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原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

 丹阳楚风 2023-10-06 发布于河南

   

  古人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光辉的爱国诗篇,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永远是流芳百世的千古绝唱,必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实干兴邦,为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屈原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知道,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论屈原说:“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对屈原人格的极高赞美。王逸在《楚辞章句序》中说:“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赞扬屈原忠贞清洁,可以称得上绝世超伦。的确,屈原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溶入到他的诗歌里了,从他的诗中我们看出他的五大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
1、爱国情结
爱国主义是屈原人格魅力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上一面鲜艳的旗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外部,强秦崛起,虎狼之师,觊觎关东,大有鲸吞天下的狼子野心;内部,尔虞我诈,小人得势,奸佞当道,朝政黑暗。长期参与朝政的屈原,在国难当头之际,虽然两次被逐湘、沅一带,但他不明哲保身,不袖手旁观,而是大声疾呼,表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焦虑和思考。“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见疑被谤,他仍能热爱祖国,关心国事,这充分表明了屈原对祖国的赤胆忠心。
在楚材晋用、士无定邦、客卿横历天下的历史大背景下,狭隘的氏族宗国观念正为一批又一批士人所淡化和稀释。同为楚国人的伍子胥可以因家仇而出奔吴国,并借助吴王之师,伐楚攻郢,鞭尸雪恨。孔孟周游列国妇孺皆知,苏秦佩六国相印更是千古佳话。屈原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其浓厚深重的宗国情感和恋君情结,为其道德人格抹上了灿烂的一笔,也为其心理人格涂上了奇异的色彩。
屈原乃王室宗亲,出身高贵,并以贵族自居,因贵族身份而自恋,更因贵族的身份而焦虑,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对怀王的知遇之恩,始终抱有根深蒂固的感激,对筚路蓝缕的楚国先祖的创业史、对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自信和霸气、对钟仪楚囚南冠的民族佳话熟稔于心,所以,特殊的贵族身份和民族身份,加上固执的诗人人格特质,决定了他独特的宗国情感和恋君情结。
他虽然也有过远游的设想,但终究和游士的行为方式区别开来,“深固难徙”(《橘颂》)的宗国情怀和“事君而不二”(《惜颂》)的恋君情结让他始终不离旧乡故都,最终成就了一个“忠君爱国”的道德楷模。他不汲汲于功名富贵,也不高蹈出世,也不朝秦暮楚、楚材晋用,更不坐而论道、退而著述,而是切实地参与楚国政治活动。
在君子与小人杂处的时代,屈原一直坚持葆有自己的人格,“惟昭质其犹未污”(《离骚》)。与此同时,屈原处于政治斗争旋涡中,高调地宣扬自己的理想,针砭时弊,对“党人”之流的“小人”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淤泥而不染”难能可贵,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过于引人注目,他才遭到了小人们明里暗里不断地迫害。
当郢都陷落、楚国灭亡,故乡已是废墟,断壁残垣、蒿草遍地。黎民沦为乱民,哀号忍死、漂泊辗转,屈原哪里还有对故乡的回忆和乐土的希望,宗国情感和恋君情结嘎然崩断,怀沙沉江成为他唯一的选择。屈原是一种文化风骨,屈原是一份文化气节。屈原不是因悲观厌世而自杀,相反的是他热爱生活、热爱故土、热爱他的民族,追求美好事物;虽是直面死亡、自投汨罗江,却透露出对生命的无比珍惜。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他从未屈服过,一直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甚至不惜以死明志。屈原之死,既是其人格悲剧之解脱,又是其崇高人格的升华,既是对个体生命尊严与价值的执着守卫,又是对理想人性美的坚决维护!
2、独立不迁
独立不迁是屈原精神力量的源泉。这四个字出自屈原早年的作品《橘颂》。《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随后,借橘树寄托自己的人格,“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立不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思想,包涵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
屈原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注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为此,他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时时处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决不为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像他在别的诗里一再表示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离骚》)“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于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在《涉江》里,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在《抽思》里,他他特别标出自己的嘉名“正则”,他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在《怀沙》里,他又说“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这些诗句都表明,屈原的独立是要立得正、立得直。
屈原很赞赏“婞直”,《离骚》说:“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他赞扬婞直敢于违背天帝的命令,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从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表示的同情与赞扬中,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婞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3、上下求索
屈原的一生,就是求索理想的一生。“美政”是屈原一生执著追求的一种理想,一种抱负。他在朝期间,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举贤而援能兮,循绳墨而不颇”。选拔贤良,重用能人;依法治国,遵守法度,决不偏斜。位卑未敢忘忧国。诗人痛陈自己屡遭谗人诬陷又得不到君王理解而极端痛苦的心情,也是屈原爱民重民,关注民生的真实心声。
