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祖衣钵落入谁家?【佛教故事】

 wd360aaa 2023-10-07 发布于湖南

梅关古道开凿于唐朝,在古代,它是连接中原和岭南的唯一一条通道,当年的六祖慧能就是顺着这条古道一路逃到了韶关。而今天我们所讲的就是关于六祖慧能(初祖为达摩祖师)在梅关古道上躲避大师兄神秀追杀的惊险故事。

话说当初五祖弘忍召集门人,要大家作一首偈,察看各人的见地,看谁悟性最高,就把佛祖衣钵传给他。

众望所归的神秀(五祖弘忍大弟子)当即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包括神秀在内的众人皆以为六祖之位非他莫属,却不曾想,一直默默无闻的慧能——当时他主要在碓房里踏碓(负责舂米一类的活),当众作下千古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使五祖弘忍改变心意,决定将佛祖衣钵传给慧能,并为保他周全,命他连夜南归。

拥者甚众,势力庞大的大弟子神秀,自然心有不甘,于是为了夺回佛祖衣钵,神秀立即派众僧连夜追杀。

势单力薄的慧能在前面一路狂奔,神秀派出的众僧(以惠明为首)在后面紧追不舍,步步追杀。就这样,一直到了大庾岭梅关,此时,慧能体力渐渐不支,追杀的众僧却越来越近。危险迫近,无计可施的慧能只得把佛祖衣钵放在一块石头上,然后自己躲了起来。

慧能刚藏好身,众僧便紧追而至,带头的惠明看见石头上的袈裟和钵盂便上前去取衣钵,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小小的衣钵竟然拿、不、起、来!

在今天的梅关古道上,当年六祖慧能放衣钵的石头还在,后人为了保护此石,还专门为它盖了一个亭子,名为衣钵亭。而至于当年惠明为什么拿不动佛祖的衣钵,至今仍无科学的解释。试想一衣一钵能有多重?因此,当时有许多人认为,五祖传给慧能的佛祖衣钵蕴含无边佛法,并有天龙八部(以天神和龙众为首的八种神道精怪)在护持衣钵,因而常人是无法将它夺走的。

难道佛祖的衣钵真有天龙八部在保护?韶关大学的宗教研究室主任罗千人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按当时的情况分析,六祖慧能是很难躲过惠明等众僧追杀的。因此,他认为事实的真相是:当年六祖和惠明在梅关古道上,肯定进行过一场深入的辩论。试想,在追杀而至的众僧面前,在命悬一线之际,六祖慧能别无所依,他唯有以精湛的佛法使惠明等人顿悟,令他们放下举起的屠刀,才能成功保住佛祖衣钵!

罗教授的分析确有几分道理。然而,据《六祖坛经》记载,其实,慧能在梅关古道上并未被惠明追上,而是顺着梅关古道来到了南华禅寺。

他在寺里住了九个多月,追兵又至,就只好逃到了寺对面的山上。追赶他的僧众遍寻不到,于是放火烧山。慧能见山脚四处起火,只好逃向山顶。在半山腰里,他看见有三块大石品字状地层叠着,就向那里跑去,想找个石缝避火。说也奇怪,中间那块大石的中部刚好有个洞穴能容一个人蹲进去。慧能就依靠这天然洞穴避过了熊熊大火!

更为神奇的是,那个洞穴在惠能坐过之后竟留下了他的腰部、臀部以及双膝打坐的模印,就连那件袈裟的衣纹也印得清清楚楚,如同人工雕刻过的一般。这个洞穴历经千年风吹雨打,至今仍呈现粉红色,袈裟的印痕也依稀可见。

虽然南华禅寺一再声称寺中并无佛祖衣钵,但是南华寺藏经阁中确有不少六祖生前用过的物品,包括武则天御赐的绣花缎袜,重达45公斤的锡杖及当初舂米所用的坠腰石等。再加上经中所载及避难石上的印痕,种种证据表明,六祖慧能的衣钵即使不在南华禅寺,也应该就在附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