10、12、13、14、15、16、17、30、31、32、太阳中篇8、29、43,太阳下篇8、9,阳明上篇1、39,太阴篇3,厥阴中篇14)
  桂枝人参汤(太阳上篇33)
  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下篇8)
  桂枝二越婢一汤(太阳下篇7)
  桂枝加大黄汤(太阴篇6)
  桂枝加芍药汤(太阴篇7)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太阳中篇20)
  桂枝加附子汤(太阳上篇2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太阳上篇36)
  桂枝加桂汤(太阳上篇27)
  桂枝加葛根汤(伤寒合病l)
  桂枝甘草汤(太阳中篇23)
  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太阳下篇12)
  桂枝去芍药汤(太阳上篇35)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太阳上篇35)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砺龙骨救逆汤(太阳下篇11)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太阳下篇10)
  桂枝附子汤(太阳中篇52)
  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下篇6)
  真武汤(太阳上篇21,少阴前篇15)
  通脉四逆汤(少阴前篇16,厥阴中篇11)
  十一画
  麻子仁丸(阳明中篇31)
  麻黄汤(太阳中篇2、7,太阳下篇3、4,阳明上篇2、20,伤寒合病5)
  麻黄升麻汤(厥阴中篇7)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太阳中篇21、22)
  麻黄细辛附子汤(少阴前篇2)
  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前篇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太阳中篇56)
  旋复代赭汤(太阳中篇35)
  理中丸(差后劳复4)
  黄芩汤(伤寒合病6,厥阴上篇6)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合病6)
  黄连汤(太阳下篇15)
  黄连阿胶汤(少阴后篇7)
  猪肤汤(少阴后篇10)
  猪苓汤(阳明上篇17,少阴后篇14)
  猪胆汁导法(阳明中篇7)
  十二画以上
  葛根汤(伤寒合病2、4)
  葛根加半夏(伤寒合病3)
  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上篇34)
  蜜煎方(阳明中篇7)
主要参考书目
  先秦两汉
  《周易》  《黄帝内经》
  《尚书》  《扁鹊难经》
  《管子》  《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  《伤寒论》《金匮要略》
  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
  粱·陶弘景《名医别录》《肘后百一方》
  唐·孙思邈  《千金要方》
  王  焘  《外台秘要》
  宋·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
  钱  乙  《小儿药证且诀》
  朱  肱  《类证活人书》
  陈自明  《妇人良方》
  陈师文  《和剂局方》
  陈无择  《三因方》
  严用和  《济生方》
  赵  佶  《圣济总录》
  金·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
  刘完素  《宣明论方》
  张子和  《儒门事亲》
  元·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
  葛可久  《十药神书》
  朱震享  《丹溪心法》《局方发挥》
  罗天亦  《卫生宝卷》
  危亦林  《世医得效方》
  明·方有执  《伤寒论条辨》
