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白衣钱子 2023-10-06 发布于辽宁

在明末清初之时,由于社会处于剧烈动荡之中,导致部分读书人无心功名,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著书立说之中,涌现出了不少才子。

而在这些才子中,有一位凭借着荒诞不经的行事风格而被人们所熟知,他就是金圣叹,他甚至直到临死时都不忘向人们展示他的幽默细胞,这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存在。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圣叹出生在苏州的一个殷实家庭,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但金圣叹对于儒家经典并不是很感兴趣。

他反而对《水浒传》等小说情有独钟,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评点其中的人物事件,这一爱好后来也成为了他最重要学术工作之一。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金圣叹塑像

但在金圣叹读书的时候,他的家庭突然遭遇变故,这让金圣叹家道中落,这虽然没有剥夺金圣叹读书的机会。

但却让他的心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不再期待考取功名,反而还会嘲笑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金圣叹画像

作为那个年代的读书人,虽然金圣叹不想入仕,但他还是要参加科举考试,在考场上金圣叹每次都能明白主考官想要看到的答案。

但他却总是另辟蹊径,在考卷上写些与标准答案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像极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高考零分作文。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行为荒诞不经的金圣叹

比如金圣叹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题目是“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本来是希望考生们阐述对于怀才不遇的看法。

但金圣叹却直接在卷子上画了一个和尚和一把剃刀,并说和尚剃头之后头和瓜很像,这让考官怒不可遏,金圣叹也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科举考试现场

第二次参加考试时,考试题目为“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这本来是要讨论面对欲望不为所动的道理,谁知金圣叹竟在考卷上写下了三十九个动字,这份奇葩的考卷自然又是最后一名了。

事后还有人问金圣叹他为什么要在考卷上写正好39个动字呢,金圣叹说因为孟子曾经说过“四十不动心”,因此自己才写了三十九个。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金圣叹书法作品

这个故事后来不胫而走,人们都知道金圣叹本有真才实学,但却用玩世不恭的态度面对科举,这最终让他上了科举考官的黑名单。

后来金圣叹又参加了几次考试,他还是我行我素写些不知所云的东西,这终于触怒了当时的主考官。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还原科举考试现场

这位考官在考试后废去了金圣叹的学子身份,这在当时意味着金圣叹要和其他人一样缴纳田税了。

金圣叹想要恢复读书人的地位就必须再参加一次童子试,但他知道自己如果用本名参加考试一定会名落孙山,于是他便化名为张人瑞,并在考场上认真作答。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金圣叹作品

最终成功通过了考试,不过为了防止这来之不易的名分再被夺,金圣叹后来就不再去考场上进行“行为艺术表演”了。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通过此前的荒诞举动,金圣叹在家乡周边成为了不大不小的名人,但是在整个明末的文人圈子里,金圣叹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直到明末乱世时,他的一项副业才真的让他名满天下。

这项副业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点评水浒,而是扶乩,也就是请神上身,替他人回答问题,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神棍基本一样,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他还给自己取了个泐大师的“艺名”。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钱谦益画像

金圣叹之所以能够在这行崭露头角,除了靠他机敏的才智之外,也和优质客户钱谦益的不懈推广有关。

据传当时金圣叹在钱谦益面前装成净土宗的开山祖师,东晋高僧慧远,在和钱谦益的对话中引经据典,还作诗应和,这让钱谦益连连称奇,并开始向身边人推荐这位泐大师。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神棍形象

钱谦益在当时算得上南方文人领袖,在经过他推广之后,来找泐大师解答疑难问题的客户便络绎不绝。

金圣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人,都能凭借出众的智慧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是安抚他们的情绪。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名士叶绍袁画像

比如当时江南名士叶绍袁的女儿叶小鸾因病夭亡,这让叶绍袁心痛不已,后来经过老友钱谦益介绍,他得知泐大师有通灵的能力,便央求其召唤女儿的魂魄与自己相会。

之后金圣叹便开始了作法,在仪式完成后便以叶小鸾的身份和叶绍袁交流了起来,期间两人还做了不少诗句,金圣叹写下的诗句文思清丽,像极了少女的作品,这让叶绍袁和钱谦益对金圣叹的通灵能力深信不疑。

