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贸:你的聪明其实很幼稚

 两又同齐 2023-10-07 发布于新加坡

文/两又同齐

最近一个朋友说自己在路边的走街串巷的商贩那买了点虾米,然后这个商贩将虾米放到称上像做样子的一样晃了一下,就说够了,然后又随手在虾米袋子里抓了一把说这把是送给你的。

然后这个朋友说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较真,就直接问这个商贩:“你是给够斤两了然后又给添了一把?” 商贩跟着回复到:“是的,看着你人不错,就给你多添了点”

 接着朋友又放慢速度说:“你还是添了这一把才算给够足量?”说着就看向不远处的另一个拿着秤卖东西的商贩,此时这个虾米商贩又改口道“现在刚够足量。正好XX钱。”

然后另外一个朋友打趣到“你没有直接放下东西说不要了,这么不诚实”。朋友说:“没有,我问完就付钱了,只是觉得做买卖都不容易,再说看着老人岁数也大,只是觉得这样做不对,又不是这个东西质量不好。”

这让我想起来在刚毕业不久的时候,有一次公司的人从机场接客户直接去工厂参观,但是因为我们是贸易公司,而且之前也没有去过工厂,不知道工厂的具体位置,而且当时也没有定位系统,然后就和工厂的人联系,让对方在半路迎接一下,带一下路, 以防走过了或者找不到工厂,

然后当我们快到达的时候,对方工厂的人就告诉我们他们的车子在哪里停着,车牌号是多少, 等两车相会之后,我们的车子开始鸣笛,对方的车子开始启动,一前一后同时到达了工厂。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客户当时并没有说什么,但一定是知道我们是第一次来这个工厂的,而且那么明显的鸣笛信号,脑子稍微转一下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事后,客户委婉的说,我在乎的不是你们到底是贸易公司还是工厂,我在乎的只是想看你们的东西是否能够达到我们的标准,然而,此时,领导还信誓旦旦的说,放心,我们就是工厂。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做的一些天衣无缝的小聪明,其实在客户心里可能都是一清二楚的,只是揭穿了也没有多大意思而已。

我想,如果换成是一个新手东西遇到这样“痛快大方”的虾米老板,大概还会傻傻的竖立大拇指对这个商贩赞赏有加。

大概在这个虾米商贩的眼里的这一波“常规操作”是为了给了客户一个好印象,添斤加两又少收钱的假象,然而事实上可能是不仅斤两不足,却又多收了钱。

就如同贸易公司的领导一直强调自己就是工厂,可能实质上只是想让客户放心,赶紧下单而已。然而事实上可能客户就因为你不够坦诚而不敢下单。

看到这个事情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大妈大爷出去买菜还要自带一个小秤在商贩面前过一过,有时候表面上看似是大爷大妈斤斤计较,小题大做。

可事实上可能是大爷大妈们遇到的这些商贩们违规操作太多了。然而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于是不得不亲自带秤过去当面称重,虽然场面很尴尬,但是至少自己不会吃哑巴亏,还有理说不清楚。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一些客户在沟通之前就会询问是否能要求第三方检测或者是自己需要验货之后才能支付尾款的举动,他们之所以一开始就特别声明这个条款一定是在以前的商务合同中有很多不好的体验。

我们常说无知者无畏,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给钱痛快,没有任何要求的客户,那么这个客户一定是个新手或者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货不对板的一些问题,我们更应该珍惜他们。

如果一个客户对任何细节都要求的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甚至每个尺寸都有严格的要求以及审核标准,那么这个客户一定是个很严谨的人,或者是与之前的供货商有过一些不好的体验,因此在今后的合作中会特意强调几点。

当我们循本溯源之后,也就更能理解客户的担忧。也就不会说这么点东西,还用的着这么费事吗?我们也更能与客户达成某种共鸣。

放到我们和客户的沟通中也是一样的,有的时候客户买东西就会直接让给出价格或者到他们那的运费是多少,然而事实上,我们需要客户提供详细的运输地址以及确定的规格数量品质才能给出具体的价格。

如果你仅仅只是随意发一个产品价格过去,但是客户要的可能比你的产品等级要高很多,但是价格明显不符,这个时候客户觉得是你故意报低价吸引他过来。

所以在报价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清楚客户所要的指标,那一定要将自己报价的依据发给客户,比如这个价格是基于什么配置,什么规格,什么数量上的报价。如果有其他要求,需要重新核价等等。

当我们将工作做的越细致的时候,那么出错的概率就会减少。

同样,我们在让工厂给我们提供报价的时候,如果我们本身对产品并不了解,那么一定要让工厂基于他们常用的规格或者常做的标货来给出价格,并且一定要注明货物的配置清单,以避免以后的来回扯皮。

有的时候一些小聪明的确可以帮助我们给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而有时候一些小聪明则恰恰说明这个人有问题。

当人出现问题的时候,生意可能就没有那么好做了,所以做生意,还是要以诚相待比较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