  王肯堂  《伤寒证治准绳》《证治准绳》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戴元礼  《证治要诀》
  李宗梓  《医宗必读》
  虞  抟  《医学正传》
  洪九有  《摄生剖秘》
  孙一奎  《赤水玄珠》
  龚廷贤  《寿世保元》《万病回春》
  张介宾  《景岳全书》《类经》《类经图翼》
  薛  己  《正体类要》《内科摘要》
  董宿原  《奇效良方》
  秦景明  《病因脉治》
  吴又可  《温疫论》
  陈实功  《外科正宗》
  汪  机  《外科理例》
  清·喻嘉言  《伤寒尚论篇》《医门法律》
  柯韵伯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
  汪  昂  《医方集解》《本草备要》
  张隐奄  《伤寒论集注》
  王洪绪  《外科证治全生集》
  张令韶  《伤寒论直解》
  程钟龄  《医学心悟》
  徐灵胎  《伤寒类方》《兰台轨范》
  傅青主  《傅青主女科》
  周扬俊  《伤寒论三注》
  吴  谦  《医宗金鉴》
  尤在泾  《伤寒贯珠集》
  石寿堂  《医原》
  黄坤载  《伤寒悬解》
  周学海  《脉学四种》
  吴仪洛  《伤寒分经》
  程杏轩  《医述》
  舒驰远  《再重订伤寒集注》《六经定法》
  章虚谷  《伤寒本旨》
  吴鞠通  《温病条判辛》
  张路玉  《伤寒绪论》
  王孟英  《温热经纬》
  钱天来  《伤寒溯源集》
  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
  吕搽村  《伤寒寻源》
  张路玉  《张氏医通》
  汪苓友  《伤寒论辨证广注》
  程郊倩  《伤寒后条辨》
  魏念庭  《伤寒论本义》
  陈修圆  《伤寒论浅注》《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
  唐容川  《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医西汇通五种》《医学一见能》
  王晋三  《绛雪园古方选注》
  沈明宗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严则庵  《伤寒捷诀》
  汪越庵  《伤寒法祖》
  静光轮应禅师  《女科秘要》
  近代·恽铁樵  《伤寒论辑义按》
  曹颖甫  《伤寒·金匮发微》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今人·任应秋《伤寒论语译》《任应秋论医集》
  郭子光  《中医各家学说》(主编)《伤寒论汤证新编》(与汤显逊合著)
  拙著  《咳嗽之辨证论治》
编后记
  郑钦安氏为近代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伤寒学家,其所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从元阴元阳立论,互相发明,浑然一体,为推广运用伤寒理法方药于各种杂病之辫治的独特经验总结,对治疗慢性疾病,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实为继承和发挥仲景学术传世之作。我服膺其学,潜心揣习,用干临床,效如桴鼓,故多年来致力于三书之阐释,承巴蜀书社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鼎力支持,业已先后出版。出版后颇获海内外好评,其中《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再版均已售罄.现应读者要求,乃将三书重排,合订为一册,改为大32开精装出版,定名为《郑钦安医书阐释》。三书内容,没有增减,仅由责任编辑调整统一全书体例,删除、合并三书序、跋、附记中的冗赘篇章,重编总目,并对原版个别讹错字加以订正。
  十馀年来,我虽竭尽全力为阐释三书作了很多工作,因个人水平有限,兼之资料不足,于其所不知者,付诸阙如;所幸郑氏三书,原文俱在,深望中医界高明之士,不断丰富发展,以匡不逮,庶使郑氏之学,得以发扬光大,则我抛砖引玉的宿愿也就得偿了。
  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国际知名泌尿科专家,我九三学社主席吴阶平同志为《郑钦安医书阐释》题签,敬致谢忱。
  唐步祺于成都槐树斋
  1995年3月
  
