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墩人家》15

 岁月凉烟 2023-10-07 发布于浙江

《三墩人家》15

古代的游学即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求学、游玩,当也包括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强等等。从战国时期开始,游学就十分盛行,游学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求学和教学的方式,孔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在游中问学教学,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传道,演绎了精彩的人生。荀子亦然。

如此说来,游学的好处就不言而喻了。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一个人只待在一个地方读死书,他的思想就会僵化,就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

所以,孔子是最早意识到游学对一个人性格养成和知识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于是他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开阔视野,增进学识,培养他们的毅力、品质及世界观。他让弟子们边走边学,边学边消化,边消化边实践,这远胜于坐在家中读死书,因此,孔门中出了不少的能人、贤士。

另外,游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很好地推销自己,为日后“找工作”埋下伏笔。孔子、孟子、荀子等,他们周游列国,四处讲学,除了宣传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治国之道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从而步入仕途,显达一方。

古代的诸侯或权臣几乎都有养士的习惯,比如,人们熟知的孟尝君,手下就有上千的谋士,只要他听说哪里有什么奇人异士,就会前去拜访,并收为己用。古时候不像现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宣传自己,那时信息十分闭塞,只能通过游学来展示自己,结识达官贵人,并建立起人脉关系。对于没有身份和背景的普通人士来说 ,游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推销方式。

荀子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与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大部分荀子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的一生一不为权,二不为钱,他执著地为解除从春秋到战国,中华民族数百年分裂战乱之苦,建立统一的中华封建帝国,奔走于列国诸侯之间,无论是受到尊崇,或是遭到诽谤、污蔑,他都矢志不移地为理想而奋斗。在他掌握了“治土一方”权力的时候,他认真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被罢官为民的时候,他著书立说,收徒授业。他既广泛吸收其他学派所长,又敢于面对现实,拨乱反正,标新立异,发现真理并坚持真理,具有不屈不饶的始创精神。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荀子终生推行礼义治国,而且他的这个理论至今无人能超越。

今天的人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其实更贴切的表达应该是“礼义之邦”。礼仪就是礼数而已,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没有礼数?礼义就不同,指的是礼数背后的文化系统,而且是一整套的国家治理系统。中国自从出现国家,就确立了“以礼治国”的原则,按古人的说法,礼是用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究竟什么是礼?很少有人说清楚。孔子是推崇以礼治国的,论语中“礼”字出现了74次,仅次于“仁”字,但孔子自始至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定义,孔子只说了“不学礼,无以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克己复礼”之类大而泛之的话。孔子觉得周礼最好,但孔子年轻时向老子“问礼”的时候,老子根本就看不起周礼,还给孔子训斥一顿。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礼讲清楚的人是荀子。荀子的学问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礼治”,以礼治国。他为此专门写出“礼论”一文,系统地论述了礼治的根源、本质和运作方法。荀子确实是中国第一位礼学大师,他奠定了中国礼治思想的基础,后人很难超越。

礼,说白了,就是人类生活的规则。动物生活有规则吗?有,那是“丛林法则”。人类是高等动物,比丛林法则复杂,这就是礼。礼是怎么来的?如果按照孟子的说法,人性皆善,大家都去做“圣人”,礼就没有必要。荀子不这么看,他发现,人性皆恶,所以必须讲规矩。很多人误解了荀子,一说到人性皆恶,就想到大家都是坏蛋。其实,荀子说性恶,是说人人都有欲望:“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这是荀子性恶论的要点。性恶论的“恶”其实就是人欲,欲望与生俱来,而且欲壑难填,是没有边界的,如果听之任之,人群就你争我夺,这个社会肯定会乱套。那怎么办?靠圣人来定规则。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这段话很重要。荀子说,为了避免社会混乱,先王于是制定了“礼义以分之”,即用恰当的制度礼义,按照“名分”的标准,来满足人群的欲望和需求。这已经明确告诉你,礼是平等的,不可能每个人都一样。不能搞什么“等贵贱,均贫富”的那一套理想。现代人比较接受“多劳多得,按需分配”,谁的贡献大,分配就越多。但是,“贡献”怎么评估?荀子告诉你,按等级来确定。

怎样划等级?荀子说,先划出三个等级,也就是“礼之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天地是第一等级,没有天地,人从哪里来?先祖是第二等级,没有先祖,我们这些子孙从哪里来?君主是第三等级,没有君主社会怎么管理?所以,荀子以为,礼治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祭祀天地,尊奉先祖,推崇君主,三样缺一不可。