之后这些诗歌也流传了出去,不少清代学子都以为那些诗歌出自叶小鸾之手,并将她看作难得的才女,但其实那都是大才子金圣叹的作品。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清兵攻打南明

除了帮助客人通灵之外,金圣叹还时常以泐大师的身份为来者指点迷津,在和叶绍袁见面的时候他就做出预言,认为清兵在十年之内是不会渡过长江的。

后来这一预言果然应验,清兵是在两人见面十一年后才开始攻击南明的,这让叶绍袁对泐大师的神力愈发深信不疑。

事实上这都是金圣叹对于政局的敏锐判断,他虽然放弃了通过科举入仕,但金圣叹依然十分关注政治局势,这也是他能够和天南海北的客户高谈阔论的基础。

由此看来金圣叹除了文学点评之外,在政治上也有不错的天赋,但令金圣叹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竟稀里糊涂地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波,并因此丧命。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在顺治年间,任维初坐上了吴县县令的位置,此人用尽各种手段横征暴敛,搞得吴县百姓苦不堪言,民怨甚重,金圣叹等文人也曾经写过一些文章了讥讽任维初,这让任维初对金圣叹怀恨在心。

顺治十八年正月的时候,这位小皇帝因病去世,全国都要举办为期三天的祭奠活动,然而在吴县祭典上,一些学生并没有遵守规定为顺治哭灵,而是向前来巡查的巡抚等人呈上了举报信,希望他们能够撤换掉任维初。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顺治帝画像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时任江苏巡抚的朱国治和任维初乃是一丘之貉,他不但没有调查任维初,还将上书的学生统统逮捕,为了震慑群人,让他们不敢“以下犯上”。

朱国治决定给这群人安上个“通海”的罪名,即诬陷他们和郑成功有联系,这样他们就可以处死一批犯人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了。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郑成功画像

在朱国治上报了通海相关问题后,这个案件的性质就变得截然不同了,清廷派出许多大臣赶往吴县调查,很多无关人士均被牵连进来。

金圣叹作为当地文坛名士,又曾经写过讽刺任维初的内容,自然也是重点嫌疑人,最终金圣叹竟被安上了“首犯”的名号,直接被关进了死囚。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朱国治画像

被捕后金圣叹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清醒的认知,他知道这次自己就要走到人生的终点了,但即使如此金圣叹依然没有放弃搞怪,一日他找到一名狱卒,说有个大秘密需要他帮忙传给自己的家人,说完就给他递了一张纸条。

这名狱卒担心此有关机密,便偷偷打开看了一眼,此时才发现里面写的竟然是将花生米和豆干同嚼,就有核桃的滋味,这显然是金圣叹的小玩笑,其心态之洒脱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豆干和花生米

后来金圣叹的儿子在行刑前来探望他,因为知道这是最后一面,因此金圣叹的儿子泣不成声,没想到此时金圣叹竟还有闲情逸致给儿子出对联。

他给出的上联是“莲(怜)子心中苦”,可他的儿子始终不能给他答复,他只好自己给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并借此表达了对儿子的不舍之情。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古代牢房

在行刑当日,金圣叹还在被斩首前往耳朵里塞入了两个纸球,在其头颅滚落之际,两个纸球从他的耳朵里跑了出来。

众人上前一看,才发现一张纸上面写着“好”字,另一张则是“疼”字,而这也是金圣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玩笑。

古代“搞笑男”,一身“反骨”的金圣叹

刽子手处决犯人

相较于历史上的其他才子,金圣叹虽风流不足但幽默有余,这也让他成为了百姓们喜爱的对象,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清代更是层出不穷,当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后人杜撰的。

如今在部分人的口中,金圣叹还被塑造成了抵抗满族侵略的义士,但事实上在金圣叹得知顺治竟然看过自己作品后,也写过“忽承帝里来知己,传道臣名达圣人”这样的诗句。

由此可见他对于满清统治者并没有怨恨,他其实只是惯于对抗主流价值观,本质上来说他更像一个始终没有长大的孩子,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为我们留下那么多精彩的故事。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金圣叹的传奇人生》,刊登于《同舟共进》2021年第6期;

《金圣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


#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