责任编辑:何  锐
  封面设计:李文金
  封面题签:吴阶平
  
  
  郑钦安医书阐释  清·郑钦安原著  唐步祺阐释
  巴蜀书社出版发行         (成都盐道街三号) 
  四川省新华书店经销      成都东方彩印厂印刷
  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28.375  字数550千
  1996年1月第一版        1996年1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3350册
  ISBN7-80523-685-2/R·10     定价:34.00元


六经与十二经络
  人身五脏六腑在内,经络在外,故脏腑为里,经络为表,经络内联脏腑外联肌表。在表手足各有六经,为十二经。以十二经分则六阳属腑为表,六阴属脏为里。以十二经分手足,则足经之脉长而且远,自上及下,遍及四体,故可以察周身之病,手经短而且近,皆出入于足经之间。
  故诊外感者,但言足经,不言手经也。然足之六经,又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
  而三阳又以太阳为阳中之表宜开,开则阳气敷布周身,以其脉行于背,背为阳,主表也;阳明为阳中之里宜合,以其脉行于腹,腹为阴,主里也,少阳为枢,转枢经气由阳明到太阳,半表半里,以其脉行于侧,三阳传遍,渐入三阴也。
  故欲察表证,当分足三阳经,而又以太阳一经,包覆肩背周身,内连脏腑背俞,为诸阳主气,独四通八达之通衢,风寒伤之,先犯此经。足三阳由足入腹,太阳在肌表之间,而三阴主里,风寒自外入者,未有不由阳虚而入阴经也。若径入三阴,即为直中,必连脏矣,故阴经无独见之表证。

