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bmtz 2023-10-06 发布于江苏

前言:

五大书记排名,咱毛主席当之无愧的第一,这是无法撼动、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余四位可就有说法了。

在大多人的印象中,咱们朱老总是第二位,刘少奇是第三位。早在第七届二中全会上,这一排名就发生了变化,刘少奇提升到了第二位。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有不少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一变动,还有一部分人为咱们周总理谋不平,今天咱就好好说一说这五大书记排名一事。

榜首“内定”——毛主席

毛主席当第一这是绝对没有人反对的事情,如果有人质疑毛主席的地位,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人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毛主席是新中国最伟大的人,这是公认的一件事,可就是有一些人在网上公开质疑毛主席。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无法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既然不了解毛主席。咱就简洁的回顾一下,毛主席的重要性,告诉那些无知的人,为什么毛主席是绝对榜首。

毛主席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传播共产主义思想,随后毛主席创立了共产主义组织,那时的毛主席只有27岁。在国共合作决裂以后,毛主席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我党的一次重要思想改革。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党开始聚集自己的武装力量,掀起了土地改革。毛主席在35岁那年,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正确战略方针,让共产主义的风在人民群众中刮的愈加猛烈。用毛主席的话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红军长征,在遵义会议上,党中央确立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长征结束,毛主席联合周总理等人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抗日正式开始。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中央确立了新民主主义中国政治路线,还决定了毛主席思想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毛主席的思想指导下前行。

打跑日军以后,毛主席高瞻远瞩,敏锐的察觉到蒋介石意图吞并解放军,上演近代鸿门宴,签订双十协议。未雨绸缪,在老蒋单方面撕毁双十协议的时候,我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已经制定好了解决方针。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解放军先是战略防守,经过不断蚕食国民党军队,此消彼长,解放军转为战略进攻。在历经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以后,国民党大势已去。随后,我党便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我们把时间截止到这,单凭以上这些成就,咱们毛主席就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党中央多次面临危险,都是毛主席挺身而出解决了麻烦。毛主席的思想更是远远领先那个年代,他为人民为党为国居功至伟,他更换了中国史书的材质。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毛主席的贡献太多了,寥寥几字根本讲不完,永远怀念毛主席,传承他老人家的思想,让红色飘扬在中国大陆。我们接下来讲一讲第二位之争,咱们朱老总和刘少奇。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朱老总排名

我们要说解放军的头号人物,咱们朱老总绝对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是我党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的心血都在军队里。

朱老总的军事天赋绝对是世间罕有,从23岁那年开始,朱老总就开始崭露头角。辛亥革命、讨伐袁世凯、讨伐段祺瑞这其中都有朱老总的突出贡献。36岁那年,他周总理的引荐下成功加入共产党。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他领导湘南起义,同毛主席等领导总结出十六字诀。红军成立以后,他任总指挥,随后调任为中国红军总司令。土改、反“围剿”、长征他都做出了正确选择,联合党中央确立我党的正确路线与思想。

我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朱老总的突出贡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朱老总的指挥都是中流砥柱。一声老总实至名归,毛主席的很多战略决策,背后都有朱老总的身影,对于局势的判断相当精准。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排名更替原因

按理来讲,朱老总排第二名绝对会是实至名归的,那为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第二名的位置会被刘少奇顶替呢?

这就不得不说抗日结束以后,老蒋的那场鸿门宴了。毛主席在临行之前,明白此行将会万般凶险,便早早的开始安排。自己这个位置,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到底是让朱老总来担任还是给刘少奇担任,毛主席陷入了两难。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思索良久以后,毛主席确定了心中的答案。经过仔细分析,朱老总突出的能力还是在于军事方面,政治方面也十分优秀。在全面工作方面,刘少奇比朱老总做得更好一些。

在一切都交待完以后,毛主席才安心踏上了行程。刘少奇在代理主席席位期间,敏锐的察觉到了局势重心在东北地区,随即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这一想法,在得到肯定以后。刘少奇派了大量干部驻扎东北,事实正如刘少奇所想,国共的争夺重心就在东北地区。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此时的刘少奇俨然已经有了毛主席接班人的影子,人们常说:“刘少奇是毛主席的开路先锋”。我认为这一说法相当的准确。

让刘少奇成为五大书记中第二位的主要原因,并不单单在于他在代理毛主席职位期间做出的贡献,还在于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在土地改革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是我党一直坚持的理念。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我党即将取得内战的胜利,作为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解决群众的土地问题这是重中之重。《中国土体法大纲》这一文件,就是在刘少奇主持的会议下制定的。

为了解决土地改革的各种问题,刘少奇主席亲自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意见、了解底层人民的现状。基于这些,他提出了土地改革的实时路线以及基本原则,要求土地改革工作做到每个人都能收到土地,还要有保障。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土地改革为党后面的路线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一步。凭借这一功绩,将刘少奇排在五大书记的第二位,也是无可厚非。

有的朋友可能会质疑,说党中央在开七届二中全会时,土地改革并没有完成,还处于发展阶段,但这已经为刘少奇积累了不小的功绩和威名。

咱们人人敬爱的周总理,为何没有排在第二位呢?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周总理排名问题

从对群众的影响力来看,周总理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至上的。他是我党的重要基石,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功臣。针对五大书记排名问题,咱们可以用周总理自己的话做解释。

周总理曾经这样说过:“我比较适合担任'副手’角色,统领全局这方面,并不是我所擅长的。”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咱们周总理和刘少奇两人,在工作上是有一些相似点的。两位还是同龄人,论能力更是相像。他们排于朱老总之后,主要原因在于之前处于战争年代,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经济建设变得更为突出,他们的排名固然有所突出。

七届二中全会上,五大书记排名发生变化,刘少奇为何提到了第二位

小结:

“五大书记”的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他们都为党为国为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排名大部分是受时局影响的。他们在各自的擅长领域都做出了超然的功绩,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定海神针,是党中央的中流砥柱。

我们要缅怀他们,传承他们的精神,让红色光芒照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