有了这三个等级,祭祀之礼就有章可循。君主、诸侯、大夫、士只能按要求来祭祀,比如,郊外祭天是天子的权限,诸侯只能社祭,大夫、士只能祭祀路神。还有,君主祭祀七代祖先,诸侯祭祀五代祖先,拥有五十里封地的大夫可以祭祀三代的祖先,拥有三十里封地的士可以祭祀两代的祖先,普通百姓不能建立祖庙祭祀祖先。如此等等,可以以此类推。但不管怎样,一定要做到贵贱有别,长幼有序,绝对不能乱套。

荀子说,天子出行,场面最为隆重,不隆重不足以显示一统天下的威严。天子乘坐宽阔的大辂车,用蒲席来舒适身体,用香草来满足嗅觉,用涂金的横木满足视觉。天子龙旗上挂有九根飘带,显示天子的神气,车轮上的卧犀、蹲虎,鲛鱼皮制做的马肚带,丝织的车帘,车耳上龙图,显示天子威势。还有,天子配备的马匹必须训练有素而且非常驯服,以保护天子的安全。以此类推。这就叫等级不同,待遇有别。

礼是很多种类的,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后人又区分五种类别的礼仪,即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荀子认为,这一切都围绕生死大事展开。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

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会经历生存与死亡,生是始,死是终,要始终如一,敬始慎终,才是君子之道,也是礼义的具体规定。有人认为生最重要,死了就一了百了,这是厚生薄死,是“奸人之道”,是邪恶之人才有的心态,对待父母、上司绝对不可这样。

荀子认为,一生只有一次,活着的时候,侍奉不忠厚恭敬,这叫做粗野;死去后,丧葬不忠厚恭敬,这叫做轻薄。所以,在丧礼中最能看出“忠臣孝子”的孝心和“忠诚度”。至于丧礼的规格,也必须讲究,比如天子的棺椁有七层,诸侯五层,大夫三层,士二层,普通百姓的棺材一层,如此等等。

荀子还有其他论述,但他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礼是国家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无礼则国乱,有礼则国治。

荀子是个理论家,他说的礼治思想实际上是对战国以前中国传统国家治理实践的总结,过去的政治家如周公本来就这么做了,但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荀子把它总结出来,本质上是强调权力、地位、财富、名声等等的分配必须讲究尊卑贵贱、等级差异。他说得很直接,很露骨。

暮秋的早晨,荀子踏上了征途。其实,从立秋开始,荀子就在做着一些必要的准备,他也有太多的不舍,舍不得碧彤,舍不得三个可爱的孩子,舍不得仁至义尽的慕青,更舍不得三墩这块多情的土地。但是,他是荀子,他是学者,他心有政治主张,胸有治国方略,他要去向世人传授这一切。他要离开,他要离开现在的这一切。

就像这立秋一样,它是进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像是一座界碑,分割着夏与秋的缠绵。在一年的四季之中,秋是充满哲理的一个季节,它既有秋风萧瑟的凄凉,又有金秋丰收的喜悦。它是万物生长,到瓜熟蒂落的最高点,也是万物萧条,到花谢叶落的始发站。

初秋的景致,别有一番滋味,虽然树林还满是夏意,但已开始夹杂着淡淡的红黄色,也许是一个边角,也许是半片叶子。

秋天,因为昼夜温差变大,清晨时分会有雾气朦胧,水汽凝结在植物枝叶上,颗颗露珠晶莹剔透。随着天气转凉,寒蝉也开始鸣叫,仿佛在传达着夏天即将过去的消息。

有人说,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袒露, 冬那么清冷,秋天就像酒一样,遍洒孤独,熏得众人皆醉。自然就怪不得文人的多情了,他们需要这样悲壮,沧桑的氛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终日凝眸的相思,最终也成了美好的回忆,转眼即逝。残缺的景象,将布满眼帘,一荣,一枯,那是年月的生长,时光流逝的印记。秋季,是一个清爽的季节,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人间朝暮,叶落惊秋。

碧彤带着孩子,慕青带着家人们,还有荀子七年来在三墩的所有学子们。全都来到路口为荀子送行,碧彤神情有些凝重,但她没有让眼泪流出眼眶,她不能让荀子看到她的眼泪,她更不能让荀子看出她的不舍,那样也许会让荀子在与骨肉分离的时候选择退却,那将是对荀子最大的不尊重,在碧彤的意识里,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

慕青的不舍里有着太多的感谢,荀子的到来,让他的主张得以实现,也让他能有幸结识荀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让他见识了战国时期一个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让他更感欣慰的是,他将荀子留在三墩七年,这七年里,极大地提升了三墩的学术意识,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将三墩的人们由一个只知道种田种地打鱼的村民改变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们。并得以千年传承。

荀子的三个孩子还小,他们不知道父亲这一去意味着什么,只是看热闹似的跟着送别的人群站在那里,不吵也不闹,因为这是碧彤对他们教育的结果。

荀子身背简单的行李,再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周围游列国的征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