  寒邪在表,必身热无汗,以邪闭皮毛也,此为太阳伤寒。寒邪客于经络,必身体痛,或拘急酸痛,以邪气外束,营血不能流利也。
  寒邪在表而头痛有四:足太阳经脉上循头顶,故头连脑而痛,阳明经脉上循头而,故头连额而痛,少阳经脉上循发际,故头角作痛,厥阴经脉上巅顶,故头顶作痛。
  惟太阴、少阴无多内伤头痛;肾虚头痛属少阴,痰厥头痛属太阴也。寒邪在表,阳气不伸,故令恶寒,此伤寒恶寒,如伤食恶食也。
  邪气在表,脉必浮而紧数,以营气为邪拘束,不能和缓舒徐也。
  太阳经起目内眦上巅顶,下项项脊,抵腰膝。外邪干之,必发热而头项强痛、腰脊强,或膝胫痛也。
    阳明经起目上下纲,循面挟鼻,行胸腹。故邪在阳明,必发热、头痛、鼻干、不得眠也。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绕耳前后,循肩下胁肋。故邪在少阳,必寒热往来、耳聋、口苦、胸胁痛而呕。
    以上皆三阳表证,不可攻里。或表,或微解,或温散,或凉散,或和解,或温中托里,而为不散之散,或补阴助阴,而为云蒸雨化之散。
  风寒在表,脉必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开太阳(发其汗也)。风为阳,卫亦为阳,寒为阴,营亦为阴,阳邪伤卫,阴邪伤营,各从其类也。卫得风则热,营得寒则痛,营卫俱病,故骨节烦疼也。
  
  
三阴病色脉
  若饮冷内伤,虽先埙胃,察色脉可知病在何经,若面青黑,脉浮沈不一,弦而弱者,伤在厥阴也,若而红赤,脉浮沈不一,细而微者,伤在少阴也;若而黄洁,脉浮沈不一,缓而迟者,伤在太阴也。
    
伤在厥阴。
    若面青或黑,或青黑,俱见脉浮沈不一,弦而弱,伤在厥阴肝之经也。
      当归四逆汤
   若其人病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内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两半、洗二次人参三分生姜一两半大枣三个
      右到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盏半,煮取七分,去滓,分二服。若急者,阴毒甘草汤、白术散、附子散、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至于阴盛格阳,霹雳散、火焰散。随经部分选用之。
    伤在少阴
    若面红或赤,或红赤俱见,脉浮沈不一,细而微者,伤在少阴,肾之经一也。
      通脉四逆汤文方甘草炙六钱二字半
    甘草二两炙附子一两生用,去皮,干姜一两
    面赤者,加连须葱自九一寸。腹中痛者,去葱白,加白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

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右到如麻豆大,每服秤三钱,水一盏半,煮至七分,去滓,温服。未差①,若急,更作一剂。其脉续续有力者愈,无力者不愈。
      四逆汤上三味是
伤在太阴②
    若而黄或洁,或黄洁俱见,脉浮沈不一,缓面迟者,伤在太阴,脾之经也。
   理中丸主之
    





  



