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眩晕学习笔记——平稳跟踪试验和视动性眼震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

 胡凡人 2023-10-07 发布于浙江

平稳跟踪试验

概述:

平稳跟踪可以使人清楚地持续观察周围环境中运动地物体。平稳跟踪在婴儿中尚未发育完全,与成人相比儿童变异性更大。年长的成年人中经常表现为轻度的对称性平稳跟踪退化。如果跟踪眼球运动不能跟上物体的运动速度就会发生矫正扫视,最常见的是追赶扫视。

神经传导通路:

平稳跟踪试验的神经通路与扫视大致相同,但也存在部分区别。

以视靶从左向右移动为例,大脑皮质接受来自双眼的视觉信息并加以分析、整合,发出神经冲动下传至脑桥背外侧核,再至小脑绒球、小脑蚓部和前庭神经内侧核,汇集于右侧展神经核,使右侧眼外直肌收缩。同时右侧展神经核通过与左侧动眼神经核相交通的神经纤维使左侧眼内直肌收缩,控制眼肌完成右向平稳跟踪试验。

参数和正常结果:

正常情况下平稳跟踪试验应该得到平滑而准确的眼动轨迹,偶有扫视波出现亦为正常。临床上将眼动曲线分为四型:

Ⅰ型:正常型,为光滑正弦曲线。

Ⅱ型:正常型,为光滑正弦曲线上附加少量阶梯状扫视波。

Ⅲ型:异常型,曲线不光滑,呈阶梯状,由较多扫视波叠加所致。

Ⅳ型:异常型,曲线波完全紊乱。

异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平稳跟踪试验的异常主要表现是跟踪不良,即跟踪曲线为Ⅲ、Ⅳ型,提示中枢病变:如跟踪不良为双向对称性的,病变多在小脑、纹状皮质和脑干;如跟踪不良为单向不对称性的,病变多位于同侧枕叶、顶部皮质和额叶,也可见于急性单侧周围前庭损伤。

视动性眼震

概述:

正常人注视前方连续向同一方向移动而过的物体时,出现的物像会落于视网膜周边部位,为了使其在黄斑成像,眼球会产生反射性反跳,这种快慢交替、双侧对称且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的眼震即为视动性眼震,而检测这种视动功能的试验就称为视动性眼震试验。

正常结果:

正常人可引出水平性视动性眼震,其方向与视靶运动方向相反。视动性眼震两侧对称,速度随视靶移动速度而改变。眼震不对称、眼震减弱或消失,或方向逆反,主要提示中枢性病变。结果判断采用以下公式:SPV眼震/V视靶*100%。结果>75%且双向眼震幅度对称为正常。曲线中偶有散在大幅或小幅眼震亦为正常。自发性眼震或某些眼病可能会影响其结果。

异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视动性眼震试验的异常表现为双向眼震不对称,眼震减弱或消失,或方向逆反,主要提示中枢病变,如皮质、间脑、脑干、小脑病变,周围性前庭损伤急性期也可出现双向眼震不对称。

平稳跟踪试验与视动性眼震试验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二者结果一致,结果互相匹配,即平稳跟踪试验正常则视动性眼震试验也正常,反之亦然。

同扫视试验一样,平稳跟踪试验和视动性眼震试验也会产生伪迹,主要原因有:

1. 受试者注意力不集中;

2. 增益过大或过小;

3. 平稳跟踪试验和视动性眼震试验结果不匹配;

4. 头部位置移动;

5. 叠加性眼震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