大胆怀疑,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热爱真理,是屈原最鲜明的个性特点。《天问》中,他一共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等许多方面,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怀疑精神与探索精神。《天问》是屈原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宇宙和社会的规律,所留下的一份记录,问的是“开天辟地大自然的历史”和“上古各民族的兴亡史”,从中看出屈原博大深邃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
《卜居》也是一篇问题诗。“卜居”是屈原以第三者的口吻,写他被流放后心情十分烦乱,不知今后应当怎样为人处世,于是求太卜郑詹尹为他占卜:“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屈原遂即围绕“孰吉孰凶?何去何从”这个中心,提了一大堆问题,是对为善而凶、为恶而吉的世道的抗议。王夫之说:“托为问之蓍龟而詹尹不敢决,以旌己志。”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整首诗就是一个大问号,它围绕着楚国的出路何在,自己的出路何在这两个重大问题来写的,他希望楚王离开那幽昧险隘的小路,跟随他走上国治民强的大道。他用大段文字陈述自己的忠诚,表达自己的愤懑和忧痛。他向帝舜陈述了自己对夏商周三代兴亡规律的认识,并从中找到了楚国的出路:“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屈原不断地寻求探索,想要扭转楚国江河日下的局面。他发现了真理,看到了光明,但他既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也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他手中的真理,他指出的光明,都不能用来拯救自己的祖国,而只能眼看着祖国一天天沦亡下去。虽然如此,屈原这种上下求索的精神,以及体现在这种精神之中的人格美,仍然是十分可贵的。
4、 好修为常
屈原的一生,始终贯穿着一种好修的执着态度。这种执着,集中到一点,就是对于美的追求。屈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称为“美政”,把理想中的君王称为“美人”,把理想中的贤才称为“众芳”,就连他笔下的水神山鬼,也无不体现着一个“美”字。这种对于美的追求,用屈原自己的话说,就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离骚》)
屈原的好修人格,一方面是坚持美好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是培养自己美好的人格。就美好的人格而言,既包括内质的纯正,又包括外表的芬芳。所以《离骚》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多次写到自己的服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矣,苟余情其信芳。”他采来各种香花芳草,做成衣裳和佩饰,象征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美好的品德。修能,就是修态,是内美的外现。内美与修态相统一,乃是屈原追求的目标。
为了达到自身美好人格与美政理想的融合与统一,他始终严于修己,保持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屈原对“好修”奉行的准则是:“独好修以为常”,意思是要将毕生“好修”视作人生的一种准则、一种难以移易的誓念。面对遇到了难以预料的打击:“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连他的亲人也加入了责难者的行列,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仍一如既往,坚持“好修”,其精神之可敬可佩,达到了令人赞叹的地步。
屈原不仅自己“好修”,也同样以“好修”为标准衡量、要求他人。他在任左徒及三闾大夫时曾教育、培养过一批学生,他殷切期望这些弟子能成为楚国的人才,他说:“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他对君主也同样以“好修”视之,希望怀王也能象“好修”的前世君王们一样,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楚国振兴、强盛,只是昏庸的怀王并没像屈原所期望的那样做,这对屈原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屈原为了美好的政治理想,与谗人奸党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楚王昏庸,也厌恶屈原为民请命的政治主张,他们同流合污,造谣中伤,打击迫害屈原,面对不公和挫折,屈原没有退缩,没有动摇。屈原执著坚定,主要是他的无私精神。只有无私才能无畏,他历尽磨难,但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正是屈原以其“好修”的美德,才铸就了他足以堪称我国历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哲人的崇高形象,他也因此受到了当时和后代千百万人的崇敬和仰慕,成为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5追求民主自由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追求民主自由的伟大诗人。综观屈原的26首诗作,贯穿始终的人物只有四个,除了作者本人外,就是尧舜禹。《离骚》里12次写到尧舜禹,《天问》里更是用25行诗句写到大禹。在他全部作品中透露出的一个主要思想,就是追慕尧舜禹的民主自由,渴望君王都能象尧舜禹那样不恋王位,禅让天下,民主决策,礼贤下士,广纳诤言,从而出现一个民主自由的美政和德政。
在屈原看来,尧舜禹不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禅让给天下贤德之士,三位先帝是何等伟大啊!到了春秋战国,由于尧舜禹民主遗风仍存,禅让制经历了一次复兴,华夏世界兴起了一股强劲的“尚贤”思潮。思想极其活跃而又才华卓越的屈原,正是在这场尚贤思潮中,被楚怀王的儿子、昏瞶无能的顷襄王再次放逐,他毅然选择千里之外的溆浦作为自已流放的栖身之地。屈原之所以舍近求远选择湘西溆浦,就是因为溆浦是善卷隐居之所、大禹治水之处、舜帝巡视之地。
得知楚京郢都落入秦军之手,悲愤绝望的屈原,在《哀郢》一诗中,更是对尧舜禅让的美德念念不忘:“尧舜的行为多么高尚啊,远远超出世俗直薄云宵。那些谗人们对他们嫉妒,还说尧舜行为不慈不孝。”屈原至死都在为尧舜禅让的美德而辩护。当他决心以死明志时,在《怀沙》这首绝命辞中,依然念念不忘,诉说自已没能见到舜帝和夏禹的遗憾:舜帝己经不能再遇到了,谁又理解我的一举一动?自古以来圣贤生不同时,哪里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屈原在《离骚》中浓墨重彩描绘了自已三次西天巡游,拜见尧舜禹三位贤君明帝的壮丽情形,创造了一个幻美浪漫的奇异世界。每次巡游,都是乘坐飞龙神鸟驾驶的宝车,驾车的是太阳神的马夫,月神当向导,凤凰开道,风神在车后奔跑,雷神隆隆作响,旋风抢先排队集合,率领云霞前来欢迎。最多的一次有八条飞龙驾车,随行的有成千的车辆,壮观无比,威风至极。
这正是屈原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性张扬的一种华美而充实的表现。屈原在《涉江》一诗中坚信自已己得舜帝之正气,秉天地之内美,是精神上的日月之子,可以同贤明的舜帝一样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最终,屈原特地选择在舜帝的祭日这一天投水,与心仪己久的贤德的先帝尧、舜、禹相聚一堂,去完成在人间无法实现的“美政”和“德政”。
古人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光辉的爱国诗篇,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永远是流芳百世的千古绝唱,必将永远激励中华儿女,实干兴邦,为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何侵权行为均要承担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