1敬云樵(名知非)先生生平事迹,仅从《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四辑成都四大名医之首沈绍九传中,知其梗概,沈传云:“十九世纪末,沈绍九正式行医,疗效较差,苦无起色。时有浙人敬云樵先生〔按:浙人误,应为湖北麻城〕,游幕来川,学问渊博,医理高深,为其指出,习医者绝不可拘泥一家之说,尤为要者,当研习《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以求本溯源,然后博及群书,融通百家之说,舍短取长,灵活运用,方可临症自如,立予不败之地。沈大悟,……”由此观之,沈氏之成就,实由敬氏之指教,而敬氏医理医术之精湛,可以概见。
2开喉剑:一种草药,又名八爪金龙,苦、辛、凉,清热利咽,治咽喉肿痛。
③开喉剑:一种草药,又名八爪金龙,苦、辛、凉,清热利咽,治咽喉肿痛。
④开喉剑:一种草药,又名八爪金龙,苦、辛、凉,清热利咽,治咽喉肿痛。
⑤鸿钧:亦作“洪钧”,钧指陶钧,制陶器用之转轮。用喻上天的造化。
鸿:大也。诗意谓造化赋予耳聪目明,何优穷达贫富。
⑥ 漐(zhi)漐:《通雅》云“小雨不辍也”,形容微汗潮润之状。
⑦脉阴阳俱紧:指脉的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紧脉”如切绳状,是紧张的现象,与弦脉相似而转索有力。这里所说的紧脉,是浮紧的脉象,浮紧为表寒,常与发热恶寒并见。
⑧名为伤寒:这里的伤寒,不是指伤寒论之广义伤寒,而是指麻黄汤证的狭义伤寒而言。
⑨伤寒:指广义伤寒,包括中风在内,与上条名为伤寒有广狭义之分。
⑩脉若静:指脉与证符(伤寒脉紧,中风脉缓),无数急现象。传:谓以此之所受,转授之于彼也。
脉数急:与脉静相对而言。
心中悸而烦:心中筑筑然跳动和烦扰不宁的证状。
呕家:指素有呕吐症状的人。
邪无从出:误治后,表邪不能从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误用灸法,邪热愈加炽盛。
火逆:凡误用火法治疗,因而形成变证的,称为火逆。
此处之口渴,不是阳明里证的口渴,是水气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
尺中迟者:尺中的脉搏现迟而涩的现象,所谓“呼吸三至,来去极迟”。迟就是脉搏至数减少。但这里的迟,是对紧而言。
然:古人然字,多有作“曰”字解。
须:等待的意思。
淋家:是指小便淋沥不爽,尿时茎中疼痛的病人。
21疮家:患疮疡病者,流脓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
22痉(jing净):肌肉收缩,手足抽搐的现象。
23衄(nv)家:常流鼻血的病人。
24不能眴:眴同“瞬”,目转动。不能眴,就是说目睛不能转动。
25亡血家:平素有失血(包括吐血大便血、小便血、鼻血及妇人崩漏)疾患的病人。
26汗家:指平常惯会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
27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状态。
28小便已阴疼:小便后尿道作痛。
29脉沉迟:沉是重按才得,迟是跳动的次数缓慢。
30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31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
32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两手复盖在自己的心胸部位。
33悸:跳动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紧张跳动的感觉。
34持脉:与诊脉同义。
35奔豚:诸病源候论云“奔豚者,气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两字在这里是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与肾积为奔豚不同。
36甘澜水:一名劳水。程林曰:“扬之无力,取其不助肾邪也。”钱天来曰:“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势下走故也。”
37干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食臭味。
38腹中雷鸣:形容腹肠间的响声。
39谷不化:就是食谷不消化。
40客气上逆:不是人体正气,是胃中虚气上逆。
41攻痞(pi):即治疗痞证。痞:痞块、痞积,腹中可触摸之硬块,伤寒病等会发生此症状.
42濡:与软同,柔软之意。
43“痞”:本是一种疾状名称,不是独立的病名。但也有以痞为主证,而进行治疗的,如诸泻心汤证。
44麻沸汤:即沸水.汪苓友曰:麻沸汤者,熟汤也,汤将熟时,其面沸泡如麻,以故云麻。渍之:用沸水泡药,而不用煎熬。
45他药:即承气之类,非有别药也.
46蒸蒸而振:蒸蒸,身热汗欲出之状也.振者,振振然动摇之貌,即寒战也。
47泻心汤:即大黄黄连泻心汤。
48燥烦:即口燥心烦。
49理中者,理中焦:说明理中汤的作用是调理中焦脾胃。
50下焦:是指病在下部。
51解:谓大邪已散去。
52噫气:即饱食息也。俗曰打饱呃。
53入阴筋:指睾丸而言,此指******缩入。
54脏结:脏气结塞不通的意思。
55阳症:指发热、头痛、身疼、口渴等阳性证状。
56结胸: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
57脏结:证候名,证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58舌上白苔滑:就是舌上有白色的滑苔。
59结胸热实:是说结胸证属热属实,与寒实结胸相对而言。
60无大热:指邪热传里,表无大热。
61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
62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
63脉结代:是结脉和代脉的并称。景岳说:“脉来忽止,止而复起,总谓之结。”代者更代之意,于平脉中忽见软弱,或乍疏乍数,或断而复起,均名为代。
64心动悸:心脏筑然悸动。
65清谷:清古与“?”通,清谷就是腹泻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66清便:就是解大便。
67结痛:是一种支结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进一步发展而成。
68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觉。
69懊浓:虚烦之剧,自觉心中烦乱不宁.
70少气:呼吸时若不能接续的意思。
71旧微溏:指病人平素大便溏薄.
烦热:胸中烦闷而热的感觉。

72 振寒:振栗恶寒的意思
73顿服:犹言一次服
74痿:是一种证候的名称,主要证状是两足软弱不能行动。
75 不可馀药:不可用其它的药.
76晬时: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 
77风湿相搏:犹言风湿并至,风湿交作的意思. 
78掣痛:痛有牵引的感觉。  
79潦水:李时珍云“潦水乃雨水所积”,取其味薄不助湿气而利热。 
80厥逆:指四肢厥冷。 
81筋惕肉膶:就是筋肉跳动,由于亡阳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82温粉粉之:相当于用爽身粉,可以吸收汗液,《孝慈备览》扑身止汗法,麸皮糯米粉二合,龙骨牡砺二两,共为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 
83乍:忽然也,猝也。  
84无少阴证:没有少阴阴盛阳虚的证候。 
85目瞑:瞑:目不明也,就是目合懒开的意思。 
86衄:鼻腔出血曰衄。 
87如疟状:寒热发作的情况,好象疟疾一样。
88清便欲自可;清同圊,清便欲自可,就是大小便尚能如常的思.
89 “热色”:就是红色.
90阴阳俱虚;这里的阴阳,指表里言,谓表里都虚
91脉身微缓:微与洪相对,缓与紧相对,微缓就是不洪不紧而柔和的意
92 越婢:“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无己注:发越脾气,通行津液
93 脉洪大:脉形盛大如洪水泛滥,但来盛去衰,是其特点
94火迫劫之:以火法强迫其发汗。凡烧针、火熏、炙法,皆属火法。
95亡阳:此处的阳,指心阳而熟昨孵p心阳到广,神气浮越之谓。
96脚挛急:就是脚 伸展不利之意。
97厥:手足发冷。
98谵语:神昏妄言,也就是说胡话。
99纵: 是五行顺次反克的形式。
100期门:穴名,位在乳直下二寸处.
101横:是五行逆次反克的形式。
102表不解:即太阳表证,还没有解除.
103喳(ye椰)食时气逆噎塞.
104大烦渴不解:烦是心烦,渴是口渴,大是形容烦渴的厉害,不解是病未愈的意思.
105脉阳徽:指脉浮而徽软。
106阳脉实:指脉浮有力而盛。
107阳绝于里:指阴液耗摄,阳气盛极于里
108 外证:就是表现在外面的证候。
109不更衣:即不大便,古人入厕,雅言更衣,因此更衣又为大便的通。
110 内实:肠中有燥屎结滞。
111主土:土是五行之一,脾胃隶属于土。由于脾和胃的生理机能以及病态表现的不同,所以有脾属阴土,胃属阳土的分别,又因土的方位在中央,所以说阳明居中主土。
112攻之:此处是指泻下而言.
113食谷欲呕:当进餐时气逆作呕.
114属阳明:指胃家虚寒.
115 懊侬:烦闷不舒.
116休惕:恐惧貌.
117懊侬:烦闷不舒.
118舌上苔者:是舌上有黄白薄腻的苔垢.
119潮热:有定时的发热,有如潮汛一样.
120盗汗:睡眠中出汗,犹盗贼之出没于夜间,故名盗汗.
121腹都满:作腹部满解.
122久按之气不通:言不按气已短,若久按之气愈不通,盖言其邪气充斥也.
123哆(yue月,上三声):呕吐
124脉迟:即脉搏跳动得慢.
125谷瘴(dOn淡):指食不消化症.
126濈(jI及)然:汗出貌,濈,本义为水外流.
127固瘕(jia甲):是一种寒气结积的病证,其特征为大便先鞭后澹。腹中结块谓之底
128胃中冷:指胃阳不足,消化机能失职的意思.
129水谷不别:水湿停滞,不能从小便而去,而与谷物相混.
130奄然:忽然.
131谷气:即水谷的精气,在这里可作正气解.
132于“其身……”句:形容身痒之状
133热越:里热发越于外之意.
134

瘀热:即邪热郁滞的意思.
135面合色赤:即面色通赤.
136血室:各家见解不一,有的认为是冲脉,有的认为是肝脏,有的认为是子宫,所说都均有一定理由,顾名思义,要不外血液储留之处,三者均有连带关系,不需强分。又少阳篇18条所指“血室”即子宫。 
137喜忘:喜作善字解,言语动静随过随忘,即健忘之意。 
138畜血:畜与蓄字同,瘀血停留叫蓄血。 
139发汗不解:指发汗后热病不愈,不是太阳病不解。 
140蒸蒸发热:有如蒸笼中热气,从内向外蒸腾一样,热面潮润。 
141喘冒:喘,因腹满蜜甚,故短气如喘。冒,是热甚昏眩的现象。
142转失气:肠中屎气下趋,俗言放屁。
143脉滑而疾:脉象圆滑流利,应指快速。
144转气:即前21条转失气之意。
145微涩:脉象微而无力,蹇涩而不流利.
145谵语:是神志昏乱,语言没有伦次,声音粗壮。
146郑声:是说过又说,语言重复,细语呢喃,声低息短。


148亡其阳:汗液出得太多,致有虚脱的现象。
149脉短:是上不至寸,下不至尺,只有关脉搏动。
150脉自和:与脉短相对而说,也就是脉无败象的意思。

151过经:这里是太阳表证解除之意思。成无己注:须过太阳经无表证。
152目中不了了.即视物不明。 
153睛不和:是眼珠转动不灵活。
154无表里证:指既无头痛恶寒表证,也无腹满谱语等里证。也有认为是无少阳的半表半里证。
155芤(kou抠):脉之一,脉轻按浮大,重按中空,有如葱管,是阴血阳气浮盛之征。
156趺(fu肤)阳:即冲阳穴,在足背第二第三蹠(zhi)骨间,属足阳明胃经,古人常用跌阳脉诊察脾胃疾病。
157胃气因和:指胃的正常机能得到恢复。
  158脾约:脾约以胃中之津液言。胃无津液,脾气无以转输,故如穷约而不能舒展也。即是由于津液亏少而引起便秘。
159胃家实:指肠胃中有热邪积滞,
160此条与上条第三小节重复,不识何故,为保存原书面貌,姑存之。
161往来寒热:恶寒时不知热,当热时不知寒,寒和热间代出现,即所谓间歇型热。
162胸胁苦满:谓胸胁部有苦闷的感觉。因少阳脉循胸胁,邪入其经,所以胸满。
163默默:静默不言也。
164喜呕。即是时常作呕
165中风:此处当解作外邪的总称,包括伤寒在内。
166阳去入阴:就是去表入里的意思。
167蒸蒸而振:燕燕,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则发生振栗之状,是形容战汗的现象。
168阳徽结:热在里而大便鞭,叫做阳结。外带表邪,热结犹浅,所以叫做阳徽结.
169阴结:没有一定表证。其症状是身体重,不能食.大便反鞭,脉象多现沉迟。
170亡血:指一切原因的失血
171亡津液:又叫诚“伤津液,,如过汗过下都足以损伤津液.
172阴阳自和:犹言气血自和.
173经水:即月经.
174血室:即子宫。张景岳云:“子户,即子宫也,俗名子肠,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之曰血室。”
175血弱气尽:气血不足,正气衰弱的意思。
176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急,腑仰不能自如之状。几几,腑仰不自如貌.
177其脉……失也:这是根据五行生克的学说,从脉象上来解释疾病的顺逆。阳明属土,少阳属木,二经合病而下利,如纯见少阳弦脉,则木必克土,病情较逆,是即所谓“负也”,“失也”;如果脉见滑数,则木不克土,是即所谓“顺也”。证状与脉象不符为“负”。脉象与证状相合为“顺”。
178三阳合病:即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同时发病。
179上关上:脉搏长大,从关部上至寸口的愈思。
180口不仁:言语不利,不知食味。
181面垢:面部油垢污浊。
182并病: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到另一经证状的,叫做并病。
183缘缘:不断之意。
184 怫郁:此外是遏郁之意
185越:发、散之意
186大椎第一间:在第七颈椎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督脉经)
187肺俞:当第三第四胸椎横突起间,在脊外方一寸五分(膀胧经)。
188肝俞:当第九第十胸椎横突起间,在脊椎外方一寸五分(膀胧经)。
189期门:乳直下二胁间(肝经) 
190温针:针炙的一种方法,用针针于一定穴位,以艾裹针体而蒸烧之,以冀发汗。
191坏病:因治疗错误致病情发生恶化,证候变乱,而不能称其名者。
192不中与:就是不中用的意思。
193胸有寒:这里的“寒”字作“邪”字解,即胸中邪气阻滞的意思。凡痰涎宿食等都属于邪的范围。
194 复:更也,言误也。
195邪:这里是指停痰食积等致病因素。胸中:概指胸胃而言。
196胸下结鞭:指胃脘部痞结胀鞭的意思。
197 “烦疼”:指疼之甚,反侧安置极不舒适、难于形容之状也。
198阳微阴涩:阳微阴涩的阴阳二字,应作浮沉解,言轻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涩。
199脏有寒:指胃肠虚寒而言。
200四逆辈:指四逆汤一类的方剂,如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之类。
201脾家实:指胃肠机能恢复而言。 
202腐秽:指肠中宿积腐败的物质。
203行:此处作用字解。
204易动:指胃阳受伤,侗泄不止。
205脉微细;微是脉的搏动轻微无力,属于阳气衰弱,细是脉的形态细小,属于营血不足。
206但欲寐:是指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状态。

207口中和:就是舌面润,口不苦,舌质不绛,唇不干绛,不渴。
208灸之:即将艾火放在姜片上来烧。当灸隔俞、关元穴。

209欲吐不吐:是指要吐而又不得吐出之状态。
210下焦:这里指肾脏。
211踡卧:就是四肢敛缩而卧。
212温温:同愠愠 ,即欲吐不吐,心中自觉泛泛不适的形容辞。 
213必数更衣,反少者:大便次数多而量反少。 
214灸少阴:就是灸少阴经脉所 循行的穴位。七壮:每艾灸一炷为一壮,七壮,灸七个艾炷 。
215自冒:冒者,如以物蔽目的意思,这里是指眼发昏黑,目无所见的昏晕而言。 
①息高:指呼吸浅表,不能作深长的呼吸,甚至呼气多而吸气少的意
①少阴负趺阳:脉小于趺阳脉。少阴即太谿脉,趺阳即冲阳脉。少阴负趺阳,谓太谿脉小于趺阳脉
①强责:强责少阴汗是不当发汗而强用发汗的方法。
①下厥上竭:厥逆因于下焦阳虚,故称下厥,阴血因上出而耗竭,故称上竭。
① 可刺:是可以用针刺的方法。
①不差(chāi钗):病势减轻的意思。
216生疮:是指喉部的疮疡,如喉蛾、喉痈等。
217苦酒:就是酸醋。
218坼(che四声撤):分裂也。
219舒本厥阴篇不分上、中、下三篇,厥阴篇下有“计四十八法”一句,为照应前体例,厥阴上篇下加“计二十一法”一句。以下厥阴中篇加“计十七法”一句。厥阴下篇加“计十法”一句。
220消渴:指饮水多而渴仍不解。
221食则吐蛔:进食后呕吐蛔虫。
222彻:除也,此处含有治疗意思。
223除中:病名,指胃气将绝时的一种反常见证。
224厥利:是指手足厥冷而又患腹泻。
225食(sì饲)以索饼:即拿东西给人吃。索饼,是以面粉做成的条状食物。
226脉之:即诊察的意思。
227旦日夜半:是第二天的半夜。
228 其喉为痹:是指喉部痛而红肿的疾患。
229口伤烂赤:口舌生疮,红肿糜烂。
230藏厥:是指内藏真阳极虚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231蛔厥:是因蛔虫而引起的四肢厥冷。
232藏寒:是指内脏虚寒而言。这里所说的藏寒,可以作胃气虚寒来解释。
233微厥:谓厥逆很轻微。
234 灸厥阴:灸厥阴经的孔穴。据张令韶的意思,可灸厥阴经的行间和章门穴。
①便:作忽然解。
②有阴无阳:下利是阴证,汗出不止是亡阳,故称有阴无阳。
③ 膀胱关元:关元为任脉经穴,在脐下三寸。治脐下痛,炙之良。膀胱关元,是指病的部位在脐下。
①腹濡:腹部按之柔软。
②亡血:指血分不足.
③脉细:指其脉体细如丝状。
①通草:本方通草即现今木通。
  ① 内拘急:腹中挛急,动不自如。
①此条与卷七少阴痰证之第三条完全相同,录之以存原书全貌。但郑氏所论与前论不同,故以下照录,亦就郑论作出相应阐释。
①水渍人胃:饮水渗入胃肠
①下部脉:指尺脉而言。
②咽喉不利: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的意思。
  ①寒格:指上热为下寒所格,致饮食入口即吐,故称寒格。
①郁冒:指眩冒昏晕,一时眼发暗黑,看不到东西。
②戴阳:面部潮红,乃寒盛于下,虚阳上浮的假热现象。
③下虚:下焦虚寒,指微厥的原因。
  ①晬(zuì罪)时:一昼夜时间。
①脉反实:实脉是长大而有力,多见于大热大实的证候,虚证而见脉实,所以说反。
①下重:指肛门有重滞之感。
①吐涎沫:指味出清稀涎沫。
①过经:此处含有病传他经之意。
②心下急:胃院部有窘迫的感觉。
③郁郁:言烦闷之状.
①大黄:晋·葛洪《肘后方》载大柴胡汤都有大黄二两,当从之. 
② 温温:同愠愠,言烦愦之状。
①极吐下:大吐下的意思。
①过经:此处是病已离开太阳经的意思。
①大病:诸病源候论云:“大病者,中风、伤寒、热劳、温疟之类是也”。
②劳复:疾病新愈,因劳又发的,叫劳复。
③若有……五六枚三句:据成无己本增.其它诸书,此十六字皆在枳实桅子鼓汤后。
①清浆水:徐灵胎曰:浆水即淘米泔水,久贮味酸为佳。
②博棋子大:千金方:羊脂煎方后云,棋子大小如方寸匕。
①喜唾:即时时泛吐唾沫.
②久不了了:延绵不已的意思。
235虚羸:虚弱消瘦之意。
236脉已解:病脉已除,即脉博平和的意思。
237损谷:即节制食物的意思。
238引阴中拘挛:牵引阴部拘急痉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